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学b教学大纲(共9篇)
1.农业生态学b教学大纲 篇一
生态旅游B
一、名词解释
1. 替代性旅游:大众旅游存在种种弊端,必须寻求一种对资源环境影响不大,对旅游
目的地负责的旅游模式来“替代”传统大众旅游。这就是替代性旅游地理念。
2. 生态旅游规划:是旅游规划的一个分支,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旅游规划理
论与生态学的观点,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通过对未来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构想与安排,将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环境特征有机的结合起来,将生态旅游活动在空间环境上进行合理布局。寻求生态旅游业对环境的保护和对人类福利的最优贡献,保持生态旅游永续健康发展与经营。
3. 环境影响评估:由于实施某些项目而对地球的生物、物理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及福利
产生的各种可能后果进行辨识,并在能够实际影响决策阶段向负责该项目的有关人员或机构传递其分析结果的过程。
4. 人类中心论:认为人是自然地主人;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大自然对人类只有工
具性价值,而没有内在价值。人类具有优越特性,故超越自然万物。人类与其他生物无伦理关系。
二、简答
1. 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应坚持哪几项原则?48
答:是一种非大众化的特殊旅游,通常发生在生态系统保持相对完好的自然地区及与之相伴的文化遗产地和传统社区;生态旅游者选择环境可接受性强的活动,使用资源消耗性低的设施,确保生态旅游获得非凡体验的同时使环境变化维持在可持续发展的范围。
原则是:
1、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合作的旅游方式。
2、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
3、教育和学习是生态旅游必不可少的要素。
4、生态旅游应具有可持续性。
2.生态旅游者和大众旅游者有哪些不同?
答: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旅游消费的方式和结果的不同,而非旅游对象和旅游目的地的差异。生态旅游产品是那些经过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计算出环境容量和承载力指标,并建立严格有效管理监督体系。即确保满足旅游者需求同时又不至于破坏生态环境的产品。
3. 生态旅游对旅游区的社会、文化有什么不利影响?211
答:
一、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1、生态旅游者涌入可能导致社会关系紧张。
2、生态旅游开发可能导致当地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
3、生态旅游发展可能会导致政治信仰危机和社会危机。
4、可能导致人流拥挤、道路拥挤。
5、在一些“天人合一”旅游环境中,旅游可能破坏宗教气氛。
二、对文化环境的影响。
1、民俗文化的同化
2、民俗文化的庸俗化
3、民俗文化的商品化
4. 什么是旅游承载量?旅游承载量可细分为哪几种类型?200
答:生态旅游活动区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生态旅游活动强度。
(1)生态承载力
(2)设施承载力
(3)社会承载力
三、论述
在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能否离开政府的主导?请结合实际阐述原因。187
答:在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主导,原因在于依照生态旅游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的作用是相当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行依法治旅
(二)对生态旅游的规划与促进
(三)对生态旅游业的控制和监督。
(四)对生态旅游的资金援助。
(五)进行科学的监控。
2.农业生态学b教学大纲 篇二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微生物生态学,教学改革
《微生物生态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内容主要涉及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微生物在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开设本课程是为了提高涉农专业学生, 特别是本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微生物学》 课程内容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 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态分布、微生物生物种群的生态学关系, 以及微生物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应用, 为进一步学习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和从事相关专业研究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目前, 本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开设48学时, 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 课程实验16个学时。通过几轮教学实践, 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缺乏兴趣, 认为这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帮助。因此,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 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微生物生态学的基础知识, 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利用微生物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问题是授课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 针对以上问题, 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 从更新教学内容、改进实验环节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的目的。
一、教科书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 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完成课后作业。因此, 选择合适的教科书尤其重要。目前, 市场上有关微生物生态学的教材较少, 主要有南京师范大学杨家新教授主编的 《微生物生态学》, 黑龙江大学宋福强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 以及中国海洋大学池振明教授主编的 《现代微生物生态学》。其中, 杨家新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在阐述了研究理论和方法后, 突出介绍微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着重强调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宋福强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和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核心内容大体一致, 主要介绍了正常自然环境, 极端环境和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在这些环境中的作用及其活性产物的应用;同时也介绍了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使用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鉴于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在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中内容[1]更加全面, 涉及到废气、废水、重金属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 以及煤脱硫的微生物方法。同时考虑到本院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偏向理科和农学方面。因此, 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了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 (第二版) 》作为课程授课的主要参考教材。该教材知识点条理清晰, 语言简洁凝练, 每个章节后面附有相应的思考题, 帮助学生系统学习, 符合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要求。
在教学内容方面, 由于理论课时较少, 因此需要结合专业特点, 以及本课程和其他学科的内容是否交叉, 来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筛选。具体来说, 本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大二时已经必修了《微生物学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一些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介绍。在农业高校中, 对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 应突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适当增加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知识点, 如土壤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 帮助农作物摄取营养, 促进作物生长、抗病原菌的侵入和降解农药, 保护农田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此外, 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 (第二版) 》中第四章, 详细介绍了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类群, 针对农业院校的学生, 可将该部分内容与水体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融合, 将水体分为江河水和海水两个大类进行介绍, 重点让学生掌握这两种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特点。结合本专业特点, 在介绍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生态内容时, 注重突出微生物在污染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尤其是与农业资源环境相关的固体农业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在微生物产生的生态友好物质章节, 重点讲授与专业相关的生物农药和生物燃料等内容。教学内容合理调整后, 突出了《微生物生态学》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相关性, 激发了学生兴趣, 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微生物个体微小, 用肉眼无法观察, 因此在《微生物生态学》理论课程讲解过程中, 要避免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 否则会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乏味, 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元因素于一体, 具有可视性好、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 能够把枯燥、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有趣[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笔者通过互联网广泛搜集微生物相关课件, 包括高清显微图片、 动画、视频等, 再根据专业特点及课程需要进行编辑、 采选, 并将其应用到《微生物生态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 最大程度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优势, 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 在讲到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时, 需要重点向学生阐明PCR扩增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程序, 而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良好的呈现PCR扩增过程, 笔者采用Flash动画演示和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方式, 使学生轻松掌握了PCR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其三个基本反应步骤, 即变性、退火和延伸。
在教学方法上, 传统的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主体, 这样势必降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 因此,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笔者增加了“课堂讨论”教学方式。 针对教材中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些知识点, 提前提出一些合适的问题, 让学生去查找资料, 经过独立思考之后, 在课堂上共同进行讨论。这样可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到微生物与化学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时, 可以结合农业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提出“目前土壤环境中有哪些主要的污染物?”“有哪些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到这些污染物的处理中去”等问题, 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 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环节的优化
实验课是《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是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连接的纽带, 对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微生物生态学教学相关实验可多达几十个, 常见的实验有: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水质的细菌学测定、微生物对纤维素的分解作用及分解强度的测定、硝化作用及硝化细菌的计数、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生物污泥的活性测定、固氮菌的分离与测数、活性污泥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等。针对农业高校的环境类专业的学生, 应当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合理选择相关实验。例如, 可将围绕土壤微生物开展实验, 具体可以选择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 对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 细菌和真菌呼吸作用强度、纤维素分解能力进行测定, 还可进一步对其中的固氮菌进行分离计数。采样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采集和保存农田土壤样品的方法, 重点强调样品的低温保存, 以保证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活性;样品测定过程中, 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指标的测定方法, 识别农田土壤中常见的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 了解农田土壤中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同时, 为了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生态的学习兴趣, 在实验课环节, 除了设置自然环境中 (土壤、空气、水体) 微生物的检测, 增设一些特殊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例如让学生检测自己口腔中的微生物情况, 检测自己手机上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等, 使学生直观的体会微生物与人类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 使传统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由自然界中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扩展到微生物世界的全部生命形式 (包括可培养、不可培养、难培养的微生物及其自然界中环境基因组等) [3], 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在理论课的第二章中, 教师已经向学生讲解了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因此, 在此基础上在实验课增设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实验, 为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生态研究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实验报告是实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微生物生态学实验课程中, 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 在每次实验课之前, 需要学生撰写预习报告, 敦促学生熟悉实验, 初步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实验结束后, 学生应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内容, 针对教师在实验课程中提出的思考题, 查阅相关资料来拓宽知识面;完成报告中“实验心得及思考”内容的撰写, 对实验进行总结, 从而加深印象。
四、结语
《微生物生态学》是一门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学科, 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给农业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 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农业高校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改革, 从理论教学内容选择、实验教学课程优化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今后, 教师还应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 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教学经验,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池振明, 王祥红, 李静.现代微生物生态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2]陈芝, 宋渊, 袁红莉.提高微生物学教学质量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06, (8) :28-29.
3.生态文明建设学习心得B 篇三
通过参加隆昌县党校组织的生态文明建设培训课,我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会,受益颇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发展是第一要务。而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决定着发展的脚步能走多远。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矛盾凸显,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阶段。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我从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生态文明方针方面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改变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
因此,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中需要发扬勤俭节约的作风,从小事做起,积小为大。经济建设则将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资源放到发展全局考虑,通过开源节流、节约集约,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保护优先,既是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建立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些地区曾经不顾当地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导致水体或土壤严重污染,城市灰霾天气增多等。当前,急需贯彻保护优先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自然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开发、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开发建设活动的约束条件,严格环境准入,控制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对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生态功能极为重要的敏感区域,必须加强保护,建立长效机制。
三、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要把利用自然能力修复生态系统放在首位
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很多地方对自然生态的索取大大超出了其承受能力,以致自然生态系统不堪重负、严重失衡。利用自然能力恢复是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做法。大自然具有很强的恢复能力,可以依靠自然本身力量恢复已退化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是近几年来我国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其本质就是让生态系统自然修复。我们应该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总结推广这一经验,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家园。
4.农业生态学b教学大纲 篇四
态园规划方案
方案一:农业生态园规划方案
一、生态园功能分区规划
依据资源属性、景观特征性及其现存环境,在考虑保持原有的自然地形和原生态园的完整性的基础上,结合未来发展和客观需要,规划中应采取适当的设计实现园内的功能分区,以惠东永记生态园为例,设计中就可以因地制宜设置生态农业示范区、观光农业旅游区和科普教育功能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
例如在永记生态园的新规划中,稻田生态区“动植物共生系统”式的生态农
业类型,采用稻鱼鸭萍种养共生模式;果园生态区采用“立体种植业”式的生态农业类型,采用果园结合养殖的模式;鱼塘生态区设计采用“食物链、加工链式生态农业”类型——猪鸭鱼草相结合的种养模式。这些生态农业类型都充分利用了多种生物的共生关系,将各生态元素以食物链串在一起,相互转化,充分利用能量和物质,由此形成良性物质能量的生态循环,体现较高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另外,为了提高生态园的经济效益,生态园中蔬菜栽培区采用大规模产业化的生产模式。不仅有生产效益高、产业带动性强和集中性统一的优点,还能对其他农业产业化企业起到示范性和参考性的作用。花卉栽培区主要生产各种食用和观赏性花卉,供游人品尝、欣赏和购买消费。食用菌中心在生态园规划中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体现了废物充分利用的功能。经过科学规划后的生态园,将会以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园主要的“生态旅游”核心内容,体现“绿
色、生态、示范”多种功能,可以成为观光农业生态园的旅游精品和主导产品。
观光旅游区域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及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农业已从传统的生产形式逐步转向景观、生态、健康、医疗、教育、观光、休闲、度假等方向,所以生态热、回归热、休闲热已成为市民的追求与渴望。生态园新设计着重把农业、生态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习作、农事体验、健身、科学考察、环保教育、度假、购物等。突破固定的客源渠道,以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作短期停留,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旅游收益。
生态园规划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绿色、健康、休闲为主题,在园
内建设花艺馆、野火乐园、绿色餐厅、绿色礼品店、农家乐活动园、渔乐区、农业作坊、露天茶座、生态公园、天然鸟林等休闲娱乐场所,让游客在完美的生态环境中尽情享受田园风光。
科普教育功能区
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发展是相统一的,旅游科普是观光农业和农业科普的统一产物。旅游科普是以现代企业经营机制,开发农业资源,利用农业资源的新兴科普类型。它的引入将解决目前困扰我国现代观光农业和科普事业发展的诸多瓶颈问题,缓解我国农业科普客体过多的沉重压力,为我国农业和科普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旅游科普规划时应遵循知识性原则、科技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例如可以通过在生态园中设立农业科普馆和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等科普教育中心,向游人介绍农业历史、农业发展现状,普及农业知识和加强环保教育。还可在现代农业科技博览区设立现代农业科技研
究中心,采用生物工程方法培植各种农作物,形成特色农业。这样生态园一方面可以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科普教育提供基地,为大中院校和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提供场所,同时也为各种展览和大型农业技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农技培训提供场所。
二、生态园基础设施规划
园路规划
依照园林规划设计思路,从园林的使用功能出发,根据生态园地形、地貌、功能区域和风景点的分布,并结合园务管理活动需要,综合考虑,统一规划。园路布局既不会影响园内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环境,也不会影响园内景区风景的和谐和美观。园路布局主要采用自然式的园林布局,使生态园内景观美化自然而不显庄重,突出生态园农业与自然相结合的特点。园林主干道宽约5m,用于电车通道和游人集散;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专用道为园务管理使用;游步道和山地单车道主要围绕生
5.农业生态学 篇五
1.农业生态学产生与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
.科学的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生态学
2.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系统及系统特性
.生态系统及特点
.农业生态系统
3.农业生态学的任务及研究方法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
.农业生态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生物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
(1)自然环境
(2)人工环境
(3)环境对生物的制约(提问)
最小因子规律(水桶原理)、耐性定律、生活型与生境
(4)生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生态型、生态位
(5)生物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种群
(1)种群结构
大小与密度、年龄结构与性比、出生率与死亡率、内禀增长率与环境容纳量
(2)种群的动态(图示)
生命表与生命曲线、种群的增长型(J 型与 S 型)
(3)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负相互作用(竞争、捕食、寄生)、正相互作用(偏利、原始合作、互利共生)、次生代谢产物的作用。
(4)种群的生活史对策(r、K 对策)
(5)种群的调节
密度制约(种间牵制和种内调节)、非密度制约、IPM.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
(1)群落的基本特征
(2)群落的结构
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时间结构、交错区与边缘效应
(3)群落的演替
演替的类型(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旱生演替与水生演替)
演替的发展趋势
利用演替原理建造农业群落
(4)协同进化
(5)群落的多样性与稳定性.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3)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
农业活动、特殊性、威胁因素、保护与开发利用
第三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结构.概述(1)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举例子引出概念)(2)合理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的标志2 .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
(1)农业生态景观与水平结构(图示)景观多样性、边缘效应与生态交错带、农户庭院经济
(2)自然条件对水平结构的影响 温度、水分
(3)农业区位和社会经济条件对水平结构的影响(图示)农业区位、杜能农业区位、生态经济区位 3 .农业生态系统的垂直结构
(1)自然地理位置与垂直结构(图示)流域位置、地形变化(大地形和小地形)
(2)农田立体模式(先提问,再图示)农作物间作、稻田养鱼、稻萍鱼、农田种菇等(图示)(3)水体立体模式(先提问,再图示)鱼的分层放养、鱼牧结构
(4)养殖业立体模式(图示)分层立体养殖、林鱼鸭立体种养
(5)农林立体模式(图示)农林业系统;农林业模式(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林胶茶、林药间作 4 .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举例)
(2)食物链类型(图示、提问)捕食、腐食、寄生食物链
(3)食物链结构类型(图示)食物链加环作用、类型(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加工环等)、食物链的解列、食物链结构举例.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1)作物套作(提问)(2)轮作、轮养(图示、提问)(3)农业生产模式的演替
第四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
(1)能的形态、度量、来源(提问:地球上能量主要来源于哪里)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力学第二定律
(4)普里斯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初级生产的能量转化
(1)初级生产的能量平衡(图示)
(2)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地球表面的分布、我国状况、初级生产力的估算
(3)提高初级生产力的途径.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
(1)次级生产的能量平衡
(2)次级生产的作用
(3)次级生产的能量转化效率
(4)提高次级生产力的途径.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
(1)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提问)
自然辅助能和人工辅助能(包括工业和生物辅助能)
(2)人工辅助能的作用
(3)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和转化效率.生态系统的能量关系
(1)生态系统的能流途径(图示)
(2)生态效率与生态金字塔(图示、提问).能量生态学上的生态系统类型
(1)生态系统类型
(2)农业生态系统能流关系的调整方向
第五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的概念及物质循环的几种基本类型
(1)物质循环的概念(举上面的例子引出概念)
(2)物质循环的几种基本类型:水循环、气相型循环、沉积型循环
•水循环
(1)水贮量及分布(提问:水是从哪里来的)
(2)水循环过程: 文字加图示
(3)农田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文字加图示)
输入项:降水、灌溉、地下水上升
输出项:蒸发蒸腾、渗漏、排水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提问:目前水资源存在什么问题)
水资源短缺(文字加图示)
水污染(文字加图示)
(5)与人类活动有关的水循环问题
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提问:修建水利工程的利与弊);过度开采地下水
(6)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分管理
扩大土壤水分库容;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先提问); 减少水体污染;加强水资源的跨流域管理.碳循环
(1)碳的 贮存库
大气圈、生物圈、土壤岩石圈、水圈(提问)
(2)碳循环过程
不同层次水平上(图示)
(3)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提问)
(4)温室效应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氮循环
(1)氮的 贮存库
大气圈、岩石圈(很少参与循环)
(2)氮 循环过程(图示、提问)
输入:生物固氮、工业固氮、高能固氮
输出:燃烧、挥发、反硝化、渗漏等
(3)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
亚硝酸盐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氮素利用效率低(提问)
(4)农业生态系统的氮素调控
合理施肥、灌溉、水土保持.磷循环
(1)磷的 贮存库
岩石土壤圈:主要是地壳
(2)磷 循环过程(图示、提问)
生物小循环和地质大循环
(3)农业生态系统的磷循环(提问)
输入:施肥、作物残体、大气沉降、灌溉
输出:作物收获、土壤流失及侵蚀、渗漏
(4)人类活动对磷循环的影响
磷矿开采、施肥、水土流失.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
(1)养分循环特点
(2)养分循环的一般模式(图示)
(3)农田生态系统养分的平衡(提问)
(4)农田养分循环的调节.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
(1)有毒污染物在食物链的浓缩
(2)主要污染物的危害及其防治
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畜禽粪便污染、固体废物污染、饲料添加剂污染等
第六章 农业的资源与效益.农业资源
(1)农业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2)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3)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1)自有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
(2)公共资源利用的生态经济规律.农业生态系统的效益
•农业的社会效益
农业就业与人口城市化、食物营养、农产品代用品、农业收成与社会稳定
(2)农业经济效益
收入递减规律、资源相互替代效益
(3)农业的生态效益
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沙化、盐碱化的原因与控制
(4)三大效益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动(例子引出)
(1)自然信息流(提问)
(2)人工信息流
(3)自然信息流和人工信息流的区别
(4)信息的量度(提问).农业生态系统的资金流
(1)资金流的基本构成(2)资金流与能物流的关系(提问)
耦联关系、单独的资金流、单独的能物流关系
(3)农业生产过程的经济外部性问题
成本外摊、收益外泄
(4)经济外部性的解决途径(讨论)
(5)高斯(Coase)理论 : 产权的确定.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核算
(1)资源定价
(2)资源分类
(3)资源定价的方法
(4)资产评价实例.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控制特点
(1)基本特点
中心式和非中心式调控
(2)自然调控:
程序调控、随动调控、最优调控、稳态调控
(3)人工直接调控
(4)社会间接调控
第八章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概念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提问)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科技属性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谐性原则、协调性原则、需求性原则、安全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参与性原则
(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行动.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现代农业发展思潮
(1)历史阶段
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替代农业
(2)发展思潮
农业现代化思潮、绿色革命思潮、自然农业思潮、可持续农业思潮.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农业
(1)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内容
(2)可持续农业的基本概念
(3)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SARD).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及其建设
(1)环境与资源支持系统
(2)生产与管理支持系统
(3)经济与市场支持系统
(4)技术与信息支持系统
(5)政策与法律支持系统
(6)文化与伦理支持系统.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1)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
(2)可持续发展评价标准与方法
(3)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4)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
(1)关键技术体系
(2)高新技术创新体系
第九章 中国的生态农业.中国农业的发展阶段及面临的挑战
(1)世界农业发展的阶段
(2)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
(2)中国生态农业的目标
(3)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阶段
(4)中国生态农业的内涵.中国生态农业的模式
(1)不同区域的典型,模式
(2)模式的适用性及变化规律
以沼气和基塘系统为例
(3)环境梯度对农业模式的制约
气候土壤梯度、流域地形梯度、人口密度梯度、城乡经济梯度(4)传统模式向生态模式的转变.中国生态农业的技术
(1)特点
(2)技术体系
(3)农业技术的生态化改造.中国生态农业的组织管理
(1)组织管理体制
6.农业生态学b教学大纲 篇六
1.1 农业生态学的发展
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 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 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 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 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 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 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 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 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 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 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 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 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 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 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 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 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 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 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 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 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 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 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是不能分离的。
3 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 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
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 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 无论其规模如何, 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 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 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 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 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 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 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 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 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 运用生态学规律, 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 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 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
中国幅员辽阔, 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 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 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 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
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 963 km2, 占总面积的91.34%, 坝子面积64 km2, 占2%, 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8.4℃, 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 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 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 耕地资源相对缺乏, 且以梯田为主, 粮食生产难度极高, 产量低。
3.2.2 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 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 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 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 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 加强产业化建设, 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 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 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 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旅游资源丰富, 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 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 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 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
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 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 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 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 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 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 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 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 改善基础设施;最后, 农村劳动力减少, 交通不便利, 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 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 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
目前, 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 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 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 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 例如利用遥感技术, 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 辨别农作物病虫害, 及时采取措施, 避免情况恶化。
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 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 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 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 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 结语
生态农业建设利用农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学方法进行农业规划、设计和管理, 寻求农村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最终使我国生态建设发展既不同于西方的生态农业, 也不完全是传统农业的回归, 它是在中国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生态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中国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是中国在生态农业建设上的初步发展, 但现阶段我国要全面推行生态农业, 还存在诸多障碍因素, 因此要加强生态农业的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加大人才培养和科研推广力度, 建立生态农业信息网络, 规范农村和农产品市场, 健全法律法规制度, 以促进生态农业建设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福生, 周发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加强对农业的保护[J].农业技术经济, 1998 (4) :6-8.
[2]张宝文.总结经验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大力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在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 17 (2) :1-5.
[3]陶战, 郑向群, 成卫民.我国十五期间推进生态农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J].农业环境与发展, 1999, 16 (3) :1-7.
[4]骆世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 1997 (1) :38-41.
[5]信乃诠.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过去与现在[J].中国科技论坛, 1999 (1) :1-5.
[6]CONWAY G1 The doubly green revolution[M].Suffolk:Penguin Books, 1997:142-149.
[7]骆世明.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学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 1997 (1) :38-41.
[8]董全, 等.面向21世纪的西方生态学[J].科技导报, 1996 (2) :45-50.
[9]GLIESSMAN S R.Agroecology:ecological processes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M].Chelsea:Ann Arbor Press, 1997.356-366.
7.《农业生态学》习题 篇七
1、什么是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学?
2、为什么说农业生态与自然生态不完全一致?
3、农业生态学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4、生态学史前奠基人、创始人及其代表著作是什么?
5、谈一谈人与自然的关系?
6、名词解释:系统的整合特性、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解列
7.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
8、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各有哪些类型?
9、农业生态系统的组分、结构与功能是什么?
10、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1、食物链加环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12、什么是生命延续的本质?为什么?
13、为什么说“农业生态系统是深深地打下了人类社会印记的生态系统,是被人
类驯化了的生态系统?
14、名词解释:种群、内禀自然增长率、环境容纳量、化感作用
15、种群波动的主要原因与调节方式有哪些?
16、种群的生态对策的类型与特点是什么?
17、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些?在农业上如何应用?
18、试分析Logistic方程中,K/2点对农业生产的指导意义?
19、简述捕食的意义?
20、简述超级补偿规律?
21、简述竞争排斥原理?
22、名词解释: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生态优势种、顶级群落
23、群落演替的含义是什么?描述其演替过程。
24、如何利用群落演替理论建造合理的农业群落?
25、简述植物群落分布的一般规律?
26、简述多元顶极群落的内容?
27、举例说明农业生物有哪些垂直结构形式?
28、农业活动对生物多样性有什么影响?
29、简述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30、名词解释:环境、生态型、生活型、生态位、物候
31、什么是限制因子定律和耐受性定律?
3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是什么?
33、简述稻田养鱼的生态学意义?
34、综述森林的生态效应。
35、简述农田生物的生态作用?
36、名词解释:食物链、营养级、生态金字塔、十分之一定律、耗散结构、初级
生产、次级生产、辅助能
37、农业生态系统中主要的能流途径有哪些?
38、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调控途径是什么?
39、为什么一般食物链的营养级不会超过4-5级?
40、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生态金字塔的倒置现象?为什么?
41、简述提高农田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42、名词解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放大作用
43、什么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4、温室效应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哪些重大影响?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办法是什么?
45、农业生态系统氮素的主要输入和输出途径有哪些?如何合理利用?
46、土壤有机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如何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
47、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48、试述酸雨对生态系统的危害?
49、简述钾素循环的特点?
50、简述养分循环的特点?
51、从合理利用氮素和能源来考虑,利用作物秸秆比较有利的方法是什么?
52、名词解释:成本外摊、收益外泄
53、举例说明农业生态系统中有那些自然信息流和人工信息流,它们之间的区别
如何?
54、能流、物流与资金流的关系?
55、成本外摊和收益外泄发生的原因何在,如何克服这种现象?
56、论述农业生态系统的调控特点及调控途径?
57、有哪些自然调控的方式?
58、什么是农业资源?农业资源如何分类?
59、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条件是什么?
60、为什么说人为因素是水土流失、沙漠化和盐碱化形成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
和沙漠化的防治有哪些措施?
61、什么是水体污染?水体污染源有哪些?水污染对农作物有什么危害?
62、影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3、简述中国有哪些主要的生态问题?
64、为什么在冬季容易形成大气污染事件?
65、什么叫大气的的自净能力?它包括哪些内容?
66、什么是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有什么区别?
67、中国生态农业的原理及主要技术是什么?
8.农业生态学内容简介 篇八
主要内容;简单介绍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学的任务及其研究方法。主要讲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种群的概念、特征、结构、变化、相互作用、生态对策及调节。群落的基本特征、结构、演替、协同进化、多样性与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农业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与垂直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时间结构。农业生态系统的能流特征、转化效率;初级生产与次级生产中的能量流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辅助能及能量关系。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模式及特点;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水分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磷循环、钾循环、硫循环;污染物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利用。农业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利用;资源占有量与农业生产技术体系;我国农业资源状况及合理开发利用与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农业生态系统的信息流、资金流;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核算。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基本内涵、基本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技术体系。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生态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生态农业的模式、技术及组织管理。农业生态系统的诊断与评价;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与组织实施。
重点要求:了解系统、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时空结构与营养结构;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流动规律;农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调节与控制机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与技术体系;中国生态农业的模式、技术及组织管理模式、技术及组织管理;农业生态系统的优化设计。
主要参考书:[1]骆世明,农业生态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王留芳,农业生态学,陕西,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沈亨理,农业生态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4]王伯荪,李鸣光,彭少麟,植物种群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王献溥,刘玉凯.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6]云正明,刘金铜等,生态工程,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
[7]卢良恕,中国立体农业模式,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8]村田吉男等,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生态,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9]程序,曾晓光,王尔夫,可持续农业导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0]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11]王军,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12]中国农学会,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13]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2]延军平,黄春长,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3]何希吾,姚建华.中国资源态势与开发方略.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9.生态经济、生态农业与生态城市 篇九
一、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
生态经济问题由来已久,但在一个相当长时间,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近百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人类所拥有的能够对自然界发生影响的手段越来越强化,生态问题的重要性与迫切性越来越突出,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组成的。在没有人类介入与干预的情况下,这个生态系统称为自然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各种生物长时间对环境的适应,与环境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时间越长,生物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因而形成的平衡状态越稳定。而自从有了人类之后,人类的活动(主要是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强烈的影响。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然要向自然界索取各种物质,并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自然。自然生态系统就和人工生态系统交织在一起。人工生态系统包括人类活动、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三个方面。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与人类经济活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与人类经济活动的同一性,集中表现在两者都是体现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以人类为主体的生态,是作为生物的人和环境(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而人类的经济活动则是从人的劳动的角度来看待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
这就说明了,经济和生态这两者所涉及的主客体基本上是一样的,只是后者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前者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问题罢了。而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了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经济理论的确立,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只是就物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本身的消长关系来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倾向,正确地揭示了必须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放在生态系统的范围内来考察,并赋予人类经济活动以新的社会价值标准。随着生态经济理论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生产领域,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是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变换,就是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之间的物质变换。既然经济与生态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考察经济效益就必须同时考察生态效益。人类的劳动过程必然同时对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为生态效益。如果投入一定量劳动给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使其处于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状态之中,其生态效益就是好;反之,生态效益就是差。当人类进入了现代社会,由于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工业化城市化所带来的资源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供求关系日益紧张,资源和能源价格迅猛上涨,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人类经济活动的深化与自然生态负荷之间的矛盾随之白热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高度重视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研究,注意保持经济生态系统的平衡。
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也可以说是同一内涵的不同表达。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充分考虑生态成本与环境成本,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利用可循环的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周而复始地循环使用资源,努力使生产的发展建立在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扬弃。传统经济发展理念是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是适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传统经济发展理念是无视自然资源承受能力,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是尊重自然资源的承受能力,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国民社会福利的改善等等。
二、生态农业或循环农业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农业生产与生态系统的关系最为密切。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以及其他部门生产不同,即它不仅以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为环境,而且还以一定的生态系统作为生产资料。这一定的生态系统本身,就是农业生产这个复合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农业的经济再生产是与自然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决定了在生态与经济的相互渗透过程中,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的相互渗透更直接、更明显。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即人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如果说,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基本上是封闭式的,并且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那么,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则是半开放式的或开放式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因子都是同等重要的,如果片面地强化某一个因子,削弱另一个因子,都会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客观上要求必须有越来越多的农产品输出,与其相适应的,还必须有大量物质与能量从系统外输入。只有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即保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平衡,才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农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非封闭的、开放式的系统,其物质流与能量流均是按照一定次序流通和循环的,因此,人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中,首先要了解农业生产系统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向顺序,才能决定先抓什么,后抓什么,以利于建设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高产、优质、低耗的理想目标。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是初始能源的生产者,又称是第一性生产,只有首先抓好第一性生产,即植物性生产,才有可能发展第二性生产,即动物性生产。同时,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很大一部分来自大田作物,这就决定了农田生态系统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农田生态系统建设上,当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障碍,就是土地贫瘠化,土壤有机质含量不断下降。为了不断提高土壤肥力,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提高作物光能转化率,就必须千方百计增加有机质肥料。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不仅可以为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还有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形成适宜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保温能力,以及缓冲土壤酸碱变化,是形成土壤肥力的最重要的基础。我国千百年来,几乎所有农家都有圈养家畜家禽的习惯,家畜家禽的粪便加上人的粪便,以及各种沤肥,便是最有效的有机质肥料。由于有机质肥料是来源于生物群体,我们称为可再生资源,从长时期看,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施用有机质肥料还不会产生污染、公害等负面效应。
早在古代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在实践中就积累了关于经济与生态相互关系的感性知识。例如对经济环境的分析,强调天时、地利、人和。将天、地、人作为一个整体,这就是天、地、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为了把这一生态观具体化,还提出了人尽其能、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从而把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指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顺天时,量地利,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按生态规律办事;任情,就是一厢情愿,返(反)道,就是违背客观规律,其后果是“劳而无获。”宋代陈敷“农书”,从朴素的生态经济观点,提出土壤肥力可以保持旺而不衰的论断,奠定了我国古代“地力常新壮”的理论基础。与此相联系,还提出“用粪得理”、“用粪如用药”的合理施肥思想,并总结了杂肥沤制、饼肥发酵、烧制火粪等一系列积制肥料,提高肥效的方法,为发展我国肥料科学、提高上壤有机质、防止土壤生态恶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历史上的桑基渔塘的人工生态系统,更是走在世界各国之前列。早在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等一些人口集聚的地区,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的尖锐矛盾,开始形成了一种粮、桑、鱼综合经营的方式。这种经营方式的基本内容是:“将洼地挖深,泥复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由于这种经营方式能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使动物与植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经常处于一个有机的循环过程中,使农业的生态保持平衡,因而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良好效果。农民流传一句谚语:“蚕好鱼肥桑当地茂盛,塘肥桑壮茧结实”。形象地反映了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的优势。
根据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规律,要从农业生态系统中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就必须有尽可能多的投入。但是,单纯依靠农业生态系统内部所能提供的有机质肥料是不够的。这是因为,农业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群体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是非封闭性的,有一部分是要输出到外部的,有一部分是会被损耗掉的,因而是不可能全部归还土壤的,全部被作物所吸收的。因此,要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为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创造条件,就必须在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有机物质与能量的同时,从农业生态系统外部输入必要的物质与能量。但是,无机质肥料是一种非再生资源,不仅要受地下矿产资源的制约,还要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况且,一切无机物质与能量都是通过人工合成的,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能源和设备,势必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成本。此外,大量施用无机质化学肥料,还很容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衰退,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宏观经济生态效益出发,坚持以输入有机物质与能量为主,无机物质能量为辅的原则,并注意发挥无机换有机、无机促有机的能动作用,才能使作物生产向着低耗、优质、高产的理想目标前进。我国当前农业生态系统不平衡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一方面为了补充农业生产过程中带走的大量物质与能量,日益增施愈来愈多的化学无机肥料,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的机会成本迅速提高,导致大量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没有返回土壤,土壤有机质严重缺乏。这是一个普遍存在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近年来刚刚提出的如何发展循环农业经济问题。
三、生态城市或循环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的依赖性很强。这具体表现在,城市居民所需的食物要由农业生态系统的农园、果园、畜牧、湖泊、海洋等提供;城市工业所需的原料、能源,绝大部分要从城市生态系统以外的自然界采掘。城市生态系统对外部系统的巨大依赖性,还表现在物资在地区上的分配,特别是在城市与农村间的运输,体现着流通过程的交换关系,体现着商品经济的发育程度。从生态经济角度看,城市的中心作用表现得更加明显。具体表现在,自然界大量物质资源以其原始形态或初级加工形态进入城市系统,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像一座巨大的加工厂,对自然物质进行大规模变换,以新形态物质资源输出,推动着、控制着其他系统,体现了生态意义上的巨大作用。城市在生态系统中的中心作用,表现在经济上则是城市具有很高的生产力,能把外部系统输入的自然资源,在满足人们各种需要形式上,转化为千千万万种产品。城市系统内部的现代设备、先进工艺、高超技能在进行这一物质形态转化的同时,也创造大量的社会价值,生产庞大的社会财富,从本系统向系统外输出,以支援、改善和发展其他地区。它们或以税收形式上缴国家,或以生产日用品满足各地人民享用,或以工具、材料等形式供给其他城镇及农村之需,或以物资出口换取外汇,抵偿外贸逆差等等。当然,伴随城市工业化和人口的集中,如果不加以控制与治理,城市的环境污染也可能加重,其发展的结果,不仅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还会扩散到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城市既向其他生态系统提供所需要的物质,也向其他生态系统输送污染物。
城市生态系统和其他生态系统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对木材、粮食、油料、棉花、畜产品、渔产品和其他农产品的需求呈现日益扩大的趋势。这就必然会越来越加重对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渔业生态系统的压力。如果不顾各种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再生产能力,而只考虑工业化、城市化的需求,就有可能造成农业生态系统的过度利用,使这些生态系统所固有的调节机制受到破坏,其生态平衡也随之受到破坏。与此同时,现代工业为农业扩大再生产提供越来越多的化肥、农药和农业机械等,这些物质如果生产的品种合理,使用得当,就能对建立合理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和促进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如果生产的品种不合理,或使用不得当,就会对建立合理农业生产结构起着破坏性的作用。例如,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森林和农作物虫害的天敌被大量杀死;导致灾害严重、农牧渔产品农药残毒超标,使人畜蒙受其害。石油和石油制品的大量投入,还会使有机农业变为“石油农业”等等;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大量“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流向农业生态系统,也会对建立合理农业生态经济结构、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平衡造成严重的障碍。
面对生态经济系统的严峻挑战,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它是在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势下,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的原理,在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寻求合理的动态平衡点,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其总体目标是:生态环境良好并且不断趋向更高水平的平衡,自然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以生态经济或绿色经济为特色的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产业与经济结构合理,总体竞争力强,现代生态文化基本形成,环境污染得到根本控制,人们生活水平全面进入富裕阶段。生态城市建设主要围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等方面进行。所谓生态城市,也可以作这样的表述:即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洽,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能最大限度发挥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和确保城市永续发展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复合系统。它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够兼顾经济高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型城市是破解我国城市化所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①许经勇:“从探索中寻求生态经济学的崛起”,《当代中国经济理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8年。
②冯之浚:“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4期。
【农业生态学b教学大纲】推荐阅读:
农业生态学模拟试题08-12
农业生态学内容简介10-03
观光农业生态园——让“生态农业”先行范文07-07
发展生态农业 提高生态效益09-30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10-30
加强农业污染治理,推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10-04
绿色生态农业发展06-23
生态农业发展情况汇报07-19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情况10-23
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展望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