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2024-10-08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精选8篇)

1.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篇一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初探

詹国勇

摘 要:我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实施礼雅教育,为学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基”办学理念,并坚持以“礼仪”教育为主线,通过实施“礼雅教育”校本课程、开展 “礼仪教育”、“文明礼仪伴我行” 以及 “校园礼仪之星” 评选等活动开展,大力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键词: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方法;探析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 “礼”重“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讲究礼仪、礼尚往来,对现代文明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文明礼仪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我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提出“实施礼雅教育,为学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基”办学理念,并坚持以“礼仪”教育为主线,通过实施“礼雅教育”校本课程、开展 “礼仪教育”、“文明礼仪伴我行” 以及 “校园礼仪之星” 评选等活动开展,大力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学习规范,上好礼仪教育课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首先要进行知识的普及教育,也就是让所有学生了解礼仪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并在学习礼仪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认识。我校主要是通过开发校本课程,编撰了《礼雅教育读本》,并在各年级开设“礼仪教育课”,选派学校德育教育骨干教师任教,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通过教师自身言传身教,宣传“礼仪”规范。同时学校德育处和教导处,还针对礼仪课程教育的特点,建立礼雅教育课程的教学指导和考核评估体系,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礼仪规范的知晓度和礼仪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二是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建立礼仪规范分级指标。考虑到学生年龄差距和心理特点层次不同,行为要求也各有差异,我们根据礼仪规范要求的不同层次和小学生不同的年龄段的特点,制定出不同年龄段、不同内容与不同要求的“礼仪”规范,并通过学习、宣传让所有学生清楚自己现阶段的礼仪标准,并以此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三是坚持利用新学期开学典礼、其中总结、期末总结给全体学生上文明礼仪课,并要求各班利用班会课及每天的“读报总结”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不断宣传、强化礼仪规范,并促进学生礼仪行为自觉内化。

二、践行礼仪,开展好实践活动

当学生对礼仪规范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落实到行动上。为此,学校积极开展文明礼仪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知礼明礼,感悟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从自身做起,摒弃陋习、与不文明行为做斗争。一是将礼仪教育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也就是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学“守则”、“规范”日常教育活动之中。通过“每日行为常规”检查,进一步组织学生学习领会学校礼仪教育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组织学生参与礼仪教育专题活动,突显礼仪教育的特色。例如,举行“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活动,并要求低年级学生现场口答比赛、高年级全班进行书面竞答; 组织“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比赛等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机渗透。三是坚持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专题教育活动。包括组织好专题教育的启动仪式,学校德育处宣布活动方案、宣读活动倡议书,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各班的专题学习园地和红领巾广播宣传文明礼仪专题,使全校上下形成一种讲文明、讲礼仪的氛围。

三、开展评比,宣传好礼仪榜样

一是树立日常“小榜样”,也就是在一天或一事中发现的榜样。学校德育处组织值周教师、值周学生、公寓管理员等,每天检查记录并通报在这一天中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礼仪规范表现突出的学生,当然也包括反面的典型,并将此纳入班级的德育工作量化考评。通过每日通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和身边人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进步和不足,找到问题和差距,并在老师和同学的监督、帮助下进步。二是定期评选校园“大榜样”。我校在罗德岛华人协会的帮助下设立“侨爱奖学金”,每年定期开展“校园礼仪之星”评选活动,并进行大力宣传。评选条件主要考察学生在践行文明礼仪活动中,文明礼仪素养和表现的情况。同时还在全校开展“文明礼仪寝室”和“文明礼仪示范班”的评选活动,学校通过表彰优秀、树立榜样等模范作用,以点带面,实现全校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我们校园里悄然开放,在他们的感召下,相信有更多的“礼仪之花”在这里开放。

四、整改提升,增强教育实效性。

在学生礼仪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并不断总结和完善教育方法,才能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我校在礼仪教育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在不断反思和提炼自己的工作方法。一是定期召开礼仪教育工作会,由于教育成效缓慢,工作周期长等因素,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会出现消极懈怠、策略不实等情况,我们会针对具体情况及时强化整改,并根据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的调整和正面引导,重在突出礼仪教育的实际成效。二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例如,通过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少先队队会,每期的红领巾广播、宣传橱窗、板报、学习园地等,由学生干部或学生代表定时、定期地对礼仪教育进行宣传、引导。此外,红领巾监督岗每天都会对同学的常规进行检查评比,有力地监督、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每学期组织开展的礼仪教育系列活动更是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愉快地、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和熏陶。三是充分发挥德育处、大队部、班主任的核心作用。督促学校德育处、少先队能踏实、细致地做好以上的各项工作,每位班主任也能各尽其责,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加强教育,学生良好的礼仪规范不难养成。学生的礼仪教育还应该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因此我校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家长参与对孩子家庭礼仪、社会公德礼仪的培养与评价,形成了良好的家庭礼仪教育的氛围,也促进了学生家庭和社区礼仪的培养。

2.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篇二

关键词:养成教育,行为习惯,道德观念

学校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之一, 学校教育, 育人为本, 只有加强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才能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 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 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 在家是个好孩子, 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俗话说:“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目前, 小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较薄弱, 要改变这种现象, 要从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入手。时过境迁, 物换星移, 礼仪规范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归纳起来, 无外乎有这样几个方面:在家庭生活中, 表现为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在人际交往中, 表现为谦恭礼让、谅解宽容、与人为善, 特别是在对外交往中, 重形象、讲礼仪;在社会生活中, 表现为遵守规则、维护公德, 同情弱者、扶贫济困, 爱护环境、善待自然。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 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较差, 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 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 提高可执行性。如, 对学生课间的文明礼仪常规作出具体要求:下课后, 由值日生负责擦黑板, 整理教室, 其它同学到教室外进行望绿或室外活动。再如:在与人交往中要谈吐举止文明。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请求别人帮助时, 要说“请”;得到别人关心、帮助、支持时要说“谢谢”;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别人向自己道歉时应该回话“没关系”、“别客气”;还有要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右行礼止。这些要求非常明细、具体, 有助于学生的遵循, 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执行情况的检测。

二、规范校园教育阵地

(一) 认知导行

知是行为的先导, 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灌输, 教给学生应具有良好品质, 帮助他们分析社会生活上和集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使他们懂得讲礼仪、守规范的重要义。养成讲文明、讲礼仪的自觉性。

1) 抓住《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一主教材, 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 以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 只有让“规范”深入人心, 才可能实施“规范”。2) 利用班会、礼仪课有层次有针对性对学生实施思想道德指导和文明养成教育, 进行“学校的礼仪”“家庭的礼仪”“进餐的礼仪”“待客礼仪”“到别人家做客礼仪”等系列专题课, 介绍礼仪教育的意义、礼仪规范。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入手, 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 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这样学生容易形成清晰的概念, 起到明理导行的作用。3) 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 大力宣传现代公民教育内容。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 国旗下的讲话内容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教育为主线,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 行为训练

1. 榜样示范作用, 促进礼仪养成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 他说:“对儿童进行教育, 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 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 使养成教育形象化、具体化, 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 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 也是文明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影响学生, 因此, 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著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 就是学生的将来”。一个人格高尚的教师, 都必须具有一种严格的自律精神, 她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 自己首先应该做得到。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每天早晨和下午上班都能看到值日学生戴着红飘带, 频频的向老师行礼问好, 礼仪非常规范, 每次我都点头或招手并向同学们问好。在上学的路上, 见到我班孩子我都主动和他们打招呼。每天送孩子放学到生活区门口, 看到家长我都热情的说:“您好!”或微笑着点头致意。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 除教师外还有同学, 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我根据他们爱表扬, 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 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 坚持正面教育, 注意树立典型, 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 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2. 开展活动, 促礼仪行为规范养成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做文明人的“乐趣”。如在班级中开展“礼仪知识大比拼”、“说说身边的文明人”等活动, 学生在讲讲、演演、唱唱、跳跳的过程中感受到做文明人的快乐, 感受到做文明人带给别人的快乐。快乐竞赛, 快乐成长。每周定期的文明礼仪标兵的评比激发了学生学做文明人的兴趣与动力。

3. 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

文明礼仪教育, 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 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这就决定了文明礼仪教育应持之以恒。小学生的年龄较小, 发展还不稳定, 自制能力也较差, 行为有时会出现反复, 有时会有倒退的迹象, 教师应明白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应对学生充满信心, 鼓励学生坚持不懈, 严格要求自己。如课间轻声漫步。学生在遵循这个要求时有一定的困难, 特别是个别较活泼好动的学生, 总是有时不自觉地躁动起来。教师这时应多提醒学生, 强化训练, 鼓励学生努力克服好动的缺点, 信任学生能做好, 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克服自身的缺点。有了教师的信任和鼓励, 学生逐步规范自己的行为, 最终达到文明礼仪常规的要求。

三、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小学生的许多言谈举止都是从家长身上学来的, 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家长的配合必不可少。良好的社会风气起于家风, 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要正确地引导孩子, 不但“养”, 还要“教”, 更要“育”。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 学校和家庭应该携起手来, 内外结合, 共同参与到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中来。

3.农村小学文明礼仪实践教育初探 篇三

摘 要:目前,经济建设风生水起,但由此衍生的大量留守儿童在教育、管理特别是文明礼仪实践教育中的短板已然凸显。为解决农村小学文明礼仪实践教育中的短板,试从文明礼仪实践教育的实施思路方面进行探讨,以寻求农村文明礼仪实践教育的一片蓝天。

关键词:文明礼仪;实践教育;良好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大多数农民工涌入城市,而留在农村的绝大多数就是老人和儿童,造就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一年难得回家几天的父母,更是疏于管教。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心理严重扭曲,破坏欲极强的少年儿童衍生,农村少年儿童的文明礼仪教育亟待加强。针对目前缺失的农村文明礼仪教育,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肩负重责。为此,我认为学校在文明礼仪实践教育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文明礼仪实践教育,大力营造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

少年儿童的内心深处对“文明礼仪”的认识仅仅是一张白纸,起初他们根本不明白“文明礼仪”到底是什么,该怎么做。因此,学校作为少年儿童教育的主阵地,首先必须教会他们做些什么,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这即是学校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为此,学校文明礼仪教育建设就必须落在实处,不走空架子。

1.课程计划不能一纸空文,思想品德教育课、文明礼仪课不流于形式

思想品德教育课、文明礼仪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而开设的基础学科。学校要加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就必须以思想品德教育课和文明礼仪课的建设为抓手。教导处要开齐开足思想品德课和文明礼仪课,增设专职思想品德和文明礼仪课任课老师。其他科,特别是语数不得占用、挪用思想品德课和文明礼仪课课时。落实开展文明礼仪基础教育是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首要前提。

2.整合课程资源,各学科协调渗透德育

有人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是思想品德课和文明礼仪老师的事。”这种说法是片面的。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更不只是思想品德课和文明礼仪课的事。这必须由各学科、全体老师协同作战,才能达到目的。所以这就要求各学科统筹协调,适时渗透文明礼仪教育,时时刻刻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渗透,让学生浸在文明礼仪教育的大染缸里。

3.注重社会宣传,加强传统礼仪的传承教育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要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我们不但要做好学校的工作,还应加强社会宣传。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在校园内受到文明礼仪实践教育的熏陶,更应该让学生在家里、在社会大环境中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干净的白纸里面画上最美的图案”,只有精华、没有糟粕的图案。

二、监督到位,责任到人,齐抓共管,促进文明礼仪实践教育建设

由于年龄小,小学生的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很多时候不能随着其主观意识的转变而转变,我们还需要对他们加强督促,有错必纠,这样才能养成语言行为美的良好习惯。

1.少先队、德育处等文明礼仪实践教育主阵地建设不容小觑

少先队、德育处作为学校文明礼仪建设领导机构,必须充分发挥其岗位职责作用。一方面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另一方面,还必须建立监督机制,督促部分做得不够好的学生更正不好的语言行为,将误入歧途的不良学生引导到正途上来。有培养,有监督,才能事半功倍,才能将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2.班主任管理重落实,班级德育建设要务实

班主任是学生文明礼仪实践教育的直接管理者,是学生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之一。班主任的管理与教育对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教育,一般问题天天讲,重点问题时时讲,让每位学生将文明礼仪实践教育相关知识烂记于胸。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付诸行动。同时,班主任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是其他科任老师所不能替代的,班主任的只言片语就相当于其他教师的长篇大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做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

3.建立学生监督机制,营造相互促进、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作为老师,每天要上课备课、批改作业,还要完成上级交办的一大堆琐事,甚至还要肩负学生保姆的职责,更有甚者,事必躬亲,而教师未必有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为此,我们要大力培养班干部、小组长,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作用。人多力量大,监督管理的力度会更强。而且,学生管理不带感情色彩,工作做得更细、更周到。只有建立起学生人人参与的监督机制,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老师的担子才能轻些,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效果也才会更好些。

总之,就目前农村生活现状而言,农村学校的文明礼仪绝不容忽视。但是,文明礼仪实践教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需要教育的实施者正视现状,努力加强文明礼仪实践教育,坚持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陪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王玉霞.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初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8).

4.安居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方案 篇四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和谐文明新滕州为主题,全面普及礼仪知识,提高礼仪意

识,加强礼仪实践,形成以“讲礼仪、有修养”为荣的良好风尚。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全面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展示现代化学校良好校园风范,使学生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先锋队,为营造滕州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出贡献。

二、活动内容

(一)普及文明礼仪知识。

1.利用宣传画、板报、主题班会等进行广泛宣传文明礼仪知识。

2.充分利用队活动时间,结合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同时结合《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对学生开展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

3.开展以《身边的故事》为主题的文明礼仪征文评比活动。

(二)实践文明礼仪行为。

开展各个层面的实践活动。在制定礼仪规范的基础上,有步骤、分阶段进行礼仪实践,从身边做起,从课堂做起,从岗位做起,从公共场所做起,从家庭生活做起,使每一个人在个人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日常衣食住行、待人接物、家人相处以及公共生活等多方面,都能自觉形成讲究礼仪的良好风范。

(三)组织文明礼仪竞赛。

在广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举办“文明礼仪形

象大赛活动”。

(四)评选礼仪形象标兵。

在层层开展礼仪形象大赛的基础上,评选出礼仪形象标兵,并最后推举出“学校文明礼仪形象标兵”。

三、活动安排1、2月份,做好筹备工作。

2、3月份,普及礼仪知识。各班普遍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开办礼仪教育讲座,开办专栏等;组织礼仪形象展示,以推动、指导

各班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和竞赛活动。

3、5---6月,开展礼仪实践活动。层层开展礼仪竞赛、演示活动,评选、推荐出各段礼仪形象大使、形象代言人等,广泛开展各种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组织全校文明礼仪有奖知识竞赛。营造人人学礼仪,个个赛礼仪的热潮。

4.对文明礼仪教育情况进行总结、表彰。

(1)在6月底做好主题教育经验总结材料。

(2)开展文明礼仪之星评选活动。

四、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段各班要充分认识:礼仪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校形象、培育师生良好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意义重大。要把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新的抓手、新的着力点认真抓好。、少先队要切实下大力气,精心策划工作方案,认真组织礼仪教育实践,一个一个层面、一个一个群体,全方位地开展好各项活动。

2、广泛动员,积极引导。文明礼仪教育关系到每个人的外在形象、气质涵养,提高文明礼仪素养是现代化都市生活和公共道德的内在需求。要引导师生增强礼仪意识,自觉参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从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生活往来等方面做起,要了解通行的礼仪要求,培养和提高礼仪素质。

3、加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及时报道礼仪活动,普及礼仪常识,加强舆论监督,推举并宣传“礼仪形象标兵”等,营造宣传热点,形成浓厚的礼仪宣传氛围。

4、总结经验,着眼长远。要注意贴近师生,贴近实际,突出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好各项活动。还要注意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在今年开始大力普及礼仪活动的基础上,着眼整体提高师生的文明素质,进一步做好长远规划,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力求每年有明显变化,取得显著效果。

5.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篇五

和平南路小学 2015.12

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总结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一学期来,我校扎实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养成了更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并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一、打好基础、形成氛围

学期初,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针对学校的实际,举办一次关于礼仪教育的专题讲座,打好基础、形成氛围。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重视礼仪训练,打好底子,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既使学生明白“理”,又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做示范、教表演,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势,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充实内容、扎实开展

1、结合新学年开学、新生入学教育、庆祝教师节、9〃20“公民道德宣传日”和迎接国庆等活动,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

2、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学期初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让每位学生做一件讲文明讲礼貌的实事。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充分挖掘学校与课堂的教育主导作用,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学“守则”、“规范”教育活动之中。通过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故事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领会《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宣传教育过程中引导广大学生共同来制定文明礼仪常规,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教育,逐步形成崇尚礼仪、争做文明学生的良好风气,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转变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4、利用 “全民读书月”活动的有利契机,举办“知书达理———读好书、学文明”活动,鼓励学生和家长通过阅读中外名著,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增强文明意识。

三、方法多样 做活工作

根据儿童心理,做活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训练工作。

1、榜样示范法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影响,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根据他们爱表扬,具有向上心理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带头和示范作用。

2﹑制约训练法

制约训练法是指用行为规范﹑常规等手段去约束学生,使其按正确的要求去做,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比如有的同学在周一早上升国旗时,站没站相﹑左右摇晃,还小声和别人讲话。我就找这两名同学谈话,首先向他讲道理:升国旗时要站直,千万不能和别人讲话,凝视着国旗,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再利用课外时间反复训练同学站的姿势,立正时五指并拢,中指指向裤缝。并且行队礼望着教室黑板上面的国旗,高唱国歌,每天坚持训练。一直到下周一升国旗礼仪行为规范标准为止,否则还要继续练习。从此,同学们在升旗时表现得非常好。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礼仪的养成教育,提高了讲文明、懂礼仪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集体教育法

集体是孩子们成长的温床。孩子们乐意在集体中表现。于是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训练中,极大限度的运用了儿童对集体的向心力,把个人与集体拴在一起进行教育。比如把班级分成几个小队,几个小队的组长名字分别写在黑板的右上角,从文明礼仪方面对几个小队进行评比,按照十条文明礼仪常规要求检查,表现突出的同学为你所在的小队加3分,小队的全体同学都讲文明、懂礼貌的为小队加5分。每周评一次,评为优秀礼仪小队的同学成为礼仪之星,老师送给他一颗星,高兴极了。同时激励其他小队努力争取,并且向优秀礼仪小队学习。小队长具体检查,每个同学都是监督员,发现问题当时就可以在黑板上显示。现在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人多了。见到老师或客人不主动问好的人少了。集体的荣誉,集体舆论,集体评议活动,教育了同学,规范了言行。

四、持之以恒,一抓到底

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对学生出现反复的现象,老师始终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礼仪榜样去影响带动他们。平时注意跟踪,随时发现礼貌突出的同学,进行及时的肯定。

6.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知识 篇六

(1)升旗时要立正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唱国歌时要严肃,声音要洪亮;

(3)认真听国旗下讲话。

二、尊师方面

(1)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老师再见”;

(2)进出校门及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要让老师先行;

(3)进办公室要敲门,不随便翻阅老师的东西;不私自打开老师的电脑;

(4)与老师交谈时,要起立并主动给老师让座。

三、尊敬长辈、孝敬父母方面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听从他们的教导(包括让座、让餐、让路);

(3)孝敬父母,体贴家人,帮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四、同学礼仪方面

(1)同学间的交往使用礼貌用语,不给同学取绰号;

(2)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3)不在同学面前说长论短、搬弄是非,注重团结;

(4)胸怀宽广,不因一点小事和同学争吵;

(5)讲究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尽力办到。

五、穿着礼仪方面

(1)星期一穿校服,平时着装整洁朴素大方,不穿背心、拖鞋在校园行走。

(2)在校园内规范地佩戴红领巾。

六、体态礼仪方面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双臂自然摆动。

(2)坐姿要正确,挺直腰板,双脚平放。

(3)与人交谈时要目视对方,保持微笑。

(4)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七、语言礼仪方面

(1) 一贯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对不起”、“请坐”;

(2) 对老师、同学、家人、邻居等都用礼貌称呼;

(3)不讲粗话、脏话;

(4)平常用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与人交流。

八、集会礼仪方面

(1)集合时,提前到达,准时进入会场,列队快、静、齐;

(2)听报告聚精会神,保持肃静,不乱议论,不乱走动,必要时做记录。

九、待客和做客礼仪方面

(1)客人来访,事先做好准备,热情接待;

(2)吃饭时,主动邀请客人一起用餐;

(3)送客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4)去亲友家做客仪表整洁;

(5)在亲友家谈吐举止文明;

(6)不经主人允许,不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

十、假日旅游礼仪

(1)文明行路,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文明乘坐,主动配合乘务人员维护公共秩序,不抢占座位,不大声喧哗;

7.浅谈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策略 篇七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重在训练, 通过反复实践产生心理体验, 从而将道德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为习惯。这种内化的心理过程实际是一种长期不断的、持之以恒的、坚持不懈的反复训练的过程。我们在训练过程中主要做法如下。

一、分阶段, 有重点, 逐项训练

《小学生礼仪常规》共10条, 除第一条是小学生参加的重大升降国旗仪式礼仪规范要求外, 其余9条概括起来可分三大部分:自律性礼仪规范、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公共场合的礼仪规范。这么多的条款背过容易, 落实到行动中却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 每学期都有计划、分阶段地逐项训练。

开学初, 对学生进行升旗仪式礼仪教育, 要求师生全部参加, 着装整齐, 鼓号齐鸣, 场面严肃隆重, 达到这一效果, 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是靠严格要求、认真训练形成的。各班升旗手出旗时的正步走, 音乐响起时的甩旗动作, 音乐结束国旗到顶的技巧, 全校师生肃立行礼, 演唱国歌洪亮整齐等, 每一个环节都高度重视, 专人负责, 训练到位。严格训练过程, 让学生自然体会到升旗仪式是庄严肃穆的, 五星红旗是中华民族的旗帜, 应该热爱它, 尊敬国旗就是热爱祖国的表现。与此同时, 兼顾自律性礼仪规范的训练 (坐、立、行姿势, 使用礼貌用语等) 。第三、四周, 学校在巩固以上教育的同时, 加大力度抓好交往中礼仪规范的教育。总之, 在每个阶段力求突破出重点, 兼顾其他。事实证明, 抓重点训练既有利于有效地养成良好习惯, 又有利于带动其他。

二、知为先, 行为重, 分层深化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 需要分层深化。

为了净化校园, 使学生养成举止文明的习惯, 我们训练学生“不乱扔果皮纸屑”。在这个单项训练中我们遵循知行并重的原则, 进行分层深化, 取得了明显效果。训练步骤是: (1) 认知明理。懂得为什么不通通乱扔果皮纸屑, 应该怎么做;行为上由无意丢弃纸屑到经别人提醒马上改正, 然后达到能将垃圾丢入果皮箱, 并能提醒别人或举报错误行为, 时间大约为一周。 (2) 强化训练, 深化主题。开展“捡起一片纸屑, 奉献一份爱心”的活动, 行为上达到见到地上的纸屑、果皮主动捡起来并放入果皮箱, 时间为两周。 (3) 总结表彰、树立典型、组织观摩。在这个阶段, 我校的四四班、五二班积攒废纸, 自筹班费的做法得以大力推广。 (4) 开展“接力赛”。学校德育处加大检查力度, 组成以德育干部、班主任、学生干部参加的检查小组, 每周一查, 各班开展“创一周无纸屑”“创两周无纸屑”竞赛和“无违纪周”“无违纪月”活动, 激发全体师生的竞争意识, 使学校环境卫生面貌和学生行为习惯有了很大改观。这种分层深化训练能够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有特色, 勇创新, 典型激励

作为河北省德育示范校, 我们应该发挥“示范”作用。我们的口号是:别人能做到的, 我们要做得更好;别人不能做到的, 我们也要做到;不做则已, 做则一流。所以, 在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过程中, 我们一方面脚踏实地, 一方面又善于创新, 形成特色。

大家都知道, 升旗活动是一种针对性很的爱国主义教育手段。我校开展这项活动时, 除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还将此活动与各方面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开展“最佳升旗手”“最佳升旗班”评选活动。每周在学校单项养成训练中选出表现最好的个人和集体, 选出在校外遵纪守法、讲究礼仪、助人为乐的优秀队员, 在周一升旗时, 让他们亲手将国旗升上天空, 并在“国旗下的讲话”栏目中说说心里话。

为提高学生的自身形象和自我管理意识, 我校创造性地设置了“少先队文明岗”。选30名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参加, 德育处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形体训练, 语言规范训练, 礼仪常规训练, 力争使他们成为学校文明的标尺。事实上, 文明岗在养成教育方面不仅发挥了少先队组织的监控作用, 而且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典型激励功能。他们每天着装整齐, 佩挂醒目的绶带标志, 检查学生课间纪律和卫生, 指挥校门和上下楼的交通。他们执岗时挺拔的身姿, 坚定的表情, 庄严的队礼, 诚恳的提示以及在校园内帮教师推车、扶起摔倒的小同学等助人为乐的小事都对其他学生起到了无形的激励作用。

在班级管理方面, 我们也注意典型激励, 普遍开花。我们创设了“星星寄语”学生礼仪常规档案, 分“等级、特色、建议”三个栏目, 根据日常检查情况对各班划分等级, 指出该班在哪些方面有特色, 并在该栏中贴上特色星 (每种星颜色不一) , 还在建议栏中指出该班不足, 以供师生查漏补缺。在这个档案中, 各班都能看清本班的优点及不足, 调动了各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积极性, 并指明了班级前进的方向。那些有特色的典型集体会继续发扬优点, 不断前进。期末, 学校评选文明班集体、礼仪中队。

8.小学文明礼仪教育 篇八

一、《纲要》出台的背景

(一)重视礼仪教育是我国优良的教育传统

礼仪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特有的文化现象。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国家与民族的壮大和复兴,个人的成长和进步,都离不开人际交往。为了维护人际交往的秩序,规范人际交往的行为,礼仪就随之产生了。

中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礼”历来是中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古代的礼仪教育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把表示尊重、敬意、友好而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传授给弟子的活动。其内容具体表现为仪表仪态、言语交谈、行为表现等三个方面,这对今天的儿童道德教育,尤其是现代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明礼仪教育提出了时代要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升速度惊人,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经济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国民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民的文明素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上升为时代要求。

(三)文明礼仪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是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整体提升的教育,不仅指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包括思想品德、体质体能、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其中,文明礼仪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会做人最基本的素质教育,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对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致使文明礼仪教育缺失

自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城市尤为如此。“6+1”(6个大人养育1个孩子)成为基本的家庭结构。家教比较好的家庭,孩子比较懂礼貌,但是由于家长多数没有受过专门的礼仪教育,对孩子的家庭文明礼仪教育水平较低。而相当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等不良习惯。所谓“富二代”“官二代”等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气已经成为一个被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

二、《纲要》制定的重要依据

(一)相关政策要求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相关精神和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等部分阐述了与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相关的精神和要求,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个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从不同侧面把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到了国家教育战略层面。这种教育战略的确立,是研究制定本《纲要》的战略依据。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相关精神和要求

《意见》指出:“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这是对我国未成年人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的正确判断和基本结论。这个最基本的正确判断和结论是研究制定本《纲要》的基石。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中,要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这对在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

(二)部分地方和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北京作为全国的首善之区,非常重视对中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上世纪90年代,北京市朝阳区的呼家楼小学、花家地实验小学等学校就开始探索礼仪、礼貌、礼节的“三礼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北京市奥运教育领导工作小组办公室非常重视中小学生的礼仪教育,笔者作为时任常务副主任,策划并组织礼仪教育专家,编写出版了《小学生礼仪》《中学生礼仪》和《大学生礼仪》读物,并进行了礼仪教师培训,为奥运会营造出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氛围,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积极评价。北京奥组委、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还联合举办了“首都青少年学生文明礼仪伴我行”启动仪式。由朝阳区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礼仪 礼貌 礼节》(1-8册)被正式纳入北京市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

2009年以来,重庆市云阳县将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作为 “整体提高市民素养、提升城市文明品位”的重要抓手,建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为主导,县教委为主体,学校为主阵地,部门、乡镇、社区共同参与的“三主一共”育人机制,在全县中小学实施了以“文明礼仪进课堂”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实践活动。

多年来,河北省任丘市以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点,从引导教育学生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入手,以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今,任丘市中小学礼仪教育已经形成了“以礼仪常识为主线,融德育、美育、健康心理素质教育于一体”的结构模式,任丘市中小学的德育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礼仪教育已经成为沧州市中小学德育的一面旗帜。

(三)礼仪教育专家的参与和指导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为了研究和制定《纲要》,从科学性和可行性出发,组织中国伦理学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会、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北京市朝阳区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重庆市云阳县教师进修学院、河北省任丘市教育局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五位中小学礼仪教育专家参与了《纲要》研究和起草的全过程。在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主要领导的亲自主持下,经过听取专家汇报,反复而热烈的讨论,达成了研究和起草《纲要》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纲要》起草的思路和初步框架,5位专家根据各自的优势,分工执笔起草相关部分,形成初稿,再经过集体讨论,修改出第二稿。然后,对《纲要》文本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推敲和斟酌,形成送审稿。最后,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后,提交教育部领导研究、审批,并以教育部文件形式正式下发。

三、《纲要》的功能定位和适用范围

(一)《纲要》的功能定位

考虑到全国基础教育条件和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尤其是中小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差异性的客观存在,《纲要》的主要功能定位为宏观业务指导。主要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实施途径和组织实施六个方面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以适应全国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公共政策性需要,核心价值取向是既要提高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水平,又不增加中小学生的负担。根据教育部的职能和工作权限,重点工作和实施主体放在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这为各地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实施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提供了政策性依据,并为各地和各学校创造性开展工作预留了充分的发挥余地,体现了文明礼仪教育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结合。

(二)《纲要》的适用范围

《纲要》确定的文明礼仪教育受教育主体是中小学生群体,其次是教师(含学校行政干部、职工)群体。为了使教师在文明礼仪教育过程中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对礼仪教师、班主任和各学科教师都提出了学习和研究礼仪教育的要求。最后,为了提高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水平,《纲要》还对学生家长乃至全社会配合中小学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提出了希望和建议。同时,《纲要》中的中小学包括民办中小学。高中指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等职业学校。对职业高中开设礼仪教育专业和独立设置的礼仪学校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四、《纲要》提出的指导思想

《纲要》所提出的指导思想,从政治理念层面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从文化理念层面要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和吸收借鉴世界有益文明成果;从生理和心理理念层面要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教育理念层面要求遵循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从质量理念层面要求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礼仪素养;从终身教育理念层面要求为中小学生的文明生活和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五、《纲要》确定的基本原则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般原则,这也是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的原则。重点强调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目的在于防止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脱离学生的年龄和生活实际,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

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也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一般原则,同样适用于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这里强调的是,“在教育学生学习文明礼仪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文明礼仪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其目的在于使礼仪教育“内化于心、外表于行”,防止礼仪教育的形式主义、知行不一。

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是非常适合文明礼仪教育的工作原则。《纲要》指出:“文明礼仪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这里强调的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合作开展礼仪教育的整体效果,通过“小手拉大手”“大手拉小手”,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整体效应。

六、《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

《纲要》没有分开表述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任务,而是采取了目标分层的政策思路,将其分成总目标和分目标2个层次,使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目标更加清晰,便于各地和学校贯彻执行。其中,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了解”“知道”“懂得”“掌握”和“做到”五个不同水平的目标要求,尤其还把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上升到了“学会做人”的高度。在分目标中,又细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层次,强调了各个学段文明礼仪教育的目标顺序和重点任务。

七、《纲要》确定的主要内容

《纲要》提出:“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体系,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实践性。”主要强调正确处理内容选择的心理学依据和知识内在逻辑的相互关系,这是教育内容体系组织的根本性和规律性问题。《纲要》按照“以人为本”理念把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主要内容划分为两类:一是个人礼仪,一是交往礼仪。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先把自身做好,就有了交往的基础,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又促进个人追求文明做人。《纲要》还分别对小学1-3年级和4-6年级、初中生和高中生规定适应其年龄特征的内容。不同学段的内容各有重点,便于学校和教师组织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教育内容安排体现了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先直观后抽象,螺旋式上升的内在知识逻辑,符合中小学生的思维逻辑、认知逻辑和活动逻辑特点。主要内容很好地处理了文明礼仪教育的继承和创新、理论和现实、知识和行为等辩证关系。除此之外,还特别注意解决中小学生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不文明问题,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内容的安排并不等于具体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而是为组织课堂教学和相关的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性意见,使文明礼仪教育教学工作有一个相对规范的要求和参考大纲。

八、《纲要》确定的实施途径

为了使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工作能够很好地贯彻落实《纲要》,首先强调“学校要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文明礼仪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注重提高文明礼仪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后,着重提出了课堂教学、日常管理、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教师模范引领五种实施途径。

在课堂教学实施途径中,强调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等课程中涉及文明礼仪的内容要重点讲述。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其他课程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适时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这里所说的“适时”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贯穿文明礼仪教育要选择和把握好时机。《纲要》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这里所说的“有条件”,是指地方和学校是否重视,办学基本条件、师资条件、开展礼仪教育是否有经验积累等。“利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有四层含义: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部分课程设置的权力下放到地方和学校,使地方和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可以考虑把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从课程设置上满足文明礼仪教育的客观需要;二是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整合当地和学校的礼仪教育课程资源,积极组织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教学工作。三是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和学校,在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为学生免费提供礼仪教育读物,为实施礼仪教育课堂教学提供载体保障;高中阶段出台相关政策,学生可自愿购买礼仪教育读物,以满足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四是如果有些地方和学校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本地区、本学校的办学特色,可以考虑把文明礼仪教育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或者必修课,但是必须经过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并征得家长和学生的同意。

在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实施途经中,强调各地各校要根据《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要求,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里所说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德育管理、学生管理、教师管理、生活管理等各个环节,目的是使文明礼仪教育常态化和规范化。这里所说的“强化”,是指提升高度、加强力度、增加亮度、落实效度。

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实施途径中,一是要求不断开辟和拓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空间,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这里所说的“空间”主要指教室、广场、操场、走廊、墙壁等形式。二是列举了采取讲故事、做游戏、知识竞赛、文艺演出、辩论会等形式,各地和学校可以结合实际丰富和完善文明礼仪教育的形式;三是抓住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校园典礼等契机,利用挂图、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园网站、图书阅览室等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四是提出了“两个充分”,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校团委、少先队、学生会、社团组织、业余党校等团体组织的作用。

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实施途径中,着重强调的是“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提出要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福利院、旅游景点、部队营地等场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强调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在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实施途经中,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文明礼仪,通过教师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促进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这就凸显了中小学教师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教师文明意识、专业知识和行为规范对学生的榜样和潜移默化的作用。

九、《纲要》制定的组织实施策略

《纲要》提出了五条重要的组织实施策略。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

首先,明确文明礼仪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指出“文明礼仪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目的在于阐明文明礼仪教育属于中小学德育工作范围,并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也是从另一个侧面推进多年来实施的素质教育。其次,强调文明礼仪教育的工作地位,不是可有可无,而是要提高认识,制定专项规划,纳入每年度的具体工作计划,是一项必做的重要工作。再次,要保障文明礼仪教育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的长效机制。这一政策对于组织实施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极为重要!各地和学校要根据文明礼仪教育整体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配置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最后,提出了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其目的在于实现文明礼仪教育的典型引路。

(二)全员参与,注重实效

首先,强调了文明礼仪教育实施主体的全员性,即全体教师要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都应成为文明礼仪教育的实施者。其次,明确指出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这实际上是要求开展中小学教师的礼仪教育和培训。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我国在岗的中小学教师在大学学习期间,由于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开设教师礼仪课程,他们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教师礼仪教育,不完全熟悉规范的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所以,要对教师进行礼仪教育培训,以提高教师礼仪的专业水准。

(三)开发资源,丰富内容

强调要充分整合和运用各地已有的教育资源实施文明礼仪教育。这里所指“已有的教育资源”包括与礼仪教育具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已有的相关教育资源。同时,要求通过建设专题网站,制作多媒体课件、音像制品,编写读物等多种形式开发资源,丰富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这里特别提到的“编写读物”,而不是编写教材,是因为编写教材比较严肃、正规,同时怕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虽然现在全国各地编写了许多中小学礼仪教育读物,但《纲要》中没有明确涉及推荐现有的某个或者某几个版本读物在全国试用等敏感问题。现在各地编写的文明礼仪教育读物都是在《纲要》颁布以前编写的,在客观上不完全符合《纲要》的精神和要求。

(四)加强督导,完善评价

首先,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把文明礼仪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定期对学校进行督导检查。其次,要求把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情况作为工作考核的内容。再次,要求对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鼓励先进。最后,要求把文明礼仪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体系。其目的是把文明礼仪素质的提高纳入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范围,形成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五)各方协作,形成合力

上一篇:“雨季三防”安全措施实施方案下一篇:《戴小桥全传》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