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车满意度调研报告

2024-10-14

校车满意度调研报告(精选8篇)

1.校车满意度调研报告 篇一

南 部 县 三 清 小 学

关于校车及学生上下学交通情况

调研报告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现有学生人数1823人。学生来源涉及到阆中、仪陇、南部三县市,据统计,仅外乡镇到我校就读的学生人数就多达600余人。学生来源复杂,上下学路途遥远,给我校学生上下学安全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现就我校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情况报告于下:

我校学生上下学交通现状:

一、我校属南部县边远山区小学,学校没有接送学生上下学的校车。

二、由于部分学生家距离学校较远,多数又是留守儿童,在家监护孩子的多数又是年岁已高的爷爷奶奶,学生上下学根本没有人接送,所以很多学生就搭乘摩托车、无营运资质的面包车回家。

三、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摩托车、面包车驾驶员在搭乘学生时,又严重超员,学生的上下学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四、学校每周利用学生大会宣讲交通安全知识,禁止学生

上下学搭乘摩托车、面包车,并且在上下学的交通要道设立了交通安全标志和交通安全监督岗,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因孩子年龄小,自控力差,又不懂是非,加之家长的溺爱、摩托车、面包车驾驶员的唆使,还是有相当的一部分学生搭乘摩托车、面包车上下学。学校曾多次出通知,劝其摩托车、面包车驾驶员不准搭乘学生,但因学校不是执法部门,这一现象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学校又多次向乡安办、县交警部门汇报,他们也出面整治个多次,但因摩托车、面包车流动性太大,隐蔽性太强,检查次数有限,这一现象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五、现在交通发达,村村都通上了公路,路上来往的车辆较多,速度又快,给来往行走在道路两旁的学生带来了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六、由于近几年兴修水利,学生上下学途中河道、堰塘、水库较多,学生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上下学时无人接送,很容易发生溺水事故。

在农村实施校车工程很有必要,其理由是:

一、因为农村孩子多数是留守儿童,上下学无人接送。

二、学生路途较远,沿途河、堰、塘较多,校车接送可以有效防止学生溺水事故发生。

三、农村交通发达,村村几乎都通上了水泥公路,有利于

校车工程的实施。

四、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行,居民聚居点相对集中,也有利于校车工程的实施。

五、农村学生也应向城市孩子一样,同等享受上下学校车接送的待遇,符合我国当代国情。

在农村实施校车工程的建议:

一、校车应由政府指定厂家生产、政府采购配送。

二、每校校车配送辆数应根据各校学生人数确定。

三、校车驾驶员由政府通过招考统一聘用,在分配到各校,工资待遇参照学校工人同等对待。

四、校车每期定时到指定部门安检,政府每年按学生数拨付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以解决校车的燃料费,日常的维护、维修费。

2011年5月6日

2.校车满意度调研报告 篇二

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背景下, 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 大量统计数据显示出我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截至2013年底, 昆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1.9万, 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6.81%。据调查显示, 有95%的老年人并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 因此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度很高。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政策环境下, 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大范围建设, 是现阶段我国解决快速老龄化最可行的策略之一。笔者对正在使用这些设施的老年人群体进行满意度调研, 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调研方法收集数据, 经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过后, 总结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现状, 为即将建设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合理的建议。

2 研究方法及调研内容

本论文采用的调查方法主要有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通过实地调研, 运用观察法记录所见, 得出结论。问卷由基本信息问题和养老设施的满意度问题组成。通过对使用者和管理者进行访谈, 得出设施的使用情况。

3 昆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概况

笔者对昆明市现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了走访调研, 通过调研发现, 昆明市共有11个昆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由于经营或管理不善, 有3个已停用。11个社区基本情况如表1。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社区老人的基本情况

笔者向昆明市正在使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老年人发放问卷5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份, 虽问卷数量有限, 仍能反应实际问题。得出下文结论。

4.1.1 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

调查共计47位, 男性为18位, 女性为29位, 如图2所示。接受调查者年龄主要以7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 其中51-55岁占调查总人数的2%, 56-60岁占调查总人数的2%, 61-65岁占调查总人数的6%, 66-70岁占调查总人数的9%, 71-75岁占调查总人数的31%, 76-80岁占调查总人数的29%, 八十岁以上老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1%, 如图3所示。

接受调查者的年龄分布与其健康状况的关系如图4所示, 数据显示65岁以下的老年人都属于健康状况能自理, 甚至身体状况好的老年人还能照顾家人;66岁到80岁这一区间半自理的老年人居多;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的年龄阶段主要分布在80岁以上。从图中可得出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呈下降的趋势, 需要有人照顾和护理。

4.1.2 老人的学历与收入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 使用社区养老的老年人, 学历在初中及以下的占大多数, 为总人数的72%, 没有受过正规文化教育的老年人占总数的13%, 中专或高中学历的老年人占总数的15%。对应社区老年人的月收入水平也是如此, 月收入水平为1000元以下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57%, 月收入是1000-2000元的老年人占比为34%, 2000-3000元的老年人占总人数的3%。没有受过教育的老年人每月主要收入来自子女的赡养费, 有一定学历的老年人每月收入主要来自养老保险和退休金。

4.1.3 居住方式及与子女的居住距离

将社区老人的居住方式分为单身独居、与伴侣居住、与子女居住、与子女毗邻和居住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将社区老人与子女的居住距离情况分为同住、同住一栋楼、同住一个小区、同住一个城市, 可从数据得出, 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占总数的15%, 同住一个小区的占9%, 同住一个城市的占总人数的76%。其中与子女同住一个城市的一部分老年人入住了居住型社区老年服务中心。单身独居的老年人占调查总数的11%, 与伴侣居住的老年人占11%, 与子女居住的老年人占15% (如图7) , 由此数据可看出, 目前在休闲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活动的老年人的居住状况为, 单身居住、与伴侣居住的情况多于与子女居住, 大部分老年人在家都无人照料, 因此, 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各方面需求很紧迫。

4.1.4 子女的个数与养老方式的选择

社区老人的子女个数方面 (如图9) , 有3个以上子女的老年人占总数的71%, 有2个子女的老人占20%, 有一个子女的老年人占总数的4%, 没有子女的老年人占5%。老人期望的养老方式方面, 有45%的社区老人希望能与子女同住, 希望能享受社区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占33%, 选择入住养老公寓和自己生活的老年人分别占13%和9% (如图10) 。从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 大多数老人有3个以上子女, 并且大多数老人希望能与子女同住、享受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4.2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现状及满意度

4.2.1 老人对设施的使用频率及交通方式选择

社区老人对设施的使用频率图显示 (如图11) , 每天使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老年人占调查总人数的86%, 每周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使用设施的老人占7%, 几乎不使用的老年人占7%。从交通方式选择方面, 选择步行的老年人占91%, 选择短距离公交车和机动车接送方式的老年人分别占7%和2%, 而选择自行车或电瓶车的比率为0 (如图12) 。

4.2.2 老人对设施不满意的原因分析

问卷调查了社区内老年人对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满意的地方, 选择设施缺乏、有待增加的占总数的68%, 认为目前配套设施一般的老年人占21%, 认为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较多, 能满足需求的老年人占11% (如图13) 。在对设施不满意的原因方面, 认为社区内设施数量不足、配套不完善的老年人占46%, 认为设施管理、服务不佳的老年人占35%, 不满意的原因为距离远的老年人占13%, 其他原因占6% (如图14) 。通过访谈可知, 有的老年人希望与子女同住, 但子女违背老人意愿, 把老人送进居住型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所以这些不自愿入住老年人会在其它原因上对服务设施不满意。调查显示, 目前昆明市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应迫切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设施配套不完善、管理、服务不到位、活动设施和场地数量不满足需求。

4.3 老人对服务设施的配置要求

4.3.1 老人的交流方式的选择

把交流方式分为社区组织活动、自发组织活动、日常的邻里交往, 社区老年人选择愿意参加社区组织集体活动的占52%, 愿意自发组织活动的占总人数的2%, 愿意参与日常邻里交往的老年人占46%。因此在设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时候, 应为老人考虑提供适宜日常交往活动的室内外空间 (如图15) 。

4.3.2 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社区内的位置要求

在社区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在社区内的位置要求方面, 认为应设于社区中安静的位置的老年人占19%, 认为应设在社区中心的占49%, 认为应和幼儿园设置在一起的老年人占5%, 希望设施设置在绿地附近的老人占25%。结果显示大部分老年人希望社区服务设施设置在能与邻里有更多交往的临近社区中心的位置 (如图16) 。

5 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可行性建议

5.1 问题

笔者结合对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设施满意度调研结果 (详见图17) , 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需要在今后的改造和新建中引起设计者和管理者的注意。

在图17中, 纵轴为社区养老服务老年人满意度百分比, 横轴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满意度调研项目。通过图17所示调研结果, 笔者认为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建筑设计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无障碍设计不完善, 如:学府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住宿楼入口处没有坡道;永宁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入口无扶手;西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走道无扶手;金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盥洗室和洗手间不适于使用轮椅;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使用;除金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有电梯以外, 其他的社区均是楼梯上下, 甚至有的楼梯坡度还比较陡, 给老年人上下楼带来诸多不便。

②建筑尺度不适宜, 西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筑尺度非常不适宜作养老服务中心, 其层高比一般公共设施的还要高一些, 人处于其中会产生空旷感, 不利于为老年人营造温暖安全的心理舒适感。

③无良好的室外活动区域, 典型的例子就是金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其坐落于金河社区居委会院内, 建筑旁边有很好的条件供老年人活动, 但室外却连简单的座位都没有设置。访谈过程中, 几位身体状况好的老人都反映没有设施可供室外活动。

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管理运营方面同样存在很多不足:①缺乏医疗康复类型的服务。笔者发现这样的现象, 几乎所有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都设有理疗室、康复室、心理咨询室, 但其实这样的功能设置只是“徒有虚名”, 其中并无专业的设备和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服务。②服务功能不健全。经过调研, 笔者把昆明市8个正在运营的养老服务设施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休闲型, 即老人居住在自己家里, 白天到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另一种是居住型, 即老年人是长期居住在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休闲型的服务中心缺乏医疗方面的服务项目, 而居住型的服务中心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无照顾, 既无组织活动, 也无适宜老年人自发活动的场所。③无上门服务。目前昆明市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几乎不提供上门送饭、照料等服务, 但调查数据显示上门服务对于社区内不能完全照顾自己、无家人照顾的老年人来说, 是一项迫切需要的服务项目。④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目前服务设施的管理和服务人员数量都明显不足以为老年人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如学府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反应, 该服务中心一层楼有20-30人, 却只有一个护理人员, 这显然是不能保证服务质量的。⑤缺少有组织的活动。几乎没有社区为老年人组织活动, 老年人大多是进行日常的简单交流, 这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无益的。特别是在居住型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居住的老年人, 普遍反映日常生活的乏味。社区应该不仅照顾老年人的生理健康, 也要为社区老人的心理健康作周全的考虑。

5.2 建议

根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满意度调研结果所反映的问题, 笔者建议以为老服务综合体为基点, 对社区老人进行近距离服务辐射。通过建立日间照护+服务投送+喘息服务的模式, 公建民营日托中心或养老机构, 结合老年人对社区服务满意度的调研结果, 分别提供市场化服务和社区养老政策。具体来讲, 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适当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按照老年人喜好的交流方式和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调整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②根据老年人的年龄和自理能力完善基础设施, 重点为80岁以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设施和配套的社区医疗服务。③根据老年人的学历和收入水平, 增设一社区老人文化交流与日常娱乐的基础设施, 比如开办书法社, 组建老年人舞蹈队等等, 以满足不同学历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④从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频率来看, 仍有一部分老人几乎不接触养老服务设施。建议加大养老服务设施的宣传力度, 引导老人提高养老活动意识, 促使其主动参与养老活动。

摘要:随着社会快速进入老龄化的步伐, 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与日俱增。以昆明市目前正在使用的8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中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对设施的使用时态进行调研, 以社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对社区的满意度为切入点, 总结出目前昆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在建筑设计、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 并提出改善意见, 以期为此类建设与改造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社区养老设施,满意度,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周燕珉.老年住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2]赵晓征.养老设施及老年居住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3]艾克哈德-费德森, 伊萨-吕德克.全球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手册[M].中信出版社, 2011.

[4]凤凰空间编.夕阳无限———世界当代养老院与老年公寓设计[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3.

[5]姚栋.当代国际城市老人居住问题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3.校车满意度调研报告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教师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C-0020-03

了解教师工作满意度是高校改善管理、制定激励政策、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对广西某职业学院教师在工作本身、工作环境条件、薪酬待遇、进修提升、领导与管理及人际关系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统计,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教师满意度的建议及对策。

一、广西某职业学院师资队伍情况

广西某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某学院”)是一所创办于2008年6月,经广西区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民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某学院师资队伍具有其他民办院校师资队伍的共性:

(一)教师队伍中年青教师偏多

截至2012年10月,某学院的专任教师共有98名,其中35岁及以下年青教师7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5%,专任教师年龄分布见图1:

图1 广西某职业学院专任教师年龄分布图

(二)教师离职率高

根据某学院人事部门统计,2011、2012年,离职的专任教师数量分别为20人、25人,离职人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20%、25%。离职原因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工资低、福利待遇差、工作压力大。

二、某学院开展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的意义

教师工作满意度是教师对所从事职业、工作条件与状况的总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与看法。开展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了解教师工作满意度程度,找出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学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二是能了解教师心理需求,帮助学校制定有效的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增强教师归属感,稳定教师队伍;三是根据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来提高教师满意度,从而改进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达到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三、调查的内容及方法

调查内容直接采用了周国平所著《民办高校教师满意度调查分析》一文中的教师满意度问卷内容。问卷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教师基本信息;二是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三是教师离职倾向调查;四是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工作满意度是调查的核心内容,包括工作本身、工作环境条件、薪酬待遇、进修提升、领导与管理及人际关系等六个方面共21个小问题,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对每个问题设置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选项,分别赋予5,4,3,2,1分,分值越高,教师满意度越高。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教师满意度调查工作由学院人事部门组织,与2012年12月年终考核工作同时进行,调查对象为全院专任教师。共发出98份问卷,回收85份,其中有效68份。随后,采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一)教师总体满意度不高,情况很不乐观

教师总体满意度3.26分,介于一般及满意之间,其中工作本身、工作环境条件等六个大项的得分图2所示:

图2 教师满意度得分图

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人际关系、工作本身、工作环境条件、领导与管理、进修提升、薪酬待遇。只有人际关系一项得4分达到满意,其他五项低于3.5分,尤其是薪酬待遇、进修提升项得分低于3分,达不到一般满意,情况很不乐观,应该引起学校的高度重视。

从21个调查小项来看(见表1),2个小项达到4分,14个小项得分介于3~4分,5个小项得分低于3分,说明学校大部分管理工作都让教师觉得不满意。

(二)薪酬待遇及进修提升项得分最低,应该进行大的改革

薪酬待遇中“工资水平”2.57分、“福利待遇”2.58分,排名倒数第一、第二,进修提升中“深造进修”2.81分、“晋升机会”2.86分排名倒数第四、第五,满意度介于不满意与一般满意之间,可见教师最不满意集中在薪酬待遇和进修提升方面。

表1 调查小项满意度得分情况一览表

根据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激发人工作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为保健因素,另一类为激励因素。保健因素指与工作环境或条件相关的因素,如组织政策和制度、监督、工作条件、人际关系、个人生活、保障福利等,保健因素是必需的,虽然它不能直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但是能消除不满意,防止问题的发生。薪酬及福利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工作的基本动因,某学院教师在薪酬及福利方面的低满意度表明,学校的薪酬福利制度存在较多问题,它是造成教师离职率高的主要原因。要解决此问题,增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是关键。激励因素指的是与工作内容相联系的因素,包括得到晋升、获得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等,激励因素能够直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某学院教师认为学校提供的培训进修机会偏少,导致他们没有机会更新知识,教学及科研能力得不到提高,不利于个人职业发展。要提高教师满意度,必须给予教师更多的培训与进修机会。

(三)工作环境条件及领导管理得分偏低,要尽快改善

工作环境条件的满意度为3.1分,介于一般满意与满意之间,排在六个大项的第四名,其中“校园文化氛围”指标2.94分,低至一般满意以下。工作环境条件与薪酬制度一样同属保健因素,只有提高了它的满意度,才能消除教师对工作的不满意。

领导与管理方面满意度为3.14分,介于一般满意与满意之间,排在六个大项的第三名,该项中教师最不满意“学校领导与管理方式和作风”和“ 绩效考核工作”,这与某学院教师普遍反映的多头管理、各部门及教职工的绩效目标不明确有很大关系。

(四)工作本身和人际关系方面满意度一般,尚存不少问题endprint

工作本身和人际关系满意度分别为3.45,4.03,人际关系是教师唯一认为满意的指标。对于工作,教师觉得能发挥个人专长,感到工作有成就感,也较稳定,但是他们普遍认为工作压力大。与其他民办院校一样,教师每周的教学工作量较大,一般都在16个课时以上,比公办院校教师每周不超过8课时的工作量要大得多,除此之外,教师每年还要完成一定的招生任务,招生成绩作为年终考核、薪资调整、职务晋升的重要因素之一。民办学校无财政补贴,办学经费以学费收入为主,收入来源单一,只有保证一定的生源规模才能确保学校有足够的经费来维持正常运转。随着高考生源逐年的减少,再加上公办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民办院校所面临的竞争环境愈来愈激烈,招生越来越艰难,某学院将招生任务分配到每位教师身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五)教师偶尔有离职倾向

离职倾向中设计了三个问题:考虑辞职、计划辞职及另找工作,得分越高表示离职意愿越低。从统计数据看,考虑辞职、计划辞职及另找工作得分分别为3.44,3.43和3.61,综合得分3.49,教师偶尔会有离职倾向,调查结果与某学院这两年来25%的离职率相符。

五、提高教师满意度的建议及对策

(一)改革薪酬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

1.建立对外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机制,提高教师的整体薪酬水平。与同类院校教师相比较,某学院教师的收入处于中下水平,毫无竞争优势。要稳定教师队伍,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学校工作,学校应结合社会平均薪酬水平及其他行业的收入情况,科学设定教师薪酬标准,并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薪酬水平,增加薪酬的市场竞争性。这就要求:一是学校要努力做好招生工作,确保一定的学生规模保证学费的收入;二是学校投资方要加大对学校的投入;三是政府对民办教育不仅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更要在财政上给予支持,让民办院校的教师也能享受公办院校教师的财政补贴,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才能提高。

2.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一套好的薪酬制度应该是优胜劣汰。提高教师的整体薪酬水平不等同“一刀切”,而是要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调整薪酬结构,在基本工资水平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增加绩效工资的比重,引入激励机制,使绩效好的优秀人才得到高的报酬,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最终提升学校的教学教育质量。

(二)构建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

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是薪酬激励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保障。某学院教师对学院的绩效考核工作认可度不高,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原因在于部门及个人的年度工作目标不是很明确,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考核标准模糊不清,导致考核结果无法真实反映教师的绩效。

学院要根据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的流程,确定学院的战略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到学院每年、每个部门、每个(下转第49页)(上接第21页)教师中,只有工作目标明确了,考核标准清楚了,绩效考核工作才能有效推进。

(三)完善教师在职培训进修制度,为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在满足教师物质方面的需求外,学院必须要重视教师职业发展的需求。很多调查表明,教师群体具有很强的“自我实现”需求,某学院提供给教师的进修机会偏少,无法满足教师的“自我实现”需求,教师认为晋升无望。因此,完善教师在职培训进修制度,提供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给教师,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平台是提高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四)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条件

教师只有在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充分发挥潜能,创造更多佳绩。所以学院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善教师工作的硬环境和软环境。职能部门要视教学部门、教师作为服务对象,为他们提供优良的办公条件、住宿条件、生活设施,改善教师工作生活的硬环境,帮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能安心教学工作。同时,学院要进一步改善软环境,创造良好、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领导要经常与教师沟通,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及生活,同事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学生之间要营造尊师爱教的良好风尚,保证教师心情舒畅,愉快工作。

【参考文献】

[1]冯伯麟.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1996(9)

[2]周国平.民办高校教师满意度调查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 (37-42)

[3]陈万明.冯承强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理论评析与展望[J].复旦教育论坛,2006(4)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1C00238)

4.校车违规整改报告 篇四

关于校车安全整改报告

我校接到关于车牌号为:鄂l 34593和鄂l ls569两辆租赁小客车,因其资质不符合营运校车要求的通知,十分重视,随即研究决定在五月份内整改到位,限其两位车主:沈全鹏、沈得昂二人将其非营运车辆挂靠在正规营运公司,否则将解除其租赁协议!

通山县湄港学校

2013年4月25日篇二:校车整改报告 校车整改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2011年11月3号教育局校车安全工作会议 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园校车安全管理,确保我园幼儿的人身安全,预防重大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园对有关校车安全方面的工作进行全面整改。现将具体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1、我园根据此次校车安全会议精神召开各位相关人员工作会 议,落实会议精神,把解决校车各方面安全隐患作为我园 头等大事来抓,强化责任到人制,进一步完善司机与跟车 教师责任。

2、严禁幼儿接送过程中超载现象出现,每车固定跟车教师一名,跟车坐门口招呼幼儿上下车情况,包括坐车过程中身体任何部位不可伸出窗外,打开一定的窗子宽度,体持空气流通以防幼儿窒息现象发生。

3、幼儿下车后如没有家长亲自接、送,跟车教师要将幼儿手把 手拉过马路或河或桥或任何危险路段。

4、与家长签定家长安全协议,明确家长在规定时间没有亲自接、送幼儿,幼儿途中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其责任家长自负。

5、幼儿放学提前5分钟在校门口排队,由跟车教师和司机清点 人数,有专门教师负责看守大门,清点完后由守门人员再一一核对,由跟车教师抱上接送车,等幼儿全部坐稳后方可发车。

6、幼儿上车后司机不能私自离岗,以防不良窒息事件发生。

7、跟车教师每次对上下车幼儿进行登记,由司机和跟车教师共

同签字,每周交办公室待园长盖章后归档。以防家长钻空子造成不必要的矛盾纠纷。上学困难的问题,我园正式向上级管理部门提出了办理校车营运证申请。

我园对校车安全管理已基本形成成熟的体制,在今后的校车运营工作中,我园会针对各项缺点与不足,查漏补缺,让我园的校车安全制度不断完善与进步,预防任何特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阳光幼儿园

2011年11月3日篇三:校车整改报告 里八田小学校车安全检查情况 整改报告

2014年4月4日,教育局安全办联合公安交警等部门对我校校车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鲁m80810、95998、97087、95989保险到期。

2、鲁m95991、80810灭火器无压力,无法正常使用。

3、鲁m95998、97087座套太脏,其他车辆普遍存在座套脏现象。

4、鲁m95998、95989安全锤悬挂位置不正确。

针对上述问题,我校于2014年4月4日下午进行了整改,具体措施如下:

1、责令有问题的校车利用清明节放假时间清洗座椅外套,搞好车 内卫生。

2、责令车主更换灭火器并在合适位置固定安全锤。

5.校车使用情况报告 篇五

随着我校的发展,教育质量不断发展提高,学生不断增加,为完善我校服务体系,满足来我校就读幼儿儿童上下学乘车需求,保障学生安全出行,我校计划购买学生专用校车一辆,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民办现代化学校,现拥有幼儿学生100名,生源分布各个村庄,为解决学生上下学途中的安全,更好的服务社会,故申请购买专用校车,用于接送本校学生。二.车辆基本情况

所购校车为宇通校车D4(核载人数为19人)一辆,学生专用校车第一批共1辆。按《条例》要求到县级公安机关开具了无犯罪和无吸毒行为证明,参加了校车驾驶员专项体检,经检验合格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领取了相应资质的驾驶证(行驶证,驾驶证复印件附后)。三.校车运行路线

根据学校生源分布全乡,村的实际情况,经实地考察,在满足安全通告条件的乡域内,各省道,县道,乡道,村镇路上设定多条运行线路。来完成接送任务(校车运行方案附后)。

四.校车安全管理

由于校车是校车的安全责任主任,为更好的做好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特制定了相关的校车安全管理制度,并按要求建立了GPS监控平台,对校车的安全运行实行动态化监控管理,并配备了专职监控人员,成立了一学校法人代表李灵利为组长的校车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配备了有多年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任组员,具体负责校车的日常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均按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确保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报告请批复

6.校车排查情况报告 篇六

对校车及学生家长自行租赁车辆上下学情况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我校接送学生车辆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消除校车交通安全隐患,有效预防接送学生车辆的道路交通事故,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现将我校进一步摸排定点接送学生车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校不存在学校行为的校车

二、非学校行为家长自行租赁定点接送学生上下学车辆情况。

1、我校通过仔细排查发现现有学生32人乘坐家长自行租赁车辆定点上下学,分别是冀F6N785乘坐9人,冀FDZ007乘坐5人、冀FN6535乘坐7人、冀F503678乘坐5人、冀F6M687乘坐4人、冀F503J8乘坐2人,共计5辆面包车和1辆轿车。

2、车辆情况,经过仔细摸排发现如下情况,一、每辆都是家长自行租赁的。

二、乘坐车辆没有营运证。

三、经排查面包车存在超员嫌疑。其中还有驾驶员驾驶经验不足驾龄短。

我校通过仔细排查发现非学校行为学生家长自行租赁车辆上下学的情况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为了更好的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我校立即召开会议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及时与家长联系,教育和告知家长理性选择交通工具,妥善安排子女出行方式,进一步加强教育监护,防患于未然。

7.北京市社会管理满意度调查报告 篇七

一、调查总体情况

(一) 居民对社会管理关注度较高, 总体评价较好

调查结果显示, 北京居民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注度高于知晓度, 对社会管理总体状况评价良好。2003个被调查对象中, 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占56.1%, 一般了解的占36.3%, 不太了解的占7.6%;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的占72.5%, 一般关注的占25.6%, 仅有1.9%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关注;对北京市社会管理总体情况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66.8%, 基本满意的占28%, 仅有5.2%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 (见表1) 。

单位:%

(二) 道德体系建设满意度最高, 基本公共事业服务满意度偏低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范围广泛, 本次调查从基本民生性服务、基本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公共安全性服务、道德体系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1) 等6个基本方面开展。调查结果显示, 被调查者对北京道德体系建设的总体满意程度最高, 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72.2%;对教育、医疗卫生、社区建设等涉及基本公共事业性服务的满意程度相对较低, 相应比例为57.1%;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安全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和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的相应比例分别为69%、68.6%、61.2%和60.8% (见表2) 。从对社会管理各方面涉及的具体问题情况看, 被调查者对就业培训指导和安置、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学前教育收费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较低。

(三) 城乡收入消费水平差距明显, 居民认识存在差异

70.5%的被调查者认为, 北京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方面, 29.5%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发展环境方面。从城乡差距的具体表现上看, 64.9%的被调查者认为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是北京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之一, 其中39.6%的被调查者把它排在了第一位;46.7%的被调查者认为享受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是北京城乡差距的主要表现之一, 其中14%的被调查者把它排在了第一位 (见表3) 。

调查发现, 城乡居民对北京城乡差距现状的看法存在差异。38.4%的城镇居民认为城乡差距主要体现在发展环境方面, 而只有23.5%的农村居民这样认为。在城乡差距的具体表现上, 城镇居民在文化素质和生态环境差距方面的选择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而农村居民在收入消费水平、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以及收入渠道和稳定性差距方面的选择率高于城镇居民。

二、现状及特点

(一) 道德体系建设满意度最高

在本次调查的6个基本方面中, 道德体系建设的总体满意程度最高, 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72.2%, 表示基本满意的比例为20.8%, 其中在践行北京精神, 热心公益、扶危济困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相应比例分别为75.8%、66.8%和65.9%。说明近几年北京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效明显。随着北京经济社会不断发展, 农村精神文明程度大大改观, 在邻里友爱、尊老爱幼, 破除封建迷信, 杜绝赌博吸毒现象, 男女平等等方面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均超过80%。

(二) 社会管理体系建设基本完善

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涵。据对323个街道和乡镇政府有关部门调查显示, 85.9%的被调查者对北京当前社会管理体系建设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11.9%的被调查者表示基本满意;其中对党委在社会建设中的领导作用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94.7%, 基本满意的占5.3% (见表4) 。

单位:%

(三) 民生改善取得显著成效

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等是最迫切需要改善的民生问题。“十二五”伊始, 北京市继续将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在广覆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水平, 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调查结果显示, 北京市居民对基本民生性服务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9%, 基本满意的比例为21.4%, 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为9.6% (见表5) 。

在基本民生性服务涉及的具体问题上, 除了对就业安置指导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满意程度偏低以外, 对其他方面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均达到70%左右。其中社会保障人群全覆盖方面的相应比例达到76.5%, 残疾人、低保户和老龄人口的救助保障方面的相应比例平均为73.3%, 基本养老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险保障水平方面的相应比例分别为71%和68.1%。

(四) 公共安全方面满意度较高

调查显示, 68.6%的被调查者对北京公共安全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21.7%的表示基本满意, 9.7%的表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其中, 对人身安全和农村饮水安全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80%以上;财产安全、社会治安、防灾减灾应急保障和道路交通安全方面表示非常满意的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为77.5%、75.8%、64.7%和64.1%;对信息安全和食品安全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相对较低, 分别为58.9%和52.4% (见表6) 。

(五) 农村公益基础性服务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 北京农村居民对道路交通、环境绿化美化、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基础性服务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66.7%, 大大高于城镇居民49.7%的比例。“十一五”期间, 北京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在街坊路硬化、安全饮水、户厕改造、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三起来”工程带动下, 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观。本次调查显示, 农村居民对生活供水便利性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86.7%;道路交通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服务方面的相应比例分别为77.9%和74.4%;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方面的相应比例为70%左右;对供暖便利性和垃圾分类方面的相应满意比例较低, 分别为49.3%和39.1%。2012年, 北京已完成24.2万户抗震节能住房建设, 改造后的农宅节能保温效果明显, 农村取暖便利性问题有所改善。

(六) 农村居民整体满意度高于城镇居民

调查结果显示, 北京农村居民对社会管理总体状况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71.4%, 远高于城镇居民59.9%的相应比例。从具体方面来讲, 只有基本民生性服务方面农村居民满意度略低于城镇居民, 在社会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创新社会管理方面以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其他5大方面, 农村居民满意度都高于城镇居民 (见表7) 。

从调查涉及的具体问题来看, 除了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就业安置和指导服务方面以外, 农村居民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城镇居民, 这充分说明近年来北京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 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增加农民收入, 在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进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和建议

(一) 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北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早已全面建立, 到2011年末, 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到276.8万人, 参合率虽然高达97.7%, 但仍处于低水平广覆盖的状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偏低, 农民医疗负担依然偏重。2011年, 农村居民人均医疗费和药品费支出为984元, 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8.9%, 远高于城镇居民5.6%的水平。农村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费和门诊费报销比分别为58.3%和41.3%, 远低于城镇76.2%的基金支付比例。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农村居民对新农合报销水平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为64.1%, 低于城镇居民对基本医疗保障水平73.9%的相应满意程度。因此, “十二五”期间, 北京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进程中, 应将重点放在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上, 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 提高城乡就业指导和安置服务水平

本次调查显示, 居民对就业安置、指导服务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的满意度偏低。其中, 农村居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安置服务和就业培训指导方面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仅为46.2%, 超过20%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城镇居民对就业安置和指导方面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仅为48.7%, 超过1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就业关系着每个劳动者的个人发展和家庭幸福, 是享有发展机会公平的重要体现。目前, 北京涉及就业培训的部门和机构较多, 因此, 建议相关部门在就业培训指导方面进一步提高针对性和实用性, 加强就业培训指导与就业安置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各环节的衔接, 以有效安置就业作为就业培训指导的目标。

(三) 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 居民对公共安全整体满意度较高, 但对信息安全、食品安全满意度偏低。随着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信息一方面已成为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的重要资源和手段, 另一方面也成了一些不法之徒谋取利益的资源和手段。信息管理的不规范带来了大量个人信息泄露、非法使用和侵犯行为, 成为影响和困扰人们日常生活的敏感问题和难以控制的、潜在的安全隐患。调查显示, 城乡居民对信息安全方面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为58.9%, 表示基本满意的为27.2%, 表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为13.9%。

食品安全也是近年来最热议的话题之一。本次调查显示, 52.4%的居民对食品安全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29.5%的居民表示基本满意, 18.1%的表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食品安全满意度低的原因, 一是随着人们收入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失望和不满。

(四) 逐步完善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

本次调查显示, 居民对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和分布、完善对外来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合理有效地控制人口规模方面的满意度偏低, 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分别为48.2%、51.4%和60%, 其中城镇居民的相应比例均仅为40%左右。随着北京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推进, 外来人口的管理与服务成为了日益突出的问题。“十二五”时期, 北京城乡一体化步伐将大大加快, 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同时, 也应高度重视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二元化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要合理规划布局, 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将外来人口管理纳入城市管理体系, 改善对外来人口就业、子女教育、医疗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协调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发展。

摘要:2012年11月份,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在全市范围内对323个街道、乡镇政府的相关部门和1680个随机抽取的城乡居民住户开展了北京市社会管理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北京市居民对社会管理关注度高, 总体评价良好;道德体系建设总体满意度最高, 社会管理体系基本完善, 民生改善成效显著, 居民整体安全感较强, 农村公益基础性服务改善明显。但城乡居民对就业安置指导服务、信息安全和食品安全、外来人口管理和服务, 以及农村居民对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偏低, 需加快改进。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城乡差距

参考文献

[1]常光民, 杨绍华等.社会服务管理网格化:创新社会服务管理的有效途径[J].求是, 2011 (21) .

[2]徐增阳.县级政府公共服务体系:问题与对策——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视角[J].调研世界, 2009 (3) .

8.校车满意度调研报告 篇八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城市容貌景观的组成内容,它在满足公共服务需求的同时,体现着城市风貌和形象,是衡量城市服务与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标志。

按照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结合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定位,为提升北京市市容景观建设和设施容貌水平,规范设施设置管理,达到“无物不景观”的目标,为编制《北京市市政市容“十三五”时期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划》奠定基础,使规划接地气、顺民意、更具操作性,组织开展了此次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调查。

二、调查方式及内容

(一)调查主体

调查由北京建筑大学和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开展。

(二)调查方式

调查通过同一问卷四种调查形式的方式进行,即微信调查、网站调查、电话调查、现场调查四种方式。共发放问卷13050份,回收问卷11987份,经核查有效问卷11806份。其中,现场调查获得有效样本2865份(占比24%);网站调查获得有效样本3567份(占比30%);微信调查获得有效样本4834份(占比41%);电话调查获得有效样本540份(占比5%)。

(三)调查时间

调查历时近2个月,起止时间为2015年6月24日至2015年8月14日。

(四)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内容涉及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功能完备性、使用便捷性、造型美观性、色彩协调性、与周围环境匹配性、外表整洁性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样本分析

1.样本区域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覆盖了北京市十六个区,其中城区占比56.7%,郊区占比43.3%;核心区即东城、西城各收到样本1086份(占比9.2%)、1381份(占比11.7%);中心四城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各收到样本1346份(占比11.4%)、1629份(占比13.8%)、874份(占比7.4%)、378份(占比3.2%)。各区调查样本量及占比情况(图1-2)所示。

2.样本性别及年龄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样本的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52.3:47.7),比例较为均衡。年龄主要集中在19-65岁(占比89.79%)。从调查样本的年龄分布情况看,35-54岁年龄段样本量最多,样本量4050份(占比34.30%),其次是19-34岁,样本量3474份(占比29.43%),最后是55-65岁样本量3078份(占比26.07%)。

3.样本职业分布情况

本次调查的样本主要是企业员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和在校大学生三类,占比73.80%。

从调查样本职业分布上看,企业员工最多,样本量3477份(占比29.45%),其次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样本量3075份(占比26.05%),最后是大学以上学生,样本量2161份(占比18.30%)。

(二)总体满意度分析

1.市民对设施功能和容貌等方面的关注度情况

市民对设施功能和容貌等方面的关注度排序依次是设施功能、设施整洁、设施美观、设置合理、设施耐用。在设施功能和容貌等性能排序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置的样本中,有59.22%的市民(样本量6991)选择设施功能完备性;排在第二位置的样本中,有36.43%的市民(样本量4301)选择设施干净整洁性;排在第三位置的样本中,有33.44%的市民(样本量3948)选择设施美观性;排在第四位置的样本中,有43.13%的市民(样本量5092)选择设施设置合理性;排在第五位置的样本中,有39.45%的市民(样本量4657)选择设施经久耐用性。体现出市民把设施功能作为第一关注点,其次是设施整洁、美观、不影响通行和结实耐用。居民关注度排序情况(见下表),设施功能和容貌等关注排序情况(图3)所示。

2.市民总体满意度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市民对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5.94分,处于基本满意水平(满分为10,不满意为[1,5),基本满意[5,8),满意[8,10])。在设施的日常保洁、样式和设置等方面的评分较低。各项指标评分依次为功能完备性(得分7.74)、设施干净完好(得分5.32)、造型美观性(得分5.46)、设施设置合理性(得分5.72)、设施经久耐用性(得分5.46)。体现出当前北京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整体功能能够满足市民需求,设施容貌样式美观性有待提升,设施维护不到位、外观不整洁、设置位置不合理、使用不便捷、设施体量大、影响通行问题较为突出。总体满意度评价情况(图4)所示。

3.市民对北京市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使用情况

通过统计分析,市民常用的设施有废物箱、座椅、公交站亭、指路牌、自行车存车架等,使用率低的设施有信筒、早餐车、信息亭、出租车扬招站、停车咪表等。在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使用频次排序中,废物箱排在首位(10593份,占比89.73%),其他依次为座椅(10453份,占比88.54%)、公交站亭(8893份,占比75.33%)、指路牌(8756份,占比74.17%)、自行车存车架(8678份,占比73.50%)、报刊亭(7992份,占比67.69%)、公用电话亭(7933份,占比67.19%)、移动公厕(2532份,占比31.20%)、信筒(2673份,占比22.64%)、早餐车(2532份,占比21.45%)、信息亭(134份,占比1.14%)、出租车扬招站(98份,占比0.83%)、服务亭(76份,占比0.64%)、停车咪表(0份,占比0%)。有较多被调查对象反映从未在出租车扬招站打过车,停车咪表不能用,从未使用过信息亭。设施使用频次排序情况(图5)所示。

(三)市民普遍反映的设施问题

1.市民普遍认为道路部分设施数量过多

通过统计分析,市民认为道路上公共服务设施数量过多的有9261份(占比78.44%),认为设施数量太少的有1323份(占比11.21%),认为设施数量合适的有1222份(占比10.35%)。其中数量过多设施反映集中在各类指路牌(2671份,占比28.84%)、公用电话亭(2514份,占比27.15%)、报刊亭(2283份,占比24.65%)、早餐车(1793份,占比19.36%)等设施。电话调查中许多市民反映,越是人多、拥挤的地方设施越多,如地铁出入口、交通枢纽等处大体量、经营性设施尤为突出。

2.市民普遍有设施阻碍通行的感受

通过统计分析,在全部样本中有74.8%(样本量8831)的调查对象曾有因设施体积过大、设置位置不合理,阻碍了步行通行的感受,其中以报刊亭(样本量4576,占比51.82%)、变电箱(样本量3423,占比38.77%)、早餐车(样本量2876,占比32.57%)、公租自行车(样本量1897,占比21.48%)为主,此外还有较多的调查对象反映盲道被大体量设施占用情况比较普遍,不安全。

3.市民普遍认为设施保洁、维护不及时

通过统计分析,在全部样本中有72.8%(样本量8597)的调查对象认为设施保洁、维护不到位。从问题类型方面统计,认为设施脏污的有7417份,占比86.27%;认为设施被喷涂小广告没有及时清理的有7194份,占比83.68%;认为设施锈蚀、残损的有6549份,占比76.18%。

从设施类型上看,认为设施保洁维护情况较差的依次是报刊亭(样本量6163,占比71.69%)、停车收费牌(样本量5799,占比69.52%)、公用电话亭(样本量5723,占比66.57%)、早餐车(样本量5486,占比63.81%)、公交站牌(样本量4768,占比55.46%)、候车亭(样本量4716,占比54.86%)等。

4.市民反映设施不美观,与北京市容景观不协调

通过统计分析,在全部样本中有67%的调查对象反映当前道路公共服务设施样式不美观(调查中此题可多选),反映设施类型的依次是报刊亭、早餐车、自行车存车架等。设施容貌样式意见统计情况(图6)所示。

(四)大体量设施满意度分析

1.报刊亭

市民认为报刊亭设施存在主要问题有:亭体老旧、占地过大、样式不美观等。在现场调查和电话调查中,许多市民反映报刊亭已变成了杂货摊,除卖报刊外还经营冷饮、食品、玩具等。

调查样本中,在报刊亭购买报刊杂志的仅有8.75%,69.7%的被调查者认为报刊亭可设置在社区或超市内,既便民又不占路。

2.早餐车

在调查样本中,仅有19.6%的调查对象近一年曾在早餐车购买过食品。有九成的市民认为,目前路边的早餐店非常多而且卫生,不需要在街头设置早餐车。

市民普遍认为早餐车存在的问题有:设施脏污加工条件差;食品不卫生;早餐车周边油污遍地;经营人员个人卫生差。

3.公用电话亭

从调查的情况看,有42.8%的调查对象几乎不使用公用电话亭,有37.4%的调查对象偶尔使用公用电话亭;19.8%的调查对象经常使用公用电话亭。80.2%的被调查对象近一年来使用公用电话亭的频率较低或从不使用。78.4%的调查对象认为公用电话亭可以减少数量。

四、报告建议

通过对调查情况的综合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从调查情况看,市民普遍认为,北京市城市道路上的设施过多,而且越是人流集中的地方设施越多,影响了道路基本功能的发挥,大大降低了道路的通行效率。有些设施集中设置在地下空间出入口和公交枢纽周边,影响人流疏散,形成安全隐患。

二是从全市道路资源情况看,便道宽度在3.5米以上的道路数量较少,大多数道路的便道宽度不足3米,不适宜设置大体量设施。有的设施设置后,便道剩余宽度不足1米,特别是报刊亭、早餐车,一旦进入营业状态,基本上阻塞了便道通行,占压了盲道,市民对此反应强烈。

三是调查中市民普遍反映,设施脏污、破损问题。

四是调查中一些市民提出,现有设施样式、颜色与周边环境不协调,设施不美观。

上一篇:保证声明下一篇:培训机构客户签约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