高一化学必修方程式(通用10篇)
1.高一化学必修方程式 篇一
课堂导学1】
一、氨
1.氨气的物理性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易液化)。
2.氨气易溶于水——喷泉实验
操作及现象:
(1)打开止水夹,并挤压
滴管的胶头
(2)烧杯中的溶液由玻璃
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瓶内液体呈红色
结论:
氨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3.将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渐渐靠近,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大量白烟产生,这是因为浓氨水挥发产生的氨气与浓盐酸挥发产生的HCl气体在空气中相遇迅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小颗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3+HCl===NH4Cl。
4.NH3分子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可能的变化是只能升高,不能降低,因此氨具有还原性。请写出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催化剂4NO+6H2O。
【归纳总结1】
1.氨气的化学性质
(1)氨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NH3+H2O?NH3·H2O。
(2)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NH4+。
(3)氨的催化氧化反应:4NH3+5O2催化剂4NO+6H2O。
2.氨水的性质
(1)氨溶于水,大部分和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很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H3·H2O△=====NH3↑+H2O。
(2)氨水具有弱碱性,电离方程式是NH3·H2O?NH4++OH-,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能与氯化铝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是Al3++3NH3·H2O===Al(OH)3↓+3NH4+。
【课堂导学2】
二、铵盐及氨气的制取
1.农业上常用的铵态氮肥,如NH4HCO3、(NH4)2SO4、NH4NO3等都属于铵盐,它们都易溶于水。其化学性质是
(1)铵盐受热易分解
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Cl△=====NH3↑+HCl↑。
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NH4HCO3△=====NH3↑+H2O+CO2↑。
(2)铵盐与碱反应
NH4NO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NH4NO3△=====NH3↑+NaNO3+H2O。
【归纳总结2】
1.铵盐的检验方法(有两种)
(1)取少许样品与碱混合于试管中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管口,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2)取少许样品于试管中,放入碱后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若有白烟产生,则证明样品中含有NH4+。
2.实验室制取氨气
(1)试剂的选择:考虑操作方便、安全,铵盐一般用氯化铵或硫酸铵,碱一般用Ca(OH)2,不用NaOH,因为后者易潮解,成本高。
(2)氨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氧气的装置相同。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浓盐酸来检验产生的氨气。用碱石灰(CaO和NaOH)干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CaCl2(因为可生成CaCl2·8NH3)干燥氨气。
(3)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的方法:用浓氨水和固体NaOH反应或直接加热浓氨水。
2.高一化学必修方程式 篇二
1. 利用后进生的智能特点,促进化学学习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体系包括以下几种智能:(1)言语—语言智能;(2)音乐—节奏智能;(3)逻辑—数理智能;(4)视觉—空间智能;(5)身体—运动智能;(6)自知—自我认识能力;(7)交往—人际关系智能;(8)自然观察者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学生观是一种积极的学生观。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八种智能,只是其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学校里不存在“差生”,全体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能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人才。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每个学生都具有某一方面的发展潜力,只要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教师只要善于发现化学后进生的优势智能领域,帮助学生将优势智能领域迁移到化学学习中去,很可能就会发现这部分学生在化学学习上有很好的表现力。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后进生的语言智能进一步开发其数理智能。化学知识具有多而杂的特点,且相似、相关的概念相互交织,从而造成一部分后进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化学用语、物质性质等记忆存在困难。针对这部分后进生,教师可编出一系列的顺口溜,如化合价口诀、氧化还原反应口诀、金属活动性顺序口诀等来发展学生的语言智能,使其熟练掌握并加以应用。
2. 准确把握内容深广度,激发后进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无法控制好这个“度”的问题。在必修1中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大纲要求只是掌握金属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基本物理化学性质,然而不少教师在这处内容处理上采取“挖洞”式教学,一一罗列,如讲到钠时,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几乎把所有有关钠及钠的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一一进行讲解,导致课时严重不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学校只好增加课时,学生的负担加重,学生学习化学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伤害。退一步讲,高一化学后进生主要为学业水平测试而战,没有必要挖这么深;进一步讲,就是为了高考而在化学必修课程中采取揠苗助长的做法也是十分不妥的,与新课程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3. 开展探究式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以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和提供相关材料,可以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领悟形成知识结论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在教学中教师应将演示实验与学生自主实验相结合,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过程分析,即教学过程不只是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结论情况,而是更关注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探索与理解。虽然一些后进生不仅学习化学比较困难,而且动手能力和课堂自律性均很差,但对实验还是很感兴趣的。如在基于前面已学过金属钠与水反应并做过这个实验的背景知识下,我提出铁不能与冷水、热水反应,但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再给出设计装置的要点,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转变。这也正是新课改理念的重要指导思想。后进生有可能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我就让学优生带动他们,起到一个示范作用,直到由他们独立完成。他们通过锻炼,一次一次得到及时的表扬和肯定,感受到“通过努力是可以成功”的道理。
4. 对高一化学后进生纯理论知识的教学
虽然探究式课堂教学有众多优点,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探究。教材的内容、课堂的容量、教学任务等客观因素决定能否采取这种方法。常规的新概念、新知识教学是要去情景化的,比如物质的量的概念和应用,大量化学方程式的记忆,等等。读者去看一看必修模块的内容就可以看出编者的用心良苦。在“物质的量”这一节之前,编者先编排了一节学生熟悉的实验———粗盐的提纯,即使初中没学好化学的学生看到这个实验也会觉得很亲切,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化学的距离。“物质的量”这个知识点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习并掌握这个概念有助于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要想后进生接受这个知识点,教师需要把抽象知识形象化,利用形象的比喻引入课题。如我们买一打手套,大家都知道一打为十二副,那么这一定数量的集合体即为物质的量,它的单位是摩尔,然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物质的量与米、厘米等学生所共知的单位作类比,“用米、厘米等计量长度的单位;用克、千克计量质量的单位。同样,人们用摩尔计量物质的量的单位”,使学生知道“物质的量”这个概念,并且指出“物质的量”是计量微观粒子的物理量。总之,在讲解这部分纯理论知识时,引入与讲解要浅显易懂,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才能容易引导学生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善待后进生,尽量地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在学生的心灵里映出美丽的图像。“让学生爱你,亲近你,你才能羸得学生的心,才能胜任教师的崇高使命”。同时,教师要言传身教,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给学生做示范,给学生以模仿的机会,用他们喜欢的方式上课,用他们喜欢的语言交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文化,使得后进生也能完成新课标所要求的多维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2]王磊, 胡久华.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 (化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4 (1) .
3.商务:我的高一必修课 篇三
作为剑桥国际高中的学生,当同届的同学有条不紊地开始高中生活的时候,我们正尝试着在外教的指导下,用英语去学习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以及商业课,准备着IGCSE final test——类似国内高中的会考。
高一要学习的五门课程,数理化及英语的考试,除了是全英文试卷需要我们英文答题外,内容与国内的会考大同小异。对我们来说,真正新鲜的课程是商业(Business Study),一门至今未出现在国内高中的科目。而我们的第一节商业课,始于高中开学的第二天。
经过简短的自我介绍,Ellen老师开始了我们人生中的第一节商业课。这节课讲的是在我们看来再简单不过的商品,还可以区分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和由欲望产生的商品。听起来很简单,然而好多同学都是一脸迷茫——Ellen的课件中满是复杂的图表及文字释义,虽然她的讲课声情并茂,但我们实在跟不上英语的思维方式,只好先记下课件上那些看不懂的内容。两节40分钟的课下来,中性笔的墨水少了一大截,换来的是整整三四页A4纸的笔记(在剑桥高中,所有的笔记都要求记在A4纸上)。
幸好我们适应得很快,知道商业课该如何预习之后,我们在课堂上也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了。剑桥高中课堂上特别强调大家的参与,所以我们的听课笔记并不只是抄下老师的课件,更多的是记录同学们有价值的观点。
比如说在学习如何鼓励员工工作的时候。Ellen先介绍了为何要鼓励员工,她在白板上画了一个图,来解释从员工被激励到企业得以更好地运作的过程,随即让我们开始头脑风暴。老师让大家在A4纸的中心写上为什么工作,然后把作为员工工作的原因写在其周围,又让我们轮流上台把自己还没有跟人重复的答案写在上面。Ellen对白板上的答案进行了总结,她把我们的答案归纳为赚钱、社交需要和回报社会三个方面。我们一边听Ellen分析,一边修改A4纸上的内容。Ellen以钱为例子详细分析了如何来激励员工。然后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头脑风暴,来讨论如何通过社交需要和回报社会两个方面来激励员工。最后大家都在白板上留下自己的观点,由Ellen总结,我们修改笔记。这和初中所有的上课方式都不同,从前上课的时候总是老师在上面讲我们在下面写,而在剑桥高中的课堂里听讲、发言、记笔记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始终是很高的。
一个传统保留了下来,那就是每节课都有好几页写到手酸的笔记,一学期下来,每人都可以出本书了。学习商务的时候,拗口的英语单词及其定义,还有带着一长串英文单词的资产计算公式着实让我们头疼……午间休息的时候,走廊里拿着商业书晃悠着背诵的同学比比皆是。这种写笔记、背课本的充实日子一直持续了两个月……
学习商业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经商的能力,在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之后,我们终于盼来了模拟经商的活动。在这些课时中,我们不再需要去背复杂的清算负债的公式,不用去记会计报表的结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以四五个人为一组模拟经营一个公司,以盈利为最终目的,去开发包装销售自己的产品。
Ellen在第一课时里,给我们放了一个美国真人秀节目,让我们熟悉经商流程,也点燃了我们的经商热情。这个节目名为“学徒”,由美国地产大亨唐纳德·川普主持,目的是为他的下一个项目挑选一名优秀的首席执行官。我们观看的这一集讲的是8个候选人分成4男4女两个小队,在闹市区卖柠檬水,以销售额高的小组获胜。令人伤心的是,我们看到了商业中很残酷的一幕——不公平竞争。由4个女人组成的队把一杯柠檬水卖到5美元,客人却还是络绎不绝,清一色的男人。原因是她们会向前来买柠檬水的客人分别献吻。而4个男人的队伍拼死拼活地推销着2美元一杯的柠檬水……结果女队以2倍有余的销售额大胜。
接下来的课时里,我们开始组队,设计产品,制订销售计划,我与同桌和3个女生组成一支队伍。我们的首选是在第三产业——服务业创建公司,因为第三产业的利润率是最大的,其净利润可高达60%~200%。在我们的设计中,Paradise Massage公司在纽约繁华的第五大道旁高大的建筑顶层成立了,提供顶级的按摩服务。我们设计产品时出现了一些矛盾:组员Lisa认为既然是在纽约这样的城市,就应该提供西式按摩;而Gary认为在纽约会有很多竞争对手,我们应该推出并不常见而带有东方神秘色彩的中式按摩以吸引顾客。最后我们以投票表决的方式解决了问题,Gary的意见得到了3票。我一度担心Lisa会不悦,不认真准备接下去的工作,她的表现让我知道我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她对服务项目的定价以及公司的运营成本做了非常到位的分析:330美元/小时的价位既可以体现出公司的档次,又不至于把太多客户拒之门外;其中170美元给招聘来的按摩师,每天的净利润大约可以到3000美元……我们突然就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才能贡献出来,相互碰撞所激发出的能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第四课时的内容比较有趣,涉及到了具体的销售方案。Ellen特别对我们小组提出了一个问题,原因是我们在第五大道旁租用场地,租金、装修费等成本会比较高,将让公司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如何让现金快速回流,我们提出了解决方案。那就是吸引顾客办理贵宾卡,然后享受9折左右的折扣。这样不仅公司的现金可以快速回流,而且可以留住一定数量的回头客。
在第五课时里,6个组分别派出代表介绍自己公司的盈利模式。由于大家的公司都处在不同的行业,没什么可比性,Ellen对每个组进行了点评。对我们组的点评是:想法很有新意,现金流控制恰当,但选址不够好,第五大道的确是繁华地段,但沉重的租金会减缓公司的发展。即使是做高端,也可以选择一个稍稍次一些的位置,然后好好装修,大力宣传……
商业课的学习着实改变了我很多,上新浪看新闻的时候,我们的眼里不再只有NBA、英超了,我们开始关注财经,关注股票,开始不自觉地去分析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会如何影响股价,当中国在利比里亚发现新的铁矿的消息公布时,是不是全世界做钢铁生意的公司股价都开始飙升。在看《三联生活周刊》的时候,我不再去看什么度假胜地、旅游攻略,比如说最近这期,我就仔细研究了联想收购IBM PC的全球战略,从联想CEO的讲话,揣摩他为什么能成为联想集团那么重要的人物,然后欣赏他的睿智——他就像是把商业课的内容演绎成了真实故事。商业世界真的很美妙,我开始对形形色色的商业事件表现出极大兴趣,在新闻过后去网上查阅更多的资料,看看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否适用。
4.高一必修1化学方程式总结 篇四
1,还原性:
4HCl(浓)+MnO2===MnCl2+Cl2+2H2O
4HCl(g)+O2===2Cl2+2H2O
16HCl+2KMnO4===2KCl+2MnCl2+5Cl2+8H2O
14HCl+K2Cr2O7===2KCl+2CrCl3+3Cl2+7H2O
2H2O+2F2===4HF+O2
2H2S+3O2(足量)===2SO2+2H2O
2H2S+O2(少量)===2S+2H2O
2H2S+SO2===3S+2H2O
H2S+H2SO4(浓)===S+SO2+2H2O
3H2S+2HNO(稀)===3S+2NO+4H2O
5H2S+2KMnO4+3H2SO4===2MnSO4+K2SO4+5S+8H2O
3H2S+K2Cr2O7+4H2SO4===Cr2(SO4)3+K2SO4+3S+7H2O
H2S+4Na2O2+2H2O===Na2SO4+6NaOH
2NH3+3CuO===3Cu+N2+3H2O
2NH3+3Cl2===N2+6HCl
8NH3+3Cl2===N2+6NH4Cl
4NH3+3O2(纯氧)===2N2+6H2O
4NH3+5O2===4NO+6H2O
4NH3+6NO===5N2+6HO(用氨清除NO)
NaH+H2O===NaOH+H2
4NaH+TiCl4===Ti+4NaCl+2H2
CaH2+2H2O===Ca(OH)2+2H2
2,酸性:
4HF+SiO2===SiF4+2H2O
(此反应广泛应用于测定矿样或钢样中SiO2的含量)
2HF+CaCl2===CaF2+2HCl
H2S+Fe===FeS+H2
H2S+CuCl2===CuS+2HCl
H2S+2AgNO3===Ag2S+2HNO3
H2S+HgCl2===HgS+2HCl
H2S+Pb(NO3)2===PbS+2HNO3
H2S+FeCl2===
2NH3+2Na==2NaNH2+H2
5.高一必修一化学方程式总结(全) 篇五
一.钠:
(1).Na在空气中与O2:4Na + O2 = 2Na2O(白色)(2).Na在O2中燃烧:2Na + O2 Na2O2(淡黄色)
(3).Na与S:2Na + S = Na2S(研磨即爆炸)
(4).Na与Cl2:2Na + Cl2 2NaCl(5).Na与H2O:2Na + 2H2O = 2NaOH + H2↑(2Na + 2H2O
= 2Na+ + 2OH-+ H2↑)
(6).Na与HCl:2Na + 2HCl = 2NaCl + H+2↑(2Na + 2H
=2Na+ + H2↑)
(7).Na与CuSO4溶液: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Cu(OH)2↓ + H2↑
(8).Na与FeCl3溶液:6Na + 6H2O + 2FeCl3 = 6NaCl + 2Fe(OH)3↓ + 3H2↑
(9).Na2O与H2O:Na2O + H2O = 2NaOH(10).Na2O与CO2:Na2O + CO2= Na2CO3(11).Na2O2与H2O: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 + 4OH-2O2 + 2H2O = 4Na + O2↑)
(12).Na2O2与CO2: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供 氧)
(13).Na2CO3与HCl: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互滴鉴别)(CO2-+23 + 2H = H2O + CO2↑)
(14).NaHCO3与HCl:NaHCO↑(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3 + H = H2O + CO2↑)
(15).NaHCO3与NaOH:NaHCO3 +NaOH=Na2CO3 + H2O(HCO--2-3 + OH = CO3 + H2O)
(16).Na2CO3与 H2O 与 CO2:Na2CO3 + H2O + CO2 = 2NaHCO(CO2--3(鉴别、除杂)3 + H2O + CO2 = 2HCO3)(17).NaHCO3分解:2NaHCO3 Na2CO3+H2O+ CO2↑
(18).NaOH与 CO2(少量):2NaOH+ CO2(少量)= Na2CO3 + H-2-2O(2OH+ CO2(少量)= CO3 + H2O)
(19).NaOH与 CO 2(过量):NaOH+ CO2(过量)= NaHCO3(OH-+ CO2(过量)= HCO-3)二.铝:
(1).Al与6HCl:2Al+6HCl=2AlCl3+3H2↑(同H2SO4)
(2Al+6H+ =2Al3+ + 3H2↑)
(2).Al 与 NaOH 与 H2O:2Al + 2NaOH + 2H2O = 2
NaAlO--2 + 3H2↑(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3).Al2O3与 HCl: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O+3+23 + 6H =2Al + 3H2O)
(4).Al2O3与NaOH:Al2O3+2NaOH=2NaAlO2+H2O
(AlO--23 + 2OH = 2AlO2 + H2O)
(5).Al(OH)3与HCl: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Al(OH)+3+3 + 3H = Al + 3H2O)
(6).Al(OH)3与NaOH:Al(OH)3+NaOH=NaAlO2+2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7).2Al(OH)3Al2O3 + 3H2O(8).AlCl3与NH3·H2O:AlCl3 + 3NH3·H2O = Al(OH)3↓ +
3NH
(Al3+ + 3NH+4Cl 3·H2O = Al(OH)3↓ + 3NH4)(9).NaAlO2与HCl与H2O:
NaAlO-+2+HCl+H2O=NaCl+Al(OH)3↓(AlO2 + H + H2O = Al(OH)3↓)
(10).NaAlO2与CO2(少量)与H2O:2NaAlO2+ CO2(少 量)+3H2O=2Al(OH)3↓+Na2CO3
(12).AlO-↓ + CO2-2 + CO2(少量)+ 3H2O = 2Al(OH)33)(11).NaAlO2与 CO2(过量)与2H2O:NaAlO2+CO2(过 量)+2H2O=Al(OH)3↓+NaHCO(AlO-3(过量)+ 2H-2 + CO22O = Al(OH)3↓ + HCO3)(12).Al 与O2:4Al + 3O2 = 2Al2O3
三.铁:
(1).Fe与O2:3Fe+2O2Fe3O4(2).Al2O3电解:2Al2O
34Al+3O2↑
(3).Fe与H2O(g)高温:3Fe+4H2O(g)Fe3O4+4H(4).FeCl3+2++ Fe :2FeCl3 + Fe = 3FeCl2(2Fe + Fe = 3Fe)
(5).FeCl+Cl2+3+
2+Cl2:2FeCl22=2FeCl3(2Fe + Cl2 = 2Fe
+2Cl-)
(6).FeCl3与 Cu:2FeCl3 + Cu = 2FeCl2 + CuCl2(用于雕刻
铜线路板)(2Fe3+ + Cu = 2Fe2++ Cu2+)
(7).FeO与HCl:FeO+ 2HCl = FeCl2 + H2O(同H2SO4)
(FeO+2H+= Fe2+
+H2O)
(8).Fe2O3 与HCl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同
H+3+
2SO4)(Fe2O3 + 6H=2Fe + 3H2O)
(9).Fe3O4 与HCl:Fe3O4 + 8HCl = 2FeCl3 + FeCl2 +4H2O
(同H+2+3+
2SO4)(Fe3O4 + 8H= Fe +2Fe +4H2O)(10).FeSO4与NaOH:FeSO4 + 2NaOH=Fe(OH)2↓ + Na2+
2SO4(Fe + 2OH=Fe(OH)2↓)
(11).FeCl3与NaOH:FeCl3 + 3NaOH=Fe(OH)3 ↓+ 3NaCl(Fe3+
+ 3OH-=Fe(OH)3 ↓)
(12).Fe(OH)2 与H2O 与 O2:4Fe(OH)2 + 2H2O + O2 = 4Fe(OH)3(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13).Fe(OH)2与HCl.Fe(OH)2+2HCl==FeCl2+2H2O
(Fe(OH)+2++ 2H=Fe + 2H2O)
(14).Fe(OH)3与HCl:Fe(OH)3+3HCl==FeCl3+3H2O
(Fe(OH)+
3++ 3H = Fe + 3H2O)(15).Fe(OH)3加热:2Fe(OH)3
Fe2O3 + 3H2O
(16).FeCl3与KSCN:FeCl3+3KSCN==Fe(SCN)3+3KCl(Fe3+
+ 3SCN-
= Fe(SCN)3+
3)(红色溶液,用于鉴别Fe)
(17).FeCl3与H2S(少量):2FeCl3 + H2S(少量)= 2FeCl2 + 2HCl + S↓(18).FeCl3与KI:2FeCl3 + 2KI = 2FeCl2 + 2KCl + I2↓(19).FeCl3与H2O: FeCl3+3H2O
Fe(OH)3(胶体)+3HCl
(20).C与H2O:C+H2O
CO+H2(生成水煤气)
四.硅:
(1)Si与NaOH与H2O: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Si+2OH-+H2-2↑ 2O= SiO3 + 2H2↑)(2)Si与HF:Si+ 4HF = SiF4 + 2H2↑
(3)Si与F2:Si+ 2F2 = SiF4(4)Si与O2:Si+O2SiO2(研细的硅与纯氧)(5)Si 与 C:Si + C
SiC
(6)C与SiO2:2C+ SiO22CO↑+Si(工业制粗硅)(7)Cl2:与Si:2Cl2+Si= SiCl4
(8)SiCl4 与H2: SiCl4 +2H2=Si+4HCl(粗硅提纯)(9)SiO2 与NaOH: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O-2-2 + 2OH = SiO3+ H2O)
(10)CaO与SiO2::CaO+SiO2CaSiO3(11)SiO2 与HF:SiO2 + 4HF = SiF4 + 2H2O
(12)Na2SiO3 与HCl:Na2SiO3 +2HCl=2NaCl+H2SiO3↓(13)Na2SiO3 与 H2O与CO2: Na2SiO3 + H2O+CO2 = Na2CO3 + H2SiO3↓(强酸制弱酸)
(14)Na2SiO3与H2O与CO2(过量):Na2SiO3 + H2O+ 2CO2(过量)= 2NaHCO3+H2SiO3↓
(15)SiO2与 Na2CO3:SiO2 + Na2CO3
Na2SiO3+ CO2↑
(16)SiO2与 CaCO3:SiO2+ CaCO3CaSiO3+ CO2↑(工业制玻璃)
(17)H2SiO3与NaOH:H2SiO3 + 2NaOH == Na2SiO3+ 2H2O
(18)H2SiO3分解:H2SiO3
SiO2 + H2O
五.氯:
(1)Cu与Cl2:Cu+Cl2CuCl2(棕黄色烟)(2)Cl2与Fe:3Cl2+2Fe2FeCl3(棕黄色烟)(高价产物)(3)Na 与Cl2:2Na +Cl2 2NaCl(白烟)
(4)Cl2 与H2:Cl2 +H22HCl(燃烧苍白色火焰,光照
会爆炸)(5)Cl2与P:3Cl2+2P2PCl3(液体)(6)Cl2与P:5Cl2+2P2PCl5(固体)(白色烟雾)
(7)Cl2与H2O:Cl2+H2OHCl+HClO(新制氯水成分
三分子HO,Cl+,Cl-,ClO-,OH-22,HClO四离子H)(8)Cl2与2NaOH:Cl2+2NaOH=NaCl+NaClO+H2O(9)Cl2与Ca(OH)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工业制漂白粉)
(10)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Ca(ClO)2与H2O与CO2(少量): Ca(ClO)2+H2O+ CO2(少量)= CaCO3↓+2HClO(强酸 制弱酸)
(11)漂白粉的失效原理Ca(ClO)2与H2O与CO2(少量): Ca(ClO)2+H2O+CO2(少量)= CaCO3↓+ 2HClO 2HClO2HCl+O2↑
(12)FeCl2与 Cl2:2FeCl2 + Cl2 = 2FeCl3
(13)NaBr 与 Cl-2:2NaBr + Cl2 == 2NaCl + Br2(2Br + Cl2 == 2Cl-+ Br2)
(14)KI + Cl--2:2KI + Cl2 == 2KCl + I2(2I + Cl2 == 2Cl + I2)
(15)实验室制备氯气MnO2与HCl(浓):MnO2+4HCl(浓)MnCl+-2+Cl2↑+2H2O(MnO2+4H + 2Cl
Mn2++Cl2↑+2H2O)
(16)NaX与AgNO3:NaX+AgNO3=AgX↓+NaNO3(X=Cl,Br,I)(沉淀不溶于HNO3,根据沉淀颜色鉴别卤离子)(17)NaCl 与 AgNO3:NaCl + AgNO3 = AgCl↓ + NaNO3(白色沉淀)
(18)NaBr 与 AgNO3:NaBr + AgNO3 = AgBr↓ + NaNO3(浅黄色沉淀)(19)KI 与AgNO3:KI +AgNO3 = AgI↓ + KNO3(黄色沉淀)六.硫:
(1)Na 与S加热:2Na +S Na2S(2)Fe与S:Fe+SFeS
(3)Cu与S:2Cu+SCu2S(低价产物)(4)H2与S:H2+S H2S(5)S 与 O2:S + O2 SO2(6)S 与NaOH:3S + 6NaOH 2Na2S + Na2SO3 +
3H(3S + 6OH-2S2-+ SO2-2O + 3H2O)
(7)SO2:与H2O:SO2+H2OH2SO3(注意“可逆反应” 的定义)(8)NaOH与SO2(少量):2NaOH+ SO2(少量)= Na2SO3 + H2O
(9)NaOH与SO2(过量):NaOH+ SO2(过量)= NaHSO3(10)Ca(OH)2 与SO2(少量):Ca(OH)2 + SO2(少量)=
CaSO3↓+ H2O
(11)Ca(OH)2 与SO2(过量):Ca(OH)2 + SO2(过量)
=Ca(HSO3)2
(12)CaO与SO2:CaO+ SO2 = CaSO3(13)SO2与O2:2SO2+O22SO3(14)Cl2与SO2:Cl2+SO2 +2H2O=H2SO4+2HCl(同Br2、I)(Cl+2--
22+SO2 +2H2O= 4H + SO4+ 2Cl)
(15)H2S与 SO2:2H2S+ SO2=2H2O+ 3S↓(16)SO3与H2O:SO3+H2O=H2SO4(17)CaO与SO3:CaO+ SO3 = CaSO4
(18)H2S与O2(少量):2H2S+O2(少量)
2H2O+2S
(19)H2S+O2(足量):2H2S+3O2(足量)2H2O+2SO2
(20)FeS与HCl:FeS+2HCl=H2S↑+FeCl2(同H2SO4,实验室制备H2S)
(21)FeS2与O2:4FeS2+11O22Fe2O3 + 8SO2(22)SO3与H2O:SO3+H2O=H2SO4(工业制硫酸)
七.氮
(1)N2与H2:N2+3H22NH
3(工业合成氨)(2)N2与O2:N2+O2
2NO
(3)
N2与Mg:N
2+3Mg
Mg3N2
(4)NO 与 O2:2NO + O2 = 2NO2(5)2NO 2
N2O4
(6)NO2与H2O:3NO2+H2O=2HNO3+NO
(7)NO与3O2与2H2O:NO+3O2+2H2O=4HNO3(8)NO2与O2与H2O:4NO2+O2+2H2O=4HNO3
(9)Na2SO3与H2SO4:Na2SO3+H2SO4=Na2SO4+SO2+H2O(实验室制备SO2)
(10)Na2SO3 +O2:2Na2SO3 +O2=2Na2SO4
(11)SO2(少量)与NH3与H2O: SO2(少量)+2NH3+H2O=(NH4)2SO3
(12)NH3+H2ONH3·H2ONH+4+OH-(13)NH3与 HCl :NH3+ HCl = NH4Cl(白烟)
(14)NH3与 HNO3:NH3+ HNO3 = NH4NO3(白烟)
(15)NH3与 H2SO4:2NH3+ H2SO4 =(NH4)2SO4
(16)NH3与O2:4NH3+5O24NO+6H2O(17)NO + O2:2NO + O2 = 2NO2
(18)NO2+H2O:3NO2+H2O=2HNO3+NO(工业制硝酸)(19)NH4Cl受热分解:NH4ClNH3↑+HCl↑(20)NH4HCO3
受热分解:NH4HCO3NH3↑+ H2O
+CO2↑
(21)(NH4)2SO4与 NaOH:(NH4)2SO4 + 2NaOH Na2SO4 + 2NH3↑+ 2H2O(用于检验NH+4)
(22)NH4Cl 与 Ca(OH)2: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2H2O(实验室制氨气)
八.硫酸
(1)H2SO4(浓)与Cu:2H2SO4(浓)+CuCuSO4+ 2H2O+SO2↑
(2)H2SO4(浓)与Zn:2H2SO4(浓)+Zn = ZnSO4+2H2O+ SO2↑
(3)H2SO4(浓)与Fe(少量):6H2SO4(浓)+ 2Fe
Fe2(SO4)3 + 6H2O+ 3SO2↑(Fe少量)(4)H2SO4(浓)与C:2H2SO4(浓)+CCO2↑+2H2O +2SO2↑
(5)H2SO4(浓)与 S:2H2SO4(浓)+ S
2H2O+ 3SO2↑(6)H2S + H2SO4(浓):H2S + H2SO4(浓)= S↓+ SO2↑+ 2H2O
(7)HBr + H2SO4(浓):2HBr + H2SO4(浓)= Br2 + SO2↑+ 2H2O(8)HNO3遇光分解:4HNO3(硝酸显黄色的原因)
(9)Cu与
HNO3(浓)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Cu+4H + 2NO3=Cu+2NO2↑+2H2O)(10)HNO3(稀)与Cu: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3Cu+ 8H + 2NO3= 3Cu+2NO↑+ 4H2O)
(11)HNO3(浓)与Fe:6HNO3(浓)+ Fe Fe(NO3)3+ 3H2O+ 3NO2↑
(12)HNO3(稀)与Fe(足量):8HNO3(稀)+3Fe(足量)= 3Fe(NO3)2+2NO↑+4H2O(13)HNO3(稀)与Fe(少量):4HNO3(稀)+Fe(少量)= Fe(NO3)3+NO↑+2H2O(14)C与HNO3(浓):C+4HNO3(浓)+2H2O
6.高中化学必修一方程式 篇六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铁溶于硝酸:Fe(OH)3+3H+===Fe3+ +3H2O
2、氢氧化钾与硫酸中和:OH-+H+==H2O
3、金属铁溶于稀硫酸:Fe+2H+==Fe2+ +H2
4、碳酸钠中滴加足量稀盐酸:CO32- + 2H+===H2O+CO2
5、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 + SO42- +Ba2+ +2OH-====BaSO4+Cu(OH)2
6、氢氧化钡溶液和氯化镁溶液混合:Mg2+ + 2OH- ===Mg(OH)2
7、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混合:Ba2+ + SO42- ==BaSO4
8、用盐酸除铁锈:Fe2O3+6H+===2Fe3+ + 3H2O
9、硫酸铁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混合:Fe3+ + 3OH- ===Fe(OH)3
10、金属铝溶于硫酸:2Al+6H+==2Al3+ +3H2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燃烧=2P2O5。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白磷自燃和点燃只是反应条件有区别,但都是在燃烧状态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白磷燃烧时的现象:4P+5O2=燃烧=2P2O5,产生大量白烟,发光发出火焰,然后说放出热量,然后说生成白烟,最后留下白色固体(不管红磷还是白磷,空气中充分燃烧的主要产物都是五氧化二磷)
白磷是白色或浅黄色半透明性固体。质软,冷时性脆,见光色变深。暴露空气中在暗处产生绿色磷光和白烟。在湿空气中约40℃着火,在干燥空气中则稍高。相对密度1.83(α型)、1.88(β型)。熔点44.1℃(β型)。
白磷能直接与卤素、硫、金属等起作用,与硝酸生成磷酸,与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生成磷化氢及次磷酸钠。应避免与氯酸钾、高锰酸钾、过氧化物及其他氧化物接触。
白磷化学性质
1、氧气充足燃烧:4P+5O2==2P2O5
2、氧气不充足燃烧:4P+3O2==2P2O3
3、臭氧制取:4P+2O2==P4O+O3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什么变化
7.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技巧研究 篇七
【关键词】高中化学方程式 教学难点 教学技巧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用语的核心体现。方程式是化学计算和应用的基础,在化学教学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运用好化学方程式是学好高中化学的关键,教好化学方程式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一、高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难点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高中化学中的化学反应类型增多,化学知识日渐丰富,给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一方面,反应类型增多,判断反应生成物的难度加大。例如铜(Cu)与硝酸(HNO3)的反应,生成物与硝酸(HNO3)的浓度有关,与浓HNO3反应生成二氧化氮(NO2)气体,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与稀HNO3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气体,3Cu+8HNO3(稀)=3Cu(NO3)2 +2NO↑+4H2O,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另一方面,反应条件增多,涉及到加热、加入催化剂等,生成物的状态也各有不同,要注意细节。
(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较为复杂,且可能具有多种价态时,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成为学生特别容易出错的难点。在初中学习过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归一法等配平方法的基础上,高中又进一步学习了化合价升价法、电子守恒法等,进一步增加了配平的难度。例如,在高锰酸钾(KMnO4)、硫酸亚铁(FeSO4)和硫酸(H2SO4)的反应中,利用电子守恒,锰由+7价降到+2价变化了5,铁由+2价升到+3价变化了1,因此,高锰酸钾和硫酸亚铁的比例应是 1:5,但由于硫酸铁中有两个铁,因此,硫酸亚铁的系数至少应该是2,所以,高锰酸钾的系数就是10,再根据原子守恒,可解出硫酸的系数是8,所以方程式为2KMnO4+10FeSO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正确的书写和配平化学方程式是计算的基础。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基础质量守恒定律,计算时依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难点在于数据的分析和使用。要在已知的数据中进行抽丝剥茧的分析,究竟什么样的数据可以应用到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当中,也是学生容易混淆而出错的地方。
二、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技巧
(一)要以物质的性质为基础
要想正确地书写和运用化学方程式,熟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是基础。这样,在书写方程式时,就可以结合物质的性质推出生成物。如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在充分燃烧时,碳原子与氢原子分别与氧原子结合成稳定的氧化物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就有可能生成一氧化碳(CO)。还要明确某原子的可能价态变化,结合电荷守恒确定生成物。
(二)要分析化学反应的条件及原理
化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如果一味地强调这种抽象性,必然会使化学的学习与生活剥离开,降低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学生自然也就无法掌握看似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因此,要运用实验、多媒体“微课”、口诀等更加直观且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使学生记牢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原理,更加扎实地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相关知识。例如,在硫酸亚铁(FeSO4)与氧气(O2)的反应中,通过实验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反应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硫酸亚铁水解生成不稳定的氢氧化亚铁,FeSO4+H2OFe(OH)2+H2SO4,此时淡蓝绿色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第二阶段:4Fe(OH)2+2H2O+O2=4Fe(OH)3,沉淀物变为红褐色;第三阶段,2Fe(OH)3+3H2SO4=Fe2(SO4)3,沉淀物消失,变为红褐色溶液。这个反应十分复杂,但如果学生观察过实验现象,就会对反应的几个阶段有更深刻的理解,方程式的书写自然迎刃而解。
(三)要注重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高中化学知识点多,凌乱且分散,不利于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学过的知识点,把知识由点穿成线,再由线连成面。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化学方程式的记忆不能依靠死记硬背,要在区分各个知识点异同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对众多的方程式进行模块化分解,再寻找各个方程式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在有限课堂时间内,把众多方程式中最核心的知识点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可以依次有逻辑地记忆方程式实现运用拓展的目标。
(四)要注重评价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自编习题,以例题的形式把知识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可以在课堂上以小测验的形式检查学生对于化学方程式的理解程度,并以此设定接下来的教学目标和习题课的讲授重点。小测验还能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当学生掌握得较好时,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也要充分鼓励并加以引导。
三、总结
化学方程式的教学虽然有一定难度,但并非无章可循。要想使復杂、枯燥的化学方程式教学变得灵活、生动,一方面,教师要从知识的本质出发,以物质的性质为基础,引导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另一方面,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兴趣。总之,化学方程式的教学技巧有很多,教师要综合知识要点和学生的学习程度,把方程式教学融入到学生的化学思维体系构建当中,为学好化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常如正.高中化学方程式教学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4(01):76.
[2]肖中荣.复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举隅[J].中学化学,2015(06):54-56.
[3]范晓兰.浅谈化学方程式的教与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1):95-96.
[4]郑晓晔.承前启后 融会贯通——谈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功用与价值[J].福建教学研究, 2015(04):25-26.
8.必修一第三章化学方程式总结1 篇八
命题人:王艳审题人:于晓姣
1、钠及其化合物
(1)4Na+O2 == 2Na2O(2)2Na+O2Na2O2(3)2Na+2H2O== 2NaOH+H2↑(4)2Na+2HCl== 2NaCl+H2↑(5)Na2O+CO2== Na2CO3
(6)2Na2O2+2CO2 == 2Na2CO3+O2(7)Na2O+H2O== 2NaOH(8)2Na2O2+2H2O == 4NaOH+O2 ↑(9)2NaOH+CO2(少)== Na2CO3+H2O(10)NaOH+CO2(多)== NaHCO3
(11)Na2CO3+HCl(少)== NaHCO3+NaClCO32-+H
+
== HCO3-
(12)NaHCO3+HCl== CO2↑+H2O+NaClHCO3-+H+== CO2↑+H2O
(13)Na2CO3+2HCl(多)== CO2↑+H2O+2NaClCO32-+2H+== CO2↑+H2O
(14)Na2CO3+Ca(OH)2== CaCO3↓ +2NaOH(15)NaHCO3+NaOH==Na2CO3+H2OHCO3-+OH-==CO32-
+H2O
(16)2NaHCO3Na2CO3+H2O+CO2↑(17)Na2CO3+H2O+CO2== 2NaHCO32、铝及其化合物
(1)4Al+3O2==2Al2O3(2)2Al+3Cl22AlCl3(3)2Al+6H+==2Al3++3H2↑
(4)2Al+2NaOH+2H2O==2NaAlO2+3H2↑(5)2Al+2OH-+2H2O== 2AlO2-
+3H2↑(6)Al2O3+6H+
==2Al3+
+3H2O(7)Al2O3+2NaOH== 2NaAlO2+H2O(8)AlCl3+3NH3·H2O==Al(OH)3↓+3NH4Cl(9)AlCl3 + 3NaOH ==3NaCl + Al(OH)3↓(10)Al(OH)3+NaOH ==NaAlO2+2H2O(11)Al(OH)3+3HCl ==AlCl3+3H2O(12)Al(OH)3+3H+
==Al3+
+3H2O(13)2Al(OH)3Al2O3+3H2O(14)NaAlO2+HCl+H2O==Al(OH)3↓+NaCl(15)NaAlO2+CO2+2H2O==Al(OH)3↓+ NaHCO33、铁及其化合物(1)3Fe + 2O2 点燃 Fe3O4(2)3Fe+4H2O(g)Fe3O4+4H2(3)Fe+2H+==Fe2++H2↑(4)Fe2O3+6H+==2Fe3++3H2O(5)FeCl2+2NaOH==Fe(OH)2↓+2NaCl(6)FeCl3+3NaOH ==Fe(OH)3↓+3NaCl(7)2FeCl2+Cl2==2FeCl32Fe2++Cl2==2Fe3++2Cl-(8)2FeCl3+Fe==3FeCl22Fe3++Fe==3Fe2+
(9)4Fe(OH)2 + O2 + 2H2O==4Fe(OH)3(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10)2Fe(OH)3 Fe2O3+3H2O(11)2Fe3++2I-==2Fe2++I2(12)2Fe3++Cu==2Fe2++Cu2+(13)2Fe3++S2-==2Fe2++S↓
4、其他
(1)2Mg+CO点燃
点燃2 2MgO+C(2)3Mg+N2Mg3N2
9.高一化学方程式 篇九
2Ca(OH)2 + 2Cl2 =Ca(ClO)2 + CaCl2 +2H2O
2Ca(OH)2 +2Cl2 =2Ca2++2ClO-+2Cl-+2H2O
Ca(ClO)2+CO2+H2O=CaCO3↓+2HClO
2HClO==【光照】 2HCl + O2↑
Ca2-+2ClO-+ CO2 + H2O =CaCO3↓+ 2HClO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仪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MnO2 +4HCl(浓)==【加热】 MnCl2+Cl2↑+2H2O
MnO2 +4H++2Cl-==【加热】Mn2++Cl2↑+2H2O
新制氯水注入盛溴化钠溶液的试管中
Cl2 + 2NaBr = Br2 + 2NaCl
10.例析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考查热点 篇十
例1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程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①C(s)+O2(g)=CO2(g);ΔH1C(s)+1/2O2(g)=CO(g);ΔH2②S(s)+O2(g)=SO2(g);ΔH3S(g)+O2(g)=SO2(g);ΔH4③H2(s)+1/2O2(g)=H2O(g);ΔH52H2(g)+O2(g)=2H2O(l);ΔH6④CaCO3(s)=CaO(s)+CO2(g);ΔH7CaO(s)+H2O(l)Ca(OH)2(s);ΔH8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解析
放热反应ΔH<0,吸热反应ΔH>0.①两反应均为放热反应,CO转化成CO2放热,ΔH1<ΔH2,②两反应均为放热反应,同一物质的能量高低为:E(s)>E(l)>E(g), S(s) 转化成 S(g)吸热,ΔH3 > ΔH4, ③两反应均为放热反应,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ΔH值不同,ΔH5>ΔH6,④前为吸热反应后为放热反应,ΔH7>ΔH8.常见的吸热反应:(1)电离过程;(2)水解反应;(3)大多数的分解反应;(4)特例: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氢气与碘蒸气生成碘化氢;氮气与氧气生成一氧化氮;碳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答案:C二、比较物质的稳定性例2已知1 mol白磷(s)转化为1 mol红磷(s),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4P(白、s)+5O2(g)2P2O5(s) ΔH14P(红、s)+5O2(g)2P2O5(s) ΔH2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1=ΔH2
B.ΔH1>ΔH2C.ΔH1<ΔH2
D.无法确定白磷与红磷相比较,稳定性强的是(
).解析由题意知白磷的能量比红磷高,燃烧等量磷,白磷放热更多,ΔH1更小,即ΔH1<ΔH2.由于物质的能量越低,物质越稳定,所以,红磷的稳定性强.答案:C 红磷三、比较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例3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2SO2(g)+O2(g)2SO3(g);ΔH=-197 kJ/mol 现有容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入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Q)如下表所列:容器SO2(mol)O2(mol)N2(mol)Q(kJ)甲210Q1乙10.50Q2丙10.51Q3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1 mol SO3气体放热98.5 kJ
B.2Q2=2Q3 C.Q1=2Q2=2Q3=197 D.在上述条件下每摩该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解析上述热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是:每摩该反应进行到底时放出的热量为197 kJ,即每生成2 mol三氧化硫,放出197 kJ的热量.那么A、B就都正确了.丙中可以把1摩尔三氧化硫全部转化二氧化硫和氧气,那么就和甲中一样了,所以2Q2=2Q3.对于乙,可以把他的容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那么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就是1/2Q2,再把容积扩大到原容积,由于体积变大,那么平衡就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放出的热量就会减少,因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放出的热量就小于1/2Q2.又由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所以得出2Q2=2Q3 ).A.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B.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C.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D.异丁烷分子中的共价键比正丁烷的多解析1 mol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别与氧气反应,正丁烷放出2878 kJ的热量,异丁烷放出2869 kJ的热量,说明正丁烷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的能量,而能量越高越不稳定,所以正丁烷的稳定性小于异丁烷,且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需要吸收能量;在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中共价键的个数是相等的.故该题正确选项只有A.答案:A五、比较键能的大小例5化学键的键能是指气态原子间形成1 mol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如H(g)+I(g)→H-I(g)ΔH =+297 kJ/mol即H-I键的键能为297 kJ·mol-1,也可以理解为破坏1 mol H-I键需要吸收297 kJ的热量.一个化学反应一般都有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下表是一些键能数据(kJ·mol-1): 键能键能键能键能H—H436H—F565C—F427C—O347H—O464H—Cl432C—Cl330Cl—Cl243H—S339C—I218S—S255由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ΔH=-185 kJ·mol-1,并结合上表数据可推知一个化学反应的反应热(设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态)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之间的关系是. 由热化学方程式2H2(g)+S2(s)2H2S(g),ΔH=-224.5kJ·mol-1和表中数值可计算出1 mol S2(s)气化时将(填“吸收”或“放出”)kJ的热量.解析由热化学方程式H2(g)+Cl2(g)2HCl(g);ΔH=-185 kJ·mol-1,可得出ΔH=436 kJ/mol+243 kJ/mol-2×432 kJ/mol=-185 kJ/mol,则有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的差,由表中数据可得:2H2(g)+S2(g)2H2S(g);ΔH=-229 kJ·mol-1,又知2H2(g)+S2(s)2H2S(g);ΔH=-224.5 kJ·mol-1,则S2(s)→S2(g);ΔH=+4.5 kJ/mol,1 mol S2(s)气化时将吸收4.5 kJ的能量.答案: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键能之和与生成物的键能之和的差;吸收;4.5;六、比较物质阻燃性的效果例6往有机聚合物中添加阻燃剂,可增加聚合物的使用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例如,在某聚乙烯树脂中加入等质量由特殊工艺制备的阻燃型Mg(OH)2,树脂可燃性大大降低.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Mg(OH)2(s)MgO(s)+H2O(g); ΔH1=+81.5kJ·mol-1 Al(OH)3(s)12Al2O3(s)+32H2O(g); ΔH2=+87.7kJ·mol-1①Mg(OH)2和Al(OH)3起阻燃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②等质量Mg(OH)2和Al(OH)3相比,阻燃效果较好的是 ,原因是 .③常用阻燃剂主要有三类:A.卤系,如四溴乙烷;B.磷系,如磷酸三苯酯;C.无机类,主要是Mg(OH)2和Al(OH)3.从环保的角度考虑,应用时较理想的阻燃剂是 (填代号),理由是 .解析①Mg(OH)2和Al(OH)3受热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下降;同时生成的耐高温、稳定性好的MgO、Al2O3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阻燃效果更佳.②Mg(OH)2,Mg(OH)2的吸热效率为:81.5 kJ·mol-1/58 g·mol-1=1.41 kJ·g-1;Al(OH)3的吸热效率为:87.7 kJ·mol-1/78 g·mol-1=1.12 kJ·g-1,等质量的Mg(OH)2比Al(OH)3吸热多.③C四溴乙烷、磷酸三苯酯沸点低,高温时有烟生成,且高温时受热分解产生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无机类阻燃剂Mg(OH)2和Al(OH)3无烟、无毒、腐蚀性小. 【高一化学必修方程式】推荐阅读: 正宁一中高一化学必修08-17 高一化学必修二总结08-20 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提纲08-25 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11-14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详细解析09-28 高一化学听课心得09-21 高一化学期中复习10-24 高一化学从实验学化学的方法08-03 高一文科化学期中试卷10-08 高一化学《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说课稿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