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校园,阅读圆梦作文

2024-06-22

书香校园,阅读圆梦作文(精选10篇)

1.书香校园,阅读圆梦作文 篇一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也是我们的好老师,在人生路上伴我们成长。

我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书籍,每天,我都会细心地“照顾“它们。学校里也飘散着书香:小书亭中,同学们站着、躺着、坐着,津津有味地阅读;操场上,书香四处飘散,那清淡的书香,把同学们笼罩在欢声笑语中;教室里,许许多多有趣的书摆放在“图书角”中,好像在呼喊:“快来读我吧!我肚子里的知识可多了呢!

我和大多数的同学一样,都是一个“小书迷”,每天抱着书,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中午上学时,我常常悄悄地溜进教室里,神不知鬼不觉地“偷”走一本书,坐在座位上读起来,又是竟连同学大声叫我,我也没有丝毫察觉。

有一次,我和一个同学一起去小书亭做作业。我做完作业了,就随手拿起一本书阅读起来,还不时传来几声欢笑。我仿佛忘记了我在哪儿,而是沉浸在书的世界里:那里又可爱的笨狼,爱说谎的小木偶和聪明的列那狐以及爱动脑的阿凡提和善良的好心眼儿巨人。过了许久,妈妈打来电话,说:“孩子,你的读书时间到了!要回家吃饭了!”这时,我才念念不舍地放下书回家了,完全忘了后面还有我的同学,她大声叫道:“等等我呀!”这时我才回过神来,跟她说对不起。

读书也对我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以前糊涂的“流水账”现在此次获得“优”。大大提高了我的成绩。

我爱读书,是它陪伴我学习;是它陪伴我成长。我更爱我这个书香漫漫、充满欢声笑语的“书香校园!

 

2.书香校园,阅读圆梦作文 篇二

一、创造适合学生阅读的硬环境

阅读环境影响着一个人的阅读状态,大阅读教育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这种环境是一种文化,而学校在引导这种文化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以校园文化为重点,将文化建设的触角伸向每个角落,努力让书香弥漫生活的时空。

学校十分重视书香校园的创设,精心布置美化校园。1.书香景点雅致有韵味。进学校大门右侧是设计精巧的阅读长廊,展出了现代、近代历史文化。左侧是用鹅卵石铺成的小道,小道旁是几张读书石凳,倚靠在光滑的读书石上,让人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浓浓的书香。2.创建了全天开放的阅览室—花梨园书屋,开放型读书超市,读书拐角,优化图书室管理,让爱书懂书的老师担任图书管理员,负责购书、荐书、开展书评活动、组织知识问答等。每月编印《书韵》小报,图书室成为学校大阅读建设的“重镇”。3.学校人数相对较多,给图书流通带来了不便,于是学校为各班精心设计制作了班级小书吧,藏书近千册,学生可随时将自己的新书拿来供大家传阅,并在使用中不断更新补充,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阅读。在每一期的墙报上专门开辟了阅读角,宣传、介绍新书或阅读体会。4.学校“让墙壁说话”,在师生中征集“阅读心语”,让本校师生的“名人名言”上墙成为了学校的一道风景。

二、创建适合阅读的软环境

在学生读书活动中,我们突出三个方面,以提高大阅读效率。

1.爱读书从藏书开始。我们以“倡导藏书”为主题,引导学生走进书籍天地。我们每学期都要评选“小小藏书家”,学生们的藏书上像模像样地盖有藏书章,以此激发学生藏书的积极性。每本书都是一个世界,通过藏书让学生的世界更广阔。

2.仅次于选择益友,就是选择好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交上一个好友终身受益,选择一本好书就如同选择一个好友,可能就会改自己的一生。面对“茫茫书海”,如何购书,如何购买适合学生读的书,这是许多家长和孩子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在“选择好书”上,做好以下两点:

(1)拟定一份书目序列表。我们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及其接受理解能力,结合国家教育部、团中央向学生推荐的优秀书目和各科教学要求,围绕促进学生素质提高这个中心,由浅入深,为学生列出必背书目、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其中文学类书籍占40%左右,科普类书籍占40%左右,其他占20%左右,大大降低了学生选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搞好三个层面的“好书推荐”。第一层面是学校和教师。我们在学校图书室开辟“新书介绍”栏目,定期为学生推荐新书,教师也积极利用晨会课向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读物。第二个层面是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等阵地,开辟栏目,让学生来推荐喜欢的书籍。第三个层面是书店。我们和书店联系,举办“好书推荐会”,由书店工作人员向学生推荐书目,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

3.诵读一本好书,是与灵魂对答。“读书”两字,关键在于“读”,书的价值也在“读”中体现,指导学生学会读书,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1)上好阅读课。我们每天开设一节40分钟的阅读课,每周四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为全校性大阅读。教学内容主要是阅读指导课、自由阅读课、读书汇报课等。特别是阅读指导课,我们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学生年龄特点,拟定了各年级指导内容,例如如何查工具书,如何学会提问,如何学会圈点评注等,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我们编印了校本教材《百花园》系列读本(娃娃版、成长版、少年版),汇集了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百余则,千古传诵的名言佳句、歇后语、谚语等,还有体现地方特色的专题介绍等。

(2)做好读书日记。“记”是读的强化,读的深化。在教给学生读书笔记方法(摘录式、提问式、心得体会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学校编印了读书日记《小蜜蜂》,由“日积月累”、“我说两句”、“每周一记”、“随心所欲”、“一周阅读盘点”等单元组成。学生在认真完成“读书日记”的基础上,还讲究包装艺术,起个别致的书名,绘制各种插图,读书日记成了学生自由吸收和创造的快乐小天地。

(3)建好阅读反馈表。学生们毕竟是孩子,让他们坚持课外阅读,持之以恒地自觉融入书海中,确实不是易事。为此我们采取了许多方法,督促学生阅读,其中印制“阅读反馈表”取得了较好效果。具体操作是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或班级图书橱借阅一本书,就发一张“阅读反馈表”,学生读完后必须填写好反馈表,方可再借一本书。反馈表上要学生填写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断、百科小知识等,督促学生借了书就得认真看,不要借书时兴致勃勃,借完后就不再过问。

传统的阅读活动开展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如“爱心书屋”、“开放型读书超市”活动的开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了良好的读书、购书习惯。“写作考级”、“课本剧表演”等一系列与语文相关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手抄报”、“书签”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小蜜蜂”笔记的应用与“百花园”校本课程的开设,架起了师生沟通的桥梁,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拓宽了学生视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中华经典诵读”、“读书日”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享受着读书带来的乐趣。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我们努力创新,突出了“读书报告会”和“创书香班级”两个方面:一是让读书报告会成为阅读制度。读书报告会是学习型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学生读书成果展示的最好形式,同时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读书报告会是让学生畅谈阅读收获、体会的一种课型。它不仅有利于巩固、提高阅读效果,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说写能力,还益于相互启迪,共同提高,收到“奇文共欣赏”、“得失寸心知”的效果。自上学期起,我们要求每班每月组织一次读书报告会,像“漫游童话王国”、“四大名著读书报告会”、“词林漫步”、“古诗吟诵”、“一周阅读盘点”等读后感交流,新书介绍,分享精彩片段,有表演再创造……形式多样,气氛活跃。

3.阅读的春天 书香的校园 篇三

关键词:阅读 习惯 兴趣 方法

现在许多家庭也都很重视并逐步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学校也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但从实际调查的情况看来,课外阅读的现状堪忧,主要体现在:一些学生三分钟热度,很少人能长期坚持;阅读的面窄、量少、时间短、不得法;大多数学生只是匆匆浏览,没有作摘录的习惯,缺少精读。因此,要让阅读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养成读书的习惯

人们的各种习惯,大多是从小时候形成的。那时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使人受用一生。读书习惯也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呢?

首先,得有一点强制性。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在开始的时候,需要一些硬性的规定。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要求每人每天要读书一个小时以上,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文学名著,让书中的营养滋润着学生幼小的心灵,伴随着学生成长。

其次,要保证充足的读书时间。如果学生整天埋在作业中,或者奔波于各种兴趣小班之间,那读书只能是一句空话。学校和老师必须保证学生每天有一段安静的、独立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能静下心,沉浸书中,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渐渐对读书产生兴趣。

最后,要营造读书氛围。我校一直提倡书香校园,在校园的路边、教室的墙壁上,張挂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使学生一进校园就受到读书氛围的熏陶,产生读书的欲望。每个学生书包里常放一本课外书,只要有空闲就可以拿出来读。在班级里建立图书角,学生所带的图书可以交流。学校的公共活动区建读书长廊,进行图书漂流。

二、激发阅读的兴趣

指导孩子阅读需要从孩子喜爱的书开始。无论家长陪孩子一同读书还是孩子独立阅读都应该从孩子感兴趣的书开始,而不是从家长觉得重要的书开始。从自己喜欢的书读起,逐渐扩大阅读的范围。孩子读的书越多,知识面就会越宽,读书的兴趣就会越浓,养成读书的习惯就越容易。在不断的读书中,孩子可以逐渐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从书中获得更多的兴趣,这样逐渐强化的良性循环。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校可以设立“读书节”,进行讲故事、演讲、经典诵读、跳蚤书市、图书漂流、“书香班级”与“阅读之星”评比等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三、指导阅读的方法

利用“课外阅读课”这一阵地,向学生系统地传授读书的方法,包括如何制订读书计划,如何精读和略读一本书,如何作读书笔记等。

制订合理的读书计划。列出每周需要阅读的书目和时间安排,早中晚各安排一段时间,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1小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计划的规定,并长期坚持下去。另外,告诉学生,早晨是一天中读书的黄金时间,头脑最清醒,可以安排些背诵、复述任务;晚上一般较疲劳,可以阅读些较轻松的书籍。

掌握一般读书程序。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作上符号,阅读全书后进行疏理,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

掌握几种最基本的读书方法。很多专家认为正确的读书方法对于孩子保持恒久的阅读兴趣和热情是必要的,正确的阅读方法本身也可以固化为良好的习惯,帮助孩子读更多的书,获取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乐趣。①浏览性阅读。主要针对一些长部头的书籍,例如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教材中节选了些中外名著的各种章节,在指导学生阅读原著时,要求可放宽,只作走马观花的浏览。②吸收性阅读。对于知识性读物,不能追求快速,观其大略,也不是而要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③细品型阅读。针对语言精美的读物,要求学生细细品味,感悟语言的优美,并背诵、摘抄来帮助记忆积累,积淀语言,培养语感。

指导写读书笔记。阅读过程中,可将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好的开头和结尾、精辟的议论,历史、地理以及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或趣闻,名人名言、名人故事或英雄人物的事迹等记录下来;可随时作批注,写出自己的一些感悟,或阅读中的一些疑惑。可在阅读全文后写一篇读后感。

4.书香校园阅读圆梦征文 篇四

我是盐城市南一小四年级八班的学生,做为南一小的学生,我感到非常庆幸,因为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十分重视。

每天早上一进校门,就能听见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而且每个班级都在最后方设有一个大的图书角,每班的图书角都有大概一百多本书,一到下课时间,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到图书角去借书,这已经成为我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我们学校读书的氛围可浓了,整个学校成了书香飘逸的大书屋,成了读书的世界,到处是书声朗朗,同学们如饥似渴的吮吸着知识,一见到书就爱不释手,我们从阅读中吸收了很多营养,使我们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这个习惯的养成,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

读书的好处很多,我们学校对不同年级都分别规定了必读书目,我们从这些书目中了解到了外面的大千世界,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体会到读书就要读好书的重要性。比如我喜欢看寻宝记,让我知道了世界各地的文化和历史;我喜欢看神奇校车,让我了解了很多宇宙太空、地理等科学方面的知识;我喜欢看历史书籍,让我了解相关中国古代的历史;我喜欢看军事百科,让我知道中国的强大,同时也感到危机,意识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更加激发了我读书的兴趣和动力,我一定要努力读书,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知识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知识能使我们的民族变得优秀,使我们的国家繁荣昌盛!

5.阅读开启智慧 书香飘逸校园 篇五

——东坪完小创建“书香校园”汇报材料

苏霍姆林斯基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教育的真谛之一”,“一个学校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书那就是学校了,相反,可能一个学校什么都有,但假如没有为师生的精神发展的图书,那它不是一所学校”。著名学者朱光潜曾说:“在一定意义上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史。”虽然这只是学者表达的个人观点,但细细揣摩,却不无道理。对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都深知阅读对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的作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在现代社会,提高每个公民的民族素质和文化底蕴,无疑成为了一种精神领域的时尚。三年来,我校以“营造书香校园,构建理想课”为契机,以评选“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为途径,引领全校师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形成了“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良好氛围。

一、巧建书香之制——以有力的机制激励人

学校树立从阅读入手,创建具有书香特色的办校思路。

1、成立领导小组,业务副校长具体负责的领导制度,以确保书香校园建设的各项制度有效落实。

2、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做人力保障。校园硬环境建设以美术老师和班主任老师为骨干,创建和美的书香班级环境。

3、学校筹集经费做好物质保障。学校从办学经费中筹集资金美

化书香班级、书香校园,购买图书完善校图书馆,接受社会与班级学生的图书捐助,打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巧设书香之境——以优良的环境熏陶人

学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教室里边度过,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成长;这一点自古以来就被人们充分的重视,“孟母三迁”、“择邻而居”教育故事,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学习环境,在班级的环境布置上努力凸显书香意蕴,力争通过环境的布置,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飘满书香,使学生在书香的浸润下不断的成长。

学校层面:美术教师身先士卒,统一筹划学校楼递间文化长廊,学校在每一层楼分别建立了2个公共书柜,学校安排健康小常识、文学小常识、学校喜报等文化橱窗。

班级层面:班主任发动学生捐书在班级中设立“图书角”实现“捐一本读七十多本”的资源共享;黑板报主要结合学校工作,分学习小组进行主题展示,如学生作品园地、学习阅读比比看等;班级栏主要张贴的是学校统一布置的工作以及班级内部开展的活动的安排,班干部名单职责以及课程表等;荣誉墙主要张贴的是班级的获奖证书。

三、巧定书香之标——以多维的目标指引人

学校按照整体把握、循序渐进、切合学生特点等原则确定各阶段学生阅读目标,并将各学段阅读任务与目标编入学生的每日《东坪完小“快乐展示课堂教学”家庭串讲与阅读落实手册》,编入《东坪完

小打造书香班级课题寒暑假阅读落实表》,让阅读有的放矢,让学生心中有目标,时时处处有导向。如每日完成的《东坪完小“快乐展示课堂教学”家庭串讲与阅读落实手册》最后页有学校推荐落实的阅读书目。而且各班级能直接根据所在学段对号入座确定目标任务进行循序渐进地阅读,操作即简单有序,又科学有效。

四、巧定书香之时——以充足的时间造就人

学校统一创定了班级阅读模式,四年来坚持启动了以班为单位的“一日三读”模式,即晨读的广播《弟子规》20分钟跟读——中午30分钟的图书角自主阅读——放学后20分钟的在家亲子共读。通过此模式不仅确保了阅读时间,还将阅读细化到学生学习生活常规中去,潜移默化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五、巧授书香之法——以巧妙的方法指导人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学校在2013-2015年确定每周周三、在2016年至今确定单周周三写字广播课为一节专业阅读课(因为双周为书法课时间),各班在语文老师带领下进行主题阅读与阅读方法指导。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结合读物特点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阅读方法。如根据文章特点教给学生运用泛读法,加快阅读速度,加大阅读信息量;采用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同时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好阅读笔记、摘抄、批注等。

随着课内阅读课教学与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不断研究,摸索出儿

童阅读的教学策略:低段的大声朗读教学策略、低段的图画书教学策略、不同年级段整本书阅读策略、诗词诵读教学策略、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各体裁阅读教学策略。

六、巧搭书香之台——以多彩的活动锻炼人

为了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有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特长,在活动安排上,围绕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精心为他们设计了多样的的活动:

①全校每期举行不同年级不同主题形式的读书笔记评比。②全校每期举行一系列多样的寒暑假读书活动。③全校每期开学的读书汇报展示会。

④全校每期开展一周以阅读为主题的教育专题活动。⑤全校开展“关爱农村学生书香传递”的爱心捐书活动。⑥与新华书店一起开展“好书推荐”“读书感悟”比赛活动。

我们以建设书香校园为平台,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拓宽学生知识视野,让生命更富内涵。“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书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充满趣味,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充实,让我们眼前的世界五彩缤纷。

6.培育书香校园 带动全民阅读 篇六

《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解读

回应多方期待的价值体系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陈东升

《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彰显出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已有的探索和做法,扣合着新时期上的期待,委实是一个丰富的价值体系。

中小学生期待在阅读中全面发展、快乐成长、幸福生活。这一期待既包括要有书读,又包括要有适合的好书读,还包括要有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力和习惯,更包括要有书香四溢的读书环境。《意见》对此逐一回应,首先解决有书读的问题,把好采购关,按照推荐书录配书。改善图书馆馆藏结构,探索建立学生、教师读书反馈和评议推荐制度。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利用图书、报刊布置走廊、教室等边角空间,形成学校在“图书馆”中的良好氛围。

广大教师期待利用图书馆更好地教书育人、促进专业成长、实现自我。这一期待既包括教师要有书读,又包括要有提升业务水平的平台,还包括要有备课教学的资源,更包括要有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第二课堂。《意见》对此逐一回应,指出中小学图书馆的定位不能囿于传统的为学生服务,还应是广大教师获取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阵地。强调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对于保障教学、服务教学、改善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作用。

中小学校期待利用图书馆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内涵发展、品质提升。这一期待既包括要有图书馆,又包括要有丰富的藏书资源,还包括要使其成为学校的文化中心和高地,更包括要依靠图书馆整体提升学校的品质和面貌。《意见》对此逐一回应,指出到2018年,结合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有条件地区要按照学校建设标准补充新建图书馆,改善不达标图书馆,不具备条件的农村中小学、教学点要建有图书柜、图书角。

中小学图书馆建设的新起点 新高度

北京教育学院 曹青

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近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一系列基础教育重大建设工程,全面提高了中小学图书馆的保障水平,但是依然存在许多的不适应,《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对这些新问题进行了梳理,在提出这些问题之后,提出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除了在规范中小学图书馆的常规工作和传统服务方面提出要求以外,《意见》还着重在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带动书香社会建设方面提出了新任务。

《意见》涉及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点是对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细化和落实。在延续上述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围绕新时期的中小学图书馆事业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更加全面和深入。《意见》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既有宏观的政策导向性内容,也有微观的技术层面的操作性内容。

笔者认为,《意见》不仅是一份政府颁布的指导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工作文件,也为中小学图书馆领域的学术研究释放了一些“信号”,反映了未来一段时间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研究中小学图书馆的问题要注意学科交叉,要与教育学的学科交叉,中小学图书馆作为我国图书馆系统的重要组成,与其它类型图书馆的重要区别就是其服务于基础教育的教育属性。还要与新闻出版学的学科交叉,《意见》在确保馆藏资源质量,规范馆藏采购机制,建设书香校园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涉及出版领域的内容,这也为图书馆学与新闻出版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另外,中小学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和研究重点在应用。尽管基础条件、馆藏建设是需要投入和解决的问题,但是中小学图书馆要发挥最大综合效益,依然要把工作重点和研究重点放在应用上。《意见》在应用方面也有比较充分的体现。

把握建设新要求 实现应用新常态

成都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 张庆

《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诠释了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它不仅仅是服务教育教学、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办学条件,而且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是均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内容,是广大学生、教师获取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意见》还将中小学图书馆的功能定位提高到落实立德树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崭新高度,对于服务学习型社会和书香社会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具有深远意义。

新时期的中小学图书馆要实现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成为学校信息资源高地和师生智慧中心、成长中心、活动中心,全面参与深化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这些功能定位更能适应学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随着教育部义务教育均衡达标评估的全面实施,各地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图书的数量有了明显提升,逐渐达到和超过藏书量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但是馆藏图书的质量和结构却不容乐观:图书配备的随意性强、复本量大、旧书多、结构比例不合理等情况普遍存在。《意见》要求从积极创作更多符合学生阅读的优质出版物、编制学校图书馆馆藏配备目录和推荐目录、多渠道改善图书馆馆藏结构、整合实体和虚拟资源等方面建立相应机制,保障馆藏资源质量。

《意见》在重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方面,不仅做了宏观上的要求,同时也从具体措施和细节落实方面提出了诸多规定。

下一步,成都市将结合《意见》,围绕“应用导向,育人为本”的中小学图书馆建设思路,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多措并举,提高图书流通率,开展阅读行为干预,提升师生阅读素养,加强评估考核,提高设施设备及图书资料利用率。

从社会发展的高度定位图书馆功能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李广建

这次《意见》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内涵与品质,形成书香校园,带动全民阅读,助推学习型社会和书香社会建设”的高度对中小学图书馆工作进行指导,强调中小学图书馆应该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发挥作用,比以往的相关文件立意更加深远,深刻揭示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和工作的社会责任,指明了中小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方向,这是《意见》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目前,虽然国家先后实施一系列基础教育重大建设工程,全面提高了中小学图书馆的保障水平,但是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与教育教学融合不够、信息化基础薄弱、缺乏专业人才、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意见》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指明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前进方向。

《意见》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其中,“推进基础条件建设”是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根本;“确保馆藏资源质量”与“规范馆藏采购机制”是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开展的保证;“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是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前进的动力;“充分发挥育人作用”和“带动书香社会建设”是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实际作用。

各地方的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和中小学都应该认真学习《意见》,从社会发展的高度认识图书馆的功能和定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解决本区域或本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教育主管行政部门应对所辖的中小学的图书馆的建设与应用出台或制定支持其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法规,改变以往中小学图书馆“边缘化”的地位,将其真正地变为学校的信息资源高地和师生智慧中心、成长中心、活动中心。

要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监督作用,对于在考评中真正优秀的中小学图书馆要进行奖励并作为模范案例进行推广,对于考评结果不佳的中小学图书馆也要敢于批评并督导完善。

学校图书馆员角色须适时转变

北京四中图书馆馆长 庞振华

通过学习《意见》,我真切感受到新时期做好学校图书馆工作意义重大,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文献资源是中小学图书馆为师生提供服务的基础。根据服务对象和工作任务,系统规划、选择、收集、组织、管理文献资源,建立适合中小学师生需求的文献资源体系是中小学图书馆的基础工作。如《意见》中提到的,这里要特别关注规范馆藏采购和剔旧机制,把好中小学图书馆馆藏采购质量关。

随着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师生对信息的需求无论是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极大的拓展,根据我们的调查,近80%的师生读者通过网络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因此,有条件的中小学图书馆可以依托学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构,根据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加大网络环境下的馆藏资源建设力度。

为了迎接现在及未来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中的挑战,中小学图书馆员应努力从图书借借还还的简单劳动者,转变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参与者。在美国,学校图书馆员的地位已经由教学支持人员、教学辅助人员上升到教师、信息专家、咨询人员乃至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不是简单的称谓上的不同,而是图书馆员因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程度的不同而产生了角色转变。要真正使我国中小学图书馆工作水平达到《意见》中所要求的高度,图书馆员的服务意识、专业知识与技能必须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掌握现代信息服务技能、熟悉教育教学动态,主动利用专业知识和资源优势配合教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阅读辅导、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等等是每一个学校图书馆员的基本功。因此,现阶段的中小学图书馆员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加强学习,尽快完成角色的转变与业务的提升。

全面推进“中小学图书馆+”模式

江苏省泰州中学党委副书记 殷荣安

《意见》为今后中小学图书馆的建设应用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要全力做好应用这篇大文章。

推行“图书馆+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应用图书馆改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将课堂向图书馆延伸,推进图书馆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形成新的教学资源,将课外阅读深度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开展广泛阅读,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推行“图书馆+阅读能力培养”模式,更好地应用图书馆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学科,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实现“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的升华,让学科知识真正转化为学习能力。

推行“图书馆+阅读活动”模式,更好地应用图书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可以推行“图书馆+专题阅读活动”模式,发挥专题阅读活动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阅读中磨炼意志、开发智慧,品尝到探究的乐趣,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

推行“图书馆+教研”模式,更好地应用图书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倡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利用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料资源,围绕任教学科课程标准学习新知识,拓宽新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在指导学生阅读的同时,与学生同读一本书,同议一个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可能碰到的问题,研究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探究新的教法,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推行“图书馆+家庭教育”模式,更好应用图书馆发挥社会效益。倡导家长和学生共同读书,读同一本书,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的文献书籍,组织家长学习正反两方面的案例,在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参加家庭教育学习报告会,指导家长学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促进家长、学校和教师共同引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读者是图书馆建设的核心

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 丁书林

一个没有读者的图书馆不仅将造成投入的巨大浪费,更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图书馆无用、阅读无用”的严重问题。《意见》把教师、学生、家长均作为图书馆的读者群,并对如何吸引不同读者群,提出了重要的指导。

首先,《意见》提出“要围绕深化课程改革目标任务,推进图书馆与学科教学有效结合、深度融合,将图书馆作为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形成教学资源。提升学科教师对图书馆的认识,倡导学科教师自觉利用图书馆改善教育教学,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推出一批优秀教学案例和先进教师典型”、“各地中小学要重视对校本资源、特色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保存和应用”。清晰地表达了图书馆要主动服务老师,在服务过程中帮助甚至指导教师改善教学、开展科研,从而吸引广大教师利用图书馆,广泛开展阅读。

其次,《意见》提出“要利用一定课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和选择信息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拓展图书馆使用功能,利用图书馆举办学术讲座,展示师生作品,开展教研、学习交流活动”等举措,对让图书馆成为师生智慧中心、活动中心、成长中心作了较好的诠释。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基本要求、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有效阅读。为了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出在每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和9月9日“国家图书馆日”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中小学生读书专题活动,为各地、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阅读活动提供重要平台。

最后,《意见》首次将家长作为读者对象写入文件中。家庭的环境与氛围,对学生是否能够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鼓励家长与学生同读书、读同一本书,积极开展对家长的阅读培训,对于全面提高图书流通率、打造书香家庭,建设书香社会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信息化时代 学校还要建图书馆吗

广东省教育装备中心 彭红光

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数字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电子书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和习惯;手机催生了“低头族”;实体书店日渐式微……“互联网+”风起云涌之时,人们不禁要问:中小学图书馆还有建设的必要吗?《意见》的出台,解开了人们心中的疑团。

《意见》把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作为带动全民阅读、助推学习型社会和书香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把准了时代脉搏,适应了新形势新要求。

结合广东实际,今后一个时期,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主要有如下设想:一是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意见》,深刻领会《意见》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准确把握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加快推进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二是起草好广东省的贯彻意见。围绕广东省2018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要求,广东省中小学校图书馆(室)的建筑面积、藏书量要在2018年100%达标,利用信息化管理的图书室(馆)数量达到85%以上;三是实施“中小学图书馆提升计划”。逐年编制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藏书目录,为中小学校提供合适的图书。继续推行中小学图书协议供货办法,为中小学校提供质优价廉的图书。推广电子管理软件进中小学图书馆;四是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充分利用中小学图书馆,举办学术讲座,开展经常性的主题读书活动,开展教研、学习交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师生阅读水平和质量,提升中小学图书馆应用水平;五是建设广东省中小学图书资源共享应用平台,建设中小学电子图书信息资源库,推动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

《意见》的出台,必将使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进入常态化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要以新状态适应新常态,以新举措促进新发展,推动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再上新台阶。

图书馆生机在教育 活力在市场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张又伟

中小学图书馆工作一头连着教育,另一头连着市场,其生机在教育,活力在市场。因此,要按市场规律来办事。从产品功能角度来看,《意见》坚持遵循市场规律,突出品质价格合理。

从长远看,国家需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使市场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物美价廉的出版物。所以,教育、文化和新闻出版部门要携起手来,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和出版发行单位,为中小学生创作更多富有教育性、启发性,符合年龄特点、品种丰富的优质出版物,让学生沉浸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自身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蓄力。

配足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新闻媒体都很关注中小学图书馆馆藏建设。媒体也曾报道了个别学校图书馆藏书质量问题。所以,要明确馆藏采购责任主体,有关部门要共同加大验收检查力度,严禁盗版图书等非法出版物及不适合中小学生阅读、价格虚高的图书、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进入中小学图书馆,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违法情节严重的出版发行单位,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配备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图书,有利于营造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环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所以,要建立学校、师生用者导向机制,引领市场。将教育部指导编制的《全国中小学图书馆(室)推荐书目》作为馆藏采购主要参考依据,同时,探索建立学生、教师读书反馈和评议推荐制度,遴选学生和教师心目中的好书。

在新的起点上做好中小学图书馆工作,重点是改变以往重配备轻管理、重建设轻应用的工作思路,逐步健全由浅层应用向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

打造书香校园 带动书香社会建设

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 后有为

纵观《意见》,不仅是国家战略在中小学的具体指导方针,更是切实可行的推进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建设书香校园的具体要求。

《意见》总的方针是建设书香校园,并由书香校园带动书香社会建设。因此,落实《意见》精神,就是要以创建书香校园为总纲,用书香校园引领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创新。

书香校园建设可从三个方面构建:装备、管理和阅读。

装备,就是提供书香校园建设的硬件条件、环境和配备好图书;管理,就是构建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创新机制;阅读,就是引领和推动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养成阅读的习惯。

装备是基础,管理是关键,阅读是核心与目的。而《意见》已经很清晰地给我们提供了创新建设与应用的方向与路径。

7.书香校园,阅读圆梦作文 篇七

一、长效阅读

(一) 阅读规划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某些学校将阅读纳入了课程规划, 并开展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 学校每周设置一堂阅读课, 让语文教师按照阅读规划设计, 组织学生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 学校也可以设立专门的阅读课:1.阅读导读课:在组织学生阅读的同时为学生设立一些导读问题, 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 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2.阅读探讨课:在组织学生完成导读问题后, 可以结合阅读中的主题让学生自行探讨,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解决学生阅读问题, 提高学生阅读质量。3. 阅读分享课: 通过让学生互相分享阅读后感, 使学生对阅读更有兴趣, 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4.阅读观后感:在学生阅读结束后, 让他们写下读书后的观后感, 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阅读内涵, 调动学生阅读经典读物的积极性。

(二) 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是建设书香校园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了增添学生的阅读形式和阅读内容, 丰富学生的阅读生活, 激发学生、家长、教师的阅读兴趣, 让他们喜爱读书, 习惯读书, 学会读书, 很多学校举行了一系列的阅读活动。 例如, 开展“书香学生”“满天星”文化活动, 根据学生阅读量, 设立各种奖项, 由家长监督、教师考核, 并交上阅读文本, 作为评比的依据, 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阶梯阅读

新教育实践下的阶梯阅读主要是为学生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 让学生在不同阶段读不同的书, 为学生提供此阶段最适合阅读的书籍。 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成长, 以此探求最适宜的指导方式。 教师在学生的不同阶段应该设置不同的阅读情境, 在低年级时用图画、图书、故事等形式向学生表达, 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阅读,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中年级时开始给学生加大文字阅读, 结合讲故事形式, 为学生推荐人物历史传记和名著阅读。 在高年级时, 应该以主题探究为主, 将阅读与文学创作相互结合, 加大学生自然科学的阅读,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精神涵养。因此, 学校和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 设立书香教室和图书馆,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阅读机制

(一) 晨读

晨读可以帮助学生从沉睡中唤醒, 让他们在新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最充沛的活力。 我校将晨读纳入了学校课程, 每天清晨进入校园都会听到朗朗的阅读声, 让人体会到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 在近年来, 许多学校举行了各种朗读活动, 如唐诗诵读比赛、演讲比赛、班级朗读比赛等, 这些活动都增添了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

(二) 午读

有很多学校设立了午读这一环节, 阅读既需要实践也需要环境, 午读的环节是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时间在教室中静静的阅读。 学生共同阅读一个书籍, 这个书籍是由语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认可、推荐、筛选的, 日积月累, 当学生在小学毕业时, 阅读的书籍已经足够庞大。 同时, 这也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了良好地阅读习惯, 将阅读习惯纳入到了生活习惯中。 在低年级中, 教师的示范阅读更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当学生读的与教师是同一本书籍时, 会给学生一定的心理暗示, 从而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 阅读的氛围, 是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催生剂。 低年级由教师示范阅读, 中年级和高年级则采用示范阅读与自我阅读相结合的阅读形式, 强化午读效能, 落实具体措施, 排出阅读教师值班表, 规定学生的阅读时间, 教师在午读时应该陪同学生共同读书, 指导巡视, 构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建设书香校园, 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 让每一个学生都与经典为伴, 都与阅读为伴, 让每一颗幼小的心灵都受到启迪和感动, 让每一位学生都从阅读中学会思考, 感悟人生。

参考文献

[1]毛世伟.积极营造书香校园让校园处处溢满书香[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2 (12) .

[2]周静.书香校园书香家庭[J].小学生导刊 (高年级) , 2006 (Z2)

[3]营造书香校园引领健康人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 (11) .

[4]李旭龙.让书香在自由中弥漫开来——宁波大榭开发区第一小学营造“书香校园”纪实[J].浙江教育科学, 2008 (3) .

8.创建书香校园,提高阅读兴趣 篇八

一、给孩子一座阅读的航标

低年级孩子阅读兴趣的激发单靠物化环境的熏陶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班级图书角堆放了很多课外书,但老师却纳闷为什么很少有孩子去翻阅,就是因为光有物化环境,而忽视了人文环境。孩子往往精力旺盛,好动、好玩,这些都是他们的天性,让他们毫无兴趣地捧一本书呆坐着,这不太可能,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引导他们对这些书产生兴趣,产生翻的欲望,激发他们的阅读期待。

1.师生美丽共读

爱听故事、喜欢模仿、学得快是低年级孩子的特性,因此“听老师大声阅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特别是阅读启蒙初期。因为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有意注意时间短,自己看书很容易疲劳,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故事,借助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孩子们带入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并尽量利用空白让他们边听边猜想,将他们置于心有所盼、兴致昂然的阅读期待中,效果肯定不同一般。

当然亲子阅读也是一种好办法,对低年级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却也受到了很多限制,家长的文化水平、家庭背景等因素无法确保每位孩子都能拥有亲子阅读的好环境。而“亲生阅读”却不同,只要我们老师能每天安排二十分钟师生共读,那么在老师和同伴的陪伴下,在浓浓的阅读氛围中,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亲生阅读”的快乐,自然而然地走进阅读,走进故事,感受书香。

2.教给一定方法

要领和方法虽然不能直接演变成技术和技能,但瞎摸索可能更难入门。教给低年级的孩子如何去阅读整本书,如何和同伴交流自己阅读的书,怎么合作,怎么聆听,怎么回应,怎么批判,也就是怎么去“骑车”。有位老师的《小熊温尼·菩》导读引趣课就是在游玩的过程中,将阅读策略融入其间,通过“猜猜猜,有趣故事我来猜”;“读读读,精彩情节我来读”;“说说说,真心话儿我来说”这三种方式去阅读,还精心截选了“小猪被洪水围困”这个故事,以此为“拐杖”,引导孩子怎么去读。这三种方式就像游戏规则,好玩也好用,不管哪一本书,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从封面到目录,从整本到章节,从情节到语言,将一节课的学习延伸至一生的阅读。

二、给孩子一份持久的动力

一时一日甚至于一段时间的阅读,并不难,难的是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我们的课外阅读启蒙就要达到养成孩子阅读习惯的目的,这就需要坚持,谁坚持了谁就胜利了。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内驱力的培养。让孩子们分享悦读快乐,开展多元评价,激励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兴趣,给孩子一份阅读的动力。

1.组织班级读书会分享悦读快乐

悦读着,快乐着。作为老师,我们要精心组织读书交流,让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在分享中过一种真正的“悦读”生活。班级读书会,就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班级读书会,顾名思义,就是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在语文课堂上开展的阅读活动。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外阅读,而是由老师指定(或师生共同确定)一本书,利用课内外的时间共同阅读,然后在班上进行讨论。因此,班级读书会包括了选书——阅读——讨论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学生的阅读材料不再是一篇篇的课文,而是整本的书籍和作品;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教师一般不进行字、词、句的单向教学,而是通过和学生平等的讨论,激发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在班级读书会的课堂上,师生既可以对某一段、章进行深入研读,也可以就整本书中的人物形象、作者观点进行讨论。总之,班级读书会所倡导的学习理念,更加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学习方式,如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强调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

2.让阅读热情绵绵不绝地旺下去

其实只要孩子起步了,也就离成功不远了,我们要做的是定期给他们动力,时不时地来点催发剂,为他们的兴趣之火加点柴,以防冷却和熄灭,让它绵绵不断地一路旺下去。这催发剂可以是有趣的阅读推荐,过一段时间向孩子们推荐一本新书,通过猜想导读等多种手段吊起孩子们的阅读胃口,哄得孩子们非看不可;也可以隔三差五地来点阅读交流展示,让孩子们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在交流中引导孩子深入地阅读,投入更大的阅读激情;还可以换个角色,孩子考老师,因为很多孩子往往停留在课外阅读的量上,总是关注读了几本几页,平时读过一遍的书就不愿再读,通过让他们考考老师,促进他们多次阅读,用心阅读,不让好书一晃而过,这样的活动还能让孩子过过小老师的瘾,真可谓读在乐中,乐在读中;当然必要的奖励措施是离不开也少不了的,定时的“阅读小能手”、“故事小精灵”评选,在班级中树立榜样,通过同伴引领来达到全班共进的目的。

9.营造书香校园 让阅读成为习惯 篇九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基石;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必须努力学习。大量事实证明,有计划、有目的、坚持不懈的学习教育理论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水平,阅读教育著作已经成为许多优秀教师迅速成长的有效方法与途径。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口号,希望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读书活动在我校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说是长流水,不断线,教师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就教师队伍与时代和学校发展的要求相比,落差还很大。近几年来,读书活动的外延正在扩大,内涵在拓展,特别是将学知识、学技能、学文化的“三学”活动融于其中,多学科的内容满足了各种层次、各种需求、各种兴趣爱好的教师的读书要求,为教师提供了选择不同学习内容的余地,因此,它更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加读书活动的积极性,使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基于以上认识及我校校本研修的实际,我校决定在全校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以深化课程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为目的,以“让读书成为教师的习惯”为主题,以提升教师专业化素质为重点,结合师德教育工作,积极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拓宽学术视野,促使学校形成学习型组织,努力建设一支充满生机和活力、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教师队伍,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读书的意义(为什么读)

(一)外在功利

丰富知识,拓宽视野,启迪思维,增长智慧;

提高素养,加快成长,实现理想,改变命运。

(二)内在涵养

滋养心灵,净化情感,愉悦精神,陶冶性灵;

丰富阅历,追寻意义,洞察世事,顿悟人生。

(三)现实要求

用心做事,激情工作,挖掘潜能,超越自我;

遵循规律,科学施教,培育人才,传承文化。

二、读书的内容(读什么)

(一)直面经典

中国:重要思想以老庄、孔孟、韩申为代表。申为申不害,郑之*臣,用于韩昭侯。

文化经典以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

教育经典主要有陶行知、叶圣陶、蔡元培等教育家的著作。

外国:苏格拉底、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第斯多惠、福禄培尔、斯宾塞、乌申斯基、杜威、怀特海、蒙台梭利、罗素、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赞可夫、巴班斯基、雅斯贝尔斯、斯金纳、皮亚杰、布鲁纳、加涅、布卢姆、奥苏贝尔、罗杰斯等。(说这么多的目的在于让大家知道,我们需要研究的太多,研究一位专家,就可以掌握一种理论体系)教育经典有很多,而最具代表性的有《理想国》《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民主主义与教育》等。

(二)关注时下

教育专家:叶澜、肖川、刘良华、魏书生、李希贵、朱永新、袁振国、张志勇、张文质、刘铁芳、卢勤、孙云晓、刘京海等。

教科研专家:余文森、顾泠沅、施良方、郑金洲、陈向明、靳玉乐、熊川武、周彬、杨九俊、周小山、严先元、王敏勤等。

知名校长:程红兵、李镇西、郑杰、刘彭芝、刘永胜、李烈、康岫岩、高万祥、蔡林森 崔其升等。

学科名师:于漪、钱梦龙、李吉林、丁有宽、赵谦翔、韩军、程翔、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闫学。邱学华、孙维刚、吴正宪、钱守旺、黄爱华、任勇、张思明、刘德武、徐斌、华应龙、陈惠芳等。

主要教育报刊: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导报、教师博览、师道、江苏教育、班主任之友、小学语文教学、烟台教育等。

网络名师:铁皮鼓魏智渊、红袖陈晓华、干国祥、袁卫星、清澈小舟朱国红、唐金龙、张曼凌、马玲、丁莉莉、朱寅年、孙明霞、徐莉、沈旎、彭清亮等。

(三)重视人文

刊物:《读者》、《意林》、《读书》、《青年文摘》、《特别关注》、《领导文萃》、《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等等。

名家:季羡林、周国平、余秋雨、易中天、于丹、李开复、徐小平、史铁生、王小波、余光中、林清玄、刘墉、张晓风等。

好书:《时文选萃》、《智慧背囊》、《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做最好的自己》、《与未来同行》、《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没有任何借口》、《把信送给加西亚》,以及中外名著,等等。

(在人文图书方面,我知之不多)

三、读书的策略(怎样读)

(一)读书的技巧

我们知道,读书的方法很多,要因人而异。读书有没有捷径,严格意义上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因为读书要下苦功夫,有一定量的时间作保障,付出一定量的脑力劳动。但读书有没有小巧门,据我个人来看,应该有一些。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每天要做大量的工作,还要做很多的家务,哪有多少时间来读书?我想,要在有限的时间提高读书的质量,需要掌握一点小巧门。下面,用“三个一”来概括我读书的技巧。

1.翻烂一本经典。不管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也不管是教育的还是文学的,你可以选一本最爱,反复读,把主要内容装入脑子里,掌握其精神实质所在,这样就会熟烂于心,脱口而出,进而能够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简单地说,也就是要有一本看家的书。

2.主攻一个专题。作为一线教师要研究的专题很多,仅课堂教学层面的就有理念践行、方式转变、模式建构,有目标设计、内容呈现、过程掌控,有课堂提问、习题训练、师生互动,有课前预设、课堂观察、课后反思,有情境创设、方法选择、媒体运用,有教学导入、活动组织、反馈小结,有激励评价、效果检测和信息反馈,有思想教育、价值引领、情绪调适,有知识传统、方法渗透和规律揭示,有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实验探究,有教学容量、教学密度、教学节奏,有知识点、训练量、达成度,有环节步骤、时间划分、先后顺序,等等。我们读书时可以选这其中的一个方面作为主题,进行专题研究,深挖一口井。美国当代管理学家托马斯·卡林经过研究表明:“在任何一个领域里,只要持续不断地花6个月的时间进行阅读、学习和研究,就可以使一个人具备高于这一领域的平均水平的知识。”要做到短期速成,就必须目标专一。卡莱尔说:“最弱的人,集中其精力于单一的目标,也能有所成就;反之,最强的人,分心于太多的事务,可能一无所成。”六个月到一两年,甚至用更短的时间,你就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而且由一个主题拓展到多个主题,这样就会触类旁通,快速地将“一口井”变成“一个湖”。

3.精研一位名家。例如管理者可以研究李希贵;班主任可以研究魏书生、任小艾、丁榕、万玮等;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研究李吉林、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窦桂梅、薛瑞萍、王崧舟、薛法根、孙双金、闫学等;中学语文教学可以研究钱梦龙、程翔、韩军等;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研究邱学华、刘德武、徐斌、华应龙、陈惠芳等;中学数学教师可以研究顾泠沅、孙维刚、张思明、任勇等;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可以研究裴娣娜、郑金洲、陈向明等。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需要、任教学科、性格特点等来确定一位重点学习对象,收集有关重点学习对象的所有资料,长期研究,掌握其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并在实践中应用。这样你站在成功者的肩膀上会看得更远,走得更快。

(二)读书的要求

读书应有所得。那么如何才能把书读得深刻高效呢?我个人认为,可以用“三个词”来体现。1.追根究底——知“其”所以然,把书看深。

例如致知在格物。《大学》中有一句最著名的话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致”。此句的意思是说,“人要想达到认识明确,关键在于穷究而使之明白事物的道理。”

在读书时多问几个“为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意思,他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能什么好处。例如在读《小学语文课堂诊断》一书,这本书中有八章,即:课程性质——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学习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文本处理——怎样做到尊重与超越的统一;课堂生成——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精彩吗;语文教学资源——怎样开发和提炼才能价值;因类而异——怎样把握不同内容的教学特点;教学技艺——是目的还是手段;课堂评价——教师的终结判定还是师生间的视界融合。

再例如《课堂焦点:新课程教学九辩》共九章:教学预设与教学生成,教学简约与教学展开,生活原味与知识品味,表现活动与思想活动,关注个性与关注共性,自主学习与指导学习,授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学科知识与学科文化。

以这两本书,我们应该思考作者为什么选择这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是如何阐述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倡导我们如何去做。我们也可以思考,除了这些问题,我认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还有哪些?这些主要问题我们应当怎样解决?甚至对这两本书我们还可以比较着读,读出各自的优劣。

这样,我们想把书读得深一些,可以将所读的相同内容的书进行联系、分析、比较和评判,把这本书中没有的内容加在旁边,这样你的认识就会更加全面;可以把所读的感悟写在书上、本上,甚至写成读书随笔,这样你的思考就会更加深刻;可以对所读的内容进行评价判定,找出精华,指出不足,这样你的阅读就会更加理性。

总之,追根究底可以让你把书读得深入,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2.温故知新——知“质”之不变,把书看薄。

例如因材施教与差异教育;各识一经与多元智能;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教学相长与师生共同成长;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自主学习;探索与探究;互助与合作;观念与理念等。

义务教育阶段新旧课程目标的异同:在总体上,课程目标都分为德、智、体、美、劳几个方面;原课程目标分小学和初中,现从一贯的角度整体表述;原课程目标较为具体,现较为概括简练。高中阶段新旧课程目标的异同:在总体上,原课程目标是培养各类人才;新课程提出培养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原课程目标是升学预备教育和社会就业准备的双重任务;现只概括地提终身发展的任务。

魏书生说,新理念就是把简单的事情说复杂,把明白的事情说糊涂。

因此,我们在读书过程中要善于掌握其精神实质,把最为关键的最核心的东西抓出来,这样就能把书看薄,由旧知新。

3.融会贯通——知“道”之所在,把书看透。

例如二八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现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如地球上陆地占20%,水占80%;空气中氧气占20%,其它成分占80%。人的肌体当中真正的有机物质只占20%,而水分却占了80%。经济学家说,20%的人手里掌握着80%的财富;社会学家说,20%的人身上集中了人类80%的智慧,他们一生卓越;管理学家说,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往往是20%的人完成80%的工作任务,创造80%的财富。对教师而言,20%是优秀的,80%是一般的;用80%的时间来处理20%的事情;教师个人的成功是把80%的时间用于研究,20%用于工作。对我们来说,真正重要的事情占20%,应该用80%的时间来处理。每个班级,20%的孩子成绩优秀,表现活跃,学习积极主动;80%的孩子成绩一般(后10%的为学困生);20%的时间内学生被老师带动进入全效学习状态,80%的时间内学生没有达到优质高效的利用(有10%的时间内效果极其低效)。

由此可见,我们读书要读透,要知道书中所蕴含的“道”,还要知道“道”是普遍存在的,更要运用所掌握的“道”来改进实践、改变现实。

(三)读书的心得

在读书方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心得,下面,我用“五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悟。1.当梦想照进现实——追逐梦想,点燃激情。

我认为,教师成长需要具备主客观两方面的条件:一是内在需要;二是外在环境。在内在需要方面,教师要有追求专业成长的强烈愿望。有的人想成为名师,对此我们要肯定他的进取心,善待他的功利心。专业成长的愿望是内因、内动力,这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不运转,仅靠外力来推拉不是行的。在外在环境方面,我觉得需要有支持性的条件:一是需要有氛围,应该创造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大气候;二是需要有载体,应该开展相应的活动给教师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三是需要有引领,应该通过培训与辅导等形式给教师提供专业成长的技术指导。四是需要有机制,应该有与教师专业成长相适应的激励性制度和奖励性政策。这样,才会形成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

为此,对读书方面,我们尽可能创造出一种适合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态环境。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市开展了“构建有效课堂、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相信不久在将来肯定会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领军人物。有人说,在我国,产生大教育家、大批名师的时代将即来临。成功的大门将会我们敞开。这时,对教师来说关键是有梦想,并努力去追寻。

梦想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激情是我们成长的力量。当梦想的阳光照耀着现实的土壤,我们应该通过读书来获取精神的水分和营养来滋养心灵,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2.我的命运我做主——读懂人性,超越自我。

我的命运我做主,说起来简单,做起难,因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人性的弱点。我们需要到困难就是不是想逃避,对别人的意见是不是盲从,对自己的缺点是不是不自知,对要做的事情是不是拖延,在众人面前是不是紧张,在别人成功的时候是不是嫉妒,在功利思想盛行的当今是不是浮躁,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不是冷漠,在遇到挫折时是不是消极悲观,在做事情上是不是好高骛远,在工作上是不是不思进取,等等。那么我们知道了这些人性的弱点,就需要加强修炼,逐一克服,从而超越自我。

当然,人性是辩证统一的,人性有弱点,也有优点。诸如正直善良、虚心好学、积极进取、热情大方、胸怀宽阔、谦逊有礼、求真务实。

人性是永恒的,也是相通的。例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2)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3)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4)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5)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赞许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上有自己实现的成就感。

总之,我们要洞察人性,利用人性的优点来抑制自己人性的弱点,利用人性的优点来引导学生克服人性的弱点,为自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3.把读书当成习惯——热爱读书,持久行动。

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每天仅仅拿出15分钟的时间用于读书是有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热爱读书。例如:加拿大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奥斯勒兼任多种社会职务,日程表里排满了工作内容。但他规定自己必须在睡觉前抽出15分钟阅读喜欢的书。许多年后,奥斯勒对读书效果进行过计算。就一般的阅读速度而言,一分钟可以读300字,15分钟便能读4500字,一星期可以读3.15万字,一个月读完12.6万字没有问题。那么,一年下来,就可以阅读151.2字。如果一本书平均以7.5万字计算,一年下来就可阅读20本书。他坚持了半个多世纪,一共读了8235万字,约1098本书。“睡前15分钟”的阅读,不但使奥斯勒的医学研究硕果累累,还让他成了文学研究家。有人说:“成功与失败有分水岭,可以用5个字来表达——我没有时间。”

成功源于执著。在这里,我仍然要重复以前所说过的一句话:坚持是最容易的事情,只要愿意,就人人能做到;坚持也是最难的事情,因为真正能做到的,终究是少数人。做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就是在读书上有持久的行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爱读书就是善待自己,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希望我们都能用今天的刻苦学习与深入研究,铺就通往明天成功的道路。

4.只为成功想办法——知行合一,改进实践。

我们都在生活中社会现实当中,梦想与现实之间还有一段距离,理念与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知道的与行动上有时会出现脱节现象。我们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在不如意的现实面前是抱怨是退缩还是想方设法解决,这时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本质。我们在高考应对时提出“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的口号。其实,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们的工作与成长。

读书要倡导学以致用。如何把学知识和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且要在行动中解决。读书之后,要做到知行合一,改进实践。例如,可以说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学生学习往往不知道是为自己学习的,而是根据老师对他的喜欢程度来决定在这个学科所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就是说哪个学科的老师最喜欢他,他就最喜欢学哪个学科。这样,做最受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们知道的,但行动上是并不是所有老师都这样要求自己,甚至有80%的老师没这样去做。这就是说,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才能得到。

因此,我们开展教师读书活动,并不是让老师们为读书而读书,而是为改进实践、改进自我而读书,读书贵在应用,不用就是无效劳动。我想,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借口,这句话强调的是一种奋力而为、勇于承担的积极心态,更是一种知行合一、改进实践的强烈召唤。

5.将落实进行到底——做到极致,走向卓越。

许多企业、学校的决策是完善的、超前的、科学的,但就是执行力不强,落实不到位,最终收效甚微。而知名企业、知名学校无不强调落实、落实、再落实,决策一旦制定,就全力以赴,做到极致。在汪中求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样一个事例:北京香山宾馆的设计师是世界知名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先生。他对宾馆的设计可以说精心周密,匠心独具,但宾馆落成后他一直没去看过,认为这是自己建筑生涯中最大的败笔。原因何在?就在于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注意贝先生总的设计构架,对设计中的许多细节毫不留意,随意改动,这样就把一个高水平的建筑设计作品变成一个平庸、拙劣的建筑实体。由此可见,在执行战略决策时改变原有战略决策的细节,或不认真贯彻落实每一个细节的固有特性,就破坏了整体战略决策的科学性、系统性,项目工程就会导致失败。这让我想到海尔集团,他们的管理模式是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他们的名牌战略是要么不干,要么就争第一;他们的质量观是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那么,我们的人生、我们的管理是零缺陷的吗?我们的工作、我们的课堂是高标准、精细化的吗?

对我们教师个人而言,要想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好更远,就需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件,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做到位;就需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仰望天空,又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就需要有追求卓越的勇气,对要做的事情,不做则已,做就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做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写到:优秀是卓越的大敌。这就是为什么鲜有优秀者实现卓越的主要原因。所谓“优秀企业”,就是满足于99.9%成功的企业,它们往往在市场上风光红火了几年便 “香消玉殒”了。那些始终追求卓越的企业则不同,它们从一开始就塑造了公司的卓越气质,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公司的行动纲领,并使每个员工在执行中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以致它们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市场价值日益走高,企业的生命力愈益旺盛。

有人说,好上加好是卓越,卓越上加好是超凡。追求卓越的过程,就是不断成长、进步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进取精神的体现。只要你总有向上攀高的欲望,总认为自己未达到顶峰,总想刷新自己以往的纪录,始终保持着卓越的气质,你就能迈向卓越,保持你无人可替代的强势地位。作为教师,要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领先他人,就必须超越优秀,走向卓越。

10.书香校园,阅读圆梦作文 篇十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能更好地贯彻新课标要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上饶县中学积极开展大阅读教育,努力为学生营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使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使班级漫溢着浓浓的书香,使学校更富有深沉的人文底蕴,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充满着智慧和生机。我们坚信:读书,为精神打底,为人生奠基。

海伦凯勒说:“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智慧的源泉。所以,无论是谁,无论男女老少,无论什么身份,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就要不断阅读。一个人手捧一本书,或庭院,或校园,或阅览室图书馆,静静地旁若无人地阅读欣赏,那一定是幸福的。尤其是正处于阅读量最大时期的中学生,他们正处于如饥似渴的读书年龄,所以学校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教师身先士卒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楷模并利用课堂积极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也就显得意义非常。

一、环境育人,营造书香氛围

1、一景一物皆育人

学校在抓好校园环境绿化、美化、净化与现代化的同时,突出体现学校的书香特色,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校处处都昭示书香醉人、诗情画意。学校发动教师学生和家长自创和改编读书对联和名言,张贴上墙,努力使“每一堵墙壁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育人”,如校园广场小桥流水,绿树成荫,自然环境宜人,同时也不忘人文环境的嵌入,有不少石刻,如一进学校大门就有一块大石,上刻有:“求真 至善 尚美”六个大字,反面刻有徐元杰(上饶县煌固镇黄塘村人,南宋进士)的一首诗《湖上》: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和晴日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一石刻“稻花香里”上刻有辛弃疾《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学校主干道旁,教室墙壁,教师办公室墙壁醒目处悬挂和张贴着各类经典名言警句,具有鼓励、教育、警示而又人性化的古人古语,让师生受到熏陶和感染。如上下楼梯口“公德规范言行,文明美化心灵。”“天道酬勤,厚积薄发。”“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韩婴)教室内外墙“只要有梦,便有希望;只要付出,便有收获。待到心花张开之时,再相约在这追梦的旅途,一同寻找那些活力四射的身影,一同回忆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同回首这段用青春舞出的生命轨迹。”“读书使人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做笔记则能使知识精准。”“人因梦想而伟大,也因学习而改变,更因行动而成功。你的汗水将化作墨水书写你的前程。梦想和现实之间的那段距离叫行动。”“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教师办公室“合格的教师是开展教育改革的前提,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成功改革的支柱。”“打造精彩课堂是教师的 师学生教与学密切相关的杂志。学校还开设了电子阅览室,更方便师生阅读。学校提倡各班级成立自己的图书管理小组,使班级图书更新周期短,且贴近学生生活,适应学生的阅读需要。并且教室内有书架,成立班级图书馆角。各班长期开展“学生捐书”活动,他们把家里的书带到班上和同学们共享。尤其在高考刚刚结束后,高三学子们纷纷捐出他们心爱的课外读物及学习资料给学弟学妹们。另外,学校、年级、班级给学生颁发的奖品也往往选择课外读物。如我班在高二上学期先后在天香书屋、新华书店以及当当网购置了不少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奖励给那些月考成绩优秀的学生。颁发的课外读物有《挪威的森林》(村上村树)《边城》(沈从文)《稻草人》 《意林感动卷》 《高中那些事》 《镜 织梦者》(沧月)《在路上遇见未知的自己》等。

3、知名学者进校园竟风流

为了让学生与潮流接轨,与名家对话,倾听著名学者对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人物的研读心得,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我校多次和县新华书店联盟邀请著名学者来学校做客演讲作报告。2005年4月30日,著名现代诗《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舒婷从厦门鼓浪屿来到了江西省重点中学上饶县中学这所百年老校,这是我校的一大盛事。那天,阳光明媚,花红柳绿,黄莺啼啭。知性儒雅的舒婷和她的爱人在学校教学楼四合院内一同和全校师生见面,给我们带来了她的诗集《舒婷的诗》,为我们讲述了她当初创作《致橡树》的情境以及她儿子在中学读到妈妈的这首诗时的感受,然后“答记者问”,认真地回答了各位记者的提问,拉近了和我们读者的距离。“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双桅船》)之后学校又先后在2012年邀请到了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百家讲坛风云人物、“侠骨柔情陆放翁”“纳兰心事有谁知”等系列栏目的主讲人杨雨女士(之后不久,上饶中学也邀请了杨雨),2013年邀请了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小说《古船》《九月寓言》《你在高原》的作者张炜先生。他们的到来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丰富了学校的人文底蕴与内涵,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

二、韵由读生,培养阅读情趣

“读书成为习惯,书香成就人生”,为了让广大学生爱读书、乐读书,学校以“沐浴书香,快乐成长”为主题,通过有校本特色的系列读书活动,催生出精

彩校园,形成了以读为主以写为辅的新战略。

三读:早读、课前读、连堂课读。

早读:每天早上的读书课,鼓励学生放开嗓门大声朗读,前20分钟读课文,后20分钟读课外书。课前读:每堂语文课的前5分钟由一位学生把准备好的课外读物中的自己喜欢的篇章朗读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同学们听,并用几句话点评所读的内容。连堂课读:常规教学中我校还将阅读纳入课程计划,强化阅读指导。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带领学生潜心阅读经典美文,领略中外名著,吟咏古今诗文,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我们学校语文课每个班每周有意地安排了一个连堂课,其中 2000字,写随笔一篇,教后感4篇,每学期读一本教学专著,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论文。去年,学校亲自为每位教师发了两本教育著作《高中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修》《 让教学更有效——名师提高教学质量的七个关键环节》和一本精美的笔记本。于是,许多教师纷纷挤时间捧着这两本书阅读做笔记,还会去去图书馆读书,在图书馆或办公室摘记,在电脑上敲出自己的心得。“用读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大家感到多读一本好书,多得一份经验,多增一份智慧,多添一份力量,多享一份幸福;大家在读中学、读中教,与书为友,为学生的成长、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2、开展教研,学以致用。我们扎实开展每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或学习,或上课,或反思,或研讨,或交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今年,我校积极开展品质课堂。通过对教师进行外出学习培训——各组骨干教师上引路课——全体教师推进课——教师集体研讨等几个环节,先由高二年级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生物组带头,逐步向其他年级推进,现在全校各年级不同学科基本形成了独特的授课模式。

同时,学校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尽可能地让教师去外地先进学校学习,并聘请名师来我校讲课,传播先进理念,传输丰富经验。2013年暑假、2014年暑假我校特别请到了兄弟学校铅山一中、玉山一中的知名教师来我校上课。无一例外,他们碰巧都是语文一线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有许多成功的方法和经验。

上一篇:运筹学学习总结下一篇:地球的自救作文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