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管理看我国中小企业

2024-10-13

从财务管理看我国中小企业(8篇)

1.从财务管理看我国中小企业 篇一

第 0 页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本科生课程论文

(2013----2014学年 第2 学期)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软件工程(电子商务方向)

课程名称:生产运作管理

论文题目:从我国企业的库存管理看“零库存”

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授课 教师(职称)张梅俊(讲师)

学生姓名:年级:学号:

成绩:

第 1 页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3年12月24日

从我国企业的库存管理看“零库存”对企业管理的意义

学生姓名:江晨指导教师:张梅俊

内容摘要: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库存”是生产管理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过量的库存掩盖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一企业在发展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有效降低库存水平,同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

零库存管理是一种合理计划和安排企业库存,促使物料在采购、生产、配送的各个环节中处于不断运动,不停周转的状态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零库存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问题。

关键词:零库存管理MRPJIT供应链管理

市场变幻莫测的,生产系统也会随机出现各种故障,因此,企业为了抵御这些无法控制的因素对生产经营产生的影响,通常保有一定数量的库存,库存可以保证企业避免缺货问题,缩短供货周期;企业通过库存吸收季节性需求波动,使生产过程均衡、平稳;库存可以分摊订货费用,同时可以防止短缺等。但是库存是暂时闲置的自愿,要占用大量的资金,使得这些流动资金不能周转。过量的库存掩盖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一方面,库存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很大一部分,另一方面库存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的流动、整体效率的高低、市场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库存成本居高不下, 集中反映了管理问题。其实不光是管理失误会造成库存,市场环境的变动、产品提前期过长等等也会造成高水平的库存企业只能通过打折销售产品淡化了问题的真正根源。

随着库存弊端的日益明显,很多企业想办法降低库存、改善库存,从根本上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改造。“零库存”的管理理念就应运而生。

中国优秀企业的“零库存”实例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将竞争已十分激烈的家电市场带进了一个更严寒的环境。为此,海尔集团推出了“零库存下的即需即供”的商业模式。该模式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经营理念为依托,取消仓库,真单直发,使市场开发、产品研发、产品供应链形成一个从用户需求到用户满足的完整过程,使企业适应了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

建于1968年的美的集团,是一家以家电业为主,涉足房产、物流等领域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企业集团,是中国最具规模的家电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美的于近年实施“零库存”,实施途径如下:

1、无库存储备;

2、协作分包方式;

3、采用适时适量生产方式;

4、按订单生产方式;

5、实行合理配送方式等。

对零库存管理的认识

一般意义上,所谓“零库存”指的是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等)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等一个或几个经营环节中,以降低库存水平、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为前提,使物料处于周转的状态的一种库存管理方法。“零库存”不意味着库存为零,即不单独设立库存并不意味着取消其他形式的储存活动。实质上,企业为了应对各种意外情况,维持正常经营活动都要保持一定量的库存,只不过不是以库存的形式存在。

“零库存”管理中,“零”是个相对的概念。“零库存”不单单指的是库存数量趋于零,还包括库存活动为零。“零库存”并非适用于所有产品。比较适合稳定的市场环境和个性化的产品。

零库存管理的发展

零库存产生于上个世纪后半期,当时的日本整个市场进入了消费需求多样化和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的时期。小批量生产导致人员、机器设备、生产成本等浪费,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逐渐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1953年,日本丰田汽车实施了全新的生产模式——JIT。具体包括看板管理、采用拉动式生产模式等,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降低库存。新型的生产模式使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成为零库存管理最大的受益者。正像丰田汽车公司的副总裁大野耐一说的那样:长期以来,准时生产管理方式一直是汽车丰田公司核心竞争力和高效率的源泉。截止到1989年,零库存管理方式在日本制造业已经被广泛采用。

此后,零库存不仅应用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还扩展到了原材料采购、产品配送、销售等各个环节。随着零库存管理在日本丰田的成功实施,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接受并且实行零库存管理。

不仅如此,零库存管理在世界各地都有这广泛的使用。美国企业在1987年就开始采用这一管理技术。Dell电脑公司的直销,通过生产商直接与客户联系,将产品销售给客户,始终保持库存为零。德国保时捷公司在1993年引入这项管理理念,也成为了零库存管理理念的受益者。

综上所述,零库存管理是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而产生的,随着零库存管理优势的一点点显现,它的发展可以说是顺利的。相信更多的国家会认识到零库存管理的优势,将其提到发展日程中来。

企业实施零库存管理的作用

对于企业的绩效,零库存管理的作用主要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其中,直接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资金占用和机会成本;

采用零库存对存货进行管理,在有订单时企业需要采购大量的原材料、零部件。这些原材料和零部件占有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控制库存,巨大的流动资金将给企业带来沉重的风险和资金利息负担。

2.降低库存管理成本;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通常要留出一部分存货以备不时之需。而产品存储过程中会发生储存费用和管理费用。储存费用是指为保存货物所发生的仓库费用,管理费用是指仓库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仓库储存货物多少与储存费用和管理费用成正比。相对于传统的存货管理方式,零库存管理使库存水平减少到最小。储存费用和管理费用也会越少。

3.回避产品积压风险;

市场需求是变化莫测,产品需求的突然变化造成产品积压。积压的存货有一部分可能要低价卖出,使企业承受一笔不必要的损失。零库存管理而言,企业在产品生产流程中库存始终保持最低,企业采购的原材料、零部件数量仅为当日所需,就算出现需求突然变化,也不会因为积压库存而遭受损失。

其中间接作用主要在于:

发现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库存是“万恶之首”,就在于它掩盖了企业的大量问题,企业采用零库存管理,是在原有组织设计的基础上减少仓储环节,使企业在人员更少的情况

下加强与外部的有效沟通,发现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体现了精益生产、尽善尽美的管理理想。

零库存管理带给我们的启示

零库存是一种精益生产方式,是对企业生产进一步改进的体现。是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产生的。零库存管理是按需生产的特点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在国内产品个性化较为明显,如何使顾客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又降低成本也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零库存管理的出现无异于帮助我国企业指明了走出困境的道路。但是,中国目前还不成熟的物流管理体系及运作环境,要求企业在实施零库存时,一定要认清企业目前发展的现状。企业适不适合发展零库存,有没有发展零库存的先决条件。同时企业不能仅仅从自身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而应该从整个供应链成本最低的角度来实施。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去认真考虑不要盲目的跟风,相信零库存管理会在我国得到更加深入的研究。

2.从财务管理看我国中小企业 篇二

目前, 我国已处于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 服务外包产业迅猛发展, 财务外包作为新分支也越来越多的出现。虽然我国的外包市场才刚刚起步, 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经济和财务专业化的发展, 财务外包必定是我国企业的发展趋势。因此, 发包方企业要做好财务外包决策?除了要结合企业本身的情况做作决策之外, 还要从外部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外部环境的分析对于已经和将要实施财务外包的企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同时对于拓展财务外包的内容和应用领域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财务外包概述

财务外包是指企业 (发包方) 将财务会计的部分或全部流程委托给外部专业机构 (接包方) 来完成, 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提高企业资源的配置, 进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战略管理模式, 是服务外包产业的又一热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外部环境对发包方企业进行财务外包影响越来越大。

三、发包方企业财务外包的外部环境现状分析

1. 发包方企业财务外包外部环境的优势机遇分析

(1) 财务管理职能的发展和细化是财务外包实施的重要前提

对于企业而言, 管理水平与对财务外包的需求是成正比的, 随着管理水平的优化, 财务外包这种新的经营理念成为必然趋势。随着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环境的日益变化, 财务管理所涵盖的范畴也细化为两个层次:非核心低层次和核心高层次。非核心的职能相对比较独立而且程序化, 将这一部分发包给专业机构来做, 即可以规避风险又可以规范发包方企业的财务管理。

(2)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予了财务外包技术平台

IT技术的发展对财务外包起到了推动作用, 发包方与承接方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信息的传递, 这就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同时也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 通过网络信息传递, 也消除了地域分离导致的发包企业决策滞后。所以,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财务外包成为必然。

(3) 专业化服务商为财务外包提供了市场平台

从外部环境来看, 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和法律、法规的日益规范, 银行等一些金融机构、咨询公司、收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等服务机构看到了企业对财务外包的需求, 认识到外包行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利润空间, 因而在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在细化各自的业务。

(4) 政策鼓励促进了外包承接企业的发展

2006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规划纲要》指出, 要“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 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扩大服务出口, 发展服务外包”。2010年财政部财税【2010】64号文件中对营业税免征具体范围进行了规定。由此可以看出:在大方向上我国对服务外包产业是大力支持的。与此同时, 各地政府也积极创造条件, 鼓励和支持服务外包业务发展。

2. 发包企业财务外包外部环境的劣势分析 (1) 从宏观角度来看后发优势积累难度较大

我国财务外包的困境在于缺乏先进国家所具备的先发优势, 外包先进国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各项政策相对比较成熟, 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我国的起步较晚, 发展历史较短, 导致追赶先进国家的难度较大。

(2) 从服务机构的角度看财务外包专业服务机构不健全

财务外包专业服务机构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是财务外包服务机构人员专业知识欠缺, 缺乏工作经验;思想道德修养匮乏, 不能为发包方企业保守商业秘密。其次是财务外包作为一个新兴行业, 国家没有对此项业务的收费作统一规定。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财务外包这项业务因其具有的不可小视的几大优势, 逐渐被广大企业家所认可, 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是, 财务外包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 通过对其外部环境的现状分析, 对于其存在的问题, 我们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 促使我国财务外包外部环境的优化, 促进财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1. 政府层面

政策上要加大对财务外包的扶持力度, 对内一方面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以加快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 引导和推进各类教育机构的转型升级。对外采取各类吸引政策, 加大对高级财务外包专门人才和留学生队伍的引进力度。

法律建设上要进一步规范财务外包市场行为, 优化国内法律环境;完善知识产权法规体系,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外包制度, 争取形成规范化、有效果的各类外包支持政策为国内企业保驾护航。

2. 企业自身层面

目前中国的信誉体系还是比较薄弱, 所以发包方企业在实施财务外包之前, 要制定好详细的合约。

综上所述, 随着市场环境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财务外包给经营管理带来的诸多利益将会更多地被发包方企业认识, 财务外包必将在国内迎来大的发展。

摘要:近几年服务外包迅速发展, 作为服务外包中的重要角色—财务外包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随着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 发包方的财务外包越来越受青睐。本文从发包方的角度看财务外包的外部环境, 分析其现状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据之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外包,外部环境,发包方

参考文献

[1]《政府工作报告》, 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719.htm

[2]尹夏楠.论国内企业财务外包的可行性[J].企业研究, 2005, No., 10:176-178

[3]于卫东.中小企业财务外包问题探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8, No.II:24-26

[4[王力.国际财务外包与中国适用[J].财会学习, 2011.No.2:27-29

3.从战略高度看我国中小学学制改革 篇三

中小学学制时间应适当缩短

目前的中小学“六三三”十二年制,是自1981年以后在大多地区陆续实行起来的,这在当时是有重大意义的。“文革”刚结束,拨乱反正,原有九年过短的学制严重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延长学制成为迫切的时代课题。在当时的就业观念和就业制度条件下,延长中学生在校时间,对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促进作用。但是,从30年后的今天看来,我国中小学制的适度改革是刻不容缓的。综合各方面的建议、意见,大家普遍认为,我国中小学制改为十年为宜,即小学阶段5年,中学阶段5年。

(一)缩短学制,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学。今年5月22日,在香港教育学院举办的首届亚洲地区教育大学校长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嘉璐在演讲中宣告,到2011年,中国教育财政投入将达到GDP的4%。这个指标虽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9%,但是在我国的确是雄心大志。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2008年我国的GDP约为4.2万亿美元,按9%的速度增长,到2011年的GDP约为6.45万亿美元,4%的GDP支出约为2580万亿美元。这里面有个重要的换算比例要弄清楚: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是35%到50%,而我国不到21%。以此推算,我国2011年4%GDP的教育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为20%以上。以2008年为例,日本教育经费投入占GDP4.8%。其教育经费投入约为2325亿美元,占财政收入不到10%,美国教育经费政府投入占GDP的5.7%,约为8168亿美元,占财政收入的11%多一点。因此,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不比发达国家低,甚至高出不少发达国家。对此,我们应坚持两点论,既看占GDP的比例,更要看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看到国家的实际困难。再者,我国是教育大国,学生多,教师多,全国在校中小学生近2.5亿人,接近美国人口,是日本的两倍,是俄罗斯和德国的3倍。要保证九年义务教育,保证庞大教师队伍工资待遇,提高生均教育投入标准,必须有充足的财政实力作保障。我调查过农村乡镇,每个镇每月用于教师工资的支出占镇全部支出的80%以上。一个县级市2006年总支出11.343亿元,教育支出3.6亿元,占31.7%。公务员阳光工资实行之后,广大中小学教师心理失衡,为待遇问题,有罢课的、有闹风波的、有发表不满言论的等等,最近各地启动了教师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使之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工资水平,这是提高教师待遇,贯彻《教师法》的重大举措,必将加大财政投入,增加教育投入总量。现在提出来缩短中小学生的学制,是最经济的战略措施和长远打算。如若缩短中小学学制2年,将会节省一笔可观的投入。目前,小学生有1亿多人,减少1个年级,即减少1700万左右的学生在校,按每生预算内事业经费支出2000元计算,可节省340亿元;中学生(仅指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阶段初中生)与小学生人数大致持平,减少一个年级,按每生支出2500元预算,可节省经费425亿元,两项合计为765亿元,占2008年教育总投入的7.7%,占义务教育投入的的17%。

(二)缩短学制,有利于缩短人才培养周期。“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青年人才是祖国的希望。学制过长、人为地加长了国家人才的培养周期,给国家、家庭及个人等方面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单从人才成长周期看,一个成熟的人才要经过三个时期:中小学时期、高等教育时期(包括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和学术成熟期(学术地位的确立),每个阶段大约都在10年左右的时间。在中小学阶段不宜徘徊过长的时间,在每个阶段能节省则节省。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都能接受,但有两个“担心”需要克服。第一个是政治上的“担心”。即已行成的中小学制是拨乱反正的产物,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之一,轻易改了会有翻案“犯上”之嫌。我认为,过去改过来是一种必要,现在再改过去是一种必然,这是事物发展的需要。变革学制是一个工作措施,没有政治倾向性问题,不是否定谁、埋没谁。学制也要在实践中作相应的调整,这才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改与不改、变与不变,要服从事物的发展,服从于事业的需要。第二个是业务上的“担心”。担心缩短了学制,会影响中小学的基础课程,造成先天不足,营养不良,造成今后的“基础不牢、高筑不稳”。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从课程量和难易程度上看,12年的课程与9年、10年的课程没有多大差距。

(三)缩短学制,有利于国防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据人口形势的发展和国防事业的需要,高等学校毕业生将成为今后我国士兵的主要来源。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兵源自然量相对下降,兵源选择余地相对偏小,高等学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成为必然。我国军队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对兵源素质的要求逐步提高,已从低学历向高学历转变。如2008年,北京市和上海市先后宣布,今后不再征集初中毕业的青年入伍,这标志着自1955年以来,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不再列入平时征集范围。既然今后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兵源主体,必然要考虑到年龄问题。照现在的中小学制,一个从7岁入学的学生,大学本科毕业后,年龄至少23周岁,已过合法婚育年龄和服兵役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每年12月31日前年满18岁的男性公民,应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22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起征年龄段在18—22周岁之间。这种年龄上的矛盾,造成了这样一种被动措施:为了尽可能多地招收高校毕业生,只要放宽对年龄、身体、视力等指标的要求,即强调了知识条件素质、降低了其它条件标准。若能缩短2年中小学制,本科毕业生21岁,专科20岁,正符合兵役条件,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实行适宜的学制,对于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减少在校学生辍学和社会问题等都有莫大的益处。

学制缩短后的进一步思考

假设在中小学阶段缩短2年学制成为可能,那么给我们带来的进一步思考主要有:

(一)使十年制义务教育成为可能。目前,发达国家大多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向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延伸,从而增加了全社会的公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了这些国家的人类发展指数。我国由于九年义务教育基础脆弱,实行的时间不长,所以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对较短,人类发展指数偏低。社会各界不断向政府提出要实行十二年义务教育,有的建议向下延伸、重视和加强学前教育,有的提出向上延伸,强化高中教育。2008年、2009年全国两会都有人大代表建议义务教育实行十二年制。但两次都被拒绝,理由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国家负担不起。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前面已指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要承认这一现实,不可盲目与发达国家攀比,搞一厢情愿的接轨。

(二)使高中阶段分支型学制向单轨制的收拢成为可能。建国后,我国学制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整体趋势是分支型即“Y”型学制得到进一步加强。80年国务院要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将部分普通高中改为职中、农中,标志着“Y”制的复苏;1983年以后,国家要求到1990年农村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数达到或超过普通高中,城市“比例则大体相当”,这是“Y”制的发展期;至1994年,各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在校生数占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6.1%,标志着“Y”型学制的真正确立。但2007年只占43.9%,说明“Y”制在逐步减弱,逐步过渡到单轨制是必然趋势。实行中学阶段单轨制的设想是:取消中等职业教育,强化高等职业教育,考生由普通高中起点升考各类高校。其一、在当代,职业教育日益建立在更高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只有在高水平文化科学基础知识之上培养出来的人才更有适应性。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分化,最初在小学阶段进行,后来依次发展到了初中、高中和初级学院阶段进行。纵观世界各地的教育发展,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义务教育延伸到哪里,双轨学制就要并轨到哪里,单轨学制是机会均等地普及教育的好形式。由双轨制而分支,而后达到单轨制,普及高中教育,这是世界中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其二,目前的分支制是文革后为了建设、稳定、就业需要所采取的超常规、跳跃式的应急模式,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已不能适应当前和今后建设及就业的需要,必须承认,当前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文化程度受限、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继续升学难、就业难,打牢基础、提高层次是必由之路。其三,由高中升考高职不影响人才培养周期。现在,从小学到中职毕业要用12年时间;缩短学制后,高职毕业才用13年时间。

4.从财务管理看我国中小企业 篇四

摘要: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其影响力和破坏性也在逐日增加,目前已发展演化成一种的食品安全危机,可以说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对食品安全危机的有效管理成为整个社会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并阐述食品安全事件爆发的主要原因:政府监督机制不完善、制度失误、管理过程漏洞百出;食品企业集团经营价值观扭曲;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淡薄;社会监督软弱无力。最后,针对我国目前食品危机管理机制急需变革的客观现实,对我国构建新的食品危机管理机制提出几点建议:政府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强化行政监管机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取消食品行业的免检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食品检验制度;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消费者增强食品危机意识和维权观念;强化包括媒体舆论监督,竞争对手之间的彼此监督,消费者监督和民间团体组织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加入食品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组织。

关键词:食品安全;危机;管理

一、食品安全事件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无法估量的损失,透漏出我国食品安全的薄弱,比如三鹿食品安全事件,其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损失无法估量,影响极其恶劣。到目前为止,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原因有很多的不同看法和独到见解,作者从总体上把其概括为如下四点。(一)政府监督机制不完善、制度失误、管理过程漏洞百出

食品安全的监管在实践中就是政府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与质量进行检测和执法。具体来说,就是需要明确谁来监管,依据何种法律法规监管,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监管,如何监管,能不能最终保证食品安全等问题。政府监管机制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首先,目前我国食品监管制度正处于过渡时期,一方面《食品安全法》的修订正在进行,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本身也在经历改革。酝酿已久的新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改革还没有完成,检测标准的更新滞后与高难度食品检测问题的需要。所有这些过去长期积累的监管缺陷最终以“食品安全事件”的形式全面爆发。其次,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自身还存在着根深蒂固的问题:质量监督与卫生监督两套功能重叠的机构和队伍,管理上混乱,责任不清;各个机构之间基本上是封闭式管理,缺乏内部纵向和外部横向的交流与沟通;食品安全监管

预警体系失灵,在危机爆发前期,不能有效预测危机并将危机消灭在萌芽之中;在危机爆发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严厉惩处相关的企业和个人。如果各级食品监督和质量监管部门、地方政府认真履行职责,就可以避免很多食品危机事件的发生。如果这些监管部门的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好转。

食品安全事件如果发生在资质差、不太有名的中小企业,也许影响并没有如此之大。在一个市场还不规范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一些问题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相对而言也是人们比较容易理解的。很多食品安全事件之所以让人们如此的震惊,是因为涉及的企业是名牌企业,产品是国家免检产品,这是人们难以接受的。这正是由于政府在制定制度时缺乏科学的论证而造成的制度失误。起码有三点政府是没有没有考虑到的:一点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中存在一些消极方面,一些企业和个人为了追求利润,钻政策和制度的空子,作出损害国家和人民的事情,免检制度正是让这些企业和个人有空子可钻。另一点是企业的质量保证只能证明过去和现在,不可能用一个制度确保今后的质量,免检产品及其企业的确定是从企业的资质、产品的各项质量指标、以及企业产品过去的信誉等等方面严格考核而确定的,这一点一般不会存在问题,问题在于,由这种确定推断出产品和企业的今后,为其质量作保证,在现阶段是不科学的。第三点就是企业获得免检资格的途径。有谁能够保证我们的权力主体是绝对的清正廉洁依法办事而无任何的腐败可言?不考虑我国国情,盲目照办国外发达国家的某些制度,就有可能出错。

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更暴露出我国质监部门的监督管理过程漏洞百出。日常监管不到位,习惯于搞运动式的突击大检查;对免检产品及其企业放弃监管,认为这些企业是免检产品的信得过企业,这是认识上的偏差。而食品企业集团正是由于钻了这个认识偏差的漏洞的空子而脱离监管、昧着良心为非作歹却不为

人们及时察觉。

(二)食品企业集团经营价值观扭曲

食品企业集团在追逐企业利润最的过程中一味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故意隐瞒质量真相超越了企业道德底线和法律准则,以野蛮的逐利行为严重侵害了消费者,以严重的违法行为危害了社会。很多事件发生初期,食品企业集团故意向政府提供不真实信息;在明知所产食品安全中含有禁用成分后,不但不禁止问题产品出厂,反而继续生产和销售,造成事态严重扩大。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利益驱使很多不法商人和企业唯利是图。对利益的考量大于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已经成为某些企业发展的定势思维。近年来,我国问题食品危机事件频繁发生,从苏丹红一号、劣质食品安全、有毒大米、孔雀石绿到去年的毒豆奶、毒饺子和毒奶粉安全事件,为什么我国的问题食品屡禁不止?这显然与一些不法商人的商德有关。一些企业利欲熏心,甚至不惜牺牲消费者的健康或者生命。至于为什么会如此的恶毒,作者认为是由其扭曲的经营价值观所导致的。(三)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淡薄

据报道,早在奶粉企业问题食品安全曝光前几个月,浙江省一位王姓妇女发现女婴小便困难,就怀疑是因为吃食品安全导致的,但她因交不起当地工商部门上万元的化验费,最后食品企业“赔”了她几箱奶粉了事。虽然交不起化验费是客观困难有政府制度方面的原因,但她能以赔几箱奶粉的方式来了结此事确实说明其食品危机意识非常单薄。不难看出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消费者食品危机意识特别不强,致使很多本可以避免的食品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四)社会监督软弱无力

作者认为,我国食品行业民间团体监管机制缺位、媒体监督力度不够、竞争对手之间无相互监督、等等社会监督管理的软弱无力是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非常重要的原因,而民间团体监管的缺位应该是目前我国食品行业社会监管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民间团体监督无论从经济成本、人力资源、灵活性、处理问题的速度等各方面都有其独特优势。事实上一些个人甚至一些身受其害的组织团以一种“只扫自家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姿态体孤身自好,为避免麻烦而对不法分子在原料奶中添加有害物质,知情不举、听之任之是食品企业事件没有得到及时控制而酿成大祸的重要原因。

在一个生产力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还不足以承担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里,要求得快速发展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在所难免,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办法,不是放慢速度,而是坚持发展,在发展中求得解决,政府在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中起领导作用。因此,政府一方面从政府行为包括决策、工作、工作态度、工作作风方面,首先将自身工作做好,另一方面,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从政策、制度、法制、道德等方面加强执政能力,领导和组织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解决矛盾和问题,避免和防止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人民高度负责,决不允许以损害人民生命财产为代价求发展,对于出现此类问题采取果断措施,毫不手软,使那些拿人民生命财产当儿戏的企业和个人得到惩罚,使他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作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所有这些只有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借助强有力的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产生实质性的效果,才能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才能防止将小问题拖成大问题。但是,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政府要做到面面俱到事必躬亲也是不现实的,很大程度上政府显得有心无力。因而由谁来做这些具体的事正是问题的症结和关键所在。作者认为除了现有的质监部门等外在监管之外社会监管不失为一个条件合适的执行者,民间监管组织也就不失为一股不可藐视的强大力量。

二、对我国构建食品危机管理机制的五点建议

(一)政府完善并强化食品危机管理机制

1、完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

虽然有很多法律法规涉及食品安全问题,但都是在食品安全事故的层次上来定性和处理的,还没有上升到公共安全的高度,法律地位较低。我国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很大程度上已经滞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另外法律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和标准缺失,特别是时至今日我国尚未出台一部食品安全法,这使得从农田到餐桌一长串生产链中的诸多环节还缺乏相应法律加以规范。因而我国需要对现有《食品卫生法》进

行梳理、补充和完善,制定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法》。

2、强化行政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是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危机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恢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强化监督机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各方应依法建立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整套权力配置和组织建构方面的制度体系。国家标准制定部门要制定食品添加剂科学营养健康的详细标准;检测机构对所有食品产品实行先检验后上市的准入市制度;监督部门要运用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力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疏于监管或怠于履行职责的部门和负责人要承担公法责任。对于明知故犯、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生命为代价的生产企业及负责人要依法严加惩处,决不能姑息迁就。只有这样,才能落实监管职能的机制体系,杜绝食品危机的再发生。

3、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水平

在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管理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检测是从食品原料、生产加工过程、运输以及市场销售等环节的内部自我监控和外部监督检查的重要手段。由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不完善,检测水平发展不均衡,检测技术水平不高已经成为发展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的瓶颈问题。因此,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对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资金投入,快速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检测的科技水平。

4、取消食品行业的免检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食品检验制度

这项制度的目的看起来很简单,一是鼓励和扶持优秀产品,且避免它们受到重复检测的骚扰。二是节约国家有限的执法资源降低检测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有效性。多年来该制度受到了企业的热烈追捧,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经济增长做出了一定得贡献。但是通过食品安全事件和本案例中的饲料事件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项制度的不成熟性。在其所带来的经济增长中更多的应该是数据上的放大,而且这项制度的实施要达到其预期目的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即诚信企业经营者和公正廉洁执法者。而现实中这样的前提只能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假设。

就在人们对这些免检名牌产品寄予厚望,视之为安全、放心的代名词之时,像食品企业一样的一批企业没有将这份至高无上的荣誉看成一种责任,没有把这种莫大的信任看作是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而是在盲目逐利、快速扩张思想影响下淡化了质量安全意识,淡化了社会责任观念,甚至于漠视职业道德;免检代表的只是国家对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工作的信任,或者说一种良好的期待,但并不表明企业会一以贯之地坚守承诺,保持最初的那份努力和认真。免检制度虽说建立在对企业的充分信任基础上,但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做到了严格自律。换个角度说,在企业的诚信观念、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没有得到充分加强的情况下,实施质量免检制度,不仅不能促进企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反而会让这些企业游离于政府部门的监督之外,在免检标志的庇护下做出偏离企业发展轨道的事情来。食品企业事件充分说明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未必必然诚信!

就在企业对免检标志争先恐后趋之若鹜之时,能否真正通过公平竞争选拔出质量过关可以让消费者放心使用的产品的重任便落在了我们的具体制法人员肩上。然而各行各业的免检产品出现如此之多如此之严重的质量问题。作者认为这正好暴露出我们制法人员有滥用手中职权进行权钱交易胡乱发放免检标志而扰乱公平竞争的腐败行为。政府、人民对我们的官员寄予了百分之百的信任人,而现实中作为执法主体和权力主体的他们也未必必然廉洁。

(二)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食品安全事件不是企业一时疏忽而出现的一次偶然质量事故,而是企业为了追逐利润最大化,利用免检制度作出损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重大责任事件,特别是对儿童健康伤害很大,性质是很恶劣的。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利益最大化并没有错,赚钱是企业经营之道,如果不赚钱,谈何办企业,谈何企业发展,追逐利润是企业天经地义的事情,问题出在唯利是图上,出在道德层面上。

企业要求得赢利,首先发展是第一位,要不断提高产量,有了充足的产品,才有钱赚;其次是能卖出去,这得靠质量,消费者信不信得过你的产品愿意买你的产品。著名企业依靠自己产品长期形成的品牌,取得群众的信赖,因此著名企业一般是很注重自己的信誉,也付诸与行动上的努力保护自己的这种来之不易的无形资产。确保产品的质量,不仅要重视每个生产环节,更重要的是企业高层领导的经营思想。为了维护企业的声誉,应注意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法制,坚决依法办企,不作违法的事情,不钻法律和制度的空子,不打擦边球;另一个是职业道德,不唯利是图,不投机钻营。在法制方面,著名企业基本都很注意,因为违法的事情最容易被发现,如有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在这方面著名企业一般不会轻易冒险,在道德层面上,有些质量问题不易外显,完全靠自律,有些企业正是在自律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存在一种投机和侥幸心理,认为出现质量问题不大容易被发现,自以为具有一定保险系数。但是这些企业正好忘记了一点,任何产品有问题,总会被发现的,是会受到谴责的,甚至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食品企业集团铤而走险把这个历经50年打拼树立起来的品牌招牌砸的粉碎。痛定思痛,警钟长鸣!

(三)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危机意识和维权观念

危机意识是对危机产生环境的一种警觉性,由于人们的惯性思维和盲目的经验主义,往往很难形成对现状的危机意识,而危机恰恰就在此刻悄无声息的产生。古希腊有一位哲学家就曾经说过,“人的一半活动是在危机当中度过的”,我们的确是常常被无处不在的危机包围着,因此,树立危机意识十分必要。但是从现实来看,往往是一件食品危机事件爆发后只有人们意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安全危机意识才有可能因此而得以形成。维权观念是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做出反应并采取一定行为的必要的思想观念,而如今的大多消费者都只是典型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草草了事,这正让不法商家的“出现问题花小代价便可息事宁人”的思想奏效,使其更加猖狂的从事不法行为更加肆无忌惮的伤害消费者。

从上文提到的浙江王姓妇女的做法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的食品危机意识非常淡薄甚至没有。食品质量有问题,小孩健康受到了威胁岂止是几箱奶粉就能补偿和解决的问题?再说她是否考虑过补偿奶粉的质量就一定有保证??如此之类的问题应该更多的发生在广大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农村由于经济欠发展、交通不畅、信息不灵、农民文化水平低、维权意识不强、识假辨劣的能力较差,日常消费只问价格不问品质依然是不少农民的消费导向。这使得不法商人顺理成章的放心地将黑手伸向农村,据统计食品安全事件受危害相对比较严重的仍然是农村地区。

综上所述,增强消费者的食品危机意识和维权观念也是应对和管理食品安全问题一个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宣传教育,媒体广告等途径来切实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危机意识和消费维权观念。

(四)强化社会监督

1、加强媒体舆论的监督

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后,除了极少数媒体,绝大多数媒体都表现得非常谨慎,仅以“某品牌食品安全”、“同一种食品安全”等字样进行报道。现代社会,媒体担当着社会“守夜人”的角色,被公众寄予厚望。食品危机关系国计民生,食品危机面前,媒体有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在当今网络化高速发展并不断完善的情景之下,媒体不论从信息获取速度还是从信息传递速度和宣传广度上讲都有其他途径所不可企及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即便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地区人们通过电视广告等获取信息还是非常方便可行的,因而在食品危机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媒体应该积极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担当起责任。在日常生活中对不法企业经营者施加舆论压力,同时及时进行信息披露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当然这与政府机关对媒体的重视和授权也是分不开的。

2、加强同行业竞争对手之间的彼此监督

首先声明本文所说的竞争对手之间的彼此监督并不是指企业之间的彼此诋毁诽谤,也不是提倡或支持种种不正当竞争。而是利用同行业的企业对该种产品的工艺流程和质量合格标准熟知的优越性所建立起来的一种行业“黑名单”制度以便及时准确发现问题。如果某个企业在这个行业里面有了不发和失信行为,就要被开除,而以后企业再想进到这个行业里会很难。企业破坏自身的信誉,无疑是自掘坟墓。这样做的最大特点是成员之间的自觉的相互监督,人人自律,这种“互查”和“自律”由于信息对称因而更加有效,同时也必然减少监管机构的监管成本。

在这样的行规制约之下企业便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如因个人失信行为而使集体利益受损,他所在 的单位、部门轻则对其个人处分,重则开除甚至追究法律责任。这样就能有效消除企业制假行为使其做到“人人负责”。这样将会对企业的信用问题起到一个良好的规范作用。久而久之,这种规范的结果势必会使人们认识到守信用可以为自身带来的长期利益。市场经济并不是“智力游戏”,看谁比谁更“聪明”,它需要的是信任与合作,任何的欺诈行为只能对诚信社会造成致命的伤害。我们之所以要推崇诚信意识,就在于诚信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防范企业产生危机的武器,诚信意识的缺失,就是企业危机的来临。

3、加强消费者监督

当今社会,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法律问题。从目前看,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普遍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我国消费者各种权益作了系统规定,并在章节中规定了我国消费者享有的九项基本权利。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消费者知法而后是否能用相关法律法规来保护自己的权益。我们呼吁加强对经营者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制教育;同时加大打假治劣的惩罚力度,使其非法获利不足以支付承担法律责任的成本,令违法经营者无利可图;对屡教不改的,导致消费者人身财产受损害的行为及时向社会通告,加大对经营者的心理威慑。但经营者为了使利润最大化就出现了假冒伪劣现象严重,产品质量令人堪忧,虚假广告泛滥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经营者有义务,国家更有责任,国家监督经营者不得从事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并应对实施这种行为的经营者给予制裁。但消费者自身是不是也应该有所为呢?消费者要充分保障自己合法权益就要加强维权意识,许多消费者为了避免麻烦就听之任之,认为没有必要为了几元钱的小事大动干戈。一些经营者抓住消费者这样的心理,不断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当今普遍已从生产者主导转型为消费者主导的经济体系中,消费者发挥着以其选择驱逐劣质经营者、实现优胜劣汰市场机制的投票作用。消费者社会责任的倡导和确立也自然不容回避的,并且更应切实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认为加强消费者监督的关键在于加强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商品性服务时,应该承担的自觉抵制直接或间接危害社会可持续消费和生产的商品和行为,以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道义责任。

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政府质监部门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质监部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有限的实际问题,而作为直接利益主体的消费者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负责并付出努力争取有所作为。

4、加强民间团体组织的监督

提及民间团体组织监督我们很多人都会立刻想到“打假英雄”或者“刁民”王海。然而王海面对诸多的伪劣产品事件自己亦是力不从心。下面通过一则短述说明:“一个赤手空拳的个人要跟组织集团拼斗,力量还是微弱,我想走一条新路。”王海说,最初公司只有3个人,一人身兼数职,现在已在北京、深圳、南宁开了分公司,有将近30名正式工作人员,主要是律师,还聘有一大批兼职调查员。由于人数不多,公司没有设立董事会,王海这个老板就一直担任执行董事了,欢迎有志之士加盟壮大我们的组织。而社会对这个组织的定性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大侠,是“商业运作”的机构,因为他们也要生活。所以“职业打假人”与中国真正的消费者群体距离越拉越大。当他们以“刁民”的身份和手段去对付“不良企业”或“垄断企业”时,普通消费者只是一个“等待搭便车”的看客。因此,他们的“主要业务”最后只能是为被侵权的企业去讨回公道了。这与中国消费者对他们扮演的社会角色的某种期望并不兼容。这样势单力薄,不被支持他们的职业打假还能走多远?

5.从员工心理看企业的离职管理 篇五

一些专业调查显示,目前国内企业超过2/3的在职员工并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办理自己将来的离职手续。大约有70%左右的人力资源经理则认为,自己在员工企业服务全周期管理上是“虎头蛇尾”,即人职管理出色,但离职过程办理非常草率。实际上,在就业市场化以后,员工获得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机会,基于人本身具有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离职是无法避免的。从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考虑,对离职的管理是企业对人才“招养育留”的最后一环,也是很重要的一环。离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管理成本。

一、离职成本及风险

1、替代成本

据《财富》杂志2000年报道,一位员工离职之后,从找新人到顺利上岗,仅替换成本就高达离职员工的1.5倍。仅从招聘来看,以广告费为例,如果在《北京青年报》上登一个8cm× 17cm的招聘广告,仅一个版面就需要2万元。一般情况,做一个豆腐块广告也需要8000元左右。而事实上,在替代成本的高昂代价中,广告费用仅是员工替换成本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在录用安置新员工,安排对新员工上岗前的培训方面还会化费管理者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如果是核心员工流失,替代成本则更高,因为他有可能带走了关键技术和信息,使企业的相关岗位工作面临瘫痪。

2、怠工成本

如果员工决定离开公司,这是对公司长期不满的一种发泄,对工作自然持消极的态度。即使上班,也是出工不出力,这样,不但降低了企业绩效,而且增加了管理者的难度。消极怠工期间,其职责就需要别人替补。如果怠工者所在的企业是操作性比较强的生产性企业,可能还要支付事故成本,这样会给员工、个人以及公司带来不应有的间接和直接损失,而且会导致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3、面临的风险

公司在支付替代成本和怠工成本的同时,还面临着各种风险。首先是劳动争议风险,劳动争议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员工去仲裁部门上诉,不但会使公司损失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公司形象。据统计,2002年全国的劳动争议案件已经超过了20万件,仅北京就有1万多件。另外,管理者不得不面对员工的心 1

理风险。心理风险是指离职员工有可能给公司其他员工带来的负面影响。因为员工的离职,在职职工可能造成人心动荡。如果处理不好离职员工的心理,他们可能危言耸听,带来恐慌,甚至采取过激的行动。

由此看来,我们有必要探询员工离职的心理,从这个角度来关注离职管理。

二、员工离职前的心理特征分析

1、缺乏安全感

安全感,是指员工个体关于自己工作及相关工作特征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失去与获得相关工作的可能性的综合认知。安全感是职业选择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离职员工不仅有维持现有的职业或专业岗位的不安全,还会有未来职业发展的趋势与自己职业取向不一致引起的不安全。生活在社会经济不断变化、企业不断变革的背景下,不管是被辞退,还是跳槽,都面临着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他们对个人职业的市场前景是否乐观,企业能否为个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建议,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的目标、规划是否自信,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员工的安全感的建立。强烈的不安全感使他们影响了工作态度,影响了行为意向,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绩效和对公司的认可程度。

2、缺乏公平感

企业员工公平感是指员工对企业制度、文化及管理措施是否公平的感受。当员工感到雇佣关系不公平时,会表现出愤恨情绪和低组织承诺,从而导致离职行为。公平感主要是指报酬数量分配的公平性,员工将自己的结果或收益与自己的投入或贡献的比率与参照对象的这一比率相比较,若两个比率相等则产生公平感;反之,则会产生不公平感。员工主动离职,通常是对组织的满意度较差,而不公平感就是影响员工满意度的一个因素。如果企业在职位管理上不将职位与能力、贡献挂钩;员工薪酬与市场水平差距较大,且薪酬与工作绩效相关度很低;论资排辈现象严重;绩效考评制度不合理,不能反映员工为企业创造的真实价值,都可能造成部分员工的公平感下降。

3、缺乏信任感

信任是合作的开始,也是企业管理的基石,它能使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对他人的价值和他人对自己的意义,以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信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与心理现象。美国著名的财经杂志《财富》除了推出“全球500强排行榜”之外,还有一项“最受雇员喜欢的100家公司排行榜”,后者的评价标准除了丰厚收入之外,更看重的评选条件还包括精神上的“收获”,如培训机会,就业机会,公司对雇员本人信任程度和其家庭的关心程度,公司允许雇员参与公司管理的机会等等。总之,领导的信任是发掘员工潜力,留住员工的一剂良药。在沃尔玛,每一个经理人都用上了镌有“我们信任我们的员工”字样的钮扣。信任是建立在诚实和相信公司会履行承诺的基础上。然而,一些公司的管理者时常违背组织承诺,给员工造成不信任,心灰意冷的感觉,最后导致员工的离职倾向。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种态度,它有着极强的传染性。没有凝聚力、上司在下属面前没有威信、人心不稳、工作没有积极性等,企业就尤如处于一个随时都可能爆发的火山口上。

4、强烈的挫折感

挫折感是一种心理感受,它是人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障碍、干扰时产生的一种焦虑、紧张、愤怒或沮丧、失意的心理状态,它普遍地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评估,同时为自己提出各方面的目标。如果无法达到自我目标,便会有挫折感。对于离职员工,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据调查,离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是员工认为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选择离开和被迫辞职的共同点都是对职业发展的前景持不确定的态度。又担忧在离开企业后,还要经历长时间找工作的过程。这都会影响了员工的情绪,使士气低落。

三、离职管理对策

就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企业员工离职率较高。离职率的下降能够降低管理成本,表现为对企业盈利的贡献。根据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调查研究,在离职整体中,大约20%的属于必然离职,而必然离职在企业离职整体中所占的比例是稳定且较低的;而其他8帆的离职都属于可避免的,减少甚至消灭这部分离职就是离职管理的任务和价值所在。任何有效的管理举措都将降低离职所引发的管理成本。而且,在离职管理中重视员工感受,降低员工的痛苦指数,将无形地维护和提升公司的形象和声誉。

1、为员工做好职业指导,帮助其寻找安全感

员工都需要安全感,一旦离职,将面临失业,这就成为员工自身发展中的一

个转折点。离职员工在个人职业生涯的设计中,有时会出现自我估计不足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企业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帮助。在了解员工个性特征、兴趣、职业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且管理者应该切实了解并正确分析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对员工的特长和潜能做出正确的评价。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力图挽留优秀员工。即使员工去意已决,也可以在企业的帮助下,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蓝图,这为员工再次就业,找到合适的位置,增加职场安全感和加深对企业的感情都是非常有效的。

2、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公平观

员工离职,有时候仅仅是因为觉得自己受不到公正的待遇,用离开的方法来渲泄内心的不平。企业面临的员工众多,个人评判的尺度不一,所以,让人人都满意的绝对公平不可能存在。企业应该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公平观,这样可以降低员工的不公平感。另外,企业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反馈机制,通过及时沟通,设立匿名信箱、申诉电话等建立申诉渠道,让员工倾诉不满情绪,将员工体验到的不公平感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3、尊重员工,与离职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

尊重员工的心理感受是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在雇用关系解除的过程中,企业对待离职员工的态度不仅会对这些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在职员工的情绪。如果企业粗暴无礼或者不尊重离职员工,那么,在职员工便有可能认为企业是不可信的,员工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也就不可能像企业所期待的那样融洽和紧密。不仅如此,企业是否能够妥善地处理与离职员工之间的关系,还会影响到企业在外部劳动力市场上的声誉,从而对企业吸引优秀求职者的能力产生影响。

4、给员工充分的考虑时间,建立离职员工资料

员工的辞职决定有时是一时冲动,或者是在对企业悲观失望的心情中做出的,有一些偏激,难免会考虑不周,对将来工作、生活、发展的打算没有充分的预计。此时,管理者要能与之倾心交谈,使员工冲动的情绪平静下来。管理者的挽留使员工在脆弱的时候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这样,会使员工三思而后行,重新做出决定。另外,管理者还要眼光长远,把离职后的员工也当成一种财富、一种资源,建立离职员工资料,保持适当的往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

6.从物流百强看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篇六

一、物流百强的评选指标对物流企业的启示

我国物流百强的评选指标主要如下:

1、物流业务收入:

物流业务收入指标包括物流业务总收入和利润率两项指标。物流业务总收入是指物流业务所有收入总和, 反映出物流企业的规模和收入情况;利润率能够反映出物流企业的盈利能力。

2、物流业务网络规模:

物流业务网络规模是指物流企业在国内、国外设置的控股分公司、子公司、办事处和营业点的数量, 以及非控股的合作或联盟的营业点数量及分布。

3、物流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施状况:

此项指标包括:参评企业是否通过ISO9000等质量体系认证, 是否建立了组织实施质量控制的系统, 有无客户服务系统, 以及服务质量的状况, 如客户满意率、准时送达率、客户投诉率、客户问题及时解决率、货损货差率、定单交付率等各项内容。

4、客户反映:

组委会办公室根据参评企业提供的主要客户进行抽查客户对企业服务的反映。

5、人力资源状况:

该项指标包括人员数量及结构, 人员培养费用占总支出的比例。

6、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状况:

包括企业信息网络联接状况、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状况等。

7、企业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能力也是物流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创新能力对企业在物流服务方面提供创新产品、是否获得过科学技术创新类的奖项和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从上述评价指标体系来看, 物流百强的评选不仅仅注重考察物流的规模、盈利能力, 更多的注重物流企业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潜力;许多物流企业普遍认为这几项评价指标引导他们把管理技术和服务理念做强, 而不仅仅是把资产做大。许多物流企业开始对这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思考, 考虑自己的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同时物流百强企业的评比增强了物流企业前进的动力与压力。

二、先进的发展理念, 科学的管理手段引领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连续多年进入物流百强前十名的物流企业是: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团有限公司、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运输公司和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8家。它们受惠于行业垄断 (铁路、邮政、石油等) 的资源优势, 较高的起点为其后来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物流企业百强排名伊始, 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以“做最强的物流服务商, 做最好的船务代理人”为奋斗目标一直雄踞第一;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安全、准时、快捷、经济”的服务理念和“为客户创造价值、实现企业资源价值最大化”的经营宗旨, 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 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实现与广大客户合作共赢的同时, 自身也得以快速发展, 一直位居中国物流百强的前三甲;芜湖安得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开展现代物流集成化管理, 以现代物流理念运作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之一, 以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形象跻身2008年物流百强的第十名。

可见, 物流企业只有志存高远, 以先进的物流理念为指导, 以科学管理为手段, 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基石, 建设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物流操作平台, 才能不断做大做强。

三、从每年百强排名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

从分布区域来看, 2008年物流百强企业北京地区占15%, 山东占16%, 广东、江苏、福建、河南分别各占11%, 上海占6%, 浙江占5%, 以上8省市占百强企业的85%。江苏省2006和2007年在百强中只占2席, 但2008年猛增到11席;中部地区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山西6省2008年只占到13席 (而河南占11席) , 与2006和2007年相比还减少1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物流产业空间发展不平衡, 物流百强企业主要集中在环勃海地区, 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环台海地区, 这种物流发展的地域性特点与我国地域辽阔, 东中西部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 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物流需求不平衡密切相关。东部沿海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相对发达, 现代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较高, 物流需求旺盛, 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物流水平则相对落后。

因此国家应针对物流发展不平衡这一状况,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东西部地区物流合作与协调发展, 从“大市场、大物流”角度推动东中西部地区间物流通道、区域内物流网络、城市群物流、地区重要物流节点的建设;东中西部地区要打破地区间市场壁垒,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在物流网络相对完善的基础上要提升等级、质量和效率;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增加物流网络规模以及提高承接东部地区物流服务转移的能力。

四、从退出百强企业和进入百强企业看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

以2007为参照, 共有43家物流企业退出2008年物流百强企业名单, 个别省市可谓全军覆灭。退出企业最多的是北京8家, 占原来百强企业的一半;天津退出6家, 占原来百强企业的85.7%, 2008年百强企业中仅剩1家;上海退出5家, 占原来百强企业的62.5%;河南、山东分别退出百强企业4家, 湖南、重庆分别退出百强企业2家, 湖北、江西、陕西、山西、广西、福建、江苏和浙江等省均有1家物流企业退出百强名单。

以2007为参照, 共有43家物流企业新进入2008年物流百强企业名单。新进物流企业最多的是江苏省, 以江苏顺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外运陆桥运输有限公司和江苏欧宇物流仓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共有10家;河南进入的有8家, 如新乡市新运千山物流有限公司、河南万里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等;北京地区嘉里大通物流有限公司、北京长久物流有限公司、北京祥龙物流有限公司、北京和众运输集团和北京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5家进入2008年物流百强名单;山东省济南铁路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博远物流发展有限公司、青岛思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等5家进入2008年物流百强名单;此外福建、广东、上海、浙江分别有3家, 湖南2家, 河北和辽宁各1家物流企业进入百强大名单。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 百强企业的排名变化非常大, 如果物流企业不能保持持续的增长率就会被淘汰出百强企业。通过对退出百强的物流企业分析, 发现大多物流企业的服务内容仍以运输、仓储、搬运等传统服务为主, 服务档次和水平较低, 物流增值服务少, 缺乏后续的增长潜力;而新进百强物流企业, 其服务理念, 技术装备等均较先进。因此物流企业要想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不但要求物流企业在传统的运输和仓储服务上有严格的服务质量, 同时, 还要求他们能不断拓展物流服务, 提供尽可能多的增值性服务;必须超越传统的物流服务模式, 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上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1]陶小恒, 李明哲.传统物流企业如何向现代化物流企业转变[J].经营管理者, 2009, (1) .

[2]吴敏良.物流产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 2009, (25) .

7.从创业板上市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篇七

关键词:创业板上市;中小企业;现状;融资;改善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已经成为活跃我国市场的基本主体,不仅是大企业发展的依托,还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可是据统计,约有80%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将会严重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详细来说,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以下困难:

1.在内源融资方面,自有资金不足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援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只能通过企业自筹和向关系人借贷两种形式筹到款项。根据广东民营企业融资调查问卷以及温州的实证研究,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方式在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中处于首位。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常常导致中小企业陷入非常困难的境地,如果不能转向外源融资,不要说进行企业扩张,可能连维持基本生产都有问题。

2.在外源融资的直接融资方面,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来获得资金。从股权融资来看,作为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市场,沪深交易所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可以问津。2004年5月,深交所推出了向创业板过渡的中小企业版,但是中小企业版的门槛较高、上市条件较严格,基本接近于现在的主板市场,对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作用不大。从2009年10月30日起,创业板的上市在一定范围内解决了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可是,我国创业板上市的条件还是要远高于其他国家,对大部分企业来说,创业板仍然可望不可及。

3.在外源融资的间接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有限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占绝大部分比重。而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中小企业由于信用担保等原因得不到应有的信贷支持,对其信贷投放规模与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极不相称。即使有的金融机构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基本上也是限于流动资金贷款,长期发展所需资金难以得到满足。再加上中小企业的贷款频率基本是大企业的5倍,而户均贷款数量仅为大企业的0.5%,单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就是大企业的5—8倍。这种增加成本的做法,再加上为了规避信贷、经营风险,金融机构最终还是会选择放弃贷款给中小企业。

二、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状况

1.创业板市场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融资平台

创业板IPO只要求企业提供3年的盈利预测,没有业绩要求。并且,创业板企业是先挂牌,在进行私募融资,融资额度不限。整个挂牌时间只需3~6个月,最快的两个月就完成了。而这对于初创期的企业具有很高的诱惑性。只要是成长性好,能3年内持续盈利,都可以选择先挂牌再融资的方式。另外,企业在挂牌后向私募投资者融资,只能转让企业股东的存量股权且股权没有锁定期,这意味着企业股东可以“直接套现”。而这对于企业创始人来说是很大的利好。

创业板的机制会更市场化,比如说在发行定价方面不会控制得很死,可以发出高定价。创业板在发行、审核方面也较主板市场更加市场化,管理机制方面也更为灵活。

2.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效监督企业自有资金的积累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从民营企业、私有企业发展壮大,创业初期一般都能蓬勃发展,但是到了一定阶段,由于缺乏深厚的根基,再加上管理上的混乱,很容易走向衰退。但是如果把企业法在公开市场,在从外部环境来说,管理透明,财务透明,从投资人到监管层都能够对企业的运行状况随时进行监督;从内部环境来说,企业为了取得投资者的信任,必须兢兢业业,为股东创造财富,为企业创造利润最大化。那么自然而然企业就会有更长足的发展,为企业壮大积累大量资金。

3.创业板能增加信息透明度,提高信用等级

如上文所述,我国中小企业一般很难从银行获得大量的资金支持,其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往往信用等级不高,存在大量的财务问题等等。一部分质地优良的中小企业也被银行拒之门外。但是如果可以在创业板上市,由于创业板的上市有一定的限制要求,只有达到标准的企业才能公开募集资金。所以无形当中为这些企业在银行取得了通行证。银行方面也很愿意为这样一批优良的企业提供贷款,企业也能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发展,这样便能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8.从财务管理看我国中小企业 篇八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商事仲裁作为一种高效的经济纠纷解决方式,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肯定和适用。与诉讼相比,仲裁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就效率方面来说,商事仲裁“一裁终局”,大大节省了纠纷的解决时间;其次,商事仲裁较诉讼相比有更好的保密性。在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发生纠纷后进行仲裁对于商人来说,不失为首选。如今,越来越多的商事合同条款中都约定了将仲裁作为纠纷解决机制,那么,仲裁机构在保证效率的同时,如何提高商事仲裁的公信力,让公众信任仲裁机构,是我们当前急需讨论的话题。这种形势下,以案件质量管理为切入点,确保每件仲裁案件的裁决做到公平公正,提升仲裁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应为提高仲裁公信力的良方。

一、案件质量管理对提高公信力的重要性

纠纷解决机制所追求的价值重在两个方面:公平和效率。仲裁程序与诉讼程序相比,省去了可能存在的二审、再审程序,效率价值上讲有极大的优越性。然而,也正是由于其一裁终局的特点,如果在仲裁过程中出现裁判的不公平或不公正,那么当事人请求救济的权利则会相对受限,虽说可以再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但就程序而言,这无疑也是给当事人增加了负担。所以,由此看来,完善仲裁案件的程序、提高仲裁裁决的质量,使仲裁机构成为有公信力的纠纷解决机构,是仲裁机构建设的必然方向。

(一)案件质量管理的概念

在谈案件质量管理对提高公信力的重要性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什么叫做案件质量管理。下文主要从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两方面来说明。

从管理的主体来看,主要包括了仲裁员、仲裁秘书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就仲裁员而言,必须保证审理的公平公正,裁决的准确无误,要确保整个案件事实清楚,适用法律准确,总的来说,一份裁决书是否公正准确,绝大程度上取决于仲裁员,保证仲裁员的质量,提高仲裁员的素质,是案件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此外,仲裁秘书也是仲裁案件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一环。作为仲裁秘书,主要负责案件程序操作,同时,仲裁秘书还应起到对仲裁员的监督作用,力争做到对案件有一个全面细致的把握,具体工作可以落实到对案件时间节点的把握以及裁决书的审阅上面。至于负责立案和结案等其他相关人员,同样也是案件质量管理的重要参与者。登记正确案件序号,做好案件归档,也是确保案件质量的必备条件。

从管理的客体,也就是管理的对象来看。案件质量管理主要注重两个方面,即案件实体方面和案件程序方面。做好案件质量管理,主要就是要做到实体和程序这两个方面都准确无误。

(二)案件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仲裁公信力

通过一些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目前来说,虽然商事仲裁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但总体来看,广大群众对仲裁的认识还是不够准确和完整的。通过对四川省绵阳市一些中小企业的走访,我们发现许多企业在产生纠纷后依然会选择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手段,因为他们看来仲裁不过是进行诉讼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前置程序,而对仲裁机构的看法,也认为它仅仅是一个调解纠纷的民间组织。这种情况下,对于仲裁机构来讲,更是要认真办好每一个案件,让仲裁机构成为人们信服的纠纷解决机构,从而才能从源头上树立人们对仲裁机构的正确认识。

二、现存案件质量管理问题对公信力的影响

从现实情况来看,影响仲裁案件质量的因素十分广泛,但总结归纳一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程序问题对公信力的影响

诉讼法上一直强调实体上的公正和程序上的公正双轨并行。承办仲裁案件的过程中,文书的送达,期限的把握以及及时准确通知各方当事人,告知其享有的权利、承担的义务,做好与仲裁员、当事人的沟通协调工作都是保证仲裁程序公正的必要因素。只有在程序上做到准确无误,才能取信于当事人,让其相信仲裁机构是个严谨的经济纠纷解决机构。一旦程序问题出现错误,且不说在这种情况下,仲裁裁决容易被法院撤销,同时对于仲裁机构的声誉来说,也容易造成负面影响。

(二)实体问题对公信力的影响

在确保了程序的公正无误后,实体上的公正也是提升仲裁机构公信力的重要保障。由于商事仲裁着重解决经济纠纷,经常会出现案情复杂、适用法律模棱两可的案件。针对这类案件,一定要做到适用的法律依据充分,同时以理服人,努力做到裁决的公平公正,从而增强仲裁机构的公信力。

(三)仲裁中突发事件对公信力的影响

在仲裁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即便是在程序上和实体上都做到了准确无误,但总会存在突发事件难以避免。例如,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员之间发生矛盾,意见不统一,导致裁决书的制作难以进行。一旦发生类似情况,案件的审理就会暂时陷入僵局。严重时,就会引发案件超期等后果,严重影响仲裁机构的公信力。

三、完善案件质量管理,提高仲裁公信力

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完善案件质量管理,解决好上述问题对于良性地开展仲裁工作,增加群众对仲裁机构的信任度至关重要。而完善的措施则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一)办案主体方面完善

对于办案主体来说,仲裁员和仲裁秘书是审理仲裁案件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因此,必须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仲裁员队伍,尤其需要建立一支品德好、素质高、能力强的首席(独任)仲裁员队伍。除此之外,还必须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仲裁秘书队伍。做到仲裁员与仲裁秘书相辅相成,发挥各自所长。要落实仲裁案件的质量,首先就要保证仲裁员与仲裁秘书尽职尽责,公平公正。对于仲裁员来说,准确把握住案件的争议焦点,适用正确的法律依据来做出裁决,以及抓紧案件的审理期限,是仲裁员做出高质量裁决的关键所在。而对于仲裁秘书来说,一方面,要保证案件程序的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做好对仲裁员的监督工作,全面把握整个案件的流程管理。

此外,针对办理案件的其他环节,如立案环节和归卷环节,也要明确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整个流程准确严谨,能让当事人信服。

(二)管理方式的改进

要靠提高仲裁案件的质量来提升仲裁机构的公信力,单从管理主体方面着手是远远不够的。相应的,为了提高案件质量,系统的管理方法不可或缺。为了提高案件办理质量,绵阳仲裁委员会就仲裁员办案、裁决书制作、裁决书审核、错案责任追究、疑难案件讨论、提高仲裁效率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针对案件办理的每个环节作出对仲裁员及仲裁秘书的具体要求,做到工作有章可循,避免随意和任意,从而确保案件的质量。

(三)宣传工作的推进

要提高仲裁案件的质量,不但要注重仲裁机构及相关办案人员这一方面,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当事人自身的法律认识和法律素质。由于商事仲裁的受案范围主要围绕经济纠纷展开,而企业又是市场经济的首要主体,所以企业在商事仲裁的参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此,积极地向企业宣传仲裁知识,让其了解仲裁的效力、流程,让当事人在仲裁程序的进行过程中充分配合仲裁工作。在宣传后期还可加入仲裁申请书的写作指导等内容,让当事人学会提出准确、恰当的仲裁请求,以正确的诉求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结语

上一篇:金鹰奖台本下一篇:水电站施工区、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