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制基础案例分析题

2024-08-15

教育法制基础案例分析题(共6篇)

1.教育法制基础案例分析题 篇一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中国共产党()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A.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依法治国的客体及其对象是()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 B.实现宪法和法律在治理国家中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C.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务 D.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依据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两大支柱。A.安定和有序 B.民主和法治 C.诚信和友爱 D.公平和正义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A.服务大局 B.党的领导 C.执法为民 D.公平正义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法的()是指法是事先而不是事后制定的,人们可以根据预制的法律预期自己的行为后果。A.预设性 B.正义性 C.至上性 D.公开性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问题,法治政府必须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既要“有所为”,又要 “有所不为” ;法治政府履行职能必须依法进行,一切行政活动都必须符合法律规范和法律 精神。A.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B.提高行政立法的质量 C.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D.坚持严格执法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是()A.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C.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D.以上都是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反映法治发展普遍规律的法治理念不包括()A.保障人权理念 B.坚持党的领导的理念 C.权力制约理念 D.法律平等理念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关于法律文化和法治文化,说法正确的是()A.法治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法律文化 B.二者有实质性的差异 C.法律文化应归属于法治文化的范围之内 D.法律文化的外延小于法治文化的外延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关键所在。A.立法质量 B.依法治国 C.立法数量 D.依法办事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对公众关注的案件,要提高(),让暗箱操作没有空间,让司法腐败无法藏身。A 公平性 B.公开度 C.公开性 D.透明度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依法治国是()法治的路径,它与法治是根本一致的,它是通向法治的必由之路。A.实施 B.开展 C.实现 D.发展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出 , 通过十年的努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建设()。A.责任政府 B.法治政府 C.法制政府 D.职能政府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报告提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A.十六大 B.十七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政府是法治建设、法律实施的重要主体,加强法治建设,(),是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 设 的关键和重点。A.全面建设法治中国 B.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C.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D.全面建设法制政府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素中,作为依法办事中心环节的是()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法治政府应当是()正确的统一,不包括哪一项()A.目标 B.效能 C.效率 D.方向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 1`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法治思维不包括法律思维 B.法治思维就是法律思维 C.法治思维赞同人治思维 D.法治思维是理性思维、建设性思维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法治政府基本内涵不包括()A.组织法定 B.职权法定 C.程序法定 D.准则法定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句话出自()A.王岐山 B.习近平C.温家宝 D.李克强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A.民主政治 B.协商民主 C.民主化 D.法治建设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A.行政机关 B.立法机关 C.党政机关 D.司法机关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 的()。A.忠实崇尚者 B.自觉遵守者 C.坚定捍卫者 D.以上都是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法治保障体系所包括的()因素都属于典型的刚性约束条件。没有下列哪一项()A.队伍 B.经费 C.技术 D.文化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 将()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 纳 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A.法治建设 B.作风建设 C.法制建设.D.道德建设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一体建设。A.法治政府 B.法治社会 C.法治国家 D.以上都是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依法治国的重要标志是()A.人民民主 B.法制完备 C.梳理宪法法律权威 D.依法执政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不包括哪一项()A.制度化 B.规范化 C.民主化 D.程序化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法治的最佳效果是()A.人民民主 B.严格执法 C.理性自治 D.民主立法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是现代文明国家的基本特征,其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对公权利的有效支配,这是工人的迄 今为止控制公权力的最好方式。A.人治 B.法治 C.宪治 D.民主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是()。A.全民普法和守法 B.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C.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 D.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B.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C.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D.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依法治国主要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关键词上, “ 三个关键词 ” 不包括哪一项()。A.道路 B.体系 C.全面 D.法治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必须()A.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以上都是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1、按照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A.合议制 B.集体负责制 C.总理负责制 D.双重从属制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是治国之重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A.法治 法律 B.法律 法治 C.法律 宪法 D.宪法 法治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我国应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政 法队伍。这支政法队伍的特征不包括()A.情重于理 B.敢于担当 C.执法为民 D.信念坚定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有力的法律保障体系不包括哪一项()A.组织保障 B.社会保障 C.人员保障 D.设备保障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年,新中国制定了第一部宪法。A.1950 B.1952 C.1954 D.1956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A.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B.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D.坚持党的领导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十九大报告把()并列为立法原则,说明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A.依法立法 B.科学立法 C.民主立法 D.以上都是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形同虚设。”这句话出自()A.波斯纳 B.马克思 · 韦伯 C.伯尔曼 D.贝卡利亚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从严治党、依据()治国理政。A.党章 法律 B.党章 党章 C.宪法 宪法 D.党章 宪法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A.2012 B.2013 C.2014 D.2015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A.依宪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宪执政 D.加强宪法实施 C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的总目标确定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A.依法治国 B.依宪治国 C.依法执政 D.依法行政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是依法行政最根本的保障,加强司法监督是保障依法行政的关键问题。A.党内监督 B.司法监督 C.民主监督 D.行政监督 B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A.宪法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的法治理念侧重于法治的形式要件,强调法治的价值合理性,及法律的有效实施。A.古代东方 B.古代西方 C.现代西方 D.古代东方与古代西方 A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一体建设。A.法治国家 B.法治政府 C.法治社会 D.以上都是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认为,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只能靠法治而不能靠人治。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坚持把()作为政府决策的基本准则。A.科学决策 B.依法决策 C.民主决策 D.以上都是 D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A.制度化 B.规范化 C.程序化 D.以上都是 A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是从什么时间开始正式施行?()A.2017 年 5 月 1 日 B.2017 年 3 月 1 日 C.2016 年 2 月 1 日 D.2017 年 10 月 1 日 D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第一部民事单行法是()A.《婚姻法》 B.《继承法》 C.《民法通则》 D.《合同法》 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上)-任进】 第1讲 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研究部署,提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和重点任务的会议是()。A.十八届四中全会 B.十九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A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草案是以()为制定基础的。A.《宪法》 B.《民法典》 C.《民法通则》 D.《刑法》 C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上)-任进】 第1讲 处理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关系,就要坚持“三个统一”,以下不属于“三 个统一”内容的是()。A.把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 B.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 C.把党外法律同党内法规统一起来 D.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C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制定的依据是()A.《民法典》 B.《宪法》 C.《刑法》 D.民事单行法 B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基本规定新增加了什么原则()A.公平原则 B.诚信原则 C.绿色原则 D.守法原则 C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任进】 第1讲 以下属于权力清单的主要任务的是()。A.积极履行法定职责 B.克服懒政、怠政 C.全面梳理现有行政职权 D.防止失职渎职 C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个体工商户规定是什么人? A.中国人 B.公民 C.自然人 D.成年人 C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A.意愿表达 B.客观需要 C.意思表达 D.意思表示 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上)-任进】 第1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涉及很多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有一个总揽全局、牵引各方的总抓手,这个总抓手就是()。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科学立法 B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中自然人不享有哪种权利()A.生命权 B.健康权 C.肖像权 D.重婚权 D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施行后,《民法通则》将会()A.废除 B.无效 C.被合并 D.有效,但新法优于旧法处理 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下)-任进】 第1讲()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工委内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备案审查职责 提供服务保障。A.2004 年 B.2005 年 C.2014 年 D.2016 年 A 【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与法治实践(下)-胡锦光】 第1讲()既是一项道德要求,也是一项法律原则。A.尊重人权 B.诚实守信 C.公平公正 D.规则意识 B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典的编纂分几步走()A.一步 B.两步 C.三步 D.四步 B 【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与法治实践(上)-胡锦光】 第1讲()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 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与法治实践(中)-胡锦光】 第1讲 不同机关制定效力相同的文件发生冲突时,应该由()解释或者裁决。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任进】 第1讲()年,正式实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A.2015 B.2016 C.2017 D.2018 D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中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是几岁()A.18 岁 B.8 岁 C.10 岁 D.12 岁 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任进】 第1讲 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A.12 月 4 日 B.12 月 3 日 C.1 月 4 日 D.11 月 4 日 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任进】 第1讲 简政放权主要是向()放权。A.地方 B.社会 C.市场 D.组织 C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上)-任进】 第1讲 本讲提到,()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A.党的领导 B.人民民主 C.从严治党 D.深化改革 A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中)—刘余莉】 第1讲 本讲提到,()是诗词、歌舞、戏剧、小说等等都秉持孔老夫子“思无邪”的理念。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家庭教育 D.宗教教育 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下)-任进】 第1讲 在扩大证照改革试点工作中,规定对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生态环保等活动,要()。A.备案管理 B.加强风控、强化市场准入 C.实行告知承诺制 D.简化办事流程、公开程序 B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下)-任进】 第1讲()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法工委内设立法规备案审查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备案审查职责 提供服务保障。A.2004 年 B.2005 年 C.2014 年 D.2016 年 A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下)-任进】 第1讲 以下不属于法工委主要采取的三种开展备案审查工作的方式的是()。A.主动审查 B.依申请进行审查 C.重点进行专项审查 D.强迫审查 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下)-任进】 第1讲 在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到合宪性审查工作的是()。A.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十二届全国人大以来暨 2017 年备案审查工作情况的 报告 B.“十三五”规划 C.十九大报告 D.“十二五”规划 C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上)—刘余莉】 第1讲 本讲提到,我们在向西方学习的时候,看到了西方重视法制建设、制度完善的一面,照搬到 我国,却出现了()的弊端? A.以偏概全 B.主观片面 C.主体移植 D.异体移植 D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上)—刘余莉】 第1讲 本讲提到,人们因为惧怕惩罚,免于去做坏事,但是没有羞耻心,甚至仍然想方设法的去做 坏事而免于法律的制裁,这叫做()。A.恬不知耻 B.投机取巧 C.免而无耻 D.免而知耻 C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下)—刘余莉】 第1讲 本讲提到,“举孝廉”是我国古代的()? A.选举制度 B.激励制度 C.考试制度 D.教育制度 A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下)—刘余莉】 第1讲 本讲提到,中国古人实行“爵非德不授,禄非功不予”的()。A.教育制度 B.选举制度 C.激励制度 D.法律制度 C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中)—刘余莉】 第1讲 本讲提到,宗教教育的核心是()? A.诚实守信 B.慈悲为怀 C.严于律己 D.仁慈博爱 D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中)—刘余莉】 第1讲 本讲提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使人的善良不断的增长,而使人的过失得以 挽救,这是教育的()? A.原则 B.核心 C.目标 D.目的 D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下)—刘余莉】 第1讲 本讲提到,“五行之属三千,罪莫大於不孝”是从()上对于不孝的人给予严惩。A.教育制度 B.选举制度 C.激励制度 D.法律制度 D 【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上)—刘余莉】 第1讲 本讲提到,法律制度是治理的开端,但是君子是制定法律制度的人,只有具有公平正义美德 的人,他所制定的法律制度才是公平合理的,他才能够把制度实施到位。这句话是对()的 解释。A.法者,治之端也 B.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 C.君子者,法之源也 D.人心正则国治 B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中诉讼时效规定是几年()A.1 B.2 C.3 D.5 C

1对0错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法制建设是现阶段一切工作的中心。0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为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的。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我国社会 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法治理念的中介和外化功能,表现在社会对法律的客观需要不可能直接表现为法律制度,必 须通过法治理念的表征和指称功能的转化。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推进全民守法,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 义法治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依法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髓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0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各级党政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上下左右有界受控的,不是 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的。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法治当中有政治,没有脱离政治的法治。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发展民主,健全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在西方,古印度法治思想是西方法治传统的最重要的渊源和逻辑起点。0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被明确作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之一。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法治所追求的,或者说法治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主要价值有三,即公平、自由、正义。0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习近平在中央政法会议上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 是维护社会公平主义的最后一道防线。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全面依法治国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 【加强法制建设 推进依法治国】 第1讲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但我国的立法机关除外。0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是 2017 年 3 月 15 日表决通过的。1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通则》中的法人包括 3 种类型。0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总共 10 章 206 条。0 【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与法治实践(上)-胡锦光】 第1讲 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既属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法治的基本要求。1 【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与法治实践(下)-胡锦光】 第1讲 禁止行政机关以任何借口任意改变既有的行政决定甚至反复无常,即便是自我纠正错误,也 要受到一定的限制。1 【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与法治实践(中)-胡锦光】 第1讲 凡未经公布的法律文件一律无效。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上)-任进】 第1讲 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0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中)-任进】 第1讲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们的法治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第一个 成绩就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下)-任进】 第1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 【规则意识、契约精神与法治实践(下)-胡锦光】 第1讲 如果政府的行为是合法的,对当事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补偿责任。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下)-任进】 第1讲 宪法的监督与宪法实施不一样,一切主体都是宪法实施的主体,宪法监督只能是全国人大。0 【 《民法总则)》解读(上)--高其才】 第1讲 《民法总则》规定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是民事 法律行为。1

2.教育法制基础案例分析题 篇二

在新课程体系下, 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我校不同年级部分学生的法律素质与法律意识状况进行一次抽样问卷调查与探讨。

一、新课程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

1. 学生对该门课程应否开设及学习效果方面的评价。

当学生们拿到教材还没有开始上课之前, 60.8%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没有用, 就是简单的思想理论课, 中学阶段都学过;20.7%的学生认为有用, 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18.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当学生学习完新课程后, 问到“你觉得大学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对你有用吗?”时, 觉得“很有用处”的占85.3%, 觉得“有些用处, 但用处不大”的占11.6%, 认为“没有用处, 纯属虚设”占3.1%;问到“学习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你认为法律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和这门课没开设前相比?”回答“比以前有提高”的占85.4%, 回答“没有和原先差不多”的占10.4%, 认为“比以前更糊涂了”的占4.2%。

2. 学生对新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的评价。

当问到“你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思修部分与法律部分内容设置是否恰当?”时, 回答“恰当”的占57.2%;认为“不恰当, 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内容太多了”的占19.6%;认为“不恰当, 法律部分内容太多了”的占0.8%;回答“说不清楚”占22.4%。当问到“你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哪部分内容较感兴趣?”时, 认为对法律基础部分更感兴趣的占60.8%, 对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更感兴趣的占19.3%, 认为两部分差不多的占14.3%, 对两部分都不感兴趣的占5.6%, 也有学生在问卷中补充写到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主要取决于任课教师, 因为我校该门课程的授课是由两个教师分别讲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知识合作完成的。

3. 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方面。

在回答“法律与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时, 61.8%的人认为关系密切, 30.8%的人认为关系不大, 7.4%的人认为没关系;在回答“假如你的亲友找你借钱, 你会要求他出具借条吗”时, 48.6%的人认为信任对方不需要出具借条, 16.2%的人认为不好意思要对方出具借条, 35.2%的人认为不管是谁都要出具借条;在问及“你对大学生犯罪问题怎么认识”时, 回答“很正常, 大学生也是社会成员的一分子”的占44.2%, 认为“不可理解, 毕竟大学生都受过较高教育”的占22.6%, “不好说, 反正自己不会犯罪”的占33.2%;在问及“你想通过该门课程了解和掌握哪些方面的法律知识”时, 有的学生回答婚姻法、劳动法, 有的学生回答经济法、合同法等等,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学生所在的年级、经历、家庭的教育等不同, 学生的想法也不同。

二、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的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发现:第一, 学生对新课程的认同度比较高, 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较为浓厚, 且认识到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们虽然没有接受系统、专业的法制教育, 但他们还是会通过各种途经来了解、学习法律。在调查中有的学生经常观看法制节目, 有的学生通过电视、广播、书报杂志学习法律, 在空闲时间还会与同学、朋友讨论当前法律热门话题。第二, 学生比较关注国家颁布的新法律, 尤其关注有关教育、经济、劳动就业方面的法律动态, 也有一些学生比较关心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法规, 这些说明学生对法律的关注多来自于自身的需求, 渴望通过学习了解法律、法规, 以更好的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第三, 调查结果还表明, 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比没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更重视法律, 且法律需求有所不同, 高年级学生一般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基本上都与自己专业和将来发展方向有关, 有打工经历的学生更渴求了解诸多有关合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第四,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 然而现实生活中, 其行为往往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 守法的自觉性较差, 形成“学而不用”, “知而不信”现象。第五, 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距较远, 学好专业课就行了, 只要不违法, 法律就与自己没关系, 对法律不太感兴趣, 因而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重视, 法律意识比较淡漠。

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制教育内容实效性的建议

通过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和分析, 针对大学生对新课程的认识和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制教育内容实效性。

1. 教学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 抓住教学重点, 注重法律素质的培养。

由于这门课只上一学期, 新课程当中学习法律的课时较少, 想通过这部分法律的学习, 使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都具有很全面的法律知识, 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是没有必要的。大学法制教育的重点是培养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 因此, 法律课程的教学, 更注重的是法制观念的培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正确处理法律知识传授与法律素质培养的关系。一般来讲, 法律素质的培养离不开法律知识的传授, 但是, 法律知识的多少与法律素质的高低并不必然成正比, 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并不能仅仅以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衡量。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牢牢抓住观念的培养这一教学重点, 不要单纯追求大学生法律知识掌握的多少, 而忽视对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培养, 要以必要的法的知识的传授为中介, 加强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2.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使大学生将掌握到的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法律意识。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认为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可运用启发式教学,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得出最佳的答案, 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思索如何遵守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法规, 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会更为牢靠、更加深入;也可以通过互动式教学把死板的法律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场景, 从感性开始逐渐把学生引入理性的殿堂;而且教师一定要高度关注现实社会生活, 把最新的典型案例应用到教学过程, 通过对案例的评析、对法律知识的总结, 使抽象的法律原则具体化、感性化, 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及当前社会的反映得到及时的法律教育;要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多媒体资源, 为学生精选播放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法制宣传和教育片, 并认真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辩论, 以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意识和能力;再如打破课上与课下的界限, 搞一些实践教学, 参观监狱等活动, 让学生在面对面的和犯人接触的的过程中, 自觉获得价值判断 (但是这种方法, 由于学生人数太多, 所以只能找班级代表, 但是感觉效果还是不错, 通过代表回去给同学谈切身的体会) , 这种对学生法制教育的效果和影响比我们课堂的说教要好得多;教师还可尝试实施法律咨询的教学模式, 即教师在第一堂课上就向学生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信箱或者博客, 真诚地欢迎学生在遇到与法律有关的问题需要帮助时与教师联系, 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使学生在遇到有关法律问题和困惑时能及时的得到指导。这种法律意识的唤醒与培养比简单的法律知识灌输更为重要。实践证明此举深受学生欢迎。

3. 完善对学生的法律素质考核方法,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方法的改革, 改变过去期末考试一次定终身的方法。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考核应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把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也纳入考核体系中。要改变过去死记硬背的考试方法, 可以实行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行为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强调学生的“知行统一”。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法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 开卷考核的是学生的日常遵纪守法表现, 即课程的结业成绩由课堂出勤、命题写作、课堂表现、社会实践和平时的遵纪守法等项目组成, 对学生的笔试成绩、日常行为、上课表现等方面分别给予一定的权重, 形成总评成绩。这种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 减轻了学生负担, 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这些考试方法的改革,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真正实现教学与考试的有机结合, 让学生感觉到不是为了考试成绩而学法, 而是为了学到更多的法律知识, 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提升自己的法律能力。

4. 优化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

目前, 教师法律素质的现状极大地影响了法制教育的开展。由于新课程的合并, 在一些院校,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被认为是思想理论课, 专业门槛低, 原有的讲授《思想道德修养》的教师, 没有经过法学的培训就来讲授法律的部分, 其结果只能是粗浅地讲解最浅显的法律理论知识, 而不能够把其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于教师。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 根本问题是教育人。”高等学校的法律教师不仅要熟悉学校教育规律和青年学生成长规律, 而且要具备比较系统的法律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因此, 高校要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教师配置的要求, 配齐专兼职教师, 要加强这支队伍的培养提高工作, 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学术水平, 以适应新时期法制教育的需要。

摘要:面对课程整合、法律教学课时减少的新情况, 通过对新课程背景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提出了从教学内容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完善对学生的法律素质考核方法、优化教师队伍等建议, 以期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制教育内容教学实效性有所裨益。

关键词:法制,法律意识,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光绍.新课程体系下大学生法律素质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新课程研究, 2008 (8)

[2].高庆.在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及培养途径探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9)

3.教育法制基础案例分析题 篇三

【关键词】 法制教育  课程定位  目标实现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党建工作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A2014D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熊波,长江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和法制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4-0045-02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将“98方案”中独立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整合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一门课程,使得“基础”课成为高校学生学习法律的最主要途径。然而在《基础》课背景下,法制教育面临着学时缩减,师资队伍削弱的局面,教学效果得不到有效保证。“法制教育”的定位“德育教育”被认为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2013年9月,中国科学报刊载的《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法制教育》认为“把法制教育视同为道德教育,事实上按照道德教育的套路开展法制教育课,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教育性,由此还将致使法制教育遭受埋没。”再次将这一问题引入公众视野。2013年,教育部、司法部等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仍然存在定位不够明确”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基础》课背景下法制教育定位以及目标的实现进行再思考。

一、高校法制教育的定位及误区

1. 高校法制教育的定位

关于高校法制教育定位的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而且似乎早有定论。1995年,国家教委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将“民主、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内容”的一部分。同年,在国家教委、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更是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层面上,高校法制教育被定性为 “德育”是明确的,在《基础》课背景下,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使得这一表现更为明显。那么什么是“德育”?

《现代汉语词典》中将“德育”解释为,“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国家教委《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的表述中,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与阶级性,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将德育目标确定为: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献身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德育的内容被概括为十个方面,分别是: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2.爱国主义教育;3.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4.民主、法制教育;5.人生观教育;6.道德品质教育;7.学风教育;8.劳动教育;9.审美教育;10.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并不等同于“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是“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有别于“人生观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从《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可以看出,“德育”的重点在于强调 “怎样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或者说“育人”,法制教育也应该以此为立足点。《基础》课中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可以说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的尝试。

2. 高校法制教育存在的误区

有学者认为高校法制教育的问题在于“把法制教育定性为法律基础知识教育,而知识教育属于智育范畴”,“应当坚持高校法制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性质,加快教育思想改革步伐,将智育观转变为德育观。”简而言之,就是高校法制教育的“德育”、“智育”之争。“德育”中的重要内容“道德”本身是具有知识属性的。“知识构成道德的基础,在人的德性培养中,如果缺乏了知识基础,人的德性就会流于空洞的善的意愿和善的情感。”将“德育”与“智育”割裂开来不仅不利于“育人”目标的实现,反而会造成伤害。因此,有学者认为,高校思政课应追求“德育课与智育课的统一”,不应割裂高校思政课德育价值和智育价值的内在统一性。高校法制教育也应努力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以期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

二、课程融合对高校法制教育目标的影响

1. 高校法制教育目标

法制教育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决定了法制教育的目标。作为高等学校法制教育主渠道的《基础》课,在其2013年修订版教材中明确提到,“《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法律素质是指人们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素养和能力。”2013年,教育部、司法部等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培养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为根本目标。”综合而言,高校法制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整体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使之成为知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合格公民。

为了法制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司法部等《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分别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的法制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于高等学校,该意见要求,“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使学生了解现代法学的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规范,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可以说,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开展,需要贯穿大中小学全过程。实现法制教育目标需要强有力的保障和政策支撑,那么作为法制教育重要一环的高校法制教育在课程融合背景下是否得到了有力的保障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2. 课程融合对高校法制教育目标的影响

如果说高校法制教育被置于“德育课程体系内”是因为 “育人”的价值追求,《基础》课中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融合是为了更好地实现 “育人”价值。但需要注意的是,法制教育在德育定位背景下的课程融合之中,由于得不到有效保障和支撑,对法制教育目标实现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学时得不到有效保障。2013年,教育部、司法部等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学校要保证法制教育时间,不得挤占、减少法制教育课时和法制教育活动时间。”但实际情况是,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规定,专科院校设置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3学分,按照多数学校1学分等于16或18个学时折算,该课程总学时大致为48或54学时,其中还包含着并不一定能够落到实处的实践学时。在高职院校能够具体落实到《基础》课实际理论教学的学时往往为30多学时。在总学时比较有限的情况下,教材中的法制教育能够得到的学时往往是由授课教师根据授课进度和自身知识结构随机掌握。有学者就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直接用于法制教育内容的时间甚至不足10学时。”那么,法制教学到底需要多少基本学时,才能满足其目标要求不得而知。

(2)师资得不到有效保障。2013年,教育部、司法部等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力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门的法制课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培训班,在其他各类教师培训中增加法制教育内容。”在1995年,国家教委、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司法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中更是明确要求,法制教育“必须有受过正规培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高等学校要根据法律基础课教师配置的要求配齐专、兼职任课教师。”但在课程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多由非法律专业且未经过系统培训的思政课教师承担。在法律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在法制教育中存在着不愿讲、不敢讲的情况。缺乏法律专业背景的教师,特别是缺乏法制培训使得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师资难以有效实现法制教育的目标要求。

(3)教学研究难以得到保障。法制教育既不能等同于思想道德教育,又区别于法学教育,需要开展专门的教学研究。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的所设思政课部一般按开设的三门课程,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分设不同的教研室,法制教育属《基础》课的一部分,一般属于德育教研室,其工作重心在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法制教育的教学研究工作由谁来具体负责并不明确。且法制教育虽有别于法学教育,但又需要不断吸取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需要与法学研究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在现行框架下,承担法制教育的高职教师作为思政教师缺乏与法学研究平台沟通交流的机会,难以通过沟通(下转第64页)(上接第46页)交流得以提升。由于缺乏专门的团队,缺乏与法学研究沟通交流使得法制教育研究相对滞后,法制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说服力都有待提高,由此影响到了法制教育目标的实现。2013年,教育部、司法部等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需要“明确学校法制教育带头人和业务骨干”,但在实践当中还未见落实。

(4)法制教育实践环节难以得到保障。虽然课堂教学是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但法制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不足以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鲜活,法制教育的实践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2013年,教育部、司法部等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增强法制教育的实践性”,“鼓励学校组织模拟法庭、法制征文、法制绘画等活动”,“让学生参与学校建章立制过程和社会公共事务,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运用能力。”但在课程融合背景下,《基础》课的教学重点、任课教师的专业背景决定了实践活动、第二课堂往往围绕思想道德教育而展开,法律教育实践环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数量和质量都难以得到保障,进一步影响到法制教育目标的实现。

三、结论

高校法制教育的价值追求决定了其德育定位,为了更好地实现“育人”的目标,高校法制教育应努力实现“德育”与“智育”的有机结合。当前,以“德育”定位为出发点的《基础》课课程融合,试图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结合来强化其“育人”效果,但由于在制度设计层面往往针对思想道德教育,使得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法制教育缺乏应有的保障和必要的支撑,制约了法制教育的有效开展,严重影响到了法制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彬.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法制教育[J].中国科学报,2013,(9).

[2] 陈大文,孔鹏皓.关于高校法制教育定位问题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

[3] 宋剑,李国兴.智育是高校思政课不可或缺的教学价值[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1).

[4] 罗国杰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

[5] 陈大文.课程整合背景下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问题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5).

4.教育法制基础案例分析题 篇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有关法律规定,在公司制企业中,对本单位会计工作承担第一责任的人员是(B)。A.总会计师 B.董事长

C.会计机构负责人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答案解析:在公司制企业中,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即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承担第一责任。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个体工商户会计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会计法的原则另行规定。(Y)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二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会计人员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不得少于24学分。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学分有效范围的是(C)。A.在本单位有效 B.在本地区有效 C.在全国有效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答案解析:会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国有大、中型企业可以设置总会计师,也可以不设置总会计师。(N)

答案解析: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三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属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证书是(A)。A.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B.初级会计师资格证书

C.中级会计师证书 D.高级会计师证书

A B C D

答案解析:《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必须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且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N)

答案解析: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且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的经历为3年以上。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四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中期的有(D)。A.月度 B.季度 C.半年度 D.年度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小企业会计科目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和损益共五大类。(Y)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五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凭证的是(B)。A.明细分类账 B.限额领料单 C.总分类账 D.会计报表

A B C D

答案解析:会计凭证资料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资料。选项B属于原始凭证的一种。而选项A、C属于会计账簿,选项D是财务会计报告资料。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原始凭证按照填制的手续和内容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三类。(Y)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六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属于记账凭证的填制人员是(B)。A.经办人员 B.会计人员 C.主管领导 D.单位负责人

A B C D

答案解析:记账凭证是由本单位的会计人员填制的,它与原始凭证填制人不同。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会计凭证的传递范围是会计部门的有关人员之间。(N)

答案解析: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会计凭证从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的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而非仅在会计人员之间传递。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七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中间环节的是(B)。A.编制记账凭证 A.登记会计账簿

C.编制会计报表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答案解析:编制会计凭证是起始环节,登记账簿是中间环节,编制会计报表是最终环节。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订本式账簿的优点是记账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将空白账页装入账簿,或抽去不需用的账页,也便于分工记账。(N)

答案解析:本题所述的是活页式账簿的优点。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八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需要在会计账簿扉页启用表中填列的内容是(C)。A.账簿页数 B.记账人员 C.适用的会计准则 D.启用日

A B C D

答案解析:账簿扉页的启用表内的内容包括:单位名称、账簿名称、账簿编号、启用日期、账簿页数、记账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并加盖名章和单位公章。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账簿中书写的文字和数字要留有适当空格,其主要目的是显得整齐、美观。(N)

答案解析:不要写满格的主要目的是发生登记错误时,能比较容易地进行更正。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九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特点的是(C)。A.方法简便,易学易懂

B.在登记总分类账的同时还可以试算平衡 C.可以反映会计交易或事项的来龙去脉 D.适用于规模大、业务量多的单位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明细分类账一般是根据记账凭证或原始凭证登记。(Y)

答案解析:明细分类账一般是根据记账凭证直接登记,但个别明细分类账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登记。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结账前发现登记会计账簿时,误将5000元记为500元,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应采用的更正方法是(A)。A.划线更正法 B.红字冲销法 C.补充登记法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答案解析: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应采用正确的划线更正法加以更正。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记账凭证准确无误,但账簿记录出现金额错误,应采用补充登记法更正。(N)

答案解析:此种情况属于纯登账错误,无论错记金额大小,均应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一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属于主要关注企业偿债能力的会计报表使用者是(B)。A.股东 B.债权人 C.政府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企业的中期报告包括月报、季报和半年报。(Y)

错 答案解析:中期财务报告所指的“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二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核算软件核心模块的是(A)。A.账务处理模块 B.报表模块 C.成本核算模块 D.固定资产核算模块 A B

C

D

答案解析:会计核算的功能模块包括: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存货核算、销售核算、应收/应付款核算、成本核算、会计报表生成与汇总、财务分析等。其中,账务处理模块是整个会计核算软件的核心。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简称AIS)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N)

答案解析:会计信息系统(简称AIS)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三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规定的是(B)。A.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科目分类和编码功能 B.应当提供不可逆的记账功能

C.会计软件应当提供符合国家统一会计准则制度的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显示和打印功能

D.鼓励软件供应商在会计软件中集成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功能 A B

C

D

答案解析:《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第六条至第十四条对会计软件进行了规范。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会计软件可以提供对已记账凭证日期、金额、科目和操作人修改的功能。(N)

答案解析:会计软件应当提供不可逆的记账功能,确保对同类已记账凭证的连续编号,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的删除和插入功能,不得提供对已记账凭证日期、金额、科目和操作人的修改功能。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四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档案的是(D)。A.现金日记账 B.总分类账 C.银行对账单 D.财务预算 A B

C

D

答案解析:预算、计划、制度等文件材料,应当执行文书档案管理规定,不适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单位的档案机构负责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N)

答案解析: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五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不符合会计账簿装订要求的是(B)。A.对于活页账簿,去除空白页 B.一般每月装订一次

C.不同格式的活页账不得混装 D.会计账簿的封口处要加盖有关印章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每本会计凭证封面上应填写的内容有凭证种类、起止号码、凭证张数和会计主管人员及装订人员的签章。(Y)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六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档案年以终了可以由会计机构保管的最长期限是(C)。A.1年

B.2年

C.3年

D.6个月 A B

C

D

答案解析:单位会计机构可临时保管一年。最长不超过三年。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经鉴定,仍需继续保存的会计档案,应当重新划定保管期限。(Y)

答案解析: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七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某单位把业务招待费记入固定资产成本,则该记账凭证的性质是(A)。A.不合法的记账凭证 B.不真实的记账凭证 C.不完整的记账凭证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Y)

答案解析:《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七十三条规定:“各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监督。”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八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政府监督的主体是(D)。A.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B.政府财政部门 C.政府税务部门 D.会计师事务所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国务院财政部门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Y)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九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属于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为主要内容并实施岗位分离,以确保所有账目正确无误的一种控制机制是(A)。A.内部牵制制度 B.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C.定额管理制度 D.稽核制度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代理记账是指代理记账机构接受委托办理会计业务。(Y)

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二十讲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1.下列各项中,属于主管代理记账业务的负责人应具有的职称是(B)。A.具有初级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B.具有中级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C.具有高级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二、判断题(请判断每小题的表述是否正确,认为表述正确的请选择“对”,认为表述错误的,请选择“错”。)1.除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以下简称审批机关)批准,领取由财政部统一规定样式的代理记账许可证书。(Y)

5.管理学基础--案例题 篇五

1、案例反映了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问题,组织外部环境主要有哪几类?

2、案例中涉及的是哪种环境?

3、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有哪些?

答:组织外部环境主要包括:(1)社会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职业结构、生活习惯、道德风尚以及国家历史和文化传统。(2)政治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权性质和社会制例如一些公共课的培训完全可以聘请外部培训师,而朗讯公司也正是这样做的。

4、试比较利用外部培训力量和企业内部培训力量做培训各有什么利弊?正如第三题所分析的,利用企业内部培训资源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节约培训成本,二是更好地满足培训需求。除了这两方面外,内部培训还有其他一些好处:(1)内部培训的方式越来越丰富,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采取见习、副手、岗位轮换等方式,这些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实践中锻炼人;(2)

案例题五去年底,分析化验公司的经理们又汇聚一堂,制定年底的重要决策。首席行政总监简祜强照例没有参加他们的讨论。会后,他问大家:„„„„问题:

1、学习型组织是由谁提出来的?

2、建立学习型组织所进行的五项修炼技能是什么?

3、通过案例你认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最根本要点是什么?

度,以及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等。(3)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国民经济结构,生活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市场供求状况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4)科学技术环境。它主要包括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利用,国家的科技政策、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人才等。(5)文化教育环境。主要包括人们的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各种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的发展规模和水平等。(6)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等。

2、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环境。

3、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作用。社会外部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前提,具体的要素环境直接地决定组织的生存和发展。(2)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社会外部环境作为外在条件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限制和约束作用。(3)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如习俗观念或民族文化对组织活动的影响。

案例题二IT公司最大的特色是变化快,想要稳定非常难,如何让自己的员工在变化中生存?必须不断地进行员工培训„„问题:

1、企业里哪些人需要培训?

2、在企业发展中,培训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

3、你如何看待朗讯公司的“管教一体”?

4、试比较利用外部培训力量和企业内部培训力量做培训各有什么利弊?

答:

1、企业里哪些人需要培训?企业里人人都需要培训,但根据朗讯公司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企业中有三种人特别需要培训:第一种是加入企业的新员工,培训的目的是让新人尽快熟悉企业文化的要求,教新员工一些做事的基本技能,例如如何在企业做方案,如何制定计划。此外,通过这种上岗培训还要告诉员工整个公司行政部门的结构和职能,让员工知道一些具体的办事程序。第二种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培训目的是让他们掌握担当更高职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管理技能,对企业运行环境有更全面的了解。第三种是可以改进绩效的人,这种人可能是企业的一般员工,也可能是中高级管理人员,只要他们有改进绩效的可能,对他们进行培训就是必须的。例如,朗讯公司要求员工每年都要提交个人培训计划,这个计划根据自己能力与需求有差距的地方,再结合将来发展的需求而制定。朗讯公司对所有经理人员的培训也是基于这样的目的,即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工作绩效。

2、在企业发展中,培训工作有哪些重要意义?从世界各国企业的实践看,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员工培训之所以受到如此重视,不仅因为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更因为它日益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具体说,员工培训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以下方面的作用:(1)衔接学校教育和工作需要,帮助加入企业的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的环境,熟悉企业的文化、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等,实现从“外部人”向“内部人”的转变。这正是岗前培训最主要的作用。(2)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进而提高他们的工作绩效和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日益迅速,企业人力资本老化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不对人力资源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培训,必然会影响创新步伐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竞争力。(3)员工培训不仅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措施,而且由于员工培训有助于满足员工个人发展的需要,因而成为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从朗讯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员工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促进员工发展到更高的职位上,还可以提高员工适应变化的能力。所有这些对于员工个人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员工培训成为激励员工的重要手段,成为企业留住人才和激发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措施。

3、如何看待朗讯公司的“管教一体”?朗讯的培训师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来自内部的。但来自内部的培训师基本上都不是专职的培训师,而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朗讯在利用外力和内力做培训的比例大约各占50%。朗讯公司的“管教一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先进的培训机制。我们认为,这种机制具有以下方面的好处:(1)可以节约培训成本,毕竟请外部的培训师要比请内部人费用高。(2)内部人更熟悉企业业务流程、企业大环境,这样有助于满足培训需求,进而提高培训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培训都必须由企业内部人来承担,内部培训往往可以提供一个好的内部交流、沟通的机会,这对于企业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但内部培训也有不足,首先,内部培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近亲繁殖”的问题,不利于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的引入和传播。其次,并不是所有的培训都适合在内部进行,例如,有关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的培训,还是由外部专家培训效果会更好一些。朗讯在注重利用内部培训力量的同时,并不放弃利用外部培训力量。与内部培训相比较,外部培训也有其利弊。外部培训有利方面包括:(1)提高新鲜知识,促进企业变革与创新;(2)可以提供更为系统的培训;等等。外部培训也有不足之处:(1)费用相对较高;(2)外部培训内容有可能偏离培训需求;(3)脱离实际。

案例题三 海南省海口罐头厂的工人们公认厂里有三个大能人,他们是王光兴、郑子龙、柯兰亭。王光兴是厂里的支柱??一厂之长。他率先在全国实行重奖制度,累计发放奖金50万元,挽留和吸引了一大批技术人才。这些技术人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总共开发出30多个罐头新品种,使累计亏损达718万元的工厂获得了新生„„ 问题:

1、什么是领导班子?领导集体的素质取决于哪些方面?

2、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应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3、本案例中突出体现了领导班子构成中哪种结构?试简要分析。

答:

1、领导班子就是在一个最高领导统帅下具有一定结构,一定层次的领导集体。领导集体素质,首先取决于集体中各个体的素质。其次,还取决于群体结构,即内部成员的构成。2.合理的领导班子构成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年龄结构。领导群体的年龄结构,应以老中青的梯形结构为好。(2)知识结构。一个领导群体中要有合理的具有不同知识水平的成员的配比组合。一般而言,职能部门的领导者和中层、基层领导者应有较多的专业知识;综合部门、高层领导者应有较多的管理知识和经验。(3)能力结构。能力结构,就是整个领导班子拥有的各种能力的比例情况。在组建领导班子时,要按照能力互补的原则,把具有各种能力特长的干部配合在一起,组织成领导能力齐备而又高强的领导班子。(4)专业构成。专业构成是指领导集体中各类专业成员的配合比例。领导群体的专业结构,不只是自然科学方面各类学科的知识、技能,还包括社会科学方面各种专业知识。管理科学知识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能力结构。王光兴是“思想型”、“组织型”干部,属于“帅才”,郑子龙和柯兰亭是“实干型”干部,属于“将才”,将帅搭配合理,分工恰当,充分发挥了班子整体的作用,达到了1+2大于3的效果。

案例题四优秀企业家马恩华是河北省保定棉纺厂厂长,在他上任之初,由于企业经营困难,有2000多名职工要求调走,另谋出路,即使来上班的职工也心不在厂里。马恩华没有怨职工,他说:“职工涣散,关键是领导没有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企业越是困难的时候,领导越要关心群众的疾苦,职工才能和企业共度难关。”„„。问题:

1、马恩华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他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带动职工,那么领导的影响力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2、案例中提到了马恩华以情动人,激励职工的事例,主要是运用了精神激励方法,请问,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1.有法定权力,即权利性影响力(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等)和自身影响力(品德、学识、能力、情感)两方面组成。2.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1)目标激励法。目标是企业及其成员一切活动的总方向。企业目标有物质性目标,如产量、品种、质量、利润等,也有精神性的目标,如企业信誉、形象、文化,职工个人心理方面的满足。(2)环境激励法。据调查发现,一个人人相互尊重、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励职工安心工作,积极进取。(3)领导行为激励法。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报酬引诱及社会压力下的工作表现,仅能发挥个人工作能力的60%,其余的40%有赖于领导者去激发。(4)榜样典型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有了榜样,职工就会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从榜样成功的事业中得到激励。(5)奖励惩罚激励法。奖励和惩罚得当,有利于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批评或惩罚是一种负强化的激励。

答:

1、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

2、五项修炼技能,即:(1)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为了看见事物的整体。(2)超越自我。超越自我既是指组织要超越自我,组织中的个人也要超越自我。(3)改变心智模式。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4)建立共同愿景。愿景是指对未来的愿望、景象和意象。(5)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发展员工与团体的合作关系,使每个人的力量能通过集体得以实现。

3、通过学习,适应变化。企业只有主动学习,才能适应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

案例六:在我国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面临效益低下、经营困难、亏损严重的困境下,地处苏北泰州的春兰集团却超常规地飞速发展,创造了中国企业发展史上一个奇迹„„„„.问题:

1、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2、春兰集团在两个发展阶段,其管理思想有没有变化?

3、你认为春兰集团的管理经验超出了泰罗等人的古典管理理论了吗

答: 经营管理者指的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领导班子成员,他们是企业这条船的掌舵者。春兰集团的经验表明,企业的兴衰成败在于领导班子,尤其是是否具有较高素质的一把手。春兰集团总经理陶建幸是一个德才兼备、勇于创新、勇于开拓和具有强烈事业心、成就感的经营管理者,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春兰集团走上了改革创新和快速发展的道路。从春兰的经验看,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在企业发展中起着如下方面的作用:(1)经营管理者是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推动者。制度改革是我国企业走出困境的前提条件之一,这一过程充满创造性、试验性和冒险性,因此,如果没有企业家的支持和推动,没有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责任感,任何改革措施都是难以进行的。(2)经营管理者是企业走向市场的统帅者。陶建幸上任后,就大力抓市场化改革,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一手抓产品结构调整,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一手抓内部管理,强化竞争机制,推行三项制度改革,使企业焕发了活力。(3)经营管理者对员工行为起着引导作用。他们既是各种管理措施的决策者,也是以自己优良的品德、才能、情感投入和行为激发员工努力工作的典范。正是在他们的影响力下,企业逐步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务实的的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春兰集团的发展,从陶建幸任原泰州冷气设备厂厂长开始,经历了高速发展、超常规发展两个阶段。其中,第一个阶段是从1986年至1990年,以强化基础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主要任务;第二阶段,结合企业改制,逐步推进管理科学化、现代化。

在第一阶段,春兰抓管理的出发点是变过去的混乱无序状态为规范、有序状态,基本措施就是强化基础管理,尤其是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增强管理的规范性、纪律性。为了保证规章制度的落实,公司还设立监察室(组),专司监督检查之责。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这一阶段,春兰管理思想同泰罗倡导的科学管理思想基本上是一致的,即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强调管理的纪律性、严肃性和规范性,而对人的社会性和心理需要关注较少。但由于这种思想同当时我国的现实情况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是相适应的,因此其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当时经济体制改革刚刚开始,企业刚刚有了一定的自主权,而管理无序状况又十分严重,如果不通过严格管理,这种状况就很难扭转。

在第二阶段,春兰抓管理的思路开始发生一定的变化,那就是为了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大力推进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心不再是纪律、秩序、分工等基本问题,而是转向技术进步、质量管理和产品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在管理思想上,开始关注人的社会需要和心理需要,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具体措施上,春兰开始重视员工培训、情感投入;继续改革企业组织形式,推行扁平化管理;采取看板管理、库存控制等现代管理方法。因此,可以看出,春兰在管理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进步和形势的变化。

3、正如上一题所分析,春兰的管理思想在两个阶段是有变化的。前一阶段基本上与古典管理思想是一致的,即强调管理的严肃性、纪律性和规范性。但在第二个阶段,春兰开始重视人的因素,逐步向“以人为本”的管理发展。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春兰的这种变化还是初步的,“以人为本”的管理还远没有形成,例如,员工的参与意识还较弱,企业文化中对创新的鼓励成分

还不够等。这种转变的渐进性与员工素质不够高、企业制度不完善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够深入等方面有密切关系。

案例分析七: 上海印染工业公司是我国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基地,80年代初,它遇到了危机,产品滞销,市场份额下降,国际市场不景气。为了应对危机,公司的决策层讨论并制订了从1982年起的五年规划,提出了开发仿真纯棉印花布等10个新产品、改造涤棉纬长丝提花织物等10个老产品的初步方案。“上染”认为本公司的设想可能有局限性,为了保证产品方案的正确,决定广泛征求公司外部各类专家的意见...问题:

1、上海印染工业公司所运用的预测、决策方法是什么方法?

2、这种方法的特点有哪些?

3、上海印染工业公司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

答:

1、特尔菲法

2、特尔菲法的特点:(1)匿名性。特尔菲法采用匿名函询征求意见,克服了专家之间因名望、权利等带来的心理影响,可以保证各成员能独立地作出自己的判断。(2)的管理体制是分权还是集权,试说明理由。

2、结合资料谈一谈您对集权体制、分权体制的看法(优缺点比较)。

答:

1、根据资料分析该企业采用的是在较大程度上分权的管理体制,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1)集团对子公司所管的内容更多的是宽泛的、表面的;(2)集团对子公司下放的权力是体现分权与集权的重要标志,如人事权、财务权、分配权等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重要部分在子公司;(3)集团对子公司的控制主要通过管理、经济效益、投资等方面来进行,企业真正的经营决策权在子公司。

2、企业采用集权体制还是分权体制,主要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选择,集权和分权体制本身没有好坏之分;(1)集权的优点:规模效益、总部战略保障、高级人才的放大使用、降低组织成本等;集权的缺点:官僚主义、降低效率、影响创造力、高层人员能力影响大、下级抵触等;(2)分权的优点:充分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1+1大于2的效果等;分权的缺点:产生诸侯割据的现象,效益差的愿意紧跟总部、效益好的希望独立,总部对下级不易控制等等。管理人员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北欧联航的董事们具有很高的领导水平,尤其在用人方面。(1)科学用人:知人善任、量才使用;(2)适当控制:用人不疑与监督控制相结合;(3)用人所长,全面考察。2.要注意全面了解,使管理人员能真正发挥长处,限制其短处,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一般说来,应具备下列条件;(1)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等方面;(2)知识素质,包括广博的知识面、较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3)能力素质,包括筹划、分析、决断、组织、协调、表达等多方面能力;(4)身体素质。

案例十三保罗的领导方式

答:1.保罗的权力主要来自法定权力,部分来自自身影响力,譬如在能力、情感等方面。2.此案例说明了领导的权变理论。因为保罗同样的领导方式,随着被领导者和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在纽约和新泽西取得了成功,在达拉斯却失败了。3.保罗在达拉斯没能成功,其影响多轮反馈。通过多轮反馈可以使成员充分借鉴其他成员的意见并对自己的意见进行修正。(3)统计性。对专家意见的分析多采用统计方法,体现了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特点。

3、上海印染工业公司对这种方法的应用有哪些成功和不足之处?成功之处:(1)预测题目的选择具体、明确,适合实际的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2)专家的选择范围广、涉及面宽,具有代表性;(3)调查表问题设计的明确、有针对性;不足之处:(1)第二轮反馈采用座谈会的方式有违匿名、函询的原则,容易对第三轮及以后的反馈产生不好的影响。(2)专家的人数较多,使分析工作繁重,容易出现失误。

案例八某市“宇宙”冰箱厂近几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该厂厂长周冰是个思路敏捷、有战略眼光的人,早在前几年“冰箱热”的风潮中,他已预见到今后几年中会渐渐降温,变畅销为滞销,于是命该厂新产品开发部着手研制新产品,以保证企业能够长盛不衰...但是,近几个月来,该厂产品销售出现了一些问题,原来问题主要出在生产上...王教授他建议该厂再设一个生产指挥部,把李英升为副指挥长,另命一懂生产有能力的赵翔为生产指挥长主管生产,而让李英负责抓零部件、外协件的生产和供应,这样既没有得罪二轻局,又使企业的生产指挥的强化得到了保证,同时又充分利用了李、赵两位同志的特长,调动了两人的积极性,解决了一个两难的问题。小刘是该厂新分来的大学生,他看到厂里近来的一系列变化,很是不解,于是就去问周厂长:“厂长,咱们厂已经有了生产科和技术科,为什么还要设置一个生产指挥部呢?这不是机构重复设置吗?我在学校里学过的有关组织设置方面的知识,从理论上讲组织设置应该是‘因事设人’,咱们厂怎么是‘因人设事’,这是违背组织设置原则的呀!”周厂长听完小刘一连串的提问,拍拍他的肩膀关照说:“小伙子,这你就不懂了,理论是理论,实践中并不见得都有效。”小刘听了,仍不明白,难道是书上讲错了吗?问题:1.企业中应如何设置组织结构?到底应该“因事设人”还是“因人设事”? 2.你认为王教授的建议是否合适? 3.你怎样看待小刘的疑问?答:1.企业设置组织结构的原则。依据教材上的观点,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坚持以下原则:目标任务原则;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分工协作及精干高效原则;适宜的管理幅度的原则;统一指挥和权力制衡原则;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依据组织结构设置的目标任务原则,应坚持因事设人,以事为中心,因事设机构、设岗位、设职务,配备适宜的管理人员。但是,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适应企业目标任务的要求,对职务结构进行调整,对人员进行调配,也是对组织结构设置原则的灵活运用。

2.王教授的建议比较合适,这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如王教授所说,理论应该随着管理环境以及管理实际的需要而改变。

3.关于小刘的疑问。小刘刚刚大学毕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难免事事唯书为上,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案例分析九三九企业集团是以健康产业、金融产业、信息网络产业为三大支柱产业,以生命健康产业为主业、以制药为重点、以中药(植物药)为核心、以资本为纽带,综合性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2001年,集团实现营业总额94.8亿元,实现利税10.68亿元(含关税),“999”品牌升值为81.16亿元,在国内医药行业排名第一,资产总额达186亿元,进入全国最大工业企业50强之列...问题:

1、根据资料分析三九企业集团采用

案例十当A·P·斯隆接受通用汽车公司时,幼稚的汽车市场完全处于福特公司的统治之下。亨利·福特带领他的公司率先掌握了大规模生产技术...年都会推出新款车型,而后者始终坚持毫无变化的黑色T型车。各事业部的良性竞争激发了人们的创造欲望,总体资源的共享又为各事业部提供了发展机会。问题:

1、斯隆主要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的?

2、由斯隆首创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主要有哪些特点

3、与通用电气公司首创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相比,事业部制有哪些优点?

4、企业选择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答:

1、企业实行多样化经营所带来的复杂管理问题。

2、一种分权式结构,在总公司领导下按产品、地区或市场划分建立事业部,并统一进行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和销售,各事业部相对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自己设立自己的职能部门。总公司通过人事、财务和利润指标对事业部进行调控。

3、主要优点有:(1)权力下放,利于高层抓大;(2)各事业部独立核算,利于发挥积极性;(3)事业部之间的竞争,利于提高效率;(4)便于培训管理人才。

4、企业选择事业部制组织结构形式需要具备下列条件:(1)产品条件。所负责的产品或服务能在本部门内独立完成,才能作为一个事业部单位开展活动。(2)市场条件。所负责的产品或服务能够形成独立的市场和市场价格,同时市场比较稳定和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3)经营条件。所负责的产品或服务或管理职能能够分解后独立完成和实行独立核算制,这样才能准确地计算成本与收益,事业部经理才能发挥对利润的管理作用。(4)授权条件。事业部经理能够被赋予所必须的管理权限,如某些生产、销售、人事等权限。

案例十一1.上海大众在从事轿车生产时,在产品生产管理上采用的是以产品质量目标为依据的“逆向型”生产管理方法;在生产组织上采用的是“三级式闭环型”模块化生产组织结构;在生产物资的流通上则采用了以“看板管理”技术为特色的“准时化生产”的物资流动形态...这种生产管理方式就是被成为“逆向型”的生产管理方法。问题:〈1〉、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2〉、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从上海大众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看,全面质量管理应该如何实施和运用?

答:

1、全面质量管理,就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一会计手段方法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新产品设计、外购原材料、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2、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二是全过程质量管理。(1)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就是把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不断提高每个人的质量管理素质,企业内部的每一位员工,都必须参与到企业的质量管理过程中,做到“质量工作人人有责”。(2)全过程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企业必须对产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

3、首行应分析上海大众的质重保证体系的内容以及特点,其次,要结合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来分析上海大众成功的主要因素,然后,围绕着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面”性特点来阐述如何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案例十二1.被欧洲人称为“天才”的经营者卡尔森,1978年,瑞典航空公司出现危机,无力偿还债务.....问题: 1.结合案例分析领导合理用人的艺术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结合案例分析

因素大致有: 1)实现企业目标的方法,未能让员工了解。2)用人方面欠妥,人员更换频繁。3)社会环境原因。譬如达拉斯在社会、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情况。

案例十四惩罚员工不是苦差

1.你较赞赏哪种观点?与其他观点相比它优在哪里?为什么?

答:我比较赞赏“认清惩罚真谛”这种观点。它的优点:让员工清楚自己为什么受到惩罚,使整个组织员工认清组织目标;强化理论认为通过惩罚可以减轻或消除某种行为过程;使其他员工明白如何做才是正确的。2.适当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你认为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哪一种效果更好?答:我认为应根据具体对象来决定是用物质鼓励还是精神鼓励。如:对物质过分关心的员用采用物质鼓励;对精神过分关心的员工则采用后者。

案例十五陈华已经在一家IT公司工作了5个年头。

1、本例描述的事件对陈华的工作动力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答:事件会对陈华的工作动力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因为对于陈华来说,他在工作中所获得的激励主要来自于成就激励和创造性激励,而体现他的成就的重要表现或者说重要标志之一就是薪水,当他感觉到自己的因成就感而带来的自信受到打击,处境很尴尬时,一个有成就需要的人就会有很强的受挫感,会影响其工作的动力。

2、哪一种激励理论可以更好地解释陈华的困惑?简述其理论内容。

答: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理论内容: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又称为社会比较理论。公平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的报酬是否公平,个人主观地将自己投入(诸如努力、经济、教育等许多因素)同别人相比,看自己所得的报酬是否公正或公平。如果认为自己所获得的报酬不公平,就可能产生不满,降低产出的数量、质量,甚至离开这个组织;如果认为报酬是公平的,就会继续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上工作;如果认为个人报酬比认为的公平报酬大,则会更加努力地工作。该理论还指出,职工的某些不公平感虽然可以暂时忍耐,但如果长时间维持,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3、你觉得李江林的解释会让陈华感到满意吗?请说明理由。

答:这种解释不会让陈华感到满意,可以说没有什么作用。因为陈华需要的不是对这件事本身给出一个复杂或简单的理由,而是需要对这个事件所反映的深层次的问题给予解释,即长久以来以及今后自己在公司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的问题,李江华的解释只能使陈华理解为“在公司里你无所谓,只是非常普通的一个成员”,同时还透露了一个更加不好的信息,“公司非常需要编程分析员,你不是公司可以依赖的力量,你还不如一个新人”,那么赖以支撑其努力工作的力量就不复存在了。

4、你认为公司应当对陈华采取什么措施?为什么?

答:如果重视老员工的作用,就不应当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公司有许多措施可以采取,最主要的是增加陈华的公平感。如果按照程序无法尽快增加陈华的薪水,那么就应该采用其他方式提高其成就满足感觉,让其心理状态至少感觉公平。比如职务提升、工作丰富化、委任陈华担任新聘人员的指导教师等等。

案例十六仓促上阵的新车间主任

1、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张东升具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

答:张东升在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业务知识方面具有优势。在决策,组织协调等方面存在不足。

1.造成张东升被提升为主任后头几天混乱的最主要原因是:他还没有认清干部与工人所应

担当角色的不同

2.优秀基层干部的主要特征是:

发挥好计划、组织、领导、监控等管理功能

3.基层的和高层的管理工作在性质上的主要差别在于:以上两点都属于基层和高层管

理的主要差别

4.事已至此,张东升师傅的当务之急是:先认真思考一下车间主任的工作要求,明确新岗位的责任与权力

5.张东升的上级领导当前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对张东升进行上岗培训,并对他的工作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案例十七该厂从1997年开始在厂部和科室推行目标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后,逐步推广到各个分厂、车间和班组。讨论:

1、与一般企业相比,这家企业的目标管理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特点?

2、增加和减少员工奖金的发放额是实行奖惩的最佳方法吗?此外,你认为还有什么激励和约束措施?

1、目标管理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一般可以分为目标建立、目标分解、目标控制、目标评定与考核四个阶段。当然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实施办法,各部相同。比较有意思的是它的评分扣分办法,很简单、机械。

2、奖金刺激是基本的、有效的办法,但不能作为唯一的办法,除了物资激励,还有精神激励或惩罚方法。

案例十八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用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问题:1.本文主要体现了什么管理理论?是谁提出来?2.这一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3.这一管理理论主要有哪些内容? 4.你如何评价这一管理理论?1.科学管理理论,泰罗

2.这一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主要有:(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管理。

3.这一管理理论主要有哪些内容?(1)(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4.参考:(1)科学管理理论是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将管理由对单一个体的管理发展为对群体的管理.通过培训员工,统一生产工具,科学地分析员工的动作来规范作业方法,制定有激励性质的工资制度及实行完善的监督制度等方法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2)泰罗认为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人员和员工双方实行重大精神变革,将注意力从盈利的分配转到增加盈利上,用友好合作代替对抗.使员工能安心于自己的工作,以期望与工厂主共同富裕.在剥削是本质的资本主义制度下,这一思想的传播缓解了老板与工人间的矛盾,所创造的大量利润除给工人增加少量外全部被老本占有.另外,该理论认为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只关心自己的收入.在管理上对工人的个人问题不够关心.案例十九拟订可考核的目标(p74)

1、当他们没有得到集团公司总裁的目标时,分公司总经理能够拟订可考核的目标吗?怎样制定?这些目标会得到下属的认可吗?答:可以。因为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模式是独立经营、集中核算。建立企业目标首先要明确企业的使命宗旨,并结合企业内外环境决定一定期限内的工作具体目标。现代管理学提倡参与制目标设定法,要求企业员工参与目标的设立。常用的有自上而下的目标制定法和自下而上的目标制定法。

2、对于分公司来说,要制定可行的目标,需要集团公司提供什么信息和帮助? 答:集团公司要提供集团公司的战略目标、经营方向,以及下达给分公司的任务

3、这位分公司总经理设置目标的方法是否是最佳方法?你会怎么做?答:不是。不能一人说了

算。我会这样做:首先把目标管理方法先介绍给下属,让下属跟我学会这种目标管理方法,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把目标制订过程,依据告诉下属,让下属与自己共同研究探讨目标管理,让下属提出各自见解相互商讨,把目标制订出来。

案例二十某饮料公司的控制工作

答:

1、衡量该企业的工作绩效并与计划相比较,找出差距:用百分比表示: 欠:A品牌(1075-913)/1075*100%=-15%F品牌(160-146)/160*100%=-12.5%

G品牌(225-220)/225*100%=-2.2% H品牌(80-65)/80*100%=-18.75%H品牌差距最大,A品牌次之,G品牌最后。超:B品牌(630-634)/630*100%=+0.63%

D品牌(620-622)/620*100%=+0.3 C品牌(800-912)/800*100%=+14% E品牌(540-672)/672*100%=+24.4% I品牌(170-286)/170*100%=+68.3 合计:(4300-4464)/4300*100%=+3.8%

2、分析原因(1)消费者偏好(2)产品生命周期(3)市场竞争(4)产品质量(5)广告、促销等等

3、修订标准,制定下月销售定额。

下月销售标准定额表单位:百万元 品牌名称 标准定额 制定标准定额说明 A 1000 比上年标准定额下降75,大力促销,向

其他地区扩展业务.

B 634 比上月实际持平C 912 比上月实际持平D 622 比上月实际持平

E 640 市场有潜力加强推销可以完成。F 160 与上月标准持平

G 225 与上月标准持平,经过市场开发可以完成。H 75 比上月实际增加10因为产品质量不稳,影

响销售额,提高质量前提下,保持现有市场。I 250 比上月计划增80百万,必须做员工思想

工作 合计 4518

比上月标准4518-4300=218百万 增加218百万 比上月实际销售额增加4518-4464=54百万

案例二十一普连德公司案例:

1、衡量集权与分权的标志有哪些?

答:1.决策的数量。组织中较低管理层次做出的决策数目越多,则分权的程度越高;反之亦然。2.决策的范围。组织中较低管理决策的范围越广,涉及的职能越多,则分权程度越高;反之亦然。3.决策的重要性。若较低层次做出的决策越重要,影响面越大,则分权程度越高;反之亦然。4.决策的审核。组织中较低层次做出的决策,上级要求审核的程度越低,分权程度越高;反之亦然。

2、结合本案例谈一谈你对集权体制、分权体制的看法。

答:企业采用集权体制还是分权体制,主要应根据企业的具体请款嘎来选择,集权和分权体制本身煤油好坏之分。

1、集权的优点:规模效益、总部战略保障、高级热呢猜的放大使用、降低组织成本等;集权的缺点:官僚主义;降低效率;影响创造力;高层人员能力影响大;下级抵触等;

2、分权的优点:充分调动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产生1+1大于2的效果等;分权的缺点:产生诸侯割据的现象,效益差的愿意紧跟总部,效益好的希望独立,总部对下级不易控制等。

3、既然是分权体制,集中大权力和派出管理控制员的做法是否有违分权的精神?

答:抓大权,分小权和派出管理控制员的做法并不违背分权的精神,是为了更好的体现分权制度的最佳效果。1.限制分权的缺点;2.发挥集权与分权结合的优点;3.通过有力的控制保证分权优越性的体现。

案例二十二如何对待员工请假? 老王:车间主任 孙总:总经理 小张:人事主任老王一大早就满肚子火,他手下的人竟然有一大半都没来上班。更让他生气的是他早该料到此事。这几个礼拜以来,员工们总是很兴奋地聚在一起,谈论着即将举行的足球冠军争夺战。„„„„孙总对这种有计划的缺席制度是否能收效,始终抱着保留的态度,不过事实非常明显,他不得不采取行动,以阻止因工人缺席而带来的困扰。请根据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从案例反映的情况来看,公司领导层对其员工的人性假设是:(B.社会人)

2、人事主任小张的管理风格属于:B.放任式

3、如果让你来代替老王去处理球赛缺席一事,你认为下列哪种措施最为可取?A.足球比赛日干脆放假,以此做为一种激励措施,也许能提高平时的劳动效率

4、该工厂员工缺席的最根本原因是:A.工厂缺乏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机制

5、对老王向公司建议拟订的制度,下面哪种说法较为中肯?B.简直是“荒唐”,这种做法无疑于骄纵员工,因为一旦成为制度,员工已不是请假而是通知厂方他哪一天不来上班,局面将更加不好控制

案例二十三深深浅浅话海尔

1、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完美无缺的吗? 答:否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营长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海尔成功妙诀是“企业文化”的建造和更新。企业文化是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高速和完善的,因此海洋企业文化并不是完善无缺的。

2、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否是全体海尔人共建的?答: 海尔的企业文化是全体海尔人共建的。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群体构成的,是全体海尔人长期实践的结果,从海尔企业文化的七个层次:表层海尔文化,浅层次海尔文化,中层海尔文化,深层海尔文化,里层海尔文化,内层海尔文化,海尔文化内核,无不体现全体海尔人集体参与。

3、联系海尔实际谈谈你对企业文化的理解.答: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主要功能体现在: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对企业员工具有激励和凝聚作用.对员工行为具有约束和辅射作用。海尔集团把企业文化划分为7个层次,实际上归纳了3个层次即:

1、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呈现观念形态的价值观,理想和信仰等指第五层里层海尔文化,六层内层海尔文化和七层海尔文化内核。这是海尔集团获得成功精要所在。

2、制度文化是海尔的第三四层。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使企业文化制度化,规范化和行为准则。如:OEC管理模式,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和“三E卡”管理等,使海尔集团在规范的制度和行为准则下走向世界。

3、物质文化是海尔文化的第一二层,是外围层,是呈现物质形态的产品设计,产品质量,厂容厂貌,员工服饰。

4、海尔创建了一套完整的中国企业文化,它为推动海尔走向世界在企业员工中起了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凝聚作用。在七个层次的海尔文化中哪一层次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答:关键的层次是海尔文化内核也就是海尔的哲学和价值观,那就是“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真诚到永远”。

案例二十四UPS案例:

1.本文主要体现了什么管理理论?是谁提出来的? 答:本文主要体现了科学管理理论,泰罗提出来的 2.这一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答:这一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主要有:(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2)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是用科学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管理。3.这一管理理论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这一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的选择和培训人才;(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4)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4.你如何评价这一管理理论?

答:主要有正反两方面:1.资产阶级剥削的最巧妙的残酷手段。2.一系列最丰富的成就,即按科学来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条的条控动作。

案例二十五王总是一家管理咨询公司的项目经理,他正在接手一个非常紧迫的项目。项目另一方要求做出一套适合他们公司员工培训的教材,此项目要求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在必须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完成。王总很快制定出项目的计划方案,并部署了各个项目小组成员的工作。发现,一个人人相互尊重、人际关系融洽的工作环境,能够激励职工安心工作,积极进取。

3、领导行为激励法。根据有关研究表明,一个人在报酬引诱及社会压力下的工作表现,仅能发挥个人工作能力的60%,其余的40%有赖于领导者去激发。

4、榜样典型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有了榜样,职工就会学有方向,从榜样中得到激励。

5、奖励惩罚激励法。奖励和惩罚得当,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批评或惩罚是一种负强化激励。

部门经理们更明确地理解王勇提出的目标,并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答:这是目标管理方面的案例,目标管理的制定方法简述,以及结合案例的具体说明,可参照教

材。

案例三十四里森于1992年被派到巴林银行新加坡分行,出任期货与期权部总经理时,巴林银行有一个帐号为99905的错误帐号,专门处理交易过程中因疏忽所造成的错误,这原是金融体系为了节省时间,为这往往使他的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王总对小赵的工作效率很不满意。根据以上的情况,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述案例说明,王总在下面哪些工作方面没有做好(A.员工之间的协调)

2、从小王、小刘和王总之间的关系来看,他们之间主要缺少(A.沟通)

3、从沟通的角度来讲,造成小王和小郑沟通障碍的原因,谁应负有相应的责任?(D.以上人员都有责任)

4、假设王总想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下面一种方式来解决比较好?(A.会议讨论)

案例二十六陷于困境的经理

王先生作为一名有能力的工程师,开创了一个小型生产企业。问题:(1)你认为王

先生的问题是什么?(2)王先生所面临的问题如何得到解决了?(3)授权将怎样帮助王先生呢?

答:

1、我认为王先生的主要问题是:所有的权力包揽无遗、事无巨细,这也是小

型企业组织结构的特征。

2、王先生可以通过分权和授权来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王先生可以任命一些副经理或职能部门的负责人来协助他开展管理工作。王先生也可以把一些日常管理工作的权力下放,自己则掌管大政方针和制订经营战略的权力。

3、王先生可以使用直线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虽然这种形式也是以集权为特征的,但是至少王先生可以让职能部门为他具体落实管理细节,他主要是全局性的战略控制和监督。

案例二十七小王在工作中常常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说他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他认为每天要接到无数的电话,打扰了他的正常的工作,常常是一件事没有完成,又要去干另外一件事。„„„整个会议秩序井然,大家的想法在主持人的启发和引导下不断地冒出。根据以上的情况,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上述案例说明,小王的工作中主要缺少(计划)

2、上述案例中,部门召开会议解决小王的问题所用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

3、针对小王面对同事的请求,又不好拒绝的情况下,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小王应该适当的、平静的说“不”)

4、你认为解决小王的问题,对于小王自身来说,做工作计划时他应该做的是(首先分清工作任务的主次)

点评:合理的分配时间,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时间是很重要的。

5、如果你是小王的同事,你可能会对小王提出下面哪些建议?

A.对于每天的工作做出备忘录B.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一项工作C.对于不重要的电话安排在一个固定的时间D.以上都有可能

案例二十八英国马狮公司。这家公司的前身建于1884年,当初只是一家一元便利店,专门销售价格为一个便士的商品。到了1915年它已经发展成为一家零售连锁店。今天它已经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百货公司之一。议题:结合案例和你看到的实际情况,想想看,企业的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1、企业目标是企业各项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是企业经营思想或宗旨的具体化。成功的企业都是很有使命感的;

2、企业目标是多重的,盈利是最基本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目标;

3、企业目标是有阶段性的,有眼前的,有长远的。)

案例二十九优秀企业家马恩华是河北省保定棉纺厂厂长,由于企业经营困难,问题:1.马恩华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他充分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带动职工,那么领导的影响力都包括哪些方面呢? 2.案例中提到了马恩华以情动人,激励职工的事例,主要是运用了精神激励方法,请问,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1、有法定权力,即权利性影响力和自身影响力两方面组成。

2、目前企业经常采用的精神激励方法主要有:1)目标激励法。目标是企业及其成员一切活动的总方向。企业目标有物质性目标,如产量、品种、质量、利润等,也有精神性的目标,如企业信誉、形象、文化,职工个人心理方面的满足。2)环境激励法。据调查

案例三十张宏伟是宏利服装公司的人事经理,最近她刚刚兼职学习完MBA的所有课程并且获得了某著名学府的MBA学位。问: 1.你认为新计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她忽视了各层次员工的需求不同的事实)2.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你认为设计人员的主导需求和一线工人的主导需求有何不同?(B.大多数一线工人更关注报酬,因此他们的主导需求是生理需求)。3.根据案例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张宏伟对于需求层次理论的理解错误最可能是:(B.她认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是独立发挥作用的)。4,张宏伟对与这种结果很苦恼,为此她请教了一位资深顾问,如果你是这位顾问,你认为下列做法哪个更可取?(B.停止该计划,采用调查表调查各层次人员的需求情况,以及他们对于新计划的评价)。

案例三十一中兴集团公司是一家拥有20家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大型集团企业,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方式是独立经营,集中核算。分析讨论:

1、在没有得到集团公司总裁下达目标条件下,分公司总经理能够拟订可考核目标吗?怎样制定?这些目标会得到下属认可吗?

2、这位分公司总经理设置目标的方法是否妥当?你会怎么做?(1、不可以。要先有一个总公司的目标,然后才有分公司的目标;

2、不妥当,不能一人说了算。我会这样做:首先把目标管理方法先介绍给下属,让下属跟我学会这种目标管理方法,把我的想法告诉大家,把目标制订过程,依据告诉下属,让下属与自己共同研究探讨目标管理,让下属提出各自见解相互商讨,把目标制订出来。)组织结构问题1.学习型组织是由谁提出来的?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彼得·圣吉教授。

2.建立学习型组织所进行的五项修炼技能是什么?答:五项修炼技能,即:(1)系统思考。为了看见事物的整体。(2)超越自我。既指组织要超越自我,组织中的个人也要超越自我。(3)改变心智模式。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原因是他们的心智模式不同。(4)建立共同愿景。愿景是指对未来的愿望。景象和意象.(5)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发展员工与团体的合作关系,使每个人的力量能通过集体得以实现。

3.通过案例你认为“学习型组织”管理理论的最根本要点是什么?答:通过学习,适应变化.企业只有主动学习,才能适应变化迅速的市场环境。

案例三十二鉴于随着公司的发展出现成本失控问题,公司总裁请来了一位才华出众的年青的助理,这是一位获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师,在向他介绍了公司成本上升这一问题之后,请他帮助解决这个问题。正当这些成本节约方案实施中,负责生产、经营和销售的几位副总裁群起围攻总裁,并坚持要撤掉助理。

问:为什么助理受到副总裁的怨恨?助理、总裁、副总裁分别怎样做才能使调查结果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答:

1、这是关于直线领导与参谋之间关系的案例

2、应注意发挥两方面的积极性,而不能偏于一方。两者应有共同点:组织绩效。因此可以发挥两者积极性。

案例三十三王勇曾经在一家有名的外商独资企业中担任过销售部经理,成绩卓著。几年前,他自己开了个建材贸易公司,由于有以前的底子,所以生意一直很不错。年初,他准备进一步扩大业务,在若干县级市中设立经销处,同时,扩大经营范围,增加花色品种。面对众多要处理的事情,王勇决定将部分权力授予下属的各部门经理。他逐一与经理们谈话,一一落实要达到的目标。其中,王勇给采购部经理定下的目标是:保证每一个经销处销售所需货物的及时供应;所采购到的货物的产品合格率需保持在98%以上;采购成本保持在采购额的5%以内。采购部经理当即提出异议,认为有的指标不合理。王勇回答:“可能吧,你尽力而为就是。”到年终考核时发现,采购部达到了王勇给他们规定的前两个目标,但采购成本大大超出,约占当年采购额的8%。王勇问采购部经理怎样时,采购部经理解释说:“有的事情也只能如此,就目前而言,我认为,保证及时供应和货物质量比我们在采购时花掉多少钱更重要?请问:怎样才能使

运作过程中正常的错误帐户,错误帐户中的每一个记录都应向银行总部报告。1992年夏天,伦敦巴林银行总部负责清算工作的鲍赛,要求里森另外建立一个”错误帐户“,记录较小的错误,并自行在新加坡处理,以免麻烦伦敦总部,于是88888的错误帐号就诞生了。几周之后,伦敦总部又打来电话,总部配置了新的电脑,要求新加坡分行还是按照老规矩行事,所有的错误记录仍由99905帐户直接向伦敦报告。但88888帐户确成为一个真正的”错误帐户“存在于电脑之中,里森利用这一帐户,承接手下交易员失误造成的错误合约、掩盖自己的错误、冒险去争取客户、并打算通过期权交易修正错误以弥补银行的损失。但错误虽然曾经被弥补过来,但由于错误源源不断且没有任何监督,导致问题越来越大。而巴林银行在新加坡分行的清算与交易均由里森一人兼任,没有别的监督机构在新加坡对其监督,而且当里森的作为达到损失5000万英镑时,巴林银行总部的调查人员并未能发现里森的错误做法。并且还争取到英格兰银行的默许,默许其海外总资金超过所规定的限额。甚至,巴林银行对里森的一些极明显的蒙骗深信不疑,里森描述到”对于没有人制止我,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是假造的,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仍旧支付这些钱。"请问:除了里森应对事件负责外,巴林银行出现了什么问题?

答:

1、这是控制问题的案例

2、公司在反馈控制及衡量绩效、纠正 偏差等方面存在问题。

案例三十五90年代中期,国家进行了金融体制改革,国有银行开始向商业银行转变,在这种形式下,各行纷纷打算拓展自己的业务。某银行的分行也制订了一个长远规划:通过不断增设营业部,在五年之内,把每年的储蓄额提高到20亿元。规划中的另一个目标是,一旦每年的储蓄额达到了20亿,那么年利润要达到2亿元。经过几年的努力,该行在各地开设了20个营业部,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也达到了储蓄额为20亿的目标,只是有一件事出了差错,它不是赚了2亿元,而是亏了近5000万元,使其陷入了困境。问:从管理学角度,该分行陷入困境的真实原因是什么?答:关于计划问题的案例,计划工作应考虑许诺的期限、及前提条件、并应及时根据环境条件修正

案例三十六电视机生产公司发现,它的一些主要竞争对手在和它进行一场价格大战。为了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决定也大幅度地降低产品销售价格。为了弥补降低了的销售利润,公司经理安排了一项成本消减计划,其主要内容是要减少10%的原材料成本、15%的生产成本及5%的销售成本。问:公司这样做可以达到这些目标吗? 答:这是目标管理问题。不能。目标间有矛盾。

案例三十七柯达上海的组织结构图,请说明该结构的优点,及应用应注意的问题。答:

6.公共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十) 篇六

(十)丁某原系A市B区国家税务局副局长。B区国家税务局在征税过程中,发现管区内个人独资私营企业“腾飞”鞋厂长期偷税漏税,其法定代表人刘某对税务执法人员态度蛮横,既不配合调查,也不承认错误。经查,该企业累计偷税达50余万元人民币。税务执法人员认为刘某已构成刑事犯罪,准备将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刘某得到消息,通过熟人找到丁某,请求丁某帮忙,承诺如能不将其移送司法机关,不仅承担丁某女儿出国的费用,而且送丁某人民币8万元。丁某遂利用副局长身份,决定只对刘某作补交税款的处理,而未将刘某移送司法机关。

事后,刘某送给丁某现金人民币8万元,美元1万元。此外,丁某在任税务局副局长期间还利用职务之便将局里税收执法中收缴的罚没款6万元据为己有。

1.我国《刑法》规定的贪污罪、受贿罪的罪过形式是()。

A.过于自信的过失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直接故意 D.间接故意

2.丁某接受刘某人民币和美元的行为构成了()。A.玩忽职守罪 B.滥用职权罪 C.贪污罪 D.受贿罪

3.丁某使税务执法人员未将刘某移送司法机关的行为构成了()。

A.枉法裁判罪 B.徇私枉法罪 C.玩忽职守罪 D.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

4.丁某将税务局罚没款据为己有的行为构成了()。

A.职务侵占罪 B.贪污罪 C.侵占罪 D.滥用职权罪

5.根据刑法规定,对丁某收受刘某现金人民币8万元、美元1万元的行为适用的刑罚是()。

A.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B.7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刑

参考答案解析

1.C【解析】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务,为他人谋取利益。由定义可以看出,其罪过形式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2.D【解析】由上题定义可知,丁某的行为已构成受贿罪。故选D。

3.D【解析】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是指行政执法人员徇私情,伪造材料,隐瞒情况,弄虚作假,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刑事案件不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情节严重的行为。故选D。

4.B【解析】略

上一篇:宿舍内务管理制度下一篇:高中语文作文素材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