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后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4-11-18

语文课后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共10篇)

1.语文课后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一

《书愤》

1.《临安春雨初霁》与此诗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都写于1186年,陆游罢官六年后被重新起用,宋孝宗任命他权知严州军州事,《书愤》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双重感情,全诗以“愤”为意脉,沉郁顿挫。

去严州赴任前,陆游先到临安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的客栈。宋孝宗召见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不想重用他。陆游对这个职位也不感兴趣,但迫于“圣命”,又为了生计,只好接受。《临安春雨初霁》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写的。诗的首联表示了对仕途的厌倦和失望,并透露出客居京华的懊悔;颔联用明媚的春光作背景,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颈联呈现出一个极闲适的境界,背后却隐藏着诗人壮志未酬的感慨;尾联是自我解嘲,悲愤之情见于言外。在内容上,这首诗借写江南春雨和书斋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和不得志的悲愤;在风格上,如果说《书愤》近似杜甫的话,《临安春雨初霁》更近似苏轼的一些作品,优美动人,富于情趣。

2.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它们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感情和表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在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天下计”和“老臣心”,“功盖三分国”,《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质。

在抒发个人感情方面,杜甫主要是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惋惜以及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功立业。

在表现手法上,《蜀相》先写景,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景和抒情融合无间,写祠堂和写人紧密结合,凭吊古人与悲叹自身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书愤》先回忆自己的过去,再写自己的现在,最后以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大气磅礴,笔力雄健。

《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诗的开头四句写入梦的缘由:海上归来的人谈起过瀛洲,它隔着茫茫大海,实在难以寻找;越人谈起过天姥山,在云霞里时隐时现,或许还可以看得见。“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是衬笔,“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才转入正题,诗人把视线移向了天姥山。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先把天姥山和天相比,只见那山横在半天云上,仿佛跟天连结在一起。再把天姥山跟其他山相比,它既超过以高峻出名的五岳,又盖过它附近的赤城山。接着诗人又换了一个角度,以天台山为着眼点,说天台山虽然非常高,也要拜倒的他的东南脚下。诗人把天姥山高耸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那高峻挺拔、在云霞中忽明忽暗的天姥山就出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不由得跟诗人一起领略那个梦幻的境界。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诗人梦见自己在镜湖上空飞行,月光把他的身影投射在湖面上,越过镜湖,又飞到剡溪,他看到谢公当年投宿过的地方还在,那里渌水荡漾,猿声清远,景色幽雅。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人穿着谢灵运特制的木屐,一步步攀登直上云霄的石阶。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红日,听到天鸡在空中啼叫。从飞渡镜湖到登上山顶,景物一步步变换,梦境一步步展开,幻想的色彩也一步步加重,直到高潮。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诗人在千回万转的山石见迷了路,身体依靠着岩石,眼睛为缤纷的花朵所迷乱,本来是黎明,骤然间天色黑了下来。只听得熊在咆哮,龙在吟啸,震得山石、泉水、深林、峰顶都在抖动,天气也发生急剧变化,天上的云黑沉沉的,像要下雨,水面腾起蒙蒙的烟雾。

突然间,雷电大作,山峦崩裂,只听轰隆一声,通往神仙洞府的石门打开了,在一望无际、青色透明的天空中,显现出日月照耀着的金银楼阁。“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连续四个四言短句,把天门打开时的雄伟声势充分表现了出来。天门打开以前,诗人极力铺叙昏暗恍惚的色彩和惊天动地的声响,;天门打开以后,诗人又为我们呈现了一片光辉灿烂、壮丽非凡的景象。这样,前者就对后者起到了烘托的作用,在气势上形成了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许多神仙纷纷走出来,他们穿着彩虹做的衣裳,驱长风为马,虎为之鼓瑟,鸾凤为之驾车,梦境到这里,达到高潮。诗人在幻境中无拘无束,肆意驰骋。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可惜好梦不长,心惊梦醒,一声长叹,梦中的烟雾云霞统统不见了。在梦境的最高点猛然收住,急转直下,犹如大潮沉落。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最后一段由写梦转入抒情,点明全诗的主旨。诗人认为世间万物只不过像这一场游仙的梦境,还是骑着白鹿到名山去寻仙访道的好。这种对人生的伤感情绪、逃避现实的态度,固然有消极的一面。我们要看到,在封建社会中依附于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对人生报消极态度,是可以立即的。但我们更要看到,在李白的思想中,和“人生如梦”相伴的,不是屈服,不是同流合污,而是对权贵的蔑视和抗争。正想他自己所说,哪里能够低眉弯腰侍候那些有权势的人,使我自己不愉快呢!这首诗所表现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他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

《阁夜》

1.杜甫在这首诗中感慨万千,说说诗人一共写了几种悲慨?诗人对什么最为忧伤? “岁暮阴阳催短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人生短促的感慨,“天涯霜雪霁寒宵”表达了诗人客居天涯的凄寒,颔联和颈联表达了诗人对百姓因战争而劳顿的痛惜之情,“卧龙跃马终黄土”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悲哀,“人事音书漫寂寥”表达了诗人老病孤独、亲朋音信断绝的寂寥和无奈。作者的万般感慨诉诸于笔端,有对国家和百姓的忧虑,有宇宙、历史之悲,还有对自身命运的悲叹。

诗人对百姓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最为忧伤,我们读“野哭千家闻战伐”时,仿佛可以看到诗人流下了揪心的泪水。

颔联“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上句写悲惨之战争现实,下句写壮美之三峡夜景。诗人将他们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诗人将悲惨的战争现实和壮美的三峡夜景巧妙地放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鼓角之声在星河包容天地的动荡之中显得越发萧瑟悲凉,星河波澜壮阔的动荡也仿佛是在应和鼓角之声,二者所传达的动荡感是一致的,鼓角之声传播的空间更加广阔了,星河的摇动也具有了一种深邃的情致。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意境浑然一体,表达出诗人深沉悲壮的情怀。2.请将《阁夜》和《旅夜书怀》对读,分析这两首诗在意境和章法上的不同。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这两首的意境都很雄阔,但细细比较,又有所不同。《阁夜》萧瑟悲壮,《旅夜书怀》高朗壮阔。《阁夜》中,短景、天涯、霜雪、寒宵等意象传达出的是寒冷萧条的气氛,鼓角、星河传达出的是征战和动荡的气息,全诗景象宏阔壮观,但始终摆脱不了悲凉和萧瑟。《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危樯、独夜舟描绘的是风清气和的春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描绘的是疏朗高远的广阔空间,两组意象形成微弱渺小和宏阔壮观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置身天地之间的渺小和无助,但其中的悲慨之气不如《阁夜》浓重。

章法上,《阁夜》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写景中也寄寓了作者丰富的人生感慨。《旅夜书怀》前两联是旅夜所见,后两联是抒怀,景和情互相对照,互相生发。

《李凭箜篌引》

前四句,先声夺人,从乐师李凭的演奏乐器落笔,“高秋”既点明了演奏时间,又写出了演奏环境(秋高气爽、明静清远)。“张”字,不仅是演奏的动作,也容易使人联想到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空山凝云颓不流”紧承上句,写音乐效果,空旷的山野上的流云听到这夺人魂魄的乐声都为之凝神驻足。“颓”和“张”构成一种对比,前者饱满,后者无力。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如此震撼呢?“江娥啼竹素女愁”巧妙地点明了音乐的表情:“愁”,仿佛湘夫人为舜的离去而悲痛欲绝,仿佛善鼓瑟的素女愁容满面。此诗,音乐的节奏才有了一个小小的间歇,诗人趁此交代了演奏者的情况:原来是李凭在国都长安弹奏箜篌。

中间四句,“昆山玉碎凤凰叫”写音乐时而清脆激越,如昆山上的玉石碎裂;时而空灵哀婉,如凤凰的鸣叫。“昆山玉碎”写乐音之强,“凤凰叫”写乐音之弱,这一乐章也是以山崩地裂的气势开端,然后转为如怨如诉的温婉,忧伤的情绪在这温婉中绵延。“芙蓉泣露”承接上句,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凄惨,又以露水一点一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视觉感受比喻乐声的悲切。“香兰笑”写音乐表情的变化,“笑”诉诸听觉,描摹出乐音的流丽爽朗,还能给人以“笑靥如花”的视觉感受。

“十二门前融冷光”写乐声由欢快转为清冷,回到音乐的主体旋律。清冷的乐声仿佛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寒光之中。用“融”这个充满暖意的字,极力渲染音乐不可抗拒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以至于这样的演奏感动了“紫皇”,“紫皇”主要指天上的皇帝,也兼指人间的皇帝,巧妙地写出了乐声从人间传到天界,仿佛整个宇宙也只有箜篌的美妙旋律在回荡。

后六句,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这乐声震破,引来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势磅破的秋雨,象征着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一曲终了,诗人还没有从音乐的中走出,仿佛李凭是在神山上教神妪弹奏,仙境中衰老柔弱的鱼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翩翩起舞。月宫中的吴刚听到乐曲声也忘记了砍树,倚在桂树上凝神倾听,不知困倦;桂树下的玉兔听到乐曲声也焕然入境,全然察觉不到寒露打湿了全身。诗人回味整个演奏,美妙的乐曲使人徘徊于凄迷的仙境幻觉。

《虞美人》

1.王国维评价李煜的词说:“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试联系作者的身世,结合这首词,谈谈你对这种评价的理解。

李煜生于昇元元年(公元937年),当时正值南唐鼎盛时期。宋太祖建隆二年(公元961年),25岁的李煜在金陵继承王位,当时的南唐已经是宋朝的属国。李煜当政期间,沉湎声 色,不思国事,逃避现实。在他39岁时投降宋朝,随军北上,在宋都汴梁过了近三年的囚居生活,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去世,死时42岁。《虞美人》写于他被俘、软禁时期。据说正是《虞美人》引起了宋太祖的杀心,以致李煜被牵机药毒死。亡国被俘是李煜人生的重大转折。李煜本是纯真的诗人,向往“一壶酒,一竿身”的逍遥,向往佛教中超脱尘梦的解脱。南唐灭亡后,他从一国之君变为阶下囚,这种天上人家的巨大落差给他敏感懦弱的心灵带啦巨大创伤。他被俘之后的词作不同于前期摹写宫廷生活的艳情作品,而是字字血泪,感慨深重。王国维评价其词作“以血书者”,正是看到了李煜以纯真的悲情表现出来的身世之悲、家国之悲和无限愁闷。《虞美人》中表现出来的盼望春花秋月早日了结的绝望,回首故国物是人非的凄凉,像春水那样奔流不息的愁绪,都浸透了词人的血泪。正所谓“文章赠命达”,“国家不幸诗家幸”。

2.《虞美人》和同一时期所作的《浪淘沙》各抒发了怎样的个人情感?又分别说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体验?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虞美人》主要抒发词人对屈辱的囚徒生活的厌烦和满腔愁绪;《浪淘沙》主要抒发词人对故国江山的眷念和对国破家亡的憾恨。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所表达的物是人非的感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所表达的绵绵不绝的愁绪,“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所表达的梦醒之间身份错位引发的漂泊无依之感,“别时容易见时难”所表达的离别之痛,“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所表达的繁华不在、人生无常的无奈伤感,都是人生共通的体验。

《庖丁解牛》

1.庖丁所达到的境界,仅仅是技艺娴熟吗?

庖丁解牛时,手、肩、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等动作流畅自如,“砉然”、“騞然”的声音高低错落、缓急有致。他和谐优美的动作,富有韵律的声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庄子把庖丁解牛比喻成“《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简直是一种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而庖丁就像一个艺术家在完成他的艺术作品。

联系全文来看,庖丁之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因为他熟知牛的自然生理结构,达到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水平,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庖丁的境界已经不是技艺娴熟了,正如他自己所言,这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技艺层面,达到了“道”的境界。

2结合课文的描写,揣摩“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是怎样的情景。作者围绕“游刃有余”在第三段对动刀过程做了详细描写,令人相信庖丁解牛确实有“动刀甚微,謋然已解”的效果。找出这些描写文字,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目无全牛”:“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已经完全摸清了,不在把一头牛当做全牛,而是看做可以拆卸的东西。

“游刃有余”:“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的刀宽绰地在牛骨节的空隙之间行进。

“踌躇满志”:“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庖丁把难解之处 成功解掉之后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动刀过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

《项羽之死》

1.项羽的慷慨悲歌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多情善感。

第一段写垓下被围的困境。垓下之战,项羽首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被汉军两面夹击,死伤惨重,粮草断绝,只能闭城坚守,完全陷于被动。这一段重点写了“四面楚歌”和“慷慨悲歌”两个连续性的事件。“四面楚歌”是张良和陈平设计,让汉军夜晚唱楚地的歌谣,意在瓦解楚军的士气。项羽听到后“大惊”,显然受到震动,在感叹楚人何其多时,已经预感到败亡的结局。于是,项羽账中夜饮,唱出了柔肠百转的《垓下歌》,歌词悲壮哀婉,哀叹时运不济,诀别名骓美人,为项羽形象增添了一丝柔情。这位盖世英雄歌罢泪水涟涟,以至于左右的人都不忍心目睹这样的场面,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

2.从项羽的“溃围、斩将、刈旗”的快战中,可以看出项羽是怎样的人? 勇猛、自负。

第二段写项羽从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经过。前半部分写项羽的逃亡过程。项羽带领八百壮士夜间突围,除了垓下,一路逃亡,过了淮河只剩一百多人了,在阴陵被农夫欺骗,误入沼泽,结果被汉军追上。项羽又带兵逃到东城,此时只剩下28人,而追兵数千。这部分描写简明扼要,把逃亡路线和军事力量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战争的形势和项羽的处境一目了然。后半部分写项羽在此绝境中说的一番话。他认为:“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在军事上由优势转为劣势,以至于将要灭亡,他仍然没有客观地分析自己用兵的过失,而一味归咎于天命,这表现的项羽极端自负。战争的成败并不单纯取决于主将作战是否勇武,还需要知人善任、深谋远虑、处事果断,项羽一味强调自己先前的战功,正反映了他的寡谋。项羽又言:“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毫不退缩,决意拼死决战,反映了他勇武豪爽的大丈夫气概。同时他也仅仅想再次证明自己的作战本领,又暴露出“匹夫之勇”来。

第三段写项羽的东城溃围之战,共写了项羽的三次行动,从不同角度刻画了项羽的勇猛。第一次行动,通过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渲染项羽的势不可挡,“遂斩汉一将”的“遂”写出了项羽斩将的轻而易举。第二次行动,项羽并没有动手,只用眼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项羽摄人魂魄的虎虎声威跃然纸上。第三次行动,项羽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而楚军仅损失两人,通过对比再次渲染项王的勇猛无敌。在身处绝境的情况下,项羽每战都能给敌军以有效的打击,丝毫没有兵败的萎靡,确实骁勇善战。他充满自信得问属下战果如何,这一问,表现了他的自负。

3.项羽在乌江边拒渡、赠马、赐头,表现了什么性格特点? 知耻重义,视死如归。

最后一段写项羽自刎乌江。共写了两个场面。第一个场面收乌江拒渡、赠马亭长。项羽曾打算东渡乌江,但是真正来到江边,看到拢船等候的船长,劝他登船以图东山再起时,他又拒绝了:“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 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项羽这番话发自肺腑,表现了知耻重义的性格。赐马给亭长表现了他心地仁善。在最后短兵相接的搏杀之后,项羽身受重伤,此时看到了背楚投汉的吕马童,于是赠头于他,自刎而死,再次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

刘熙载《艺概》云:“太史公文,精神气血,无所不具。”《项羽之死》就刻画出了项羽的“精神气血”: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型柔肠,有感天怨时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有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这篇文章刻画了很多生动传神的细节,项羽诀别名骓美人的泪水,陷入绝境的宣言,东城突围的声威,乌江拒渡的笑谈,自刎之前的回顾,都令人铭记。

《阿房宫赋》

1.第一段是怎样以既简练又夸张的笔法,对阿房宫进行总括性描写的?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四句话用非常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秦一统天下的气势和阿房宫的建成;“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交代了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写出了阿房宫依山傍水的宏阔景象。以上勾勒出阿房宫整个建筑群宏伟壮观的气势。

接着,作者又写到了楼阁的密集程度,走廊和屋檐的形状,楼阁之间互相钩连、互相环绕的气势;还写到了像蛟龙一样的长桥,像彩虹一样的复道;甚至写到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来突出这个庞大建筑群的错综复杂。作者还进一步展开想象,写出阿房宫中的歌舞效果。

第一段对阿房宫全局的描写笔法简练,对阿房宫局部的描写细腻周到,充分描绘出阿房宫这一宏伟建筑群的豪华精致,富丽堂皇。

2.第二段是怎样写阿房宫内的奢靡的? 一方面写宫人们的奢靡生活。连用了五个夸张兼比喻句描写他们梳妆打扮以及出行的盛况,妆镜如星,乌发如云,香气如雾,车过如雷,以自然界的星云雷雾作喻体,可见宫人数量之多,追求靡丽的风气之盛。接着写宫人们极力展示自己的娇媚,以等待皇帝的宠幸。写宫人就是写皇帝,秦始皇灭六国之后,把六国的美女都集中到阿房宫中,满足自己的声色欲求足见其荒淫。

另一方面写秦人对珍宝毫不爱惜,到处丢弃。仅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八个字,就描写出秦人的奢侈无度。

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铺垫。这篇史论性质的赋,最终想说明的道理是“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但是,作者并没有抽象地说理,而是花了相当多笔墨渲染阿房宫宫室之华美、生活之奢靡,对阿房宫建筑群的描写和美女梳妆的描写可谓不厌其烦,细腻精致,仿佛秦代的阿房宫如在目前。这些形象化的描写都是有用意的,通过铺张的笔墨写出了秦始皇铺张的生活,越描绘阿房宫的富丽,越能揭示秦王朝灭亡的必然性,最终的结论就水到渠成了。

3.第三段中的大段排比是围绕哪两个对立面展开的?表明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将“秦始皇”和“老百姓”天壤之别的生活状况做对比,两者之间是矛盾的关系。连续用六个排比句,极力写阿房宫的柱子、椽子、钉子、瓦缝、栏槛、乐声之多,从细微之处突出阿房宫的豪华气派,每一句都以老百姓的劳作吃穿作为比较对象。农夫、织女、谷粒、帛缕、城郭、市井言语,这些人和物的数量竟然不如阿房宫中微不足道的部件数量多。一方面是奢靡的生活,一方面是辛勤的劳作,这种巨大的反差已经预示了秦王朝的危机。

4.最后一段哪些话是作者在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警示唐敬宗“大起宫室,广声色”的危机,提醒他要爱惜民力,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伶官传序》

1.试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全文的结构特点。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1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举出后唐庄宗得天下又是天下的事理作为理论的根据。一叹一问,为全文奠定了叹惋的感情基调。一得一失,与一盛一衰相照应,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即第2、3段。第2段承接上文,详细叙述了庄宗接受并且执行晋王遗命的经过。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作两层记述。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代了赐矢的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功告成后,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重写出庄宗对三矢的恭敬态度。

从 “受而藏之”,到“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庄宗接受遗命、矢志复仇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等动词,描绘了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情形,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战争状况,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为下文的议论作准备。

第3段转入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阐明中心论点。先盛赞庄宗的成功,继而感叹他的失败,这大起大落的转折,讲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作鲜明的对比。同一人,曾经“意气之盛,可谓壮哉”,转而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由盛而衰,前后变化如此巨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反问句,前一句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出于人”。这样的反问既引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用《尚书》中的话作答,并顺势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点明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根本原因,说明“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道理,与文章开头提出的论点互相照应。

第三部分,即第4段,“故”承接上文,继续展开议论,归纳庄宗的“盛衰之理”。用“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经验教训,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了“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结局。作者在这里含蓄得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使得文章阐述的事理更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

本文材料虽然繁复,但作者始终着眼于“盛”、“衰”和“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上,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管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抒发的感情和议论,都是在正反两个方面的鲜明对比中,申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自然之理”,这使得文章气脉贯通,前后呼应,散而不乱,结构严谨。

2.反复诵读这两个又一些既对偶又错落的短句所构成的长句,体会与“盛”、“衰”相配合的在文势上的扬和抑、起和落,感受情感的变化。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这两个长句,一写兴盛,一写衰败,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总结历史教训,阐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自然之理”。前一句写庄宗系燕父子、杀梁君臣凯旋归来、还矢太庙时的意气风发,“可谓壮哉”!而与此相对,后一句写天下大乱时士卒溃散、君臣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写凯旋时的踌躇满志,笔势激越,情调昂扬;写败亡时的仓皇失措,笔势迂回,情调低沉凄怆。因前后表达内容的不同,语言和情感也发生一扬一抑、大起大落的变化。并且句式骈散结合,多使用对称的词语,更突出了前后盛衰对比的特点。《祭十二郎文》

文章第五段,用了三个“邪”,三个“乎”,四个“也”,五个“矣”,揣摩他们的用法,说说他们在表达思想情感上的作用。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连用三个“邪”字,表现了作者乍听到噩耗时的意外、震惊,以至于怀疑消息的可靠性;接着追问道:“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作者不信神明不灵,上天无道,连用带三个“乎”的反问句强化了质疑的语气。由于惊疑、悲痛而神志恍惚,感觉像是在做梦;待稍稍冷静一些后,他仍觉得老成的死讯是误传。他又重新分析说:“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前三个“也”字构成判断句,强调消息不可信,但最后一个“也”字却把语气由不相信转换到不得不相信上来,身边的书信为作者切实证明了老成的死是肯定无疑的,他只能去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了!“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五个“矣”字表达的是肯定、无奈,句句紧扣前面的追问,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却得到了最无情的印证。天意难料,天理难推,神明不明,寿命不可预知。这些语气助词的运用强化了感情变化的节奏,准确抒发了作者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失去至亲的悲痛之情。

《项脊轩志》 第一段,叙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风貌,描述了恬静、舒适的书斋生活。在家境清寒、**不安的境遇中,有了这样一所书斋,就有了一个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居所。在这里,作者时而“偃仰啸歌”,时而“冥然兀坐”,尽情享受个中乐趣,领略无穷诗意。而对于有鸟相伴、有月相照,四寂无声,风影婆娑的静寂、悠闲、雅致的环境描写,更是倾注了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喜爱,表现了作者怡然自得的情趣。

第二段,首句“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由叙写项脊轩转而回忆往事。先述“诸父异爨”后庭院的一再变迁,家中凌乱不堪、日趋没落的景象,揭示了“悲”的表象。接着详述了母亲对自己的爱抚和祖母对自己的期望。借老妪之口写母亲,表现了母亲的温柔慈爱;写祖母,抓住了它看望和勉励孙子的一个感人场面。祖母说:“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语气亲切诙谐,生动贴切地表现了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关心。临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的关门的动作,几句喃喃自语,细致入微地表现了祖母的喜悦,对孙儿的赞许和期望。随后,“持一象笏至”,再三叮嘱,激励孙儿为改变家庭状况而发奋读书。祖母的这些言行和言语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生活气息浓厚。在对往事的追忆和亲人的怀念中,隐含着时光飞逝,怀才不遇,辜负亲人的抚育和期望的沉痛的心情,深化了“悲”的内涵。

第三段,再写项脊轩的变迁和逸事,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以及“轩凡四遭火”的变故,虽“殆有神护”,但遭遇火灾之多,足见项脊轩命运多舛,是“悲”的进一步补充。

第四、五段是后记,表现了作者丧妻前后的感情变化,表达对亡妻的怀念。“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平平淡淡的两件事,极生动地表现了夫妻间的亲密和深厚的感情。但世事难料,在文章的结尾,作者深情地说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融入了作者无限伤感之情,寄寓了作者对往事,对 亡妻的缅怀和眷恋,睹物思人,物是人非。“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2.史记·吕后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二

【问题】

8.文言解词。

①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孝惠帝【崩】

(2)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

(3)【将】兵居南北军

(4)及【诸】吕皆入宫

②下列句中加点的“其”与“君知其解乎”中的`“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真无马邪(《马说》)

B.俟【其】欣悦(《陋室铭》)

C.【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D.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9.请给下句加上标点。(加两处)(2分)

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太后说,其哭乃哀。

⑵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

11.“吕后专权”为后人所诟骂,文中的吕后具有什么特点?(2分)

【参考答案】

8.①(1)死

(2)做,当

(3)率领,带领,统领

(4)众,各

②D

9.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

10.(1)太后高兴起来(了),她的哭声才悲哀起来。

(2)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散步。

3.高一语文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篇三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仪节(yí)脑髓(suǐ)孱头(càn)自诩(yǔ)

B.犀利(xī)针砭(biǎn)糟粕(pò)大度(dù)

C.蹩进(bié)闭关(bì)冠冕(guān)残羹(gēng)

D.磕头(kē)挖掘(jué)玄虚(xián)吝啬(sè)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自诩冠冕孱头祟洋媚外B.譬如国萃古董残羹冷炙

C.脑髓磕头蹩进故弄玄虚D.吝啬惴摩恐怖勃然大怒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冠冕堂皇大讲反腐败、背地里却贪污受贿的家伙,终于被揭露出来了。

B.王局长退休之后仍关心局里的事,发挥余热,干劲十足,真是一个年富力强的人。

C.邪教的头目为了达到骗人的目的,故弄玄虚,散布谣言。

D.鲁迅先生用他那枝神来之笔为我们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杂文。

4.下列各句中表意准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代替的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B.但是,如果反对这旧宅子的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不敢徘徊走进门,是孱头。

C.有人说,掘起了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

D.于是连清醒地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可理解为展品下落不明。)

B.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显得寒伧可怜)

C.听说不久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顺便到欧洲传道。(用“催进”、“传道”讽刺“送去主义”的卖国媚态。)

D.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运用反语,是“堕落”的意思。)

6.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B.鲁迅19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的代表作品是中篇小说《阿Q正传》;他的小说主要收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中。

C.鲁迅先生的杂文创作更是成果丰硕。《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是鲁迅书斋的名称。

D.鲁迅先生创作了大量散文和散文诗,分别收编在《朝花夕拾》和《野草》中。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文中的“孱头”“昏蛋”“废物”分别代表了三种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

A.“孱头”代表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昏蛋”代表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废物”代表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拿来主义”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是什么?

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最能概括《拿来主义》基本观点的一项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各取所需,各尽所能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乐一乐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

【参考答案】

《拿来主义》

想一想

幽默,是敏锐、机智和含蓄、委婉的结合物,在论辩的文章中还显示了从容不迫、游刃有余的风度。最典型的例子是第9段的那些精当而风趣的比喻。作者对于如何占用,怎样挑选,早已深思熟虑,胸有成竹。题目虽大,道理虽深,却能以小喻大,深入浅出。既令人信服,也使人受感染。

练一练

(一)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A项的“诩”应为“xǔ”,这是“形声字,读半边”造成的误读。一定要对形声字中声旁和整个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字引起重视,平时加强积累。B项的“砭”应为“biān”,注意它跟“贬”的声调不同。D项的“玄”应为“xuán”,C项的“冠”是多音字,这里的读音是正确的。

2.【答案】C

【解析】A项的“祟”应为“崇”,这两个字容易混淆,要分清它们上下结构对应部分的不同;B

项的“萃”应为“粹”,“粹”是精华的意思,“萃”本义是草丛生的样子,引申为聚集,聚拢;如“荟

萃”、“出类拔萃”。D项的“惴”应为“揣”,“惴”读“zhuì”,意思是忧愁恐惧;“揣摩”的“揣”读“chu

ǎi”,意思是测量,量度。另“揣”是一个多音字,还有另两个读音,要注意掌握。

4.【答案】D

【解析】A项中“活人代替的古董”应改为“活人代替了古董”,前者是偏正短语,后者是主谓短语。B项“不敢徘徊走进门”语序不当,“徘徊”应放在“不敢”前;C项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句子,不能用表完成的“掘起了”,删掉“了”。D项要注意“对于”的用法,凡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对”。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及对杂文语言特点的把握情况。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鲁迅先生有一段时间,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有很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对帝国主义十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憎恨。“且介亭”标明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但不是鲁迅书斋的名称。

(二)1.【答案】A.怯弱的逃避主义。B.“左”倾的虚无主义。C.右倾的投降主义。

2.【答案】态度是:占有、挑选,即“大胆的拿来”。方法是: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注意第3段的段首句的“总之”后面的内容是对上文的总结。

3.【答案】D

4.初中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四

现在,只有广州、台湾等处一小片地方的门口,还向艾奇逊们开放着,第一个神圣原则在那里“依然维持”着。其余的地方,比如上海吧,解放以后本来是开放的,现在都被人用美国的军舰和军舰上所装的大炮,实行了一条很不神圣的原则:门户封锁。

现在,只有广州、台湾等处一小片地方的行政和领土,还算叨了艾奇逊第二个神圣原则的光,“依然维持”住了它们的“完整”。其余的地方,一概倒运,行政和领土都是破碎得不像样子了。

现在,只有广州、台湾等处地方,叨了第一个神圣原则的光,把“任何外国控制”,连同美国控制也在内,都给艾奇逊们“反对”掉了,因此还被中国人控制着。其余的国土,说来要掉眼泪,一概完了,都给外国人控制住了,中国人统统当了奴隶。

1)判断。

A.“因此还被中国人控制着”中的“中国人”与“中国人统统当了奴隶”中的`“中国人”是一个意思。 ( )

B.“其余的地方”是指解放了的地方。( )

2)概括选文所批驳的艾奇逊的谬论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第一自然段批驳的是所谓“门户封锁”。

B.第二自然段批驳的所谓尊重中国行政和领土的完整。

C.第三自然段批驳的是所谓任何外国控制中国。

D.选文批驳了美国政府所谓的对华外交政策中的三项基本原则。

3)选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A.摆事实

B.讲道理

C.先摆事实后讲道理

D.先讲事实后摆道理

4)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这三段文字从结构上说是并列关系。

B.艾奇逊们的门户开放的实质是侵略。

C.“第一个神圣原则在那里“依然维持”着”这句话用了反语。

D.“一概完了,都给外国人控制了”,是说叫帝国主义控制了,因此,“中国人统统当了奴隶。”

参考答案:

1)A × B √

2)A

3)C

5.高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项练习及答案 篇五

查 干

自古至今,红叶有着无尽的话题。每每读到有关红叶的文字,我便心动,不由自主地沉浸于哲理的思考。有一年在京郊红螺寺,我真真切切地读到了一片元宝枫叶内心的独白。那正是十月末的一天,天空一片高蓝,远山近岭到处是燃烧的红叶在秋风中静默,使人不由想起“禅气”这个词。我仰头去读高岩上的一树红叶,猛然,其中一片硕大的从高处安然飘落,不带一丝忧伤,仿佛是一位远游的行僧,在欣欣然归来。枫叶红透,似一袭袈裟,在秋阳下闪着奇异的光芒。我想到了去西天取经的那位高僧和他的白马。这样的时刻,恰有一声声晚钟从红螺寺高墙里传了出来,像是迎宾曲。叶落归根,就该是这样的氛围,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

文人墨客,为什么对红叶有着说不尽的情愫呢?并且都带有褒义?因为他们由此想到了人生,红叶在上,人生有何可叹?原本人世间美好的赞誉,往往是世人赠予的或是追认的,而不是绞尽脑汁去讨要的,明抢暗夺的。

有时,人不如红叶,它们那种面对凛冽秋风时的坦然和睿智,不能不叫人深思。我每到兵马俑发掘处,就感到浑身不自在,替那些帝王将相脸红。他们活着时作威作福,死后也不叫百姓安宁。人是万物之灵,却不知顺从自然规律,一见死神就乱了方寸,这是很可悲的。

有一年深秋,我们到二郎山深处的喇叭河风景区采风游览,这里还没有柏油路,天然小路曲曲弯弯,一直沿着山下的河流,伸向旷野和原始。河水清澈,似一股玉液在静静地流。爬上一处高地,远眺近望,夕阳依依,诸峰相衔,山上山下都是斑斓的梦境。金黄和火红,已是这里的主色调,尤其是变红的槭树漫山遍野地灿烂着,使人目不暇接、神魂颠倒。夜晚,山月当空,金黄和火红都退到了一山的朦胧里。一阵山风拂过,树木花草夺人魂魄的清香,不但醉倒了山客,也引来了一大群高大的水鹿。它们有些许警觉,但很安静,以它们发蓝的眸子,看着我们。我一时兴起,给这些不速之客唱了一首又一首的蒙古民歌,其中一只竖耳聆听,同游者笑着说,你终于在这蛮野之地遇上知音了。没错,它一定听懂了我的歌声,并且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只要人类还怀有一腔慈悲之心。

不料,这一天的后半夜猛然间刮起了山风,气势逼人,似排山倒海。我心中起忧,担心红叶的命运,久久不能入睡。清晨五时,我梦中有了幻听,听到了钟声由远而近,轰然而优雅。我披衣而起,抓起相机便匆匆出门,山风有些冷,但安静了许多,俯仰之间,满眼都是落叶,像一地微微挪动的落霞。它们落得安然,飘得诗意,竟无半点忧伤,躺成了一山的哲思,忧郁的我,却成了多余。惊愕之余,我终于有了一些禅悟。自然万物,原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人类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读不到事物的本色罢了。

淡淡的山雾中,我站在秋风中的山野上,终于明白:人,或者说我自己,是弱者,而非万物之灵。眼下,躺了一山的红红落叶,正在完成一种交接仪式,生与死,在这里只是一个概念而非实质。我有幸列席这样的一场仪式,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一点点高度,并且读到了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

红叶归处是秋风,拥有秋风的万物有福了。

(选自《中国艺术报》,有删改)

9.本文第一段中,我读到的“枫叶内心的独白”是什么?如何理解文末“读到了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枫叶飘落的情景,请对这一段作简要的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第四段描写一群水鹿有什么用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作者先称“人是万物之灵”,文末却说人“非万物之灵”,探究作者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背后的深层意蕴。(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9.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第一问,理解“枫叶内心的独白”,实际上是讲作者对枫叶飘落的认识。作答时,需要特别注意文中描写枫叶的语句,如“从高处安然飘落,不带一丝忧伤,仿佛是一位远游的行僧,在欣欣然归来”“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面对凛冽秋风时的坦然和睿智”等,抓住其中的关键词来概括“独白”的内涵。第二问,“我”的灵魂由灰变红,实际上是我的思想认识升华,需要在理解全篇的基础上,认识本文的主旨。

答案 第一问:枫叶坦然面对凛冽的秋风时,视下落为天律而欣然接受,无留恋,无所求。第二问: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受自然之理的感染而产生的灵魂的变化,“灰色”是指“我”为红叶的飘落而忧伤,更深层的是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红色”是指“我”受自然的洗礼,看淡了生死,悟到了天人合一的道理。

10.解析 本题考查赏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寻找第一段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语段运用艺术手法达到的艺术效果,例如“元宝枫叶内心的独白”“红叶在秋风中静默”“不带一丝忧伤”等几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枫叶人格化,刻画出枫叶的睿智深沉及飘落时的安然快乐的形象,生动传神,表现出“我”对枫叶肃然起敬,为下文“我”的灵魂变色作了铺垫。

答案 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了枫叶飘落时安然、不带一丝忧伤的神态,并把它比喻成欣然归来的行僧和一袭袈裟,十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飘落的红叶的动态和色泽,营造了美妙庄严的环境,也形象地反映出作者的灵魂受到了洗礼。这段生动形象的描写为下面的议论作了铺垫。

11.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概括水鹿出现时的具体情景,然后考虑其在内容和结构方面与上下文的联系。

答案 ①一群水鹿的出现,表明喇叭河风景区不仅有迷人的植物,也有美丽的动物,环境优美,令人陶醉。②“我”纵情演唱,水鹿竖耳聆听,这一场景为作者说明“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只要人类还怀有一腔慈悲之心”这一观点提供了依据。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为下文主题的升华作了铺垫。

12.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探究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分清文中两处“万物之灵”的含义,并联系作者提供的语境,思考作者说法变化背后的原因。

6.二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六

答案:4

2.点拨:通读短文,把每一种小动物的长处找出来。

答案:小白灵会唱歌。小红狐会跳舞 。小黄鸭会游泳

3.点拨:在短文中第二自然段找答案。

答案: 小白灵不肯和小黄鸭去唱歌,它说:“唱歌总是跑调,真难听!”小红狐不肯和小黄鸭去跳舞,它说:“小黄鸭跳舞总是缩手缩脚,太难看!”

4.点拨:短文第三自然段仔细读可以知道小黄鸭做的那件事情。

答案:小黄鸭救了一只受伤掉进水里的小鸟。

5.点拨:阅读短文,根据自己的已学知识讲出这篇小短文使你明白的道理。

7.语文课后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七

陈复礼的画意摄影思想可以溯源到他的童年。 1916年7月20日,他出生在广东湖安县官塘镇石湖村,其父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陈复礼出生于这样的家庭,使其一方面具有天然的艺术基因,一方面从小就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陈复礼八岁启蒙,上了六年小学后,又读了一年私塾,读完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左传》《古文观止》《千家诗》等古籍。1931年,15岁的陈复礼就读于潮州韩山“广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又称韩山师范,以“总评甲等”的成绩毕业。之后迫于战乱,离开家乡到越南谋生。

“潮汕一向有艺术之乡的美誉。自小耳濡目染,受影响非常大。举一个例子,潮汕的屋脊,那些画,门口的那些画,尽管是农民的画,工匠的画,但都有一定的艺术功底。我自小看这些,深深理解潮汕乡土文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自自然然,不知不觉跟着这条路走。”陈复礼说。

在漫长的摄影生涯中,陈复礼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摄影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讲究中国画意,中国气派,形成了独特的“陈氏风格”。“陈氏风格”的精髓是:写实与画意结合,写实为摄影根本目的,画意为表现手段,画意讲求的是中国画意。

国学大师王国维将词的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以之形容摄影,“陈氏风格”恰恰是有我之境居多,偶有无我之境。

中国画意是陈复礼摄影作品的重要标签。几十年来,陈复礼创作出大量彰显民族特色的摄影作品。陈复礼镜头下的华夏美景、中国画意被发挥得淋漓尽致。陈复礼回忆说:到越南后,为生存奔波无暇学画,后来在一本法国杂志上看到了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也可以如此富有画意,便开始对摄影着迷。因为画画需要安稳的环境,而摄影却比较灵活,比较适合他当时的生活状态。从这个角度说,陈复礼的摄影一开始就是为了弥补不能绘画的不足,是天然的`画意摄影。

陈复礼最初对暗房套放技术深感兴趣,后来进一步仿照郎静山先生的集锦摄影,即运用中国传统绘画的理法,撷取多张底片的精华,重新组成富有诗情画意的“画幅”。

随后,陈复礼摆脱暗房技术的拘泥,尝试风光摄影,并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他最大的艺术成就。在这个阶段,陈复礼大力提倡在风光摄影中揉进画意,并强调中国画意。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分别之一是画面布局,西洋画极少留白,中国画中则多留白,以此产生深度,营造境界,引发联想。陈复礼认为,在风景摄影里,也可以运用空白,只要掌握中国画法的原则,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

在色调运用方面,陈复礼意识到,中国山水画主要是用墨线来区分物体的,与黑白摄影运用单色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相似。越是简化色彩,拍摄物所体现的精神和性格就越强烈。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去粗取精、删繁就简、虚实相间、藏露结合的精华。

陈复礼鼓励摄影者,在透视问题上,只要有足够的胆识来创作,以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构图,放弃地平线的限制,可以做成无比广阔的画面,使观者仿佛置身照片之上,尽收天下于眼底。

1955年移居香港后,进军摄影沙龙的陈复礼凭借着一手画意摄影的绝活,连续两年取得香港摄影学会甲级月赛全年最高成绩。

在风光摄影彰显中国画意的基础上,陈老进一步吸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配套元素,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的方式融入照片中。这个时候,“中国画意”已经不足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而只能形容为“中国气派”。高扬着“中国气派”的旗帜,沿着吸收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道路阔步向前,陈复礼收获了他的另一大发明——“影画合璧”。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复礼的父亲陈必名先生饱读诗书,喜爱潮州音乐、戏曲,尤其醉心于笔墨丹青,这都对陈复礼产生了深远影响。

B.引用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之说,意在表明陈复礼“中国画意,中国气派”特点的早期作品,尚未达到“无我之境”。

C.陈复礼不仅在暗房套放技术上取得最大的艺术成就,而且之后他仿照郎静山,开始尝试集锦摄影,也同样取得最大的艺术成就。

D.陈复礼认为越是简化色彩,拍摄物所体现的精神和性格就越强烈,就越能体现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所以他的作品总能把色彩简约到极致。

E.本文通过对陈复礼摄影艺术几个阶段变化的记述,塑造了一个既能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能不拘一格、勇于创新的典型的艺术家的形象。

(2) 自幼接受绘画艺术熏陶的陈复礼为何最后选择了摄影?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3) 陈复礼在自己的摄影艺术上自觉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哪些方法?请结合文本概括分析。(6分)

(4) 陈复礼在摄影方面发明了影画合璧,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请选择其一,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8分)

阅读答案

(1) A、E(A项3分, E项2分,D项1分,因为“他的作品总是把色彩简约到极致”似乎合理,但文本缺乏明确依据。B项中“意在表明陈复礼早期作品的特点,尚未达到……”中“早期作品”概括不当。C项中“陈复礼在暗房套放技术上取得最大的艺术成就”分析有误)

(2)①陈复礼喜欢绘画,但是到越南后,因为他的生活并不安定,无暇学画;②他通过接触发现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的摄影作品,感受到摄影也可富有画意,便开始对摄影着迷;③画画需要安稳的环境,而摄影却比较灵活,比较适合他当时的生活状态。④他借助摄影来弥补不能绘画的不足。(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

(3)运用空白,中国画中则多留白,以此产生深度,营造境界,引发联想;②简化色彩,中国山水画主要是用墨线来区分物体的,与黑白摄影运用单色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立体感相似;③以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构图,放弃地平线的限制。(共3点,每点2分。)

(4)(观点一)根植民族文化土壤,从中汲取营养,发明影画合璧:(2分)①从古书籍中学习和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潮汕地区屋脊和门口上的画,陈复礼自小耳濡目染,影响非常大;(2分)②从自觉借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与现代摄影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讲究中国画意,中国气派,让自己的摄影作品更具有画意感;(2分)③自觉地将书法、篆刻、诗歌等以题句、落印的方式融人照片中。(2分)(每点2分,共8分。)

(观点二)不满足现状,勇于挑战自我,发明影画合璧:(2分)①最初对暗房套房技术保有浓厚兴趣,但为了增强摄影的画意感,他尝试集锦摄影;(2分)②运用中国画中则多留白,运用中国山水画主要是用墨线来区分物体的,运用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构图,放弃地平线的限制,把中国元素与摄影结合起来;(2分)③他熟练掌握了集锦摄影,又尝试将书法、篆刻等融入摄影中,大胆创新,走影画合璧之路,并取得巨大成就。(2分)(每点2分,共8分。)

8.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篇八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

【乙】淮北蜂毒,尾能杀人;江南蟹雄,螯能敌虎,然取蜂儿者不论斗,而捕蟹者未闻血指①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踪迹得其处,则夜持烈炬临之,蜂空群赴焰,尽殪,然后连房刳取②。蟹处蒲苇间,一灯水浒,莫不郭索③而来,悉可俯拾。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④也固宜。(选自《齐东野语》)

【注】①血指:伤指。②刳(kū)取:割取。③郭索:急竞爬行的样子。④殒:死亡。

1.解释句子中的加粗字。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

(3)江南蟹雄,螯能敌虎____________

(4)悉可俯拾____________

2.翻译句子。

惟知趋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殒也固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文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明白、知晓;(2)同“弼”,辅佐;(3)匹敌、对抗;(4)完全

2.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够安守自己的窝,它们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3.【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趋炎附势者没有好下场。

9.语文课后古代诗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九

课外阅读练习题

(一)蚂蚁

(1)我读到一篇英国课文,讲的是蚂蚁。

(2)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公蚁持家。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3)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4)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jí jǐ)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5)( )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 )会全军覆灭。

(6)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7)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8)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tī dī ),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2分)

2.在(5)、(8)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3.将“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改为不含问号的句子,但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4)、(5)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第(4)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这一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2分+2分)

第(5)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蚂蚁家庭“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样两种精神。(2分+2分)

5.回答问题:“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走进书里去

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 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 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③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形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④小朋友可能读过《顽童流浪记》,也可能看过它的影片或卡通,两相比较,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至于影片和卡通,虽然也给你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⑤如果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是可口的零食。一样是吃的享受,韵味却不相同。

⑥现代人的求知和文学欣赏的方式已变得多姿多彩,不过,千万不要忘记阅读书籍仍然是求学问的主要方法,更是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但愿你能确实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走进书里去。

1、阅读①—③段,划掉括号里不正确的字。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粗略—— 瞬间——

3、为什么静下心来专心读书的儿童愈来愈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小说和看影片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把____比喻为______的宴席。把_______比喻为_____的快餐。

6、文学欣赏的最佳途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庄重的乞讨

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 níng zhòng。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是下岗的,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 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称好。

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瓶,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 nuó dòng 脚步。当不断地有人把硬币往罐头瓶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 qīng cuì的声音,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意。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他的吹奏已达到了大师级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电车将要到终点站了,他高兴地对大家说,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一路平安》 。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瓶里掷下硬币。一对年轻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儿子,让他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位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 qì fèn 之中。

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我快步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将短文中的拼音换成汉字,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níng zhòng nuó dòng

()

qīng cuì qì fèn

( )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入迷( )知晓( ) 振奋( )

3.从文中找到一句反问句写下来,并将它改成陈述句。

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 盲人为乘客演奏了的曲子有:____________

② “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孩子的动作 ......” 这一句的 “居然 ”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切 ”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用“‖”给文章分段,并写出第二段的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回答问题。

① “我快步下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中的乞讨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jí tī

2.如果 …… 就 …… 不是 …… 而是 ……

3.比起蚂蚁,我们没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

4.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 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 ;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 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蚂蚁如果都单独地离开火海,将无一幸免 ;抱成团以后,外面的蚂蚁可能被火烧死,但里面的蚂蚁就可以活下来。抱成团是一种保护措施,所以说是一种智慧。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精神

5.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

6.我想到了抗洪战士,他们不顾危险,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不怕苦,不怕累,日夜不停在抗洪最前线。他们为了集体的利益,完全不考虑自己,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二、

1、应划掉的字依次是:搏、奈、豪、影

2、粗略的反义词是 “细致 ”、瞬间的反义词是 “永恒 ”

3、影视器材的进步使人们(豪 毫)不费力地坐在(荧 影)光屏前,就可获得无奇不有的各种知识;也可以轻松愉快地在短短的时间内欣赏完一部文学作品。相比之下,阅读书籍就成为辛苦、乏味、寂寞的事了。因此,能够静下心来聚精会神读书的儿童,也就愈来愈少了。

4、在读小说时所感受的是细致的、隽永的语言文字之美,而且又有深邃的思想、永恒的感情。看影片和卡通虽然有感觉艺术之美和另一种震撼,但欣赏的过程却是瞬间的、粗略的。

5、作者把阅读比喻成细嚼慢咽的宴席,电视前的观赏就是便捷的快餐。

6、阅读书籍

7、【改题标准】表明你的观点(得 1 分),引述作者观点( 1 分)、结合自己读书经历论说自己观点( 1 分)、语言通顺( 1 分)。

三、

1.凝重 挪动 清脆 气氛

2.入神 知道 兴奋

3.我有什么比不上了?我比得上他。

4.①《喀秋莎》、《北国之春》、《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采茶调》、《在希望的田野上》和《一路平安》

②竟然 盲人应该是看不见的,可他却知道孩子的举动 孩子把数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瓶里

5.第 1 自然段‖第 2-4 自然段‖第 5 自然段

第二段:在 20 路电车上, 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为乘客们用口琴吹奏,博得乘客们的赞扬,引起了 “ 我”的遐想。

6.①因为乞讨者的举动让 “我”振奋,让 “我”心情舒畅,更让 “ 我”对美好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10.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精选 篇十

几年来,马克思除了从事社会实践外,每天都到英国博物馆去学习,很晚才离开,回到家里又继续学习。工作到深夜,有时甚至到黎明。在书房里,有时候,他从书橱里拿出一本书来查考某一章某一节;有时候,他拿起笔来作纪录;有时候,他又坐下来,笔尖沙沙沙地在纸上飞舞,一张又一张地写他的著作。书桌上全是翻开的书籍和稿子。他不看表,一点也不知道全家全城早已睡了几小时了。他常常为研究一个问题在屋子里踱来踱去,一边走一边思索。这样,日久天长,在地毯上踏出了一条明显的痕迹,就像穿过草地的一条小路一样。

马克思读了很多书,在写《资本论》的时候,他就读了1500多种书。只要能找到的资料,他都要设法找到。他把获得的知识笔录下来以后,还要修改、润色,花费的时间跟重新写一遍差不多,直到语言和内容都符合他的要求为止。他的好朋友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在写作的时候,如果他不确实知道所有的有关书籍都参考过了,所有的疑义都考虑过了,所有的论点都彻底探讨过了,他是决不肯下笔的。对于一切科学,他都用极大的精力进行研究,批判地吸取其中合理的地方,总结出革命的新思想。

马克思的学习除了具有持久性和坚韧性外,还认真向别人学习,特别是向工人群众学习,有疑难的问题,他就找朋友请教;有不同意见,他就根对方讨论,有时从深夜讨论到第二天早晨,也不觉得疲倦。他向来注意倾听工人群众对工人运动的意见,同时热情地向他们宣传革命的道理。因为他深深懂得,多跟劳动人民接触,可以得到无穷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

马克思的学习、生活、工作和斗争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经常说:生活——便是工作,而工作——便是斗争。他最喜欢说的名言之一是为人类工作。马克思这样认真地学习,完全是为了指导革命斗争,为了人类的彻底解放。

练一练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的词语。

⑴疑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痕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

在书房里,有时候,他从书橱里拿出一本书来查考某一章某一节;有时候,他拿起笔来做记录;有时候,他又坐下来,笔尖窸窸窣窣地在纸上飞舞,一张又一张地写他的著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缩句。

①他在地毯上踏出了一条小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他向来注意倾听工人群众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马克思从工人那里吸取了无穷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马克思飞快地、一张又一张的写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赞扬了马克思的什么精神?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你打算向马克思学习哪几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有疑问而难于判断和处理的。(2)本文中指他踱步留下的印儿。

2.双休日,我有时候看书,体会读书的快乐;有时候弹琴,陶醉在音乐的世界里;有时候到户外参加运动,放松我的身心。

3.(1)他踏出了路或他踏出了小路。

(2)他倾听了意见。

(3)马克思吸取了智慧和经验。

(4)马克思写文章。

4.本文赞扬了马克思刻苦、好学的精神。

上一篇:最难忘的人初一作文400字下一篇:排排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