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淡如菊的作文

2024-10-18

作者淡如菊的作文(精选2篇)

1.作者淡如菊的作文 篇一

禅师说:“心随镜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禅师又说:心随境转则悦,境随心转则烦。”而我则说:“心随境转是茫然,境随心转是心坚”

心若坦然,生活坦然。生活中难免有许多磕磕碰碰,琐琐碎碎,但是请不要被这些“杂境”所负累,所掌控。心态坦然,生活才能更加坦荡无阻。

话及豪迈超脱的人生,让我想到了充满浪漫色彩的李白,诗仙在坎坷的一生中充满了不顺,但他从不怀疑自己的旷世才华,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还。”对生活充满了乐观情怀,计时在寂寞失落之时,也要“花间一壶酒”用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何等的洒脱,何等的乐观。夜城羽处末唐衰世的杜甫,纵然一生都在荒凉末世中逃亡,呗苦难所逼迫,但他仍然发出了“会当棱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之词,让人感叹谵语群山之巅的杜甫,身子是如此潇洒,心胸是如此豁达。可叹两位大唐器材,戒备世俗洪流所堙没,但谁又能评论两位的可悲,两位诗人用其坦荡豁达的心态吟诵了一篇篇不朽的文章,为大唐史册又添了几分别样的神气与厚重。

心若淡然,生活安然。生活中总是充满着各种诱惑,各种杂乱总是在扰乱你不安的心,但是在这纷扰的世界中,请保持一份淡然心态,目空凡是苏流,只为一份安然生活。

忆及安然平淡的人生,让我想到了充满传奇的华盛顿,为国率军苦战八年,赢得胜利之后,却又作出了如他辉煌成绩般令人惊叹的决定,自己卸甲归田,回到了自己向往的平淡生活。花生多在任职期间,忠诚效劳,分文不取,廉洁奉公,堪称楷模。华盛顿对金钱名利的淡然让人赞叹,而他对生活的淡然心态更让人嗟叹。与此相反,中国的高官若有华盛顿的这份淡然心态,殊不知中国或提前几个五年计划作为美国国父,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其淡然的人格风范也将是一切政治家永远的楷模。

人生就是一拥沧桑的洗礼,每天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境遇。要深知自己所处的境地,更要怀揣一份平淡如菊的心境,找到自己的前路,做好自己未来的路。

2.林璎 人淡如菊的设计师 篇二

林璎,其家族堪称书香门第。曾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己丑科(1889年)进士,历任浙江海宁、石门、仁和各州县。他资助青年赴日留学的学生,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祖父林长民曾赴日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善诗文、书法,回国后与同学刘崇佑创办福州私立法政学堂,并任校长。父亲林桓精于陶瓷,曾任美国俄亥俄美术学院院长。母亲是一位诗人,曾任俄亥俄大学亚洲和英语文学教授。中国著名的建筑大师梁思成和林徽因是林璎的姑父和姑母。

如今,林璎是个大忙人,她要在纽约的工作室工作,又要到遍及美欧的工地看工程进度,还要照顾两个女儿。如今,虽已名满天下,但林璎仍不讲究衣着,一名美国记者说她平时穿着就像一个“匆匆赶去上课而又害怕迟到的大学生”。林璎为人极其低调,不喜和媒体接触,也很少参加社交活动,对已拥有许多荣衔,她觉得那也没什么。

人淡如菊的林璎

在国内,林璎的名字是近几年才为人所熟悉。在她的身份介绍中,总是少不了这样的前缀:“林徽因的侄女”。因为从事的行业相同,人们也总是将她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林璎的长相也确实和中学时代的林徽因有几分相似,人淡如菊,浓浓的书卷气质。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林璎完全不知道有这个姑妈的存在。“我一直都知道,对于父母来说我们生活的地方并不是家……几年前我问妈妈,为什么她从不提及她的过去,她说,这是因为我从来没有问过她。”林璎在自述中这样说。

林璎不会说中国话,直到21岁生日的时候,她才对自己的家世有所了解:“他(父亲)当时提到了姐姐林徽因,我的姑妈,一个建筑家……她和她的丈夫梁思成一起参与设计了天安门广场并整理了许多中国古代建筑的文献史料。”林璎看得出来,父亲对这位姐姐很是喜爱。“我想正是出于这种钦慕才使他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据说,林璎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犟,果敢独断,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林璎的才情,正是和姑妈林徽因一脉相承。

21岁设计出越南战争纪念碑

21年前,林璎因为设计越南战争纪念碑而一夜成名。如今它已成为美国华盛顿最吸引人的建筑物,但在刚刚诞生的时候,却饱受争议。

1980年秋天,美国国家建筑家学会为越南战争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大师云集的1421个设计方案中,最终脱颖而出的是一名年仅21岁的在校大学生,她就是林璎。

当时的林璎,还在耶鲁大学建筑系读大四。她的方案是一份课堂作业:这是一座低于地平线,倒V字形的碑体。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如同一本打开的书,又仿佛大地开裂,向两面无限延伸,在到达地面处渐渐消失。它们的走向分别指向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这两座象征国家的纪念建筑在天空的映衬下高耸而端庄,越南战争纪念碑则匍匐着伸向大地,绵延又哀伤。

这一设计方案在问世之初,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一些越战老兵认为,纪念碑本该拔地而起,而不是陷入地下,这份色调灰暗且朴实无华的设计方案是对战死者的不敬。

然而最终,林璎的方案得到更多的人的支持。1982年10月,纪念碑建成。熠熠生辉的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镌刻着美军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

大量的荣誉和奖励接踵而来,1984年,她获得了美国建筑方面的权威奖项——美国建筑学院设计奖,随后又获得了总统设计奖。

1987年,林璎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她是耶鲁大学有史以来获得该项学位的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曾经备受争议的越南战争纪念碑早已成为华盛顿最具观赏性的场所之一。每年来此参观的游客达400万之多。

对东方建筑的兴致远胜于西方

有些事情肯定不仅仅是巧合:比如林璎和林徽因一样都选择了攻读建筑,而如今她又和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一样,对环保有了浓厚的兴趣。

在越战纪念碑之后,林璎的事业在建筑、纪念碑和艺术家三者之间循环。她想完成的最后一个纪念碑题为“我们遗失了什么”,用各种多媒体的手段来倾诉对于环境恶化、种族灭绝和习惯迁移的困惑,而环保主义也是林璎近15年来一系列艺术作品的主题。

林璎说,虽然她生长在美国,但她却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东方式的审美意识对她影响。“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我曾经非常惊讶自己为什么会与中国建筑存在如此微妙的联系。直到在一次与家人回中国福建的经历中看到了父亲度过童年的老房子,我看到了那些简单的庭院,精雕细琢的木头,可随意撷取的湖畔小景环绕着整个院子……”

上一篇:认真学习党程下一篇:有关苹果的说明文:苹果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