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闻

2024-11-06

好新闻(精选8篇)

1.好新闻 篇一

系列报道:

公共服务进行时

(一)新发乡:从无到有 实现为民全覆盖

高兴旺 宁自勇

主持人: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我县着力实施了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主导,以乡镇公共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为重点,延伸服务链条,拓宽服务领域,整合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村公共服务站、屯公共服务点的服务功能,全力将村级公共服务站打造成集代理代办服务、科技致富咨询、惠民政策宣传“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服务站,实现群众“进一家门可办百件事”的愿望。正文:

近日,新发乡新发村农民邹相丽就来到村里的服务站进行咨询。

(办事现场)

“问:我办个独生子女证得需要什么手续?” “答:需要结婚证,需要全家照四张” “问:结婚证丢了”

“答:结婚证丢了可以补办” “问:那上哪里去补啊” “答:我们替你代办”

村级便民服务站与群众联系最直接、最紧密,是联系基层群众的一线窗口,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的生命力在于服务。在工作中,新发乡不断深化村级便民服务站建设,立足农村实际,以农民生产生活需求为导向,“零距离”为群众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功能,推进政务、事务、社会化服务“三位一体”发展。使过去群众需要跑多个部门才能办成的事,现在只跑一个站就能办成,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找为一次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并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同期声:新发乡党委副书记:王洪民)

“新发乡乡村屯三级服务体系投入以来,我乡的代理代办事项已达到2354次,服务咨询事项已达到2522次。”

我县在开展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根据各乡镇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情况,新发乡被列为五类乡镇,属于没有便民设施,各项软、硬件和相关配套设施不够完善,需要乡村屯三级一并规划建设。自今年7月15号开始筹备建设到9月15号,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完成,仅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全面蜕变。

(记者:孙贵阳)

“我手里拿的是一张新发乡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入住部门明白卡,那这张卡里清楚的标注了入驻的部门以及能够办理的相关事项和承办人,只要群众拿到这张卡到公共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公示板这,找到相关的办事人员,就可以办理相关的业务了”

便民服务中心对全部服务事项作出公开承诺,限时办结,切实减化办事程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公开透明的办事机制加大中心各单位之间、窗口工作人员之间、中心管理人员的相互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

系列报道:

公共服务进行时

(五)依龙镇:提升行政效能 深化为民服务

高兴旺 宁自勇

导语:

为解决基层实际困难,更好服务广大群众,方便群众办事。依龙镇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镇、社区二级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构建了“群众动嘴、干部跑腿”的服务工作新机制,铺设了一条方便群众办事的“新通道”,架起了一座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正文:

依龙镇社区公共服务站在做好党务公开、村级重大事项公开工作的同时,还在站内显著位置悬挂“惠民政策公示板”,重点宣传党在农村的惠民政策,公开惠民政策的享受 范围、办理程序、申办条件等,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享有权、监督权,努力将社区公共服务站建成惠民政策站。

(同期声:依龙镇东风社区农民:王国清)

“想看看直补到这翻一翻就看到我们一亩地能补多少钱,(第二个)再一个为民服务的宣传单哪项政策金和问答也有问处了”

拓宽服务事项,方便了群众办事。依龙镇各社区便民服务站进驻了农业、林业、水利等多个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部门和公共服务项目58项,实行一站式办公,变进多家门为进一家门,变群众跑为干部跑,变多次找为一次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节约了群众办事成本。

(现场采访:依龙镇东风社区公共服务站站长:蔡忠江)

“记者:蔡站长,咱们接下来要到哪里去?”

“蔡忠江:我们到那个十号楼一户居民家,这户居民是个老人,瘫痪多年了,生活不能自理,现在民政优这项政策,办理失能老人补贴,需要一些手续。她差一个诊断书,差一个身份证复印件和户口本,我们现在去取这些东西,我就给她代办这些事。”

“记者:咱们这种形式经常开展吗?”

“蔡忠江:(对于行动不便的)我们基本上都服务上门,亲自去办理这些事情”

依龙镇东风社区农民李广修老人,今年73岁,由于常年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失去行动能力,已卧床13年。为了 帮助老人能够方便快捷的办理失能老人救助,这个社区公共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就主动上门帮助老人办理。

(同期声:依龙镇东风社区农民:李广修)

“记者:工作人员上门为您服务,您高不高兴?” “李广修:高兴,咋不高兴呢”

社区公共服务站直接面对农民群众,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服务站的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率。依龙镇各社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整合资源优势,在充分发挥代理代办便民利民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并做到“三个三”的服务标准,三心服务即热心服务、真心服务、耐心服务。“三个一样”即生人熟人一样、群众干部一样、忙时闲时一样。“三个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同期声:依龙镇东风社区农民:霍亚军)

“霍亚军:以前骑个摩托车,骑个自行车到屯里去办去,有时候他们忙,不集中,还有时候找不到他们。”

“记者:现在呢”

“霍亚军:现在可方便了,现在从楼一出来,板道,溜达的来了,啥事都办了”

实行阳光操作,增强了透明公正。公共服务站已形成一整套包括服务项目、办事程序、办结时限、收费情况、行为规范、管理规章等公开、透明的告知制度,并通过“惠民政策公示板”进行公开展示,实行阳光作业,同时,增强了内 部监督以及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全部服务事项公开承诺,限时办结,杜绝暗箱操作,有效杜绝了“吃、拿、卡、要”的现象发生。

(同期声:依龙镇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杨占军)

“八月份成立以来,一共为老百姓代理代办各种事项共一千二百件,使老百姓不出村不出屯就把事情办了,老百姓节省了大量的费用。”

现如今,依龙镇、社区干部集体唱响了“有事请找我、我为您服务”主旋律,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拉近了与办事群众的距离、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党委政府良好形象。

系列报道:

公共服务进行时

(九)县政务服务中心:完成蜕变 实现为民服务全程化

高兴旺 宁自勇

导语:

一直以来,我县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以利民便民为宗旨,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创新便民服务理念,拓宽服务内容,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各项工作全部到位,已开始正式运行投入使用。那么新政务服务中心都有哪些变化 呢?他们又是如何方便为民的呢? 正文:

(记者现场:孙贵阳)

“孙贵阳:这里是县政务服务中心,它位于泰安新城,体育场的东侧,总建筑面积有3037平方米,它的内部设有服务大厅,电子监察厅,公共资源交易厅和办公区三厅一区,可以说,搬到新址的办公大厅呢,它的服务环境和服务条件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那么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到这里办事与以前相比有什么样的变化呢?下面我们就跟随付大哥一起去体会一下”

“记者:付大哥您来办什么业务呢” “付东军:办理卫生许可” “工作人员:办理什么业务?” “付东军:办理卫生许可”

“工作人员:我给你看看你的手续,给你做一下登记。店有没有空调,要是没有空调,我先和你说个问题,有空调办理卫生许可,没有空调,我们到现场,出现场,我们马上就给你出现场”

(同期声:个体业户:付东军)

“记者:付大哥你刚才办理业务,你觉得满意吗?” “付东军:我觉得非常满意,热情,周到,方便快捷”

新建县政务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3037平方米,中心办事大厅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场所内设置了服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厅、电子监察厅、办公区“三厅一区”。目前,政务服务大厅共设37个部门窗口,220个行政审批事项,首席代表和工作人员68名,已经全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新 的办公环境和新的服务环境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

(同期声:办事人:陈树广)

“记者:你来咱们这办什么业务” “陈树广:办个贷码证”

“记者:办的服务态度,还有进度、效率,你觉得怎么样?” “陈树广:服务态度特好,效率很高,不愧是便民服务的地方,真给办事人提供了很大的优惠(方便)条件”

(同期声:办事人:于晓军)

“记者:您好,你来办什么业务” “于晓军:我来检证” “记者:检证”

“于晓军:对、对、对”

“记者:检的快吗,你是头一次来吗?”

“于晓军:头一次,检的挺快,挺方便的,服务挺周到,挺好的”

“记者:你对服务挺满意的啊?” “于晓军:挺满意,挺满意”

政务服务大厅建立了电子监察系统,通过推进行政审批方式“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在对审批事项流程再造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网络固化”,纳入电子监察系统。可以对各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实施综合监察、程序监察、时限监察、收费监察、预警纠错和绩效评估,同时具有向社会公众和企业提供各种相关内容的信息服务功能。通过运用电子监察系统可以对公务人员的办事效率进行有效监督,对行政 审批行为进行有效约束,使监察方式由事后监察变为事前、事中、事后监察相结合。

(同期声:县政务服务中心副主任:周彦伟)

“现在政务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是以市政务服务中心电子监察系统和各乡镇公共服务中心同网运行的,主要是对审批服务事项进行电子监察,对限时办理,服务审批事项实行绿灯、黄灯、红灯监督。受理时亮绿灯,到办结前两天未办结时亮黄灯,超时办结亮红灯,主要是提醒督促工作人员按时办结,同时对于工作人员办理服务审批事项全程监督,对工作人员服务规范、语言、行为等定时监督”

在政务服务中心制度建设方面,我县制定了政务服务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包括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制度、工作人员基本行为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制度、首席代表AB角制度、工作人员政治业务学习制度、首问负责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结制度、并联审批制度、绿色通道管理制度、电子监察制度等28项制度和窗口及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改进了服务质量,提高了工作效能,形成了与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工作相适应的长效运行机制。

(同期声:县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崔多权)

“政务服务中心完善了各项服务制度,比如,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并联审批制等各项制度,比如,并联审批制,作为办事人员投资办项目,可能涉及到规划、发改、住建等等各个部 门,原先各个部门需现场踏查时,是分别去进行现场踏查,现在进入政务中心后,提出并联审批,我们可以对几个部门同时到现场进行现场踏查,这样大大节省了现场踏查以及相关审批手续的办理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主持人:

县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继续实施民生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民生服务向基层群众集中的发展战略,要不断改善社会化服务方式,丰富社会化服务内涵,创新社会治理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强化上下联动、一体化运作。特别是要加大缩短行政审批事项流程,探索更加简便的审批方式,切实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公共服务进行时》系列报道中,县政务服务中心和乡镇、村屯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充分说明了我县正着力实施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延伸服务链条,拓宽服务领域,整合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村公共服务站、屯公共服务点的服务功能,实现了群众“进一家门可办百件事”的愿望,扎实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2.好新闻 篇二

一、民生新闻具有的特点

(一) 浓厚的平民化色彩

民生新闻主要是围绕群众的生活展开, 去关注和记录他们日常的生活, 将人民群众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这种贴近生活和贴近群众的特点, 使民生新闻有着浓厚的平民化色彩。同时, 发布民生新闻也是政府宣传民生政策的一种途径, 是政府和群众沟通的一个重要平台。

(二) 较强的服务性

民生新闻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性的工具, 其主要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让人民群众在观看民生新闻的过程中, 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一些信息, 或者通过民生新闻提供一些可以帮助他人的信息, 因此具有很强的服务性。比如我们常常看到的寻人启事、温馨提醒、民生动态以及一些奇事等, 都是通过发布新闻的形式, 来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

(三) 涉及内容广泛

民生新闻围绕着人民群众展开, 本身就有着很广泛的受众群体, 加上他们各自存在不同的爱好和关注点, 因此, 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也往往复杂多变。民生新闻的报道内容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内容, 民生新闻就是将这些内容与百姓的生活联系起来, 站在百姓的角度去分析政策。

二、在民生新闻中如何写好新闻故事

(一) 通过细节展现出故事的精彩

新闻故事既存在一定的核心情节也存在精彩的细节, 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内容展开, 一般情况下新闻故事都是采取叙述的方式, 通过对新闻故事细节的挖掘来展现精彩的故事。此外, 还要求记者具有敏锐的新闻意识, 更多地深入基层去寻找那些引人深思的故事题材, 如央视每年都会评选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这些人都是记者深入基层挖掘出来的普通群众所做的不普通的事。这些事总会有一个细节, 让所有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例如, 天津市的王奶奶退休后, 用自己每月2000元的退休金, 收养了10只流浪狗。这本是一件特别普通的事, 而记者却发现了一个细节, 有一些狗贩子偷了王奶奶家的狗, 王奶奶用3000元钱把狗赎回来。最后, 王奶奶的事迹得到了快速的传播, 人们在感动之余, 也为王奶奶送去一些狗粮等物品, 和王奶奶一起善待这些流浪狗。

(二) 好故事需要深入基层

民生故事都是围绕群众日常生活中的事展开。因此, 要想找到好故事就必须深入基层, 通过与人民群众的沟通, 来更好地理解这个群体, 去发觉群体中的感人事件。作为民生新闻的记者, 所关注的应该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只有深入基层, 才能更好地了解人民群众会关注的问题。通过深入基层的走访和沟通, 记者还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故事素材。南方周刊上曾发表过这么一则新闻, 故事的主人公身患重病, 需要血液进行治疗, 而主人公的血液属于稀有的熊猫血, 这就导致主公人处在生死边缘。记者在知道这个故事后, 开始帮助主公人宣传, 运用微博去扩散和推广。知道了这个故事, 好心人自动去寻找主公人, 为主公人献血, 主人公获得了救助。从故事的开始到后来主公人获得了救助, 这本身就是一个真实故事, 记者可以将此事记录下来, 并描写故事情节, 主公人如何身患重病, 好心人士如何无私帮助, 虽然只是简单的献血活动, 但其中体现出来的互帮互助的精神是值得宣传的。从这件事可以看出, 好的故事绝对不能闭门造车, 而是通过去基层的收集和采访得来的。

(三) 注意故事的写作方法

一则民生新闻故事如何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抓住人们的兴趣或者使人们感动, 这都需要民生记者注重故事的写作手法。首先, 记者应该针对一个新闻故事的素材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 通过对故事的细节进行描述, 突出新闻故事的真实性。其次, 对于一些十分精彩的新闻故事, 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形式, 直接描述故事的精彩内容。最后, 必须确保新闻故事具有新颖性, 突出自己的特点, 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情况。例如, 淮北晨刊曾经有一篇新闻报道《投河女子被救, 英雄老人却牺牲了》, 这篇报道描述的是一个女子轻生投河自尽, 路过的老人看到后去救女子, 最后女子被救, 老人却不幸遇难。站在新闻选材的角度, 这种是比较新颖的新闻故事, 老人救助轻生的女子, 记者根据采访现场的目击者、被救女子和老人的家属, 将其中的话语保留到新闻故事中, 这样故事更具有真实性, 更能体现出老人救人的伟大。此外, 还可以采取“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通过一些小的民事故事来进行引申, 老人救人这种无私的精神, 是人们需要去学习的, 女子为何轻生, 经历这个事件后又会对人生产生怎样的看法, 这些都是值得记者去进一步挖掘的。

(四) 对新闻故事进行用心的修饰

新闻故事并非单纯地用直白的话语进行简单的罗列, 而是需要编辑人员对新闻故事进行编辑, 要突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要用心地去进行修饰和修改。在进行新闻故事的编辑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首先, 确保内容充实。故事要有充实的内容, 记者可以通过补充细节让故事看上去更加的圆满。其次, 注意故事的连贯性。新闻故事的起因、发展过程和结果都需要一定的语言去衔接。最后, 注重故事的细节。重要的细节着重描述, 不重要的可以一笔带过。

三、结语

3.如何“说”好民生新闻 篇三

关键词:地方广播电视台 主持人 民生新闻 播报

一、何谓“民生新闻”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辞海》中对于“民生”的解释是“人民的生计”,带有明显的人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色彩,渗透出一种大众情怀。

关于民生新闻的内涵,目前存在多种说法。但综观各家之言,不外乎: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它是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采制而来的,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間;它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关注群众的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以百姓的“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形式上充分利用先进的传播手段,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注重新闻的实用、娱乐、情感价值,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的新闻……

二、如何“说”好民生新闻

1.价值取向平民化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他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关系到这个人的立场、态度和倾向。作为地方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拥有怎样的价值取向非常重要,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主持人的立场和观点的对错。民生新闻是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为宗旨的新闻节目,如果主持人没有平民化的价值取向,那么他的出发点就偏离了节目的轨迹,势必造成相去甚远的结果。试想如果主持人总有贵族化的价值取向,总是高高在上的心态,看待百姓事物都是以俯视的角度,他怎么会理解百姓的心声,他怎么能够与百姓实现平等的对话与交流呢?又何谈为民解忧,为民而呼呢?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主持人应当从思想境界上具有平民情怀,价值取向平民化,以普通百姓的视角去平视、观察和思考百姓的问题,拉近与百姓的距离。只有这样才会使主持人的语言平民化,从而逐渐形成平民化的主持风格,让节目更贴近百姓生活,赢得更多百姓的喜爱。

2.丰富的知识储备

民生新闻涉及面非常广,主持人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很难掌控民生新闻的播报的。这就要求主持人平素要注重对各种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以便在播报时成为行家里手,把问题说准、说透、说够。

地方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对于当地的民俗、市井生活、方言、俗语等要相当谙熟,对于普通百姓居住的地域最好要有实地勘察的经验,特别是所谓的城市贫民区、外来人口聚居地等重点区域要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察。这样,播报涉及该区域的新闻时,不至于照本宣科,闹出笑话。譬如说,有的地名在当地不按照汉语标准读音发声,当地人有另一种读法,如果主持人没有这种风俗的知识储备,势必造成播报时的错误,直接损害主持人在受众中的形象,影响到电台、电视台的声誉。如广州花都电台《民心民声》提到的“炭步镇文岗芋头节”里的“文岗”是一个地名,当地人读“闵岗”,如果主持人不了解实情,误读成“文岗”,就一定会折损主持人在受众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产生怀疑和不信赖的感觉。

要避免出现以上类似问题,就要求主持人从不同的渠道获取更多的知识。首先,要注重对书籍的阅读,涉猎一些有关本地域的历史、人文知识。譬如,读一些有关本省、本市、本区的省志、市志、区志、年鉴、厂志等,阅览有关本地的风俗、饮食、服饰文化、民族习俗、旅游等书籍,当这些书籍都读完之后,主持人的知识储备一定可以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对于该区域内的重点单位要有所了解,对于本地的著名人物、事件、景点要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广交朋友。朋友广泛,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可以更方便地借用外脑了解有关事件。作为地方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应该广交各行各业的朋友,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不同行业的人各有其特点和优势,在平时的交往中,主持人可以有意无意地学习到更多相关行业的知识,为将来播报该行业的民生新闻做好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储备。一旦遇到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很快向朋友请教,快速解决问题。笔者主张地方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多交朋友,特别是多交一些普通的工人、农民、下岗职工等作朋友。再次,要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在播报有关事件的民生新闻的时候,多说内行话,赢得受众的认可和信赖。

3.良好的语言风格

要将播报民生新闻的方式区别于播传统新闻,要在“说”民生新闻事件的时候,既说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还要说得生动、有趣。要达到这个标准,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具有一定的表演才能,通过形象、生动地表述,吸引受众,让受众感觉到有趣、入迷。但这种表演,也要完全尊重新闻事实,不能天马行空、肆无忌惮地胡乱发挥。观点鲜明是民生新闻的生命力,主持人要观点鲜明,爱憎分明,代表民众表达观点和心声,这样才能突出民生新闻的社会意义。语言要通俗易懂、通达晓畅,这样更易于让百姓接受。另外,通俗易懂的民生新闻语言给人一种亲切感,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诙谐幽默应该是民生新闻必备的语言特点,在麻辣诙谐的语境下,主持人的表现不是肤浅的贫嘴,而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说”民生新闻要体现出浓郁的人文关怀。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防止庸俗化。播报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不能一味模仿别人的风格,鹦鹉学舌、邯郸学步会给受众造成庸俗化的印象。其次,要力求真实。真实是民生新闻的根本。作为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播报新闻要真实可靠。第三,要避免“戏”说。有些地方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为了增加新闻事件的可视性和吸引力,变着花样地追求新闻的传奇性、悬疑性、情节的跌宕性,有的甚至歪曲事实地胡说、戏说。这是完全不负责任的表现,有违职业道德。作为一个地方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应该把握好这个度——主持人最重要的是给受众提供详尽的新闻事实,让他们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而并不是要主持人去强加个人的观点,绝对不能为了追求新、奇、特去戏说民生新闻。第四,要避免滥用方言。用方言说民生新闻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拉近与部分受众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排斥了部分受众,有些外地人可能听不懂方言,从而产生抱怨心理和换台的现象。

作为地方广播电视台的主持人,一定要了解这种实际情况,要在播报民生新闻的时候,恰到好处地运用好方言,而不是滥用方言,这样才会使自己播报的民生新闻具有独特的语言感染力,得到更多受众的认可与欢迎。这就需要主持人平时注重知识积累,丰富阅历,不断实践和学习。

总之,地方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有平民化价值取向,要牢记反映真实、真相的宗旨,广交朋友,多进行知识储备,始终怀有人文情怀,把握好尺度,只有这样,才能播报好民生新闻。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文广新局)

4.修饰好新闻的标题 篇四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标题亮,则新闻才会亮,读者才会“一见钟情”,产生阅读的冲动和兴致。如何把标题修饰得生动些、感人些、优美些,使标题美起来亮起来,是一门技巧,更是一门需要认真修炼的功课。恰当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巧妙地化用诗词佳句,都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并且因其效果极佳显得十分难得。

一、巧用修辞。做一个好标题并不比写一篇新闻省力,常常是一夜辛苦为一题。这个“一夜辛苦”,功夫全在修辞上。标题常用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映衬、双关、借代、设问,等等。

1、比喻,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制作标题时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恰当地运用比喻这种修辞,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如:《气象科技帮乐亭种上“摇钱树”》、《承德防汛有了“消息树”》、《“职场冷门”遭遇“爆棚”》、《黄河母亲要断乳》等等,因妙用修辞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比拟,就是将人拟物和将物拟人,用得较多的是拟人。如:《气象为春运上“保险”》、《南方“退烧”有待时日》、《炎夏,你情绪“中暑”了吗》、《雷电为大树“纹身”》、《华北漏斗区张口要水》等题,即因比拟修辞格的成功运用显得十分生动。

3、对偶。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两句,成双作对排列,便是对偶。用于标题,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气候乱谱 农谚失灵》、《昔日求救信惊动省领导 今日感谢信深情报党恩》、《农网小世界 致富大舞台》等题就是对偶这一修辞成功运用的范例。

4、排比。同范围、同性质的事物用相似的句法逐一表现出来,即排比。其作用在于加强语气、强调内容。

5、夸张。如《扯得彩云架飞桥》、《31种产品让大海“滴水不漏”》等题,因夸张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非常生动。

6、借代。就是改换名称,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一个跟它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或事物来代替。如:《“聚宝盆”筑起绿色屏障》、《“蒲公英”开放在不眠夜》,“聚宝盆”即指代柴达木;“蒲公英”指代台风。

7、双关。用同一词语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表”、“里”两重意思,弦外有音。如《“红旗”飘扬万里路》,题中“红旗”即指代“红旗”轿车,又指代先进事物,像一面旗帜。

8、设问。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如《天之功?天之过?》,通过设问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化用诗句。遣词造句充分吸收诗词的长处,像诗词那样清丽、含蓄,韵味无穷,会使新闻标题更具美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我国古代诗词曲,精深、博大,许多优美、典丽、精致的句子,是我们制作标题用之不竭的“给养库”。成功地运用这些美妙的诗词佳句,便可在制作标题时“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中国气象报》许多制作精美的标题,因诗词佳句的化用,令人回味无穷。如《唐风晋韵唱龙城》、《问渠哪得清如许》、《莫道汛期早自有早汛人》、《喜看长虹卧波时》、《晚霞未必逊晨曦》、《擒得银蛇下九天》、《喜看青松早知春》、《丝路花雨应时节》、《要让黄河万古流》等等,不胜枚举。

此外,还可以根据题旨情境的需要,活用成语及典故。如《外来物种“鸠占鹊巢”》一题,就是成功运用成语的一例。

5.怎样写好新闻通讯 篇五

一、通讯的涵义:通讯是一种比消息详细而深入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西方传媒中没有“通讯”,它们的“新闻专稿”(又称特稿),即“比消息更详尽的新闻”,近似于我国的通讯。

通讯与消息同属新闻体,有几点区别:从容量看,通讯容量大、事实详细,一般篇幅长;消息容量小,事实概括,一般篇幅短。从报道对象看,通讯选材较严,消息选材宽。从结构看,通讯灵活多变,而消息相对稳定。从表达看,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灵活自由,消息以叙述为主。从报道时效看,通讯不如消息快。

二、通讯的特征

1、容量大:通讯可以反映更多、更具体的情况,把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更详尽,篇幅可以稍长。

2、样式多:此点可在通讯的类型中详见。

3、写法活:结构灵活多变、表达方式自由,语言形象生动。

有些教材将新闻性、文学性、评论性作为通讯的特征,并不准确。新闻性是通讯所具备的,但与其它新闻体裁无相异;文学性也非每篇通讯必备;通讯固然在表达方式上灵活自由,议论、抒情的运用多些,但通讯毕竟仍以叙述、描写为主,很多通讯并非一律要直接体现“报道者”的意志,而应以客观为佳,故评论性也非通讯之特征。

三、通讯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法。一是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一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

1、访问记。由记者出面登场,以采访活动过程为主线来结构和组织材料。写作时有问有答,现场感强,可以穿插各种背景材料,使通讯有一定深度。

2、专访。访问记的一种,是就特定问题、特定对象进行专门的访问,内容集中。专访以人物、现场和记者为三要素,突出“专”、“访”二字。涉及面不太宽,不应贪大求全。

3、新闻小故事或称新闻故事、小故事。要求一“小”,二有“故事”,三以小寓大。通常反映一人一事,表现一个片断,内容单一,篇幅短小、线索简单,不求繁多人物,不必横生枝节,求精悍、生动。

4、特写。将生活中某特定画面放大,集中突出描绘事件和人物某些片断、细节和部分,给人以深刻印象和强烈感染。

5、大特写。抓住社会热点事件、人物或现象,对事实作全方位、多侧面报道,用优美的文笔、新颖的题饰、突出的照片吸引读者的一种报道形式。

6、集纳。把表现一个主题而又相对独立的小故事或片断事实组合起来,“集纳”而成为一篇。集纳中的事实,可以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也可是不同时间的;可以是发生在同一单位、一条战线,也可以不是。

7、侧记。从一个侧面反映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的通讯。取材自由,不求反映事件全貌、全过程,但求抓住特点,扣紧受众兴趣点、回答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写作时往往夹叙夹议,兼谈感受。

8、巡礼。边走边看,巡游浏览,很自由地把所见所闻写出来告诉受众;讲求动态感、现场感、亲切感;常用移步换形的方法,有较多议论和抒情。

四、通讯的写作方法

1、通讯的主题:正确、深刻、新颖的新闻主题从那里来?自然来自实践,来自作者对新闻事实及其所处时代的深入了解,也就是许多记者所说的“吃透两头”。“两头”指“上头”和“下头。”“上头”即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等方面;“下头”即指实际,受众普遍关注的事实。

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说:“列宁在做新闻编辑工作时,很重视选择那些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这通常被认为是通讯确立主题的准则。

“政治上重要的”,即指选择和确定通讯主题时,要抓方向性、决策性的问题。也就是吃透“上头”。“为大众所注意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考虑受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事物,急人民所急、想受众所想。即要吃透“下头”。“涉及最迫切问题的”,是说确立主题时,应回答、提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最紧要的问题,要注意其及时性、指导性和有效性。

通讯主题确立和提炼的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站到高处,作宏观分析。”善于开掘新闻事实的内在本质,站到高处,抓住其所包含的时代精神和普遍意义,将事实放在历史、现实和时代天幕上来观察、考察,做纵向和横向的宏观分析,显示其意义和价值。《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作品,莫不如此。

其次,“走到低处,作微观比较”。将新闻事实和人物作具体细致的观察、考察和比较、分析,发现其特殊性、个性,找到其矛盾和差异。宏观分析等于飞机上看北京城,真是美丽、壮观极了,但仅此还不够,要写出其美和壮观,须得下飞机去游历一番。

再次,“变换角度,作多面透视”。就是说在提炼主题时,宜多角度对事实进行观照,全面把握事实的本质特征,然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

2、通讯的结构:通常有三种。

一是纵式结构。即按单纯的时间发展顺序、事物发展的顺序(包括递进、因果等)、作者对所报道事物认识发展的顺序、采访过程的先后顺序等来安排层次。

二是横式结构。即按空间变换或事物性质的不同方面来安排层次。常见的有:

空间并列式。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今夜是除夕》。开篇后,分别写了五个地方的人们做着日常工作的情况——在中央电视台:不笑的人们;在长途电话大楼:传递信息和问候;在红十字急救站:救护车紧急出动;在北线阁清洁管理站:“城市美容师”的话;在妇产医院:新的生命诞生了。

性质并列式。即按新闻事实各个侧面之间的关系来安排材料。如《人民日报》1995年4月19日头版头条《浦东,璀璨的“双桥”格局》就是如此。文中三个小标题,分别揭示“双桥”格局的三个侧面:南浦、杨浦两座桥――基础建设由小到大的跨越;金桥、外高桥两座桥――城市经济功能由低到高的跨越;改革、开放两座桥――城市开发机制由旧到新的跨越。

群相并列式。即按不同人物及其事迹组织材料。

对比并列式。将正、反的人物或事件并列,从对比中见主题。

三是纵横结合式结构。即将纵式和横式结合起来。此结构多用于事件复杂而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广的通讯,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此结构有纵横交叉式和蒙太奇式两种。

3、通讯的表达方式。通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此,亦可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方法。通讯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自己的个性,即:

叙述的具体性和直接性。通讯因较详细而深入报道人物和事件,故而事实的叙述宜具体、形象、生动。但不宜过于铺张、不能沓散零乱、不必过于舞文弄墨、转弯抹角。

描写的直观性。通讯是新闻体裁,描写不能虚拟、想象,不能靠花哨修饰和夸大形容,应深入现场、亲眼目睹,描写事物或人物的本来面貌,表现出新闻性和现场感。

议论抒情的实在性。通讯中抒情、议论不可乱用和滥用,要用在适当处,通常是开头处作诱导、关节处作渲染、衔接处作粘合、结尾处作点晴。其旨或在揭示本质、升华主题;或在使事实、形象生辉;或在阐明事物之内部联系;或在激发启示读者。

通讯语言要准确简洁,又要生动形象,文中人物语言应有实录性,不可虚拟。

4、几种常见通讯的写作要点

(1)人物通讯:即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的通讯。

人物通讯可写一人,也可写群相;可写人的一生,也可写一个阶段或某个侧面;可写正面人物,如先进、英雄、有突出贡献的人等;也可写反面典型;可写大人物,也可写凡人百姓。

人物通讯写作有几点需注意:一忌“有人无魂”。即人物经历、事迹都写了,但不善于选择典型材料、组织安排材料,或不善于透视人物内心世界,不善于站在时代高度对人物进行观照。“人”是有了,但思想感情、性格风貌、精神境界却没表现出来。二忌“有魂无人”。即能站在一定高度把握方向性和时代性,但人物精神面貌、思想境界表现得空洞抽象、缺少丰满血肉,没有具体、丰富而典型的事实。三忌“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没有特色。四忌“褒一贬百”。不宜用“水落石出”法,压低一片,抬高一个,不能故意把群众写得落后、矮小,从而突出所写人物的先进、高大。应用“水涨船高”法,处理好“一”与“百”的关系。五是写“全人”。处理好“软与硬”、“正与反”的关系。所谓“软与硬”,指既要写关键性“大”材料,又不忽略小事、琐事“小”点滴。再伟大的人物也有与普通人生活相同的地方,也要食人间烟火。只有这样,人物形象才丰满、才真实可信。所谓“正与反”,是指既有“正像”又有“反像”,有七情六欲。写先进人物坚守岗位、勤奋工作,不要动则写父母病危不回家、妻子难产不离岗。“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科学家有成绩,并非都要走路时还在思考问题,碰到电线杆,然后说“对不起”;做菜时,并非都因思考问题把手表放到锅里当鸡蛋煮。还有,不要写人好则“好绝”,写人坏则“坏透”。此外,人物通讯还要善于通过人物的行动、语言、心理和典型细节等来表现人物。

(2)事件通讯:是详尽、具体而形象地描写新闻事件的通讯。具有新闻性、典型性、完整性、形象性等特点。有一个中心事件,其它人物或事件都围绕它展开。事件通讯以写具有典型意义的正面事件为主,但也有揭露性的事件通讯。此种通讯虽以写事为主,但同时不能忽略写人,不要见事不见人。

事件通讯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A、要抓住一个或几个关键性场面或情节来写。

事件通讯一般要再现事件全貌,但又不能从头至尾、事事俱现,记流水帐。这就要求在写作中能抓住对事件的表现、对主题的揭示起关键作用的一个或几个关键来写。写作前,应分析手头材料,是否能满足一篇通讯的需要。一般而言,一篇事件通讯至少应有一至三个骨干性材料。有一个骨干性材料可写成一篇“小通讯”;三个以上可写中型通讯;多组材料,可写中等篇幅以上的通讯。

B、写好事件的高潮。没有高潮,事件就“死”了,就平淡无味。高潮是矛盾之焦点,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闪光”处,应调动多种手法,不惜笔墨,写活写好。

C、写事的同时写好关键人物。事件是事件通讯的核心,事件离不开人,写好关键人物,有助于把事件写活。

D、在记事基础上,恰到好处地点出事件的意义。善于寓情于事、寓理于事。

(3)工作通讯:是谈工作经验教训的通讯体裁,有较强的针对性、政策性和指导性。

工作通讯侧重于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也要反映新闻事实,往往带有现场活动。这使它区别于一般总结性文章并和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同的方面。它与其他新闻通讯体裁相异处在于:要将事实作经验性概括,对问题发表议论,对矛盾提出解决办法,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工作通讯写作要求有三点:一要有现实针对性,切合当前工作需要。如社会前进过程中新冒的问题,实际工作中长期积累而未引起注意的问题,长期存在但悬而未决的问题,人民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注意的问题等,都是有现实性的问题。二是具体、透彻地阐述问题和经验。三是夹叙夹议,有理有据。或用议论作点晴之笔,点出问题之所在,或是运用背景材料同事实对比,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或是作者直接发表意见。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其议论应求深入浅出、有理有据。

(4)风貌通讯:又叫概貌通讯,是反映社会变化、建设成就、地方物产、风土人情的一种通讯。

风貌通讯题材广泛,有的侧重于写社会风貌,有的侧重于写自然风貌,有的二者兼而有之。其报道对象,既可是一国一省之类的大题材,也可是一村一店之小题材。其形式灵活多样,报上常见的有“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

风貌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是:

A、抓住特点、突出“新”和“变”。风貌通讯重写新的见闻,能提供新信息、反映新变化。着眼于“新”和“变”,写出事物的新情况,揭示事物的新变化,是此类通讯的重要特征。

B、善用对比衬托。写新要突出“变”,通常运用背景材料,选择事实和数字,作今昔对比,这是较常用的手法。有时还可用民谚、故事衬托事物变化。

C、丰富知识,增添趣味。风貌通讯常运用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等方面的知识来增强知识性和趣味性。也应注意以扣主题、关联现实、恰到好处、避免冗杂。

D、叙论结合、情景交融。风貌通讯可灵活调动多种表达方式。边叙边议,叙论结合;也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摘 要:从写出一个有精气神的人、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看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关键词:人物通讯;新闻;真实

想要写好人物既要活灵活现地展现报道人物的精神风貌,即写出一个有精气神的人;又要写出一个让读者可亲可近可学的人物,即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还要巧妙地运用语言再现人物的形象,即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这样一个真真切切地人物才会树立起来。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可以升华读者的情感,悲时能催人泪下,喜时能愉悦开怀。

那么一篇成功的人物通讯的艺术魅力缘于何处呢?

写出一个有精气神的人

好的人物通讯在打动读者的同时,还要反映出时代的气息,体现出当今时代的特征。主题是通讯的灵魂。选择一个准确、恰当的主题,才能将人物通讯写得深刻、生动,才能增强读者的吸引力。

通讯的主题,是在采访、写作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般是:先有素材,后有题材,再有主题。

1.1人物通讯要以写人为主,写出人物的思想和精神面貌。

写人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人是有思想的。采写人物通讯就是为了通过人的思想、人的精神面貌去教育人、感染人。光写事迹,不写思想,人物是平面的;写了思想,人才有了灵魂、生命、才有感染他人的力量。人物通讯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过程线”是人物生活的经历或事件发展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物的典型事迹中,反映着人物的本质意义。

1.2先进人物,不仅要写事迹、经历,而且要透过事迹和经历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写出人物的灵魂之窗,思想之光。

例如,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一等奖作品《教育局长的好榜样》中写到:“胡昭程走了,可他的办公桌上,还静静地躺着:指南针、皮卷尺和规划图”。“他每到一所学校都先拿规划图看施工是否走样,再掏出卷尺量一量房子的规格是否合乎要求,然后拿出指南针,看采光通风是否合理”。他对质量不放心,对500箱瓷砖一箱箱地检查,从上午8点一直干到晚上8点,整整用了12小时。“”胡昭程下乡从不领补贴,局里造了节假日加班的补助表,胡昭程挥笔划去自己的名字,等等。通过这砦描写,使报道的画面感强烈,充分展现了作为教育局长的胡昭程一腔热血倾事业,两袖清风为人民的崇高形象。1.3人物通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采写对象自身的魅力,并非采访对象选得好,作者的眼光,观察的角度以及真实地再现人物内心世界也起到很大作用。

郭梅尼的人物通讯既没有华丽的词句,也少有豪言壮语,文风朴实,但却有一种拨动读者心弦的艺术感染力。她笔下的人物之所以具有打动、感染读者的魅力,全在于一个“真”、一个“情”字。所谓“真”,是真实地展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现人物的喜怒衰乐,活生生地写他(她)们作为普通人的性格,他(她)们固然具有超出常人的坚强、勇气、追求和理想,也有常人的苦恼、失落、彷徨和痛苦。写女地质学家金庆民在南极冰原独自一人的孤独,写残疾青年的自卑与苦闷……这些感人至深的细节描写不仅没有削弱人物的形象,反而丰富了人物的个性,也多一个侧面衬托出他(她)们克服自我达到理想境界付出的代价。

写出一个真实可信的人

一般说来,人物通讯主要是写模范人物的,所表现的模范人物愈真实,愈像,就愈有感染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物通讯是所表现新闻人物的文字化的素描,是其基本相貌、性格、行为、情感等方面的复印或传真。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采访对象的贴近是人物通讯写作的基本要求。何所谓贴近?贴近,意思就是接近、亲近。也就是说,人物通讯的写作要完全忠实于新闻人物的实际,最大限度地贴近新闻人物的性格、身份、情感等等,写出真实可信的“这一个”来。

“贴近”是新闻真实的必然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人物通讯的生命。“贴近”是新闻规律的本质体现。“贴近”也是增强新闻感染力的客观需要。宣扬先进典型人物的目的在于感染人、教育人、激励人。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增强人物通讯的贴近性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环节。3 写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

世间人世百态,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生活轨迹,都有有各自不同的行为方式与生活方式。在报道时,要注意寻找报道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据此提练报道主题,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真正是“这一个人”,是人物真实形象的反映,避免“千人一面”之流弊。在成功的人物通讯中,人物各具特点,无不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与记者根据人物特点确定主题,精心选材挖掘出这一个与其他人的“不同”来,很有关系。有了这个最能表现人物本质的素材,一个鲜活的人物就会跳出来。

普便存在的事例不能全面地展现一个人物,往往一些细小的情节才能把人物的精神境界和内心世界展现的淋漓尽致。

抓住细节,善于捕捉人物典型的语言、动作是写活人物通讯的关键。抓细节,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常常要有几根支柱,这就是能够展现人物精神面貌的几个光彩的细节,人们读过这篇通讯后,久久不能忘记那几个细节。有了这几根支柱,这篇通讯就立起来了。可想而知,细节在人物通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3.1人物通讯有了细节,可以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特征,使之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使作者笔下的人物丰满、细腻、生动。

3.2人物通讯的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通讯的可读性。

人物通讯产生一般化、概念化的写作尽管有多方面的原因,但缺乏细节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精彩的细写,是顺应读者心理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心理剌激,使人物通讯吸引读者,强化读者的印象和记忆。

3.3人物通讯中的细节描写,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性。让读者感到又是那么真实可信。

因此,在写人物通讯时要挖掘和掌握细节、并善于应用细节。到现场精细地观察,是抓取人物细节的有效手段。一些好的细节,往往是记者在现场精细地观察获得的。善于观察是一个记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英国的泰晤士报总编辑每当召见新来记者时,都要问他到总编办公室来共爬了多少级楼梯,答不上来的要下楼重新走过。这种注意培养记者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猎取细节的本领的做法,值得借鉴。善于运用细节,能深化人物的主题。当掌握细节之后,还必须仔细选择。在选择细节的过程中要服从文章的主题,符合人物的个性。如果在写人物通讯时,细节运用不当,偏离主题,往往会弄巧成拙。

语言,升华人物的思想境界。语言是思想境界的表达手段,人物通讯要写出人物形象的心灵美、个性美,就必须写好人物语言--个性化的语言。所谓个性化的语言,就是从语句的思想内容、遣词造句到语气腔调都符合说话人的身份与性格。

动作,反映人物的性格。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性格是人们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是打在人们行动、行为上的不同个性烙印。可见,人物性格只有通过其具体行动来表现。人物行动写得成功与否,是人物通讯能否产生感人力量的关键。

作者如果善于通过人物自己的行动和语言来表现人物,那么,既使对人物不加以鉴定式的赞语,读者也自然得出应有的结论。这种结论是读者自觉地接受的,而不是外加的,更不是强加的。

综上所述,可见写好一篇人物通讯要从全方面推敲,分析,挖掘出令读者喜欢看,愿意看的看点来。基层通讯员如何写好新闻(2009-02-07 12:36:37)

标签:新闻定义 新闻小故事 体裁 线索 ii

分类:新闻知识

■认识新闻 I新闻定义

在我国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II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作为新闻内容的表达方式。

★可分为消息、新闻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新闻分析评论等。

消息一般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文字简洁,时效性最强。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详细和生动地报道客观事实或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它以叙述和描写为主,兼用议论、抒情以及修辞等表达方式,及时报道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人物、事件、工作经验和地方风情等。

★通讯的类型一般有两种分法。一是按报道内容分,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一是按报道形式分,有访问记、专访、特写、大特写、新闻小故事、集纳、巡礼、侧记、记者来信等。III新闻要素

★消息的五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结构的五部分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消息的标题常利用多行形式,分为主标、引标和副标。■发现新闻 I耳闻目睹

在日常生活中,当接触一切事物与人,都应有一种职业的敏感,时时考虑这些人或事是否可成为新闻。II查阅资料

善于从全县文件、部门材料、会议、网络或其他新闻媒体的报道,在了解信息的同时,还要善于去发现新的线索。只要有敏锐的眼光,随时可能发现新闻。特别是文件、简讯、总结等材料里面蕴藏了很多新闻,而每次会议都会传达很多信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一定可以找到一些有新闻价值的线索。III深入群众

通过与领导同志、亲朋戚友的接触,在同他们的交往中获取新闻线索,这是获取新闻线索的一个最大的和永不枯竭的源泉。一个人接触的生活面总是有限的,而周围人群则遍布社会的各个角落,直接参与社会生活,了解到的事实也多,与之接触,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线索。

IIII学会比较

比较可以是横向的,拿这个地方的情况同那个地方的情况比比;也可以是纵向的,拿这个地方现在的情况同过去情况比比。通过比较,从中发现相异之处。一般来说,相异之处越大,成为新闻的可能性也越大。这就要求我们掌握本部门的背景情况。■再现新闻 I深入采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深入采访何证了真实性,避免了闭门造车,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例子可用 II选好体裁

好马配好鞍,一个适当的体裁,能恰如其分地再现新闻,若是材料少,只是想告知,地选消息;若材料多,想树立典型,选通讯。III选准角度

所谓新闻角度,是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取向或侧重点,也就是采写和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侧面。选择的角度不同,所揭示的新闻主题不同,就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报道效果。

新闻角度一般分为采访角度、选材角度、选题角度和表现角度。选择新闻角度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巧。■发表新闻 I保量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写的多,这是提高命中率最可靠的办法。II保质

质变是追求的目标,稿子好,这提高命中率是有效的办法。III保持联系

6.如何写好新闻短评 篇六

文/谢浮名

《2010年湖南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说明》)明确规定,占6分的文字表达题为二选一的形式,一是文化经典解读,一是新闻短评写作,答案百字左右。

这是一道全新的考题。如何写好百字左右的新闻短评,成了摆在广大考生面前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新闻短评,作为新闻评论的一种,自然有着新闻评论的特质:一,注重缘事而发,抓住新闻时效性,与热点新闻事件,特别是各界关注的民生热点相伴而行。二,迅速及时地传递民情,尽到“社会守望者”的责任的义务。三,必须“短、浅、俗”,新闻评论不是大学课堂里的高头讲章,其阅读对象范围广阔,不仅有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更有广大的普通市民和农民,这就要求篇幅短小,文字浅近,要符合普通老百姓的阅读习惯。四,具有独特的话语立场与视角,忌矮子观场,随人俯仰。但是,作为高考题的新闻短评写作,和通常的新闻评论并不完全一致,概括起来,在如下几个方面呈现出独特的面目:

首先,《说明》强调: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看法,表达情感。什么叫做负责任?不言而喻,不能让无谓的牢骚,粗浅的感性认识左右了写作过程,自始至终,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都是第一位的。比如,1月24日《长江商报》报道,在今年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中,上海的六所高校不考语文。这样一则新闻,折射出当今社会母语地位的尴尬。如何进行负责任的评论?仅仅停留在感性的认知,其结果只能是发几句牢骚,怒斥一通上海高校,不可能产生深刻的观点。如果进一步思考,不难发现,不考语文,是对母语的歧视,将有损民族自信力的构建。这样的评论,才是负责任的评论。

其次,要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提出具有启发性的观点。《南方都市报》发过一篇题为《污染指数上升不等於污染加重?》的新闻评论。文章开头引用两则新闻:一是国家环保总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包括深圳在内的广东省三个污染指数有所上升。一是深圳市环保局局长表示,污染指数上升不等于污染加重,深圳环境目前总体趋势向好,不能说深圳污染加重。基于此两种说法都来源于不同“权威”,作者指出,如此方枘圆凿,“老百姓不糊涂也难。”可谓一针见血,鞭辟入里,不能不令人信服。

第三,因为篇幅短小,限定了百字左右,不可能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这就决定了新闻短评的写作的基本范式:以最简省的语言提出鲜明的观点,切忌对新闻材料进行繁冗的引述;道理阐述不能面面俱到,而应该只列出最有创意、最具个性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与思考。三到五句话最好。

爰举一例。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写作一篇短评。《武汉晚报》2009年9月15日报道,“我是东北人,在汉口火车站下车想问个路,结果别人都指着一个大大的蓝色提示牌不理我,牌上写着:‘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防上当受骗。’这牌子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昨日,汉口火车站旁的一块提示牌引起了外地游客的异议。警方表示,车站一带常发诈骗案,这属于善意提醒。

(例文一)善意提示牌?不善!

警方在火车站挂出提示牌的行为不妥。警方初衷虽好,但把所有人都当作了为非作歹的“假想敌”,让人看了不舒服,也把初到武汉而不熟悉道路的客人推到了无助的境地。面对火车站治安秩序不好的状况,及时打击违法活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才是警察的职责所在。

(例文二)应该倡导善行

警方悬挂提示牌,这一行为不妥。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搭理陌生人的问话,为他人提供热情帮助,这类向善的行为彰显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需。警方这一提示反其道而行之,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例文三)善意提示牌的隐喻

警方悬挂提示牌,这一行为隐喻了社会的信任危机和人情冷漠。任何一个民族及其政府职能部门本应倡导善行,但武汉警方却挂出如此雷人的提示牌,无疑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在这个信任匮乏、陷阱林立的社会,也许唯有躲避才是免祸之道——这一提示牌背后的社会隐喻,才真正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分析三篇例文的结构,我们不难发现,新闻短评要点有三:标题;观点;理由。标题宜直揭主旨,不必花里胡哨,拐弯抹角;观点的陈述要鲜明简短,可有可无的修饰语一概删除;道理的阐述只要写出感悟最深刻、最有现实意义的一点即可,不必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写作过程里,最应该留意的是观点的提炼,要尽可能做到深刻,新颖,道一般人所不能道,挖掘出新闻事件的现实意义。比如,如今的高校,存在着大学生寻找枪手代考的现象,假如一味地指责替考者、寻考者的诚信缺失,则太过肤浅。如果能深入思考,指出这种现象代表着一种风气——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弄虚作假、犯科作弊似乎已经不再是一种羞耻,立意就高远多了。其实,任何长期存在社会问题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能简单地分析事件本身的参与者,也不能仅仅触及到事件涉及的行业和部门,应该深入到问题的骨髓,这样新闻短评才有价值。又如对待民间反扒现象,光肯定会流于表象,最恰当的方式是,既给予肯定,又明确指出民间反扒作为一种私力救济方式,是建立在对法治秩序不完全信任和不完全服从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深刻多了。

第一步:引述材料,摆出现象(叙)

第二步:从现象中提取论述的观点(评)

第三步:分析论证观点(析)

要联系实际,紧紧围绕论点,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第四步:总结全文,提出倡议(结)

新闻短评,顾名思义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它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日常读报会发现,在重大新闻报道的最后往往有一个 “编者按”,我想,那就应属于新闻点评的一种。既然是“点评”,我们就要针对新闻中的具体事件,旗帜鲜明地拿出我们的态度意见。点评一定要是非分明,要画 龙点睛,要切中要害。怎样才能具体做到这些呢?

第 一,我们要读懂新闻。通过阅读,我们要了解:①新闻报道了什么事件;②事件是因为什么而发生的,相关背景如何;③文段中指出的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突出细节是 什么;④事件造成的后果是什么;⑤事件的本质是什么,透过事件的表面现象,我们看到了什么社会问题。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就可以把新闻的脉络理清楚。

第二,选好点评的角度,切中要害,点到位。针对新闻,我们要抓住主体,抓住要害,抓住事件的本质(透过现象到本质),准确提炼观点。新闻点评一般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某某事件怎么样,折射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或反映了社会中哪些方面存在的何种问题),对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这里要注意,点评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泛泛而谈,不能什么都想评。点评的篇幅要小,目标要集中,要切中要害。

第 三,点评要精当、独到,要鞭辟入里,以理服人。针对新闻所报道的事件,我们要高屋建瓴,从理和法的角度去看待。然后旗帜鲜明、是非分明地把我们或褒或贬的 态度表述出来,那样评的导向也就十分明晰了:或引导人们向善,或劝戒人们警醒,或引起人们深思……切不可凭空漫说,言不及义,无理取闹。

第四,点评要讲究艺术性。看准了问题后,我们还要选择表述的角度。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力求新颖、独到,做到生动形象、文采丰富、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才能使人耳目一新,切忌陈旧、老套、死板。怎样写好新闻点评

———兼评《检察日报》专栏“新闻快评”

近读《检察日报》的专栏“新闻快评”,感到很有特色:一是配合新闻、有的放矢;二是一事一评、火力集中;三是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四是做到了每周三在第五版最右栏设一长条作为“新闻快评”园地,每期登载快评3至4条。“新闻快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给读者留下较深的印象。

如《井盖之惑》(11月24日),就北京今年1月至10月,三分之一的井盖失窃了,失窃数为21090个。点评说:“负有保护井盖的部门多达19个,该保护 好了吧?事实却正相反——谁都有责任,意味着谁都不负责任,这正应了一句老话——鸡多不下蛋。”三四句话点评出问题的实质,特别值得相关部门的深思——何 以鸡多不下蛋?

再如《500元以下:免赔》(11月3日),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北京分公司11月1日正式推出机动车辆保险附加绝对免赔额等条款,其中规定“500元以下的 损失免赔”,点评说:“这种德行的保险公司可不是一家两家。和他们比起来,把话说在前头„500元以下免赔‟倒是进步。”“会不会有人哪天出了事,一看损 失在500元以下索赔不了,干脆撞它个狠的?”点评得很有讽刺的意味,这样的保险公司“惟利是图”的“德行”实在让人寒心!再看12月1日的《封口费》,即企业用于堵媒体之口的钱称为“封口费”。这份钱已经成为少数财经媒体的一笔特殊收入。点评严厉地抨击:“„有钱能使鬼推磨 ‟,„封口费‟的出现让我们明白:有钱也能使鬼不推磨。拿了钱,对坏事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钱拿得再多一点,两只眼可以都闭上。可是,眼都闭上了,你这 个媒体还有存在的必要吗?难道留着就是为了让记者收„封口费‟?”点评有独到见解,质问得相当有力。

这样结合新闻,进一步点评,既扩大了新闻的效果,又深化了对新闻提出问题的认识。激浊扬清、抑恶扬善,显示出言论的力量与作用。

像《检察日报》的“点评”这样形成制度化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专人分工,轮流点评,风格多样,有所比较,相互竞争。

当前有些媒体的点评写作的主要毛病是:新见解少、评议少,重复、引用新闻事实多;说理不精彩、不深刻;文字欠生动,欠文采。标题也缺乏评论的特色。

点评,是新闻评论的一个品种,它比短评还要简短。说得更宽泛一些,编者按、编后、编辑有话等也属点评之列。它以新闻报道为依托,从具体事实中画龙点睛地评说,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

如何写好点评呢?

一要评在点上。点评的篇幅很小,要一语中的,要聚焦在一个焦点上,就像立靶子那样,得射中靶心。而不可分散,什么都想评。

二要评得有理。好的点评应做到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三要切中要害。点评虽短,并非浅薄、平淡,不能钝刀子割肉,而要单刀直入,笔锋锐利,评得尖锐,评得有力,点到痛处。

四要评得生动。可以引经据典、谈笑风生。关键是要语言活泼、生动,多运用群众的话语,切忌知识分子腔。要讲究点艺术性,言简意赅,语言简洁,干净利落,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写好点评的第一关,是主题要选得准。点评的题目哪里来?题目满地跑,看你会找不会找。题目要选得小、集中,而不要太大、太空。选题一定要是当前最需要反映 的,紧紧围绕形势的,是党和国家以及广大群众最关注的事情。要善于以小见大,从普通的生活场景、事件中反映重大的主题。12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了 《人大代表王廷江参与打骂飞机乘务人员》的新闻,夜班值班编辑当即写了“及时评论”《他胆咋这么大》,连续提出7个问题,责问王廷江的“跋扈”,“特殊身 份”,强调“一个好公民至少不能违纪违法”。简短的点评为百姓说了话,读来很是解渴。

第二关是引文简洁。一般来说,报道的原文都比较长,点评稿时要把握“三少、三多”,即过程叙述要少,简短的分析、结论可多;重复的例子要少,典型、有特色的事例可多;空洞的议论要少,求真务实的话语可多。同时注意,在归纳、衔接、过渡中,要忠于原意。第三关是提炼特点。这是写好点评的重中之重。从新闻的报道中,看到了什么?应当肯定什么?应当否定什么?都要在提炼中加以明确。提炼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分析,力求做到准确、精练,使点评稿尽量反映并符合客观实际。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要善于梳理,使之系统化,综合提炼主题与观点。

第四关是恰当评价。不可拔高。要讲究实事求是,不能把话说绝对了。

希望更多的编辑、记者拿起笔来,多写点评、短评,那样你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作者系据新华社高级编辑)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评论

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评论呢?这个问题也困扰过我很长时间,因为作为非科班出身的人进入这个领域确实很难。那么在写评论之前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学习别 人的评论,分析别人评论的文章。这方面可以多看报纸,报纸的评论一般比较深邃,而网络上的评论一般比较简单,观点比较鲜明,这都要学。

看报纸主要是看他们评论的结构,也就是学习他们的评论的手法,各段的衔接;而看网络评论则是努力学习他们看问题的切入点,这是培养自己对新闻的敏感性的。在报纸方面我推荐《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在网络方面我推荐网易、新浪和腾讯。以上这些针对某个单独的评论来说的,要是想把握这个评论的趋势,建议去看看五大门户每天的新闻排行榜,以及跟贴,看新闻排行榜可以知道最近的热点是什么,看跟贴是可以获得一些新的观点。

具体到评论的操作上,一般简单的就是三段式,第一段引用已经报道过的新闻,第二段是对这个新闻的评论,第三段是总结出结论。这样的段落对初学者最合适,因为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只要观点有说服力就可以成功。而另一种方式就是加叙加议,这是比较难的,是一边截取原新闻,一边进行分析的方式,这样的 方式对事件阐述清晰,结合紧密,但不容易把握结构,最好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再使用。

评论是原则是不要偏激,每个评论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你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写评论,假如你只是为了写而写,那么即打动不了别人,也只能是篇垃圾文章。记住写评论的人需要同情心、需要宽容心、需要爱心!

说到小技巧就是写评论的时候要自己先在脑子里过一遍自己的观点,要看这个观点是不是有足够的论据,是不是有与大众常说的观点不一样。我记得我写的一篇评论是评一个农民的钱不小心被粉碎成纸屑,后来银行破例给他兑换的事件的。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银行正确,认为这是银行的人性化的做法。我当时的观点则 是这样于法不容,站在法律的高度,凭什么破例呢?而且粉碎后基本上无法识别,那就应该依法不给予兑换,假如觉得农民可以,可以人道给予帮助,但不应该是采用破例兑换的方法,这破坏了依法办事的准则。

所以说,评论最忌讳人云亦云,你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要清楚的阐明这个观点,要少绕弯子!另外在展开论述的时候,应该举一些与这个事件相似的例子,以及这些例子的结果,来加强评论的说服力,在引用的时候,可以横向的,就是与国外、或者其它省市比,也可以纵向,与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进行比较。要把引用做好,就要求有足够多的文化背景,可以信手拈来,这就要有足够的积累,多看书,多看书,还是多看书。把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而不是看过就忘记。你的知识面有多广,知识有多深刻,决定着你评论的好坏。

最后就是总结观点了,在所有的评论中都要出观点,很多的评论都放在最后,这是因为经过论述以后这样的观点或结论就显而易见了,评论员所做的就是明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在表明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最好能够引用一些名人的话,这样更有震撼力。

好的评论是震撼人心的,是能够发人深省的,切记不要为了写评论而写评论。评论员应该是高于一般编辑的,应该是有独立的思维的,应该是有爱心的。

新闻短评写作训练

1、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的贫困生小方在入学的第二个月,意外发现自己的就餐卡上多了一笔钱。原来,科大采用“校园一卡通”网络技术,对学生的就餐情况进行监控,若学生在食堂月均用餐60次以上,消费总额却在150元以下者,则无需申请,其就餐卡上就会多出一笔由学校“隐形”提供的补助。材料二 “这房子能住吗?”“饭能吃吗?”2月10日,30多名小学生寒假期间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贫困生,当他们走进一名叫关鹤琳的学生家时,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场捐助的770余元的爱心款能解决关鹤琳半个学期的费用,但是参观式的慰问却让关鹤琳很受伤。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两则材料所说的现象。

(2)针对上面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

(1)对贫困学生的扶助存在不同的观念和做法。(2)答案示例1:

对贫困学生的扶助要考虑到照顾学生的自尊心。如果在给贫困学生物质帮助的同时却在客观上伤害了贫困学生的自尊心,这样的扶助会给贫困学生的内心留下阴影。科大的做法不仅是—种关爱,更体现了一份尊重。

答案示例2:

贫困学生应有平常心。作为受助学生,经济上的贫穷并不等于地位的低贱,面对他人善意的关怀与捐助,应有一颗平常心,坦然地接受,而不应有自卑心理。

2、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7分)2月14日,在长沙世界之窗,拍到的惊人一幕:一名年轻女子骑上毛主席塑像照相。一名年轻女游客在同伴的帮助下爬上毛主席雕像,并骑在雕像的肩膀上拍照。19日,网友“沉默的麻雀”在某论坛上发出题为“一个可耻的中国人”的帖子,该帖点击率已飙升至15000余人次,同时,全国各地的网站纷纷转载该帖。该女子的行为引来网友的一片讨伐之声。有人甚至提出要“人肉搜索”出这个“脑残”。从论坛发布的两张图片看,这名骑上雕像的女孩年龄在20岁左右,与她同行的一名男孩帮助她爬上雕塑,另外两名女孩则拿出手机为她拍照。

包括新华网等知名网站在内,全国各地的网站纷纷转载该帖,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绝大多数跟帖网友认为,这个女孩“可怜可悲”、“太没有素质”。一位网名为“炎黄春秋”的网友在天涯社区的论坛上发帖,认为这是“国耻”,是“社会之悲哀”,“让我们对这样可耻的行为全民共讨之吧!”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要点。(3分)

(2)针对上面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4分)

(1)一女子骑伟人塑像遭讨伐(2)参考答案1:

姑且原谅骑毛主席像的辣妹。我认为,首先是公园管理部门没有尽到管理者的责任;其次,在“辣妹”的成长过程中,她的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对她的教育缺失;还有与“辣妹”同行的伙伴,包括附近的游客,对“辣妹”的举止没有及时制。“批评辣妹,又原谅辣妹,是在倡导一种宽容的精神,同时,也是为了引起我们的深思和警惕: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2:

在景区的骑在伟人的塑像上照像玩,这是不文明的,极其不妥的。因为对景点的景物,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塑像,或其它景物都不能任一在上面踩踏、骑坐,这是文明常识。于此大家表示愤慨是理所当然。我反对在景区骑在毛泽东塑像上玩的不文明行为。但也希望网友不要遵循文革遗风将此现象政治化,愤而斥之为脑残,去人肉搜索置其于死地而后快。

参考答案3:

对于这样地行为可以宽容,但决不可原谅。名人形象雕塑,目的是“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湖南历史名人,增强民族自豪感”。对于伟人,对于名人,应该说他们就是中华的见证人,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这样财富性的宣传内容我们应该出于一种怎样的目的呢?与毛主席合影,是一种对伟人的尊重,更是体现对伟人的崇敬,似乎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意思,但骑在上面就有些有伤大雅,甚至有些龌龊的感觉,这位时尚少女的行为完全是出于“到此一游”的动机作出了这样的惊人之举,但却肤浅的很,无知的很。这样的行为可以宽容,但决不可原谅。

3、近年来,明星移民,国外产子的现象颇为常见,土生土长的中国著名演员巩俐远嫁新加坡并于上月宣誓加入新加坡国籍。章子怡早前开心地宣布已与美国富豪男友Vivi Nevo订婚,以及明年结婚;坦言有计划结婚及生育,她强调“即使下一代是美国人,但她永远都是中国人”。同样2006年前乒乓球国手邓亚萍,在巴黎一家医院剖腹产下一男婴。有人质问邓亚萍:为什么把孩子生在法国?中国之大,就没适合她生孩子的地方吗?分明是想混法国国籍。消息传出后,引起公众的关注,国内网友们更是掀起激烈的争论。(1)为上面材料拟一个新闻标题(3分)

(2)有人认为这是不爱国的表现。有人认为这与爱国无关,那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1)明星移民,国外产子现象引发争论

明星名人户籍移民引争论(2)答案示例:

不管是国外生子还是移民他乡,这与爱国无关。巩俐、章子怡加入他国国籍完全是为了爱情。邓亚萍法国生子又与爱国有何关联,爱不爱国不是拥有哪国的国籍,那是发自心里深处的情感,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就是最好的证明。再说加入外籍是她们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巩俐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还是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此类现象。

答案示例:

这是不爱国的表现。巩俐此举虽属个人权利,却伤害了很多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对于明星加入外国国籍的意图,可能每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但在国内名利双收的时候却放弃滋养自己的祖国,有一点忘记爹娘的感觉。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形时,应当记住做中国的公民是最基本的爱国表现

4.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标题是“1500硕士竞聘卖猪肉工作,据称包括海归人士”,言称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别说大学生就连硕士博士就业也费劲,就有那么一家天才公司此时出了招聘广告,高薪之下竟引来无数硕士征聘,一下子火了。先前就有过“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新闻,也听说过放弃20万年薪回家乡种红薯的硕士农民彭焕新,都挺成功的,虽然在世俗眼光里此举动不可思议,但人家自己乐意,而且赚钱了,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是别人的事。但今天这新闻够轰动,人数众多、层层筛选、条件苛刻。对于这一消息,上至教授,下至百姓,众说纷纭。

(1)为上面材料拟一个新闻标题(3分)

(2)对上千硕士竞聘卖猪肉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4分)

答案:

(1)上千硕士竞聘卖猪肉(2)答案示例1:硕士竞聘卖猪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市场有需求,就有实现的可能。一方需要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需要钱满足生活需要,好像也算得上市场经济的一种反映。改革年代,卖猪肉也需要人才,只有转变思想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答案示例2:

我为千余硕士竞聘“猪肉荣”的现象大声叫好。因为这是就业者端正心态、消除职业歧视的体现,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世上三百六十行,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根据贡献大小和市场规律来决定薪酬。更何况该公司还要发展壮大“卖猪肉”产业,需要的是人才。正确的就业心态是认清事实,积极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是继续昂着高傲的脑袋。

答案示例3:

7.电视新闻如何用好图片 篇七

在电视新闻中出现的图片主要指的是那些与新闻相关的照片和图画。图片是一幅幅静止定格的画面, 它的传播大多依附于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电视则记录、传播的是一个个活动的、连续的图像。电视机是以比照相机更为先进的技术而出现在世人面前的, 当时人们还以为连续性的影像将会取代静态的摄影, 只是至今仍没有实现。虽然图片与影像的传播载体看似格格不入, 但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和数码产品普及的今天, 我们常常在各电视媒体中见到一张张图片的身影, 特别是在电视新闻中更为常见, 有些电视台还专门开设了《图说新闻》、《看图识天下》等图片新闻栏目或板块。代表静态画面的图片能在传送活动图像的电视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 主要是弥补核心画面缺失, 以及强化传播效果的需要。

图片在电视新闻中的运用是一种形式的创新和有益的补充。但在具体的运用中, 需要我们既要充分发挥照片自身的固有特性, 也要注意符合电视新闻传播特点。

一、务求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这是选用新闻照片时应注意的最为重要的原则, 同时也是最不好把握的一条原则。当下数字化影像处理技术的发展, 使得数码照片造假更加容易, 也更难以辨别。近年来, 一些合成、拼接、盗用的新闻图片和获奖作品造假事件频发。首届华赛自然及环保新闻金奖单幅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存在PS造假被取消获奖资格;第二届的经济与科技类金奖获奖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被爆获奖者曾用软件对照片上的内容进行了结构性剪贴;《影响2006·CCTV图片新闻年度评选》专业组铜奖作品《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也被确认是经过电脑合成处理的虚假新闻图片;还有“周老虎”事件等等。

综合分析这类假新闻图片, 基本上都是用制图软件“克隆”拼接合成的, 存在着明显违反常态的破绽。比如《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的照片中, 两只在空中飞翔的鸽子的轮廓和姿态一模一样, 这明显就是复制、粘贴的结果。

所以在选用图片时, 一定要有把关意识, 对来自于网络的图片要谨慎使用, 一定要采用的话, 最好选择来自于权威、专业的网站。对观众提供的照片, 更是要反复进行审核, 弄清出处、来源。首先要对照片内容细节进行分析, 查看是否有存在不合常理的现象。其次要对照片的光线、色温进行比对, 力求真实无误, 杜绝假新闻出现, 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特别是编辑要加强摄影方面知识的学习, 掌握图片处理软件技术, 提高识别真假新闻图片的能力。“现在的假新闻图片, 大都是采用图片处理软件, 通过剪辑、组合、变形、旋转、透视、羽化、蒙板、合成等技巧及模糊、锐化、动感、波纹等滤色镜功能来完成的。因此, 熟悉、了解并精通图片处理软件, 是找出假新闻图片破绽的基本功。”[1]

二、遵循必要性

在电视新闻中运用图片, 主要是对电视核心画面起补充和提升作用。如果滥用, 会给观众留下“电视平面媒体”之嫌。首先在电视画面资料不足的情况下, 可适当使用图片进行补充。电视用画面说话, 在缺少原始素材和核心画面的情况下, 还原现场是件让电视记者头疼的事。在一些电视节目中, 经常用空镜头或情景模拟的方式还原现场。但在电视新闻中, 由于篇幅较短, 空镜头太多会削减信息量;而情景模拟则会给人留下摆拍的感觉, 影响新闻的真实性。这时如果巧用图片, 还原事件发生过程,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2010年6月8日,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了一条消息《长途汽车军民联手勇斗歹徒》。这条消息是事后回述性报道, 讲述的是2010年4月20日, 一名军官在一辆长途汽车上, 英勇挺身而出, 制止一名持刀行凶的歹徒, 从而感召车上的乘客联手将歹徒制服。军民联手不惧邪恶、不顾危险, 见义勇为的壮举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见义勇为的典型值得大力宣传, 但当时这些壮举没有任何影像记录。这条消息在还原现场时, 画面采用了在夜间行驶的大巴车的空镜头、当事人讲述和一组现场速写图片等, 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恰恰是这一组图片。在新闻中, 编辑巧妙地采用了美工根据现场目击者的描述, 而创作了三幅速写画, 还原了军民联手挺身而出保护群众、与歹徒搏斗、制服歹徒的场景, 让人对整个事件过程一目了然。这组图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场核心画面缺失的新闻要素, 让观众更为直观地了解事件发生过程。类似的电视新闻中使用图片, 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其次, 弥补核心画面的不足。这常在一些突发事件报道中见到, 由于突发事件的不可预知性和突然性, 专业电视记者介入采访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后, 所以事件发生瞬间的核心画面, 经常难以被专业摄像机捕捉到。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在电视新闻中出现有关事件核心画面的照片, 观众是可以接受的;还有就是地方台参与报道一些观众关注的发生在辖区外的重大活动和事件时, 因为条件限制和成本因素考虑, 无法派出记者到现场进行采访, 这时可以采用图片新闻这种比较经济实用的方式, 充实新闻画面。三明电视台在报道本地志愿者参与上海世博会服务的情况时, 就采用电话连线的方式, 借助志愿者拍摄的相关照片, 展现世博会中的三明元素和三明志愿者服务盛会的风采, 用最低成本满足了本地观众的收视需要。

三、把握时效性

电视画面是电视新闻的主体, 时效是新闻的生命。图片在一些重大灾害性报道中, 对增强时效性有着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因为图片的数据小, 传输、下载、使用比声像素材更为快捷方便。每当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 都会造成道路不通、电力中断等情况。这时在缺少卫星直播车和移动编辑设备的情况下, 就是第一时间抢拍到了现场电视画面, 也没办法及时编辑制作送到播出线上。这时数据小的照片就显出优势, 只要有通信信号, 利用手机彩信、手机网络等功能就可以轻松、快速地将照片发出, 可以补充视频画面不足, 第一时间直观地介绍事故现场情况。2010年6月, 三明市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袭击, 各地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和山体滑坡, 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损失, 三明的灾情和抗灾救灾工作一时间受到全国各大媒体的关注。6月18日晚, 三明市沙县高砂镇高砂村发生山体滑坡, 有6户房屋被毁, 19人被掩埋。救援队伍彻夜展开救援, 到19日早晨成功救出7人。由于道路不畅等原因, 现场记者拍摄到的电视画面无法及时编辑、传送出来。在接到灾情时, 为了及时、更直观地反映灾情和救灾进展情况, 我们提前做好预判, 要求在现场的记者灵活应对, 在完成电视拍摄的同时也利用手机的照像功能, 拍摄救援现场, 作为备用。19日上午,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为了抢时效, 在没有获得电视图像的情况下, 采取与在现场参与救援的消防战士电话连线采访同时配发了这些救援现场的照片, 在各电视媒体中第一时间让观众形象地看到了这次受灾情况和最新的救援进展情况。可见, 利用好新闻图片便捷功能, 事先做好安排, 缺少雄厚技术设备的地方小台也能第一时间抢发独家新闻。

四、体现直观性

电视新闻是用声画传递信息的, 在运用图片时一定要注重信息量, 一定要用在最需要之处, 起画龙点睛作用, 而不是画蛇添足。首先图片要直观明了, 电视新闻中出现的图片时间较短, 不像在平面媒体上的图片, 可以让读者长时间欣赏。所以, 电视新闻所选择的图片一定得直观易懂, 让观众能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涉及工程建设的新闻报道中, 记者们爱用一些工程设计图纸的画面, 这让新闻信息量大打折扣。要知道设计图纸非常专业, 一般观众就是捧在手里看个半天也是很难看懂的, 何况是在短短的几秒之内。因此, 这类毫无信息量的图片要坚决避免在电视新闻中出现;其次图片要具有冲击力, 电视中的新闻图片大多由一幅或几幅组成, 要想在有限的图片中完整展现新闻事件和人物, 这就要求所选用图片的内容不仅要生动丰富, 能代表新闻的主要信息。而且还必须具有冲击力、震撼力, 能瞬间吸引观众眼球, 成为强化新闻主题的亮点。在汶川地震的一系列电视新闻报道中, 我们至今, 还对“敬礼娃娃”郎铮等感动人物印象深刻, 他们中许多都是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在新闻中;还有就是要标明新闻主体, 图片中的新闻人物和事物如果多了, 就会让人难以分辨, 这时就需要后期制作加以标注, 突出新闻主体, 让观众一目了然。

五、符合艺术性

电视讲究艺术, 在电视新闻中运用图片, 除了在内容形式上讲究美感、艺术性外, 还要在使用手法上注意讲究技巧、讲究艺术。首先尽量让图片“动”起来, 由于图片是静态的, 在景别上是单一的。而电视画面是活动的、多景别的。所以在运用时要尽量符合电视特点, 可用电视镜头推、拉、摇、移的手法, 可对图片进行翻拍或再编辑处理, 营造不同的景别。对图片精彩的局部还可用特写镜头给予放大, 便于观众欣赏。同时还要把握好新闻图片的时间, 出屏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与视频画面一样不少于3秒, 让图片“电视化”;其次尽量让图片“活”起来, 与新闻主题相对应。可以根据主题需要利用制图软件在不改变新闻事实的基础上, 对图片色彩进行适当调整, 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效果。比如, 表现喜庆、欢快气氛的, 可以让图片更为明亮、鲜艳。如果反映的是灾难或悲伤的, 则以黑白或灰暗些的色调给予配合。对应新闻主题需要, 还可利用音乐进行配合, 特别是一些“花絮”类新闻报道中, 图片与音乐的搭配可以达到极佳的传播效果。比如央视在一些重大活动的花絮进行报道就经常运用这一组合。去年全国“两会”期间, 央视《“两会”特别报道》中就编发一条由36张人物照片和两段节奏欢快的音乐组成的“两会”花絮新闻:跑“两会”的记者们扛着长枪短炮, 或站、或跪、或躺, 以各种姿势在会场抢新闻的身影, 以及代表、委员尽心履职的风采。在这条两分多的花絮新闻中, 没有一句解说词。这些照片经过精心挑选, 色彩明快、构图饱满、表情丰富、寓意深刻。这一张张精彩的照片和相对应的旋律, 给原本紧张、严肃的时政报道, 注入了几分轻松, 令人耳目一新。

总之, 在电视新闻中运用图片, 要用在确实所需之处, 既要充分发挥图片特点, 又要兼顾电视特性, 进一步丰富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 为电视新闻增色。

摘要:图片与影像原本有着各自不同的传播载体, 但是数码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 拓宽了图片传播的领域, 逐渐渗透到了以传播活动影像的电视媒体中, 并在电视新闻中占有一席之地。图片要想在电视新闻中得到较好应用, 既要发挥好图片自身固有的特性, 又必须符合电视媒体的特点, 本文着重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闻图片,电视新闻,视频补充,形式创新

参考文献

8.写好财经新闻评论的要点 篇八

一、普及风险意识,强化投资理念

目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超过1000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3000美元,个人的理财投资需求日益旺盛。财经媒体要随着民众财富效应的增长而加强社会舆情的监测,建立调查、汇集、分析、反馈机制,从有效引导舆论出发,对一个时期围绕经济热点形成的各种意见、议论、反响及锋芒所向作正确的估量,继而运用舆论力量,对社会舆论施加积极的影响,使正确的舆论形成强势,成为社会舆论的主宰,从而影响个人意愿和群体心理。新闻舆论要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表达民意,关注民主,反映民生,排解民难,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牛市,如何引导广大中小散户的投资行为,对于手中的股票是长期持有还是短期投机,是独立判断还是跟风炒作等,投资理念的长期正确引导均是财经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

媒体要顺应市场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的理财兴趣,普及金融常识,强化风险意识,而不是误导市场,致使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如2006年下半年股市大涨、基金收益率大幅攀升,“基金投资热”成了理财市场新风景。一些基金公司为争夺客户,对基金回报进行了不负责任的夸大宣传;一些地方媒体更是推波助澜、大肆炒作。大众对基金的投资出现了漠视或无视风险的非理性行为,有些投资者根本不知基金为何物,就匆匆将储蓄搬进基金。有些媒体利用大众的盲从跟风心理,配合银行或基金公司片面宣传基金的高额利润而不提风险防范,结果2007年2月27日沪指狂跌268.81点,跌幅8.84%,创下1996年12月以来单日最大跌幅,创下中国A股市场十年来跌幅最高记录,投资者万亿市值在一天之中被蒸发殆尽,一些股票型基金投资者在血淋淋的教训中切身领教了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残酷事实。因此,作为财经报道工作者,应当在报道中主动承担普及基金投资知识、揭示投资风险、承担投资者风险教育的社会责任。

二、发挥引导作用,服务市场经济

中国是一个新兴的金融市场,投资机会固然诱人,但新兴市场本身所固有的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投资者的心理素质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作为承担这方面报道的财经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在类似中小金融机构出现问题时,通过报道做好投资者的情绪疏导、安定人心工作,更要善于在市场氛围极端狂热时,冷静解剖热点,及时提醒投资者自我保护,为社会稳定积极发挥媒体的作用。

当2007年1月31日沪指出现144.23点的非理性暴跌时,《金融时报》迅速在第二天一版醒目位置刊登署名文章《2007年,我们需要怎样的牛市》,立场鲜明地回答了“政府是否会采取强行干预的办法,终结这轮持续一年有余的牛市”的疑问,指出从各个角度看,2007年中国都需要一个牛市环境,投资者应当用心领会政策意图,呵护市场,为中国资本市场“黄金十年”蓄积恒久的牛市动力,同时忠告投资者,只有树立健康投资理念和理性投资态度,市场各方才能真正分享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下的牛市硕果。

关于调控股市的各种经济政策的出台,人们往往高度敏感。在进行相关分析报道时,要准确把握国家政策,严格按照政策口径进行采写,必要时要送归口的金融管理部门审定,以求政策的准确性。而涉及政策事实及真实性时,更要慎之又慎,避免因为失实,误导舆论,诱发和引发金融动荡。目前,有些媒体在采写稿件时,往往采取“据知情人士透露”作为消息来源,这种模糊消息源的方法不严谨,也容易产生报道风险,应该为金融报道工作者所禁。对于某些具体政策的误会,媒体应努力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为健康而稳定的市场服务。如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当天,两市大盘大幅跳水,沪指收盘报4053.09点,下跌281.84点,成交2712.94亿元;深成指报12627.15点,跌829.45点,成交1393.14亿元。两市900余只股票跌幅超过9%。次日,沪指一度跌破4000点,单日振荡下跌320点,创下15年来的纪录。市场弥漫一片恐慌情绪,中小散户的投资信心受到严重挫伤。为了维护市场稳定,三大证券报在2007年6月4日同一天分别发表社论“策变势不变正确理解印花税税率调整”(《上海证券报》)、“股市繁荣需要理性”(《中国证券报》)、“调整印花税是市场化调控手段”(《证券时报》),媒体在政府和投资者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从多个角度说明政府调整印花税的意图并不是打压股市,而是要引导市场树立长期理性投资的观念,是一个有利于市场长远稳定发展的积极信号。在舆论的积极引导下,市场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整和消化,中小投资者重拾信心,两市的交易量逐渐放大,投资目标开始回归价值股,牛市行情继续呈现。

三、搭建融通平台,疏导民众情绪

我国金融目前正存在流动性过剩、信贷增长过快、国际收支不平衡等突出难题。汇率改革需要应对国际上呼吁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股市持续攀升的背后也有风险隐忧,农村金融改革虽然开始破冰,但道路依然漫长。当前金融工作任务可谓繁重,金融调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2007年恰逢亚洲金融危机10周年,经过10年的发展,当年遭受重创的亚洲国家均已走出了危机的阴影,经济一派欣欣向荣。然而,历史不应该被忘记,否则同样的悲剧还可能重新上演。国际金融形势常常变化莫测,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就会招致巨大损失。如果一个新兴市场股市的方向选择和政策取向唯国际投行的言论是瞻,话语权和资产的定价权基本被国际投行所控制,任其股市成为国际投行瓜分经济繁荣和增长的豪华盛宴是极其危险的。10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之所以危害巨大,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此。

2007年5月30日的股市暴跌,与三大证券报激励股民重拾信心的三篇评论不同,人民网刊出“中国股市既要防泡沫也要抗打压”(2007-06-05),直指此次调整其实是国际资本打压的结果,认为中国股市不能一味地听任外资投行“大合唱”,集体唱衰中国股市,我们却毫无防范,甚至不自觉地替他们买单。评论在分析外国投行的良苦用心时,运用中国股市发展历程中的事例,说明外资在中国股市由2245点跌到998点的过程中,抄到了该轮行情的“天底”,在股市后期的一路上扬中,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并在3000点附近全身而退,准备等待股市回调。然而由于中国经济形势的健康发展,沪深股市的惊人表现以及广大中小投资者高涨的热情,使得股市在轻松越过3000点后一路飙升,很快又冲过了4000点大关。因此,国际投行希望通过力劝政府出手打压股市,以获得机会建仓,进而获得“政策红利”。在牛市的进程中,最大的风险往往来自政策的不确定、不稳定与不可测。国际投行正是看准了中国股市的这个最大软肋,才不惜违背自身的价值观念去诱导中国股市的“政策市”卷土重来。评论最后语重心长地告诫:“未来的中国股市往何处走,是重复‘过热——打压——低迷——刺激——过热’的循环,还是走上一条积极健康、符合广大投资者和全体国民根本利益的发展之路,现在必须要准备想清楚了,因为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和资本来交学费了,也因为这样的损失代价太大了,我们无法承受。”该评论站在平衡立场,在全面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复杂形势下,既指明股市中存在换手率过高投机过重的非理性行为,也指出政府在出台具体政策时要慎之又慎,不能给外资假以机会而使中小股民永远成为政策市的牺牲品。

财经媒体一方面要加强经济报道“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同时要进行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疏导工作。疏与导,是辩证的统一,疏中有导,导中有疏,又疏又导,疏导结合。如果新闻媒体对民众迫切需要的新闻信息能及时提供,对民众希望回答的问题能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对民众正确的舆论能及时传播,对社会上的流言能予以澄清,既不畏上也不媚下,那么,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就能取得很大的效应,就会给构建和谐社会增添精神动力。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

上一篇:单位租车协议合同范本下一篇:厦门动物学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