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联盟宣言

2024-10-02

物流联盟宣言(7篇)

1.物流联盟宣言 篇一

幸 福 宣 言

美丽中国,正在圆一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幸福海南,正在圆一个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度假天堂、幸福家园的海南梦!中国梦、海南梦,核心都是以民为本,创造幸福。

旅游,是体验梦想的一种途径;婚庆,是收获幸福的难忘时刻。婚庆旅游,是体验者梦想成真、感受幸福的金光大道;婚庆旅游产品,则是提供者展现智慧、创造幸福的广阔平台。

“海南岛十全十美婚庆产业联盟”由旅游、婚庆和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机构组成,旨在为更多的人们搭建通往幸福的桥梁。我们的幸福宣言是: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准则,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创造放心来、顺心游、称心归的海南婚庆旅游整体环境;

以幸福、美丽、爱情、和谐为元素,整合多种资源,努力创造品牌优、品位佳、品种丰的海南婚庆旅游特色产品;

通过产品、产业、发展模式三方面创新,开发特色婚庆产业,打造时尚婚庆经济,让海南成为充满美、充满爱、充满浪漫的婚庆旅游胜地。

美丽中国,幸福海南,爱你一生一世!

2.物流联盟宣言 篇二

1. 内涵。

中小物流企业联盟的信息标准体系的内涵可确立为:一定范围内的物流信息标准, 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组成中小物流企业联盟的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的基本单元是物流信息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是国家物流信息标准、国际物流信息标准和企业物流信息标准中任意一级的标准, 也可以是各级物流信息标准中的一部分标准。所谓“一定范围”就是指某一个标准体系所包括的基本组成单元的范围, 可以是全国的、部门或专业的、企业的标准化系统的范围。所谓“内在联系”, 既表现在不同标准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也体现在标准的层次关系, 即标准的形成或制定由底层向高层的共性关系和上层标准对下层标准的指导、贯彻的制约关系。

2. 地位和作用。

要建立如上所述的中小物流企业联盟的信息标准体系, 首先必须按照有关的标准化方针、政策和方法, 运用标准化原理, 根据物流信息化对物流信息标准的总需求, 确定所需标准的类目及其主要内容, 每个类目所包括的子类及其中的每个子类的主要内容, 即提出中小物流企业联盟的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其次要根据对标准的具体需求、按照上述框架、对所需标准 (包括现有的、正在制定的和应着手制定的标准) 进行科学筛选、分类和组合, 明确其相关属性, 在此基础上形成信息标准体系明细表, 从总体上形成一个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体系明确、标准齐全的完整的标准体系。

二、主要技术依据及编制原则

1. 主要技术依据。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技部及交通部等有关部委制定了《物流标准化总体规范》。该规范规定了物流相关术语及概念、物流设施与装备、物流作业流程、关键支撑技术、物流系统建设等内容, 是物流系统建设的基础。同时,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必须在遵循国家现有的物流信息相关标准, 同时考虑与国际接轨。基于以上原因, 中小物流企业联盟信息标准体系中, 主要规范来源于以下三点, 但不仅限于此:

——GB/T 18354-2001《物流术语》

——GB/T 13016-91《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7-1995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2. 编制的原则。

根据中小物流企业联盟信息标准体系框架的内涵、地位与作用, 在编制中小物流企业联盟信息标准体系框架过程中, 既要注重标准体系框架从总体上对所需标准的分类的科学性、合理性、考虑中小物流企业联盟信息化的需要, 以及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对标准提出的不断更新、扩展和延伸的要求, 还应注重与现行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的相互衔接。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在编制过程中,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科学性。科学性是标准化的最基本原则, 是采用所述标准的有关应用系统和技术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根本保障。

(2) 系统性。系统性是标准体系中各个标准之间内部联系和区别的体现。在编制标准体系框架过程中, 做到层次合理、分明, 标准类目之间体现出互相依赖、衔接的配套关系。

(3) 实用性。中小物流企业资金不足, 不可盲目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不考虑企业的现实条件, 该体系应将实用性、先进性和可扩展性综合考虑。

(4) 完整性。充分地将中小物流企业信息化所需的各类标准分门别类地纳入相应的位置、并使其协调一致、互相配套、构成一个完整、全面的整体。

(5) 兼容性。充分体现优先采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精神, 保持一致性和兼容性。

(6) 开放性。要求既要考虑到目前的需要和技术水平, 也要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所预见, 使之能够根据科学技术和标准的发展, 以及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扩充和完善。

(7) 协调性。物流标准体系表中的子体系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依存, 子体系间有边界, 也有交叉。同一标准不能列入两个子体系中。

三、物流信息标准体系的结构模型

体系表采用树形结构, 层与层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1. 结构模型的第一层。

标准体系表的第一层为物流信息基础标准, 当前主要是指我国制定的《物流术语》中的物流信息术语, 应包括物流信息技术术语、物流信息管理术语的各项定义。

2. 结构模型的第二层。第二层应分为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物流信息管理标准、物流信息安全标准和其他。

3. 结构模型的第三层。对物流信息技术标准, 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和物流信息安全标准的进一步分层。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从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交换和应用入手, 分为物流信息分类编码标准、物流信息采集标准、物流信息交换标准。

在本体系中, 将EPC管理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 盟主及核心企业原则上应应用该标准, 也鼓励有实力的加盟企业推行该标准。

物流信息安全标准。信息安全在各层面为中小物流企业联盟提供机密性、完整性、可鉴别等安全服务, 主要涉及安全管理、安全评测等方面。管理上涉及网络基础设施、应用支撑、应用各个层面的技术和运营管理。

4. 结构模型的第四层。第四层由第三层扩展而成, 共分若干个方面, 每个方面都可以继续扩展成若干个更小的方面。

摘要:作为连接生产、库存、运输、批发、分销、零售的现代物流产业, 要提升上下游企业乃至供应链整体竞争能力, 关键在于解决单一企业或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本文对现有的标准规范进行完善的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标准体系, 该标准体系立足于我国现有物流标准, 又针对中小物流企业联盟的特点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与更新, 描述相对完善的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和内容, 分析其特点。

关键词:物流,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鲍仲平:标准体系的原理和实践.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3.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北京宣言 篇三

值此世界职教院校联盟2014年世界大会之际,我们来自5大洲55个国家的联盟成员代表相聚北京,决定在本次大会之后,形成自联盟成立以来首个一致通过的“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宣言”,并计划将该宣言递交给有关国家部门和相关国际组织。

我们秉承如下之信念:

1.专科学院、职业院校和应用技术类院校(以下简称“职教院校”)致力于促进个人及社会的发展,为人们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和工作成长所需的人生态度,以及作为致力于社会发展的全球公民进行创新实践和行为活动提供了机会。

2.职教院校把教育和技能发展视作人类群体和谐发展的基础。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是帮助学生开始职业生涯的有利工具,有助于他们有效地参与全球技能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从而使各个层次的学生能够获得提高生活质量的途径。

3.国家、群体和个人未来的成功,越来越仰仗于人类社会及其教育和培训机构与政府、事业机构及企业间的共同合作,以培养更多具备可转移、可再生技能和知识的技能型人才。

4.每个人都应有接受教育和技能培养的机会。教育与技能培养应成为之后持续改进过程的一部分。教育和技能培养必须成为所有国家政府和国际发展机构的工作重点。

5.应用型教育和能力建设是确保未来劳动力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以及维持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关键。

6.实现人类发展需要考虑到公平地满足当代和后代人对生存环境和实现自身繁荣发展的需求。

7.学识渊博、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院校领导们是职教院校实现高绩效运转,帮助即将进入21世纪全球化经济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学生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我们重申如下之承诺:

8.提高受教育机会:职教院校将保持和发展各类培训计划和服务,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其所需的职业资质以及之后所需的进修机会。出于不断更新的考虑,我们将与相关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对此类培训计划和服务进行开发和定期评审。

9.保证学术和服务质量:职业技术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将依赖于不断寻求改进和卓越的持续动力,以实现促进学生成功的宗旨。应用型教育机构也应根据行业趋势,不断培养新的技能和开发新的培训项目,为实现未来劳动力的成功和幸福奠定基础。

10.追求负责任的发展:职教院校将进一步确保学生所学技能、院校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始终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平衡。发展科学资源与人力资源要始终以环境可持续性为先。

11.促进院校领导的专业发展:职业院校领导者应努力促进所有学生走向成功,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交流合作,分享最佳实践、知识和资源的机遇,并亲身参与其中。

12.发展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需求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和技能:职教学院的理想定位是率先开发灵活性和适应性强的学习方法,确保培养出拥有较强就业能力和技能的学生,能够适应国内国际职业流动性不断增强的现实。

我们有决心:

13.深化产教合作:职教院校希望与产业界及其他机构建立更多的合作关系,以在产业环境下开展应用型研究并推动创新。这些职教院校将提供一流的培训课程,使企业从现代化的劳动力中获益,以进一步改善生产流程,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14.提高学习培训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相关性:职教院校将进一步加强与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合作,以更好地将课程内容与本地和全球经济发展新出现的技能需求结合起来。

15.增强个人及职业院校的创新能力:形成更加广泛的能力培养和发展方向,提高毕业生的适应能力,确保其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16.促进国际合作,强化应用、技术和职业教育:职教院校一致认为应全面加强国际化发展,包括通过国家间合作进行技术知识的转移。它们不仅希望通过其联合组织加强与国外院校的联系,还希望增强与国际机构及本国的国际性发展组织之间的战略联盟关系。

17.培养国际公民意识:在越来越开放和国际化的当今世界,职教院校将继续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培养学生的国际公民意识,包括社会责任、全球视野、专业技能和在解决问题策略方面的创新。

18.支持院校领导人的专业发展:职教院校将共享信息、创造机会,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领导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院校领导必须能够不断发展和调整自身技能,对其所领导的团队进行引导和启发,确保职教院校发展顺畅、与时俱进,为雇主培养出技能型人才并根据各自国家所需进行转型发展。

职教院校所怀有的对创建更加美好的世界、培养高技能劳动力和高度负责的公民的强烈愿望,具有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我们呼吁相关政府、机构和企业,以及教育界的同仁和国际性机构,继续为职业技术教育提供支持。

4.浅析物流企业战略联盟风险 篇四

关键词:物流企业,风险,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共同承担风险、共同分享利益, 从而实现共同的战略目标的行为。

我国物流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特殊性:

第一, 我国物流企业在运输和存储方面有重要优势, 但是存在运行成本高、物流企业资金和资源不足的弱势, 可以通过战略联盟方式与其他物流企业或者非物流企业达到资源共享。

第二, 我国物流企业的竞争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 抗风险能力弱, 目前主要的竞争模式是价格竞争模式, 可以通过物流企业之间战略联盟将当前的价格竞争模式转向价格、服务、效率为一体的综合竞争模式。

第三, 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必然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的, 我国物流企业目前还存在着形式单一、规模小的特点, 如果进行物流企业战略联盟, 能够组建规模、服务都具有一定竞争力的物流企业。

由我国物流企业的特殊性可见, 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如果成功会为物流企业创造极大的价值和效益。但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高风险和高失败率以及失败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却使很多物流企业望而却步, 因而针对战略联盟实施中失败的各种现象, 有必要找出导致失败原因的各种风险, 特别是对那些有可能导致败绩的因素。

物流企业战略联盟主要有以下几种组建方式: (1) 纵向一体化的物流联盟。这种方式是指联盟的企业从原材料的采购一直到产品的销售, 整个过程全部进行合作, 组建的物流企业战略联盟。 (2) 横向一体化的物流联盟。这种方式是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目前, 我国还没有大型的全方位服务的物流企业, 所以, 横向一体化的模式可以改变目前物流企业形式单一、规模小的现状。 (3) 混合模式。这种方式是以一种供应链的模式进行联盟, 确定一家核心物流企业, 联合其他合作伙伴, 可以通过联盟契约的签订, 共同采购和配送, 一起构建物流市场等手段, 达成战略联盟。

综合以上几种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组建方式进行风险分析, 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

第一, 选择战略联盟企业风险。组建物流企业战略联盟, 第一个任务就是挑选战略联盟的合作伙伴, 这对战略联盟能不能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选择战略联盟合作企业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问题。如果联盟企业之间合作的真实意图和目标有分歧, 或者彼此之间相互不了解, 今后的联盟运作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协调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会产生道德风险。如果联盟企业之间的产品服务是竞争性的, 将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 从而出现逆向选择风险。

第二, 企业之间信息共享风险。主要有核心信息泄露的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的风险。对联盟整体而言, 信息共享会保持联盟内部信息对称, 这样会提高联盟的效益, 降低联盟的风险, 但是同时也会对联盟企业带来风险, 联盟的信息共享会使企业面临核心信息泄露的风险, 企业为防止核心信息泄露, 其有关信息共享的决策就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通常会使得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效率下降, 从而导致联盟整体效益下降。由于联盟企业之间各企业的利益追求目标不同以及联盟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会导致个别企业出现机会主义行为, 当企业存在机会主义行为时, 会以更小的代价换取自身更大的利益, 会损害联盟的整体利益, 进而会影响联盟中其他企业的利益。

第三, 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风险。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风险主要有控制权丧失的风险、市场丧失和服务质量连带风险。就混合模式下战略联盟而言, 联盟为了获得更高的效益, 会将部分联盟企业的弱势业务交给联盟中具有优势的企业, 这样, 弱势企业就丧失了此业务环节的支配权, 就会依赖优势企业。等到优势企业掌握了外部市场的信息和资源之后, 优势企业就会脱离联盟, 吞并弱势企业的业务。在物流企业实施战略联盟的过程中, 如果各企业之间合作成功, 联盟品牌效应提升, 同时提高个别企业的效益。但是如果有个别企业由于服务质量出现严重问题, 会到这整个联盟招致损失, 从而给其他联盟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

第四, 联盟效益评价风险。主要表现在联盟企业或过于重视短期的效益, 或过于依赖长期的效益。联盟中各个企业的目标不尽相同, 有的企业将联盟看作是一个过渡性组织, 只关注短期效益, 忽视长期投资和长期承诺能带来的更大效益;相反, 也有企业不关注短期效益, 在联盟过程中更加重视长期效益, 愿意向联盟进行投资, 遵守联盟中的长期承诺, 但是如果过于关注长期效益, 会导致长期潜在风险。

因此, 物流企业如果期望通过战略联盟来分担企业风险, 防止竞争损失, 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就必须根据战略联盟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积极做好防范应对措施, 才能在战略联盟中获取最大效益, 从而实现战略目标。以下是对于物流企业战略联盟风险防范的几点建议:

首先, 挑选物流企业战略联盟伙伴时, 必须对待选企业的经营业绩、资源能力、资信状况等指标进行考察和评估, 挑选企业之间产品和服务具有互补性的企业, 防止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其次, 物流企业战略联盟信息共享过程中, 物流企业应该注意核心信息的保护, 防止核心信息的泄露;完善联盟管理机制, 防止出现欺诈或不合作等的机会主义行为。物流企业之间, 应该避免过度竞争, 过度竞争会导致整个联盟效益受损, 从而导致各联盟企业利益遭致损失, 严重的会导致联盟瓦解。

最后, 物流企业在对待联盟效益评价时,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而忽视长期效益, 又不能过度依赖长期效益, 各联盟企业应该做好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的权衡。

参考文献

[1]陆奇岸.企业战略联盟风险及其管理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2 (3) :16-19.

[2]戢守峰.企业战略联盟风险防范体系的架构研究[J].管理学报, 2006, 3 (1) :19-23.

5.物流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篇五

1 物流联盟的内涵

从本质上讲,物流联盟是一种动态战略联盟,是企业为了快速响应市场机遇而采用的相互联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确切地说,物流联盟是指由若干具备专业特色与互补特征的物流企业,通过各种方式结成的物流合作组织。在联盟内部,企业之间是一种贡献自身特征资源和享有对方特征资源的关系。伙伴之间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在物流业务领域进行物流业务资源的优势互补,实现物流要素的双向或者多向流通,并最终达到节约交易费用和优化物流组织结构的目的。

物流联盟的建立主要是基于企业核心能力资源的一种外部优化整合,即企业将投资和管理的注意力集中于企业本身的核心能力上,而一些自己短时间内尚不具备的核心能力则依靠外部的动态联盟伙伴提供。作为一种新型的物流组建模式,物流联盟越来越显示出优越性和吸引力。与一般的动态联盟不同,物流联盟最显著的特点是长期性。为保证联盟运行的稳定性,必须正确选择联盟成员,科学评价联盟绩效。

2 物流联盟的组织结构和组建模式分析

2.1 组织结构

物流企业联盟的组织结构是:一般以意识到某一市场机遇或掌握某一关键技术的核心企业称为盟主企业,其余的所有盟员企业都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彼此之间不存在任何行政上的隶属关系,整个联盟是靠某种共同利益所产生的凝聚力暂时维系在一起的。其结构特点是以物流联盟组织协调企业为核心,以联盟信息平台为支撑,结合运输企业、仓储企业、信息服务提供商等成员企业组成联盟形式。

这种组织结构有内外两个关键因素:(1)内部要素:一个核心,物流联盟组织协调企业是物流企业联盟得以高效运作的核心因素,它担当着组建、管理联盟的重任。(2)外部要素:一个信息平台和若干不同类型的成员企业,物流企业联盟的成功运行依赖于在信息共享前提下的各成员企业的有效合作与配合。

2.2 组建模式

鉴于物流联盟是一种以契约形式组建的松散合作机构,因此组建联盟的模式通常有如下三种:

(1)星型模式:一般由一个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盟主)和一些相对固定的伙伴组成,适合于垂直供应链型的企业采用。通过信息平台,连接供应链上下环节中各企业的信息,使上下游企业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与功能的完整集成,实现完全的信息交互,使得各自的生产、销售计划更加高效有序。

(2)平行模式:这种模式不存在盟主,所有的参与者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合作,比较适合于基于某一市场机会的产品联合开发。通过业务整合、管理对接、信息衔接等运行方式,实行强强联合、资源整合,组建物流联盟运作,形成了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3)联邦模式:在平行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共同的协调机构,对联盟的资源和技术统一管理和计划,适用于母子公司和集团企业。通过这种模式,核心企业可专注于产品研发、设计和生产,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物流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系统性原则。物流联盟中企业的绩效受自身人、财、物、信息、服务水平等各种因素及其组合效果的影响,因此,对物流联盟绩效的评价不能只考虑某一单项因素,必须采取系统设计、系统评价的原则,才能全面、客观地做出对联盟绩效的评价。

(2)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应是设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离开了可操作性,再系统、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枉然。这里的可操作性是指要注意指标数据收集的可行性,指标设计应尽量实现与现有统计资料、财务报表的兼容。

(3)定性和定量结合原则。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综合评价物流联盟的绩效水平时应该考虑将定们和定量指标相结合。对于定性指标要明确其涵义,使其能够恰如其分的反映出指标的性质。

3.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根据物流联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对联盟绩效的评价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度量:

(1)联盟整体绩效评价。主要是从联盟整体绩效运行方面测量,如联盟整体的运行成本、客户的满意度、订单的完成时间等。

(2)联盟内部绩效评价。主要对构成联盟企业的核心企业和各类不同类型的成员企业的绩效评价,从联盟运行角度突出核心成员企业和成员企业的配合关系。

(3)联盟协作关系评价。主要针对各成员企业之间的协作关系,分析相互协作关系之间存在的因果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协调运行绩效。

3.3 物流联盟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

3.3.1 整体性绩效评价指标

物流联盟虽然是以契约性质结成的合作伙伴联盟,联盟运行的总体目标是在信息平台下,建立有效的商务协同计划,减少非增值活动,重点在于建立和维护强有力的伙伴关系。但是对客户而言,它仍然是以整体企业形象出现,并依次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联盟的整体性评价必须以客户的反映为主要依据,同时兼顾联盟的整体运行成本指标。具体说来,整体性绩效评价指标包括成本指标、时间指标和客户满意指标三大类,其中成本指标包括协调成本、运营成本和成本利润率;时间指标包括准时完成率、响应速度和完成时间柔性;客户满意指标包括信息传递准时性、服务质量抱怨率和作业完成准确度。

3.3.2 联盟内部企业绩效评价指标

(1)核心组织企业评价指标:业务组织效率指标、团队合作指标、决策执行效率指标、公正管理指标。

(2)运输企业评价指标:货物运输量指标、运输效率指标、运输质量指标、运输成本与效益指标。

(3)仓储企业评价指标:仓储设施设备利用率、货品质量、客户质量。

(4)信息服务提供商评价指标:信息传递频率、信息传递及时率、信息传递准确率、担心信息交流成本。

4 物流联盟绩效评价的方法

由于物流联盟评价体系框架即包含对联盟整体绩效的评价,也包含对不同类型的成员企业的评价,同时还包含诊断性指标的测量。因此,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是物流联盟评价的关键。考虑到指标体系中既有定量指标,也有难于精确描述的定性指标,为此通常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来对联盟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其具体步骤如下:

4.1 确定评价指标集

如前所述,在物流企业动态联盟中,运输企业、仓储企业、流通加工企业、配送企业、客户等个体组成一个“命运共同体”,对促进整个动态联盟组织的未来业绩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它们都是动态联盟组织的利益相关者。根据物流企业动态联盟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核心能力的不同,设计了四个指标集:运营管理、设备设施、客户服务和信息交流。由于对物流企业动态联盟的绩效测评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因素评判问题,而是一个受多个相互独立的因素影响的二级综合评判问题。

4.2 对每个子因素集分别进行一级综合评判

为了较好的评价物流企业动态联盟整体的绩效,设定评语集V={很好,好,较好,较差,差}。并规定档次指标值u:当0.8≤u≤1时,很好;当0.6≤u≤0.8时,好;当0.4≤u≤0.6时,较好;当0.2≤u≤0.4时,较差;当u<0.2时,差。

根据各子因素集Ui的重要程度确定其各自的权重对Ui的单因素评价矩阵为Ri,则Ui的一级综合评价向量Bi=Ai×Ri。

4.3 对整个动态联盟整体的绩效进行二级综合评判,得出结论

每个Ui都是影响整个动态联盟绩效的一个因素,Bi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其对应的单因素评价向量,同时又可构成一个单因素评判矩阵R;然后根据运营管理、设备设施、客户服务和信息交流四个因素重要程度的不同进行估测,得到各因素权数矩阵A,于是得到整个动态联盟整体绩效U的二级综合评价向量B。

在实际应用中,将评价指标的相应数据代入上述公式,即可得到物流联盟的绩效水平。

摘要:物流联盟是应对外部市场快速变化而形成的一种虚拟组织,正确评价联盟绩效是保证联盟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基于物流联盟的科学内涵、组织结构和组建模式,文中构建了物流联盟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研究了联盟绩效评价问题。

关键词:物流联盟,绩效,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徐向艺,王彦红.企业动态联盟的构建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2005,(04).

[2]潘文荣.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5,(11).

6.物流联盟宣言 篇六

虚拟物流联盟 (Virtual Logistics Enterprise Alliances, VLEA) 是近年因应消费市场个性化、多样化、小批量、多品种的需求特点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物流模式。物流企业试图通过这种联盟优势互补, 以相对较低的风险实现较大范围内的资源调配, 减少整个物流过程中的消耗, 最大限度地拓展发展空间, 提高企业竞争力, 从而获得期望的效益。

1.1 虚拟物流联盟的含义

虚拟物流联盟通常是由自身具有强大核心竞争力的某个物流企业发起, 组织具有不同优势和资源的若干物流企业, 利用计算机网络共享技术和信息, 整合各企业资源, 优化配送路线, 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提高各物流企业成员竞争力, 实现效应最大化的一条特殊的价值链。其中发起者是VLEA的核心, 也是虚拟物流链的协调者, 称VLEA盟主。盟主需要了解并熟悉该行业, 有自己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有能力发展稳定的客源和市场占有份额。在VLEA成立时, 盟主和各成员签订合约, 便于任务有序进行, 以及完成之后, 各取所需, 分配利益。具体VLEA各成员的关系如图1所示。

VLEA由核心层和外围层两部分组成, 核心层是与盟主企业有长期合作关系的成员, 外围层是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出现特殊情况, 非常规化所能解决, 而临时选择合作的成员, 在完成任务之后, 通过一系列考评体系对这些临时成员进行评价, 确实必要的有实力的可以纳入核心层进行合作。VLEA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1.2 VLEA的特点

①敏捷性。

这是VLEA最重要的特点, 它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 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整合优化各自的资源, 除此之外, 还可以根据需要, 借用外部资源 (竞争者、供应商、客户及价值链外的各种资源) 进行整合运作。

②临时性。

各物流企业为了共同的目标, 不同的需求, 在盟主组织完成一项任务之后, 各成员按照VLEA成立之前订立的合约分配好利益, 然后该组织就解散, 当下一次有任务时, 盟主根据需求再组织。

③动态开放性。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各环节相互连接, 减少了响应时间, 消除信息孤岛, 根据需求, 随时接纳信息, 利用新资源, 增加新成员, 整合该VLEA的功能, 优化各成员企业的资源配置。

2 3G物流信息化平台对VLEA的支撑作用

2.1 3G物流

3G (3rd-generation) , 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 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信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 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目前3G存在四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WIMAX, 其中TD-SCDMA是由我国提交的标准, 早在2000年5月就被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公布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 与欧洲WCDMA、美国CDMA2000成为3G时代最主流的三大技术之一。目前3G在我国主要用于移动通信和汽车位置服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 伴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 3G在物流上的应用也已初现端倪。

3G物流是指物流的运输、仓储、配货等一系列过程通过配置3G手机或是专门终端的车辆或便携电脑来实时监控、调度、管理, 即将3G的各种服务功能用于物流过程。这需要通过构建相应的信息平台来实现。

2.2 3G物流信息化平台

3G物流信息化是以互联网为基础, 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和扩展, 把物品和互联网按照约定的协议, 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进行信息交换、传递和交流, 从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3G物流信息化具有动态性、可视性、实时性、便捷性等优点, 可以使整个物流过程通过3G视频进行显示, 并通过GPS实现全程实时跟踪, 使仓储、包装、加工、装卸、运输等活动信息可视化, 清楚掌握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进度, 各环节相互连接, 消除信息孤岛, 以便实时调度, 全面提升物流效率和质量。而VLEA正可以借助于3G物流信息化平台, 利用其优势, 实现整个联盟目标的实时动态跟踪及资源调度, 使得各联盟成员资源的仓储、包装、加工、装卸、运输等活动实时可控, 进而使整个物流活动顺利进行。

3 VLEA在3G物流信息化平台上的实现机理

3G信息化在VLEA上的发展, 主要是位置服务、物流e通、远程诊断、通信服务和呼叫中心等服务以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三流合一。其中位置服务, 主要是为了通过智能标签实现对物品的在线跟踪, 以及通过GPS进行定位和寻找最优的运输路线, 减少流通成本、降低物流能耗。物流e通是随着3G技术的发展以及手机的快速普及, 将物流、互联网和金融三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电子服务商务。VLEA的各个成员在加入该3G物流信息平台时要预先支付保证金, 也要接受道德和经济的双重制约, 并签订相关电子协议, 如果在接受订单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物品丢失, 就可以通过该平台获得赔偿, 因此主要用于监控、配送和支付上的问题, 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整个物流过程的安全性。

客户可以通过VLEA的信息平台发出需求, 盟主及各成员将通过3G技术从手机或网络上获得订单通知, 盟主通过信息平台发出联盟通知, 各成员通过3G视频通话进行商议, 如果不愿意接受订单, 可以远程征求客户的意见, 将该业务外包给其他物流企业或联盟;如果决定接受订单, 就在盟主的协调之下达成联盟协议, 通过3G的资讯服务功能来查看自身的资源情况, 如仓储资源、运输资源、渠道资源等, 再按照订单需求进行资源整合优化并分工, 然后开始执行任务。各物流企业只需要通过3G手机或是便携电脑来向各自的公司布置任务, 并通过物品标识、追踪、GPS定位功能实时跟踪, 出现任何状况, 可以通过3G技术进行远程诊断和分析, 通过呼叫中心功能, 以最近的距离, 最低的成本解决问题, 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

我国物流行业的第一个3G应用系统于2009年在浙江宁波诞生, 该系统整合了宁波电子口岸和“四方”物流两大平台资源, 借助3G网络优势, 为客户提供“随时随地”一站式通关服务。浙江联通开发的基于3G网络的移动通信服务软件“联通四方”实现了包括货物通关在内的口岸手续都能在手机上实时完成。用户只需要使用定制的手机或是SIM卡, 就可以及时查询货物通关、最新运价、车源货源等有关物流通关的信息, 同时还可以发布物流供需信息。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宁波口岸通关效率, 并促进物流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在这个案例中, 宁波电子口岸、四方物流和浙江联通实际上是一个虚拟的物流联盟, 前两者提供相应的硬件资源, 浙江联通提供相应的软件资源, 然后通过3G网络来进行整合和优化, 在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 也实现了最经济的物流过程。

4 VLEA发展的要素分析

4.1 观念

传统的物流主要是以商流为中心, 而VLEA的运作主要是以信息为中心, 将商流与信息流相结合, 而基于3G的VLEA是将信息流、资金流、商流三流合一, 这就需要彻底摒弃传统的以商流为导向的物流理念, 树立以信息流为导向的新物流理念, 对物流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改造, 甚至要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变革。

4.2 信息化建设程度

信息化建设是VLEA发展的基础。VLEA的形成主要是各成员的信息互通共享, 可以自由调整和调度各联盟成员的资源, 而基于3G的VLEA则是实现了各联盟成员的仓储、包装、加工、装卸、运输等可以实时监控并可以对车辆、人员等资源进行实时调度。整个物流过程的核心就是信息, 从一开始的下订单开始, 就需要从信息平台上获取相关的数据和资源, 并通过信息平台来调整仓储、运输资源, 而在VLEA的物流运输过程中, 要通过3G的实时功能、GPS定位功能等来解决一些突发的状况, 并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反馈给各联盟成员。

4.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VLEA相对于传统的物流模式, 最主要的优势是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质量。而这一切则主要归功于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它包括仓储物流设施、交通运输物流设施、相关物流设备设施、网络设施等。只有这些设施都完备, 才可以保障VLEA的高效、顺畅地运行。其中特别是网络设施, 基于3G平台的VLEA对网络设施的要求很高, 须携带专门3G终端的手机或其他便携终端设备来操纵和监控整个物流过程。通过企业内外部的互联网技术, 建立各物流联盟成员间开放的、共建共享的包括各物流环节和物流线路的物流网络, 涉及交通运输设施和仓储物流设施等。

4.4 法律政策环境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本国政府的扶持力度、宏观政策、相关法律制度等, 特别是要发展一种新的经济活动模式, 存在着风险和挑战, 更需要有强大的法律政策环境作支撑, 发展基于3G的VLEA也不例外, 政府的扶持力度及相关法律政策都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在政府的决心和力度中以及在相关法律政策的保障下, 才能创造VLEA这一新型物流模式所需的环境, 保障VLEA这一新型物流模式合法、安全、稳定、顺利发展下去。

4.5 人才因素

VLEA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三者合一, 因此对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要求更高, 需要既熟悉信息技术, 又善于现代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熟悉信息技术的人才可以将VLEA的信息平台建设得更好, 善于现代物流管理的人才可以在VLEA运作过程中, 组织、协调整个物流活动, 合理地调整和调配各联盟成员的人力和物力, 协调仓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的资源调配, 从容顺利地处理物流过程中所出现的状况, 保证物流活动顺利地进行。除此之外, 还需要在仓储、运输、装卸等方面的专业物流人才。

VLEA需要盟主通过信息平台来召集盟友, 获取订单信息, 分配和整合各企业资源、监控整个物流活动过程, 并完成任务进行利润分配, 直至最后解散联盟。当基于3G 的VLEA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时, 中小物流企业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借助联盟的力量, 企业可以不必在争取市场份额方面花费太多的成本, 而只要集中主要精力发展核心技术和力量, 就可以使自身的竞争力不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凌峰.3G物流信息化, 低碳时代的生力军[J].上海信息化, 2010 (7) .

[2]张馨予, 王洋.展望新物流时代[J].网络财富, 2009 (12) .

[3]赵娟.虚拟物流企业协作关系稳定性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 2009, 31 (4) .

[4]张燕.虚拟多联运营组建研究[J].物流论坛, 2009 (9) .

[5]马力强.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有关政策[J].铁道货运, 2004 (5) .

[6]刘潇潇.我国区域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经济论坛, 2009 (14) .

[7]施琳琳.构建VLEA——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制胜之道[J].管理视野, 2007 (11) .

[8]夏春玉.中国物流政策体系缺失与构建[J].发展研究参考, 2004 (5) .

[9]邵正宇, 张绪美, 刘玲丽, 等.创新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0 (5) .

7.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研究 篇七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战略联盟,对策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概念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称为合同物流(Contract logistics)。我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对第三方物流的表述是:“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即第三方物流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它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是指由供方、需方以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

二、实施战略联盟对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重要性

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增强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力,使之最大化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成为关注的焦点。为了突破我国中小物流企业发展的瓶颈,必须寻求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模式,使物流企业从对立竞争走向合作竞争。战略联盟就是这样一种企业组织模式。组建这样一个战略联盟对于提高我国物流企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一,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专业化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缔结联盟,可促使企业有效地实现规模重组和相互间的分工协作,通过深化企业在联盟中的分工,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其二,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缔结联盟,可充分发挥物流服务的网络优势。通过合作创建的网络可以以较低的费用扩大市场,使各企业有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更有效地利用联盟资源,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其三,互补与聚合资源。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缔结联盟,能够联接互补技术与市场,有效地聚合国内外物流资源,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构建合作创新机制,增强物流服务创新能力。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竞争是一种无序的近似无差别的低水平竞争,竞争范围窄,竞争形式单一,企业之间不是在服务功能、服务质量、服务形式、服务效率上进行竞争,而是停留在价格竞争的初级竞争阶段,竞争成本高、效率低。物流管理体制比较落后,横向分散、纵向集中、条块分割、互为堡垒的计划经济特征明显,尚未真正形成统一,使第三方物流很难冲破传统体制的束缚而仅依靠内部扩张来实现发展。

在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物流需求方之间的互补性的合同制物流关系是最为普遍的。在新的市场环境下,制造商为了选择有实力的供应商,降低交易成本,获得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避免与许多物流服务商打交道,只与特定的服务商签订物流合同,以保证获得稳定高效且能加以控制的物流服务。双方根据合作的经验,对外购物流服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加以提防,列出相当详细的清单,制定标准范本与条款,使合同法律化。

2.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存在的问题

(1)联盟目的不明确,合作伙伴难挑选

尽管我国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企业间的合作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纷纷与同类企业建立联盟关系,但它们却往往只是忙于建立联盟关系,把联盟当成一种目标,单纯地以为缔结联盟就可以解脱企业的困境。这种盲目性导致了企业在选择伙伴时不够慎重,没有根据企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合作伙伴。在挑选联盟伙伴时不能很好地从战略目标是否一致,企业文化是否融合,企业信誉是否良好,实力是否相当,资源是否互补等方面去慎重考虑,进而导致整个联盟计划失败或流产。

(2)联盟企业间缺乏信任,联盟控制权易为外方企业掌控

我国的物流企业在寻求与外来企业合作时,很少有企业抓住机会通过向合作企业学习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反而被外方企业钻了空子,让外方企业占据了联盟的主导地位,如联邦快递控制权的旁落。联盟企业之间相互缺乏信任是战略联盟夭折的重要原因,各方一方面害怕将企业机密透露给对方会导致竞争优势的丧失,另一方面又希望其他合作伙伴能够毫无保留地合作,这样导致各个联盟企业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出了问题往往互相推诿扯皮,联盟成员之间信任度降低,联盟效果受到影响。

(3)企业文化差异较大,联盟管理水平偏低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战略联盟的范围也随之扩大。我国的物流业往往只注重物质资本的整合,忽视了人力资本、组织机构的改变以及文化观念上的整合,从而导致企业文化的差异日益扩大,使一些战略联盟在形成后内部矛盾不断,内耗严重,消耗了合作双方的资源,甚至造成联盟的解体。

(4)未来环境存在不确定性

由于未来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战略联盟来说,无论之前制定的协议多么完善,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遇到各种风险。如由于战略转换很可能导致联盟基础发生动摇等,这些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联盟的良性发展。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的实现对策

1. 树立明确的联盟目标

首先,是要对企业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确定是否有建立联盟的必要;其次,要把建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当作是一种战略伙伴关系,是一种长期发展与合作,要制定长远的战略,明确各方的责任;第三,要分析企业的各项重要工作,以确定与联盟的合作内容,同时要考虑好在合作时如何尽可能地保护自身的核心技术。

2. 慎重选择合作伙伴

第三方物流联盟伙伴的选择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全方位地了解战略伙伴的情况。联盟在制定伙伴选择的评价指标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能力;(2)互补性;(3)兼容性。

3. 强化企业联盟间的信任机制

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中信任关系的发展应遵循一条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路径。在联盟构建之前,首先需要联盟的主要方拟订联盟构建方案和协议,作为与潜在的联盟合作伙伴谈判和建立初步信任关系的基础。在选择联盟伙伴过程中,出于核心竞争力、能力水平等方面的考虑,所选择的合作伙伴未必与联盟主方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背景相近,此时存在着一个企业文化整合的过程。通过整合,使各方的企业文化即使不能达到相近,也能够达到相容,增进各方之间的特征型信任。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各方的诚信经营、携手并进,进一步增进过程型信任关系。如此不断深化、改进联盟管理的绩效。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对内部的联盟成员有相当的控制力和较大的影响力,可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他们的失信行为进行惩罚,增加其失信的违约成本;此时,联盟内部的成员会根据制度规定的惩罚力度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4. 处理好联盟各方的企业文化差异

每个企业都有各自的企业文化,文化兼容才能减少摩擦。在面临文化冲突时,不能急躁,要分析各方文化的一致性,以此为切入点来找出冲突解决的办法。挑选合作伙伴时,尽量选择企业文化一致性程度高的企业合作,以减少文化冲突发生的几率。联盟形成后,要注意在保持自身企业文化基础不变的前提下吸收伙伴企业文化的精髓,实现文化的有效整合和兼容。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针对联盟存在的文化冲突,从联盟的整体角度出发设计统一的联盟企业文化。当然,这种文化的建立不是迅速可以形成的,它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可以通过一些集体的培训来加强交流、缓和冲突,使文化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一个联盟各方成员普遍接受的联盟企业文化。

5. 加强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风险的防范

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联盟范围的广泛性等因素使第三方物流企业联盟在发展中面临无法克服的风险。因此,必须建立联盟的风险防范机制。除此之外,对联盟建立和发展的关键环节要严格把关,避免信任危机和文化冲突风险的发生;及时发现联盟中产生的风险,采取有效的手段解决出现的威胁。

防范联盟的风险必须设计出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利益分配机制。组织机构的设立必须经过调查和分析,利益分配机制应遵循投入产出匹配原则、风险与利润匹配原则、个体理性原则、联盟集体最优化原则。

6. 提高联盟的管理水平

研究表明,联盟管理的有效性的本质是保持联盟组织的稳定性。要想保持联盟的稳定性必须明确联盟各方的责任。合作是基于分工基础上的,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各方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联盟的管理内容主要体现在联盟目标、知识和技术、利益、终止等方面。随着联盟的发展,各方领导人要加强沟通,寻找合作的新目标。要加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增强竞争力。要分配好各方的利益,确保公平。要做好伙伴突然退出可能出现的危机防范工作。总之,对联盟的管理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模式,应采取灵活的手段确保联盟的健康发展。

五、结束语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中的伙伴选择、信任建立、文化兼容以及风险防范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一个环节处理得当会促进其他环节的发展。总之,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是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一个有效选择,在建立联盟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新问题,在遇到问题时,联盟成员之间应加强沟通,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促进战略联盟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勇.我国3PL产业环境驱动下的中小型物流企业合作联盟[J].中国流通经济,2007,(11).

[2]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R].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005.

[3]戴淑芬,赵颖.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联盟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11).

[4]李洋.战略联盟理论及企业联盟策略选择[J].商业时代,2008,(22).

[5]周启蕾,朱国宝,萧汉梁.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4).

[6]肖航.物流自营与物流外包决策分析[J].企业家天地,2008,(6).

[7]刘楠,姜成峰.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信任机制研究[J].中国水运,2008,(5).

上一篇:小学科学五步学习法下一篇:放心餐饮示范名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