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城市社区试点工作总结(精选7篇)
1.咸阳市城市社区试点工作总结 篇一
六个智慧社区试点城市公布
2014年1月22日,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智标委”)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智标委专家座谈会。全国智标委顾问、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姚世全副司长及其他领导和公司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中汇报了全国智标委所取得的成就、工作的进展程度、试点项目规划以及《智能建筑标准化》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等情况。在会议中,有6个城市的社区被定位全国智标委开展的全国智能建筑及智慧社区试点城市:广州市番禺区南景园智慧社区;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颐湖园智慧社区;吉林省公主岭市维多利亚智慧社区;浙江省嘉兴市罗马都市智慧社区;北京市鸿坤林语墅智慧社区;陕西省西安临潼骊山家园智慧社区。
智慧社区的建设跟城市通卡是分不开的,人们生活离不开出行与居住,城市通卡为人们出行提供了方便,而且具有庞大的用户,智慧社区则提升了人们居住环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城市通卡未来会不断的扩展应用领域,也会结合智慧社区发展。
2.咸阳市城市社区试点工作总结 篇二
社区居民委员会简称“居委会”,“居委会”为中国大陆地区城市街道、行政建制镇的分区即“社区”的行政管理机构,属于城镇居民的自治组织,管辖对象为城市、镇非农业居民为主。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研究城市社区管理的发展态势和解决原有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城市化后的城市管理、秩序维护以及加快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稳固基层政权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目前的情况看,现有的社区管理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区管理出现新的发展态势,突出表现为社区管理面临新的情况和新的发展内容。从而社区建设成为现在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城市社区管理问题的研究成为当务之急。通过调查,了解了辖区居民对居委会管理的情况和居委会管理人员对自身管理的一些看法,使我们对贵阳市社区管理有一些全面的认识,并对中国城市社区管理方向和方式做了进一步的探索。
2 社区的基本情况
2.1 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1)社区的办公条件非常艰苦。本小区居委会在一个一层楼的一间屋子里办公,并且办公设备非常简陋,只有几张办公桌和几把椅子。
(2)文化、体育娱乐设施方面。小区里面只有一个老年活动室,活动室大约20多㎡,社区为老人们提供扑克、麻将等娱乐设施,为老人们安度晚年提供了一个非常惬意的地方,他们还可以来拉拉家常、看看报纸,关心国家大事。但是现在与原来不完全相同,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学习型社会,就是人要“活到老要学到老”。但是贵阳市大多数社区都没有图书室供社区居民学习,以增加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据调查本社区也没有图书室。另一方面,本社区没有单独的地方来建体育设施,这些体育器材主要是零星地分布在一些家属区。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辖区居民和社区工作人员都认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从调查情况看,就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不足,将会影响社区居委会的管理效益。居民委员会的工作经费和来源由上级政府规定和拨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的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强烈,作为社区的上级政府应加大对社区的的资金投入,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把城市社区建成一个和谐的基层组织。(2)宣传力度不够。居委会应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也要组织社区的各种活动,把社区建立成为团结、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2.2 社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社区管理非常重要,如果不加强社区服务管理,使社区居民不和谐,它也会影响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笔者主要从几个方面作如下调查。
(1)社区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所调查的9位社区管理人员中,有3位男性,6位女性,全部都是来自贵州省贵阳市。18~29岁之间的青年管理人员为0,30~45岁的中青年管理人员占被调查人员的22.2%,45~60岁的社区管理人员占33.3%,60岁以上的社区管理者所占比重较大,占所调查人员的44.4%。他们中汉族7人,占调查人数的77.8%,少数民族的2人,占调查人数的22.2%,这其中44.4%的社区管理人员是党员,剩余的66.6%的则是非党员。如表一: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学历及专业方面。据调查,专科及专科以上学历的1人,占调查人数的11.1%,中专及高中学历的3人,占调查人数的33.3%,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重较大,占调查人数的55.6%,见图一。这其中学管理专业的1人,仅占被调查社区管理人员的11.1%,其他非管理类专业的占绝大部分,占调查人数的88.9%。!
从上面社区管理人员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社区居委会干部存在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到社区参加竞选,为社区服务,导致了社区居委会干部年龄结构老化的问题相当严重,有很多都是到了退休年龄才来参加社区的工作。(2)社区居委会干部存在文化偏低的现象。对于这方面虽然在近年社区大调整中已经进行改革,社区干部的文化素质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社区干部中依旧存在文化偏低的现象。(3)受专业知识限制,管理才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社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轮胎厂居委会辖区里有2600多户居民,配备有9名居委会干部,研究报告表明,有22.2%居委会干部认为工作量非常大,55.6%的居委会干部认为工作量较大,只有22.2%居委会干部认为工作量一般,没有人认为工作量较少的,见图二。居委会的主任坦言:“很多居民羡慕我们8点半上班,4点半下班。但要在这段时间内把工作做完是不可能的,每个人经常要带任务回家。”调研报告还表明,66.7%的居委干部反映,开会多、检查多、评比多、统计多,政府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造成居委会工作压力过大。居委会“一扇小门”要同时面对一二十个政府“部门”。行政负担过重,使居委会的职能发生了“异化”。如今,居委会干部们坐办公室多了,到居民家“串门”少了,写材料、开会多了,与群众的联系和沟通却少了,居委会已经成为政府部门基层事务的主要承办者。与社区企业的协调关系方面,有55.6%的社区干部认为比较困难。还有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相对滞后。
从调研报告可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旧体制意识的存在,阻碍社区管理优势的发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过去,社区只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完成辖区的安全卫生等简单管理就行了,然而现在的社区工作千头万绪,除管好自己的经济外,可以说,政府有多少牌子,社区工作就有多少副担子。(2)社区社会服务水平不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呈现多元化,居民对养老、托幼、保健、娱乐、家政、青少年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急剧增长,迫切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细致的服务。然而,社区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满足广大居民的需要。(3)社区党员基层组织不建全,导致无法发挥党员的核心带头作用。
2.3 居民对社区居委会服务水平评价
所调查的100份居民问卷调查中,18~35岁的青年有22人,36~45岁的中年人26人,46~60岁中老年人24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28人,涉及到成年人的各个年龄阶段,覆盖范围比较广,视为一次有效的调查。据调查表明,对社区居委会干部的服务态度非常满意的有21%,比较满意的有30%,一般的有38%,不满意的最低为11%。另一方面,对于社区居委会干部上访的频率情况,一年都没有上访的比例最大,占调查人数的67%,一年上访一次的21%,一年两次及以上为12%。对于以上情况,就居民本身而言,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没有融入到小区的生活中去,把自己放在一个旁观者的位置上,而不是站到主人的角度上来看问题;二是对社区居委会的职责范围不甚了解,不知道它是怎样一个单位。因此作为社区居委会干部应加大宣传力度,使社区居民了解社区和融入社区。
3 对策及建议
3.1 加大政府对社区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社区管理者的办公条件有所改善,并且有经费举办各种有利于社区居民的活动,使社区管理更加科学,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3.2 加强社区工作队伍的建设与培育,形成优质的社区工作基本力量
(1)按照现代管理的素质要求,加强社区管理队伍的建设。社会的高速发展迫切要求按照现代管理的素质要求,将那些思想坚定、道德修养高、善于团结同志、年龄结构合理、有专业知识的同志吸引到社区管理工作队伍中来,形成一支高素质的街道社区管理工作队伍。为此,上级政府应多配备一批高素质的社区管理干部,并尽可能向社区多输送优秀党员干部,充实和提高社区管理工作队伍的力量和素质,各级党校也要为社区干部的培训提供方便、创造条件,使从事社区管理工作的同志尽快提高文化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学会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知识完成社区管理任务,以适应新时期社区管理工作的需要。
(2)全力调动各类人员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形成社区工作合力。社区管理工作复杂而艰巨,单靠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一支力量是无法很好完成该项工作的。因此,社区内的各系统、各单位、各社会组织以及广大群众,只要与社区发生关系,就应当主动关心和支持。
3.3 加大社区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提高社区管理效率
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可以清楚知道应将基层政府的行政机构与社区机构区分开来,将行政管理事务与社会管理事务区分开来。因此,具体建议,一是给社区居委会卸牌子去官衔。去除社区不应有的行政负担,还社区本来面目。社区主要职能应转变为“加大宣传,协助管理,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职能。社区职能以外的工作,可以成立社区服务工作站,由社区服务工作站来承担,社区居委会只负责业务指导。二是实行社区工作准入制,规范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包括街道办事处)在向社区下达行政任务时,应自我约束,建立审核制度。具体审核权可放在区级民政局,民政部门根据任务是否适合交给社区,事前主动与社区沟通,在取得一致意见后,慎重决定行政任务的下达。一旦下达任务,就要严格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给承担行政任务的社区提供必要的办公经费,保证任务的按时完成。
3.4 立足社区工作实际,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拓展党的覆盖面
(1)努力形成区、街、社区各级党组织齐抓共管社区党建的良好局面。作为社区党组织的上级领导,应当定期研究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战略,纠正社区党建工作中出现的偏差,领导、组织、协调各个社区党建工作的共同发展。而作为社区各项工作领导核心的街道工委,则应根据上级党组织的部署,结合本社区的特点和实际,辩证把握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建设、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共同目标与需求为纽带,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率领社区广大居民为建设新社区而努力奋斗。
(2)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载体,凝聚党员群众的力量。为适应新时期党的社区工作需要,创建社区党建工作新的载体,以凝聚党员群众的力量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十分必要。
(3)建立健全各类基层党组织,抓好新经济组织和居民区的党建工作。针对新经济组织规模小、分布散、变化快、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可创建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办法,健全党的组织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3.5 积极培育居民群众的社会意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不断促进居民自治水平的提高
(1)建立健全各类社区组织,发挥社区组织的服务功能。社区的工作很多,工作难度也很大,因此,应充分发辉社区组织的作用。一个社区的成熟,很重要一点是看社区组织能否是在社区中发挥调处各种矛盾,协调各种组织和人际关系。
(2)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度。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城市重心下移,职工由“单位人”逐渐向“社区人”转变;与此同时,人们对工作单位依附关系减弱,而对居住地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多元的社会共同体中,许多新的矛盾必然在社区内表现出来。因此,社区党员干部要通过自身的示范带头作用和服务带头作用,协调各方矛盾,引导居民树立社区共同体意识,实现社区资源、社会利益共享和社会义务共担,使社区各方达成共识,从而满足社区内居民与单位不同的需要,建设安全、整洁、方便、舒适的现代化社区。
总之,我们应加强对目前社区管理的认识程度,找到适应本社区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来提高社区的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熊墨辉.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增强城区服务功能[J].地方政府管理,2001,(04).
[2]李金楼.关于社区建设问题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1,(06).
[3]秦怡红.吉林省社区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04).
[4]徐斌.城市社区建设浅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4,(11).
3.咸阳市城市社区试点工作总结 篇三
社区体育是群众体育工作的起点和重点。文章依据社区体育的构成要素对中国科技城绵阳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状况展开调查,指出:绵阳市社区体育建设过程中,应重视社区健身队伍组织的建设,政府应增加对社区体育发展的投入,改善社区健身场所环境条件,加快社区建设指导员队伍建设。
一、前言
社区体育是区域性的居民体育活动,而社区居民的体育活动又是社区体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直接目标,研究社区体育活动也是认识一个地方社区体育发展水平和程度的重要窗口。通过对中国科技城绵阳市社区体育活动点的调查,考察社区群众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一般性特征,进而窥探绵阳市社区体育活动的基本状况,以期为地方社区体育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之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中国科技城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高新区三个行政区的社区体育活动点的锻炼群众。随机调查社区体育活动点14处。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三、结果与分析
(1)整体情况
调查对象总数440人,男性71人,女性369人,其中青壮年28人,中年人284人,老年人128人。调查对象年龄最大者76岁,最小者20岁,平均年龄54.45岁,年龄中位数56,年龄众数60。调查对象中退休人员309人,占总调查人数的70.2%,未退休人员131人,占29.8%。从文化程度上看,大学本科学历者26人,专科学历43人,高中77人,中师中专56人,小学59人。从职业分布来看,从事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数241人,占总体54.8%,其它依次是办事人员、不便分类人员、商业服务业人员,最少的是农林生产人员。
(2)运动频度
运动频度指每周的锻炼次数,是考察体育人口的基本指标。统计发现,参与锻炼者显示了良好的健身习惯,65.5%的锻炼者能够保证每周5次以上的运动频度。锻炼者在统计学上达到直接体育人口的首要特征(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以上)人数有88.9%,反映了绵阳市城市社区健身群众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健身习惯。数据分析发现,不同文化层次的社区锻炼者在运动频度上并未呈现明显差异,锻炼行为具有一定趋同性,这一观察有别于传统观点认为的锻炼行为同文化程度成正比的观点。绝大多数锻炼者比较习惯于至少每周1次的运动频度,在长期的锻炼过程中受同伴效应的影响,加深了对健身的认识,已养成了良好的健身习惯。
从年龄与运动频度的关系上看,青年人在社区活动点锻炼的运动频度最低,而中年人和老年人锻炼频度最高,在每周锻炼5次以上的人群中,中年人和老年人是主力军(266人),该群体人数共占到288个对象的92.4%。年轻人的锻炼积极性没有中老年人的高,但有逐步增加现象。
(3)锻炼时间
锻炼时间是考察体育人口的第二个指标。数据显示,有55.9%的社区健身者每次锻炼的时间在1-2小时,有25.%的锻炼者健身时间在1个小时以内。但是从总体上看,95%以上的锻炼者练习时间均超过30分钟,这一时间是符合体育人口所规定的时间要求的。在活动点锻炼的青年人相比中老年人锻炼时间偏少,中年人和老年人在每次活动1-2小时这个区间上表现非常一致,一是人数(112+106)上集中,二是时间上趋同。另外发现,每周活动超过1小时以上的人数为304人,其中240人为退休人员,占79.4%。
(4)锻炼强度
数据显示,在活动点锻炼的居民中有超过的80.5%人采用了中等强度的锻炼,15.5%的锻炼者采用了小强度锻炼,4.1%的人采用了大强度锻炼。通过时间强度的数据交叉表,发现每次活动为中等强度且获得时间在1-2小时之间的人数是208人,占总人数的47.3%。以上说明,社区健身的时间强度符合健身阀的要求,锻炼是科学和有效的。其它年龄段锻炼者在各强度上表现没有大的差别。
(5)锻炼项目
调查显示,绵阳市民在健身运动的项目选择上有个者广泛的内容。其项目特点表现为轻体力、弱竞技、较为重视内修,并赋予一定的表演性。根据调查数据,参与度较高的项目排序为:健身舞蹈、健身走、太极拳(剑)、交谊舞、扇子舞、健身操、柔力球、羽毛球、骑车、跑步。
(6)锻炼场所
健身场所是社区群众开展健身的最基本条件,也是社区体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城市公共体育活动场所是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产品的要素,一定程度上反映社区体育建设的结果。数据显示,绵阳市城市社区群众体育锻炼场所集中度最高的是广场、公路旁、公园和住宅小区,这四个场所集中了锻炼人数的85.6%。这数据同全国其他城市相符,说明广场、公路旁的空地和人民公园在社区群众体育锻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向绵阳市政府提议修建“涪江全民健身体育公园”,截止2011年,绵阳市相关部门已经采纳了该提议,在涪江岸边建设了滨江绿道,该项目已经成为绵阳群众新的健身乐园。
(7)同伴关系
与朋友结伴锻炼是社区健身者的一般选择,72.1%健身者是与朋友结伴锻炼的,这种集群性的行为成为同伴效应。说明在社区健身活动中,朋友的体育行为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与他一起锻炼者,健身者在锻炼时愿意与朋友一起练习。现实中我们发现这种现象以舞友、球友、朋友等方式存在。这提示社区体育建设过程中,要重视社区健身队伍组织的建设,要巩固和发展社区群众锻炼组织的内在凝聚力量,发挥健身组织的示范作用。
(8)锻炼目的
数据表明,绵阳市城市社区全民健身活动点参与健身锻炼者仍然是以增进生物性健康为和防治疾病发生为主要目的,以此为目的而参与锻炼的群众人数分别是388和196人次;其次才是消遣娱乐、减肥、减压放松等较为高级层级的需求。这说明,绵阳市城市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的层次仍停留在生物性健身阶段,尚未发展到更高层次的追求精神娱乐的层面上来。
(9)锻炼指导
绵阳市全民健身活动点社区居民的健身指导工作主要是以活动点指导老师为主,占调查总数的71.7%;其它获取锻炼指导的途径分别是自学、相关人士的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参与指导的仅有6.8%。这一数据反映了当前绵阳城市社区居民健身指导的总体情况,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一个明显和突出的问题,不少在活动点的指导老师未获得体育部门的认证,但是获得了锻炼群众的认可。数据还显示,49.8%(220人)的锻炼技巧是从活动点学来的,另有26.4%(116人)的锻炼技巧是通过自学掌握的,说明健身点的指导在社区群众健身活动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社区体育工作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10)参加本健身活动点的原因
绵阳市城区的多个全面健身活动点分布在公园和马路的两旁,参与者选择的面较为宽广,锻炼者选择一个健身活动点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总体来看,离家最近且收费低廉的活动点是最受欢迎的,其次锻炼环境的好坏也是群众看重的另一较为重要的方面,再者就是指导的效果。
(11)社区健身活动点的困难
调查发现,绵阳城市社区体育活动中所存在的困难同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具有同质性。活动点存在的主要困难是活动场地的拥挤,其次是缺乏统一管理和经费。绵阳市的人民公园和五一广场公园是社区体育活动最为集中的2个区域,每天早晚2个时段前往锻炼的居民,每个点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点与点之间彼此相连,常常为了场地问题闹的不可开交。而在街道边上的活动点则存在汽车占位、花圃、障碍物等占据练习,造成练习场地的拥挤,或者本身就是因为场地面积不足,致使群众健身空间严重不足。
(12)绵阳市城市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的希望
增进健康是每一个参与锻炼者的共同愿望,而一个良好社区体育环境则是实现群众健身需求的基本保证。健身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希望有更好的场地条件(50.5%)和得到专业的体育指导服务(45%),在集体性的健身活动中,他们希望得到有关方面的支持,尤其是经费方面的支持(40%),再者就是希望能够有人管一管,使他们的组织正规化。群众当中,还有26.6%的人不知道国家已经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还有57.7%的人虽然知道条例,但不是很清楚条例的内容,还不知道如何保障自己的健身权益。
(13)街道社区体育工作
城市街道办事处是社区体育的建设者,社区体育工作是街道和社区工作中的一个方面。对社区健身居民调查发现,有35.9%的群众回答街道帮助建立了晨晚练活动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全面健身活动宣传,但仍有45%的群众不清楚街道在社区体育工作中的内容。这一方说明群众对街道社区体育工作管理内容不够清楚,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街道社区体育工作是社区体育建设中较为薄弱的一环。
从对社区健身群众的调查来看,群众的呼声在于政府能够兴建全民健身广场,能够安排专业人员负责社区全民健身工作,增加对社区体育发展的投入,并及时培养社区健身指导员。
四、结论与建议
绵阳市城市社区健身者的平均年龄是54.5岁,中年人和年轻老年人是主力军。他们比较习惯于至少每周1次以上的运动频度,在长期的锻炼过程中受同伴的相互影响,加深了对健身的认识,养成了良好的健身习惯。但从事体育活动的层次仍停留在生物性健身阶段,尚未发展到精神娱乐的层面上来。
绵阳市社区健身项目表现为轻体力、弱竞技、较为重视内修,表演性强,锻炼场所主要集中于广场、公路旁、公园和住宅小区,喜欢结伴锻炼,具有同伴效应特征。社区健身人群多从属于实质性体育人口。
社区健身指导工作主要是以活动点指导老师为主,持证社会体育指导参与指导有待提高。离家最近且收费低廉的活动点是最受欢迎的,其存在的主要困难是活动场地的拥挤,其次是缺乏统一管理和经费。群众反映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希望有更好的场地条件和得到专业的体育指导服务。街道社区体育工作是社区体育建设中表现尚为薄弱,是今后社区体育建设亟需重视的问题。
4.廉政文化进社区试点工作 篇四
榆区崇工发〔2005〕22号
关于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试点活动的安排意见
各社区党支部、居委会、辖区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反腐倡廉要面向全党全社会”的指示精神,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延伸到社区,办事处党工委、纪工委决定开展“廉政文化
进社区”试点活动,现提出如下安排:
一、总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总体要求,引导社区内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努力营造“人人思廉、人人保廉、人人促廉”的社区廉政文化氛围,积极探索出一条新形势下依托社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
二、活动内容及形式:
廉政文化进社区试点活动以学习宣传廉政建设、党纪条规以及开展警示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主题教育式、宣传引导式、警示提醒式、寓教于乐式为活动形式,主要开展“十一个一”系列活动:
1、组织一次以廉政教育为主题的文艺活动。以社区广场文化为载体,通过社区人演身边事来宣传廉政工作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树立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2、建一个廉政警示宣传牌。在社区比较集中的地段建一个醒目又温馨的宣传牌,营造浓郁的反腐倡廉文化氛围。
3、发一封廉政倡议书。由社区党支部牵头给驻区机关、事业单位及社区居民党员干部发一封廉政倡议书,以提醒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
4、建一条党风廉政宣传教育路。在社区大巷墙壁上,以格言警句为内容刷写廉政宣传标语,使大家感受到廉洁警示的强烈氛围。
5、开展一次廉洁新风进家庭活动。通过编印、发放党纪法规宣传资料、廉洁勤政、执政为民、人物的先进事迹、贪官忏悔录等宣传资料,促进家庭廉洁新风,在社区提倡家庭成员“两抵御”、“二不要”:抵御亲情干政、抵御不正之风;不利用领导干部的职权和影响办私事搞特殊,不接受有碍领导干部秉公办事的礼品、礼金和宴请。
6、组织一次廉洁从政演讲推荐活动。由办事处牵头,推荐辖区单位党组织参与区廉政演讲竞赛活动,营造倡廉、促廉的良好社会风尚。
7、组织一次廉政建设签名活动。组织社区在职党员、社区离退休党员、驻区单位党员及社区群众参加的“共同抵御腐败,共创文明家园”的廉政倡议签名活动,使社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置身于勤政、廉政、崇尚道德的文化氛围中,促进廉洁自律意识。
8、组织一次廉政建设专题党课。邀请有关方面人士讲一次廉政建设专题党课,要求社区党员坚持廉洁奉公,规范从政行为。好范文版权所有
9、建一个社区廉政文化书架。社区廉政文化书架存放廉政书报,党纪法规宣传资料,廉政典型人物事迹资料等,为社区干部群众了解反腐倡廉信息搭建有效平台,促使社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党纪法规的认识,自觉抵制和防范腐败。
10、组织观看一次廉政教育影片。与放映公司联系,挑选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腐倡廉影片放映,使基层干部群众在欣赏节目的时候潜移默化的接受教育。
11、开展一次“访贪思廉”活动。组织驻区单位开展“访贪思廉”活动,积极倡导扶贫济困主题,形成亲情廉政文化特色。
三、活动时间及阶段划分:
廉政文化进社区试点活动从4月25日开始至6月3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4月25日开始至5月10日为廉政文化进社区宣传动员阶段。
第二阶段从5月11日开始至6月25日为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从6月26日至6月30日为总结验收阶段。
四、活动要求
1、为了加大对此次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办事处决定成立廉政文化进社区试点活动工作小组,组长由办事处副书记、纪工委书记赵敏同志担任,副组长由挂片副职领导李晓明同志担任,成员由王洁、刘春林、魏拥军、杜桂娥担任。
2、办纪工委要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做好此次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工作小组成员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扎实推进试点活动。
3、办纪工委要把这次试点活动与社区先进性教育活动、社区党建工作紧密结合,通过试点活动,总结提高,全面推行,使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延伸到社区的各个角落。
4、及时向办党工委汇报试点活动的进展情况。
中共榆阳区崇文路街道工作委员会
二oo五年四月二十日
抄送:区委纪检委、监察局、区委纪检委常书记、监察局魏局长
5.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汇报 篇五
社区党员服务中心试点工作汇报
我区望月湖街道岳龙社区和咸嘉湖街道白鹤咀社区是市委组织部确定的内五区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体系建设试点单位。按照市委组织部对试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我区高度重视,精心铺排,着力保障,重点支持,把两个试点社区的党员服务中心建设作为提升全区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来抓,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为了顺利推进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区委组织部对推进试点工作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区委组织部负责总的业务指导及工作调度、督查;所在街道党组织负责服务中心的整体规划和工作协调;两个社区的党组织负责服务中心建设的具体组织实施。为了集中力量搞好试点工作,两个街道和社区均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街道明确了专人负责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形成了推进试点工作的整体合力。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区委组织部3次召开工作调度会,就两个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相关工作情况进行协调。部长刘汇同志还专门听取了有关情况汇报。二、整合社区资源,打造综合平台社区承担的工作类别多、“线条”多,但是人力、财力、物力和各种资源都比较有限,考虑社区的实际情况,为进一步整合社区现有资源,我们确定了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使用的“三同时”工作原则,实现社区工作平台“三位一体”:即在启动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建设的.同时,同步规划和实施社区事务服务中心、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的建设,尽量把社区的教育、服务、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形成社区综合工作平台。目前,两个试点社区的党员服务中心全部同步规划建设了社区事务服务中心和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基本实现社区工作“三位一体”。三、注重建设标准,力求规范实用党员服务中心是直接为党员群众服务的,必须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现化代、信息化的需要。根据市委组织部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基本功能和设施方面的要求,结合我区两个试点社区的现有条件,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标准,除了设置“三室两栏一网一线一站一窗口”外,还因地制宜添建了健身房和读书室等,并在“八有要求的基础上,丰富了一批办公设施和服务设施,如电视机、打印机、空调机、复印机、意见箱等。两个社区的服务阵地和办公服务用房面积均在300平方米以上。为了确保建设标准,区委组织部组织了近20万元财政资金,专项用于两个试点社区党员服务中心的建设,两个街道还安排了配套资金30余万元用于党员服务中心建设。
6.市创建安全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篇六
市创建安全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市创建安全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我市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夯实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基础,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完善安全生产“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的工作格局,把“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市政府《关于印发市政府180项重点工作责任分解表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的有关要求,市政府决定在市内五区开展“安全社区”试点创建活动,为确保试点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安全社区”创建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经济发展,安全优先”的理念,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员参与、共筑共建”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落实责任、健全制度、强化监管、立足防范、整治隐患,切实加强和改进社区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社区安全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安定和谐。
二、目标任务
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文化素质,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实现经济和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构建和谐平安社区;成立社区安全领导机构,在每个试点社区配备一名热爱安监事业、责任心强、有一定专业特长,经选拔合格的下岗失业人员为社区安监员,在上级安监部门和社区居委会领导下负责社区安全;建立社区安全生产防范机制和防控网络。
三、组织机构
市政府成立“安全社区”试点工作创建
指导委员会,由市政府副市长张发旺同志担任主任,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凯、市安监局局长崔云申同志任副主任,成员由市内五区主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创建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安监局,处理日常工作。
四、经费保障
社区专职安监人员的工资从市政府劳动再就业基金中列支,标准参照全市企事业单位在岗职工月工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日常工作中的办公经费由各区政府解决。
五、实施步骤
创建“安全社区”试点工作主要分调研准备、组织实施、总结验收、巩固深化四个步骤完成。调研准备阶段。主要对市内五区社区安全现状展开调研,选定社区试点单位,召开市内五区安监局长会议,部署试点任务,讨论具体问题,研究具体措施。组织实施阶段。印发全市创建安全社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各区分别建立试点
组织领导机构,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4月20日前按安监局标准条件,由劳动就业部门提供人员名单,完成选拔工作;4月底前对经审批录用的人员,统一组织岗前培训,合格上岗;建立健全各类制度及职责,明确监管范围,落实社区专职安监员工作地点等。5月份对安监员选拔程序、录用资格条件、工作职责、任务范围、组织领导、各项制度、岗前培训等工作进行可行性论证,并在运行过程中逐步修改完善。验收阶段。总结“安全社区”创建以来的经验和主要成果,各单位在认真开展自查的基础上,市“安全社区”试点工作创建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对创建单位组织验收。
巩固深化阶段。在总结前期创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巩固创建成果,提高创建标准,深化创建内容,扩大创建范围,全面推动社区创建活动上新台阶。
六、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强对“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工作方案。责任落实到位。安全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必须落实责任,专人负责,在选人用人、健全制度及工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整合辖区内各类资源,广泛动员辖区内单位和居民共同参与创建工作,形成整体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加大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氛围,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单位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将相关部门开展的创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交通安全社区”、“消防安全社区”、“平安和谐校园”等活动结合起来,共同建设“安全社区”。提供物资保障。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大财政经费保障力度,为“安全社区”建设提供必要保障,持续推进“安
全社区”软硬件建设。
确保任务完成。各单位在推进“安全社区”建设中,要根据试点工作目标、标准和要求,不断改进工作,总结好的做法,加强相互间交流,充实完善现行标准制度和规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创建“安全社区”试点任务地圆满完成。
附件1 社区专职安监员资格条件聘用程序
安监员的资格条件
一、试点社区内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的男性下岗失业人员。
二、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三、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熟悉安全生产工作。
四、坚持原则,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勤政廉洁。
五、经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培训考试合格。
安监员的聘用程序
劳动就业部门提供符合资格条件的人员名单,试点社区选拔,经本人原来所在单位同意,安监会同劳动部门审批,经体检、专业培训合格后同安监部门签订聘用协议。
附件2 石家庄市安全社区创建标准
参照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结合我市社区实际,制定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标准如下:
一、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社区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居委会主任兼任组长、专职安监员任副组长,成员由辖区相关单位组成,并履行相应的工作
职责。
有固定办公场所、硬件建设比较完善。制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建有应救援队伍,配备基本救援装备并定期组织事故防范演练。
有安全巡逻检查队伍,开展经常性的巡逻检查。
各类制度完善,档案资料齐全。要建立安监员职责、社区安全领导小组职责、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职责、社区安监员工作考核制度、社区安监员工作制度、安全工作例会制度、社区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社区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制度、社区安全事故报告调查统计制度、社区应急救援制度等主要制度。
二、生产经营安全状况好
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工作。
配合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查处安全隐患和各类事故,并落实隐患整改工作。开展社区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普查工作,普查率达95%以上。建立
完善的社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档案。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社区内的安全防护单位和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
社区内各类型单位按规定成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规模企业按规定配备安全助理,组建义务消防队伍,特种作业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三、消防安全状况好 社区消防设施功能完善,做到定期维护保养,发现故障,及时维修,合格率达到100%,完好率达到100%。无重大消防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
社区内消防通道保持畅通无阻,不得随意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楼梯通道不得占道堆放杂物。社区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档案资料齐全。有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消防安全公约,消防安全手册。定期组织社区居民、企业员工、私营业主、在校学生等学习,自觉执行有关规定,并有活动记录。
社区内达到无隐患、无违章、无火灾。社区待建地以及门店、商铺、宿舍、楼宇等无“三合一”、“多合一”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违法建筑和违章搭建物。
四、交通安全状况好 社区内交通设施完善,交通标线、标志齐全,未受人为损坏。机动车、非机动车按规定停放有序。社区内无违章占道、经营摊点堵塞等行为。
社区有机动车和驾驶员管理台帐,随时掌握机动车辆和驾驶员的动态情况。机动车上牌率达到100%,驾驶员、车主按时年审率达100%。
如发生交通事故能及时报警,主动保护现场,抢救伤者。
五、食品卫生状况好 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管理有检查、有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经营,从业人员持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
加工、销售食品场所符合卫生要求,功能分区合理,排水设施完善,设有带盖废物容器,废弃物日产日清,内、外环境清洁。饭店、食堂的餐具、食品容器整洁卫生,消毒落实,餐饮具消毒抽检合格率达到标准要求。
有预防食物中毒措施,近年来未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和重大食源性疾患。
六、安全宣传教育开展好
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月”、“119消防宣传月”等各项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安全文化,全面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意识。组织社区内企业经营者,员工、私营业主学习《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安全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素质。设置安全橱窗或宣传栏,张贴安全标语、标牌,建立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记录档案。
组织居民、在校学生学习《石家庄市市民安全手册》及其它日常安全知识,提
高安全意识,安全防范技能与事故逃生能力等。
督促社区企业单位开展员工三级安全培训教育和消防培训。物业公司保安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培训,能够正确并迅速地处理各种紧急事故,义务消防队会实施灭火救人疏散人员和物资。社区居民群众用电、用气、用火安全意识高,食品安全、装修安全等知识掌握较好,具备较高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救护能力。
七、有效控制安全事故
社区年度内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中毒事故、重大经济损失事故。
附件3 安全社区主要职责制度
社区安监员职责
在上级安监部门和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
一、负责社区内生产经营单位的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二、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依法从事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发现事故隐患应责令立即排除;超出自己职责范围内,应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三、参加本街道办或本社区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7.“社区矫正”试点在神木 篇七
一、健全工作机构
为了贯彻落实“两院两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省、市社区矫正工作精神,神木县抽调21个乡镇主管领导和司法所长召开了全县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会议,会上进一步规范了各部门的职责和责任,并要求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推动全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此次会议将神木镇、麻家塔、大柳塔、解家堡、高家堡、万镇等6个司法所列为社区矫正试点单位。并要求未列入先期试点的司法所参照试点单位的步骤、标准和要求充分做好全面试行社区矫正的各项前期工作。各试点单位在所在乡镇成立分管领导为组长,司法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人负责,县财政拨出40万元专项资金作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启动资金。上述措施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矫正工作软硬件的同步发展
一是出台方案,落实责任。会上转发了《陕西省司法厅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意见》。并结合县上实际印发了《陕西省社区矫正工作资料汇编》,下发至各乡镇、居委、社区,进一步明确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适用范围、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队伍、工作内容、工作制度、工作步骤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二是规范社区矫正工作环节制度。各试点单位根据全县社区矫正工作意见和实施方案,进一步量化、细化、规范社区矫正环节的制度,健全和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流程、日常管理规定、考核奖惩办法等,确保了矫正试点工作的规范运作。每月月底召开专题例会,各司法所总结和汇报一个月来矫正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动向,及时发现苗头、及时研究对策、因时因人修改制定矫正方案,全县基本构成了社区矫正制度体系的基础,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规范运行。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我们将各试点中政治过硬、专业知识丰富、业务精通的工作人员安排在社区矫正工作岗位。同时将辖区内具有一定政治素质和法律理论知识,并有一定威望和号召力的热心居民,吸收加入矫正工作志愿者队伍。邀请具有专业知识的法官、检察官、律师授课,使他们逐步掌握了社区矫正工作所具备的基本法律知识。四是加强经费保障。建立了矫正工作室,专门为司法所配备了矫正工作专用计算机、打印机、档案柜等工作设备。同时加强协调配合,取得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对辖区内的缓刑、管制、假释、剥夺政治权利及监外执行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及时将摸排矫正对象的确切人数并上报县局。充分做到了对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底子清、情况明,各试点单位对矫正对象制定了矫正方案、建立矫正对象个人档案和相关台帐。五是加强信息沟通。组织各试点单位定期召开例会,集中听取各矫正试点的情况汇报,掌握矫正工作动态,交流矫正工作好的做法;積极报送各类矫正工作信息,认真总结经验。
三、日常管理坚持管教并重,创新矫正方法,注重矫正效果
【咸阳市城市社区试点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咸阳市“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07-07
咸阳市中小学三常规10-08
2022年咸阳市上半年规模工业运行情况06-25
省咸阳市中考满分作文-中考满分作文:在我们这个年龄10-20
咸阳市供销合作社2009年上半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通报范文09-21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会纪检部工作总结07-15
咸阳市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答案07-09
2015年咸阳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查询入口07-21
枣阳市城市规划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