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变电工程

2024-07-10

送变电工程(精选8篇)

1.送变电工程 篇一

陕西送变电工程公司,成立于1950年9月,隶属于西北电力集团陕西省电力公司,是以超高压输电线和变电站施工安装为主的国家一级施工资质企业。

公司现有职工1698人,其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355名,中级以上生产技术工人640人。现有固定资产1.02亿元,拥有进口张力放线设备、大型液压吊车、250吨大型平板车、液压带电跨越架,铁塔自动生产线、数控机床、8MF型钢生产线及土石方运输、电器设备调试及计算机网络系统。

公司主要承担35千伏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送电线路、变电站的建筑、安装、调试、铁塔制造、电器制造、微波工程及超长、超高设备的运输、城网、农网改造及电力抢修等工程。

49年来,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发扬“敢打硬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建成国内外、省内外送电线路万余公里,安装变电容量万余千伏安,产参加全国第一条330千伏刘家峡—天水一关中送电线路,±千伏葛洲坝一上海送电线路,500行伏文西天生桥一州送电线路,500千伏云南漫湾电厂一昆明送电线路及500千伏上海黄渡变、220千伏深圳龙华变、坪山变等工程的施工,为国家电力建设,特别是陕西电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电力建设“野战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20年来,陕送人以抢抓机遇,开拓市场,勇于创新的精神,站稳陕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先后在广州、深圳、四川、云南、广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等20个省市承揽工程,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陕以精良的设备、先进的技术及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国内同行业中赢得了信誉。1998年底实现安全生产2700天,实现产值2.49亿元,97年通过了国家方圆委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于98年通过复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黄土高原走出来的陕送人决心以亲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切实履行“严格质量管理,满足业主要需求,条条线路创优,座座电站达标”持质量方针,树立精品意识,创名牌工程,为电力事业的发展再作新贡献,为把公司建成全国一流的送变电企业而奋斗拼搏!

2000年公司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建设部、管理世界中国评价中心评为“500家最佳效益建筑业企业”。

2002—2004年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国家电力公司“安全先进单位”。2004年2月,公司获陕西省“文明单位”。

2006年3月,公司获陕西省系统“双文明单位”。

2007年5月,公司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Founded on Sept 1950, attached to Shaanxi Electric Power Company of Northwest Power Group, Shaanxi Power Transmission &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mpany is a company with first-level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of instructors specializing in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extra-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wire and transformer substation.The company now has 1698 staff, 355 of which are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640 are middle title workers or senior title workers.And the company today’s fixed assets is 102 billion yuan, it also possesses of imported tension caving line equipment, large hydraulic crane, large flat cars with capacity of 250t, hydraulic charged cross, tower automatic production line, NC(numerical control)machine tools, 8MF steel production line and transportation of earthwork, adjustment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computer network system.Our company mainly undertake engineer project including the building, installment and adjustment of the transmission wire and transformer substation(above 35,000 voltage), the tower manufacturing and electrical manufacturing, microwave engineering, the transportation of extra-long, ultra-high equipments, the projects for upgrading urban and rural power grids, the projects for electricity repair.These 49 years, we promoted the spirit of “dare to do hard work, strive to be excellent.”, completed more than 10 thousand of power transmission wire all over the nation even the world, installed transformer substations which had a total capacity of more than 10 thousand KVA, participated in the first 330 thousand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wire which starts from Liujiaxia, through Tianshui, and ends in Guanzhong, ±KVA power

transmission wire from Gezhouba to Shanghai, 500 KVA power transmissionwire from Tianshengqiao West to Guangzhou, 500 KVA power transmissionwire from YunnanManwan Power Plant to Kunming and 500 KVA Shanghai Huangdubia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220 KAV Shenzhen Longhua transformer substation, Pingshan transformer substation and other projects,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power,especially for the Shaanxi Grids, and was called “field army” during the power construction.Through the 20 years after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he people of Shaanxi Power Transmission &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mpany, by the spirit of seizing the opportunity, opening up the market, having courage for innovation, gain a firm foothold in Shaanxi, face the nation, and walk up to the world.We undertook projects in more than 20 cities and provinces

such as Guangzhou, Shenzhen, Sichuan, Yunnan, Guangxi, Gansu, Jiangsu, Zhejiang.Our footprint is all over the nation.We gained honor in the profession by our excellent equipment,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modern management.By the end of 1998, we have already worked safely for 2700 days, and made the output value reach 249 billion yuan.We also passed the review of the ISO—9002 Quality System Attestation which we have already passed in 1997.Idle boast the strong pass is a wall of iron, with firm strides we are crossing its summit.The people of Shaanxi Power Transmission &

Transformation Engineering Company in the Loess Plateau make up their mind to rise to new challenge, implement “Strictly control the quality, satisfy the needs of owners, create outstanding on every wire, meet the standard in each substation” earnestly, carry on the policy of quality, enact the consciousness of elaborate works, make the famous brand, and do more attribu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business, strive for the aim of making our company to be the first-class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ation enterprise!

In 2000, our company wa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500 best efficiency enterprises of building industry by the Research Center of the State Council,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world’s China Center for Evaluation.From 2002 to 2004, our company was recognized as the “Safe Advanced Unit” by the National Power Company.Feb, 2004, our company was recognized as “civilized unit” of Shaanxi province.March, 2006, our company was recognized as “double civilized unit” of Shaanxi province.May, 2007, our company won the “May 1”labor certificate.

2.送变电工程 篇二

1 变电机械架线施工放线方式

变电机械架线施工放线施工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到当前电力工程项目改造之中, 尤其是对于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建设的时候, 必须要满足张力架线施工工艺规范和要求。另外在不同的架线施工高压环境之下, 由于环境差异也会造成施工架线方法存在着差异, 架线的时候可选取同相一牵八、2个一牵四、六牵六以及八牵八施工方法[1]。

六牵六放线方式主要采用张牵一体机, 每根牵引绳都承载了放线张力, 并且从受力的角度来说, 这种放线模式并无问题。由于牵引绳和导线处于一个滑轮槽, 因此牵引绳对于滑轮槽可能造成损伤, 更甚至会影响到后走的滑轮槽。所以六牵六放线的时候, 还有待研究和完善, 同相一牵八、2个一牵四以及八牵八施工方法相对成熟, 可以充分利用机械架线施工机具, 不断简化施工工艺, 进而确保放线滑车悬挂、导线展放、牵引绳展放以及附件安装等工艺变得更加简洁[2]。

同相导线进行放线施工的时候, 其主要优势在于施工比较简单明了, 经过高空放线作业时可以有效缩短滑车停滞的实践, 并且使得导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施工, 进而转入到使用状态。采用组合模式进行机械架线施工, 可以有效缩短施工真空期, 为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巨大支持。

2 架线施工工艺流程

2.1 施工准备

首先架线施工的时候要确保施工场地要满足一定的平整度, 确保道路施工顺畅, 并且满足施工的基本要求。布置牵场施工环境的时候, 必须按照相应的架线施工技艺规范进行。然后再进行施工之前的机械检查、线路检查, 确保整个架线施工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 如图1架线施工放线滑轮所示。

2.2 导引绳和牵引绳设置

设置导引绳和牵引绳的时候, 主要利用动力伞形式来设置直径为4mm的迪尼玛绳, 并且采用科学的全张力施工技术来实现引导绳和牵引绳之间进行逐级转换。不同型号的防捻钢丝绳转换的时候, 必须将所有的防捻钢丝绳组合放线, 并将滑车放到尼龙滑车轮之中[3]。

2.3 组合式的放线滑车设置

设置常规的放线滑车的时候, 一般情况下采用1轴、2柱和2梁组合形式来进行设置。根据电力单位的实际情况来设置组合放线滑车, 这种结构模式下的滑车组成, 方便放线、利于拆卸、便利运输和维护。这种组合模式的放线滑车技术, 其主要是采用6分裂导线以及9轮放线滑车来实现放线, 将引导绳穿于放线滑车中间滑轮处, 将两边的滑轮牵引绳穿行于滑轮, 并将挂胶导线穿行于滑轮。将挂胶导线滑车分为2个基本组件车进行单独运输, 放线滑车整体框架和其他的3个绳轮组成1个组件和三个部分。另外线轮和绳轮具有其独自的轴心, 可实现组装之后的线轮和绳轮在滑槽中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4]。

2.4 设置一牵二走板

设置组合放线滑车的时候, 需要设置9个滑轮, 设置的时候必须注意其2, 5, 8号滑轮主要用于牵引绳穿行, 并且通过一牵走二板牵引实现走板设置。侧面1根直径为30mm的牵引绳要穿行于5号滑轮, 在走板的第二根直径30mm牵引绳穿行于2, 8号滑轮之中。

3 采用架线施工主要优势

3.1 施工简单易操作

对于变电机械架线施工的时候, 由于使用组合式滑轮车进行施工, 工程施工的时候由于根据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施工。所以研发的组合形式的放线滑车通过1轴、2梁、4柱来实现组合模式放线, 此项模式其比较利于拆卸、安装以及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2 方便运输

变电机械架线施工技术中, 采用组合式放线滑车技术, 其不仅增加滑轮的主长度而且还增加其硬度和刚度。这种设计模式方便滑车的运输, 并且能够有效改善各种规格下的分裂导线, 电力施工单位通过制定出相应的组合式放线滑车, 来将滑轮和线轮进行组合放线, 从而为整个变电机械架线施工工程提供施工方便, 利于电力的安全稳定运输。

3.3 远程智能化控制安全稳定

针对送变电机械架线施工的时候, 需要采取智能化控制技术来实现远程协调工作。远程技术主要实现对2台牵引机械进行同步操控, 采用数字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实施数据快速传播, 通过远程控制技术来实现送变电机械架线施工, 以此来实现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来进行牵引机操作。

3.4 组合变电机械架线施工更加稳定

传统架线方式逐渐被新型的组合架线模式所替代, 采用同相一牵八、2个一牵四、六牵六以及八牵八等施工方法进行放线, 为架线放线提供一个非常实用的架线模式。架线施工方法正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根据施工要求以及施工实际需求选取合理的放线方法, 为电力输送提供稳定性保障。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电力系统的改造工程变得越来越频繁, 架线施工的时候新型的架线模式逐渐替代传统架线模式, 逐渐成为当前我国电力企业改革重点。针对变送电机械架线施工方法进行分析, 总结架线施工主要组合型施工方法以及架线施工优势, 为参与送变电机械架线施工者提供些许参考。

参考文献

[1]黄盛雄.回顾与展望我国送电线路施工技术的发展[J].广东科技, 2012.

[2]张弓, 邱强华, 叶建云.舟山与大陆联网输电线路工程螺头水道大跨越架线施工方案[J].电力建设, 2011.

[3]王天建.送变电线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要点分析[J].科技风, 2013.

3.送变电工程 篇三

关键词: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重点难点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10-115-02

1、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工矿企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迅速增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国家在投入巨资进行包括火电、水电、风电和核电等在内基础电力设施建设的同时,也加大了城乡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力度,逐步营造一个稳定、安全、有效的用电环境。各种电压等级的送变电工程作为城乡电网改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联系电力资源与用户的纽带,在提高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对电磁辐射防护问题一直十分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先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了这方面工作的监管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根据国家环保部最新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各种电压等级的送变电工程均需開展不同程度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其中500kV以上及330kV以上、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送变电工程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其余电压等级的送变电工程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向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

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在工程投建前,对工程在施工期、营运期等不同阶段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客观的预测分析,并提出避免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措施和建议。笔者在从事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以下谈谈自身的心得体会,并对评价作业中所遇难点进行探讨,同时提出建议性的解决方案。

2、送变电工程环评工作的重点

开展工作都必须抓准重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合理调配参与者投入在各个工作环节上的时间和精力,避免多做无用功,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也不例外。根据该类环评文件编制和审批要求,其工作重点应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工程设计文件,运用表格和图件清晰明了地描述和反映工程组成情况:

(2)分别用表格和图件的形式明确反映工程与环境敏感区的关系;

(3)属于改扩建工程的项目,应清楚了解原工程组成及运营期环保工作情况,并提出“以新带老”的措施;

(4)工程建设对环境敏感区造成的生态影响及电磁影响应当作为评价重点,分别给予全面、具体、准确的预测分析,不能泛泛而谈;

(5)公众参与应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的要求,通过现场张贴告示和网上公示的方式征求公众意见,公众参与问卷调查需覆盖环境敏感目标处的公众群体,问卷问题的设计力求合理,使得公众参与调查能够客观反映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态度,尤其是要调查清楚反对项目建设的原因,使环评管理有据可依。

根据以往经验,环保部门在环评审批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就是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因此送变电工程环评工作应当紧密围绕这几方面展开,只要把涉及的问题说清楚、说透彻,一般都能顺利通过审批。

3、送变电工程环评工作的难点

3.1环境敏感区的确认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送变电工程涉及的环境敏感区含义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送变电工程经常包括大范围、大规模送电线路的建设,沿途涉及几个县级甚至市级行政区域,属于线性工程,但由于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费用在整个项目设计费用中所占比例不高,设计单位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往往只配备满足工程设计最低需求的人员投入该阶段的工作,这样就容易造成工程沿线区域现状调查情况不够翔实,在该阶段设计成果——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图件中也往往无法确切反映项目周边是否存在环境敏感区及其具体所在。

按照国家环保部有关要求,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履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由于环境敏感区生态、人文敏感度和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必须对其与工程相对位置关系、工程建设影响和保护措施予以清晰的表述,显然,此时的可研深度难以满足环评工作的深度要求,这样,接受环评委托的单位就必须承担起调查、核实工程周边环境敏感区的重任。环评单位在开展现场踏勘工作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主动与地方电业局沟通,请求配合与协助:及时向地方环保局收资,以便确认工程范围内是否存在环境敏感区: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工程确有涉及环境敏感区的,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反映;督促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与相关环境敏感区主管部门积极沟通协调,取得路径协议。

3.2模式计算与模拟类比测量

对送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而言,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需要通过分析,预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在送变电工程环评中常用到两种预测方式:一是采用理论公式进行模式计算,一是通过类似项目的相关监测数据进行类比分析。两种方式建议按情况分别对待:

对工频电场,因电场强度仅与电压有关,而目前在各地均有已建成投运的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和送电线路,要找到相同或类似的送变电工程比较容易,此时采用类比测量是比较直观和可信的。

对于工频磁场,因其与通过线路的电流有关,而一般情况下送变电工程运行工况是介于经济电流和最大电流之间,达不到设计工况,也就是说很难遇到两个变电站或两条线路完全相同的运行工况,选用的类比测量数据极可能不是最大运行电流条件下的工频磁场值。因此,在评价工频磁场时,建议以模式计算为主,同时充分考虑经济电流和最大电流两种情况,并结合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与实际运行情况更为接近的预测结果。

环评作业中,对工频电磁场的模式计算,可以采用经过考证过的数学模式进行计算,对所采用的计算公式和参数要在环评报告中给出,这里建议采用《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HJ/T24-1998)中推荐的方法。另外,目前国内在送变电工程环评方面尚无要求采用统一指定的预测软件,因此环保部门也鼓励环评单位开展相关预测软件的立项开发和鉴定工作,以促进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模拟类比测量时,应注意说明模拟类比的电磁辐射设备概况、测量地点和条件、测点分布、使用仪表、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和统计、测量结果和分析。另外还应注意选取的类比变电站的建设规模、电压等级、容量、架线型式及出线方向,以及类比送电线路的回路数、尺寸、相位排列、档距、架设高度与被类比的送变电工程尽量一致或接近。

3.3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环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区域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越来

越受到管理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高度关注。

在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多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在问卷内容和调查对象的选取等方面常流于形式,针对性不强。虽然原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3月18日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以下简称《办法》)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提出了相对明确的规定,但其可操作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由于《办法》对公众是否必须参与调查没有强制性规定,不具备法律约束力。在送变电工程环评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环评单位就常遇到公众害怕承担责任而不配合填写问卷的情况,其对项目建设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难免令调查人员感到无所适从。

对于送变电工程而言,特别是有送电线路途经居民生活区的项目,在进行公众参与调查时,有时会出现大比例的反对意见,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甚至曾发生过当地居民阻挠施工的情况,个别工程在建成后也遭遇环境纠纷和环境投诉。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国内民众环保意识不断提升有关,另一方面,这与公众及媒体对电磁辐射污染概念及成因的错误理解有着莫大关系。目前,公众对电磁辐射污染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误区,很多媒体也将电磁辐射视为空中无形杀手,同时将广播电视、电台、雷达、通信产生的高频电磁场和高压送变电交变电产生的工频电磁场混为一谈。实际上电力系统产生的主要是工频电磁辐射,有关这种电磁辐射是否影响人体健康,国际上尚无明确定论。另外,电磁辐射和电磁辐射污染是两个概念,任何带电体都可以产生电磁辐射,而当电磁辐射强度超过国家标准时,才会产生负面效应,这部分超过标准的电磁辐射强度称作电磁辐射污染。《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推荐暂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以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环保主管部门已经把这两个限值作为强制性环保标准来使用了,也就是說,当送变电工程周边环境中电磁场监测值不大于电场强度4kV/m,磁场强度0.1mT的国家标准时,可视为电磁环境是安全的。

针对如何做好送变电工程环评中的公众参与环节,本文从环评单位角度,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国家和各级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的可操作性,同时环评单位现场踏勘和调查要做到细致全面,有效保障公众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及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正确引导新闻舆论:环评单位在环评文件中应当明确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时时、处处注意与周边群众的沟通,避免发生不必要的误解或矛盾,并将群众意见及时反馈设计单位,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积极消除公众“电磁辐射恐惧心理”。

4、结语

总体而言,送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与一般建设项目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对其要点作了一些归纳和总结,以期对今后送变电工程环评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志轩,孙为民,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力环境保护,2000,16(3):54-56

[2]龚建新,蔡金锭,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部分问题的探讨[J],福建电力与电工,2006,26(3):18-20

[3]王政宏,姜梅,输变电建设项目环评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3,16(9):9-10

4.送变电工程公司安全工作总结 篇四

送变电工程公司安全工作总结2007-12-08 00:38:18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送变电工程公司安全工作总结送变电工程公司安全工作总结(2)文章标题:送变电工程公司安全工作总结 安全监察部

二OO七年元月十七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2006年是__送变电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不仅施工产值创历史最高,而且在施工点多且分散、施工工期要求紧、施工难度大、施工环境复杂等诸多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情况下,确保了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国网公司、省公司等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殷切关怀,公司各级领导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度重视和采取的一系列

有力措施,公司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严守规程、制度,遵章守纪。

回顾过去的2006年,我们根据省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以“一个落实、二个坚持、三个加强”为具体工作思路,即:明确责任、加强考核,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管理创新,坚持作业标准化;加强安全培训,加强分包管理,加强重点防范(防高坠、防物体打击、防触电、防交通事故等),并明确了安全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一系列有关安全工作的管理规定,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和组织开展春、秋季安全大检查等活动为契机,在公司范围内大力开展反违章和安全施工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公司安全生产局面的基本稳定。现将2006年公司在安全生产方面所做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2006年公司安全生产的总体状况

1、安全目标的实现情况。2006年公司未发生人员重伤及以上事故,没有

发生性质恶劣的人身轻伤事故,没有发生重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火灾及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没有发生重大电网、环境污染和垮坍塌事故。全年共发生一般人身轻伤事故4起,其他未遂事故一起,负次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一起,事故发生频数与上持平;轻伤事故率为‰,控制在6‰以内;±500kV龙政线发生一类障碍两次,比上年减少四次;全面完成公司年初确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并且走出了五月份公司安全生产状况不好的“怪圈”,振奋了精神,鼓舞了士气。

2、安全生产状况的总体评价。公司安全组织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健全、运转正常,公司的安全方针、目标明确,安全目标和安全责任得到了分解和较好地贯彻执行,各级领导的安全管理意识与去年相比得到了增强,在安全防护设施、安全防护用品以及安措资金等资源投入上均有保障,思想认识上都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各工程项目部、施工队对下发的事故快报和有关上级安全文件精神能及时传达学习,并能及时组织人员开展安全自查、自纠活动;安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台帐齐全并趋于规范;作业指导书的编审批手续齐备,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以前有较大提高;安全技术交底、双方签证手续、安全教育、工作票及安全例会等安全管理例行工作基本能正常开展;施工机械、工器具和安全防护用品管理正在逐步规范;安全文明施工主要控制环节均处于可控状态,特别是送电线路分包商队伍现场安全控制的整体水平较上半年有了较大提高,部分220KV变电所工程如:220KV竹溪变、龙泉变等施工现场视觉形象比以前有较大改观。安全生产的总体趋势较好。但施工现场违章现象仍大量存在,有些习惯性违章仍痼疾难除,现场安全控制水平还有待提高,变电所安全文明施工难以达到常态化。安全生产的形势依然严峻。二、一年来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夯实基础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与能控

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扎实工作,夯实基础,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是抓好企业安全生产的首要条件和基本保证。

1、各级领导思想统一,行动一致,齐抓共管。各级领导亲自带头履行安全职责,在安排施工生产的同时布置安排安全工作,切实把安全工作放在一切工作首位。

2、完善制度,依法监管。为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反违章力度,组织制定了公司《岗位人员安全责任考核办法》、修订了公司《反违章工作管理办法》和《安全奖考核办法》。

对基层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从下至上、上下结合,提炼出公司施工生产30个主要岗位保证安全的基本制度,作为公司安全管理的红线制度。

3、及时总结、分析、查找安全生产中

存在的管理短板和薄弱环节,制订防范措施。除每月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分析会外,不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和安全生产专题会议,旨在及时总结、分析、查找特定阶段公司安全生产中存在的管理短板和薄弱环节,研究制订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如:公司分别于3月31日、7月29日组织召开了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会,部署安排迎峰度夏期间和下半年施工生产安全工作;12月25日组织召开确保年内安全生产的专题会议,会议对公司年内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危险点进行了认真识别和评价并对拟采取的预控措施进行了讨论。会后,公司立即下发了皖送变电安监〔2006〕248号文《关于切实采取措施做好年内安全工作的通知》,对公司年内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具体措施和要求。

5.送变电工程 篇五

一、送变电工程质量监督阶段划分:变电工程分四个阶段,线路工程分3个阶段,各阶段按以下原则划分。

变电工程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三通一平转基础阶段。即:三通一平工程完成,转入主要建(构)筑物基础工程施工前。

第二阶段:基础转上部阶段。即:主要构筑物基础工程完成,转入上部构架安装;主要建筑物主体结构基本完成,转入装修(饰)前。

第三阶段:土建转安装阶段。即:主要构筑物完成,主体建筑物装修(饰)基本完成,交付设备安装前。

第四阶段:启动验收阶段。即:建筑物装修(饰)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具备启动条件。送电线路工程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杆塔组立前阶段。即:杆塔基础完成70%及以上,分部工程中间验收后。具备杆塔组立前质量监督。

第二阶段:导地线架设前阶段。即:杆塔组立完成70%及以上,分部工程中间验收后,具备导地线架设前质量监督。

第三阶段:投运前阶段。即:线路工程施工、调试、竣工验收、整改完成,具备投运前质量监督。

三、工作要求:

1、输变电工程开工前进行电力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申报委托(此项工作群工变已完成)

2、建设单位于每月 25日前,将次月工程阶段性质量监督工作计划(如有)报三明电力质监站,三明电力质监站核实具备条件后,报省电力质监中心站开展工程阶段性质量监督终检。

6.变电工程管理制度 篇六

1.技术责任制 2

2.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3

3.技术交底制度 3

4.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管理制度 4

5.6.7.8.9.10.11.技术责任制

技术检验制度 4 设备开箱检验制度 5 质量责任制 5 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制度 6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6 档案管理制度 7 成品保护措施 8

(一)总则

一、为加强工程技术管理,建立强有力的技术管理指挥系统,明确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特制定该制度。

二、变电工程一般设置三级技术负责人,建立三级技术责任制,实行技术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1、公司主管副总:由公司副总担任

2、项目专责工程师:由工程公司委派,分工负责各专业技术工作

3、工程专业技术负责人:由工程公司委派,负责现场全面技术工作。

三、各级技术负责人全面负责技术工作,一切技术问题都应由各级技术负责人解决,各级技术负责人在技术工作上受上级技术负责人领导。

四、各级技术负责人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上级颁发的技术政策、法令和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熟悉和执行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发扬技术民主,组织广大技术人员做好技术工作和技术管理工作。

(二)各级技术负责人的技术职责

一、公司主管副总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技术规程、技术管理制度,对本工程技术工作负全面责任。

2、批准(审核)分管的220kV及以上(50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批准工程的设备材料表。

3、审核工程的资金计划和批准工程决算的工程量。

4、参加技术创新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工作。

5、组织公司内部施工图会审,汇总会审中提出的问题,出席施工图会审会议,代表公司提出会审意见。

6、对(分管)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技术上负全面责任,组织工程质量检查,参加重大质量事故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

7、对(分管)工程的安全技术工作负全面责任,负责组织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8、组织公司相关人员参加工程的启动、试运行和移交工作。

二、项目专工职责:

1. 组织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的学习;参加施工图纸会审;组织编制施工技术措施;进行重大项目技术交底。

2. 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 组织编制工程材料及周转性机具计划。

4. 处理设计变更和材料代用问题。

5. 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

6. 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参加事故调查分析,提出防止事故的技术措施;协助填写技术报告。

7. 制定单位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推广先进经验;组织技术革新活动。

8. 主持质量管理和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整理汇总施工技术记录;提出竣工移交技术资料及竣工图。

9. 协助编制月、旬施工计划。

三、工程专业技术负责人职责:

1、组织本专业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收集;参加施工图会审,编制施工技术措施,进行专业技术交底。

2、参与编制消耗性材料及周转性机具计划。

3、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技术问题。

4、审核各专业施工记录和试验记录。

5、做好竣工资料、竣工图的编制整理工作。

6、制定本专业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组织技术革新活动。

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1. 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分班组自检、工地复检、公司验收、建设(监理)验收四级验收。

2. “班组自检”指各施工班组自己进行的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在施工记录“班组自检”栏内,由负责人签字;“工地复检”指工程公司质量管理部及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的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在施工记录“工地复检”栏内,由质量管理部主任或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签字;“公司验收”指公司质保部组织的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在施工记录“公司验收”栏内,并签字;“(建设)监理验收”指业主或工程监理的验收,验收意见填写在四级验收栏内并签字。

3. 变电工程分一次和二次两个部分验收。一次设备安装调整完毕、二次系统调试传动完成,应先进行班组自检和工地复检,并对检验出来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置、4. 每级验收都必须有验收总结或验收结论。

5. 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分班组自检、工地复检、公司验收、建设(监理)验收四级验收。

6. “班组自检”指各施工班组自己进行的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在施工记录“班组自检”栏内,由负责人签字;“工地复检”指工程公司质量管理部及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的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在施工记录“工地复检”栏内,由质量管理部主任或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签字;“公司验收”指公司质保部组织的检验,检验结果填写在施工记录“公司验收”栏内,并签字;“(建设)监理验收”指业主或工程监理的验收,验收意见填写在四级验收栏内并签字。

技术交底制度

(一)总则

一、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使施工人员了解工程规模、建设意义、工

程特点,明确施工任务、特殊的操作方法、质量标准、安全措施

和文明施工要求等,做到心中有底。

二、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工序中首要环节,必须坚持执行。未经技术

交底不得施工。

三、《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在开工前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专责工程师交底;分部工程交底在分部工程开工前由施工负责人主持、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

四、施工技术交底必须交到班组一级、合同工和民工,技术交底人应填写《技术交底记录》,并按要求进行签字。

(二)技术交底责任

一、技术交底工作由各级生产负责人领导,各级技术负责人或施工负责人组织。

二、施工人员应按交底要求施工,不得擅自变更施工方法。有必要更改时应取得交底人同意。技术交底人、技术员、施工技术和质检部门发现施工人员不按交底要求施工,可能造成不良后果时应即劝止;劝止无效时有权停止其施工,同时报上级处理。

三、发生质量、设备或人身安全事故时,事故原因如属于交底错误由交底人员负责;属于违反交底要求的事故由施工负责人或施工人员负责;属于违反施工人员操作规范要求的由施工人员本人负责。

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管理制度

1、经过批准的设计文件是施工的主要依据。施工单位应当按图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如发现设计有问题或施工中发现设备与设计不符等问题,要求变更设计,应提交变更设计申请,经设计同意后方可更改。

2、设计变更的控制

A、小型设计变更:不违背设计原则,不影响质量和安全经济运行,不影响整洁美观。如图纸尺寸差错更改、材料等强代换、图纸细部增补详图、图纸间矛盾问题处理等。由项目工程师与设计单位工地代表联系解决。

B、普通设计变更:涉及修改图纸尺寸、改变同类设计型号或安装方式,但基本不影响费用增减的变更事项,如同类金具和相同功能元件的代换等,由变更提出单位报技术处审查,技术处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

C、重大设计变更:变更设计方案,变更主要设备和主要材料的规格数量,涉及工程量和费用增减的变更事项,如变更交流接线方式、变更主要设备的型号和数量等,由变更提出单位报技术处审核,经公司主管副总同意,由技术处与设计部门联系解决。

D、设计变更应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工程项目部应按设计变更执行和做好设计变更的整理工作,工程竣工后由技术处向质检处移交、归档。

3、材料代用制度

施工用材料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备料,如确因实际困难无法实现,应申请设计变更,待设计认可后方可代用;材料代用的原则为等强代换或以大代小。

技术检验制度

一、技术检验是用科学的方法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的重要环节。必需以高度的负责精神和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好检验工作。

二、技术检验的主要内容是对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安装设备、热工及电工仪表、施工用精密量具仪器等进行检查试验监督。

三、公司主管副总对技术检验负有领导责任,负责审核批准工程施工方案、措施、检验方法等。从技术上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控制的要求。质量管理部是检查监督技术检验制度贯彻执行的主管部门,应及时处理检验中发现的问题,重大问题应向公司主管副总汇报,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和措施。

四、工程各级技术人员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科学态度认真编写施工方案、各项措施、检验方法和认真做好技术检验工作和检验记录。

五、公司物资供应部门是技术检验工作的配合部门,应参加工程设备、材料的检验工作,并做好记录,负责向生产厂家索取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资料,确保投入到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是合格产品。检验内容是:核对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和专用工具、备品备件数量是否符合供货要求,图纸资料是否齐全,外观察看有无损坏等。检验后应作出记录,对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国外引进设备的按订货合同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六、施工单位应按照工程需要建立健全检验和试验机构,充实和培训检验和试验人员,其主要职责是及时准确鉴定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的质量善,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汇报。

七、应对投入到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各种设备等的新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验,对其资料不齐全,对原证件内容的可靠性有怀疑时或对产品质量有怀疑时,或对超过保质期的应重新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交质量管理部门审核。

八、投入到工程中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仪表均应进行检定,技术检验应对这些检验证书进行检验工作,确保测量仪器、仪表在检定周期内使用。

九、技术检验的记录应作为施工技术档案,由检验和试验部门提供质量管理部门汇集整理做为工程移交或存档资料。

设备开箱检验制度

一、物供处及甲方提供的设备及材料,由项目部组织开箱检验并填写开箱检查记录

二、设备到货后,在安装前由项目材料员、技术专工、质量管理工程师、各施工班组会同物供处、监理及甲方参加开箱检查。根据订货合同,设计图纸和装箱单的要求及说明进行如下检验:

1、外观检查。检查产品外观是否受到损坏,核对产品的名称、厂家、规格、型号、数量、尺寸、电气参数等;

2、验证设备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技术说明书及图纸等;

3、检查核对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数量与装箱单是否相符;

4、做好详细记录,凡参加检验人员要对检验结果负责,并有监理签字。

检验发现问题,责任部门负责通知厂家补供同类型号产品

质量责任制

变电工程质量工作在项目主管总工的领导下全面进行,各级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质量负责。

一、公司主管副总:在公司经理的领导下,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对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技术上负全面责任;负责审批工程各种技术方案及措施的审批;组织工程质量检查,主持重大质量事故分析,并确定改进措施。

二、项目经理: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组织工程质量培训;督促、支持各级项目人员开展质量工作;深入了解施工现场设备、材料、安装的质量情况;定期召集、分析质量状况,组织或配合质量事故的调查并制订纠正方法。

三、项目总(专)工:对工程施工质量在技术上负直接责任。熟悉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变电工程的验收规范,并贯彻实施;编制各种技术方案;参与本工程的质量状况检查,参加质量事故的分析,在技术上提出预防措施;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参加设备开箱检查,收集和管理设备技术资料、并检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负责技术资料和备品备件的移交。负责试验、调试工作的质量监督,督促有关班组做好技术检验工程测量及观测工作,检查安装工程调整试验工作质量,对试验、调试记录的正确性负责。

四、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组织质量的日常活动,学习有关质量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规程规范、先进经验和事故通报,分析质量工作动态,严格控制工程质量,结合实际进行表扬、批评。具体职责为:

1、进行质量思想和技术知识的宣传教育。

2、贯彻上级颁发的规章制度、规程规范,并组织编制结合具体情况的实施细则。

3、与有关单位共同议定补充质量标准;征求和收集建设、设计、运行等有关单位对提高工程质量的意见。

4、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工程质量情况,对可能造成重要质量事故的违章操作,应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有关领导处理。

5、参加质量事故调查,提出质量事故处理意见,做好质量统计报告工作。

6、组织现场检查验收工作及有关隐蔽工程和关键工序检查,对工程质量负责。

7、划定工程分级检查验收项目;编制施工记录表格;汇集、审查和整理工程质量竣工移交资料。

8、搞好工程施工质量汇总,做好申请验收工作。

五、项目材料员:对工程所采购材料的质量负直接责任,负责本工程材料的管理,按计划采购、检验、保管、发放;对所有材料进行标识,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对库有材料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

隐蔽工程验收签证制度

1. 隐蔽工程主要有:主变压器吊罩检查、地埋电缆及接地、封闭母线、管母穿阻尼线、封闭组合电器等项目。各个工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隐蔽工程项目。

2. 隐蔽工程在隐蔽前,提前48小时书面通知监理、甲方工地代表和公司质保部进行检查。如果监理、甲方工地代表和公司质保部在规定时间未能到达现场检查验收,可自行检查验收合格后进行隐蔽,对关键部位要进行录像或拍照,并做好记录。监理、甲方工地代表和公司质保部应予认可并补办签证。

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

1. 重大不合格: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大不合格。

1.1 影响主要性能,对安全运行有重大隐患,严重影响公司信誉的不合格品。

1.2 削弱主要部件、构件强度、缩减使用年限及造成其他不能补救的缺陷者。

1.3 一次返工金额五万元以上者。

2. 一般不合格: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般不合格。

2.1 对安全运行有较大影响。

2.2 关键项目不符合检查验收标准的不合格。

2.3 未达到重大不合格质量事故条件,其一次返工返修金额在五千元及以上者。

3. 轻微不合格: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轻微不合格。

3.1 因施工工艺等原因造成外观性、局部性的不合格。

3.2 一般项目不符合检查验收标准的不合格品。

3.3 未达到一般不合格质量事故条件,其一次返工、返修金额在五千元以下者。

4. 返工、返修损失金额计算:

返工、返修损失金额=返工、返修损失的材料费+人工费+机械使用费+规定的管理费—返工、返修剩下的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价值。

5. 质量事故调查处理:

5.1 轻微不合格发生后,由施工队长或兼职质管员在当日组织开展事故调查分析,并报告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调查分析后下达ZJ099《轻微不合格品处置单》,并规定完成期限,及时做好验证工作。

5.2 一般不合格品发生后,由施工队长或兼职质管员当日内向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报告,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应及时组织开展调查分析,填写ZJ096《不合格品报告单》报质检处。质检处及时组织开展调查分析做出处理结论后下达ZJ097《不合格品处置单》,并规定完成期限,负责(或书面委托项目质管员负责)其后的验证工作。

5.3 重大不合格发生后,项目经理应及时向公司主管领导、公司主管副总、技术处和质检处等部门报告,填写ZJ096《不合格品报告单》,由总工或公司主管副总组织召开评审工作。做出结论后,由质检处下达ZJ097《不合格品处置单》,并规定完成期限,届时做好验证工作,向公司主管领导、公司主管副总、技术处汇报。

档案管理制度

一、建立施工技术档案是施工保存工程原始记录和积累经验的重要手段。施工现场各岗位应按变电工程公司制定的《项目工程各岗位应准备资料清单》进行整理并向甲方移交。向公司移交的资料在工程完工后,交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负责归档。

二、如果工程间隔时间比较长,上一工序完工后,交底记录、技术措施及一些外来文件要及时移交给下一下工序。如果下一工序施工负责人未确定,则移交到变电工程公司质管理组,确保文件资料提到有效控制。

三、向甲方移交和向公司归档的所有资料必须齐全完整、字迹工整、图样清晰,不得擅自修改和伪造。记录一律采用A4纸,原始记录手写和签字时应用黑色签字笔或兰黑墨水,不准用任何种类的圆珠笔或铅笔及盖私人印章,签字后签上年月日。

四、“材质证明”、“出厂证明书”采用复印件者至少每类有一份原件,并盖红印章,复印件上应注明原件所存放的地方,“设计变更通知单”、“工作联系单”、各类“试验报告”为复印件者要有署名并加盖红印公章。

五、各种施工记录、调试措施、方案和报告等应为油印或激光打印机打印,不能用复印件或普通色带打印件,以保证字迹的耐久性。

六、施工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有:

1、与设计、制造单位往来文件、工作联系单、施工协调会纪要、图纸会审纪要;

2、开、竣工报告;主变油试验报告;主变局放试验报告;软管母线拉力试验报告;接地电阻测试报告;

3、施工组织设计;各种施工技术措施、方案;技术交底记录;质量计划、检验和试验计划;

4、一、二次设备安装验评记录;主变压器吊罩检查记录;主高压试验记录;保护调试记录;仪表检定记录;通讯设备安装、测试记录;隐蔽工程记录;

5、焊工人员、压接人员、项目安全管理工程师、项目质量管理工程师资质证;

6、工程质量等级汇总;关键工序记录;复检结论、过程检验申请、结论;工程事故处理记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成果;

7、计量器具台账、检定证书;

8、设备开箱检查记录;原材料复检记录、合格证明书;待判品/不合格品记录;不合格品处置单或质量超标记录;顾供品缺损及不适用报告单或设备缺陷清单;机具鉴定、工器具维修记录;

9、质量责任制;验评范围划分;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隐蔽工程签证制度;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治理质量通病措施;技术责任制;施工图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设计变更及材料代用制度;技术检验制度;档案管理制度;材料管理制度;设备开箱检验制度。

成品保护措施

一、凡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及成品件要妥善保管。防雨设备存放要有防雨措施,不许倒放的设备应存放在土质坚实的地方。

二、在施工期间,要对已经开箱检查后的设备进行保护,严禁在设备表面,如盘、柜、端子箱上乱贴不易清洗掉的污物,要保证设备表面油漆不被损坏。

三、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司机要对道路表面负责。严禁在道路上大修有漏油的车辆。对有渗露油的车辆不得在道路上停放,以免将油渍洒在路面上。

四、车辆进入设备区时,要小心谨慎,不得压坏路边石、电缆沟沿及电缆沟盖板。起重机械支腿距电缆沟要有一定距离,以免损坏电缆沟。

五、敷设电缆时,掀电缆沟盖板要轻掀轻放,摆放整齐,不得乱掷乱扔,以免损坏电缆沟盖板。

六、施工人员严禁在道路上、电缆沟沿及电缆沟盖板上敲打物品,以防止损坏水泥面。

七、在设备支柱上敷设接地扁铁时,严禁借助设备支柱用大锺敲打扁铁,以防止水泥支柱受损伤。

八、在设备支柱上进行焊接时,要注意保护设备支柱,并防止电焊薰黄设备支柱。

九、采用设备支柱做地毛时,要先在设备支柱上加保护层,再套钢丝绳,并计算设备支柱是否能承受拉力,以防止损坏设备支柱。

十、在室内施工时,对墙面、地面、楼梯、台阶要有保护措施,不应借助地面、楼梯、台阶敲打物品;不允许在地面上拖拉重物;不允许由窗户传递设备及重物,以防止损坏地面及楼梯台阶。

十一、不得损坏站内门窗、锁具、开关、灯具、电源盒及所有建筑设施和电气设备。当工作需要在建筑体打洞时,应向建筑单位提出申请,争得同意后,方可进行,不得随意乱打,以免影响建筑物质量。

十二、在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损坏建筑物所有棱角,保证建筑物完好无损。

7.送变电工程 篇七

关键词:电力工程,建设,后评估,评价体系

引言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投资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 对输变电工程项目, 在按照国家批准的本期建设规模建成投产并经过2年左右的运营期后, 均应进行后评估工作。

后评估是指项目完成后, 针对项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估。这里面算的不仅有经济帐, 还有社会帐、政治帐, 刚好与工程前期评估、立项、建设等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对于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决策管理和建设水平, 以及衡量决策者工作业绩和工作责任心有重要意义。

相对于“前评估”而言, “后评估”是一种事后评价, 评估结果含有更少的预测因素, 更加客观和准确。输变电工程建设后评估可以对项目前评估工作的验证和改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后评估的方法

项目后评估的具体方法很多, 一般可分为调查搜集资料方法、市场预测方法和分析研究方法, 这些方法中既含有定性分析也含有定量分析。输变电工程的后评估涉及到电力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乃至建设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 需要综合以下各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

1.1 调查搜集资料法

调查搜集资料的方法很多, 如利用现有资料法、访谈法、专题调查会、问卷调查、抽样调查等。可根据输变电工程的具体情况、后评估的具体要求和资料搜集的难易程度, 选用适宜的方法。在条件许可时, 往往采用多种方法对同一调查内容相互验证, 以提高调查成果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1.2 市场预测法

为了与项目前评价进行对比分析, 项目后评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运营期间全过程进行重新预测。可以聘请有经验的老专家, 在有充分实际资料的条件下, 对工程项目作定性的预测和分析。

1.3 分析研究法

后评估分析研究方法的基本原理是比较法 (亦称对比法) , 即对项目投入运行后的实际效果与决策时期的预测效果对比分析, 从中找出差距, 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 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常用的后评估分析研究方法有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对比分析法、逻辑框架法、成功度分析法等。

1.3.1 对比分析法通常可分为效益评估法和影响评估法。效益评估法是把项目实际产生的效益或效果, 与项目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投入加以比较, 进行盈利能力分析。影响评估法是将项目实际发生的情况与若无项目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比较, 分析项目对项目所在区域的作用和影响。

1.3.2 逻辑框架法是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 通过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 从设计、策划、目标等方面来评估项目。

1.3.3 成功度分析法是指依靠评估专家或专家组的经验, 依据项目各方面的执行情况并通过系统准则目标判断表来评估项目总体的成功程度。

2 输变电工程后评估的评价体系

依据电力建设项目的特点, 梳理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归纳整理, 确定后评估的内容, 建立起如下的评价体系。

2.1 执行情况评估

电力建设项目在执行过程中, 应对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各阶段工作做出评价, 各阶段工作时序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与政府机构和其它组织建立了必要的联系, 是否能科学有效地管理项目的各项工作, 是否按照既定目标实施完成等进行综合评价。按照输变电工程的建设过程, 可分别从前期工作、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2.1.1 前期工作评价。

核实项目前期各阶段工作的时序是否符合要求、各阶段工作文件是否齐备以及各工作主体的资质和各项材料的内容深度是否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评价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的程序和深度。

2.1.2 工程建设评价。

核实工程执行“五制” (即业主项目制、项目资本金制、招标投标制、经济合同制、建设监理制) 的情况, 分别针对输变电工程建设的组织管理、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几方面进行评价,

2.1.3 生产运行评价。

根据输变电工程在电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输变电工程可分为专项工程、联网工程和公共网络工程, 不同类别的输变电工程在电网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 进行生产运行后评价时, 评价内容的侧重也有所区别。省市级电力公司建设的输变电工程一般属于公共网络工程, 其建设的目的是为了适应地区负荷增长的需求, 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因此, 对生产运行情况的评价重点在于供电能力、可靠性、供电设备健康水平、供电电压质量和供电安全几个方面。

2.2 经济效益评估

经济效益评价是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后评估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 是衡量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是促进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经济效益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运营期内实际发生的财务数据, 如产品价格、生产成本等计算项目产生的效益和费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财务状况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此外, 由于电网建设与改造项目具有投资大、寿命长、影响深远等一系列特点, 因此其经济效益评价还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以及行业、地区发展规划的要求, 在做好市场需求预测的基础上计算整个生命期的财务数据, 分析其未来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主要评价指标为投资 (资本金和全部投资) 内部收益率、净现值以及动态回收期。

2.3 项目影响评估

项目影响是指输变电工程对于其周围地区在技术、经济以及自然环境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对项目影响的评价既是后评估的重点又是其主要特点, 以定性分析为主。应从工程建设对生存居住环境的影响方面进行评价, 并且要站在国家的宏观立场, 从促进地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以及拉动GDP增长等方面来分析项目与整个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3 实例分析

下面结合110千伏先锋输变电工程 (后文以先锋工程代) 的后评估情况, 进行实例分析。

先锋输变电工程内容包括新建110千伏变电站工程 (本期1×50MVA主变) 和1回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 (长度约1.6KM) 。整个输变电工程竣工决算投资共4523万元, 历时近10个月后于2008年12月竣工投运。运行至今, 先锋变电站已经积累了运行数据, 具备了进行项目后评价的条件。

先锋工程的后评估首先针对前期工作、工程建设、生产运行三个方面对工程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然后对项目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社会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最后, 对项目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对工程项目各阶段的过程、目标、效益、影响等方面的分析, 对比评价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 对今后先锋输变电项目的运营以及类似建设项目的管理提出建议。

3.1 前期工作评估

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应包括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选址选线用地批件、环境评估、开工报告等审批程序。通过梳理先锋输变电工程前期工作程序, 对工程前期工作相关档案文件进行了审核, 认为该工程的前期工作程序基本齐备, 符合相关管理规定。

核查先锋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报告的研究深度以及工程的开工条件几方面评价该工程前期工作的深度。工程可研阶段重点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和主要设计原则, 一般应包括项目接入系统方案、改善地区网络结构的分析、解决远、近期负荷需求分析、变电站意向性选址、线路意向性选址、投资估算及推荐方案等主要内容。除考核设计单位的资质外还应从变电站选址、建设规模、电气、二次线及继电保护、土建、线路、通信、技经等方面评估初步设计的内容和深度, 并考查工程的设计变更情况。同时, 从工程组织管理机构, 初设概算批复, 资本金和其它建设资金落实, 施工队伍招标, 项目设计单位确定, 施工监理单位确定, 征地、拆迁和施工场地“四通一平”, 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编制, 主要设备、材料及运输条件落实等方面评价工程是否具备开工条件。经审核分析, 先锋工程的前期工作深度达到了规定要求, 保障了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3.2 工程建设评估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五制”的相关规定, 从项目法人、招投标管理、资金管理、工程监理和合同管理五个方面评价先锋工程的组织管理情况。对于工程的建设进度评价通过比较实际工程建设工期与输变电工程的工期限额以及比较实际工期与施工单位制定的计划工期差异这两个方面进行。投资评价则通过比较项目实际投资和造价水平与通用造价控制指标的综合造价;通过比较工程实际投资与批复概算, 找出投资节余或超支的原因, 评价项目投资水平, 总结经验和教训。

通过组织管理、进度控制、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五个方面的分析评价, 先锋工程建设过程落实了各项规定的要求, 实现了资金计划和质量及安全的目标。在资料审核过程中, 发现有少量合同未注明签订日期, 有的分项工程符合不招标条件但未及时将未招标备案书存档, 这些都是管理工作中的习惯性违规行为, 应当引起重视。

3.3 生产运行评估

针对变电站布局合理性、供电负荷、电压合格率、两票执行率、设备消缺情况和可靠性水平以及电力电量平衡几个方面, 分析先锋工程的生产运行情况, 对照预期目标, 评价目标实现情况, 详见表1所示。

3.4 项目影响评估

通过核查项目环境评估和验收报告, 评价先锋工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认为该工程在设计、施工和生产运行中均采取了有效措施, 使得工程建设和运行阶段在污水和固体废物排放、噪声、电磁辐射等方面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且对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3.5 先锋工程后评估结论与建议

通过上述五个方面的评价, 认为先锋工程的项目决策与电网规划较好衔接, 前期工作基本有序;工程建设基本落实了“五制”要求, 较好实现了“四项控制”目标;变电站运行维护水平良好, 设备可用率高;工程投产后经济效益尚可;社会效益良好;环境控制措施有效;该工程总体上实现了预期目标。鉴于在先锋工程后评估过程中发现的个别问题, 提出如下建议:

3.5.1 建议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和档案整理工作, 以便全面掌握项目的建设、运营情况, 并同步积累生产运行和财务资料使得后评价工作更加深入、准确。

3.5.2 建议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管理,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 完善工程建设的前期手续, 严格执行合同制, 加强对合同签订的监督, 保障工程的合法顺利进行。

4 结语

后评估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尤其对新建的输变电工程来说更是如此。输变电工程后评估可以为提高基建项目的决策水平服务, 建立完善的项目后评估制度和科学的方法体系, 可以增强和促进前评价人员的责任感, 提高电力工程项目预测的准确性。从后评估反馈的信息又可及时纠正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提高对未来项目决策的科学水平。同时, 通过后评估分析研究前期、投产初期和达产期的实际情况, 通过比较实际与预测情况的偏离程度, 分析造成偏差的原因, 可以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 从而提高电力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戚安邦.项目评估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 5

[2]蒋明建.启动电力工程后评估为电力市场的发展打基础[J].水电站设计2002, 6

8.智能变电站工程实践探析 篇八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 工程实践 问题 体系结构 探析

中图分类号:TM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042-01

1 智能变电站的相关介绍

变电站就是改变电压的场所。发电厂远距离输电过程中会有电能的损耗,为了使用户能用上符合标准的电压,必须先将电压升高到一定范围,到达用户附近再把电压降到用户可以使用的电压范围。这种工作都需要靠一种媒介来完成,那就是变电站。那么变压器就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同时,变电站还是这一线路上所有电能输送的总开关。智能化变电站具有这么几种特征:首先,它对与电网的连接起到主导作用,能够保障全网的正常运行。其次,高低电压的输出在以往是很难达到标准的,智能化变电站可以通过输电网架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对输出电压进行调整,保证输出电压不会超出输电网架的承受范围。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原本的数字化变电站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一种包含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的变电站相应而生——智能变电站。

2 常规变电站工程实践的注意事项

(1)常规变电站即数字化变电站,站内存在多个数据体系,数据模型不一样,在很大程度上给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多个数据体系就会有不同的数据模型,那么机器的正常运转与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处理方面就会存在很多问题。

(2)设计复杂、维护难度大。传统的变电站因为技术的相对落后,很多仪器都是相当庞大而又复杂的,不像现代这样很小的仪器就能负责很多工作。设备陈旧会加大日常维护工作的难度。同时常规变电站设计非常复杂,一旦机器出现问题,那么它的维修工作很难开展。

(3)系统、设备的灵活性较弱。数字化变电站虽然在很多方面都能与智能化变电站相提并论,但是系统之间的那种配合,设备之间的连接都有一定的问题,操作性就变得差了。

3 智能变电站的布局及其实践

一般情况下智能变电站采用的是三层结构,即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

第一部分是过程层。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这些都是变电站最基础的设备,起到调节电压和开关电源的作用。电流与电压的互感装置则是智能变电站特有的设备,通过这个设备可以时刻知道输出电压、电流是否符合要求。由此可见,过程层是智能化变电站结构的核心,它是整个变电站的基础结构。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变电站,过程层的设备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部分是间隔层。间隔层主要有两种设备: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主要是对整个电网的各种信息进行记录与处理,对变电站发生的设备故障进行提示与逻辑判断。同时还可以控制电流、电压的输出。由于间隔层拥有的特殊设备,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故障的逻辑判断和对各种信息的处理与显示,它就是智能化变电站的智能中心。而且智能化变电站的数据中心只有一个,避免了数据模型不一致导致的数据采集不准确这样的错误的发生。

第三部分是站控层。站控层就是人与机器连接的地方,机器能将其记录的信息在这一层显示出来,工作人员能通过机器显示的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并进行一系列的解决措施。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站控层的相关显示来达到对整个变电站的控制。

4 变电站的施工实践运用概述

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仍处于新兴阶段,不仅在建设过程中会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在技术处理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智能设备验收规范不完善,过程层等设备的安装及连接不合理,变电站运行后的维护不能很好的执行,施工人员分工不合理。信息化是智能化的基础,各种仪器都是非常精密的,如果有一个仪器未能正确的安装,那么可能会导致整个变电站不能正常的工作。同时,技术方面的施工在智能变电站的新兴阶段可谓是一大难题,虽然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人才非常多,但是能够在变电站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施展自己的才华却是相当难的。

智能变电站的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 前期规划

一个好的工程的实施,必定有一个完美的前期规划。只有实现画好一张工程的蓝图,预料到工程即将面临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的措施,工程的实施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前期规划包括这些内容:各种施工图纸的设计、施工所需材料的准备、施工进度表的制作、各项工作的分工、针对具体问题做出相应解决措施以及成本的预算等。

4.2 各项工作的安全检查

首先是各种图纸的审核,这是一项国家工程,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它的建设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关系到国家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所以,施工图纸的审核是非常必要的。接着就是各种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查,只有从根本上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才能建成一个达到标准的智能变电站。

4.3 各项工作的落实

变电站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它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为了尽快并且高质量的完成工作,必须落实各项工作。变电站的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项工作必须紧密配合,所以各项工作的落实的必要性也就显而易见了。

4.4 安全措施

变电站施工是一个高危险的工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针对这个情况,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施工过程中在相应位置标明施工危险的标志。使“安全第一,生产第二”这个口号能真正付诸于实践。

5 结语

智能变电站是符合现代发展要求的,并且在未来的发展中也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目前,虽然智能变电站在建设和技术施工上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它的建设地位是不容改变的。突破现有的技术难题与建设困难,努力建成一个更加完善的智能变电站,使其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志鹏,胡君慧,刘国平,等.基于点对点技术的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实践[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9,29(4):139-142.

[2]李健,徐明,朱辉,等.浙江电网110kV田乐数字化变电站工程实践探析[J].浙江电力,2013,32(6):15-16.

上一篇:先进个人鉴定下一篇: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