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2024-11-01

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共8篇)

1.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篇一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城乡一体化专题资料选

统筹城乡发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是我国进入新世纪后的基本发展方略,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据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发展机制、工作机制、投融资体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具体体现在:

第一,明确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确定了“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发展理念;全市城乡一体化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加快一体化进程;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又站在城乡一体化的高度,提出要重新认识“三农”,深化对三农问题的具体认识,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

第二,初步形成了规划引导的发展机制。2006年以来,我市在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先后出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北京市新农村“五项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北京市新农村“三起来”工程建设规划》、《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综合开发规划》等一系列重要规划,正在编制畜牧业发展、沟域经济发展等多项规划,规划引导、政策支撑、服务协调、督促检查的发展机制逐步确立,使以规划为引导的方法成为科学推动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加快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抓手。

第三,基本建立了城乡统筹的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积极将职能向农村延伸,创建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焦、资源整合”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市委市政府对郊区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2008年市级固定资产投资中郊区与城区的比例达到51.4∶48.6,连续四年超过50%,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脚步。

第四,初步搭建了多元化的农村投融资体系。农业投资公司、农业担保公司、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陆续成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即将正式注册,农村信用评价体系不断健全,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已设立。2007年正式建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迅速推开,2009年上半年参保农户达到了39.25万户次,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险保障149.24亿元,2009年7月30日又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业再保险制度。形式多样的农村投融资渠道为农村发展不断输入了“新鲜血液”。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在看到成绩和进步的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长期持久、不断深化的过程,要落实北京市“率先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工作理念,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科学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为此,我提出以下四点意见建议:

第一,以编制和实施“十二五”规划为契机和动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进一步加大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力度。在规划编制工作中,要切实认真贯彻和力求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工作理念,使这一工作理念“一条主线贯始终”,“一条红线串全篇”。要尊重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认真抓好规划落实。在规划实施工作中,要切实增强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自觉性、坚定性,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通过实施“十二五”规划,使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得到新的显著提升。第二,推进城乡一体化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协调推进,切实处理好各种关系。一要坚持统筹区域发展,兼顾城区与郊区发展,加大向郊区倾斜的力度;兼顾各郊区县发展,加大向重点新城倾斜的力度;兼顾各乡镇发展,加大向重点镇倾斜的力度。对重点区域在干部人才、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配置上重点给予支持,尤其要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方面,对重点区域进行重点扶持。二要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加大重点新城、重点镇文、教、卫、体、商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相关资源配置,支持各重点新城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在全市形成若干新的文、教、卫、体、商分中心,提升重点新城城市功能,方便郊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有效舒解中心城市压力。三要坚持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充分考虑、切实提高重点新城资源与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和有效调控重点新城人口规模和结构,坚持产业转移与人口流动相对应,防止无效益、低效益人口的流入和聚集,防止中心城区的各种“城市病”向重点新城转移、扩散或在重点新城复制。

第三,推进城乡一体化要进一步加大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和转非的工作力度。解决我市“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关键在于减少农民、分流农民、致富农民。为此,要加快实施以吸纳农民为主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战略,大力推进郊区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进一步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网络,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和素质的培训力度,彻底消除对农民进入城镇就业和落户的不合理限制,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各级政府要认真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的主导作用。

第四,推进城乡一体化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扩展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作者系顺义区政协主席,界别为特邀)

远景建筑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

2.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篇二

一、抓住实施教育扶贫 (移民) 工程契机, 统筹全市中小学校, 全面实施教育布局“递减法”

2008年, 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教育扶贫 (移民) 工程的总体部署, 积极实施教育扶贫 (移民) 工程、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 教育、财政、发改、人劳、编办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扶贫 (移民) 工作领导小组, 从五指山市实际出发, 共投入4, 160万元建设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和扩建五指山中学, 共增加初中优质学位2, 400个, 为推进农村教育扶贫 (移民) 工作, 优化学校布局, 整合教育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2009年秋季, 我市撤销了毛阳中学、番阳琼公纪念中学、毛道中学、畅好学校 (初中部) 等4个乡镇中学, 并将这4个乡镇初级中学学生整体集中到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就读;撤销南圣中学、水满中学、红山学校 (初中部) 等3个乡镇中学, 并将这3个乡镇初级中学学生整体集中到五指山中学就读, 实现了全市农村初中学生2, 137人全部整体进城读书, 从而实现贫困山区孩子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教育资源, 有力地推进五指山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同时, 我们以新一轮布局调整为契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立足实际, 着眼未来发展, 认真做好布局调整规划。特别是结合我市农村学校十分薄弱、布局分散、规模小、生源逐步减少、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实际, 调整工作思路,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按照“集中办学, 扩大规模;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合理配置, 规范管理;优化资源, 均衡发展”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工作。主要思路是, 农村小学低年级段就近入学, 高年级段相对集中办学, 把撤销的原乡镇初级中学改建为乡镇寄宿制小学, 进一步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 并将村级完小改为教学点和幼儿园, 加强农村学前教育, 提高农村学前入园率, 使教育资源得到较合理配置, 尽可能发挥最大效益作用, 促进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按照这一思路, 我们编制了《五指山市农村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实施方案》, 从2009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全部完成全市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乡镇初中撤销后, 我们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 将撤销后的乡镇初级中学全部改建为乡镇寄宿小学。撤销了毛阳、番阳、南圣、毛道、水满、畅好等6乡镇的全部村级完小四至六年级的设置, 将四至六年级学生全部集中到乡镇寄宿制小学就读。2009年秋季, 村级完小调整四年级以上学生到乡镇寄宿制小学就读1, 661人, 占村级小学学生人数的75%;全市普通公办中小学由原来的68所, 调整为14所及49个教学点。其中, 中学由原来的9所调整为2所, 完小由原来的36所调整为11所, 把全市初小和教学点进行整合, 共设教学点49个。今年将继续完善冲山中心学校和畅好农场移交学校红星学校的各种配套设施与设备, 将最后冲山镇7所村完小高年级段学生分别集中到冲山中心学校和红星学校就读, 并在7所乡镇中心学校各办1所公办幼儿园, 在49个教学点开设学前班。届时, 我市将实现市区设寄宿制中学、乡镇设寄宿制小学、村级设教学点和幼儿园的学校发展布局的目标。

二、依法保障, 加大投入, 不断完善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确保学校布局调整的良性发展

一是提高农村寄宿生的补助标准。市委、市政府在财力薄弱的情况下, 仍然坚持采取多种渠道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保证教育经费的稳步增长。特别是2008-2009年财政共投入配套资金1, 450万元, 在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 提高农村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凡纳入省补助的寄宿生生活费, 小学每生由每年500元提高到600元, 初中每生由每年750元提高到1, 000元。没有享受省补助的寄宿生全部由市财政承担。市财政还每年增加50万元作为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工作经费。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 调配后勤人员, 保障正常运转。为确保全市寄宿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 规范寄宿制学校的办学行为, 我市制定了《五指山市寄宿制学校管理 (暂行) 办法》, 对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总务后勤、宿舍、食堂、教师、学生、学校安全实行量化管理。同时, 为确保五指山思源实验学校的正常运转, 减轻学校负担, 我们从乡镇中学教师中不符合任职资格的23名专职教师转为生活教师或工勤技能人员, 并公开招聘20名厨工和6名环卫工人、6名保安人员, 全部人员工资由市财政核拨。为确保乡镇寄宿制小学学生的生活、学习, 各乡镇中心学校从撤并的村级完小教师中通过考核, 并选出10名专任教师转为生活教师。市政府还通过公益岗, 给每一个乡镇寄宿制小学招聘一名保安人员, 基本上保证了乡镇寄宿制小学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

三、全力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师资保障

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是重点, 教师素质提升是关键。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现状, 必须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一是科学调剂分流教师, 合理配置资源。我市在新一轮布局调整中撤并了乡镇初级中学, 189名农村中学教师需要调剂分流安置岗位。为此, 我们制定了《五指山市农村初级中学教师调剂分流工作方案》, 并根据学校编制职教, 优先对本科学历教师、中学高级教师、省市骨干教师、特岗教师调剂安排岗位。没有调剂分流的教师参加空缺岗位专任教师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和生活教师岗位竞聘。竞聘不上的待岗学习一年后, 再重新安排岗位。年龄偏大、业务水平较低、无教师职称的直接转为乡镇寄宿制小学工勤管理人员。同时, 所有调剂录用人员均实行全员聘任制和考核奖惩制管理, 每三年签订一次聘用合同。

二是招聘新教师充实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从2006年开始, 我市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和省有关落实历届师范类毕业生的工作要求, 通过自然减员和提前离岗等途径空出编制共招聘教师261名, 全部充实到偏远农村小学教师队伍, 使我市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知识层次和学历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同时, 我市还实施城乡教师对口支教、城乡小学校长定期交流、城乡学校对口教研互动等制度, 有力地促进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提高。

三是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 加大培训力度。从2007年起, 我市全面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不断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每年利用寒暑假, 采取走出去, 引进来方法, 通过“菜单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远程网络培训等形式, 加强农村教师培训, 从而有效地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更加适应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

3.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篇三

1 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规划控制体系

全面提升规划理念,科学构建和完善具有宿迁城乡特色的规划体系,努力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三个县城为纽带、重点中心镇为节点、农民集中居住区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强化城乡产业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各项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切实提高统筹发展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经过建市15年来的努力,共完成中心城市发展概念规划、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等各类规划编制400余项,基本实现了城乡规划全覆盖。目前,正以谋划“十二五”发展为契机,以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国家节水型城市为抓手,充分发挥宿迁生态优势,积极推进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力打造与江苏沿海开发距离最近、连接最紧、影响最大的现代化城市群。全面启动中心城市各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

2 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区域核心地位

建市之初的宿迁中心城市仅是一个夹在古黄河和运河之间13平方公里、14万人口的苏北普通县城,城市化率仅为12.5%,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可以说是“零基础、零起点、零起步”。面对这一特殊市情,我们按照“打开通道、拉大框架、扩大载体、富集要素”的总体要求和“北扩西进、南拓东延”、“引湖纳山”的发展思路,举社会之力建设中心城市。中心城市规划区面积由建市初的180平方公里扩展至210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突破60万,基本相当于再造5个宿迁城。针对中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滞后、带动能力不强的状况,全面实施“基础先行”战略,有力地提升了城市集聚、辐射和带动能力。“十一五”期间,中心城市完成投资约560亿元,完成300多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有效地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品质。城区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城市道路总里程近900公里,中心城市已经形成“两环、一通廊、十一射”的对外交通格局,宿新高速、宿宿淮铁路正在加快建设。

3 不断彰显生态宜居的城市特色

生态和绿色是宿迁的金字招牌,也是最大的特色和亮点。我们按照节约型城乡建设的要求,以“四城同创”为抓手,着重做足做好绿色生态和水韵魅力文章,精心塑造“绿色宿迁、生态乐园”的城市品牌。深入开展“增绿聚绿秀绿”行动,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996年的23.18%提升到42.29%,綠地率由18.24%提升到38.0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42平方米提升到12.08平方米,2005年成为省级园林城市,2010年2月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大力实施“一湖四河”水系沟通工程,做足、做好“水”文章。深入开展“精品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档次。实施沿街单位楼体亮化节能改造和品位提升工程,市区80%以上楼体采用了低能耗、高光效的新型节能光源。实施城市出入口景观提升工程,对户外广告、路名牌、书报亭等“城市家具”进行提档升级。以开展“城镇管理季季评”、“环境优美乡镇、村庄创建”、“农村环境整治春雷行动”等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开展84个村庄环境整治试点、18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和3个特色村庄建设,沭阳县新河镇周圈村荣获“中国十大魅力乡村”称号,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获得“省人居环境范例奖”,14个村获得“江苏省康居示范村”称号。全面推行生活垃圾“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处理”运作模式,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4 不断优化市域人口的空间分布

积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有能力的农民到中心城市、县城和重点中心镇购房居住、就业生活。全力推进以“低房价”战略为导向的安居工程建设,加大老城区危旧片区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切实增加普通优质商品房有效供给,努力满足不同群体的住房需求。2008—2010年,我市共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拆迁安置住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769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危旧房改造237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投资超过352亿元,商品住宅销售1305万平方米,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建市初的9.7平方米提高到37.76平方米,增长了2.9倍。树立“镇当城建”的理念,切实加强小城镇建设,全市104个乡镇镇区人口3万人以上的2个,1万人以上的29个。按照靠近农贸市场、靠近工业集中区、靠近小城镇的“三靠近”原则,稳步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全市共规划集中居住区1066个,目前已累计建设住房3.48万户。

5 不断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更高水平上组建了城投公司、水投公司,市城投公司资产规模超过26亿元,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6800万元,已从单一代建向城市开发、投融资、建筑施工、建材生产、工程代建于一体的集团化方向发展。市水投公司资产规模超过16亿元,并利用东升公司平台,积极拓展水利工程业务,自身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市土地资产储备投资中心实现增资运行,大力开展土地收储工作。

6 不断健全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

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努力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宿迁市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房屋迁建工作指导意见》、《市政府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公共服务、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管理体制等方面探索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体系,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

4.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篇四

乌审旗发展改革和经济商务局局长赵咏峰

乌审旗下辖6个苏木镇、59个嘎查村,全旗总人口10.4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462户、52792人。总土地面积1747万亩,其中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9.2万亩,可利用草牧场面积742万亩。近年来,按照“城乡统筹、集约发展”要求,全旗通过多种渠道积极促进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收到了一定成效。据统计,目前全旗实际居住的农牧户有10000余户、40000余人。根据市旗两级发展现代农牧业、有效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战略,综合考虑农牧区情况,初步测算全旗最终可保留从事农牧业的人口为4500户、15000人。由此可见,我旗农村牧区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口需要进行转移。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的转移农牧民、减少农牧民、致富农牧民,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旗农村牧区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加快结构调整,以产业大发展促转移

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使农民变职工。一是抓好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吸收农牧民就业。当前,要紧紧抓住我旗煤炭、天然气等优势资源全面开发的大好机遇,积极搞好协调服务,通过与华能、中煤等大型国企及国内500强企业

1合作,发展煤、气、化、电多级联产项目,以大项目形成大

产业、建设大基地的同时,积极主动与企业搞好对接,加强

针对性培训,促使企业优先消化吸收当地农牧民就业。二是

依托工业园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拉动农牧民就业。要按

照工业园区规划,围绕工业园区产业,及早规划建设与之相

配套的物流、机修、商贸、餐饮等功能服务区,着力拓展教

育培训、后勤社会化和社区物业等新型服务业。三是针对当

前农牧民普遍存在的恋土情结,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牧民实

现就近就业,使其离土不离乡,有效促动农牧民转移。

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促使农民变民工。要稳定发展普

通劳务输出。成立专门机构,瞄准建筑、餐饮、环卫等用工

需求量大的企业、行业和领域,主动与外界沟通联系,强化

信息服务,加强组织引导,积极推动有务工愿望的劳动力有

组织、成规模地输出。要大力发展技能劳务输出。把具有初

中以上文化程度、素质较高、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牧区中

青年劳动力作为技能劳务的主要培养对象,大力开展技能培

训,积极培养和输出高水平的机修员、服务员、保安员等,组织各类艺人、技术员到各地施展技艺,打造劳务品牌,提

高劳务输出的整体竞争力。

要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促使农民变市民。更多的实践

证明,城镇化发展与农牧民转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

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小城镇不仅是接纳农牧业人口转移的主要载体,也是发展农牧区加工业,建立农畜产品流通体系、农牧区服务体系、承接和传递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载体。不

断扩大城区规模,壮大城区经济,增强小城镇吸纳农牧业劳

动力和提供就业岗位能力是转移农牧民的又一有效途径。为

此,首先要突出加快中心城镇改造建设步伐。按照“开发新

区、繁荣旧区、壮大园区,三区互动、整体推进”的发展思

路,把老城商贸区、行政文化中心区、工业园区作为一个整

体,统一规划,统筹建设,努力构建产业特色鲜明、经济支

撑有力、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优美、“三区”浑然一体、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新兴城镇,有效吸引农牧民进城创

业。其次要加快村镇建设步伐,规划建设若干人口适当集中的小村镇。当前,我旗的劳动力转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

多呈短期流动,离土不离乡,离乡不离土,不能达到真正转

移的目的。针对以上实际情况,要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建设、稳步实施的原则,在园区边、城镇边、交通要道边建设人口

相对集中的小村镇,集中发展设施农业,为劳动力转移创造

良好的就业条件、居住环境和生活空间,以此减少农牧民转

移的后顾之忧。在新区和小村镇建设当中,要特别注重为农

牧民提供优惠政策,如无偿提供建设用地、宅基地置换、对

住房进行补贴、给予三产服务业经营资金支持、配合做好子

女上学、加强就业培训、专业技术教育等,以此促动农牧民

自愿转移。

二、着力加强现代农牧业建设,以农牧业产业化促转移

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激发农

牧业内部的就业潜能,是当前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途

径。一要加快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建设,加大耕地、草

牧场整合力度,积极采取“公司+农户”型的生产经营模式,在释放大量农牧民离开土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同时,让少部分

农牧民“返包倒租”不离土地为公司打工,实现劳动力就地

转移。二要促进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拉动

力。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培育、发展和壮

大农牧业龙头企业,特别是直接从事农牧业规模生产、以及

农产品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的龙头企业,提高单位农

畜产品的附加值,以推动农牧业结构调整,开辟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增收。三要壮大农畜产品经纪人队伍,构筑农牧业

产业化经营载体。要不断壮大农畜产品经纪人队伍,充分发

挥其在推进农畜产品流通中的“二传手”作用,促进农牧民

实现内部就业,就地转移。

三、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以全方位综合保障促转移

一要加强宣传发动,引导农牧民转变观念。要充分利用

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身边

典型引导、推广致富经验等方法,营造“外出打工光荣,劳

务输出快富”的浓厚舆论氛围,改变农牧民“守土度日,温

饱即满”的思想,激发广大农牧民离乡离土、务工经商的热

情,引导农牧民走出田头找出路、跨出家门求发展、跳出农门快致富。二要明确责任,规范劳务输出渠道。要把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牧民增收、农牧区稳定,实现富民强旗的重要举措,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明确各级组织、各级干部的责任,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强势推进。三要做好指导工作,进一步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要在保护农牧民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本着依法、自愿、有偿、平等协商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外出转移劳动力通过转包、租赁和托管等方式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四要实行跟踪服务,切实维护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对有组织的、成建制的劳务输出,要主动介入,与用工单位对接协调,监督用工单位与转移的劳动力签订劳务合同,在劳动报酬、劳动保护等方面提出合理合法的要求,并帮助其解决在户口、居住、计划生育、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外出农牧民的法律知识培训,使他们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五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让农牧民放心在外务工。要加强农村牧区的治安巡防工作,为外出劳务的家庭守护好庭院和农田作物,解决外出劳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宽心、放心地在外打工创业。

总之,加快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是现阶段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促进农牧民增收,推动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我们要在市委市政

5.推进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议 篇五

近年来,我区以建立“全省统筹城乡先行区”为目标,推动公用设施向农村对接,公共服务向农村扩展,环境整治向农村延伸,产业发展向农村辐射,巩固扩大了新农村建设成果,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城乡融合度不断提升,加快形成了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一、我区在城乡统筹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农村规划相对滞后。目前,常德市还没有制定一个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2008年至2030年新版《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仍然侧重于城市规划,农村规划相对滞后,仍较虚化。

2、城乡产业关联性不强。城乡产业各自为战,关联性不强。如城区第三产业发展,面临商业物流园区建设严重滞后,此类项目却迟迟不能在郊区落地。

3、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基础条件城乡不均等,医疗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城乡不均等,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城乡不均等,如郊区还有部分农民饮水存在不安全问题,还存在“断头路”。

4、城乡社区差别大。对比城市社区,一些已经没有集体土地资源的“城中村”和“村转居”社区面临着很尴尬的境地,居民不能享受城市社区同等待遇,务农无地、就业无门,是“非居非农”的边缘人。

二、几点建议

区委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建设全省城乡统筹先行区”的战略定位,这是立足我区经济社会和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目标。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推动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进步的良好局面。

1、进一步统筹城乡规划,形成一盘棋。加快编制城乡一体的总体规划,做到无缝对接。配合《城乡规划法》的贯彻落实,加强我区农村规划管理,在全区形成统一规划、属地管理、分级审查、强化监督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抓紧编制我区乡镇规划、村庄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居住建设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农田保护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在高速公路环线内480平方公里分区规划好工业园区、文化教育园区、行政和商务区、休闲度假区、专业要素市场园区等功能区。

2、进一步统筹城乡产业,形成产业链。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发展城乡关联产业。按照集约发展、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原则,加速城乡一、二、三产业对接。推动城市科技、信息等产业下乡,支持蔬菜、柑橘等优势农业产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设施化生产经营。引导农民进入二、三产业就业,让广大农民在都市经济发展中增加收入。配套三产业发展,积极引进仓储物流等项目在郊区建设。

3、进一步统筹城乡服务,形成均等化。一是基础设施同步

6.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篇六

求是》 >> 2009年 >> 2009年第23期作者:陈宗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新农村建设开展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切实转变,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围绕加强农业、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的目标,在新的起点上统筹城乡发展,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奠定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

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坚持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统筹城乡经济建设,使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较快地提升农村经济,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我国城乡之间经济发展失衡的主要根源在于城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产业发展的不协调。城市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工业为主,农村则以小生产为基本特征的传统农业为主,且城乡产业自成一体,关联性不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必须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发展城乡关联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一是要借鉴工业的生产理念,发展高效农业。要对农业实行企业化管理,注重提质降耗,讲求成本核算,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要有序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等形式的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农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借鉴工业的质量理念,发展优质农业。要进一步强化农业质量意识,以市场准入为切入点,建立推广相应的农产品标准体系,从产地和市场两个环节入手,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三是要借鉴工业的科技理念,发展科技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生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基础和保障,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示范辐射作用,使农业科技创新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要借鉴工业的经营理念,发展市场化农业。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实现农工商、产供销、农科教等多形式的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联结成为完整的产业链,增加农业的附加值。当前,重点要推进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三大建设”,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中介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发展城乡关联产业,必须改变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割裂的封闭运行方式,通过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产业布局,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支持优势农业产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和设施化生产经营,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这样的产业集群一头连着农村,一头连着城市,既能加快发展速度,又能提高经济效益。

二、统筹城乡劳动就业,提升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实力

农民生活宽裕并逐步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实践证明,破除城乡二元就业结构,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建立农民稳定增收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为此,需要继续推进城镇化、工业化,扩大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镇规模,增强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功能;要打破城乡体制和政策分割,推进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平等就业制度,实现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要健全服务体系,加大管理力度,积极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有9亿农民,即使城镇化水平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无法将如此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从农村充分转移出来。因此,除了推动农民有序进城务工之外,还需要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开拓各种乡村就业渠道,包括进行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治理,有针对性地增加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诸如水利工程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目前有大量农民工返乡。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各种帮扶措施,其中对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是普遍采取的措施之一。开展这样的培训,不仅是推动解决当前农民工就业问题的良策,从长远看,利用这次机会,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进而大范围地提升我国的人力资本,更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目前,政府组织的农民工培训主要是在输出地进行,容易导致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地方政府更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更多地从市场用工需求出发,结合农民工个人意愿,开展培训服务。城市劳务市场与企业联系密切,信息完善,由它们与企业一起组织农民工培训,效果较好,应该更多地利用城市劳务市场来组织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与亿万农民群众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仍然十分落后,突出表现为:农村居住点小、散、乱,基础设施不配套,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等等。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加强村庄规划建设,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基础,也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村庄的规划建设必须坚持城乡统筹,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农村协调发展,通过规划指导建设,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形成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在主体功能区区域规划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城乡规划体系,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规划,合理配置市、县域城镇建设、产业结构、村庄布局、农田保护和生态涵养等。在城乡整体规划基础上的村庄建设,既要有利于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又要有利于农村生产要素集中,统筹安排工农生产、土地利用、住宅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合理布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发展。

村庄规划建设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立足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行节能、节水、节地等措施,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土地、能源等资源。当前,特别要严格保护耕地,集约使用土地,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基础上优化空间结构与布局,整合资源与要素,方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二是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要尊重自然,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发展循环农业,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三是要考虑经济适用。既要考虑建造成本的经济性,又要考虑建成使用后维护成本的经济性,从而确定合理的建设目标,防止人力、财力投入的浪费。四是要体现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结构、区域人文自然地理环境千差万别,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建设各类乡镇和村庄。五是要保持文化传承。要尊重传统,注意保护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名木古树、名人故里等,延续农村乡土文化氛围,建设风貌独特的人居环境。

四、统筹城乡社会力量,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合力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统筹城乡各方面力量,努力实现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的有机统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和建设方案都应经过村民讨论、民主决策,切实做到不急于求成、不搞一刀切、不强迫命令、不包办代替、不搞形式主义,避免新农村建设模式化、运动化。同时,要通过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风尚,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各级党委、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要大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给予新农村建设更多的投入和支持,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强大推动力。要积极建立城市支持和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可以通过组织机关、团体、企业、学校、街道等,开展“城乡一对一帮扶”等活动,动员城市力量,采取多种形式,扶持农村经济发展,密切城乡关系;也可以在各地开展的“一村一名大学生”等活动基础上,在农村尝试建立“三农工作站”,鼓励和引导一大批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公务员等,自愿到“三农工作站”开展短期或长期服务,培养锻炼一批热爱“三农”工作、具有“三农”工作经验的干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大量优秀人才。

新农村建设需要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凝聚更广泛的力量,提供更丰富的资源。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牵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围绕贵州省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三大主题献计出力,20年来,先后为毕节试验区改革发展提出重大建议140多条,直接投入资金和协调引进资金、捐赠物资达4亿多元,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学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广泛开展技能培训、资助贫困学生、义务就诊等活动,为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这一实践,为发动社会力量,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创造了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实现形式。要积极探索通过适当的组织形式和适当的参与机制,组织引导海内外各界力量团结一致,携手同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伟大实践,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群策群力,深化改革,扎实工作,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7.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篇七

一、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民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 是推动城乡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举措, 是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1.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我国农业基础脆弱, 农村发展长期滞后,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根本原因就在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近年来,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 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明显加快, 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就必须在发展战略和政策取向上作出重大调整, 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障碍, 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 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 差距主要在农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只有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 才能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目前, 城乡发展不协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 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有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 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 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才能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 就抓住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环节。

二、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进展, 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失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1.城乡割裂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是追求社会公平的内在要求。目前, 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在城乡之间差别巨大, 成为是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和矛盾。我国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将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直接与城市户口联系起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劳保待遇, 也以病假、生育、退休、死亡等单项规定的形式逐步完善起来。城市的集体企业, 大都参照国营企业的办法实行劳保。城市就业人员除享有劳保待遇外, 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还保证了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享有多种补贴, 在业人口可由其所在单位近乎无偿地提供住房。总之, 具有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以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生育和工伤等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广大具有农村户口的农民, 则不能享受任何相关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只能靠自己出钱。

2.城乡割裂的财税制度。

新中国成立初期, 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和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 并采取一系列抑农促工、强城弱乡的财税手段来保障这一战略的实施, 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迅速扩大。一是在财税收入上, 加大农业和农村剩余向工业和城市转移。1952-1989年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国家从农业中获取了9716.75亿元。加上农业税1215.86亿元, 共达10932.61亿元。二是在财政支出上, 重点向工业和城市倾斜。在城市, 一切公共设施的建设经费和开支均由国家、政府和全民单位负担。但在农村, 农民必须自己出钱办中小学、办医疗、文化事业、道路、水电几乎农村中的一切公共设施。这种城乡严重割裂的财税体制, 严重制约着城乡协调发展。

3.不对称的城乡土地制度。

城乡土地的不对称性, 使农村无法与城市平等地分享由发展机遇带来的资源收益。一是农民土地包括宅基地的使用权收益和附着物所有权收益很难流动,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民的流动。应当尝试对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边界进行界定, 对征用土地用途进行严格限定, 缩小国家强制性征地范围, 以使其更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缺乏对农村强制征地的严格限制, 而且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现行的补偿标准配合广为施用的征地权利, 而且征地后的土地增值收益大都流向了城市, 已经导致社会的不满和政府对征地权的滥用。三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虽然为承包农民提供了更大的交易土地的自由, 但没有提供以承包权进行抵押的法律基础。四是与城市居民拥有的处分其房屋的权利相比, 物权法草案对农民在处理房屋及其房屋下面的宅基地方面的权利限制的过于严格。

4.城乡有别的户籍管理制度。

目前, 我国户籍制度对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阻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城乡有别的各种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制度, 这一系列的政策保障大部分都是政府应该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 但实际却是拥有城市户口的可以享受, 农村户口的则不能享受。二是户籍制度中对居民户口身份迁转的严格限制。根据政策规定, 只有少数几种特殊情况才有资格申请将农村农业户口转为城市非农业户口并迁入城市享受相应待遇。三是城乡有别的户口管理制度削弱了户籍制度在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功能。我国户籍管理制度是根据居民的城市户口或农村户口身份进行建立的, 这样, 在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方面, 就不能很好的考虑城市的实际居住人口规模, 造成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教育、医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不能满足当地居民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当地而没有当地户口居民的需要。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对策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 既需要中央加大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 也需要各地积极探索, 大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各级党委和政府责任重大, 要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 依靠广大农民的智慧和首创精神, 把各项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1.改善民生,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之所以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核心, 首先是因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诸多制度安排中,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直接和个体相联系的, 能够最直接地促进人的发展。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恰恰是政府推动城乡一体化的目的和出发点。另一方面, 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城乡差异最重要的环节。由于城市部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存在相对完善的保障制度, 因此, 在近年来通过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制度转换, 比较容易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制度相容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 在城市已基本建立起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网, 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的最后社会保障线。相形之下,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不仅是导致城乡之间的福利差距的直接原因, 也是阻碍城乡一体化最重要的制度条件。因此, 缩小城乡居民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异是打破多年来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最有效的手段。

2.增加投入,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不断加大“三农”投入,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立各级政府合理负担的财政投入体制, 依法安排落实好农业和农村的财政支出, 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落实好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规定, 逐步增加财政对农村教育、卫生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增加对农村水利、环境整治、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进财政资金使用方式, 通过运用参与投资、专项补助、资金配套和贷款贴息等方法, 积极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

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本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承包经营流转,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 对现有土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安排, 搞好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合理布局, 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率。必须切实改变城乡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 理顺规划体系, 打破城乡规划分离的状况, 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 通盘考虑和安排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 统一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

4.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要基础。要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需要,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 逐步形成城市工作与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中小城市人口服务落户条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秦峰.用现代理念建设新高陵[N].陕西日报, 2009-07-07 (4) .

[2]周国富.全方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N].人民日报, 2004-11-16 (9) .

8.大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 篇八

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李希说,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十一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五年来全省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报告回顾工作成绩振奋人心,工作目标催人奋进,工作思路清晰明确,工作措施切实可行,工作要求创先争优,是一个很好的报告。

报告提出要支持延安率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省上出台了具体政策措施,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我们来讲既是重大机遇,更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我们要结合延安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好报告的精神和要求,围绕率先实现城乡统筹,着力做好各项工作。一是紧紧扭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全力做大做强能源化工、绿色产业、文化旅游等主导产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积极争取中省支持,加快延安中心城市、各县县城、小城镇和县域工业园区建设,为农村人口转移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省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民生投入,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发展好各项社会事业,让人民群众生活的更加幸福、更加有尊嚴。四是要坚持和谐发展,更加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妥善化解和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2022-2023年上学期跟车工作总结下一篇:小班计算活动小鸡捉虫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