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过程性材料(精选8篇)
1.课题过程性材料 篇一
怎样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怎样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资料的占有量及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决定了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因此,全面的收集、整理和保存课题研究资料,是课题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将从以下两方面介绍:课题过程性资料的内容、课题资料怎样搜集和整理。
一、课题过程性资料的内容
1、什么是课题资料?
课题资料是指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全部资料,是科研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实地记载了一个课题从策划、立项、研究到最后结题的全过程。它不仅是课题成果的佐证材料,课题验收的重要依据,更是开展科研工作的保证。
2、课题资料的种类
从目前中小学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基本情况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六方面资料:
基础性资料。基础性资料是课题研究前期以及课题研究中所作的调查、测量、检索、研讨等等工作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计划性资料。计划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起始阶段所形成的各类计划方案、过程性资料。过程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资料。这些资料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专题性资料。课题研究过程中,围绕一些事关整个课题运作的专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所形成的资料是专题性资料。效果性资料。对实验变量的控制、检测,对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等等,都会得到相应的资料,这是形成最终成果的主要资料。
成果性资料。课题实施的各个阶段与课题研究结束都育来自课题组与课题组成员个人的专题性或综合性的总结,这些总结对课题终端成果的形成具有直接意义。
其中,过程性资料是课题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也是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关键性资料。对于小课题研究来说,过程性资料已经是整个研究过程的全部资料了。这些资料比较繁杂,重在随时随地地搜集、积累与整理,特别要注意研究过程中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3、课题过程性资料主要有哪些内容? 主件:
课题立项申请书 批准书
课题方案(具体每个阶段的研究计划每个阶段的总结)过程性资料(材料与课题要具有相关度):
★围绕课题展开的调查报告、方案论证、开题报告、阶段报告等;
★围绕课题的学习材料学习体会;
★围绕课题的研究课实录或教学设计、说课、评课、教者自我反思、课堂评价表、光盘、图片、影像资料;
★教育教学效果测查情况,检测评价试卷、问卷及检测所得的一些数据资料
★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的全部观察记录、调查材料、测验统计等。
★课题组成员所写的课题小结、随笔、案例分析、课题组成员所获得的荣誉。课题组成员撰写的经验总结、发表的与课题有关的文章(刊物封面、目录、文章级别、文章)、获奖论文(注明级别、等次)、撰写的专著。
★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大事记,主要成果推广应用情况、效果、效益。
★课题中期评估申请中期评估报告阶段成果 ★课题结题申请书课题结题报告最终成果
看到这些内容,老师们一定会感到非常熟悉,我们日常教学中就在做着这些工作,比如:教学反思、随笔、案例每月都写,教学活动我校也是每月一次。但我们获得的资料可能只是侧重某一方面,它们是独立的、零散的、无计划的,有效的搜集、整理、分析,使零乱、芜杂的资料成为典型、有序的资料,为验证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最终会取得研究的成果。
课题资料中有了这些材料,不仅使文档丰富而有质量,同时,它还可以使课题实验者对各个研究项目有细致的了解和把握,防止课题研究者将研究流于形式,为督促与检查提供了事实依据。
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我们要做在平时、重在实践、边做边理。达到过程资料翔实,研究实践真实,研究成果丰实。
第二方面,我就谈一谈怎样搜集和整理资料。
二、课题过程性资料怎样搜集和整理
(一)搜集资料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我们在搜集资料时存在问题主要是:⑴文献资料不注明出处;⑵事实性材料没有时间、地点,没有背景;⑶对资料的可靠性缺乏考证;⑷经常看到采用举例法,不知道该典型在所属群体中的位置;⑸搜集资料的方法,使用的工具,调查问卷,往往是欠科学;⑹对材料缺乏综合分析,有时变成材料堆砌,不知道为了说明什么问题等。知道了不足,在收集资料时,我们要做到
1、坚持围绕研究主题的指导思想,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资料收集、数据采集的计划。
现在,就结合我的一次小课题研究具体谈一谈,上学期,结合我校的课题“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研究”我确立了自己的小课题研究,主题是:如何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能力,我准备有计划地搜集以下资料:小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计划(总计划、每学期计划)、理论学习(书籍、笔记、下载资料)、学生诚信调查表、教学采风(教案、说课、评课)、反思随感(反思、随笔、案例)、活动记实(课题整个研究过程大事记)、阶段总结(每学期一份)、成果汇总(经验总结、论文、文章、学生作业、作品、教师荣誉)
我制作成了目录,先把类别写出来,然后把手中已有的资料,按类别编写在相应的目录下面,以后每增加一份资料,就在相应的内容上进行补充。
2、联系日常教学实际,让搜集变得轻松、愉悦。
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做着教学研究的工作。我们可以把每个学期所做的具体的工作,都用一定的文字记录下来,归类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如日常教案、公开课教案、教学反思、教导处安排的各类教学活动、学生作业、试卷及卷面分析等。这样,我们的研究就可以变得内容充实,变得科学严谨。在这样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就会信心百倍。
3、明确每一项资料的具体要求,才能使搜集更有效。
⑴课题实施方案
进行课题研究事先要设计一个研究的方案,这个方案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课题的来源和期望。说明课题的起因,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研究的期望目标。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说明研究的对象是谁,如何取样本,采用何种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涉及的理论领域和要学习的内容。
*初步拟定的研究过程。
*研究结果的表达与应用。说明研究结果如何表达;是报告式还是叙事式,还要说明研究结果如何在你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体现,发挥何种作用。⑵课题研究计划
不必写的太拔高,不需要写太多表扬自己的话。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写清楚这学期自己计划完成几件事,大约在什么时间完成,以什么方式完成,到期末时对照一下,完成了多少,是否达到预期目的。没有完成的部分分析一下原因,可以考虑转到下一学期继续执行,还是取消这个计划,重新考虑新的计划。⑶调查表
要设计好选配得当、措词精确的一套问题,编制成问卷。⑷研究成果
“教师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结构可以是“报告式”或是“叙事式”。报告式的研究结果就是研究报告。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
叙事式的研究结果有两种,一种是叙事研究,另一种是个案研究。它们都是叙述式的,其主要结构如下:题目。题目要简洁,要点明主题。引言。说明研究的起因;背景。说明事情的背景;事件。说明事件的经过或调查了解的结果;结果的分析和反思,包括如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改进和应用。
(二)整理资料的步骤
其实,收集资料的过程同时也是整理资料的过程。整理资料是指把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和采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使获得的资料整齐、有序,便于下一步的研究工作顺利进行。整理资料一般需要经过核对、分类、挑选等步骤。核对的任务是对获得的资料,从资料来源、资料的完整和准确等角度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基本事实资料的可靠。分类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研究需要,把获得的事实资料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材料的加工整理是科学研究重要的辅助工作,通常采用核对资料、选择论据、汇总统计、综合加工的办法进行加工整理。
课题研究一般都包括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和结题验收阶段,一般情况下要进行三年时间,有时还要更长时间才能结题。这样时间一长,刚开始的热情就会减弱,就会产生惰性:反正没来验收,“赶趟”,等到时候再收集、整理也不迟。这样一来,等到验收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缺东少西。所以,日常坚持是很重要的。
我相信大家都是有心人,都是喜欢思考的教师。细心、恒心加耐心就等于成功。相信大家会做得更好,也会坚持得更好怎样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材料的搜集和整理。
2.课题过程性材料 篇二
一、重新定位“论证性活动”,使之草根化、理性化
“论证性活动”是总结课题研究已有经验,厘清课题研究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研究计划的基础性活动。但相比听评课等研修活动而言,它并不是教师日常的研修形式,很容易被忽略或走过场。由于传统印象的影响,人们倾向于认为,论证性活动如开题论证、结题鉴定等一定是需要相关专家与领导参加的活动。为此一些教师小课题选择了忽略,一些学校大课题则以仪式化的方式请专家,但活动过后没有对研修方案进行修改,也没有在研究过程中再次对研修方案进行讨论调整。
理想的论证性活动不仅是专家介入的指导性活动,更应是课题组内自我学习、自我对话的学习交流活动,也是课题组通过自我协商进行研究分工、拟定行动计划的民主决策活动。为此,我们一方面提出了“开题论证、中期小结、结题总结”三种不同时段的论证性活动,将之定性为一种定期对课题研究思路进行讨论的研修活动。另一方面提出了“自我论证”与“专家论证”两种论证方式,并通过由区教科规划办聘请专家为已组织过“自我开题论证”的相关课题再次组织开题论证,传达一种即便要开展“专家论证”也需要以“自我论证”为基础的理念。这样既保证了当前草根化的教师小课题以“自我论证”的方式广泛开展论证性活动,也促使一些学校大课题更为理性地看待“专家论证”。为防止活动变成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我们尝试做了课题论证性研究活动记录表(详见表1)。
二、重新定位“主题研修活动”,使之多样化、系列化
由于教师研究课题一般为教学研究课题,主题研修活动的形式往往也就是日常的听评课活动形式,为此容易存在教研课题单一化与表面化的问题。一方面,一些课题结题材料附件往往提供大量的课堂设计与评课稿,而较少其他形式的研修活动;另一方面,所提供的材料比较零散,难成系统,较难看出与研究主题的相关度。难以判定是围绕研究主题的具有“研究味”的研修活动,还是日常的教研组听评课活动。
教师研究过程是一个对教育教学工作循环改进的过程,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例,其过程必然包括以下最为基本的活动:一是主题性学习交流活动,即通过观看观摩课、查阅交流相关资料、读书交流、调查分析交流等学习活动,分析实践教学问题,提出课堂改进的思路;二是集体备课活动,即把前期主题学习所得的相关新思想、新经验用于课堂设计中,将新经验变成具体的教学设想;三是开展针对研究主题的听评课活动,即开展研究课,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课堂观察活动、通过课题组的对话交流,提炼总结新经验、生成新想法。活动结束时,课题组修正调整原有的问题或提出新问题,作为下次研修活动的新主题。这就构成了一个基本的行动研究活动循环,而一次系列研修连接着下一次系列研修,这就形成了一个连环跟进的系列研修活动,如图1。
我们一开始的做法是在单次的研修活动记录上做文章。其实,这难以发挥对活动“系列性”的引领作用。我们希望记载册不仅促使课题组在活动开展时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而且促使教师以系列化的方式组织研修活动,记录表设计见表2。
三、重新定位“文献资料学习活动”,使之常态化、应用化
相比听评课等日常研修活动,文献资料学习活动也是教师课题研究中容易被轻视的环节。超越实践需要基于对实践的超越性理解,超越性的理解则需要广泛阅读,“从文本中接受有意义的东西,并把他们解释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1]从而使“本文的意义为解释者所同化,生成一个扩大的自我”[2]。缺乏充足的文献资料查阅学习,研究者往往无法突破自身经验的局限,不易形成具有超越性的工作计划。
然而在当前的结题评审中,课题文献查阅情况往往反映在结题主报告之后的参考文献目录上,这很难看出文献资料查阅活动是否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真实地进行,并促进了课题研究。笔者在网络上查看一些地区的教师研究记载册设计,文献资料查阅情况往往只要求课题组提供文献目录。其实,这样的记录方式适合学术研究而不适合教师研究,因为学术研究是知识取向的,需要以厚积薄发的治学态度查阅大量文献乃至外文资料,以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而教师研究是实践取向的,需要以精思笃行的态度来查阅相关资料,并以此反思实践、改进实践。相比学术研究所追求的知识创新而言,教师研究重在个人知识的形成,这种知识的获取需要通过切身的实践行动,将外在的知识及经验变成自己亲历的经验。正如刘良华教授所说的,这是经过个人亲自探索、实验、研究,用自己的眼光重新打量而获得的,显露研究者情绪化、行动化的个人知识。[3]
教师研究不在于知识创新,而重在通过学习研究促进自身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理解,并超越实践。为此在教师文献查阅问题上,“全”固然重要,但“用”更为重要。我们希望通过记录表设计促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比较扎实地开展文献资料查阅活动,使文献资料学习活动常态化地贯穿于课题研究始终。同时希望将教师引导到对相关文献资料的学习、消化、运用上,使来自文献资料的知识成为教师个人应用化的知识。为此,我们设计了教师课题文献资料查阅记录表,详见表3。
四、重新定位“文本写作活动”,使之完整化、阶段化
没有实践研究活动为基础的教师论文写作是苍白无力的,但丰富的研究活动如果没有写作意识,为活动而活动,那也是徒然的。正如张肇丰研究员的观点:写作不是研究的副产品,写作是反思的重要载体,写作就是研究。[4]文本写作活动与教育教学改进行动应是推进教师研究进程的两个齐头并进的车轮。然而当前教师研究中的文本写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游离性问题。在课题结题评审中发现一些课题组成员乃至负责人有相关论文发表或获奖,但与研究主题却并不相关。教师没有将围绕研究主题的文本写作当成研究的重要工作,课题研究也未发挥提升教师论文写作质量的作用。二是碎片化问题。在课题结题评审中经常发现一些附件材料提供最为原始的评课稿、课堂设计等,虽然够真实,但这些碎片化材料是随研究活动开展自然产生的文本,而非教师经过反思提炼的文本。三是单薄性问题。在课题结题评审中往往发现一些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成形的文章比较少,文本写作活动只集中在课题研究某一时段。
我们一开始的做法是将记载册划分为过程性活动材料与课题成果材料两大部分,这样的划分容易使研究者形成一种文本写作活动独立于研究过程之外的错觉。实质上,文本写作活动应伴随着研究的整个进程:在研究前期,应该结合文献阅读、调查分析等手段开展一些有关现实问题分析类文章的写作活动;在研究中期,应该结合课堂观察、个案分析等手段开展一些有关新思想、新行动的教育教学创意类文章的写作活动;在研究后期,应该结合经验总结等手段开展一些围绕研究主题的比较系统丰富的经验介绍类文章的写作活动。文本写作形式可对应于省市区三级教科研部门的各项评比,如课堂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教学创意等。基于现实状况的考虑,我们将用于经验交流的文本也视做文本写作活动,交流包括区级交流也包括课题组内部的交流,这样可以促使每个课题组都能抱着定期进行文本写作的意识来开展写作活动。课题研究过程性文本写作记录表设计如表4。
一些教师认为,开展教学改革一般人都是愿意尝试的,但是写结题报告实在太痛苦,为此“做课题不如写论文”成为一些教师的普遍想法。一些教师则表示自己想尝试课题研究,但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为此在区县级层面对“记载册”进行设计,是必要的“建模”。这样能通过具体的活动要求消除教师对课题研究的畏惧感,引领教师进入基本的研究状态,同时也可发挥其过程性评价功能,简化结题主报告写作格式及要求。记载册的建设还有很大的空间,如何使记载册在现实课题管理工作中更接地气、更受欢迎,有待于在工作实践中继续改进。
摘要:针对当前教师研究“重文本写作,轻过程研究”的问题,温州市瓯海区对教师研究课题记载册进行了重新设计。旨在引领教师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活动开展,并使之成为课题结题过程性评价的依据。通过对记载册的设计,使“论证性活动”草根化、理性化;使“主题研修活动”多样化、系列化;使“文献资料学习活动”常态化、应用化;使“文本写作活动”完整化、阶段化。通过教师研究“记载册”引领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开展基础性活动,并为课题过程性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教师研究,过程性管理,行动研究,记载册
参考文献
[1]刘阳科.从存在主义与解释学的视角理解教育叙事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24-128.
[2]车铭洲.当代西方思潮概论[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8):137.
3.聚焦“课题引入”,流畅教学过程 篇三
关键词:课题引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一、课题引入
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初或是进行新课题的学习之时,教师运用一系列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中来的活动,我们称之为课题引入。
二、“课题引入”的关键所在
课题引入之所以能够成为课堂的一个关键细节主要表现在课题引入技能可以实现以下功能:
1.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
兴趣主要是指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感情的体现,能促使动机的产生。
2.引起学生注意,为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注意是一种常见的非常重要的心理现象。它作为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同时也是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入。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的生物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收敛课前的各种其他思维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并指向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之中,为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3.承上启下,以旧引新,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生物知识学习是循序渐进的,它要以掌握较低层次的知识为前提,才能保证对与此相联系的较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与新知识的内容密切相关的知识,注意引导学生温故知新,通过复习、提问等教学活动,或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为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做好知识上的铺垫,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4.使学生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不允许有任何随意性。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时,教师就应注意因势利导,适时讲明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要达到的目标、完成的任务及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明白他们要做什么,应达到什么程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明确的导向。
三、生物教学中“课题引入”的方法
很多人都觉得生物学并不好教,因为很难将学生带入门。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物学教学的课堂引入也是如此。如何将学生引入一个较高的兴奋点呢?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多彩多姿的生物界。
1.让最好的老师牵引学生走进生物世界——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良师益友,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有许多,就笔者而言,可采用以下方法:
(1)以热门的生物科学事例开头
基因工程和细胞生物学是现在非常热门的话题,而且已经研究发表的成果也不在少数,其中更有些成果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果在课堂中引入现在已经取得的科学成果,将会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2)用大众关注的大众健康、医学美容知识現象开头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说到减肥、美容之类的话题,学生立即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这样便可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求证愿望下把学生引入一个学习生物学的情景中去。
2.让学生心生疑虑——提问
好奇和对于知识的渴求是每一个学生的天性,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先对知识产生疑问,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利用问题引入课题,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内容
学习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贯通,复习提问不仅可以使知识巩固,也可使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有较大的帮助。
(2)利用身边的生物学知识提问
生物学是一门同生活联系紧密相关的学科,身边的生物学资料和知识非常丰富,让学生将生物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就不会枯燥,提问时利用身边的各种生物学现象。
3.用生动形象的直观物体和手段引入课堂教学
直观的教学手段不但能使学生注意力在很短时间内集中,而且可让学生轻松进入角色,所以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标本、实验、模型、影片等,可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
4.用与生物学有关的文学语言开头
科学和艺术本身就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对孪生姐妹,许多艺术语言本身就是科学的预测和经验的总结。在生物这门学科中,许多成语、谚语、名人名言本身就渗透着生物学知识。利用这些好言妙语将学生引入课题的教学,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要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讲究“新”“趣”“巧”,就是引入新课要新颖别致;引入新课要妙趣横生;引入新课要巧设计、巧安排、巧置疑。这样,学生一上课就情绪高涨、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再趁热打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仔细构思、认真对待,这样就一定能将生物课上好。
参考文献:
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6.
4.指导青年教师过程性材料 篇四
寿县茶庵镇谢埠小学
张云好
何文青是我校申请招聘的特岗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对教师的行业还较陌生,没有教学经验。如教材的驾驭、课堂的调控、学生的管理、教学流程的设计等都存在不足。根据学校安排,我负责何老师在教学方面的指导帮助工作,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指导培养过程中的做法和体会。
一、练好基本功,提升教学水平。
1、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课前钻研教材尤为重要。领会新课标,学习新理念是备好课的第一步。我和何老师结合教材内容深入研究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知识,设计好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①教材分析。教师在熟读教材、精通教材的基础上,让教材走进心中,达到人本合一,才能引导学生和教材对话,才能较好地预设课堂。我和何老师有时为上好一节课,反复钻研教材,有时需查阅大量资料,从而更好地把握教材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学习的主体是一些孩子。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都有所差异。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堂环节,采用适当教学手段,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可好高骛远,一味追求“时尚”。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有具体内容,表述要明确。③教学重难点与关键不 可少。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是对教师和学生教、学成败的最起码要求。教、学具的准备应根据课的内容分别对待,不一味强求。④教学过程是备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取决于教者对教学思想,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掌握,取决于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生的了解。由兴趣导入到新知探索,从理解巩固到新知运用及教学效果的反馈,无不体现教师的用心与付出。⑤课后反思。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教后反思也是有效备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备好课,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课后教师还需要安静下来反思,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足够的尊重,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认真整理在备课本上。小何老师聪明好学,很快在备课上不仅掌握了备课环节,而且备出的课质量很高。
2、精心准备上好课。“上好课”不等同“能上课”,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教师具备多种教学技能。①学会创设情境。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形象、富有感情色彩的情境和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引导他们发现、思考、理解、把握所要学习的新知。情境设计要有情节性,生活性,富于挑战性。表现为语言描述、实物演示、图画观看、音乐渲染和多媒体运用等。②活动创设与组织技能。有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活动而放任自流,那么学生的活动只能流于形式。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行为,有意识地对活动环节进行质疑,提 出问题,提示矛盾,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顺着自己的预设在活动中质疑、认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③如何交往对话。课堂教学中的交往与对话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方式。教学中不是教师“一言堂”了,是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究与教师合作交流的过程。教师要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围绕学习目标整体性设计提问,注意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循循善诱,让师生在轻松的交流中完成新的学习任务。④多媒体使用技能。对年青教师来说,多媒体的合理使用不成问题。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大有意义。我们要学习简单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大胆尝试,让课堂教学更精彩。为此,我们常常一起制作课件,何老师在这一方面做得很出色。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俩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共同探讨、研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两学期我共听何文青老师12节课,指导他如何积累教学经验,从而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3、作业批改。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课外进行的练习。它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认为有效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有效的作业应是丰富多彩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形成综合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①作业批改要认真仔细,评语书写要工整,评价要恰当。②教师对学生作业要严格管理。对作业马虎拖拉、缺交等现象要及时批 评教育,做错的要更正。③作业批改要及时。④教师可准备“作业批改”摘记本,做好作业批改记录,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⑤作业讲评要鼓励先进,启发和帮助后进,不要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⑥作业批改少些“×’,多给点指导性和鼓励性评语。在作业批改上,何老师付出了大量时间,做到精批细改,反馈到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知其然更知所以然。
4、学业评价。学业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所有学生都获得良好的发展而创造平等、公正的机会与条件。着眼于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而和谐地有效发展。①有效评价是为了学生进一步提高。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找出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不断改进,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到达成功,获得发展。②有效评价是激励学生的动力。在学业评价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然后给予适当的鼓励,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让学业评价成为解放学生的起点,使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信心,得到全面健康,有个性,主动地发展。③用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过去的评价是教师说了算,以分数定胜负,在评价上容易出现错误,而有效的多元化评价更能使学生进步。分数不在是衡量学生唯一的尺子,学生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等同样是好学生。教师要发现学生的特长,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分数,总结学习方法,不断进步。分数不是衡量学习情况的唯一标准,也不是对自己的全盘否定,鼓励学生调整好心态,搞好下一阶段学习。
二、积极教研,提升专业发展。教学离不开教研。校本教研,激发了教师的内驱力,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教师的日常教学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教研活动的开展,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走符合学校的校本教研之路,开展适合教师实际的校本教研活动,让每位教师在研究自己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我们学校始终坚持校本研讨,每周五业务学习,集中备课,让第一个老师上汇报课、公开课,并做好教学诊断与评议。特别是鼓励青年教师参与到教学研讨中来,以教研促进教。在我的帮助下,何文青老师每学期都上公开课,更重要的是积极参与了镇、县优质课大赛,并取得了一定的好成绩。
5.生物兴趣小组过程性材料7 篇五
(二)其他果酒自制实验记录
一、实验器材
葡萄、苹果、香梨、香蕉、芒果、人心果、椰子水,榨汁机、电热饮水机,75ml磨口玻璃瓶24个,烧杯、量筒、漏斗、纱布若干,70%的酒精、发酵粉(含干酵母)等
二、实验步骤
①、制取酵母菌液。称取2.4g发酵粉加入96ml温水中。
②、清洗榨汁机,并晾干。
③、清洗发酵用75ml磨口玻璃瓶、量筒、烧杯、漏斗等,并用70%酒精消毒。
④、榨果汁。取以上各种水果榨汁。香蕉、芒果、人心果不太容易榨汁,榨汁时加入少许加热煮沸并冷却的水。
⑤、装入果汁。磨口玻璃瓶分为1、2、3三组,每组7个瓶。每瓶分别装入40ml不同的果汁,并贴好标签。为避免果汁沾到发酵瓶口造成污染,可借助漏斗。
⑥、加入酵母菌液。每瓶加入4ml酵母菌液。
⑦、盖上盖子。其中两组(1组、2组)放入水中(水没过发酵液面),一组(3组)置于室温中。
⑧、观察、记录。每天定时观察并放气换水2次,将现象及测量结果记入实验现象记录表(见附表)。
⑨、检测。先在试管中加入2ml发酵液,作好标记,再滴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的H2SO43滴,振荡混匀,最后滴加常温下饱和的重铬酸钾溶液3滴,振荡试管,观察颜色的变化,并作好记录。
图
1、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第3组颜色变化情况
三、实验结果
据观察,从第二天开始,各瓶开始有气泡产生,产生气泡较多的是葡萄、苹果、香蕉、芒果果汁。一周后葡萄、苹果、芒果汁略有酒味,10天后各组均明显有酒味。12天时进行了酒精检测。检测结果见上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试管溶液均为灰绿色。
四、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预实验观察了解到:各组都产生气泡,并且有酒味,且用重铬酸钾检测,都变灰绿色,证明有酒精产生。我们选择的实验材料都能产生酒精,说明利用这些材料都能进行该实验,且效果不亚于葡萄。
6.开展规范办学行为督查过程性材料 篇六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行·第2季”活动的通知》关于对部分省份进行督查巡视的安排情况进行了督查巡视。
总体来看,各地对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认识到位,思想上高度重视,要求具体明确,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督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一是招生入学方面。有的学校没有做到划片就近入学,仍采取面试、选拔性考试或其它方式选拔学生。二是课程安排方面。有的地方对义务教育学校总课时,语文、数学周总课时的规定超过国家和省里的规定,有的地方音体美课程、地方课程等开设不足。少数学校未能全面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要求。三是考试评价方面。少数学校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并张榜公布。在考试成绩呈现方式上,一些学校还没有实行等级加评语的方式。个别学校考试次数和科目超出国家规定。四是教材教辅方面。少数学校学生课业负担依然较重,部分初中学生反映书面作业、练习试卷、教辅材料较多。五是作息时间方面。一些学校要求寄宿学生早上五点多起床,作息时间安排不尽科学合理。六是组织补课方面。有的学校利用周末组织学生上课。七是学校管理方面。有的地方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没有全面落实。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薄弱环节,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印发的《防溺水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有的学校将信件内容删减后发放,有的学校没有回收回执。八是政府责任落实不到位导致的问题。大班额现象在有的地方较普遍,有的学校教学仪器设备不足,有的地方教师不足,教师缺少编制现象比较突出。另外,“学校减负、家长增负,校内减负、校外加负”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减负还需进一步形成共识。
各地要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第2季”活动,做好减负经验的收集、整理、宣传工作,形成减负增效提质共识。对于办学行为不规范的学校,要督促其认真落实国家和省里有关规定要求,限期整改存在的问题。要加大曝光、查处力度,严厉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切实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要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从源头上为学生减负。
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
为认真落实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全面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我镇和谐、健康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心学校先后召开领导班子会、教师大会,学习了通知精神,并认真地进行了自查自纠、集中整改。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范招生入学和分班
1、各中小学校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入学制度,面对乡所属镇、村进行招生,遵循免试入学的招生原则,确保服务区适龄儿童全部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外地户口在本地暂居的儿童,学校也全部接收,且不收取任何择校费、赞助费等,保证与区内儿童同等待遇。
2、新一年学生免试入学,不分重点班,编班过程做到公开、透明、规范,并进行公示。在学生入学后,及时完成学籍电子注册,同时按要求做好学生的变动及普及资料更新工作,目前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健全。从不存在任何违规行为。
3、我镇学校现有3所初中、13所小学、2所小学教学点,从未设置快慢班、特长班、兴趣班、实验班。教师配置根据所学专业合理均衡,保障了所有学生公平接受义务教育。
二、规范考试评价与次数
1、各学校严格规范考试行为,除每学期期末参加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的一次文化考试之外,未组织参加其它各种考试、竞赛等活动,对平时的检测也进行了规范管理。
2、各学校对学生考试成绩也予以规范的管理,从不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更没有按考试成绩给学生安排座位。各学校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采取等级制的综合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三、规范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
1、各学校每周上课5天,学生每日在校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不超过6小时,每节课上课时间为40-45分钟。严格执行节假日放假通知,不占用课余和节假日等时间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作息时间。正常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大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学校购置大量体育器材,大课间活动保证了人手一件器材,提高了大课间质量。体育教师认真上好体育课和健康课。
2、严格控制作业量。各学校按照上级规定,做到了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三科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量三科不超过1小时,双休日及节假日不加大作业量。教师能根据课改的要求,精选作业内容,不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难度过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基本上适中。教导处定期对各班的作业布置情况进行检查及不定期抽查。
四、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1、各学校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坚持做到“五个坚持”:既坚持按标准课时开课,不随意增减课时;坚持按课程设置开课,不随意增减科目;坚持按课程标准要求教学,不随意提高或降低教学难度;坚持按教学计划把握进度,不随意提前结束课程和搞突击教学;坚持按规定的要求考试,不随意增加考试次数。
2、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制定了一系列师德建设规章制度,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广大教师能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没有歧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学校每学年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选优秀教师、师德先进工作者,积极营造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良好风尚。
3、加强了对教师的管理,各学校严禁教师利用工作之便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严禁教师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严禁教师举办或参与社会举办的各类收费培训和补习班。教师也不得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对有偿家教及统一征订教辅材料的教师,采取“一票否决”的办法予以处理,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从目前情况来看,无有偿补课行为,无教师要求学生购买教辅材现象。
4、各学校学生所使用的教科书均为省教育厅公布的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中的教学用书。科学、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部分学科使用了循环教材。
通过自查,所有学校意识到规范办学行为,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各学校将严格遵守规范办学行为要求,改革课堂教学,打造生本快乐校园,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规范办学行为自查报告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严格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促进教育健康均衡发展,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教育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2014年规范办学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专项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我校立即开展了学校全面自查和教职工自查工作,认真学习,领会精神,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规范幼儿园招生、收费行为
我校幼儿园认真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第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及我省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招生办学行为。
1、制定幼儿园招生条例,做到招生公开、公平、公正。
2、积极到物价局等主管部门进行成本监审和备案,按物价局所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学生的保教费。
3、在保教费以外没有以各种名义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
二、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收费行为
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的八条措施》各项要求,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根据“八条措施”的具体规定,做到结合本地实际,划定学校招生范围,并将招生条件向社会公示,做到权力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对于应来我校上学的学生不采取或变相采取考试、测试、面试等形式选拔学生,更没有以各类竞赛证书或考级证明作为招生入学条件。
三、不乱订教辅资料,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辅材料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完善小学教辅材料“一科一辅”管理机制。
一、二年级没有教辅资料。三至六年级“一科一辅”,从而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自觉履行上级文件精神,规范办学行为。
四、严禁在职教师有偿补课及开办辅导班
我校近几年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采取的措施是:
1、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2、打造高效课堂,向 “40分钟”要质量。要求教师当堂任务当堂清,从不允许课堂内容课外补。
3、禁止在职教师在校外办辅导班或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谋取利益。学校定期排查,如有违反者严肃处理。
4、学校没有组织集体补课进行乱收费等现象,也没有向社会培训机构提供举办补课活动的场所和设施等问题。
5、学校利用教职工例会时间组织教师集体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切实履行好个别辅导、答疑等本职工作,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及到社会机构从事补课活动。通过自查,我校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规范办学行为,治理教育乱收费意义深远。我校严格按照上级的有关文件规定,严格自查,无任何违规行为。
7.课题研究过程的总结 篇七
2011年丽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134批准文号为:丽教科规办[2011]06号
松阳县古市中学:陈 强
2011年3月,在松阳县教研室刘文海老师的鼓励下,在松阳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帮助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申报了《丽水市农村寄宿制初中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这个课题。2011年4月份,我得到消息,自己的课题申报成功。一年多来,课题组的各位成员密切配合,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在学校“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育人”这一方针的指导下,发扬了科学、积极、求实、创新的精神,不断学习,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使得课题组的研究工作能够正常开展,教学研究蔚然成风。课题组全体成员紧紧围绕课题方案中所确定的研究内容、目标、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研究,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学习与实践研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在课题研究中,很多成员都获得了各种奖励证书。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明确责任、全员参与。
为使《丽水市农村寄宿制初中教学管理模式研究》课题研究的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使课题研究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学校将本课题研究作为重要的事情来抓,徐伟军副校长亲自负责学校的教科研工作,并让我到学校教科处帮忙,这对于课题的研究工作非常有利。
(二)做好课题研究主要活动设计
1、准备阶段:
(1)、做好课题的申报和论证。
(2)、组建课题组,商议研究计划。
(3)、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组成员开展研究方法和有关理论的培训。
(4)、撰写开题报告和召开开题会。
2、实施阶段:
(1)、按研究内容的相近,成立若干小组。
(2)、开展问卷调查和有关测试。
(3)、继续根据需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的培训。
(4)、组成的中心研究组,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
(5)、开展各类研究活动,内容有组织观摩课、讨论和分析教学设计。
(6)、每学期制定课题活动计划。
(7)、每学期末做好资料归档、总结交流活动。
3、总结交流阶段:
(1)、处理数据资料,整理研究成果,(2)、召开有关专题研讨会,成果展示会。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4)、成果的整理和出版。如将研究过程中老师的有创新的、有价值的论文、课例、录像、等加以整理、推广。
(5)、结题鉴定。
二、课题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多来,课题能按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组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拟订了课题实施方案与计划,保证课题有序进行。一年多来,课题组举行校内课题研究活动近50多次,参加上级科研活动10多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课题组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从出勤率上保证课题的开展。一年多来,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每个成员的理论水平。二年来,课题组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要求与安排,每个成员都主动参加了市级组织的各项各次活动,与此同时,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定时学习教育教学科研理论,学习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
2、充分保证课题研究时间。根据本课题研究的计划,课题组成员系统学习了《丽水市教育科研管理办法》、《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中小学教师素质及其评价》、《观念更新论》、《创新智慧论》《从创新教育走向教育创新》、等等教育科研参考材料。
3、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积极进行课题教学研究活动。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我们认真进行了公开课、优质课的说课、集体备课和评课活动。公开课上完后,人人参与评课,真诚坦率地探讨一些教学问题。通过说课、评课,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很快。一年多来,通过老教师的展示课,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新教师的汇报课以及新老教师带徒一系列活动,整体上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成果出版、发表获奖情况
1、创新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二年来我校许多教师在市县里举办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奖。
2、二年来课题研究组发表或获奖论文有:
陈强:《多媒体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模式》——浙江省教育学会一等奖; 陈强:《信息技术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应用中的绩效研究》——第二届“浙江移动校讯通杯”论文大赛一等奖;
8.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写作方法 篇八
文秘114小编为您整理一般写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格式,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
研究为什么会带来幸福?
——研究使教师职业充盈着创造快乐!——研究给教师职业带来专业尊严!
关于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重点讲三方面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二、课题研究中需要克服的问题。
三、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办课题找我扣号 1550116010 等你咨询相关事宜!
一、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
1.什么是研究?钻研探究事物的本质、规律等。
2.什么是课题?需要安排专人有计划地研究或讨论的重要问题。一个经过思考的有预想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对“发展语言能力,提高学习能力,走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效之路”和“追寻理想课堂”两个课题的题目的辨析)3.什么是课题研究?通过一定的研究方法,对某个问题获得自己的结论。
二、课题研究中需要克服的问题。1.意识淡薄(研究为了什么)
2.盲目跟风(从“红海战略”到“蓝海战略”)
3.有头无尾(功利主义,装潢门面,做表面文章)4.论文情结(研究需要写论文,写论文不等于研究)5.研究肤浅(重复、克隆,缺少独立思考和新意)6.不善总结(研究成果的表述不清晰)
三、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为:选题申报、开题论证、展开研究、中期评估、继续研究、结题鉴定。主要讲四个方面:
(一)学会选题。
(二)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三)展开研究。
(四)如何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一)学会选题。
第一步:发现和提出问题(拟题)
第二步:查找资料、分析问题(拟题纲)第三步:根据实际,确定选题(定题)课题的题目应具体明确的指向性,体现课题研究的中心问题。不要误将经验总结式或论文式的题目作为课题的题目。课题的题目中含着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已有的结论和认识不能作为课题的题目。
选题时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认为选题越大越好。2.认为选题越新越好。
3.认为嫁接选题比自拟选题好。4.把经验总结误作为课题的题目。5.把号召式的口号作为课题的题目。
6.把现成(已知)的观点或自己认为的观点作为研究的问题。
(二)怎样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是开始进行研究工作的思路、框架和蓝图。
研究方案要回答的四个问题: 1.为什么研究? 2.研究什么? 3.怎样研究? 4.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方案文本一般分为8个部分: 1.课题的提出。2.研究的目标。3.研究的内容。
4.研究的对象与范围。5.研究的方法。6.研究的步骤。
7.研究的组织及保障: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8.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形式。
1.课题的提出(回答为什么研究?)。(1)问题的由来或背景。
(2)对课题名称中的主要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界定和说明。(3)简要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研究的关系。
(4)介绍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5)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2.研究的目标(回答研究什么?):
课题研究的目标从课题所研究的问题中来,与所研究的问题相一致,将研究的问题转换成明确的目标,几个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不包含不交叉。
课题研究目标的确定不要过于空泛,过于原则,或没有扣紧课题题目。例如,有的课题研究报告在“研究目标”中,提出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使学生成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健康的情感、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一代新人,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能自尊、自信,敢于迎接社会的挑战”,这样的研究目标显得过于空泛、原则。有的提出,要通过对课题的研究,“探索德育的性质,研究对培养人素质和新型主体人格的普遍要求,探索培养目标,探索德育的基本任务,探索德育的主旋律”,确定这样的已经由国家确定了的研究目标,显然是不妥的。
3.研究内容(回答研究什么?):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相对应和匹配,根据研究目标分解为具体的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应该具体、明确,其内涵和外延应该与研究目标相应、相等。
如果是实验研究则表述为:
研究假设(在没实践认证之前从理论上进行的分析)
表达形式:“如果做……那么就能达到……”
自变量:计划做哪些事(命题的条件)
因变量:估计能达到哪些目的(命题的结论)
研究的终极目的:通过实证形成一定的带规律性的认识。
4.研究对象与范围:
课题研究设计的人群对象、范围,设计领域的对象、范围等。研究对象与范围必须与研究的问题相一致。5.研究方法(回答怎样研究?):
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有文献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观察法、调查法等。不同的课题,应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和运用相应的研究方法。课题研究的不同阶段,应该根据不同的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
6.研究步骤(回答怎样研究?):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目标的达成和研究内容的落实。每个步骤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什么人做什么事,开展什么活动,达到什么要求,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研究步骤中各阶段的工作必须与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相配套。
7.研究的组织及保障: 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度保障、经费保障等。成员分工要明确,分工的内容与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相一致。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要落实到每个成员,各成员的工作什么时候完成要与研究步骤的安排相一致;各成员采用的研究方法要与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研究方法相一致。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制定相关的研究制度(学习要求、研究要求、工作要求等)。
8.预期成果形式: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必须与本课题研究的问题相关,与研究的目标和内容相关,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针对性。从课题本身讲,最主要的研究成果形式是研究报告(结题报告)。其他成果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教案、案例、课件、光盘、教具、证书、学生作品、证书等。
(三)展开研究。
1.制定学期研究计划,按照研究方案把研究工作细化到每一学期,做到持之以恒。2.研究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俗地说就是学、做、想、记、写。
学习意识:态度决定一切,学习改变命运。学习要贯穿课题研究的始终。博学之,广泛学习,提高研究的底蕴;读书当及时,重点学习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书籍。
问题意识:咬定青山不放松:课题研究的本质和宗旨在于解决某个问题。课题研究首先要问自己:我的所为是“为了谁”,也就是我为什么问题而研究。没有明确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研究就不成其为课题研究。我曾经说过,什么是课题,课题就是一个(或一些)经过自己思考的有一定预想的问题;什么是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就是对自己思考过的有一定预想的问题提出系统的预设,再通过实践加以验证、通过思维加以整理、归纳、提升,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课题研究所试图解决的问题,要始终盘桓、萦绕在课题主持人的脑际,扎根在课题组成员的心中,落实在研究行动之中。如果在课题申报时对所研究的问题还是朦朦胧胧的话,那么,在开题论证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课题所研究的问题。课题研究既要有热情,更要有问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要聚焦问题,课题研究的一切工作、所有活动都必须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实践意识: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课题提出的问题或设想是否符合实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实践意识就是要求课题研究要重过程,扎扎实实抓好课题研究的过程,反对和克服虎头蛇尾、走过场式的课题研究。重过程、扎实展开研究过程,是规范课题管理的需要,是课题研究取得预期成果的保证。同时,重过程、扎实展开研究过程也是对课题组主持人精神、人格的检验。有没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有没有“言必行,行必果”的人格追求。重开题,轻研究过程;只开题,不研究,就是工作、学术上的“弃婴”行为,是不道德的。
思考意识:日间挥写夜间思: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围绕研究的问题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善,课题研究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在研究的过程中要经常问自己:我们的研究否在围绕当初提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已经到了什么阶段,取得了什么进展和成果,需要不需要调整研究的问题;我们当初确定的研究目标达成了多少,研究的内容落实了多少,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是否需要作出必要的调整;我们的研究可以从哪些方面突破,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只眼须凭自主张: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坚持独立思考,鼓励同伴独立思考,形成独特见解,这样才能取得富有新意的研究成果,也就是下面讲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领异标新二月花:课题研究要做求“异”求“新”上做文章。杜绝照搬照抄,防止人云亦云。课题研究最后能不能结题,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主持人的成就感,主要就看研究的成果有没有一定的新意。
写作意识:写作使人精确:写作使思维系统化、清晰化,写作固化思维、提升思维。当你写下来,才知道自己想得清楚不清楚。有时候,自以为想清楚了,当拿起笔、打开电脑无法下笔、难以表达时,才发现原来还没有想清楚。课题研究要十分重视写作。写作是课题研究成果的物化、固化。要通过写作,及时整理思维、提炼思维,总结研究成果。写作的形式多样,不局限于论文、经验总结的形式,包括随笔、案例、课堂实录、调查报告等。
团队意识:善与人同,美美与共。主持人要善于组织起课题组全体成员共同研究,倡导既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又有吸纳不同意见,尊重他人意见,共同研究的氛围。
积累意识:资料积累是课题研究的基础工作。要及时记录、整理、保管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要设计富有创意、适合本课题研究需要的用于记录研究的过程和成果的个性化的文本(问卷调查表、观察记录、访谈记录表、研究课教案、研究课听课记录表、个案研究记录、研究活动记录表等)
耐住寂寞:一种清孤不等闲。寂寞,也是一种境界,“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做好课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花费不少的脑筋。只有坐得下来,守得住清静、耐得住孤寂,才能取得“不等闲”的成果。
教育情怀:一枝一叶总关情。对事业的责任,对学生的关爱,对教学、教研的喜爱和兴趣,自我价值的实现。
(四)如何撰写课题结题报告。1.结题报告的类型及主要结构。
结题报告是一种专门用于科研课题结题验收、鉴定的实用性报告类文体。它是研究者在课题研究结束后对课题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进行的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描述,是课题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课题结题验收、鉴定的主要依据。
一篇规范、合格的结题报告,需要回答好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一份规范的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其基本结构大致包括以下7个部分。(1)课题的提出。①问题的由来或背景。
②对课题名称中的主要概念及其内涵进行界定和说明。③简要分析目前国内外研究状况及与本课题研究的关系。
④介绍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研究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⑤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这一个部分着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2)课题研究的目标。(3)课题研究的内容。(4)课题研究的方法。(5)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从第2部分到第5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
结题报告的这5个部分,除了第5部分外,从第1到第4部分与课题研究方案中的相关内容基本相同。
(6)课题研究成果。
这个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个问题“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7)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的结构,基本上与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3个地方:1.研究报告中的第(2)部分“课题研究目标”,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假设”;2.研究报告中的第(6)部分“课题研究成果”,在实验报告中应改为“实验结果与分析”;3.研究报告中其他部分的标题中的“课题研究”,应改为“课题实验”。
(8)参考文献及附录。
2.结题报告撰写的总体要求。
(1)要根据课题研究类型的要求,规范小标题的表述。科研课题的类型大致分为两类,即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实验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在小标题的表述上是有所区别的(这个区别在第一部分已讲过了),要按照不同类型的要求来表述小标题,做到前后一致。在这次结题验收评审中,我们发现,有些课题组没有分清所研究的课题属于应用性研究课题还是实验性研究课题,因而,在结题报告小标题的表述中出现不应有的混乱: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些部分的小标题以“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成果”等来表述,其他部分的小标题则以“实验目标”或“实验内容”这样的小标题来表述,小标题的表述互不协调。还有,“假设”是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结构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但在实验性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中有的没有这一“假设”,而在应用性研究课题的结题报告中有的反而出现“假设”。这样的表述是不规范的,在修改时应使注意小标题的表述前后一致。
(2)要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撰写结题报告,回答课题所提出的问题。
围绕科研课题题目,尤其是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是写好一篇结题报告的基本要求,也是填写好立项课题申报表,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好开题报告,组织好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课题题目的关键词,其实就是这个课题着力研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切实做到紧扣题目,紧扣关键词语,也就是围绕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在撰写时就不会出现大的偏差。例如:《培养新型主体人格的德育目标研究》这项课题,其关键词是“德育目标”,“培养新型主题人格”是“德育目标”的修饰语。在结题报告中就要抓住“德育目标”这个关键词,在“研究成果”部分表述所研究的“德育目标”是什么。
(3)结题报告的结构要完整。
要按照7个部分7的基本结构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做到结构完整。有些结题报告存在结构性缺失,有的缺失一、二项,有的缺失多项,有的自定结构,自设小标题,这些都是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结题报告的撰写格式不同于论文的撰写格式,要注意不要仿照论文格式来写,不要在结题报告的前头增设“内容提要”、“关键词”、“引文”等。结题报告也不同于经验总结,不要以经验总结的格式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
(4)语言文字表达要规范。
结题报告运用的语言应是陈述性的报告性的,文字应当简洁流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一要注意不要使用经验总结式的语言;二要准确表达,切忌答非所问;三要简练,文字切忌累赘、重复。
3.结题报告各部分的基本要求。(1)课题的提出。
这个部分内容的陈述,要求用两、三段简洁的文字讲清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的原因、理由,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和研究的理论依据,回答好“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来研究”这个问题。问题的由来和背景应该是明确、具体的。课题研究理论依据的陈述也要具体,要围绕课题研究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时代性。在陈述理论依据时,应切忌将某一专家、学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个文件、某位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全文当作理论依据。
(2)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现的是本课题研究的方向,是本课题研究所要最终达到的目的。在实验性的课题中,它体现的是“实验假设”。实验假设其实也是实验将要达到的目标。这一部分的陈述只须用一、二百个字就能说明问题。要注意结题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也就是说,本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能不能通过验收、鉴定,就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在陈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时,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标与研究成果之间这一内在的联系。否则,会令人感到这个课题研究并不成功。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主要内容的表述应当与研究目标相一致,简明扼要,准确具体。在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时,可以将子课题表述成研究的内容。必须注意的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课题研究成果同样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的研究结果必须在研究成果中予以体现。
(4)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该项课题在研究时所采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一项课题的研究,往往要采用多种科研方法。比如,采用实验法,同时也可能采用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问卷法、调查法、统计法、分析法等。这部分的陈述,一般列出采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说明就可以了,花费的笔墨不必很多。研究方法应该和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相匹配。不要随意列举出多种与本课题研究不相关的研究方法。
(5)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其实是课题方案中预设的“研究步骤”的实现化,是研究工作的主体。这部分,需要花费较多的笔墨来陈述。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要具体陈述采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来开展研究的,做到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通过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回顾、梳理、归纳、提炼,运用文字清晰地再现研究的过程和情形,给人以鲜明、真实、在场的感觉。
撰写“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不要用总结式的语调来撰写,不要将这部分写成经验总结或研究体会。
(6)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是整篇结题报告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一个结题报告写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准确地反映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能否通过验收、鉴定,使课题研究成果具有推广价值和借鉴价值,就看这部分的具体内容写得如何。研究成果要进行梳理、归纳出几点,并进行详细阐述。课题开始研究时,我们问自己“为了谁”;现在研究结束,整理、写作研究成果,要问自己“我是谁”。具体阐述当初课题提出的问题经过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研究目标的达成,研究内容的落实。一般说来,这部分的文字内容所占的篇幅,要占整篇结题报告的一半左右。
“课题研究成果”这个部分内容的表述,要注意三个问题:
【课题过程性材料】推荐阅读:
课题研究的过程性报告10-13
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06-25
实践活动过程性材料07-01
浅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实施过程性评价11-13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过程性评价的研究论文10-16
校本研修过程材料09-07
2022年教学过程督查汇报材料07-23
质量材料设备过程管控的主要措施07-01
课题交流材料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