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共12篇)
1.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 篇一
人教版四上《白鹅》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白鹅》是丰子恺老先生写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以活泼、诙谐、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一只高傲的白鹅的形象。以“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进行了细致刻画,而反语的应用,更显得这只鹅虽然固执迂腐,却率真质朴,憨态可居,文中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个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具体感性的思维正向抽象的思维转变,学生对于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中感悟、从读中品味。我们只有帮助学生建构的感性的语文世界,才能品味到语言的精妙之处。因而,本文最大的教学价值是训练学生在读中去领会语言的独特与精妙之处,初步掌握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拟人、对比、反语)等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细致。【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词句,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感受这只白鹅的高傲。
2、学习作者运用对比、反语以及明贬实褒的写法,感受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学以致用,用这节课学过的写作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出白鹅高傲的特点的。难点:从那些看似贬义的词语中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丰子恺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以画导入,谈话导题;
二、检查反馈,整体感知;
三、品悟语言,深入理解;
四、练笔拓展,深入体会。【教学过程】
一、以画导入,谈话导题 上课初始,谈话引入:同学们,漫画是一种让人开怀大笑的艺术,喜欢看漫画吗?咱先看两幅漫画(示图:瞻瞻的脚踏车、给椅子穿鞋子)。引导学生说说对这两幅漫画的感受。介绍作者:这两幅画的作者都是我国著名的漫画家丰子恺先生。他的画幽默风趣,文章也别具一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具有漫画般风味的一篇文章《白鹅》 板题:看图上,原先的鹅字,是“我站在鸟上”,人高高在上动物的地位却低微,现在这种写法已经废除了,变成了“我和鸟一靠,立刻嘎嘎叫。”板书:白鹅(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我以丰子恺老先生的两幅漫画导入新课,漫画拉近了学生与丰子恺老先生的距离,也激起了学生读一读丰老先生的文章——《白鹅》的兴趣。)
二、检查反馈,整体感知
1、大家都预习了课文,我选了几个词语代表,这些词语能读准吗?
大模大样 供养不周 窥伺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厉声呵斥 奢侈 譬如 净角 在这个过程中,我重点指导读音:供养不周的供读一声。然后我帮助学生了解净角是什么?因为这个词语远离我们的生活,净角是京剧里的净角就是京剧里的一个行当,也叫花脸,多指一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的男子
出示净角画面,这都是净角,浓重的色彩,夸张的画面,也是我们国萃之一。
2、课文朗读的抽查:看来大家下功夫预习了,文章读通顺了吗?选一个小节来检查一下吧!
3、大家反复读了课文,这只白鹅一定给你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鹅,你评价一下。
其实文中用了一句话就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怎样的动物,谁先找到了?板书: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设计意图:在这一板块中,我要实现3个目标。通过学生预习课文来帮助学生扫清阅读的障碍。一是读准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因为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三年级的阅读课,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二是能正确朗读课文,三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下面的第三版块,我抓住“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这句话,带领学生紧紧围绕“读”展开教学,真正带领学生读书,在文中徜徉。感悟文章的主题: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三、品悟语言,深入理解
这一环节我主要围绕“高傲”一词从叫声、步态、吃相三方面展开教学。
1、在和白鹅的相处中,丰老先生又发现她的高傲表现在哪些地方呢?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① 一起读读这两句话,这两个句子都突出了一个词语:高傲
② 大家看看第二个句子中的一个“更’字,说明白鹅不仅姿态高傲,而且叫声啊,步态啊,吃相啊都很高傲。联系上下文,我们看出来,这是一个什么句?(学生回答:过渡句 中心句)
教师评价:恩,用心读书了,那你知道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吗?对于过渡句,中心句的作用,学生虽有接触,但有的学生是不明确的,因此我出示课件,帮助学生把握这一知识点。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以“怎么写”为着眼点,引导从课文的中心句、过渡段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表达顺序。)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鹅的叫声、步态、吃相表现出怎样的高傲劲呢?(板书:叫声、步态、吃相)我们还是从文中找找具体的词语句子来理解,快速默读3—7自然段,画出描写鹅叫声、步态、吃相高傲的句子。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词语,动手批注或画画,调动形象思维参与解读文本,从形态、声音理解和感受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既培养了学习方法和习惯,又丰富了语言积累。)
3、品读中感悟白鹅叫声的高傲。过渡:“花开三朵,各表一枝”,让我们先去听听鹅的叫声,谁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些词直接写了鹅的叫声? ②学生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词语?
(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短短的一段话,连续三个词语都在说鹅的叫声,咱们先来读读感受一下这三个词。你们有发现了?这个字读“嚣”
大家看它头上长有四张嘴,真够吵闹的,嚣就是吵闹的意思,吭,多音字,还有一个读音是“不吭声”的“吭”,在这里是“喉咙”的意思,引吭大叫是 扯开嗓子大叫。
仔细一数,不得了了,这些词连在一起看,总共有八张嘴,这些词统统说明鹅的叫声那叫一个字:学生有回答响!有的回答吵,老师接着问:两字 ——-响亮。③看这个场面,如果用一个词来说,此时,鹅群正在-----(引领学生重温这三个词)
所以文章这样说: 出示句子,男生读
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好,咱们听听咱班男生这么多张嘴,能读出鹅的叫嚣吗?让我们期待着。
④好了,假如现在门外响起了脚步声,鹅又开始厉声叫嚣了,你猜它在叫些什么?请一个鹅语翻译。
1.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好像在说“_________”
2.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似乎在说:“_________”
刚才我们读的句子,作者除了用生动的语言直接描写了鹅的叫声高傲,还用什么方法写了这只鹅的叫声?(学生会发现:作者把鹅的叫声与狗的叫声比较)你说得对,这种写法就叫对比,作者在文中多处都用到了这种写法,有心的孩子在下面的学习中还会发现。
⑤难怪,它的旧主人说:“养鹅等于养狗,它也能看守门户。”据说公元前390年前的一天,高卢人夜袭罗马城,就是鹅群首先听到敌人的脚步声,立马高叫不息,惊醒梦中的士兵,才避免了一场灾难,叫声高傲的鹅自古以来是功臣呢,英国的威士忌酒厂旁就驯养着一群白鹅护卫队呢!正是因为鹅的勇敢尽职,它的高傲才显得那么可敬。读到这里,你喜欢这只白鹅吗?那就带着你的喜爱之情夸夸这只白鹅——学生齐读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设计意图:在教学鹅的叫声这一环节,我通过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语“厉声呵斥
厉声叫嚣 引吭大叫 ” 通过品读关键词,感悟鹅叫声的严厉、大声,进而理解鹅的高傲。然后重点品读句子“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在反复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课文补白说话训练,“鹅会叫嚣什么?”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鹅对人大声、严厉的叫喊。让学生再次感悟白鹅的高傲形象,使它深入学生心间。由此感慨,难怪它的旧主人会说“养鹅等于养狗,它也会看守门户”并补充介绍高卢人夜袭罗马城,白鹅护卫队的勇敢尽职,学生忍不住把鹅的叫声部分读成一句话——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4、过渡:欣赏了鹅叫声的高傲,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鹅走路的样子。谁来读读你划出来的句子,鹅是怎样走路的?
出示: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①
一读,发现问题。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学生们是这样读的……从他们的朗读中,我知道了他们并不知道净角是怎样出场的。因此,有了下面的设计: ②
二读:欣赏录影,指导朗读。
哦,看来还未见过净角出场吧,相信看过之后一定会读得更好,想看吗?(课件演示净角出场)你对净角出场想说什么?对,鹅就像他这样走路的,那你怎么读这句话? 在这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会多请几个学生,以不同的形式个人读,集体读,帮助学生理解白鹅走路犹如净角出场的大模大样。③
三读:感悟对比的妙处,体会白鹅步态的高傲。
过渡:这才是鹅走路呀,跟鸭子走路一样吗?我把鸭子请出来,你能读出它的不同来吗,练习练习,我把它请出来。(评价:这是一只老实的鸭子,你再来,再快一点。这才有味。
鹅呀你太激动了。字在你嘴里肯定很受罪,你咬它咬得太紧了。
真好,这才是读书呀,鹅就是这样走路的,有意思吗?)(设计意图:在教学鹅的步态这一环节,我先引导读读课文,感受白鹅走路的特点——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像净角出场。在初读中我发现学生对京剧中净角一角比较陌生,所以我运用了录像,请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鹅走路的步态和净角的相似之处,感悟净角出场的大摇大摆,以及他和鹅走路步态的相似。感悟作者观察的仔细,用词的准确,在指导朗读中并体会鹅走路的高傲。接着引导学生到文中找找鸭子的走路特点,并通过对比朗读读出鸭子与鹅不同的走路姿态。在读、读、再读中了解对比手法的妙处,为下文狗与鹅的对比学习奠定基础。)
5.过渡:他的吃饭更有趣,文章写的篇幅很多,5.6.7三个小节,赶快默读,看看他的吃饭怎么有趣的。(1)交流发现
①学生读,找到的举手? ②交流 哦,有人已经发现了鹅是怎么吃饭的,谁先来?(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评价:哦,这么多花样啊,还谁读,你说怎么吃的(鹅是吃冷饭的……)评价:哦,这么吃的,你说 好,鹅就是这样吃饭的。(2)理解三眼一板 出示鹅吃饭片段
我们来读一读,读完之后让全场人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怎么吃饭的。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吃一口泥和草。哦,我听出来了先吃一口冷饭,再喝……然后再到别处吃一……,再吃一口冷饭,再喝……然后再到别处吃一……,这种吃饭的方法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是——三眼一板板书(三眼一板)
三眼一板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做某种事不打乱顺序)那鹅吃饭的顺序是什么,指名学生读给大家听听。老师问:明白三眼一板了吗?有趣吗?吃饭的东西能少吗?顺序能打乱吗?这就是三眼一板。再有趣的读一读这句话(3)体会反语及喜爱 多有意思呀,就是它这三眼一板的吃饭方法,我们的鹅老爷为我们上演这样一幕,读读这一幕,这会动的一幕。出示:
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白鹅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等它吃过一口饭,踏着方步去喝水、吃泥、吃草的当儿,狗就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看它再吃了一口饭,再走开去喝水、吃草、吃泥的时候,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饭罐已经空空如也。①
学生生读
因为我在这里刻意篡改了课文,许多细心的学生在读中发现了问题,(课文多加了一个白字,少了一个老爷)这时,我反问学生:白鹅和鹅老爷有什么不一样吗?(白鹅就体现不出他的脾气,白鹅感觉不到高傲,鹅老爷可以让人知道他的高傲,如果换成白鹅就不知道他有多威风了。)
老师评价:鹅老爷多有派头啊,不能换,真有趣,好,就让我们把鹅老爷上演的这一幕读出来,读出一幅活画面,能吗?赶快练一练。
②
学生练习后,指名学生读。教师师指导(都知道的读法)读到窥伺处 窥伺是偷着看,你这么大声鹅就来看着了 太慢了,你这狗太慢了,哪能吃上饭啊 扬——长——而——去,多得意啊!③
教师表演范读
听你这样一读我也想读。看着我读。有趣吗,可以这样读一读吗? 谁来读,你来,大家期待着关注着。
评价:叫我说什么好呢,就一个佩服。我发现我再也不能读书了。
老师小结:鹅来狗去,狗去鹅来,一去一来,一来一去,带给我们多少欢笑,难怪作者愿意像堂官一样不胜其烦伺候这位鹅老爷,作者喜欢它吗?你喜欢他吗?让我们再一次带着我们满满的喜爱夸一夸他——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看来作者所说的高傲、架子十足、鹅老爷、不胜其烦都是反语,这么一个令人喜欢如此有趣的家伙,谁能把它忘了呢,难怪作者在这篇文章的原文中曾这样写到:
出示:我的房子要卖的前几天,我把这白鹅送给了远方的友人,送出的几天之内,总感觉自己与一个朋友诀别了,心中十分的留恋……
作者会留恋什么呢?如果此时你也在这送别的场景之中,你会留恋些什么呢?(设计意图:在教学鹅吃相的这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读中积累,感悟鹅的高傲。先引导学生理解鹅是这样吃饭的,理清课文的脉络,通过品读借助音乐课上的节拍理解词语“三眼一板”,知道鹅吃饭的时间、吃饭的东西、吃饭的顺序从不改变,感悟鹅吃饭的古板好笑,架子十足。在品读鹅与狗较量的这一环节,我故意把“鹅老爷”错打称“白鹅”让学生理解鹅老爷的意思,作者以“老爷”称呼鹅,更显示了鹅的神奇、高傲,换不得。通过狗的伺机偷吃和鹅的视而不见进行对比,在指导朗读中理解鹅吃饭非要有人侍候不可。感悟鹅老爷架子十足,高傲形象深入人心。)
四、练笔拓展,小试牛刀 1.背诵课文中喜欢的部分。
2.模仿本文丰子恺先生的白鹅的写法(对比、反语),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应该引领学生经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语言学习过程。设计这两个作业一是为了积累语言,二是为了运用语言,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板书设计】
15.白鹅
叫声 厉声叫嚣 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步态
从容不迫
喜爱之情(反语)
吃相
三眼一板
2.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 篇二
从网上搜索“数学猜想”能找到200篇已发表的相关文章, 其中2011年31篇, 2012年46篇, 2013年26篇, 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可见数学猜想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得到了高度重视和广泛运用。有些教师在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方面得心应 手、效果显著。但是, 流于形式、盲目急切、貌合神离的所谓“数学猜想”也为数不少。
1. 猜想流于形式, 缺乏目的性。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能收集、选择、处理数 学信息, 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但是很多教师在选择提供给学生的数学信息时, 往往不注重信息的合理性、目的性、知识性, 导致学生漫无边际地猜, 既不能进行新旧知识的连接, 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2. 猜想一猜而过, 缺乏过程性。数学猜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 它的本质属性是思维活动。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中明确要求让学生“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数学活动中, 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可见数学猜想是存在于大部分学生的活动中的, 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 不能一猜而过。
3. 猜想貌合神离, 缺乏主体性。数学猜想是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的一种猜想, 它的主体是学生, 主角也是学生, 这个思维活动的过程不能由他人代劳。
数学猜想没有目的性, 没有一个思维活动的过程, 或者思维过程被教师越俎代庖, 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猜想能力, 还会使小学生本来就处于萌芽状态的、脆弱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加速丧失, 实在是得不偿失。究其原因, 还是在于教师对数学猜想的理性认识不够, 对如何开展数学猜想的方法和策略缺失。那么什么是数学猜想呢?小学数学教学中又要如何开展数学猜想教学呢?笔者对此展开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思考。
二、概念内涵
1. 概念界定。数学猜想是依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 对研究的数学问题进行观察、归纳、类比、联想后, 对未知的量和关系作出的一种猜想和判断。数学猜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 是一种推理, 也是一种数学想象。
侯月平在《数学猜想教学的实践研究》中提出“提出问题→数学猜想→总结”的教学模式。第一部分, 提出问题。第二部分产生数学猜想, 可以分为 :①观察。通过观察对数学问题获取信息。观察其图形、结构、数量关系, 从而去寻找其规律或性质。②提出数学猜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类比, 提出自己的猜想。③验证猜想。学生和教师一起对刚才所提出的各种猜想逐一进行验证, 最后形成最终猜想, 然后进行证明。第三部分, 总结。
2. 意义作用。在数学教学中要逐步加强学生对数学猜想方面的训练, 它对小学生学习具有重要价值。
(1) 数学猜想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方式。
创新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 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学生通过数学猜想学习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方法, 进而产生问题, 而问题是创新的源泉。
(2) 数学猜想能拓宽学生的思维, 提高学生的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量事实证明, 教学中不论是概念的产生, 还是公式、定理的发现, 规律的探索, 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都可以引导学生去进行数学猜想, 从而使学生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测、探索, 可以引起学生的求知愿望, 使其思维更加积极主动、灵活, 拓展学生的思维。
(3) 数学猜想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开放和谐的情境中, 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数学猜想, 将有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不同的数学感悟, 最终达到在数学理论知识上各有所获。鼓励数学学习中的猜测性学习, 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有效方法。
(4) 数学猜想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猜想的思维要点是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 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猜想。在数学教育中, 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 猜测数学问题的解法, 猜测数学问题的结果, 猜测数学问题可能形成的新概念或新命题, 实际上调动了学生的的数学好奇心。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合理、积极的猜想, 实际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热情, 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
三、教学策略
开展数学猜想是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的。数学猜想可以从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产生, 可以从观察材料的共性与特性中产生, 可以从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产生, 可以从思维品质的活动过程中产生。面对多种途径, 笔者提出这样几个教学策略 :提供丰富具体的感性材料, 求“连”;创设开放和谐的问题情境, 求“活”;注重思维品质的训练培养, 求“实”。下面以《商不变性质》教学为例具体阐述。
1. 提供丰富具体的感性材料, 求“连”。数学猜想是“依据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 “已知的事实和数学知识”可以理解为是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如何调动这些, 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能够连接新旧知识点的数学学习素材。由此可见, 提供丰富的材料和背景, 是学生进行数学猜想的基础。
《商不变性质》的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活动主要如下图。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提供能够进行“观察”的素材。素材要能够连接新旧知识, 既简单明了又要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摘得到”的感觉。笔者是这样安排的 :
片段一 :已知60÷20=3,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 (0除外) , 商有什么变化?
60÷20=3是学生已知的,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 (0除外) ”给予了学生一个具体操作的方向, 不至于让学生的探究漫无目的, 而且这样操作后形成的素材是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商有什么变化”给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 用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产生联想, 而且因为是根据学生自己前面的操作结果而得来的联想, 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推断, 有利于学生产生合理的数学猜想。
因此, 素材的选择要简洁明了, 具有操作性, 能连接新旧知识点, 能引发思维进行思考。这样的素材有利于学生马上进入活动状态, 操作活动有目的性, 又有自己的个性, 为学生能够产生数学猜想提供了思维的支点, 是开展数学猜想活动的先决条件。
2. 创设开放和谐的问题情境, 求“活”。心理学家罗杰斯说 :“人的本性, 当它自由运行时, 是建设性的和值得信赖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课堂环境是人自由运行的基本保证。心理学表明, 当人的心理感到安全时, 他可以自由地进行发散性思维, 可以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火花, 不会担心别人的笑话与讥讽。
设置一个宽泛的问题情境, 引发学生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 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具备一种对新知“急需突破”的迫切心理, 从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即猜想。
片段一 :已知60÷20=3,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 (0除外) , 商有什么变化?
学生操作后反馈板书成 :
商有什么变化, 学生看板书已经一目了然, 同时新的疑问产生了 :为什么商都不变呢?
师 :回忆得到的新算式中被除数与除数是经过了怎样的变化, 大胆猜一猜, 你发现了什么?
生1 :6÷2=3, 被除数60除以10, 除数20除以10, 商还是3。
生2 :我从3÷1=3到6÷2=3 , 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 商不变。
生3 :我从24÷8=3到6÷2=3 , 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商也不变。
生4 :我发现被除数、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商不变。
师 :凭你的经验, 你还有没有其它的猜想了?
生静静的, 一会儿后有生自言自语 :加上一个数可以吗?
生5 :我想,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 商不知道会不会变。
师 :你觉得会不会变?
……
一个能够激发学生猜想、鼓励学生创新意识的课堂必然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民主氛围浓厚的、互相协作探究的、能对问题畅所欲言的课堂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 每个学生求知的欲望被不断激发, 灵感的火花能被及时发现和保护, 思维才更具有发散性, 创造也才会接踵而至。因此, 一个开放和谐的课堂是学生思维求“活”的前提, 是数学猜想的种子萌芽的必备环境。
3. 注重思维品质的训练培养, 求“实”。数学猜想的思维品质是观察、归纳、类比和联想, 在《商不变性质》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观察、归纳、类比的训练与培养, 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猜想, 发展思维品质。
观察要引导学生观察共性与特性以及事物间的关系, 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观察, 学生便会像案例一中那样, 只看到一个数字, 不能看到其中的关系, 也就很难产生合理的猜想了。观察力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片段一中, 观察一组学生自创的算式, 从共性来看, 这些算式的商都是3 ;从个性来看, 每个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不一样 ;从他们的关系来看, 似乎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寻的。
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猜想, 对于学生而言难在表达。小学生往往只能表达一些表象的认知, 需要教师适当点拨让他们完善归纳的结果。这个过程需要适度把握, 点拨过多便会代替学生的思维, 点拨过少又会让学生的思维“跳不起来”。类比是指由此及彼, 或触类旁通。联想是对与其他事物的结论、发展规律或某类问题的研究方法相关的联想。
片段二 :
师 :现在大家有了四种猜想, 很多同学对这几个猜想的想法也不一样, 我们怎么办呢?
生 (齐声) :验证。
师 :怎么验证?
生 :再举一些例子看看。
师 :四人小组合作验证, 要求下结论的时候要提供证据。
(学生合作验证后反馈。)
生1 :我们的结论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商不变。我们的证据是这些算式。 (本子上写着许多商是3的算式)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或减去相同的数, 商不一定会变。因为如果这个数是零的话, 商就不变。但是如果这个数是2, 那么6÷2=3就变成了8÷4=2 , 商变掉了。
生2 :我们觉得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的时候, 这个数不能为零。而加或减的时候刚好相反, 只有是零的时候才符合。
生3 :你说的我不赞成, 加或减的时候不是只有零才符合的。我们发现当被除数和除数相等的时候, 加或减去同一个数后, 商也是不变的。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商都是要变的。
生4 :既然加或减的情况只有几种特殊情况下才符合, 那么这个就不能称为是规律了。我们觉得只有乘或除以这样的才能算是规律。
师 :既然如此, 那么大家都同意“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或减一个相同的数, 商不变”这个猜想不成立了吧?
生 (齐声) :同意。
师 :承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商不变”?
生1 :同意。但是要加一个条件, 零除外。 (师补充板书)
生2 :我不同意。我们刚才虽然做了很多题目, 但是都是根据60÷20=3变化而来。万一这个规律只对这一组题目有用呢, 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看看其他的题目, 才能再确定。
师 :你说得很对。数学是一门科学, 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次验证, 看看其它的题目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
片段中, 学生又一次进行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的思维活动, 然后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说, 数学课上要注重“实实在在”的思维品质的训练培养, 猜想才能腾飞。
四、启示思考
1. 数学猜想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但后进生要如何激发?数学猜想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观察、归纳、类比、联想, 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 是新时期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是有些孩子由于内向、基础薄弱, 往往只是陪同学进行整个活动, 他仅仅在一边旁观, 既不跟着学习, 也不跟着思维。那么, 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 要采用怎样的措施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2. 资源统整可以拓展猜想的学习内容, 如何进行分类?应新课标的要求, 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可以进行猜想教学。教师有必要对小学阶段的教材进行整理, 尽可能挖掘能够进行猜想教学的内容, 进行资源统整。
人教版教材中四大领域的内容都有这样的内容, 教师需要认真解读教材, 可以选择让学生猜定义、猜解题方法、猜答案、猜问题等。
3.苏教版四上《习作6》教学设计 篇三
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卡通人物,瞧,深受你们喜爱的卡通人物来了。课件逐一出示下列卡通人物图像:
2. 你还知道哪些卡通人物,请你以“( )的( )”的句式说一说。
3. 这些卡通人物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故事,有的惊险刺激,有的幽默滑稽,有的让我们增长了不少知识,还有的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谁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卡通人物,讲一讲他(她)的故事。
4. 我就选择“××的故事”作为题目,行不行?请大家看《习作6》的第2自然段。(学生看书、交流后, 在原来的板书“卡通人物”前后,教师红笔增添板书:“新编、故事”,即“新编卡通人物故事”)
二、 比素材,感悟方法
1. (课件出示图片:兔巴哥、秃鹫)同学们,请你们展开想象,这只兔巴哥和秃鹫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
(1) 学生即时创编,2~3位学生交流。
(2) 接下来,我再请一位同学读读下面一段文字,请你也给他打分,并谈谈读后感受。
一天,免巴哥坐在洞口津津有味地啃着美味的胡萝卜,天空中忽然飞来一只秃鹫。秃鹫长着镰刀似的嘴巴,光秃秃的脑袋和灰而无神的眼睛。它对准兔巴哥俯冲了下来,但兔巴哥继续啃着它的胡萝卜,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儿。这只秃鹫冲到洞口对兔巴哥说:“我要把你带回家煮着吃。”兔巴哥灵机一动,不慌不忙地说:“好啊,不过你先等一等,我进去冲个澡再出来。”秃鹫想:“反正它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不如我就在上面等它出来直接抓回家煮着吃,不用再洗了,嘻嘻。”就这样,秃鹫在洞口等呀等,迟迟不见兔巴哥上来。突然,它听见兔巴哥在洞里唱道:“我正在舒舒服服地洗澡,上面有只笨秃鹫在等着我……”秃鹫被激怒了,气得掉转脑袋“嗖”的一声钻入了兔洞,只听“咚”的一声,秃鹫被兔巴哥后腿一脚踢断翅膀,踹到半空,摔了个半死,半天回不过神来,兔巴哥趁机逃走了。
2. 同学们,你们真是火眼金睛,藏在文中的写人“四要素”被你们一一道破,如果你在创编故事的过程中合理安排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你的文章就会非常具体、生动,吸引读者。
三、 编故事,指导构思
1. 你打算为哪个卡通人物新编故事呢?你可选择原有的卡通人物,也可选择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来新编故事。需要帮助的,可看一看老师的大屏幕和自己的预习表格,以此给你带来灵感和帮助。
2. 学生交流,当众点评。
3. 小组互评互改,共同探究
4.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 篇四
《乌塔》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的一篇略读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全文叙述的事情具体清楚,揭示的主题耐人寻味。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指导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就课文的学习提出自己关心的问题,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这对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教学时要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表对此事的看法和自己的见解,并愿意与大家交流阅读感受。此外,文中的乌塔无论是在行动上还是理念上都与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有着极大的反差,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会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儿童的成长经历,而且学生在对比中认识要增强自己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根据文本特点、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2、能对文中的人和事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强自立的意识。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教学难点是感受人物的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
根据以上思考,我觉得在教学呈现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点:
1.大胆放手,自读自悟要“足”
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大的目的也就是让我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因此实施略读教学要大胆放手,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读自悟。
因此我组织学生明确课型后,给学生5分钟时间去初读,想办法读通读顺,在这过程中,好的学生可以走几个来回,即使是能力最弱的学生,他们也会有足够的机会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课文给读完。在引导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的片段中,先是读读课文,自己试着说说。在学生出现概括困难时,我用填空题作为扶手帮助学生。在优生示范后,我并不就此而止,而是把学生的个体学习转化为群体学习,再次鼓励同桌互相说说课文内容,学生便能简洁地说出课文内容。
2.反复斟酌,重点聚焦须“精”
略读课文讲究“略中有精”, “精”读的点要更突出、集中,要与文本的主题内涵和教学目标紧密联系。教师需要反复斟酌,寻找准确的着力点,从而使力气真正花在刀刃上,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我选择 “精”的着力点在讨论“乌塔是个怎样的女孩子?”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反馈时,我的处理不是平均使用力气,而是重点点拨句子“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和“乌塔对我这番解释很不满意,马上反驳说:‘……爱孩子,为什么就不能让他们单独出门?我不明白。你的话不合逻辑。’”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调动生活经验,理解“反驳”“不合逻辑”“为什么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等语句,然后,“再读读这两处语句,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感受作者的表达准确,以及乌塔的个性鲜明,体会乌塔在行动上的独立,正是基于精神上和思想上的独立。
3.提示引路,语文实践重“法”
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法,循法而学。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这段学习提示,努力挖掘学习提示的引领资源,指导学生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在这个大框架的建构下尝试运用其他方法开展字词句的学习和感悟。我让学生明确略读课文的课型,自主学习提示,画出学习任务“①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②乌塔这样做好不好?把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并根据学情给予一个扶手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在关键词语的教学上也是渗透以各种方法,如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重点词语“惬意”、“反驳”等词,抓住学生可感受得到的方式让学生感性地理解。
4.整合资源,课外拓展求“宽”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在进行课外拓展时,必须充分挖掘单元主题资源,促进课堂学习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的互为补充。如本课的教学,插入的拓展内容有欧洲的简要介绍,联系生活实际的练笔写话等。
预设总是理想的,生成总是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着,与预设有差距。
在本校的“听班制”活动中,因为手表出了问题,看错了时间,前半节课花的时间太多,后面的环节来不及呈现。
在泽雅一小的送教活动中,因为泽雅的学生学情的原因,在初读,概括主要内容的教学展开上花了很多时间,所以以学定教,重点点拨的点只保留了一处,即乌塔思想独立,有自己见解的内容。在理解“不合逻辑”时,学生换词理解为“不对”时,表述不是很准确,本来要联系上下文让学生再深入体会,也因为没有时间而作罢。
[再次感悟略读课文教学--人教版四上语文《乌塔》第一课时教学反思(人教实验版四年级上册)]
★ 四年级语文习作教学反思
★ 四年级习作五教学反思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习作范文
★ 四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习作八范文
5.人教版四上大数的认识教案 篇五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2-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3、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4、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教学难点: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师谈话: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请同学们小组内读一读这些数。
680 5800 520 5000 4700 3070 8003 6009 1040 7200 605
3、同学们,这些是我们已经认识的比较小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4、放录音及出示数据:
各位观众:今天是2000年12月20日,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出全国人口共计12595330000人,其中北京:13819000人,西藏:2616300人,四川:83290935人,河南:92560000人,新疆:19250000人,黑龙江:36890000人,山东:90790000人
这些数都是比较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设计意图:回忆万以内的数,是为下面学习亿以内的数作铺垫;一是巩固复习这部分知识,同时为下面认识亿以内的数作准备.)
二、合作学习,形成结论
1、自主学习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一百万是多少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2、合作学习例1
(1)小组讨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2)试着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板书数位表)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北京 1 3 8 1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设计意图:对照数位,出现4个不同的数。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第一个是个级的数,让学生自己读;第二个是万级的数,给出读法;第三个是中间有0的万级的数,让学生自己试读;第三个也是万级的数,但中间和末尾都有0,给出读法。这样在教师引导和自主探索中,使学生学会读亿以内的数。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的1题数数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
2、填空。
(1)从右边起,第四位是()位,第()位是万位,()位在第九位。(2)3068257是一个()位数,最高位是()。(3)1个万里面有()个干。
l0个千万是1个()。(4)5080020是由5个()、8个()和2个()组成的。
(5)50500050左边的“5”在()位上,表示()个();中间的“5”在(()个()。
3、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北京 3 8 1 0 0 0
↑
6.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掌握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应部分。
3、能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4、学习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学生自己说说自己所了解的猫的特性。板书课题
课件展示猫的相关资料。(以活动图片为主)
二、品读理解
(重点学习1-3自然段)
1、自由朗读1—3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找出猫的古怪。
全班交流反馈。板书:
老实
贪玩
尽职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胆小
勇猛
2、自由品读第1自然段表现猫古怪的句子,注意品读感受。
3、师生互动,交流感受,体会古怪
4、猫的“老实、贪玩、尽职”各表现在哪些地方?
(1)抓住“乖”,品读猫的“老实”。
(2)品味贪玩:猫贪玩出走后,会有谁用什么方法呼唤猫回来?
(3)品味“屏息凝视”。
意思?屏息是否就是不呼吸?
(4)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可是)
(5)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
5、学习第2自然段。
(1)过渡:猫的性格古怪体现在它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找出猫温柔可亲和老舍爱猫的句子。
(2)交流朗读
(3)学习背诵
6、学习第3自然段。
(1)猫的古怪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2)明确猫的“胆小”与“勇猛”。
(3)找出相应的句子并标注。
三、作业
7.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 篇七
王红梅
教学目标
1认识7生字,会写“凭 贪”等生字,正确读写“性格” “任凭” “贪玩”等词语。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通读品读重点语句,感受猫的性格特点并体会作者爱猫之情。
3学习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张图片【大屏展示猫图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猫【指名回答】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猫》这篇文章。【板书课题】15猫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70页,按要求朗读课文【大屏出示朗读要求】 ﹙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边读边想,划出能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二、课前检测
(一)导语:现在老师检查大家字词掌握情况【大屏出示】 性格 任凭 贪玩 尽职 屏息凝视 稿子 变化多端 跌倒 开辟 枝折花落 学习要求︰
1、同桌互相读
2、开火车读
3、指导书写“凭”
三、学习课文 ﹙一﹚导语:课文读通了,能说说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吗?【指名说说】
【大屏出示】
1、大猫的古怪。﹙1--3﹚
2、小猫的淘气。﹙4 ﹚
﹙二﹚导语:把这两句合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就叫摘录法。这节课我们学习前自然段。一起来看看猫的性格究竟有多怪?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课文时从哪几方面写猫的性格古怪的。
学生汇报﹙老实-----贪玩-----尽职﹚【板书】
1、导语:作者是怎样把老实这一特点写具体的?【指名回答】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同学们,邻居大哥来老舍家坐客,老舍说:“我家这猫,说它老师吧„„【板书:用具体事例】”
2、导语:作者是怎样把“贪玩”写具体的呢?【指名回答】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邻居大嫂来老舍家做客,老舍说:“我家这猫,说它贪玩吧„„”【相机指导品读句子】
【大屏出示】任凭谁怎么呼唤„„
谁怎么呼唤„„
指导用“任凭„„也”练习说话
小结:介绍猫就像在说自家儿女一样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了人爱猫。,那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来读读这段。【指导感情朗读】分工读,老师 男生 女生
﹙三﹚导语:同学们,老舍先生家的猫性格古怪还表现在哪些方面?运用第一自然段学到的方法自学第2—3自然段。边读边划出表现猫性格古怪的句子。
1、学生自学
2、指名汇报交流
【大屏出示】高兴时,温柔可亲
3、相机指导:丰富多腔【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划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猫亲人】
导语:猫不高兴时,会怎么样呢?学生回答:一声不出
【四】同学们,那第三自然段中还有哪些具体表现猫性格古怪的句子呢?
学生交流汇报
【大屏出示】什么都怕 胆小
什么都不怕 勇敢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老舍先生笔下的猫让我们再来看看周而复笔下的猫。
【大屏出示】周而复《猫》选段
学生读完后想想周而复《猫》和老舍《猫》在写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呢?【指名回答】
8.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 篇八
识》教案
大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一课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和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生活中大数广泛存 在,对大 数的认识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拓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 的最基本的数学基础之一,本节课的学习能起承上启下作用,更 为学生今后学习亿以上的大数奠定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百 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正确读写亿以 内的数。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和应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 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难点:
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读写数位较大的数目。
教法学法:
引导探究,设疑求证法为主,以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法。动手 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计数器,课件,多媒体,数字卡,数位卡和数级卡。
课时划分:
14课时
第1课时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结合素材,使学生感受亿以内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
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体会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明确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 关系。
教学方法:
采用观察法和发现法,教师要适当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 数一数,拨一拨的活动中感受到认识大数的必要性,并建立一 定的数感。
教学准备:
数位表、计数器、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常遇到、用到比万大的数,现在老师想利用几组数据来展示生活中更大的数。
黑板出示; 1.我国领土面积为9600000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
2.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720000平方米。3.国家大剧院蛋壳面积约为35000平方米.4.北京天安门广场的总面积是440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0000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5.2018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市人口19612368人。
学生根据所出示的内容读给大家听。并请学生说出一些大数的事例。提出问题:以北京市人口数为例,你知道这个数中每个数字的含义吗? 师生交流总结。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复习请学生说出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2.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师生一起用计数器拨数,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一千,然后一千一千地拨,一直拨到九千。
提问: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十个一千是多少?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万,然后一万一万地拨,变拨边数,一直拨到九万。
提问:九万再加一万是多少?千位满十要怎样?认识十个一万是十万。那么十万十万地数,十个十万又是多少呢?(同桌讨论并在计数器上拨一拨)
照这样讨论下去,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交流汇报: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的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认识十进制 讨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即十进关系。
4.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
(1)学习数位
请同学们整理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亿位。
数为顺序表。
教师指出: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臵叫数位。
让学生江北京市人口数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师:现在你知道这个数中的每个数字的含义吗?
(2)学习数位分级 师:为了便于读亿以内的数,我国沿用了四位一级的计数规律,即从右起每四位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3)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做一做题。
三、巩固练习
1.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是(),10个一百万是()。
2.一个5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这个数是()位数。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9.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 篇九
1、知识要求
(1)认识并掌握课后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明白作者是怎样描写猫的。(3)体会作者的遣词用语,学会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力要求
(1)会查字典独立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2)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悟,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3、情感要求
(1)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培养学生逐步拥有关心动物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如何描写他的猫。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背诵全文。
教学工具
黑板 粉笔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课后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作者写小时候猫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猫激趣 开心导入(约3分钟)
师: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喜欢猫吗?你们想知道老师最欢猫的什么吗?老师喜欢猫的叫声,猫的叫声很细,让人听起来很温柔,感觉它很可爱。哪有哪位同学愿意学一声猫叫呀?(若学生反应不积极,则老师先学一声,在请一位学生叫一声)。猫的叫声都这么可爱,那它还有什么可爱的地方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老舍先生是怎样描写猫的。板书:猫—老舍
让学生课后了解老舍。
(设计意图:根据对本班学生的了解,向来都不活跃,那么这节课一开头就用学猫叫声活跃氛围,拉近师生距离,便于之后师生互动)
二、学习生字 了解课文(约13分钟)
1、学生演板 给生字标音并组词,生字如下: 乖 凭 职 痒 淘 辟 勃 跌 撞
若学生演板标音出错则集体改正。并要求学生集体读三遍。需要强调乖、淘、跌、辟四个字的读音与书写。课文中其他的生字要求学生自己查字典认识并掌握(比如蛇、梅等常见的字)。
2、回答问题 检查预习情况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板表现很不错,看来你们预习的很好。那么老师就直接问你们问题,你们有没有信心回答正确?(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段(集体回答),作者写了什么时候的猫(学生举手回答,老师可以相机引导)
答案:一共有四段。作者分别写了大时候的猫(长大了的猫)和小时候的猫(刚满月的猫)。
(2)那么哪几段写大时候的猫呢?哪几段写小时候的猫呢?(集体回答)
答案:1~3自然段写大时候的猫,第4自然段写小时候的猫。
(3)那么在作者笔下,大时候的猫是怎样的?小时候的猫又是怎样的呢?那我们接下来就去看看小时候的猫。
(设计意图:课前已经要求学生预习了,此教学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预习中是否认识生字和熟悉课文)
三 学习第四自然段(约15分钟)
(1)默读第四段,回答问题。默读完了,你读懂了什么呢?读懂了什么就说什么。(举手回答,老师相机引导)
可能答案:满月小猫学会淘气了,但是很可爱。
玩具简单,但是很贪玩。
玩耍经常跌倒,被撞倒,但不哭,继续玩。
胆子越来越大,捣乱花园。
(2)同学们的回答都不错,如果你家有这样一只猫,你会怎样评价它呢?(学生举手回答,答案不一)
(3)刚才同学们的评价也很不错,那作者是怎样评价的呢?在这一段哪两个词说明了作者对小猫的评价呀?找一找。答案:生气勃勃 天真可爱
师:你们真的很棒,马上就找出来了。从作者对小猫的评价来看,作者是很喜欢小猫的,接下来你们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抱着欢喜的心情,把第四段读一遍。(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师生互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了解小时候猫的特点)四 作业设计(约7分钟)趁学生朗读时,老师家庭作业写在黑板上。并拿出小练习册做完第一题“读拼音,写词语”
(1)抄写课后生字。(2)把“屏”“折”“闷”三个字的多个音节找出来,并抄写。(设计意图:这环节包括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的布置)五 课堂小结(约2分钟)
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时候猫(集体回答:小时候的猫)?小时候的猫是怎么样的呀(可爱 淘气 贪玩 捣乱)?对!它淘气,它可爱,它贪玩 它捣乱。那么这只猫长大了会怎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六 板书设计:
大时候(1~3)猫
可爱 淘气
小时候(4)贪玩
捣乱
勃勃生机 天真可爱
七 教学反思:
10.苏教版四上《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篇十
教材分析:
《田园诗情》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课,课文描写了荷兰水之国,花之园的田园风光,从“牧场之国”的角度展示了荷兰独特的异域风情。课文描绘了一幅由奶牛、骏马、绵羊、猪群、挤奶人、船只、灯塔构成的画面,体现了荷兰牧场和谐、宁静的特点,白天牧场是动物们的天堂,夜晚,一切都沉入一片静谧中,美丽富饶的荷兰就像一幅幅田园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体会和感受到荷兰田园那诗情画意的美以及作者内心深处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本文语言生动,形象传神,要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学情分析:
由于本班学生都来自农村,对外界很多东西不了解,所以就需要借助多媒体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展示,再加上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异城风情,更需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课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字。读读记记“极目远眺、仪态端庄、绿意盎然、骠悍强壮、辽阔无垠、悠然自得、默默无言、舒缓平稳”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积累文中佳词妙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情感态度价值观:品味、感情课文,体会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积累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对荷兰美景的赞美与向往。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积累优美词句。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大自然风光无限,前两天我们跟随课文先去了济南的什么地方?(泉城)见识了那天下闻名的七十二泉,又去了什么样的九寨沟?(诗情画意)领略了那儿神奇的美景。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欧洲西部的荷兰走一走,去感受那里浓浓的田园诗情.板书课题:11 田园诗情。(生齐读田园诗情)
师:看到田园两字,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 师: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 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意,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诗情画意的读出这个课题哪? 师: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地读一遍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荷兰,去感受那浓浓的田园诗情。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幻灯片)(1)读准字音,标出生字生词。
(2)读通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句,不读破句,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2.检查生词(1)检查读音
出示词语
极目远眺
仪态端庄
绿意盎然 骠悍强壮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默默无言 舒缓平稳 极目远眺:极,尽。用尽目力远望。
绿意盎然:盎然,形容气氛、趣味等洋溢的样子。本文指荷兰的村野乡间到处充满了绿色,洋溢着绿的气息。
辽阔无垠:垠,界限、边际。辽远广阔,没有边际。形容非常广大。
师:这些词语大家能读准它们吗?自由读一读,指名读,有没有想提醒他的地方?其他同学要注意认真倾听。师相机鼓励表扬。齐读。
师:老师发现有一个字同学们读得特别准,就是“骠悍强壮”的“骠”,这个词什么意思哪?形容马儿体魄强壮,跑的很快,大家看这个字是“票”加“马”字旁,你能给“骠”字换个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吗?
师:这些词语的意思同学们都理解吗?不理解的词师生帮助解决。(绿意盎然的幻灯片)(2)了解多音字
师:这是课文里出现的多音字,谁能把它读好?出示多音字图片。(佛载圈喝)师:同学们生字词掌握的很好,让我们把这些生字词带到课文中再次读课文,请同学们标出自然段。积累好词,并在好词下面做上记号。
师: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7,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朗读情况,谁喜欢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其他的同学仔细听。
师:这篇课文比较难读,老师这里有个长句子,如果这个句子你能读好,老师相信这篇课文你会读得更好!生练习读,指名读。并给予中肯的鼓励和表扬。(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读的时候,逗号的时候要稍微停顿一下,同学们试着读一读,齐读。
师:同学们看这个句子的句式:是……也是……,谁能用这个句式说一句话?练习说说。让我们再次齐读这一段。
三、默读课文,想象画面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你都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读后交流,相机板书:
奶牛图 郁金香
骏马图
家畜图
傍晚图
夜晚图
师: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金香,骠悍强壮的骏马,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的印象!那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哪?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学习!
四、指导书写
观察“顽”“牲”两个字,师写生空中描写,描红再临写。
五、布置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板书设计 田园诗情
奶牛图
郁金香
骏马图
家畜图
傍晚图
夜晚图
第二课时
一、激发引入、整体感知
1、师: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了欧洲西部的荷兰,去过荷兰的人都说这些田园风光很富有诗情画意,那这节课我们再来细细地,美美地欣赏品味荷兰的田园诗情。(板书:田园诗情)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看到了哪些的田园风光呢?(奶牛图 郁金香 骏马图 家畜图 傍晚图 夜晚图)
顽皮 严肃
偶尔
极目远眺
仪态端庄
绿意盎然 骠悍强壮
汽笛平稳
牲畜
辽阔无垠
悠然自得
默默无言 舒缓平稳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那一自然,多读几遍。
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边体会情趣。
3、自读自悟
4、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学分享,把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学们听。
5、大组交流反馈:
a、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b、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同学补充 d、有感情朗读
二、交流感悟,指导朗读:(预设一)、第2自然段
(1)“牛犊跑前跑后,活象顽皮的孩子;老牛仪态端庄,好似牛群的家长”(学生读
说喜欢的理由
指导读
诵读)
是啊,这句概括出了牛犊与老牛各自的特点;瞧,牛群这一家子多么温馨和睦,其乐融融啊!
(2)不仅是牛犊和老牛,草原上的奶牛也各具情态,有的——(师引读)这句话生动地描写了奶牛的活动或姿态,刻画了各自的特点,老师也很喜欢这句,准愿意与老师一起读好它。让我们走进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了几种神态的奶牛?指名读,出示奶牛的幻灯片。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生说,这美丽的花是荷兰的国花,让我们美美的齐读最后一句话。
(3)相信这片牧场,会因为大家精彩的想象而分外迷人,令人心驰神往的。描述得好,读得可要更好哦!让我们齐读第2自然段,读出奶牛生活的悠闲、有趣。(预设二)、第3自然段
(同样是学生读 说理由
指导读
齐读)剽悍强壮是怎样一种体魄!鬃毛飞扬又是怎样一种速度啊!辽阔无垠的原野没有了这些骏马,会怎样?
如果说刚才我们所欣赏的奶牛还是以静态、安闲为主的话,那么这里骏马则是挥洒了阳刚和奔放,请我们班的男子汉一起来读好这段。(预设三)、第4自然段
(1)不止是骏马和奶牛,绿色草原还是其他许许多多动物们的天堂般的王国,你是怎么理解“天堂般的”、“它们自己的王国”的?(2)学生交流感悟
(3)请一小组同学带着喜欢之情读好这一自然段,读出动物们的悠然自得!(预设四)、第5、6自然段
(1)相比之下,荷兰牧场的夜就另有一番独特的丰韵了,请同学们前后比较一下,你能说说荷兰牧场的白天和傍晚、夜晚有什么不同吗?
三、总结全文
1.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让我们在舒缓、优美的音乐中再次领略荷兰那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吧!有感情朗读全文.
2.同学们,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正的荷兰是指怎样的荷兰呢?
(看板书,师生共同说)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花之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动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这一句话。(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四、小练笔
学习完这篇课文,写写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板书设计
11田园诗情
白天:自由
傍晚:宁静
11.苏教版四上习作三教学反思 篇十一
四(22)朱凤
习作三的教学要求是,引导孩子们读懂例文。通过对例文的赏析来领会写信的要点。能按照习作要求,选择家乡与众不同的一两个方面,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来介绍自己的家乡。
书信对于孩子们来说比较遥远,因为现在的通讯设施比较发达,亲戚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络,只需要一个电话,或者一条短信就可以了。所以教师还要给孩子们讲解书信的来历,让孩子们简要了解书信的作用。给孩子们讲解完书信的作用,接下来我就出示了本次习作的目标和要求。这让孩子们了解到本次习作的要点。上一次的月考测试中,有个别孩子有跑题现象,这就说明了审题的重要性。我着重训练孩子们的审题以及读题。
孩子们明白本次习作目标以及要求之后,我让孩子们轻声朗读范文,并注意观察与我们之前学过的作文有什么不同,让我比较欣慰的是,孩子们能够较为完整正确的概括出书信的格式。我事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张A4纸,并划好横线,孩子们边说我边在纸上书写。这样直观的演示能够更好的让孩子们掌握书信六部分的书写位置。
下一个教学流程中,我再次要求孩子们默读范文,并同时思考:
①小作者的家乡在什么地方?那里独特的风景是什么?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
②家乡有什么习俗?是怎么庆祝的?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优美的句子?
孩子们通过这两个问题,基本上已经能够理清范文的脉络。通过孩子们的总结,老师来进行板书。孩子们通过对范文的理解,已经能够说出自己给远方的朋友写信的内容。在下面的习作精彩预设当中,孩子们能够很好的说出,如何在习作中介绍盱眙的“第一山、铁山寺、玉皇山、淮河”等风景名胜,而关于盱眙的特色美食,风俗习惯,孩子们则准备详细描写盱眙的“龙虾”,孩子们甚至说出了先来介绍龙虾的外形,吃法,龙虾有哪几种口味等等,关于民俗,孩子们则说了龙虾节。在接下来的讨论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畅所欲言。相信孩子们在接下来的习作中,一定可以写的很出彩。
12.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 篇十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过程与方法:揣摩重点词语、句子,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猫(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大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难点:品悟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以及作者表达情感的细致入微。
教学准备:
学生:想想自己与小猫之间发生的故事。
教师:搜集猫的图片、与课文情境相吻合的音乐、理解课文重点词语、句子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你们谁养过猫,能给大家说一说吗?(最好能讲一下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有趣的小故事)
(二)我也喜欢猫,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看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同学们学学猫叫。
(三)听说过著名作家老舍吗,他也很喜欢猫,并且经过长期观察写出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重点研读
(一)阅读全文,研读重点语句,感受猫性格古怪的特点。
1、读读课文,看看老舍先生家里养的是只什么样的猫,边读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有同学谈到课文中的猫是只贪玩的猫,读出有关句子。
3、猫很贪玩,但却又很尽职,学到这里你对这只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认为这是只怎样的猫)? ①你能从黑板上圈出一个词语吗? ②再读读这两段话,读出猫性格的古怪。
4、在课文的1-3自然段中,你还能从哪些地方读出猫的性格古怪? ①请你通过朗读告诉同学们哪里还表现了猫的性格古怪。②填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 既(),又(); 既(),又(); 既(),又()。
(二)再读课文,研读有关句段,感受猫的可爱,体会作者爱猫的思想感情。
1、哪里读出猫的可爱,请读出有关的内容。
2、感受猫的可爱:
①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很可爱……看看这句话和书上的有什么不同? 投影出示: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怎么理解? ②读读描写小猫可爱的内容,边读边想象。
想象出小猫淘气可爱的样子来了吗?播放视频,进一步感受小猫的淘气可爱。③读读老舍先生的《养花》片段,再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看有什么新的体会。读出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④小结:老舍先生爱花、更爱猫,是因为他非常热爱生活,下一课《母鸡》就是他的又一生活感受。不仅老舍先生爱猫,很多作家都很喜欢猫,如周而复、夏丏尊等,课下可以认真读一读阅读链接中他们的文章。
三、拓展延伸
1、观赏猫的图片,练习抓住特点表达对猫喜爱的情感。①投影猫的图片,学生观赏。
通过刚才的朗读比赛,看出同学们都非常的喜欢猫。再请你欣赏几幅猫的图片,看你喜欢哪只小猫,用一两句话说一说,表达一下你对他的喜爱。其他同学猜一猜你喜欢的是哪只小猫?
②学生练习用一两句话,带着感情描述自己喜欢的小猫。
【人教版四上《猫》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移教学设计07-14
人教新课标四上:《颐和园》教学设计10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9-07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09-03
人教版四年级下英语教学计划10-18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桂林山水》教学设计08-29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牧场之国》教学设计09-08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08-22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设计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