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通用12篇)
1.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一
参与式教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佴家湾小学 夏令
这个假期,我很荣幸地参加了由官渡区教师进修学校各位优秀的老师为我们新教师举办的关于参与式教学的培训,虽然只有短短四天的培训,虽然此次培训主要是围绕小学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的设计,而我是英语老师,但却让我深深体会到了各学科之间相通的很多知识,体会到了参与式教学对各学科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下面我简单谈谈我的收获。
一、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参与式教学
培训第一天和第二天是由进校非常有名的培训师王春林老师对我们进行培训,回想两年前,我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走向了教师这一神圣的岗位时,新教师培训的班主任就是王老师,当时我就对王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又有幸再次听到王老师传授的知识。通过两天的学习,王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方式,让我们全体老师感受到了参与式教学对每位学生所带来的好处,在参与式教学中,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使所有老师明白了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有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王老师通过知道我们画教学的流程图,使我们深刻的明白了有效参与式教学有五个关键的技术:教学目标设计;任务分析;学习活动设计;教学模式和结构;绩效评价。王老师通过各种图表和清晰的讲解加涅学习结果的分类,使我深刻的明白了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分层的设计教学目标,良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行、可测的。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是学情、教材和课标。通过两天的培训,对各个案例的学习与研究,小组间的配合与交流,大家的学习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二、关于教育的公平性
这一专题是由刘本龙老师为我们培训的,刘老师让我们在轻松幽默的氛围里感受到了教育的公平性。何谓公平?刘老师公平的给予了每个老师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通过大家的交流,刘老师风趣幽默的讲解,终于让我明白了其中蕴含的深刻奥秘。在当今社会,往往是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每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心态,才能坦然的面对我们所遇到的困难,真正做到爱我所选,选我所爱!
三、关于教学设计
最后两天洪英老师为我们对教学设计方面进行了培训,通过培训,让我真正的明白了一份完整的参与式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必要条件、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师环节和时间、内容要点及目标提示、充分条件、目标和对象。要想设计好一份完美的教学设计,我们需要让设计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支撑住我们的教学目标,学习活动必须具有完整的过程。通过洪老师的详细讲解,我们小组内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与修改,终于成功的设计出了《桂林山水》的整个教学设计。
总之,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虽然没有提到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与设计,但我相信有关参与式教学的各类方法对英语学科的教学也是有帮助的。经过学习,我了解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扎实的理论学习,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
通过一段时间的对参与式教学理论的学习体会,对参与式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现在就自己的一点点认识总结出来。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和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发生了令人欣喜的变化。素质教育倡导的学习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更加深入人心。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正在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考试制度也开始建立。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从前有很大不同。参与式教学的整个过程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为中心展开的,教师与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习过程。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虽然设计了活动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但学习的“答案”却是开放的,是由参与者的自由行为、自主精神与合作态度等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它是发散的,多元的,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创造价值。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在轻松﹑活跃﹑融洽的民主气氛中勇于发现自我﹑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体会,会逐渐成为具有大胆创新﹑个性丰富的人。因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学校要提倡“微笑教育”,教师要用自己的神韵、语调等表达对学生的爱,创新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中,我们力求采用多种方式表扬鼓励学生,和他们一起讨论,共同学习,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让孩子们在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中参与教学。
自主探究是实施“主题式”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既是教学的基础,又是主体能力培养的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结合学生实际,使学生亲自动脑﹑思维,亲自动手实践,动口表达,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摆脱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死气沉沉地听;教师零零碎碎地问,学生断断续续地答的应试教学。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和成功与否的显著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以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在几乎所有的“参与式”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式的合作学习。但是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往往是教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刷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声,四人一小组,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过去了,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刻停下来,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怎么怎么看”,学生仍然关注的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小组里没有分工,因而没有真正合作。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价值被抹杀了,所以教师应事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计划。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意见,这样,每个人都有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老师要求小组汇报时,也应首先将自己的口头禅“哪个学生愿意说一说”变成“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是引导者,要深入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2.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二
一、何谓参与式教学
在五六十年代, 参与式教育已在英国兴起。一开始, 参与式不是一种教学的方法, 它是英国的一些社会学家在进行研究国际援助这一课题时, 总结出来的社会学理论。这项理论表示:要想取得援助项目的成功必须要当地人极积的、最大限度的参与进来。之后, 这套理论被引进到教育教学研究中, 从而慢慢形成了这套参与式教学法。在世纪伊始, 我国所启动的基教课改中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其实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参与式教学法的影响。让所有人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是参与式教学的目的。参与式教育可以定义为, 老师采取各种教学方式, 为学生创设平等、有趣、愉快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所有学生全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们从观察、体验、发现、反思中学习, 从而达到掌握知识、促进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二、参与式教学与应试教育的不同
(一) 使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得以转变, 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
学生可以参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 师生共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合作教育的过程。它使我们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而老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和领导者, 师生位置要明确。
(二) 增强了学生主体的爱国责任感感
通过参与多种不同的活动, 增强了学生对于国家、文化、社会的认识, 并学会怎样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多种角色的扮演下, 加深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学会了理解别人, 增强了服务社会、服务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 增强了合作意识、协作能力
学生参与的过程是与同学与老师相互配合的过程, 这这个过程他们懂得了集体协作, 懂得了团队的力量, 懂得了如何合作与分工, 也使学生加强了交往能力, 心胸得到开阔。
三、如何有效利用参与式教学法
1) 作为整个活动的策划者, 老师在活动开始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让学生明白本次活动的目的, 并且帮助学生调整好对于活动的态度, 活动前要做详细的解释说明, 参与方式要易于学生接受, 活动要有创新性不能照搬, 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 了解学生在活动前后的心理活动, 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在互动过程中, 利用教育时机, 关注学生的生命情感意识的培养。如环境化学的研究和学习内容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 教师将各热门的环境问题进行汇总, 以分配或学生自选的形式提前布置下去, 每5~6人一组, 教师做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当课程进度讲到某个环境问题时, 就由负责该问题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阐述, 时间为10~20分钟, 小组其他成员可补充介绍, 提倡制作成多媒体进行阐述。阐述结束后其他同学可就其内容进行提问, 也可拾漏补缺, 也可发表自己的共识观点,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调动各种角色的积极性, 并正确引导, 宏观把握进度, 防止脱离主题, 保持“活跃”而“有序”的氛围, 最后再总结点睛。
2)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创设有趣的教学环境, 自我明确学习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 这样对上好一堂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教学活动中应十分注意教学环境的设计,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集中全部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前要准备好上课所需要的媒体材料, 如PPT、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设计新颖有趣的导语, 如:观看录相, 启发式谈话等。其次要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 教师可以提一些学生好奇或者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来回答, 或者让学生来通过学习提出问题, 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习参与学习的主动性。
3) 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 应该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可以联系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实际情况举例, 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课程中多采用一些问答或者增加一些题问环节, 这样也可以吸引那些不注意听讲的学生。另外, 尽量让每个学习都能参与进去, 对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要给与肯定, 并且把学生自我评价作为重要的反馈信息。
4) 总结评价, 拓宽提高。一堂课快结束时, 应简明回顾重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要有拓宽知识面的指导性评价, 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有所发现。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对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指出, 正确引导, 不能模糊不清, 对个别出现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 在讨论中让他们拓宽知识面, 提高知识层次, 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
3.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参与;教学;安全培训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能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运用视觉、听觉等多种工具,引导学员进行思考、参与的学习过程。纵观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灌输的大量权威性的事实和结论,课堂上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束缚和压抑,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教学方法单一,课堂气氛呆滞,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为保障煤矿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的质量与效果,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实施新型的参与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参与式培训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1.参与式培训教学的含义,“参与式”教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源于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它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2.参与式培训教学的特点
⑴开放性; ⑵双向性;⑶趣味性;⑷操作性;⑸监测评价的及时性 ;⑹创新性。
在参与式培训中,培训者应为参与者分享一些经验和理由提供足够的机会和空间,如果参与者感到自己是受尊重的,自己的经验是价值的,那么他们在分享这些经验时会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他们不仅会对自己过去的经验重新进行评价,整合自己多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从众多人那里获得启示和灵感,在交流中生成新的知识和体验。
二、“参与式”培训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参与式培训方法中,老师和学员是平等的,学员和学员也是平等的,大家的参与机会是平等的,因此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大胆地阐述自己的见解、经验和困惑,极大地提高了参训人员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这类方法的主要特征是,每个培训对象积极主动参与培训活动,从亲身参与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行为方式。
(一)培训前的准备工作
培训教师首先要进行角色定位,认识到自己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引导+支持,同时上课前了解培训学员的文化背景和对培训的期望,从而确定培训目标,明确哪些是必须知道的内容,哪些是应该知道的内容,准备好培训资料,选择适合学员的培训方法。
(二)参与式培训的方法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的目的是树立参加者的集体观念和协作意识,让他们自觉地与他人沟通和协作。小组讨论使学员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和实现。安全培训学员有职业经历和社会经历,是带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成人;学员是培训课程活动的主体;他们整个过程不仅仅是学习资源的摄取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携带者,是学习资源的贡献者,是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源。他们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不喜欢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采用小组讨论教学,能置教和学于研究探讨的氛围之中,让来自不同单位的学员聚集在这里,用开放、互动的方式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同大家一起探讨,与学友分享收获,听取别人的经验和体会,互相启发,互相学习。整个环境十分宽松,学员可以坦诚地将难于解决的问题讲出与学友们交流。在研讨中思想撞击、见仁见智、各有启迪。使学员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东西,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从而形成新颖、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的宽松气氛已经成为安全培训教育教学发展的新需要。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对学员的发展负责,学员更好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承担起自己参与活动与自主自觉学习的责任,有助于避免学员在求学过程中出现应付差事的被动学习和厌学情绪,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在安全培训中采用研讨式教学,培训教师和学员之间平等对话、互动交流,通过参与、合作、分享、体验,使参与培训的学员获得并建立新的安全知识,形成新的理念,产生愉悦自信的体验。充分体现安全培训“以人为本,创新培训”的新理念。
2.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针对某个特定的问题,向参加者展示真实性背景,提供大量背景材料,由参加者依据背景材料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参加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学员文化水平不一,掌握知识参差不齐,对于枯燥的理论教学,既不感兴趣,也缺乏理解能力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把我们身边发生过的生产安全典型事故进行分类整理,对各种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防范,发生事故后如何处理等,对学员进行针对性强的安全知识培训。
众所周知,从以往发生的各种类事故教训来看,职工安全技术素质低、自我保护意识差、“三违”现象久禁不绝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每一起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大都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训。所以在职工安全培训中,要充分利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讲解,既可以消除学员对学习安全知识理论的畏难情绪,又可以尽快使其从单纯工作角色进入学习型角色,把已有的对安全知识模糊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提高矿工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特别是在一线工人的培训班上采用案例法,更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引用案例时,应注意实用性,可操作性,发动学员一起积极主动参与,对案例进行分析,给其诊断,找出病因,结合到所学的理论,再结合单位安全现状做出正确分析。案例内容不单单是安全方面的,也可是一则发人深思的故事,只要能使人受到安全启发的,能通过案例进一步深刻掌握所学的安全理论知识,使理论不晦涩难懂,能引用到实际安全操作当中的,都可采用。
3.角色扮演。
采用这种方法,参加者身处模拟的日常工作环境之中,按照他在实际工作中应有的权责来担当与其实际工作类似的角色,模拟性地处理工作事务。通过这种方法,参加者能较快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的工作业务,掌握必需的工作技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的要求。角色扮演的关键问题是排除参加者的心理障碍,让参加者意识到角色扮演的重要意义,减轻其心理压力。
4.模拟训练法。
这种方法与角色扮演类似,但不完全相同。模拟训练法更侧重于对操作技能和反应敏捷的培训,它把参加者置于模拟的现实工作环境中,让参加者反复操作装置,解决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为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这种方法运用于煤矿各工种工人的训练。
5.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相互启迪思想、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方法,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参加者的创造能力,提供解决问题的更多更佳的方案。
运用头脑风暴法只规定一个主题,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把参加者组织在一起无拘无束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组织者和参加者都不能评议他人的建议和方案。事后再收集各参加者的意见,交给全体参加者。然后排除重复的、明显不合理的方案,重新表达内容含糊的方案。组织全体参加者对各可行方案逐一评价,选出最优方案。头脑风暴法的关键是要排除思维障碍,消除心理压力,让参加者轻松自由、各抒己见。
4.车远英参与式教学培训心得 篇四
心得体会
杨万乡中心小学:车远英 2013年10月
我有幸参加了2013年10月中旬麻栗坡县教育局组织的第二期“参与式”教学的培训,深感荣幸。虽然以往我也参加过很多的培训,包括“参与式”教学的第一期培训我也都参加了,但这次培训的内容跟以往的不尽相同,它不仅有理论课还有实践课,让参训教师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观摩了几位优秀教师上的实践课。本次培训的主要形式是:前一位教师上理论课,后一位教师就前一位教师讲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课中,的确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几位教师严谨的课堂组织及精彩的演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最后一天来自昆明文化小学的的徐荣碧和毕雪艳两位老师上的那两节课,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下面就本次培训,谈谈我自己不成熟的一些看法:
一、通过本次培训告诉我们,现在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还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想学、爱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敢说、敢做、敢想,敢创造。这样老师教得轻松、愉快。从而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以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是本次培训的核心任务和最显著的特征。传统教学是以“讲台为中心”,采用“一问一答”式的教学,在教师预先设定的框架之内,教师垄断了沟通。从传统的教学观来看,教与学的关系不是教师与学生平等的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种关系渗透着教师的权威——以教师为中心。而参与式教学是一种知识、思维、能力和情感的沟通现象,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是交互主体的伙伴关系。受教育者扮演双重角色,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沟通的伙伴。参与式教学注重针对不同类型的“人”采用不同的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相比,已经是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教学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新课标关注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构建新知过程,教师侧重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地完成新课标对教学过程要求必须实现多目标育人过程的任务。
二、合理有效地利用参与式教学,把学习权还给学生。“参与式”指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投入教学活动中来,同时发挥个体思维的作用,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复习——导入——新授——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过程,变为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与空间。
1、教师不再独占讲台,有时可把学生请上讲台。
以往,教师在教授一个新知识点时,总是一个人在讲台上从头到尾讲着,就是对学生进行提问,没有等学生回答,教师就替学生先说出来了,学生根本没有思考与回答的余地。新课程要求改变这种单
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充分发展。
例如,在县一小张友贵老师上的这节英语课中,他采用游戏的方式来导入,同学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努力思考,积极合作,很快就进入角色中去。然后利用分组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与组员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倾听个别小组的讨论,适时点拔,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对学生来说,他们既有了开口锻炼的机会,又能吸取他人的经验,有了新的学习机会。然后根据讨论结果,让学生汇报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的参与,既可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归纳、整理,充当了“导演”的角色。这样,课堂教学出现了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2、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注重能力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导入——新授——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过程。新的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昆明文化小学的毕雪艳教师在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课文的时,她先让同学们看一段课文,激情同学们的求知欲,再出示课题,根据课题让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读课题,想象是什么样的信念促使作者如此坚强的呢?通过小组合作来解答,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判断、概括等探究能力,避免了教师把结果直接告诉学生、学生只会死记硬背的局面。
当然要想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作为教师的我们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我们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必须得转变,要积极地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更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参与互动”,成为学习舞台上的主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思维,热烈地参与讨论,投身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时的心情是愉快的,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是把学生看作是主人翁,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认识到小组发言的价值是一样的,即使老师没有请他站进来发言,他也一样做了学习的主人,在愉悦的氛围中获取知识。
5.参与党课培训个人心得范本 篇五
一、坚定理想信念
1、强化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的第二个方法就是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并指出不要在背后议论、有了问题就开会,摆到桌面上来讨论;有问题而不摆到桌面上来,就会长期得不到解决。从深层次来认识和理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的讲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我认为,做好支部工作,就要始终跟随院党委步伐,把贯彻落实院党委文件作为加强支部工作的助推器,“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思想上、政治上、觉悟上与院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能够划清界限,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发现问题不回避、不妄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对待,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担当。
2、注重学习,确保政治上的坚定。《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指出,党委各委员之间要通过学习,达成统一思想,取得共同认识,共同语言;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要善于倾听下级的意见,先做学生,再做先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也与“两学一做”主题相吻合。当前,我们不仅要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更要通过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全面提升履职尽责能力和业务工作本领,积极立足于岗位实际,增强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支部委员更要带头学习,营造全员学习、全程学习的风气,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
二、讲求工作方式方法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支部书记要善于当“班长”,发挥好“指挥棒”的作用。支部委员之间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这就从根本上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讲规矩、守纪律,要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在开展工作中,要把讲规矩摆上来,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组织纪律性,把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的集中有机结合,努力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2、强化组织建设。学好弹钢琴,倡导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既要抓中心工作,又要开展其他方面工作,抓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抓紧。我个人认为工作要有轻重缓急,在抓全面的同时,更要学会把握重点。要始终把院党委关注的、事关单位改革发展和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情摆在首位,从方便群众入手,把好事做好,真正让职工群众享受到改革的红利。
3、夯实纪律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宣贯新修订的《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
三、密切联系群众
1、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人民,要始终将人民对我们工作满不满意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标准,深入群众中听心声、听意见、听建议。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及 “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处处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严以修身、务实干事的良好风气,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加强团结。《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指出,要互通情报,要求党委组织各委员之间要把彼此知道的情况互相通知、互相交流,形成共识,要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我认为,不仅领导干部之间、支部委员之间要加强交流,党员与干部之间、部门领导与下属之间,也要加强交流。既要注重交流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也要交流思想、交流业务工作、交流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这样不仅有利于支部委员之间的团结,也有利于团结广大干部群众。同时在决定一些重大事项上一定要充分进行论证,广泛征求群众意意见,避免形式主义。
四、发挥表率作用,努力当好班长
1、做工作落实的表率。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对确定的工作要身先士卒、一马当先。对部署的任务要抓紧抓实,做好细化分解,压力层层传导,责任层层落实,充分调动支部每个党员的积极性。
2、做廉洁自律的表率。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既要干好部门本职业务工作,又要做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带头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要求,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自觉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
3、做民主公开的表率。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善于处理好自己和支委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汇民意,集众智,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此次专题党课,对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党委会工作十二条做法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学习解读,是我们加强党支部建设、提高党支部委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融合贯通,真正把握《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基本思想,做好支部工作,为陕西院改革发展,经济腾飞作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6.参与式教学的心得体会大全 篇六
回顾我过去短暂的教学生涯,大体经历了填鸭式和启发式两种教学模式。曾有人戏言:“上课抄笔记,下课抄作业,考试背笔记,毕业全忘记。” 显然,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师生关系被动到了极点;启发式教学虽然要比填鸭式教学好,就其本质而言仍然是教和学相对立,结果也是“启而不发”。教师如何作到因学而教、教学相长,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成为一个长期困扰我的问题。去年我参加了“参与式”的培训。从此,改变了我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参与式教学培训不是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创造的艺术从理论上讲,参与即一个个体溶入到群体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情感和认识方面的交流。参与式方法是一个个体与群体合作学习的方法。因而它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培训者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习者的需求,在已有的条件下即兴创造,创设一种人人参与的氛围,引导学习者在活动和体验中反思,在交流和分享中产生新的认知。我在《教学简笔画与新课程》内容的培训中,必须要讲到简笔画“示意”符号的运用,最先我用示范讲解的方式,言简意赅的阐明了示意的要领,但很快发现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没有一个教师学会运用示意的方法,究其原因,才恍然大悟:我在讲(虽然我讲得非常清楚),他们只是在听,并没有主动的全方位的参与进来呀,后来,就《示意》课题,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有趣的活动──“画声音”,顿时教室里一片沸腾,“唉,声音还能画?”“声音是听的,怎么画呀?”在人人带着好奇心参与到活动中来的时候,我只是稍加点拨,大家很快掌握了借用示意的方式画出人物的笑声、说话声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方法。当每一个学习者沉浸在参与式活动带给他们的成功喜悦时,我也尝到了参与式教学创新的滋味。
参与式教学培训给予的不是一把柴禾而是一把砍柴的利斧 传统的送教下乡的教师培训基本上是一种“传经送宝”型的培训,往往采用“专家”讲,教师倾听默记的形式,或以“骨干教师”上优质课,教师观摩学习的形式,无论那种形式,均以培训者的灌输为主,忽视了教师的能动性和参与性,教师没有真正溶入到培训活动中,其结果也是教师听着“心动”,听完往往难以“行动”。中英项目流动车下乡培训,在教师培训方面开创了一种国内外前所未有的全新模式,尤其是致力于推广“参与式”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是流动车培训的精髓所在。参与式教学培训把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重要的资源。每一位教师都有各自成功的教学经验,这就要求我们的培训形式和方法要与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已有经验联系起来。只有尊重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他们才会感到自己的经验是有价值的,才会在学习活动中重新评价和认识自我,才会在交流中获得启迪和灵感,从而在自身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生发出新的知识和经验。如果说传统的培训方式,是“雪中送炭”给予学习者的是一把柴禾,那么,参与式教学培训更加关注学习者获取柴禾的经验和方法,给予他们的是一把砍柴的利斧。
参与式教学培训侧重强化教学的新观念而不是传授知识 “一个人的观念改变了,就可以改变一个世界。”参与式教学的培训肩负着更新教师观念,拓展教师思维的重任。要让学习者主动的接受和认可参与式方法,培训者首先要想方设法使他们努力改变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在培训过程中,我经常随身备有一些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如“孔明锁”、“连环扣”等,不失时机的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这些玩具看似简单,若以传统的思维方式,几乎是无法解开的,若以逆向思维方式就能迎刃而解。小玩具告诉他们一个大道理:当我们遇到看来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只要努力冲破传统观念,打破思维定式就有可能解决它。这些游戏活动的开展不仅营造了大家参与的氛围,还为教师观念的更新和教法的改变做了理论铺垫。这些意见证明:参与式教学的培训,教师们渴望的是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而不是给他们灌输枯操乏味的理论知识。
参与式教学培训是培养个性锻造团队精神的有效手段
参与式教学培训采用的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旨在调动每一个人积极参与、平等交流、表达自我、提高认识。项目开展以来,我们可喜的看到教师们自身的一系列变化,过去不善言谈的教师现在敢于走上讲台一展演讲的风采,曾经不善交往的教师如今却成为学校活动中的活跃分子,大批教师掌握了新的教学方法和实际的教学技能,并在当前的课改实验中,与其他地区相比显示出超前的观念和强烈的课改意识。是参与式教学培养了他们勇于发言敢于表达自我的个性。这也是参与式教学平等对话、协作交流的全新理念,为我们的团队提供了和谐共处的无限空间,我深信这段下乡培训的经历,必将成为我终身受益的一笔精神财富。
7.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七
1.1 调查对象年龄和学历结构
本次调查采用目的抽样和留置问卷方式进行。发放问卷40份, 收回有效问卷365份。被调查对象年龄主要在18~60岁之间, 根据农业劳动力的特点, 被调查对象中18~26岁之间的比例为18.92%, 27~40岁之间的比例为28.66%, 41~60岁之间的比例为47.99%, 其他年龄段的比例只占4.37%。
从本次调查统计来看, 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学历水平并不是很高, 初始学历以初中以下 (含初中, 下同) 为主, 比例为59.7%。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民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 从初期4.12%上升到目前的12.48%。
1.2 调查对象所从事的工作领域
调查显示:受训农民从事种植业的占42.36%、养殖业占28.48%、农产品加工占11.09%。所以, 目前我市农民在农业生产领域就业比重较高, 农业其他环节就业偏低。
1.3 调查对象参加培训的意愿分析
调查显示, 农民参加培训的动因主要是“上级要求或动员” (53.9%) 以及“希望学点技术鼓起钱袋子” (36.1%) , 其他原因有:“多门技术多条路”, “反正空着没事就听听”等。目前, 我市主要还是以基层组织农民培训为主。
通过调查显示, 表示如果内容适合一定会去的比例均超过60%, 而认为培训意义不大, 一般不愿意或者根本就不去的比例也有10.43%, 说明培训内容对农民参加培训的选择至关重要。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的目的集中于:做好生产经营来增加农业收入 (32.23%) 、成为农业经济的带头人 (16.2%) 、创办自己的实业 (26.32%) 和有技术技能外出好找工作 (25.25%) 等方面。
2 当前农民培训面临的问题
2.1 多部门参与农民培训统筹协调不够
从纵向层面看, 省、市、县、乡建立的农民科技素质培训资源未能相互有效衔接。从横向层面看, 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培相关单位及科技、教育、劳动、妇联、共青团和总工会等。由于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 出现了各自为政、多头管理、职责分散的管理体制。
2.2 缺乏相对固定的师资保障导致供需错位严重
现有的农民培训基地普遍没有稳定的培训师资队伍, 在开展培训活动时都是临时聘请教师, 使得所采取的培训方式和提供的培训服务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 难以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3 农民自身因素为新时期农民培训带来了新的矛盾和挑战
由于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个人学习能力、组织性等因素的影响, 制约着其对农业新技术、新知识的接受和应用能力。同时, 近年来农业劳动力后继乏人现象日益突出, 进而为农民培训活动的开展和培训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新的矛盾和挑战。
2.4 农民培训监督管理体系尚不完善制约着培训质量的提升
由于当前尚未建立起农民培训全过程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使得现有的农民培训项目监督管理, 仍然更多地注重对培训农民的人数、场次等一些简单的数量指标评价, 忽视对农民教育培训权益主张、农民培训后的就业状况和收入水平等质量方面的综合考评, 从而制约着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 发挥农民学校优势开展参与式农民培训的实践操作
2012年底, 富阳市成立了杭州地区首家农民学校, 由市农办、市人才办、市人力社保局、市教育局和市农业局等部门联合创建, 实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统筹协调农民教育培训资源, 促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转型升级。
农民学校具备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明的部门分工, 完整的运行机制和明确的办学目标, 完善的考核体系和保障机制。这正是组织广大农民进行参与式培训, 以提高其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 促进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 不断提升我市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有力保障。
3.1 以农民学校为基点, 构建参与式培训的教育网络
应该构建一个“三级 (即市、县、乡镇) 协作”网络。且“三级”是一种工作的伙伴协作关系, 工作中是互动、互惠、互利, 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在建立这个网络的过程中主要应坚持“依上、靠中、拓下”六字方针。
3.1.1 导而有度, 依上。
“上”主要指省、市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培训的顺利开展, 离不开师资、经费。农培工作为“助农、惠民”系统工程, 对老百姓不仅不收费, 还要免费提供必要的学习用具、科技资料、种子与种苗等。所以, 我们就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
3.1.2 唇齿相依, 靠中。
“中”主要是指市级有关职能部门, 如农办、农业局、人社局、教育局、科协等。农民培训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涉及农业、农村和社会各个方面, 需要多部门参与、各方面配合。
3.1.3 上情下达, 拓下。
主要是针对乡镇和村级。培训项目由农民学校策划, 具体的培训由乡镇成校承担。一方面可以提高培训实效, 另一方面可以减轻乡镇农办的负担。乡镇农办可以在工作上给予指导, 资金方面给以适当支持, 从而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村级主要抓好两个“基”:一是基地, 建立村级各种典型示范点;二是基础, 有一批肯学的培训群体。
3.2 优化农民学校职能, 实现参与式培训的模式创新
3.2.1 推陈出新, 不断创新培训形式。
传统的农业培训都是以课堂集中讲授为主。针对现状和前期的农民培训意愿调查, 笔者认为要让农民培训取得既定的成效, 那么培训上课形式必须改变, 除了课堂讲授之外, 我们还应采用现场授课、实地考察、田头指导和种养能人现身说法等方式。改变过去坐在教室里传授科技知识的“老规矩”,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进行“现场直播”, 理论联系实际, 面对面地讲, 手把手地教, 做到现场讲解、现场示范、现场传技, 确保农民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
3.2.2 与时俱进, 不断丰富培训内容。
为了适应本地区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为了农民就业能掌握较好的技能技术, 农民学校积极创造条件, 不断探索、开拓培训项目, “定制”了切合农民需求的培训菜单。
1) 以能力提升为核心, 提高农民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参与式培训中, 农民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通过参与式的需求评估, 确定符合农民需要的培训内容和容易接受的培训方式, 最终参与培训的监测和评估, 可以充分了解农民对培训的满意程度, 确保农民在培训中受益。
2) 以科技扩散为手段, 提高农民培训主体的创新性。参与式农民培训将改变过去对不同农民群体一视同仁的培训模式, 通过互动与交流挖掘和开发基层乡土人才, 扩大农业科技培训的广度和辐射力。
3) 以信息反馈为载体, 提高农民培训内容的透明度。参与式农民培训制度的设定, 将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 加强政府或其委托的第三方机构对培训过程及农民培训需求、满意度的了解, 以提高农民培训工作的透明度, 在参训前就让农民有所准备, 带着有目的的学习参加培训, 这大大提高了农民参训的能力。
3.3 突显农民学校平台, 加强参与式培训的管理监控
参与式农民培训是立足于农民学校这一平台上, 构建和规范培训管理体系的有益探索, 该种培训模式改变过去低估农民主体在技术培训过程中积极作用的状况, 是将农民本身融入到培训前期准备、中期实施与后期信息反馈与能力提升的全过程, 体现培训人员、农民、管理方的互动与协作, 提高培训过程中多个利益主体的公平性与参与性, 实现多方能力共同提升, 体现培训工作的高效性。
要有效促进农民培训的实效性, 过程的质量监控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操作中, 我们引进了PDCA管理循环系统 (又称戴明循环, 是美国学者戴明William Edwards Deming最早提出的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管理循环包括:
1) 为达到目标而制定计划 (或标准) ——计划 (Plan;P) ;
2) 按照计划, 付诸实施一执行 (do;D) ;
3) 测定、检查实施的结果——检查 (check, C) ;
4) 如果检查结果与计划有差异, 就要采取必要的修正措施——处理 (action:A) 。管理不是指P、D、C、A各个活动, 而是指将它们联系起来进行的连锁活动, 即“活动的总和”。在移植此模式到农民培训课堂教学领域, 用于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 我们力求抓住PDCA计划、实施、评价、改善的循环过程, 注意培训工作者和培训学员各自所遇到问题的特殊性, 通过开放讨论和公开研讨等形式形成共同标准, 使得培训活动和农民学校管理不断得以完善, 培训人员的各项专业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4 实践成效
4.1 利用农民学校这一平台, 建立了统一的互助领导体系和政策支持机制
新型农民的培养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 政府承担起农民培训的组织责任。农民学校根据政府的统一领导进行统筹规划农民的各类培训工作。同时, 在参与式的农民培训中, 不断完善各类规章制度, 成立了农民学校管理委员会、农民学校校务委员会和农民学校工作部门, 以此推进农民培训的有序开展。
4.2 发挥农民学校的平台优势, 提高了参训农民的业务素质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 农民学校进行的参与式农民培训, 在实践中积极推行多样化培训模式。一是“校企联合”, 根据企业对职业岗位的技术要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是“校社联合”, 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 解决农户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三是现场推广, 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 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 组织生产大户、示范户对左邻右舍现身“说法”, 示范引导。四是现代远程培训,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网络, 通过举办农情报道、科普专栏、咨询热线等, 大范围开展有关政策法规、农业科学技术、生产经营信息等培训服务。五是实行分类式“菜单式”培训。
通过这样灵活多样、因地制宜的培训, 不仅宣传了党和政府的各项对农政策, 而且提高了农民的学习意识, 专业技术技能和一定的经管能力, 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全体农民培训的积极性。
8.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八
一、以学情定教
1.关注数学知识的生成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下,学生会提出许多的问题,有些问题教师可能难以回答。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多考虑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而这是我们在传统教学中较少关注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想讲什么就讲什么,想讲多少就讲多少,而“以学定教”正是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在第三章复习时,一位学生在解答“正方形的边长是a,当边长增加b时,它的面积是_____。”的填空题时,写了这个答案:(a+b)2=a2+b2。我一愣,因为“(a+b)2=a2+2ab+b2”这个公式我没有准备讲,但学生既然写出来了,那就要解决呀。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很快有一部分学生找到了解题方法,他们是参考课本第74页第7题的数形结合的方法,而在我意料之外的是,还有一位学生说他用的是整体思想和乘法分配律。经过他的一番讲解,下面的同学几乎都听懂了,因为他讲到的把“a+b”看成整体是大家知道的知识。我灵机一动,接着让同学们用这两种方法探索了公式(a-b)2=a2-2ab+b2、(a+b)(a-b)=a2-b2。我想等到学生再去学习“从面积到乘法公式”时,他们肯定能在较短的时间掌握了。由这件事想到,在确保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的基础上,以学定教,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促使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这种情况下的以学定教仍然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2.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难点
电子白板不光解放了教师的双手,并且让教师能够在教学中灵活调用工具对图片素材进行编辑、组织、整合,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变更,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切合学生认知的学习实例。 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了各种数学工具,如三角板、直尺、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工具可以进行任意地缩小和放大,看清工具的每一个部位,并且还能够拖动和旋转与已有的图片素材结合在一起,演示怎么样应用该工具。通过电子白板的演示,学生很快就能认识量角器和掌握量角器的正确应用方法。学生在电子白板上能够亲自用量角器测量,其他同学还可以对他的操纵进行评价。
二、组建合作小组
过去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对答式:学生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回答问题,而现在的课堂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努力组建好合作小组,明确相对固定的小组成员的分工,在这些工作中,记录员的作用尤为重要,在小组讨论中一定要将要点、体会、关键结论、问题等内容形成文字,否则,小组讨论就可能流于形式,泛泛而谈。只有当每位同学都各司其职,才能保证讨论落到实处,整个讨论过程才会井然有序。
组建合作小组,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前提,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当前最常见的合作学习方法。要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必须让学生养成乐于与人合作的习惯,这就需要将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笔者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经常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固定小组,尽管四人的固定模式具有易于操作的优点,但是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例如,学生的交流面比较狭窄,合作的范围和内容有限等。因此,笔者在采用四人固定模式的基础之上,又加入了活动分组,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组,通过这种形式的分组,来弥补固定分组的不足,为学生们学习新知识、体验新感受、展开新合作提供了新的广阔天地。
其次,实行小组间的竞争。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当老师提醒某个学生认真听讲时,会听到学生小声嘀咕:“我又没说话。”是的,这些学生认为:“我没有影响别人”,言下之意就是要是对别人有影响,“我”可就不这样了。当这个“我”变成小组时,小组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学会管理别人,并接受同伴的管理和监督。当小组中每一位成员有了集体意识时,教师就不用担心个别组中有调皮、后进学生不参与讨论了,这样就能大大地降低两极分化的产生。
三、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法的探索过程、问题经历的深化过程及方法能力的迁移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数学能力。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合理推理能力。学生在答题中,由于书写表达的不规范或是表述能力的欠缺,容易造成失分。如推理证明的表述、分析解答过程的阐述不清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训练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表达能力。
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各种开放性试题,让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地探索,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如以“蒜你狠”“豆你玩”等农产品价格暴涨的社会热点为背景出题,考查不等式组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运用,重点培养学生把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建立不等式模型,即“数学建模”。
9.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 篇九
——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 梁原学区杜家沟小学
杜秀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因而要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首要的问题是大力开展创新性教育。学校开展创新性教育,无论从时间或空间来说,课堂教学是占据绝对重要地位的。教学中我实践了“学前诊断补偿—问题情景导入—自学讨论指导—精讲释疑归纳—知识迁移应用—小结作业反馈—实践创新”的课堂教学特色,改变了过去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教师善教,学生乐学,使课堂教学呈现勃勃生机。
一、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阐释
1、学前诊断补偿
此环节关键是设计好诊断性试题。诊断性试题的设计要与学习的新知识密切相关,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反馈诊断中发现缺漏和错误,并及时补救补偿,因而建立新的认知前提,为导入新课铺路搭桥。学前诊断补偿时,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提问、讨论、讲演、诊断性试题测试等。
2、问题情景导入
创新人才的一个最突出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观点的出现,往往是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思维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而最佳心态的形成是诱发创造力的基础。作为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种宽松感、新奇感和成就感,结合教材内容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氛围,形成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机制。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而教学中,要精心地设计和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景,诱导学生产生猜想,提出问题,充分活跃学生的良性思维,培养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
3、自学讨论指导
经过上一步的猜想,学生在“疑”而“不解”的情况下,迫切的希望知道问题的答案。此时,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课本内容,同时要求学生明确三个要点:⑴按什么顺序看?一般按由总到分,或总分总。⑵看哪些内容?既要看课本上内容,也要看分析问题的过程。⑶怎么看?经常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要求学生理出课文结构、找出重点,鼓励学生多提疑点。鼓励学生多联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这样学生不仅钻研了教材,主动获得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会读书这一受用终生的自学能力及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自学完成后,再安排学生分组讨论各自疑点,教师适时地巡视指导。进一步做到自己领悟知识。其中分组讨论,使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变成了多向、互动、开放式教学模式。学生不但可以自主地获得有关信息,而且思维能够受到启发,学会别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学生学习过过程也变成了主动探索的过程,从而较以往的教学模式更加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学生从不同的日常实际例子中使理论知识得到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4、精讲释疑归纳 自学讨论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而对学生困惑、存在争议的问题,教师适当点拨,然后再由学生讨论解决。教师在点拨时,不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而是设置有思维价值的问题,对学生循循善诱,使学生逐步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教师通过这一步,即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可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智能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5、知识迁移应用
学习知识的关键的于应用。传统的教学不太注意知识规律的发现过程。在这里采用精心设计题组,并列举事例,依照层层加码的构思,采用讲练结合,案例分析的方法,使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自觉而有效地去解决问题,既应用了知识又从中总结了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使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得到了更有效的统一。
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因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多设计一些开放题及创新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课本知识分析实际事例,使学生在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例的过程中既对知识进行巩固和拓展,又从中体会到使用知识的乐趣。从而形成对知识“学—用—学”的良性循环。
6、小结作业反馈
最后紧扣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本节知识点,并将所学的知识纳入整个教材建立的知识体系中,以便于存储、提取和应用。同时教师要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题,及时反馈,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奠定基础,也是下一教学模式的开始,周而复始,良性循环。并有计划的安排课外社会调查作业,形式应灵活,以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索的主动性为原则。
二、此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特色
此教学中始终把启发诱导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学生自醒自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实际上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具体表现在:
1、教学内容安排的最优化
原苏联教育科学博士尤〃康〃巴班斯基指出:“能使学生的注意和思维集中到所学专题的最关键的观点和观念上,或者是教学进行的结果同时能激发和提高认识兴趣,这样的课堂教学和认为是最有成效的。”以上教学结构在使学生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再自学讨论,提出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教师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这样既能将学生最感兴趣、亟待解决的问题进明白,又能使教学结构最优化。
2、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现代教学的鲜明特点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教师在上述授课过程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可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形式。单就授课内容而言,教师就是视不同的内容采用了不同的授课方法。容易的内容由学生自学掌握;中等难度的内容主要由学生讨论解决;对于重点和关键,教师启发诱导并重点讲解。此种教学设计,既可使不同层次的学 生得到适应,又可满足一些优秀学生加深拓广所学知识,发展能力的需要。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视具体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目的而定。只有适合各方面的因素,才是教学方法的最优化。
3、学生学习过程的最优化
此种教学设计中,除包含教师的活动,还包含学生的活动,并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真正做到了教与学的统一。学生在上课的一开始,就通过教学目标明确了学习任务,然后集中一切精力探求所学内容,同时采用自学、讨论、提问等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自我控制是学习过程最优化的最有力的保证。
10.参与式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篇十
古城中学 任鹏昌
这次活动时间虽短,但我的感触很深。纵观这节课,我认为老师把课堂真正地给学生,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结合这次活动中的启示,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想谈谈对我校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点肤浅的认识 “知行结合”。
知,即课改中的思想认识;行,即课改中的实践活动。我们要有下决心搞课改的认识,要坚信唯有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方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今,靠拼时间、搞题海战术已然行不通,这些道理谁都懂。现实教学活动中,我们确实有不少老师注意到这一点,正在为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而探索着、实践着,做到“知行结合”;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还有部分老师嘴里喊着“课堂教学改革”,喊着“教学案一体化”,喊着“高效课堂”,而行动上疏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课堂效率低下,课后加班加点,增加学生课业负担,只顾所谓的眼前利益,而不顾学生的长远发展。
11.一次参与式培训带给我们的思考 篇十一
教研活动目的:让教师们体验真实参与的快乐感觉,并了解教学活动设计的适宜性和整合性特点;感受“隐含教育价值”在实际活动中的运用;学习选择有效材料的技巧;体会教师角色如何在活动中进行“适时转换”等。
教研活动准备:绒线绳、废旧报纸若干,剪刀、胶带、白纸等。
活动策划与主持:黑河市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
教研活动过程:
第一环节:将全体参训人员分成六组,每人发给黑色和红色绒线各一段,A4白纸一张。
规则:(1)每人利用绒线创作一幅作品,题材不限;
(2)小组合作,用每位组员的作品共同编述一段故事,并为故事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小组内可以讨论,内容可以合作,但材料不能合作;
(4)制作限时十五分钟,讲述3-5分钟。
展示与分享:各组选出代表汇报自己组创编情况并展示作品
第二环节:根据各组主题选择“奥运”居多的现实情况,为各组增加投放相同数量的废旧报纸,提供可选择材料为绒线绳。
规则:(1)利用现有材料,小组成员合作制作出健身器材或体育用品;
(2)要求具有实用功能,而不是只能观赏;
(3)以创作出的用品数量和玩法多少,决出胜负;
(4)限时二十分钟。
展示与分享:分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汇报有效制作成品数量,展示玩法;选出最结实和实用的成品,集中对这一成品的玩法进行拓展和总结。
活动后的思考:
黑河市教育研究院王淼:这次活动很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大家身在其中,充分体验到了活动本身带给我们的快乐,热闹的现场感染了其中的每一个人,真诚的合作、坦诚的交流、自由的释放,快乐与收获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活动带给老师很多启示,同时也留下了快乐的记忆和对自身工作的反思,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了教研活动的作用与魅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专家,但我们聚集到一起就是最优秀的专家!活动的策划目的就是想让教师们亲身体会什么是“开放”,什么是“整合”,什么是“自主”,什么是“探究”,什么是“适宜”,什么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
蓝天幼儿园陈琳: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我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更多感悟:首先,所有的作品都是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完成的,而且在操作中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每个人的想象力。在以前的语言教学过程中,使我也曾让孩子根据一幅画来叙述,但收到的效果都不太理想。通过这次培训我知道,在我们大家眼里的跑题,正是孩子对事物所发挥的超乎大家的想像。其次,我们在领幼儿做体育活动时,很多情况下都以幼儿的安全为主,用许多的条框来约束他们。这样,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乐趣就大大降低了,孩子的天性也没有完全释放,“解放孩子的天性”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ABC双语幼儿园杨腊梅:本次活动让我有很深的体会,我想如果是孩子进行的话也会和我一样快乐,而这次活动之所以快乐,我想和以下几点条件有关:1、宽松、无压力、无限制的环境,可以尽情发挥;2、集思广益,合作出的东西是无限的;3、活动材料的充足;4、亲身体验的乐趣。在总结时,我们发现很多没想到的东西都被展现出来,我想孩子们能想到的会更多。因为孩子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间是任何人所不能及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多为幼儿提供这样的环境,或者多设计这样的活动,不只是孩子能学到,作为教师的我也能从中受益无穷。活动中将艺术、语言等多个领域综合,体现了群体合作,游戏环节更让人有种大家庭的感觉。
黑河市幼儿园薛蕾:通过本次活动,让我对幼儿游戏活动创设有了更新的理解。幼儿教师要和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一起生活,很多事情都要站在他们的角度去考虑,用他们的办法去解决。动手活动中,大家一起动手合作,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这种快乐不仅来自合作的愉快,更来自自己动手创作的喜悦。
金钥匙双语幼儿园崔宇:我们天天面对孩子,但如何才能走进童心,让他们真正的体验到活动中的乐趣,是我们幼师应该深思的。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适宜的氛围中学习,做到幼儿之间的互动、师幼之间的互动,让幼儿主动去参与每一次的活动,而不是被动地让老师牵引着,这样孩子才能得到好的发展。
育童幼儿园张喃喃:在此项活动中我们体验并享受到了无限的快乐。如果在平时的活动中,让孩子们做我们今天做的事情,那孩子们是不是更快乐?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约束了孩子过多的天性,孩子们整天玩着我们眼中的所谓“高档玩具”他们就快乐吗?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和孩子们一同 “快乐起来吧”!
12.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信息技术开阔学生视野
如今的学生己不再是以前“读死书, 死读书”, 而是要求了解更多的事情, 从而拓宽知识面。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帮助学生完成这一点。计算机信息技术能为阅读教学提供翔实的背景资料, 将某一阅读对象还原到具体的自然社会情景中, 帮助学生较为深入而准确地理解阅读对象。如学习《海底世界》,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课件给学生提供海底的真实资料, 既能帮助学生深切理解课文叙述的内容, 又能丰富学生关于海洋的知识。这些信息技术制作的阅读资料, 既配有声情并茂的朗读, 又有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 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阔他们的视野。
二、信息技术化难为易
教师是否恰当地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教师是运用什么教学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这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按传统模式对课文中的重难点进行讲解, 即使花很多时间、精力, 也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媒体资源展示的课件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互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声音、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气氛, 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 抓住重难点, 引导学生的联想, 给课堂注入活力。例如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 农村孩子对于“大海”“海岛”的理解只能是凭空想象, 对这篇课文中描写的景物难于理解。因此在教学时, 根据课文的结构层次, 运用课程资源中的媒体课件, 让学生在感知大海的波澜壮阔、海岛的明艳绚丽中, 去展示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接着利用媒体录像放映, 银幕上五彩斑斓的图像, 向学生们揭开了海底的奥秘。五光十色的海水、丰富的海产品和岛上旖旎的风光等, 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从而懂得它是我国的“海防前哨”“是镶嵌在祖国大陆南边的一颗明珠”的真正含义, 油然而生对祖国宝岛———西沙群岛的热爱之情。
三、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 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成学习的动机, 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 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 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 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文产生深厚的兴趣, 必能大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使他们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如前不久我上了一篇介绍天马的说明文, 学生在枯燥无味的文字中掌握有关天马的科学知识, 实在有些生硬、乏味。于是我从网上搜集了关于“天马”的各种图片和资料, 当这些逼真的图片出现在小朋友们眼前的时候, 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这件艺术珍品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小朋友们个个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也变得快乐,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信息技术呈现过程, 培养能力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 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 在运用中发现, 在运用中创造, 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不能搞闭门造车, 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训练途径。
运用信息技术, 可以集形、声、色于一体, 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 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力提供了视听基础。如教学《过河》一课时, 我先出示本次训练要求 (补充空白图) , 然后运用媒体出示第一幅图, 让学生观察图后问:“这幅图写了什么?”接着出示第二幅图问:“白兔来到了哪里?他们会怎么想呢?会怎么说呢?“然后出示第三幅图, 指导学生用“先……接着……然后……”说说小白兔怎样放木盒, 进木盒。这样通过看图, 让学生想象:小白兔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过河呢?指导他们进行合理想象。最后出示第四幅空白图, 问学生这幅图画了什么?再用电脑把四幅图全部连起来放在大屏幕上空白图, 再连起来说一段话,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 再指名说, 最后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 从而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五、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中的几点思索和困惑
1. 由“教师满堂灌”改为“机器满堂灌”
过去我们批评那种“一言堂, 满堂灌”的教学。但利用多媒体手段后, 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多媒体可以代替教师做一切, 忽视教师应起的作用, 让计算机从头到尾地工作。
2. 由“听戏者”改为“看戏者”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融为一体, 形成和谐、融洽、积极的课堂气氛。但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后, 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常常停留在对精彩画面的欣赏上, 而对实质性的语文内容不去留意。
总之, 信息技术使语文学习更为快捷、方便。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 开阔了学生的知识面, 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由原来被动的“不得不学习”变为了主动、多样的“要求去学习”。
【参与式教学培训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参与式教学心得体会总结参考11-02
参与式教学活动的组织08-07
参与式教学法的应用和思考06-28
高中数学如何开展参与式教学08-04
永兴中心小学主动参与式教学模式简介07-24
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07-09
基于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主体参与研究的论文09-26
参与市级优质课比赛心得体会06-30
学生怎样参与课堂有效性教学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