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组成教学反思

2024-09-08

6和7的组成教学反思(精选11篇)

1.6和7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一

6和7的组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6和7后进行的,本节课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的基础,在设计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的

1、通过复习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

课一开始,我让孩子们背一背5以内数的组成,说一说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的学习方法。通过复习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这样学习新知识会变得更容易,也更容易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的时间和空间。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探索。如:在本节课中,我让学生给圆片涂色、同桌合作分学具等活动中去自主探索6和7的组成。在记6和7的组成时,我又让学生自由记、师生互记、同桌合作记,这些活动,表明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交给了学生,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操作实践,根据低段学生直观――抽象的认知特点通过把学具分成两堆这一具体操作的活动来初步了解7的组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掌握6和7的组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练习形式多样化。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巩固反馈阶段我设计对口令、拍手、猜数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把知识和游戏结合起来,使孩子们注意力集中,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了新知。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地方:

1、板书7的组成时写得太小,不够清楚。

2、整节课提无效的问题比较多。

3、强调数的组成不够到位。

2.6和7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二

《8、7、6加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比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口算导入

1.师:同学们,咱们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快。

2.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很好,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课件出示儿童乐园)

3.师: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谁说对了谁先出发!

师:最后一题,9+7得多少?咱们一块答!(生答。师问:你是怎样算的?)

二、自主探究,学会算理

1.激趣导学

(1)儿童乐园已经有很多人在等着买门票了,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该买多少张门票呢?(课件出示主题图)

(2)学生汇报、交流。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数的。

生2:用接数法。

2.汇报点拨

(1)8加几(教学教材中的例1)

师:9加几的方法咱们已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算法用学具摆一摆,并和同桌说一说。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演示,说算法。(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通过比较,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记下来。题目:你觉得哪种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师: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几道题。(课文第105页第1题)

师:这些题目都是几加几?怎么算?

生小结。

(2)自主探究7、6加几(教学教材中的例2)

师:同学们刚才都学得不错,下面咱们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项目。(课件出示游乐项目及票价)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呢?(学生列算式,教师将板书设计成两组,一边写大数加小数,一边写小数加大数)

师:咱们先看左边的算式,比如:8+4,怎么算?(学生说算法)

师:那这边的其他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桌说一说)指名学生说出7加几、6加几的算法。

(3)算法多样化(教学教材中的例3)

师:请看右边的算式,怎么算?比如:8+9,看哪位同學想到的方法最多?

生1:把8凑十。

生2:把9凑十。

生3:从9+8=17想到8+9=17。

师:解同一道题,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算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

三、当堂训练

1.做一做:瞧,车来接我们回家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几句话?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04页,在第一题的第一幅图里圈出10个算式,再进行计算。

2.做“找朋友”游戏。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在这节课表现得很好,谁来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比较认真,这为学生的积极活动和有效参与奠定了基础。生动的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设计教学时,通过采用创设情境、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口算引入,引起兴趣。

师:咱们比一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

2+3 4+1 3+3 ……

师:刚才大家口算又快又准。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课件出示游乐园)

师: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谁说对了谁先出发!(课件出示小车上的算式)

生1:8+2=10 7+3=10 10+1=11(小组内学生依次回答后小车开走)

生2:9+1=10 9+3=12 9+5=14

9+7=16(让学生说说最后一题怎样想的)

计算课教学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很重要。上课伊始,笔者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通过“比反应快慢”“答对就出发”等环节让学生有一种比一比、试一试的心理,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就要求学生积极行动、全员参与,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证明算理的教学。

师:看看游乐园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游乐项目及票价)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呢?

师: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学生交流后回答)

生1:我想玩“木马”和“小汽车”,列式是“5+7”。

生2:我想玩“小汽车”和“小飞机”,列式是“8+7”。

……

师:(将学生列出的算式写在黑板上)列了这么多算式,你能算出自己要花多少钱吗?

生1:我花了12元。

生2:我花了15元。

……

师:好,请同桌间说一说,你所列出的算式的答案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师:大家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

生2:相加的两个数一样。

……

师:你们真会观察,都说对了!那我来考考你们。(出示7+6=13 6+5=11,请学生说说另外两个式子的答案)

在这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将例2、例3进行整合教学,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遇到困难时同桌间相互讨论,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课设计以游乐园为主线,教学时注意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最后进行课外延伸,张扬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样设计,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深度,方法上有灵活度,结果上有效度,达到了设计科学、训练有度的目的。

新教材实施以来,学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每个教师备课时都要预想到的,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上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 欧孔群)

3.6和7的组成教学设计 篇三

红农小学---贺志伟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1、是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

2、是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语: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和咱们一

(一)班的小朋友一块儿来学习,我感到特别高兴,你们也高兴吗?

老师听说呀,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是好样的!上课时,每位同学都能坐得端端正正,而且善于开动小脑筋。今天,咱们也让在座的这些老师们看看我们的精彩表现,好吗?这里,老师还特意为我们一

(一)班的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咱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朋友学得最棒,能够得到老师的礼物!好啦,我们开始上课吧(2分钟预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复习旧知,字谜导入课题: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数字好朋友,让我们猜一猜

它是谁?我比5大比7小(6),那我们用掌声欢迎它的到来(6下掌声),我比6大1(7),同样用掌声欢迎它到来(7下掌声),这节课我们来学习6、7的组成。(板书)

三、创设情境,学习6的组成:

1、多媒体出示幻灯片

2、老师今天把喜洋洋和它的伙伴都请过来了,你们喜欢他们吗?(学生数一数,加上灰太狼一共有几个?)好了,现在喜洋洋它们正要乘坐火箭去太空参加保护地球环境的会议,要把他们分成两组,可以怎么分,有多少种分法?学生用小棒自己想试着分。

3、教师用课件演示分法。

4、找规律,掌握记忆方法

5、课间休息2分钟。

四、学习7的组成:

方法基本同上,尽量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五、游戏巩固:

1、手指游戏:例如教师出3个手指头,学生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

2、数字找朋友

六、当堂达标:

1、课件出示达标习题。

4.5.2 6和7的组成教案 篇四

【课题】第二课时:6和7的组成

【学习目标】

1、熟练地掌握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学习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学习难点】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学习准备】小棒7根,小圆片7个 【学习过程】

一、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图片

图中的鱼缸中各有几条鱼?哪个多哪个少? 指名回答

二、探究新知】

1、教学6的组成。

①把6个小圆片给涂上2种颜色,可以怎样填? 打开书第41页。在书上给小圆片涂色,教师巡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涂色。)

②让学生结合自己涂的小圆片,完整填出6的组成。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2、教学7的组成。

问:将7个小方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呢? ①学生动手操作。

②小组内讨论,有几种分法?

③学生反馈,教师板书:7 7 7

/ / / 6 1 5 2 4 3 问:我们看到了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 【

三、练习提高】

1、填一填

2、再画几个○就是7个?请你接着画

3、完成练习九的第4题。【

四、总结梳理】

在今天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

远成文化《课时掌控》《动感课堂》《畅优新课堂》

五、板书设计】

5.《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五

教学内容方面,检查ppt没有做到认真细致导致ppt出现漏洞,本来应该是5个珠子的,但呈现出来的时候是6个,致使在讲这一内容的时候未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板书摆圆片的摆法未能按照教材的要求,可能造成有的学生产生疑问,应该严格按照书本左边5个的形式来摆;鱼缸图阐述几缸鱼及第几缸鱼时没能很好地把握讲解方法,听了几位老师的建议明白了什么样的讲解形式才是学生最好接受的,也有点过于纠结这一难点,这一难点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突破,它是渗透我们整个数字的认识的教学的,应该慢慢从平时中加强巩固;最后习题量不够,讲解习题时没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及完成。

个人本身方面,一节课声音一直处于一条直线,没能做到抑扬顿挫,在调到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待加强;课堂时间方面掌握还是不够底,面对突发情况的处理还比较嫩。

6.《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六

本课中,我利用了一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这虽是一个普通的情景,但蕴涵着浓烈的师生之情,以及讲卫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齐心协力互相帮助的人文精神,我就先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的氛围,再进入主题,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从不同角度地去数图中的事物的过程中体验并抽象出数字6和7,并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收效较好。接下来利用点子图比较大小学生掌握也不错。

这节课也存在很大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能正确数出6和7物体的个数,书写6和7以及比较大小,我认为这都比较简单,所以忽略了学生书写时检测,其实有的学生书写6和7时还是存在问题的。其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及时组织学生,这对一年级学生来

7.《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愿学、乐学是本节课的出发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除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外,还有关键的`一点是要他们觉得学习数学是有趣的、有用的。在教学时,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中感觉学习的乐趣。为了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感,在动手操作的环节中,让学生先数出小棒的根数,然后用小棒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摆出小船、房子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在写数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学生在书写时,总有一些学生觉得书写很枯燥,所以在这里通过幻灯来观看6和7的书写,激发了学生书写6和7的乐趣。

8.6和7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篇八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本节新授课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7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从四个角度去描述图意,并列出四道算式,会计算与6和7相关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描述图片减法的含义,理解减法算式中6表示的意义,并正确列出两个减法算式。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熊出没”的故事引入,结合“熊二喜欢吃蜂蜜和熊大熊二植树”引出加法和对应练习,“光头强也想尝尝蜂蜜的味道和光头强的职业是砍树”引出了减法和对应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加法”和“减法”的含义。在习题的设置上,通过将“小棒图”的两道减法算式的总数和得数挖空,让学生思考,方框里应该填什么数,表示什么意义,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本节课仍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教师的引导语言和数学术语

有些数学知识或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衔接语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的。例如:在课前学生通过游戏练习了6和7的分与合,教师在引入新课时一开始是这样说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而更好的说法是“我们一起利用之前学习过的数的的分与合来学习6和7的加减法”。同时,要时刻注意课堂上使用的数学语言的规范性,“本来”≠“原来”,“总数”

2、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严谨性

在教学时,我将一图四式的“加法”和“减法”分开教学,先通过“蜂蜜图”让学生说图意、列算式、说解法,接着小结,并进行相应的练习“植树图”,本来是设计“学一题,巩固一题”的,但这样似乎切断了“一图四式”的整体性。在教完每一个环节我都进行了小结,反而将知识切得太碎。在讲完一图四式以后,我的总结没有做得很到位,部分学生还是结合了故事背景,例如“总的有7棵树,光头强砍掉了3棵,还剩下4棵”,而更好的做法是,我应该在讲完一图四式后,不管教学过程有没有延误,都带领学生总结列一图四式的方法,而且总结要精炼,压缩思路,留下最精华的部分:①左边有5个,右边有1个,合起来是6个,5+1=6,②右边有1个,左边有5个,合起来是6个,1+5=6,③总数有6个,去掉1个,剩下5个,6-1=5,④总数有6个,去掉5个,剩下1个,6-5=1。在学生掌握了列一图四式的方法后,再呈现“小花图”,让学生列出四道算式,再通过讲图意,巩固列式的方法。

3、从动态开始,应该回到静态中去 在减法的教学中,我通过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但应该在静态中总结列式的方法和列算式。

4、按物点数

一年级的小朋友还处于直观思维阶段,在数数的过程中要要求学生举起手指,点一个,数一个;在课本上数数时,应该要求学生拿起铅笔,数一个就打一个勾;在数比较多时,还应该写下一部分物体对应的数字,培养学生正确数数的习惯。(“小花图”有一个数数环节)

5、设计要结合学情,注意分配时间,切勿做到“平均用力” 本节课的课题虽然是“加减法”,但相对于加法来说,减法是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上要调配好时间,在重难点处慢下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交流练习。例如,若我能在讲“减法”时引导学生理解清楚“是从总数6中减去其中的一部分”,能够在讲完一图四式后做足够好的总结,也许学生就能够掌握好列式的方法,那么很自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当6分成3和3时,只能列一个加法和一个减法算式,可能也可以避免学生出现“3-3=0”的情况,而我却花费了将近5分多钟的时间去讲为什么只能列一图两式。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抓得太紧,自己讲得很多,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在低年级,学生往往是由足够的知识基础去理解新知识的,而我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一样去教新知识,这样有时会弄得学生学得很累,觉得老师讲的太简单,降低了学生对课堂的兴趣。而更好的做法是,在备课时,紧紧结合学生的学情,积极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设计更好的引导语言,而这也是我最需要学习的地方。

6、调整时间,务必进行“计算能力检测与反馈” 由于时间的分配不当,在课堂最后没有时间进行学生集体计算能力的检测,使得整节课计算课不完整,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6和7的加减法计算的掌握程度。“计算能力检测与反馈”的做法是:学生独立完成一定量的练习,完成后,教师批改或同桌互改,然后举手,统计全部完成的有几个,全部做对的有几个,错一道的有几个。

7、板书的规范性

板书作为课堂教学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应该是科学的教学内容与完善的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杰作,是引导学生通向智慧的桥梁。我的板书只从我的角度去考虑了,我以为通过其中一些小箭头的辅助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算式的特点,但有时候可能会增加了学生理解的困扰,这个我应该好好继续研究。

8、备课要参照课标,而不是教参

9.6和7加减法的教学反思[范文] 篇九

亿合公小学

张悦芬

6和7的加减法,这是一节计算课,但是仔细读过教参后,会发现在计算的同时,要让孩子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初步感受,在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互换位置,其结果不变,另外还要学生从会列一图两式到一图四式。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一、学生的闪光点

这次课,我觉得刘欣荣同学,让我眼前一亮,平时上课他就积极举手发言,这次课上,他依旧如此,而且积极思考,到最后自己总结出了什么时候能列“一图四式”,什么时候只能列一加一减两个算式,这是让我感到比较惊喜的地方。

二、需改进之处 1.教学内容方面

教完这节课,我整体的感觉就是每个环节都急急忙忙的,因为我又要讲算理、算法,又要渗透我上面提到的教参中希望孩子掌握的其他知识,所以导致时间不够用,但是由于我没有总结,所以导致孩子没能很好的体会。对于算法我也没有很好的进行总结,导致孩子在说算法的时候,无法说清,应该进行总结,算法有三:①直接数 ②运用分与合 ③加减法的含义,如果提前对算法进行总结,那么会节省很多时间,让孩子理解除算理算法以外的其他知识点。还有教学中有一点疏忽,就是图与所列算式之间的关系,我们由图想到如何列式,这里没有重点强调,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只是简单的模仿老师进行列式,而不是真正的理解算式的含义,应该多多加强图与式之间的联系,让孩子自己说说为何这么列式。2.习惯培养方面

①在教学中,需面向全体。而我只关注了回答问题的同学,所以导致在大约15分钟后,有的学生坐不住了,而我却没有及时发现并提醒。

10.6和7的组成教学反思 篇十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部分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教学反思

经过之前对数学数字的练习,我班的幼儿对数字组合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的开始,我们对5、6的组成进行了复习,这样用之前学过的知识先做了一个简单的铺垫,对幼儿接下来的学习也打下了基础,让幼儿在学习新知识会更容易更轻松。

本课活动完成后,幼儿对7之内数字组合还是有了一定的掌握,基本达到教学目标。

11.《6和7的认识》教学反思 篇十一

课堂上,由于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一个多月,对于上课的一些行为规范和上课的要求不懂,所以上课中难的不是知识的讲解而是学生的组织。不过从上课情况看,本节课上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感觉是停一会就得维持一下纪律,不然学生的思想会跑。也许这就是低年级学生的听课特点吧。

课上我首先从书中的情境图中抽象出本课要学习的两个数字,然后让学生通过让学生理解小棒也可以表示出6和7,并用小棒摆图形,加深学生对6和7的认识,通过让学生用6和7说一句话,不仅仅是认识6和7,更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在尺子上补数,让学生明确5、6、7三个数的大小,最后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数字,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教学设计环节自认为还是比较完整的,只是有一个环节出现了纰漏,那就是计数器的使用,上课前慌慌张张去李老师处取计数器,可是由于没有跟书上一样的计数器,只好取了一个跟过去的算盘一样的教具,结果课堂上让学生拨6和7的时候下边珠子不够用,只好从上边拨下一个,这样可能会给三年级的算盘学习埋下隐患,这是我的疏忽。

这个疏忽给我敲响了警钟,教学上一点都不能马虎,特别是数学教学,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考虑问题要周全。备课不仅仅是备学生,备教材,更要备学具,备教具。

教学时间安排欠合理,有点前松后紧的感觉,特别是6和7的写法时间不够用。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今后打算从下几方面改进:

1、多与带同头课的老师和其它老师请教,学习他们严、细、实的教学作风。

2、合理把握时间,避免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

3、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和教学、具的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 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开课教学反思-6和7的认识

★ 《习作7》教学设计

★ 《世说新语》教学设计7

★ 《十几减7和6》教学反思

★ 《理想》教学设计6

★ 《春酒》教学设计6

★ 7上教案6

★ 6和7的认识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 《8、7、6加几》教学反思

上一篇:旧机电进口流程下一篇:传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