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计算习题

2024-10-18

简便计算习题(共8篇)

1.简便计算习题 篇一

五年级数学简便计算练习卷

6.9+4.8+3.1 0.456+6.22+3.78 15.89+(6.75-5.89)

4.02+5.4+0.98 5.17-1.8-3.2 13.75-(3.75+6.48)

3.68+7.56-2.68 7.85+2.34-0.85+4.66 35.6-1.8-15.6-7.2

3.82+2.9+0.18+9.1 9.6+4.8-3.6 7.14-0.53-2.47

5.27+2.86-0.66+1.63 13.35-4.68+2.65 73.8-1.64-13.8-5.36

47.8-7.45+8.8 0.398+0.36+3.64 15.75+3.59-0.59+14.25

66.86-8.66-1.34 36.8-3.9-6.1 32+4.9-0.9

25.48-(9.4-0.52)3.9-4.1+6.1-5.9 15.02-6.8-1.02

32+4.9-0.9 146.5-(23+46.5)9.43-(6.28-1.57)

4.8+8.63+5.2+0.37 5.93+0.19+2.81 1.76+0.195+3.24

2.35+1.713+0.287+7.65 1.57+0.245+7.43 6.02+3.6+1.98

0.134+2.66+0.866 1.27+3.9+0.73+16.1 7.5+4.9-6.5 3.07-0.38-1.62 1.29+3.7+2.71+6.3 8-2.45-1.55

3.25+1.79-0.59+1.75 23.4-0.8-13.4-7.2 3.2+0.36+4.8+1.64

1.23+3.4-0.23+6.6 12.7-(3.7+0.84)36.54-1.76-4.54

14-7.32-2.68 2.64+8.67+7.36+11.33

(2)小数乘法计算

0.25×16.2×4(1.25-0.125)×8 3.6×102 320÷1.25÷8

3.72×3.5+6.28×3.5 1 4.8×7.8+78×0.52 0.8×100.1

5.6×13.1-15.6-15.6×2.1 4.2÷3.5 7.09×10.8-0.8×7.09

18.76×9.9+18.76 3.52÷2.5÷0.4 56.5×9.9+56.5

515.6×13.1-15.6-15.6×2.1 4.8×7.8+78×0.52 4.2÷3.5

4.8×100.1 56.5×9.9+56.5 7.09×10.8-0.8×7.09

18.76×9.9+18.76 3.52÷2.5÷0.4 320÷1.25÷8

9.6÷0.8÷0.4 4.2×99+4.2 15.2÷0.25÷4 0.89×100.1

17.8÷(1.78×4)0.49÷1.4 1.25×2.5×32 3.65×10.1

3.83×4.56+3.83×5.44 9.7×99+9.7 3.14×0.68+31.4×0.032

27.5×3.7-7.5×3.7 8.54÷2.5÷0.4 0.65×101 3.2×0.25×12.5

(45.9-32.7)÷8÷0.125 5.6÷1.25÷0.8÷2.5÷0.4 4.36×12.5×8

7.2×0.2+2.4×1.4 8.9×1.01 7.74×(2.8-1.3)+1.5×2.26

3.9×2.7+3.9×7.3 18-1.8÷0.125÷0.8 12.7×9.9+1.27

21×(9.3-3.7)-5.6 5.4×11-5.4 4.5÷1.8 4.2÷3.5

63.4÷2.5÷0.4 4.9÷1.4 3.9÷(1.3×5)930÷0.6÷5

7.7+1.54)÷0.7 2.5×2.4 2.7÷45 15÷(0.15×0.4)

0.35×1.25×2×0.8 32.4×0.9+0.1×32.4 15÷0.25

(2.5-0.25)×0.4 9.16×1.5-0.5×9.16 3.6-3.6×0.5 70÷28

0.8×(4.3×1.25)3.12+3.12×99 28.6×101-28.6

0.86×15.7-0.86×14.7 2.4×102 2.31×1.2×0.5 7.6×0.8+0.2×7.6 0.85×199 0.25×8.5×4 4.6÷3.5

1.28×8.6+0.72×8.6 12.5×0.96×0.8 10.4-9.6×0.35 0.25×36

0.25×0.73×4 0.32×403 46×57+23×86 0.79×199

13.7×0.25-3.7÷4 2.22×9.9+6.66×6.7 2.3×16+2.3×23+2.3

101×0.87-0.91×87 10.7×16.1-15.1×10.7 3.65×4.7-36.5×0.37

1、判断题。

(1)0.001×1000=10()(2)15.6÷100=1.56()(3)0.207的小数点向右最多移三位,所以0.207最多只能扩大1000倍.()

2、单选题。

(1)把40.28去掉小数点变成整数,原数就()

A、缩小100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2倍

D、扩大2倍(2)把0.02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再向右移动三位得()

A、2

B、0.2

C、20

D、200(3)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先向右移动五位,再向左移动三位,那么移动后的小数比原小数()

A、扩大3倍

B、扩大100倍

C、缩小1000倍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文字。

(1)把0.43扩大_________倍是430。把0.1_

倍是0.01。

把10.45扩大100倍是_________,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是_________。(2)0.54扩大100倍是_________,再缩小1000倍是_________。

(3)有甲、乙、丙三个数,若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乙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得到的两个数正好与丙数相等,若丙数是7.04,则甲数是_________,乙数是_________。(4)把62.9缩小10倍,小数点向_________移动_________位是_________;缩小100倍,小数点向_________移动_________位是_________;缩小1000倍,小数点向_________移动_________位是_________。

(5)去掉84.2的小数点,原数就_________。把84.2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后是_________,所得的数比原数大_________倍。

4、在○里填上“×”或“÷”,在()里填上适当的整数。

○()=0.918.46○()=8460

4.7○()=0.47 80○()=800

10.1○()=1.01

0.507○()=5.07 70○()=0.7

()○10000=170 9.14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52.7×1000=()

24.7÷1000=()1.3×10÷100=()3.5×100=()

1.06÷10=()

23.7÷100×1000=()7.4×100=()

0.09×1000=()0.02÷10×100÷1000=()0.5÷1000=()

8.2×100=()

50÷1000×10÷100=()52.7×1000=()

24.7÷1000=()1.3×10÷100=()

6、填上适当的数。

7、填空

(1)把0.011扩大10倍,得();把0.011扩大100倍,得();

把0.011扩大1000倍,得().

(2)把530缩小10倍是();把530缩小100倍是();

把530缩小1000倍是().

(3)()扩大100倍是0.2.

4扩大()倍是100. 8.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把0.08扩大100倍是0.08。

()(2)三位小数比两位小数大。

()(3)2缩小1000倍就是2÷1000.()(4)甲数的100倍等于乙数的100倍。

()

9、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5.2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

①扩大了100倍

②缩小了100倍

③大小不变(2)把7.1的小数点向()移动()位是0.071.

①左

②右

③二

④三(3)把0.06缩小10倍是().

①0.006

②0.6

③6(4)甲数扩大10倍()甲数增加9倍.

①大于

②等于

③小于

10、计算

1.2×10=

3.9×100=

6÷10= 1.2÷10=

3.9÷100=

6÷100= 3.17×10×10=

3.17÷10÷10= 3.17×10÷10=

3.17÷10×10=

11、应用题

(1)每一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5千克.1吨小麦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2)某地平均每10千克海水含盐0.3千克.100千克海水含盐多少千克?

(3)一个游乐场原来面积是0.056公顷,现在的面积比原来扩大10倍,现在面积有多少平

12、填空:

1t=()kg()g=1kg 1km=()m 1m()dm()cm=1m 1l=()ml 1m2=()dm2 1dm2=()cm2 0.85m=()cm 20.06t=()kg 4850m=()km 500kg=()t 3.07l()ml 4030ml=()l 0.7 m2=()dm2 3.05元=()分 21.3kg=()t 85mm=()cm 45000kg=()t 75mm=()cm 5400g=()kg 7050m=()km 984m=()km 657cm=()m 0.845dm=()m 0.784t=()kg 3.08t=()kg 9m=()cm 10 m2=()dm2 1.25kg=()g 3.05m=()km 9.4cm=()m 33ml=()l 1505kg=()g 6601m=()km 15t3kg =()t 4150ml=()l 260 cm2=()dm2 5.2m=()dm 7.4kg=()g 12.5m=()km 62g=()kg 6角=()元 2t=()kg

13、把下列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72000 355280000 198400 69000000

14、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9t56kg=()t 6km32m=()km 5m47cm=()m 6kg5g=()kg 12m225dm2=()m2 1吨30千克50克=()吨

15、改数

(1)下面的数,去掉小数点,各扩大多少倍?

0.6

2.05

0.275

37.307

(2)下面的数,把小数点都移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各缩小多少倍?

5.8

25.25

700

2.简便计算习题 篇二

“简便计算”是指学生能够根据算式的特点, 依据运算律或性质, 在不改变运算结果的前提下灵活处理运算顺序, 使运算达到简便易算.简便计算的过程能够反映学生思维的多种品质, 如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但是当今的简便计算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目标单一化

传统的简便计算仅仅作为一种计算技巧, 作用在于对运算律或性质的巩固运用, 其教学的目标仅仅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层面上, 对于“问题解决”、“数学思考”、“情感与态度”层面不够重视, 甚至忽视了.教师往往通过大量繁杂的简便计算题目进行机械重复的练习, 达到巩固内化运算律或性质的目的, 教学目标单一化.

2. 运算律或性质的教学与简便计算教学断层

运算律或性质的教学和简便计算的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简便计算教学是立足于运算律或性质基础上的算法简便化的过程, 简便计算是对运算律或性质的综合应用过程, 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的能力.而传统上将教学运算律和简便计算孤立起来, 教师往往是本末倒置的:对于运算律或性质一带而过, 更谈不上让学生探索了, 然后不厌其烦地讲解例题, 让学生做练习.学生成了计算的奴隶, 学生是为了简算而简算.

3. 学生简算意识淡薄

“简算意识”是指面对一个运算问题, 能从多个角度, 产生多种拓展运算途径联想, 并灵活、合理地选择简算方法, 获得运算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 是学生自发的行为.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过分地着重于简算技能的训练, 忽视了对于学生简算意识的培养, 因此对于一道可以简便运算但又没作要求的题目, 绝大多数学生往往按部就班计算, 久而久之, 便造成了学生简算意识的淡薄.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简便计算教学的策略

1. 有机整合教学目标, 实现教学目标多元化

《数学课程标准》对简便计算的要求是“探索和理解运算律, 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其实这句话是对简便计算教学中“知识与技能”和“解决问题”这两个目标的规定.经历运算律的探究过程对于每名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在探究的过程中, 他们不但知道了“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知道了“为什么”, 实现了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飞跃.但是, 新课程背景下的简便计算教学还应该注重“数学思考”和“情感态度”的培养, 通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简便计算带来的方便之处.只有这样, 我们的简便计算教学才是丰盈的、饱满的.

2.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实现学生简算意识的提高

(1) 设置对比情境.在实际的教学中, 要让技能上升为意识, 一种自觉的行为, 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一个长期的引导过程.教学过程中要把简算意识贯穿教学全过程, 帮助学生理清简便计算的解题方法, 建构一种新型的思维方式, 即看到一道四则混合运算后, 在没有“简便计算”要求提示的前提下, 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联想, 然后能够根据题目的特点, 自主判断是否能够简算, 最后确定最优、最合理的方法, 计算出结果.这种思维方式能将四则混合运算与简便计算形成一种连接, 即首先确定获得正确答案的多种途径, 然后通过合理选择, 从而以最优化途径获得结果.如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教学, 出示例题11.45+77.88+8.55+2.12,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 然后板演不同计算方法并提问: (1) 有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产生多种联想, 开拓运算途径.) (2) 你觉得哪一种计算方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选择合理运算途径, 优化运算过程.) 学生从实例中感知:运用简算方法可以避繁就简, 既提高了运算速度, 又能提高运算正确率.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简算的积极情感体验, 为简算意识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然后出示练习: (1) 5.36+4.981+10.64+6.019; (2) 10-4.35-2.65.做完后同桌交流, 互问:有几种运算方法?打算选择哪一种?为什么?这样互问, 目的是不断强化混合运算与简便计算建构起的联结, 在这样的不断训练中, 让学生形成“看到题目, 产生多个联想, 合理选择方法, 反馈计算结果”这样的思维方式.

(2) 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巩固简算技能和形成良好的简算意识.考查学生简便计算的能力水平绝对不是通过大量繁杂的题目实现的.因此在平时的作业中, 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运用简便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时不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 而是让学生自觉运用相应的运算律或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这样能够避免学生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式———只有看到“简便”才简便, 从而培养了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

3. 改变评价方法,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算法多样化”的同时, 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勤于探索算法的“最优化”, 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选择适当的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并给予适当的评价, 毕竟数学本身是追求优化的.但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基础是有差异的, 教材或教师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的, 但对于学生而言未必就是喜欢的、能接受的例如简便计算16×125时, 教师往往强调将125和8结合, 这样能够凑成1000, 采用16×125=2× (8×125) , 而有的学生采用16×125=4× (4×125) 时, 教师认为不对, 其实这样的简便也未尝不可.

3.“简便计算”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初步学会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简便计算,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

2、在老师的帮助下,积累学习的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书包76元 文具盒14元 足球44元 球拍36元

(1)从图中你可以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2)小明拿了100元钱,想购买两种不同的商品,他可能会购买哪些商品呢?还剩多少钱?

(3)讨论发现规律:

书包、文具盒 100-76-14=100-(76+14)

足球、文具盒 100-44-14=100-(44+14)

球拍、文具盒 100-36-14=100-(36+14)

足球、球拍 100-44-36=100-(44+36)

(4)建立模型。

师:你能模仿上面的等式举一些例子吗?想一想,我们用一个什么样的形式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呢?

[学生独立思考着,纷纷动笔写……]

生1:语文-数学-英语=语文-(数学+英语)

生2:□-△-○=□-(△+○)

生3:a-b-c = a-(b+c)

师:观察这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跟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5)记录成果,培养习惯。

师指导学生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书39页,教给学生做学习笔记的习惯。

你们发现了减法中一个很重要的规律,人们通常应用这个规律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将教材重组,以引起学习兴趣,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发现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交给学习方法又是极其重要的。鼓励独立思考,然后才是同伴互助。这里的记录要求是首先记录自己的成果,然后记录a-b-c = a-(b+c),意图使学生从小学会悦纳自己,欣赏同伴,又达到推广规律的目的。】

二、运用规律,灵活解题。

1、练习:213-69-31 790-79-121 173-36-64

师:你能应用发现的规律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把69和31相加?

2、解决问题:

人民代表选举中共计有效票482张,其中反对票47张,赞成票382张,弃权票多少张?

全班练习,指名板书,做完后交流。

板书:

3、引领思考:

师:观察这三位同学的板书,你们想说些什么?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观察的人,一定会在脑海里产生许多问题,是这样的吗?

生1应用发现的规律计算,为什么算得这样慢?生2为什么按照运算顺序来计算?生3为什么算得这样快?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看来,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做题之前要先审题,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择算法。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小坡度的训练,然后设置障碍,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引起思维冲撞,结合具体情况感受“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灵活选择算法”的内涵。】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基本训练

1)书41页练习七1题

2)书39页做一做1

2、解决问题

3、看书,回顾。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设计练习,努力养成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让每个学生收到良好的教育,且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的责任。】

四、全课总结,注意积累

如何灵活的选择计算方法?——认真审题,观察数据特点。

教学反思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关于“简便运算”,教材改变了以往简便计算以介绍算法技巧为主的倾向,着力引导学生将简便计算应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例1讨论的是连减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我根据自己对课标、教参的学习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将教材进行重组,例题的设计通过创设“购物”情境,着重突出了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在朴素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体会到一种数学思想,初步培养学生建立符号感的意识和发现规律的能力。然后在练习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设置问题障碍482-47-382,辨析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按运算顺序计算”,也可以“先减第二个减数,再减第一个减数”,至于哪种方法更简便,要看具体的数据特点,不能依赖于思维定势,一概而论。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并且学会“数学地”思考,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我努力向学生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简便运算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我在教学中,将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融为一体。这样既能让实际问题的生活背景成为学生理解简便计算方法及其算理的经验支撑,又能使解决问题能力与计算能力的培养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同时,我还注重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保持对数学的热爱。

附本课人教社教材

4.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题 篇四

1、用简便方法计算

585+189+215 248+146+154 768-274-126

5.85+1.89+2.15 24.8+14.6+15.4 5.85-1.75-0.252、火眼金睛辩对错

(1)12.45-1.35-0.65(2)21.32-(6.32+8.3)=12.45-(1.35+0.65)=21.32-6.32+8.3 =12.45-2

=15+8.3 =10.45

=23.3

3、用简便方法计算

27.3+73.2+72.7

42.5-22.17-7.83

3.8+1.37+6.2+12.63

(15.28+28.99)+20.724、解决问题

某天早上气温是6.5℃,中午气温比早上升高了3.1℃,晚上比中午降低了4.5℃,请问这天晚上的气温是多少?

5、火眼金睛辩对错

(1)整数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同样适用()(2)4.72+0.1-4.72+0.1=0()

(3)计算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有0的要把0去掉()(4)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一定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6、妈妈买水果花了5.8元,买蔬菜花了2.6元,买鱼花的钱比水果和蔬菜的总和还多5.2元,买鱼花了多少钱?

7、崂山小学的同学利用周日采集树种,第一周采集2.8千克,第二周采集比第一周的少0.13千克,两周一共采集了多少千克?

8、小明爸爸买了一瓶色拉油,连瓶共重3.4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瓶重1.9千克,你知道这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瓶有多重?

9、小芳去书店买书,付了30元,找回了26.4元,小芳发现售货员多找给了她21.8元,问售货员实际应该找给小芳多少钱?这本书的价钱是多少?

一、基本练习★1.口算。

0.6+0.34 0.65-0.15 1-0.32 0.44+0.26 10-0.25 3.85+4.1 1.8+8.2 0.7-0.5 5.4-1.7 0.99+0.1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51+3.53+0.49-15.4-1.47

14.27-9.62-4.38

18.3+4.7-2.81-7.19

17.5-3.56+6.44 120.39-87.62-12.38 8.53-2.72+3.28

17.5-3.56-6.44 120.39-12.38+87.62 8.53-2.72-3.28

93.77-(13.77+5.9)

(6.125-2.75)-(1.25-0.875)

75-18.3-7.08-9.6

28.59-3.68-3.59

二、综合运用

1.一个竹竿露出水面部分为3.6米,比在水中部分短1.4米,这根竹竿长多少

2.小明用10元钱买了1支2.35元的圆珠笔、一本4.05元的笔记本和一块0.65元的橡皮,还剩多少元?

5.简便计算习题 篇五

一、计算下面各题

- 111 ÷ 37(121 - 111 ÷ 37)× 5 280 + 650 ÷ 13 45 × 20 × 3 1000 -(280 + 650 ÷ 13)(95 - 19 × 5)÷74(120 - 103)× 50 760 ÷ 10 ÷ 38(270 + 180)÷(30 - 15)707 - 35 × 20(95 - 19 × 5)÷74

19×96-962÷74 10000-(59+66)×64 5940÷45×(798-616)(270 + 180)÷(30 - 15)

(315×40-364)÷7 12520÷8×(121÷11)(2010-906)×(65+15)707 - 35 × 20

50+160÷40(58+370)÷(64-45)120-144÷18+35 347+45×2-4160÷52(58+37)÷(64-9×5)95÷(64-45)178-145÷5×6+42 420+580-64×21÷28 812-700÷(9+31×11)(136+64)×(65-345÷23)85+14×(14+208÷26)121 - 111 ÷ 37(120 - 103)× 50(284+16)×(512-8208÷18)120-36×4÷18+35(58+37)÷(64-9×5)45 × 20 × 3(121 - 111 ÷ 37)× 5 280 + 650 ÷ 13 1000 -(280 + 650 ÷ 13)760 ÷ 10 ÷ 38 9846-87×(360÷60)508×345÷(1526-1521)(124-85)×12÷26(59+21)×(96÷8)325÷13×(266-250)140-90÷5+678

二、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4分)

49×102-2×49 125×76×8 103×32 41000÷8÷125 6756-193-207 5824÷8×(85-78)840÷28+70×18 794-198 68×25 72×125 97×360+3×360 384+98×25×4 724+26×24+724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12分)

756-193-207 101×92 4800÷25÷4 88×125 428×50+71×50+50 98×134(加减法接近整百数的简算)

184+98 695+202 864-199 738-30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380+476+120(569+468)+(432+131)(减法的简算,重点:运算符号变化的处理)

256-147-53 373-129+29 89-(89+74)456-(256-36)(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重点:一个因数分成两个因数的处理)28×4×25 125×32×25 9×72×125(乘法接近整百数的简算)102×35 98×42(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26×39+61×26 356×9-56×9 78×101-78 52×76+47×76+76 134×56-134+45×134 99×55+55(乘法分配律的综合运用)

48×52×2-4×48 25×23×(40+4)999×999+1999

四、综合练习: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32×(25+125)(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178×101-178(375+1034)+(966+125)(2130+783+270)+1017 99+999+9999+99999 88×125 7755-(2187+755)2214+638+286 3065-738-1065 899+344 102×76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497-299 2370+1995 25×(24+16)3999+498 1883-398 12×25 75×24 25×32×125 79×42+79+79×57 138×25×4(13×125)×(3×8)(12+24+80)×50 704×25 178×99+178 25×32×125 32×(25+125)88×125 102×76 58×98 58×98 178×101-178 84×36+64×84 75×99+2×75 8100÷4÷75 16800÷120 83×102-83×2 50×(34×4)×3 25×(24+16)704×25 7300÷25÷4 98×199 123×18-123×3+85×123 178×99+178 75×24 138×25×4 79×42+79+79×57 7300÷25÷4 8100÷4÷75(13×125)×(3×8)16800÷120 30100÷2100 32000÷400 49700÷700(12+24+80)×50 1248÷24 3150÷15 4800÷25 21500÷125 123×18-123×3+85×123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181+2564)+2719(2130+783+270)+1017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375+1034)+(966+125)99+999+9999+99999 7755-(2187+755)2214+638+286 3065-738-1065 899+344 2357-183-317-357 2365-1086-214 497-299 2370+1995 3999+498 50×(34×4)×3 1883-398 12×25 84×36+64×84 75×99+2×75 83×102-83×2 98×199

五、脱式计算:

128+35×3 700-125×3 330÷5+46×7 104×9-72÷8 145-150÷2+23 984÷6×3 18×5+522÷3 48×3+240×2 89×2+86 450÷5+29×6 784÷8+105×4 252÷9÷(11-4)560÷4-630÷7(210+630)÷7 522÷(328-319)+42(42+18)×(56-26)162÷6-96÷8 305×(400-395)-278 149×5+520×4 900÷(15÷3)58×(6×4)÷29 3+(289-198)×2 7362÷9×7 953-180×5 64×8+78× 22(439+725)÷68 388÷9-668÷4 26×4-425÷5(100-51)÷17 40×(5+3)

(135+65)÷(15-7)(37×15-55)×8(445÷5+172)×18 300-(76+40×3)(279+32×15)×64(488+32×5)÷12 45+55÷5-20 12×(280-80÷4)400-225÷5+14

5156+187÷17×9 325÷13×(266-250)(242+556)÷14×8(105+24)×15÷3 175+280÷40-25(205-101+152)÷8(160+880)×20 550+230×62÷31 4000÷25-13×12

六、简便运算

199999 + 19999 + 1999 + 199 + 19 9999× 2222 + 3333× 3334 56× 3+56× 27+56× 96-56× 57+56 98766× 98768 - 98765× 98769

七、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题

6.简便计算习题 篇六

一、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同一级运算(只有乘除或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带符号搬家”。

(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a÷b÷c=a÷c÷b ,a×b÷c=a÷c×b,a÷b×c=a×c÷b,)12.06+5.07+2.9430.34+9.76-10.3425×7×

434÷4÷1.71.25÷25×0.8102×7.3÷5.1二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没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在加号后面直接添括号,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在减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加,现在就要变为减;原来是减,现在就要变为加。

a+b+c=a+(b + c),a+b-c=a +(b-c),a-b+c=a –(b-c),a-b-c= a-(b +c)933-15.7-4.341.06-19.72-20.283.29+0.73-2.29+2.27

7.325-(5.325+1.7)3.29-0.73-2.27 7.325-(5.325+1.7)7.325-(5.325-1.7)

B、当一

运算,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在除号后面添括号时,括到括号里的运算,原来是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

a×b×c=a×(b×c), a×b÷c=a×(b÷c), a÷b÷c=a÷(b×c),a÷b×c=a÷(b÷c),700÷14÷518.6÷2.5÷0.41.96÷0.5÷41.06×2.5×

47÷0.25÷47÷0.125 ÷83.9÷(1.3×5)

三A、当一个计算题只有加减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加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加现在还是加,是减还是减。但是将减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加,现在要变为减;原来是

1减,现在就要变为加。(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a+(b + c)= a+b+ca +(b-c)= a+b-ca –(b-c)= a-b+ca-(b +c)= a-b-c;19.68-(2.68+2.97)5.68+(5.39+4.32)19.68-(2.97+9.68)

B、当一个计算题只有乘除运算又有括号时,我们可以将乘号后面的括号直接去掉,原来是乘还是乘,是除还是除。但是将除号后面的括号去掉时,原来括号里的乘,现在就要变为除;原来是除,现在就要变为乘。(现在没有括号了,可以带符号搬家了哈)

a×(b×c)= a×b×c,a×(b÷c)= a×b÷c,a÷(b×c)= a÷b÷c ,a÷(b÷c)= a÷b×c,1.25×(8 ÷0.5)0.25×(4 × 1.2)1.25×(213×0.8)7.35÷(7.35×0.25)

四、乘法分配律的两种典型类型

A,、括号里是加或减运算,与另一个数相乘,注意分配

(32+5.6)÷0.8(2.5-0.25)×0.4(7.7+1.54)÷0.7

B、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0.92×1.41+0.92×8.590.86×15.7-0.86×14.73.5÷0.6-0.5÷0.6

1.3×11.6-1.6×1.33.5×9.9+3.5×0.13.5×2.7+35×0.7

33.5×2.7-3.5×0.732.4×0.9+0.1×32.47.6×0.8+0.2×7.69.16×1.5-0.5×9.16五、一些简算小技巧

A、巧借,可要注意还哦 ,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9999+999+99+94821-998

B、分拆,可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3.2×12.5×251.25×883.6×0.25

C/注意构造,让我们的算式满足乘法分配律的条件

1.8×99+1.83.8×9.9+0.382.6×9.913.5×27+13.5×72+13.5

1.01×9.6102×0.873.5×101-3.53.5×9.93.5×99+3.5

0.67×10.1-6.73.6-3.6×0.50.85×199

0.25×8.5×428.6×101-28.62.4×102

0.25×360.125×3.2×2.535×40.2

2.31×1.2×0.515÷0.252.5×2.435×40.2

0.125×8.80.25×0.280.125×3.2×2.5

28×21.6-2.8×165.6×1.7+0.56×83

请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0.25×4÷0.25×44.9÷3.5

3.29+0.73+2.272.7÷45

7.325-3.29-3.3250.35×1.25×2×0.8

3.29×0.25×463.4÷2.5÷0.44.9÷1.4

7.小学数学简便计算错误成因分析 篇七

一、混淆运算法则

(一 )易错点分析

1. 错 题例选 :44 × 50 = (11 × 4) × 50 = (11 × 50) × (4 × 50) = 550 × 200 = 110000.

由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表现形式相似,导致部分学生稍不注意就会用错. 这种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乱套乱用的现象非常普遍,说明学生并没充分理解两条运算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乘法结合律适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连乘的情况下,可以交换数字的运算顺序;乘法分配律则是乘法对于两数之差或两数之和的分配定律. 如上例的情况使用乘法分配律就是不正确的,应当适用乘法结合律或者乘法交换律.

2. 利用运算法则将算式简化是数学简便计算最基本的意义,但为了追求简化算式而错用运算法则也是非常常见的错误.

比如, 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234 × 20 - 34 × 20 = (234 - 34) × 20 = 200 × 20 = 4000. 与这个算式类似,234 ÷ 20 34 ÷ 20 = (234 - 34) ÷ 20 = 200 ÷ 20 = 10也成立. 学生得到了这样化简计算的好处,计算180 ÷ 12 - 180 ÷ 2的时候,就会仿照上例的计算方法,得180 ÷ 12 - 180 ÷ 2 = 180 ÷ (12 - 2) = 180 ÷ 10 = 18,发生了错误. 这种错误的发生是学生理解运算法则不够清楚导致的. 学生不了解: 乘法分配律不能照搬照抄到除法中. 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计算的题型, 假如被除数不同但除数相同,可提取除数;但是如果除数不同,就算被除数是相同的,也不可以提取除数.

再如,31 × 5 × 4可以用乘法结合律来简化计算:31 × 5 × 4 = 31 × (5 × 4) = 620. 有同学以这道题的思路计算64 ÷ 16 ÷ 2,得到64 ÷ 16 ÷ 2 = 64 ÷ (16 ÷ 2) = 64 ÷ 8 = 8. 类似这样的错误非常常见,也是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运算法则造成的. 教学过程中常见的计算错误大都和基本的乘除法运算法则有关.

(二 )解 决思路

1. 这种情况 ,不能简单地依靠套用公式解决问题 , 比如要求学生记住: 乘法分配律适用于括号里是加减法的情况, 而当括号里是乘法时, 运用分配律显然是错误的. 死记硬背定律格式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定律的意义所在. 因此, 教师应当先引导学生明晰两个运算定律之间的差别,从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定义下手,由具体形象的描述加上实例讲解,让学生充分理解二者的异同,找出自身的易错原因并加以避免.

例如:44 × 25 = (11 × 4) × 25 = 11 × (4 × 25) = 11 × 100 × 1100,44 × 25 = (40 + 4) × 25 = 40 × 25 + 4 × 25 = 1000 + 100 = 1100,让学生比较两条定律相异之处 , 以及两条定律代入题目运算之后各自产生的简便程度, 使学生通过分析对比,深入理解两条定律,在以后的习题中避免重蹈覆辙.

2. 帮助学生加深对运算法则的理解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途径. 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举一些具体形象的例题加深学生的印象, 帮助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适用条件. 比如7 × 9 × 6,教师可以打比方:有一些7克重量的小方块,9个排在一起得到一个长条形状,这个长条重量为7 × 9(克); 将6个长条排放在一起,就能够得到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块有63 × 6 = 378克重; 或者总共有9 × 6 = 54个小方块,这些小方块每个重7克,所以共重54 × 7 = 378(克). 所以,7 × 9 × 6 = (7 × 9) × 6 = 7 × (9 × 6). 但对于除法就不一样了. 比如64 ÷ 16 ÷ 2可以理解成有64个鸡蛋 ,由16个小组平分 ,每个小组能分得64 ÷ 16 = 4(个);每个小组有2名同学,每名同学能分到4 ÷ 2 = 2(个)鸡蛋;全部的鸡蛋分给了16 × 2 = 32名同学,所以每名同学分到的鸡蛋个数是64 ÷ (16 × 2) = 64 ÷ 32 = 2(个 ),就是说64 ÷ 16 ÷ 2 = 64 ÷ (16 × 2), 而不是64 ÷ 16 ÷ 2 = 64 ÷ (16 ÷ 2). 其他算式也可以举出对应的实例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算式的意义,也就能够尽量避免类似错误了.

3. 合理设计和安排习题 ,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简 便计算的适用范围和适用规律. 如:

(1)判断下列算式哪些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

1 112 × 4 + 112 × 6 = 112 × (4 + 6)

2 34 × (9 + 5) = 34 × 14

3 7 × r + r × 7 = (7 + 7) × r

4 4 × (21 × 8) = 4 × 21 × 8

(2)请根据运算定律 ,在 ( )里填数.

115 × (20 + 2) = 15 × ( ) + 15 × ( )

2315 × 102 = 315 × ( ) - 315 × ( )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

134 × 56 + 34 × 44

2125 × (8 + 20)

3107 × 12

二、不正确的简算意识

(一 )易 错点分析

1. 学生做题时 ,经常遇到比较大的数字计算 ,例如 :213 × 41 + 65 × 28 这 类题型 ,很多学生对此束手无策 ,只能向老师求助.

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成绩一般的学生眼中,是很难克服的问题. 学习了简便运算后,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遇到可以简便运算的题时, 可以用简便运算的定律很快计算出结果, 遇到无法使用简便运算定律的题目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这也是数学的教学中普遍遇到的问题之一. 其实上例根本不能进行简便运算,但学生的意识中却认为所有题目都可以简便计算. 这是学生意识中形成了思维定式的结果, 加上我们的数学教材模式比较固定, 课后习题总是集中一种类型. 比如,学习了两位数的加法后,习题几乎全是两位数相加的类型题;学习两位数乘法运算后,习题都是两位数相乘的类型题. 这样的好处是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但长期下来就会对学生形成定式影响,使学生照本宣科,现搬现套,不能形成个性的、变通的思维.

2.在实际的练习中 , 很多同学会为了 “ 简算 ” 而简算 , 如43 × (61 + 39) = 43 × 61 + 43 × 39 = 2623 + 1677 = 4300,数学计算的时候,学生认为只有用到简便计算定律才能叫简便计算,是学生错误的简便意识导致的.

3. 在数学运算中 ,简化计算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就是 “ 凑整 ”. 但是,“凑整”的前提是学生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运算定律. 但是,由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过于机械化,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往往 “为了凑整而凑整”. 比如345 - 123 + 132 = 345 - (123 + 132) = 345 - 255 = 90,当出现一些具有一定迷惑性的题目时,学生就可能在计算中不顾计算法则,出现盲目凑整的现象.

(二 )解 决思路

学习了简便运算,无论从规律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能带给学生一些优越感,领略到好处的学生开始主动追求数学运算的简便性. 虽然这种力求简便的心态是好的,可是处理不当, 就会让学生产生“运算必须用定律”的错误思维,导致简单题目复杂化.

所以,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尽可能采取多种方法解题,如上例,可以让学生先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再直接计算一遍,组织学生讨论简便计算定律用在本题为什么反而比不用定律更难,帮助学生加深对简便运算的理解,纠正学生不正确的简便意识.

教师在简便计算教学时,应当以计算教学为背景,不脱离计算教学进行简便计算的教授,将可以简便计算的题和不能简便计算的题并行讲解,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计算题都可以运用简便计算定律,也不是所有习题通过简便计算的方式计算就会变得简便,让学生开动脑筋,学会灵活变通,掌握简便计算的精髓.

简便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定律简化习题的计算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简便计算的意识以及正确运用定律的能力. 避免让学生形成盲目凑整的思维,而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引导学生掌握简便运算的四步解题秘诀:“一找, 二变,三估,四查.”“一找”找的是题目特 征 ,比如55 × 99 + 55,隐藏了55 × 1,让学生通过观察 ,思考突破口 ;“二变 ”变的是运算方式,比如34 × 23 + 66 × 23,引导学生思考:34个23加上66个23,是(34 + 66)个23相加,使题目的简算特征显现出来;“三估”,通过估算结果,增强正确率;“四查”,做完后检查一遍.

三、忽略问题的关键点

(一 )应用题是否存在转折点

很多同学在纯数字计算时一般不会出错,但遇到应用题却往往忽略题中的转折点, 给出错误的计算方式. 最典型的如“蜗牛爬井”问题:井深10米,蜗牛从井底往井口爬,白天爬3米,但夜晚下滑2米,问第几天蜗牛可以爬到井口? 很多学生刚接触到这道题时,从第一天爬3米滑2米开始一直往后算,计算很麻烦,或者有同学干脆放弃解答了. 部分同学发现蜗牛一整天能够上升的距离是3 - 2 = 1(米)的规律,如此简便计算的方法让学生十分兴奋, 于是得到答案:10 ÷ (3 2) = 10(天 ). 虽然这类学生思维比较敏捷 ,但他们却忽略了问题的转折点,也就是在第7天结束时,蜗牛距离井口就只剩3米了,在第8天白天结束时,蜗牛就能够爬到井口了.

要引导学生避免此类错误,教师应帮助学生注意应用题的情境,关注具体情境开始和结束的点,是否在其中会存在情境转折点. 比如上例, 需要注意蜗牛快到井口时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每天上升1米”的规律. 再如汽车相遇的问题,倘若汽车是在两点之间往复运动,就需要非常注意汽车在转折点时的运动规律.

(二 )数学规律把握是否到位

几乎每名学生都遇到过这个问题: 从1到99的自然数相加,和是多少? 多数学生遇到该问题时感到束手无策,经点拨茅塞顿开,得出1 + 2 + 3 + … + 99 = (1 + 99) + (2 + 98) + … + (50 + 50) = 100 × 50 = 5000. 这类错误是学生对于数学规律把握不牢靠导致的.

应对这类错误,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向学生解释数字的规律,提示学生数学规律适应的范围,并且注意学生出错的频率, 及时纠正. 如果不能及时帮助学生发现错误, 制止错误,学生可能会养成错误的习惯,纠正错误就会变得困难. 可以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总结错题原因,将练习中的错误及时记录下来, 经常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帮助学生提升对数学规律的认识和理解,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手段.

四、结语

8.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106-02

走上讲坛十多年,以前对计算没有做过深入的探究,总觉得计算重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尤其是简便计算套用一下运算定律就解决了,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太大的价值。但通过近几年连续担任小学数学高段教学,我发现这样一些现象:现象一,当学生在四年级学完“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之后,学生脑海中自然就有了这样的“定势”:认为一个数减去两个数,只有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才是简算,于是在练习时,有一部分学生就会出现这种情况:6.73-1.37-3.73=6.73-(1.37+3.73),而不会用6.73-3.73-1.37。很多学生对减法性质的逆用感到很困难,如会出现9.62-(0.62+4.5)=9.62-0.62+4.5=13.5;25.48-(7.48-4.52)=25.48-7.48-4.52=13.48。现象二,学生对题目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的题,大部分都能准确运用,如:13.4×99+13.4=13.4×(99+1),但在文字题中如果出现101个13.4减去1个13.4,生列式为13.4×101-13.4×1,可是计算时却选用常规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很少使用简便计算。现象三,学生在简便计算中常犯以下错误:一是1.25×32×2.5,学生会想到把32分成8乘4,计算时却分不清该用乘法结合律,还是乘法分配律。二是只看数,不看清运算符号,乱用简便方法,如25×4÷25×4=100÷100=1;4.9+0.1-4.9+0.1=5-5=0。仔细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是教学时只注意表面运算符号的训练,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了负迁移,只要貌似就用学过的方法牵强地套用;二是不会灵活运用,学生学了一种简算就只能机械地搬用,只懂技能,一味地练习,没有深入地探索。如果题目没有明确要求简算,学生就只能用一般方法进行计算,没有形成自主简算的能力。我认为应把培养学生的简便计算意识作为简便计算教学的核心。所谓简便计算意识是指学生面对一个运算问题,能从多个起点产生多种联想来开拓运算途径,并灵活、合理地选择运算途径,获得运算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为此,我对简便计算做了深入探究,我结合现行教材的基本要求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简便计算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相关策略。

一、贴近生活是基础

学生对计算方法的选择,如果能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起来就会轻松一些。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汉语理解能力较弱,生活中接触面比较狭窄的情况下,用生活实例效果更好些。如采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用到的钱这件事来举例:一个书包72元,一个文具盒28元,两样都买4个,一共要多少元?有同学列式为72×4+28×4=400(元);还有同学列式为(72+28)×4=400(元)。然后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得出第二种方法计算时快些,准确率也高些,从而得出乘法分配律的反用,有时在解决问题中也可以灵活应用。因为是让学生自主选择的解题方法,购买东西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所以学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轻松地掌握相关的知识。

二、自主体验是关键

教材或教师展示的算法可能是最优化的,但对于学生而言未必就是喜欢的。因此,只有让学生充分地体验,才能让学生自主地选择最简便的解法。例如,在教学完“除法的简便计算”后,在拓展练习时,要求学生计算1200÷25,大部分学生按照学习新知识的习惯思维,把25分解成5×5的积,即为1200÷(5×5)=1200÷5÷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想一想,这道题能不能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呢?学生很快列出(1200×4)÷(25×4)=4800÷100=48。通过此题的两种简便计算训练,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到简便计算成功的乐趣。当然在教学中需要向学生揭示数学的简洁美,然而在数学实践中又必须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水平,学生接受的前提是建立在自主充分体验的前提下。

三、辩证思考是提升

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自身必须熟悉教材知识间的密切联系,拓展自身思维,在教学中才能激发学生思维,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应用简便计算时,要注重观察数的特点,从而选择最佳算法,如在同学们会做1.8×2.58+1.8×1.42的基础上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变题为1.8×2.58+18×0.142等。

总之,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融会贯通的能力,尤其是合理应用简便计算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王旭.简算意识——简便计算的有效途径[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09).

[2]郭建芬.如何有效进行简便计算教学——由一次简便计算作业反馈所想到的[J].教育科研论坛,2009,(02).

[3]用新課程理念关照当前的“简便计算”教学[DB/OL].

http://www.xxjxsj.cn/article/8123.html.

[4]王洁冰.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简算能力[J].网络科技时代,2007,(05).

上一篇:中班主题 绿色菜篮子(学前班幼儿园大班教案)下一篇:精彩人生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