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

2024-10-19

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精选8篇)

1.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 篇一

就业形势与自我分析

1.就业形势分析:

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近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另外,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2.岗位需求因素分析:

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1.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2.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 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一方面,毕业生规模较大,高于就业岗位数;另一方面,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企业人才需要存在不确定因素,同时,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没有大的变化。此外,大学生在3.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选择企业、专业时还存在不愿意去中小企业、专业不对口等结构性矛盾。

2.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 篇二

一、郑州市当前面临的就业形势

一是劳动力供求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突出, 就业压力大。二是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与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劳动合同签订率较低。四是外来务工人员群体越来越庞大。五是需要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较大。六是高校毕业生、被征地农民以及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二、对策建议

1. 不断调整就业思路。

一是进一步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多渠道安置就业。要特别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 投入较少、就业弹性高的服务性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 利用这些企业优势, 扩大就业规模, 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安置就业, 缓解就业矛盾, 降低失业率。二是要建立职业指导制度。根据劳动力市场发展情况和就业趋势, 运用科学的职业指导理论, 积极开展对长期失业人员、下岗职工与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和不同经济类型用人单位的用人指导。三是要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工作。要动员全社会力量, 共同推进培训工作。要坚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开展培训, 促进培训与就业的有机结合。要积极开展适应性职业技能培训、创业能力培训、远程职业培训等, 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 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

2. 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

一是围绕扩大内需重大建设项目开发一批就业岗位。把促进就业作为公共投资的基本目标之一, 建立公共投资促进就业的考核评估机制, 建立重点建设项目联系和用工信息发布制度, 努力开发一批新的基础建设就业岗位, 并通过大力开展项目用工对接活动, 引导和帮助一批劳动者到重点建设项目中就业。二是鼓励企业开发一批岗位吸纳就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加强融资和担保服务, 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政策、信息、技术咨询等专项服务, 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 充分发挥他们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优势, 并通过落实各项优惠政策, 充分调动各类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三是围绕加强基层公共服务开发一批就业岗位。强化基层公共服务是今后一个时期政府改革的方向, 发展的空间很大, 就业增长的潜力很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结合岗位目录和本地实际, 加强与农业、卫生、民政、教育等部门的联系, 大力开发一批为基层服务就业岗位, 用于安置城镇新失业人员。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就业政策的优势, 开发一批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岗位, 这样不仅能增加就业容量, 还可以充实基层工作人员, 提高基层公共就业服务能力。

3. 多策并举稳定就业岗位。

一是密切关注企业经营形势变化对就业的影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失业保险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就业失业监测报告制度和固定联系企业制度, 逐步把规模以上企业纳入重点联系企业数据库, 对其生产经营、用工需求等情况实施动态监测, 及时准确掌握就业岗位增减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加强失业调控。建立完善失业预警制度, 制订实施应对规模性失业的工作预案, 规范企业裁员行为, 建立企业裁员报告制度, 预防和减少企业违法违规裁员, 切实防止规模性失业对就业局势和社会稳定的冲击。

4. 大力推动全民创业。

一是进一步完善推动全民创业的政策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降低创业门槛、加大资金投入、提供信贷和税费减免优惠等政策, 进一步建立健全创业服务指导中心, 完善创业服务工作制度和工作内容, 大力开展创业项目推荐、开业指导、政策咨询、融资服务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二是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把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培训范围, 认真落实相关政策, 搞好各类人员的创业培训。三是加大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培育开发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 积极为他们提供小额贷款支持。

5. 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一是建立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要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通知要求, 制订工作方案。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三年行动计划, 组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二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要认真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计划, 大力开发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层岗位, 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三是加强对困难毕业生的就业援助。要对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进行重点帮扶, 公共就业服务和人才服务机构要给予重点推荐、指导和服务, 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6. 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3.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 篇三

一、就业形势分析

(一)就业规模扩大。2010年末,全区从业人员2903万人,比上年增加了54 万人,增长1.02%。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16.68万人,同比增长5.06%;全区城镇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00万人,比上年增加7万人,增长7.5%;城镇个体工商业人员141万人,比上年增加14万人,增长11%。2010年全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人员45.61万人,增长6.79%。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6%,比上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

(二)就业结构日益优化。2010年,广西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加大,第三产业发展加快,就业结构继续朝着不断优化的方向发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大,使得广西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间的分布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由2009年的54.82 ∶ 18.12 ∶ 27.08转化为2010年的54.12 ∶ 18.74 ∶ 27.14。

(三)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稳步增长。2010年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316.68万人,同比上年增加15.26万人,增长5.06%,增幅比上年提高2.12个百分点。其中在岗职工291.97万人,比上年增加13.03万人,增长4.67%。分行业看,由于大批项目的开工建设以及工业的快速发展,制造业和建筑业的从业人员增长较快。制造业同比增加3.28万人,增长5.54%。建筑业同比增加2.95万人,增长10.71%。教育、卫生、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行业从业人员增长也较大,分别增加了1.94万人、2.1万人、1.5万人。分单位性质看,国有单位和其他类型单位就业增长明显。2010年受经济回暖和一系列促就业政策实施的影响,城镇国有单位就业止降回升,从业人员为203.32万人,比上年增加6.32万人,增长3.21%。三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增长迅速,从业人员为96.09万人,比上年增加8.58万人,增幅为9.8%。

(四)城镇单位女性从业人数大幅增加。2010年,全区城镇单位女性从业人数为114.07万人,占城镇单位从业总人数的36%,比上年增加6.07万人。其中,城镇企业单位女性从业人数为53.35万人,占企业单位从业人数的30.78%;事业单位为51.42万人,占事业单位从业人数的47.35%;机关单位为9.08万人,占机关单位从业人数的26.51%。女性从业人数较多的行业有制造业(23.08万人)和教育(27.76万人),分别占女性从业人数的20.24%和24.33%。

(五)新增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制造业和建筑业。2010年全区城镇单位新增农村劳动力10.05万人,同比增加0.67万人。分行业看,从农村新招收的劳动力主要流向制造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从业人数分别为6.61万人、1.18万人、0.48万人、0.35万人。

(六)城镇单位吸纳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力度加大。2010年,全区城镇单位录用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6.57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录用3.57万人,非公有制单位录用2.99万人,增长21.5%。分行业看,吸纳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较多的行业是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三个行业,新增人数分别为1.77万人、1.16万人、0.91万人。

二、工资水平分析

(一)城镇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2010年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达952.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53%,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912.6亿元,增长17.12%。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1842元,同比增长12.51%,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同比增长9.34%。分经济类型看,2010年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4090元,比上年增长11.84%;集体单位为23059元,增长19%;其他经济单位为28350元,增长14.36%。分单位性质看,2010年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30587元,比上年增加3678元,增长13.67%;事业单位为32475元,增加4182元,增长14.78%;机关单位为36105元,增加913元,增长2.59%。机关单位平均工资高于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但自2007年公务员统一津补贴后,近两年机关单位无任何增资政策,所以工资增速较低。

(二)十九大行业工资收入差距较大,且呈进一步拉大之势。2010年广西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1842元,同比增长12.51%,扣除物价影响因素,同比增长9.34%。职工工资水平较高的仍然是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等垄断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年平均工资分别为66125元、44937元、40831元。而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工资增长相对缓慢,工资水平也排在较后,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7652元、17493元、21895元。工资水平最高的金融业(66125元)是工资水平最低的住宿和餐饮业(17493元)的3.78倍,两者相差48632元,而2009年两个行业的比为3.59,相差41079元。工资收入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有9个行业,低于平均水平的有10个行业。

(三)高薪人群所占比重小,中薪人群及低薪人群所占比重最大。从人员分布来看,年平均工资在4万元以上的有3个行业,从业人员有22.31万人,占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数的7%;年平均工资在3万-4万元之间的有6个行业,从业人员有148.59万人,占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数的47%;年平均工资在3万元以下的有10个行业,从业人员有145.8万人,占全区城镇单位从业人数的46%。

(四)绩效工资实施推动教育行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按照国务院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统一部署,从2009年1月1日起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2010年,广西各市、县(区)陆续集中兑现了义务教育教师的绩效工资,教育行业在岗职工工资大幅增长。2010年广西教育行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3531元,同比增长19.19%。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180元)相比,仅相差1649元。

(五)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单位工资几乎无增长。2010年广西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5180元,同比增长3.5%,扣除物价因素,同比仅增长0.6%。2007年和2008年两年,在全区各市(县、区)集中规范公务员津补贴的影响下,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工资水平大幅提高,增幅均超过20%。之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一直无新的增资政策,2009年工资增速大幅下降,仅为5.4%,2010年再下降到3.5%。

三、对策建议

(一)促进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扩大就业,对于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劳动者权利、扩大内需、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广西经济总量翻番,就业规模明显扩大,就业结构日益优化,城镇单位就业形势稳定,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拉动就业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广西应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统筹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二)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民营经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使服务业和民营经济得到较快发展,服务业和民营单位就业在全社会就业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而且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010年全区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有100万人,相当于全区城镇单位就业的30%。城镇单位就业中服务业就业所占比重为58%。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应加快发展民营经济,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在扩充总量、壮大规模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就业。服务业的发展要紧紧围绕把广西建设成为面向东盟的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导向,以人为本、创新发展,优化布局、完善政策,努力构建充满活力、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

(三)提高职工工资水平,缩小与全国的差距。“十二五”时期,国家将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各省也将加大力度提高职工工资水平,部分省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了职工工资增长幅度,要实现职工工资在“十二五”末翻倍。广西提出了“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目标,把“富民”摆在优先位置。在未来五年内,广西要实现“富民”目标,要缩小与全国的差距,缩小与其他省的差距,必须要出台新的增资政策,比如对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等行业进行调资。

4.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 篇四

摘要

近几年,伴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壮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根据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指出了目前大学生面临的巨大就业压力,进一步从社会经济发展、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就业指导及职业规划课程设置上客观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政府应当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改良社会就业环境;学校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绍兴文理学院论文No 1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指导对策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上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更面临着新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象的出现和愈演愈烈,使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学校、家长及学生关注的话题,成为社会焦点问题。

一、新形势下的就业新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择业心理和理想有所偏颇

一些高校毕业生思想准备不充分,择业观念存在偏差,认为到大中沿海城市及经济发达地区、大单位、大公司、国有大中型企业就业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过多追求优越生活条件、较高的工资水平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而自愿到我国政策有所倾斜及倡导的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就业的确是空乏其人,加之部分学生缺乏自主择业、艰苦创业的思想,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制约了毕业生的就业。

在对毕业生进行的一次就业意向调查中,有 85%左右的毕业生选择就业意向地点为“大城市”,愿意回家乡工作的不到 10%,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毕业生对物质经济利益过于关注,将其放在了择业的首位,限制了更多就业选择的可能性,就业理想由社会价值型滑落为经济价值型。

(二)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准确,违约增多、跳槽频繁

据了解,在对高校毕业生职业道德的综合评价中,对百家企业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90%以上的企业认为高校毕业生最大弱点就是“不愿做基层一线工作”,同时诚信缺失、违约增多、“跳槽频繁”。

在不良择业心理影响下,毕业生往往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合理定位,忽略自身条件、个人专长,不愿到基层,常常“大事做不出,小事不肯做”;不了解社会,考虑处理问题脱离实际,依赖性强,主动性不高已成为现在高校毕业生的弱点。毕业生大多以就业区域和薪金待遇为导向,并没有对自己制定一份良好的职业规划,只是频繁跳槽,这严重影响个人自身的升值与职业含金量的积累,同时企业也对高校的信誉度和人才培养提出了大大的问号。

(三)毕业生盲目趋众心理严重,缺乏与时俱进的灵变态度

在我们的招聘会现场经常可以看到在某些单位前人员拥挤不堪,而有些企业却无人问津。从毕业生就业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就业选择时,对就业单位的工作性质、岗位特征等因素知之不多,择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对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盲目从众造成的。目前在就业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市场规则,用人单位选择人才已逐步趋向理智化、现实化,而学生就业与时俱进的灵便态度和个性化的职业设计也已成为今后择业的首要规则。

(四)扩招带来的研究生的批量制造与教育过度问题

巨大的就业压力使许多学生被迫在学校继续读研,致使高校研究生报考人数猛增,以2002 年为例,国家计划招生 19.6 万人,比上年增长了 22.8%,但是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却增加到 62.4 万人,比上年增长了 35.6%,这就是说每年要有近2/3 的人被淘汰。我国是通过精英化教育阶段的传统学校来完成大众化的任务,高校的应用和科研人才一锅烩,批量制造的研究生在素质和能力上并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的要求,致使很多用人岗位上出现

教育过度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结构性矛盾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1]

目前,由于我国缺乏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和规划,高等教育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许多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具有较大的盲目性,许多大学盲目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供给严重大于需求。

另外,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依然延续过去传统的教育模式,即重视知识灌输,缺乏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许多学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来的一些毕业生知识面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差,大学生普遍缺乏具体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就业体制不完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近年来,国家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从体制、政策上采取了一系列带有突破性的改革措施[2],比如: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报考党政机关和应聘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录用;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

这些政策无疑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根深蒂固,户籍准入和管理制度依然存在,尤其是档案在地方和各城市间不能自由流动,缺乏毕业生人才代理服务机构;由于不能及时就业的毕业生日益增多,应建立常设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规范化管理各种人才市场和中介机构,避免其成为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人才招聘活动。

(三)毕业生的心态不能适应就业“大众化”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关键因素

大学毕业生由过去的社会精英变为普通劳动者,这在心态和就业观念上势必是个极大的跨度与挑战。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把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投资,当投入与产出预期严重失衡时,一方面会降低高等教育的规模,阻碍其发展,并延缓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另一方面,在大学毕业生的心理上将产生巨大的失落感,不愿意屈就一般行业,这种精英教育基础上所导致的求稳求富的心理和向往大城市、大企业、高薪水、高福利的传统就业观念在主观上必然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三、学生工作应积极应对扩招后的毕业生就业

随着高校扩招趋势的发展,毕业生就业形势趋于严峻,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的时间里,社会的毕业生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人才竞争将更加激烈,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压力也将会更大,任务更为艰巨,这就要求学生工作系统(特别是就业工作部门)跟随时代脚步,采取措施,应对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3]。

(一)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建设与培养

专业素质是高校毕业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也是知识型劳动生产者必备的条件,只有贮存和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实现以博取胜,才会有雄厚的发展潜力,个体才能在未来更好的扩展生存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对理工科高校毕业生“一专多能”复合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培养适应未来岗位需求、具有探究精神和较强创造力的一流人才,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人文素质与创新精神的建设与培养。

(二)建立反馈体系、了解企业,给学生有力指导和热情服务

在指导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常常发生一些尴尬的局面,当学生问到这个企业怎么样,今后什么发展方向等问题时往往不能够给与学生一个很满意的答复,这主要是我们的跟踪、调研、分析和反馈机制不健全所造成的,所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将会对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指导。同时树立有没有发展前途是毕业生衡量就业好坏的最主要的标准,为毕业生就业去向给予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加大沟通力度,帮助学生合理定位

由于应届毕业生都是刚刚涉足社会,对就业形势不十分了解,定位的不准确就造成了很多毕业生就业的不理想,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这就要求我们就业工作者通过讲座咨询、谈话等多种形式加大沟通力度,了解学生的状况,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定位。

(四)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过程始终

如今的就业教育大多数都集中在毕业生择业阶段,这就难免造成很多毕业生面对用人单位需求时“望条件兴叹”,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早点知道单位需求什么样的人才而来塑造自己。我们要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过程而不是面对择业的大四学年。这也就要求各高校在各院系设立专门的就业人员来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

(五)加大诚信教育力度

市场经济可以说是信用经济,缺乏信用的经济主体在竞争中是没有市场可言的。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大背景下,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也要讲诚信。这就要求我们就业工作者加大对毕业生推荐材料真实性核查和管理工作,同时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培养他们的诚心意识,不随意毁约,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形成一个良好的协作伙伴关系。

四、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在对大学生进行择业教育中加强职业设计理论的教育,提高大学生对发展规划的明确程度,使大学生普遍能够熟练的运用职业设计理论,慎重的规划工作,明确人生发展方向。这一理论也为大学生有针对性地为就业做准备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探究在本科四年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依据。

(一)一年级:外语能力迅速攀升与提高

大学一年级需要完成由高中到大学的适应过渡,没有接触到专业课程,那么对学生来讲第一年最有效的方式也就是迅速提高和攀升外语能力。随着全球贸易的逐步深入、各国间交往的逐步增强、企业的国际间合作项目的增多,对外语水平的要求已经上升到很高的层次,需要听说读写均精通,同时需要增强第二外语的学习。

(二)二年级:广泛选课,发掘个人兴趣爱好

大学生要对自己进行职业设计,关键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要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我国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理念,为了出人头地学生拼命学习高名牌大学,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考虑过或意识到自己究竟喜欢什么、适合做什么,这就需要在大学阶段广泛的选取专业课程,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自己量身定做职业设计方案。

(三)三年级:搞好专业学习,增强实践能力

在明确了自身职业发展的前提下,学好专业课知识是自身增值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条件,同时由于用人单位对实践能力要求的提高,就需要学生在这个阶段就能够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提高自己的实践与创新能力,这主要可采取三种方式[4]:①高校可以联合有影响力及学生感兴趣的用人单位,在学校中开展培训课程,提早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毕业后很快进入角色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增强了毕业生的竞争力,也为用人单位减少了对毕业生就业后再培训的时间与精力;②学生通过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加科技竞赛,做专业课教师的科研助手,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③学生可以通过到部分用人单位中实习或做兼职,了解社会需求及增强自身实践能力;④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考取外

语、计算机等相应证书来为自己增添就业砝码。

(四)四年级:合理定位,积极心态,参与竞争,选择岗位

通过三年的培养、锻炼与积累,毕业生已经能够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位,在这个基础上还需要毕业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应聘技巧,敢于竞争并勇于竞争,不盲目从众,为自己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我国的招聘特点使得毕业生大多数在四年级上学期就能够选择好自己的就业意向,这也就为毕业生在四年级下学期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更加有针对性的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提出了可能。

除了以上一些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外,理工科学生在大学期间最不应忽视的一点就是通过社会工作锻炼自身的与人交往、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将自身打造成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5.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篇五

首先,目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人数不多,在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大批量的培养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就业形势还是有比较乐观的一面。但同时由于许多高校基本都开设了经贸专业,在几年的时间内造成了功过于求,再加上东南亚的金融危机、全球经济的增长放慢等原因,经贸专业火爆的景象已经时过境迁,同时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首先英语要求,一般为英语六级以上水平,口语要好,表达流利。其次大部分有性别限制的公司对女性应聘者的限制较多,换言之,女生在应聘时可能会比男同学遇到更多的问题与压力。第三、本科生的竞争压力过大,与其竞争职位的有高中生、大专生、研究生甚至归国的留学人员。这些人的涌入无形中对本科生就业造成冲击。第四、普通学校毕业生与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差别,前者确实在一些硬性条件上低于后者,用人单位更热衷于对后者的招聘。

因此,面对未来就业的激烈竞争,我们在校大学生必须做好相关的准备。1在校期间,加强口语练习,并打好英语基础,通过英语六级考试。2作为女生,我们不可以因为性别上的原因

6.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研究 篇六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窗体底端自 1998 年的高校“并轨”、扩大招生开始,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 展阶段。高等教育产业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毕业,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 适的位置,即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每年特定时间都会成为各大媒体 的焦点。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 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原因分析

2003 年是高校扩招后的第一个毕业生高峰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 2002 年的 145 万猛增 至 212 万人,2004 年再增 68 万,达 280 万人,2005 年毕业达到了 338 万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约有758万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而到2012年这一数字可能再创新高。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一年紧过一年。“如果我不在招聘会上,那么我就一定在去招聘会的路上”。这是当前许多大学毕业生的忙碌状态。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 惹的祸!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何在?一方面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总体数量较大,这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根源。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如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的萎靡;近期全球股市的动荡;美元的贬值及美国的债务危机等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了相当的影响,并进而对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三,大学生在大学中接受的教育,学到的知识在与现实需求相对接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矛盾。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第四,大学毕业生对就业的预期与当前的社会现实存在矛盾。大学毕业生都期望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福利待遇较好、工作稳定体面的职业,而这类职业的供给量毕竟是少数,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导致了就业岗位的供需结构矛盾和数量矛盾。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都不太愿意到城乡基层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作,而更愿意在东部沿海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工作。由此可见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也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突出方面。

二、政府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地方和高校把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创新工作方式,加强服务引导,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

政府强调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妥善安排和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要求相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政府政策优惠的几个重点是:大学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大学生到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就业;大学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及鼓励自主创业。政府在这几个方面给予了相当大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例如,对选择到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实施相应的学费和助学贷款的代偿以及在将来的发展中给予优先考虑。河南省把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省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深入实施“选调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贫

困县”等项目,还单列200万元专项经费,成立了“河南省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开通了“中原大学生村官”网,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服务指导。据河南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介绍,目前河南已选聘大学生村干部3.9万人,总量居全国第一。

同时,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咨询、创业指导培训、项目支持、开业指导、跟踪辅导等服务,对高校毕业生申办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发照。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还可提供3万元至5万元的贷款担保。

今年3月至9月,河南将组织举办1000场大学生就业招聘会,组织省内外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非公有制企业及扩大内需投资开工建设项目单位、职业中介机构10000家进场招聘。另外,省、市两级劳动保障、人事、教育部门、高校将充分发挥所属网站服务毕业生就业的功能,适时收集企业空岗信息,定期分行业、分专业地发布毕业生信息、岗位信息和相关政策信息,开展专业化的“网络联盟招聘”活动。

河南还将组织1000家用人单位进校园送岗位、100家院校进企业送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帮助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一些高校内部还将通过举办创业计划竞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高校毕业生创业风采展示等活动,提高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激发自主创业热情。

河南省把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省有关部门密切协作,深入实施“选调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贫

困县”等项目,还单列200万元专项经费,成立了“河南省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开通了“中原大学生村官”网,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服务指导。

三、大学生应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

首先,我们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际需求的结合。我们要尽可能的利用假期实习的机会亲身投入到社会中去,积极向企事业单位的员工们学习,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让我们的专业知识能够得到用武之地,更好的发挥专业技能,更好的服务于将来我们就业的岗位为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我认为,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实际也是很迫切的事情,是我们能够实现就业的“硬实力”。

其次,我们在完善业务能力与实际需求的衔接之外还应当努力地适应现代职场的环境。特别是掌握得当的择业方法和求职技巧。因为,这是我们能够踏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是就业工作的前提。这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等媒体资源。一方面要尽可能的了解现在招聘应聘工作的模式和技巧。另一方面我们平时就应当养成关注时事的习惯。对于我们经济管理类大学生来说,更应当热心关注当今的经济发展态势和一些企业的发展状况。这些对于我们将来的就业势必会起到相当大的助推作用。

第三,我们要做到善于抓住机遇通过多种渠道实现就业。

其中,一方面我们可以利用假期实习的机会寻找自己比较喜欢的企业或者说是岗位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处理好实习岗位内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自己将来踏入该行业或者说在相关行业求职时可以获得较高的“印象分”,对于将来的就业之路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结合我校“以学校为主导、学院为主体、毕业生为主角"的就业工作运行体制,充分利用学校、学院为我们提供的就业机会实现就业。例如学校每年都要进行的“校园招聘”就是一个促进我们就业的非常好的一个平台,我们要主动大胆的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再者,我们要确立一个多渠道就业的就业观。而不能只将就业目标局限在个别行业或个别岗位,这样的话我们成功就业的机会就会降低很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已时,我们应转变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求职择业不可再像过去那样追求一步到位,如果斤斤计较眼前的职业岗位是否理想,那就会失去许多起步的机会,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而将就业面扩大化无疑将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7.新形势下学生就业能力分析与对策 篇七

1、高校分布不均, 就业岗位供不应求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集中在大城市, 农村和中小城镇人口大量涌向大城市, 这就造成了人才就业拥挤现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更加的激化了供求矛盾突出。

2、缺乏重视

由于高职院校录取分数低, 很多人被认为低人一等, 只能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 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人产生自卑心理, 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同时很多高职院校没有解决好办学定位问题, 专业设置没有经过充分调研论证, 培养目标与实际需要脱节, 导致了办学没有特色, 管理不规范, 其毕业生就难以适应企业和市场的需要, 就业状况往往不够理想。

3、专业不够专

很多学生缺乏“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人优我特”的忧患意识, 职业规划意识模糊、自我定位不准确, 缺乏上进心, 甚至部分学生不重视专业学习, 对自己的专业都不熟悉, 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 致使其优势在职场竞争中难以显现。

4、个人素质较差

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所聘人员意志坚强、个性健康、品德高尚, 但现状是大部分学生找工作时拈轻怕重, 只看重当前的待遇而忽视今后的发展, 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对新知识、新岗位的适应能力低下, 导致就业能力不足。

5、缺乏实践

很多用人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的职员加盟, 把就业者的实践经验看得越来越重。虽然应届毕业生都有实习和在社会上兼职的经验, 但是总的来说还是缺乏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较差, 而对于大部分用人单位来说, 希望招聘的人才能招之即用, 而不是花大量的时间来培养。

6、用人单位观念的错位

由于高校的扩招, 造成了学历泛滥、弄虚作假现象等等, 所以一些用人单位一味的追求就业者的高学历, 而忽视了就业者的实际工作能力, 刻意回避招聘应届毕业生, 这也在客观上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提升就业能力的对策

1、转变就业观念

充分认识国家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公平竞争、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 引导学生认真剖析自己, 找准最适合于自己的位置, 避免就业中高标准的定位现象, 科学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职业和工作, 提高其综合素质, 使其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为就业奠定基础。对于部分有自主创业激情的学生, 应积极鼓励, 这样这些毕业生将不再是求职者, 而是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这必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就业难的问题。

2、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除配备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外, 还应从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中挑选一部分进行专门培训, 取得相关职业指导师证书后, 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就业指导, 并做好就业指导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

3、深入开展技能实训课程

针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方法, 进行全面系统规划, 科学组织实施, 设计专业课程为载体, 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 必须与专业相配套, 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适应市场, 着眼于让学生拓宽基础知识, 强化技能训练, 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作为课程设置的起点和终点。同时, 高职院校还应积极建立各种形式、各种种类和层次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使其成为学校提高技能实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让学生在技能实训中完善和提高职业能力。

4、加强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应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更全面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的对象不能仅限于毕业生, 还应针对不同年级的特点, 有计划、分层次地进行指导, 在学生接受整个教育的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确定职业计划和目标, 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

5、坚持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突出加强学生在实习和实践的培养环节,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开展就业专题讲座或报告。邀请成功校友、企业家、人力资源专家等, 介绍就业创业经历、人生体验, 谈职业生涯设计和提供职业咨询服务等, 共同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基于市场和社会需求为目标导向的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 既能发挥双方的优势, 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 通过参观实习等, 加深学生的职业体验, 不仅解决了学生实习与社会实践、勤工俭学相结合等问题,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业部门高技能人才严重缺乏的问题, 节约和减少了用人单位的成本, 也是储备优质人才的有效手段。有条件的还可以建立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6、培养高素质的职业心理

开展职业心理素质教育, 增强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素质, 关系到高职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质量高低的关键。通过加强就业的心理指导和咨询工作, 引导毕业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准确定位, 努力寻找自己和社会的最佳结合点。

三、小结

综上所述,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需要,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方方面面都来关心和配合行动, 解决好就业问题, 是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的共同愿望, 更是高职院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

摘要:近年来,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来越明显,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关键而迫切的任务, 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 高职学生在就业时面对的对手往往都是一些学历更高和经验更加丰富的人, 而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挑选和录用都是精挑细选, 在这种情况下,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显得尤为十分重要。

关键词:新形势,学生,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保义:《中欧大学生就业指导比较研究》,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 (3) 。

[2]伏剑森、王晗:《高职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辽宁教育研究》, 2008 (2) 。

8.就业形势与分析报告 篇八

一、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不利因素

1.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011年,河南高校毕业生是44.6万人,2012是50万人,而2013年将达到51万人,毕业生就业人数再创新高。加上前几年未就业的毕业生,实际需要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将突破80万,就业形势严峻。

2.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从全省的情况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率的提高,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需要安排的就业人员总数巨大,而经济社会发展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就业需求,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3.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学历层次看,尽管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持续攀升,但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相对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将产生重要影响;性别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女性毕业生就业率低于男性毕业生。

4.地区性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省会郑州、省辖市及其他经济发展较好地区,而选择县(市、区)、乡镇、农村的比例则非常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二)有利条件

1.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省委、省政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多次强调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省政府把毕业生就业列入重点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2.高校的“一把手工程”已经深入人心。自2003年以来,河南逐步把毕业生就业纳入高校考核的重要指标,突出强调毕业生就业在高校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倡导并严格要求高校的“一把手”对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建立目标责任制,狠抓落实。

3.河南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近几年来,河南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这对缓解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河南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原经济区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将直接拉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4.政策环境更加宽松、有力。河南省成立了由20家省直单位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各自职能分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全力以赴,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

二、河南省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总体就业压力大

一是总体就业数量非常巨大,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总量严重短缺,二者之间的矛盾突出;二是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特别是地处偏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三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一些低端岗位被多方占领;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就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二)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

中国大学生教育逐步由“精英”走向“大众”,毕业生薪酬水平下降,用人单位处于优势地位,大学生就业市场进一步由“卖方”走向“买方”。从而导致大学毕业初期就业率低、失业率较高。

(三)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改革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不合理、与社会需求脱节、实习实训环节少、毕业生动手能力弱的问题在一些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四)毕业生自身存在不足

主要表现在:知识陈旧,不能很好地转化成能力;对就业准备不足,目标模糊;依赖性强,创造性不足;就业理念滞后,就业能力欠缺。以上都是毕业生能力危机的表现,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五)当前全球经济复苏趋缓,下行风险加大

在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的同时,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7月,温家宝在浙江考察经济运行情况指出:当前经济趋稳的形势还不牢固,经济困难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三、促进河南省大学生就业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视程度,把促进毕业生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切实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

(二)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倡导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大力拓展就业空间,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打通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绿色通道”,提供毕业生下基层所需资金、编制和待遇,引导和鼓励更多的毕业生到基层、到贫困地区、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和创业。高度重视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工作。

(三)大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

建立统一、开放、高效、有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毕业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服务。大力推进构建就业信息网络体系,丰富网上双选、远程面试、供求信息收集与发布功能,建立信息丰富的网络数据库,尽可能多的召开网上招聘会,通过网络快捷、准确地为毕业生提供就业需求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力争使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四)建立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加大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按照制度化、专业化、全程化、信息化的要求,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值。加强就业指导服务队伍建设,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证不低于1∶500。改变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偏低,就业指导水平不高的现状,要千方百计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队伍素质。

(五)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坚持“以社会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人才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专业设置,专业课程设置要尽量做到与社会需求有效对接。高校要充分利用毕业生就业反馈的信息,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招生、培养部门与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有针对性地对就业率低的学校和专业进行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招生、培养、就业良性互动,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六)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要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强化实践育人意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教学体系。要把学生就业同实习、社会实践基地和就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实行“订单式”培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半年实习与就业岗位相挂钩的方式,促进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更加紧密的结合。

(七)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上一篇:食堂年度实施活动方案下一篇:中学老师到小学支教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