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官职词语(8篇)
1.文言文官职词语 篇一
第一类:表示授予、提升的词语
1、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员;
2、辟(bi):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3、举、荐、点:推荐、推举,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4.拜:授予官职,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职。《廉颇蔺相如列传》:“拜为上卿,以勇
气闻于诸侯。”“拜”在“授予官职”义上引申为“接受官职”。【拜除】任命官职。
5、除:免除旧职授予新职。李密《陈情表》:“~臣洗马。”【除书】授官的诏
令,犹委任状。拜官授职,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如果是“左除”,则是降级授职之意。
6、授:授给、给予官职。
7、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8、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9、擢、提:均为提拔。
10、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陟”即指提升和进用。“陟”常和“黜”连用表示人材的进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
11、任:担负、担任,由君王征聘人士充任官员。
12、抉或:用于由低级到高级。
13、进:用于较高职务追加。
14、赠:用于追封已故者
第二类:调动官职的词语
1、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
升级:迁升、迁授、迁叙、超迁。
降级: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
2、转、调、徙、移调:调动官职。在调职的意义上,“迁”表示升官,“左迁”
则表示降职。“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3、补:补充缺职。
4、改:改任官职。
5、判:高职位或出任地方官。
6、量移:调的比原职稍好
7、复、起复:恢复旧职。
8、坐:因犯„„罪或错误。
比如“以荫补 +(某官名)”,意思是“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 +(某官名)”。第三类:兼职、暂代的词语
1、兼:同时掌管,兼任。
2、领:兼任,以本官兼较低职。
3、署:暂时担任。
4、权:暂代官职。
5、摄:暂时兼任比本官高的职务。
6、行:代行某职而尚无此官衔。
7、护:原官短期离职,临叮守护印信。
第四类:降职、罢免的词语
1、贬:降职。
2、谪:被罚流放贬职。《岳阳楼记》:“滕子京~守巴陵郡。”
3.出:指出京受任,(官吏)外放、外调。就是京城的官调到地方任职。其中
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有迁谪意。”
4.罢、免、解:革除官职。【罢省】免除,减省。
5、夺、罢:罢官免职。革除官职。
6、革、褫:撤职查办
7、开缺:奉命或自请解除职务
8、致仕:带职退休
9、退:①撤销或降低官职;②自己辞职。
10、斥:屏弃不用。
11、去:去职,被调离。
12、谢:辞去官职。
13、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到家乡。
14、黜:废免,降职,免官。在文言文中“绌”通“黜”,【黜陟zhì】指官吏
降免或升迁。,“黜”与“贬谪”相同,但有区别,贬谪是出自皇帝的诏令,黜有时则是上司对下属官员的处分。
15、放:委派。【放逐】流放驱逐。“放”有时也指京官调任外地,就是“委任
委派”
第五类:其它(可灵活翻译为执掌、主持的意思。)
1、知、行、主:主持。
2.文言文官职词语 篇二
然而在文言文的教学中, 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却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的“狱”, 好多学生理解成“监狱”; 《论语》中的“学而不厌”的“厌”, 学生很难理解成“满足”。应该说这些字都是讲课时的重点内容, 强调了很多遍, 为什么学生还是记不住呢? 我陷入了困境之中。
经过调查得知, 这是由于学生对于这些字词的古义不了解所致。于是我将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所有文言文注释又完完整整地阅读了一遍, 终于发现: 如果缺少必备的古文字方面的知识, 课文下面的一些注释有些是难以理解的。如《曹刿论战》中“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的“狱”字, 教师尽管讲的是“案件”的意思, 但是在今天, 学生很难理解, 这个字的解释和学生的知识储备之间已经失去了关联, 出现了断层。如果不把这些字当初的形态适当地、有限度地展示出来, 即使书下写得清清楚楚, 教师强调再三, 学生还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只能死记硬背。这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古文学习的畏难情绪, 而且还会挫伤学习古文的积极性。为此, 我认为要想走出文言词语教学的困境, 应该借助古体字, 做到以下几点:
一、借助古字形, 探寻字的本义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字形和意义之间常常有密切的联系。例如: 《郑人买履》中“至之市”中的“之”字, 许多同学印象中以为是代词或者助词什么的, 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就是这么用的, 殊不知“之”的本义就是“往”。“之”字的金文写成 , 上面部分表示脚趾的“止”的白描, 下面有一横表示出发的地方, 两者合意表示脚从这里出发前往某地的意思。又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中“号呼而转徙”中的“徙”字, 左边是表示道路的“彳”, 右边是前后两只脚, 两形合意表示步行在道路上的意思。因这两只脚都是左边的脚, 这就表明不是一个人, 至少是两个人在路上行走。而书下注释为“迁移”不够确切, 应当是许多人迁移。大伙儿为什么要背井离乡呢? 因为唐朝当时的赋税很重, 是名副其实的“苛政猛于虎”。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字的含义, 还能真正懂得“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上文的这两个字, 只要我们展示一下古文字, 略加讲解,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掌握。像这类解释断层的字, 我们还可以列举一些。如《曹刿论战》中的“既克”的“既”字, 《孟子》中“一箪食, 一豆羹”的“豆”, 诸葛亮《出师表》中“陟罚臧否”的“陟”字, 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咸来问讯”的“咸”字……
分析字形对于辨别词的本义, 加深对词的理解都是有帮助的。但是, 也必须看到, 有时单凭字形不一定能辨明本义。如《出师表》中“临表涕零”的“涕”字, 从字形上很难看出“涕”的本义究竟是“眼泪”还是“鼻涕”。而“涕”字很多学生都解释为“鼻涕”, 这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怎么办? 我用成语“涕泗横流”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古代“涕”常表示“眼泪”之义, “泗”才是“鼻涕”之义。这样一比较, 学生对“涕”的含义就有了深刻的印象。
二、抓牢本源义, 探求引申义
古代汉语的单音词往往一词多义, 即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意义。这些意义之间都有着或多或少、或近或远的联系, 而且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 那个中心就是词的本义。引申义有的距离中心较近, 和本义关系较密切; 有的距离中心较远, 需要思考才能想到它和本义之间的联系。词的本义一般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或行为。掌握了词的本义, 就可以以简驭繁, 使纷繁的词义变得简单而系统。因此有些词, 我们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将它当初的形态展示给学生,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如“亡”字, 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一文中“广故数言欲亡”的“亡”字, 篆书写成 , 篆书中下面的字形表示弯曲隐藏的地方, 里面是个人, 即人逃到一个弯曲隐蔽的地方。从字形上看, 本义应是“逃亡”。这句中的“亡”用的就是本义。成语“亡羊补牢”中的“亡”就是“丢失”的意思。而“死亡”“伤亡”中的“亡”字, 就是“死去”的意思, “灭亡”“亡国”中的“亡”就是“灭掉”的意思。这些“丢失”“死亡”“灭掉”等意义都是从“逃亡”这个本义引申出来的。
《陈涉世家》一文中还有一处“今亡亦死, 举大计亦死, 等死, 死国可乎”, 陈胜与吴广两个人在权衡“亡”和“举大计”的得失利弊, 因此, “亡”在这里不是“丢失”“死亡”“灭亡”等意思, 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
三、古今义对照, 理解更全面
古今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表现在词义方面是有些词的古代意义一直保留到今天, 而有些词的意义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
如《木兰诗》中“双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走”字, 书下注释为“跑”, 这与今天的“走路”有差别。走字的金文为 , 上部表示人奔跑时摆动双臂大迈步之形, 下部表示脚趾的“止”, 表示跑动, 这个字的本义是“奔跑”。成语“走马观花”的“走”用的就是本义“奔跑”, 如果理解成今天的“走路”, 显然没有了解课文内容。《木兰诗》中的“走”字更是突出了木兰在战场上左冲右突、英勇杀敌的飒爽英姿。《送东阳马生序》中马生因为家庭经济拮据, 无钱买书, 必须要借书来读。借来的书, 必须抓紧时间来读, 一直到借期已至才匆忙去还书。像马生这样认真读书求学的人必然懂得时间的宝贵, 学习也得抓紧时间, 还书也要抓紧时间, 所以得“走送之”。再如“行”的金文是 , 当“道路”讲, 引申为“行走、走路”的意思。这说明有些词的古代意义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生了转移。
开始实践时, 我担心这样教学是不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是不是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 特别是有些词初中阶段并不一定非要掌握不可。然而汪兆龙的《“春色”该在何处》给了我实践的自信。该文谈到, 曾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春色满园关不住”, 另一位写的是“满园春色关不住”。这位老师用写古诗词的平仄知识解决了写“满园春色关不住”的问题。其中一位学生之所以写错, 主要问题是“春色”的“色”字与下句“红杏”中的“杏”都是仄声, 上下平仄相粘, 而写成“春色满园”就与“一枝红杏”平仄相对, 符合格律了。
3.文言文官职词 篇三
一、解释下列例句中表“授官、做官”的加点词语
1.辟。如①《晋书·谢安传》: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②《宋史·辛弃疾传》: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2.除。如①李密《陈情表》:寻蒙国恩,除臣洗马。②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南史·虞愿传》:除太常丞,尚书祠部郎,通直散骑侍郎。
3.察。如《三国志·吴主传》: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4.荐。①《宋史·侯可传》: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②《汉书·平帝纪》:诸有藏及内恶未发而荐举者。③《谭嗣同》:公以学士徐公致荐,被征。
5.举。如①《左传·宣三十年》:举不失德,赏不失劳。②《文选·陈情表》: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④《左传•襄公三年》:举其偏,不为党。
6.授。如①《汉书·翟方进传》:遣使者持黄金印,赫发继,朱轮车,即军中拜授。②《宋史·辛弃疾传》: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
7.选。如《史记·李将军列传》:李陵既壮,选为建章监,监诸骑。
8.起。如①《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院都事。②《战国策》:起樗里子于国。
9.征。如①《后汉书·王涣列传》:岁余,征拜侍御史。②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③梁启超《谭嗣同传》:君以学士徐公致靖荐,被征。
10.仕。如《论语·子张》:学而优则仕。
11.仕宦。如《孔雀东南飞》: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12.仕进。如《晋书·许迈传》: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13.任。如《史记•蒙恬传》: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
二、解释下列例句中“表调动、补任”的加点词语。
1.改。如《宋史·范仲淹传》:(范仲淹)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2.调、徙、转。如①《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陇西都尉。②《史记·淮阴侯列传》:徙齐王信为楚王。③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④《史记·高祖本纪》:徙韩王信太原。⑤《隋史·徐文宝传》:文宝处法平允,考绩连最,转大理正。⑥《宋史·理宗纪》:程大元、李和以下将士六百一十三人补转官资有差。⑦《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
3.迁。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4.累迁。如范晔《后汉书·赵咨传》:累迁敦煌太守。
5.放。如梁启超《谭嗣同》: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
6.出。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7.补。如①《汉书·萧望之传》: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②《汉书·萧望之传》:是时选博士谏大夫通政事者补郡国守相,以望之为平原太守。③《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8.荫补。如①《新唐书•李德裕传》:以荫补校书郎。②《梅圣俞诗集序》: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
三、解释下列例句中“表升官、加封”的加点词语。
1.拜。如①《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拜亮为丞相。②《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③《史记·淮阴后列传》: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④《指南录后序》:于是辞相印不拜。
2.晋、进。如成语“加官晋爵”。
3.加。如《宋史·辛弃疾传》: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4.超迁。如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②《史记·张释之 1
冯唐列传》: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
5.擢。如①《南史·何远传》:武帝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②《战国策·燕策》: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
6.超擢。如梁启超《谭嗣同》:奏对称旨,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
7.陟。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如梁启超《谭嗣同》:旋升宁夏道。
9.拔。如①《汉书·赵充国传》:拔之为后将军。②《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如《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四、解释下列例句中“表贬官、免官”的加点词语。
1.贬。如①《三国志·诸葛亮传》: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②《新唐书·柳宗元传》:贬邵州剌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③《旧唐书·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
2.窜。如韩愈《进学解》:暂为御使,遂窜南夷。
3.放。如梁启超《谭嗣同传》:既而胡即放宁夏道。
4.谪。如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5.左迁。如柳宗元《送李渭赴京师序》:过洞庭,上湘江,非有罪左迁者罕至。
6.左除、左降、左转。如《新唐书·裴延龄传》: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
7.出。如①《晋书卷二十八》:韦仁约弹右仆射褚遂良出为同州刺史。②《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何间相。③《晋书卷二十八》:迁侍中,以出为征虏将军。
8.出宰。如《后汉书·明帝纪》: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
9.黜、绌。如①《国语·晋语一》:(晋献)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
②《司马迁〈屈原列传〉》:屈平既绌。③高启《书博鸡者事》: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10.免。如《史记·吕后本纪》:王陵遂病免归。
11.夺。如高启《书博鸡者事》: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五、解释下列例句中“表辞官”的加点词语。
1.告老。如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2.解官。如《宋史·包拯传》: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3.请老。如《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4.乞身。如《后汉书·李通传》: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
5.乞骸骨。如①《后汉书·王龚传》: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②《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6.移病。如《汉书·疏广传》: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
7.谢病。如《战国策·秦策三》: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
8.致仕。如《新唐书·白居易传》:以刑部尚书致仕。
六、解释下列例句中“表兼职、代理”的加点词语。
1.假。如①《史记·项羽本纪》: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②《汉书·苏武传》: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2.兼。如①《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②《旧五代史·甘荷余传》:未几,移镇青州,就加兼中书令。
3.领。如①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郐州。②《南史·虞愿传》:迁中书郎,领东观祭酒。
4.判。如《宋史·韩琦传》: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5.权。如①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韩愈吏部权京兆。②《宋史·李纲传》: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③《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以京官权知,三年一易。
6.摄。如《新唐书·杜如晦传》: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
7.署。如《三国志·诸葛亮传》: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8.守。如《三国志·王修传》: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以为主簿,守高密令。
9.行。如①《三国志·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②《泷冈阡表》:观文殿学士特进行兵部尚书。
七、解释下列例句中“与官员任职相关”的加点词语。
1.知。如①《宋史·黄庭坚传》:知舒州。②《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产其将知政矣。
2.典。如《书·尧典》:命汝典乐。《三国志·吴仪传》:专典机密。
3.主。如①《世说新语·政事》:有劫贼杀财主,主者捕之。②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何欲,缚时既先折筋骨。
4.视事。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视事三年。
5.下车。如范晔《后汉书·张衡传》:衡下车。
6.坐。如《汉书》: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
7.封。如《新唐书·魏微传》:拜谏议大夫,封巨鹿县男。
参考答案
一、表授官、做官
1.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2.除: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
3.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4.荐: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5.举: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6.授:授予官职。
7.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8.起:重新启用,任以官职。
9.征:由朝廷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征召,特指君招臣。
10.仕:做官。
11.仕宦:做官,任官职。
12.仕进:进身为官。
13.任:担负、担任。
二、表调动、补任
1.改:改任官职。
2.调、徙、转:调动官职(特定语境下可以表示升职或降职)。
3.迁:调动改派。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
4.累迁:表示多次调动。
5.放:京官调任地方官。
6.出:京官外放,与“放”意思相近。
7.补:补任空缺官职。
8.荫补:靠先人的业绩补缺做某官。
三、表升官、加封
1.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2.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
3.加:加封,即在原来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一般可以享受一些特权。
4.超迁:越级升迁。
5.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官职。
6.超擢:破格提拔。
7.陟:提升官职。
8.升:提升。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10.提:提拔。
四、表贬官、免官
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
2.窜:放逐、贬官。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谪:降职,封建时代把高级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
5.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
6.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7.出:离开京城外调,一般指贬官(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有时也指平调。
8.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
9.黜、绌:废掉官职。
10.免:罢免官职。
11.夺:削去,罢免。
五、表辞官
1.告老:官员年老辞职。
2.解官:辞去官职。
3.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4.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5.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6.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
7.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
8.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六、表兼职、代理
1.假:临时的、代理的。
2.兼:兼任,同时监管。
3.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
4.判:高位兼任低职或以京官出任地方官。
5.权:暂时代理官职。
6.摄:暂代官职。
7.署:暂任、代理官职。
8.守:代理官职。
9.行:代理官职。
七、与官员任职相关
1.知。主持。
2.典。主持;主管。
3.主。主持,掌管。
4.视事。表示在任的。
5.下车。官吏初到任。
6.坐。因犯……罪或错误。
4.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关涉的古代官职 篇四
高考文言文阅读目前以史传散文为主,在阅读中经常关涉到一些官职名称,由于中学生阅读水平、阅读能力的限制,很多官职名称并不熟悉,以至于造成误读,误解,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关涉的古代官职。因此积累一些有关古代官职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正确理解文章,准确把握文意。
1、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越骑校尉。汉武帝时设置,禁军长官。相当于卫戍区司令员。
6、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7、史部尚书。掌管全国文武官吏考核赏罚。相当于人事部长。
8、光禄大夫。皇帝身边顾问之臣。相当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9、中书令。掌管皇帝命令发布。相当于“两办”秘书长。
10、尚书令。参议大政,综管政务,百官之长。相当行政院长。
11、车骑大将军。地位尊崇,多加重臣。相当于元帅军衎。
12、行军总管。统领军队出征的主将。相当于前沿总指挥。
13、都察院御史。古代最高监察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长。
14、知府。地方行政长官,总管州、县事务。相当于省长(或省辖市长)。
15、知州。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省辖市市长。
16、知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县长。
17、通判,高考信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关涉的古代官职》。府之副职。相当于副省长(或省辖市副市长)。
18、兵马指挥。明清兵马司主官。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局长。
19、推官。掌刑名,赞计典。相当于最高法院政策司处长。
20、都事。掌出纳文移。国防部、监察部等部委内设机构局长。
21、给事中。皇帝禁中寄禄官。相当于元首生活或政治秘书。
22、经历。部委所属机构主官。相当于部委二级机构负责人。
23、行人。供差遣出使。相当于外交部工作人员。
24、典宝。协司宝掌玉玺。相当于两办负责印章的副处级干部。
25、县丞。协助县令治理一县之事。相当于副县长。
26、主薄。掌钱粮、户籍。相当于粮食局长或户籍局长。
27、检校。代 理官职。秘书级。
28、教授。府掌训导考核学生。相当于省教育厅长。
29、教谕。县掌教学。县教育局长。
30、训导。掌协助同级学官教育所属生员。相当于教育厅局副职。
31、税课大使。掌县税务事务。相当于税务局长。
32、吏目。州之属官,掌刑狱及官属事务。市政府副处级干部。
33、总镇。镇守地方的高级武官。相当于大军区司令员。
34、参将。镇守地方的`统兵官,分守各路。大军区所属各军军长。
35、游击。位参将之下,掌率兵防御。负责防御工作的师级*官。
36、都司。位游击之下,掌防汛军政。负责防汛工作的团职干部。
37、州同。州之佐官。相当于副市长。
38、巡检。掌地方治安之官。县公安局副局长,分管治安工作。
39、侍郎。宿卫侍从皇帝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副部长。
5.赵普文言文词语翻译 篇五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6.文言文官职词语 篇六
师:同学们,《张衡传》这篇课文篇幅虽然不长,但是难度比较大,原因之一就是较多地使用了官职变迁方面的词语,这些词语概括了张衡一生的官场变化脉络,也表现了他的为人品质和情操。
师:在我国现代官场上,显示职务变化方面的词语十分简单,无非是任命、免职、调离、辞职等,但是在古代,这种词语非常丰富,仅就本文就达17个之多。这是因为古代官场职务的变化要比现在复杂得多,用词自然也就丰富很多。
师:刚才我们对全文内容进行了大概的梳理,对课文主要意思已经基本清楚。下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找看,本文哪17个词语表现了官职变迁情形,它们在文中各表示了什么意思,体现了张衡怎样的品质?
生:“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这句话中有两个官场变化用词,一是“举”,二是“辟”。“举”是举荐、推荐的意思,“辟”是征召、应征的意思。
生:注释中的“召”,就是文中下面“累召不应”中的“召”,也是古代官职专用词语,与下段“征”的意思相同,“征”也是官场职务用词,都表示征召的意思,所以征召是可以合用的。
师:你们说得很对,这个“举”意思是当时地方官向中央推荐品行端正的人去当官,此后张衡又面临着“连辟公府”,接着又多次征召他到三公府去任职,这对当时身份低微的张衡来说,无疑是天降福音。结果怎样呢,张衡去了吗?
生:“不行”,说明他没有去。
生:“不就”,说明他不去上任。
生:“不应”,说明他不予理睬。
师:这“三不”告诉我们,张衡与一般人就是不一样,他为什么不去呢?
生:因为他不想当官。
生:因为他“无骄尚之情”。
生:因为他性格“从容淡静”,不喜欢出头露面。
生:因为他觉得当官是一种俗事,而他的特点是“不好交接俗人”,情操高洁。
师:说得很好。这个“举”在现代还有古代那种举荐的意思吗?
生:有,如“举贤荐能”。
生:如“举头望明月”。
生:这句诗的“举”是“抬”的意思,表示抬头,与官职任命关系不大吧?
生:意思差不多呀,举荐你不就是抬举你嘛!
生:那么“举国上下”也是这个意思吗?
生:“举国上下”的“举”是全部的意思,即全国上下,与“举家迁徙”一样。
师:说得很对。这个“举”的意思已经十分清楚,那么“辟”和“召”在现代还保留着古代官场的意味吗?
生:“辟”在现代主要是“开辟”的意思,如打开、开垦、开拓等,已经没有了古代官场用词的痕迹了。
生:“辟”还有通假为“僻”“癖”的用法。
师:是啊,“辟”的通假字还有擗、避、譬、噼、甓,我们要注意这个字的通假现象。
生:“召”的古代官场意味,在现代也基本上消失了,与之组词可以有号召、召集、召唤等。
生:如“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个“召”应为“招”。
生:我认为,实际上现代的这个“召”字仍然含有古代官职变化意思,如召之即来,召来为我所用,为朝廷服务,为国家出力嘛。
师:是的,从“召”的本义生发来看,古代的这个意思仍然有所保留。“征”字与“召”字合用,组成“征召”。那么在现代,“征”字还有官场意味吗?
生:没有了。“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句诗中“征”的意思现在基本照用,如南征北战、能征善战、旁征博引等。
生:“旁征博引”中的“征”当寻求讲,是有古代官场影子的,寻求、征求,就是在寻找人才、为我所用,如“求贤若渴”。
生:对,我同意你的看法,现在的“征兵”就具有这个意思,就是被应征入伍,为保卫祖国而离开父母、家乡,远征边疆,这也含有古代官职变化意味。
师:可见,就举、辟、征、召这四个词来看,除“辟”字之外,其他三个字的古代官职变化意味仍然保留到现在,实际上这是它们的延伸意义。
二、课堂展开
师:本文这种官职变迁词语还有哪些?
生:还有,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这句话中有三个,一是“征”,前面已经见到,二是“拜”,三是“迁”。这里的“拜”就是授予官职。
生:郎中是什么官职,不是俗称中的医生和卖药的人吗?
师: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汉代的郎中是皇帝左右亲近的官职,相当于幕僚参谋之类,属于给皇帝出谋划策的人,司马迁就曾经担任过郎中。
生:那为什么用“拜”呢?
生:“拜”应该是表示尊敬的一种礼节,如下拜、跪拜、拜年、焚香礼拜、顶礼膜拜、八拜之交等。
生:就是说这个“拜”也是官场用词,表示给予的意思,如登台拜将、拜将封侯,这个官场用词含有隆重和尊敬的意味。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这个拜也可以组词为“拜托”“拜给”“擢拜”等,这个“擢”字也是一种官职用词,表示给予、提升选拔、举荐和授给的意思。如白居易《有木》诗云“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标”。
师:再看这个“迁”字,怎么理解?
生:迁升的意思,就是两次提升官职,升为“太史令”了。
生:太史令是多大的官?
师:太史令属于奉常领导,奉常是一种官名,为九卿之一,主要掌管宗庙礼仪,职位并不高,但却是实职。所以用“迁”,表示提升的意思。这说明张衡一开始进入朝廷是从小官做起的。司马迁及其父亲也都曾经担任过太史令。这个“迁”现在还有古代提升的意思吗?
生:有,如乔迁之喜、升迁等。
生:升迁这个词现在也还用呀,如升迁之路、连迁三级等。
生:迁还有移动、转换的意思,就是调动工作,如迁移、迁徙、见异思迁、时过境迁、迁怒等。
师:是的。应该说,迁的本义是移动,在官场上就是职务的变化,变化当然有三种情况,一是平调,二是升职,三是贬职。于是就出现了“左迁”与“右迁”的现象,你们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生:古代右为尊,右为大,右迁就是升官,如王维的诗都选自《王右丞集》,说明王维当过右丞相,也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生:与此同理,左为次,左为小,左迁就是贬职,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里的“左迁”就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李白写诗安慰他。
生:《琵琶行》中也有“左迁”一词,如“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师:说得很对,如果在“迁”字前面加上“左右”之类的词,说明官职变化趋向是明显的,但是仅仅用一个“迁”字,则一般表现为升职,如本文张衡“再迁为太史令”就是升官。
生:照此推之,本文后面的“后迁侍中”也是升职?
生:当然是升职,“侍中”是多大的官呀?
师:侍中为少府属下宫官群中直接供皇帝指派的散职,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职位高于侍郎和郎中,常代表皇帝与公卿辩论朝政。说明张衡的官职也在慢慢上升呀。
生:《出师表》中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句子,据史载,郭攸之先任黄门侍郎,后迁侍中,说明侍中比侍郎的职位高。
师:这位同学对历史知识很熟悉呀,但三国时的侍中职位要比东汉时的权力大,正三品,是名副其实的朝廷大员了。
师:同学们,单独一个“迁”也有当贬职用的呢,你们看,“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是《岳阳楼记》中的句子,这里的“迁客”就是指被贬的官员。可见,这个“迁”字已经有升职、平调和贬职等三种意思。究竟怎样判断其具体情况,就要根据人物的人生经历来确定。此后张衡的官职有没有新的变化了?
生:有,第三段又出现了几个官职变迁词语:转复、徙、去、还。
生:“转复”就是转而恢复官职,说明张衡其间曾经间断过此职,或被免,或自辞,或平调,不得而知。
生:“徙”实际上也是“迁”,不是有“迁徙”一词吗?如北方大批的动物迁徙到南方来过冬,徙就是调动,不徙就是没有调动,说明张衡当太史令时间较长,多年没有变动。
生:“去”就是辞去、离开,不当太史令了。这里可以看出,张衡对自己在这个位子上呆的时间太长了,也感到不满。
生:“还”就是还原的意思,胳膊拧不过大腿,不当太史令怎么行呢?没办法,只好又回到原来的位子上。可见张衡当太史令的时间又增加了。
师:你们说得很对,是的,张衡当太史令时间先后达14年之久,其间曾经遭到宦官的排挤,所以他在朝廷为官也并不称心如意,中间的“去”官肯定与此有关。可见,读文言文要善于从中触摸到人物的心迹和事情的原委,你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这很好。
师:课文第三段文字很短,但是却涉及五个官职变化词语,对张衡来说,说明这个时期是他的过渡期;对本文来说,这里也是过渡段,因而一笔带过,只是简单交代有关情况而已。那么,本文还有关于官职变迁词语吗?
生:还有,“出为河间相”,这个“出”就是出任的意思,如《琵琶行》中有“予出官二年”的句子。
生:在古代,有“出仕入仕”的说法,这“出仕”就是出来做官。
师:是的,如楼钥在《送袁恭安赴江州节推》一诗中说:“处事条理亦为政,知君出仕当有声。”出仕是古代知识分子读书的主要目的,也是他们的最高追求。范进、孔乙己都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师:这个“出”字现在也仍然有古代的这种意思,如成语“进退出处”就概括了官场仕途升迁、降职、出仕和退隐等四种情况。进与退、出与处是两两相对的。还有成语“出人头地”,欧阳修对苏轼的才华很赏识,他曾对老友梅尧臣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就是“出人头地”成语的来源。意思是说,自己应给这位有才华的青年让路,让他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这个成语现在仍然用为古代的意思。
生:是啊,《岳阳楼记》中有“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的句子,这里的“进”就是在朝廷做官,“退”就是隐居江湖,它们都是表示官职变化的词语。
师:是的,说明同学们对这种特质词语已经有所意识和记忆。但是这里的“进”一般是用于对较高职务的追加。庆历三年,范仲淹担任朝廷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所以职位较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也是《岳阳楼记》中的句子,范仲淹写此文劝他,可是第二年他自己也被贬。这里的“谪守”也是官职变化词语,就是被贬职远调的意思。
生:我明白了,这里的“进”就是加官晋爵的意思,“退”是退隐江湖的意思。
生:“衡下车”中的“下车”注释为官吏初到任,也是官职变化词语。
生:这“下车”明明是一种交通术语,怎么会变成任职呢?
生:我能理解,因为到一个地方去任职必然要坐车去,而一旦下车了,就等于到职了。
生:可能是这个意思,古代以车子为官职到任的凭证,现在以文件任命为证,这很形象呢。
师:呀,你们这是望文生义呀,成语“下车伊始”中的“下车”就是官职初到任的意思,如《隋书,刘行本传》:“然臣下车之始,与其为约。此吏故违,请加徒一年。”它就是官职专用术语,你们的解释则没有依据呀。
生:古代的“下车”也有现在下车的意思,如《陈太丘与友期》中写道:“友人惭,下车引之”,这里的“下车”就是走下车子,与我们现在的用法是完全一致的。
生:结尾一段的“视事”注释为“官员到职工作”,这也是官职变化词语,它表示张衡在河间相的职位上坐了三年时间。他已经担任了丞相,官职比较大了。
师:但是这个“相”并非整个汉朝的宰相,河间是当时的一个郡,他是去当河间王手下的相,相当于一个郡的第二把手。
生:这里的“视事”相当于审视、察看、考察的意思,实际上是在这里当官任职的说法,就是在这里管事的。
生:是的,不然他怎么会能够“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呢?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权力呢?
师:“视事”就是管事的,这里的“视”有主管、管理的意思,如刘禹锡在《罢郡归洛途次山阳,留辞郭中丞使君》诗中说:“视事画屏中,自称三癖翁”,“视事”就是说主导自己画屏之事。
生:“乞骸骨”也是一种官职用词,课文解释为“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叫做乞骸骨”,就是请求辞还自己的身体,回家养老。“乞”是请求的意思,“骸骨”是指自己的身体。
生:古代当官也有退休制度呀?
师:古代当官退休有大致的规定,明清前要达70岁,明清后要达60岁,张衡逝世时是62岁,按说还不到退休年龄,他为什么要早早退休呢?请思考。
师:古代提前退休有三种情况,一是“告老还乡”回避权力斗争,二是无心于官场“告老还乡”,三是客观条件如体弱多病等。那么张衡属于哪种情况呢?
生:我认为他三种情况都有,他是一个“从容淡静”的人,对官场早有厌倦之感。不如早点离开朝廷,离开纷争,离开这是非之地。
生:永和初年是公元136年,视事三年就到了139年,即他62岁,说明他身体不怎么好,不如早点回家养老,他退休当年就离世了。
生:他向来不与俗人“交接”,在朝为官为俗多年,还是早点离开官场吧。
师:是的,你们说得都对。他逝世前官职做到“尚书”,这里的“征拜”也是官职变化词语,它们与前面已经出现过的“征拜”意思相同。
生:尚书是多大的官呢?
师: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西汉时官职较低,到东汉张衡时代,尚书已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可见,当时朝廷对张衡是比较重用的。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三、课堂总结
师:到了这里,本文涉及的关于官职变迁词语已经全部梳理完成,包括重复运用的总共达17个之多。如把这些词语放到一起,就是张衡为官一生的简历,请同学们把课文中含有这些官职变迁词语的句子连到一起,就可以构成一篇极为精短的人物传记。
生(读):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师:很好,是的,如果我们给张衡重新写一个小传,根据这篇短文就够了,这里总共122个字,其中有17个字属于官职变迁词语,它们合在一起,概括了张衡为官一生的经历,也是古代官职变迁现象的一个缩影。那么,除了本文这17个官职变迁词语之外,与这17个不同的官职变迁词语还有一些,你们还记得吗?
生:《鸿门宴》中的“未有封侯之赏”的“封”,表示君主授予官职。
生:《五人墓碑记》中的“赠谥美显,荣于身后”的“赠”,也是君主授予。
生:《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陟”,是上升、提升的意思。
生:《屈原列传》中“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放”,表示“流放”。
师:好的,我们再来考虑一个问题,《张衡传》全文700多字,实际上体现标题“传”的主要就这122个字,作者为什么将张衡官职的变化写得这样简略呢?
生:因为张衡在当官方面并没有什么超出常人的建树,对国家、民族、社会建设功绩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成就。
生:因为本文的重点是表现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第四段记叙了这个过程,就达200多字,写得很翔实。
生:因为张衡首先是一个科学家,而后才是朝廷命官,既然是科学家,当然要以他在科学上的贡献为重点,这是为了突出重点的需要。
生:因为张衡的历史地位主要是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官场上职务的变迁都是次要的,他也不会把官职的升降放在心上,因为他的志趣都在他专注的科学研究上。
生:张衡在科学事业上的贡献还有很多,不仅是地动仪,还有浑天仪,侯风仪,土圭(日影器)等,所以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师:是啊,本文这样安排详略是很有道理的,为人物作传,抓住其主要贡献是第一要务,至于人物的其他方面,都可以略写或者不写,像本文这样处理就符合传记要求,所以本文又是传记的典范作品。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张衡传》,了解和掌握了很多关于古代官职变迁方面的词语及其用法,这对我们阅读古代作品是很有帮助的。
7.中考文言文常用词语释义 篇七
1.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2.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贪(浊)
3.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4.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5.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6.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多:称赞。嘉:赞美。与:赞许。
7.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8.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
9.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0.表主管的:知、典、主、司
11.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2.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稔:庄稼成熟。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
13.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
14.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5.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6.表俸禄的:俸、禄、秩、饷(秩:官吏的俸禄。)
17.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18.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19.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8.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 篇八
初中文言文活用词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骑:动词作名词,指骑马的人。这里指骑马的侦察兵)《使至塞上》
3、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义:名词作动词,意为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公输》
4、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词作动词,用鞭打)《马说》
5、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醉翁亭记》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名词动用,命名,给„„取名)《醉翁亭记》
7、饮少辄醉„„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名词动用,取别号)《醉翁亭记》
8、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名词动用,宴请宾客)《醉翁亭记》
9、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苦、劳、饿、空乏、拂乱:使动用法,使„„苦、劳、饿、空乏、拂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0、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鼓:名词作动词,击鼓)《曹刿论战》
1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路,名词做状语)
一词多义
安(1)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2)衣食所安(养)卑(1)非天质之卑(低下)(2)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备(1)前人之述备矣。(周全、详尽)(2)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具备)鄙(1)肉食者鄙(鄙陋、目光短浅)
(2)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鄙野)兵(1)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武器)(2)上使外将兵(军队)薄(1)不宜妄自菲薄(轻视)(2)薄暮冥冥(迫近)策(1)策之不以其道(驱使)(2)执策而临之(鞭子,马鞭)(3)策勋十二传(记录)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的确)(2)帝感其诚(诚心)称(1)不以千里称也(著称)(2)流辈皆称其贤(称赞)辞(1)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2)未尝稍降辞色(语言)驰(1)愿驰千里足(骑)(2)公将驰之(驱车(追赶)到)道(1)策之不以其道(方法)(2)得道者多助(仁政)(3)不足为外人道也(说,告诉)得(1)既出得其船(寻到,找到)(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领会,体 会)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这里是“感 激”的意思)(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看到)
(5)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6)二者不能得兼(能够)(7)余因得遍观群书(得以,能够)端(1)不能指其一端(项目)
(2)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端正)
等(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同样)2)公等遇雨(诸位,表多数)发(1)野芳发而幽香(开)(2)一时齐发(发出)(3)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迹)霏(1)日出而林霏开(雾气)(2)若夫淫雨霏霏(雨雪盛大的样子)奉(1)为妻妾之奉(通“俸”侍奉)(2)奉命于危难之间(接受、奉行)
(3)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供养)赋(1)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写)(2)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文章)顾(1)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2)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故(1)公问其故(原因,原故)(2)桓侯故使人问之(特意)
(3)故余虽愚(所以)(4)温故而知新(旧的知识)更(1)即更刮目相待(重新)(2)举杯销愁愁更愁(更加)固(1)君子固穷(安于)(2)汝心之固(顽固)观(1)予观夫巴陵胜状(看,观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观赏)苟(1)苟全性命于乱世(苟且)(2)苟无饥渴(或许,表希望)光(1)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2)仿佛若有光(光线)归(1)云归而岩石暝(聚拢)(2)太守归而宾客从也(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依)过(1)及鲁肃过寻阳(到)(2)人恒(过犯过失)和(1)政通人和(和睦,协调)(2)春和景明(温和,和暖)患(1)且人患志之不立(担忧、忧虑)(2)无冻馁之患(忧患)惠(1)大王加惠(恩惠)(2)汝之不惠(同“慧”,聪明)或(1)而或长烟一空(有时)(2)或异二者之为(或许)极(1)南极潇湘(到)(2)此乐何极(穷尽、尽头)加(1)而山不加增(更加)(2)万钟于我何加焉(好处)
(3)弗敢加也(虚夸,以少报多)间(1)立有间(一会儿)(2)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4)遂与外人间隔从不间断(间隔,隔开,不连接)见(1)乃入见(拜见)扁鹊见蔡桓公(2)见往事耳(知道)借(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借)(2)愿借子杀之(依靠)景(1)春和景明(日光)(2)四时之景不同(景观,景物)将(1)出郭相扶将(扶持)(2)公将战,曹刿请见(即将)具(1)未曾识书具(用品)(2)各具情态(具备)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详细)(4)政通人和,百废具兴(都)居(1)面山而居(居住)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位置)
(3)居十日(经过,停留)(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停留)举(1)百里奚举于市(选择,被任用)(2)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推举)绝(1)群响毕绝(停,没有)(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没有出路)
(3)以为妙绝(极)(4)往来而不绝者(断)尽(1)林尽水源(尽头)(2)一食或尽粟一石(完)(3)进尽忠言(尽量,尽可能)就(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2)颓然就醉(接近)苦(1)何苦而不平(愁)(2)天下苦秦久矣(对……感到痛苦)开(1)连月不开(放晴)(2)天门中断楚江开(开通,通)临(1)临溪而渔(来到)(2)执策而临之(面对)
(3)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快要)名(1)不能名其一处(说出)(2)名之者谁(命名)(3)则题名其上(名字)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著名)强(1)赏赐百千强(有余)(2)项为之强(通“僵”,僵硬)且(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2)且焉置土石(况且)若(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与夫连用,作发语词)(2)曾不若孀妻弱子(比得上)(3)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如果)善(1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好)(2)罗敷善蚕桑(擅长)
少(1)少时(一会儿)(2)意少舒(稍微)(3)饮少辄醉(不多)舍(1)屋舍俨然(房屋)(2)便舍船,从口入(舍弃)食(1)设酒杀鸡作食(食物)(2)食不饱,力不足(吃)
(3)食之不以其道(通“饲”,喂养)虽(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胜(1)予观夫巴陵胜状(美丽,壮观)(2)臣不胜受恩感激(经受得住,忍受得住)属(1)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管)(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3)属余作文以记之(嘱托)通(1)初极狭,才通人(通过)(2)政通人和,百废俱新(通达,通顺)
(3)中通外直(贯通)(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明白)亡(1)河曲智叟无以应(通“无”)(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死亡)微(1)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约)
谓(1)太守谓谁(是)(2)予谓莲(认为)(3)此之谓失其本心(叫做)(4)太守自谓也(命名)
鲜(1)芳草鲜美(鲜艳)(2)陶后鲜有闻(xiǎn,少)信(1)必以信(信实,对神说实话)(2)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谢(1)使君谢罗敷(致辞,说话)(2)秀(1)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2)蔚然而深秀者(秀丽)行(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2)行拂乱其所为(做,执行)(3)将军向宠,性行淑均(品行)寻(1)寻向所志(寻找)(2)寻病终(不久)许(1)遂许先帝以以驱驰(答应)(2)曳屋许许声(拟声词hǔ)(3)杂然相许(赞同)效(1)恐托付不效(成效)(2)不效,则治臣之罪(实现,完成)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一(1)而或长烟一空(全、都,一概)(2)一时齐发(同一时候)(3)一碧万倾(一片)益(1)曾益其所不能,(增加)(2)不治将益深,香远益清(更加)(3)不治将益深(渐渐)
(4)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好处,利益)遗(1)以光先帝遗德(遗留,留下)(2)父母岁有裘葛之遗Wei(给与的东西)与(1)呼尔而与之(给,给与)(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因(2)余因得遍观群书(于是)夷(1)船背稍夷(平)(2)言和而色夷(平和、平易)易(1)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2)寒暑易节(交换)意(1)宾客意少舒(心情)(2)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意思)有(1)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或者)曾(1)曾不若孀妻弱子(竟然)(2)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作(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振作,奋发)(2)作亭者谁?(制造,建筑)(3)其中往来种作(耕作,耕种)(4)一豉作气(振作)(5)属予作文以记之(写)指(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手指)(2)指通豫南(笔直)志(1)寻向所志(记号)
处处志之(做记号)诸(1)其西南诸峰(许多)(2)投诸渤海之尾(之于)
古今异义
1、鄙:肉食者鄙。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
2、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义,身份低微,;今义,道德品质十分恶劣。
3、方:方七百里。方:古义,方圆;今义,方向或四个角都是90度的四边形,4、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发:古义,被任用;今义,送出,交付。
5、故:故使人问之。故:古义,副词,特意;今义,事故、所以。
6、股:两股战战。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
7、感激:由是感激。感激:古义,感动,激动;今义,感谢。
8、河:山河表里潼关路。河,古义,指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9、何苦:何苦而不平。何苦:古义,愁什么;今义,表示反问语气,不值得,10、居:①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古义,停留、过了;今义,居住、住所。
11、简:简拔以遗陛下。简:古义,简拔,选择;今义,简单。
12、交通:阡陌交通。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泛指交通运输或邮电事业。
13、开张: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古义,扩大;今义,店铺)开始营业。
14、可以:可以一战。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许可,可能。
15、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儿女;今义,是专指男子的配偶。
16、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没有办法,没有出路的境地。
17、虽:虽人有百手。虽:古义,即使,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今义,虽然,表示转折关系。
18、所以:此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古义,用来……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19、痛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为仇恨。20、涕:临表涕零。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出师表》
21滕人持汤沃灌。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2、无论:无论魏晋。无论:古义,更不必说;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
23、牺牲:牺牲玉帛。牺牲:古义,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为正义事业舍弃生命,引申为舍弃某种利益,也指损害一方的利益。
24、再:一鼓作气,再而衰。再: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曹刿论战》
25、识:默而识之。识:古义,记 ;今义,知道,认识。《论语》十则
26、走: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木兰诗》
【文言文官职词语】推荐阅读:
文言文常用词语总结06-18
中考文言文常见的词语08-30
文言词语07-01
表达说话的22个文言文词语09-19
文言文与朱元思书词语注释11-07
高中文言文常见文言实词07-18
文言文讲解06-22
文言文 评语07-19
文言文讲授08-22
江苏卷文言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