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2024-10-16

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共8篇)

1.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篇一

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的关系

精细化和信息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精细化是信息化的目标,信息化是精细化的手段。现阶段要想达到精细化就必须以信息化为依托。

实质上,任何管理过程都是信息处理的过程,所处理的信息量越大、越准确、越及时,体现的管理效能也就越大,而信息管理系统突出的优势就在于此,所以我们要想实现精细化的管理目标,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是项目管理中实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将助推我们的项目管理从粗放管理走向集约管理,并在集约管理中生发出精细化管理。

实施信息化建设及管理的要求

1、网络硬件配置一定要到位

就和我们现在办公离不开电脑一样,信息化的管理离不开网络,不建立网络你的项目就是孤岛。

2、信息管理制度化

信息化管理是新的管理方式,我们要针对各个信息管理单元制定相应的制度以规范信息化管理的运行。

3、信息系统管理人员设置

公司、项目部应设置专职或兼职信息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信息系统。(安全与技术)

4、全员参与 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的素质应具备操作信息化系统的能力,信息系统的应用只有全员参与才会产生最大效能。

5、领导带头

系统中所有流程都需要领导的参与,领导要带头使用信息系统;领导缺位,信息的流动就会停滞,系统就会变成一潭死水。

6、系统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信息的收集、录入要准确、及时、全面。

7、要全面实施,不留死角

所有在建项目都必须实施信息化管理,不能漏掉一个项目部。

8、协同配合,把信息化系统建设好

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现在还处于边建设边使用阶段,系统的建设还需要我们全体员工的努力配合。系统建设的实施方案发布在企业信息栏内,请大家按公司的要求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把信息化系统建设好。

2.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篇二

1 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 随着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明确了新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即以信息化管理带动精细化管理, 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绩效, 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诸如:信息化管理不够统一化, 信息化管理的数据所覆盖的范围不够广, 信息系统并没有得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管理不够标准化, 管理条例不够完整, 管理新体系太过分散, 主体之间没有联系, 信息互动性不强, 体系的建立不能满足各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部门的需要等。一些地区没有合理的发展规划, 大量的国土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 信息化带动管理精细化没有得到明确的实施, 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针对国土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 精细化管理需要信息化的推动, 在信息系统建立发展的过程中, 是否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管理规划, 对国土资源考虑是否全面, 直接影响信息化能否带动管理精细化。因此, 一定要规范管理措施, 对国土资源要有深刻的了解, 合理管理、合理利用, 实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

(2) 城镇乡村国土资源部门所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觑。应统一开发, 统一发展, 找到共同关注的焦点, 以共同需要为方向, 集中力量, 合理部署, 标准化管理, 统一规划, 结合不同层次, 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 做出相应的改进, 加强信息的流通, 将管理与信息相结合, 实现共同发展。

(3) 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 怎样按照政府管理、政府调控的机制, 解决现在国土资源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应勇于创新, 统一信息系统设计思想, 以更高的要求去实现信息化管理, 优化业务流程。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以数据信息为重点, 将数据信息流程与工作程序有效地结合起来, 及时地汇总、更新、利用信息。

2 加强国土资源部门的信息化管理的主要方法

(1) 综合国土资源的业务数据, 进行数据的统一体系建设, 放眼于国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 整合各项管理数据, 以信息化体系为基础, 建立国土资源发展规划模型与蓝图。全面反映设计体系、资源数据、土地矿产资源的质量和现有数量, 以及未来发展潜力与方向等, 为推动国土资源管理和国家经济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2) 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部门的管理结构应该调整, 在适当情况下予以改造。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 应立足长远, 适应市场需求和政府需求。推动信息化管理创新, 拟定国土资源发展战略和市场规划, 促进市场经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创新。明确管理目标, 提升工作效率, 使管理制度更加规范、透明,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3) 循序渐进, 推动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总体发展, 明确计划、措施及未来发展方向, 进一步改善数据结构、管理结构、信息结构等。从专门负责事务的审批过渡到客观的管理层次, 负责制度的制定与业务的指导与规划。在审批流程中, 要注意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 推动各项业务的发展。通过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带动精细化管理, 推进城镇乡村不同层次的建设工作。建设全方位的服务发展平台, 加快乡镇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 最终实现统一协作, 进而提升办公效率。

3 促进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规划与措施

(1) 要想推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首先一定要明确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 即建立促进城乡全面发展的定位目标。要严格控制数据的准确性, 优化工作流程, 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 更新服务理念。数据的合理利用将有效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的发展, 促进各个工作流程的优化。

(2) 在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体系设计上, 构建市区、县城、乡村三级管理体系统一目标, 推动乡镇经济的发展, 从而更好地利用不同层次的不同地区的地矿、土地等资源。

(3) 在信息化系统建设的过程中, 要以信息数据为重点, 构建统一的要素信息数据管理中心, 将未来的发展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的现状有机结合, 实现对各要素的统一化管理。改善管理措施, 提升每一个要素的发展水平。

(4) 在信息化系理体系的应用过程中, 要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建设是否符合不同层次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发展状况, 是否符合政府的要求与规划, 实现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在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 要提高办事效率, 实现网上管理、网上办公, 将不涉及公司业务秘密的办公事务在网上进行, 实现方便快捷的工作流程。注重系统的开发, 达到数据信息、监测机制、管理体系的集中化。

4 总结

不同地区的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有着不同的要求, 所以在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情, 本着以国土资源信息化推动国土资源管理精细化的宗旨, 规划发展目标, 描绘发展蓝图。改进各部门的发展规划, 提高国土资源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推动标准化管理措施的出台, 改进调整那些尚不完善的发展机制, 使行业管理更加规范化、精确化、人性化, 针对行业所存在的共性问题, 应当提出解决办法, 实现统一化、规范化的管理, 从而进一步满足社会各阶层的要求。合理利用现有的国土资源, 促进社会科学快速发展, 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敏.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8) .

[2]高福江.浅谈市级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J].网络与信息, 2009 (3) .

[3]章叶飞.浅谈国土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 2009 (10) .

3.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篇三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 配网线损 精细化管理

1 概述

现阶段的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对于新线路的架设、新台区的增加以及新客户的信息缺乏及时、有效的维护,难以保证信息管理的完整性。对于电网系统的调整过程中,难以保证相关信息变化更新的同步程度,难以有效的对于相关电网业务故障进行有效的盘查,难以保证监督维护工作的有效落实。在线损管理过程中,对于一些线损的异常处理不够及时与到位,对于部分连续线损偏高的地区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在出现异常的时候,难以提前进行查出,往往在线损率异常很久之后再进行调查。在对于线损问题的处理上,对于一些异常以常规的经验进行处理,难以保证处理方式的有效性。

2 现阶段配网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足

线损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不足,缺乏对于线损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部分员工在管理工作进行中,存在着线损管理工作只是作为工作任务的一种,并且认为保证线损管理制度只是领导的任务,与自己关系不大,难以真正的将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进行有效的结合,不能将员工的自身责任进行有效的落实。在开展线损管理工作中,由于员工缺乏主人翁精神,难以切实的对于岗位职责进行有效的旅行,进而使得线损管理工作不到位。

2.2 管理措施落实的不足

现阶段,造成管理措施落实的不足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线损管理措施不够完善以及管理制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部分供电企业自身缺乏有效的配网线损管理工作规范与标准,不能对于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其工作质量监督与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缺乏一个完善的线损管理体系。在执行配网线损制度时,部分单位不能从管理理念、方法以及技术等手段来进行问题的解决,仅仅以处罚的形式对于问题进行解决,难以有效的将问责制度进行有效的执行,进而造成相关管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很多管理问题经常反复的发生。

2.3 监管考核的不足

在开展监管与考核工作时,相关监管不能全过程有效的与管理工作保持一致性,考核工作缺乏客观性,难以真正的达到考核工作的开展目的。配网线损管理工作中,对于一些管理问题较多的单位,缺乏有效的事前防范,并且对于常发性问题缺乏认真的分析。在进行监管与处理时,不能与有效的检查与验收制度进行配合,难以保证监控过程的全面性。如果台区线损高时,监控系统不能第一时间的对于问题的发生进行发现,就会造成问题处理的延误,对于电网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发生问题时,很多供电企业难以将考核制度进行及时的引入,不能将考核结果与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客观的结合。在针对于一些责任、问题不够明确和清晰中,由于缺乏具体的责任人员,就会在处于得过且过的心态下,难以将处罚考核进行落实。

3 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如何落实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3.1 建立有效的营销管理系统,重视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性

第一,要建立完善的营销管理系统,并且将线损管理工作与营销管理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对于线损管理中的基础信息、线损电量、考核单元、线损统计、线损电量、线损异常管理与线损统计等信息进行深入的控制。在线损管理中,对于难以完成线损管理指标以及考核指标的人员进行处罚。

第二,在营销管理系统的应用上,要保证历史数据的及时清理与完善。线损管理中历史数据较多,营销管理系统在进行日常工作中,必须要保证整体数据的及时性,并且保证相关数据的完整性,为线损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只有保证营销管理系统数据的完善性,及时清理错误数据,才能真正的保证配网线损管理的精细化。

第三,对于营销业务系统的应用中,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制度,并且制定有效的信息维护标准与维护任务,保证相关线损管理工作中,各项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与准确性,对于线损管理提供有效的执行基础。

3.2 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

第一,要保证信息采集系统具有良好的监控能力,可以实时的对于监控区域的用电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采集系统应该可以对于客户表数、缺抄表数、应抄表数、实抄户数与应抄户数等数据进行统计,并且保证相关电量数据在用电高峰、平、谷不同阶段测量的准确性,并且保证对于电压合格率、三相不平衡、档案变更、线损等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第二,要保证信息采集系统对于数据分析的实时性,保证对于用电异常进行第一时间的发现与处理。对于统计数据中客户表数、缺抄表数、应抄表数、实抄户数与应抄户数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对于线损异常进行有效的了解,并且根据用电量的变化,可以分析用户用电是否正常,准确的发现线损出现的原因。

3.3 深入的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第一,要保证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及时的完成建设,并且对于全网的线损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与处理,并且确定线损指标。在对于经营成果的监管中,要保证线损与售电量管理的同步进行,并且对于纤维运行中的抄表、核算、线损情况、变更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保证对于用电数据控制的有效性。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应用,为线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并且有效的控制了电网线损率,具有明确性的效果。

第二,营销稽查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对于线损异常的问题提供有效的处理基础。在对于工作质量的监控上,通过对抄表管理的监控,可以提高抄表准时率、电能表实抄率,提高了电费发行情况的核算能力,对于异常工单进行及时的监控与处理。

第三,确保配网线损异常问题处理到位。营销稽查对线损指标的监控管理是对配网线损管理进行严格的把关,彻底解决配网线损异常发现、分析、控制及处理不及时的问题。

4 结束语

电网线损管理人员必须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认识到现有配网线损管理中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不足、管理措施落实不足以及监管考核的不足等问题,并且针对于现有问题,建立有效的营销管理系统,重视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全面性,完善信息采集系统的应用,深入的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进而有效的提高配网线损管理精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莹,刘俊海,余潞.线损精益化管理之道——记国家电网公司线损管理标杆单位获嘉县供电局[J].农电管理,2011(01):101-102.

[2]潘星,王政,王涛.网络化线损理论计算分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J].浙江电力,2011(08):15-19.

[3]戚正强,史国东.影响配变台区线损的主要因素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33):91-92.

4.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篇四

——郑州市石佛劳教所深层次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管理

在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目标实施过程中,我所以信息化技术为突破口,从构建web劳教(戒毒)管理信息平台入手,积极探索以信息化技术助推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新路子,规范劳教工作流程,拓展管理方式和手段,完善监督考核体系,努力实现从“管人“向“管事”转变、从“手工”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从注重事后统计分析纠正向注重事前事中监控转变,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教育矫治质量和整体工作水平。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定位,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服搭建务平台

我所认真按照规范化管理年活动“七项规范内容”及精细化管理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司法部《全国监狱劳教信息化建设规划》精神,从2010年6月份起,组织骨干力量进行重点攻坚,分赴北京、上海、江苏、广东进行考察学习,完成500多万字的业务需求分析,努力搭建以劳教(戒毒)系统信息平台建设为主网站,以各部门、大队为枢纽,以应用单元为终端,统一数据交换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eb劳教(戒毒)管理信息平台”。目前已经完成劳教(戒毒)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演示版;精细化管理、教育矫治、生活卫生系统正在进行源代码开发,预计在10月份推出功能演示版。

“web劳教(戒毒)管理信息化平台”包括:干警精细化管理、劳教(戒毒)人员所政管理、教育矫治、生活卫生四个信息系统,四个信息系统安功能细化十个应用系统:即精1 1 / 6

细化管理、绩效考核、劳教(戒毒)人员档案管理、日常管理、会见管理、所务公开、教育矫治、生活卫生、超市管理、OA办公。

二、强化功能,不断提升信息化平台功能,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警察在执法实践中如遇到劳教工作各种业务管理问题,都可通过打开这信息个平台找到所需相关资料信息,从而为警察执法提供技术信息服务,提高警察执法质量和效率,提升单位整体工作水平。

一是搭建精细化管理系统。

内容包括: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部门职位描述、部门考核目标、个人职位说明、个人工作目标考核、工作计划、考勤管理、待办事项、考核公示、考核复议、年终目标验收、法律文书制作等十三个方面规范化、精细化运行模块。

达到功能:为实现劳教执法、管理、教育、劳动、队伍建设、后勤保障等整体工作全过程达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日常工作“范式”,目的达到即使不熟悉劳教工作业务的人也可以通过本系统指导,正常规范地开展工作。例如管理科一名干警通过轮岗到办公室担任内勤,但他对会务布置工作不明白,他可打开该信息平台,经过应用系统查到工作流程、工作要求、工作标准,可立即开展正常工作。

二是搭建所政管理系统。内容包括:劳教人员正副档管理、基本信息、队别管理、解教信息、日常管理、执法管理、会见管理、所务公开八个功能模块。其功能旨在实现所政管理工作法制化、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2 / 6

三是搭建教育矫治管理系统。内容包括:劳教人员出入所、课堂化教学、心理矫治、教育矫治质量评估、难矫治人员管理、出所评估和社会帮教等业务全程数字化管理。其功能在于实现教育矫治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教育矫治质量。

四是搭建生活卫生管理系统。内容包括:劳教人员生活卫生日常管理、劳教人员零花钱、超市管理、生活卫生报表、卫生所等各方面业务信息化管理内容。其功能在于规范生活卫生物资申请、采购、库存管理、经费收支、执法监控业务流程,使各业务流程之间有机集成地连接起来,各科室间的数据实现共享和统一,达到有效控制与实时监督的目标,确保场所公共生活卫生安全。

三、确立“五化”目标,不断丰富完善信息化平台内涵,全面提高精细化管理效能

在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中,我所确立“五化”目标,即:达到分工专业化,手段信息化,过程系统化,行为规范化,考核标准化。为实现五化目标,我们不断丰富完善平台信息量,提高精细化管理效能。

(一)达到分工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目的是就对劳教执法各类工作进行专业分工归类,细化量化,提高针对性和操作性。我所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根据工作实际,对工作岗位进行专业化分类,分类达到102个专项科项,满足以岗位定人员的专业化需求,人员可以变,但岗位不变,同时,明确岗位职责,设置不同岗位职位说明书102个,满足实施岗位专业化管理的考核的要求。

(二)达到手段信息化。手段信息化就是场所在其管理工3 3 / 6

作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劳教执行事务与行政管理事务管理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全新管理模式。为此,我所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第一,完善信息化的软件与硬件设施,做到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目前,我所已建成完善的局域网络,完全满足劳教(戒毒)管理信息平台的运行需求,到今年年底,逐步完成办公自动化系统、精细化管理系统、所政管理系统、会见管理系统及电化教育系统等信息技术系统建设任务。计划在下一步实现与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应急报警系统、监控系统、门禁系统、指纹识别系统联网,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第二,加强警察信息化技能培训。通过组织骨干力量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化系统,全员培训警察信息化专业知识,以点带面,逐步达到每名警察都能自如应用自动办公程序。

(三)达到过程系统化。过程系统化就是要求管理、执法、教育、劳动、后勤、队伍建设等各项劳教工作有机衔接,形成体系,尽量做到量化管理,即使不能量化的也要做到具体化,严格规范工作程序。尤其是对与管教和劳动相关的各项工作、各个工作环节的操作步骤,必须用数据、时间、质量来衡量,做到规范流程、标准化作业,确保衔接协调,使劳教管理的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实现过程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精细化。为此,我所通过构建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执行考核三大体系,共对管理、执法、教育、劳动、队伍建设等方面修订了257项500万字的业务需求和160项工作流程,如对劳教人员的执法管理,必须达到从入所、登记、体检、日常管理、教育,4 4 / 6

(个别劳教人员还包括所外执行、所外就医、教期变更)直至出所全程信息跟踪管理,这些需求分析反映在信息软件系统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化劳教执法工作流程。

(四)达到行为规范化。行为规范化就是要做到:行为标准化、考核定量化、责权明确化、奖惩有据化、措施具体化。具体分为警察和劳教人员两部分:一是干警要做到行为标准化,责权明确化;二是劳教人员要做到行为统一,奖惩有据。在信息化建设中,我们分公共目标、一个部门一个职能目标规范部门行为,分德、能、勤、绩、廉界定干警的行为规范。将这些目标作为业务需求反应在系统中,为干警行为标准化,责权明确化提供可参照依据。对劳教人员,分行为准则、各类规范、各项执法规定进行业务需求分析31项,为干警规范执法、劳教人员自觉服教提供可参照依据。

(五)达到考核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的最终验收就要落实到标准化考核,通过考核来检验各部门的工作完成情况,衡量警察岗位的工作业绩。为此,我所在精细化管理系统中建立绩效考核应用单元,设置了多种功能模块,包括考核公示、目标管理、日常工作目标管理,记事、扣分管理,测评管理,考核档案管理,部门(个人)评比管理,业务联系单,待办事项提醒等,把每一个单元工作落实到岗位、干警身上,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实现高效、客观、公平考核。

四、真抓实干,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我所规范化精细化实施进程

(一)积极培育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意识。教育引导警察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弘扬永不自满5 5 / 6 的忘我拼搏、不知疲倦的积极进取精神,打破传统思维、敢于超越创新,大胆革新,推陈出新,努力让出精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

(二)努力推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亮点。我所确立了实行“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这一带有方向性的思路后,重要的就是结合本单位现状,按照“规范、精细”的要求,找准关键问题、薄弱环节,分阶段进行,稳步推进。每阶段性完善完成一个体系,便实施运转一个体系,并牵动修改相关体系,充分发挥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功效能、作用。通过不断创新信息化建设,完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手段,实现两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相互完善,最终达到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形成,成为推动我所管理、教育、创新发展的发动机,提供有力的动力支持。

五、关于推进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建议

1、形成有效的工作激励机制,调动全省劳教(戒毒)单位争先创优积极性

2、组织专题调研,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重点、难点、热点问题

5.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篇五

关键词 信息网络环境 基层部队 思政教育 精细化管理

作者简介:郜伟,南昌陆军学院,本科,研究方向:思政。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091

信息网络环境给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有必要引进新的教育模式提高效果。精细化管理这种企业管理方法来自西方企业,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实际工作中将管理责任具体明确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方法,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认真负责的理念,在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本文中主要阐述信息网络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研究,促进思政教育效率的提高。

一、信息网络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政教育重要性

信息网络环境下最为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新媒体,虽然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依然没有明确界定新媒体,但就我国目前新媒体主要指移动通信网络以及互联网两大媒体。新媒体通过共享资源,可以让用户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跨越时间与空间。通过新媒体我们可以和任何地方的人在任何时间段里交流,使人们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这种环境给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问题。互联网作为一个公共信息分享平台,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其中有对基层官兵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影响基层官兵“三观”的不良信息。信息网络环境下对基层部队思政教育工作产生不小的影响。信息网络可以帮助基层官兵提高认知范畴,基层官兵通过信息网络获取相关知识信息,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学习中的不足,在拓宽自身知识面的基础上完善知识结构;信息网络可以拓宽基层官兵思维方式,基层官兵通过与网络等新媒体的不断接触,不知不觉间拓宽了自身思维与思路,使得自身素质得以升华;信息网络加强基层官兵间的交流,它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扩大交流的范围与层次。新媒体也造成部分基层官兵行为不良,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它谋求利益,很多青年基层官兵受到不良影响,这种情况下若思政教育工作没有跟上来,很多基层官兵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 ;造成基层官兵人际交往能力弱化,基层官兵利用新媒体进行虚拟人际交往,淡化现实中与人交流的基本技能,导致生活交往能力下降。在这种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新的教育方法就很有必要了,本文中笔者认为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达成提高思政教育效果的目的。

二、基层部队思政教育精细化管理目标分析

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精细化管理模式,需要对思政教育各个环节及层面中进行推广,通过这种方法,在思政教育各个环节及层面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促使思政教育内容的丰富及完善,有效提高思政教育效果。

(一)促进内容丰富规范化

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繁琐复杂,涉及到各个层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教育过程缺乏统一的内容。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改变目前这种繁琐、复杂的情况,具体而言可以根据官兵在服役期间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可以按照职位及类别的区别精确设置内容,从原有的教育内容中选取重点内容构建新的教育思路,最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促进教学运行科学化

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数个环节:教育计划、教育准备、教育授课等,这些环节构成了教育过程的基本规范,但就现状而言,这数个环节稍显粗放,实际中并没有实际落实下去。比如常见的情况有:部分基层部队将思想政治教育准备会搞成计划布置会,教育过程中教导员照本宣科,除此之外讨论活动中班组讨论组织不起来等。采用精细化管理后可以有效解决这种问题。

(三)促进小小效果明显化

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需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评价教育效果时,需要考虑人员落实情况、时间内容、精神面貌及官兵思想觉悟是否提高等,通过这种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给基层部队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教育导向,针对教育对象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充分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官兵思想觉悟性及积极主动性,最终达成全面提升思政教育效果,提升部队战斗力的目的。

三、信息网络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管理实现路径

信息网络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精细化管理,为有效提升教育效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准确定位教育目标

信息网络环境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达成预期目标,就需要对教育目标有一个清晰准确的定位。因此实际中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中,各级党委尤其是旅团党委在制定教育目标的时候,需要充分结合基层官兵的真实思想活动,以部队历史使命为目标,通过优化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具体化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基层部队思政教育中,根据教育对象的差别,分别设置官兵思想政治教育阶段目标(新兵、义务兵、士官及基层军队)。教导员结合实际分析教育对象的真实思想情况,以此为基础制定相应的阶段目标。新兵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如何促使他们转化成为合格的军人,将其培养成为听党指挥的合格新时期军人;义务兵阶段则是侧重培养士兵战斗技能,提高士兵综合素质能力;士官阶段重点则是培养其骨干示范作用;基层军官与前面三类相比,教育目标存在较大的区别。基层军官通常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及思想基础,具备强烈的上进心,思政教育中通常采用自我教育的方式,通过结合实际工作,树立正确的权利及利益观等,促进基层军官理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内容设置及实施环节的精细化 在设置思政教育内容的时候,需要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的精细化设置阶段性教育内容。比如在实际中,新兵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入伍动机、部队传统等方面的教育端正新兵入伍动机,激发新兵光荣责任感。为培养新兵吃苦牺牲精神,可以进行苦乐观教育,激发士兵迎难而上的精神。结合基层部队的实际情况及光荣历史,激发新兵神圣的军人使命感等;在《大纲》中规定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实施的环节,实际中每个环节都需要引进精细化管理,具体到实际中情况如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准备环节,相关部队得到相应的教育计划后,教导员需要以教育计划为基础,充分结合掌握的实际情况,全面分析本部官兵的思想情况,分析出实际情况与教育内容的结合点,有目标的落实教育计划,接着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最后做好教案编写及讲稿准备,确保备课及试讲环节的顺利进行。

(三)提高思政教育队伍水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目标及方向,在这个大背景下,基层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具体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及处理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1.思政教育者具备相应的能力:基层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面对来自各地、具有不同背景及文化素养的官兵展示,每个人的想法及价值观都存在区别,这就需要工作者具备博大的胸怀及视野,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受自身位置的影响,自觉站在更高的层次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就带有服务的意思,因此新时期更应该树立服务意识,为人们办事,将官兵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决掉。实际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利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自己;基层部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因此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生活工作中不断学习充实,及时掌握最新的理论知识,确保思政工作的顺利进行。每一名工作人员要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党建理论,对党的不断发展的理论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对基本的哲学常识、常用的政治理论和党的重要路线、方针、政策要熟读熟记。对一些好的方法、经验要做好摘抄积累。

2.严格选拔合适的思政教育者:目前基层部队思政教育者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通过分析发现其中近一半的政治指导员都是由排长直接调任的,这也是造成政治指导员实践经验缺乏的直接因素,为将这个环节的影响降到最低,在选拔合适教育者时,严把申报程序、考核评定等关口;综合考虑干部年度考评,让政治干部队伍纯粹化,提高政工干部的综合素质;有效解决政治教员流动过快等问题,稳定基层政治干部数量及素质。

3.做好相应的教育培训组织:党委机关进行部队基层思政教育培训工作的时候,为确保培训质量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也就是做好军事干部教育培训的同时做好政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基层政工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其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程度,促进政工干部的事业心及责任心的提高,彻底发挥其在基层部队中言传身教的模范带头作用。选择政工干部培训方式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比如院校培训有利于系统知识的学习、在职培训促进实践经验的提升等,最终达成提高基层部队政工干部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

4.做好相应的优化组合工作:通过优中选优,搞好优化组合,进一步壮大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一方面通过形式多样的评教评学活动,比如开展“四会”优秀政治教员、“优秀讲稿”、“优秀多媒体课件”等评比活动,表彰先进,鼓励后进,营造抓好政治教育光荣,当好政治教员吃香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履行职责不认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力,造成本单位官兵思想基础不牢、倾向性问题堆积的教育工作者,要依据条令条例给予问责,并视情严肃处理。此外,还可以积极鼓励有教育专长的非政治干部比如军事、后勤、装备干部,以及士兵骨干参加“四会”优秀政治教员评比,进一步扩大政治教员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并可以根据需要适时进行岗位调换,努力形成具有本基层部队单位特色的教育人才队伍。唯有如此,才能在实际中发挥思政教育促进部队战斗力提升的目的,为促进国防事业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四、结语

6.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篇六

ID #56

精细化管理之班组建设阅读487次来源:李华

一、精细化管理之班组建设的意义

企业中,经常听到厂长或车间主任抱怨,公司的管理制度或生产安排很难落实下去,或者不能落实到位,每天一天忙到晚很累;班组长和员工素质不高,班组管理很难,节能降耗成效不大。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作业及工艺标准最终要班组来落实;大量的记录、统计台账等都在班组内完成。班组是生产一线最基层的单位,最清楚生产中的关键及潜力所在,是企业革新、挖潜的主阵地和试验田。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需要到班组中实践、检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也最易在班组中反映出来,班组各项工作的水平反映了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因此,加强班组管理工作,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

企业竞争、管理的关键是四支队伍的竞争——三个管理团队(高层领导、中层管理、基层执行)和一个研发团队。企业战略制定、文化传承、政策落实、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决定性环节都在基层。纵观全球,不论是政府机关,还是优秀企业,基础管理建设均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现今企业间流传着“一般企业看高层、优秀企业看中层、卓越企业看基层”的观点。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人们经过调查、统计得出结论,对比中国与西方国家企业,我国企业里两大问题比较严重:基础管理问题和基层管理者的问题。

二、目前班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数量轻市场。班组只以完成生产量为目的,员工多干多得,对市场需求漠不关心。不能按订单生产,现场混乱,准时化生产、精益化生产无法实现。

2.重产出轻成本。班组关心的是怎样把产品生产出来,而不考虑怎样降低成本,现场浪费大,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3.重经验轻改善。班组喜欢靠自己过去的经验、知识和直觉来做事,很难接受新的管理工具、方法体系和工作模式,不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理化建议少,员工创新改进意识不强,班组管理水平徘徊不前。

4.重技能轻管理。班组长操作技能高,但管理水平低,班组基础管理薄弱,管理不到位,执行力不强,导致企业很多新的管理思想不能落实到班组中。不重视班组长培训和选拔,满足于现有的管理模式。

5.重局部轻整体。班组往往以各自为中心,以班组工作便利为出发点,对企业缺乏系统理解。缺乏战略目标指引,缺乏团队精神,缺乏合作意识。

6.班组凝聚力不高,人心涣散,进取意识不强。

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我们在管理意识和管理方式上还很落后,必须从科学管理上下工夫,从细节入手,扎扎实实地对班组进行精细化管理。

三、如何搞好精细化管理的班组建设

1.班组长任免

当丰田成为全球企业学习的标杆时,全球的媒体、管理学者、经济学家蜂拥而至,去研究丰田生产方式。当有学者问起丰田老人,“谁是丰田的第一管理者?”丰田老人毫不犹豫地回答:“丰田的班组长。”

班组长具有生产者、组织者的双重身份。如果把班组比作“细胞”,班组长就是“细胞核”。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何任免一个让组员信服的班组长是精细化班组管理实施当中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就目前企业班组长队伍状况来看,还不同程度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管理意识差,不适应新形势下班组管理的现象。所以加强班组建设的首要工作是选准配好班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严格班组长的准入条件,制定班组长的任用标准。加强班组长管理要把好“三关”,即准入关、培训关、履职关。一是准入关。在新时期班组长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良好的政治素质,较高的“执行力”;(2)较高的业务素质,必须是本班组的业务尖子;(3)较高的管理能力,善于团结职工,发挥队伍的整体功能;(4)较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关键时刻身先士卒,起凝聚人心的作用;(5)一定的文化程度,满足班组管理的需要。

二是培训关。班组长是班组的领头羊,要想在班组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对班组长进行精细化管理全方位的培训,使他们思想上重视,技能上提升,然后才能带领全班组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采取脱产培训与业余培训、普遍培训与针对性培训、系统理论培训与现场操作培训、业务技能与规程学习培训、生产管理与安全管理培训“五个结合”的方法,多层次、多渠道地对班组长进行培训教育,提高班组长综合素质。

三是履职关。班组长的职能就是抓生产、抓安全、抓质量、抓现场交接班、抓班组经济分配。所以必须不断加强班组长对自身职能的理解,提高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能力,正确处理生产任务与安全质量、经济效益的关系,促使班组这个企业“细胞”始终保持旺盛的机能。

2.推进人本化

精细化管理首先在于人,人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位以后,才能很好地付诸行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班组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把教育和引导员工“树立精细意识、自发主动践行”作为切入点,从领导做起,坚持从上至下、持之以恒地宣传发动。在动员上要做到深入细致、潜移默化,通过动员会、座谈会、推介会等各种形式,把精细化的理念、目标、方法、成效传递给每一位员工,时时提醒、激励员工参与到精细化管理中来。在引导上要做到目标明确、步骤清晰,通过专家授课、讲座这种最简洁的方式,利用企业内部报纸、网站等广泛的宣传阵地,把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及给企业带来的成效用通俗的方式讲清讲透,赢得员工对班组精细化管理内涵的理解,避免操作起来无所适从。在指导上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最基本、最容易被员工接受、最方便实施和考评的地方做起,并注重培养典型,总结成功案例,用管理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成功事例教育员工,使他们从体验中增强认同感。只有这样,班组精细化管理才能顺利推进。最主要的是要建立一套机制,要把班组员工的利益与精细化班组管理联系起来,用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刺激员工主动投身到班组精细化管理中来。

3.班组人员管理

对班组员工也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应该注意如下四点:(1)民主管理,以理服人。有事要多同班组人员商量,征求班组人员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搞一个人说了算。工作中出现了问题要主动地承担责任,靠上去帮助分析查找原因,要尊重职工。(2)注意沟通,以情感人。工作中有了矛盾,不要回避,要诚恳、耐心地去沟通交流,要注重团结那些有不同意见的同志,职工有了困难要主动地帮助。(3)要多注意发现优点,不要吝啬表扬。工作中不要只盯着职工的缺点,要注意发现优点,引导职工改正缺点。表扬是最不要成本的一种激励方法。(4)要培养职工树立班组的集体观念。班组的收入、荣誉取决于班组的每个成员,团结一起才能干好工作。(5)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需求不同,沟通、引导的方式也应不同,要有区别的采用激励方式。比如有的员工重收入,有的员工重荣誉。

4.班组生产管理

合理、准确地将每一个工作单元、工作日的具体工作量分配给每一位员工,是实现工作安排精细化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工作任务有预知能力。(1)安排工作的计划性。班组长安排工作时,事先要对每一项工作任务“胸有成竹”,对每一位员工的技能、体力、身体健康状况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具体分工时,量才使用,量力而行,做到工作安排无遗漏,轻重分配恰当。(2)安排工作的超前性。在日工作计划的基础上,还要有周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这样,管理人员就会胸有全局,超前的工作计划将为日后具体工作的精细安排赢得主动。(3)安排工作的周密性。材料准备是否齐全、生产设备是否处于最好状态、措施是否传达、影响现场工作的外部因素是否解决等,都是能否顺利开展工作的保障需求。(4)安排工作的量化性。凡有量可计的工作,要有明确的数量计划,在做数量计划时,要估算每一个量化细部的劳动强度、劳动时间,确保每一个工作过程的劳动力布局合理,不窝工、不过量。

精细化生产需要很多支撑条件,采用若干标准,但其最主要的要求是一切恰到好处。提前完成生产任务和原辅材料提前到货都是一种“浪费”,这就要求市场部严格按照市场(客户)需求提供给生产部准确数量;生产部在安排生产的时候尽量做到计划、实际生产数量、客户订单产量三者完全一致。在此基础上,班组的任务就是严格按照生产部门的要求执行。在合适的时候,以精益的产品向市场(客户)供货。这样既能保证客户的供货,也能减少成品和半成品的库存;降低库存成本,便于工作场所、库房有限空间的利用,更有利于推行5S,甚至6S、7S 等,在5S 管理和精细化生产双管齐下的情况下,生产现场和库房环境将得到大大的改善,工人的劳动量减少,积极性更高,减少月末清理库存的工作量,避免我们的成品、半成品在搬运过程中的损耗;还能避免客户在下次下订单时对产品的一些更改带来的损失。当员工真正理解了“现场即市场”的理念以后,他们会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精细化班组生产中去。

5.班组成本核算

(1)物耗、成本要落实到人。各项材料消耗成本要通过考核奖罚落实到个人,班组的材料管理效果也要与个人的经济收入挂钩考核,要实行班组成本管理责任制,要明确化、具体化。彻底杜绝班组对材料大撒手的管理和大敞口的使用及事先无计划、事后无考核、用多用少一个样、责任不清、奖罚不明的粗放式管理办法。要让班组员工真正认识到,浪费了材料就是浪费了自己的工资。同时还能增强班组员工的计划观念,使班组员工对生产用料标准明确、数量清楚、心中有数、先算后领、计划用料,由过去的“用了算”变为“算着用”。

(2)要转变观念。要通过对班组材料成本的日考核、日核算,让班组员工及时了解当天的物耗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物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彻底杜

绝那种只关心产量进度和自己工作量多少,不关心材料消耗,对材料的浪费现象漠不关心的错误思想,让班组员工由过去的“要我管”变为“我要管”。

(3)要纳入考核。要把材料成本纳入班组管理的重要内容,彻底杜绝不抓材料消耗的片面做法,促使班组做到安全质量、生产任务、生产成本一起抓,使班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生产经营之路。

(4)要提高认识。要使班组员工进一步增强认真学习技术和业务的自觉性,引导班组员工利用工作技能的提升和改进,促进生产成本的节约。鼓励针对节能降耗的小发明、小革新。

6.班组安全管理

班组安全管理的精细化。重点内容在现场管理。(1)无条件地给员工配备完善安全卫生设施,保障员工在遵章作业的情况下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监督指导他们正确使用。(2)机器、设备管理整洁,安全附件齐全,严格执行设备巡检制度,及时消除事故隐患。(3)班组人员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严格执行安全纪律、工艺要求、劳动纪律,各种原始记录做到标准化、规范化。(4)材料、备件摆放整齐,各种工具器材实行定置化,做到物流有序,安全标志齐全,安全色标醒目。(5)岗位工艺技术规程、设备维护检修规程、安全技术规程齐全,班组有安全规章制度。(6)班组在生产现场要做好各种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处理工作,及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处理生产中反映出的问题。

7.班组质量管理精细化

生产车间实行的是流水化作业,涉及的工种多,却又要在同一时间内联合作业。班组是最小的生产单位,质量问题从班组抓起才最有成效。

(1)注重引导,提高班组成员的参与意识。

通过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学习“质量控制”的理论和方法,真正理解“我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本工序的质量,而且又会影响下一道乃至影响整个操作工序质量,进而威胁整个作业项目的安全”,为形成从“向我要质量”转变为“我要质量”的良好作业意识奠定基础。

(2)在关键点进行质量监控。

除了意识定位外,日常生产中对工序状态进行分析、判断、监控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作业过程、每个作业项目、每个作业动作、每句作业用语,都构成了不同层次的工序内容,通过对作业过程的剖析,使每个操作人员都能了解自己完成各工序的质量水平,进而找到影响质量的作业关键点,班组长根据每个职工不同的特点,根据各关键点的轻重缓急“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对策攻关,从而显著提高监控力度,最终提高并巩固作业标准。

(3)开展交流,激发质量创新意识。

开展员工共同质量改进计划,班组成员定期召开小组讨论会议,针对日常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搭建一个员工之间信息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其次,要通过续开展QC 活动,充分调动员工关心质量、参与质量管理、自觉自主地解决身边存在问题的自觉性。在巩固、转化QC 成果的同时,还要整理成果材料积极参加企业内外交流,多参加小组成果发布会,使员工开拓质量改进的思路,共享取得成果的喜悦,在与专家和优秀团队的交流、探讨中,进一步激发员工的荣誉感和进取心。

(4)区分两个概念: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保证,包括为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所做的各项管

理和技术工作的完善程度。工作质量虽然是产品质量的保证,但两个概念是不同的。产品质量是在生产全过程中形成的,是一个企业素质的主要标志,它综合反映了产品从设计、试制到生产检验等各阶段的工作,也反映了工艺、设备、原料、生产计划和销售服务等各方面的管理水平。例如一个企业对不合格品检验控制严格,交付客户的产品合格率高,客户投诉少,但这不等于工作质量好,因为它可能是一个不合格品率高、生产过程中进行大量返工及成本高的企业。不能说明此企业的工作质量好。班组的精细化质量管理主要应在工作质量上下工夫。

(5)通过生产现场引导,班组培训学习,要让下面几个观念深入人心。下道工序是用户,用户第一;

不接受缺陷、不制造缺陷、不传递缺陷;

产品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

一切用数据说话,能定量分析,就不定性分析;

质量管理是每个班组成员的本职工作。

8.班组验收考核精细化

建立一套精细准确的验收考核标准,组织专门的验收和考核,对职工工作量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定和跟踪了解,是班组管理精细化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根据行业的技术规程、技术标准编写制定质量验收标准,精确检验工作技术、工作件的达标情况,并对检验的结果做出详细的检验记录,造册入表,登录备案。只有这样才能对职工的实践操作技能起到监督的作用,鼓励班组员工立足岗位,提高工作技能。据此对职工进行经济考评,工作量大质优者高酬,反之,则低薪或处罚,职工口服心服。质量验收制度的精细化在于制定检验标准的准确、检验过程的精细、检验结果注册登记的详细。

9.班组科学管理工具运用精细化

班组通过看板管理、目视管理,开展6S、QC、TPM、IE 等活动实现精益生产与管理,这些先进的生产与管理方法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决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长时期的磨合和适应过程,在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和培训的过程中,要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和适合的培训方法。培训时要照顾到他们的实际文化水平和现有的工作技能。培训要深入浅出,形式上为他们所喜闻乐见。需要结合行业实际,采用适当方法,使先进的理念、方法与班组工作实际水乳交融,有机融合,最终固化下来。班组精细化建设,刚开始实施时,由于要制定很多规章制度,采用量化的方式,运用很多科学管理工具,班组成员会感觉有点繁琐、复杂,但一旦这些精细化方法应用到位的时候,我们无论生产还是管理都会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比如现场管理,我们如果刚开始时,严格按照现场管理的5S 要求,进行物料的堆放、清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以后,生产时一定会从整洁有序的现场管理中受益很多。我们一定要通过专家讲座、培训的方式向班组员工讲明一个道理,现在短时间的“繁”,是为了将来长时期的“简”。

结语

在班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需要方方面面协调,形成合力。上一级的职能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及时根据不同阶段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淘汰过时的标准、制度,补充与时俱进的新标准、新制度。善于发现班组实施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典型班组和个人,要总结推广他们的经验。班组长要发挥主导作用,管理中不仅应有强烈的责任感,还要有一套灵活的工作方法。引导班组员工发挥主体作用,只有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班组精细化管理才

7.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篇七

(一) 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较弱。

在配网线损的精细化管理中, 其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较弱, 对其工作未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 仅是将线损管理作为一种工作形式, 未能将其管理与自身利益进行结合, 不能实现高效管理, 管理人员对自身的管理责任认识不足[1]。

(二) 线损管理的措施落实不到位。

目前, 配网线损管理的措施未能得到有效落实, 主要是由于其管理的制度不完善, 在工作中, 不能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管理制度的执行率偏低。部分电力企业在其配网电损管理工作中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与规范, 管理体系不完善, 致使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不明确, 其职责不能进行严格的划分, 其工作的质量未能有所保证。

(三) 监管与考核等制度不健全。

线损管理工作中其监管与考核制度不健全, 其监管工作缺乏实效性与一致性, 其考核制度缺乏客观性与真实性等, 其监管与考核的目的未能实现。在配网线损管理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较多, 对其进行监管是必要的, 有效的监管能够预防事故, 同时还能够对经常发生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但不健全的监管制度, 不能预防事故的发生, 不能配合管理、检查与验收等制度, 不能实现全面的监管, 从而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 由于考核制度的不健全, 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不能落实其管理责任。目前, 部分企业对其管理的考核不能有效进行, 惩处力度不足, 当管理中存在问题时, 不能明确相关的责任[2]。

二、促进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一) 实施配网线损精细化的全面管理。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 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要建立高效的营销管理系统, 进而实现全面的管理。首先, 建立营销管理系统, 将线损管理与营销管理工作相结合, 将线损管理中的相关信息进行严格的控制, 其信息包括线损电量、统计与考核等, 并对未能实现其工作目标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其次, 在营销管理系统中, 要清理其历史数据, 并使之逐渐完善, 主要是由于线损管理中其数据较多, 清理后能够提高营销管理系统的工作效率。最后, 建立管理与维护制度, 明确维护的标准与责任, 高效的管理与维护, 进而保证线损的管理, 为线损管理奠定坚持的执行基础。

(二) 积极利用信息采集系统。

信息采集系统的利用, 首先, 要确保其具有较好的监控能力, 从而对其监控区域进行有效的监控, 保证其用电量的准确性, 从而实现对其管理。采集系统主要是对用户的表数进行统计, 如:缺抄、应抄、实抄表数等, 从而保证用电量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 还能够对线损、电压合格率、档案变更等数据进行采集, 并能够保证其有效性。其次, 要确保其数据分析的实效性,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 从而对异常用电进行及时处理, 检查其线损产生的原因, 避免其再次发生。

(三) 健全电网系统的监督与考核制度。

电力企业要重视其监督与考核体制, 通过健全的制度, 从而实现对线损的系统管理。对于监督制度的健全, 不仅要完善其内部监督制度, 还要完善其外部监督制度, 通过多方面的共同监督, 实现全方位的监督与管理, 才能落实配网线损的管理工作;对于考核体制的健全, 企业要将管理人员的管理与自身利益相结合, 让其了解到企业利益与自身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 使其在工作中, 能够尽职尽责地管理, 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 最终提高其管理的能力, 保证其管理的质量。

总结

现阶段, 我国电力企业在不断改革, 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 配网线损管理逐渐实现了精细化管理, 但在其管理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 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解决, 进而提高其管理水平, 促进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 文中对其问题进行了分析, 同时阐述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旨在实现配网线损管理精细化管理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尤智文.线损精细化管理在上海市区电网中的实现[J].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2011, 12 (02) :68-69.

8.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篇八

省金林集团自建立以来,结合海南“碧海蓝天”优势资源,抢抓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机遇,通过信息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优化了资源配置,建立了长短结合、风险分散的产业结构,策划、孵化并推进了航空科技体育文化旅游项目、海南国际花卉产业园项目以及蓝海(国家级)水产物流交易中心项目等一系列现代服务业产业项目,这些项目逐渐发展成为实现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平台,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创造了无限商机。

信息化时代国有企业加强信息化

建设和精细化管理的背景

“十二五”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国有企业只有主动适应环境变化,通过兼并重组形成合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国家战略规划,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需要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首次将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提出要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域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增加服务业比重,实现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海南省的第三产业占GDP比重达46.1%,但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低附加值、低产出等情况仍普遍存在,高端、现代服务业相对较为薄弱,难以促进海南经济的高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为达到2020年60%的目标,只有加强自主创新,进军现代服务业,完成战略转型,海南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才能顺利实现。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做大做强省属国有企业

按照做大做强省属企业的决策和“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原则,海南省国资委于2011年归并、整合海南金城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与海南省林业总公司,组建了海南省金林投资集团。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需要

省金林集团成立之初面临的问题

较为沉重的债务负担。省金林集团部分成员企业尚未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管理滞后,战略不明,且缺乏一套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累积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仅林业总公司的负债就高达2亿元。

用人机制不够先进,员工积极性不高。部分成员企业薪酬体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内部分配平均主义较为严重,收入分配与实际贡献脱钩,员工利益受损,士气低落,缺乏工作积极性。

集团对成员企业的管控力度不强。由于来自不同的系统背景,成员企业之间、成员企业与集团总部之间的联系尚不紧密,彼此之间相互竞争、自负盈亏,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三方面的困难与不足,促使省金林集团领导高层团队开始推动战略变革,打造集团核心竞争力。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省金林集团在发展中不断摸索探寻,结合自身实际,终于找到了信息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这两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加强信息化建设,实施精细化

管理,健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构建服务于集团决策的信息共享平台

省金林集团成立之初,从推进集团信息化建设入手,建立资源数据库和OA电子办公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与办公自动化,构建集团信息化体系,为集团领导高层团队明确集团战略目标提供信息平台,使信息化生产力服务于集团的精细化管理、建设与发展。

建立集团四大核心资源数据库

省金林集团对成员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人员状况、土地资源状况和外部企业战略实例等进行全方位信息采集,建立相关动态数据库,设专人跟踪维护,在集团内部实现资源共享。

全面清查资产,建立财务信息数据库。省金林集团对成员企业当前的资产结构、债务结构、变现能力、偿债能力、资本保值增值能力、收支平衡点等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建立成员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库,准确而集中地反映成员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为进一步统筹资金管控,优化资源配置,引入战略合作投资者提供了准确的第一手信息。

建立员工素质能力模型,搭建人力资源数据库。省金林集团从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能力等11个方面,结合工作表现,对每位员工进行考评,建立每名员工的素质能力模型,根据岗位需求,计算员工的岗位匹配度,搭建起集团的人力资源数据库,为集团的人才调配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支持。

建立土地资源数据库,把控集团优势资产。省金林集团拥有近5万亩的土地资产和30余万亩的林权资源,在充分了解每块地块的限制因素后,集团对现有土地进行归类细分,搭建起以土地资源数据库为核心的网络化土地资源信息共享系统,并以此为根据,科学制定出中远期发展战略规划。

广泛学习借鉴,形成战略发展策略库。省金林集团从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和谋略性四个方面着手,搜集了囊括世界500强企业成长案例、重要节点的重要举措、战术操作等国内外企业发展战略案例,形成集团战略发展策略库。

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共享为集团决策提供服务

金林集团有条件的成员企业安装了OA办公系统,在集团内部实现了办公自动化、办公流程规范化,同时将四大核心数据库融入OA系统,建立高度信息共享的服务平台,为集团领导高层团队决策提供科学的信息支持。

高度信息化明晰集团战略愿景和战略目标,精细化管理促进战略目标实施

上一篇:正规公休假请假条下一篇:失业保险费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