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授课反思

2024-10-27

小学体育授课反思(精选12篇)

1.小学体育授课反思 篇一

合作探究真情交流

——烟台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反思

上周三,在学校的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烟台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却使我受益匪浅,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迪,仿佛注入了一剂“兴奋剂”,给了我无限的激情,回来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次培训,对我触动最大的是上午聆听的名师讲的观摩课,亲眼目睹了名师的教学风采,亲耳聆听了他们的教育思想,从他们身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为师者的魅力,体会到了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也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和“新课程,新理念,新思路”带来的新变化,他们的课堂是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课堂。

在《3的倍数的特征》这节课中,陈兴远老师讲练结合紧密,不断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思考、探究,例如:“知道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快速的判断出哪些数是3的倍数,想不想判断一下?”、在学生正确解答题目后,说“看来这道题没难住大家,还敢再来吗?” 在语言的激励中,练习题的难度不断加深,学生的思路也不断拓宽,在老师启发下,学生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教师及时的追问下,学生提出了有效的数学问题:“为什么2和5的倍数只看个位数就能判断,而3的倍数要看各个数位的数之和?”这个问题,把这节课挖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当我听到这个问题时,跟学生一样开始的思考,因为在我也从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很难的问题,而陈老师巧妙的采用让学生分组摆小棒的方法,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3的倍数的特征,培养了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和方法,有效地突破了难点。而最后一个环节,陈老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对本节课哪个环节印象最深?”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的所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启发学生,利用今天的方法,研究一下9的倍数的特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数学方法举一反三的解决问题。陈老师有句话说得特别好,“把每节课都当做优质课来上,用良好的习惯做根基,打造课堂的和谐高效。”

《圆的面积》这节课,麻明家老师构思巧妙独特,首先用《曹冲称象》这个小故事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经验中已有的“转化”思想,巧妙地为新课的教学、为后面学生的探究提供了思维基础。在引导学生计算圆的面积时,麻老师让学生

1用手中的纸片想办法折一折,转化为以前学习过的旧图形,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准新旧知识间的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和冲突。麻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越过思维障碍,获取真知。在学生分组探究时,他及时发现有创意的做法,鼓励学生到讲台给大家展示和讲述。很快学生想到了把圆变成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两种思路,而麻老师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教学思路,只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探究,而是两种方法齐头并进,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对比中,分别用这两种方法一步一步得出圆的面积,推导出的圆的面积公式。麻老师围绕着“怎样更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追问,让学生充分地体验了“极限思想”。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不仅仅学会了知识,更主要让学生感受到了如何学习。

名师们的课堂可谓精彩迭出,从名师们的授课中,我深受启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更清楚的看到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今后的教学中,我主要有以下几个努力的方向:

(1)多增加探究式教学内容,多让学生互动。这对于我的物理课堂尤其重要,今后我要大胆的放手,逐渐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推理,自己归纳总结,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增加学生思考的时间,不急于灌输知识,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上都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而我应该真正做一个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教态要自然、大方、得体,教学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用非常具有启发性的话引导学生去探素,去发现、去解决问题。用鼓励性的语言去激励学生,用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学生,发自内心的对学生进行称赞和鼓励,与学生真情交流,逐渐形成自然默契的师生对话和智慧高效的课堂。

(3)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不要固守陈规,大胆创新教学思路,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2.小学体育授课反思 篇二

一、实现趣味性授课, 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乐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积极地为学生营造有趣的教学氛围, 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如设计良好的课堂导入, 利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或者是采取小游戏的方法导入授课的内容, 让学生在娱乐中进入课堂的知识学习。而在教学内容的讲授方面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挖掘现实生活中的多种资源,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比如可以利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 往往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并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理论课上使用多媒体技术, 给予学生视觉和听觉的冲击

在小学阶段, 体育课的开设是非常必要的, 对学生意志力和品质的塑造以及身心素质的提升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 采取先进的教学辅助媒介, 比如在讲授体育课理论知识的时候, 教师就可以借用多媒体开展授课。众所周知,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 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灌输不感兴趣, 而教师讲授知识的时候, 很难在长时间内给予学生思考, 学生也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节奏, 多媒体的出现大大改变和改善了这一状况。多媒体教学可以巧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呈现教学内容, 让学生在听觉上和视觉上得到前所未有的课堂冲击, 并且这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利用生活化的教育形式, 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启发, 进而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按照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 教师要在体育课教学的过程中突出教学情境的创设, 争取让教学素材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获得感悟, 引导学生学会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和事, 让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但要做到这一点, 就需要教师除了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洞说教外, 还需要不断构思、精心设计和搜索学生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 让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搭建桥梁。而小学体育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面对纷繁多变的世界, 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也会不断引起学生的注意, 对于这些学生所关心的事件, 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适时的加以引用, 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思考。小学体育的很多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分不开的, 很多的运动项目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涉及, 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巧用生活中的知识, 学会迁移学习相关内容。

四、不断改进课堂教学, 增强教学艺术

实践中不难发现有许多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 在课前他们会准备许多材料精心备课, 在教学中也是十分卖力, 任何边边角角的知识都不放过, 以确保“万无一失”, 但是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 最常见的莫过于老师讲得津津有味, 而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没有抓住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 没有采取学生容易且愿意接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结果导致教师付出了诸多的努力, 学生却不领情, 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明显不佳。而相反的, 那些知识丰富, 课上得生动有趣的教师, 在课堂上教学技术精湛, 教学模式多变, 教学手段多样, 学生往往在课堂上都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师的课堂不仅会得到学生的喜爱和期待, 而且还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学生。因此, 教师要在教学中增进自己的教学艺术, 改善课堂教学模式, 不仅是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路径。比如说在正式讲授之前, 教师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课堂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故事导入、时政新闻导入、游戏导入、图片演示等导入新课的方法, 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摘要:体育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学科, 是培养学生品德意志和提升身心素质的重要课程, 但是长时间以来, 这门课程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甚至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这门课程不参与考试, 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学习意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长期以来体育课的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灌输式的课堂讲授,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渐渐地也就厌倦了体育课。为此, 转变课堂教学方法,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是提高小学体育课教学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艺术,学生兴趣,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宣章.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J].新课程导学, 2014 (11) .

3.体育新授课的导入技巧 篇三

一、结合教学内容尝试导入

由于体育的项目较多,须根据季节的变化,经常更换。因此,也不可能有固定不变的导入类型和模式,导入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导入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如果是体操课,你用刘翔的照片来导入,显然是达不到提高学生兴趣的目的。所以,导入的针对性一定要强。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一般常采用的导入形式有:

1.图片导入。种导入形式适用于各类教材,可以用明星图片、教学图片、绘画图片等。例如,体操课,教学内容:前滚翻。课前准备:李宁获得世界冠军时的照片一张。导入语:“大家知道照片上的人是谁吗?”学生回答:“李宁”。老师接着说:“他是什么项目的世界冠军?”学生回答:“体操!”教师导入正题:“今天我们来学习李宁获得世界冠军的动作——前滚翻,大家说好不好?”“好!”这样一个简单的新课导入就完成了,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振奋学生的思想,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础。又如,篮球项目可用姚明及NBA明星的照片。田径可用刘翔、邢慧娜的图片等等,都可以作为一种教具来导入。

2.设疑式导入。针对各个教材不同的特点、重点和难点进行导入。例如,一节快速跑课的导入语:“今天咱们学习快速跑,大家先进行30米自由跑,边跑边想着这样一个问题,跑分为几个技术环节?”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边练习边思考之后,学生就能总结出分为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冲刺跑四个环节。这样给学生设置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注意并使学生积极动脑,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如,篮球教学的单手肩上投篮,导入语:大家试一试、想一想,为什么你的投篮没有姚明准?“学生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这就给进一步学习打下伏笔。

3.情境导入。情境导入适合的教材有它独特的局限性,仅限于田径项目的合作跑、障碍跑、跳跃、投掷项目、游戏技巧等项目。它的内容有趣,形式活泼,易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例如,投掷教学重点——掷准。教具:矿泉水瓶、竹杆上带着几架纸做的飞机。导入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是哪个国家炸的吗?”学生回答:“美国。”“前面就是美国飞入我国境内的飞机,我们一起用手中的炮弹击落它,好不好?”这样充分调动起学生投掷的欲望,并把学生带入一个情境,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让学生受到了爱国教育。

4.表演性的导入。这种导入方法需要我们体育教师有一定的基本功,利用自身的型体表现来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导入的最佳效果。例如,教学内容——武术。导入语:“同学们,下面老师给大家演练一套武术动作。”然后表演一套高难度,既漂亮以潇洒的拳术,不仅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而且激起得学降学习的欲望。体操的跳跃起项目也可以采用此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表演性的导入在技巧和水平上一定要比教学内容高许多,只有技术动作高才能吸引学生,要达到更高的标准,让学生羡慕的,所以说只有比教学内容高才能达到导入效果的。

二、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导入

导入在适应教学内容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其年龄和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应根据水平目标的不同,即便教学内容相同,设计的导入也要有所不同。就拿图片导入法为例: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如果你拿出李宁、乔丹、刘翔等等明星的图片,他们根本不认识,就更谈不下激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根据白天的年龄,导入的形式也要发生变化,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动物、图案、卡通人物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设置图片导入法时多在学生感兴趣的教具上考虑,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教学中要注意,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导入的方式方法。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如果用小动物等学生已经厌烦的教具来导入的话,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根据高年级(水平三)可采用竞争导入法,采用的情境教学应以各种战役、抗洪抢险、争做消防员、人人当特种兵等形象导入,使学生乐在其中、练在其中。所以一切导入一定要考虑到自身语言的艺术性,多么精彩的导言要用多么精彩的语言来描述,达到既简炼又具体,既有启发性还有鼓励性,既然有娱乐性还要有知识性。这就需要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自身的文化艺术及品德修养,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使导入这一重要教学环节发挥它独特的光彩。

4.网络授课教学反思 篇四

我对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依然相应地作出了适当的调整,希望能便于孩子们的认知和体验活动能更好地开展。

一、先学后教

从经历手工造纸到将纸装订成小书,学生将更加能够感受到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本节课,通过老师首先发布的通知先行阅读和预习本课内容,再到引导孩子们有效地通过进入高科技“线上学习”平台进行学习,不仅为学生用线装和用订书机装订小书提供了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也让耗子们通过阅读,了解了现代装订工具:无钉订书机、便捷订书机、电动订书机和全自动装订机。更让孩子们进一步地体会到科技带给人们的进步,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快捷和舒适。最终都达成了学习目标并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先学后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再次留出了更加适合学生自我发展和促进亲子交流互动的时空,不仅有效达成了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的一级目标,更体现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特点。

三、做中学科学

对于本次课的设计制作和交流环节,我再次欣喜地看到各位细心的家长和孩子们又恰到好处地通过我们当前所应用的高科技钉钉软件,合作完成了照片、视频、美图、文字体会等形式的作业,每一次都精彩纷呈。跨越时空的交流也如此美好!

5.线上授课教学反思 篇五

关于线上的授课,和实际上的接触学生上课确实有很多不同。

反思一:趣味性吸引学生。丰富多彩的资源:图片、视频、动画,短、小的课,教学情境,和学生有网上互动,如:连麦发语音条,教师课堂上点名表扬激励学生等,对学生来说,现在还是新奇的有吸引力的。

反思二:培养乐观的心态,面对疫情要乐观勇敢。上课前后给学生反应目前疫情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如何防护,做好心理健康建设。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

反思三:改变心态。积极面对。线上授课是一种挑战,直播也是一种挑战,我们老师只能积极应对,用最好的状态,拿出最好的方法,以目前最好的状态应对,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条件学习。

6.《我最好的老师》授课反思 篇六

这虽是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却是我最先讲的一篇,因此,考虑到单元主题与课例的衔接,略读课文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放弃了以往的设计,对教学内容重新进行梳理、整合,拿出了一份新的学习预案。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达到了我的预期。然而,有一个点被我忽略了:那就是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的预设是让学生具体地描述这一节出乎意料的科学课,不曾想,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多说得简单概括,尽管我给出了适当的提示,但学生依然没能很好的领会。课后,我认真反思了这节课,意识到――也许是平时大多训练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而具体描述事件反而训练得较少,学生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另一方面,或许是问题表述不够明确,以致学生没有准确领会我的要求。如果我说“用自己的话具体地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用自己的话具体地讲一讲这节科学课上发生的事”,也许孩子们会对问题的.要求更明确,在回答时就不至于跑偏了。

我反思的另一个点在领会文章写法上,虽然最后我和学生一起回顾课文,梳理了文章的写法――“一事一议”,即用一件具体的事例说明一个道理的写法,但学生是否真正领会、内化了呢?又是否能够把这种写法正确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呢?我想,这点是需要通过学生的练笔来验证的。因为,有时候听明白并不等同于真正领会,而离灵活运用还存在不小的距离。

第三点,是关于略读课文中用到的一些读书方法,是否一定要加入感情朗读的环节呢?在这堂课上,我采用了自由朗读、浏览、批注阅读和重点句的朗读这几种方式,并没有体现感情朗读的指导,是否就是一种不足呢?我个人认为,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但具体采用哪些方法要根据课例而定。有些课文极具美感,且情感充沛,那就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必要时老师还可以范读;而有些课文重在叙事或说理,则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来阅读;当然对于篇幅较长的,则可以采用速度、默读、浏览等方法,并不适宜齐读。总之,通过这次公开课,我发现了自己在朗读指导方面的不足,或者说更注重讲解分析和写法的渗透,大多时候会选择让学生来自读自悟,在交流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呈现思维的碰撞。但对于朗读的指导,有时候会被忽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语文教学常提到“以读代讲”,若学生能够读得懂,并能通过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那还需要详细地分析吗?我想,这也是我以后需要努力改进的地方。

7.小学体育授课反思 篇七

关键词:前测,后测,课堂教学有效性,前后测对比

《古典概型》是五年制高师数学教材第14章第二节的内容,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其实,古典概型相关内容在初中课本中有所涉及,学生在初中进行过抛硬币、掷骰子和摸小球等相关试验,也学习过简单的等可能事件概率的求法。在本课时内容之前第13章中,学生也刚刚学习过排列组合的相关知识,这一部分知识可以与古典概型相关内容结合应用于解题。

为了了解学生在初中对古典概型的理解程度,我在教学时采用了前后测的形式,通过前测卷掌握学生的不足之处,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案进行授课,再通过后测卷进行当堂及时反馈。

首先,在《随机事件的概率》学习完之后,我进行了前测卷随堂测试(5分钟)。

《古典概型》前测卷

班级__,姓名__,学号__,成绩__

1.判断下列试验的结果哪些是等可能的。

(1)抛掷一枚骰子,观察向上的点数;

(2)某人射击一次,中靶和脱靶;

(3)从1,2,3,4这4个数字中任取1个数。

2.一只袋子中装有大小、形状都相同的3个白球和2个红球,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和摸到红球是等可能的吗?(理由)

摸到红球的概率是__。

3.先后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等可能的结果有__,正面均朝上的概率是__。

4.从1、2、3、4、5这五个数字中同时取两个数,组成两位数,求所得的两位数为偶数的概率。

通过批改前测卷,笔者了解到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于“等可能”这一概念并没有真正掌握,认识上还存在误区,但在《古典概型》的教学中等可能性是古典概型的一大特征,要作为重点强调。

接着,在正式授课时,我以初中最常见的三种随机试验引入课题。

(1)抛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有__种不同的结果,出现正面的概率是__。

(2)抛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有__种不同的结果,出现五点的概率是__。

(3)袋中装有大小相同、材质相同并且编有号码的2个黄色乒乓球和1个白色乒乓球,从中任取一球,有__种不同的结果,取得黄色乒乓球的概率是__。

请学生回答:

(1)请说出以上3题中每次试验中的所有的基本事件。

(2)归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由此引导学生找到古典概型的两大特征:有限性、等可能性。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出概念,由于是学生自己归纳出的,他们不但记忆深刻,而且在理解上也比教师直接教授时更好。

得出古典概型概念之后,结合学生在前测卷中出现的问题,我设计了以下概念辨析:

(1)向一个圆面内随机地投射一个点,如果该点落在圆内任意一点都是等可能的,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2)某人射击一次,中靶或脱靶,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3)袋中装有材质大小相同的一个红球、一个黄球和一个蓝球,一名幼儿从中随机摸取一个球,这是古典概型吗?为什么?

其中,辨析(2)正是前测卷中得分率最低的那题,我借此纠正学生对“等可能”这一概念上所存在的认知误区。

在学生正确认识概念之后,我借助引入时的抛硬币、掷骰子、摸小球这三个随机试验,引导学生归纳出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并要强调公式必须在满足有限性和等可能性两大点的基础上才能使用。

在例题分析中,例1:先后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求正面均朝上的概率。这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公式应用,也与前测卷中的第三题相呼应。

例2:幼儿园某班有A、B两个游戏小组,甲、乙、丙三名幼儿各自随机选择其中的一个小组加入游戏,

(1)求甲、乙、丙三名幼儿在同一个游戏小组的概率;

(2)求甲、乙、丙三名幼儿中至少有一人在B游戏小组的概率。

由于所教学生为五年制高师学生,所以在例2选择了一道以幼儿园为情境背景的题,同时这道题除了可以模仿例1通过列举法数出m和n,套用公式求出概率以外,也可以结合上一章所学的排列组合的知识,求出m和n。教师在讲授该题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自行找到此第二解法,然后在板书给出规范格式,规范学生的解答过程。

例3:从1~9这九个数字中同时取两个数,组成两位数,求所得的两位数为偶数的概率。

前测卷中的最后一题也是与例2同类型的题,通过例2的学习,学生举一反三,就可以自行解答例3了。

最后,再进行一系列的模仿练习,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及公式的应用。

授课结束后,当堂进行后测卷的反馈练习(5分钟)。

《古典概型》后测卷

班级__,姓名__,学号__,成绩__

1.下列试验哪些是古典概型。

(1)抛掷一枚硬币,观察其出现正面或反面;

(2)种下一粒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

(3)在数轴上0至1之间随机取一点。

2.小张夫妻准备生2个孩子(排除双胞胎和多胞胎),等可能的结果有__,生的两个孩子均是女孩的概率为__。

3.从2、3、4、5这四个数字中同时取3个数字,组成三位数,求所得的三位数是5的倍数的概率。

由于前测卷中的第二大题,学生已经掌握的很好了,所以在后测卷中不再测试,后测卷中的三大题分别与前测卷中的第一、三、四之后三大题相对性,通过批改,反馈数据如下:

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是希望通过前后测卷的对比,寻求最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前测卷用于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教学设计打好基础,后测卷则用于与前测的对比,反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前后测卷的设计也不是随意的,要结合所教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本次课所采用的前后测卷经过多次删改,并与组内老师多次探讨,才最终定稿,从授课结束后学生的反馈来看,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8.小学体育授课反思 篇八

【关键词】教学活动 分组授课 方式 应用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开展,高中体育教学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目标也不断明确起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的有效成长,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加强高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让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对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十分重要。传统的高中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体育学习的需求。因此,笔者选择分组授课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的。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授课的目的与重要性

在日常的高中體育教学中,大多数体育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教学现象。一些学生对于体育学习有着很大的兴趣,但是在真正的体育课堂中或者操场上,这些学生的表现并不积极。这是因为体育课对于学生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体育对于他们的吸引力。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被动会影响到高中体育教学成效的提高。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无法积极地参与到体育学习活动中来。教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分组授课,按照学生的兴趣与学习方向进行体育教学,有利于高中学生体育学习效率的提高。

利用分组授课来开展高中体育教学,可以实现高中体育教学方法的灵活化,使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态度有所改观。教师可以将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次的体检结果作为高中体育教学的基础,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目标与内容的制定。分组授课对于学生个人来讲,有利于其身体素质的提高与体育能力的发展。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授课方式的应用方法分析

加强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分组授课方式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需要利用有效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对分组授课方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1.以学生个人爱好为基础,进行分组授课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体育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学生只有具有了较高的学习兴趣,才能自主地投入到高中体育学习中。因此,在进行分组授课方式的使用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解与分析,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授课。

2.以体育竞赛内容为基础,进行分组授课

体育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对于高中体育学习来讲,体育比赛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解,开展教学反馈,就要组织学生进行比赛,从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解。教师针对同一运动,引导学生进行比赛,可以让学生在比赛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与优势,使学生发现体育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比赛更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体育技能学习与掌握程度。

3.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进行分组授课

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使学生成为当代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但是,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本身就存在不同,这受到学生个人体质与其成长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的体质天生较弱,不能对所有的体育活动很好地适应。而一些学生的体制较好,可以承受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一切运动。将体质好与体质不好的学生放在一个组里进行体育学习是不科学的,会影响到较弱一方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在开展分组授课时,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进行分组,使具有相近身体素质的学生在一个组内共同进行体育学习。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信心的保护,促进学生建立起超越自我的体育学习意识。

结语:

综上所述,分组教学的方法与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具有较强的创新性。以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以及本身的体育学习能力为基础进行教学分组,有利于高中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对高中体育教学中分组授课方法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希望高中体育教师正确利用分组授课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高中体育学习中,促进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兵.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中),2012,(01).

[2]王鹏.分组分享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武魂,2013,(06).

9.“教学评一致性”授课反思 篇九

本节课是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一节复习课,主要目的是归纳第二章知识点,并运用到实际解决问题,设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本章知识,建立章知识结构图。

2、运用本章所学知识,能正确解答与之相关的类比教材难度的题目

一、建立章知识结构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能力,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对于解决复杂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心中有知识,对于解决问题,启发解题思路的展开有作用。

议课时候有不同的看法:有老师说:刚开始复习,没有积极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显得有些沉闷,可以调整一下:以题目为凭借,来贯穿知识,这也是一个方法,可以尝试;但是我自认为,没有上述表现,只是课堂没有热闹的氛围,但是课堂进程很顺利,我想,数学课堂不一定就是热闹的,数学是严密的思维,是眉头紧锁的思考,不一定要出现积极地场面!也有老师说:建立章知识结构图这一个环节太高深,学生可能接受不了?我想一个初中七年级的学生,基本都是从小学生都开始了总结归纳,七年级应该没有问题,还是值得研究。

二、教学环节安排,本节课只有二个,先复习知识结构,后运用,简单明了,议课时候,有老师说,看不懂这节课的思路,我想那是没有看学案,不过本节课设计也有亮点,运用数学到实际生活中的某汽车标志“W”,其中涉及到补角、互为余角;平行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等,同时在教学中我又加入了自编试题这一环节。这个题综合较好!是个难得的题目。

三、教学评价,在教学每一个环节,我加入了“要求、提示、评价”等不同形式的语言,有老师评价说:分不清那是评价,我想这是被评价所迷惑,所限制造成的,我认为其实评价就是提示,就是要求,卢臻老师说,以促进学生的避免错误学习为主,教学评一致性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我们要看课堂效率是不是提高了?要不然,做这项活动的初衷就偏了。

10.老师线上授课总结反思精选 篇十

老师开展线上教学,无外乎就是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一方面向学生推荐教学资源,向学生提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在线讲解、答疑、检查,与学生在线交流,以达到教和学的目的。自然,在线教学的效果与老师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了解,与老师对制作并提供教学资源的能力,与老师对信息技术能力的运用,与老师对当前学科教学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把握等是分不开的,而这些了解、能力、运用和把握,都是与老师的教科研密切相关的。

很难想象,如果不搞教科研,我们拿什么来线上教学?

不搞教研,我们怎么去推荐平台和资源?线上教学的最基础要求,是要有平台。当前,官方的、非官方的、付费的、免费的网络平台充斥着网络,各有优点又各有不足,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向学生推荐。可是,由于我们平时不参与教研,对淘宝上品牌专卖店旗舰店一清二楚,却对著名的教育教学平台网站一无所知;对购买烟酒茶和服装化妆品一掷千金,却对下载一个优质资源花费五元钱万般不舍;对网上选择商品的样式款式能流连忘返废寝忘食一整天,却对备课教学存在的疑惑不曾使用过一次百度搜狗;对街上新开的酒店商铺,电影院播放最新贺岁片,说起来如数家珍,却对当前前沿的学科教学动态,流行的学科教学理念毫不知情……于是面临向学生学习的平台的推荐,只能是束手无策,要么消极应付,美其名曰给学生自由,让学生自己选择;要么不切实际,人云亦云,进行没有任何意义的嫁接,如此这般,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不搞教研,我们拿什么来讲解和交流?线上学习,学生学什么?纵然网络上众多的教学资源都可以作为学习的内容,可是学生真正缺什么,薄弱在哪里,只有自己的老师最清楚,所以老师亲自的教学才是学生最佳的学习资源。况且,特殊时期的线上教学,对不授新课有着明确的要求,不上新课,我们拿什么来教?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对知识进行整合,需要老师对规律加以总结,需要老师对内容做出重组,需要老师对教材实施挖掘。于是老师制作的一节微课,老师录制的一堂云课,老师开设的一个讲座,老师编写的一份设计,老师原创的一篇讲稿,都成了最实用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可是,由于我们平时不参与教研,组合散乱牌局干净利索,整合知识要点却一脸茫然;搭配服装色彩精彩恰当,安排教学内容却粗糙稚拙;盘算个人利弊条框分明,总结教学得失却稀里糊涂;设计出游路线引经据典,编写教案讲义却机械抄袭;制作有偿补课宣传手册熟练高端,录制优秀示范微课云课却束手无策……于是面向学生线上教学,没有内容可教,没有方式可用,没有知识可讲,没有办法可想。

线上教学,不是简单的学生线上学习,而是在老师指导下的线上师生互动,老师的指导,老师的引导,老师的辅导,显得尤为重要,而引导也好,指导也好,辅导也罢,是都需要老师扎实的教研功底的,这功底绝不是一时的灵感显现,也不是一点的天赋聪颖,更不是空洞的夸夸其谈,而是需要日积月累地实践,需要沉心静气的尝试,需要勤思善索的总结,需要求深拓广的探究,需要勇敢深入的反思,需要谦逊诚恳的研讨……

11.大专院校体育趣味性授课方法邹议 篇十一

摘 要 趣味体育授课方法是转变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营造学生创新思考与实践动手的氛围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张扬个性发展、贯彻“阳光体育”和“快乐体育”的需要。笔者认为,只要大专院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授课方法、围绕教学方法设计趣味性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中添加趣味性教学内容就能有效提高大专院校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运动中去尝试、理解、掌握、创新运动的乐趣,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使体育服务于学生。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趣味性 教学情境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趣味体育概念开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出现很多种叫法,如大众体育竞技项目、趣味运动、夺标运动、趣味夺标运动、趣味游戏等[1],但其含义基本一致,强调体育的趣味性。将趣味体育的方法和理念引入课堂教学曾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体育教学实践的深入,趣味体育的教学效果逐渐回落[2]。现将本人多年在大专院校体育教学中对体育趣味性授课方法的认识和理解作以小结,与同仁交流。

一、实践意义

趣味性授课一直是教师在完成大专院校体育教学工作任务中追求的,也是学生在学习中要求的,一方面,趣味性授课可培养教师对专业知识有较深入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另一方面,趣味性授课可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致和兴趣,是学生喜爱专业并将之作为终身事业的动力之一。虽然不可能每个人都终身从事体育运动,却可以每个人都终身保持规律的体育锻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大专院校体育课堂教育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能灵活掌握要领、灵活运用技巧到课堂教育教学之中。大专院校体育趣味性授课方法采用的直接意义在于转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态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合作精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和娱乐性强,教学中鼓励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既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兴趣,又体现了“阳光体育”、“快乐体育”的宗旨,能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是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3]。

二、方法邹议

(一)围绕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授课方法

大专院校体育教学要内容稳定但方法多变。长时间采用一种或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会使课堂无新意,不能很好的保证教学效果。可在某一授课内容中同时采用灵活多变的授课方法、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可创造自主创新的学练空间以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讲授身体平衡知识和学习平衡技能前引导学生玩“金鸡独立”游戏,这样切入课程的方法可使增加学生对授课内容的认识,提升课堂授课效果。在趣味性授课方法的选择上要注意:有趣的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内容;有趣的教学方法设置的目的是要提升教学效果;但有趣不能以牺牲学生的人格为条件,要尊重他人。

(二)围绕教学方法设计趣味性教学情境

围绕教学方法的需要设置宽松的环境、成功的体验等教学情境是增加大专院校体育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手段。例如,可将“单人夹球接力跑”引入教学,营造竞争性的教学情境。可把班上学生分成两队或数队,每位队员跑的时候都要用膝关节处夹球跳着跑,到终点后把球交给同队的队员,队员接到球后再按照同样的规则往回跑,之后计算两队队员所用时间和。在设计趣味性教学情境时要注意:教学情境的营造要与教学方法合二为一,服务与教学方法;教学情境的营造要服务与教学内容的总体安排;教学情境的营造要体现学校特点、时代特色。

(三)在教学情境中添加趣味性教学内容

学生对喜欢的内容具有极强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并能主动地去学习,创造性的去学习。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可根据大专院校体育授课内容的主旨思想进行外延和引申。一般来说,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如跨条追逐)、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如健身活动操)、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如超越跑)、新兴的运动项目(如跆拳道)引入课堂教学[4],使之成为核心教学内容的辅助内容以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在添加趣味性教学内容时,要注意仍然以授课内容为中心,不要喧宾夺主;要注意添加的趣味性活动项目的数量要适当,不要导致授课主旨偏移;要注意授课内容与添加内容的有机穿插,合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辅助的趣味性内容对核心授课内容的提升作用,增加大专院校体育教学课堂的趣味性。

三、结语

体育课堂应该是一个充满趣味、挑战的魅力课堂,也是让学生学有所得的效率课堂,更是学生全面发展、张扬个性、挑战自我的课堂[5],这就要求大专院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敢于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创设轻松愉悦的、充满趣味性的學习环境。采用趣味性的授课方法是活跃课堂氛围、强化课堂效果、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举措,让每个学生在运动中去尝试、理解、掌握、创新运动的乐趣,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使体育服务于学生处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邹师.趣味体育的概念及编排原则与方法[J].山东体育科技.1994.36(15):42-46.

[2] 周月红,王厉兵.大中专院校趣味体育课堂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2(3):139-414.

[3] 李会明,尹明辉,闻忠波.少儿趣味田径运动引入小学体育课堂的可行性研究[J].学校体育学.2013.3(19):61-62.

[4] 王玉英.趣味型体育课堂的构建[J].太原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154-155.

12.体育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篇十二

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围绕着体育教学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的简要描述,它含有稳定而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和具体的教学活动程序及方式。这就是说,体育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稳定性、优越性和可操作性,正确地选择应用,可使教学活动循之有法,行之有据。

体育课课堂的模式的产生源于体育课的教学实践,通过体育课教学实践认识体育课的教学特征,抓住体育课教学中的主要矛盾,适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便能形成一定的教学模式。

一、传统式教学模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注重系统的运动技能传授,因此,也可以说是一种以系统教学理论为基础,主张遵循运动技能掌握的规律性来安排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1、传统式教学流程: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教师纠正指导——学生再练习。

2、传统式教学的特征:(1)教师讲授为主;(2)相对单一的教学目标;(3)教学目标的强制性与不可改变性;(4)教师作为传播知识的垄断者;(5)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者;(6)以对身体素质与技能水平的终结性评价;(7)重视课前备课。

3、教学中应用:学生没有接触过的教材;难度较大的教材;技术性较强的教材。

传统式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背景下,确实有它很多落后的一面,但是对于一些学生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难度教材,有时确实需要传统的教学流程,只是在教师的教学中应该多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或方法运用到传统教学模式中,这样既可以达到学生技术上的学习,又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发挥,从而真正达到“健康第一”。

二、自主体验式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学生通过自主学练、自主探究、自主选择、自主评价,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1、自主体验式教学流程:教师引导、设疑、启发——学生自主体验动作——提炼技术重点——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再练习——教师指导

2、自主体验的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特征:(1)提倡主动性,增加自学自练环境,使学生逐步学会自主学,自主练。(2)加强课堂练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3)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给学生创造协作学习的条件。(4)课堂设“疑”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在自我练习中寻找最佳方法。(5)给学生创造发挥创新精神和自我创造能力的机会,体现“自主学练”。(6)启发诱导,发展扩散性思维。

3、自主体验式教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1)强调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自主体验式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程度及实际情况来采用。

(3)自主体验式教学还要针对教材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有些技术难度较大或危险性较大教材的第一堂课不宜采用,如:单双杠等。)

(4)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还应该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在身体活动之后对所参与的活动进行反思,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分享和迁移,使学生提高对自己的观点和情感的意识。

自主体验式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练习更加积极。在学练中他们既要动脑,又要进行身体的尝试练习,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用最佳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可以充分体现课程理念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通过互相协作,探究,而达成各种运动意识的建构,其核心内容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知识的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意义的主动建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流程:教师抛出学习内容(多种方式)——两人或多人合作、探究——学生练习——教师点拨提炼(示范讲解)——学生练习(巩固提高)

2、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1)教学目标是开发、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从教育对象看,要求全体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3)其教学关系为民主、互助、合作、和谐发展;(4)其教学程序和方法是问题情境、自主研究、自主学练、交流反馈、启发导学、强化训练、迁移应用;(5)其教学要素包括语言、场地器材、价值、人际关系;(6)评价方式是不仅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

3、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建议:(1)、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营造宽松的氛围,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师要主动参与,引导、点拨、组织学生一起活动,形成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由过去的会什么,变为现在的学会干什么,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角色是由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活动,是由动眼、动身体转变为动情、动脑、动眼、动身体。并且要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样才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给每位学生成功的机会;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树立师生教学互动的新理念。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教学观念,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师生教学互动的新理念;打破传统教学中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观念,设法提高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掌握学习万法,主动探求知识,树立不仅重结论、更要重过程的教学观念。

四、游戏式课堂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游戏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强心剂,受到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喜爱和推崇。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游戏活动内容将大大提高教学效益,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来运用游戏法提高教学的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1、游戏式课堂教学流程:学生游戏(教师设计好的游戏)——教师引导提炼(示范讲解)——学生感悟练习——教师纠正指导——学生再练习掌握。

2、游戏式课堂教学作用:

游戏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练习转化成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在自主游戏、合作游戏的过程中,既提高身体素质、掌握技术,又培养体育情趣。

(1)、游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而学习兴趣的产生,关键在于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有新意。游戏教学能把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游戏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游戏“超级模仿秀”来上武术课。选几名身体素质和体型较好的学生做“模特”,按照武术套路名称摆出姿势,并在胸前或背后写出招式的名称和顺序号,并利用一些器材,维持身体平稳。

(2)、游戏授课有利于学生掌握体育技术

打开体育发展史,我们会发现许多体育项目是从游戏中发展演变而来的。项目的技、战术也是在演变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至今形成合理的技术动作。游戏教学把这过程浓缩融入课堂。如用“袋鼠运粮”游戏来传授排球的垫球,游戏教学虽然过多强调了学习过程,但好的过程势必有好的结果。

(3)、游戏教学有利于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而兴趣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意”。游戏教学正是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提高技术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自己编、改游戏内容和规则,并让学生充分教师角色去组织活动,不但培养了他们独立工作能力,而且为他们的创意提供环境,从中发挥了创新能力。

(4)、游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竞争意识以及交往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合作精神,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就需要与他人合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孤军奋战,难成大业。如“两人三足”、“老鹰抓小鸡”、“推小车”以种形式的接力赛等等,学生在游戏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在相互帮助、共同合作的过程中,体验不同角色的心情和个人与群体间的关系,真正体验到由此带来的成功与进步的愉悦,培养了与同伴合作的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总之,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好,只有相对的好一些,不论我们采用哪种课堂教学模式都应遵循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让每个学生有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2、体育课堂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全面性、全体性和主体性。

3、“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深化小学体育改革,探索素质教育下的多种小学体育教学新模式,使学生的体质得以加强,身心得以发展。

4、不同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应当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不应当也不可能选择一种模式,合理选择与借鉴,灵活运用,方能获得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5、构建体育教学模式,应面向二十一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以终生体育思想为理论依据,根据体育教学目标的要求,以相应的微型理论为基础,从学校体育的实际出发。

上一篇:交通局渡口安全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观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