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精选12篇)
1.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篇一
街道办事处成立以来,我们围绕争创首都文明县、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建设和谐社区的基本要求,以促进和谐发展为目标,以强化组织建设和体制创新为保障,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投入为切入点,按照“以人为本、民主自治、互助合作、共建共享”的建设理念,深入开展了以绿色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为重点的和谐社区建设,为密云创建首都文明县、国家级卫生县城、环保模范城市做出了应有贡献。
一、社区建设重点工作取得进展
成立了街道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班子成员和部门负责人包片和联系社区的职责分工,建立了党组织联系、管理和服务基层工作制度。班子成员都能够自觉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县委关于基层党委班子建设的各项制度,服从全县工作大局,对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认真抓好落实,并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3、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创建活动。按照全年新增20%的“平安型”社区,累计达到60%的创建目标要求,一是充分发挥公安主力军作用,坚持打防结合,以防为主,突出对物业保安队伍的指导和管理,发挥治安协管员职能作用,形成了公安专业队伍、社区治安协管队伍、物业保安队伍和小区群治队伍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协调机制和工作体系。二是积极发挥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体作用,完善人民调解工作机制,认真做好社区矛盾及民事纠纷的排查、调解,防止矛盾激化。同时,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活动,引导居民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利益矛盾,全年未发生群体性事件。三是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和社区烟花爆竹限放工作,成立了街道防火安全委员会,制定了工作规范、消防宣传教育标准和应急预案,开展了重点时期消防安全大检查、“119”消防宣传周活动。四是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强了对社区居民的交通安全教育,按市县部署开展了各类专项整治,确保了“两会”及重大节日期间的交通安全,完成了“峰会”期间进京机动车消减80%的工作目标。五是强化社区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确保了各个敏感时期和重大节假日期间辖区的政治稳定。六是贯彻新信访条例,妥善处理信访案件。做到了信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七是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建立健全了社会治安、社区安全责任制和公共安全应急预案及相关安全预案,加强了对刑释和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的帮教和安置工作,加大了科技创安工作力度,加强了与职能部门的联动协作和对社区居民的公共安全知识教育。去年有3个社区通过检查验收,平安社区数达到13个,占社区总数的61.9%。
4、社区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以创卫创模为契机,加大社区环境建设工作力度。一是积极开展“周末、月末清洁日”活动。二是抓好辖区商户“门前三包”责任制落实工作。三是建立日常保洁与突击治理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四是抓好小区绿化、美化、硬化工作,配合、协助县职能部门开展以老旧小区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完成了宾阳里11号楼车棚改造和行宫1号楼环境整治工程,完成了贤孝牌胡同、于家胡同、檀城东区西口、团圆食府南侧等17处裸露地面的硬化、绿化,对北源里、宾阳里两处31栋134个单元门的楼道进行了粉刷、更换了门窗。五是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推行绿色消费,积极倡导建设节约型社区,开展了节水型小区创建活动。六是建立并完善社区环境协商共管机制,街道与城管分队,社区居委会与物业公司、驻社区单位、商户、居民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商讨社区环境事务,解决环境卫生问题。六是与市政、城管、工商等部门密切配合,对占路市场进行整治,规范了“三修一配”摊位,设立了3个便民市场。
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民主自治的原则,结合居委会换届选举,进一步优化和充实了社区干部,强化了社区居委会的建设。各居委会在社区党总支(支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民主自治功能,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民主自治制度,规范了民主决策程序,并根据本社区实际,在培育和发展有利于增加群众收入、方便群众生活的协会、中心等各类中介组织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建立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社区物业管理体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推动了我县物业管理办法和5项配套措施的制定和出台。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街道成立近两年来的实践,我们感觉到在城市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街道与专业部门关系还需理顺。城市管理涉及市政、规划、建设、环保、国土、交通、公安、工商、城管等多个部门。事权、财权过于集中在“条”上,作为“块”上管理的街道责大权小,难以起到协调作用。一些专业部门没有做到“条专到底”,把街道视同乡镇,强调属地责任,反过来监督、考核街道办事处,削弱了街道管理权威,使城市整体功能难以得到发挥,2、城市管理机制不够健全,特别是在物业管理上存在一区多物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开发商建立的物业管理企业,没有取得物业管理资质,物业人员队伍参差不齐,与业主、居委会之间形不成协调工作的合力,存在物业收费难、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目前我县物业管理机构为小区办,街道在协调物业公司方面缺乏必要的手段。如何解决好物业管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前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从我县制定的《密云县物业管理办法》(讨论稿)看,一些提法还有待商榷,如:“配套设施不全的及老旧小区暂由所在的街道社区统一管理”,而街道没有财力对其进行整治,社区居委会也不能代替物业公司,统一管理等于没有管理;“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物业的组织管理,综合协调及指导监督工作”,在不增加街道机构编制、对物业公司没有制约机制的情况下,办事处难以起到组织管理物业的作用;“未选聘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由居委会收费管理”,而居委会没有收费权利,还应由原物业管理部门负责收费并服务。
3、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脱节。城市只有建好才能管好,由于建、管分开,建设时很多遗留的问题,根本不能通过管来解决,所以街道办事处应该介入城市建设,建的时候,就考虑怎么管,很多问题会避免。比如,小区设计时就要考虑很多服务的配套设施,停车、购物都要考虑,特别是居委会的办公用房、居民活动用房及场地,如果建设时不予考虑,以后很难补救。目前,开发商遗留问题较多,如:小区配套设施不配套、路面不硬化、绿地不绿化等,街道对开发商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手段和措施。
4、居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要求市民必须具备好的公德意识,卫生意识,环境意识,由于社会人口流动加快,城市人口增加,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农转居,各种旧有观念和不良习惯也就自觉不自觉地带进了城市空间,在意识观念、自我修养、言行举止、人际关系的诸多方面,同城市文明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无疑给城市管理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
5、街道机关人员编制需要增加。在《密云县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街道党政机关行政编制为37名,现实有32名。此外,按照县信访办关于加强信访工作的要求和街道信访工作的实际需要,依据《北京市信访条例》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应当设立信访工作机构,配备专职信访工作人员”的规定,街道需设立信访工作办公室职能科室,增加行政编制4名;根据街道承担发展辖区经济,组织财政收入任务的需要,还需增设经济管理办公室职能科室,增加编制人员3名。
6、街道机关办公用房和社区居民活动用房紧张。由于与密云镇同楼办公,街道办公用房非常紧张,如:社保所现办公用房仅有30平方米,与实际工作需要和市规定的街道社保所要有不少于200平方米服务大厅的达标要求相差甚远。各社区居委会普遍存在一室多用现象,开展活动缺乏场地和经费,居民反映强烈。
三、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任务措施
鼓楼街道地处县城的中心区,辖区面积大、人口多,在构建和谐社区,特别是在城市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
1、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围绕为人服务,为城市的社会生活、社会活动服务,正确处理好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关系,按照建设和谐社区和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总体要求,以社区党建为核心,重点抓好社区自治、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稳定、社区文化、社区卫生和社区环境等七方面工作,使城市管理水平有明显提高。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素质
围绕“文明向上、安全健康、生活便利、环境整洁、民主自治”的目标要求,按照“以人为本、民主自治、互助合作、共建共享”的社区建设理念,宣传、动员全街道人民投入到建设和谐社区工作中来,形成一种“共建和谐社区,共享幸福生活”的局面。一是在教育中提高。街道和社区要以市民学校、宣传栏、板报等多种形式,有步骤地对全体居民进行深入广泛长期的文明行为、社会公德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二是在宣传中促进。要大张旗鼓的宣传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市民向先进看齐,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身边做起。三是在环境中陶冶。要通过加强城市管理,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文明氛围,使人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逐步告别不文明行为和习惯。四是在参与中养成。街道和社区要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活动,使人们在参与中逐渐形成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增强公德意识、责任意识,养成关心县容县貌和城市形象的良好习惯,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规,自觉参与城市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
3、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是目前我辖区内要解决的突出问题。要着手成立由规划、环保、环卫、城管等职能部门组成的城市管理协调委员会,切实解决不同程度的部门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协调不利问题,形成统一协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系。按照责权相等,责权一致的原则,解决块上管理责大权小问题,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要尽快制定出台《密云县物业管理办法》,并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4、完善城市管理运行机制
强化城市管理,坚持建、管并重。在强化职能部门管理责任到位的同时,加强综合管理,整合城市管理资源和各方力量,建立强有力的城市管理网络体系,使各部门单独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提高城市管理的工作效率。
5、增加资金投入
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上,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善街道和社区的办公条件,尽快解决居民文体活动无场地或场地狭小等问题,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环境的治理,努力打造“社会秩序和谐、生态环境良好、公共服务便捷、充满发展活力”的宜居社区。>>>>深入开展绿色文明社区创建全面推进街道和谐社区建设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范文网
2.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篇二
1.1 机构设置庆城地处陇东,是长庆油田原来机关所在地。
长庆油田总部搬迁到西安之后,所在地就显得杂乱而荒凉。庆城综合服务处组建于2007年8月,下设10个基层单位。全处下设基层单位10个:5个物业服务站,1个供热服务站,1个供水供气服务站,3个离退休职工服务站。
1.2 矿区服务基本情况服务小区17个,服务总面积XXX万平方米;
住宅楼252栋,住户9338户,面积XXX万平方米;绿化养护面积XXX万平方米;环境保洁面积XXX万平方米。
2 实施背景
近年来,随着西安、银川等新基地的启用和周边老基地的调整关闭,庆城住房交易量大,小区住户信息变更频繁,给物业服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规范完善小区住户信息,提高小区住户信息的准确率,2008年,我处着手在第三物业服务站南区小区物业服务中心建立了小区住户电子信息档案,经过全处上下不断努力,初步建立了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为跟进油田大发展、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保障。
3 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八个系统模块:动态察看模块;功能管理模块;住宅楼房信息模块;住户信息模块;住房交易信息模块。采集录入住户的住房信息动态,对在油田拥有2套及以上住户进行汇总查询,跟踪住房交易情况,反映房屋交易动态信息,为落实油田房改政策提供依据;综合信息查询模块;信息资料导入模块;信息资料导出模块。
4 实施效果
通过一年多的运行,住户信息建设在提升服务强化管理方面效果明显。
4.1 促进服务过程全面受控,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
建立小区住户信息平台后,从物业站领导到各小区管理服务人员,通过查看信息模块就可以随时掌握各项日常服务动态,并对住户服务需求落实、对水电暖维修等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办和信息反馈,实现服务运作规范、过程受控,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在具体实践中,服务人员接到住户水电暖维修等服务需求后,在小区物业服务中心的信息平台上快速准确查询相关情况,依此作出科学合理的服务安排,便于维修服务人员有的放矢,提高维修服务一次成功率。服务完成后,服务信息再反馈到服务中心进行登记录入,动态完善住户信息,实现了服务对象无盲点,服务项目不缺项,形成了良性高效服务机制。
4.2 凸显窗口,丰富了“一站式”服务的内涵。
建在小区物业服务大厅的信息平台,可以向住户提供快速查询服务,住户的一个电话、一个诉求,就能够得到我们及时到位的优质服务,使“一个窗口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的快捷服务模式内涵更加丰富。
4.3 方便管理,提高了突发事件应急防控能力。
以前,住户家中发生管线渗漏、被盗等突发事件时,往往无法及时联系到住户,给住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在,当小区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查询并联系到住户,将突发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而且,通过小区住户信息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及时掌握特殊群体的活动状况及苗头,及时巡查纠正不安全、不稳定行为。
4.4 节约人力,推动了扁平化管理服务的有效实施。
住户信息系统未建立之前,各物业服务站大量的人员要忙于信息收集传递和低效率的服务管理工作。信息平台建立后,我们不在设置专门岗位应对信息收集传递,可以依托信息平台,合理设置服务岗位,推行扁平化服务管理模式,为住户提供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档次和水平。
4.5 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为水电远程集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具有完善的住户信息编辑功能,及时对小区住户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最新的住户列表数据,在数据库中保存最新记录和相关历史数据,可以随时进行查询,为水、电远程集抄的使用情况跟踪和费用收缴提供了保障,为提高小区住户的水、电节能意识发挥了有效的管控作用。
2009年,我处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推行,是小区住户服务工作的一次管理创新,是对“一站式”服务的改进和完善,项目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依然存在薄弱环节,随着小区住户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管理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唯有与时俱进,认真履行“始于住户需求,终于住户满意”的服务责任,加快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推进步伐,边完善、边推广、边普及,实现小区住户信息可视化、服务层次扁平化、管理智能化,使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管理成为“大油田管理、大规模建设”的有力保障,使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管理模式能在物业服务其它领域得以推广。
5 实施住房信息建设需要加强的三个方面
5.1 继续做好信息的录入工作,完善小区住户信息数据库。
在现有小区住户信息录入的基础上,组织小区楼长对现有住户重新进行摸排,收集小区现有住户的相关信息,及时完成小区住户信息数据的录入和与原数据库信息的核对工作,做到小区住户信息详实、准确,为下一步水电远程集抄的投入运行提供第一手资料。
5.2 继续改进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管理系统,健全“一站式”服务功能。
对小区住户数据信息查询功能进行升级,对进出网络管理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检索系统与管理者口令无缝对接,提高网络抵制非管理者随意入侵的防御能力,增加住户信息在网络查询时的安全保密性,避免因工作纰漏对小区住户造成伤害,使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管理平台成为“一站式”服务的有力保障,为小区住户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人性化服务。
5.3 推广普及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管理,提升“一站一区一楼户”服务水平。
在全处其他物业服务站推广普及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管理,使“一站一区一楼户”服务模式与小区住户信息数字化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小区物业服务网络化,实现日常物业服务工作网上签发指令、督办、回复、验证的闭环管理,精简管理资料,实现网络化运作,无纸化办公。
摘要:庆城综合服务处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发挥住房信息建设作用,促进服务过程全面受控,提高了和谐社区创建的能力。现对其基本情况和实施背景等做一下具体介绍。
3.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篇三
1.要具备“规范、特色”的全新办学理念。这是学校创建特色发展的首要任务。办学理念是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集聚了学校的文化品味、校园风格等特色,在奋斗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的感召力、凝聚力大大增强,必然会促进学校向特色发展的方向快速发展。我校是一所百年名校,多年来形成了“文明诚信、严谨创新”的校风,“勤奋上进、全面发展”的学风,使学校素质教育逐步深化。创办“规范、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为学生提供多种风格的教育,较好地使学生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培养并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促进学生成才。
2.要具备“高效、创新”的教学管理制度。这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一环。学校的管理体制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水平以及办学的特色。学校应做到管理制度覆盖学校管理的各个层面;内容操作性、实用性强;细则严明,创新有实效。办学者应时常深入课堂调查研究,将“高效创新”的教学管理工作渗透到各个细节,促使全体师生逐步走向理念更新、教学创新、课程设置等全方位的特色彰显,真正有特色地发展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老师,造就每一位学生。
3.要具备“一流、优质”的师资力量。教师是学校的生命与活力所在。师资力量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的领导者要建设“一流、优质”的教师队伍。本校始终将打造一支“高尚师德、教学名师”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有了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视,我校师资力量日渐雄厚,为学校创建特色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要尽力营造“和谐、纯净”的校园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是一位无声的导师。要使校园氛围成为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当你走进我们这所百年名校,仿佛就进入了一个充满独特文化内涵的特色校园,学生们在这里无声地得到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规范行为的影响,学校正在特色发展的道路上扎扎实实地前进。
5.要有“高层次、高品位”的校级领导层。在实践管理工作中,校级领导在创建特色学校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学校的校级领导们目光深远,能广泛听取、征求广大教职工的意见,集众人智慧,促使学校工作扎实稳定开展。许多规划的目标正一步步实现,确保了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要在学校发展的每一步工作中,将以上先进思想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层面,努力提升全校师生内在的特色文化素养,使学校真正成为每个学生快乐成长的乐园!
4.推进依法治校 创建和谐教育 篇四
推进依法治校 创建和谐校园
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
晋城市中等专业学校前身为晋城市第一职业中学校,始建于1992年,属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4年经省政府批准升格普通中专。学校位于市区迎宾街178号,现有占地面积30余亩,建筑面积为28545.6 m2。现有教职工202名,在校生2684名,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会计、工艺美术、酒店服务与管理、保安等10个专业,其中国家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学校先后荣获“省文明学校”、“省德育示范校”、“省文明和谐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等殊荣。
“十一五”以来,学校领导班子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承“德厚技精 自强创新”的校训理念,以服务促管理,以专业创特色,以质量求发展,着力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和谐校园,着力培养“素养+技能”的合格人才,学校呈现出协调发展、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2011年,第五届全省中职院校技能大赛,我校计算机网络构建项目获全省第一名,首次代表山西参加了全国技能大赛。今年对口升学考试,16人达一本、二本线,其中11人被本科院校录取,创造了校史上的奇迹。
为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认真贯彻落实“育人为本、依法治校”有关文件精神,以“三风”建设为抓手,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强化落实,增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学校依法行政、民主管理和阳光监督水平,从而维护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工作 得到社会、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一、健全组织机构,构建依法治校长效工作机制
为切实抓好依法治校工作,学校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主抓依法治校日常工作,加强师生学法、用法管理,形成了以校长办公会为决策,工会、教导处、政教处、团委、班主任、学生会为主体,法制副校长和政治教师充分参与的学法教育队伍。
1、强化师生法制学习,促进师生法制意识提高
我校把加强法制教育,不断提高师生法制意识作为推进依法治校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做到经常化、制度化。通过组织学习《教育法》、《职业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等多种形式提高法治素质,增强法治观念。
2、完善学校章程及制度,实现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学校在管理中,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对依法治校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普法知识、保障措施作了明确规定,使我校的依法治校工作走上制度化轨道。经过多次调研和多次的反复修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近年来,我校相继出台了新的《教职工考核管理办法》、《学生管理量化考核办法》、《班主任考核管理办法》、《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修订和完善了行政人员值班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明确了“以服务促管理,以专业创特色,以质量求发展”办学理念和“突促素养,强化技能,立足当地,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不断提高了学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度。
3、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依法治校要落到行动上,没有良好的教师群体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教师拥有爱心和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 2 本。我们学校坚持每周一次教研、学习活动,每月组织一期报告会。我们制定了师德建设具体规范,突出师德的重要地位,同时对师德不合格老师转岗或转聘。
二、实行目标责任制,切实保障校内管理机制运行科学高效
1、明确职责分工,合力推进校内协作管理
我校领导班子有校长和三位副校长组成。在管理实践中,健全和完善了上级党委和行政部门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分管副校长分块管理,教代会保证监督,严格落实重大实行议事原则,增强了校长决策的科学性。2010年后半年,按照上级要求,我校党总支也进行了换届工作,总支下设三个支部,根据行政工作分工,三个副校长担任了各自工作范围内的支部书记,使党政关系一体化,完善了创先争优、比学赶帮的科学合理机制。
2、实施督查通报,扩大了管理内涵。
本着“优质服务、文明高效”的原则,制定并实施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师德规范、学生评议制度、学生行为量化考核制度,每周通报教师、班主任、学生考核情况,督查通报的实施,使得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责任心有了明显好转,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好落实。
3、实施无缝隙管理,确保学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实施平安全程管理、寄宿生全面管理、校园全方位管理的“三全管理”模式,确保学校安全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我们在落实安全三防(人防、物防、技防)的基础上,制定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等方式,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强化领导、教师、学生的责任和安全意识,教师执行上课安全制度,学生遵守出勤管理、出入校门管理、就寝点名制度,每节课、每个时间段都建立监控机制,全时空、全方 3 位的监控,确保了学生在校平安、健康成长。多年未,学校和谐有序,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三、进一步完善学校民主管理,切实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为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民主管理的职能,激发教职工在学校管理中的创造力,我校的《教职工考核管理办法》由教代会修订完善并集体表决通过,学校采纳了教职工关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规划学校发展的意见200余条。我校严格落实校务公开制度,完备校内监督机制。为提高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我们根据《校务公开制度》,及时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相关事项,向教职工公布,以增强了学校事务的透明度。
我校认真执行国家助学金发放制度、减免学费制度、表彰奖励制度、评选优秀学生制度等,并及时公示相关信息,保证做到公平、公正,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规范办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党的政策、法规,对学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依法办学,依法从教,树立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每年组织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教育,教会了学生如何做人和做事。音乐、舞蹈、书法、篮球、田径、武术等各种特长兴趣选修课的建立,形成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校园风貌,提高了学生的素养、增长了学生的技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规范办学行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依法治校的目标所在,为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以人为本的开放式课堂教学,创建了适合校情的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以服务促管理,以专业创特色,以质量求 4 发展”的办学理念及“突出素养,强化技能,立足当地,服务社会”的办学目标,规范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加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五、丰富育人活动形式,注重教育效果。
针对我校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又活泼好动的实际情况,我们利用一些有利时机开展教育活动。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进行军训和学校常规制度学习,除进行基本步伐训练外,还增加了唱红歌比赛和叠被子比赛。在开学后一个月内,邀请法制副校长进行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每年三月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平时要求老师、学生多看《今日说法》节目,利用班会在教室放映法制教育片,结合实例进行讨论学习,提高了大家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10年10月,我校《校园之声》广播站正式开播,学生自编自播,自主管理,开创了我校学生社团工作的先河,为激励同学、弘扬先进提供了很好的宣传平台。为庆祝建党90周年,今年5月,我校举行了“歌颂党恩、唱响未来”红歌合唱比赛,在高昂的旋律中,广大学生接受了教育,受到了启迪。
六、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重大事项议事规则。学校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神圣殿堂,党风廉政建设应该有着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严格遵守中央、省委、市委廉洁自律的规定,重大事情都要集体上会讨论,工程招标、物资采购均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谋私、不谋利,一心一意围绕学校发展,廉洁勤政,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
学校领导班子自觉履行廉洁自律规定,围绕学校发展,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充分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模范贯彻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规定。
几年来,我校在开展依法治校创建工作的实践中,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水平得到提高,守法、用法的良好风气已经形成,没有发生
一起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新人新事不断涌现,形成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和谐有序,规范发展的良好局面。2010年,我校先后荣获“晋城市和谐校园标兵”、“省文明和谐单位”、“全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等殊荣。尽管如此,但我们深知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将常抓不懈,使学校各项管理更加科学和规范,向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为把我校创建成“风清气正、文明高效、质量一流”的现代化中专而不懈努力
5.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篇五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县鄱阳湖区江河纵横,水域辽阔,总面积达54万余亩,涉及9个乡镇24个行政村,35万人口。过去的一年,我县紧紧围绕“进贤会议”确定的“一杜绝”、“两下降”、“三减少”、“四提高”工作目标,加大湖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强化责任、强化排查、强化打击,着力实施“1234”工作举措,即:树立一个指导思想、强化“两个载体”、健全三项机制、突出“四个重点”,进一步完善边界“五联”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平安湖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年来,全县湖区边界未发生大型纠纷械斗事件,未发生因跨界权属纠纷而引发的群体上访事件,未发生霸湖霸港暴力恶性事件,刑事案件与上年同比下降3.8,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14.3,基本实现了“纠纷少、秩序好、湖区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
一、树立一个指导思想,把握和谐平安湖区工作大局。
我县对湖区的工作历来高度重视,把它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了县乡两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四年来,全县水上公安机关破获各类刑事案件6起,查处治安案件29起,摧毁各类犯罪团伙2个。通过四年来湖区“五联”工作的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开展湖区平安创建活动,不仅使湖区许多历史遗留及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确保了湖区和谐稳定,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为我县正在全面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为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加速跻身全国“百强县、文明城”创造了有利条件。“进贤会议”提出创建和谐平安湖区的目标后,我县及时召开县委常委会议,研究、部署和谐平安湖区创建工作,确定树立一个指导思想,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促“和谐”,齐抓共管建“平安”。同时,要求湖区乡镇不仅要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而且还要将构建和谐湖区“五联”责任书下达到村、组、户,从而达到在认识上再深化、举措上再强化、效果上再实化,全面推进湖区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营造湖区稳定“第一环境”。
二、强化“两个载体”,完善湖区工作网络。
一是健全了湖区水上综治。去年5—6月份,我县从滨湖地区的治安实际出发,组织县综治办、公安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集中半个月的时间,开展了湖区治安防控、调处、排查等专项调研,研究制定了《创建平安湖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围绕打造四个昌南,即:实力昌南、生态昌南、繁荣昌南、和谐昌南的总体要求,在成立湖区“五联”办公室的基础上,按要求进一步充实了以县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综治办、县公安局、县水利局、县交通局、县农业局、县工商局、县经贸委、县湖管局、县林业局、县公安水上分局等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公安水上分局,湖区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水上综治。同时,按照“谁管辖、谁负责”的要求,层层签订治安责任状,明确党政领导及相关单位领导在创建和谐平安湖区中的责任,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沿湖2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水上综治,并切实做到了“四有”,即:有办公场所、有专人负责、有职责制度、有经费保障,全面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湖区。二是健全了水上治安防控体系。我县紧密结合滨湖地区治安实际,以预防、发现、控制、打击水上违法犯罪活动和及时有效处置水上突发性事件、治安灾害事故为目标,从去年开始,全面建立了点线面结合、水陆衔接、专群结合、区域协作的水上治安防控体系。在湖区复杂水域和重点部位建立固定和流动水上治安卡口4个。在重点时段实行水面船艇巡逻工作机制,按照加强水上作业区和重点水上工程建设的保卫和服务的要求,专门为县公安水上分局购置了1台基地台,6部手持台。针对现有警力不足的状况,充实了部分治保员、巡防员,在水上民警带领下,协助维护采沙、捕鱼作业和渡口、码头及涉水物资堆放岸线的治安秩序。目前全县共建立群防群治队伍9支,组建水上信息员76名,全方位收集预警信息125条,利用信息及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纠纷12起,消除不安定隐患8起,较好地维护了水域的治安稳定。4月14日,赣江南支蒋巷镇北旺河段,由于高新区昌东镇渔尾村民经常在此非法采砂,严重影响了湖区圩堤安全,北旺村民多次声称:“要扣船扣人。”并扬言:“渔尾村人再来采砂,将杀到渔尾村去。”由于信息报告及时,县公安水上分局立即向县政法委报告,经过调查、走访、取证,及时做好群众的工作,遏制了事态的发生。
三、健全三项工作机制,筑牢湖区基础工程。
一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1、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湖区综治室成员例会,每月召开一次湖区乡镇分管领导工作例会。认真分析当前湖区治安形势,排查湖区治安隐患。根据排查出来
6.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篇六
加强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让师德在文明校园闪光,让教育为和谐社会添彩,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学校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工作。
从2008年上半年开始,结合市教育局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我校全面启动文明系列活动,以争创“党员先锋岗”、“青年文明岗”、“巾帼文明岗”为龙头,以争做文明教职工为核心,以“文明办公室”为载体,构建校园文明创建共同体。
一、学校:创文明单位。我们的创建目标是:培育精神,提升品牌,打造规范学校。我们的创建机制是:以文明系列争创为载体,党政工团联动,点线面结合,全员参与。我们的创建口号是:“学校是一家、创建靠大家;办公室是温馨的小家,共同维护它;共产党员多作奉献做榜样;共青团员冲锋陷阵不落后;巾帼女性岗位建功树形象”。我们的行动是:
1、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及行政处室成员做出表率。一是有位置感和角色意识,在学校文明创建和群体师德创优中,想得正,讲得响,做得好,看的清,管得紧;二是有危机感和责任意识,在学习和教学业务中,做规范、讲实效、有创新、上台阶,带领起我们全体教师做好教育教学的典范,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2、全面教师做到“四个加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在师德师风上做出表率;加强自律,在文明创建中发挥作用;加强实践,在教育教学和文明办学中加强沟通,在民主管理学校中发挥作用。
3、全体学校“文明礼仪助我成长”,做文明学生,做文明班级,建文明寝室,加强管理。
二、全体教职工:做文明教工,争岗位先进。“文明办公室”:以行政办公室、年级办公室为基本创建,单位、主任和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加强师德师风管理、校园文化创设和学校教师形象监督等。坚持学习为主,开展民主评议,强调调整改变,提高工作效能。紧紧抓住“强管理、讲投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工作作风。向人文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
“党员先锋岗”: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扎实推进党员队伍素质的提升,塑造良好的党员先锋形象,发挥其在文明创建中走在前列、当好示范的作用。
“青年文明岗”:以“铸师魂、修师德、树师表、练师能”为主题,重事业精神的培养,重教育理念的理解,重工作规范的养成,把学校的发展与自身的成长统一起来,承担主力军“冲锋在前、享受在后”的责任。
“巾帼文明岗”:充分发挥女性优势,在学生管理上率先垂范挑重担,在校园文化和人际环境管理上以身作则,以高尚的品德影响学生、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为主题,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处理好宽容与严格、尊重与尊严、关心与严谨的关系,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增强学校人文及人际环境意识,增强学校是“大家”教师成“一家”的意识,建设和谐校园。
两年的实践证明,我校开展的文明系列创建活动具有深远的实践意义。首先,文明系列创建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具体体现。建设和谐校园,就是要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就是要倡导和弘扬“和谐”精神,培养和美与共的情怀,和衷共济的情志,和悦自适的情操,不断促进人的自我超越与全面发展;就是要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用和谐的旋律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用和谐的氛围激发师生的创造活力。我校通过文明系列的创建,引导全体教职工尤其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突出角色地位,立足本职岗位,树立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挑重担、甘于奉献的竞争意识,深化“严谨”教育的理念,强化“我努力,我能行”学校精神的实践,营造学校大文化的氛围,增强学校之家的凝聚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共建师生和谐校园。
其次,文明系列创建是发挥党员团员作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树立先进典型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学校和谐发展的根本。和谐的校园需要榜样。建设和谐的校园生活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严格要求自己,共产党员更要致力于培养个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严于律己、自尊自重,注重修养,遵规守纪,不断强化自身的文明素质,带头搞好师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领导之间的协调、融洽的关系,自觉维护校园和谐稳定,保证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和谐的校园需要关爱。我们共产党员关爱别人,宽以待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让处于困难中的同事、学生
感受到温暖,让大家都生活在友爱互助中,彼此尊重,使我们的生活充满和谐友爱。和谐的校园需要奉献。校园就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共同学习生活的场所,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关怀与呵护。通过文明系列创建,我们的党员能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想得正,讲得响,做得好,看得清,管得紧,在各自的岗位和教学业务中,做规范、讲实效、有创新、上台阶,带领起我们全体教师对学校的办学思想体会更深一些,工作作风更严谨一些,制度执行更规则一些,办公效率再提高一些,高谈阔论、上网游戏和通信互动等办公室亚文化现象越来越少,为教育业务的讨论交流、为管理工作的合作、沟通成为我们办公室的主文化,和美与共,情趣健康,个性特征服务于团队精神的文明办公室文化建设正在逐步兴起。
第三,文明系列创建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落实学校管理思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竞争力,办人民满意学校的有力保障。兴学习之风,转工作作风,提工作效率,强师生感情是文明创建的作风建设要求。我们学习反思人民教师的榜样---方永刚和郭力华的感人事迹,牢记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我们的理想信仰更坚定了,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更多了,教学业务的钻研程度更高了,对提高质量的拼搏精神更强了。通过文明系列的创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风尚、敬业奉献的工作态度、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优雅和谐的工作环境正在逐步形成。我们推进自主学习的有效开展,通过建立促进自主学习的班级管理机制,构建促进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我们的学生乘着自主学习的翅膀飞得更高更远了。我们创建“平安校园”,使我们的师生安心,让我们的领导放心,使我们的家长宽心。我们实施一三五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和学校名师培养工程。我们的年轻教师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我们的骨干教师吃苦耐劳,业务更精;我们的名师、学科能手引领指导,业绩一流。师生感情进一步增强,亲近学生、关爱学生,深入了解生情、学情,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做好全员育人工作,形成“二高的学生就是我的学生,二高学生的事就是我的事”的意识,将学校各项工作向校外向社会延伸,掌握真情实情,及时正确反馈,使我们的学生让家长完全放心、我们的教育真正让社会满意。
7.和谐家庭创建与河北幸福工程建设 篇七
对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关系到民族整体素质的高低。妇女素质的高低, 影响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妇女作为一支重要的人才队伍, 增加对她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利于女性人才的充分发挥, 有利于地位的提高, 有利于和谐家庭的创建, 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河北省幸福工程致力于贫困母亲的人力资本投资, 实施10年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幸福工程将目标定位于实施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 利用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和《中国人口报》报社的优势, 帮助那些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母亲脱贫致富, 这是幸福工程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
二、实施幸福工程小额贷款的经济效益分析
“幸福工程”是按照“小额资助, 直接到人, 滚动运作, 劳动脱贫”的救助模式, 对贫困地区的贫困母亲实施治穷、治愚、治病。
1救助前后家庭年总收入对比
根据河北省幸福工程十年评估数字调查显示:家庭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贫困母亲救助前有189位, 占总数的26.36%, 救助后有4位, 占总数的0.56%;家庭收入在1000-2000元的贫困母亲救助前有295位, 占总数的比例为41.14%, 救助后有37位, 占总数的5.16%;家庭年收入在2000-4000元的贫困母亲救助前有133位, 占总数的18.55%, 救助后有82位, 占总数的11.44%;家庭收入4000-6000元的贫困母亲救助前有76位, 占总数的10.6%, 救助后有199位, 占总数的27.75%;家庭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贫困母亲救助前有24位, 占总数的3.35%, 救助后有395位, 占总数的55.09%。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救助后较救助前各项目点贫困母亲所占比重大大减少, 家庭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比重有很大的增加, 幸福工程救助对贫困母亲家庭收入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2救助前后家庭总支出对比分析
随着贫困母亲救助后家庭年收入的提高, 其支出也相应上升。根据河北省幸福工程十年评估数字调查显示:家庭年支出在1000元以下的贫困母亲由救助前的209位下降到19位, 下降了26.5个百分点;家庭年支出在1000-3000元的贫困母亲由救助前的256位下降到97位, 下降了22.18个百分点;家庭年支出在3000-5000元的贫困母亲由救助前的137位上升到232位, 上升了13.25个百分点;家庭年支出在5000-8000元的贫困母亲由救助前的66位上升到189位, 上升了17.15个百分点;家庭年支出在8000元以上的贫困母亲由救助前的49位上升到180位, 上升了18.27个百分点。其中救助前后家庭年支出在3000元以下的下降幅度最大, 二者之和为48.68;救助前后家庭年支出在8000元能上以上的上升幅度最大, 上升了18.78个百分点。可见, 随着收入的增加及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 贫困母亲的家庭支出也随之加大。
3救助前后家庭生活状况对比分析
根据河北省幸福工程十年评估数字调查分析:一是救助前后贫困母亲家中饮用水的来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贫困母亲家庭饮用自来水的比例由救助前的41.98%上升到救助后的57.04%, 增加了15个百分点;饮用深井水的比例由救助前的28.17%上升到29.57%, 增加了1.4个百分点;饮用浅井水的比例由救助前的29.7%下降到12.97%, 减少了16.74个百分点;饮用其他形式水源的比例由救助前的0.1%上升到救助后的0.4%, 增加了0.3个百分点。从此可见, 贫困母亲在救助以后半数以上能够饮用自来水, 饮用深井水的比例有所增加。
二是救助前后家中取暖设备发生了变化。救助前贫困母亲家中取暖设备主要以火炕为主, 占总数的比例为83.26%, 救助以后这一比例虽有所下降, 但仍占半数以上, 为57.88%;救助后贫困母亲使用暖气取暖的比例较救助有很大的增加, 由救助前的6.83%上升到36.12%, 增加了29.29个百分点;救助前没有取暖设备的贫困母亲由45位下降到4位, 所占比例由6.28%下降到救助后的0.56%, 减少了5.72个百分点.
三是救助前后贫困母亲家庭用主要生活燃料有所改变。救助前贫困母亲家庭用主要燃料以柴草为主, 所占比例为69.18%, 救助后则以煤炭为主, 所占比例为44.07%, 相对而言, 救助后家庭用主要生活燃料柴草的比例减少了20.64个百分点, 煤炭的比例增加了17.02个百分点;救助后家庭用主要生活燃料沼气的比例的所上升, 增加了4.18个百分点;其他形式的生活燃料也有所增加, 但增加的比例较小。由此可见, 救助以后贫困母亲生活用主要燃料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 不再以传统的柴草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四是救助前后贫困母亲家庭通讯设备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贫困母亲及其家庭与外界的联系程度。救助前以没有电话的贫困母亲家庭为主, 占总数的比例为70.57%, 救助后没的电话的贫困母亲家庭所占比例迅速下降, 为14.92%, 降低了55.65个百分点;救助后贫困母亲家庭拥有1部电话的比例为57.88%, 较救助前增加了29.57个百分点;救助后贫困母亲家庭摇拥有2部电话的比例较救助前增加了20.36%, 为21.34%, 即救助前贫困母亲拥有2部电话的比例极小;救助前家庭拥有3部以上电话的贫困母亲只有1位, 占总数的比例为0.13%, 救助后拥有3部以上电话的贫困母亲比例上升到5.72%, 其中有6位贫困母亲家庭拥有4部电话。可见, 救助以后贫困母亲家庭通讯设备有了明显的提高, 侧面反映了贫困母亲家庭经济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五是救助前后贫困母亲家庭房屋居住面积有了一定程度的扩大。救助前以60平方米以下和60-90平方米为主, 所占比例分别为38.21%、33.75%;救助后以60-90平方米和90-120平方米为主, 所占比例分别为35.84%、25.17%;120-150平方米、150平方米以上的居住面积救助后较救助前均有所增加, 分别增加了2.09%和2.93%。可见, 救助以后目前贫困家庭住房面积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增加, 项目盈利后, 多数贫困母亲愿意投资盖新房。
三、幸福工程建设对于创建和谐家庭具有重要作用
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包括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家庭。社会的和谐是以家庭的和谐为基础, 没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和谐, 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幸福工程建设对于创建和谐家庭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幸福工程增强了贫困母亲自身的脱贫能力。采取“小额救助、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救助模式, 通过幸福工程唤起全社会对贫困母亲的关注, 增强贫困母亲的自身脱贫能力, 扶助贫困母亲治穷、治愚和治病, 帮助她们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
二是幸福工程提高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三治”之中“治愚”特别强调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发挥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 能够使贫困家庭的贫困母亲有了自己的事业。她们利用救助资金发展养殖业、种植业, 增加了家庭收入, 提高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 促进了家庭的和谐, 对于创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是幸福工程促进了村居和谐和家庭和谐。一是减少了家庭纠纷, 有利于家庭和睦;二是有利于邻里间的和睦。救助前, 许多妇女无所事事, 总爱议论家长里短, 容易引邻里冲突, 夫妻间也经常发生纠纷;救助后, 幸福工程项目使妇女有了自己的工作, 充分利用了妇女的闲暇时间, 现在妇女们聚在一起不是议论东家长、西家短的家庭琐事, 而是讨论怎样将项目运用得更好, 怎样更加稳固的脱贫致富。可以说, 幸福工程使贫困母亲的角色发生了转化, 促进了家庭和谐、村居和谐, 也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8.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篇八
泉州市各级党委、政府把建设“平安泉州”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由党委、政府总揽,综治委、政法委组织实施,各方参与,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建立市综治委和政法部门领导挂点联系县(市、区)平安建设工作制度、平安联络员制度和工作情况旬报制度。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的责任网络和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体系,做到平时有抽查、半年有检查、年终有考评。每月进行刑事发案通报,每季度进行治安状况通报。每季度进行群体性事件通报,并与满意率测评通报、刑事发案通报一起列入综治考评目标内容。
集中打击、专项行动、重点整治,因情施策开展专项行动。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启动7个专项行动,使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明显遏制。在中心市区、县城建立以公安巡(交)警、派出所专职巡逻队为全体的“三级巡逻”网络。推广“治安中心户长”做法,建立“治安信息员”队伍、村治安巡逻(护村)队,常年进行护村治安巡逻。村际之间实行治安防控区域联防,落实联户联勤、联防互助的治安防范机制。在县镇村三级成立综治工作协会、“社区警务理事会”,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治安联防”等活动。全市现有群防群治组织5545个47365人。构建公路和铁路治安防控网络,以国道、省道和铁路沿线经过的22个乡镇治安巡防工作为重点,建立乡镇专职巡防队伍,确保公路、铁路交通安全;加强沿海防控网络建设,建立海上“110”,着重建立“陆上堵、海上截、口岸查”的社会面防控网络,有效打击偷私渡、走私贩私等违法犯罪活动。
由于泉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共管,采取措施有力、到位,使2004年全市综治检查考评居全省前列,2005年蝉联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同时,全市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评也年年列居我省“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地市排行榜。在这万人皆喜的时刻,《平安泉州》栏目又得到顺利的创办,实在是离不开各级领导和各企、事业单位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致以深深地谢意!同时,为了“平安泉州”编委会创办的《平安泉州》栏目更能茁壮健康地成长,希望各级领导及各相关单位继续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扶持,并为该栏目经常提供宝贵的经验,使该栏目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泉州市综治办、市“平安办”、市安委会办公室及市公安消防支队以此为契机,把该栏目宣传工作贯穿于全市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平安建设全过程,以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为着眼点,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形成声势大、气势强的舆论监督氛围。
9.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篇九
2004年以来,我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精神,落实省委“法治江苏”实施纲要和市委建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特色区域的战略部署,按照市委[2004]16号文件《关于开展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意见》的要求,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基层民主法治示
范单位的创建活动,涌现出铁心桥街道马家店村、雨花新村街道一村居委会、宁南街道康盛花园居委会等10个省、市级民主法治示范单位。通过开展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我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了我区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增强了基层干部民主办事、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了广大群众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意识。
一、夯实一个基础,把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
二、抓住两个环节,使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充满活力
为更好地带动全区民主法治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确保我区基层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不流于形式,我们注重抓住以下两个环节,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一是紧紧抓住法制教育这个环节不放松。扎实开展群众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聘请法学专家在各街道讲授法律课。有针对性组织街道干部学习了《信访工作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土地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会计法》、《民法》等20个法律法规;各街道组织村骨干和党员进行了学法考试,在人口聚集地开展了法律知识咨询日活动,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张贴大小标语230条。通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调动了村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二是紧紧抓住依法治理这个环节不放松。我们将依法治理和扩大基层民主政治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如在马家店村积极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做到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对村民关注的干部工资,交纳电费,财务收入情况,重大项目投资等通过公开栏按时公开,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全村的稳定和发展。
三、坚持三个结合,确保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在创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中,我们紧密联系各街道的实际情况,注重坚持“三个结合”,促进了示范单位的各项建设,使创建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效。
二是坚持推进
民主法治建设与发展区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维护人民合法权益相结合。在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一方面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增加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帮助群众树立民主观念和权利义务观念,提高他们的民主意识,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是坚持推进民主法治建设与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建立团结互助、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制止不守法、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克服农村少数公民不守纪律的野性,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目的。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创建工作,使公民的法制观念有了明显的提高,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得到增强。广大群众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风气正在形成,干部的创业精神和民主风气更加浓厚,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们在创建民主法治建设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任重道远。今后将继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推动我区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为早日建成花园式现代工业新城区作出不懈的努力。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10.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篇十
自我市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以来,我们高度重视,把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抓手,坚持开拓创新,着力推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
街道现有工业企业2160家,其中500万元以上企业66家,市级规模企业11家,其中
建立企业联合工会20家,单建工会140家。街道通过大力开展劳动执法检查,劳动用工专项整治等活动,重视劳动关系协调工作,采取统一部署,上下联动的方式,着重解决工资支付、劳动合同和劳动安全等三方面的内容,切实解决工资拖欠、违法用工、劳动合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所属各企业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民主管理比较完善,按时发放工资,落实有关福利待遇等,职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07年以来,共签订劳动合同18650份,依法调处劳动纠纷247起,为企业职工追讨工资142万元。职工工资增长较快,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都比上年增长18.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比上年末增加5800人,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稳定了职工队伍,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实现了良性的发展。
为进一步推进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作,街道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统一思想,完善管理制度。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主导、工会推动、职工参与、各方配合的创建工作格局,为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全面推行劳动用工网格化管理,建立街道、社区(村)、企业三级监督体系和街道办事处、社管办和驻村指导中心、企业各司其职、相互联运,劳动站综合监管的工作机制,责任到人、职能到位的劳动用工管理网络。强化劳动争议处理工作,通过简化办案程序,加大调解力度,对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件,尽可能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
二、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使企业主和职工充分认识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的重要意义,同时提高全社会的认同度、参与度和支持度。对作为创建活动的主体的企业主,重点从促进职工稳定、提高经济效益、规范企业管理三个方面,运用正反典型事例,宣传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创建活动意义。通过宣传,积极引导广大企业参加“诸暨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申报评比,为创建活动的深入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规范建设,发挥工会作用。加强对企业工会的规范化建设的指导,使企业工会能从维权入手,切实发挥好作用,建立和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深入推行厂务公开制度。引导工会在企业中积极组织广大职工深入开展了“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学技术、争一流、创效益、做贡献”劳动竞赛和“我为节约做贡献”活动,使职工更加贴近企业,使企业更加依赖职工。同时注重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保障职工的教育权、发展权,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创建和谐企业文化。
11.刍议创建和谐校园之安全文化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和谐校园;安全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一、引言
和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积淀的国学文化精粹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和谐文化的核心,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倡导社会和谐。
创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教育公平为导向,以培养人才为根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之为人的权利,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人际关系和谐;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不断发展演化,各种新矛盾、新情况和新问题逐步增加,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成为创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许多高校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找到了一条维护校园稳定的重要途径,这就是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全面增强师生员工安全素质,提高校园安全防范和管理水平,促进校园协调有序发展,并走上和谐之路。因此,抓好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建设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对于创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安全文化建设在创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意义
(一)安全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和重要措施。和谐校园是一种发展协调、严格有序、安全稳定、师生心理融洽、精神饱满、个性全面发展的状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保持高校的安全、稳定、有序。发展需要稳定,发展依靠稳定,稳定是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障。
在深入推进普通高校综合改革过程中,因管理体制、人事与分配制度、招生考试制度、毕业生就业制度、收费制度和后勤社会化等改革深化,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逐渐显露,诱发诸多不稳定、不安定、不安全因素,影响和制约学校的发展。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单纯强化管理是行不通的,创新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是一项重要举措。安全文化可以通过其自身的规律和运行机制,创造其特殊形象及活动模式,形成宜人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教育、引导、培养、塑造人的安全人生观、安全价值观,树立科学的安全态度,制定安全行为准则和正确规范的安全生产、生活方式。可以培养师生安全思维逻辑,增强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应急能力,促使师生员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大学生学习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安全规范、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二)先进校园安全文化是和谐校园的重要标志。稳定与和谐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和谐的校园必然是安全稳定的校园,稳定的校园环境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也是校园和谐的重要表现。和谐的校园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校园安全稳定,师生员工在校园中普遍有安全感,即具有和谐基础;二是管理、教學与科研工作协调有序,即具有和谐的秩序;三是师生员工互信、互敬和互谅,即具有和谐的关系;四是资源优化重组与利用的合理,即具有和谐的发展前景。判断校园是否和谐,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校园是否安全稳定,而校园安全稳定的最重要标志就是拥有先进的安全文化。只有拥有先进校园安全文化,才能全面体现校园和谐。
三、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安全文化并非是一朝一夕自然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中精心培育起来的。加强先进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任何人在一个组织中从事各种活动都具有双重地位,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人与人的行为是管理过程的核心,也是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建设、弘扬校园安全文化的目的是要从更深的文化层次来影响师生员工的安全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引起其对安全健康的珍惜和重视,形成人人“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安全管理环境。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核心是要树立和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利用安全文化的功能,转变师生员工的安全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安全理念和态度,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科技知识和安全文化素质,造就具有健康完善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安全伦理道德、科学的思维方式、高尚的行为取向和文明安全秩序的师生员工群体。
(二)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创建中。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纳入校园文化整体创建中,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实践活动,营造强大的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氛围。只有把安全文化“强制”融合于师生员工的教学、科研、学习和工作中,才能建立起一种安全行为习惯和出自内心的自我规范。
(三)建设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教育为纲。建设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就是要提高师生整体安全素质和意识,而安全素质的提高和意识的形成离不开深入持久的教育活动,建设先进的校园安全文化必须坚持教育为纲。学校应通过对师生的安全教育,使人们形成和改变对安全的认知观念和对安全活动的态度,使师生行为更符合社会生活和教学活动中的安全规范和要求;应运用各种手段、形式,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技能、避险自救、生活安全、公共安全等知识教育;应合理划分人群开展多层次教育,如面向新生组织安全知识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师生安全防范能力等。
12.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篇十二
自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 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新矛盾, 党的十八大提出:我们党必须要学习贯彻以至准确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 坚持“科学发展观”这一伟大思想, 加强对党的建设的改进以及各方面的复兴, 以实现祖国的大发展, 大富强和大繁荣。“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十八大的灵魂。坚持以人为本, 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顺应的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代表的是人民群众的意愿, 实现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就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而班级是高校的根本, 高校的教学质量能否获得提高, 与班级的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 班级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只有班级工作做好了, 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够落实到实处。一个和谐的班级, 能够促进班风和学风的形成,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能够健全学生人格, 能够让学生健康成长。创建和谐班级, 是建设和谐校园、实施和谐教育的一项基础工作, 是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而体育运动具有参与者的群体性和广泛性, 体育运动的影响范围较其他活动更为深远。笔者拟通过引入体育精神这个概念, 为创建高校和谐班级找到一个共同的切入点。
二、体育精神和和谐班级的定义
1、体育精神的定义
体育是一种文化, 是影响一个民族状态的文化。由于体育运动参与者的群体性和广泛性, 体育运动的影响范围较其他活动更为深远, 与人们的关系更加密切。体育运动能反映出一个人坚持不懈的奋斗思想和改变个人命运的精神。体育讲的是健康人生, 体育精神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 它超出了体育运动本身, 内化为人类心中的一种信念和追求。所谓体育精神, 就是指隐藏于体育参与人内心深处的价值判断、意识追求等思维、观念和心态, 承载体育参与者终级关注的精神支柱。“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是体育精神的典型代表。通俗讲, 体育精神就是“健康向上”的精神, 就是追求人的健康、健美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潜能以争取精神世界的健康自由的心理状态, 这种执着的追求表现为勇气、耐力、意志力等。
2、和谐班级的定义
和谐班级是师生向往的精神乐园, 是人才的摇篮。所谓和谐班级是指教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和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而形成的教学组织。简单的说, 和谐班级就是同学关系融洽, 互帮互助, 友好团结, 学习气氛浓厚的班级。教师、学生在班级里能够得到生动活泼的全面发展, 成员之间互相友爱, 互相帮助、互相信任, 集体成员对集体有强烈的责任感, 集体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谐的班级, 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并能与时俱进的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空间,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体育精神对创建高校和谐班级建设的作用
1、体育精神坚持公平竞争、人人平等, 有利于促进和谐班级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体育运动的竞争必须服从公平竞争、公正竞赛的要求, 遵守规则, 照章办事, 光明磊落、平等公平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人人平等是文明社会的追求, 师生平等是和谐班级的基础, 是班级和谐的前提条件和保障。和谐的师生关系, 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体育精神所倡导的公正原则, 恰可以促进形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奠定和谐班级的基础。
2、体育精神追求相互理解、友谊、团结, 有利于促进和谐班级融洽的人际关系氛围, 形成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
一个师生配合良好, 同学之间能够互相帮助, 团结友爱, 相互理解, 相互进取的班集体, 才是一个和谐的班集体。而体育精神强调友谊、团结、互相了解, 这可以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交流, 建立和谐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 能使人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 虚心地吸取其他文化优秀成分, 不断丰富自己。这有利于促进和谐、健康、积极向上, 充满活力的班级, 也正是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3、体育精神鼓励广泛参与、积极合作, 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各种发展和锻炼的机会, 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
“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顾拜旦解释说:“生活中重要的不是凯旋而是奋斗, 其精髓不是为了获胜而是使人类变得更勇敢, 更健壮、更谨慎和更落落大方。这是国际奥委会的指导思想。”在参与中, 运动员们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和超越他人, 才能在更快、更高、更强之中寻找自我, 实现自我。在和谐班级里, 给每个学生提供各种发展和锻炼的机会, 学生参与活动和锻炼, 在活动锻炼之中逐渐发展能力, 提高能力, 而体育精神鼓励的广泛参与, 积极合作,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让大学生的独特个性得到发展, 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
4、体育精神强调拼搏与进取, 有利于建设学习型班级, 学习观念与时俱进
“更快、更高、更强”, 这是奥林匹克格言。它的内涵非常丰富, 它充分表达了奥林匹克运动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的奋斗精神和不畏艰险、敢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在比赛场上, 面对强手, 发扬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对自己则是永不满足, 不断战胜自己, 超越自己, 实现新的目标, 达到新的境界。
在和谐班级里, 学生理解学习的真谛, 掌握科学的方法, 以自我超越为动力, 尽可能调动各种有利因素, 挖掘个人潜力, 促进个人和班级的发展, 而体育精神强调的拼搏与进取, 对建设学习型班级有着积极的意义。
5、体育精神的和谐发展观念, 有利于建构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体育精神提倡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 “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 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它通过体育与文化教育结合, 促使人的身体素质、道德精神获得和谐发展和提高。
“以人为本”的和谐班级的中, 通过良好精神世界的建构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的发展, 寻找自己的价值, 形成对自我发展的信念成为学习和发展的动力, 这恰是体育精神所倡导和鼓励的。
四、创建高校和谐班级建设的对策
1、构建充满爱意的和谐大学校园环境
爱是一种关心, 是一种爱护, 是一种信任, 是一种尊重, 也是一种很好的育人过程。构建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 既是教育规律的必然反映, 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 是促进大学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成功的力量源泉。在创建和谐班级建设过程中, 实施爱的教育, 开展爱心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爱的氛围中得到教育和升华。
2、构建人人参与, 公平竞争, 民主管理的和谐育人环境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创建高校和谐班级的核心内容。创建高校和谐班级建设最基本的就是要热爱学生, 关注学生,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建立师生平等的师生关系, 实现师生间的和谐。只有师生之间产生了相互信任的情感交流, 才能够构建一个和谐的班级, 才能够在这种环境中得到提升。
(2) 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高校的同学之间, 他们既是班级这个团队生活的朋友和伙伴, 又是班级团队学习中的合作者和竞争者。打造一个团结、向上、积极的和谐的氛围, 使学生之间能够在这种和谐氛围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 团结友爱, 共同提高, 共同进步。
(3) 严格校纪班规。创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大力培养学生的管理主体意识, 引导学生必须服从规则, 从他律转变为自律, 所制定的规则应是“人性化”的规则, 健全的制度是班级能够和谐运转的保证。
3、构建和谐的文化氛围
“更高、更快、更强”, 体现是一种不断战胜自己, 不断超越自己的拼搏精神。这种精神对建设学习型的班级有促进作用, 学生在这种氛围里, 参与、锻炼, 这样可以不断的超越自己, 与时俱进。因此, 打造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 对熏陶学生的情感十分重要。人总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熏陶中成长, 班级文化具有隐性的教育力量, 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所在。一个具有班级特色的班级文化, 能对学生能产生暗示效应, 陶冶学生心智, 净化学生的心灵, 塑造学生的品格, 增加学生的才干。
总之, 体育精神是由体育运动所孕育出来的意识形态, 它对创建和谐班级建设的作用是明显的。班级和谐了, 校园才和谐;校园和谐了, 社会才和谐。只要大家共同努力, 一定会打造出一个和谐的校园, 为建设一个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清芳, 李成蹊, 胥万兵.论体育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 (6) .
[2]袁林鹏, 涂用凯.关于新时期高校和谐班级构建的理论探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0 (1) .
[3]任海, 等.《奥林匹克运动》 (见《奥林匹克学》编写组.奥林匹克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53.
[4]詹汝琮, 等译.“参与比取胜更重要” (见《奥林匹克学》编写组奥林匹克学)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55.
[5]《奥林匹克学》编写组.奥林匹克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54.
[6]董泽芳.努力构建充满爱意的大学校园[J].教育科学, 2007 (10) .
【创建“和谐楼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推荐阅读:
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经验材料08-23
安家中学创建和谐校园建设工作方案10-02
全国和谐社区创建标准06-20
营造和谐氛围 创建示范社区08-06
创建和谐校园的标语09-10
和谐平安创建动员大会11-11
创建和谐社区倡议书11-15
创建文明城市和谐社区的宣传标语10-30
创建绿色学校构建和谐校园08-26
倡导低碳生活 创建和谐家园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