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化养护实施方案

2024-11-18

公园绿化养护实施方案(共9篇)

1.公园绿化养护实施方案 篇一

绿化养护合同

甲方:(以下称甲方)乙方:(以下称乙方)甲方将 绿化委托乙方养护管理,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养护工作内容

标段范围内全部苗木日常养护工作及死亡苗木补植工作。

二、养护期限

养护期限自 年 月 日至工程竣工整体移交日止。

三、养护职责

1、养护期限内,乙方应按照绿化养护操作规程及绿化养护质量标准,合理组织,精心养护,保质保量完成养护管理任务。

2、绿化设施及主要养护内容

(1)修剪:根据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立地环境、景观要求,按照操作规程适时进行。

(2)施肥:根据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及植物对肥料的需要,要求年施肥不得少于2次以上,新种植物视生长情况,适时适量进行施肥,以保持各类植物的生长旺盛达到一定景观效果。

(3)除草:各类绿地、树穴、绿带要结合松土及时清理各类杂草。(4)抹芽:主要用于乔木、大型灌木,对不定芽要及时清除,以保持树木骨架清晰,促使生长形态美观,营养集中。

(5)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是植物养护中较为重要的手段和内容,要根据各类植物的寄生对象及时做好预测预报,及时采取措施防治。(6)抗旱、抗台、抗涝:旱季及新种植物要及时进行灌溉,防止植物因脱水而造成枯死。台汛期间要做好加固、排涝抢险工作,防止植物受损。

3、对本合同养护项目实施养护管理所用水电及劳动力、材料设备和服务由乙方自行组织,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由乙方承担。

4、养护期限内,本合同养护项目设施量发生减少及毁损的,乙方应及时补齐或修复,并自行承担所需费用。合同期限届满时,乙方应保证本合同养护项目设施量完好无损。未完好的,由乙方负责补齐或修复。届时,未补齐或修复的,甲方可自行或委托他人补齐或修复,费用由乙方负责。

5、乙方应定期向甲方汇报养护管理计划及有关措施。

6、乙方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确保全年不出安全责任事故。养护期间,养护工人由于操作不规范等因素造成的安全责任事故,由乙方承担一切责任及损失。

7、乙方如遇突击性工作时需无条件完成甲方所布置任务安排。

8、乙方保证其所养护管理质量满足业主最终工程验收要求,能够使工程顺利完成最终验收及全额工程款支付工作。

四、绿化费用及付款方式

1、根据合同的养护项目,养护经费为 元,大写: 元整,承包方式为全额经济责任制承包。绿化养护费用款项按季度支付,具体支付情况为:按季度支付,每个季度支付9000元,共计六个季度,付款日为每个季度最后一日,(以合同签订日期起计算)。未支付完余款于工程全部验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

2、至合同签订之日止,标段范围内已死亡苗木补植费用共计 元,大写: 元整,承包方式为全额经济责任制承包。苗木补植全额款项在乙方将死亡苗木补植完成并由甲方验收合格后,全额支付乙方苗木补植费用。

五、甲、乙双方责任

1、甲方有考核乙方服务质量的权力,乙方需配合甲方工作。

2、对于业主或甲方下达工作任务、要求,乙方需无条件第一时间执行工作安排。

3、如因乙方工作懈怠、不积极,造成恶劣影响,后果由乙方独自承担,如产生经济损失,由甲方从乙方养护费用中扣除。

4、如乙方不配合甲方工作,对甲方或业主要求拒不执行,或因乙方原因造成苗木大面积死亡或其他不可挽回严重后果,甲方有权单方面终止合约,并不予支付已产生养护费用。

六、考核验收

甲方每月不定期采取普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对乙方养护质量进行考核验收。

七、附则

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并作书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八、本合同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章后生效。附件:养护苗木清单

甲方: 年 月 日

年 日

乙方: 月

2.公园绿化养护实施方案 篇二

(1) 功能多样化。湿地公园不仅起到恢复生态、美化湿地景观、传播湿地保护知识的作用, 而且还担负居民休息娱乐旅游的功能。 (2) 遵循的学术理论更加复杂。由于湿地资源的特殊性, 湿地公园的养护工作涉及到生态学、生物学、景观规划学等诸多学科。 (3) 湿地公园影响因素众多, 无论地形、地貌、土壤、水文等都对于湿地公园产生影响。由于湿地公园的特殊性, 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工作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

2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工作的现状

2.1 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经验不足

一方面现阶段, 我国湿地公园建设项目还处于探索阶段, 建成的湿地公园数量不多, 公园绿化养护工作的实践经验不足, 很多方面存在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在学术界, 关于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的理论探究成果不多, 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理论体系, 难以给予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工作一定的引导。

2.2 湿地公园绿化养护人才的缺乏

由于湿地公园本身包括了湿地资源, 其生态环境本来就处于十分脆弱的状态, 绿化养护过程中, 如果相关养护人员缺乏严谨的工作态度, 养护管理不到位, 势必对湿地资源造成损害。目前, 湿地公园绿化养护人才极度缺乏。首先, 在我国现行高校教育体制中, 并没有湿地资源保护专业, 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人力资源。其次, 公园绿化养护工作人员大多不懂得如何处理湿地公园生态和绿化之间的关系, 养护工作得不到有效开展。

2.3 湿地公园绿化养护方式粗放

通过调查发现, 很多中标的的绿化企业在开展湿地公园绿化养护过程中, 依然沿袭普通公园的养护方式, 以粗放式的管理方式来运行, 导致湿地公园很多绿化被破坏, 失去其原来的效益。不仅难以实现湿地公园绿化的养护, 而且为造成湿地公园原貌尽损的局面。

2.4 湿地公园绿化养护招投标不严格

很多情况下, 在进行湿地公园绿化养护招投标过程中, 对于绿化养护企业的资质要求过低, 没有切实地去考察其是否具有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经验和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否合格等问题, 盲目地将湿地公园的绿化养护工作交给部分绿化养护企业, 造成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工作质量难以提高。

3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1) 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的湿地公园特点, 制定符合其绿化特点的养护方案, 避免以一刀切的方式去处理各种问题。 (2) 生态平衡的原则。在开展各项绿化养护工作的过程中, 应该尽量去实现生态平衡, 避免因为养护工作的开展对湿地自然生态造成影响。 (3) 地方性特色的原则。为了实现湿地公园的特色化, 应该尽量将乡土植物纳入到景观设计中, 以实现湿地公园的本土化。 (4) 生物多样性原则。实现湿地公园绿化的多样性, 使得其展现出变化的特点。

4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工作策略

4.1 建立健全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理论体系

首先, 积极鼓励相关学科学者和专家将研究的视角关注于湿地公园绿化养护方面, 不断实现相关绿化养护理论的创新, 实现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其次, 积极给予相关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支持各种关于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的试验工作。最后, 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经验和教训, 查缺补漏, 以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

4.2 注重湿地公园绿化养护人才队伍的培养

(1) 积极鼓励高校设置与湿地公园保护相关的专业, 实现绿化养护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 (2) 积极组织绿化养护工作人员进行湿地公园的技能学习和知识培训, 以便更好地实现湿地公园绿化养护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 积极将绿化养护过程中的缺陷纳入到绿化养护培训中去切实保护湿地公园。 (4) 积极将湿地公园保护效果纳入到个人绩效考核中, 依照相关规定对员工的养护工作进行评价, 实现其积极性的激发。

4.3 积极改变湿地公园绿化养护方式

首先, 积极加大对于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工具、技术的引进, 不断提高湿地公园绿化养护业务能力, 为养护方式的革新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 注意了解国际上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的动态, 积极改变目前传统的绿化养护方式, 实现养护方式的革新。最后, 积极规避片面化的湿地公园绿化养护观念, 积极探索湿地公园养护方式的创新工作。

5结语

综上所述, 湿地公园的绿化养护工作不同于一般性公园的绿化养护, 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多样化的, 对其造成的影响因素也是复杂的。因此, 应该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调整养护方式, 利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 去实现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高。

摘要:对于湿地公园的绿化养护问题进行探析, 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目前湿地公园绿化养护的策略。

关键词:湿地公园,绿化养护,公园植被

参考文献

3.公园花灌木日常养护管理 篇三

关键词:花灌木 修剪 肥水管理 病虫害防治

公园是城市的心脏,是繁忙的人们放松身心、修身养性的良好场所,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花灌木作为一种园林设计手法,被大量应用于园林绿化,它不仅仅地体现出了植物的个体美、自然美以及通过人工修剪出来的群体美,更重要的是应用到公园中,体现出了公园的整体特色,为公园魅力的增强提供了莫大的活力。因此,对花灌木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以下内容将对此作出比较具体性的分析。

1 合理的修剪花灌木

花灌木修剪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花灌木茁壮成长并且充分发挥出其重要价值的关键环节,这就需要公园相关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对花灌木进行合理的修剪,从而为公园增添更多的光彩。详细一点来讲,对于花灌木的整体修剪,要遵循促使树型内高外低的原则,以便形成半圆头或者圆头的自然树型,从而保证它的正常开花和健康成长。对于病虫枝、并生枝、徒长枝以及枯死枝等应当尽早修剪,尤其是针对没有观赏价值的部分,更要及时予以剔除。与此同时,要熟悉不同的花灌木的开发习性,例如黄刺梅、迎春以及樱花等,他们的发芽是在前一年枝条上形成的,因此修剪工作需要在开花之后进行,且主要以修剪形状为出发点。还有,为了不影响观花又能观果的花灌木的生长,有些诸如忍冬、金银木等花灌木在开花后可以不用进行修剪,但要适时的修剪一些过于枝繁叶茂的部分,以保证花灌木的每一个部分都能够吸收到阳光所赋予的养分,更好的结果。对于已经进入衰老或者生长衰弱的花灌木的修剪,要剪掉细弱枝、大部分侧枝甚至分次锯掉主枝,选留一些有培养前途或者少数腋芽,从而促使他们能够得以复壮,保证来年也能够起到欣赏、美化的价值。

2 花灌木的肥水管理

因为花灌木要不断地进行修剪,所以对于肥水的要求也特别的高,在养护中要特别注重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养护成效。具体来说,首先,在对花灌木进行浇水之前,应当先疏松土壤,在灌溉后等到水分充分渗入土壤、表面的土壤层稍干的时候,进行松土保墒,从而逐漸地减少浇水次数。其次,对新植花灌木的浇水工作要特别仔细,在栽植后的12个小时之内要立即浇水,三天之内浇第二遍水,十天之内进行第三遍水的灌溉,这之后的浇水工作则要根据土壤的干燥程度以及花灌木的成长状态而定,必要的时候可以向枝叶进行喷水,从而满足新植花灌木对水分的需求。再者,要践行的施肥原则是,基肥足、追肥速、磷钾结合以及群施薄施,花灌木在萌芽、抽枝发芽的时期对氮肥的需求量相对来说比较大,因此一般情况下,在3月下旬到4月中旬所施用的肥料主要以氮肥为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选择的肥料分量要因地制宜、因花施肥,避免由于过多施肥而造成的花朵枯萎的现象出现。还有,可以结合浇水施肥进行氮肥的施肥管理,而磷和钾元素在土壤中移动的速度比较慢,很容易被土壤吸收,因此,为了使得肥料的效用得到更大程度上的发挥,应当掌握将肥料施入到花灌木根系分布的土层深度,运用根系的吸收程度保证花灌木的健康成长。

3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花灌木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一定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可能地采取多种措施,保证花灌木的成长不受到病虫的侵害。从预防的角度分析来看,在绿化设计上要践行适地适树的原则,尽可能多地选择病虫害少、适应性强的花灌木品种,而且在不同的植物搭配上,要避免将两个转主寄生的树木邻近栽植。在种植模式的选择方面,应当在间隔一定距离的前提下,做好植物检疫,选择树势强、生长茂盛的壮苗,以便提高花灌木的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从综合防治的角度分析来看,物理防治要包括修剪清理病态枯枝、树干绑塑料带以及枝干刷白等工作,防治花灌木遭受到病虫害的传播。而化学防治则主要说的是农药的使用,它的优点是收效快、急救性强,能够在短期内解决由于病虫害所带来的生长危险,但需要注意不同农药的轮番使用,而且要严格控制农药的浓度等,保证其在花灌木的养护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绿化的要求日益提高,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事实。公园管理者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花灌木养护管理工作水平得以提高的良好策略和方式,促使花灌木的价值发挥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刘青峰. 《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9)

4.城市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四

城市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简述了城市公园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合理配置植物、建立养护资金、提高绿化养护管理技术和增强人民群众的护绿意识等相应措施,提高城市公园的绿化水平.

作 者:张祝 作者单位:湛江市海滨公园,广东,湛江,524088刊 名:黑龙江科技信息英文刊名: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5)分类号:关键词:城市公园 绿化 问题 解决对策

5.威海金线顶公园绿化改造规划研究 篇五

摘要

通过对金线顶公园绿化现状的分析,从城市公园园林植物造景的角度结合金线顶公园改建的总体规划中园林建筑、园路和景点的规划设计,研究金线顶公园山体部分的绿化改造目标和相应的技术措施,研究中的改造措施包括对公园山体部分景观的布局和景观设计,研究中突出林下地面的植物覆盖,以及春夏园林树木的开花景观为主景的林地群落结构调整。从而使该城市综合性公园的植物配置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使山林绿化凸现风景林地优美季相外貌景观,进一步形成具有优美的景观和健全的生态功能,满足游人游憩观赏要求的公园植被,使金线顶公园成为威海市市民户外游憩观景的魅力绿地和城市景观,使公园与威海城市发展相适应。

关键词:金线顶公园绿化改造植物配植

1.引言

1.1 规划背景

威海市金线顶地段位于威海湾中部凸出的半岛上,海拔46米,是海岸线上的一个制高点,可以环视威海湾,远眺市中心和刘公岛,拥有极佳的景观条件。公园已有较完整的游步道系统,目前,金线顶公园已成为威海重要的市民户外游憩绿地。

1.2 规划意义

金线顶公园2003年开始实施改扩建工程,并将金线顶公园确定为:以山林景观为特色,具有观光休闲、宗教文化等活动内容,发挥重要城市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城市公园。但是该公园从城市公园风景林地、园林植物群落和园林造景美化的角度来分析,以及从绿化的生态功能、服务功能来要求,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随着金线顶公园改扩建工程的进行,迫切需要对现有绿化,在保护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改造。

本规划是在金线顶公园改扩建工程总体规划、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而进行的金线顶公园山体部分山林绿化和景点植物景观改造。其目的是为提高公园整体品位,完善公园游览服务功能,使公园与瑞安城市发展相适应。

2.公园绿化的现状分析

2.1植被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

由人造林育成的成片常绿树林,树龄一致,又处在幼龄阶段,没有成片成带的落叶树及开花乔木穿插;因此,显示出树种单调、林相单一,林地群落结构不完整。树林虽四季常绿,但缺少春花、秋色的季相变化和丰富的林冠起伏,没有风景林地应有的优美季相外貌景观。由于造林时,只种植乔木,人工群落中没有形成下层地被、灌木层的合理组合;而且乔木种植密度很高,许多地段达到15-20株/100平方米,造成林下十分郁闭,加上地面大量落叶堆积覆盖,十分不利于下层花灌木、地被植物的生长。目前公园大部分山坡地面裸露,尤其是缓坡地段园路两侧,游人无序踩踏和落叶扫除,造成土壤板结、水土流失。

2.2 园林植物的景观效果差

缺少风景视线和景观空间的组织,缺少通过园林植物艺术配植形成的优美的植被景观。遍山茂密的树林,阻挡了游步道及景点的观赏远景和城市的风景视线;园路两侧视线不够通畅、没有开敞或半开敞的林中空地,使游人在主干道上行走,尤如一直在林中穿行,景观单调压抑。在公园主要出入口、主干道路口以及已建的风景建筑、服务管理建筑环境中,现状绿化配植杂乱,养护管理粗放,没有按其建筑的景观和功能进行绿化,整个公园没有园林植物的艺术景观。

2.3山体自然地形破坏严重

山丘自然地形破坏较多,影响公园及绿化整个景观的自然协调。山体周围挖山形成的裸岩陡崖,高达数十米,长几十米至上百米不等,是影响公园整体景观的最严重的原因,必须

实施人工生态覆绿措施。

公园中林下地面阶梯型的土坎、凹坑、杂乱的构筑物尚未平整、清理和绿化掩蔽;部分园林小品建筑布置不合理,不少游乐服务设施及其管理服务建筑造型、色彩不佳。这些在公园改扩建中改造后,还需进行绿化配植,以美化协调景观。

目前部分园路,尤其是登山石阶高于两侧山坡 30-50 cm,与山坡地形结合不自然,影响园路景观质量。近期又新筑的部分园路,形成园路边不少地段裸露的地表及土坎,亦需要进行绿覆盖。

3.绿化改造的措施办法

公园绿化改造的目标是:形成具有优美的景观和健全的生态功能,满足游人游憩观赏要求的公园植被。

3.1 绿化改良改造

绿化改造规划设计要结合隆山公园改扩建工程总体规划和初步设计,使绿化景观的规划布局、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总体规划、初步设计中的景点设计、建筑布局造型风格及环境要求相协调。

绿化改造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常绿林木,以及其它较有观赏价值的树木;成片林相改造与重点植物配植相协调;丰富园林植物种类,并注意配植具有当地气候生态特色的园林植物,形成公园的绿化特色。

3.2 群落结构调整

进行林地群落结构的调整,对现有林木,根据立地环境、景观布局、人工群落设计要求,疏伐、择伐或就近移植;开辟林窗、林中草地、改善林下光照条件,补充景观效果较为突出的乔木树丛;在主要园路两侧及景点周围的林下,配植较为丰富的花灌木、地被植物,形成良好的地面覆盖等等;通过以上措施,营造、培育数类各具特征的结构较为完整的人工园林植物群落,布局在公园不同地段,形成公园的季相色彩、林冠造型优美,具有稳定生态结构和良好生态功能的人工植被。

3.3 重点地段改造

在公园各景点、出入口和沿园路,进行绿化配植,营造公园这些重点地段景观效果突出的园林植物景观。沿园路,开辟视线走廊,形成部分开敞空间,补充观赏价值高的园路树;在主干道路口,布置色叶,观花或造型树丛,形成敞幽相间、步移景移的园路空间景观。对金线顶公园风景建筑环境和公园出入口,以现有山林为绿化背景,进行重点园林配植设计,使绿化景观更好地衬托主体建筑,形成风景建筑和园林植物相结合的优美的风景构图,更完美的表现景点的意境主题,完善景点环境功能。

3.4 结合地形美化

山体主要为自然的山坡地形,由于多年树木生长,山坡具有较完整的自然土层结构,土壤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园林植物生长,是绿化改造良好的基础。在绿化种植前,整理园路两侧、景点周围的地面,恢复山坡自然微地形;清理杂乱的构筑物,形成绿化种植良好的土壤地形基础。

山体四周的裸岩陡崖,在应用工程措施取得稳定安全的坡面后,进行坡面覆绿施工。建议坡面覆绿应避免采用单一的草籽喷播工艺,而应根据坡面的具体情况,应用更加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固定栽植基质土壤,配套滴灌或喷灌设施;尽量应用抗旱多年生常绿地被植物作为绿化覆盖材料,结合适生的蔓性灌木、藤本植物栽植,并可使局部整体自然的岩面裸露,使坡面绿化自然,与山林绿化协调,从而形成比仅用草被覆盖更好的景观效果。

4.绿化改造的规划构思

绿化景观布局和具体改造规划,重点和基础是林相改造及林地结构调整,即部分疏伐以女贞为主的景观价值较低的树木,大量补充景观价值较高的乔木,树木或有较突出的开花季

相,或有春季、秋季的色叶树冠,从而使公园的林相外貌有较大的改变。

根据所处的气候生态环境,规划以常绿为基调,以春、夏园林树木的开花景观为主景。绿化改造中重要内容是林下地面的植物覆盖和隆山四周裸崖陡坡的生态覆绿。对于公园林下地面的植物覆盖,重点在景点建筑环境、林中草地及园路两侧近10米范围的地面。在疏伐女贞改善林下光照条件和整理局部坡面成较自然的微地形后,采用多种花灌木和草本、木本地被植物,结合上层乔木的现状和配植进行配植设计

5.结语

金线顶公园的改扩建工程是威海公园建设的良好开端。公园的总体规划设计通常以整体布局为主,而对公园绿化的单项规划设计,尤其是绿化改造规划却很少。如何进行林地群落结构调整,开展公园绿化改造的研究,对于金线顶公园的改造来说,显得特别重要。金线顶公园绿化改造研究中应按照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应用生态园林的理论,运用景观和生态的有机统一,结合自然地理、人文特征、文化内涵,创造并形成独具瑞安特色,生态环境优良、景观特征明显的城市园林景观。绿化改造是实现瑞安自然山水绿地资源和人文资源合理结合的一条必由之路。

后记

在我国,园林植物的运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园林植物配置方面有大量的经验值得借鉴。我将金线顶公园绿化改造规划作为毕业论文题目后,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和查阅绿化植物配置的相关书籍,搜集资料,注重实践活动,努力使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运用。并认真撰写,反复修改、充实,力求论题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提高论文质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谬误难免,敬请见谅。

参考文献

[1] 唐学山,李雄.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2] 高润清.园林树木学.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3

[3] 北京林业大学.花卉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419~454

[4] 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77~136

[5] 周武忠.园林种植配置.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8

[6] 陈植.观赏树木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2,42~73

[7] 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3).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10,72~262

[8] 石金城.庭园与环境(植栽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10

[9] 刁慧琴,居丽.花卉布置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6,10~157

[10] 刘少宗.中国优秀园林设计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7.7,166~171

[11] 穆守义.园林植物造型艺术.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

[12] 孙本信,李敏,白史且.绿地草坪.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4,28~59

[13] 倪琪.西方园林与环境.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1~42

[14] 胡京榕.风景园林地域中的山林植被规划.浙江园林,2002.(1):14~16

[15] 张玲慧,夏宜平.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中国园林,2003,93期:54~57

[16] 李西,罗承德,陈其安.岩石边坡植被护坡植物选择初探.中国园林,2004,105期:52~53

[17] 苏雪痕,苏晓黎,宋希强.城镇园林植物规划的方法及应用.中国园林,2004,104期:60~62

6.公园绿化养护实施方案 篇六

吕梁市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办车家湾明德小学于2006年10月投入使用后,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推进素质教育,我校绿化美化公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搞,学校面积10060平方米,可绿化1865平方米,占学校面积的18.5%,现已绿化面积1750平方米,有松柏等各树种168棵,花草面积1280平方米,完成了初期的绿化工程。

一、今年度绿化公园化工作项目

我校在今年继续抓好校园绿化公园化建设,扩大绿化面积,使校园在面积不断美化,完成如下项目:

1、搞好已完成的1865平方米的绿化工程,包括栽树、养护等。

2、新植松柏常青树,新种植三块草坪,面积约240多平方米。

3、师生共同栽培盆花150盆以上,平均每班20盆。

4、教育师生爱护花草树木,抓好环境卫生及校园净化工作。

二、未来计划

在今年度完成以上绿化公园化项目的基础上,我校未来计划如下:

1、在东西南北围墙内间植各种树木,树间植草皮。

2、切实作好所有校园维护工作,保持好学校绿化、公园化成果,并不断提高绿化、公园化水平。

3、师生栽培的盆花达到每人一盆,使校园、教室成为花的世界。

4、劳动校园文化建设,力争使每一块墙壁、每一棵树、每一株花、每一根草、每一个园地都会说话、会教育人。

5、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不断扩大校园绿化的面积,进一步美化校园。

我们一定要努力把校园建成适合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学习的乐园,幽雅美丽的公园,温馨和谐的家园。

7.公园绿化养护实施方案 篇七

“节约型园林”这一理念最早是在2006年提出的, 是我国针对当前资源短缺的形势提出的新要求, 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指“以最少的地、最少的水、最少的钱、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园林绿化模式”[1]。

在园林建设中我们常遵循“三分种、七分养”的原则, 由此可见后期的养护比园林建设更为重要, 而在城市公园中这“七分养”表现的尤为突出。城市公园绿化养护有别于其他形式的绿化养护, 需要更精细、更专业的养护管理来营造出观赏性和艺术性兼备的植物景观群落, 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作为保障。但目前许多城市用于公园后期养护管理的财政资金缺口很大, 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无力养管, 任凭植物随意生长, 市民怨声载道。因而全面推进节约型园林技术广泛应用于公园日常养护已是迫在眉睫。

1 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

城市公园的绿化养护管理是一项多学科知识融合的管理技术, 需要专业的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去开展此项工作, 而并非简单的重复性劳动。管理者需根据园林部门制定养护管理标准, 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年、季、月养护计划, 并以此进行量化合理计算出所需的人力、物资和机械费用成本, 做到养护费用总量控制。

有了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作为指导, 绿化养管工作就有了明确的养护目标和具体实施步骤, 这能增强养护工作的主动性, 减少工作失误。通过整体统筹的有计划管理可高效合理使用有限的资金,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计划是很重要的。

2 营建节约型园林养护工作的技术措施

以太原市为例, 截止2010年年底全市共建成各类公园139处, 其中仅2处为收费性公园, 其余全部免费开放, 日常养护费用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随着人力资源成本逐渐提高, 园林绿化的养护成本也将越来越高, 因此在园林绿化日常的养护管理和维护中运用节约型养护技术, 减少成本投入, 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环节之一。

2.1 大力提倡节水型园林

伴随着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公园建设的高速发展, 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 园林用水量也呈现出倍增需求。由于目前大多数城市园林用水水源主要采用自来水, 且没有合理使用, 造成城市用水紧张, 居民生活用水无法保障, 这种现象在北方缺水城市尤为凸显。要可持续地发展园林绿化事业, 就必须解决绿地面积增长与用水紧张这一矛盾, 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用水模式, 大力推进和落实节水型园林建设。

开展节水型园林建设最重要的手段是提高园林用水的利用率, 通常采用的方法为:1) 开源, 采用利用城市中水和收集天然降水这两条途径, 逐步代替自来水水源, 缓解城市用水紧张。2) 节流, 改变现有的浇灌方式, 应用喷灌、滴灌技术以及自动化的灌溉系统。3) 将“海绵城市”和“集雨型绿地”理念纳入到公园建设中。

2.2 及时调整绿化种植模式

目前, 城市公园绿化无论在设计还是在种植模式上都提倡以复层式群落为主, 大乔木、小乔木、花灌木、地被、草坪共同构成复层式植物群落。然而在一些地方的园林绿化中为了见效快, 大量使用了大树和高密度栽植花冠木、绿篱, 大密度的种植在加大了植物种间竞争的同时也造成病虫害滋生;在一些严重缺水城市的园林绿化中大量采用了疏林草地的种植形式, 导致整体生态效益不高;还有些地方单纯的为了达到复层式植物群落, 也不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 大量种植了许多不适应本地气候的植物, 冬季需投入大量的防冻物资来越冬;这些不合理的种植模式都将加大后期的养管成本, 这也是和节约型园林建设相背离的。

因此, 在后期的养护管理中应及时对种植模式进行调整, 按照乔木、灌木、地被植物1∶6∶20的比例进行补种, 优先选择利用乡土植物。另外, 在树荫郁闭的大树下可选择种植鸢尾、玉簪等耐阴植物, 在浇水不便利的区域可选择种植景天、麦冬、扶芳藤等植物, 逐年替换草坪的使用量。这样不但增加了植物景观的多样性, 又大量节省了养护成本。

2.3 构建科学的园林植物综合防治体系

1) 大力加强城市公园病虫害监测预报。园林植物保护中“防”重于“治”, 做好有害生物和病虫害检测预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各公园应设立专职的植保员, 负责检测本公园内的有害生物及病虫害发生、发展的动态, 及时制定合理防治方案。要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合理防控病虫害发生。这样既可避免病虫害大爆发给公园带来景观破坏, 又可有效节约病虫害防治所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另外, 发现公园绿地有有害生物发生的异常情况, 及时向园林植物保护机构报告, 必要时进行全市范围内的联合防御、防控措施。

2) 注重日常养管中的园林技术防治。园林技术防治是利用园林栽培技术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即通过选用无病虫种苗及繁殖材料、合理的栽培措施、合理配施肥料、合理浇水、修剪、除草等基本养护技术手段, 营造一个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的优良环境, 提高植物的生长势、抗性, 从而抵御病虫害的危害。园林技术防治措施操作简单容易实施, 与园林植物日常养护过程相吻合, 因而无需额外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防治病虫害, 可有效降低养护成本提高效益。

3) 结合物理防治、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大力推进生物防治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按照园林植物保护机构发布的病虫害预测预报, 在日常养护中利用简单的工具以及物理因素 (如光、温度、热能、放射能等) 来防治害虫, 其方式投入成本低、操作简单、效果明显, 是应对突发病虫害的最有效的应急措施。化学防治应掌握最佳的防治时间, 在园林植物春季发芽前 (北方地区每年的3月份) , 喷施多菌灵、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能起到最佳的防御效果。化学防治时应交替使用不同的药剂来提高防治效果, 防止使用同一种农药使防治对象产生抗药性。在农药混用时, 要选用作用机理不同并具有增效作用的药剂合理混配。生物防治法不仅可以改变生物种群的组成成分, 而且能直接消灭大量的病虫;对人、畜、植物安全, 不杀伤天敌, 不污染环境, 不会引起害虫的再次猖獗和形成抗药性, 对害虫有长期的抑制作用, 且防治成本低, 是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发展方向[2]。害虫的生物防治主要是保护和利用当地自然天敌资源, 创造适合天敌生长、繁殖的环境条件。如在园林复层式植物群落中种植一些蜜源植物和鸟食植物可引来有益生物, 并加以保护促进公园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4 利用循环再利用理论, 实现节约型城市公园养护管理

所谓循环再利用理论是指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换理论为基础, 通过构建园林绿化由生产者到消费者最后到分解者的完整生物链[3]。使城市公园产生的废弃物通过人工处理变为再生资源, 又回归到城市公园中成为资源反复循环利用, 形成公园物质仿生循环系统。

例如, 太原市园林局近年来实施的树枝、树叶可再生利用工程, 即把全市修剪产生的树枝树叶统一收集到指定地点, 通过机械粉碎、高温灭菌、堆放腐熟后作为有机肥又使用到公园建设和养护中, 不仅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又节约了养护成本, 同时也减轻了城市公园垃圾的产生, 起到了很好的生态效益。

3 结语

在城市公园绿化养护中实施节约型园林建设, 是符合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城市公园管理者需结合自身特点, 在养护管理中不断学习、总结、推广新的节约型养管技术, 推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分析了节约型园林的理念, 对城市公园绿化养护管理中节约型园林建设的措施进行了研究, 主要提出了倡导节水型园林、调整绿化种植模式、加强病虫害监控、注重养护管理等策略, 以顺应节约型社会的发展建设。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植物,城市,养护

参考文献

[1]苑金玲, 付振科.辽阳县城市道路建设与发展对策[J].吉林林业科技, 2012 (2) :40-41.

[2]李爱民.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2 (2) :30-31.

[3]聂磊.关于建设节约型园林技术体系的研究[J].广东园林, 2007 (4) :25-26.

8.公园绿化养护实施方案 篇八

关键词:现代农业 观光 绿化公园 建设

观光农业是近年来随着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生态示范、生产创收、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它是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农业为依托,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环境美学的方法,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把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观光休闲结合,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农村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劳作、休闲、体验等,是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因此,观光农业园已经成为近年来一个新的旅游热点[1]。

1.观光农业的基本特征

1.1功能齐全、双重效益

生态农业旅游为旅游者提供了一定的乡村空间,旅游者在景区内观光、休闲、参与娱乐、品尝美食,甚至亲自劳作,既增长知识、亲近自然,又陶冶情操。园区内还可举办节日庆典活动,加强游客之间感情交流,传播信息,增进友谊,缩小差距。企业和农民则通过销售产品,提供食宿服务和劳务以增加收入。

1.2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观光农业的建设严格按照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要求进行生产,只允许在有害物质残留规定标准范围内适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其产品为无公害的、安全的、营养的绿色保健食品,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环境优美,生物多样性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植被覆盖率也大大高于一般农区[2]。

1.3回归自然、身心享受

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污染的加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的精神日趋紧张,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真正的放松和享受。生态农业旅游满足了城乡居民的这一要求,它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通过合理规划布局,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把农业中(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具有旅游资源部分的功能进行整合发掘和利用,使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个性化需求。

1.4科技特色、高效农业

生态农业旅游具有高科技特色,它是“三高”农业的具体体现,尤其在一些大型观光农业科技园区,大片土地通过平整与规划,用先进农业技术进行开发。由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来管理,形成具有相当规模、各具特色的农业整体,成为具有较高的先进农业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新型农业。这种农业无论在优质品种、栽培管理技术还是在农业生产工艺、景观外形外貌等方面都是棋高一筹,是一般大田农业区无法比拟的,游客在这样的环境中游览,不仅赏心悦目,还能学到科技知识,产生深刻印象。

2.观光农业景观规划方法

2.1深入分析,巧妙立意

规划设计过程的首要环节就是主题的确定。正如园林古谚所云“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立意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规划设计内容的质量除了应具备可行性与适宜性以外,土题创意还应具有专属性和独特性,适宜、可行是前提,而专属、独特是必需,换言之,土题一定是适宜项目区开展的,同时,又一定是项日区所专有的,所独具的。规划设计的土题应是在充分分析项目区的察赋特征、合理利用项目区的资源条件、深入挖掘项目区的特有潜质的基础上得出与确定的。主题确定后并本着“适宜、可行、专属、独特”的原则,具体景观内容的规划设计也就易于开展了。

2.2多学科论证,多元化思考

观光生态农业园的景观规划设计是涉及多种学科理论、面对多元设计对象、解决多项问题的系统过程。设计师应从景观设计学、美学、农学、园艺学、生态学、旅游学等多种学科的角度来审视和思考,综合分析各种设计对象,系统地给出多项问题的解决方法,最大化的实现多种效益。不能单单只从某个学科、某个角度出发,孤立、片面地看待问题,不能只强调某一项功能而忽略了其他功能,只实现了一种效益而舍弃了其他效益。

创造“形”“意“,统一的景观内容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以项目区的历史、文化等地域性特征,项目区的独有性资源条件等为基础,对所要布置或营造的景观环节与景观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与研究,深入挖掘各个景观环节与景观内容的内在特征、渊源察赋、相互联系和深层涵义,从本质出发,进而到表象,营造出内涵与形式兼备而统一的景观。

2.3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景观游览体系

观光生态农业园的景观内容、游览项目应以农业观光、田园体验为主导,并以此为基础和摹本,加以丰富,形成多样化、立体化的景观游览体系,绝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和某一项活动。例如,自古以来,田园生活便与自然情像密不可分,正如古诗所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因借和利用自然风景、风光,设计游览项目,这对于单纯的农业观光和农业旅游是有益的丰富与补充。此外,对于农业观光、农业旅游项目而言,也不能墨守于老套路与旧形式,应该打开思路,广泛想象,创造出多样而富于趣味性的游览项目,在统一的基调和背景下,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景观游览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2.4塑造风格统一、形式和谐的整体景观风貌

观光生态农业园的景观风格应该以田园风光、自然风景为基调,形式自然、质朴、简洁、秀美,整体景观风貌应和谐、统一。各个景观元素、各种景观形式都应符合总体的景观风格要求,对景观元素的运用要精于取舍,对景观形式的塑造要逐一思酌。如古语所云“欲驾骇骥,必先悉之”,在接受设计任务后,设计师应充分认识项目区的自然风景、风光、深入了解项目区的民风民俗与田园生活、深刻理解项目区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样,才会对其景观形式有更深层次的把握,才会有的放矢的塑造景观形象。

3.结语

观光农业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发展既有特色又在经营上有所收获的观光农业园必须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把握好观光农业园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并理性投资和建设,如此才能在良性的轨道上稳步发展,才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文爱平,俞文正.休闲农业的功能及发展前景[J].青海农林科技,2001(4):189-191.

9.湿地公园实施方案 篇九

二零零一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要........................................1.1 项目概述...........................................1.2 实施依据和原则......................................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2.2 项目建设必要性......................................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3.1 自然地理条件........................................3.2 生物多样性资源条件..................................3.3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3.4 问题和威胁..........................................3.5 总体评价............................................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4.1 指导思想............................................4.2 建设原则............................................4.3 建设目标............................................4.4 项目总体布局........................................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5.1湿地生态监测监控....................................5.2 湿地生态恢复........................................5.3物种保护„„„„„„„„„„„„„„„„„„„„„„„

第六章 资金来源及实施计划...............................6.1 资金来源 „„„„„„„„„„„„„„„„„„„„„„ 6.2 资金使用内容„„„„„„„„„„„„„„„„„„ „„ 6.1 资金使用范围„„„„„„„„„„„„„„„„ „„„„ 6.1 资金使用进度„„„„„„„„„„„„„„„ „„„„„

第七章 项目组织保障....................................7.1 组织管理机构........................................7.2 项目管理............................................7.3 资金管理............................................7.4信息管理............................................7.5政策保障............................................第八章 效益评价.........................................8.1 生态效益............................................8.2 社会效益............................................8.3 经济效益............................................8.4 总体评价............................................xxx湿地分布图„„„„„„„„„„„„„„„„„„„„„„

湿地恢复示范点图„„„„„„„„„„„„„„„„„„„„„

第一章 项目概要 1.1 项目概述 *********湖湿地公园属于湖泊湿地类型,位于***区西南部,东与*山接壤,南与南泥湾隔河相望,面积40平方公里,隶属于我国由镇级升格为享有县级管理权限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市***区集镇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是新安江流域中游最大的生态湿地公园。

本项目属于***市2001年湿地保护补助资金项目。项目实施单位为藏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市***区**实验区内,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湖景区。在**县城西南17公里处,距**镇3.4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6°31′—116°40′,北纬32°30′—32°32′之间。

项目总投资638.85万元,申请国家补助资金400万元,地方配套及项目单位自筹238.85万元。

项目建设期一年,自2001年年4月-2100年4月。1.2 项目实施内容

1.2.1 湿地恢复工程建设 1.2.1.1*********湖湖泊内植被恢复:包括*********湖挺水植被恢复工程建设,面积40hm;浮叶植被恢复工程建设, 面积40hm;沉水植被恢复工程建设,20hm。1.2.1.2*********湖湖泊内渔网撤除:为保障*********湖水系贯通,在建设期内对*********湖周边各河汊区域内现有养鱼的围网栏约10km进行拆除,面积3000亩。1.2.1.3*********湖湖泊周边坡地植被恢复:在湖区四周岸边60 hm坡地进行植被恢复达到湖泊周边坡地绿化、水保、观赏的目的。1.2.1.4河口-湖泊湿地植被恢复示范:在*********湖湖区东南部的荷花淀进行水生植被恢复示范,面积50 hm。

22222 1.2.1.5水禽栖息地恢复示范:在*********湖芦苇荡进行水禽栖息地恢复示范,面积100 hm。

1.2.2 湿地动植物保护建设 1.2.2.1湿地植物繁育:对*********湖的荷花、芦苇、芡实、野菱等水生植物进行繁育;保护*********湖水生经济植物。1.2.2.2物种标识:实施生物标本制作,制作*********湖水生动植物标本200件。1.2.2.3湿地动物救护:购置相应的救护设施、对湿地动物实施救护,保护*********湖湿地的野生动物。

1.2.3监测、监控设施维护 1.2.3.1基础设施维护:对藏西*********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管护站、码头设施进行维护、修复巡护道路,建设瞭望塔、界碑、界桩设置等基础设施,利于对*********湖湿地的监测、监控。

1.2.3.2科研监测设备:购置高倍望远镜、双筒望远镜、标本保管设备、打印机、复印机、水文、水质质量监测等*********湖湿地科研监测的必备设备。1.2.3.3宣教设施:购置标本陈列设备、多媒体展示设备、信息栏、大型宣传牌匾、宣传资料等宣教设施,加大*********湖湿地保护的宣教力度,提高宣教效果。1.2.3.4管护科普:根据藏西*********湖国家湿地公园对*********湖湿地的保护需求,需要聘用有能力的临时管护人员加强对*********湖湿地恢复和保护,并对*********湖湿地的管理人员进行能力培训,进行专业技术培训100人次、行政管理能力培训30人次和对外交流考察访问20人次。

通过实施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和保护管理能力建设,提高*********湖湿地的保护、管理、监测、科研和宣教能力。1.3 建设期限

2篇二:山东高唐湿地公园监测方案 xx湿地公园水质在线监测系

统建设方案

项目单位: xx市湿地公园管理处

项目类型: 水质在线监测

二0一二年八月

目 录 1.方案概述..............................................................................3 2.设计依据..............................................................................3 3.设计原则..............................................................................3 3.1.技术先进性.............................................................................................................................................3 3.2.运行可靠性.............................................................................................................................................3 3.3.技术开放性.............................................................................................................................................3 3.4.系统经济性.............................................................................................................................................4 3.5.维护便捷性.............................................................................................................................................4 4.系统实现目标..........................................................................4 4.1.现场概况.................................................................................................................................................4 4.2.监控点位选择.........................................................................................................................................4 4.3.监测站房建设.........................................................................................................................................6 5.在线监控方案..........................................................................7 5.1.水质在线监测系统.................................................................................................................................7 5.2.本地监控中心.........................................................................................................................................8 5.3.系统功能.................................................................................................................................................8 5.4.方案要求.................................................................................................................................................9 6.设备配置.............................................................................10 7.在线监控系统报价.....................................................................10 8.系统中主要监测设备简介...............................................................12 9.现场施工.............................................................................16 9.1.监测子站房室内要求....................................................................................................................16 9.2.安装.....................................................................................................................................................16 9.3.配套设施............................................................................................................................................17 9.4.现场管道施工.......................................................................................................................................17 9.5.施工步骤...............................................................................................................................................17 10.售后服务及承诺.......................................................................18 1.方案概述

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经济价值,而水体又是湿地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湿地的水体质量,湿地水质在线监测成为湿地科学管理一

种重要手段。xx湿地公园水质在线监测项目,是xx湿地公园工程项目的配套工程,该工程要求完成对园内水面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并对其进行存储,汇总,报表生成,各参数超标报警等功能,实时显示当前水质情况,进行水质评价。2.设计依据

系统设计以国家标准和xx市对在线监控的要求为依据,在现场勘查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现场监控实施方案。

系统遵循国家标准如下: 《湿地公园建设规范》 ly/t 1755-2008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规定》gb/t 12997-91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gb/t 12998-91 《水污染源与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hj/t 353-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354-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hj/t355-200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hj/t356-2007 《污染源与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104-2003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 20509-2000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212-2005 3.设计原则 3.1.技术先进性

系统设计基于目前最新的环保技术要求和标准,充分采用了现有的高新技术设备,确保了系统投资取得最佳效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2.运行可靠性

平台设计尽量以简单实用为原则,并采用成熟技术和保持适度冗余,以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3.3.技术开放性

系统具有灵活的结构和良好的开放性,兼容国家环保行业公布的数据协议,对信息化管理软

件和现场智能设备提供良好的通讯兼容。3.4.系统经济性

系统采用了高品质的核心分析设备和稳定的外围传输控制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证系统品质的同时,亦保证了系统具备较高的性价比。3.5.维护便捷性

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极大的方便了后期设备保养和维护。4.系统实现目标

湿地公园水质监测方案基于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水体环境的监测数据,以及对闸门的远程控制。4.1.现场概况 4.2.监控点位选择

在湿地开展水质及水生生物调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湖泊(水库)采样垂线和采样点布设的要求进行采样垂线与采样点布设,共设置6个监测点(表1-1),依次命名为w1,w2„w6。表1-1水质监测点布设表

各样点监测指标包括:化学需氧量(codmn)、总氮(tn)、氨氮(nh4-n)、总磷(tp)。篇三:湿地公园方案设计

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方案设计

第一部分 项目背景

沙河属淮河流域,是典型的河流湿地。漯河市政府对沙河生态保护和建设十分重视,希望以沙河湿地公园建设为契机,保护和恢复漯河湿地,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推进漯河“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

第二部分 项目解读

一、场地概况

漯河市沙河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境内,规划范围包括舞阳县、郾城区和源汇区境内沙河主河道,以及泥河洼滞洪区的导流河及周边区域。经由公园的沙河主河道长16.97公里。设计总面积651.33公顷,湿地面积449.90公顷,湿地率69.07%。

二、场地分析

1、区位分析:公园位于漯河市西部,距市区不足10公里。湿地公园的建成将与东部的北舞渡历史文化景观区,西部的凤凰岛生态度假区及市区内的沙澧河景观带形成互补,共同构成漯河沿沙河滨水旅游景观体系和城市重要水域景观轴。

2、交通状况:濒临市区,交通便利。s241是通往公园的主要通道,也将公园分成南北两部分。

3、水文、水利:沙河上游建有白龟山水库和燕山水库,对沙河水文具有调节作用。沙河主河道水位随季节变化,平水期水位60.5m、枯水期水位59.5m,20年一遇水位67.4m。导流渠一侧有进

洪闸和退水闸的调节,基本可保证稳定的水位,两侧分布较多鱼塘,部分干枯。

4、周边环境:周边村庄分布众多,中心区域村庄将公园分成南北两部分。园区南侧为大面积滞洪区。

5、植被现状:以农田、果林和防护林为主,品种单一。其中杨树、山楂及野生蛇莓等可做为资源利用。

三、设计需解决的问题

?(1)湿地公园如何建,特色如何体现,如何寻找生态

保护与经济利益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是设计思考的主要问题; ?(2)公园被s241和村庄分为两处带状区域,两处区域

如何联系、省道和村庄污染如何解决是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3)公园紧邻村庄和农田,区内道路、简易桥梁众多,地块破碎,给园区的运营和管理带来了难题,如何缝合使区域融合也是设计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4)湿地恢复与重建,植被群落的构建,水土流失和

护岸坍塌控制是设计首要解决的问题。

(四)对总体规划的认识

? 总规符合国家湿地公园规划规范,本次方案设计宜坚持

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技术线路,对总规进行完善、提升和深化。? 受征地影响,总规未能将大堤内侧地块完全纳入其中进

行统一规划。为便于管理,建议中远期将大堤内侧用地及外侧50m范围内用地纳入湿地公园范围。

? 总规中沙河沿岸设置人文景点和旅游活动较多,对沙河

湿地生态保护造成一定影响,方案设计稍加调整,沙河两侧用地以生态恢复、自然景观构建和雨洪安全管理为主。

(五)案例分析

1、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内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西溪湿地公园在湿地景观形态营造、文脉延续、适度开发与生态优先的关系处理上值得借鉴。

2、香港湿地公园: 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一个国际级的旅游景点,并为毗邻的市镇居民提供康乐设施。香港湿地公园在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湿地景观形态构建,雨水收集和建筑节能等新技术运用方面具有借鉴意义。

(六)发展策略

通过对项目的解读,提出六大发展策略:区域协调发展策略、空间发展策略、生态安全策略、湿地保护与恢复策略、旅游发展策略和分期建设战略

第三部分、设计总则

一、设计依据

二、设计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方案设计阶段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利于操作、区域协调、突出特色的原则。

三、设计理念

坚持生态、环保、可持续、和谐、科技和创新的理念

四、设计主题

? 还原、回归、循环、原真

五、设计定位和目标

通过对园区水系和交通的梳理,生态恢复和重建,融入休

闲旅游服务功能,建成一处集科普宣教、生态保育、游览观 光、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国内一流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近期达到国家级湿地公园的基本要求;中期达到国家4a级旅

游景区标准;远期建成一处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的国家5a级

旅游景区。

六、设计特色

围绕湿地和水做文章,从湿地生态、湿地旅游、湿地景观三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彰显特色。

第四部分 总体设计

一、功能分区

依据总体规划和场地实际情况,将漯河沙河国家湿地公园分为管理服务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生态保育区和湿地交流区五个功能区。

生态保育区:是湿地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域,维持区内原有湿地自然风貌、恢复部分湿地退化区域,营造野生动植物乐园。

科普宣教区:通过水系的梳理,湿地景观的营造,湿地净化展示及湿地科普宣教中心展示等内容展示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对游客进行科普宣教。

合理利用区: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前提下适度开展湿地生态旅游。管理服务区:分为东西两处,满足交通集散和管理服务功能。东入口管理区位于园区东部沙河与导流渠交汇处,与省道241相接。省道241在入口处分流为旅游和过境专线,两侧设置管理中心和科技展馆,通过天桥将两侧连为一体,形成无障碍交通体系,同时形成入口标志性景观,在管理中心附近设林荫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

西入口管理区位于园区西部马湾进洪闸附近,省道241东侧,规划管理中心、访客中心等服务建筑,结合沙河导流渠水系形成游船码头,南部设林荫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整理导流渠水系,形成群岛,使游客在入口处感受到湿地公园的特色景观。

湿地交流区位于导流渠下游,是园区相对独立的一处空间,在此设立湿地交流中心,为湿地科研提供交流场所。

二、景观结构和布局

为便于公园运营管理和游线组织,形成两区六园十景的景观结构 二区:以沙河主河道为主轴的湿地生态区,静态观赏和生态保育为主,恢复湿地形态,形成自然、宁静的湿地景观氛围,提供鸟类等生物栖息地。篇四:创建星级公园活动实施方案

水神堂湿地公园

创建星级公园活动实施方案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土、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根据我省开展城市(县城)星级公园创建活动的有关要求和星级公园具体标准及考核办法,结合水神堂湿地公园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水神堂湿地公园创建星级公园实施方案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水神堂景区位于广灵县城南,景区与县城仅一门之隔。位列五大景区之首,总面积7500亩,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是湿地生态旅游园的中心区。列为中国名泉之一的水神堂壶泉,是由壶山周围万斛珠玑的群泉随地而涌成湖,水质纯净,为天然矿泉水,流量为每米0.55立方米。群泉湖水环绕中央兀立一山,名壶山,壶山之上建有水神堂,又名丰水祠。水神堂始建于北魏时期,现存殿宇为明、清建筑。这里林、山、水、寺融为一体,体现了典雅的明清建筑风格,寺内存有明清时期大量壁画,反映当时广灵县的生活状况,被当时人誉为“广灵的清明上河图”。风景区内有一座六角七层实心阁楼式砖塔,还有圣母殿、观音殿、老君殿、文昌阁、钟鼓楼等,整体建筑紧凑朴雅,小巧玲珑。

风景区水域辽阔,林茂地绿。壶山及灵应塔以西与之相隔1km的玉福山烈士陵园纪念塔遥相呼应。壶泉、百步泉、丰水湖、下河湾湖、枕头河湖五个大小湖泊由典型的自然生态湿地相连,鱼类、鸟类、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自然形成了塞外江南水乡风格和特色。

公园现有在职管理人员xx人,护卫xx人,绿地面平方 xx米,水域面积xx平方米,建筑、园路、广场硬化面积xx平方米。园内种植了新疆杨、垂柳、侧松、油松、香花槐、山杏、榆树、刺槐、松柏、水蜡、锦天、丁香、榆叶梅、金银木、红叶小檗,文冠里等各种植物xx种。其中乔木18256株,灌木13622丛,色带6023平方米,地被xxx平方米。绿化率达到xx%。从人性化管理出发,设置了导游图等各类标示牌xx个,摆设了健身器材xx套,垃圾桶xx个,修建了xx平方米的停车场,公园内基础设施健全、卫生整洁、安全有序,为广灵县及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综上所述,水神堂公园已经具备了创建星级公园的基本

条件。

二、创建星级公园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和依据。

1、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人们追求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走进大自然,亲近自然逐渐成为时尚,水神堂湿地公园以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2006年05月25日,水神堂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创建星级公园既能更好发挥湿地公园对广灵县及周边的生态作用,又能更加促进水神堂湿地公园内文化古迹的保护管理,也对我市打造“文化名城、旅游名都、生态名邑、经济强市”起到积极的作用。

2、指导思想

根据水神堂湿地公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生态特征,以美化县城人文景观,改善整个县城的环境质量,丰富公园休闲内容等方面出发,该公园的性质定位为以湿地生态系统为核心,以公园内人文历史景观为特色,打造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湿地生态公园。

3、依据

(1)《公园设计规范》

(2)《山西省城市公园建设与管理指导标准》

(3)《山西省城市(县城)星级公园标准》

(4)《山西省城市(县级)星级公园申报与考核办法》

(5)水神堂湿地公园现状

三、目标任务

1、对照我省星级公园要求,健全图纸、文字资料档案。

2、完善各种基础设施并进行标准化管理,提高园内的人文古建筑维护保养水平。

3、加强园区绿化美化建设,创一流绿地养护水平。

4、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公园服务水平。

5、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扩大湿地面积,使园区的生物多样化得到保护和提高。

6、搞好公园园容卫生,保持园区整洁美观。

7、加强公园安全保卫,保障园区有良好的治安环境。

四、创建标准

(一)档案管理

1、图纸资料档案:

(1)公园总平面图;(2)公园功能分区图;(3)绿化种植图;(4)市政管线图;(5)公共设施配套图;(6)公园建筑主要图纸;(7)公园各景点主要图纸。

2、文字资料档案:

(1)公园规划设计说明书;(2)公园文化特色说明(包括园艺特色、建筑特色);(3)公园园史及有关资料和照片;

(4)园内乔木和大型灌木分类普查登记资料;(5)公园建筑清单;(6)公园变更情况资料(包括土地占借、绿地改造、建筑物新增和拆除,地下管线敷设等)。

(二)基础设施管理标准

1、园林建筑(包括亭、台、楼、阁、廊、轩、馆、大门、围墙门窗等)保持外观完好,整洁美观;出现残损及时修复和处理。书画、匾额、楹联、雕刻等艺术品要登记造册。

2、道路、平台、步级、路沿、护栏平整完好,损坏及时修补,无道路坑洼、步级缺损、护栏倒伏等现象。

3、园内指示牌、导游图、公园简介、游园须知、动植物介绍牌制作规范、整洁美观。

4、院椅、园灯、垃圾箱、宣传栏和室内装饰物品等完好无损,功能齐全,外观整洁。

5、园内水电设施、管线铺设符合水电技术安全规范

6、园内公共厕所位置合理,造型、色彩与环境协调,有引导标识和无障碍设施;冲水、通风设备完好;化粪池密封,并设排水管,符合技术规范。

7、园内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制作规范,位置醒目,整洁完好。

(三)绿化美化建设

1、按照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植物种植设计,实施植物栽植、调整和养护,园林景观达到和保持最佳状态。

2、有全年养护技术措施和植物调整充实计划;有公园主要景点、景区以及节日花坛布置设计图和用花计划。

3、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达到98%以上。

4、乔木、灌木、花卉、藤本、攀援、地被、草坪等园篇五:湿地公园设计方案 1.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生态园湿地公园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湿地公园

建设规模:受污染河水处理量30000m3/d 建设总用地面积:68万m2(其中集中净化区18.5万m2)工程服务期限:20年 1.2编制依据(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l8918—2002);(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中华人民共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1996.5.15;(4)《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5)《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2001]77号);(6)选址区域1/1000地形图; 1.3编制原则与编制范围 1.3.1编制原则

优化处理工艺方案对其投资和运行管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必须从整体优化的角度考虑,结合当地的客观条件、河水性质及处理水的用途及相应水质要求,进行多方案比选,提出最佳的处理方案,遵守如下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及 标准;(2)工程设计注重本工程实际运行的灵活性和抗冲击性,提高其对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3)作为环保工程,设计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噪音、臭气、固体废弃物等;

(4)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选择性能优良的处理设备;

(5)选择先进、成熟、节能的处理工艺;(6)节约用地,尽量不占用城市建设用地,充分考虑绿化;(7)尽量采用节能材料;(8)建筑风格简洁明快,美观大方,与厂区周围环境一致和统一。1.3.2编制范围

本方案编制范围为东莞生态园下沙湿地公园,本湿地公园主要引东引河的部分河水,对其进行处理后作为南畲朗景观排洪渠生态补水,为南畲朗下游段提供洁清水源和促进水体流动作用,具体设计内容如下:

(1)湿地前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和混凝沉淀池设计;(2)湿地处理系统,包括湿地进配水系统和底部汇水系统设计;(3)污泥处理系统设计;(4)景观系统;

(5)配套的道路、供水、供电和管理用房等设施的设计 1.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下沙湿地公园的建设是生态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东莞生态园现状是东莞的涝区,遇特大暴雨防洪压力大,且园区内水系污染严重,水系的现状与生态园的开发建设存在的巨大的矛盾,可以说“水’’是制约生态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水”必须要治,将生态园丰富的水系利用好,形成具有特色的水系,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使“水“成为促进生态园快速发展的因素。燕岭湿地15万吨尾水深度处理后排入南畲朗排洪区西北端,补水口流至东部,流程约8公里长,沿程难免会有一定的面源污染,同时枯水期排洪渠需补水量大,为了保证南畲朗排渠南段水体的水质及排洪渠的水位要求,需从东引河引水,但东引河水水质较差,无法满足排洪渠水体功能。下沙湿地公园的垂直流湿地主要作用是处理引入的东引河水,经集中强化处理后出水作为南畲朗渠景观用水补充,保证水系水位,并加强水体流动,改善水体水质,形成良好的水生态系统。下沙湿地公园的表面流景观湿地是生态园东部区域生态景观的亮点,同时具有进一步净化水质作用。因而,下沙湿地工程建设势在必行。(2)下沙湿地公园是周边镇区发展的需要

东莞生态园位于东莞市北部,东江中下游南岸,东邻东莞石排、企石镇,西邻茶山、寮步镇,南邻横沥、东坑镇,北临东江、与石龙岛隔江相望。周边镇区的雨污水部分排入生态园。生态园的水系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周边镇区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建设下沙湿地公园,可以改善周边镇区生态环境,进而统筹和集约六镇镇区各种发展资

源,实现土地的高效和高质的利用,促进周边镇区发展。(3)人工湿地污水资源化利用是东莞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东莞生态园下沙湿地公园应该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生态文明,遵循“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指导下的新型的、深度城市化发展模式的示范计划(项目)。实现东莞市污水“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建设东莞市“第三代新城”的需要,对东莞市各镇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具有示范和指导意义。通过湿地公园建设可以改善生态园及周边镇区生态环境,进而提升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为东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 2.处理规模与目标 2.1处理规模

本湿地公园的建设主要目的是集湿地污水资源化利用与生态景观建设为一体的示范性公园。由于东引河的进水水质较差,需进行强化前处理。下沙湿地公园规划用地68公顷,由污水一级处理系统(占地3.5公顷)、垂直流人工湿地(占地15.0公顷)、表面流人工湿地(占地50.3公顷)组成。结合投资、规划用地面积的大小、出水指标的要求及示范作用等多因素考虑,确定本工程污水资源化处理规模为30000m3/d,处理后作为南畲朗景观用水的补水。2.2进出水设计指标 由于东引河流域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都纳入了东引河,造成了东引河的严重污染。水质检测结果见表2-1。

表2—1东莞东引河河水水质指标

从上表可以看出,东引河水质已经严重受污染,氨氮和总磷很高,水质指标数值只比城市生活污水略好一些。

上一篇:楚雄州执法监察考核实施方案(2010年)下一篇: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