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2024-09-07

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11篇)

1.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篇一

在大一的暑假里我有幸的来到了吉林省延边日报社政教新闻中心,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实践学习。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以另一种身份和视角来观察这个行业。在单位前辈的关照下,我顺利的完成了此次实习活动,并有了一定收获!

1、通过实习,我对新闻行业和新闻工作有了更具体、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

实习,不仅仅是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获得一种认识,从而能指导以后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方面说,这次认知实习基本目的达到了。

在实习中给我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做记者的辛苦”。不管什么样的天气,也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只要有任务,就得出发。在实习中加班赶稿对于记者来说是家常便饭。因此,回过头看,我深深感到,勤奋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重要,唯有勤奋才能做一个称职的记者。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了作为新闻记者,勇敢无畏气概和勇往直前精神的必要和可贵。根据我切身经历得出了结论:记者一定要“大胆,多问,带着闯劲”;“年轻人要敢闯敢拼”;“不能怀疑自己的能力”。勇气是从事新闻工作最基本的素质,是新闻工作的起点。新闻工作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处处都有挑战和风险。要是没有敢于拼搏、无所畏惧的气概,就不可能采访到有价值、有份量的新闻,也就不可能真正完成新闻工作的使命。

此外,通过实习,我也深刻意识到了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对新闻工作的重要。

实习虽然短暂,体会却是深刻的,在报社的实习只有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和第一天来报到的时候一样,当我离开的时候,我仍然是一个学业未成、仍在上学的学生,但不同的是我心间增添了那份将来要致力于新闻工作的坚定信念,明确了将来回到学校后的努力方向。或许以前,我更多的是把新闻当成一个专业来学习,而如今,我已经把它当成一种使命。我希望自己可以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2、实习给了我一个得以将课堂所学予以运用和发挥的机会与平台,锻炼了自己的新闻业务技能。

在此之前我还并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还没有体味过办公室的滋味,是这次实习给了一次真实的,零距离的接触体会新闻工作的机会。实习前期先是熟悉一下工作环境,了解了延边日报社这个机构、了解了政教新闻中心的职责、了解指导老师高主任、还了解了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这个过程大底是从看报、搜集素材、日常杂务等内容中度过的,说实话,这个过程极为枯燥,但是后来发现,这对日后的新闻写作帮助很大,俗话说“读百遍其义自现”新闻写作也是一样,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有点门路了。之后的工作就有意思多了,老师带我一块出去采访,由于我们是部门的性质关系,所以出去的采访也就是跟着领导们开会,回来后先自己摸索着写一下报到,然后再给老师修改。

在具体的采写过程中,我对新闻敏感、新闻价值、新闻的时效性、新闻的真实性、客观公正原则等新闻理论中的基本术语有了切身具体的感受。“做记者,真实报道固然重要,可如果空有满腔热情,不能做到跟到、心到,不能在采访过程中机智地发现问题并深入进行追踪,那么,或许好新闻就会一次次地和你擦肩而过。”“新闻不是文学,不要唯美主义,……作为记者,不单纯是要报道事实,更要去感化和引导受众,用自己的报道去影响社会。”“对一个人而言,感情丰富是件好事,它可以帮助你去感受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但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感情丰富却会坏事,因为它会使你在采访的过程中搀杂了多余的成分,不能反应出事物的本质。当记者,业务知识需要精通,而对情绪的控制则更是应该把握分寸,拿捏到位。”这些天的具体事例让我对这些话铭记于心,使我在实习过程中将新闻理论得到了消化与吸收,它们不再是空洞的教条,而已成为了我切实生动的人生体会。

在接下来回到学校的学习生活中,我要进一步学习思考怎样去做好新闻,并根据自身体会总结一些采写方面的经验了。如“如何找选题”,“如何进行一项具体的新闻策划”,“如何制订一个完善的采访计划”、“如何写导语”、“如何拟标题”,等等。

3、实习还锻炼了我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

认知实习不仅是在专业领域给了大家一个实践认识的机会,同时,也为我们观察社会、接触社会提供了一个平台。如果说我们以前的社交圈主要限于老师、同学、亲友,那么,在这次实习中,作为体验记者,大家的舞台一下子变大了很多。从实习单位的确定到实习,过程中的一次次采访,从小心翼翼的跟随到独立执行采访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我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提升。在这里我也体会到了“真诚”的重要性:“初来报社只觉得这里人情淡薄,后来才渐渐悟出了一个道理:要获得别人的尊重,首先就要尊重别人。要别人真诚对你,你首先要对别人真诚。”“做记者本来就是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只要你拿出真诚对待其他人,换得的是更丰厚的人生礼物。”怎样在挫折中前进、怎样化不利为有利,怎样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任务,在处理这些问题中我得到了宝贵的人生经验。

实习带给我的是多方面的综合的收获,这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相信等我回到学校后,老师同学们一定能够感受到我身上所发生的种种变化。

2.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篇二

在目前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中,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践课程设置的相对滞后性。当前, 众多高校奉行通识教育, 专业实践课程的开设较晚, 很多学生反映对专业实践知识学习不够便要投身于现实的媒体实习, 不仅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紧张感, 在技能掌握上也欠扎实。二是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和维护有难度。虽然校内多样化的实践平台, 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实践环境, 但长期的硬件设施的维护和更新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而校外媒体由于容纳的实习生数量有限, 既要布点全国, 又要抓主流媒体;既要保持现有的实习基地规模, 又需要开拓更强更广的领域, 都为实践教学管理带来了相当的难度。三是新闻专业理论教学与媒体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目前高校新闻专业教学在理论体系的搭建上已日趋成熟, 但对实践教学的建设和管理上仍显不足, 教育界与业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对欠缺, 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 如何摸索出一套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全新体系, 成为当前各大高校新闻专业教学努力开拓创新的课题。自2002年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创办以来, 一直不懈地探讨和总结符合市场需求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多年来持续开展的专业实习已初具雏形, 为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人才培养, 注重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齐头并进

新时代高校教育强调“以人为本”, 对人才素质的教育与培养是实践教学中的重点环节。为了明确地了解新闻媒体对新闻专业人才素质的实际需求, 我们分别采访了8位分赴北京、深圳、长沙等不同的主流媒体进行实习的本院2005级学生。调查发现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成为专业实习中不可或缺、不可偏废的两大要件。

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 基本的专业素质与能力的锻炼与培训素来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学校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对学生采、写、编、评等实践操作能力的锻造。例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内重大事件的采访活动, 独立或合作完成新闻稿件的采写工作, 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二是强调培养懂得媒介经营的新闻人才。针对学生实习期间往往对新闻媒体的运作经营知之甚少, 学院通过课程及实践的设置让学生参与到采写、选稿、编排、印刷、广告、发行等一系列环节。三是加强对新媒体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今媒体迫切需要对新媒体能够熟悉掌控的新闻从业人才, 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新技术与新媒体的能力, 使其在专业实习中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 高校对新闻人才的培养也应侧重于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上。采访发现, 学生在专业实习中最需要具备的人文素质主要是自信主动、勤奋努力, 也就是强调要学会“做人”。“做人”, 并不是费尽心机接近人, 而是发自内心地去奉献和付出, 做一个心胸宽广、质朴自然的人。因此,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要立足于更宽广的人文素质培养基础之上。一方面, 学生通过学习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其他知识, 如心理学、社会学等, 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另一方面, 在实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 针对实习事项, 严格规范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

整合资源, 建构并巩固校内外实习基地

为确保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成功, 整合资源, 建构和巩固校内外实习基地是首要任务。校内实习基地是学生专业实习前的“模拟训练营”, 校外实习基地则是考验学生实践能力的真正“战场”, 二者缺一不可。

在校内, 首先要打造硬件设施齐备的新闻实践教学实验中心。我校新闻传播实验中心是湖南省高校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拥有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报刊编辑实验室、模拟新闻发布中心、演播厅、广告设计与制作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 同时不断加强对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其次, 让校园媒体成为新闻专业学生“练兵”的大舞台。从学院的自办刊物、一年一度的记者节、广告设计大赛到学院网站的开设, 采写、编评、策划、设计等每一个环节都让学生参与其中, 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外, 建设一支符合实践教学需求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可引进媒体资深从业人员参与课堂教学, 为学生提供第一手的新闻实践教学内容。另一方面, 派送教师进入新闻媒体实践或参加行业培训, 切实打造有实践能力的教师团队, 才能真正保证学生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培训。

全面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也是学生专业实习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目前我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上海等地相继建立了一批成熟的实习基地, 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海外版、科学时报、湖南红网等10多家单位签署合同, 挂起了“教学实践基地”的牌子。为了进一步完善专业实习建设, 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在保持现有的实习基地规模的基础上, 不断开拓更强更广的领域, 选择有合作意向和可行性的实习单位进行重点攻关,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的共建, 让学生在校学习之余接受来自一线新闻媒体的培训与熏陶。高校与业界共同开展教学、科研与新闻实践等活动, 进行业务骨干的交流与培训, 围绕媒介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与研究, 从而较好地解决高校新闻教学和媒体需求脱节的问题。

配套支援, 搭建全面的实践教学服务网络

专业实习是学生走向媒体, 走向社会的重要尝试, 如何让这项工作更加顺利化、秩序化和常态化, 需要学校领导的积极支持, 全体教师的密切配合, 建立起全面的实践教学服务网络。

首先, 实习前的部署与动员必须细致周到。对实习单位的选择秉持着自由选择、专业对口、适度调整的原则, 安排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自身兴趣在现有的校外实习基地框架内有组织有秩序地选择实习点, 也鼓励学生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拓新的实习点, 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实习小组, 由各专业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小组的整体指挥与协调, 并根据不同的实习岗位及专业下达不同的实习任务与指标。同时, 洞察学生实习前的心态, 积极做好实习动员工作。在采访调查中, 学生实习前的心情是期待与紧张并存, 因此实习前的动员尤为重要, 由院长、各专业系主任及实习指导老师亲自动员、面授机宜, 邀请往届优秀的实习生、毕业生以及实习基地媒体负责人传授实习技能, 讲解媒体最新动态, 进行实习前的培训, 同时开放学院网站, 让师生间自由地讨论交流, 交换最新信息, 互相鼓励。

其次, 实习期间建立起一套融教学指导、系统管理与安全保障于一体的师生互动机制。实习组指导老师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实习生保持密切联系, 了解实习动态, 针对实习中的疑问给予及时的专业指导建议与心理辅导。学院加强对实习生的系统管理, 建立实习动态报告程序, 即个人 (每天) →小组长 (每周) →大队长 (半个月) →实习指导组 (每个月) →学院。此外, 建立严格的组织纪律制度和安全保障措施, 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及实习状况, 确保实习的顺利开展。

总结成果, 建立完善的实习评价机制

实习结束, 建立完善的实习评价机制, 及时总结实习成果, 也是构建新闻专业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作为实践教学主体的双方, 指导老师与实习生应共同协作完成对实习成果的总结与评价, 考量学生专业实习的成效。实习完毕, 实习生及时汇总并提交实习总结、实习成果等资料, 指导老师可根据学生实习的专业表现、纪律表现及实习单位的鉴定, 对专业实习成绩给予最终评定。同时, 师生共同参与实习简报的编印工作, 既总结了学生专业实习的心得与成果, 又为今后学生参与媒体实习提供了专业实践教学的范本。

此外, 学院统一召开专业实习总结大会, 从实习组到个人, 从不同的专业到媒体岗位, 对实习成果丰硕、实习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通过建立实习评价机制, 表彰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的热情投入与积极表现, 并结合媒体实习点的反馈进行自我反思, 检验实践教学的成果, 及时总结经验与教训, 探索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思维。

因此, 新闻专业实习中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关系到学生从大学学习到现实媒体岗位的顺利过渡, 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及高校实践教学水平, 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革新有着举足轻重的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郑坚:《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 《新闻界》, 2008 (4) 。

3.新闻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 篇三

有关的高校在进行新闻人才培养时,一定要积极地对传播积极地、正面的文化,并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作为重要的培养途径,促使学生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文化的认知能力,促使新闻专业的学生更具专业性,学校在对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要切合实际的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以此为基础,不断地汲取国外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的培育方式,对教学系统予以设置,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

对于我国高校新闻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忽略人文思想的作用。自从一九九七年我国的新闻传统专业被正式升级为一级学科之后,各大院校开始重视相关专业的开设,比如,新闻学原理、编辑出版学以及广告学等等,这些内容都是新闻专业的重点学科,其实际课程也涵盖着诸多方面,比如广播电视概论、文化产业学、新闻学原理以及传播学等等,这些课程的落实极大的促进了我国高校新闻专业的发展和完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弊端也逐渐的凸显出来,所开设的课程更加强调专业知识的培养,并偏重于传播学以及新闻学的理论教学,这样的人才培养方式缺少社会科学的有关和理论知识,同时,学生也会难以实现对文化发展的理解,导致学生的技能较为单一、文化底蕴严重不足,难以与新闻传播需求相契合,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无法实现深入的教学。新闻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的根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需求,并以此为着手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当前在进行新闻专业教学面对着五花八门的课程内容,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发展背景下,有关高校如未能切合实际的实现课程选择,而后构建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将会大大的阻碍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效率,也会使人才的培养更具难度。比如,高校在对基础选修课进行安排的过程中,大多都较为肤浅,像艺术概论、选读文学经典导读等科目,这些基础选修课程的选择,难以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也难以达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加追求速成教育。高校在进行新闻专业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凸显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但是,部分院校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追求高效的教学效率,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很容易出现教育的各类缺陷问题,比如,学生还未接受有关的人文或社科知识,直接进入到新闻专业实际教学中,同时大二或是大三阶段,也会出现课程安排较为密集的情况,无法将课程安排实现良好的递进和整体,这些问题都将严重的阻碍学生对于新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面对诸多的新闻有关的课程和科目,像新闻评论、新闻摄影、新闻写作以及新闻编辑等等,将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会致使他们的基础能力较为薄弱,专业性较差。

对于提升新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建议

针对当前新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弊端,要想切实提升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就要积极地将这些问题予以解决,进而为学生具备人才素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确定专业时融入人文思想。人才素质的高低,很多时候都会取决于教育人员以及办学人员的基本思想和理念,新闻媒介的形式将会影响最终的人才培养结果,办学或教育负责人应当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人才的发展需求,以此为基础,防止出现教学单一的问题,在对专业课程进行确立时,就应当首先将人文思想融入到实践中,积极地培养优秀的、全能型人才,这样才能使人才的培养更具科学性而后高效性,进而扎实学生的人文功底、新闻传播学理论基础等问题,逐渐的将单一的教学方式转向多元化教学,促使当代的新闻人才培养不仅具备人文素质,还具备较强的现代传播能力。

构建系统的教学制度。要想切实提升当前新闻专业的人才培养水平,并促使人才具备人文素养,就要从教学方式层面着手,对新闻教学体系进行完善,在基础课程的选择上,应当遵循学生可以接受的原则,对新闻学专业课程进行压缩,并适当的减少课程中的写、编、采以及评等教学内容,提升社会学科的教学比重,新闻学专业课程中积极地渗透政治、艺术学、历史、哲学、心理学等内容。可以在大学一二年级是重点培育学生的社会科学以及新闻基础实质,并参照各个科目的人才培养方式采取针对性的教学,这一手段和措施,将会促使新闻学教育的改革步伐加快,进而提升新闻学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3]。

注重人文题材的渗透。当前高校在进行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就要在实践的过程中,积极地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例如,摄影或视频制作等方式,在步入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将会体会到实践生活的学习乐趣,同时也会潜在的发掘新闻知识学习的兴趣,极大的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还会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責任意识,进而使人才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

4.监理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篇四

当初学校组织安排实习,我们班的同学都踊跃参加。大部分都报了名由于住宿及吃饭等问题的存在未能与较多的公司联系上,因此这次实习的人数有限,并不是报了名就有机会。不幸的事真的来临。由于接受我们的公司容纳不了那么多的实习生。所以我们被拒之门外。一共有五个同学没有机会当时个个都心灰意冷。后来幸得班主任的帮助。与广州筑正咨询有限公司取得联系,把我们安排进了广筑公司。使我们的实习机会失而复得。即使是无报酬的实习。对我们来说已经很满足了。因此,我们个个都很珍惜这次机会,更要感谢班主任的出面。

虽然这次实习的时间只有一个月。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并不是很多人可以坚持到最后。但是对于我们初次实习的学生来说已经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坚持到了最后。直到最后还不愿离去。后来我们想反正明年还有大把机会实习。到时真的没有其他地方去亦都可以回到此公司来实习。同样,公司的人员亦都欢迎我们这些年青人。

我们五个人初到公司。看见那些工作的同志都很认真工作,而且还很热情地接待我们。不愧是以人为本、诚信、科学地服务社会获得企业信用和效益的大公司。给我们的初次感觉非常好。并没有那种想象中的架式凌人的阶级感之后见了总负责人——王秋生。他那和蔼可亲的样子使我们倍感亲切。他给我们安排一下工作。女生留在总部(办公室)学习。男的到工地去实习就这样,我们五个人被分到了不同的工地,好在是同一个地区。

我和我的另一个同学被负责这个工地的总监理工程师罗刚带到这个工地——黄埔科技园(东区经济开发区)连云路的一家工程。考泰斯(广州)塑料技术有限公司新厂工程。

此项工程是由一家外商投资2015万元兴建的厂房。面积大约4000m2。由广东捷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承包施工。总工期为199天。从XX年5月22日开始动工,到XX年12月6日竣工。因为这项工程开工不久,所以我们实习的内容也就是从打地基做承台开始的。

初到工地什么都不懂。所学知识在这里好像沾不上边,整个人好空荡。好在带我们实习的总监理工程师代表——何政为人比较随和和爱谈笑,对我们很好。减轻我们初到工地的压力。

前一个星期主要认识员工和主体工程,坐在办公室里看设计图纸和其他资料。负责这项工程的监理人员有三个,何工为总监代表,吴工为负责水电安装的监理工程师,最后一天是跟我同龄的师兄。他刚刚从广州大学土建工程系。主要负责翻译和整理资料。

经过一个星期的查阅和了解,基本跟上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因为我们在校根本见不到这些设计图纸,对于图纸的设计我们只略懂皮毛。幸亏何工经常在办公室。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经他详细一翻的解释之后。立即醒然大悟。毕尽他有18年的经验,据他跟我们说,他从18岁开始出来搞土建。当时只是中专毕业。干过很多工程,经验也比较充足。所以一个星期之后。我们很快与这个工程融为一体。

5.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篇五

一年的法律专业的学习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向法律殿堂之门,但法院对我们这些还生活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来说还是既神秘又好奇。而今年暑假我有幸来到家乡***人民法院民一庭实习,在近一个月的实践过程中,让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法官是多么令人骄傲。在这里我不仅找到学术理论体现和验证,更找到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感。

进大学校门,就接受了这份新鲜而有挑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感觉到很能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增强自己的勇气,毕竟己经­开始尝试着用天真的思想去触摸这个社会。尽管有些思想和观点­还比较稚嫩和单纯,但毕竟已经迈出了第一步。

进法院实习后,我虚心地向法官们学习,并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积累了一些社会经验,这是在学校和课本上学不到­的,让我终生受益。与此同时,我也看了许多实际案例和一些专­业书籍与杂志,让我初步地进入了角色。

一开始实习的时候,我就旁听了庭审,了解到法庭审判的­大致流程;通过整理卷宗、翻阅案例、合议庭笔录­等都让我逐渐熟悉了法院的实务操作。通过实习,让我了解了本­专业在实际中的应用,将理论用于实践中,这样才能使我今后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加深对本行业的了解,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不久我还很幸运的有机会同法官去豫章监狱处理一起离婚案的调解,第一次走进高墙之内,仅仅一道铁栏之隔,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看着他们眺望远方的眼神,那是一群向往自由的灵魂。

而实习中整理卷宗是我们一项很重要的工作,这个是我在以前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鉴于卷宗将成为永久性的档案,在整理前我都问得很仔细,然后­做得很认真,整理完后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尽管做的事情都­比较微小、繁杂,而且第一次上手,但每一件看似平凡琐碎的小­事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学问,特别对于法律这门彰显公平与正­义的学科,每一个细微的环节都事关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因此我­在处理每个细节时都抱着“处处小心,时时留意”的态度,虚心­地向法官们请教,他们也不厌其烦地对我进行传帮带,使我从中­受益匪浅,同时我也深深地明白了作为一名法律人身上所肩负的­崇高使命与社会责任,我为将来能成为其中的一员而感到无比地­骄傲和自豪,但更感到重任在肩,任重而道远……

旁听庭审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方法,庄严的国徽下,现实中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严肃,因为民一庭处理的很多案件是婚姻家庭案,而当事人也基本上是第一次参与庭审,有时双方会激烈的争吵,这时总要法官一遍遍讲诉法庭纪律。甚至有当事人因为不肯离婚差点在庭上服敌敌畏自杀。而法官就必须马上控制局面,安抚当事人。我深刻地体会到:法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仅有基本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它更需要­的是实务操作、办案经验和社会阅历,作一名法官不仅需要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更需要有崇高的法律素养。作为刚跨入法律门freshman,我们有激情、有干劲,但是我们在拥有这些年轻财­富的同时,缺乏经验与理性是我们的致命弱点,我们有时对于案­件的庭审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有时过于感性和头脑发热,甚至­会因为当事人情绪的波动而产生恻隐之心,这些都是我们在法律­职业化的过程中需要克服与避免的我们还需要一个冷静的头脑和一颗正直的心,我们的心中­必须时时都有一杆天平,公平与正义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我们永远的精神目标和价值追求!

有人说民一庭处理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案子,每天都是家长里短的。而且人少案子多,可我看到的是民一庭的法官们任劳任怨的敬业和实干精神,他们常说关乎百姓的事就无小事。法律追求正义,有些人一辈子也就进这么一次法院,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尽量的感受到法律是公平的,是他们权益的捍卫者。只有这样这种法制的观念才会不断地传播下去。

在实习期间,我能主动配合实习部门开展有关法律业务的­工作,认真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作好实习日记。在这两个星期­的实习过程中,我对法院的业务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促进今后专­业课程的学习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我们的专业课程­才刚刚开始,许多专业知识还没有学到,但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实习结束了,但我感觉并不是那么轻松似的,我觉得自己­面临着更多的压力与挑战。一切都得从头开始,一切还得靠自己。­实习时曾不断告诉自己:在今后的大学生涯中必须要更加努力读­书,学好一些实实在在的本领,塑造好自己的法律人格和法律修­养,这样才有资格立足于法律事业中。

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因为经历而美丽。我想在­法院实习的这段工作经历将永远成为我记忆中一抹靓丽的色彩,­因为它教我懂得了如何独立地生活,如何凭借法律人的智慧和真­诚赢得他人的尊敬和信赖,如何尽己所能关心需要帮助的人……­我成长了,也成熟了,这里包含了我的努力与付出,但我更要感­谢我们西湖法院,因为她给了我这次机会;还要感谢民一庭的所­有前辈们,因为他们给予了我很大的信任、帮助与肯定;感谢我­所遇到的所有好心人,因为他们的鼓励与帮助。

精选法律专业实习报告内容

法律专业学生的实习报告范文

法律专业大学生实习实习报告范文

法律专业大学生检察院实习报告范文

法律专业毕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XX法律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法律专业学生实习报告范文

法律专业暑假实习报告范文

法律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范文XX范文

法律专业大学生社会工作实习报告

6.会计专业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篇六

又是一年暑假,大学生活已经匆匆过了一半,是时候该想想步进社会该作何打算.所以今年暑假便想提前体验一下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感受.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环境,[莲 山课 件 ]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亲身经历过才会有那种超乎平常的感觉。今年自己的暑假和往年有所不同。实在学校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 , 无非是想让我们提前接触社会 , 了解社会 , 这样才不会在真正走上社会的时候找不到生活的重心 , 于是我才决定今年要真正的往接触社会 , 品尝社会的酸甜苦辣。

在我的打工生活中,我也明白了很多:在日常的工作中上级欺压、责备下级是不可避免的。固然事实如此,但这也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它让我明白到别人批评你或是你听取他人的意见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只有这样才能表示你在诚心听他说话。固然被批评是很难受的,而且要明确表示你是真心在接受他们的批评。由于这样才能在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展路。我们要学会从那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这才是我所应该做的。

我也从工作中学习到了人际交往和待人处事的技巧。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能看到自身的价值。人往往是很执着的。可是假如你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那么你一定会交得到很多朋友。对待朋友,切不可琐屑较量,不可强求对方付出与你对等的真情,要知道给予比获得更令人开

心。不论做是事情,都必须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成功要有信心,要学会和四周的人沟通思想、关心别人、支持别人。打工的日子,有喜有忧,有欢乐,也有苦累,也许这就是打工生活的全部吧。我不知道多少打工的人有过这种感觉,但总的来说,这次的打工生活是我人生中迈向社会的重要一步,是值得回忆的。现在想来,二十四天的打工生活,我收获还是蛮大的。我所学到的生活的道理是我在学校里无法体会的,这也算是我的一分财富吧。现今人才

市场上大学生已不是什么“抢手货”,而在每个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中,几乎都有工作经验。所以,大学生不仅仅要有理论知识,[ 莲 山课件]工作经验的积累对将来找工作也同样重要。事情很简单,同等学历往应聘一份工作,公司当然更看重个人的相关工作经验。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猎冬面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暑假打工。暑假固然只有短短的1个月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劳,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验是一个大学生所拥有的“无形资产”,真正到了关键时刻,它们的作用就会显现出来。“纸上得来终觉浅,尽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我们的会计教育和实践的确是有一段间隔的。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会计需要理论的指导,但是会计的发展是在实践中来完成的。所以,我们学习会计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做到从感性熟悉上升到理性熟悉。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具体说就是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通过实践将理论深化;暑假实践与平时实践的关系,以暑假实践为主要时间段;社会实践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力求实践内容与实践规模同步调进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近一个月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以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通过这次的实习,我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重要的是检查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在这种地方,看得到的机会,的挑战,有时会把自己与那些出进写字楼的同样年轻的人比较,心里真的感受到那很明显的差距,当然,这种差距并不是一时一日而起,所以,出到外面,一个正确的心理定位但显得格外重要,不然,经常由于比较把自己看得很不平衡,而迷失自己的方向,那些在我们前头的人们,可以当作是榜样,但不可过多的往计较,自己能做到何种程度,应该有一个很明了很中性的熟悉,不能过于攀比,更不可自以为是。

因而。结束工作的时侯,心里就有一种很渴看的感觉,明白了自己与社会所需的要求,由于现在毕业求职,特别是对于像自己一般的人,的时侯是社会,职业选择自己,面是不是的自己往选择职业,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先就业再择业吧,总结我的这次时期社会实践活动,固然是我的一次社会实践,但我以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非同的社会实践这将会对我的以后学习起很大的帮助的。

古人曰:“逝者如此夫,不舍昼夜”。短暂又难忘的实习旅程就像白驹过隙般,飞速而逝,而这其间的感受也像五味瓶——酸甜苦辣咸一应俱全,在逐日紧张充实的工作环境中不觉间已经走过了一个月的实习期,回首这一个月的实习期,内心布满着激动,也让我有着无穷的感慨。就业环境的不容乐观,竞争形式的日趋激猎冬面对忧虑和压力,于是就有了像我一样的在校大学生选择了社会实践工作。打工实践实践固然很短,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却可以体会一下工作的辛劳,锻炼一下意志品质,同时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这些经

7.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篇七

一、更新教学观念, 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突出高职特色

我们应根据高职教育发展和学生就业发展的需要, 改变传统教学中类似本科的教育观念, 发扬高职新闻专业办学特色和优势, 首先要找准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在高职院校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上, 应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行业岗位的需求, 以优化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为主线, 全面推进新闻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竞争能力、“一专多能”的高素质新闻采编专业人才。为此, 高职院校新闻专业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模式一定要面向新闻岗位第一线,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了解媒体对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 并根据调研情况适当地调整教学计划。紧密跟踪行业技术的发展和行业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 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 深入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法和教学技术, 理论以“够用”为度, 切实加强实训实践教学, 着重探求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二、靠“模拟”为实战夯实技能基础,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

传统的新闻教育培养开口能讲、动手能写、脑袋能装、腿脚能奔走的“四能记者”。而今天的传媒业招聘的是既能为报纸采写新闻, 又能同时为网站、视频供稿的全能编辑记者。任何一样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充分的实践锻炼。作为打造高职新闻专业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 实践课程应该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新闻专业本身就是一个应用型学科, 实践锻炼更是培养新闻专业应用型人才不可或缺的途径。

在日常教学中, 应加大课堂实训的比重, 以模拟性训练为根本, 夯实技能基础。第一种方式是虚拟化的模拟运作, 如在课堂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完全传媒机构或者公司形态, 针对不同课程特点赋予学生不同的媒体与岗位角色, 设计不同的教学互动方法和教学目标。第二种方式是利用各种校园媒体进行模拟运作, 鼓励学生踊跃到校刊、校报、校广播站, 以及学生自己创办的各种刊物“兼职”或者“全职”锻炼, 以培养学生的新闻习惯, 开阔学生的视野。第三种方式是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的学科竞赛活动。第四种方式是通过教师开设的短学期实训来完成特定的实践目标。

新闻教学另一个重要的实训环节就是实际岗位的实习实践锻炼, 将学生派到各大媒体, 进行实战操作, 通过在媒体单位的专业实习来体现。比如在每年固定的寒暑假, 鼓励新闻专业的学生到一些传媒机构实习, 使学生在实习中提高业务水平, 增强实践能力。在校内顶岗实习课内, 还可以由教师带队指导, 组织学生亲自到新闻媒体进行参观实习, 进行项目式实训教学, 力求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这种实训实习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至关重要。

三、以“仿真”打造传媒实验平台, 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新闻传播是一个高科技支撑的领域, 新闻教育中的采、写、编、评、摄等业务活动已与现代传播科技密不可分。这就必然要求新闻教育要有充分的技术实验条件, 以保障实验教学的需要。教育都要求学生“一专多能”, “多能”是指多方面的技能训练, 即网上采访、电脑编排、网络协统编辑, 而要想实现“多能”则必须有专业实验基地来提供支持。

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必须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比如适应新闻专业核心技能“采、写、编、评”的报纸编辑室、新闻演播厅、非线编机房、播音室等, 以创造模拟的媒体工作环境, 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能够实际操作报纸和广播电视编辑的整个过程, 增加学生亲身体验媒体工作的机会。

四、以“启发式”教学为主, 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新闻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多学科融合的社会科学, 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 在教学上应充分发挥“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作用, 把学生引向“学习主人”的位置,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业内专家请进课堂, 充分利用好专家的知识和经验, 是办好新闻专业的重要砝码。根据新闻专业教学的特点, 在专业教学中应积极探索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1. 教学目标定位:

技能训练+思维训练。在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中, 不仅要讲授采写编评的专业技能, 而且要侧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例如, 在课程上针对具有代表性的新闻热点, 进行价值判断、确立观点, 就不同的观点和立论角度开展“课堂脱口秀”, 以接龙和辩论的形式进行说理和思维的训练。这样的训练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的思维更缜密, 判断能力更准确, 表达能力也更清晰。

2. 教学内容整合:

采写编评+策划经营+多媒体。以往新闻专业教学侧重于采访写作编辑评论, 在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情况下, 我们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教学内容应关注前沿, 新颖鲜活, 激发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增加策划经营管理的内容, 同时对网络多媒体知识进行补充。

3. 教学方法创新:

多媒体教学+作坊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脱口秀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提倡使用多媒体PPT课件, 将相关热点案例逐级链接, 并综合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建立系统的教学媒体资源库, 使得单一的知识点变成丰富、生动、直观、鲜活的素材和案例, 启发思考和自主学习。在新闻课堂上, 应使课堂成为一个制作新闻精品的作坊, 师生共同完成作品, 学生在相互观摩和点评过程中, 既能掌握所学知识, 又能了解互相不同的意见。针对一些新鲜、广受关注的案例, 在课堂上可以进行“脱口秀”活动, 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思维训练, 让学生跟踪思考热点, 并进行脱口秀练习, 这种自我发现、思考和顿悟的主动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当然, 新闻专业学生还要重视对人文学科的追求, 特别是历史、政治和语言文字。因此,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同时也为了增加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 也应使学生接受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 政、经、法等社会科学的教育, 甚至计算机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 鼓励学生选修文化、哲学、自然科学等课程, 以及财政、金融、法律、心理等课程。

综上所述, 高等职业院校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 要摒弃以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播, 忽视能力、品质、精神的培养的错误作法。我们已经看到: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才是高职层次办学的立足点, 培养出有一定的理论知识, 有较强的新闻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 才是高职院校新闻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摘要:高职院校新闻专业的职业特色的构建, 是目前高职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探求高职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必须突出高职的办学特色, 革新教育教学模式, 通过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专业技能训练的加强、教学教法的丰富和专业理念的培养, 积极培养高职新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闻专业,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马佳明.当前高职新闻专业教育的困惑和思考[J].新西部, 2008, (18) .

[2]叶杰英.论高职院校新闻专业准职业人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11) .

8.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篇八

作为成立刚刚5年的新办专业,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笔者认为,加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能力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有以下几点:

一是学生在播音主持方面的基本条件、专业悟性、语言功力、文化素养不仅离“声情并茂、形声俱佳”有相当距离,与国内播音最高学府——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学生更是不在一个起跑线上。如果不独辟蹊径,势必会在将来缺乏竞争力。

二是目前国内传媒机构的语言传播岗位基本饱和,尤其是播音主持岗位更是处于人满为患且相对稳定、不易更换的地步。加上目前的岗位选拔机制依然更多地停留在“以貌取人”的阶段。如何让学生在现行的体制下、在未来的新闻工作中真正一步步走近主播、主持等岗位,需要的是知识、阅历的积累,尤其是在此基础上的新闻能力的出类拔萃。

三是针对现代信息社会的媒介发展多元化、多渠道的现状,以及受众的需求逐渐深入、细致、多角度等特点,需要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定位,并做出积极的反应。尤其是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知识结构等因素,积极拓宽个人的媒介发展道路。在这里,新闻素养始终是核心。

四是针对我校的多学科、人文底蕴深厚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学生可以结合新闻素养训练进行全方面的学习与涉猎,积极汲取其他专业的优势,补充自己。这种优势是国内许多专业院校所不具备的。

五是国内同类专业高校的训练模式基本上属于“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的思路,注重学生在语言、思维、表达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而学生的新闻素养只能在未来的实践中现学现用,成为学生就业的瓶颈和软肋,而目前的现状则是“毕业生基础相对薄弱,知识面偏窄,后劲不足,新闻素质的培养急需加强”。

根据以上情况,我大胆地在03级播音本科班二年级上学期的《语言表达》部分,首先开始了学生的新闻采写训练。由于要保证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现能力的教学时间,因此,这种训练主要以学生课下的业余时间为主,在课堂的时间分配上,教师利用课堂的小部分时间(大约30分钟)进行点评和总结,而训练的要求和理念则体现并渗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以下是一些具体做法:

一、针对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社会的机会少、范围小的客观局限性,每周要求他们“写身边事”的500字以上新闻播出稿一篇,精心指导他们用专业视角随时随地地注意观察、注意发现。校外发生的新闻暂时不在训练范围之内。遇到发生在身边的重要事件,则要求学生进行集中的、连续的、系列的报道,如新生军训、校庆、新闻学教育年会等。“天天想一次,从我身边有没有漏掉新闻;同时再想想,我身边现在还有没有新闻”,是学生每天必须要思考的。

对于同一题材的新闻稿件,包括与国内外新闻媒体的选题如果出现一致,则要求学生对相同题材的新闻稿件从标题、内容、角度、文笔、导向等各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点评、借鉴,以此来提高写作能力。

二、每月要求他们“访身边人”一次,并以1000字以上的采访手记的形式完成作业。“身边人”往往会是与学生生活实际有较大差距的人,如校园餐厅服务员、保洁员、宿舍楼管、保安等;或者是身边的某个群体,如少数民族同学、学生会干部、新生家长、军训教官等。我要求学生们在采访的时候,要关注这类人物的故事,挖掘素材内涵的思想意义,使采访对象的故事娓娓动听。要求同学们不得写成简单的采访实录或者是个人的流水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战能力。

三、在每次小课的前30分钟里,要求专业组的每一位同学简练、流畅地将一周内发生的国内外新闻大事用资讯播报的方式快速表达,并且是用直播节目的感觉来要求表达,看其能否捕捉住新闻点、看到事物的各个方面,同时挑出某一新闻题材进行多角度挖掘。

切入点训练是这个环节的最为重要的训练内容。要求学生在表达某一条热点新闻时用不同的角度切入,以引起受众最大关注度和收听、收视兴趣为目标。交互式、讨论式、启发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此环节穿插渗透进行。

四、新闻评论写作。要求学生在15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根据教师提供的一则社会热点消息的材料,即兴写出一篇300字——500字的新闻评论,目的是训练学生对于热点问题的把握能力、快速分析概括能力。而媒体评论著名专栏“人民时评”“冰点”“新华网评”等有关同题材的热点问题的评论则是学生比较、借鉴、学习、提高的重要阵地。

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学生每次的新闻采写作业我都会及时通过校园网络传送到学院网站的BBS论坛上(www.cxinw.com/bbs),最大限度给学生的作业一个展示的平台和机会,并要求学生自由发表点评和分析。同时让学生邀请相关相近专业的同学,如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编辑出版等,给自己的作业做出更为客观、多角度的点评。尤其鼓励学生积极和媒体一线的记者及工作人员建立交流,以期取得更为实际、更贴近现实、更为理想的采写效果。

以上的种种训练模式都是建立在提高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表现能力的基础之上的,都是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能力而采取的措施,所以学生在意识到训练的有用性,体会到与媒体实际的需求联系的紧密性之后,会经过约一个月的适应期之后,较快进入角色,并能积极将以上的措施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能够一有新闻发生便“马上动手练习、练习、再练习”。因为学生真正觉得知识开始变成源头的活水,理论能很快转化为自己的实践并再去指导理论。这里的核心因素就是对于学生自我主动性的要求。

与此同时,训练模式对教师也提出新的要求,因为教师除了教书育人的本职、督促学生的自我主动性外,还要有其他的要求,具体体现在:

备课量大。除了播音专业课的准备外,教师必须是一个紧扣时代脉搏、掌握第一手资讯的人,尤其是对社会热点问题,不能说是行家里手,至少要对各方观点有所了解,能分析并基本把握事件的本质,以指导、提高学生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作业修改量大。由于小组学生的周作业量比较大,教师的作业修改量相对就提高了许多。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把握其发展定位,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学生对于未来传媒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了解媒体现状。对于媒体现状的及时把握、准确分析,能有效地指导教师在教学和作业修改中做出正确的、有益的判断。这有赖于教师和媒体的及时联系,深入媒体的实践行为,对广电行业政策的准确理解。当然要绝对抵制一切受制于市场,进而丧失基本判断力的媚俗行为。

在一个学期的训练中,学生不仅保证了正常的语言表达的训练,打下了较好的继续提高语言素养的基础,新闻素养也迅速提高。对于刚刚接触传媒行业的本科学生来说,这种思索、联想、比较、选择的能力无疑会对他们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践活动带来很大的帮助。他们今后的学习会更加切合实际,而在实习和实践活动中的纠偏又会让他们及时修正自己的新闻素养的不足与方向。从学生的实际来看,学生一学期内取得的实际成果如下:

一、每一位同学从自己的身边采写了20余篇新闻消息,初步积累了经验,提高了写作水平和观察生活的能力。

以03播音本科16人的专业小组为例,在学生一学期采写的近400篇新闻中,涉及到了学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有反映学生课堂实践活动的《“布什”亮相播音系课堂》(伍珂)、《辩论形式出新样》(张璐)、《现场播报初显成效》(李欣阳)、《丰富有趣的“打电话”》(王雪)等;有反映校园文化生活的《“大家小聚”——政治经济学院团组织活动红红火火》(刘珍)、《百事新星“炫亮”师大》(高洁)、《艺术新星 齐聚长安——记长安校区校艺术团成立大会》(谢璟)等;有反映播音系艺术实践、演出活动的《倾听我们的声音——播音系第30期艺术沙龙》(刘瑞)、《“艺术沙龙”得失谈》(张璐)等;有反映学生学习、生活的最新动态的《我爱我“家”》(赵琰)、《“缺课大军”面面观》(伍珂)、《窗外事与圣贤书——大学生缺课现象的思考》(李雯)等;有对身边的事提出质疑和思考的《防微杜渐,消防检查》(李欣阳)、《网上报修速度快》(原田)、《要想进,先交费》(张晶)等;有反映学生与传媒界、外界社会紧密联系的《“华商明星” 来信了》(刘瑞)、《微笑着,透过你纯净的双眼——记03级播音2班“走进孤儿院”团组织活动》(刘瑞)等;有反映校园周边社会现状的《现今的不便,以后的快捷——长安南路交通施工侧记》(赵琰)、《让文明回到西安的街头》(张晶)等。这些稿件充分反映出学生用专业视角随时随地地注意观察、注意发现身边新鲜事、有趣事,通过这样的实战训练,学生的进步非常明显。

二、专业小组学生在我校60周年校庆期间所作的系列报道《我的校庆我来说—03播音校庆现场系列报道》,学生们以专业记者的实战状态出现在了校庆的各个场所。教师提前根据学校校庆活动的安排,将学生搭配时间、穿插分配在校庆的各个场所,要求学生用直播的感觉去感受真实的现场、采集现场的各种信息,在事件发生之后的两个小时之内就要将新闻消息发送至教师的信箱。这种状态下,小组16名学生校庆期间采写了近50条关于校庆的新闻消息,写出了像《开始倒计时的文艺晚会》(许敏)等优秀稿件。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对母校的了解和介绍过程中,学生的准记者身份认同感和话语权得到了强化,对专业课的学习更加有兴趣,对未来的社会传媒工作充满了更多的期待。

三、70余条《与新闻年会同行——03播音2班现场系列报道》的新闻采写稿件,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年会教学指导会二届四次会议暨新闻学会五届四次理事会会议在我校召开期间 ,学生们与百余名新闻教育界专家碰撞思想的结晶。教师的训练目的是“新闻年会,我在场”,以培养学生的记者意识和记者行为。学生的这种状态不仅增加了东道主的自豪感,更是得到了全国新闻教育专家的关注。

四、每位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根据采访的素材完成了5篇采访手记(每月一次采访);针对现代社会信息丰富、变化迅速的特点而进行的新闻采写训练《我在现场—03播音新闻报道训练》,每位同学均在“直播是电视的常规武器”的理念引导下进行了消息采写、播报练习;每月一期的《艺术沙龙》实践活动同步展示优秀的新闻作品;与《华商报》记者陈团结等人的深入交流,提高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

以上种种新闻素养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也很有帮助。学生不再是以往的“念字机器”,而是开始努力地去捕捉文字稿中的新鲜点、信息点。很多时候学生的新闻采写稿就是上课的新闻播读训练稿,因为是学生自己亲历亲为的鲜活的东西,因此学生的感受更是非常到位,这无疑有效制止了学生在理解稿件方面的浅尝辄止、蜻蜓点水,也更容易让学生去理解播音学的理论要求。

很多时候,在阅读学生的作业时,尽管同学们的语言还很稚嫩、观点还不够客观、评论的深度还很欠缺,但我依然看到了播音学子的努力、进步、希望。我在不断问自己:“这些文字如果转化为语言,会给受众留下什么样的感觉?哪些细节、逸事、引语、切入点会让受众震撼、共鸣?这条新闻消息的新闻点、故事亮点、卖点能不能让受众有浓厚的兴趣?”等等一些问题。而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师,我思考得更多的是如何让我们的学生的新闻素养真正为一个个新闻媒体所认可。这是播音学教育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很多学生急需提高的、渴望具备的能力。

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关于新闻学教育实践教学的思路和成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无论何种传媒学科,只要目的是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知识与理解的差别、体验理论与思想的差别,提高他们敏锐的观察力,使他们初步具备新闻人所应该有的责任心和意识,我想,就应该是正确的训练方法。

9.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篇九

作为具有四十多年台钻生产和管理经验的老企业,福州台钻厂在我国台钻行业中首家全面贯彻国际标准,产品质量和技术性能在行业中居领先地位。近年来,不断有新产品开发,并已形成了包括台钻和攻丝机在内的近二十个品种型号的台钻系列。其中包括的型号有Z4012、Z4112、Z4016、Z4116、Z4120、精密高速型的ZM406、高速型的ZS406、高速简易型的ZSJ4106和ZSH4106A、简易型的ZJ4106、ZJ4110和ZJ4113、轻型的ZQ4113和ZQ4116、半自动型的ZB4025、攻丝型的S4012和S4012A还有钻攻两用型Z4416Z4416和Z4416B。其中末尾的两个数字如12、16、20等代表的是台钻的最大钻孔(攻丝)直径,而第二位数字0、1代表的是否有工作台面。该厂生产的这些台钻是工模具制造行业首选,其中ZM406精密高速台钻最适合电子、仪器仪表、纺织以及汽配行业中精密小孔的加工。

而水产养殖设备是福州台钻厂除了台钻系列外的另一主导产品,包括增氧机和饲料搅拌机等。其中现有的增氧机的型号YC1.5、YC1.75、YL1.5、YC1.5B、YC0.75B、YC0.37、YC3.0和YC4.5。饲料搅拌机现有的机型只有J5和J25两种型号。

作为国家农业部的推广产品,福州台钻厂生产的“武夷山”牌增氧机制造工艺先进,减速箱齿轮采用合金钢并经特别处理,耐磨耐用,传动效率高;叶片采用具有国家专利技术的多锥孔尼龙叶片,增氧效果好,耐腐蚀。水车式增氧机采用多项国家专利技术,柴油机直拖式增氧机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我们第一天由党委书记带我们参观台钻厂各车间,包括金工车间,装配车间和综合车间,并对各车间进行介绍。金工车间是对各种零件的金属加工,按加工分为四条生产线,严格划分生产区域,要求工人每周三反馈一次零件作业数和进出量,随时核对控制,是主要的加工车间。这里钻床,洗床,磨床等等设备大多都是有人工操作,因此需要工人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准,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生产出来的台钻达到高水准。装配车间安装有两条流水线,分别永来装配零件和检测产品质量。流水线的引入大大的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台钻厂在质量检测上事非常的严格,对台钻的底座工作面的平面度,工作台面的平面度,主轴外锥的径向跳动,主轴旋转轴线对底座工作面的垂直度、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主轴套筒移动对底座工作面的垂直度、对工作台面垂直的垂直度。主轴在向心力作用下,主轴轴线对底座工作面垂直度的变化,空转试验,开关、主轴升降、主轴箱升降、噪声、温升接地电阻绝缘、耐压、空载功率,负载试验,可靠性及安全卫生,装配检查,立柱与底座结合面、立柱与主轴箱结合面、立柱与工作台支架结合面、清洁度,外观,包装等等一系列的检测。装配车间还有一项工艺就是美化外观的静电喷塑。经过喷塑的器件显的更加的美观,易于顾客的接受,这也是台钻厂自身的一特色。综合车间是对产品进行一些复杂处理,包括热处理,冷灼,冲压等等,通过这些工序提高产品自身的性能。各道工序都要求工人有相当的技术。外加台钻厂还有一个专门用来开发新产品的车间,这里面所有的工序几乎都是有人工完成,有高级的技工负责。

通过一个早上的参观,使我们对台钻厂生产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台钻厂在对质量管理这一块做的相当不错,因为本身企业的因素,质量成了我们厂的基本。如果台钻厂不是事业单位,有自己的独立的企业领导,应该可以壮大本厂的规模。

10.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篇十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护理专业大学生医院暑假实习总结

今年暑假我深入到护士的日常工作中,亲身体会了做护士的酸甜苦辣,这才发现做护士并没想像的那么容易。做护士的确很辛苦,一会儿是输液、抽血,一会儿是打针给药,一会儿又得中药灌肠。病人若有不适首先会想到护士,病人如有问题找的还是护士,病人要换药、换液又得叫护士……病房里永远有护士忙碌的身影。

实践四周,感受最深刻的是,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练,让我重现在校学习那些枯燥又顽固的知识时提出的种种问题。例如:我___要读这些药理病理?背了对我有什么用?好像知道了以后还是一点儿意义也没有,知识是统揽了,但学过后总的感觉是,一直只为考试而学习,没有几分属于我自己。在学校里,没有人问我这些药吃了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即使我知道有这些不良反应,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见到过,我不知道一种药用错后有多么严重,没有人问我这种病有什么临床表现,我也没有真正见到过这些临床表现,到底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就是书本上的一样呢?等等……

一个月的实践生活也对我在将来工作时做到医护配合大有帮助。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给病人解决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只有当医护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给病人带来的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对方的工作。作为将来的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护士的工作,所以这次实践我觉得既起到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桥梁作用,又增进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了动手能力,增强了信心。

四周的实践使我重新认识了护士这个职业的崇高。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护士就是耐心和细心的代名词。我一直以为,她们的工作很轻松、很简单,只需要执行医生的医嘱,“照方抓药”就行了,其他的工作也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情。这一次我通过护理实践,第一次深入到护士的日常工作中,亲身体会了一回做护士的苦辣酸甜,才发现原来做护士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护士的工作就是一个字“累”,我每天跟着他们跑都累得不行,而他们不但要不停的在病房间走动,还要给病人扎针换药,实际上比医生累多了,但他们一句怨言也没有。一名护士,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她就充满了力量。她们全身心的投入在一场战斗中:把自己的活力完全展现在病房内外;把自己的能量连同微笑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病人。

交班一般在早晨8点,护士医生都要参加,当然我也不例外。科室的两位主任站在最前面,昨晚值夜班的护士开始做他们的护理病理交班报告,然后是值班医生,另外各位医生还要说一下自己管辖的危重病人的情况,最后两位主任和护士长进行总结便结束了每天必做的交班。我个人认为交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医生和护士的一种纪律的约束,让我们医护人员明白,病人的生命在我们手中,我们必须有很强的___性和纪律性,做一名认真负责的医护工作者。

范文仅供参考

11.新闻专业大学生暑假实习报告 篇十一

关键词:新闻史论课程,教学,教学方法,实践能力,培养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新闻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因此它要求学生既要有很强的思辨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等, 还要有一定的新闻敏感能力、采访能力、新闻写作能力、摄影能力、编辑能力等。如今信息化全球化时代, 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那么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 高等院校新闻学教学普遍存在一个现象, 采、写、评、编、摄等业务课程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闻史论课程侧重传授知识。其实新闻史论课程的教学也需要有丰富生动的新闻实践为依托, 也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因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笔者所在的新闻系课程体系看, 低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是史论课程, 那么, 新闻史论课程理应担当起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任。当然, 对于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能力, 如摄影能力、非线性编辑能力等, 只有专门的课程教学才能有条件进行系统的训练;至于一般的实践能力, 如采访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等, 在新闻史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能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加强训练。苏联教育家孔德拉秋克说:“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1]笔者从事新闻史论课程教学多年, 一直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力求把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根据自己教学实践的体会, 本文分析三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从广义上讲, 就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情景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思考的教学方法, 主要方式是通过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反思, 这种教学方法不局限于获得固定的理论, 重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新闻史论课程教学中结合课程的特点, 适时地运用了案例教学法。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说:“新闻教育应该借鉴MBA, 多搞案例教学, 不是用概念去串案例, 而是逐一地讲案例。”[2]笔者在新闻史的教学中, 对于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线索、报刊创办的历史背景等知识性内容, 尽量少讲或不讲, 重点放在在新闻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物、媒介、事件、现象等内容上,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多问“为什么”, 让学生在“学中想”、“想中学”、“学后做”。那么, 教师要精心选择好案例, 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学习, 解难释惑, 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处于积极状态, 并且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借鉴历史, 分析现在, 思考未来。梁启超说得好:“历史的目的, 在于将过去的真事实预以新意义或新价值, 以供现代人之资鉴。”[3]新闻史的教学目的之一也在此, 学习的虽然是过去、是历史, 但着眼点却是现在和未来,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理念, 深化认识, 培养实践能力。比如, 教学《中国新闻事业史》中“著名记者和新闻业务”一节, 教师可选择“黄远生”作案例, 先简介人物的生平和成就;再引导学生思考他的新闻成就与前人相比最大的区别是什么、为什么;然后又选出黄远生有代表性的作品作案例, 指导学生分析, 从中概括出黄远生新闻通讯的特点;最后选择《南方周末》有代表性的通讯作品作案例, 指导学生分析其特色, 比较黄远生通讯和《南方周末》通讯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原因;联系现实讨论, 作为未来的新闻从业人员该学习什么、摈弃什么。这样, 由案例到理论再到案例, 环环紧扣, 层层深入, 不仅弄懂了历史, 而且思考了现在和未来。

运用案例教学法, 从案例出发深入分析后上升到理论, 然后再回到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 既有历史案例, 又有现实案例, 既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 又能够对现实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 学生不仅知其然, 而且能知其所以然;不但学到了知识, 而且学到了学习方法, 培养了思辨能力、分析能力、感悟能力、写作能力等实践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实际上更多的是从讲台前走到了学生的背后, 指导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当然, 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 突出教学重点, 发挥好引导、指导作用, 要善于鼓励和启发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能够抓住学生认识中闪光的观点及时加以引导, 对于模糊不清的疑难问题要释疑解惑, 对错误观点要及时纠正, 以促使学生认识活动的深化,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培养学生的能力。

传媒观察法

传媒观察法就是教师事先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选择某一传媒内容阅读思考, 做好课件, 在每次课堂教学前学生走上讲台利用3-5分钟的时间讲解的一种实践训练方法。学生把自己当作讲解员或评论员, 向大家讲解自己准备的内容, 内容由学生自己选择, 可以是新闻作品, 也可以是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新闻媒介、传媒人物等。人员的安排由学生自愿和教师抽查相结合, 学生每次讲解后先由学生互评, 最后是教师点评和成绩评定。

在新闻史论课程教学中, 笔者根据新闻系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传媒观察上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 由易到难, 逐步提高要求。比如在一年一期的《中国新闻事业史》教学中, 要求学生对中国传媒进行观察, 即选择中国新闻史上的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新闻媒介、传媒人物等进行分析讲解, 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促使学生多关注中国新闻史和传媒现状, 同时锻炼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在一年两期的《外国新闻事业史》教学中, 要求学生观察外国传媒, 选择外国新闻史上的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新闻媒介、传媒人物等进行分析讲解, 不仅要求与前面中国新闻史课堂训练时选择的内容有关联, 而且要求学生对所选择的中外传媒进行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或看法,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还能够训练学生的对比分析思考能力, 难度提高了, 深度性增强了, 使学生对中外新闻传媒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种传媒观察训练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等。

作为新闻学专业学生, 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 还应该关注世界动态, 关心国家的方针政策、大事要事等, 每天收听或收看新闻, 要有一种全面接触新闻媒介的意识。据调查, 大学生媒介接触时间最多的是网络, 广播次之, 电视再次, 报纸最少;他们接触媒介的最主要目的是娱乐、了解重大的突发性事件, 很少关注一般新闻及其写作特色, 尤其是大一学生, 有些人根本不接触媒介。针对大学生接触媒介的这一现状, 从事新闻学史论课程教学的教师应采取措施强迫学生接触新闻媒介, 慢慢培养学生接触新闻媒介的兴趣, 由被动逐渐转为主动, 由娱乐消遣逐渐转为关注新闻信息及其业务特色。笔者在《现代汉语》课程教学中也运用了传媒观察法, 但与新闻史课程教学有所不同, 要求学生选择近期的新闻作品, 分析其写作、编排、语言等方面的特色, 事先做好课件, 课堂上展示或播放所选作品, 学生讲解后由老师点评。这种训练方法对新闻学大一新生很有针对性, 促使学生关注现有媒介新闻报道、思考新闻写作编排等业务技巧, 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也能培养学生阅读媒介作品的兴趣。

实践证明, 通过传媒观察法的训练, 能促使学生关注中外新闻媒介及新闻界人物等, 了解新闻业务思想;主动接触媒介, 多关注新闻及其写作特色;自觉查阅资料、收集资料, 丰富专业知识, 培养了自学能力;通过上台讲演, 锻炼了胆量, 提高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等。由此可见, 传媒观察法是一种有效的技能训练方法, 能够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

传统的新闻史论课程教学, 教师往往是“一本书、一套讲义、一支粉笔”, 教师讲学生听, 单纯传授“死”的知识;对于某些报刊的介绍,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能够给学生展示样本, 但是样本的展示毕竟是很有限的, 因为在课堂上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原件都搬出来让学生见识, 更何况有些学校连某些报刊的样本都没有, 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法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 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播, 教育之为教育, 正在于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 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4]新闻史论课程教学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史论知识, 而是需要通过“有效”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他们潜在的创造力量激发出来, 从而转化为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多媒体教学法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电脑、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 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事先利用电脑制作好课件, 把每个史论知识点、所需图片、视频等全部准备到课件上, 课堂上运用电脑等多媒体手段, 在讲解过程中把事先准备好的课件展示在屏幕上。对于新闻学史论课程教学来说, 这种教学方法非常有效, 史论知识抽象难懂, 教师讲解抽象知识的同时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视频等直观形象、生动鲜活的画面或图像, 陌生的媒介瞬间显出“庐山真面目”, 抽象的史论即刻具体, 需要的文字随即展现, 既节约了板书时间,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等能力, 同时增强了写作、编辑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如教学“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这一内容, 要让学生了解《解放日报》改革的原因、目的、意义、版面安排等主要内容, 单靠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和教科书上的文字, 学生很难体会, 很难想象改版前后《解放日报》的真相。那么用多媒体课件将《解放日报》改版前后的原貌展示出来, 学生一对比分析, 就对《解放日报》的改版有了切实的了解;又通过课件展示改版社论《致读者》, 指导学生从文字上分析, 使学生真正领会其改版目的。这样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及比较分析能力等实践能力。

课堂上, 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并不是单一的, 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运用案例教学法时, 也需要多媒体教学法的配合, 如上文提到的教学“黄远生”, 至于黄远生的通讯、《南方周末》的通讯等作品都需要多媒体课件展示, 这样学生才能有条件在短时间内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仔细的比较。

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 教师必须注意选择好材料, 所选材料不能太泛, 一定要选择教学中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或最需要展示的对象;一节课的课件不能太多, 要控制好数量, 以求精读、精看、精分析, 让学生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 逐渐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总之, 在新闻史论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意识, 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结合起来, 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各门课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苏) 孔德拉秋克.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57.[1] (苏) 孔德拉秋克.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57.

[2]魏明革.用案例提高教学水平[J].新闻爱好者, 2008 (11) .[2]魏明革.用案例提高教学水平[J].新闻爱好者, 2008 (11) .

[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155.[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6:155.

上一篇:教师班级管理个人感悟下一篇:大班数学教案《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