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情感散文

2024-06-23

品味情感散文(精选10篇)

1.品味情感散文 篇一

品味幸福情感随笔

清晨起来,拉开商品房的窗帘,和煦的晨光迎窗洒入,窗外鸟语花香,顿感幸福;仰望天空,湛蓝的天空飘着几抹白云,卧室里,贤惠的妻和儿子甜睡中嘴角轻盈浅笑,悠生一种幸福;穿上妻为我购的新衬衫,幸福盈怀;和志同道合的伴侣月下牵手漫步是一种幸福;从平淡如水的迈进充满希望的,是一种幸福。幸福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真诚、善良之心去感受生活、积极工作,就可品味到生活的甜美与幸福。

亲情、友情、爱情宛如一条条幸福的河流,一路欢歌,汇入我们生命的海洋。 身体健康,是幸福;拥有称心如意的工作,是幸福;爱与被爱,是幸福;“默然关注,寂静喜欢”,亦感觉到幸福。幸福,因人而异,各有不同版本。我以为,幸福是过简单、宁静的生活;幸福家庭,需要用爱去共同经营。

幸福,是在茫茫沙漠艰难跋涉时望见的点点绿意;幸福,是孤寂落寞时飘然而至的问候;幸福,是谅解别人后的嫣然一笑;幸福,是夕阳下拉长的蹒跚背影。

孩提时,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是一种幸福;出外求学,临走時母親的一句句叮咛是一种幸福;放假回家,母亲,张罗了一桌可口的饭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餐,其乐融融。

享受亲情是一种幸福,孝敬双亲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用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给母亲买件新衣是一种幸福;抽空陪年迈的父母去散步是一种幸福;给嗜好吸烟的岳父送上两条高档香烟、为慈祥善良的岳母奉上两瓶保健品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樹欲靜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父母健在,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幸福。

幸福,是一种相对的感觉,它不能用物质的绝对值来衡量;幸福,是来自心底对生活的感悟和感知;幸福,不仅包括物质生活,亦包括精神生活;幸福是指人感知自己的需要、条件和活动趋向和谐的生活状态。

品味幸福,有时如同我们品白酒 ,是烈度的快感;品味幸福,有时如同我们品咖啡,是浓浓的愜意;品味幸福,有時如同我们品清茶,是淡淡的舒心。

朋友、同学很多,有些唇齿难忘。追溯记忆的点点滴滴,书写着幸福。

-------不曾忘记 , 孩童時,我和伙伴捉迷藏、玩过家家的游戏;上小学时,要好的几个同学今日我去你家、明晚你住我家的亲密;初三时,我和同学为解答数学题而废寝忘食;

--------不曾忘记,春秋时节,我和单位的同事一起踏青采菊的美丽;

--------不曾忘记,那天我应邀参加班主任老师新居宴席,师母一眼即认出分别了十五年的我,激动、幸福的浪花随波涌来。

自从写空间日志,我认识不少优秀的朋友。茫茫人海,虚拟网络,天各一方的人们能相遇相识、沟通心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缘分、一种幸福。当我徜徉在朋友的空间,那一首首精美的诗词与心灵相通,让人感觉到幸福;那一篇篇优美的散文给人以启迪是一种幸福;那一曲曲悦耳动听的音乐与心声共鸣是一种幸福;当我看见好友温馨的留言、美好的祝福与善意的批评,更是一种幸福。朋友之交,虽相隔遥远、不曾谋面,甚至不曾一语,可文字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渗透着点点滴滴、丝丝缕缕的情意。

爱情,是一个美好、永恒的主题。相亲相爱的人在一起,经历风风雨雨,相濡以沫,是一种幸福;一个会意的眼神、一抹相知的微笑、一句知心话,无不流淌着快乐幸福。只要親人在一起有共同的话题,便感覺幸福。即使天各一方,那短信的问候、电话的相惜、诗笺的传情、相聚的希冀,无不流溢着幸福。回忆美好的过去是一种幸福,憧憬充满希望的未来是一种幸福,望穿秋水的相思也是一种幸福。此时此刻,我情不自禁想起了易安《一剪梅》里的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当我神游于古今中外的爱情故事,无论是文学作品、现实生活,抑或是虚拟网络,常为之感动,为之感叹,为之羡慕。梁鸿和孟光的相敬如宾,李易安与赵明诚的志同道合,比埃尔。居里同居里夫人[MADAME CURie]的夫唱妇隨,林徽因、金岳霖的千古传奇,宝黛、梁祝的生死之恋,还有网络中那些痴心相恋的男男女女。幸福的爱情,是男女两情相悦、相互爱慕、两性向往的,理想的爱情可结连理。然而纵观古今,真心相爱者居多,结为夫妻的可数,于是他们有些人惟有饱尝相思之苦。即便如此,他们也同样享受着幸福----一种苦涩的甜蜜,愉快的幸福。我想,凡事当需知足,或许让人感觉心满意足。众所周知,金岳霖先生为美女、才女林徽因终生未娶,德国靓女伊姆加德为我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季羡林先生一往情深,痴心不变,终生未嫁,这是多么稀有的幸福!多么奇妙的`幸福!多么撼人心魄的幸福!

幸福,就是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总会有人牵挂你;幸福,就是活在当下,珍惜光阴,把握机遇,贡献社会,灿烂人生。

幸福潜藏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幸福徜徉在青山绿水里,幸福流淌在优美的音乐里,幸福流溢在忙忙碌碌的工作里。当儿子比赛获奖时,是一种欣慰的幸福;当我手捧单位颁发“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时,是一种悦心的幸福;当看见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异国的赛场上冉冉升起时,是一种由衷的幸福;当看见我国国防、科技、经济日益强大时,是一种令人开心的幸福。人到中年,平凡的岁月给我的心积淀下许多珍贵的回忆。坐在宁静的书房,静静地回首往事,那些美好如甘甜的清泉洗去尘世的喧嚣与浮躁,充实了淡泊空虚的思想,愉悦着自己的心灵。

幸福是一道风景,你若以一种感应和欣赏的心态漫步其中,便也成了一道人生幸福的风景。只要我们心怀感恩,只要我们懂得珍惜,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幸福的溪水就在我们心中长流不息。

2.品味情感散文 篇二

一、加强情感修养, 提升课堂教学品味

要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自己的情感, 他就不能发展和培养好别人的情感。”一位哲学家也说过:要想让一个地方不长草,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那个地方长满庄稼。教师要播撒阳光, 首先自己心里要充满阳光。

1.教师必须有情

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情感, 有着丰富的感情, 爱憎分明, 包容鼓励, 始终保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才会真正用心去关怀, 爱护他们,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还必须有激情, 语文教学是一门情感艺术, 只有激情四射的教师, 才能激发和引导学生用情来学习, 用情来感知。

2.教师必须有力

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理解力和表达力, 准确地把握作品中的情感基调。要带领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 从课文的整体入手, 对文学语言和文学欣赏有完整、清晰、生动的感知, 通过联想、想象和再创造, 向学生传达各种各样的情感, 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我爱这土地》时, 就要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采用精准的语言, 一步步地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

3.教师必须有度

教师一踏入课堂就应该及时进入教师的角色, 不要把课外各种复杂的心情带入课堂, 以免影响学生。教师一旦走上讲台, 就应是一个忘记自身情感状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的人。而且, 情感投入必须把握好度, 教学情感的投入, 不是越多越好, 必须有的放矢, 适可而止。

二、更新教学方式, 拓宽情感教学途径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没有情感的支持, 人的其他心理活动, 如感知、记忆、思维等都将变得软弱无力。第斯多惠认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采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实施情感教学, 从而丰富、培养、发展学生的情感。

1.在朗读中催生情感

情感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而朗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 要“激昂处还它个激昂, 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读的过程便了解和欣赏的过程, 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 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需要传达的情意, 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 启发学生进行富有节奏和感情的美读, 并品评其情调, 领略其精神, 激扬其情怀, 对于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文字大有裨益。在《短歌行》教学中, 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读出曹操慷慨激昂、豪放悲壮的感情和韵味;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就要引导学生品味杜甫的凄楚哀婉。以读带讲, 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把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融会在一起, 就能收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2.活用艺术体验情感

任何艺术都可以说是情感艺术。人的内心情感往往要借助于外界的物质媒介来表现。语文课堂情感氛围的创设, 也应借助“声像”艺术, 使之诉之于视觉、听觉形象。有时候一幅画、一段音乐或一段意象资料。甚至一个物体都可能会调动学生的情感想象, 想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 在教《苏州园林》时,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优美的园林图片并伴随一些轻音乐, 再现课文内容, 让学生感受园林的美。教学《范进中举》时, 用戏剧的形式让学生担当角色、扮演角色, 利用角色的新奇情感激起学生的热情, 从而使学生更深切地理解课文中角色的思想、情感、语言和行为。在讲到寓言《蚊子和狮子》,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有的分角色朗读, 有的扮演角色进行实地表演, 学生展开想象把蚊子和猴子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把艺术引进课堂, 就是把课文描写的形象让学生仿佛能看到、听到、触摸到, 使他们的感受更真切, 也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情感。

3.用体态语言表现情感

眼睛是心灵之窗, 脸面是心灵之镜。师生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是一种动态的无声语汇, 它蕴含了大量的情感信息, 是师生心理交流的重要“外显点”。课堂教学时, 教师应根据提供的情感线索, 恰如其分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面目表情、动作神态, 直观、形象、真切地进行情感体验, 产生共鸣。

4.挖掘教材调动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这一独特的优势, 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挖掘, 给学生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和宇宙的自然奥秘, 可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教学过程也将在学生情感的激发下高潮涌现。

要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要深入地钻研、理解教材、首先自己要融入情感, 所谓“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教师进入角色, 投入情感, 可以有效地开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并通过教师自身情感的外露来感染、影响学生, 产生共鸣效应。教学过程也会因为这种情感的中介力量而迅速发生质的变化。没有这种情感的积聚也就不可能倾情, 情不动则辞难发。

三、创设民主环境, 增强情感教学效果

课堂是师生情感互动的基本平台, 我认为要做到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和谐互通, 收到情感教学效果, 至少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努力。

一是创设互动情境, 促动学生想交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 情意中的各种因素对情感的产生起综合作用。通过情境的创设来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入情境动真情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良好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热情, 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就能收到积极的教学效果。

二是融洽师生关系, 激励学生敢交流。心理学家的有关研究表明: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改进学习动机, 端正学习态度, 并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 使学生在愉悦、宽容、自由、和谐的气氛中受到陶冶、感染、激励。“亲其师, 信其道”, 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值得信赖的。亲近老师, 他们才愿意学你教的课程, 才愿意接受你对他的教育, 才能逐渐改变他们学习的态度, 提高学习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弯下腰来贴近学生, 以心换心, 然后再引导他们如何把语文学好。

三是及时点拨与鼓励, 教育学生会交流。作为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 对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闪光点, 都要及时鼓励, 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自豪感, 促使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自觉地进步。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 注重情感的体验, 很大一部分内容不必有单调划一的标准限制, 学生完全可以发挥其独特的见解。在老师的适度鼓励下, 学生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 这样就会产生快乐的内心体验, 从而增强情感交流自信心, 学会师生间和谐的情感交流。

3.读出兴趣 品味情感 篇三

关键词:导读;引读;范读;品读;研读;诵读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象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训练内容,是学生对文本认知、理解、感悟的重要体现形式,是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把作品的内容准确、鲜明、形象地传达给听众。新课程标准重视朗读训练已成阅读教学的“热点”。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普通话的好方法,是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离开了朗读的媒介,学生往往很难理解课文内容。

一、妙用导读,激发兴趣

一个新颖别致的导入,有时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欢庆》时,我特意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这一天,家人都会为自己庆祝生日,有谁知道祖国妈妈是怎么过生日的吗?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去看看吧!”学生的兴趣被点燃了,进入文本阅读,教学的创意就在于“小题大做”。从板书课题“欢庆”,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过国庆节是怎样的,为学习课文所写的欢庆情境做铺垫。接着老师做有关国庆节的动情描述,师生分别吟诵赞美祖国的诗句,再配上激情澎湃的音乐,这样就很自然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课堂教学扣开了情感的大门,学习效果很好。

二、巧用引读,一咏三叹

“引读”就是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处加以点拨,引导学生经过思考,读课题或课文中的有关句段,做到口诵心思,达到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心思想,掌握表达方式等目的。例如,在教学《假如》一文中,在通读全文后,我这样巧妙地引读每一小节的“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让学生去接“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这样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既理解了课文,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目的,又进行了思想教育,培养了学生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行,让课堂熠熠生辉。

三、善用范读,引人入胜

教师以清新、流利、饱含情感的语气范读课文。学生会在老师的朗读中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体会文字的美妙。一种对美的追求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地会产生出读的欲望。同时,他们也会在范读中学会欣赏、品位和鉴赏。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文时,我模仿狮子、猫头鹰、袋鼠和猴子不同的语气、神态,把故事生动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同时,抓住学生易于模仿、易于感染的特点,很容易便会产生自己读一读、演一演的欲望。这时,我再安排学生分组练习分角色表演,这样学生就如身临其境一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了。

四、常用品读,感悟提高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璞归真。我在教学《秋天的图画》一文中的“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时,让学生仔细品读,体会到秋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从而更加热爱创造出这美好风景的勤劳的人民,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感悟

提高。

五、运用研读,激荡情感

研读就是要扣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轨迹,并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交融在一起,从而实现教师情、学生情、作者的情感交融,和谐共振。我在教学《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时,指导朗读指导员说的最后一句话:“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在这里,我提醒学生注意标点符号,明白这里的省略号是因为指导员身负重伤,说话上气不接下气时所讲的。学生经过反复品读,声音既弱又断断续续,从而体会到教科书的珍贵,以及指导员对年轻一辈的殷切期望。

六、乐用诵读,升华情感

诵读,首先应是有感情地朗读,再是进行背诵,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有感情地背诵读。《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词朴素易懂,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吐露出对老师的浓浓问候与感激。抒发了少年儿童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良好的语感,善感的心灵,美好的品质在诵读中渐渐积聚、凝练、升华。

综上所述,朗读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导读、引读、范读、品读、研读、诵读赋予作品生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蒋蓉.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县莲塘一小)

4.5.2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学案 篇四

第五课 第二框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编写人:薛艳芳

学习目标:

1.通过活动一:体味美好情感,认识生活中美好情感的作用,知道获得美好的情

感的途径。

2.通过活动二:寻找生活中的美,学会创造正面的情感

3、通过活动三:观看视频《再来一次》,知道如何传递生命的正能量。课前作业:(指向目标1、2,能力层级:识记)1.美好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

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2.我们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美好情感?

我们可以通过、与人交往、参与 等方式获得

美好的情感。

3.怎样正确认识负面的情感体验?

(1)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 也

有意义。例如,羞耻感、焦虑感和挫败感等会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2)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使我们的生

命变得更加。

(3)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也可

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4.怎样传递美好的情感?

(1)在情感体验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 来影响环境。

(2)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我们

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

(3)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在传递情感的过程中不断获得,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周围的世界也因为我们的积极情感多

一份美好。【微点拨】负面的情感体验对我们的成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点拨:观点错误。负面的情感体验对我们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体验负面的感受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充盈,对我们的成长有意义。

课中作业:合作探究

活动一:体味美好情感(指向目标1,能力层级:识记)

你养我长大,我陪您变老。这是做子女最深情的表达,也是孝敬父母最好的真情流露。王帆现场的演讲,让我们体验到了亲情的美好,体验到浓浓的情感告白,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看到生活的精彩与美好。

思考:美好情感的影响及获得途径?

活动二:寻找生活中的美(指向目标2,能力层级:理解)说一说生活中通过哪些方式去获得美好的情感?

活动三:传递正能量(指向目标2,能力层级:运用)观看视频,经历无数挫折,需要再来一次。传递正能量 如何传递情感正能量?

课后作业:(指向目标1、2、3,能力层级:运用)

一、单项选择题

1.扬州好人刘卫国,部队当兵,抗洪抢险屡立战功,退伍创业,10多年捐赠20 多万元,还自掏腰包资助困难退伍军人和群众。刘卫国的行为()①帮助他人,实现生命的价值

②传递美好情感

③表达我们帮助他人的美好愿望

④获得更多的名和利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在生活中,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有很多。下列方式正确的有()①阅读 ②与人交往 ③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④欣赏艺术作品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子浩非常喜欢动物。每到周末,他都到动物园观察动物。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他感受很多。对于他的感受,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他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美妙与神奇 B.他对动物的尊重和爱护

C.让他身心愉悦,获得了美好的情感 D.感受到了人类的伟大,动物的卑微

4.漫画《祖国万岁》表达了爱国情感,它使得我们对于国家和民族具有()

祖国万岁

①认同感 ②自豪感 ③责任感 ④义务感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5.由于心里太紧张,在期中考试中,小佳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他感到心里很难

受。小佳应该()①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

②与老师沟通交流,获得老师的帮助

③制定学习计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④任其发展,顺其自然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学会关心是我们传递美好情感的条件。下列符合关心他人的方法有()①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

②适时运用可能被接受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

③如果自己的关心没有被接受,就放弃

④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七年级学生悦鑫因生病在家休养,致使他有的功课落下了,心里很着急。班长

浩然了解这一情况后,组织班里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帮悦鑫补课。班长

及同学们的行为()①有利于促进同学间的友情

②是传递美好情感的体现

③是传递生命正能量的体现

④一定会得到学校的表扬和老师的赞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能力提升

2016年9月,一场特殊的爱心大集在青岛湘潭路街道大枣园社区广场热闹进行。100多名孩子变身“小掌柜”,捐出自己的玩具、图书义卖,得来的钱买成米、面、油等,全部捐给“湘潭路街道‘友邻e家,社区公益项目”,用于帮助困难家庭。通过参加这种公益活动,这些来自大枣园小学的孩子们,也用爱心给老师送出满满的感动。

结合上述材料,某校七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了一次“传递美好情感”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大枣园小学的孩子们是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美好情感的?请你列举几种传递美

好情感的方式。

(2)请你分析大枣园小学的孩子们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

(3)请你为本次主题班会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身心愉悦 精神发展 2.阅读 有意义的社会活动

3.(1)成长(2)人生阅历 饱满丰盈(3)助力

4.(1)热情和行动(2)共鸣 生命的正能量(3)新的感受 达标检测 蘑础过关

1.B 本题考查体味美好情感。从材料中刘卫国的行为可以看出他帮助他人,是

责任感的体现,促进自身的发展,④说法错误,应排除。

2.B 本题考查获得情感的方式。阅读、交往、社会活动、欣赏艺术作品等都可

获得美好情感,①②③④都正确。

3.D 本题考查获得美好情感。子浩非常喜欢动物说明他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美妙

与神奇,体现了他对动物的尊重和热爱,也让自己精神发展。D项认识显然错

误。

4.A 从题干材料中“爱国情感”可知①②③④都正确。

5.C 本题考查如何对待负面的情感体验。对于考试失利,小难;应该寻找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顺其自然,④做法错误。

6.A 本题考查学会关心的方法与技能。如果自己的关心没有被对方接受,则调

整方式,以对方能够接纳的方式来表达,③说法错误。

7.D 懑本题考查传递情感正能量。从材料中班长及同学们的行为可以分析出不

是为了得到学校的表扬和老师的赞誉,④说法错误,应排除:①③③是正确的认识。

8.【解析】本题考查获得美好的情感的方式和美好的情感的作用。第(1)问,结

合阅读诗歌可知通过阅读方式获得。第(2)问,可结合诗歌的内涵及情感的作用

回答。

答案:(1)通过阅读的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2)我们要拥有善良、真诚的品质,学会感恩,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而这

能愉悦我们的身心,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9.【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对待负面的情感体验。第(1)问,从“羞愧万分”可

分析出是羞耻感,是负面的情感。第(2)问,可从负面的情感体验对我们成长的意义和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等方面回答。

答案:(1)羞耻感。

(2)①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

变得更加饱满丰盈。②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能力提升

【解析】本题考查传递美好情感。第(1)问,考查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从材料

中“公益活动”可知是参加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其他方式可结合所学知识列举

即可。第(2)问,可从奉献爱心.帮助他人,增强责任感,传递美好情感等方面

回答。第(3)问,答案开放,可围绕“传递美好情感”撰写。

答案:(1)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通过阅渎、与人交往、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欣赏艺术作品等方式。(2)有利于帮助他人,奉献爱心;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责

任感,培养积极的情感;有利于实现人生的意义,传递美好的情感。(3)开放性

5.品味孤独抒情散文 篇五

小时候,在奶奶的怀抱里,睡的那样香甜。现在,对奶奶只有深深的怀念了!长大了,渐渐觉得父亲有意无意间流露出让我独立的意思。在家时,总感觉一丝丝的尴尬。回到这个陌生而友熟悉的城市,我总喜欢凑在人多的地方。和朋友们一起,听听老人们一起下棋耍赖时候的相互逗乐;看看地摊上新摆的衣服.鞋;驻足大妈们跳广场舞热闹的场面。但是,短暂的欢愉过后,使我更显孤独。

孤独中使我感觉到忧郁,每天开始胡思乱想。我愤世不公,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家的温暖?为什么我没有爱人的陪伴?为什么让我备受煎熬?于是,我陷入孤独的忧郁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小事便会愤怒.委屈.惆怅。我渐渐的开始疏远别人,不想和别人交谈,也不想和别人离的太近。我成了孤零零的一个人,无所事事的躲在自己的世界里,每天在愤恨.自卑.惆怅中度过。成为了人们视若无睹的朽木。我厌倦了这昏昏沉沉的日子,奋力从这阴霾中走了出来。

我走进另一种不再那么感伤的孤独。在这里,我学会了细致的思考。思考年少轻狂犯下的错误;思考自己失去的东西;思考自己所亏欠的种种;我学会了在物欲横流中克制自己不奢求,学会了在其前行中等待属于自己的天地。思考自己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思考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每一位伟大的人,都是忍受着孤独强大自己.完善自己。在人们最需要他的时候,发出他的光和热。照亮前进的方向,温暖这下一代的幸福生活,带领他们走到更美.更远.更高的地方。

6.品味生活随笔散文 篇六

好像很久了吧?难得有这样的雅兴在这样的夜晚,坐在这里远离喧嚣,回归平静的写点东西,我想并不是时间的原因,只是年纪大了,为人妻为人母,很多杂事叨扰了写的兴致,倦怠了!

曾经多愁善感,甚至庸人自扰强说愁,经过几年了打磨历练,性格真的会改变,人会陆陆续续经历了很多事情,很多事的发生会让人措手不及。本以为会无法承受,遇到了却发现,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很多伤心难过不过是庸人自扰,你在乎,它就一直缠着你;你放下,它自然就烟消云散。世上根本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学会放下,学会看淡,给别人机会不如说是个自己脱离的`机会,宽容让人变得高尚,淡定让人变得冷静!

我想凡事不是你较真就能顺你的意愿发展的,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体谅,这样既宽容了别人,也救赎了自己。无论是夫妻,子女,还是亲人,都是如此,很多事情没有谁对谁错,过分清楚反而伤了感情,所以难得糊涂也是这个道理。

从容的面对生活,学会如何让自己开心,如何自娱自乐。遇大事,处变不惊;遇小事,从容不迫。一切坦然处之,一切就简单起来,快乐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得到。并不是说要我们像圣人那样伟大,但至少要对的起自己,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别人不珍惜你,是他的损失,不是你的错,那为什么还要伤心难过,不是难为自己吗?想想大可不必,你越表示出你的不在乎他才会越在乎,所以,一辈子并不长,对自己好一些。

呵呵,适时的表扬自己一下吧!这也应该是成熟稳重的一种表现吧!做个儒雅的女人,宽容,淡雅,淡定,大度,性格可以使你变得高贵,远离喧嚣,给心灵一片纯净的沃土,生活要怎么过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

7.品味情感散文 篇七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中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强理解和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是阅读教学的目的。因而, 我们要致力于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情感, 从中受到情操的陶冶。

一、多让学生在阅读中感知具体形象, 体会情感

文章作者是通过语言文字来描述事情的形象, 抒发作者的情感并给人以审美体验和享受。文章是语言符号的世界, 是由一系列单色调的抽象文字堆砌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缺乏色彩, 缺少变化, 是一种冷冰冰的形式和姿态呈现出来的。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 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感受建构起来的世界。这个世界多姿多彩, 色彩斑斓, 是以一种活生生的火辣辣的形式和姿态迎面而来。因而阅读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感知文章的语言形象, 在头脑中唤起语言做描绘的形象, 使语言符号世界和生活世界构建起联系, 使文字描绘的世界进入学生的认识世界, 从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其主要途径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读出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读出语言文中所包含的寓意及言外之意, 产生情感共鸣, 培养健康情感。

1、感知景物形象, 感悟美好情感, 激发爱美情趣

教材中有许多描绘美好事物的状物写景抒情的文章, 反映作者对客观世界美的形象感受和热爱, 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具有重要启迪。因此, 阅读中要丰富学生的感知。如《桂林山水》写漓江的水的特点:静、清、绿。“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里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的仿佛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整齐均匀而有音乐旋律的排比把漓江水描写得如诗如画。阅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 读出句子的节奏感, 音律感, 不仅给学生以视觉形象, 而且让学生有听觉的愉悦。又如《鸟的天堂》一课, 朗读之时, 还可采用电教手段, 让学生边读课文, 边欣赏录像, 感知大榕树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学生在朗读中既陶醉于文中所描绘的如诗如画的景色不但激发了学生爱美的情趣, 而且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 保护环境, 热爱祖国山河的高尚情操之熏陶, 这个过程, 也使文中所蕴涵的人文因素得到充分的体现。

2、感知人物形象, 感受情感熏陶, 引发情感共鸣

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对古今中外具有高尚品德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表达作者对任务高尚品德的仰慕与热爱。阅读教学要重在指导学生整体把握, 感受体验。引导学生对人物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并做出正确的评价。就是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搜集与文章中人物有关的信息资料, 充实人物事件, 整体把握人物。如《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 文中有概括周总理品质的中心句中心词, 因而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不困难。但是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 字里行间蕴涵着对周总理敬仰之情, 这些内容却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因此, 在课前要求学生查找关于周总理夜以继日地工作和生活艰苦朴素的事迹材料, 使学生整体把握周总理一生的光辉形象, 再通过课文阅读具体感受周总理工作劳苦, 生活简朴的高贵品质, 从而深深地受感动和教育, 对周总理的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独立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读书方法德高锻炼, 思想情感受到熏陶, 并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激发了对周总理的高尚人格的敬仰之情。

二、做让学生在阅读中, 感受学习乐趣, 体验成功感

课堂学习的情感体验还产生于学习过程中, 学习过程积极主动参与之后有收获、有体会、有成功, 自然就产生学习乐趣, 激发爱学习之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 第一条就是“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有乐趣才会喜欢。对阅读有兴趣, 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内因条件。阅读的乐趣来自于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来自于读者与作者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来自于不同读者对同一文章感受差异的交流和争辩。

1、在阅读方法把握中, 感受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要着引导学生领悟掌握阅读方法, 然后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独立阅读别的段落。在教给学法的同时, 既要不离开“自读”, 又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这样不仅节省时间, 而且培养了自学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方面, 特别强调加强朗读, 而且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中, 要求用普通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阅读方法有朗读、默读、精读、略读、诵读等。根据不同体裁的课文和教学目标, 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从中获得阅读乐趣。如教《难忘的一课》一文。这是一篇充满爱国热情的文章, 朗读时要以高亢的声调一遍又一遍地读。“我是中国人, 我爱中国。”使生生之间, 师生之间的心灵产生共鸣, 激起了爱国热情。不仅使听觉愉悦、心情激动, 而且得到德育教育。诵读时反复朗读, 自然成诵, 尤其适宜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音并茂的作品。诵读比简单的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 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 有助于积累素材, 培养语感, 体验口味, 情感投入, 达到语文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的目的, 对一些长篇的小说要学生学会浏览, 捕捉文中自己需要的信息, 收集资料, 达到快速阅读。快速表达, 提高学习效率, 是学生享受成功感, 增强自信心, 激发爱学、乐学、勤学之情。

2、在阅读体验交流中, 感受学习乐趣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学会求知, 学会合作, 学会交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 遇到问题能协商解决, 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内部冲突, 对个人分担的任务进行共同加工, 对阅读的成效共同进行评估, 通过合作, 提高学习效率, 增强合作精神。阅读教学的合作交流是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共同探讨解答问题、理解课文。采取的形式有表演式朗读、双簧式表演式朗读、小记者采访式的对话朗读等。如教学《夜莺的歌声》一文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 采取不同的表演朗读形式, 学生分工扮演鬼子军官、鬼子、小孩和游击队, 然后按课文的对话内容和学生对文中任务动作、神态的理解进行表演, 充分地展示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小观众进行评价。这种游戏性的阅读教学, 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而且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感受阅读乐趣。

3、在独特阅读表达中, 感受学习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要求中注重情感体验, 归根到底是为了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 重在感受体验, 整体把握, 二不是纯理性的, 甚至是机械的分析。月度目标第一学段, 提出“对感兴趣的任务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求学生理解主要内容, 体味语言环境的意义和作用, 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教学时, 让学生在阅读时由整体到局部, 由浅入深地感知、感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只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及时点拨、随机引导, 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 不要以统一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应允许学生对课文有多元的解读。如《手术台就是阵地》学生读后的感受, 有的认为白求恩是个十分镇定、临危不惧的人;有的认为他是把中国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的高尚的人;有的认为是医术高明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人等。学生的独特见解得到肯定和褒奖, 就会产生成就感, 感受到学习乐趣。

一言以蔽之, 品味情感、陶冶情操, 是阅读教学关注的核心, 是语文学科渗透人文性的关键所在, 就是体现了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阅读教学不应拘泥于什么模式, 关键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熟读精思, 领略到课文的语言之美、结构之美、内容之美、风格之美、意境之美, 从而体现课文的人文价值。因此, 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深入探讨, 不管改进, 使之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光中主编:《幼儿文学教程》,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8年。

[2]王泉根著:《儿童文学的审美指令》, 湖北少儿出版社, 1991年版。

8.潜心品味语言 真切体悟情感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品味语言 体验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2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所以,品味语言,体会感悟情感是语文教学主要的特征。在课堂中,老师应把阅读品味和感情体验放在重要位置,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潜入文本,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深入品读和感悟,真切地体悟文章的真情实感。

一、多种方法品味语言

1、赏读品味法

赏读,便是“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作为教师要在范读过程中,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倾注到字里行间,也要教会学生将情感融入朗读,感染学生,诱发其去想象,使其入境入情,这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其对美的共鸣,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如三年级上册《花钟》这篇课文中,作者抓住各种花的不同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语言,写出了各种花开放的样子。我们细细地去钻研,不难发现写花开放的姿态非常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这样,学生从具体的语言中去体会、品味,就会把语言内化,品出意境,读出意境,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比较品味法

比较,是语言品味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让学生领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从而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对于简练凝重的语言,如果常规的品味方式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意味。新课程所选的大部分文章,语言都很有特色,每一个词语都是作者仔细推敲之后精心选择的,决不能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采用换词的方法,通过比较品味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本语言的准确与生动。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描写“我”在叶老先生家里看到的爬山虎:“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这几句话,写出了“我”和叶老先生交谈时那種激动和对叶老先生的崇敬之情。这种感情是难以体会的。于是教学时,删掉了句子中的几个词,变成“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显得虎虎有生气。”与原句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对比朗读,体会原句中有“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不停地摇曳着”的好处。学生通过反复对比品味,终于体会到了“我”此时的那种心情。又如在学习《蟋蟀》一文中“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这句话,通过把“弹琴”换成“鸣叫”,然后比较朗读,学生品味出了作者多蟋蟀的这种喜爱之情

所以,通过对语言材料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辨析语言的能力,可以让学生领会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妙之处,从而体验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只要教师再开动脑筋,引导学生体验情感,语文阅读教学就会行之有效。

二、多个渠道体验情感

1、激发质疑,引领学生主动体验情感

教师只有正确把握文本,仔细斟酌文本的切人点,精心设计对话的话题,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才能让学生既能在问题中找到阅读的支撑,又能充分发挥阅读的主体性。如:《唯一的听众》这篇文章的阅读,我让学生抓住题目质疑:听众是谁?为什么说是唯一的?她在我的练琴方面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正是这些话题有了一定的难度,思维有了一定的强度,才激发起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欲望,才能够使学生静下心来仔细地揣摩文本的语言、体验人物的内心,也才能让这个话题始终似一股无形的力量,把学生的心拴在了课堂上,拴在了对文本语言的阅读和感悟上。

2、换位思考,引导学生深刻体验情感

在如今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非常重视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利用这种优势来设计换位思考的阅读模式十分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当学生的学习发生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当学生的理解流于肤浅时,教师要耐心给予指点;当学生徘徊于语言文字的门口,教师要智慧地引领学生登堂人室。引导换位体验课堂有效对话的手段之一就是引领学生进人文本语言所描述的境界之中。例如:感悟《唯一的听众》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我”心理、行动变化的句子,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体会“我”心理与行动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次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我”的心理与行动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然后进行换位思考,讨论一下:“如果文章中的‘我变成那位‘教授,你认为他会做出相同的举动吗?”这时,学生的意见可能会出现分歧,有的会认为“我”会做出同样的鼓励,而大部分则认为,一名学生不会有老教授那样的深刻思想境界,不会做出同样的事,甚至会和其他人一样厌恶的躲开。通过这样的交流感悟,学生们会进一步地理解老教授的鼓励对“我”的激励作用,感受老教授爱护年轻人、培养年轻人的美好品质,懂得老教授谎称自己是聋子的良苦用心和深厚情感,对文中的“我”的感激之情也就更容易体会了,从而全面领会了文章的思想和情感特色。

3、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情感

情境教学法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顺应小学生认知的发展规律,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滋润情感的幼芽,让他们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力量,从中获得认识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文“海鸥送老人”一部分时,除了用教师深情的讲述外,还播放了《生死不离》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创设了阅读理解的情境。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到动情地学习,都能从心底感受到海鸥对老人如儿女对父母亲人般难舍难分、生死不离的情感。以此来完成了对学生的情感审美建构任务。

总之,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分析文章建构,体验审美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应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会多种方法潜心品味语言,多个渠道真切体验情感,从而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的高效。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

9.品味生活-散文 篇九

品味生活,就看懂不懂得品味。生活多于我来说,是快乐的,因为我懂得品味。 到了周末的早晨,拿出作业本,写作业,在深深吸上一口气,是一种享受;做完作业听听音乐,是一种享受;看会电视,这也是种享受;累了看看外面的风景,也是一种享受;厌倦了,走出去,深吸一口气,在慢慢的吐出来,这个也是一种享受。。。。。。 其实,种种的享受,都是品味生活,你只要懂得品味,生活不会伤心,如果你总是对自己的生活埋怨,那么,当然快乐的生活在你眼里也只是悲伤、埋怨。做人嘛,就要对生活充满希望,勇于面对它! 这就是品味生活的秘诀!

10.品味寒霜散文 篇十

早晨闲来无事,出身农民的习性,使我下意识地走进我的采菊东篱下,当然这样说有点夸张,不过在闹市里能够有这么一块小菜园,确实是非常惬意的事。

提起这块小菜园,确实来之不易。记得八年前,我看到单位对面有一个工厂被拆迁,由于政府来不及开发,就留下一块坑坑洼洼的近十亩的荒地。由于我的工作较为清闲,有好多富余时间,经常会到长满杂草的地里转一转,去观赏一下绿色,以柔和一下疲劳的眼睛,同时可以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发现虽然没有名花异草,但行走其中空气极其新鲜,很怡情,长满好多叫不上名字的植被,一片氤氤氲氲、苍绿黛青。

心里突发奇想:既然众多野生的植被,能在无人眷顾的情况下,开花结果,且能旺盛地生长,而且年复一年,自生自灭,那么肯定这地也能生长我们种植的其他植物,我何不开垦一块,种些蔬菜呢?

于是做事一贯雷厉风行的我,说干就干,我四处购买或找来工具:除去高过人头的丛生杂草,翻开早已结板的土壤,拣掉砖块瓦砾,又鹦鹉学舌般梳理成一轮一轮的。驱车去30公里外的乡下的种子公司,购回各种蔬菜的种子,当我高高兴兴准备撒种时,一个字把我难住了—“水”,没有水,你种下什么东西也不会发芽生长。

是啊,天不下雨,这水从哪里来?虽然单位就在对面,总不能拿自来水浇灌蔬菜吧,我又不是在种金子、种股票,显然是太浪费了,虽然江南烟雨不断,但终归有连续晴朗的天气,即使现在用自来水把苗给种出了,以后也不是事情。

几经考虑,下班后,我请来几位要好的员工,说明我的来意,于是你一锹,我一铲地,花了两个多小时,挖出也一个深达两米,容积约四十立方的塘。

次日早上,我早早地来到这里,看到了清澈二字的真正含义。塘里竟然渗了一点五米深的清水,水清得发蓝,塘底一览无余,一粒一粒的沙子在泛着碎银般的光泽;天上的云不请自来地做了水中客,瞬间掠过的蜻蜓、飞鸟,不免要下意识地来照一照镜子,给这一塘新水增加了灵性。也让我看到了水中天空,竟是如此和美。

微风吹过,水的清爽,使我有深秋露珠打湿脚面的感受,不免要寒颤一下。我顺着挖时留下的台阶走下,蹲下身去,立刻面前出现了另一个我,水中的我,已不在年轻,发现自己的心态确实与面容不相匹配。一向争强好胜的我,在水中我的脸上难寻踪迹,这就是时光流淌的侵蚀。

水中的双手渐渐地缩小,我看到捧在手中的一掬水,慢慢地送到嘴边,轻抿一口“啊!真甜!”于是一仰脖子,连自己的“嘴”都差点被一饮而尽。心里想着,人门有时会骗自己,那些充满五颜六色压注氧化碳的饮料,根本无法与这天然的水相媲美的。

于是我开始一行一行地播种,又一瓢一瓢地浇水,如果说撒下的的是希望,那么浇灌的则是心情,到了傍晚,我又浇了一次水,那一夜,我的思绪就与躺在土中极力争养舒展的菜籽连到了一起,想象着明早的希望。就这样一个绿色满眼的小菜园,被我起早晚归地开垦出来了。后来临近的单位,很多人都来开垦种植,使得这块荒芜的拆迁地,很快地变成了生机盎然的菜田。蔬菜品种越来越多,有四川的榨菜,陕西的豌豆,山东的大葱,东北的黑花生……

这不,我今天又来采摘蔬菜了,俯首一望,满目黛绿的青菜上,漂浮着一片洁白晶莹,恰似昨夜梦里在人们熟睡时,不知不觉地雪舞翩翩了,可掉头望一望田边的路、墙头的砖,只有轻微的湿漉感,并无雪后的银装素裹的印迹,相反地在晨阳的照射下,一股股淡淡的、轻轻的雾气在袅娜上升、盘旋升腾,在阳光的坡梯上渐变乌有,即便在蓝天的映衬下,最后也难寻踪迹,想来这些水开始了它们曼妙的旅行了,勿用多想,它们不久就会幻化成水的精灵——轻盈的雾岚、飘逸的雨、舞动的雪、洁莹的霜,还有那蓝天的伴侣,充满柔情的白云。

理智告诉我,面前黛绿上的.皎洁,不是雪痕,而是它的近亲同族,是水的精灵,是秋霜的妹妹--冬霜。略一注目,会发现它独领风骚,魅力无穷。

不由地让我想起,在刚刚逝去的深秋里,一个清梦缠绵的清晨,懒洋洋的我打开遮阳掩光幕窗时,一窗冷意旋入眼帘,透过心窗,送进心海。视觉告诉我,已进深秋,透过晨光,一幅晶莹剔透的、象白玉雕琢的山水画,惊现眼前,有高山旖旎、有流水潺潺、有苍松挺拔、有劲竹飘逸,再看那一枝天成的梅,梅蕊剑指,恰似冰梅本身现;小溪边的幽兰,芬芳两岸,路边的小草头顶珍珠,翔鸟的翼,特显刚劲,漂浮的云雾宛似广袖轻舞,将高山裁为两截,好像上部是仙境袅绕,下端是人间凡尘……

这样的美景,竟然在我熟睡之际,悄无声息地画成,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啊!欣喜的心情,促使我打开房门,步入阳台,嘿,不是山水画,是植绒画,又像苏绣,表面毛绒绒,凹陷突兀确显鲜明,纯一色的皑白。

随我身影的晃动,画面折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像高科技的合成的画。画好像活了一样,看那幼枝柔若无骨地舞动,那竹叶似风吹摆动,发出“唦唦”的声响,小溪的源头,一闪一闪地发着光,仿佛还可以听到“叮咚,叮咚”的曼妙乐章。

再仔细端详那浓密适宜的草丛中,竟然藏着一只活灵活现的玉兔,心想这大概是耐不住广寒宫寂寞,乘着夜色下凡而来的吧,忍不住的好奇心,催促我伸手去摸一摸那毛绒绒的精灵。“不好”忘掉它是晨霜的我,如梦惊醒,只见被我摸的地方,玉兔魂归,化为乌有,几行泪水般的水,竟直向下流。在鼻翼靠近处,出现了两个圆圆的洞,好像玻璃被打穿,且在不断扩大,继而行行泪珠滚动而下。

我黯然神伤地不忍再看流泪的画,拿来抹布,索性一抹而已,已去心叹,心海不觉飘来唐朝李世民的两句诗:“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真有清晨窗幕卷青霜,呵手试梅妆之叹。

透过明净的玻璃窗,摇曳的香樟树冠,银装素裹,墨绿的树叶似乎一夜间增厚了几许,浓馨的馥香,像是被压缩过,更加浓烈;举目远眺,对面楼顶白雾茫茫,初看似初冬的雪,细细腻腻,铺满一层晶莹洁白,闪闪泛着霭白的光,正如曹丕的诗:“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细看眼前冬霜,外观,洁白赛雪,润如凝脂。和秋霜的肤色相近,但冬霜的皮肤不如秋霜细腻,略显粗糙,这大概是温度的唆使罢。

冬霜的质地,厚重润滑,明快润泽。要比秋霜来得润、透,似乎眼视能穿,阳光下闪着五彩缤纷的光泽,有点炫目,恰似俄罗斯的白玉碾成的粉。用晶莹剔透来形容,显得过分明亮,用月色朦胧来形容,又显得过于迷乱。

冬霜的性情,豪爽率直,灵牙俐齿。不如秋霜温柔,无怪许多文人墨客会用一个“染”字来渲染秋霜,什么层林尽染,秋染红枫如霞、白果杏黄、叶柳灰绿;冬霜则无柔情蜜意,它就像在秋风的残羹冷炙的绿上,放在了一把盐,经它蹂躏、践踏,一应憔悴枯黄,萎缩殆尽。

冬霜的性格,肃杀严酷、冷面寡欲。对待绿意,大有赶尽杀绝之意,就连苍松翠柏都要赶紧增添黛色的外套,傲雪的梅花无可奈何地卸甲般地抖落叶蝶,青青翠竹也感慨万分地收紧领口、袖口,关了新绿的禁闭,从岁寒三友的窘态,足以看出寒霜的摧枯拉朽的气魄。

冬霜的秉性,冷漠无情,不善交际。伸手一触,冷字会迅速顺着知觉爬进心窗,跃入心海,为显它的威严,还会不依不饶地幻化成冰凉的水,黏在你的手指,让你惧怕,不愿再和它亲昵。

冬霜的风貌,冷艳凄美,我行我素。不愿其他颜色的粉饰,不轻浮、不乖张,在它眼里没有献媚,没有色舞,更不会有飞吻的惊魂,它唾弃那些袒胸露背、缺腿短袖的时装,它喜欢的是杨贵妃姐姐虢国夫人那样:素面朝天。

冬霜的素质,品位一流,涵养极深。从不摇尾乞怜那些文人墨客的笔和墨、吟和唱,从容、淡定,内在的底蕴,宛如千年窖藏,绵香不绝,又似幽谷山泉,温而不热,热而不烫。

冬霜的气势,恢宏而斐然,激情时,会结队成群地静伏屋面,堪比皎洁的月光;有时趁你不备,还会粘在你的窗玻,窥视你的举动,偷听你的梦呓,多情地给你留下鬼斧神工的画轴,让你品味、琢磨它的蕴藏。

冬霜,天生丽质,勿需用冬雪般的倩舞、秋霜般的轻狂、春霜般的张扬来夺人眼球、逗人心魂;它犹如与文字结缘的女人,绝代风华而底气十足。恐怕没有岁月积淀的人,是难以领略它的风骚和罄雅。

上一篇:六一节大型活动方案下一篇:高考录取通知书下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