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2024-09-18

赣州市职业健康检查程序(通用12篇)

1.赣州市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篇一

文件资料控制程序

一、目的

对质量体系文件和与检测工作有关的技术文件、资料及外来法规文件进行控制,保证检测工作和各相关场所使用的文件为有效文件。

二、范围

适用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职业病诊断及职业健康体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技术资料及外来的有关检测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等控制。无论是文本文件还是电子版本文件,都要实施控制。

三、职责

1、质量负责人组织会审和批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批准技术文件。

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制、审核、,修订,批准质量记录格式;

3、各科室负责本部门技术性文件和记录格式的编制、管理和使用;

4、医务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发放、登记和有效版本的控制,并负责组织对现有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

5、各科室主任审批相关作业指导书;

6、资料管理员负责标准和技术资料的统一分类登记、发放及回收处理。

四、工作程序

1、文件的分类(文件按资料按性质分为三类):

1.1质量体系文件的分类与编写,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三类。质量程序文件代号为SDYFY/CHX-2012,“SDYFY”表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间的数字为序号;最后的数字为发行年代号。

1.2有关检测工作持续性文件,包括:本院规定的技术文件如非标准检测方法和正式出版的或上级下发的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技术规范、技术资料等;

1.3外来有关检测工作的法规性文件。

2、文件资料按其管理方式分为受控类和非受控类。受控文件资料加盖公章和专用章,非受控文件无此要求。本院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是受控文件,外来技术文件和法规文件是否受控,分别由医务部确认。

3、文件编制与审批

3.1《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由医务部组织编制、审批,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发布实施;

3.2《作业指导书》和技术质量记录格式由相关科室负责人组织编制,医务部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

4.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效状态标识为“受控”、“非受控”;

4.2质量体系文件、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所产生的技术性文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经确认的非标方法等为“受控”文件;“非受控”文件系指不受修改、版本、回收、分发范围等限制或仅供参考的文件;

4.3医务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现行有效和文件受控管理,并加盖“职业病”专用章,统一发放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相关科室和个人,文件领用人应在文件受控发放登记表上签收;

4.4科室和个人要做好有效版本的使用和保管,当文件丢失或严重损环需补领时,填写补领申请报告,经科室领导和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医务部登记补发;

4.5任何工作人员不得将质量体系文件私自外传和复印; 4.6对进入本院计算机网络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相关的技术文件必须进行加密;

5、文件的发放

5.1对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期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由医务部及时将各种文件发放到位,保证有关人员使用现行有效文件;

5.2文件的发放范围由医务部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报质量负责人批准。特殊情况下需向上级有关部门、认可机构或客户提供有关文件时,由院长批准;

5.3文件发放时要注明分发号和文件受控状态,并记录于《文件受控发放登记表》,由领用人签收。

6、文件的修改

6.1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作状况,经常对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改,以保证有效性。修改或新的内容要在文件或适当的附件中标明;

6.2文件修改后,在将修改的文件,按规定的发放范围及时发放到位,并收回所有被修改的作废文件,对于非受控文件不作修改;

6.3医务部应定期对文件修改情况进行核对,编制文件修改一览表,防止误用作废文件。

7、文件的保存

7.1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必须妥善保管,审核时应对各部门文件保管情况进行检查;

7.2医务部应编制各部门的受控文件清单,以便于检索; 7.3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划改,不准私自外借或复制,持有人调离本院前必须交回受控文件方予办理调离手续;

7.4文件编制、审核、批准、发放、修改等形式的记录由医务部整理归档;

7.5原版文件由医务部登记归档,并列出受控文件清单,存入磁盘的文件均有备份,备份也应标识归档。

8、文件的作废和销毁

8.1作废文件由医务部负责及时从所有使用场所收回,对特殊需要保留的任何已作废文件,都应进行醒目标记防止误用;

8.2对要销毁的作废文件,由医务部负责销毁。

9、文件的借阅、复制

9.1借阅与职业病体系有关的文件,应向医务部提出申请,经医务部主任同意后,办理借阅手续;

9.2复制职业病体系文件须经质量负责人批准,由医务部办理,并登记编号。0、电子文件的控制

对计算机系统内的电子文件,应及时备份,严格控制,确保其安全完整。

11、外来文件的控制

11.1外来的法规性文件、国家和行业标准等经业务副院长确认可直接引用。非法规性文件的引用由业务副院长批准;

11.2外来文件由医务部负责收集,统一编号,发放到相关部门使用,收回文件;

11.3对外来文件应定期检索;及时更换有效版本。

12、文件的评审

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定期组织对现有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评审,各部门结合平时使用情况进行适时评审,必要时予以修改。

13、文件的处理

13.1上级下发文件和实验室外发文件应保存3年;与质量体系、组织机构等相关的文件可作永久保存。

13.2技术性文件包括产品标准、检验方法、操作规程、临时制定的特殊检验方法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对应相关的检验方法作为永久性资料保存。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应分开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13.3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产品及附件等,应作为永久性资料保存、发放与回收应履行登记手续,实验室工作人员调离或退休时需将手册收回;手册换版后旧版作废,并按原编号收回。收回的旧版本手册按规定销毁。

文件名称: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程序

1、目的

为了保证我院质量体系的持续使用性和教育性,并及时进行一切必要的更改与改进,特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内部质量体系管理评审的内容、程序、方法,以确保各项工作持续不断地按质量体系的要求运转。适用于我院的质量体系管理评审。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

3.1.1批准质量体系评审计划和所需资源并组织实施 3.1.2确定参加评审的人员

3.1.3批准通过评审的修改与改进意见 3.2质量负责人

3.2.1提出管理评审的建议和计划

3.2.2汇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实施有效性评价和检查结果反馈

3.2.3安排对各项改进措施完成情况的跟踪。3.3评审人员

3.3.1按本程序要求,准备、实施评审

3.3.2审定、通过所建议的内容并形成文件负责指定纠正措施、计划,并组织实施。

3.4医务部主任

3.4.1具体编制评审计划、评审程序和评审方法 3.4.2负责将审定、通过所建议的内容形成文件 3.4.3将管理评审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归档。

4、工作流程 4.1评审的主要作用

4.1.1检查质量方针、目标的实施情况,确保持续稳定地满足委托人和社会的期望;

4.1.2发现质量体系的薄弱环节,找出改进的途径; 4.1.3评估质量体系因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改进的内容; 4.1.4当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更后,评价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4.1.5向上级汇报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 4.1.6标准/规程的更新、检测技术的发展; 4.1.8人员素质培训情况。4.2评审的内容

评审内容在方针和目标、组织机构、程序、过程、资源等方面围绕“现状”和“适应性”两方面来展开,主要有以下五方面内容:

4.2.1方针、目标是否适宜?需要调整哪些内容以适应社会需求和医院的发展需要?

4.2.2组织机构、管理职能是否适合协调?

4.2.3各项程序制定的是否合理、有效?是否需要增加和修改?

4.2.4各项程序制定是否受控?有没有内部质量控制?

4.2.5资源是否配置得当和充分?能否满足实现方针和目标的要求?

4.3评审方法

4.3.1策划准备

评审前,进行策划,确定评审的目的、组织、内容、重点、方法、时间安排及评审输入准备工作要求,并以书面形式发给参加评审的部门和人员。

4.3.2制定实施计划

按策划的要求收集评审输入信息后,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列出需评审的全部议题,形成评审计划,提前发给与会人员。4.3.3召开评审会议

由我院医务部主持召开评审会议,全体评审人员参加,先有质量负责人汇报上次评审以来质量体系的运行状况,内审的汇总分析报告,再由与会人员根据计划内容进行逐项讨论、评价最后由会议主持人进行总结,并形成决议。

4.3.4编制评审报告

有指定人员根据计划、会议记录、分析报告等编制评审报告,经有关领导会签后,由我院医务部批准颁布。

4.3.5评审记录归档保存

评审活动结束后,由医务部负责将有关记录进行整理,完整归档保存。保存的记录包括:实施计划、各种输入信息资料、会议记录、评审报告、验证记录、报告分发清单。保存期5年。

不合格工作控制与纠正、预防措施程序

1、目的

保证检验、服务的质量及我院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防止不符合证书/报告的发放或使用。

2、范围

适用于职业病诊断及职业健康体检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技术要求的检测活动,及不合格证书/报告的控制。

3、职责

医务部负责对体系和技术运作各环节中出现不符合项目进行识别,并跟踪处理结果;

证书/报告签发人负责证书和报告的质量控制; 质量负责人对质控中存在的问题有权作出处理决定; 科室主任对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负有监督和验证的责任。

4、定义

不符合工作:是指管理或技术活动不符合管理体系文件或检测/校准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按其不符合的原因分为三大类,即:

4.1体系性不符合——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上的要求,没有按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描述或根本没有描述;

4.2实施性不符合——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上所描述的要求,覆盖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但实施中没有按文件描述去做;

4.3效果性不符合——文件上所描述的完全符合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实施中也实施了,但效果不好。

5、不符合项目的识别

5.1、检测人员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开展检测工作,一旦发现偏离,应及时报科室质量监督员。

5.2、科室质量监督员(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开展的各项检测工作过程进行监督,对一般不符合检测程序需现场纠正的项目,纠正完毕后,以文字形式报医务部备案。5.3、医务部通过对科室的反映以及职业病诊断和职业健康体检过程中出现的抱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专项审核建议,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5.4、不符合要求的证书/报告不准出医院,如果已发出立即收回,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5.5、经常性或重复性出现的不符合项目和不合格产品,属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不完善的,则按《文件控制程序》进一步修订完善。

人员培训资格考试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必须对从事质量管理活动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工作人员)进行实时培训、考核,保证工作人员符合有关工作的规定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院职业病诊断及职业健康体检活动有关人员进行专业技术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考核等活动的控制。

3、职责

3.1医务部负责对检测人员的能力、技能考核及上岗培训、考核;同时负责组织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收集培训课件及外部培训的资料、统计汇总工作;

3.2、医务部对所有技术人员的相关技术资料及记录归档和保管。4工作程序 4.1、制定培训计划

4.1.1各科室根据工作需求及自身发展需求,年初写出计划报医务部;医务部依据各科室提出的培训计划,结合本院发展的需求,制定出医院培训计划报主管业务领导审批。

4.1.2医务部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能力比对试验、现场监督检查及人员持证情况分析,提出培训计划报主管领导审批;

5、组织培训 5.1岗前培训

对新分配、新调入及转岗人员由医务部组织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国家和卫生部颁布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技术规范、院规章制度,拟上岗所需应知应会知识等。培训方式由医务部组织专门人员授课,并负责记录和考核。5.2岗位培训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需要,所有技术人员在本着知识更新、技能提高的原则,对本专业的业务动态应及时了解,各科室负责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座谈会、标准和规程应用研讨会,互传互授相关知识和技术。

5.3适时培训

5.3.1医务部负责及时跟踪标准、规程等技术规范的修订情况,并组织人员参加培训; 5.3.2原则上涉及职业病诊断及职业健康体检业务的每个新标准和规程,应尽可能的派出业务骨干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学习及技术交流会;

5.3.3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班学习人员回院后,有义务负责对其他从事该项工作人员的培训,以科为单位组织学习,属公共项目的可在全院专业技术人员专题会上讲课;

5.3.4凡送出参加培训的人员培训结束后,一律到医务部登记,被培训人员需向办公室提交证明其参加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的证明材料(如考试成绩、结业证书、学分证书等)学习资料上交办公室并存档。

6考核、归档

6.1、医务部负责组织实验室人员参加国家、省、自治区主管部门组织的人员取证考核和实验室间比对验证等专业考核;

6.2、医务部负责所有的培训资料和记录,以及每位技术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资格证书等,建立个人技术档案。

记录的管理程序

1、目的

为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供客观证据,达到可重复操作,对记录档案进行控制,为检测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

2、范围

适用于质量和技术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存档、借阅、维护、清理等环节。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记录格式的批准。

3.2、质量负责人负责内部审核,管理评审记录的保存,批准质量记录格式。

3.3、医务部负责质量记录的控制,技术记录格式的备案,检验记录及报告副本的管理。

3.4、各相关科室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管理。

3.5、医务部负责相关记录的收集和整理,于次年二月底前归档保存,检索查阅,维护和清理并提出销毁处置方案,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4、程序

4.1、记录的分类

4.1.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形成的记录为质量记录,主要包括:

4.1.1.1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 4.1.1.2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记录; 4.1.1.3人员培训和考核记录; 4.1.1.4抱怨处理记录;

4.1.1.5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记录。

4.1.2检测等技术运作形成的记录为技术记录,主要包括 4.1.2.1检测原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实验室的环境监测记录; 4.1.2.2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记录; 4.1.2.3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

4.1.2.4仪器设备检定、维护、保养、比对及运行检查记录 4.1.2.5证书/报告及副本。4.2记录的收集

4.2.1医务部及相关科室按各自的职责范围,对已完成的质量活动,按照规定的记录格式认真记录并整理收集。

4.2.2检测原始记录应完整地记录标准中规定的信息,包括检测结果、数据处理、结论,确保检测过程的可复现性。记录中还应包括检测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签名。

4.2.3检测原始记录不得涂改。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应在错误的数据上划斜线并将正确值填写在右上角。对所有的改动应有改动人签名或印章。

4.3记录的编目

应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的方式进行。4.4 记录的保存

记录的保存,由各相关部门收集整理和编目后,经医务部审核,统一保存在医务部档案室。职业病鉴定办公室的质量管理记录和检测技术记录保存期为五年,有保存价值的需延长保存时间。

4.5、记录的管理

4.5.1存放记录的场所应干燥整洁,具有防盗、防火设施,室内严禁吸烟或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4.5.2档案管理人员应及时登记存档记录,以方便检索查阅 4.5.3本单位员工因工作需要借阅记录必须经医务部批准,复制记录必须经医务部负责人批准。

4.5.4外来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借阅和复制记录,确因需要须经质量负责人批准。

4.5.5借阅、复制记录应办理登记手续,借阅人不得泄露和转移借阅,不得在记录上涂改、划线等,阅后即时交还管理人员,并办理注销手续。

4.6、记录的保密

4.6.1记录应存放在指定场所,并采取保密措施。4.6.2借阅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摘抄或将记录带离指定场所,不得查阅其他无关记录。

4.7、记录的销毁

档案室保存的记录如超过保存期,由记录管理人员提出销毁申请,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由管理人员执行销毁。

开展新的工作项目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保证职业病诊断及职业健康体检质量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利用现有资源和监测能力,对检测项目进行更新拓宽,以适应五家渠市及农六师各企业单位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我院新的检验室建设和新工作领域开发的控制及扩项前的准备工作。

3、职责

3.1、医务部负责新项目的人员培训管理。

3.2、医务部负责填报新项目立项申请,参与仪器设备的订购,设备到货时的验收、标识、建档。

3.3、医务部负责新项目的申请受理,组织评审、认证考核。3.4、医务部制定新项目开展计划,组织实施和验证,及运行后的管理。

4程序

4.1各科室工作人员每年年初向本科室负责人提出新项目申请,并填写《新项目申请表》。

4.2、项目评审

医务部对新项目进行初审,征求科室意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报技术负责人批准执行,并填写《新项目申请表》,负责项目管理,对计划进行监督检查。

4.3 新项目实验或研究

4.4新项目实行负责人负责制,新项目所在科室负责编制新项目检测能力分析表、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格式,报技术负责人批准。

4.5新增检测项目的验收按照标准编写必要的检测细则,购置、安装、调试仪器设备,并经过检定,配备必要的环境设施

4.6验收内容

4.6.1检测用质量文件是否齐全、规范,文件控制是否复核检测工作的程序。

4.6.2通过模拟检测样品考核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符合要求,立项实验室的建成经试运行一阶段,出具检测报告后可报请验收。

4.6.3通过校准、比对或重复检测的结果,评定系统准确度是否满足要求。

4.6.4本程序所形成的质量文件由医务部收集归档。

检测报告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检测报告的管理实施有效控制,确保其满足规定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院对各科检测报告的管理。

3、职责

检测报告管理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医务部及有关科室实施

4、程序

4.1检测报告的工作流程

4.1.1来样进入检验科、被检测人员到功能科、放射科后,检验科主任负责对来样做好验收、编号、登记及血样检查的报告工作,功能科、放射科工作人员对被检测人员进行检查,并认真完善地填写检验报告;

4.1.2检验人员收到样品后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认真负责地操作,一丝不苟地做好原始记录,正确无误地运算,迅速及时地报告,检验结束后,应将记载过程和结果的原始记录交同科室技术人员校核。在校核过程中发现有差错,校核者应通知检验人员按规范改正、签名或印章,然后重新校核;

4.1.3各科检验报告打印过程中,出报告医师应认真负责,一丝不苟,遇到字迹不清或疑问处,应及时向有关人员询问清楚,如发现严重差错应及时报告科室负责人,由科室负责人及时处理,并按规定手续改正,然后再打印报告,报告中若有分包内容时,应明确标识。报告完成后,由原审核科室负责人审核后签字;

4.2检验报告单的发放

4.2.1 审核签字后的检验报告单交医务部签收; 4.2.2检验报告经校对、审核、技术负责人对不合格报告签发生效,质量负责人对合格报告签发生效,如发现问题,可以决定暂缓发出报告,要求复查,复查资料应一并归入同一份档案内。

4.2.3经审核并签发的检验报告,交医务部,根据院规定,体检报告在客户全部完成体检后一周出具报告单(体检人员超过100人完成体检后二周出具报告单);

4.2.4 检验报告一式一份,检验报告由委托单位按规定时间领取后,医院不保留底单。

4.3 检验报告的保密 以任何形式传送检验报告,要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

检测结果质量保证程序

1、目的

对检测的有效性进行监控,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采用统计等技术检测结果进行监控,保证检测结果质量的各项活动。

3、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对监控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审,批准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计划;

3.2 医务部是负责监控的组织,检验科负责制定比对验证计划。

3.3 各科室主任负责实施监控;

3.4 实验室负责本室比对验证工作的组织落实。

4、程序

4.1各科根据检测项目的技术特性,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科室负责人审核后组织实施,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 4.2各科在监控过程中发现检测结果异常的,应及时填写《检测结果异常情况记录表》,经科室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质量负责人,并按《不符合工作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3 医务部每年初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制定比对验证计划。对一些未参加比对的参数,医务部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实验室间比对,选择的实验室应是自治区级以上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的实验室。比对验证计划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医务部组织实施;

4.4 检测的有效性实施监控可采用下列方法

4.4.1 定期使用核查标准或有证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 4.4.2 参加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 4.4.3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4.4.4对留样进行再检测; 4.4.5 实验中的质量控制;

4.5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全院的监控方法、监控计划、监控结果以及认证比对验证结果得有效性进行评审,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纠正措施。

申诉和投诉处理程序

1、目的

正确处理来自客户或其它方面对本院职业病诊断及职业健康体检工作质量不满意的抱怨,维护客户合法权益和本院服务信誉。

2、范围

适用于委托方或有关单位对我院监测工作提出的建议、申诉和投诉的受理、处理答复和纠正措施过程。

3、职责 3.1 医务部负责申诉和投诉的受理、处理;

3.2 申诉和投诉涉及的责任人或责任部门负责纠正过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指定纠正、预防措施并组织实施;

3.3 质量负责人批准申诉和投诉的处理、组织由申诉和投诉引起的内审。

4、定义

申诉:是客户对实验室提供的检测/校准服务或数据、结果得异议。

投诉:是客户以口头的形式表达对实验室提供的检测/校准服务的不满意和抱怨。

5、工作程序

5.1 申诉和投诉的信息来源; 5.1.1客户;

5.1.2 与客户的直接沟通; 5.1.3 问卷与调查;

5.1.4 来自消费者组织的报导;

5.1.5 媒体的报导; 5.1.6 行业研究活动。5.2 申诉和投诉受理

5.2.1 热情接待来人、来电。尽可能详细问明情况并填写《申诉和投诉受理记录表》;

5.2.2 认真阅读材料并妥善保管,如遇异议可与信息来源处联系取证;

5.2.3 根据记录和材料填写《申诉和投诉登记表》,对申诉或投诉的内容作出适当的描述。

5.3 调查分析、确认事实

5.3.1 申诉和投诉是反映服务质量的重要信息之一,受理后应及时和相关责任部门及人员联系,通过调查核实,分析研究,确认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

5.3.2 必要时报告质量负责人,组成专项调查组进行调研、分析评判。

5.4 申诉和投诉的处理

5.4.1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按《预防措施、纠正措施、改进控制程序》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a.质量体系适应性和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b.检测工作质量方面的问题; c.责任人职业道德方面的问题;

5.4.2 属下列情况之一的,按《预防措施、纠正措施、改进控制程序》制定实施预防措施;

a.客户或其它方面的期望、要求; b.通过调研印发的其他潜在的不符合倾向;

5.4.3经确认不属于本院责任的问题,通过与申诉或投诉者沟通解决。

5.4.4 当客户申诉或投诉重大质量事故时,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可联合决定进行附加审核;

5.4.5填写《申诉和投诉处理报告》。向申诉或投诉者或其它方面通报处理结果并征求意见;

5.4.6 因本院过失所造成的客户损失应与其协商解决,直至客户满意。

5.5做好申诉和投诉处理的记录并保存。

进入和使用特殊工作区域要求的程序

1、目的

对进入和使用特殊工作区域的人员进行控制,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2.范围

适用于进入和使用无菌室、千级实验室、艾滋病检测实验室、P2实验室、梨花实验室和计算机机房等特殊工作区域的人员

3、职责

3.1 医务部、检验科负责做好对外来人员进入和使用特出工作区域的人员进行控制、登记工作。

4、程序

4.1 HIV实验室

4.1.1HIV实验室需持上岗证的检验员进入;

4.1.2进入实验室严格遵守《HIV实验室安全规则》 4.1.3 如有外来人员需经该室负责人同意方可进入; 4.1.4检验人员做好对被检者的保密工作。4.2 无菌实验室及千级实验室

4.2.1 检验员使用无菌室、千级室、P2实验室杀菌半小时后进入;

4.2.2进入无菌室、千级室、P2实验室严格遵守《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4.3 理化实验室

4.3.1 非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4.3.2 工作应有计划,做好必须的准备,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室台面及地面应经常保持干燥、清洁;

4.3.3 工作服应经常洗换,不得在非工作时穿用,以防有毒物质扩散。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吃东西。

4.3.4 一切用品和工具用毕后、放回原处。4.3.5 离开实验室应切断水、电源、关好门窗。

抽样程序

1、目的

本程序对我院抽样工作的方法、职责和程序实行有效的控制,以确保整个检验工作的质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院抽样工作。

3、人员职责

医务部主任根据上级下达任务或委托客户的要求下达抽样工作任务。职业健康检查室负责按照标准确定抽样方案并组织实施; 抽样人员严格按抽样方案执行并代表医院同客户签署“委托检测协议书”;

样品室负责对所抽样品、封样效果进行检查验收。

4、工作程序

抽样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要求:

凡需抽样的产品,由检测科室根据相关标准、工作计划组织专人抽样,并对抽样工作质量全面负责。

抽样必须由本办公室二人以上接受抽样培训且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携带必要的抽样工具按规定要求的抽样方法进行。

抽样人员不准以任何形式或接口,提前通知受检单位。进入收件单位后,主动出示介绍信,先进性抽样,在办理其他业务。抽样单一式三份,一份留存被抽单位,一份随样品装箱。

封样办法

4.2.1封样用的封条、铅封等工具的管理,按抽样单的管理规定执行。

4.2.2样品抽取后,需企业送往检验地点时,应以不损坏样品外观和性能的方式采取封样措施。

4.2.3抽取的备用样品、复验样品、或第二样本,可封存在企业,但企业必须具备样品存放条件。

2.赣州市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徐州市某普通高校1 364名教师健康检查资料,其中男性662人,女性702人,分别占检查人数的48.5%和51.5%;按年龄划分:20~39岁535人,41~59岁495人,≥60岁的334人,分别占检查人数的39.2%、36.3%、24.5%。

1.2 检查项目

由徐州市某医院体检中心对该普通高校教师进行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一般检查[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脉率、血压]、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妇科、彩超、X线检查-胸片及胸透、心电图、血生化检查。各科检查均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完成并予以相应诊断。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 19.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χ2检验等统计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常见疾病检出情况

该校教师疾病及指标异常的检出人数为1 317人,总检出率为96.55%。检出疾病病种多达50余种,其中检出率较高的疾病依次为异常心电图、脂肪肝、咽炎、高血压、甲状腺滤泡囊肿、肾囊肿、肾结石、肝囊肿等。

2.2 男女教师BMI值的比较

该校男性教师的BMI值在3个年龄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教师的BMI值在3个年龄段中呈递增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男性教师BMI值在20~39岁和40~59岁这2个年龄段中均高于女性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60岁年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男女教师常见疾病检出情况比较

该校教师的8种常见疾病中,男性检出率均高于女性,其中高血压、脂肪肝、肾囊肿、肾结石、异常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肝囊肿、甲状腺滤泡囊肿、咽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此外,男女教师常见五大疾病与各年龄段关系的比较显示,除甲状腺滤泡囊肿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异常心电图、高血压、脂肪肝、咽炎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注:()内为疾病检出率(%)。a的受检人数男性659人,女性701人。

2.4 女性生殖系统病症检出情况

女性教师生殖系统疾病检出率前5位分别为:子宫肌瘤(20.7%)、宫颈糜烂(19.3%)、宫颈囊肿(17.3%)、乳腺增生(16.9%)、卵巢囊肿(6.4%)。其中子宫肌瘤、宫颈糜烂、乳腺增生在不同年龄组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宫颈囊肿、卵巢囊肿在不同年龄组中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男性前列腺增大检出情况

男性前列腺受检人数为379,前列腺增大检出人数为257,检出率为67.8%。按年龄分组:20~39岁检出率为33.3%,40~59岁检出率为54.2%,≥60岁检出率为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注:()内为疾病检出率(%)。

注:检出率比较,χ2=36.426,P<0.01。

3 讨论

3.1 BMI反映的高校教师营养与肥胖状况

BMI是目前评价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近几年国外学者多数主张采用BMI,认为BMI更能反映体脂增加的百分含量,可用于衡量肥胖程度[2]。本研究结果显示,徐州市某普通高校男性教师的BMI在不同年龄组的变化不大,而女性教师的BMI在3个年龄组中随年龄增加而加大,这与张增娜等[3]的研究结果一致。此外,男教师BMI在20~39和41~59岁这两个年龄段中均高于女教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60岁年龄组中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是因为男女BMI值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大,但男子BMI均值在50岁之后增幅减缓并略有降低,并同女子均值缩小差距[4]。

3.2 脂肪肝是该高校教师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

该高校教师脂肪肝的检出率(57.8%)较高,高于徐州地区体检人群脂肪肝检出水平[5],是影响该高校教师群体健康的重要病症。相关研究结果指出,影响脂肪肝发生与进展的高危因素主要有肥胖、营养过盛、高血压病、病毒性肝炎、性别、BMI、嗜酒、糖尿病、高脂血症等[6,7]。高校教师的生活水平较高,其长期高能量、高脂肪的摄食加上缺乏足够的时间运动可能是导致高校教师脂肪肝检出率高的主要原因。从性别与年龄上看,男性教师脂肪肝的检出率比女性要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提示脂肪肝检出率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和一定的年龄趋势,此结果与现有脂肪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似[8]。

3.3 慢性咽炎在教师群体中的分布特征

慢性咽炎是教师群体最常见的一种职业相关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教师群体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部分地区教师群体慢性咽炎的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教师群体咽炎的患病率约为13%~52%[9,10,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徐州市该高校教师咽炎的检出率(57.1%)高于我国一般教师水平。相关研究指出,高校教师中慢性咽炎的病因包括生理状况、环境条件、感染病菌、饮食习惯、精神压力等多方面因素[12]。徐州地区气候干燥,空气污染较为严重,且徐州人饮食口味偏重,普遍喜食辛辣食物,这些因素可能是导致该高校教师咽炎检出率较高的原因。不同性别之间的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性别对教师患慢性咽炎的概率并无影响。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咽炎的检出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40~59岁组人群的检出率达到最高(65.52%)。究其原因,可能是≥60岁的教师所承担的教学任务与中年教师相比较轻,且更加关注身体的健康状况,所以慢性咽炎的检出率有所降低。

3.4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在教师群体中的检出现况

3.4.1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检出率排前5位的依次为子宫肌瘤、宫颈糜烂、宫颈囊肿、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本次健康检查结果显示,在女教师生殖系统疾病中,子宫肌瘤的检出率居于首位,40~59岁年龄段的检出率最高。其可能原因是中年女教师多为学校的骨干,高强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易导致其内分泌失调,身体功能紊乱;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性激素的分泌也会随之发生较大的改变。

3.4.2 男性前列腺增大

本调查结果发现,男教师前列腺增大的检出率较高,且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趋势。汪秀英等[13]研究表明,年龄和高血压是前列腺增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这要求男性教师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好血压,以降低前列腺增大的发生风险。此外,中年及以上男性教师应积极参与健康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前列腺增生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徐州市某普通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些疾病或异常指标的发生常与高校教师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和心理状态等密切相关。据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高校教师应注意形成良好的健康保健意识;(2)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3)平衡工作与休息,防止过度疲劳;(4)积极参与健康检查,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赣州市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篇三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风险;应对;

【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53-01

职业健康检查是我国法定的专项体检项目,是法律赋予我国劳动者依法应享有的权益,主要作为预防诊断职业病的依据。临床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一般体征、化验及其他检查,具体的检查项目包括:脉率、血压、五官科的视力、晶体、眼底、外耳、听力、鼻、口腔、咽喉、内科的心脏、肺、肝、脾等,外科包括甲状腺、浅表淋巴结、皮肤黏膜等、神经系统的皮肤划纹症、膝反射、跟腱反射、肌力、股张力等,化验检查主要包括血、尿、肝功能、胸部X射线检查、心电图、B超、脑电图等检查。职业健康的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应该是由省级以上的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1、2]。近些年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升,及《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防治法》、《工商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的颁布,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重视职业健康的检查,随着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及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的增多,再加之个人因素及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原因的促使,对体检的质量的提高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3]。职业健康的检查一方面获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但同时,面临着一系列风险挑战。因此,回顾分析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工作中的问题惊醒总结汇总积极寻找改进措施对于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机构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分析我市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治疗

选取我市或者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机构13家,对医疗机构的建设、从业人员的配备情况等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2012年~2014年进行的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加以统计分析。

1.2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作流程

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作流程主要有缴费、检查人员登记照相、登记职业史、化验检查、进行内外科、视力、血压等基本体征的检查、胸片检查、肺功能的检查、最后录入检查数据,制作检查报告。检查原始资料要存档备案。

2结果

2.1我市医疗机构情况调查

2.1.1基本情况统计

到2014年,我市取得职业健康检查批准证书的医疗机构总共有9家,其中甲级职业健康审查机构有2家,乙级职业健康审查机构有7家。其中能够进行化学因素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卫生机构有3家,具备粉尘职业健康检查项目的有1家,具备物理因素职业健康检查的有1家,具备放射职业健康检查的有2家。

2.1.2人员配备情况统计

2014年我市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共270人,年龄范围在24~55岁之间,平均年龄(38.7±3.32)岁。在270名职业健康检查的从业人员中,男性90人,占总人数33.3%,女性180人,占总人数的66.7%。在对从业人员文化程度调查中显示,270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中,中专以下学历有80人,占总人数的29.62%;本科以上学历的101人,占37.41%。在从业人员专业分布的调查中显示,15人为公共卫生专业,占5.6%,82人为临床专业的,占30.37%,170人为医学检验。影响专业的,占62.96%。

2.2我市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统计

从对2012年~2014年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统计得出,每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呈上升趋势,而在这些职业健康检查中,由用人单位组织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在减少,劳动者主动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比例在逐年上升,详见表2。

表2我是2012~2014年职业健康检查情况统计(×10-2)

3结论

3.1风险来源

3.1.1资质问题

现如今,虽然未取得从业许可擅自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情况已经被杜绝,可对于那些已经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如何保证其医疗检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确实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很多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机构,会出现工作懈怠等一系列问题。

3.1.2人员结构状况

从事检验人员的学历层次反应了医务人员理论水平,专业人员的分布也体现了医疗资源是否合理的配备。调查显示,目前中专以下的从业人员占29.62%,本科以上学历的占37.41%。职业健康检查是一个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学历偏低,高学历的技术人员的缺乏,会对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造成影响。

3.1.3身份核查问题

职业健康检查的结果应该真实、客观,所以每项检查、样品采集都应对受试者的身份进行核实,冒名顶替的现象常常出现,这种情况常发生在一些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向或者劳动机会或者单位为了骗取工伤保险的赔偿等。

3.1.4职业史的认定

职业史也是职业健康监护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职业病防治法》中对有规定,用人单位必须无条件向职工提供职业史证明,可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这对职业健康检查档案资料的整理带来极大的阻碍。

3.2应对措施

3.2.1加强对劳动者风险意识教育

职业健康检查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与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实际利益有密切的关系,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加大宣传力度,使越来越多的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以便发生问题后责任划分等事宜更加明确。

3.2.2推进持续改进质量的措施

很多通过资质认证的单位,卫生部门应定期对这些单位进行评估检查,包括人员配备,设备的配备等诸多因素,以确保每次检查结果都能准确可靠。

3.2.3规范体检流程,严格执业责任人的分布

在体检的过程中,对体检的流程和责任分工要细化,每一步都要严格进行受检者身份核对,检验结果的校准签字等。最后出具的检测报告也应该由医院相关责任人签字盖章,方能生效。且各部门检验人员应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承担责任。

3.2.4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

加强职业健康检查系统的建立及联网,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共享,从而提高职业健康检查的效率,并且应推行相关电子档案的建立,实行“一人一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 卫生部.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S].2002.

4.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篇四

1.目的对经风险评价认定的影响企业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需采取控制措施,策划其相应的过程和活动,依法规定运行程序和准则,消除或降低风险,保障员工健康,预防职业病,确保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中,对工作场所、过程、作业、安全设施、防护装置、机械设备、交通、消防和员工健康保障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运行控制。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本程序的建立、实施、并推动体系实施的持续性;

3.2 技术质量处负责组织对本程序运行策划、测量、检查;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人员业务活动过程中的健康及安全风险进行管理;

3.3人力资源处负责公司全体员工有关职业健康方面的各项业务管理工作,包括职工体检、社会保险、事故报案、疾病处理、劳动保护等;执行《员工职业健康保护条例》MⅠ-2-22;

3.4办公室负责机关重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包括制定管理包括制定管理措施、管理方案或应急予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全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的用品的采购、保管和发放;

3.5监理部在搞好自身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对施工活动中的重要危险源和安全风险实施有效控制。

4.工作程序

4.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策划

4.1.1 技术质量处年初制定公司职业健康安全计划,根据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结果,确定安全目标,各部门按照公司的安全目标,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确定本部门的目标,列入计划考核,公司与监理部签定安全责任书。

4.1.2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应考虑以下方面:a机械性的;b化学性的;c电能、热能d放射性事故;e坠落及跌倒事故;f崩塌事故;g交通事故;h起重事故;i其它职业危害导致的职业病事故(粉尘、噪声、高温、灼烫等)。

4.2运行控制

4.2.1公用场所风险控制

确认在以下场所是否在可能导致危险发生的健康与安全隐患,这些场所主要有:办公室物品存储室及业务活动区域.⑴办公场所控制要求:

①通道清洁便于通行;②电梯运行正常;③存贮区整洁,火源附近未存放易燃品;④文件柜在不使用时关闭,以防发生落物伤害;⑤无障碍接近灭火器,有正确的标志批示灭火器的位置,灭口沿正常出口通道放置,灭火器处理完好状态,有正确的出口标志;⑥电源开关盒有标记,插座的状况完好;⑦电器设备接地良好,电源线状况良好;⑧电源线未超负荷(跳闸保险丝烧断线路发热等);⑨未使用不恰当的外接电线;⑩空调过滤器定期清洁.⑵存贮室控制要求

① 房屋管理、地面、通告、灭火器、电源开关盒、电器设备接地、电源线状况、电源线路负荷等符合安全要求。

② 物品放置整齐并有重量限制。

⑶业务活动区域控制要求:

①通道清洁便于通告;②电梯运行正常,高空上方无隐患;③存贮区整洁,火源附近未存放易燃物品;④文件柜在不使用时关闭,以防发生落物伤害;⑤无障碍接近灭火器,有正确的标志批示灭火器的位置,灭口沿正常出口通道放置,灭火器处理完好状态,有正确的出口标志;⑥电源开关盒有标记,插座的状况完好;⑦电器设备接地良好,电源线状况良好;⑧电源线未超负荷(跳闸保险丝烧断线路发热等);⑨未使用不恰当的外接电线;

4.2.2车辆使用风险控制

⑴建立项目车辆安全管理规定

⑵编制交通运输应急予案

4.2.3工程现场风险控制

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危险品安全管理按相关法规执行; ⑵高空作业、设备、工具、管理等按相应规程执行;

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触电、塌方及机械损伤等恶性事故发生。

4.3健康与卫生

4.3.1气温变化控制

⑴评估作业环境,以识别可能导致热应力和冷应力的区域.作业场所的评价应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动性及员工的调整。

⑵在气温变化较高的场所作业,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取通风遮盖及安装空调等工程措施。条件不许可时,实施管理控制措施降低热功当量应力影响。如防暑、降温、轮换作业等。

⑶在气温比较低的志气作业,应创造干燥、温暖的作业环境,建立防寒保护设施,或采取高速作业时间以及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用品等措施。、4.3.2饮食卫生控制

⑴主要关心的问题包括:传染病、食物中毒、由于食物中的病菌导致食物中毒。要遵守卫生部门的规定,关注地方疾病的预防工作。⑵饮用水就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4.4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的宣传贯彻

4.4.1经领导批准的专项控制措施,应进行及时地宣传或交底,确保操作人员清楚如何进行有效地实施。

4.4.2对于购买或租用的货物、设备和服务(劳务分包)中已辨识的重大危险源,应以书面的形式,通报(各其交底或签订安全协议)供方。

4.5、运行控制措施实施与检查

4.5.1领导批准的专项运行控制措施,应明确实施单位和人员的职责,并在相关活动的不同阶段,检查和验证其实施情况,保持相关的检查记录,确保有效地实施。

4.5.2技术质量处会同有关部门每季对各监理部的健康安全状况进行抽查。

4.5.3项目监理部结合生产实际,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并根据运行控制措施策划的要求,进行安全检查,执行《工程监理安全管理制度》

4.6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采取措施督促其进行整改,要及时消除或降低风险,确保职业

5.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篇五

B.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

C.应急检查

D.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E.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答案:ABCD

【相关阅读】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的应急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的作用主要有:

1、检索和发现职业危害易感人群;

2、及时发现健康损害,评价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

3、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以利及时治疗或安置职业病人;

4、为职业危害评价、职业危害治理效果评价带给科学依据;

5、为行政执法带给证据。职业健康体检表,包括以下资料:

一、体征:

1。一般状况,包括脉率、血压;2。五官包括视力、晶体、眼底、外耳、听力、鼻、口腔、咽喉;

3。内科包括心脏、肺、肝、脾;

4。外科包括甲状腺、浅表淋巴结、皮肤黏膜;

5。神经系统包括皮肤划纹症、膝反射、跟腱反射、肌力、股张力、共济运动、感觉异常、三颤、病理反射;

6.职业健康检查告知制度 篇六

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有关知情告知、知情同意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2.体检者依法享有对所检查项目、检查顺序和检查目的的知情同意权。在获知有关情况后,有权决定同意或拒绝。

3.医院及医务人员在不违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有义务如实将体检者的体检结果、复查要求及结果、职业禁忌证情况及疑似职业病等情况告知体检者及工厂体检负责人。告知的主要内容如下。

3.1医院的基本情况,职业健康检查范围等。3.2医院规章制度中与体检者有关的内容。3.3体检的流程及体检的注意事项。3.4体检结果的释义。3.5复查的流程。

3.6职业禁忌证的注意事项。3.7疑似职业病的处理。

7.赣州市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以鹤山市2007—2012年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确诊的职业病病例作为分析数据。

1.2方法

对鹤山市多年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人数、行业、疑似职业病病例的检出情况及职业病病例数量、类型和分布的行业作描述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2.1.1年度检查结果

2007—2010年职业健康检查人数基本持平, 2011及2012年大幅增长。从2011年开始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 疑似职业病检出率逐年提高。2007—2010、2011和2012年3个阶段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8.95, P<0.01) , 2012年检出率高于2011年 (χ2=4.45, P<0.05) 。各年职业健康检查人数及疑似职业病检出率见表1。

2.1.2各行业检查结果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和疑似慢性苯中毒为发现的主要疑似职业病病种,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为新发病种。按照行业分类统计,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集中在五金机械制造业, 疑似慢性苯中毒主要在电子行业。五金机械制造业的疑似职业病检出率高于电子行业 (χ2=10.12, P<0.01) 。各行业发现的疑似职业病病种及疑似职业病检出率见表2。

2.2职业病发病情况

6年间鹤山市共确诊5例职业病, 均由上级诊断部门反馈。2例为有机溶剂中毒[慢性重度苯中毒 (再障) 和慢性中度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性肝病], 3例为矽肺。职业病例均散发, 其中4例为身体不适就诊时发现, 另1例为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 (后被确诊为Ⅰ期矽肺) 。慢性苯中毒病例为制鞋厂粘胶女工;慢性二甲基甲酰胺中毒性肝病为皮革加工厂工人;矽肺1例发生于石场, 另2例为五金业打磨工种。确诊的职业病病例情况见表3。

3 讨论

工作场所中有害因素检测由于采样方法及检测点的选择均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只能作为人体接触量的参考, 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才能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人体健康的变化[1]。通过连续性的监测劳动者健康状况, 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 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和职业健康损害,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同时也保障了用人单位的权益[2]。

目前, 本市内确诊的职业病病例主要是因身体不适就诊发现, 而非通过职业健康检查发现, 而且发现时已经达到II期以上尘肺或中度以上慢性中毒, 极大地损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通过分析, 可见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在递增, 也出现了新的疑似职业病病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疑似职业性噪声聋) , 检出率达0. 96% , 提示本市可能出现新的职业病病种。在此过程中, 职业健康检查的预防作用并不明显, 未能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区域内接害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职业病危害因素多样, 防护工作大多不到位[3-6]; 二是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从2002 年就已实施, 但一直以来宣传及执行力度较弱, 企业负责人不知道法律的要求, 未意识到职业健康检查的作用与重要性, 职业病防治意识淡薄, 对职防机构和监管部门开展的工作存有抵触情绪, 拒绝安排工人健康检查, 故多年来目标疾病的检出率极低, 未能真正反映辖区内接害工人的职业健康状况; 也有部分老板不了解职业健康检查的特点, 与普通的身体检查混为一谈, 未意识到监测连续性的重要[7-8]; 三是工人对职业病了解甚少, 自我防护意识薄弱[9-10]; 四是职业病防治机构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时间较短, 人员储备缺乏, 技术水平不足[11]。

针对我市具体情况, 各部门必须通力合作, 加大宣传力度, 让企业负责人了解并重视职业病预防工作, 从“要我预防”转变到“我要预防”[12]; 同时也要向接害工人宣传职业病防护知识, 让他们了解职业病相关知识, 改变在工作区进食等不良的习惯,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职防机构的投入, 做好人才储备, 规范健康检查程序, 提升健康检查质量以应对日益增长的职业健康检查需求[13-15]。随着职业病防治法及配套法规的颁布实施, 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已走上了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但是仍需监管部门加大执行的力度, 加强对接害企业的监督检查, 要求企业负责人按照法律法规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对拒不执行者应采取限时整改处罚责令停产等措施。在今后的职防工作必须要接害企业、职防机构和监管部门共同努力, 才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摘要:目的 对鹤山市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发病情况作出分析, 为制定防治工作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 对鹤山市2007—2012年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病发病情况作出分析。结果 该市职业健康检查人次日益增长, 从2011年开始发现疑似职业病病例, 2012年疑似职业病病例检出率高于2011年 (χ2=4.45, P<0.05) ;疑似职业病病例在五金机械制造业和电子业发现, 五金机械制造业的检出率高于电子业 (χ2=10.12, P<0.01) 。疑似职业性噪声聋为本市新发疑似职业病种。确诊的职业病病例均为散发, 仅有1例为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结论 职业健康检查的预防作用未能显现, 今后用人单位、职防机构和监管部门三方共同努力才能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

8.赣州市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篇八

【关键词】 工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8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89-01

为了解工厂员工在岗期间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切实落实执业健康监护制度,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的监测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我所于2011年对我区某工厂1131名员工进行了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某企业中在职职工1131人,其中男341人,女790人,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3.7岁,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上,多来自我国内陆省份。在岗时间3个月-11年,平均工龄2.3年,根据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岗位不同,分别接触甲苯、噪声等有害因素。

1.2 方法 询问职业史,进行内科、神经科、皮肤科、五官科、X线胸透、B超(肝、胆、脾、肾)、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全血细胞分析、心电图、纯音测听等项目的健康检查。职业禁忌症按照《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中标准进行诊断,各种疾病按照《实用内科学》第11版中的标准进行诊断。

2 结果

2.1 异常检出情况 在1131名接受在岗健康体检者中,常见病及单项指标异常者222人,检出率为19.63%,其中男性检出率14.66%(50/341),女性检出率21.77%(172/790),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3,P<0.01)。在全血细胞分析检查中,血象异常者67人,占检出人数的30.18%。

2.2 血检异常情况 血象中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异常率分别为2.83%、2.74%和0.04%,其中贫血主要为轻度贫血,女性贫血患病率3.54%,男性贫血患病率0.88%,女性贫血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χ2=6.35,P<0.01);HBSAg阳性率为0.04%。

2.3 职工常见病检出情况 本次体检中检出常见病7种,共检出肝功能异常1人,占检出人数的0.05%;肝内胆管结石1人,占检出人数的0.05%;陈旧性胸膜炎1人,占检出人数的0.05%;心脏杂音5人,占检出人数的2.25%;心电图异常17人,占总检出人数的7.66%;纯音测听异常19人,占总检出人数的8.56%;尿常规异常104人,占总检出人数的46.85%,其中尿隐血3+者34人,占检出人数的15.31%,尿白细胞3+者69人,占检出人数的31.08%,尿酮体+者1人,占检出人数的0.05%。

3 讨论

定期开展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主要是早期发现职业病患者或疑似职业病患者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1]。

2011年对我区某工厂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1131人,结果异常率达19.63%,可见在岗期间员工的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检查结果显示尿检异常检出率最高,为46.85%,其中尿隐血3+者占检出人数的15.31%,此34人均为女性,不能排除经期的影响,应嘱其待月经干净后3天再行尿常规检查;尿白細胞3+者占检出人数的31.08%,以女性员工为主(63人,占检出人数的28.38%),女性发生率远高于男性,原因可能是劳务工卫生保健意识欠缺,而女性由于其泌尿生殖系统的特殊性,亦属于尿路感染的易感人群,加之本地为泌尿系结石高发区,故呈现尿路感染高发的情况;血象异常检出率也较高,达30.18%,可能与员工平日工作压力较大,饮食起居不规律有一定关系,女性贫血率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经期失血,过度节食等相关。血象低于正常值的员工不宜从事苯等毒物及射线作业。

肝脏疾患为甲苯等损害肝脏功能的毒物作业的职业禁忌证,此次体检1131名员工中,HBsAg阳性率为0.04%,远低于我国平均感染率9.09%[2];肝功能异常者1人,究其原因,可能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于乙肝预防等的宣传加大了力度,健康人群普遍接种疫苗有关,且该厂过去也存在将有无病毒性乙型肝炎作为录用员工的参考指标之一的现象。

检查中发现,听力下降的员工较多,占检出人数的8.56%,不能排除生产环境中的噪声等因素,因此应建议工厂加强措施,改良生产工艺,降低噪声,同时监督员工正确佩戴耳塞。

体检结果显示心电图异常率较高,揭示心血管疾病存在年轻化的趋势,这可能与我市整体就业压力大所引起的心理紧张有关,调查显示外来工是一个存在较大压力的职业群体[3],增强个体应对能力可降低紧张反应,因此有必要在重视开展针对职业人群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对其心理状态的关注,促进其身体及心理的双重健康,我所针对外来劳务工开展的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之,通过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检查,可及时了解员工健康状况,发现相关的职业禁忌症。通过开展卫生科普知识的宣教,提高员工整体卫生保健及职业健康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发现的职业禁忌症,尽快调离岗位,早期积极治疗;同时可监督企业定期进行作业现场环境的检测,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评价制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62-170.

9.职业健康检查自查报告 篇九

星元医院职业健康检查自查报告

2015年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以及职业卫生标准GBZ-188--2014发布的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先后参加了市卫生监督所及省卫计委及省卫生监督所举办的职业健康检查培训会,取得了职业健康检查资质,并开通了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网络直报,2015底开通至今共通过网络直报职业健康检查个人八十余人次,正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对于职业健康检查个体的信息收集,加强各流程的监管,杜绝冒名顶替事件,做好疑似职业病的统计及反馈工作,以及受检单位人员的信息汇总报告,并不断的宣教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帮助企业完善职工健康管理档案,为职工的健康做出我们应做的贡献,在以后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要虚心的学习各兄弟单位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不断地改进对于职业健康检查的流程。在现有的人员配备以及硬件设施配备上适当的增加投入,以更好的更优质的服务为职业健康检查尽到应尽的责任。

10.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告知书 篇十

职业健康检查复查告知书

用人单位(全称):

****年**月**日经我机构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论:贵单位劳动者(姓名):

,检查项目:

指标显示异常。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需要复查和医学观察的劳动者,应当按照体检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其复查和医学观察。告知劳动者(姓名):

,于

****年**月**日前,到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总医院体检中心进行

项目复查。

特此告知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盖章)

****年**月**日

1、签收人:

身份证号:

年 月 日

2、邮寄送达

11.赣州市职业健康检查程序 篇十一

1 职业健康检查个体体检结论的特点

由于职业健康检查是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对用人单位各岗位或工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后,依据《GBZ 188规范》规定的检查项目对表面“健康”劳动者进行的预防性医学筛检;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是医学筛检结合现场调查情况分析获得的、群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劳动者健康资料,其检查项目都是围绕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制定的,针对性很强,并不是受检者全面的健康信息,只能提供受职业病危害因素损害的相关信息。因此,个体体检结论既不同于临床医学检查结果又不同于职业病诊断结果,一次职业健康检查的个体体检结论只能反映劳动者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健康损害而言的状况。

2 5种个体体检结论的解读

目前未见异常指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他疾病或异常指除目标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或某些检查指标的异常。而职业禁忌证在《GBZ 188规范》中已有明确的规定,根据暴露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查结果及疾病史等即可得出个体体检结论;这3种个体体检结论均易于理解与操作。在实际工作中,职业健康检查的主检医师对疑似职业病与复查2种个体体检结论常产生困扰,甚至对二者的涵义理解出现偏差,以致许多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为了减少法律风险,多采用“复查”代替“疑似职业病”,既影响了职业病诊断工作的顺利进行,又不利于保护劳动者健康。

2.1 疑似职业病

虽然职业健康监护目标疾病分为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但职业病的诊断须由职业病诊断与鉴定机构依据相关诊断标准按法定程序才能进行诊断与鉴定劳动者是否患职业病。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尤其是在一次检查中,发现可能患有职业病者需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职业健康检查的个体体检结论只能是疑似职业病。从科学的角度讲,职业病的发病有一定的规律,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应有3种:目前无职业病、界于无职业病与患职业病之间(如观察对象和原尘肺诊断标准的0+)、职业病。因此,疑似职业病可能是上述3种健康状况之一。

2.2 复查

依据《GBZ 188规范》规定,当检查时发现单项或多项异常者,需要进行复查。由于《GBZ 188规范》未明确复查与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要求(即是否需要待复查结果出来后再出具报告),同时《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第23号令)对总结报告与健康检查结果报告都有时限要求,因此,大多数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总结报告中,草率地列举出复查名单、项目和时间便了事。连对检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都尚未确定,即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不仅影响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质量而且有损法律的严肃性。笔者认为复查应包含3种含义:一是要确定检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如纯音听阈测试、肺功能筛查结果分别存在夸大与合作不好的问题;二是要确定职业禁忌证的具体疾病名称等;三是应确定是否为疑似职业病,以便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虽然,从理论上讲,待复查的最终结果出来后职业健康检查才算结束,但实际工作中难以实施,复查的具体要求有待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此外,因复查工作需要结合相关的诊断标准,最好由具备诊断资质的医师进行复查。

3 个体体检结论的应用

《GBZ 188规范》规定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5类,但在实际工作中,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一般不涉及应急健康检查。在应用《GBZ 188规范》规定的5种个体体检结论时,需根据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健康检查的种类,并结合职业史、现场调查或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等资料分析后进行确定。除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可应用5种个体体检结论外,上岗前检查、离岗时健康检查、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应区别对待。

3.1 上岗前检查

上岗前健康检查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个体检查结论的种类一般为职业禁忌证与其他疾病或异常2种。由于用人单位对健康检查结果报告有时限要求,以及检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较好,复查这一结论尽可能不用(转岗人员例外);而目前未见异常与疑似职业病若用于上岗前检查结论则不合逻辑,针对转岗人员,若发现疑似职业病者,可归到职业禁忌证范畴。

3.2 离岗时健康检查

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结果,个体体检结论的种类一般为目前未见异常、复查、疑似职业病、其他疾病或异常4种,若应用职业禁忌证作为结论也不合逻辑。

3.3 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

由于离岗后医学随访检查的对象为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或发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尘肺病,个体检查结论升级为疑似职业病及职业病。

4 个体体检结论的规范表述

按《GBZ 188规范》规定,体检发现有检查异常所见(疑似职业病、职业禁忌证、复查和其他疾病)的劳动者要出具健康检查结果报告。规范表述个体体检结论不仅体现着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服务能力与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因此,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及其工作者只有恪守职业健康检查报告的法律严肃性、科学严谨性和客观公正性,才能经得起法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卫生监督、同行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的考验,从而降低法律风险、提高机构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

4.1 主次顺序

出具体检结果的主次顺序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并结合用人单位委托职业健康检查的种类综合考虑,按先重后轻的顺序列出个体体检结论。

4.2 基本格式

在5种个体体检结论中,“目前未见异常、复查、其他疾病或异常”三者均简洁明了,不会产生歧义(其中,《GBZ 188规范》对复查涵义解释中要求注明内容和时间属于处理意见的内容),可直接作为个体体检结论进行表述;而“职业禁忌证、疑似职业病”的表述格式应进行规范:①职业禁忌证的基本格式建议采用“检出(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禁忌证(具体疾病名称)”。若检出职业禁忌证不仅要写明具体疾病名称而且应注明职业病危害因素,如果仅表述为“检出职业禁忌证(具体疾病名称)”,就剥夺了劳动者从事非接触该职业病危害因素岗位工作的权利。未检出职业禁忌证的表述,如果是上岗前检查就表述为“未检出职业禁忌证”,如果是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就不需要表述。②疑似职业病应注明性质与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等,基本格式为“疑似慢性(职业病危害因素)中毒/职业病名称”。

参考文献

12.职业健康安全检查评价制度 篇十二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

中国交建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第4施工部

2016年9月1日

中国交建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第4施工部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国交建KKH二期赫韦利扬-塔科特第4施工部

2016年9月1日

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制度

1、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履行项目安全生产监管的主体责任,规范安全检查工作,促进安全检查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有助于及时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有助于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防范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为了消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规范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2、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的类型

(1)定期性检查。由项目经理带队,每月下旬对施工现场组织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检查要面广、有深度,能发现问题,并制定整改方法、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及时整改完毕。

(2)经常性检查。各级管理人员根据生产情况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的经常性检查,能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检查中要狠抓易发生和可能发生事故的主要因素,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

(3)这类检查通常有:作业班组进行班前、班后岗位安全检查,专职安全员巡回安全检查,各级管理人员在检查生产同时检查安全。

(4)季节性检查。根据季节变化,按事故发生的规律对易发生的潜在危险,突出重点进行季节检查。如冬季防冻保温、防火,夏季防暑降温、防汛、防雷电等检查。这种检查可提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5)专业性检查。以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根据各专业特点,而进行的专业安全检查。此类检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专业要求,用于检查难度较大的部位。通过检查,发现潜在问题,研究整改对策,进行技术改造,及时消除隐患。

3、职业健康安全生产检查评价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一般检查法和安全检查表。

(1)一般检查方法主要包括看、听、闻、问、查、测、析。

看:看施工现场的环境和作业条件,看实物和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所做的记录和资料,看施工安全设施等。听:听汇报、听介绍、听反应、听意见或批评、听建议、听机械设备的运转响声或承重物发出的微弱声等。

闻: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包括油漆、化学材料、腐蚀物等的泄漏或挥发引起的有毒气体进行辨别。

问:向项目经理部的某项工作和作业有经验的人询问工作中的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对影响安全的问题进行详细询问、寻根问底。

查:在现场查明问题、查出隐患、查对数据、查清原因、追查责任。在项目部发现可能存在的危险源与不利因素。

测:对重要的施工控制点进行测量,对重要的施工机械、安全防护设施以及重要的附件进行测试,对重要的物资进行检测以及必要的试验或化验。

析:实事求是地分析安全事故的隐患、原因,弄清楚事故的时间、地点;研究事故受害者的工作环境、本人的情况,包括身体思想状况,作业中的工具、材料、机具设备情况,技术交底情况,对操作规程是否熟悉,是否持证上岗,现场管理情况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是哪些不安全因素,是如何诱发事故的等等。

(2)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的项目:应列出所有检查的内容和要求。符合要求的写明“符合要求”等字样;不符合要求的,写出问题所在。

(3)安全检查后总结

安全检查后必须进行总结,检查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被检施工队应立即组织整改。对于检查中发现重大隐患,不能够立即解决的,应下达停工指令。被检施工队接到停工指令,必须定人员、定措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经安保部复验合格才能继续施工。

(4)安全生产检查评价的内容

主要是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整改落实、查事故处理。

a)查思想:应检查项目领导的思想路线,检查他们对安全生产是否重视,是否把员工和工人的安全健康放在了第一位。

b)查管理和制度:认真检查安全组织机构是否健全,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规定,规章制度是否齐全,执行是否到位,重点检查:三级安全教育、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制的执行情况;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情况;安全技术管理(包括: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交底、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方案的制订与执行情况);日常管理工作以及班组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情况

上一篇:桂林游记作文1000字以上下一篇:医疗废物管理培训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