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静看见的读书笔记

2024-08-24

柴静看见的读书笔记(共11篇)

1.柴静看见的读书笔记 篇一

正是这一双眼,让我看到了很多自己曾经忽视或者不曾看到的东西,让我懂得了回归“寻常”。

作为一名著名记者,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柴静只选择了留给她强烈生命印象的人,他所记录下的是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这位不凡的记者,没有为了感动自己或者别人而在涕泪交加中失去真相,带给我们正常情感的回归,给人以人生思考,带我们回归“寻常”。

新闻归根结底是人,是活生生的人性。一个国家由人组成,人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被重视,每一个“寻常”动作、事件都有它的价值,所以柴静说过:“不要去报道一个国家,就算报道自己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新闻。我们记录自己的同时,也是在记录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新闻史或者心灵史”。因此我们要回归“寻常”,寻常自有它的千钧之力,自会折射出它本身蕴含的情感。

《看见》中,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二十个故事,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感动,还有沉重,尽管这些故事不是可以挑选的标志性事件,反映的却是一种正常情感、一个被我们忽视的世界。在调查贵溪校车翻坠事件时,柴静必定是怀着这种沉重的心情去采访遇难孩子的家属以及事故有关责任人的。面对着这一个死亡事件,他除了无奈,除了同情,还有更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汲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无法挽回。通过她的报道,将这现实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带领我们回归“寻常”。在采访华南虎事件时,柴静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与当事人核对,当事人的回答变得模糊,如果不做调查,仅凭采访者的叙述就做报道,就会偏离事实真相,就会误导大众对事件的看法,那新闻的真实性也就不复存在了,结果就是人们将离现实世界渐行渐远,以至于无法回归。

回归“寻常”离不开拥有一颗寻常的心,这颗心懂得感受,懂得理解。在采访中,柴静放下目的,学会感受,感受身边的每一件事。她说过:“别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中发生的东西”。你需要以一个人最本然的一个状态来跟你面前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关系。同时柴静在十年的记者生涯中也对生活与人性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在“非典”“汶川地震”中,引起我们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

一个人回归理性,回归生命不言自明的、正常情感的回归本真状态的过程即是回归“寻常”。没有“寻常”就好像白茫茫大雾一片,既看不见他人,又看不见自己,因为这里面没有生命的实质。柴静通过《看见》,向我们述说着另一种“寻常”生活,一个距离我们大学很远又很近的世界。非典时那口罩后面的无奈与恐惧,汶川地震中人们那凄惨的嚎叫,顿时化成鞭绳在狠狠地笞打着我的脊背,她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在平淡终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着这个世界,带领我们回归。

谁能否认《看见》是一双透视眼,谁又能否认是柴静创造了这双充满情感而有神的眼。正是这双眼,我们才得以真正地看见这个“寻常”世界。

2.柴静看见的读书笔记 篇二

社会行为的最基本形式由以下三个元素构成:某个人最初所做的“表示 (gesture) ”;另一个人对这一表示做出的回应和结果;传播者赋予某个行为的意义。[2]意义是人们在互动中创造的, 而人们根据他人赋予某个事物的意义决定如何对他人采取行动, 而意义也会在解释中得到修正。[3]可见, 互动的目标就是:创造“共享的意义”。

符号互动理论作为社会学领域内的一场理论运动, 聚焦的主要问题是———人们如何通过谈话来形成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结构的?[4]虽然米德的经典符号互动论更多的关注人际传播层面, 但推而广之, 我们又可以提出媒介与公众又是如何通过符号互动来创造“共享的意义”, 即互动双方均能接受的意义和价值观的?

《看见》, 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于2010年12月推出的全新午间专题栏目。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新闻专题节目, 《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 用影响记录事件中的人, 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 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 期待和观众一起, 了解陌生, 认识彼此;端详相似, 审视自我。”[5]

所谓电视新闻专题节目, 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段与播出方式, 通过对重大新闻题材或围绕重大主题的相近、深入或独特视角的报道, 为观众提供深度信息的新闻报道形式。”主要包括专题报道、专题新闻调查和专题访谈等形式。[6]

这档央视改版后最先推出的新节目《看见》被视为“中国版《60分钟》”, 融合了电视新闻专题报道的多种形式。两位主持人邱启明和柴静, 前者主要负责采访新闻事件、后者则主要负责人物专访。

对电视新闻专题节目来说, 议题的选择取决于媒体与社会大众符号互动的“合谋”, 即媒体对选题的重要程度判断与社会大众对其的兴趣程度的融合。而记者与事件亲历者之间面对面的访谈这一符号互动的形式, 不仅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传者设置的某些议题上, 还让观众围绕其呈现的意义来展开思考, [7]从而形成“共享的意义”。

故而, 本文使用符号互动理论, 选择《看见》2011年9月25日《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这一期节目进行案例分析, 研究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看见》中的符号互动模式, 探究这类节目互动过程中如何实现“共享的意义”。

一、新闻议题的选择

戈夫曼首先将符号互动论置于大众传播背景中, 他使用“框架 (frame) ”这个术语指在某个特定事件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的期望。[8]他认为框架广泛存在于各种社会活动中, 人们要了解并参与社会活动, 必须首先认识结构化这种活动的框架, 以帮助我们“分辨、认知、察觉和体验”事物。[9]

在某个议题建构的过程即框架 (framing) 中, 媒体报道什么, 怎样去选择和报道他们认为重要的事实, 怎样在报道中特别处理某些因素来体现自己的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处理方式和选择态度, 都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也是更大范围的媒介公众互动的结果。[10]

解说:2011年8月31日, 网络上一条消息引起震动。“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美籍妻子Kim在微博中声称遭受到家庭暴力, 并附上了自己头部、耳朵、膝盖处红肿和流血的照片。这些微博被大量转发, 引发了众多网友的关切和谴责, 人们用疯狂来形容这次家暴。

在电视新闻专题节目中, 报道话题和采访对象的选择取决于制作人的理念和社会大众的兴趣。媒体对“家庭暴力”的态度一直暧昧, 而此次李阳的家暴事件激起了社会公众的关切和兴趣, 于是顺理成章地促成了这期节目的选题。节目制作人通过主持人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解说词对事件发展、节目进程的解释来引入议题, 并以大众传播的方式与受众进行符号互动。

二、面对面访谈的文本分析

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互动主要基于语言符号, 所以对由语言互动构成的节目文本进行分析, 有利于我们观察共享的意义产生的过程。

在《心灵、自我与社会中》 (Mind, Self, and Society) 中, 米德认为, 我们用符号 (symbols) 生成我们对意识的经验 (心灵) , 我们对自己的理解 (自我) 以及我们对宏观社会秩序的知识 (社会) 。[11]“社会 (society) ”、“自我 (self) ”和“心灵 (mind) ”是米德理论中三个最为核心的概念。[12]

现就以这三个概念作为分析单位, 对记者和采访对象访谈内容进行文本分析, 将符号互动理论应用到面对面访谈这一人际传播过程中。

(一) “自我”的呈现

“自我概念”也被称为“被类化的他者 (generalized othe r) ”, 即个人用来关照自己的复合视角, 是在与别人长期进行符号互动中形成的。[13]

“被类化的他者”是人们进行内向互动的参照物, 帮助个体形成并发展自我意识, 同时按照他人的观点来评价、塑造自我形象, 构建身份。而那些与个人较为亲近的人则成为“意义重大的他者 (significant other) ”, 他们做出的回应会对个人产生巨大影响。

1. 李阳

记者:公众人物对社会是有责任的。

李阳:公众人物都是包装出来的, 公众人物要把内幕挖出来, 那都不是公众人物。

李阳以“公众人物”这一概念作为参照系之一, 将成为“一定要将商业做大”、“取得巨大成功”的商人作为最高的目标, 以此来获得成就感。

记者:你跟你父母之间感到过亲密的感觉吗?

李阳:没有, 从来没有。

记者:为什么要自卑?

李阳:我成长经历也好, 父母打击式的教育也好, 让我从小对自我认识很差。自卑的极端的一个就是自负。

李阳说自己没有过亲密的家庭关系, 父母作为“意义重大的他者”, 与李阳的互动主要呈现“缺失”和“打击”两种状态。

2. Kim

记者:这么多年, 你最介意的就是他说的这句话 (李阳不爱她) ?

Kim:我真的不要听, 小孩听了以后, 她们什么感觉。我知道他很喜欢疯狂, 疯狂是疯狂, 人是人。人是有感觉的。

Kim:好多次她说我是很好的妈妈, 我肯定是个妈妈;但我还是女生, 我是她太太。

李阳作为丈夫, 同样是妻子的“重要的他者”, 他婚后唯一表达爱意的方法, 就是赞美Kim是个伟大的母亲和教育家。李阳仅将Kim当做一个妈妈, 而忽略了她其他重要的身份:妻子和女人。

经过与不同参照系的互动, 李阳的自我虽然确立, 却出现了矛盾,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曾经是多么地痛恨自己, 曾经是多么自卑, 多么绝望, 我现在仍然在自我怀疑的漩涡中挣扎”。一方面, 李阳以极其自信的“成功教育者和商人”姿态出现在大小舞台;另一方面, 却又生活在自我怀疑之中, 忽视自己作为家庭重要成员的身份。

在米德关于“镜中我”的暗示观念中, “标签”对于自我概念和行为有着强大的影响。[14]而对于Kim来说, 她从李阳处得到的标签只是“好妈妈”、“教育家”, 而不是她最忠实的“妻子”, 她的一部分自我被丈夫忽略, 从而觉得自己不被认可, 甚至在微博上也称自己为“准单亲妈妈”。

这些自我意识中的矛盾决定了他们将如何塑造自我形象、扮演社会角色及应对冲突。

(二) “心灵”的选择

这里的心灵是一个过程, 是一个与自己进行互动的过程。这种思考的能力是与自我共同发展起来的, 人们因此能够使用有意义的符号来对自我做出回应, 对所处情境进行解读, 仔细考虑现状, 对未来的行动进行预测。[15]

社会个体读解互动中符号的意义, 并根据意义扮演的某种角色、想象各种行动方案以对自己的行动展开反思性活动。[16]

1. 李阳

记者:我很难想象, 你给那150个母亲讲课的时候, 实际上你?

李阳:我是流汗的, 其实是这样的。

与母亲这一受众群体的互动让李阳进行反思, 并且他也承认家暴行为是绝对错误的、有悖社会规则的。

(解说:李阳公司的朋友欧阳维建曾建议他暂停演讲, 提早回京处理家事。但他不以为然。)

记者:是不是你权衡一个家庭的标准也是成功和能力?

李阳:成功, 一定是唯一的标准。

记者:不是爱吗?

李阳:真正的爱是带来巨大的成功。

符号互动论的中心概念之一就是人的信仰、价值观、感觉以及对自我的评价会影响其行为。自我会迫使人们去建构他们的行动和反应, 而不仅仅是表达他们。这个过程就是自我实现的语言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 即自我预期导致个人按照该预期已经实现为前提采取行动。[17]因为李阳在自我呈现的过程中就明确要成为成功的商人, 并认为家庭“只是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一个”, 故而在家暴事件被报道之后, 他仍然选择忽略自己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在家庭中应承担的责任, 忽视家庭暴力的严重性, 将事业上的成功摆在第一位。

记者:你们俩这次冲突究竟实质是什么?

李阳:我没有像她那样去感受她的压力。

记者:那么我想听到你非常真诚地说, 你到底认为这个事情是一件小事, 无所谓的事, 还是这是一个原则性的大事?

李阳:按照我们国家的文化, 是一件不大不小的事。从人的角度出发, 这肯定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

记者:我今天跟你谈话, 感觉你时刻在两种观念当中摇摆。一部分是你觉得现在我们社会文化是允许这种暴力现象存在的, 没什么大事;另一方面你想去尝试一个好的办法。

李阳:是这样的, 是在摇摆。

从柴静和李阳的几段对话中可以看出, 由于自我意识的矛盾, 李阳在应对教育事业和家庭道德责任两方面也出现了矛盾和危机。

2. Kim

记者:坦率地说, 我采访过那么多人, 中国像李阳这样的男人是很多的, 不是说他们动手对女人, 而是说头脑当中的想法。

Kim:我对他的帮助就是, 让他跟随自己的内心。

记者:你的担心实际上是他还没有真正地感受到自己的内心, 只是一个模式, 是这样吗?

Kim:是。

个人在思维中与“被类化的他者”进行互动, 根据互动结果采取行动, 从而形成了一种行为的抉择机制和意义的生成机制, [18]个体则利用这两个机制来应对互动中的冲突。在家暴事件十天后, 李阳承认对妻子“实施了家庭暴力”, 公开表达了对妻子的歉意, 但是却依然保持他“疯狂的面孔”, 说“我不在乎这些, 我要做反家暴的代言人, 我周末依然开课, 因为工作最重要。”

虽然对自身行为进行了反思, 李阳选择继续追求事业的成功而忽视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

有着美国文化背景的Kim虽然对中国“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传统有所了解, 但仍然选择保持自己作为妻子和女性的身份, 在挣扎之后最终选择遵从自我对于一位女性和妻子的身份认同, 同意接受采访并说出自己的故事, 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李阳, 帮助中国社会中同样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

(三) 社会的“共享的意义”

米德认为, 互动是在变动的社会结构 (文化、社会等) 中进行的。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处于既有的社会环境之中。米德将社会定义为人类制造的社会关系网。个人通过自己主动选择的行为参与社会。因为, 在社会的影响下, 个人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这些相互联系、环环相扣的行为系统。社会先于个人存在, 但是个人也会通过与他人相互协调的行为创造和影响社会。[19]

通过这个论断可以看出, 米德主张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 事实上, 符号互动理论成为连接关注个人的理论和关注社会力量的理论的桥梁。

(解说:Kim在微博曝光“李阳家暴”事件后, 她收到了许许多多有同样经历的女性的来信。她惊讶于中国家庭暴力的普遍。)

Kim:有一个说, Kim老师, 好多年, 我爸打我妈, 我在旁边。我妈妈很软弱, 她希望惩罚我爸爸就割了腕。她说, Kim老师, 谢谢你 (把家暴说出来) , 因为我妈妈什么也做不了。

柴静在节目中介绍, 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 我国2.7亿个家庭中, 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高达30%, 而这个数字也只是公开调查的数据, 在“男尊女卑”和“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文化下, 许多受虐妇女只能沉默忍耐, 连来自美国的Kim, 也是如此。

沉默往往导致爆发。多年来, 由于家庭暴力而引发的极端案例屡见不鲜, 很多女性被殴打致死。但即使恶性事件频发, 社会舆论对家庭内部暴力的态度依然暧昧。

记者:关键是我们是不是要去选择那个对自己最有利的看法?

李阳:不是最有利的看法, 应该选择正确的看法, 是非观还是要有的。

记者:真理就真理, 不是因为做到没做到, 我们其实这么说, 只希望你能够带着内心真挚的情感去做。

李阳:我会把你的话当作正面的能量, 在魔鬼出来的时候, 作为一种正面的价值力量。

记者:因为我们在看着你。

Kim:我觉得作为中国人、美国人, 所有人, 我们的相似之处远多过不同, 我们都爱我们的孩子, 我们都需要快乐的家庭, 我们都希望更好的生活。如果他的梦想真的是让中国更好, 更国际化, 我希望他能从自己做起。

符号互动主义认为, 一方面, 一个人对他和她的物理现实或客观现实的理解和关系是由符号环境, 即我们已经内化的心灵、自我和社会作为中介的;另一方面, 我们给予符号的意义定义了我们和我们所经历的现实。在我们社会化的过程中, 文化上一致的意义控制着我们与环境的互动。[20]

在柴静与李阳、Kim的谈话中, 我们可以逐渐得到一种共识, 即“共享的意义”:正是“家丑不可外扬”的态度导致了女性的沉默, 也正是这样的态度将女性和男性均至于危险之中, 进而引发恶性行为。但如果这种问题能够得到正视和及时的处理, 可以促进现代化社会的进步。

社会在塑造人的自我和思维的同时, 也凭借自我和思维得以建构和延续。米德认为, 社会制度是可塑的、不断进步的, 并且是有益于个人发展的。[21]

三、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的符号互动模式及其作用分析

(一) 符号互动模式分析

基于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看见》是如何通过选定、引出议题和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持续不断的符号互动来构建“共享的意义”的。借鉴李苓、冯剑侠在《电视访谈节目中的符号互动———以<鲁豫有约:爱人同志>为分析案例》一文中的符号互动模式图, 这一过程可以用以下模式呈现:

基于李阳的名人身份和家庭暴力这一话题的敏感型, “李阳家暴”事件在网络和社会舆论中激起广泛讨论, 《看见》节目组选择这一新闻事件作为议题, 在与两位事件主人公沟通后进行专访。这个选择本身就是媒体和公众互动的结果。

可以看到, 上图A区代表节目组、主持人 (记者) 和采访对象基于某种共识共同围绕节目议题开展以语言符号为主的符号互动。

在符号互动的过程中, 以记者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意图 (B区) 和不同采访对象的意图 (C区) 产生交集, 采访对象通过自我的呈现、心灵的选择一步步前进, 最终完成自我的社会化构成, 即逐渐形成“共享的意义” (D区) 。其中可以看出, B和C两个区域都是开放的, 记者和采访对象在互动过程中不断交流新的意义, 调整或强化A区的效果。

这一期《看见》通过电视、微博、网络视频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扩散, 将“共享的意义”放大到E区, 即社会大众处, 从而促成信息的反馈, 形成了更大范围内的符号互动。这些来自社会大众的反馈与媒体之间的符号互动还会进一步促进甚至调整共享的意义的形成。

仅新浪微博来看, 《柴静:专访“李阳家暴”事件》这期节目被转发数千次, 引发的评论更是不计其数。从最新的960条转发并没评论的微博来看, 社会公众的反馈主要集中在 (举例用微博截图均来自新浪微博) :

1. 家庭暴力问题值得全社会正视

2. 家暴受害者应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国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妇女权益, 如立法等

4. 公众人物道德的缺失

5. 反思家庭暴力后的深层原因

这些来自社会大众的反馈一定程度上与媒体意图契合, 而它们与媒体之间的符号互动还会进一步促进甚至调整共享意义的形成。

(二) 符号互动模式的作用分析

上文对《看见》中符号互动模式的分析说明, 电视新闻专题节目在就社会热点问题建构议题、形成共享的意义方面具有很强的社会整合功能, 因为它“使媒体符号兼具了人及传播大众传播的双重功能”。[22]

首先, 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传播呈现迅速的符号互动, 益于促成共同意义的生成。

事实上, 这种符号互动并不仅局限于语言, 还包括记者柴静在采访过程中的体态, 采访对象也会据此进行反馈, 讲述自己的故事, 流露真情实感, 并在反思中调整自己的态度。这种良性的互动给予人际传播的独特优势有利于达成“共享的意义”。

其次, 正如前文提到, 媒体选择报道题目的过程其实也是媒体、受众、社会情境之间互动的结果, 而节目播出后得到的来自受众的反馈, 也是更大范围的媒介公众互动的结果。

在节目中, 主持人叙述和解说词解释引入议题, 穿插记者与采访对象的深度访谈, 进而获得反馈, 使得对意义的深度挖掘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度紧密结合, 从而取得形成“共享的意义”的最佳效果。

3.柴静的《看见》优秀读书笔记 篇三

此书,她用坦诚的语言陈述着自己的十年成长路,不断剖析自己,不断正视自己的不足,让我们感受到了有血有肉的作者。她深入一线,“出生入死”给我们带来的事件真相,她的经历,她的采访,常常会触动我心弦,让我随之潸然泪下。

就像歌词里唱的“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不经历风雨怎么风彩虹”,就像她的导师所说:“痛苦是财富,这话是扯淡,姑娘,痛苦就是痛苦,对痛苦的思考才是财富!”其实一路走来,回首我们每个人走过的轨迹,哪个不是曲曲折折,而哪个人的经历不是一首百转千回的歌呢。

所以想想自己,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能再在患得患失之间蹉跎岁月了,就像白岩松对柴静所说的:“往事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就像她在报道监狱女囚时所表达观点一样:“人是一样的,对幸福的愿望一样,对自身完整的需要一样,只是她生在这儿,这么活着,我来到那儿,那么活着,都是偶然。万物流变,千百万年,谁都是一小粒,嵌在的秩序当中,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

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其实这些放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不也是亦然吗!感谢自己经历的一切,认识自我的渺小和伟大,也理解他人想法和行为,很多人你可以不认同他的价值观行为处事,但前提是,你一定要先去了解他,把他当成一个和你一样对等的人来看待,去理解他的逻辑。不能理解的部分,应留有疑问,而不是劈头盖脸的质问。因为人对幸福的愿望是一样的。

《看见》这本书还教会我用客观的、全方位的角度去看问题。无论对我们来说是好还是坏事情,它都有不同的面,都有不同的问题存在,首先我们要像柴静报道“非典”一样,为了“真相”深入其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真正了解问题本身; 其次就像“药家鑫”报道一样,一件交通事故本身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性,但深层折射出的是现在家庭教育问题。所以,一个事件产生,它深层折射的问题,它的源头在哪里,我们还是要多问问、多思考。跳出问题看问题,不冲动、不盲目、不求急,有时“慢”也是一种效率。

4.看见柴静读书心得 篇四

然而最近,闲暇之余,我又重新品读了这本书。全书都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代入感很强,让我沉迷于故事的情节里。这本书反映了社会底层人士生活的辛酸与无奈,它虽然没有优美的语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的真实,真实到让我每次翻读都留下感动的泪水,无形中就被书中小人物的辛酸生活所动容,震撼。其中,有一个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情节写的是家暴,“皮带抽在光的皮肤上,噗的一声,她被吊打,扭着身子尽量让他打在背上,尽量不叫,怕别人听见羞耻。他从不打她的脸,打的很冷静,反正夜还长,噗噗噗”。这是一段刻画得十分真实的描述,当时读到这里我的内心像被针扎了一样,让我忍不住想走近书里的情节中,来抚慰她的伤痛。书里还有描写到那些从事服务行业人员的辛酸生活,让我感到既同情又无奈。

现在的自己也和柴静一样,从一个青涩的校园姑娘,转而成为一名万号的实习生。页页翻阅,我只感觉自己的内心不自觉地跟随着作者欢喜、惶恐、哀伤……内心五味杂陈。看毕,我不由得感慨柴静这个年轻女记者,真的是鲁迅笔下“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勇士”!十年,柴静这个初入职场战战兢兢的小姑娘,走南闯北,走过了十年新闻调查记者之路。起初的坚持是责任与勇气,然而十年的行走便是一定是一份热爱事业并为此奋斗一生的情怀!

5.看见------读书笔记 篇五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

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意见市场涌动起来,让意见与意见较量,用理性去唤起理性。你必投入广大的世界里,不管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它。

Doing the right thing is the best defence.准确是最好的防御。

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而存在,所以希望和失望都表示知识的缺乏,和心灵的软弱无力。

灾难更应该反应的是人的本质。

别在生活里找你想要的,要去感受生活里发生的东西。

一个人忘掉过去可能有自我净化的作用,但一个国家的历史就不同了,尽量掩盖,假装这类事根本没有发生过,难道对我们民族的良知没有损害么?

对历史说实话,就是对现实说真话。

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平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新旧之间没有怨讼,唯有真与伪是大敌。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的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真相往往就在于毫末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准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长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

只有同样经历过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

一个动词总是比较简单的,但如果没有宾语,它不知会落脚何处。

如果有了目的,故意去做什么了,没有用的,没有效果,那是假的。

情感得不到发挥,生活不允许,如果太清醒,太难受了。

坏事情也需要发生,如果没有坏事情,我们会意识到什么造成坏事情吗?但它肯定有一天要过去的。

你必须退让的时候,就必须退让。但在你必须选择机会前进的时候,必须前进。这是一种感觉火候的拿捏,需要对自己的终极目标非常清楚地知道你的靶子在哪儿,退到一环,甚至脱靶都没有关系。环境需要你脱靶的时候,你可以脱靶,这就是运作的策略,但你不能失去自己的目标。那是堕落。

崇拜基于的往往是幻想。崇拜的最终结果也只能是失望。

6.《看见》读书笔记 篇六

由于最近比较忙,看了接近两个月,终于把《看见》看完了。感触颇深。其实感受最深的是文章所采用的细节,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从细节方面着手写的,觉得更有画面感,更感动。

现在读完这本书后总是想写一篇读后感来纪念一下,但是受这本书的影响,总是不敢提笔,总想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一些东西。

“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XX年,非典那年。当时还在小学的我并没有多么的恐惧,一个是因为当时我所在的小城市并没有发现非典的病例,还有可能就是当时真的太小了,对于“生命”这个词还没有太多的理解。只是觉得每天都在检查体温,很新鲜的每天上学都拿着体温计,甚至很开心的放了一个小长假。而对于当时每天在电视上报道的今天的死亡人数新增了多少,对于小区新增的门禁都不是很感冒,因为他并不影响我和小朋友之间的玩耍,不影响我写个作业,看个电视。等到自己长大,渐渐地淡忘了这件事情,也少了一份大灾之后的思考和认识。而直到我看了这个第二章,我才真真实实的开始反思当时的情景,才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才真正的对生命有了一分敬畏与珍惜之情。

当我看到说“在整个病区里,只有三个病人,没有医生,没有护士,没有鞋底在水泥地上的摩擦声,没有仪器转动的声音,没有金属托盘在什么地方叮当作响,这个病区没有任何声音”的时候,我的眼睛是控制不了的干涩感,整个人像是喘不过气来的难受,我不知道那三个病人当时是怎样的心里状态,但是我可以想像的到他们眼神里的那种绝望,那种被社会抛弃的苦痛。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当他们孤单的躺在床上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害怕到了不害怕的地步,绝望到了没有任何的思想和感觉。

很多人都说是从非典那个时候开始认识柴静这个人的,才开始认可这个勇敢的记者。其实我原来对柴静的认识还远不及此,知道我看到这本书,看到这篇文章我才深深的感受到他的勇敢。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的深刻,就是他们从医院录完当天非典的状况,回到酒店之后一个人的一句话——“觉得么,像是《卡桑德拉大桥》里头的感觉,火车正往危险的地方开,车里的人耳边咣咣响——外面有人正把窗户钉死。”在那个时期,每个在医院的人,无论是病人、医生、护士还是在医院采访的记者,都像“火车里的人”,说不上绝望,却肯定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医院里的医生,基本都不怎么采取防护措施,就是简简单单的戴个蓝色的薄口罩,采访时他们的回答是“我们靠精神防护”。这又让我想到了前面有人曾经问过柴静,说你害怕非典吗,柴静的回答是:“我不怕它,但是我憎恨它。”不知道为什么,看这一段的文章的时候感觉在当时在医院里的人们回答所有的问题都是那么的短促,虽然短促,但是直入人心。短促到让你更加尊敬他们的坚强,尊敬他们的勇敢,也更增加了自己对于生命的认识,对于生命的敬畏。

“第七章 山西山西”

其实,在刚刚读完这一章的时候并没有多么大的感触,感觉就是身为公众人物对于环保这个热门话题的呼应。直到我看完另一本书《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才真真切切的明白这个话题的深度。这一章开头的一幅和妹妹柴敏小时候在纺织厂的照相馆里拍下的照片。下边写到“我妈在工厂的理发店给我烫个卷发,隔了这么多年,脑袋上包个黄色蛇皮袋的烫热感还有,是文明让人不舒服的启蒙。”

文章中谈到了山西很多地方严重的污染问题,具体的情况真的`是让人很心疼。让我想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里的一首鄂温克族的人的歌:

“熊祖母啊,

你倒下了,

就美美地睡吧。

吃你的肉的,

是那些黑色的乌鸦。

我们把你的眼睛 ,

虔诚地放在树间,

就像摆放一盏神灯!”

可能有很多人不是很理解这首歌里的话,但是看过这本书的人肯定会很理解。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其实这本是一首很普通的歌曲在鄂温克民族,但是到了后来,伐木工人去了山上他们砍了大量的树,让山上的很多动物和植物都没办法生活,包括鄂温克这个古老的民族。政府开始让鄂温克人下山,下山的理由是,你们在这里生活,你们到处迁移,你们的驯鹿到处走动,会破会这里的植被。于是这个仅存的酋长的女人以这首歌回应了这些人。

“第十九章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这一章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作者柴静与她的同事老范、老郝之间那深深的友谊。其实到现在为止,对于什么样的人会成为真正的朋友,自己还是不是很清楚。我觉得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必要去弄懂的问题,而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也没有什么必须的条件。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珍惜身边的朋友,因为在一起的时间不是我们说了就算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什么样的状况,几年之后现在的朋友都到了什么地方,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无法预知的,到时候我们是否还是关系很近的朋友也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珍惜。也没有必要去羡慕说谁谁有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因为我们也有他们没有的朋友。

7.《看见》读书笔记 篇七

首先,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她所处的环境。柴静原先在湖南卫视,二十四进央视。她的成长,最先要感谢的是陈虻。这个男人,对她疼爱有加,总能在关键之处点拨她几下,柴静有时虽然反感,但要命的是,事实往往证明陈虻是对的。柴静不得不服。我们常说人的一生中要有贵人相助,在我看来,陈虻就是柴静的贵人,无论柴静对陈虻发脾气,表示反感。这个男人,总是一脸无所谓,柴静的脾气发完。下次见面,陈虻照样一如既往的关心。虽然柴静经常参加那些所谓的“老男人的饭局”,然而,在这种聊天的背后,这些阅人无数,做事具有极其丰富经验的老男人,他们所说的都代表着当时的一种风向标,跟这样的一群人聊天,自然是受益无穷。作为刚出道的新人,能有这些“贵人”的扶持,是多么幸福,又是何其幸运的一件事。

其次,对“新闻调查”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原来“新闻调查”也要经历选题,经领导审批,合格的才能做,有价值的才能做,否则,做了百姓们不看,或者骂声一片,这些都是不可以的。一个好的新闻,必须要有一定的认可度,必须要让人从中明白些什么?必须能揭示出一定的事实的真相,让老百姓明白,原来这件事或那件事是这样的。同样,教师的科研工作,也要经历选题,送审,过关了才可以做。否则人家做过了你再做,浪费时间,也是浪费精力和资源的事。教师的选题也要有价值,通过这个研究,教师和学生是否都有收益,否则就不是好的选题。

第三,做事不要太急功近利,要有时间长度。如“新闻调查”的选题选好了之后去做。做完了呢?之前柴静们总是把做过的题扔一边,至于调查中的人后来又有什么样的变化,结果是在情理之中还是在意料之外,这个就不去管了。教师的科研也是如此,我把一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这个实验我做了一年,等这个实验结束后,这班学生因为由其它老师教了,我也便不去管了。缺少持续性。好在柴静后来认识到了这一点。她曾经做过一个德国人卢安克到板烈去做志愿者的事例调查,完了之后又去做了一期,叫《告别卢安克》,比较完整,而不是做一件事或某一个人的专访后,便把带子束之高阁,从些不闻不问。科研,也应如此,跟踪调查会更有实效。

第四,做节目要有平常心,从细做起,从实做起。因为,每天不可能都会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则是一些平淡无奇的小事。更何况。一些大事也不可能就在你的家门口发生,让你抢头筹,你要善于从小事中去感悟,所谓一滴水见太阳。在四川汶川地震后,柴静只是选了一个普通的受灾人家,一起跟他们生活了一段时间,每天用摄像记录一些生活中的小理,但生活就从中流淌出来了。灾后人们重建的信心和希望自然而然地从中可以感受得到。一个教师,对学生如何如何爱,用不着大道理说明,看他每天是怎样从一些细节之处去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足矣。

第五,做一行,要专一行。柴静能把原先的“新闻调查”做得那么有声有色。是因为她的不断锤炼。领导告诉她,要把外国的优秀访谈节目全部拿来看,拆分到秒。有借鉴,有实践,所以到后来柴静的问话才会那么有针对性。对于我们老师来说,四十分钟的课堂要上得精彩,启发学生很重要,问一下自己,你的底气有多少?功力有多深?你借鉴了多少,自己归纳了多少?所以,失败必有原因,成功必有方法。

第六,此书告诉我,人总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但这不要紧,是人都会犯错误,卢安克说,因为犯错误,所以人生才会这么久,以让我们有时间去改正。所以,有时,真的不要太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样会很累,放松自己,活在当下。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未来,愁什么呢?

8.《看见》读书笔记 篇八

《看见》很贴近生活,很多当时很轰动社会的事情,很多社会显示问题。柴静一直在成长,什么样的是记者,怎样报道才是新闻报道应该做的。20××年的非典、双城的创伤、山西煤矿造成的环境污染、中国几次地震事件、监狱里面的女人、药家鑫事件、同性恋的歧视、农村土地征收冲突、踩猫事件这些一切的一切。

应该怎样来报道新闻,应该怎样来分辨善恶真假,用这样的角度来看事情,用怎样的.方式来了解中国。很有意义的一本书,这本书是目前我唯一会在看完一章之后会沉思一会的书。它引人深思。

就好像书的开头说的:“每个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没有人可以只是一个旁观者,他人所经受的,我必经受”。双城的创伤中孩子的心里的创伤,孩童的心里问题。孩子心里觉得大人的不了解,认为受到的侮辱,书中说的:“对遭受的侮辱,不需要愤怒,也不需要还击,只需要蔑视。”采取极端的方法,往往也会走向极端。

关于同性恋,社会对同性恋的偏见。张北川教授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中,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作纯洁,把愚昧当作道德,把偏见当作原则”

关于社会中很多我们看不过的事情,不要那么愤青。

就好像踩猫事件中的网友悬赏事件相关人的人头,后来有网友说,对于悬赏也很抱歉,因为如果踩猫是错误的,为什么要在错误的事件上继续错误,并且延续了错误。

9.《看见》读书笔记 篇九

不知道是因为柴静深厚的文字功底还是被其不加修饰自然流露出直击心扉的情感所吸引,全程随着作者的视角,仿佛已完全融入书中所述情景,切身感受她所经历的这一段段故事,所以花了13个小时才读完这本书。撇开对来柴静所重现的大小事件除新闻报道外从另一个角度有了更贴近的了解和感悟不说,更感慨于柴静毫无保留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一个固执,骄傲,凛冽,不服输,这样真实的自己。而正是如此不完美却完整的形象让我念念不忘。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和她何其像有时又会略带自嘲清醒认知自己哪能和这样一位知性能干的央视著名女主持相提并论。我和她一样典型的固执,不服输,却羡慕她的自信和骄傲,羡慕她一直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坚持自己的原则,有着从未质疑的方向,并朝着目标不懈努力,踏实奋斗,一步一步成就了越来越好的自己。人一旦做自己喜欢的认为对的事,就不再会计较付出得失,只要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行,无论遇到多少艰难困苦都会想着如何去战胜而绝非放弃。而回头看即将22岁的自己却还处于面对抉择依然唯唯诺诺,患得患失,不敢贸然前行的阶段。

陈氓说,不要因为走的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10.《看见》读书笔记1000字 篇十

从认识一个不自信的柴小静到认识一个有了很多职业病再到不断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最后变得妇孺皆知的柴静,我看见了现实的成长。

最让我触目惊心的莫过于双城的创伤。伙伴们的羁绊终究是磕伤了彼此间不明了的感情,那么感性,只是“也许”,却又容易绝对化。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带去了一个女孩的生命,铭记了那个“519”。五个小孩构成了同一张网,是所谓的“命运共同体”。他们模糊了什么是感情,什么是死亡,就像父母模糊了他们那样——小孩子懂得了什么?他们有多深的感情?他们从来没有关注到孩子的内心世界,孩子心中那些波涛汹涌的复杂情感。这是当时农村家庭的通病吧!远离网络,信息,他们渴望被理解。朋友之间的友谊就成了情感的来源,交错杂糅。作为朋友的彼此信任就像拧成了一股不惧撕扯的网,联系了伙伴之间的举止言行。当关键的链条断了,即使是那样“百足之虫,死而无疆。”聚拢的丝也失去了足够的粘力来维系。是逃避。

感情的结尾是无解的,只会不断地发展、演化,或者消失,真实的世界可能如此。小镇里唯一能给孩子们带来幻想的地方叫魁星阁,是情感孕育的摇篮。他们所刻的“一见钟情”,“武林盟主”;小杨房间里贴着的大白纸上抄着的爱情歌曲词;苗苗在青年杂志上折角的关于一个女孩为爱死去的故事;还有六个女孩用粗彩笔写下的天真誓言……这些零碎的片段恰巧是我们的剪影吧!背后呢?苗苗愿意为了乞求原谅,顺从了小杨的要求。她真的为爱而“死了”,而小杨原本吃醋的内心变成了无脑的报复。作为共患难的六女之一的小姑娘先小杨示了好。我们相信这样的感情,或许是因为没到年龄,无法确切地确定而表露对对方的喜爱,常以过激的行为来吸引对方的注意,检测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久而久之,顺从的可能是绝路。在我看来,一个人往往没有权利去评价另一个人,三观不同,互相尊重,亵渎感情,亵渎自己。而我们——“对待遭受的侮辱,不想要愤怒,也不需要回击,只需要蔑视。”

当我们成为了大人眼中被模式化,概念化的小孩时,大人又是否可以扮演一个解救人的身份呢?出事后,十几个小孩旷课翻墙去太平间看苗苗,出来后的小孙不再说话,老师不以为然,母亲暴力呵斥,靠威严来防止小孩做傻事的,只能是激化了情绪,“自挂东南枝”。为防止继续出事,学校规定了学生由父母接送。孤生一人的小倪被查岗教师排挤在外,是啊“万一在学校发生意外怎么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上一次接受心理培训是1982年,也没人告诉我怎么办。”各部门无力解决,他们还有更重要的责任,比如阻止记者采访。就这样,双城成为一个感情的遗失地。

11.《看见》读书笔记 篇十一

《我看见》 读的比较浅,写的比较菜,还是那句话: 你还是应该去做,去坚持,把一些让你手舞足蹈、灵光乍现的想法写出来,哪怕只是一丝幽微的光芒,也能唤起一些人心里同样的动荡。

晚上下中班,12点多回到宿舍,床上空无一物,意识到土豪潘把我的被子锁在了他的宿舍,几番敲门打电话无果,当时心里那个气,这照我之前的脾气,非得把他门踹开不可,照我之前的脾气,第二天早晨非得骂的他狗血喷头……然后就这么裹着一个单被,挟着寒意把《看见》看完,第二天早晨身体蜷成一团…… 同事们都说柴静,有时候话倒是不刻薄,可就是那脸色让人感到怕,柴静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过,然后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看的自己都有些怕了。很不巧,第二天早晨出门第一个就遇到了土豪潘,还没来得及准备,我在努力克制,可是我能看到自己的脸色,以及听到自己刻薄的语气,然后我开始调整,你怪人家什么呢,自己把被子放到人家宿舍晒,自己晚上没有打电话告诉人家收,然后人家还给你收了被子,你生哪门子的气呢?!大家都说《看见》所呈现的,就是柴静在央视成长成熟的历程,一个不断推翻旧我,建立新我的过程。刚进央视的柴静有些心高气傲,采访总是那样的凌厉,把采访对象当做对手一般去搏击,渐渐地她学会了如何去尊重一个个客观存在的人,如何去呈现一件件客观存在的事,学会了如何去平常的说话,学会了如何去宽容待人,学会了如何做回自己……平时我总是喜欢这样那样的要求别人,苛责别人,常以一种精神导师似的姿态说教别人,有时他们反击说,你也是一身子臭毛病还批评别人,我说我知道啊,我想,我的缺点我都知道,我只是懒得改,你能要求我怎么样啊……这样的自以为是!一个聊的来的朋友说我,其实每次你都当众戳他们的缺点,这样不好,我说那是因为我觉得我们可以那样无羁的谈话,他说,再好的的关系也不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已经定了,你再怎么说都无济于事啊,还伤了和气。我感觉他说的很对,总感觉生活中少了些陈虻之于柴静这样说骂她的导师,我说我要改,可是步履维艰。我苛求别人,只不过是想把他们塑造成为我心目中那种理想主义的朋友,但我不是女娲,别人也不是橡皮人!

柴静在”无能的力量”的最后写到,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我想这也许也适用于朋友之间,真正的友谊是双方的相互打磨,自己雕琢自个儿!一切都是自发的,正如爱情一样吧,双方自发的为对方而改变。我有一高中同学,来自一所很牛逼的大学。大学期间经常互通电话,经常听他扯扯各种牛逼的话题,牛逼的见识,各种受益匪浅,然后是各种自惭!我有一大学同学,典型的精神导师类型,萝莉最爱的大叔型,经常性的向我灌输各种人生怪论,生活奇谈,然后便又是各种精神洗礼。他们之于我的改变在潜移默化之间,有时候我总是害怕,害怕时间的推移,与曾经的朋友们的差距越来越来越远,再也找不到共同的话题,所以我一直努力,努力找到或是维持某种思想的契合点。所以朋友也许就是这么一种关系吧!读《看见》,那种沁入心脾感觉从未有过,她的一字一句像大雨滴一般,敲打着额头,既让你感到一种淋漓尽致的快感,又时刻让你保持着清醒。愈往下看愈是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然后愈加喜欢此书,爱屋及乌吧!如果说一直以来我都自恃自己知道自己缺点而无畏,那么在看完这本书后,她划拉了一道线,然后每次我濒临这线的边缘我都战战兢兢,这条线就是宽容,宽容待己,宽以待人!

翻看人人上分享的日志,2011年12月11日,一篇人物周刊对柴静的专访《我花了好多年才学会平常说话》,我想我是从那个时候才开始认识这个人称”柴姑娘”的人,日志上我还给加了个类似副标题不伦不类的东西,告诉他们对于柴静,我的无知和震撼。之后我关注她的博客,看她写野夫,看她写汶川,每一篇都是震撼,然后感觉出她的文风,也是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职责,呈现!读她的文章感觉就像是在叙事,娓娓道来,不加入任何个人情感,却如泰山压顶一般震撼!我们看过太多的文章,太多的心灵鸡汤,都要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他们指导着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然后我们慢慢的开始站队了!崔永元亲力自费花了很长时间去走访老兵,做口述历史的工作,他说他去采访几万个人,多少多少个小时,去重新对历史下一个结论,可能又会误导一批人,他不干这样的事。他只是希望五六十年以后终于有一本被大家公认的书,不管它是宏观叙述的还是细节叙述的,大家认为它是真实的。经常听大伙聊天,看书的时候我就突然感觉,很多年后也许我们的子子孙孙了解的历史真的就面目全非了!现在小崔做转基因,也只是想想向大家呈现转基因真实的资料,他说他不是反转!《看见》出版,我惊诧,柴静都出书了,后又了解书的内容是关于看见这个节目的,我想,把节目的内容拿过来写一遍有多大意思呢?不痛不痒!只是感觉发布会有这么强势的阵容,实在是牛。但一直没有买书的打算。

上一篇:给某某的一封信300字下一篇:原州区人民医院2011年度中医工作计划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