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邻里文化节

2024-06-26

社区邻里文化节(精选8篇)

1.社区邻里文化节 篇一

“幸福邻里 和谐社区”文艺晚会活动方案

——暨道坡小区社区公园落成答谢晚会

2011年8月10日道坡小区社区公园完美落成,小区居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充分展示社区居民自己的创作热情,于14日晚上,自发组织了一台答谢晚会。本次晚会节目主要围绕“幸福邻里,和谐社区”魏主题,展现多姿多彩的社区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美好的家园,为了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现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罗桂英

成员:肖佳、陈琼、骆红英、王红

二、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2011年8月14日19:30-22:00 活动地点:道坡小区社区公园

主办单位:社区居委会、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三、活动要求

1、作品内容以表现当代生活的现实题材为主,形式多样化,注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统一,突出短小精悍,生动鲜活,风趣幽默,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2、表演的节目内容形式有:舞蹈、曲艺等形式

3、凡是在本区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均可参加此次表演活动。

4、活动纪律要求:现场的秩序由社区警务室的义务巡防队员队长罗士杰负责

另附:节目表演单

府后路社区居委会

2011-8-12

小区居民正在表演《南泥湾,麦浪滚滚》手绢舞

“幸福邻里 和谐社区”文艺晚会活动小结

2011年8月10日道坡小区社区公园完美落成,小区居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于14日晚上,自发组织了一台答谢晚会,晚会以喜庆的腰鼓舞开场,营造了热烈祥和的氛围。社区居委会的领导干部纷纷也前来助兴,警务室的义务巡防队自发组织起来,担负起了整个晚会现场的维护责任,为整个晚会提供了充分的安全保障。接下来的节目更是精彩纷呈,现场的气氛也感染了每一个人,既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小朋友主持的三句半,还有新潮的广场舞,又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湖南花鼓戏《张先生讨学钱》,和老人们精心编制的功夫扇,展现了中老年人健朗的体魄,一首东北二人转《大妹子美,大妹子浪》将整场晚会气氛推向高潮,赢得了前来观赏节目居民的阵阵欢呼,最后以《南泥湾,麦浪滚滚》手绢舞结束,整场晚会喜气洋洋,表达了小区居民对道坡社区公园落成的高兴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此次晚会是为了答谢居委会领导干部对道坡小区居民的关心,为小区居民创建了优越的居住环境。整场晚会由陈琼、骆红英、王红三人策划、编排,表演人员从10多岁的娃娃到70岁的老年人,既有利于促进邻里之间的友爱和睦,丰富社区群众的精神和文化生活,同时也给小区居民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为文明创建创造了良好的社区氛围。

府后路社区居委会

2011-8-16

2.社区邻里文化节 篇二

近日, “友善好邻里圆梦新社区”林校路街道第九届社区邻里节迎新春文艺汇演在大兴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剧场举行, 市、区等相关部门领导及辖区居民5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本次邻里节汇演从全年的活动中精选了11个优秀节目, 主要以居民原创为代表, 参演人员全部都是社区居民、辖区单位职工。舞蹈《东方红》、《在希望的田野上》跳出了社区居民对党支部的拥护、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原创情景剧《家长里短忙调解芽苗为媒促和谐》活灵活现地演绎了“家长里短调解团”的作用。诗歌《群众路线颂歌》表达了社区居民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理解与拥护。快板《市花月季进社区》表达了社区居民对促进社区环境改善、打造社区优美生活环境所做出的努力。社区体育健身节目串烧更是展现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风貌。活动中, 还对社区里的好邻里、特色志愿服务团队等典型进行了表彰。

据了解, 2006年以来, 林校路街道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 相继开展了9届社区邻里节活动, 在居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成为拉近邻里关系, 促进社区和谐的纽带。街道第九届社区邻里节以“友善好邻里圆梦新社区”为主题, 开展了乐在邻里间、美在邻里间、爱在邻里间三大系列活动, 突出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街道各项重点工作相结合的原则, 为基层党组织、社区居民、辖区单位搭建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进一步形成了“社区支部牵头、辖区单位协同、党员群众参与”的办节格局。街道、社区全年开展重点活动40余场, 参与居民2万多人次。通过文化活动加深了居民对街道、社区各项重点工作的了解和理解, 调动了居民以社区为家, 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社区, 落实新区“五有五提倡”工程搭建了有效载体。

3.社区邻里文化节 篇三

社区公共空间对社区人文环境具有很强的塑造功能。首先,公共空间为公共生活提供物质保障。亚里士多德指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离开了公共生活,个人就不可能拥有理性和伦理。社区公共空间为组织公共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其次,社区公共空间对居民自治和社区组织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讲,社区建设离不开社区组织,如果缺少基本的物质空间,社区组织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次,社区公共空间对居民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公共空间既是展现居住环境的“橱窗”,也是丰富社区生活的“舞台”。在城市各类公共空间中,社区公共空间最为贴近居民,不仅为公共生活提供了空间条件,对于促进居民参与和培养公共精神也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与城市发展的宏大叙事相比,北京市对社区公共空间的规划管理相对薄弱。在居住区规划和建设中,开发商占据主导地位;在社区各类设施管理中,物业公司又处于支配地位。由于受商业利益诱导,居住区普遍存在公益性服务空间供给不足的问题,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空间也存在分散布局的问题。建设人文社区、宜居社区,有必要借鉴国外经验,根据居民对各类服务设施的实际需求及变化趋势,引入新的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模式。

一、社区公共空间“千人指标”规划管理的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社区服务需求呈多样化发展趋势,对公共空间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北京市强化了居住区公共设施建设的指标管理力度,新建居住区公共空间供给仍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社区公共设施供给不足引发的投诉、冲突数量仍较多。

(一)“千人指标”规划管理制度

为保证居住公共设施合理设置,提供适宜的社区公共空间和居住生活环境,北京市对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实行指标化管理,即根据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变化,以每千居民为单位来计算居住区各项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控制标准。

1980年,国家建委发布《城市规划定额指标暂行规定》,提出对居住区级及小区级公共设施实行定额指标管理。1985年,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新建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规定》,要求集中开发新建居住区、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必须配套建设文化、教育、体育、公共卫生等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业等生活服务设施,并提出具体定额指标。1993年,建设部现(住建部)发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对各类公共设施用地千人控制指标做出明确规定。1994年,北京市修订了《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北京市于2002年、2006年对旧的指标进行了修订。

目前,北京市执行的居住公共设施配建“千人指标”是2006年修订的“2006指标”。该指标适用于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外城镇地区新建改建居住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旧城危旧房改造区、历史文化保护区等特殊地区的居住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实行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确定标准。“2006指标”规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按使用性质分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社区管理服务、社会福利、交通、市政公用等八类,分别制定配置标准。

在居住区各类公共设施的具体布局上,“2006指标”并未做出明确规定。在城市规划管理中,规划部门负责审核各类公务设施规划的具体指标,而具体布局由开发商和设计师决定。在实际运作中,出于商业利益考虑,开发商在空间布局上往往优先安排盈利性的商业服务设施,而对公益性服务设施采取见缝插针式布局安排。其结果是,北京市居住区公共设施(尤其是公益性服务设施)普遍采取分散式布局安排,各类公共设施受居民楼、道路、绿地的分隔,形成若干个分散点。

(二)现行规划管理制度的问题

我们选择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街道安慧里小区,海淀区曙光街道时雨园小区,昌平区东小口镇、回龙观镇进行了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观察方式获得问题信息。根据调研结果,社区公共设施规划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千人指标”管理制度难以适应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变化。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北京市先后两次修订居住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的“千人指标”。这种指标化管理便于确定各类设施的面积和分级配套,不足之处是按人口定量、弹性较小,不能适应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千人指标”规划管理过于刚性,一经设定就无法修改,也不预留土地用于居住区未来发展。在这一制度下,不仅老旧小区存在公共设施配套落后问题,新建小区投入使用后,也存在原来的设计规划不难满足现实需求的问题。

第二,新建居住区的商业设施配套存在超大型化趋向。为谋求更高的利润回报,居住区公共设施建设偏好于配建大型商业服务设施,而对社区性商业服务设施配套不足。北京曙光街道世纪金源购物中心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开发商把超大型居住区需要配套的商业设施部分集中在一起,建设了号称亚洲最大的单体购物中心,其规划目标是覆盖10公里范围内的消费群体,辐射整个北京地区。在建设超大型购物中心的同时,开发商却缩减了各个居住小区的便民利民设施配置。由于社区商业设施配套面积不足,一些居住小区的生鲜菜场存在价格偏高问题。

第三,各类服务设施分散布局降低了综合利用水平。在现行“千人指标”规划管理模式下,规划管理部门只管各类公共设施的指标总量,而具体布局由开发商和设计师确定。为实现利润最大化,开发商优先安排商业设施,采取沿交通干道或人行道两侧展开,公益服务设施的布局相对偏远。这种分散布局模式致使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设施各自为政,不利于综合规划和统筹利用。

第四,公益性服务设施的供需缺口较大。在新建居住区,与商业设施供给相比,社区自主支配的公益性服务设施常存在供给不足问题。一些居委会普遍反映办公用房面积不达标,社区服务和居民活动场地紧缺。一位居委会主任在座谈时提出,“现在居民参加社区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我们组织唱歌、跳舞、锻炼、艺术、文化、娱乐活动,最大困难是找不到场所。在小区露天搞活动容易扰民,而经营性场所收费太高,社区组织付不起。”回龙观镇城管科一位干部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是因为社区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和移交不到位。“很多公共场地、公共设施和活动用房,在规划的时候有,区建委验收的时候有,交付使用的时候就没有了”。

二、邻里中心:社区公共空间建设的新理念

邻里中心(neighborhood center)一词脱胎于邻里单位,顾名思义,是指邻里单位中的公共中心,包括超市、零售店、餐饮、医疗、图书馆、娱乐、健身场所等开放性空间。作为社区公共空间,邻里中心这个概念最早由新加坡引入居住区发展规划。邻里中心定位为综合性社区服务,它对各类生活服务设施和公共设施采取集中布局,形成一个社区的大会所,不仅能够节省建设投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就近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也不断提升,人们往往需要一种既能满足各种需求、又能进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办公为一体的邻里中心应运而生。新加坡的邻里中心是城市公众服务中心等级结构中最低级的中心,也可理解为社区层次的集中配套型公共空间,主要功能包括商业项目和公益项目,着眼于满足社区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邻里中心提供的服务立足于本地居民需求,提供最常用的商业和公益服务。

新加坡国土总面积700多平方公里,总人口400多万人,其中86%的人口居住在住房与发展局(新加坡负责公共住屋规划建设的法定机构)开发的政府组屋内,14%的高收入阶层居住在开发商建造的商业住宅中。新加坡实行全域规划制度,形成区域中心—新镇中心—邻里中心—邻里组团中心四个服务等级,分别配套公共服务设施:(1)区域中心。新加坡把全国划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置一个区域中心,设有大型商业、图书馆、公园、公交转换站、诊疗所等服务设施,并预留公共机构用地、地铁站用地、道路用地。5个区域中心均衡地分布于全岛,有效缓解了市中心区的交通和活动压力。(2)新镇中心。目前新加坡已建成27个新镇,每个新镇都有镇中心,新镇的配套公共设施主要有:学校、办公、商店、餐饮、娱乐、邮政、诊疗所、图书馆、民众联络所、安老院、游泳中心、室外体育场、室内体育馆、宗教设施、新镇公园、公交转换站等。(3)邻里中心。邻里中心一般以3000-9000户为单位进行设置。一般建有一栋建筑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之间的综合楼,由住房与发展局建设后租售给商户。邻里中心将商业和公益项目有机结合,以12项必备功能(超市、银行、邮政、餐饮、洗衣房、美容美发、药店、文化用品、维修、文体中心、生鲜菜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以中介服务、礼品鲜花店、书店、彩扩店、饰品店等功能为补充。(4)邻里组团中心。一个邻里中心一般包含6-7个邻里组团;一个邻里组团一般由4-8栋组屋组成,约500-1000个住户,邻里组团中心设有儿童游乐场和小型商店。

新加坡和中国合作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借鉴了邻里中心的规划思路。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建成湖东、玲珑、翰林、新城、贵都、师惠、沁苑7座邻里中心,总建筑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实行规划在先,有序发展,即先把整体框架规划好,然后再建设邻里大厦。邻里中心实行商业服务和公益服务有机结合,不仅提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服务,还提供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设施。邻里中心把所有商业和服务设施集于其中,既缩短了这些设施与社区居民的距离,又满足了人们多样化需求,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环境质量。

邻里中心摒弃了沿街为市的分散型社区商业形态,不同于开发商自行规划或者居民自发形成的零散商铺,也不同于区域性的购物中心。邻里中心立足于社区,依赖于所在社区获得自我发展能力。邻里中心实行商业服务、公益服务与公共服务相结合,既可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服务需求,也有利于形成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

三、邻里中心模式的优势分析

邻里中心模式通过对社区公共设施进行集中布局,形成了一种集多元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公共活动中心。与公共设施分散布局模式相比较,邻里中心模式的优势在于:

第一,统筹安排公益性设施和商业设施,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希望获取集购物、餐饮、娱乐、休闲、社会交往为一体的社区服务。邻里中心通过对各类公共设施进行集中布局,引入超市、银行、邮政、餐饮、洗衣房、美容美发、药店、文化用品、生鲜菜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本服务,可以全方位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服务需求,使居民不仅能够就近享受各种服务,还能增进社会交往和交流。

第二,集中布局形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建筑拥挤,改善人居环境。邻里中心从宏观选点到微观布局都体现了节约用地的精神。通过制定科学的指标体系,将各类公共设施集中到邻里中心,可根据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噪音扰民问题。目前,北京市居住区大多设置围墙实行封闭式管理,社区服务中心采取临街布局,一个组团设置2-3个出入口,这种布局增加了住宅楼到公共设施的通勤距离。邻里中心的布局安排选择敞开方式,住宅区和邻里中心都不设围墙,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和城市面貌。

第三,邻里中心转变社区商业沿街布局模式,有利于减少交通拥堵问题。邻里中心集商业服务、公益服务和公共服务于一身,在居住区内采取集中布局,使交通干道两侧不再有路边商店,保证了城市交通的快速和流畅,有利于化解沿街商店停车难和消防隐患多等问题。新加坡和苏州工业园区通过规划和建设邻里中心,减少了路边小店,扭转了社区商业服务“小而散”的问题。

第四,邻里中心模式有利于打破开发商主导社区服务布局格局。基于公共活动中心集中布局理念,通过规划和建设邻里中心,可以打破开发商主导居住区建设规划格局。邻里中心模式为政府规划管理部门介入居住区发展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抓手,可更好地保障政府掌握社区发展的规划权。邻里中心集公益服务和商业服务于一体,可通过一定的公有产权安排,形成政府补贴公益服务模式。

第五,邻里中心模式有利于培育社区居民的归属感。新加坡城市人口高度集聚,政府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实行统筹协调,统一规划和建设邻里中心。邻里中心以服务于居民日常活动为主,明显区别于CBD的功能定位。通过规划和设置邻里中心,为居民提供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和公共服务中心,有利于培育居民的归属感,积累社会资本,增进社会和谐。

四、对社区公共空间建设的建议

新加坡社区治理的实践表明,邻里中心模式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一种成功探索。借鉴新加坡经验,北京市居住区建设可引入邻里中心理念,改进社区公共空间供给。对于新建改建居住区来讲,可直接规划、建设综合性社区中心;已建成居住小区推进社区发展,可在分散布局的基础上采取相对集中的布局形态。

引入邻里中心理念、推进邻里中心建设,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坚持政府主导,制定邻里中心规划设计指标。邻里中心是政府调控下的公共服务空间布局模式,集商业服务和公益服务于一体。为强化政府在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有必要制定邻里中心规划指南,明确规定邻里中心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能,明确规定公益性设施的配套标准和具体指标。

第二,坚持公益服务与商业服务并重,保障公益服务设施供给。邻里中心建设既可由开发商配套建设,也可通过招投标途径确定投资者。邻里中心建成以后,公益服务设施和建筑空间无偿移交给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等法定机构。商业服务设施则由投资者所有,通过招投标方式选择经营者。

第三,考虑未来发展需求,预留邻里中心建设用地。邻里中心建设具有一定的规模要求,分期实施在实际操作中又有实际困难。新加坡住房和发展局进行组屋建设的基本做法是,先建住宅,预留邻里中心用地。在居民入住达到相当规模以后,再建设邻里中心。邻里中心建设也会预留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为增设公共服务项目或增加服务网点创造条件。

第四,适应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变化,满足家庭延伸服务需求。邻里中心以满足家庭延伸需求为功能定位,着眼于更便捷地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失却了这一点,邻里中心就失去了生命力。为此,邻里中心的公共设施群要紧紧围绕就近满足居民各类服务需求,及时调整公共空间用途和服务业态。

4.和谐邻里,美好社区作文 篇四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样美好的家园,大家一定很喜欢。华发新城就是这样一个和谐、安宁的花园式社区。

清晨,小区静谧、空气清新,偶尔会有小鸟在草地上蹦跳着觅食,欢快地唧唧叫。池塘边、小路旁,房前屋后各种各样的绿树鲜花散发出缕缕幽香。小密蜂也开始忙着采花蜜,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好像在为蜜蜂鼓劲。清风徐徐,轻拂着我的脸庞是多么的惬意,多么的舒心。

河边,有几位老人正在悠然垂钓,河面上的几只水鸟也不甘落后,正拍打着洁白的翅膀觅食;亭台边,鹤发童颜的老者气定神闲地打着太极……天地人和,身在这般美景之中,心旷神怡啊!

华发新城是人间仙境,居住者的天堂。居住在这里的人都很友善。我家邻居是一对慈祥的老人家。每天早上,他们去晨练时,正好我去上学,我们都会互相微笑着道早安,见面如沐春风,其乐融融。

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到楼下做运动。做完运动准备回家时,突然发现忘记带钥匙了。“oh!myGod!”我尖叫一声。这时,邻居老人家正好要去倒垃圾,看见我们一家子都站在门外焦急的样子,就问:“你们怎么不进屋呢?”“我们忘带钥匙了,正在叫开锁公司来开锁。”爸爸友好地回答。“哦!天太冷了,你们先到我家喝杯茶吧。”她热情的说。老奶奶亲切地把我们领到她家里,老爷爷端出好茶招呼我们。在邻居家里,大人和大人聊着家常事,小孩和小孩游戏着,欢声笑语,荡漾在我们的生活里。

5.社区邻里节总结(最终版) 篇五

金秋送爽,丹挂飘香。在中秋国庆即将来临之际,9月26日下午,以“情系孤老残,爱在九龙洼”为主题的首届社区邻里节在南钢社区服务中心大会议室隆重开幕!

在年初“时间银行”志愿者表彰大会暨龙年新春联欢会上,九龙洼社区党委提出“时间银行”志愿服务活动要向爱心助老助残方向推进,并将此作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让社区的独居、空巢老人和残疾人、困难群众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扶助。并将“情系孤老残,爱在九龙洼”结对帮扶活动作为今年“一居一品”特色支部建设项目进行了申报。

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年龄的增长,“空巢老人”的队伍不断扩大,逐渐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城市现代化步伐加快,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似乎越来越远了,有的甚至相邻多年却素不相识。生活在小环境里的人们,难免有求人帮忙的时候。远水解不了近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一只手与另一只手相握,就会叠加两种温度;一颗心与另一颗心相连,就可以分享两种温馨。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为了让左邻右舍不再陌生,让共同生活的楼院多一些暖意,经过积极筹备酝酿,九龙洼社区正式推出首届邻里节。

“时间银行”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采取“时间储蓄”的方式,让年轻人、准老年人以及身体健康的老人利用闲暇时间为“空巢老人”提供必要服务,以一种新型的社区互助模式,从制度上创新了社区工作,更从心灵上为高尚道德行为创造了无限的拓展空间。

“情系孤老残,爱在九龙洼”以结对帮扶活动为载体,按照就近、就熟的原则,由志愿者组成互助小组,通过多对一的形式为高龄独居、失能半失能“空巢老人”、城市“三无”老人、残疾人、困难居民提供免费服务,倡导主动接近“空巢老人”,邻里互助,读读报、聊聊天、洗洗衣服,哪怕只是敲敲邻家门,道一声问候,也可以让他们感到爱和温暖。一份尊老敬老的温情,足以融化钢筋水泥的冷漠;一份超越血缘的守望,足以诠释和谐家园的蓝图。

在邻里节开幕式上,社区书记进行了宣传动员,介绍了九龙洼社区获得南京市“好邻里”荣誉称号的李桂英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学生村官宣读了《“情系孤老残,爱在九龙洼”结对帮扶协议书》和参加首批结对帮扶人员名单;部分志愿者与帮扶对象签定了协议书。首批41名志愿者组成16个帮扶小组,参加“情系孤老残,爱在九龙洼”结对帮扶活动,帮扶孤老残困家庭30户。志愿者每周与帮扶对象有一次问候联系,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对帮扶对象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难事给予一些帮助和照顾;每月为帮扶对象提供不少于4个小时的志愿服务。当帮扶对象遇到特殊困难时及时向社区反映,积极协助解决。

邻里节开幕式特别邀请百信药房的罗老师进行了健康养生知识讲座。罗老师的讲课通俗易懂,深受欢迎。

邻里节是社区居民自己的节日,又逢中秋国庆喜相连,九龙洼社区大家乐艺术团带来了精彩的歌舞节目,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节前,邻里互助小组的志愿者们将带上一份礼品走访慰问帮扶对象。

6.社区邻里文化节 篇六

工作方案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渐生疏、淡漠,很多人住的虽近,却形同陌路。一个家庭若发生急难,光靠亲情的帮助是远远不够的,邻居往往是能提供最直接帮助的人。绿荫路社区为了推进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新型社区建设,提高社区文明程度和居民文明素质,以“邻里和谐”为目标,创建特色社区,树立“同在社区住,都是一家人”的意识。绿荫路社区从密切邻里关系入手,开展特色的社区睦邻文化活动,优化社区服务,加强社区平安建设,构建一种“邻里关爱、团结互助、共创和谐”新型邻里关系,全面推进了和谐邻里、和谐社区建设。为使邻里关系更加和谐,社区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争做文明市民、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以“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为主题,牢牢把握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倡导邻里之间互知、互敬、互帮、互信、互促,引导居民群众树立“以社区为家”、“以社区为荣”的意识,形成人人支持、户户参与的良好局面,拉近邻里间的距离,促社区新风形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二、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大家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充实生活,获得欢乐,消除误解,增进友谊,实现邻里间的相识、相知、相助,把一个个温馨的小家庭串成和睦的大家庭,营造人与人、人与社区、人与社会之间团结友善、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构建温馨和睦的“大家庭”。

三、活动内容

(一)大力开展睦邻文化活动,营造邻里和谐良好氛围 邻里和谐,是社区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近年来,绿荫路社区将创建和谐邻里工作纳入工作规划,把大力发展睦邻文化作为构建和谐邻里的切入点,充分发挥“邻里节”等睦邻文化的辐射效应,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以德为邻、团结互助、情暖万家、共创和谐”。今年社区将举办庆“三·八妇女节”活动,活动项目有丰富多彩的才艺展示,也将组织辖区居民参与各种合作性趣味游戏,增进各居民群众之间的感情。社区搭建邻里和睦相处的“大舞台”,从改善邻里关系、创建和谐邻里中发挥示范作用。从实际出发,社区开展:

1、紧紧围绕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展“文明规范伴我行,争当文明好市民”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行为和文明礼仪学习教育活动,以社会礼仪、家庭礼仪、生活礼仪为主要内容,开展“读好书、促和谐”活动,向居民推荐一批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读性推广性较强的读物,举办社区图书日活动、感恩教育活动等。《致社区居民的一封信》结合社区开展的民情大走访活动发放到社区居民家中,以此促进我社区文明形象和市民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为巩固文明城区成果、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

2、社区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广泛开展邻里相识、相知活动。通过发放邻里联系卡、居民服务卡、举办楼道茶话会、“邻里欢聚”谈心会、家庭才艺展示会、“以德为邻”公德知识竞赛、邻里同唱一首歌、讲述邻里间的感人故事等形式,把邻里互认联谊活动搬进社区楼栋家庭,吸引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使邻居们由相识到相知,由相疏到相助,密切邻里关系,增进邻里友谊。

(二)邻里关爱成为新风尚

为了让困难的邻居幸福起来,社区将完善和优化社区服务工作作为密切邻里关系、实现邻里关爱的重要途径,社区开展“邻里帮”——文明互助活动。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增进社区一家亲的意识。积极开展“手牵手,邻帮邻,共建和睦大家庭”等系列特色活动,进一步完善以社区党员志愿者、社区青年志愿者、社区老年志愿者为主体的社区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学生进社区实践活动,在校园营造浓厚的氛围。规范化“邻里互助”、“结对帮扶”志愿者服务活动,帮助社区独居老人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失学孩子重返校园,帮助特困家庭、残疾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问题。

(三)“邻里守望”守楼护院,编织平安建设“居民网”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社区,和谐社区的基本单元是楼院,也是最贴近居民的自治单位。社区在建设和谐社区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和谐楼院建设,深入开展“和谐楼院”创建活动,为积极推进社区平安建设,开展“我为邻里守望一天,邻里为我守望一年”的“邻里守望”活动,在邻里间倡导“互敲一扇门、互聊一会天、互解一份忧”、“出门离家打招呼,相互照看邻家门”的团结互助精神。社区将组织退休居民、党员报名参加“邻里守望热心人”队伍,主动参与守楼护院活动。年终社区将开展“平安楼院”、“邻里守望热心人”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共同编织社区平安“居民网”。“邻里守望”能增进了邻里间的友谊和信任,促进邻里和睦,维护小区的安全稳定。

(四)大家参与齐心协力,共建和谐美好家园

1、引导居民与邻为德、与邻为善、与邻为亲、与邻为乐。加强邻里团结,及时调解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要在95%以上。开展青少年阳光行动系列活动,开展道德评议、“美德夸奖”、评选好邻居、好婆媳等活动,征集邻里好故事、睦邻温馨格言、对联等。

2、搭建 “邻里大家乐”风采展示活动平台,抓好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推进文艺进社区,举办邻里厨艺比赛、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家庭才艺展示、社区歌手乐队大赛、社区文明形象评选、欢乐社区大家游、“我的好邻居”等活动为“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唱响美丽的乐章。

3、社区通过宣传栏、道德评议窗以及新闻媒体反映社区邻里间和睦互助的事,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要及时进行表彰奖励。评选“社区十大好邻居”。

7.社区邻里文化节 篇七

1949年后的台湾, 经过一系列土地改革与土地立法, 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有管控的私有制的土地制度, 开发商受此影响无法进行大规模建设活动。但同时, 台湾人口急剧增长, 住宅需求量增加。以台北市为例, 20世纪60年代人口达到110万, 且分布极不均衡, 主要集中于旧城区。应对人口剧增对住宅的需求, 台北迎来新城开发建设与旧城改造更新的时代, 政府的计划性建设与居民自主性营造并驾齐驱。新城建设以欧美现代化城市为参考, 大多规划为开放式公寓居住区;旧城由于土地私有的政策, 大规模建设失去可能, 因此建设多为零星地块行为。从而逐渐形成以“街区制”住区模式为主导、封闭住区零星存在的现状。

然而不管是新建住区还是改造住区, 由于空间使用的发展与变迁, 极易偏离设计初衷而形成治安死角。虽然安全问题是由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导致, 但是作为犯罪事件发生的场所, 住区的邻里空间不可避免地成为决定安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 在防范自然灾害方面, 住区空间的布置更能影响人们对突发灾害的应对与处理, 例如消防通道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火灾的严重度等。如何构建居住区邻里空间的安全性评价体系, 如何通过空间的设计来预防或减少犯罪行为、减灾防灾, 成为重要且紧迫的议题。

民生社区 (图1) 位于台北市东北角松山机场南侧,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规划新建 (1964年开始规划, 1973年正式动工) 的以欧美开放式公寓居住区为蓝本的最成功的大型居住区, 可容纳居民约4.5万人。本文以该社区为例, 探讨住区空间形态对安全性的影响, 试图从边界空间、节点空间、道路系统等空间层面讨论构建安全社区的可能模式。

二、邻里单元的空间要素与安全性评价因子

1.“邻里单元”理论与住区空间要素

1929年社会学家佩里 (Clarence Perry) 提出“邻里单元” (Neigh borhood unit) 理论, 目的是为了应对20世纪初美国城市快速交通的发展与随之而来的交通安全问题。以美援基金兴建的民生社区在较完整地实践“邻里单元”理论的同时, 也有一部分因地制宜的举措。

佩里的“邻里单元”理论可概括为六要素:

一是规模, 即应当根据学校确定邻里的规模;

二是边界, 即过境交通大道应布置在四周形成边界, 而不应穿越居住单元;

三是邻里公共空间, 即应当提供小公园和娱乐空间系统, 它们被计划用来满足特定邻里的需要;

四是邻里中央位置布置公共设施, 即单元内的公共设施如学校等应该集中布置于较中心的位置, 以满足其服务半径与单元边界相符合的要求;

五是交通枢纽地带集中布置邻里商业服务, 即商业区应当布置在邻里单元的周边地带;

六是不与外部衔接的内部道路系统, 即邻里单元内部的道路要符合其相应的承载量, 便于通行, 同时又能阻止过境交通的穿越。

“邻里单元”理论的六要素, 包含了空间与非空间层面的内容。本文的安全性设计所研究的范畴是空间层面的内容, 因此省略与空间无直接关联的因素。筛选出的与住区内部空间形态布局相关的因素, 可以概括为“边界空间”“节点空间”“道路系统”三个部分, 涵盖了住区由内到外、由点到线的各种空间形态, 是居民除了室内生活起居外使用率最高的外部住区空间。

2. 空间安全性评价因子

在构建住区空间安全性评价体系之前, 首先对与空间安全相关的理论做简要概述。

1961年, 简·雅各布斯 (Jane Jacobs) 在其《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提倡开放的社区空间, 因为传统的充满活力的街道对于社区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她认为社区的安全性主要源于街道的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必须清楚界定、自然监视、多样化。1971年, 美国犯罪学家杰斐利 (Clarence Ray Jeffery) 提出CPTED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即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 概念。1972年, 美国建筑师奥斯卡·纽曼 (Oscar Newman) 提出“可防卫空间” (defensible space) 四要素:领域感 (territoriality) 、自然监控 (natural surveillance) 、意象 (image) 、周遭环境 (milieu) 。[1]但随后有学者指出, 纽曼的理论带有明显的偏执, 其环境决定论以及陌生人不安全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导向了“封闭住区”的模式。英国学者比尔·希列尔 (Bill Hillier) 及其团队所创立的“空间句法” (Space Syntax) 理论, [2]从计算机定量分析的角度, 一定程度拓展了雅各布斯的观点, 同时对纽曼的“陌生人有害”的思想进行修正。其他关于安全性的理论多未涉及空间概念, 此处亦不再深入探讨。

综合前人的观点, 笔者认为与住区空间相关的安全评价因子可以归纳为监视性、可达性以及领域感, 这三点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3]

高监视性可降低犯罪事件发生概率。暴露于人们视线范围之内的空间相对于隐蔽空间来说更为安全。无论是住区居民还是陌生人, 都能够对空间起到监视作用。区别于空间可达性, 监视性注重的是建筑与外部空间和边界空间的处理方式。例如雅各布斯认为应该增加建筑物与街道的接触面, 才能吸引室内居民对街道空间的监视。同时, 引入时间概念, 由于光线以及人的作息时间等原因, 白天比夜晚更为安全。因此, 可以通过夜间改善照明等措施来保证一定的监视性。

高可达性可在降低犯罪事件发生概率的同时减低灾害的严重程度, 可以到达或者穿越的空间能够更好地形成视线的监视。因此, 住区空间应尽量采用较为开放的设置方式, 避免尽端空间的产生。同时, 高可达性还表现在对空间形态的控制上, 应避免出现急弯、狭窄的消极空间, 以免发生交通安全事故。

高领域感可降低犯罪事件发生概率。当空间具有一定的特性时, 就会激发居民的归属感, 居民将会自发管理及保护住区空间。同时, 这种领域感也将对陌生人产生精神震慑, 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关于空间领域感的塑造, 纽曼与雅各布斯存在着分歧。纽曼认为领域感必须通过围墙、出入口设置以及标志性构筑物等进行塑造, 这种空间形式极有可能导致尽端空间的产生, 以及空间可达性大幅降低, 给灾害发生时的营救行为带来一定困难。而雅各布斯则认为多样性的开放空间同样可以塑造社区归属感。笔者更倾向于雅各布斯的多样性理论。

三、住区空间的安全性评价与策略

根据“邻里单元”理论筛选出住区空间三要素 (边界空间、节点空间以及道路系统) , 并将安全评估因子作为参考变量,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 确立参考变量在空间三要素中所占的比重, 构建住区空间的安全评价体系 (图2) 。问卷调查的对象主要为案例住区的居民及部分过客。问卷共发放360份, 实际收回304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279份。问卷有效率达到77.5%。相关问卷调查对象的信息详见表1。问卷调查显示:76%的人认可此问卷提出的评价体系, 13%的人认为此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 11%的人认为无法判断或弃权。总体而言, 问卷参与者认为边界空间最重要的评价因子为领域感, 节点空间最重要的评价因子为监视性, 道路系统最重要的评价因子为可达性。其中, 当地居民与过客的认知总体相似, 细节略有不同, 主要的不同为:过客较当地居民更能认知社区边界空间带来的领域感。结合问卷调研的情况, 住区空间的安全性评价 (图3) 与设计策略可归纳为三方面。

1. 边界空间的安全性评价

对住区边界空间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住区边界空间的安全营造以领域感为主者居多 (67%) , 可达性其次 (19%) , 监视性最少 (11%) , 3%的人认为无法判断。

以高发的入室盗窃案件为例, 有数据显示主要集中于外来人口聚集的开放式住区, [4]而新建的高档住区及物业管理较严、设施完善的大型住区则相对较少。民生社区作为开放式的住区必然要面对此类安全问题。因此, 选择从空间设计的角度增加领域感、可达性与监视性成为其可用的有效手段。

民生社区的边界空间多由建筑本身直接与道路相接构成, 即建筑边界构成道路边界。虽然边界开放, 却仍能限制人的动线,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隔住区内外空间的作用。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周边城市交通的引入, 同时保证了住区局部组团的私密性与领域感。同时, 丰富建筑边界与道路边界相接的中间地带, 营造多样化空间 (图4) , 让人可以进行停留活动, 增加监视的可能性。民生社区中住宅部分在初期规划时并没有设置沿街商业, 使得边界空间的监视性较弱, 后期逐步开发商业, 丰富了住宅底层界面的内容, 增强了监视性。如果进行合理的商业内容配置, 丰富营业时间段, 则将形成多时段的有效监控, 更能降低犯罪事件的发生。与民生社区毗邻的民生东路五段住区则为典型的封闭式住区, 周边设置有围墙、门卫等防护措施, 虽然利于领域感的塑造, 使陌生人无法随意进入, 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可达性与监视性, 边界空间成为消极空间, 有些路段一天之中只有少量的人经过, 同样可能发生例如抢劫等犯罪事件。

由此可见, 边界空间作为场所区域的范围限定, 其安全性主要体现在领域感的塑造上, 这种领域感的塑造除了单纯地通过封闭边界进行, 还可通过特殊的边界设计来实现。同时兼顾交通可达性, 避免出现使用率低的消极空间, 通过营造丰富的界面来增加日常活动场所, 以产生良好的监视性, 从而增加边界空间的安全性。

2. 节点空间的安全性评价

对住区节点空间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住区节点空间的安全营造过程中需同时注重可达性 (32%) 、监视性 (36%) 、领域感 (28%) 的需求, 4%的人认为无法判断。

民生社区共分为7个邻里单元 (图5) , 每个单元均有相应学校以满足该区域的学龄人口, 区内的学生就学半径均在400 m以内, 学校作为大型社区节点空间, 完全能够覆盖整个社区的使用。除此以外, 民生社区的节点空间还有:位于东半侧的少量公园绿地;位于东侧中央区域的大型商业中心及公园;位于西半侧的较多公园绿地。从公园的分布来看, 密度较高, 辐射影响力覆盖整个住区, 可达性高, 监视效果良好, 社区同时又有大型中央公园作为凝聚社区归属感的存在, 领域感较强, 成为台北市值得称赞的示范性社区 (图6) 。

住区节点空间作为人们聚集、休憩的场所, 主要承担临时避难及疏散的任务。因此, 节点空间最重要的是位置的设置, 尽可能地考虑可达性, 提高使用效率, 同时注重服务半径的覆盖程度, 根据节点大小及人流数量进行整体布局。在节点空间的设计上, 可以通过构筑物、场地设计等进行住区场所感与领域感的强化, 同时, 注重空间的可监视性, 例如儿童玩耍时, 家长可以从更多的场所直接监视其行为, 提高安全性。

3. 道路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对住区道路系统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住区内部道路系统的安全营造以可达性为主者居多 (54%) , 监视性其次 (29%) , 领域感最少 (11%) , 6%的人认为无法判断。

住区内部道路系统, 区别于住区边界空间, 以方便可达为主要设计依据。尽量采用分级道路, 按照住区、邻里单元、组团等不同的人口数量和使用频率进行设计。从道路系统的空间形态角度, 尽可能采用网格状路网系统, 避免出现放射状道路尽端空间。同时, 道路应当避免急弯、盲端等不利于视线观测的空间。

民生社区的邻里单元面积从8.312 hm2到16.612 hm2不等, [5]每个单元再划分成较小的组团, 总体保持较为均质的网格状空间格局。为了考虑与周边住区的衔接性, 在道路的处理上实行了主次分级的形式, 主要交通干道分布于邻里单元四周, 内部则布置网格状次要道路, 路网通达, 清晰明确 (图7) 。多级分层的路网系统, 有效阻隔了大量城市交通的涌入, 使得社区内部仍然保持相对隔离;同时邻里单元之间的道路又能渗入部分过境交通, 不完全割裂城市路网, 目前看来似乎更有利于区域内的交通疏导;组团级道路多为双车道, 道路的宽度决定了车流量的多少, 因此更大程度地阻隔了过境车流, 其主要使用者为社区内部居民, 从而形成一定的领域感。

由此可见, 对于大型社区而言, 如果完全进行边界封闭设计势必导致交通的不便以及城市空间的割裂, 因此可以考虑适度的开放。住区道路系统应当注意分级设计, 注意整体路网格局, 道路形态需结合建筑布局进行设计, 从道路空间层面解决住区的空间安全隐患并将城市交通渗入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结论与不足

综上所述, 本文通过监视性、可达性、领域感三个角度对住区空间的安全性进行定性评估。

在住区边界空间的设计中, 以营造领域感为主, 封闭边界虽有更强的围合性, 但却减弱了可达性与监视性, 使得空间的安全程度反而有所降低。研究发现可以通过增加建筑沿街面长度以及多样性来塑造领域感, 增加监视性, 同时不影响内部道路与边界道路的通达性, 可视为最佳边界空间方案。

在住区空间节点的设计中, 中心化与区域化并重, 扩大辐射范围, 在使用率提升的同时, 亦保证了其安全性。

在住区道路系统的设计中, 主要注重分级设计, 运用不同道路等级引导城市主要交通, 尽量避免干扰住区内部。路网格局尽量使用网格体系, 避免出现不规则的消极路段。

本文对台北民生社区的研究仅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 在进一步的研究过程中, 希望加入定量分析作为技术支撑。但必须承认的是, 通过空间设计的手段无法完全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必须与其他举措相配合才能真正提高安全性。

研究台湾住区空间中“街区制”模式的经验和教训, 需注意台湾与大陆地区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本研究将为大陆地区未来大型住区的发展模式提供新的借鉴与思考, 从而避免因对中央政策的过度解读与住区的机械式开放而产生的空间均质化、碎片化以及空间意义弱化等消极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盈桦, 易永秋.住宅社区居民之社会空间安全意识[J].物理管理学报, 2011 (2) :9-16.

[2]希利尔.空间句法—城市新见[J].赵兵, 译.新建筑, 1985 (1) :62-72.

[3]李素馨.都市住宅小区形式与居民被害恐惧感关系之研究[J].都市与计划, 2000 (1) :25-45.

[4]袁晓芬.我国城市居住区的安全性研究—以大连市地区为例[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2008.

8.社区邻里文化节 篇八

中华民族对于邻里文化的关注可能远超于其他不同社会和民族的人,常常挂在嘴边的老话儿“远亲不如近邻”就折射出了中华民族对于建设邻里关系的热衷,虽然与邻居非亲非故,但大家都憧憬着把邻里关系处得热情、亲切并充满信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庭已经进入了核心家庭时代,人们从过去那种“群居”生活过渡到私密性极强的个人生活,也导致了但凡有人“侵犯”了我的地盘,我就顿时火冒三丈。如今,邻里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越来越琐碎化、暴躁化。这种邻里之间的矛盾冲突在过去往往出现在我国农村,可目前在一些大城市中,甚至在一些高档小区中所出现的邻里矛盾貌似越来越频繁的发生:一袋垃圾摆放位置的不当、一辆自行车没有按规定区域停放、深夜看球电视声音过大等这样一句善意提醒就能解决的小事,却因为无法正常沟通,成为了一场邻里之间“骂战”的导火索。而导致这种无奈的根本便是人们对于“让”缺少理解。自古至今,中华民族一直秉持着谦让的品质来对待他人,所以与其说邻里之间的互不相让是不懂礼让之道,不如说是这种冲突制造者道德的缺失。中国人一向追求“谦谦君子”的境界。这样通过一点点的互“让”就能让大家相互理解。当然,还应该加强物业管理和法规建设,让邻居中违规不文明的受到惩罚和鄙视,这样才能让“让”在社区中扎下根。

那么如何避免邻里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呢?在以提升自身修养为根本之外,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让邻里之间熟络起来。中国人的社交哲学崇尚“熟人社交”,不仅是熟人好办事儿,而且人们也不愿意跟熟人发生冲突。基于这点,让邻里之间互相熟络起来不失为一个解决邻里之间矛盾,并最终将“礼”与“让”渗透到我们的邻里文化之中的最佳途径。

邻里关系中除了矛盾的频发,另一个极端便是互相“老死不相往来”。现如今,人人都渴望美好、和谐的邻里关系,但诸多现代的生活方式让“城中人”发展、维持这种美好的邻里关系心有余而力不足。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业余时间少等种种原因导致了我们的邻里关系从“远亲不如近邻”到“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状态我们正在经历,但是从骨子里,我们终究还是期望鄰里之间的关系是热情的、友爱的、和谐的。

如何破除邻里关系淡漠的这层坚冰,我认为“礼”要首当其冲。我在日本交流讲学时,刚刚住进出租房之后,一位朋友提醒我,“应该准备一些小礼物赠予邻居,首先这是日本人的习惯,入乡随俗则能展示我们是懂‘礼’之人。其次,作为他们的新邻居,应该向先住进来的人打个招呼,以示友好。”听闻之后,我立即准备了一些小点心,并装载精美的小盒子中,送给了各位邻居。没想到在这之后,陆续几天都有邻居给我送来亲手做的食物。这小小的礼物,迅速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让人心生暖意。而其中让我感悟最深的并不是这种礼物之间互赠,而是他们把这种互赠礼物的行动作为促进邻里关系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并形成风俗,让“礼”先行于交友之前,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投桃报李,这其实是中国传统的礼仪。

上一篇:贯彻检察长会议精神下一篇:颁奖仪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