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2024-11-17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精选11篇)

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报告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一部手稿。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也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它主要是由三个笔记本组成:

第一手稿 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之后,用比较短的时间写出的。主要从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三个方面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工资、理论、地租、异化劳动、无产阶级革命等,其核心思想是异化劳动理论。

在第一手稿工资部分里,马克思认为“工资决定于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敌对的斗争。胜利必定属于资本家。”这实际上从表面上从表面上揭露了工人与资本的外在的那种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关系,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异化劳动”现象。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异化劳动”指“劳动者生产出了产品,而由于 不属于劳动者本身因此产品生产越多,劳动者的价值就相对越低。”从而可以看出劳动者与产品之间的这种对立关系。

在“工资”部分里,他说“,当市场价格向自然价格靠近时,工人无条件地要遭到最大的损失。正是资本家把自己的资本转用

于其它方面的这种能力,才使得束缚于一定劳动部门的工人失去面包,或者不得不屈服于这个资本家的一切要求。”这句话道出工人对资本家存在一种依赖关系

马克思指出“当资本家赢利时工人不一定得到好处,而当资本家亏损时工人就一定跟着吃亏。当资本家由于制造秘密或商业秘密,由于垄断或自己地段的位置有利而使市场价格保持在自然价格以上的时候,工人也得不到任何好处。” 这句话在揭示来了社会现实,也凸显了“异化劳动”这一经济学现象。在第一手稿的第XXII页,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掩盖了异化劳动。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

综上,第一首稿马克思从工资、资本的利润、地租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当时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而揭示了工人是如何降低为最贱的商品的:工人的贫困同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成正比;竞争的必然結果是资本在少数人少中积累起來,也就是垄断的更可怕的恢复;最后,资本家和他靠地租生活的人之間,农民和工人之间的区別消失了,而整个社会必然分化为两个阶级,即有产者阶级和沒有财产的工人阶级。

第二手稿主要从另一角度论述了第一部分所提及的内容,即将视角放在了资本家与劳动的关系上——私有财产关系。在这部分里,资本家在逐步把工人的普遍劳动视为财富的普遍本质。

他指出“ 私有财产的关系是劳动、资本以及二者的关系。”: 二者直接的或间接的统一;对立以及各自同自身对立。这就像马克思在第一部分的结尾倒数第三段写道:“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现实的、实践的关系,以及它同产品的关系(作为一种情意状态),在与他相对立的非劳动者那里表现为理论的关系。”

第三手稿马克思要论述的自然是自我异化的扬弃之路。“自我异化的扬弃跟自我异化走着同一条道路。”即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这里他研究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等,并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一般哲学,其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他指出“私有财产的主题本质,作为自为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介绍了私有财产与劳动的关系。

马克思明确提“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何等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这一切却具有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千方百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做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入经济上的破产。”这句话指出在“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生产对象”的前提下,两种制度同时引起的不同结果。

在这章节中,马克思还对“共产主义”做了明确的阐释,“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

这篇著作,可以帮我们了解经济学中的一些现象,从现代化的思想角度来看,《手稿》最大的闪光点就是它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分析了人的在资本主义进程中的困境,并提出了至少在理论上有效的解决途径。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二

一、《手稿》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初探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人类已经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个阶段,生态文明是之后的第三种文明,它在人类的物质、精神、政治、社会生活四个层次上都有所体现,是一种不同于以往文明形态的新式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实质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要以“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

马克思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现实的生态问题,在《手稿》中,他全面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自然界才是人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基础。他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也就是说,现实的自然界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而加工改造和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自然界,而不是与人类完全无关的纯粹自然界既然自然界是现实的深深地打上人类烙印的自然界,那么自然界的一切结果和现实状况都应该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不是自然本身变迁所造成的,而是因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不当活动所引起的。因此,现实自然界中发生的危机,也是人类自身的危机。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也就是说,现实自然界作为已经生成的对象性存在物,是一本记录着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通过阅读此书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和解读人的本质。自然生态环境的危机尽管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它同样也是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样记录着人的本质力量。因此,在分析生态危机的实质时,必须透过人类行为的表象解读出其中蕴含的人性问题。马克思认为,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人作为一种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有意识的存在物,必须以自然界为对象来确立自己的本质和存在。自然界作为人的对象存在于人的本身之外,却是人为了充实自己并使自身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对象。人要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并确认自己作为人的存在,就必须把自己的本质对象化给自然界,使它成为人的自然界,而其实现则是通过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生态危机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同样也是人的作品和人的现实,它同样能够揭示和确证人的本质。只不过生态危机并不是对人的本质的肯定,而是一种否定。由此可见,马克思认为,生态危机表面上看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其深层意义则是人对自然的破坏、对自然的不文明所为。人在自然界逐渐失去了是其所是的规定性,人性危机带来了人对自然界的破坏和生态危机的恶化

马克思在界定人与动物的区别时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具有追求真善美的本质,也就是说,人在创造文明的同时,应该按照自然的本性去改造自然界。然而生态危机的爆发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说明人并没有客观准确地遵守自然界的规律,反之在很多地方违背自然规律,并没有完全按照“美的规律”来建构自然界。人类需要自然界,但不能完全把自然界当成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对象,它还蕴含着更加深刻的意义,那就是表现和证明人之为人的本质。也就是说,人只有首先成为人,自然界才能表现出人的本质和确证人之为人。生态危机不仅要求人类运用技术去改善生态环境,更要求人类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真正的作为人的本质。

二、《手稿》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是一种高级形态的文明,不仅追求经济、社会的进步,而且追求生态进步,它是一种人类与自然协同进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的文明。传统的工业文明单纯地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索取对象,忽视了自然资本的亏损以及对自然发展的维护,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危机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生态环境已无国界的樊篱,生态环保运动已成为全人类最具号召力凝聚力的“共同语言”。生态系统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每个国家、每个地球人都应首先考虑的重大前提。

生态恶化和环境问题也是中国发展新阶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的总体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频发的污染事件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这些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经济发展、工业繁荣背后的人与自然的不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不协调、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工业文明,建立符合现实需要的新型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

生态文明的实质,是人以“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转而采取“自然中心主义”,而是要人类抛弃“人类至上主义”。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异化劳动的存在,自然不再充实和丰富人性,而成为人的对立物,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处于异化中。异化劳动夺走了人的自然界,意味着自然界不再属于人,而成为奴役人的对象。“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劳动越有力量,工人……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马克思看到了异化劳动加深了人性危机,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更为严重的生态危机。为扬弃异化劳动,消除人性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学说。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在本质方面统一的社会,这种统一使人实现了自然界的本质,自然界实现了人的本质,在人身上体现和反映着自然界的本质,在自然界中能够直观人的本质。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人与自然界统一的思想,避免了把人作为绝对主体置于自然之外或之上的思维惯性,而把人置于自然之中,把自然看作人无机的身体,把人和自然看作是相互包含、渗透和交融的整体才能存在。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人应该被自然界的本性所规定。中国目前还处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阶段,建设健康的资本市场是当前的历史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倡导生态文明,可谓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否定,而中国尚未彻底实现工业化,所以在倡导生态文明的同时,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道路。在此方面,马克思的《手稿》将给予我们莫大的启示。

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同志曾说,“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相信马克思在《手稿》中闪烁的生态文明思想,将为我们更好地解决当前的生态危机和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指明正确方向和途径。

摘要:关于生态文明的许多思想,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作过阐述。尽管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个概念,但他的相关思想对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与自然,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刘湘溶.生态文明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3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0-130.

[3]马拥军.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新起点[J].理论视野,2007(12):20-22.

[4]许素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先声[J].学术交流,2008(6):5-9.

[5]解保军,李建军.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辩证法思想及其启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112-115.

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三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解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序言中马克思主要说明了自己写作的宗旨和依据,即其写作的方法和采用的依据性理论。

马克思说:“对于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为其写作奠定了理论性科学依据。其说:“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其对费尔巴哈思想体系的肯定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思想理论的影响和重要性促动,也说明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基础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以辩证唯物的思想来进行研究的。充分说明了费尔巴哈理论的部分肯定性,即费尔巴哈认为:“有物质才是真实的。”其没有从辩证和实践的高度分析事物,但其唯物的思想体系也是值得肯定的,也为后来的马克思理论奠定了基础。

一、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解读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部分马克思主要说明了人作为自己的本我性的存在,在作为工人而进行生产性活动时却失去了自我的本来存在,而作为异我的工具存在于社会生产中,即人的整体性异化——在劳动过程中对于劳动产品以及类存在等的绝对的否定和异本质性。马克思还进一步说明研究异化理论的意义,即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

“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马克思在阐述异化劳动和和私有财产时首先指明自己论证思想的全面性和辩证性,即其对于异化理论的研究是以各个前提出发的。其后马克思指出异化的情况和其结果,即工人成为商品,工人是以人的面貌来进行社会活动的,但其失去了内在的本我,其不是自己,只是商品和进行机器活动的物体,因为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用以反对并否定自己的东西越多。

工人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产品,资本家和工人的差距越大,资本在少数人手里积累起来,社会分化为两个阶级 ——有产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这是工人的异化,即其生产的产品否定了其本身,使其失去了自我,工人只是一台机器,没有灵和身心的感受性活动,其变为资本家手中的机器和商品性东西。工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愉悦性满足,而是迫于无奈的机器性生产,其产品与其本身的类化性,其本我失去的客观性,都让异化彻底存在。

马克思说:“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由于国民经济学掩盖了工人劳动本质的异化,劳动者以异我的形式去进行基本的生存,最后失去了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资本垄断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工人越来越贫乏,而资本两极分化,最后工人的劳动创造了非我和异化性的人的本质。

劳动的外化是指工人在整个劳动中失去了自我,工人不是自己,而是强迫劳动下的产品,工人在整个劳动过程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马克思说:“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说明人是一种有存在感和自由性的能动体,如果失去这种自由的能动性,人将变成失去了自己的本来的人的类存在,人就不再是人,而是一种为了完成一种行为方式的机器或者没有自由性的物品,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不是为了基本的生存而进行工具性的活动,也不是为了得到劳动后的资本而进行的不断否定的自己行为方式。

马克思说:“在工资中,劳动并不表现为目的的本意,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即工资对工人来说也是一种奴役性的外在表现,劳动只是工资的奴仆,如果不是为了仅有的劳动所得,工人也不会进行这种失去本我的异化性劳动,工资只是一个目的,一个失去自我否定自我的存在体产生的劳动价值的少部分给予。为了基本的存在而进行的非我的行为方式 ——这种存在与其存在体所得一样,都是一种异化的外在表现,而这种非我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不断失去自我的过程。工资和作为劳动本身的异化性和非我性,工资的背后是非工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对工人进行的两极分化性的活动,其外在表现是工人作为人本身的缺失性过程。

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文本解读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并对共产主义的真正含意做了解释,即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它不是粗陋的一种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的一种扬弃的欲望或從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一种平均主义,而是真正的消除阶级性的异化,把存在和本质,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问题真正解决。

马克思说:“任何私有财产,就它本身而言,至少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怀有忌妒心和平均主义欲望,这种妒忌心和平均主义欲望甚至构成竞争的本质。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忌妒心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的完成。”说明了真正的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平均主义的欲望或者低级的扬弃,而是对异化性质的非我真正扬弃,是一种社会存在和本质的真正回归,是对私有财产的最后扬弃,是人实现自己类本质的真正归一,也是人作为真正的自由体的一种解放和回归。它的回归是一种具有彻底变革的结局性的东西,也是人和社会真正达到统一,人作为类存在无论在主体还是在客体上都得以达到真正的归一的完结。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即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终结性的回归,也是人和社会真正实现统一的必须,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后归一,也是异化得以否定并真正扬弃的社会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 .东岳论丛,2005.

4.《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四

摘要:作为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不仅是一部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著作,而且还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美学思想,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 劳动美规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手稿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工资、地租、异化劳动、无产阶级革命等,其核心思想是异化劳动理论;第二手稿的现存部分对私有财产的关系作了考察,仅占原手稿的十分之一左右,而其他部分已经散失了,第二手稿应该是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手稿研究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共产主义、需要、生产和分工、货币等,并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一般哲学,其核心内容是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手稿》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具体探讨了:美的本质和起源、美的规律、审美活动三个方面的内容。

美的本质和起源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并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密切关系。“劳动创造了美”,马克思在人对客观世界的关系上,既承认客观世界的现实性,又承认人的实践活动对现实世界的改造作用。人通过实践改造了世界,同时也就创造了美。这是马克思在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的根本性变革。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观点是论述人类通过劳动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外在世界,创造美的事物。

人类的实践应该是由物质性劳动和精神性劳动构成的。只要人们对美的渴望不息,那么,美的创造之火必然愈烧愈旺。劳动不仅可以按照物质的规律和使有价值的需要创造,而且,也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创造。总的来说,劳动创造的美,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附于使用价值的美的创造,它的特征就在于其按照美的规律的创造必须服从其使用价值的创造,以更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为前提。另一类则以审美价值为首要目标的美的创造,即艺术美的创造。艺术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尽管各艺术种类有其不同的物质媒介,遵循不同的物质美的表现法则,但都是为了审美的目的,为了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的,因而艺术美的创造又是最高级形态的美的创造。

至于《手稿》提出“自然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重要思想,强调的是人怎样自由自觉地对待自然。既能自由自觉地对待人自身,也能自由自觉地对待人的外部生存环境。这其实就是对美的追求,是在最广泛的意义、最广阔的领域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达到主体和对象的美的创造。

美的规律

《手稿》提出了“美的规律”的概念,以及“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手稿》中这一思想是在深入分析人的生产与动物生产的区别的前提下,对人的生产劳动本质特征所作的总的概括。马克思明确提出人类创造美的活动并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是按照美学的规律来创造美的事物。马克思主义美学关于美的规律的理论充分肯定了审美主体的主体性,又不忽视作为审美创造材料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从而对于人类审美创造作出了深刻的理论概括。

“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在两方面失去生活资料: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二,这个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的生活资料,即劳动者的肉体生存所需的资料。”

由此还可以看出,马克思思考问题的方式注重真善美三者相结合。通过逻辑思维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对世界的“真”的掌握;直接从现实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精神活动,它直接为现实服务,它追求直接的功利目的与实用价值,是对世界的“善”的掌握;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审美

因素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掌握方式,是对世界的“美”的掌握。理论思维、实践-精神、艺术与真、善、美之间所具有的这种一定意义上的对应关系进一步表明,三种掌握方式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价值和功能,这种独特的价值和功能是不可以互相取代的。

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

《手稿》提出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异化”一词最早是由唯物主义者和契约论者提出的,表明财产的让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异化”和“对象化”区分开来。马克思首先对考察了劳动的对象化,他指出:“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对象化是一切劳动之共性,但在现实劳动过程中,劳动对象化却有另外的表现形式,即异化。“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资产阶级哲学家、理论家就经常使用的一个哲学范畴,异化的基本含义指,人的创造物与人相脱离、相独立,反过来奴役人、支配人。如果说对象化是劳动的肯定方面,那么异化则是劳动的否定方面。在劳动的异化关系中,劳动的对象化意味着劳动者创造出一个独立的与己对立的异己力量,劳动的实现表现为劳动者的“非现实化”,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制度下,劳动不是普通的劳动,而只能是异化劳动,它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劳动产品对劳动者的异化,即物的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对立的。”于是,劳动者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劳动者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成为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劳动者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劳动创造了财富,人自己却变得赤贫;劳动创造了美,人自己却变得畸形;劳动越有力量,工人就越无力;劳动越机巧,工人越愚钝,越成为自然界的奴隶。

第二,劳动本身对劳动者的异化,即自我异化。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聪明才智和肉体力量都体现在劳动产品上,劳动者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在异化劳动中,劳动的性质则变成:“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活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遭到摧残”。“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强制一消失,人们就回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劳动是被迫的、外在的,是对自己的否定。劳动者在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感受不到任何美的享受。

第三,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的类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作为人的物质食粮;二是自由自觉的社会性的劳动。所谓人的“类本质”对人的异化,即“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的能力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以及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 即自然对人的异化和劳动本身对劳动者的异化。因此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全部“类本质”对人都异化了,人的类本质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

第四,人对人的异化。人同人相异化是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劳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当人同自身相对立时,他也同他人相对立;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即是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人是社会的人,人与人本应是相互独立、相互平等、互相协助的关系,人本应能完全占有、控制自己的社会关系。与此同时,劳动者不仅生产着劳动产品还生产着工人同资本家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与工人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活动、劳动产品都成了外在于劳动者的异己的东西,实质上,都是归资本家所占有,为资本家所支配。劳动者的劳动为自己造成了不幸和痛苦,却给资本家带来了享受和欢乐。

至此,《手稿》对异化劳动作了清晰而深入的分析,尖锐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罪行,而另一方面又具体分析了异化劳动对于审美活动的两重性在美学上所具有的两种意义:创造美丽同时又制造丑陋。“人是具有自我意识的存在物。人具有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而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人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劳动为资本家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

古人云:“饱暖思淫逸,饥寒起盗心”。工人在劳动中异化及其劳动对象的异化与心灵的感受美的能力有关。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的欲望推动的,正是由于人类有这样那样的欲望,才会千方百计去设计创造出新的事物。人类在满足了生存问题之后立刻会有“享受”的欲望,在这种欲望的驱使下逐渐提高了自身的“享受”能力和要求,从而进一步对设计产品的需求也达到情感、社会的层次,可以说,“享受”是在人类满足了本能需求之后更高一级别的欲望。这样,人类的“审美”就从原始的功能诉求逐渐发展到后来的感情诉求。美国的一位美学家乔治•桑塔耶纳在它的《美感》中写道:“假如希腊巴底农神庙不是大理石的,皇冠不是金的,星星是不发光的大海也是无声息的,那还什么美呢?”可见,美不仅在于客观事物的原本,而是由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的。人在判断客观事物是否“美”的时候往往带有浓厚的主观性,是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由此,也可以将审美理解为摆脱了物质需求的束缚而达到外在和内在自由的一种状态。即在感受美的时候,产生着素材与(理性的)形式的实际的统一和交替。在这种结合过程中就使感性与思维和意志相协调,使人在有限的事物中见出无限性和必然的规律。从而,将美与精神和道德的自由联系在一起,把审美外观看作是一种自由的形式。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手稿》中指出异化劳动对于审美活动的两重性在美学上所具有的两种意义:创造美丽同时又制造丑陋。

最后,将以《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一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全文:“马克思没有直接谈论美育,更没有明确把它列为个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我们没有必要牵强附会。因为马克思当时不仅没有也不可能论述到共产主义下个人全面发展教育内容的问题,而且作为向资产阶级学校争取的东西,美育也无从谈起。”“但是,从马克思整个思想包括其教育思想的基本精神和分散于各处的言论来看,马克思不仅有美育的思想,而且丰富和精辟,这毫不奇怪,在他的全新的一般世界观指导下,他既提出了全新的教育观,也提出了全新的艺术观。„„而在好多地方,(虽然分散而不那么直接和明确),还是谈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要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艺术审美方面的教育,也‘毫无疑问’‘占据应有的位置’。”[1]

参考文献:

[1]王焕勋主编《马克思教育思想研究》第181-182页,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阅读书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马克思主义文论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五

——读《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

关键词:《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或《手稿》);马克思;工人阶级;共产主义;中国国情

正文: 想必在我国没有人是不知道马克思及马克思主义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到底讲的是什么则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作为一个在校大学生,我们必须对马克思主义有深刻的了解。首先我们看看马克思这个人吧。马克思被定位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最广为人知的哲学理论是他对于人类历史进程中阶级斗争的分析。他认为这几千年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大矛盾与问题就在于不同阶级的利益掠夺与斗争。依据历史唯物论,马克思大胆地假设,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取代。”由此我们大概是能想象得到《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的大概内容了吧。是的,《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的确是马克思对阶级之间的斗争的思考。

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844年经济哲学文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这是在《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形成的先行者,这这是我们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共产主义的绝好资料。也见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成长。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在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第一次试图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立场出发,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和资本主义制度作批判性考察,从而论证共产主义历史必然性的手稿。“在手稿中,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作了批判性的分析,指出它的主要历史功绩是把劳动提高为‘唯一原则’,揭示了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并探讨了私有财产的各种运动规律,指明了工资和利润之间的反比关系。但是它把私有财产当作当然的前提,把私有财产的规律想象为永恒的自然规律。这就暴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为私有制辩护的立场。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不同,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立场出发,在手稿中系统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大阶级的经济生存条件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他吸取了当时德国哲学中广泛使用的异化概念,把它同私有制统治下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试图用异化来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起源和发展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其后还有马克思吸取了L.费尔巴哈哲学的积极成果,从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批判了G.W.F.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但充分肯定了他的辩证法的巨大意义。并且论述很多思想,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费尔巴哈而接近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些都是大家通过各种

途径得知的最普遍的知识。也是我们能够想象到能够看到的一面。我们应当是承认的。

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们想到的绝对不止这些,尤其是结合到现在我们中国的国情。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所谓共产主义我们就不得不思考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主张消灭私有产权,并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制度、没有国家和政府,并且进行集体生产的社会。共产主义设想未来的所有阶级社会将最终过渡成为共产主义的无阶级社会。共产主义思想的实行上,需要每人有高度发达的集体主义思想。在《文稿》中马克思也从无产阶级的角度思考关于利润,工资,土地等方面所受的阶级压迫。这些所有都说出我们要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理想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但是这样的思想在我国只是一种最高理想,所谓的最高理想便是只可追逐不能实现的状态吗?中国从古至今就有很多农民起义,这是被压迫阶级的反抗。而这些起义不是因为起义到最后为转化为当时的压迫阶级,就是被打压下去。其中有几个大家众所周知的起义,像是黄巢起义,像是太平天国起义等都提出所谓的要求平均土地,有饭同吃,有房同住,有钱同使之类的口号。这些在某些方面可以看做是当时共产主义的要求。而这些在现在的历史中又是怎样的结论呢?太平天国的失败被评为是因为犯了绝对平均主义。这样我们能怎样想关于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只是一种观念一种方向,但是能否实现却是有待商酌的。

再者我们现在看看中国的国情吧。中国从建国之后,我们不能脱离整个国际而成为所谓的独立的共产主义,为此犯过的错我们还记忆犹新,大跃进时期的公社运动,这些种种证明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未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水平。后来我们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关于社会主义的建设、巩固和发展的问题中提出,中国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种种间隙变的也越来越暧昧。关于政治和经济,关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这些所包含在无产阶级的人们也越来越值得我们细细的看了。我们国家是鼓励通过一部分的人先富带动其他人,但是这些先富的人的确是先富了但是结局怎样?我们的确是比之前的社会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能吃上饭,能住上房。我们的生活也是越来越丰富了。但是这是对于我们之前的生活可是社会不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的嘛?我们比之前的生活要好可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这是人类社会的必然结果。但是对于处于同一个社会的人来说呢?我们可见的是现在的社会不同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实在是差的太多了。工资的差距,福利的差距。有的人住高楼住别墅美食衣服关于衣食住行是极尽优越,而又的人却是住在城市的贫民窟,每天忧于生活,衣食住行。现在社会出现很多的仇富现象不就是对于现在社会之间的财富差距感到不满的最好的体现吗?关于这一方面,我有一个问题,我们社会该给这些个富人和普通的工人农民分个阶级的吗?大概这样的问题都是错的吧?被灌上危害国家安全的罪名?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这就涉及到执政问题了,姑且不谈。这样想着我们就只能说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的吧!

想想现在想想以前我们就会觉得平均主义是好的。我们的社会生产力提高了,我们普遍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关于平均共产我们是没有做到但是现在确实比以前要来的公平和正直的多了。我们可谓是实现减少贫富差距的距离小了。我们笑着说我们还是看好我们的发展我们的共产主义,只是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六

评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和改造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以及赫斯“金钱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认为,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却发生了异化,所以劳动异化即人的本质异化.异化劳动作为一个过程,有四个方面的规定:工人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工人与自己的劳动行为本身相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正确世界现的.发源地;体现着深刻的理论完成和系统的哲学确证;带有显著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辩色彩;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批判资本主义提供了理论武器;为我们解决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异化问题提供了理论启迪.

作 者:迟成勇 Chi Chengyong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刊 名: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9(5)分类号:B0-0关键词:马克思 手稿 异化 异化劳动 评析 科学发展观

7.《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七

关键词:美的规律,内在尺度,“人”的需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 自20世纪30年代被发表至今, 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在《手稿》这部著作中, 马克思以“劳动创造美”为核心命题, 以“人的全面自然发展”为主线, 论述了“人的内在尺度”、“美的规律”、“人和对象的关系”等观点, 从而阐述了他的美学思想。在《手稿》里, 马克思在“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这些部分进行了大段的关于“美”的论述, 而在论述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这样的特定语境下, 马克思提出和阐述了“美的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视阀下的美的规律

马克思在这里所讲的“美的规律”不能直接理解为艺术活动中的美的创造和欣赏的规律, 而是指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的规律, 只能是人类物质生产的规律, 而人的劳动则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对象世界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活动。另外, 在笔者看来, “美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但并不属于与人无关的自然规律, 而是带有社会历史性质的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类在脱离了纯粹的动物特性之后组成新的社会群体时, 美的规律才得以发挥作用, 并且随人类的主观目的意图的转变而适应性地发展。

马克思指出人对客观对象有审美意识是动物与人在实践活动中最根本的区别。在《手稿》中, 马克思早已经把审美看作是人的实践积极性的品质, 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去改造无机界构造人本身, 又由于劳动活动具有审美的性质, 所以, 这个创造过程并不是自然而为, 而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 能够追求效用和创造价值, 并且人在这个创造的对象性世界中能直观自身。可以说, 美的规律是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构建, 是关联于人的感性的历史实践。如果离开了主体, 离开了人, 离开了社会, 任何事物的内容和形式都与美的规律无关。美的规律不能单纯从事物的外在表现或内在特性的结合去解释, 也不能从人的心理历程去解释, 只能从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去解释。

二.“美的规律”与“内在尺度”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蜜蜂筑巢, 海狸搭窝, 蚂蚁建穴, 都属于生物进化进程的一种本能行为, “它们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2]而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使自己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意识和意识的对象。

(一) 内在尺度

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到了“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和“内在尺度”, 对于这两个概念, 必须要给予清晰的概念定位, “任何一个种的尺度”也就是“物种尺度”。马克思撰写《手稿》正是处于以费尔巴哈为首的旧唯物主义者清算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者的美学哲学思想交织的时代, 马克思的思想也深受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影响。费尔巴哈认为:“理性、爱和意志力是完善的品质, 是最高的能力, 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绝对本质, 以及人的存在目的。”[3]人以这种本质作为衡量对象的尺度, 这个尺度是类的尺度, 而“类的尺度就是人的绝对尺度、规律、标准”。[4]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和类的尺度的观点可以成为我们对马克思的内在尺度的参考。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内在尺度”是就人类物质生产来讲, 指的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尺度, 具有人的主观意识, 我们或者可以称之为人的尺度, 这个尺度包含了人类的要求和目的, 审美理想和功利主义, 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二) 内在尺度与美的规律的关系

在对两个尺度进行论述之后, 马克思接着说, “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5]“因此”二字逻辑上就直接体现出因果关系。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首先人无法脱离本身的动物特性, 所以先要按照各个物种的尺度去生产, 其次人懂得把握内在的尺度, 能按照自身的需要和目的进行生产活动, 只有把这两种尺度有机结合起来, 人类的生产才有“美的规律”。而在这两个尺度中, 最为重要的还是内在尺度。

比动物高明的人可以按照任何的尺度进行生产, 比如人能造蚁穴, 也能筑蜂房。但如果能达到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 这样的物种尺度还远远不够, 最重要的是要按照人的尺度进行。马克思指出, “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说来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6]那么“一切对象必然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7]。作为客观事物, 一切对象有其外在形态和内在规律, 而作为主体的人, 由于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把握也有差异, 在审美活动中, 对象要成为有特点的人的对象化, 人的本质力量要得以实现, 离不开每个人对内在尺度的把握, 这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必须要掌握和运用的。

三.按照美的规律构造是“人”的一种需要

马克思充分肯定人的实践生产活动应以“美的规律”为准绳, 同时他把“美的规律”的运用体现在人类生存的每一个领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就是按照人的需要、人的目的来进行创造。马克思是认为美的规律与人的生产活动有着内在的必然性联系。马克思“美的规律”的观点突出了人的主体性, 始终将人放在了首位。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美的规律的基础, 而按照美的规律构造则是“人”的一种需要。

在生产过程中, 人现实地改造着客观世界, 确保了人的对象化本质。一方面, 人的能动的类活动, 使得“自然界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8]由于依照自己的意志去改造对象, 使得对象世界刻上了人的烙印。另一方面, 对象世界由于人的精神意志, 使得人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人之所以能够从对象世界直观自身, 就是因为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而这个改造的基本方式就是按照“美的规律”去进行。美的规律是人类物质生产的规律, 是人类感性的历史实践, 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而人又始终不懈追求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 正是这种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客体上都变成人的, 这是马克思的自由理论体系, 也是人的理想劳动状态, 而美的规律在生产过程中就是人的感性活动开展的重要途径。

“美的规律”对我们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手稿》整体美学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劳动创造美, 而人类社会实践需要美的规律, 而“美的规律”作为人的生存所应遵循的尺度, 是人合目的性和自然界合规律性的统一, 具有明确的意识和目的, 可以说, 只要有人与自然存在, 实践生产活动存在, 美的规律就存在。

参考文献

[1][2][5][6][7][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8、58、58、86、86、58.

[3]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69.

8.《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八

摘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以异化理论为基点深刻阐述了其生态思想: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劳动实践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中介,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加剧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异化,建立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解”的根本出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生态思想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基本路径,为正确利用科学技术提供了有效规范,为加快推进我国“五位一体”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4-0119-05

Abstract: Marx expounds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a Manuscripts in 1844 based on the alienation theory: nature is the basis and premise of huma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People is a kind of objective existence in nature and labor practice is a medi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The ab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tributes to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and nature. Establishing communism is the fundamental outlet to realize the reconciliation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ecological thoughts in the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in 1844 provide the basic path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effective norms to u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rectly, and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fiveinone”.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解释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经济关系的视角去探寻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在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相互交织的坚实理论基础上,用较大篇幅分析和探讨了人与自然的辨证统一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异化的根源,指明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双重“和解”的根本出路。马克思172年前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洞见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一、《手稿》中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马克思在《手稿》中首先承认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价值。“自然界是孕育一切生命的摇篮”〔1〕,人类只是自然界生命中的一个过客,人类只有紧紧依靠自然界才能维持其生存和发展。“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都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自然界一方面在这样的意义上给劳动者提供生活资料,即没有劳动加工的对象,劳动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狭义的意义上提供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本身的肉体生存的手段。”〔2〕

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与自然界须臾不可分离。离开自然界,人类将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自然界是关于人的科学的直接对象。人的第一个对象—人—就是自然界。”〔2〕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水等既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智慧源泉,也为人们从事科学研究和艺术创作提供对象,这些自然产品就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2〕;同时,这些自然产品也是人生产生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人维持自己的肉体生存必不可少的自然物质条件,“人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活动对象(材料)和工具,从而使自然界变成了人的无机的身体”〔2〕。

(二)人在自然界中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

“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物”〔2〕。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拥有“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3〕。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所进行的首要活动的对象就是人之外的自然界,即人类为了生存发展进行的生产实践活动首先要作用于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活动的对象;同时人又是外部自然界的对象,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并不是被动的存在物,而是适时地与人类的活动相互作用,自然界会作用于人类的活动并对其产生极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说,人又是自然界的对象。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象性关系,这是人与动物之间最基本的区别。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动物没有什么对象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4〕

(三)劳动实践是人作用于自然界的中介

人与动物不同,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可以借助劳动实践这个中介能动地“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2〕,使自在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在自然界中,人和动物的生产具有根本不同的特质,即动物所进行的是被动的、片面的生产,而人进行的是能动的、全面的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生产直接肉体需要的产品,充其量只生产自身;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能够不受肉体需要支配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且人还能自由地处理自己的劳动产品。就这样,人通过这种生产实践,能动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自然界就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2〕,即自在自然也就转化成了人类所需的人化自然。

人是有意识的能动存在物,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和提高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科学技术支撑下机器大生产的工业时代,自然科学通过工业不仅在实践上日益影响人的生活,而且也深刻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2〕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中深刻打上人的活动印记的自然界,是真正属人的自然界。借助实践的力量形成的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展示,人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四)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加剧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异化

毋庸置疑,科学技术在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仅仅詹姆斯·瓦特的蒸汽机这样一项科学成果,在他存在的头五十年中给世界带来的东西就比世界从一开始为扶植科学所付出的代价还要多。”〔4〕科学技术的研发及其应用,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尤其是农业的巨大发展。“资本、劳动和科学的应用,可使土地的生产能力无限地提高。”〔4〕

随着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科学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了更大的作用。这种巨大的生产力,如果能够被自觉应用,并将其运用于为大众谋福利上,那么“人类肩负的劳动就会很快地减少到最低限度。”〔4〕但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却没有按照正常的逻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马克思深刻而尖锐地指出,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加剧了劳动对人和自然的双重异化。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逻辑的“恣意横行”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异化,而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加剧了这一趋势。

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后果是“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力量,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2〕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这种类本质通过对象化,也就是说,通过实践改造对象世界,改造自然界创造物质产品而得到确证。但在异化劳动中,工人生产的越多,他受到的产品的统治就越强烈。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也是外在于人的强制性的活动,劳动者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说:“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2〕

(五)建立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解的根本出路

资本主义异化劳动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科学技术虽然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条件下,资本家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动用一切科技的和工业的力量开发和掠夺自然的行为却导致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尖锐对立。

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科学技术无助于缓和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要解除人与自然的紧张和对立,就要建立共产主义,因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2〕。这种共产主义“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实现共产主义是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和谐的最佳途径和必然选择。

二、《手稿》中生态思想的重要启示

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的今天,重温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精彩论述、远见卓识,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一)努力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从对《手稿》中的生态思想的梳理可以看出,马克思并没有单独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把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紧密联系起来进行了深刻剖析。马克思指出,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劳动实践是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的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会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最终形成社会。当前的生态危机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紧张和对立,但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和对立。马克思说过:“人们在生产中不仅仅同自然界发生关系,他们只有以一定方式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相互之间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5〕不难看出,马克思眼中的人与自然的异化,是人开发改造自然的行为造成的,更进一步讲是人与人之间由于对改造自然所得的不均衡的占有关系的深刻反映。面对生态危机,蕾切尔·卡森就曾指出:“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6〕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自然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问题。

人与自然的紧张和对立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更是人与人之间在生态利益占有上存在的矛盾和对立的必然反映。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源是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类要永续发展,就必须要克服和超越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状态。如何克服与超越这种异化呢?172年前马克思就为我们提供了基本路径,要克服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实现二者的双重“和解”,就要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换句话说,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社会制度的层面寻找突破口。当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存在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消解不仅需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其提供可靠的宏观制度保障,而且需要在微观上“对症下药”,通过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环境立法等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为此,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任重道远、崇高伟大的历史使命。

(二)牢固树立辩证思维、正确认识和利用科学技术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过科学技术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资本主义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5〕科学技术推动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技术、生产效率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社会生产力开始大规模利用自然力为生产服务,人类能动的主体作用转化成了作用于自然的巨大现实力量,改变了人类屈从于自然、臣服于自然的状态,人类在物质财富增长的“规模”和“强度”方面创造了史诗般的辉煌成就。然而,“科学发展产生的许多新现象有时不仅表现为财富,而且也表现为严重的威胁,并且在今天给人和人类、给人的现在和未来以及其重大的影响”〔7〕,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地表现出了其负面影响。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前所未有地干扰了自然生态系统,它单纯追求剩余价值为目标的异化生产,只是把自然当作原材料和满足增加已有价值的需要而存在的东西,这种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剥夺了整个自然界——人类世界和自然界的价值”〔5〕,这一资本的必然逻辑暴露出了它反生态的本来面目。

科学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这在像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同样难以避免,正如恩格斯警告的:“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8〕那么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呢?悲观论者和乐观论者坚持不同的观点:悲观论者认为,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科学技术都难辞其咎,因而他们对科学技术进行猛烈的抨击;而乐观论者则坚持“解铃还须系铃人”〔9〕,即如果说科技进步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那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良方也应该由科学技术来提供。事实上,悲观论者和乐观论者由于都忽视了科技发展中的社会制约而有失偏颇。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为正确认识科技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作用提供了指导并对人们正确使用科学技术提供了有效规范。马克思说过:“工业是自然界对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对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因此如果把工业看成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那么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者人的自然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了。”〔2〕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劳动实践中生成的自然界才是马克思眼中的“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2〕因此,对待科学技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扬长避短,为我所用。人类完全有能力掌控科学技术使用后的善恶结果,因此,这要求我们人类必须遵守科技伦理道德,正确运用科学技术,即科学技术的运用应该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为前提,应该以能够为大众谋福利、能够提升民众幸福生活的指数为出发点和归宿;从长远看,科学技术的运用应该能够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一言以蔽之,如果人们运用科学技术谋取“合情合理”的正当利益,那么科学技术运用所带来的就是“合情合理”的善果,这样人类就能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异化关系的超越,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

(三)牢固树立底线思维、系统思维,以“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为抓手,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提供战略保障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社会建设总布局,特别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底线,是一个前提性、基础性的条件。也就是说,不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还是社会建设,都有一个前提,都有一个不可挑战的底线,那就是不能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0〕,缺少了生态文明建设或者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高的“五位一体”,难免会产生木桶效应①,影响“五位一体”整体发展战略的有序推进,影响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我们现在的任务是尽早补足这个短板。“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四)必须树立全球思维、战略思维,中华民族有责任有义务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呵护人类共同家园

在《手稿》中,马克思高瞻远瞩,站在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从关注人类前途命运的角度再次阐述了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性:“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11〕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就首先必须克服和超越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即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的这一深刻洞见映射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实践中,就要求我们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在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良性发展,将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小结

马克思《手稿》中的生态思想内容是丰富而深刻的,对现实生活的启示也是巨大的。在《手稿》中,马克思从异化理论视角出发,用辩证的世界观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生态环境问题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实质上却是人类无节制地追求自身利益而导致的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指明了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基本路径。重温马克思一百多年前的远见卓识和深刻洞见,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刻领会马克思的生态思想,而且对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利用科学技术、加快推进我国“五位一体”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可贵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深刻启迪和引导下,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继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战略总布局之后,又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并将绿色发展理念确定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引领下在新时期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是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集体智慧结晶,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精准透视和科学把握。

注释:①

木桶效应原是经济学术语,又称为木桶定律、短板效应,是讲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参考文献:〔1〕

吴珺.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维解读〔J〕.长白学刊,2014,(6):20-23.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3,90,56,105,106,57,58,88,81,83,8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4,453-454,463-464,463-46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4,277.

〔6〕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3.

〔7〕弗罗洛夫.人的前景〔M〕.王思斌,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0.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

〔9〕郝志功.当代环境问题导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8.

〔1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20.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九

人道主义:实践哲学的内在意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人的实践本质的论证,形成了一种关注人、尊重人、维护人的.人道主义.在对异化劳动的激烈批判中,更显露了他的人道主义的批判性和变革性.又在人的实践本质之现实的工业活动表现中,揭示了人道主义的自然发生性,提出人道主义要和自然主义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他的现实的、革命的、实践的人道主义.

作 者:朱宝信 作者单位:驻马店市卫生学校,河南,驻马店,463000刊 名: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年,卷(期):“”(6)分类号:B0-0关键词:实践 人的本质 异化劳动 人道主义 自然主义

10.《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十

试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转向--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哲学始终是人类对时代主题的反思性追问,是对养育自身的时代精神的自我理解.当生存与发展在公共实践中成为世界主题之时,哲学终于将自己专注的目光投射在人类生存境遇之上,“生存哲学的转向”成为主题性哲学的时代就必然到来.马克思哲学在其存在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前概念、前逻辑、前反思的世界,呈现了人与自然的原初生存关联,从而跃出了知识论路向,开启了注重用现实的实践改变世界的.哲学的生存论路向,构成了哲学革命的全新地平线,由此鲜明地指证了马克思哲学超越近代哲学框架的当代性质.

作 者:王艳萍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安徽,芜湖,241000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4(1)分类号:A123关键词:知识论路向 生存论路向 存在论 对象性活动 实践

1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书笔记 篇十一

摘 要: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是对马克思理论继承和发展的最好途径,关于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实现了变革性研究,探寻人的本质的现实意蕴和人的实践性本质,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开创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在《手稿》中还基于人的本质研究探索人的现实的解放途径,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寻求现实的道路。

关键词:人的本质;实践性;人类解放;共产主义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39-02

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的研究及其变革性

(一)《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来源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这些理解直接导源于黑格尔与费尔巴哈。《手稿》中马克思通过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的唯物主义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神秘性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又通过黑格尔的否定性辩证法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事实基础进一步深化、扩展,改造了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原则与方法。

黑格尔站在唯心主义的立场上,将现存世界的一切描述为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产物,将现实世界的历史描述为绝对精神的自我设定,异化及扬弃而达到自我综合的辩证过程。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黑格尔把劳动看作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人是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实现着自己,认识着自己,创造着自己,人就是自己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同时,人又通过实践活动改变外在世界使其满足于人的需要。黑格尔通过引入劳动,架起主体与客体沟通的桥梁,实现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但黑格尔所指的劳动仅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在这一点上,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实践”概念进行了批判与超越,认为黑格尔仅是站在现代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仅是看到对象化劳动、劳动的积极方面,而没有看到异化劳动、劳动的消极方面,因此对资本主义社会采取了非批判态度。

费尔巴哈站在人本学唯物主义立场上,企图恢复人类失去的真正本质,人的自然本性,建立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合乎人性的协调一致的关系。费尔巴哈哲学的核心是作为类的“人”,但它的基础和出发点则是自然界。在他看来,只有在自然界提供了一个生命产生的条件的时候,一个生命才会产生,费尔巴哈通过人本学唯物主义提出人的本质是感性的,而非虚幻的抽象“精神”,所以,费尔巴哈哲学用以自然为基础的“人”否定了黑格尔的人的“实践理念”本质,坚持了对人的本质的唯物主义理解。

(二)《手稿》中人的本质思想的变革性

马克思继续深化了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研究,在对黑格尔与费尔巴哈相关思想的继承批判基础之上实现了巨大变革。

一方面,马克思在《手稿》中也将劳动看作人的本质,但其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本质的确证。因此符合人类本性的“真正的人类社会”即是人类通过劳动而自我创造、自我生成的社会。但马克思不是把人等同于抽象的“自我意识”,也不是将劳动理解为自我意识的抽象活动,而是符合人的本质的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通过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获得了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但马克思并未完全摆脱黑格尔思辨方法的影响,其对“人”和“劳动”的理解仍是基于抽象的形式与意义之上而非现实历史的具体形态,这也是马克思此时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的局限性所在。

另一方面,马克思不仅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并且在《手稿》中所使用的“人的类本质”概念也导源于费尔巴哈“类本质”这一术语,认为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类的存在物。但马克思又改造了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概念:第一,他把“类”理解为社会,认为费尔巴哈的人类概念就是“社会概念”。将人类概念“从抽象的天上下降到现实的地上的人类概念”[1]。第二,马克思不是从理论上抽取人类的共同性来把握人的本质,而是从劳动这种人的生命活动来把握人的本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马克思通过人的类本质与现实的异化关系,将政治异化理论发展到劳动异化理论,实现了对现实生活一切领域的哲学人本主义批判,并由宗教异化、政治异化、劳动异化共同建构了完备的人本主义异化论的历史哲学体系。从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到人类历史的重新诠释,再到一劳永逸地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一切矛盾与纷争。

《手稿》中马克思实现了人的本质研究问题的巨大变革。主要体现为:首先,深化了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意蕴。无论对工资、资本家与工人敌对关系问题的论述,还是对国民经济学中“人”的批判,都体现出手稿中对现实人的关注;其次,建构了人本学历史观。马克思在异化劳动理论中,以人的类本质为前提、动力将人的历史发展理解为通过劳动而实现的人类普遍本质的自我异化及其扬弃的否定之否定过程。再次,科学逻辑的萌发和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推进。人的自由的实现离不开工业的发展,“工业是自然界同人之间,因而也是自然科学同人之间的现实的历史关系”[3],“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4]。最后,揭示了人的本质的实践性。马克思把劳动看成是人的本质,论证了人的本质的劳动实践性。马克思的“实践”是一种全新视野下的“劳动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为人所特有的,人之为人的对象性活动。马克思用自由自觉的活动和人的真正社会联系诠释人的本质,这使他关于人的本质学说有了新的含义,即实践性、个别性、能动性、客观性和社会性。

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本质的研究——实际探索人类解放的途径

《手稿》中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目的在于人向真正的人的本质的回归,实现人类的解放。《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的共产主义理论正是为了探索符合人的真正本质的社会的必要途径,是实现感性的人的解放的必由之路,更是继人的本质探索的进一步升华,对完整人的形象塑造之理论。

(一)人类解放的途径及其实现的必然性

在《手稿》中马克思积极探索人类解放的途径——共产主义道路。其共产主义学说作为一种“存在的历史之思”,通过把人的“异化”理解为人的“自我异化”,亦即人的“活动的异化”,从而踏上了寻找人的自我拯救之途。

马克思认为:“整个革命必须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济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5]83马克思指出要扬弃人的生命的现实的异化,唯有通过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扬弃了现实的私有财产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生成人的感性存在、感性意识,也才有人的感性解放,人的真正本质的复归。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作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必然途径,有其现实的基础。因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原则不是和当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抽象原则”处于“抽象”的对立中,不是外在于异化世界的“彼岸的”东西,而是以异化的现实世界为基础。他从人的“异化劳动”看到人的自我异化,从私有财产的运动中看到人现实生活的实践运动,因此,马克思为实现社会主义所采取的共产主义运动,通过异化的扬弃而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亦即经济中获得它的必然性。

马克思在理解共产主义与私有财产的关系时揭示了共产主义与现存世界的关系的重要性,揭示了共产主义与私有财产关系的重要性。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就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扬弃,最后实现人的彻底解放。这正是“人之为人”的生命存在的本质体现。

(二)人类解放的理想状态——“完整的人”的形象的塑造

《手稿》中,马克思在探索人类解放的道路时,为符合人的本质塑造了“完整的人”的形象,“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5]81首先,完整的人的形象是一种向社会状态的复归。完整的人是处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双重关系中的人的解放状态。共产主义是“通过人的”并“为了人”的活动。因而其所达到的社会即是“合乎人性的”社会,是人自身的真正“共同体”。所以,这种向自身本质的复归也是一种向社会的复归。复归于社会的人,“个体是社会存在物”,而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个体,在人与社会的这种双向确证关系中,揭示了人与人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状态。

其次,完整的人的实现——人的解放又是一种向自然状态的复归。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使原是自然界一部分的人不仅异化了人的无机身体,同时也将自身的类本质与人的社会关系异化了出去,从而自然界与人表现为一种对抗性。但随着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将使其发生根本改变。“随着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5]86马克思实际表明人与自然界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状态。“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5]83也只有在这样的社会,这样的自然界中,人才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如果说人是通过活动的对象性的关系才被得到确证或“是其所是”的,那么人类解放的状态即表现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活动的对象性关系状态。人只有在扬弃自我异化的对象性活动关系中来展开与他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塑造“一个总体的人”和有“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完整的人。在《手稿》中,马克思以共产主义学说塑造了一个“完整人”的形象,以全面的社会的方式占有对象世界实现符合真正的人的本性的占有,恢复人的一度被歪曲和丧失了的人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陈天庆.论马克思“社会”概念的本体论及现实意义──兼论马克思人学与科学的统一[J].江苏社会科学,1988,(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47.

[3]孙伯.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8.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上一篇:大学新生助导面试自我介绍下一篇:湖北省沙市中学用水情况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