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精选6篇)
1.我最喜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篇一
自然课,每个星期都有,可是有一节,却令我非常喜欢。
有一次,上自然课时,我看见老师手里拿着个怪家伙——三棱镜,走进了教室。开始上课时,老师就神秘地问:“你们知道彩虹的七种颜色各是神秘什么吗?”我们都很奇怪,心想:老师让我们回答那么简单的问题干嘛?大家都抢着回答:“红、橙、黄、绿、青、蓝、紫!”老师笑了笑,把三棱镜放在阳光下,这时墙上顿时出现了一道彩虹,老师对着彩虹说道:“同学们,我们来仔细看看这美丽的七色光吧:红、橙、黄、绿、蓝、靛、紫。所谓靛,便是蓝和紫的混合色。”“哦,原来是这样啊!”我们都恍然大悟。当我们都沉醉在这美丽的七色光中时,又听老师说:“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七色光呀?”“想!想!”我们都跳了起来。
老师把我们带到操场上,拿出铝制饭盒,将其中灌满了水,接着,又拿出一面镜子,正面对着太阳斜靠在饭盒边缘,最后拿出一张白纸对着镜子,嗬!纸上顿时出现了一道美丽的七色光!
这节课使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彩虹是由于太阳光反射形成的,并不是仙女的杰作。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堂课。
2.我最喜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篇二
严格说来, 对于城市边缘地带和农村宜居的可持续景观建设应该分成两篇文章来写, 因为城市边缘地带和乡村地带不同的经济模式、环境保护的重点、景观的形成过程让它们成为两个不同的研究话题, 然而笔者结合自己所认知的规划理论来阐述, 希望读者在互相比较中可以加深对可持续的宜居景观建设的理解。另一写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基于我国目前令所有城市规划师困扰的高速城镇化进程。其实即使以乡村地带的景观建设作为单一研究对象的话, 最尖锐的问题始终突出在城市边缘地带与乡村地带接壤的地区, 这是城镇化最具活动性的地带, 也是很多史无前例问题错综复杂的地带。在一些建设成为大都市的城市,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 一些以前紧邻中心城区的区县、位于大城市边缘的乡镇早已失去了乡村地带风貌, 或者失去了大都市郊外的面貌, 成为了缓解大都市生产和居住压力的人口密集地区 (北京的望京、上海的闵行等等) 。但是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独立的新城市, 而是处于一种中间状态, 连接着城市功能和乡村地带, 所以简单用城郊或郊区这些通常的词汇无法概括它们的特征。
它们本身是很多单一功能的结构在空间上东拼西凑组成的合体:新开发的居住小区紧挨着新兴工业, 同时别墅区就在原本的山水风景中建立起来了, 原本带有乡村风貌的聚落被拆了一半, 剩下的一半现在必须和新开的大型购物中心或大型家具城试着做邻居。作为城市规划师都清楚, 为这些散落在城市边缘地带的碎片制定一个整体的公共和个人交通设施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这些碎片代表着我们这个社会公众利益的分化和趋于个性化, 是个人或一个群体按照他们的意愿进行相应的经济行为反映在空间上面的结果, 而且在时间上也是分散发生的。基于这些城市边缘地带在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上扮演的角色, 什么是它们的可持续的宜居景观呢?这些景观的使用人群现在是谁?会在将来如何发展下去呢?没有对具体实例的系统考察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也不知道是否能按照我们原本制定的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意愿和政策来回答, 而它们却又是急于需要解决的。
第一个问题是规划的意识和理论上面的问题。在乡村, 尤其是大城市边缘的地带 (大城市周边人口密集与乡村交接地带) 以及城中村新的经济行为经常对人文景观产生很大冲击, 对土地的不合理开发破坏了很多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由于对人文景观这个概念、它的形成、被忽略但潜在的发展价值等缺少彻底的理解认识, 也没有保护和合理开发人文景观的理论作为背景, 造成了很多有价值的人文景观资源流失。取而代之的通常是以短期经济利益为首要目的、没有历史与美学因素可寻的风貌 (见图1) 。简言之, 这个问题是参与投资和建设者缺少正确的建设理论和思想指引造成的, 对人文景观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 才能做出合理保护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
摄影:何建清
第二个问题是始终探讨的对乡村民居的建设要突出地域特色, 不同的农村如何在建设中把自己民居的风貌继承下来并反映当地人文景观的特色, 这也是对第一个问题中一点的深入, 因为民居也属于人文景观的内容, 而且目前我国特别关注可持续宜居的问题。城市边缘与乡村交接地带民居的宜居景观建设有更高的难度, 因为这些地带的景观通常是城市功能与乡村风貌相混合的, 常处于没有个性的状态, 无论中国还是外国, 大城市的周边都有这样的地带 (见图2) 。
这些城市边缘地带既不是中心城市也不是乡村, 研究这类问题的先驱托马斯·西沃茨把它叫做“近郊”, 从宜居景观的建设设计出发碰到的是一连串问题:
(1) 民居在这里应该有个什么样的环境 (个人的住宅在整个住宅区内在空间上如何相结合才是宜居) ?是应该趋于乡村聚落比较松散地分布, 还是应该像多层的城市居民小区, 或是高层高密度的民居?这些问题似乎可以用市场分析来解答, 然而通常对人文景观考虑欠缺。
(2) 儿童和成人的生活需要 (娱乐空间、工作场所、社交场所等) 应该如何与住宅区相结合, 是否应该功能分区?
(3) 在建筑设计上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建筑形式、什么建筑材料才合适?
(4) 改变环境应该控制在什么程度?
(5) 住宅区内满足不同需要、不同质量的住宅如何分布和组合以实现不同社会群体的团结和谐?如何不让贫富差异造成城市社会空间的分裂?
这些问题都是国内外当前比较迷惑而直接面对的问题, 成功的案例也很多, 但简单套用别人的模式却经常行不通。德国的法兰克福 (莱茵河畔) , 法国的巴黎, 意大利的米兰等等大都市的中心城区在市容的建设上都越来越注重“旅游业的发展”, 加上城市中心地区又是地价很高的区域, 只有在经济上强势的企业或个人才有能力进驻。所以这些区域都被很多高档商业区、金融中心、高级办公区等所占据, 很多与国际大都市面貌不符的城市功能都被排挤出去 (比如清除一些弱势而混乱的小商业、红灯区以及原来的居住区) 。原住民由于这些原因被迫迁到中心城区周边, 越来越多的人、中小企业和工业迁至城市边缘地带。目前, 讨论得很多的是如何把城市规划与空地规划相结合, 来合理组织这些地带的发展。纵观我国的城镇化发展, 城市边缘发展的速度和尺度比这些欧洲国家要快得多、大得多, 各种问题尤其是控制环境影响和如何建设可持续宜居景观的问题也就更为突出难解。在解决大城市压力的时候, 很多缺少长期发展评估的城市发展项目也犯了很多错误 (见图3) 。
在提高居住质量的同时保护人文景观是实现宜居的核心内容之一, 但是这部分内容说起条条框框容易, 具体实行起来却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每个乡村历史背景, 经济发展状况, 居民的积极性, 执政者、投资者、企业和团体的合作情况都很不相同。从严格意义上说, 目前也没有一个乡村规划的标准作为法律依据, 即使有了一个标准作为规划的框架, 通常合理开发景观的方案和设计的细节问题还得看实际项目所涉及地区的情况而定, 没法把成功的案例经验按部就班套用, 如效仿, 容易出现雷同和毫无历史发展根源可循的景观。所以乡村地带和城市边缘地带的景观建设必须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积累的过程。
(北京望京)
二、到底什么是人文景观
在农村和城市景观建设中, 笔者认为景观作为专业词指的更多的是“风景”, 是更大尺度的。景观的规划应该是对于一个地区总体风貌而言的, 甚至是决定城市或乡村建设发展的指导因素, 不是狭隘地局限于个体建筑或者一个居民区。目前景观这个概念用得比较滥, 建议将这些专业词系统合理的解释并且汇编, 也应结合先进国家相关专业词的实际确切含义以及它们在科学论文中如何互相翻译的问题进行研究。在国际学术交流时由于词汇的合理翻译问题经常会引起歧义。按照2000年在佛罗伦萨的“欧洲景观公约”的文告可以明白, 景观这个词其实包含着我们人类工作、居住、行走以及享受业余自由时间的所有空间。景观在城市和区域规划的层面上, 国外的很多专业人士把景观分为“原始景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一般所说的“原始景观”指的是基本已经不复存在的没有受到任何人类活动影响的景观。这类景观的面貌大致怎么样, 我们只能通过观察一些基本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阿尔卑斯山的谷地有所认知 (见图4) 。
“自然景观”是基本没有受到以人为中心的建设设计影响的景观, 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面貌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形成的, 即使那里有一些个别的被遗弃的人类房舍, 仍然可以称作为自然景观。比如阿尔卑斯山地区的一些基本没有受到高山牧业经济影响的地方 (见图5) 。很多自然景观因为它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为了保护地理风貌的多样性而必须成为重点保护的景观。
人文景观简单来说就是被人设计建设利用的景观 (见图6、图7) 。在景观规划专业领域中:“所谓人文景观即是人为设计建设的景观 (比如农业、工业、民居的用地等) , 它们拥有的经济、环境、美学以及文化层面的绩效和现有面貌处在互相平衡和谐的关系下, 它能够体现持续的发展动力并且应为人类长期的适宜居住的场所。”
人文景观因此不但有它的历史生长过程, 还是不断被人的活动和自然变化同时影响的结果。而且最主要的是它是以人的使用为中心而被塑造的, 即意味着对“景观的开发利用”。如何对人文景观进行开发利用, 福尔斯特和洛布在为德国联邦建设和国土规划局及德国联邦交通、建设和城市发展部所写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的理解是:
(1) 把人文景观与城市和区域发展相结合, 是独具创造性的一个过程;
(2) 需要以使用者 (如居民、企业、投资者等等) 为本的方式采取行动, 这其中要从景观本身的可利用性出发, 但不是指要尽可能用尽景观的资源, 而是有效率地使用人文景观, 既不忽略人文景观的历史发展, 也不至于破坏自然环境的潜能。
上述两点可以说是因地制宜开发人文景观时必须遵守的原则, 他们是从成功案例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三、开发人文景观时的因地制宜
在乡村和城市边缘地带的建设中除了对自然景观的保护之外, 对人文景观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是保护和发展农村及城市边缘地理风貌、文化传承以及村落历史建筑风貌的关键。就像前面引用福尔斯特和洛布的调查报告所写的, 开发时必须结合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要从当地人文景观的特性本身出发去利用资源。人文景观因地而异有各种类型, 在保护和开发时, 最终目标有不同的侧重点, 开发利用的策略以及景观的使用者都不一样, 这些因素都是必需同时整体考虑的。
(一) 保守维护的人文景观
意大利北部南提洛尔地区靠阿尔卑斯山南面, 山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自然地理风貌体现了多样性, 也是动植物群落以及当地居民生存的生态环境。由于其自然风景和居民聚落的优美以及其对历史文化和自然地理上的价值, 对景观主要是实行保护和维持的策略, 尽量在满足公众利益的同时不对景观进行改变, 在地区经济上推动农业和旅游业。在保护维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时, 根据它们的特性制定出保护动植物群落、自然特殊地理风貌、历史园林等等的专业规划。以农业林业为主的人文景观在维护整个景观的“田园”生活风景之外还特别应该注重对自然资源的维护。类似的道理, 以保持旅游业为主的人文景观就应该对建筑群风貌合理维护, 建设与风景必须保持相宜的关系 (见图8、图9) 。
南提洛尔地区对人文景观的维护时, 由不同专业人士组成的团队从自然生态到民居建筑的细节部分都细致入微地给予建议和规定, 渐渐形成了一个建设时的规范标准体系。保护了体现阿尔卑斯山区人文景观个性的一草一木 (见图10、图11、图12) 。
再次强调的是, 以保守维护为主的策略并不是拒绝所有的发展和对景观的影响, 而是拒绝对景观个性特点的改变, 以及避免所有可能使自然生态系统紊乱的开发。保守维护的主要出发点是当地居民对自己家乡风貌个性的保护, 当地居民有很强的“家乡”情结和很强的责任感, 以自己家乡的景观作为自己生活个性的象征。从地区政策上来说, 充分以可持续的地区发展为出发点, 政府大力拨款进行对人文景观的维护和研究, 并指导和资助居民的建设、生产活动, 体现了地区规划中所有参与者的凝聚力。从经济上说, 维持环境生态和景观的可持续性保障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的资本。总的来说, 南提洛尔的例子是内向型建设“家园”感的典例, 对外来说这种内向型可以同时是排外性的, 也可以通过合理的办法成为吸引向往这里生活方式的投资者的手段之一。
(二) 基于本身内因变迁发展的人文景观
德国鲁尔工业区对人文景观的开发利用是基于对老工业区工业文化的理解, 是对工业区产业结构变迁的回应。鲁尔区采矿和炼钢工业处于不断退化的阶段, 产业结构的退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鲁尔区有很浓厚的工业文化, 20世纪80年代, 很多工人面对产业的变迁不知所措, 对自力更生发展新兴服务行业没有概念。然而鲁尔地区联合会在产业结构变迁的同时抱着乐观的态度发掘出将来发展的机会:“一个彻底的可持续的城市边缘地带改造会成为可能, 从昨天废弃工业的残存景观中脱变为将来引人入胜的城市人文景观。”通过这句标语, 鲁尔区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向外宣传了它摆脱产业变迁的困惑, 发掘工业文化来建设人文景观的策略 (见图13) 。
埃姆舍园区 (Emscher Park) 整个项目在大约800km2的埃姆舍地区上进行, 那里有大约二百万的居民, 而且受100多年来采矿和炼钢工业单一产业结构影响特别深刻。在1993年, 项目前期对整个地区调研后, 对地区城市结构上的弱点总结为:“在废弃工业和矿场用地不断增加的同时民居用地还在无序蔓延, 而且同时缺少自然保护和人们修养生息所必需的空地。居住区和整个人文景观被道路、轨道、地上的工业管道以及被工业所污染的土地阻隔或划分得支离破碎。”在地区产业结构大变迁的前提下, 对上述诸多问题, 鲁尔地区联合会通过了一个城市和景观整体性的规划做出了回应。
1. 这个整体性的规划是指在大空间尺度上, 把人文景观和城市空间结构上的发展相结合的规划。
在800km2的鲁尔城市集中区, 废弃工业用地横贯了20多个老工业城市或镇, 空间上的整体规划就是把工业景观和城市空间的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把空地的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空间发展的一个指导因素, 不是我国一直以来除了造楼修路以外的造绿化的模式。而且这个在空间上整体的城市景观的质量必须是可以被人所体验的, 在本地区已存在的城市绿带上结合发展一条横贯好几个城市的东西向连贯的工业景观绿带, 目前面积大约436km2, 把工业废弃用地全部贯穿了起来 (见图14) 。在整体的视角下由很多单个的城市设计项目组成了一个跨城市的整体结构。通过景观建筑师的合理设计, 使这些废弃地成为改善城市边缘地带生态环境和人们修养生息的地方, 也成为很多新的企业的立足点, 也就是鲁尔区引以为豪的“在公园里工作”的概念。最重要的结果是本来阻隔城市功能发展的巨大工业用地成为了城市功能的补充, 原来把居民区和其他功能划得支离破碎的为工业服务的道路和管道区成为了连接城市功能的网络。这样, 工业景观的绿带网络不但改善了城市生态系统和休闲功能, 而且从空间上抑制了民居以及其他功能区域“无序蔓延”的情况。通俗地说, 这个整体设计的绿带结构可以使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成一个形状 (见图15) 。同时这个绿色网络渗透到了城市结构中, 自身又是四通八达的, 从而很自然地使人文景观融入到城市发展中去, 也保护了100多年工业化历史的人文景观。
目前在埃姆舍园区 (Emscher Park) 整个项目中, 已经有很多个别的建设设计项目完成, 城市居民的业余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 (见图16、图17) 。由于这个网络, 一些体育运动或者集会现在都可以在离居住区较近的地方进行了。总的来说, 这些城市边缘地带的空间结构发展得到了控制和优化。
2. 这个整体性的规划也是指协调当地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改善和重新积累社会凝聚力的一体化的规划。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可持续的规划, 而不是一时应急解决产业结构变化的问题。在1989年项目刚启动时, 对当地的情况进行了调研, 对突出的问题进行解析, 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为整体规划先做了可行性调查, 提出规划目标与现状可能产生的冲突。调查的细节主要是:
(1) 实际的土地利用和当前相关的规划法案, 废弃用地的发展潜力; (2) 生态环境的潜能, 应该保护的地带; (3) 居民区的边缘以及当前存在的居住聚集区域; (4) 体现工业文化的个体和结构, 标志性的物体; (5) 带状公共基础设施:轨道、道路、管道; (6) 水循环、渠道、几条河流以及支流的治理; (7) 在莱茵——赫尔纳——渠道边的休闲活动; (8) 可能被污染的地带; (9) 采矿场, 废物集中地, 煤堆放处; (10) 土地物主的情况和关系。
到现在为止, “从昨天废弃工业的残存景观中脱变为将来引人入胜的城市人文景观”这句标语已经基本实现, 不但已经改善了项目地区的宜居性, 而且提高了地区经济的活力。仅维护埃姆舍园区 (Emscher Park) 景观公园区就保证了大约450人的工作岗位, 据统计, 在景观区域内, 各种迁入企业已经创造了大约5000个工作岗位。地区人文景观的开发建设也同时增强了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企业所在地的人文景观, 虽然这不是企业迁移的“硬件”因素, 但是优美的人文景观提供了高质量的生活和休闲环境。
同时保护和维护当地的人文景观其实是环境治理保护最根本的任务。除了保护绿色网络之中本来就存在的自然资源, 通过景观规划师的合理组织, 废弃的工业用地可以成为动植物群落的生存环境, 通过对环境的监测, 不难发现某些地区成为一些动植物的栖息环境。最重要的是在规划时必须合理治理那里的水循环、渠道、河流以及发生工业污染的地区。对于城市气候而言, 规划这么大规模的绿色网络也足以改善城市的气候。
鲁尔工业区的产业结构转型是地区发展的根本难点。在这个例子中对人文景观的开发始终是和地区将来的产业发展密切联系的, 人文景观的开发使原来废弃的工业用地重新可以到地产市场中去竞争, 产生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 抑制居民由于失业向其他经济活跃的地区迁移。产业转型需要吸引外来的合作伙伴和投资, 整个埃姆舍园区 (Emscher Park) 项目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种向外吸引的标志, 是与地区寻求转型发展的外向型政策结合的。从内来说, 地区通过对人文景观的重新开发, 建立了一个新的地区形象, 也是重新加强社会凝聚力的手段。连成网络的景观设计项目大多是在民居聚集区的附近, 对于景观的建设也就是对居民生活周边环境的建设, 让居民切身体验到建设的结果会有利于“家乡感”的形成, 所以宜人的景观模式是与居民“家乡感”和责任心的养成息息相关的, 只有让居民感到人文景观能够体现自己的生活个性, 他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参与到共同建设家园的活动中去, 在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凝聚力才会形成 (见图18、图19) 。
3. 整体性的规划必须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运营过程, 在这个运营过程中协调了所有规划涉及者的意见和工作。
埃姆舍园区 (Emscher Park) 项目涉及20个城镇、2个县, 参与规划的有政府、居民、地产拥有者和使用者, 企事业团体、各种联合会、基金会、协会以及专业的城市、景观规划人员, 人文景观是属于各个不同的使用团体的, 所以规划必须是一个管理运营的过程。规划涉及者们通常出于自身的目的而互相联系起来, 开发人文景观是一种经济行为, 如何让重要的规划涉及者活动起来, 并且把他们有效率地组织起来是开发人文景观的关键所在。这其中没有什么一定的行为规则和组织模式, 通常这些涉及者在实践中组织起来有这些特性:
(1) 更倾向于与具体项目联系起来, 而较少是一个政策规划体系把他们联系起来; (2) 更倾向于非正式的组合, 因为没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来约束规划程序; (3) 最初都是自愿的, 因为没有一个参与者可以被强迫; (4) 在一个求发展的规划层面上, 而不是一个控制性的空间规划。
在这样跨城市地区的项目中, 一定会有一个地区总的管理经营模式, “主持人”把涉及者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团体, 跨地区管理经营方式在德国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区域规划中被采用, 并且相关法律对这种合作规划的形式给予正式的支持。而这些组成的团体通常在德国或意大利这些国家以“圆桌对话”的民主形式来工作, 解决各种问题和冲突。“主持人”把参与者组织在一起对话 (通常这种对话会非常频繁地进行, 每两周一次或每周一次, 或者更多。其中“主持人”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这能决定团体的工作是否可以良性循环下去。就笔者的经验而言, 经常会请专业的“主持者”来协调对话的工作, 他们可以是不同专业的, 通常有城市规划师、心理学专家、社会学家等等) 。主要目的在于把所有的人置于一个新的视角中, 在一个结合所有参与者的意见和看法的同时站在与以往不同的角度看到更多的因果关系, 而不是单一地从自身利益一个视角出发, 在新的视角中有时候可以发现更聪明的合作方式, 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同时扩大团体的利益。而且在这样的民主合作中容易养成所有规划涉及者的一种对规划区域的归属感, 提高自主性。在工作中必定有某些团体在决策上占有更多优势, 比如投资者, 这时候就需要比如城市规划师以及当地居民的代表团体来协调规划时的决策, 中和一些矛盾, 规划师在这时必须起到专业“主持人”的作用。此外他们还要提供规划专业上、项目财务上等等的建议。
(三) 创造新的人文景观
创造新的人文景观与前两个模式不同, 既不是维持本身人文景观也不是从本身的内因出发的人文景观建设, 而是给未来人文景观的发展制定一个方案。从地区发展来看, 意大利南提洛尔地区的内向型维持是保护地区产业的政策, 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外向型景观建设是在地区产业变迁时寻求新发展的政策。本章所讨论的是从城市或区域以往发展来看全新的发展趋势, 而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对于这个发展区域来说是没有本身内因可循、没有榜样可参照的景观建设, 这类人文景观往往发生在城市边缘地带。
前面已经提到的问题, 城市边缘地带是没有预先规划, 由很多从本身经济利益出发的个别决定组成的散乱结构, 它们的发展被很多个别的经济行为的压力所制约, 城市规划无法对这些地带进行整体性的规划, 对于土地将来的建设利用、建设速度、建筑的质量和风格无法进行控制。那么对于这些地带的人文景观, 规划师难道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任其发展吗?当然不是, 如果对圈地式的私人空间发展无从下手, 我们可以试着从公共空间入手。在城市边缘地带, 通常城市公共空间也是支离破碎的, 没有连贯性。可能一些有自由精神的规划师会说, 城市边缘地带反映着我们社会的多样性, 社会公众利益的多元化, 所以这里的规划应该更多的是发展性的规划, 而不是大空间的控制来抑制经济的发展建设。这当然是对的, 可能城市边缘地带从最初个性上就是反映大城市的多样性、包容性和一个宽容的大都市的风格, 然而光顾经济的发展无法对环境的影响、社会的发展进行控制, 这里的人文景观不会有一个可持续的面貌, 而是由于经济活动而不断被改变的, 民居和其他城市功能会在这里无序蔓延, 这不是宜居的模式, 也不会让居民有对“家乡”的感觉和责任心。
在美国, 城市规划师和景观规划师在城市边缘地带正试图通过对城市绿带的规划来控制居民区的无序蔓延, 减少不必要的土地开发, 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类似的例子, 在荷兰的城市阿恩海姆西部边缘的舒依特格拉夫, 大片原来农业用地要转变为城市边缘地带的居民区, 规模大约是6500座房舍。景观规划师通过强硬的手段来控制人文景观的发展 (见图20、图21) 。景观规划首先确定出所谓生态轴线, 尽量把所有的树木群、水渠河道、堤坝、渠道以及原来的一些草地 (用于牧业的草地) 等等现有资源先确定下来, 这些被保留下来的资源是绝对不可以被破坏的, 这样将来的发展被规定到一个个“限定空间”里面 (如图21中灰色区域显示为将来发展的“限定空间”) , 城市边缘无政府状态的发展就会得到抑制了。
再分解下去, 这个区域的所谓生态轴线由两个层面组成。在城市功能集中地带的边缘, 通过比较密集的树木群组成的轴线会把将来发展的居民区“融入”到整个景观的背景中去, 民宅都坐落于树群所定义的“房间”里面 (见图22) 。另一个层面是水渠、堤坝以及大片草地形成的带状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有大片现有景观中的生态资源, 通过合理的治理和保护来确保将来地区水资源和牧业发展的需要。将来的居民区景观与这个资源网络的利用必须结合起来 (见图23) 。这个例子是对城市边缘地带无序发展的回应, 给将来的人文景观发展留下一个框架。在我国城市边缘地带, 与乡村地区交接的地方, 农业文化毫无疑问是在人文景观中有特殊意义的因素, 而城市功能的扩张会成为将来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这时候如何在不妨碍发展的同时能够利用现有资源, 制定出人文景观可持续的发展方案是一个不断学习总结的过程。
(四) 总结因地制宜开发利用人文景观的模式
前面举的三个不同欧洲国家的例子代表着三种不同维护开发景观的模式, 无论哪一种模式, 都必须是从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础上出发, 只有这样的景观模式才有可能是可持续的。景观的建设是根据区域的人文特征和将来的发展从里到外的调养, 是一个非常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城市边缘地带和乡村的人文景观反映出什么样的风貌、什么样的气质, 是他们内在发展动力的一种体现, 是因地制宜的结果。所以景观规划、景观建筑的专业人士不只是设计师, 而同时应该是学识广博的城市和区域发展问题的研究者。
前面已经提到, 因地制宜要求从区域景观本身的可利用性出发, 不过度开采资源。通过我们的建设, 可以把对土地的利用完全改变, 本来可以发展旅游的地区也可以用来发展高新工业, 本来的农业用地可以变为居住区域, 在我们开发时必须对景观本身存在的资源合理的维护或利用, 因为销毁放弃现有的资源总是需要对环境做很大的改变。比如荷兰的例子虽然对用地的性质作了很大的改变, 但同时尽可能让本来景观的资源对将来的发展仍然保留它们可能的绩效, 同时保护了原来人文景观的大结构, 控制了将来人文景观的风貌, 所以对我国的景观建设很有借鉴意义。我国城市边缘以及乡村地带的景观建设模式应该都可以从这三种因地制宜的模式中找到可利用的理论或因素, 创造出自己产业发展和景观建设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88-2007, 镇规划标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我喜欢的一处自然景观作文 篇三
黄山美如仙境,我推荐你去那里饱览一番美景。
黄山整座山看起来就很美。它一会儿被云雾“盖”住,似乎把我带进了一个云雾环绕的仙境,一会儿一半被云盖住,一半已经散去,那半山的雾好像在跟人们玩捉迷藏,一会云雾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就像把一块绿宝石上的灰尘清理掉似的。
黄山上的松柏很神秘,它老是被朦胧的白雾给包围起来,好像有又好像没有,若隐若现,搞得我晕头转向,它虽然总是被云雾给包围起来,但我还是看清了,它的样子可真是有趣,它不像普通的松柏那样尖,也不像它们那样很呆板地立在一个地方,显得很僵硬,它的松针部分很扁,就像在一根木条上挂了一顶绿帽子,十分有趣,
最婀娜多姿的,是石头,你可别以为它是那种很普通的石头,它是有“生命”的,它们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的像天狗,正在眺望远方;有的像身材苗条的巨龙,正在呼朋唤友;还有的像乌龟,正在呼呼大睡,它那副样子,就好像已经七天七夜没睡觉了呢!它们的颜色很多,有的火红火红的,有的黑不溜秋的,有的半紫半灰,有的半白半黄。这些奇石奇形怪状,美不胜收。
4.世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差异 篇四
对于“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学生学会看世界气候类型图。应充分应用课本提供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曲线图及降水柱状图,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影响因素等。先学后教,注重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对于“自然景观的差异”,虽然是选学内容,但它却是本章的总结和深化,是最活跃、最有想象力发挥的内容。可以利用教材配有相对的景观图,动画或影片等进行学习和讨论,利于学生把形象认识和概念的理解结合起来。或者利用课下查找资料,课上汇报表演等可以使课堂活跃,激发学生兴趣。设计的复合片,可以体现自然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尤其是气候对动植物的影响。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
5.我最喜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篇五
景观雕塑可分为纪念性景观雕塑、主题性景观雕塑、装饰性景观雕塑和陈列景观雕塑四种类型。
一、纪念性景观雕塑 :纪念性景观雕塑,必须有雕塑,而且必须以雕塑为主。以雕塑的形式来纪念人与事。纪念性景观雕塑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在环境景观中处于中心或主导位置,起到控制和统帅全部环境的作用。所有环境要素和总平面设计都要服从雕塑的总立意。
纪念性景观雕塑根据需要可建造成大型和小型二种。大型纪念性环境有前苏联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以及著名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而建立的“祖国—母亲”纪念性景观雕塑。纪念性景观雕塑并不一定都是大型的,比较小型的纪念性景观雕塑更为普遍。
二、主题性景观雕塑 :主题性景观雕塑是指通过主题性景观雕塑在特定环境中揭示某些主题。主题性景观雕塑同环境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景观雕塑和环境的特殊作用。这样可以弥补一般环境缺乏表意的功能,因为一般环境无法或不易具体表达某些思想。主题性景观雕塑最重要的是雕塑选题要贴切。一般采用写实手法。
三、装饰性景观雕塑 :装饰性景观雕塑是以装饰性景观雕塑作为环境主要构成要素。装饰性景观雕塑调整可丰富环境特色。
6.论园林和景观的异与同 篇六
其实园林与景观并非泾渭分明, 大可不必强画一条线分开。实际上两者既有交叉联系之处, 又有着各自的特点与规律。下面就将探讨园林与景观的异与同。
1 园林与景观的相同点
园林、景观的本质相同, 只不过是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叫法而已。这就好比10岁的你叫青年, 30岁的你叫中年, 60岁的你叫老年。不管青年、中年还是老年, 区别只在阶段, 但本质都是你。园林与景观的本质都源于人类对美好居住环境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不管是处于狩猎和游玩需求建造的园林, 还是为了解决紧张人地关系而出现的景观, 实际上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探索、协调和重塑。中国文化历来强调“天人合一”, 园林和景观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各种手段来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
2 园林与景观的不同点
2.1 产生背景
园林最早可追溯到殷、周时期, 帝王出于游玩、打猎的需要, 建立了“苑”、“囿”, 西晋张翰《杂诗》有“暮春和气应, 白日照园林”句, 园林一词正式出现并沿用至今。此外士大夫阶层隐逸山林, 寄情山水的心理, 则促成了私家园林的大量涌现。由此可见园林是我们祖先所需要的一种生活条件美好的实际生活境域。其服务对象通常只限于帝王、贵族, 主要功能为狩猎、通神、娱乐等等。
而现代意义上的景观则是在大工业、城市化和社会化背景下产生的, 工业化导致城市环境极度恶化, 城市作为文明和高雅的形象被彻底破坏。相反成为了丑陋和恐怖的场所, 而自然原野和田园成为了逃避的场所。因此才有以Olmsted为代表的景观设计师的出现和景观设计学的诞生。
景观的主题, 由娱乐欣赏, 转变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即解决土地综合体的复杂的综合问题, 解决土地、人类、城市和土地上的一切生命的安全与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2 设计范围
园林是贵族化的土地, 无论面积广阔的皇家园林, 还是偏安一隅的私家园林, 服务的都只是少数的贵族, 而不是服务大众, 所以在设计范围上着眼的都只是一块特定的地域范围, 因此更加重视的是个体本身形式, 较少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
景观的设计范围更广, 内容也更丰富。大到城市的总体形象设计, 具体到城市节点如城市广场、城市公园、滨河亲水空间、街区景观、街头绿地、居住区环境设计等等;小到雕塑小品、种植配置、水池花池、铺地栏杆、桌凳垃圾箱, 几乎涵盖室外造型艺术的一切。
2.3 设计观念与手法
园林起源于创造一个处于真实或模拟的自然中的生活环境或是与大自然对话的空间, 基本设计方法是在现场真实时空中“相地”、“立基”和“地图”, 其特点是始终是在一个三维空间中, 以换位思考的方式, 身临其境的构想和谋划, 绝不为了平面的构图而牺牲舒适和功能。这种方法是实事求是且具有科学性的, 但也不是十全十美。具体表现在更适于小型的园林, 而非大面积的场地。而且园林的发展始终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 其创作更多是靠经验, 较少以理论的形式进行总结, 即所谓“知其然, 但不知其所以然”。
景观的产生和发展伴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巨大进步, 因此设计观念与手法上发生了重大的变革, 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整体性、生态性和创新性三个方面。
(1) 整体性。现代景观设计不再仅仅考虑场所本身, 也不再是与周边环境保持简单的视觉和空间意义上的和谐, 而是要将景观放在一个不断发展的、宏大的、由所有的人造事物与自然事物组成的系统中去考虑。
(2) 生态性。环境恶化与资源短缺日益严重, 应运而生的生态与可持续的思路让越来越多的环境规划设计行业在不断地吸纳生态观念, 因此景观不应只是给人以强烈的唯视觉的感受, 景观设计也绝非是人工制造一片吸引或刺激眼球的东西。
在景观的实践中贯穿了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主张采用促进维持自然系统需要的基本生态过程来恢复场地自然性的整体方法;强调能量与物质循环使用的基本原则, 充分利用太阳能与废弃的土地, 废物回收再利用;注重人工湿地和水环境净化等等, 提倡创造一种低能耗、无污染、不会削弱自然过程完整性的绿化空间。
比如沃克事务所在IBM索拉纳 (IBM Solana) 园区总体规划中提出了景观与环境优先的基本建设原则, 保护了大片十分可贵的大草原与岗坡地等当地的自然景观。佐佐木事务所 (Sasaki Associates) 在查尔斯顿水滨公园 (Charleston Waterfron Park) 设计过程中, 不仅保留, 而且扩大了公园沿河一侧的河漫滩用地以保护具有生态意义的沼泽地。
(3) 创新性。要素的创新:现代景观的设计要素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宽泛和自由, 既有马克笔、油画棒、CAD的表现方法, 又有金属、玻璃、拉膜、塑料现代材料和木材、岩石、黏土、乡土植物等原始材料的大量使用, 以及现代光、声、水电技术的普遍侵入等等。这些为设计者提供了广泛的创造可能性。例如沃克在伯奈特公园的喷泉中, 舒沃兹在瑞欧购物中心庭院的黑色水池池底分格条均用了光纤代替灯光效果, 这是在现代技术支撑下才能达到的效果。
意识的创新:景观在意识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从传统文化的挖掘到现代场所精神的追求。视觉是景观的外在表现形式, 还是其结构自然生长的结果, 衡量景观设计的标准不能看其能不能“入画”, 而是有没有生命力。设计师只有更深入挖掘场地中隐含的特质, 充分揭示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 才能领会真正意义上的场所精神。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充分反映了设计师对场地现状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俞孔坚处于对场所历史文脉的尊重, 没有将传统风格套在这块坐落在东北土地的校园上, 而是反常规的应用了极富中国特色的水稻, 造价低廉而又有生产功能, 重新建立起中国青年与古老土地以及传统文化的联系。
摘要:园林、景观是我国风景发展事业中经常出现的两个概念, 目前对两者的差别尚存在较大差异。阐述了两者之间异与同, 指出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之处, 又有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园林,景观,相同,差异
参考文献
[1]胡玎.一学两名——园林和景观[J].2005 (10) .
[2]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1999[10].
【我最喜欢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推荐阅读:
我喜欢的名言作文 我最喜欢的名言06-21
最喜欢的歌作文 我最喜欢的歌07-09
我最喜欢的课堂08-28
我最喜欢的节日春节07-21
我最喜欢的一个词08-10
我最喜欢的动漫论文09-14
我最喜欢的名言的日记07-17
我最喜欢的石头作文350字06-17
关于苹果作文:我最喜欢的苹果07-04
我最喜欢的动物600字作文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