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游记

2024-07-10

红河谷游记(通用12篇)

1.红河谷游记 篇一

观《红河谷》有感

第一次观看《红河谷》让我永世难忘,在观看的过程中曾几度落泪,感触颇深。它让我领略到了社会的很多方面,让我对中国的那段悠远的历史有了新的和深入的了解。

19世纪辽阔的西藏大草原上,一位藏族老阿妈背着一个裹在破氆氇中的孩子,手中不停地摇着玛尼轮,艰难地走着。

黄河边上,求雨的人们正在祭祀河神,当看见一只作为祭祀的贡品的牛被抛进河里的时候,心脏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感觉封建社会下人们是如此的无知、愚昧。作为一个大学生对封建社会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是当看见这么没有人性的一幕内心还是无法接受的。但是在我思考和愤慨之后一件更加触目惊心的事情发生了,愚昧的人们要把两个身穿红衣红裤的年轻姑娘作为贡品扔到河里,一个姑娘被让进去了,咆哮汹涌的河水很快淹没了那个活生生的生命。那河水仿佛在嘲笑着无知可怜的人们。当另一个女子被抛出的时候,情况出现了转机一个中年猛汉持刀冲上祭台,救出姑娘,杀出一条血路逃上峡谷间的藤索桥,追兵将他们逼上了绝路,姑娘毅然从他哥哥手中夺过刀,砍断藤索,兄妹二人与追兵一起掉人湍急的河流中。江水把姑娘冲到河岸边,藏族老阿妈的儿子格桑救了奄奄一息的少女,从此草原上多了一个美丽的汉族姑娘雪儿达娃。姑娘是幸运的,但是仅此她一人或者少数人拥有这样的幸运。在封建制度下会有多少人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呢?也再次看出封建社会下的女人更是受到压迫和奴役。

接着新的故事发生了。一支英国科学考察队来到雪山,年轻的探险家琼斯怀着对东方古老文化的好奇心跟着罗克曼教授来到向往已久的神秘的西藏。罗克曼的真实身份是英军少校,他此行的目的是为英军进攻西藏打前站。过冰谷时,罗克曼不听从藏族向导的告诫,向相遇的马帮傲慢地鸣枪示威,引发了可怕的雪崩,马帮和探险队被雪吞没了。格桑和雪儿从冰雪中救出冻僵了的罗克曼和琼斯。头人和巫师认为他们触怒了山神,要将他俩处死,当知道他们是清政府特批她们入境的时候千钧一发之际,格桑用乌朵再一次救了两个洋人。可见一切的封建制度都是被统治阶级利用的用来统治的工具,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惊魂未定的琼斯发起高烧,只得留下来养病。罗克曼感激格桑的救命之恩,送了一个打火机给他。头人抢走了打火机。头人漂亮任性的女儿丹珠爱上了勇敢彪悍的粗壮汉子格桑,把打火机还给他,还处处讨他的欢心。可格桑的心里只有雪儿达娃,他俩深深相爱着。这那种境遇下自由的恋爱是多么的值得赞颂,我们应该为他们纯净没有任何杂质的爱而感到自豪,在等级森严的制度下要知道做自己的想做的事情是多么的困难,人们通常也不会有冲破它的想法,他们听之任之,认为那是他们理所应当接受的,但是看到格桑和雪儿达娃的爱情就好象看见黑暗里的灯塔。

琼斯在与藏民的接触中,深深爱上了这里的一切,爱草原和草原上热情善良的人们。这里很美丽,美丽的不想去打扰。尤其是带有野性的骄傲的“公主”丹珠,更是使他怦然心动。后来他带着藏族人民的友谊和拍下的许多照片走了。他说这里很美丽就像一张纯净的白纸,他给藏族人们带来了很多新鲜的事物,比如他教人们放风筝,送给丹珠望远镜,给他们拍照片和给他们看报纸叫他们跳西方的舞蹈等等。藏族人民也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每天一尘不变、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多么的让人向往!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面对着动荡的国际环境,心中是多么的忐忑不安,我们害怕灾难的降临,我们渴望远离喧嚣和平的生活。但是在这个草原上一切都不会平静了,因为它是封建的,它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这一切都是必然。当琼斯再踏上西藏的土地,则是以英国远征军随军记者的身份。而罗克曼则是带领军队来入侵西藏的。头人拒绝了罗克曼的劝降。率领藏民奋起抵抗,成千上万的藏民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倒在了英军猛烈的炮火下,整个山谷中遍布藏民的尸体,血流成河。藏族人民英勇分找的精神可歌可泣!是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史上的雄壮的一幕!外国侵略者打着帮助中国前进、给中国带来文明的幌子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滔天罪行这是多么无耻的行径。企图分裂中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他们低估了中国人民。他们不知道中国虽然有众多的民族但是我们团结一致拥护国家主权和统一,任何人都别想分裂我们的祖国并且企图霸占它!我们相信最终我们的世界也会同样的和平并且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

2.方特游记之神秘河谷 篇二

神秘河谷是一个室内漂流,坐上一条小船,要爬上一段将近90度的大斜坡,再急转弯冲下去,会溅起几十米高的水花,整个过程一不小心就会把衣服都弄湿。

“过来,穿雨衣。”妈妈一边唤我过去穿雨衣,一边叮嘱我,“冲下去之前要把帽子戴起来,捂住头,小心别让水花溅到身上,自己注意安全哟!”

我一边漫不经心地答应着,一边迫不及待地坐上了小船。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和我素不相识的姐姐,我们很快就聊了起来,她告诉我,她已经玩过一次了,她说:“里面很恐怖的,但对我来说算不了什么。”

船缓慢地行驶着,通过了一个大门,我的眼前一片漆黑。随后耳边响起了一阵恐怖而诡异的滴水声:“滴答滴答……”紧接着,船冷不防地来了个急转弯,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开了又关,关了又开的古老大门的吱嘎声。忽然,一束昏暗的灯光照在了那扇门上!这时,我总算看清楚了,这是扇古老的铁门,上面挂着三个骷髅头!

船越来越接近那扇铁门了,大家都很紧张,屏住了呼吸。就在我以为我们要从那扇铁门穿过去时,船却突然向另一扇门急速转了过去。“啊!啊……”几声尖叫把我吓得魂不附体,心怦怦直跳,我索性闭上眼睛,把头埋到了雨衣里!

又过了一小会儿,我见没什么动静,就把头慢慢探了出来。刚探出头,我就看到了一幅可怕的景象:一个年迈的渔夫正拿着渔网捕鱼,结果渔网一拉上来,没有捕到鱼,却捞上来几具人体骨架!虽然明知是假的,我还是被吓得魂飞魄散,急忙用手蒙住眼睛,只敢留一条缝偷偷往外看。船上的人估计也被吓坏了,静悄悄地,一点声音也没有。我偷偷瞟了一眼坐在我旁边的姐姐,只见她面不改色,镇定地坐在那儿,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她的胆子好大呀!

我还没来得及缓过神来,就感觉船好像在爬坡。“应该要出山洞了吧。”我心想,“我得赶紧把雨衣穿好裹紧,不然肯定要弄得全身湿透!”一边想着,我一边把头缩进雨衣里。

渐渐地,船就爬到了山顶上,我以为它要冲下去了,就紧紧抱住头,弓着身子。我突然感觉船在转圈,紧接着,船就像滑了下去一样,直直地冲了下去,溅起了一片水花,引起了一片尖叫声。我抬起头,“怎么还在山洞啊?没冲出去啊?”我向四周看看,船上的人跟我一样,虚惊一场!

这时,船又开始慢慢地爬坡了,这个坡很陡,几乎是垂直的,船上有人小声嘀咕:“这次该动真格的了,要冲浪了!”果然,船到了坡顶转了几个圈,都快把我转晕了,紧跟着,我觉得自己好像被人高高抛起,又从高空落下,接着船向下俯冲溅起的几十米高的水花把我包围了起来,我情不自禁地和大家一起发出了畅快的激动人心的尖叫声。

3.红河谷讲课教案 篇三

教材分析:

《红河谷》是流传在北美洲红河一代的民歌。它表现了移居北美洲红河一带的人民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地方变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它不仅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并展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前景。歌曲为G大调、四四拍子,歌谣体。歌曲速度为中速,歌曲节奏稳健,富有动感,旋律朴实舒展,歌词富有生活气息。

教学目标:

1、分析歌曲《红河谷》的速度、节拍、旋律、情绪的特点,从而体会歌曲的深情,感受歌曲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2、通过学习《红河谷》二声部旋律,让学生掌握四四拍子节奏特点,培养学生二声部演唱能力,启发学生初步感受和理解合唱的特点。

教学重点:

准确和谐的演唱合唱歌曲《红河谷》。

教学难点:

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和切分音。

2、歌曲二声部的旋律演唱。

教学方法:视唱法,训练法,讲授法。教具准备:钢琴 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是哪个国家的景色?(播放课件)

生:加拿大

师:为什么?

生:枫叶国旗、多伦多电视塔等。

师:同学们对加拿大还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生: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等。

师总结: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加拿大人说:“我们国家虽然没有悠久的历史,但却有着丰富多彩的地理”。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二)、聆听欣赏,学唱歌曲

1、请学生仔细聆听,跟着音乐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一听《红河谷》这首歌曲都唱了些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

师:《红河谷》是流传在加拿大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简介歌曲)

2、欣赏歌曲《红河谷》,想一想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平稳)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优美抒情)

3、学习四四拍子掌握弱起小结

师:同学们仔细看,带着下面的问题我们一起识谱。这么优美抒情的歌曲是什么拍子?旋律是由哪些音符组成的?(出示曲谱,一起识谱)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

生:4/4拍

师:我们对4/4拍很熟悉,你们还记得4/4拍的含义是什么吗?(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生:4/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四拍。

师: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次强、弱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正确,下面同学们来看一看,这首歌的曲谱是不是每小节都有四拍?(学生思考讨论,做出总结,老师揭示弱起小节)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歌曲乐句的弱起出现了几次? 生:四次。

师:同学们回答非常好,有四次弱起,所以我们演唱时要注意弱起小节。要特别注意每个乐句开头不能唱得强。下面老师为大家范唱歌曲。

5、教师范唱曲谱(范唱时强调切分音)。

师:老师演唱时候不仅强调了弱起,还强调了另一个难点,也是我们要特别注意的,它在每一句的结束,是切分音,请同学给跟着老师打着节奏模唱。,6、分声部学唱歌曲

师:现在同学们对四四拍子的强弱特点和弱起小节都有了解掌握,那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唱谱子,然后再跟老师学唱歌曲,在歌唱时每个乐句结束时要做换气处理,音乐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所以我们学唱的时候声音一定要轻柔连贯。(分声部学唱曲谱)

7、学生自主轻声演唱歌曲(注意换气)。

8、多种组合演唱(师生合作 学生分组合作)

师:同学们唱的很好,老师也想加入,那么我们一起合作演唱这个歌曲吧,老师唱第一声部,同学们唱第二声部。在演唱之前,我们看一下合唱嘴基本的要求,在书本的第33页。(师生合作)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分组演唱歌曲。(学生分组合作)

9、总结(体会合唱的独特魅力)

师:通过演唱,大家讨论下,合唱与齐唱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合唱作品声部多了,音响效果更丰富了,听起来歌曲更厚重了些。)

师:(对于同学回答进行评价)合唱利用声部的穿插以及衬托给音乐作品增添了变化,增加了音乐作品的厚度,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使歌曲音响效果更丰富。

(三)、延伸拓展

(欣赏歌曲 《摇篮曲》)

师:下面我给大家带来一首黑鸭子合唱团演唱的作品《摇篮曲》,请同学们用心倾听,感受合唱声音的协调,均衡,和谐统一之美!

(四)、完美结课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红河谷》和欣赏《摇篮曲》这两歌曲,感受到了合唱的魅力,这就是丰富的音响和丰富的表现力,声音的协调、均衡、和谐统一之美!希望大家课下搜集合唱作品来欣赏,感受合唱的魅力!

板书设计:

红河谷

加拿大民歌

旋律:平稳

情绪:优美抒情

四四拍 每小节有四拍 丨×

×

×

× 丨 ×

强弱规律

弱 次强 弱

切分音

丨× ×.〇×××丨

合唱歌曲特点:音响层次多 和谐统一

×

×

×弱 次强 弱

4.红河谷教案 结合合唱 篇四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以“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意识。”为指导思想。

(二)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音乐课程应具有培养学生兴趣和群体精神及合作能力;《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到音乐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通过美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享受美感,陶冶情操。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歌曲为G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

(二)学生情况分析

《红河谷》是一首外国民歌。描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的情景。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 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学起来叫容易,但是歌曲分两声部,低声部旋律有四五跳进,学生不容易掌握。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三、教学目标

1.分析歌曲《红河谷》的速度、力度、节拍特点,从而体会歌曲的深情,感受歌曲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且背唱歌曲《红河谷》。3.学习《红河谷》二声部演唱,启发学生初步感受多种演唱形式的音乐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选用恰当方法,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二声部的演唱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首先请同学们来看一下,老师画的是什么?(国旗)是哪个国家的?生:加拿大

师:为什么? 生:枫叶国旗(枫叶国旗,枫树是这个国家的国树,这个国家有枫叶之国得美誉。多媒体多媒体展示加拿大风景,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正确答案——加拿大)师:同学们对加拿大还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生: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新闻纸等。

师总结: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加拿大风景非常优美。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资源,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并学唱一首优美动听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设计意图:一系列问答,使各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红河谷》,让学生想一想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平稳)表现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优美抒情)

2、让学生闭上眼睛,跟着音乐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一听《红河谷》这首歌曲之中都唱了什么?(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师:简介歌曲:《红河谷》是流传在北方红河一带的民歌,它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它回顾了人们艰苦创业的历史,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师:现在我们看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 生:4/4拍

师: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次强、弱

师:最后一拍是弱拍,这首歌曲第一小节只有一拍,在小节线的左侧也就是最后一拍,而最后一小节有三拍,首尾相加是一个完全小节,这叫弱起小节。

师:让我们用弱起的感觉“啦”来模唱这首曲子。

师:大家模唱的不错,下面我们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跟着音乐来演唱这首歌曲。

4、同学们想一想,我们用怎样的速度来演唱这首歌曲? 生:稍快或稍慢

师:两种速度我们都来体验一下。首先用稍慢的速度来演唱。师总结:怀念、深情,讲述了劳动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现了劳动人民那种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性格特点。所以,我们用稍慢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一个乐节一吸气的方法和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

师:下面用稍快的速度来演唱。同学们体会一下,歌曲的情绪表达又有什么变化? 生:活泼欢快

师总结:活泼欢快、健康向上,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自豪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用稍快的速度演唱这首歌曲时,建议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设计意图:通过这两次对比,总结出: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来演唱,它所表达的音乐情绪也是有差异的。)

5、师:《红河谷》既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 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现在我们一起带着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用中速、抒情地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6、聆听《红河谷》合唱版。

师:速度、力度可以影响甚至改变音乐的情绪,请问你们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音乐的情绪? 生:通过配乐、改变节奏等。

师:聆听另一个版本的《红河谷》,体会一下和之前听到的有什么不同(可给出齐唱、重唱、合唱三个选项)? 生:这是用合唱形式演唱的。

师:合唱版的《红河谷》和独唱版的《红河谷》有什么不同? 生:合唱版的作品声部多了,音响效果更丰富了,听起来歌曲更厚重了些。

师:同学们体会得很好!合唱利用声部的穿插以及衬托给音乐作品增添了变化,增加了音乐作品的厚度,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表现力;这首作品还通过转换调性,丰富了音乐作品的色彩。7.老师介绍什么是合唱。

(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今天我们也来亲自体验一下合唱的艺术魅力。

8、发声练习

4/4 1-︱5---︱5--‖ .合唱练习

5--‖

3--‖

1--‖

(先单条练习,在进行合唱练习)

边唱边提示互相倾听别的同学的声音,在歌声中慢慢体会

9、读节奏

XX︱X XX X XX ︱X X.XO‖

老师讲解连音线处的打法。反复练习读,边读边打。(4)指导唱曲谱

(5)有感情的演唱全曲。提醒唱歌姿势

10、进行二声部训,学唱歌曲低声部(1)师带领学生唱谱(2)用“lu”唱旋律(3)全体学生唱低声部(4)二声部合唱尝试练习

(三)扩展

欣赏合唱歌曲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1.聆听合唱歌曲《在灿烂阳光下》、《青春舞曲》,学生认真聆听感受合唱魅力,思考:为什么别人唱的那么好听?我们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2.我们再来唱一唱《红河谷》的两个声部,边唱边认真倾听其他声部的声音。

三、创造表现

1、师:通过学习《红河谷》这首歌,我们知道,加拿大是一个美丽富饶、欣欣向荣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勤劳勇敢、热情好客,期待着世界各国朋友的光临。那么我们就用当地语言英语来演唱一下歌曲。

2、拓展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是加拿大民歌,那请同学们也来说一说我们自己国家的民歌,好吗? 生:江苏民歌《茉莉花》、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蒙古族民歌)等。

四、课堂小结

5.红河谷观后感 篇五

《红河谷》,一部让许多人观看过后都可以流泪的电影。看看西藏,我们民族大家庭的一员,浩瀚的雪山,承载的是我们永恒的文化。它来之不易,因为曾经的这里流着一条血红色的河。

辽阔的大草原,连绵的雪山,天空展翅飞翔的雄鹰,滔滔的波澜壮阔的河水,安静的湖面,草原上依稀散落的棚屋……是的,这就是我们的西藏。再看看这里的人们,虔诚的眼神中流露的是善良,突兀不平发黑的皮肤诠释的是勤劳与勇敢。这就是西藏的人们。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西藏的生活,以及那传承的文化。

6.红河谷之游 篇六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你一定会好奇地问,那就让我来慢慢告诉你。

暑假里,爸妈和我去了宝鸡眉县的红河谷公园,我们第一天爬了其中一座“四嘴山”。

四嘴山最险的就要数“凌云栈道”了,刚开始走到栈道入口时,爸爸就告诉我:“这里是在悬崖峭壁上修建而成,一会儿就会很高的呦,你可别害怕哦!”我嘴里“哼”了一声,心想:走着瞧!

呵呵,我真不应该说大话的……

刚开始往上走时,我心里还在想:这有什么好怕的嘛!谁知,过了一会儿,我往下一看,天哪!我……我这是到……天上了吗?再看看远处的栈道,就像靠在山崖上的一条条红色带子随风飘扬,莫非我现在站的这个地方……

我的腿开始发抖,战战兢兢地往上走。唉,我有恐高症的啊!居然今天在这么高的地方走,我开始发晕。

但过了一会儿,我就适应了,慢慢享受着大自然给我带来的舒适。

站在栈道上纵目远眺,只见附近的大山一座挨着一座,高险挺拔;低头,悬崖深谷,泉水清澈见底。山上树木葱茏,百草丰茂,远处的栈道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我顿时感到被群山万木包围其中,清凉的山风拂面而来,湍急的泉水哗啦啦地流着,声响回荡在耳边。

凌云栈道,有蜀道之难,与华山之险不分上下,真是刺激啊!我心里想着。

我最终登上了山顶,还拿到了奖励给我的金牌,我顿时高兴得欢呼雀跃。

在山顶上观赏风景:我突然感到自己像在云端一样一览万山苍茫,风光如画。细雨润物般的轻松扩大,蔓延,直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我之前的烦躁和疲劳瞬间灰飞烟灭了。

晚上回到山下宾馆时,我还在想着白天的事情。

晚上睡觉前,我跑到窗户旁又看了几遍美景,看高山,听流水……

(陕西省咸阳市天王小学)

7.红河谷-观后感 篇七

自小对于西藏的印象,便是一方净土,不染纤尘之地,用“圣洁”二字评价,却是最恰当不过了。雪山、神像、牦牛、湖水,一切安详而宁静,纯洁而美好。偶然接触《红河谷》这部电影,便让我更贴近了那片土地。

电影一开场,便是一位老婆婆背着一个襁褓中的孩子,手中摇着玛尼轮走着。黄河边的人们用少女祭祀雨神,被老婆婆的儿子格桑救下,绿绿的草原上,便多了个叫“雪儿达瓦”的姑娘。查了查“达瓦”在藏语里是“月亮”的意思,这才明白为什么给了老阿妈一个目视天边月亮的镜头。波澜不惊的生活被后来英国人的到来所打破,他们企图用西藏为跳板,侵占中国。野蛮的英国人,便开始了大举的入侵和屠杀。

头人拒绝了投降,带着全体藏民奋起抵抗。蓝天白云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战火和硝烟,昔日布达拉宫前匍匐在山路的信众,雪山脚下澄澈湖水的美丽传说,庄严神秘的跳藏戏,都被那来自西方的“文明”侵蚀,藏民们举起大刀,冲向敌人大炮枪支的横扫,身披红装的喇嘛们爬上山丘运送弹药,前仆后继,带着必死的决心,捍卫家园的决心。

小男孩带领英国的一小支部队去战场后方偷袭,藏族男孩从容不迫,走过一片湿地后,看那些炮兵坠入沼泽。英国人琼斯拔枪,对准斜下方的男孩,背景是如血的夕阳,灿然的晚霞。男孩的神情至今让我印象深刻,残霞余晖中对峙的两人,琼斯最终没有下手。只觉小男孩的身影不断高大,高大„„

电影最后让人看得心痛,胸口的抨击,大脑的缺氧。冯小宁导演更像是一位画家或作家,用油画的方式——当然大多数人都这样认为,展现那谜一样的西藏。构图、结构、角度、背景恰如其分,仿佛置身于雪山下,听着经筒转动的声音,朴实的藏民讲述那古老的传说。更像一位作家,像长诗一般一气呵成,无接缝无单调无冗长,信仰、自由、和平、安详,简单的藏民,淳朴的心愿。史诗般的美丽,美到窒息。

藏族人民的民俗风情,雪域高原的西藏风光,不屈不服的誓死抵抗,交融在这短短的90分钟里,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头人的女儿丹珠被俘于山丘顶上,身袭白袍,眼神里毫无紧张、惊惶,只有泰然自若,面对死亡,只有平静。丹珠开始浅吟轻唱,流着泪,带着笑,唱着民族的天籁。藏民们纷纷站起,应和着。歌声中没有愤怒,没有悲伤,只有对和平简单的向往,环于雪山间,萦绕不散。

片尾琼斯看见了向往已久的圣山,她雪山女神般静默不语,琼斯之前说过:父亲,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要用我们的文明去破坏他们的文明,为什么要用我们的世界去改变他们的世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永不屈服,永不消亡的民族。在她的身后还有着一块更辽阔的土地,那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征服的东方。对,永远无法征服的东方!

8.红河谷观后感 篇八

丹珠这个藏族头人的女儿,有着美丽的外貌和优裕的生活条件,在特殊的生活环境里构成了她复杂的性格。她有贵族女人高傲凌人的性格,又有山村少女天真活泼的气质;既有藏族姑娘特有的大自然野性的灵气,又有怀春少女的脉脉温情;既有善良怜人的品格,又有钢铁般的骨气。她对异国朋友琼斯的友情毫不拘束,对西方礼貌成果深深的好奇和宠爱”对心上人格桑炽烈如火的相爱和追求,对情敌雪儿的威逼和跋扈,对阿爸的撒娇和敬爱,对侵略者的嫉恶如仇和视死如归。这一切复杂的性格特征,塑造出了活生生的典型人物,使丹珠的形象丰满而真实,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异常是丹珠在侵略者的血腥炮火中,视死如归,饮血高歌,引来众士兵齐声相和。歌声透过硝烟,盖过了隆隆的炮声,使丧心病狂的侵略者心惊胆寒……最终丹珠引爆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丹珠的形象最终得到了升华。产生了憾人心魄的艺术效果。看完影片,仿佛丹珠的歌声还在耳边回响,她笑盈盈的面貌不断在眼前闪现,她那金樽般的身躯在烈火中闪光总之,丹珠的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同时其它各路人物的塑造也不是单纯的,有血有肉,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活生生的人物塑造是《红》片能在观众中引起共鸣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部民族电影的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即在于能否准确地揭示出该民族所具有的本质精神特征。丹珠的形象和典型个性,使人感受到人物所具有的气质力量,也显示出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而正是这种气质赋于了作品的原生美、朴质美和神韵美,从而给予观众精神和意识上的冲击力和感召力,这是那些生活匮乏,感情淡薄的编导靠主观编撰和意念拨高等“超凡”手法所不能营造出来的。

9.险奇深秀红河谷 元红公路凯歌传 篇九

在通车典礼仪式上,红河州交通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广益握着中铁五局五公司总经理文泽成的手笑着说:“欢迎你们继续到红河州境内投标,我们要的就是你们这样有实力、守合同、重信誉的施工单位。”

这样的评价源自于中铁五局五公司人“五个第一”的骄人战绩:完成业主目标任务第一,每月完成施工产值第一,预制组合梁完成第一,劳动竞赛第一,验工交验得分第一;源自于不畏困难险恶、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源自于严谨求实、积极创新的工作态度;更源自于以杜平为代表的中铁五局五公司人的敬业奉献精神。

项目:一波三折

2004年3月,中铁五局五公司中标元红二级公路四标项目工程,该项目是云南省重点工程,五公司承建的四标总长达7.46 公里。建点后不久,担任党工委书记的杜平受命担任元红四标项目经理。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还没等杜平这“三把火”烧起来,业主就出现资金断链,导致项目停工,一停就停了4年之久。这时距杜平担任项目经理才3个月。

在这4年里,职工和民工工资无法按时发放,材料供应商上门催讨材料款,设备租赁费无法兑现……面对这一切,杜平和项目部全体参建职工选择了坚守。

最困难的时候是2007年6月,当时由于协作队伍不力,工程进度停滞,项目部已近半年没开工资,杜平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月连买肉的钱都没了,他们娱乐的时候在附近的商店赊了一包5块钱的烟……

虽说这4年项目停工,但是对杜平来说,却时刻没有消停:对外跑上跑下,多渠道筹措资金;对内蹲点现场,靠前指挥;由于长时间连续熬夜做债主工作,患了重感冒,加重了支气管炎和慢性咽炎,但他仍然坚持督战在第一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由于他为工程呕心沥血,受尽折腾,以敬业尽责的精神,深深打动了各位催讨款项的债主,使项目顺利度过困难时期。在经过了四年的苦等之后,2008年5月20日元红公路指挥部资金到位,终于开始陆续复工。

现场:有惊有险

作为云南省一般经济干线,元红公路是红河州公路网远景规划“三纵三横”(元江—红河—南沙—河口)中的一段,同时也是本地区的重要交通运输线。元红公路里程虽然不长,但是施工条件极其艰苦。元红公路施工现场环境的险恶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地势,二是天气,三是蚊虫肆虐。

工程位于红河县境内,管段内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导致施工任务极其艰巨。

因公路沿河谷而建,海拨只有300多米,两边是海拨2000多米的高山,一到夏天更是闷热无比,最高气温达40多摄氏度。

2010年4月21日,由于受北方冷空气的影响,项目部所在的红河县地区经历了一次特大的降水、大风天气过程,项目部各施工点生活生产用房受风灾最为严重。导致3个施工队生活生产用房全部倒塌、电路中断。危难之时,杜平第一个跳上车冒着狂风大雨奔赴受灾现场,立即组织人员参加抢险,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布置;副经理郎旭、总工魏奇伟、党工委副书记何从勇、路基队长李天德盯在抢险现场连续作战五天五夜,协调、配合相关施工队第一时间进行抢险施工,噪子喊哑了也没顾得上喝一口水;物质部长瞿朝辉负责临时用电的自备发电和接线工作,始终坚持盯在现场,一天两夜没有休息……

如果说地势险峻天气恶劣还在人的承受范围的话,最让参建员工难以忍受的是各种蚊虫肆虐。这里山深林密蚊子多,大家常常被咬得到处都是包。更为恐怖的是,一到晚上,蜈蚣、蛇经常出没,蛇跑到房间里、爬到床上也是常有的事。大多数参建员工包括项目经理杜平、总工魏奇伟都被蜈蚣咬过。

2007年9月的一天晚上,一条蛇爬进了项目经理杜平的房间,杜平发现后一把抓住蛇尾巴将它扔出门外,扔出去之后才发现是一条毒性极大的眼镜蛇。还有一次,时任项目部工程部长的魏奇伟半夜睡觉时感觉脚趾如电击般阵痛,把灯打开后发现一只小蜈蚣飞快地跑了。直到第三天,睡在床上的他感觉脖子下冰凉冰凉的,吓出了一身冷汗,果不其然原来就是那只咬他的小蜈蚣,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毛巾将小蜈蚣包住,将其捏死,总算报了被咬之仇。而一起施工的一位民工则没有魏奇峰幸运,他在2007年8月被一只大蜈蚣咬到大腿,被咬处肿得象大苹果一样,送到医院花了一万多元才治好。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条件下,他们用忍耐和坚守等来了希望,等来了项目复工的消息,也用苦干和实干精神奏响了红河谷内的凯歌。

进度:创先争优

工程复工后,面对艰巨的任务、紧张的工期以及原材料紧缺、气候恶劣、施工管段地势险要等困难。项目部全体参建职工在项目经理、党工委书记杜平,总工魏奇伟,副经理郎旭,党工委副书记何从勇等项目领导班子成员的带领下,秉承中铁“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团结一致,共商施工生产大计。

项目工程正式复工后,杜平的第一个反应是:拼!

停工了4年,但是交付时间不能打折扣,这不仅需要各个工种的高效优选法,也是对管理协调工作的新挑战。杜平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组织均衡施工,加快施工进度,采用激励措施,调动员工增产节约的积极性;加强对材料、设备、机具、采购、工程分包、劳务用工等管理,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严格施工现场管理、资源耗用管理,加大工程款回收力度。

首先是加强日常管理,他经常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公司及经理部的管理办法,从工作程序到台账处理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做到基础工作规范化。其次是加强日常检查,成立了由他牵头、其他主要领导组成的检查领导小组,经常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加大奖罚力度,根据管理办法制订相应的奖罚措施,对经理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给予处罚,对工作突出的给予奖励,做到了日常管理严格化。四是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细化工期目标,倒排工期,顺排任务,责任到人,狠抓落实,认真执行奖罚措施,加大安全质量执行力度。

结合项目实际,党工委制定了《元红公路项目部党工委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细化了活动各环节,要求党员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把“创先争优”活动同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结合起来,为企业树誉增效,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项目的生产力,转化成推动元红公路项目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项目标的强大政治动力。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党工委紧紧围绕项目中心工作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狠抓活动质量,为项目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起到了良好作用。

“立足本质”的责任文化。元红公路项目部的每一位参战人员把责任文化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分管工作主动承担,精益求精,无需督促。党员干部积极践行责任,比党性、亮身份,比素质、亮承诺,比成绩、亮形象,倡导“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现场解决,业绩在过程体现”,依此来影响、带动全体参建员工。

树立“人本管理,一视同仁”的和谐文化。项目班子成员分工不分家,把职工同志视为兄弟姐妹;员工工作积极进取,比学赶超,农民工配合默契;项目效益好发放奖金时,大家所发奖金一样,没有领导、干部之分。用杜平的话说,“辛苦的是职工,再把奖金按照工资系数标准来发,职工的收入就与我们拉开了距离,那职工同志们的工作积极性就大打折扣了。”

这些优秀文化理念落地生根,使整个项目部风貌昂扬向上,促进了项目管理大幅提升,得到了业主的认可,各项荣誉奖励也随之而来。几年来,项目部几乎包揽了红河州元红公路建设指挥部每个季度劳动竞赛考核第一名,连续三次实现与指挥部签定的《目标责任状》,多次荣获红河州元红公路建设指挥部施工进度和安全生产奖,累计获得奖金近50万元。

“大干之中我争先、难点面前我靠前”,在施工劳动竞赛活动中,由于目标明确,广大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当先锋、打头阵,发挥了引领作用。杜平每天深入施工现场,有预见性地合理调配人员、设备、物资等生产要素,及时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施工、技术难题,使施工生产快速有条不紊的展开,确保了节点工期目标的完成。3座桥梁工程比计划工期提前12天完成,成为元红公路第二期施工线上第一个提前完成桥梁施工任务的单位,项目管段构造物施工提前16天完成,提前实现了与业主指挥部签定的3个责任状目标……

项目部高度重视项目工程施工的安全质量工作,针对路基土石方的施工特点,突出“质量安全是项目建设的核心”的理念,强化“质量高于一切、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加强钢材、混凝土、检测试验、隐蔽工程等质量的源头控制,坚持工序“三检制”和旁站制度,认真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确保了项目工程质量符合设计标准。已完工的元红二级公路第四、八合同段路基工程,经验收考核项目质量全部合格。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扎实开展,广泛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打拼精神,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全体参建人员发扬以“永不服输、勇争第一”的硬骨头精神,战高温、夺高产,爱岗敬业,忘我工作,努力拼搏,项目部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10年5月6日,11月6日,2011年3月18日,连续3次提前实现了与业主指挥部签定的责任状目标,摘得元红公路建设指挥部“施工进度奖”和“安全生产奖”两项荣誉,获得业主的表彰奖励;2011年4月20日,项目部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实现了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工的总工期目标;2011年5月20日,元红公路建成通车。

敬业奉献五局人

经过五公司参战员工苦等4年,奋战一年多,元红该项目部工程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比计划工期提前1个月完成了施工任务,实现了项目部既定的扭亏为赢目标。由于原四标项目的提前完工,在红河州公路建设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杜平所在的五公司在元红二级公路八标、红绿公路二标、勐龙河大桥项目工程中相继中标。

元红公路是由五局人的敬业奉献精神一路铺就。项目经理杜平、总工魏奇伟、路基一队队长李天德等多人荣获红河州元红公路建设指挥部“年度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些荣誉既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们敬业和奉献的表彰。

项目总工程师魏奇伟今年只有27岁,是路基土石方施工党员突击队队长。在土方施工过程中,他带领大家刻苦钻研三高(高边坡、高挡墙、高填筑)作业施工技术难题,加班加点赶工期,圆满地完成了土方施工任务;梁强是项目部路基一队的挖掘司机,春节回家过年的车票都买好了,但是考虑到工程任务量大、工期紧,他动员路基队职工12人集体退掉了车票,留在施工现场过年……正是有这样一批批党员和积极分子高扬党旗,勇当先锋,带动和影响着全体参建人员,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而在这些党员和积极分子心中,他们首先看到的“旗帜”就是杜平。

杜平于1982年12月参加工作,一直扎根基层工作无怨无悔;他一路历经艰辛地奋战在一个又一个项目工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大施工项目:从南昆铁路、朔黄铁路、西河铁路到元红公路建设工地,用实际行动彰显爱岗敬业、勇于奉献;他从一名普通的干部,逐步成长为办公室主任、队党支部书记、项目党工委书记、项目经理,一连串的职务,一次次辉煌业绩背后,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无私奉献、勇于开拓的精神。

他用以身作则为项目组的全体人员树立了榜样,他用身体力行来作为工程进程中的法则。他是五局、五公司、公司党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优秀领导干部”,也是同事眼里的“能人”。然而这个男子汉也有流泪的时候。

从2004年到元红公路项目工作至今,杜平没有休过探亲假,同年已20岁读大学的儿子在一起的时间还不到365天。每年只有借开会或出差时机,才与妻儿短暂相聚,顺道回家看一眼年迈多病的母亲。2010年职代会时,他原本打算会后回去几天,见见两年没见的母亲,可又接到通知要急着赶回项目部,为了不让母亲再次失望,他只好在回项目部的列车上,打电话让母亲去火车站。男儿有泪不轻弹,在车站上望着满头银发的母亲,他不禁潸然泪下。

2010年4月,妻子生重病住院,杜平仍然坚守在工地,直到公司领导得知后打电话催促让他回去,他才把工地上的事情安排好后回家看望妻子。到医院没陪护几天,项目上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找他,让他回去处理重要事务。杜平接到电话后沉默良久。病床上的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心事,就直接说道:“杜平,你还是回去吧!工地上的事情离开你不行,我这边有亲戚在这里,你就放心地回单位吧!”听了妻子的一席话,杜平把她搂在怀中失声痛哭,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对不起!我把单位上的事情处理好后,马上就回来陪你。”

2011年5月20日,当通车的礼炮响起,杜平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妻子。通车典礼开始前,他给妻子打电话:“老婆,元红公路通车了,我终于可以回来好好陪陪你了。”

钟灵毓秀的红河和元江,孕育了这里的各族人民;两岸绵延数百里横断山脉,塑造了他们顽强坚韧的民族性格,同时也困住了他们走出红河谷、接受外界信息的步履。

10.红河谷观后感 篇十

影片《红河谷》的成功,除了编、导、演及电影制作者们采取各种艺术手法竭力引导观众进入对民族历史、民族心理、民族传统的深沉反思外,其道具的运用颇具哲理,灌注了特殊的意义,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留给观众许多思索和启示。请看一一侵略成性的英殖民主义者(以下简称“洋人”),派出先遣摸底的军事侦察人员以旅游考察等名义置伏我边疆藏区,企图研究出征服我边疆少数民族的战略战术,以到达再次侵略我中华的罪恶目的。然而,这一阴谋,被我中华儿女识破,为告诫世人,藏族同胞将两个洋人捆绑在火罐上,点燃导火线,想用中华民族四大发明成果之一的火药结束英殖民主义者的妄想,正当火线徐徐燃至火罐,洋人发出声嘶力竭的恐叫时,编导设置的悬念被影片中的主人翁化险为夷,用中华绝技功夫将火线打灭。洋人为报答不杀且相救之恩,拿出随身携带的洋玩艺——打火机相赠。从此,这一精致小巧的打火机成为《红》片最明显的道具贯穿始终。被好奇的藏民时而翻来复去左观右察,时而又似乎为显示神气地点烟点火,更为趣味的是把它捧为至宝时时挂于胸前,用“心”贴护。

然而洋人毕竟不像我中华民族憨厚纯朴,通情达理,英国佬抓住中华民族天性仁慈、宽厚善良的“弱点”,认为这个民族是可欺、可侮、可宰可割的,于是就出兵侵华,迫使我边疆藏族人民不得不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漠旷野中,在奔腾博大、气象万千的黄河岸边同洋人展开斗智斗勇的殊死决战,一场场壮丽的场面流光溢彩。然而,《红》片的编导总立意寻找一种民族精神,一种对社会、生命的思索,粗旷中蕴含着细腻,异常是影片结尾的最终一场戏:战火纷纷,狼烟四起,一个个中华藏族儿女被洋枪洋炮肆无忌惮的疯狂杀戮,眼看藏民们即将陷人灭顶之灾,忽然,主人公看到了挂于胸前的打火机,于是用打火机点爆了敌人附近的火罐、土雷、油罐……所有能爆炸的物品,与侵略者同归于尽。此时,银幕上升起一团团滚滚浓烟和一串串灿烂的火光,如此惊天动地、气壮河山的场面,怎不使每位观众为借洋人的火焚烧洋人肮脏的灵魂而感到无限的快慰。这又何偿不是编导特意安排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创作意蕴和玩火者终将自焚的深沉哲理,留给观众更多启迪。

11.赞美红河谷的诗句 篇十一

(第一首)

凉风送爽雾笼天,叆叇行云越岭璇。

白雨无声趁雷至,红河有浪惹情牵。

漂流但觉凡尘逝,竞逐方锤意志坚。

毓秀钟灵生俊逸,一腔豪气似从前。

(第二首)

十里长廊两岸山,一条横野自悠然。

惊涛骇浪千舟渡,银箭琼花万马穿。

飞雨铺天皆水战,杀声震地尽人欢。

激流险跃龙门跳,勇冠三军奏凯旋。

(第三首)

如今不诉当年事,只恋风光做过宾。

幽美涧溪崖弄影,奇姿秀岭雾披巾。

峻峰鸢啸蓝天阔,古寺钟声翳地新。

玉柱飞虹凝瀑越,岚烟飘转洒花银。

(第四首)

红河谷里第一漂,两岸风光无限好。

滔滔河水奔流下,怪石嶙峋悬崖峭。

登山部落分四船,混靓孕妇挑战号。

齐心协力共战斗,开心自在任逍遥。

(第五首)

又遇高秋霜举岸,枫痴叶裸鸟孤单。

披衣束草幽庐寞,舞杖栖崖翠岭怜。

水浒传空刀客死,红楼梦尽玉人眠。

12.山水恋歌红河古 篇十二

山水篇

展开彩云之南的画卷,一条彩带由西北向东南将云南从中部一分为二,那就是壮丽的红河。发源于大理州巍山县的红河,全长1200多公里,在云南境内长692公里,由越南海防注入南海。与红河相依相伴的就是著名的哀牢山,山与河仿佛一对生死相依的恋人,从源头一直到入海口,都没有分开,世界上再没有哪条河有这样不离不弃的伴侣,也许正是这样的地理决定了红河谷的本色——爱情。由红河与哀牢山构成的红河谷,没有滇西北的峡谷那样深切壮观,但她流经温暖湿润的热带亚热带,宽阔的河谷,丰饶的物产,为这条亚洲大河增添了几分温婉与柔情。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使红河谷成为云南文化的源泉,古滇文化、哀牢文化和南诏文化都与她有着不解的渊源,多民族聚居在红河两岸、哀牢山地,形成了民族文化的长廊。

当我再一次来到红河谷中的新平县戛洒镇时,这个曾经让我深深眷恋的小镇已经发展成繁荣而美丽的旅游名镇。戛洒的市镇建设几乎一年一个样,由于旅游的兴起,宾馆酒店遍布在道路两侧,过去靠近红河边的稻田已经变成了大工地,800米长的戛洒花街正在建设,傣家竹楼式的别墅基本完工,很快就将成为河滨的靓丽风景。面对规模宏大的工程,也许明年的戛洒将是更新鲜亮丽的模样;后年呢,一条从楚雄到元江的高速公路将沿红河而下,红河谷的封闭将永远成为历史。

戛洒变的是市镇。不变的是山水。溪瀑是哀牢山的血脉,“山有多高。水有多长”,哀牢的每一座山峦、每条沟壑,一年四季都流淌着涓涓清泉。声势浩大的南恩河瀑布就像一条白练从银河间飞泻而下,叠出万千姿态,错落有致,水花四溅,走得越近,越发感觉水势磅礴。隐匿幽静的石门峡溪水幽蓝又似碧玉,轻风吹过,绿水参差,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走进峡口,两旁的峭壁上古树藤萝,怪石飞瀑。在大约1.5千米的范围内就有10多道石门,道道石门曲径通幽,深不可测。从两岸林中飘落下来的叶子和花瓣沉沉浮浮,水面仿佛镜子一般清澈,踏上竹筏,脑海里除了昕见流水划过水面清脆的声音外什么也没有,只觉一种空灵让心也沉静在了水里。一路的风尘仿佛已隔了一个世界。

红河流过戛洒,流出新平县,就进入了元江县,地势突然开阔起来,在哀牢山的怀抱中形成一个小小的坝子。元江年平均气温23.8℃,全年持续高温天气,冬季北方到处是冰雪皑皑,而南国元江到处充满春意,百花盛开,树木郁郁葱葱,“天然温室”的元江县成为人们冬季避寒的旅游胜地。元江红河谷中有数万亩中国最大的芦荟基地,有万亩甘蔗及果园和芳香的茉莉花基地,县城掩映在馨香扑鼻的绿茵丛中,是绿色生态旅游的好去处。盛夏5万多亩的芒果把元江点缀得格外漂亮,郁郁葱葱的芒果树上,参差不齐地挂满黄橙橙的鲜芒果。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高高低低、远处近处全都缀满芒果,芒果一条街挤满了来自南来北往的客商争相抢购。到了金芒果节,元江成为了歌的世界、舞的海洋,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琳琅满目的热带水果、多姿多彩的民风民情,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一洗旅途的疲惫,体验红河谷中的太阳城激情之夏。最过瘾的当然是参加吃芒果大赛。每一个人都狼吞虎咽,比速度、比毅力、比胃口、乐在其中。如果肚子还装得下。丰富的侨乡饮食还等待着你,印尼风味、越南风味、民族风味烧烤、生态饮食等,只要你消受得了。

红河流到与红河州交界的元江那诺,河面又被哀牢山收束起来。这里的红河两岸是哈尼族生活的地方,哈尼梯田早已名闻天下。那种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壮阔景象深深地震撼着我,一山山梯田灌满了水,阳光洒在水面,层层梯田像一面面大小不一的镜子镶嵌在大山上,放射出粼粼波光。由近及远顺河谷看去,两面山坡的波光就像两壁一望无际的立体海洋,撑起浑厚凝重的一线蓝天。而云雾是哀牢的霓裳,阴雨蒙蒙的时节,整个哀牢山蒙罩在浓浓梦霭中,把巍峨的身姿深深藏起,使哀牢更显神秘莫测;晴空万里的时候,山下云海茫茫,哀牢山在飘渺无际的云海中高高耸立,灿烂的云海上漂浮着哈尼山寨。

红河流出了玉溪,继续向南海奔去,而哀牢山也伴随着她,就像歌里唱的:“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在梦里你是我的唯一。”河恋着山,山为河而生,在这奇丽的大山大水的世界,他们就是彼此的唯一。正是这独一无二,才造就了红河谷。

道路篇

红河谷,富饶美丽的乐土。两千年前,古滇国的人们翻过哀牢山,越过红河,寻找他们的家园,在红河谷中走出了第一条道路。据说那些艰难跋涉的先民中王室的一部分人,他们来到玉溪红河谷时,走不动了,只好在这里定居下来,发展成现在的花腰傣。但我更相信他们是被红河谷的美丽所吸引,在他们的心目中,这里就是家园。

两千年来,道路延伸向了四面八方,那些继续南下的先民驮着茶叶回来了,从红河谷经过,去往昆明,以及中原大地。“三月里来三月三,赶着骡马进茶山。普洱茶好人人爱,驮起茶叶走天边。途中路过十里河,十里河水清幽幽。河边有个千家寨。青山环抱古驿站。流水小桥憩歇地,古今传奇故事多。”赶马人的山歌一唱千年,回荡在哀牢山上,红河岸边。

过去从普洱到昆明,元江和新平是必经之路。普洱府的镇源县不仅是茶的原产地,也是滇南最大的盐产地,这些物产汇合到恩乐镇(镇源县城)以后,就将翻越哀牢山,到达戛洒。上世纪四十年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南开大学教授邢公畹先生沿着这条古道走进了红河谷,走进了漠沙、戛洒、磨盘山的花腰傣、哈尼、彝族村寨,神秘的哀牢山留下了他的脚印,也为我们留下了《红河之月》。他行走在穿越哀牢山的茶马古道上,丛林、峡谷、野店、山寨,密林中的夜宿,马锅头的山歌以及用来驱赶黑夜的鸦片烟灯。“雾里有高山,山中有涧,人马在涧边行走。涧水很清很浅,看得见涧里的白石纹理。涧水潺潺流着……我们过涧,马也过涧,水在脚下卷着白花。清晨山中的涧水很冷,冷得咬脚。”这里描写的溪涧,大概就是十里河的这一段驿路了。

十里河千家寨是茶马古道上必经的一个驿站。当年这里很繁华,南来北往的马锅

头,都要在这里打尖。旅社、马店、烟铺,还有好多从外地来的烟花女子。一到夜晚,灯火闪烁,笙歌燕舞,人欢马鸣。应和得几座山都沸腾起来了。今天,在这驿站上,除了断墙残垣,就只有石板路上历经了百年风雨的马蹄印和那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马踏石穿的石洞了。亚热带原始丛林生长得特别快速,短短50年的时间,昔日繁华的驿站就已经被丛林淹没,那些石砌的房屋被长长的山藤缠绕,变成了树包房或者房包树的独特景致。烟火早已熄灭的高大的炼铁炉上爬满了荒草,沦为蚂蟥的领地。虽能想象在50多年前这里每天都有800多匹骡马、1000多商人经过,但悠远的铃声早己远去。

离十里河不远的耀南村,有一座著名的陇西世族李润之的庄园,庄园内部是一个集园林建筑、浮雕、绘画、书法于一体的艺术宝库。站在楼顶。俯视脚下,富庶的戛洒坝尽收眼底。村落点点掩映于绿树丛中,炊烟袅袅,田园一片金黄,平静的红河宛如一条翡色的玉带从坝子东侧蜿蜓向南飘去。青山绿水,田园村庄,相映成趣。显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南亚热带田园风光景象。

一个时代终结了,驿站也罢,古道也好,都已成为往事。公路取代了驿道,解放后修建了213国道,进入新世纪以后,昆曼高速公路从元江县经过。跨越红河的连续钢构大桥主墩高123.3米,从河面到桥面高168米,以世界第一高桥的雄姿屹立在红河之上。

风情篇

红河谷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傣族、彝族、哈尼族等各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河边是逐水而居的傣家人的寨子,哀牢山上是哈尼人的蘑菇房和彝族的土掌房构成的村落。一个个村寨掩映在绿色的树林中,田野覆盖着山峦、河滨,高大的攀枝花树和火红的凤凰木让天地间绚丽起来。

清晨,太阳在江对面的山后微微露出一缕霞光,芒果树和凤凰木掩映下的傣家寨子宁静祥和,乳白色的晨雾从远处金色的红河上冉冉升起,给起伏的山峦薄笼上一层轻纱。窗外的芭蕉叶经过夜露的滋润,越发的苍翠欲滴。这是一个童话中的世界,从山峦、江河、田野、村寨到姑娘们的身上,都是充满了色彩,很难用一支笔去描述它的美丽。

花街节是花腰傣最为盛大而充满情趣的传统节日,这天是小卜少们最美丽的一天。平时她们都很少穿着民族服饰,只有花街节,是她们尽情张扬美丽的一天,是她们寻求爱情与幸福的日子。

要赶花街,就要去新平县戛洒镇大槟榔园村和漠沙镇大沐浴村,这两个民族生态村分别居住着花腰傣中的傣酒和傣雅支系。春节刚过,我们便驱车来到大沐浴村。随处生长的槟榔树使这个小村富于热带浪漫情调,红河在旁边温柔地流淌着。傣雅意为被留下的人,在古老的传说中她们是滇王室的后裔,因为滇国被汉朝征服,滇国人民向南迁徙,大部分的人去了版纳,而王室走到这里就留下了。无独有偶,我曾经看过一件古滇文化的遗物,上面有滇国贵族妇女的形象,居然和大沐浴的姑娘们穿着十分相似,也许传说就是现实的一部分吧。在大沐浴我看到一群小卜少,花腰傣——这是一些美丽的形象和美丽的词汇,曾长期盘踞在我的心底。瞧那些小卜少吧,紧身的绸缎上衣,镶着大花边的黑统裙,领口、胸前和后背缀着成片闪闪发亮的银饰,腰缠五色的腰带和花须飘飘的彩带,还挂一只小巧的秧箩,头上,是那优雅的鸡土从帽。花腰傣姑娘戴的鸡枞帽一律向脸部倾斜,因而我看不到她们的脸,只能通过她满身的银器饰物和犹如竹子那样柔软的腰肢,来判断她们的脸。

她们偶尔抬起头来,毫不羞涩地向我们投来火辣辣的目光,这种目光让人感受到一种火热的渴望,一种情满四溢的期待。在她们的目光下羞涩的是我们,虽然有很多的期待,却是不敢上前。这时,一群小伙子抢过去,和卜少们说几句笑话,唱两首情歌,很快她们就分成一对对的,消失在槟榔林里。不时有小卜少“咯咯咯”的笑声从林中传来,让我们心怀畅想而又暗自伤怀。

终于,在当地朋友的帮助下,我们这群胆怯的外人得到了小卜少的邀请,分散进入了幽静的树林。和我一起的小卜少服装像山花一样烂漫,皮肤白,模样俏丽,一对小酒窝盛满了笑意与温情。很快我们就找到了共同语言,她在昆明打过3年工,花街结束以后又要到上海去,我向她介绍了一些上海的情况,有些什么好吃好玩的。我很想了解花腰傣的生活,而她对外面的世界更加向往。她从秧箩里拿出糯米饭喂给我吃,按照传统的习俗,这应该是定情了。这时我们应该交换定情信物,虽然我知道这是她表达的一种对我这个外来青年的友善和好感,但我还是想送她一件礼物,在身上摸索了半天却没有合适的物件。小卜少看我尴尬的样子,噗哧一笑,把她腰间挂的秧箩递给我,我们在别人羡慕的目光中走出槟榔林。

上一篇:水泥购销合同(样式)下一篇:禁毒感想700字高一作文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