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管理作业小抄

2024-08-11

企业信息管理作业小抄(共8篇)

1.企业信息管理作业小抄 篇一

一. 管理

1.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为满足社会需要和获取盈利而从事产品生产与提供服务的经理组织。类型:(资产所有制)国有,集体,私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财产组织形式):独资,合伙和公司企业;(股东责任):有限责任,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经济)①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满足某种效用②提供就业,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获得收入③提供税收;(社会)④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及其他社会生活有特殊作用和影响。

2.经济全球化含义: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自己技术的广泛快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推动者:跨国公司(最早出现于16世纪,成长于19世纪70年代以后,成为世界经济国际化和全球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手段(战略):①产品出口战略②契约协议战略③对外直接投资战略④国际战略联盟 3.信息化方式: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

4.管理含义:是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源去实现组织目标的实践活动。

主体:是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履行各种管理职能的人,她们被授予在特定组织的正式权力,正式权力带来相应的地位,角色定位,待遇和人际关系管理者类型:(层级)高层管理者,中层和基层管理者技能:技术,人际和概念职能

管理对象:人,财,物,信息等生产要素。

5.企业管理方法:精益生产,平衡计分卡,360度反馈,德尔菲法

精益生产:思想:旨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特征: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同一条流水线可以生产不同产品,适时供应,多技能和具有团队精神的劳动力,对生产过程不断改进的动力与能力。(丰田汽车公司)

平衡计分卡: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

德尔菲法:(流程)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稳定的意见。6.古典管理理论: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7.霍桑实验验证了:①人是社会人②企业中不但存在着正式组织,而且存在着非正式组织③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需要(由低到高)双因素理论:即指保健因素(企业政策等)和激励因素(得到他人认可)

X(人生来懒惰)-Y(人天生勤奋)理论是关于人本性假设的观点,强调以人为中心。8.现代管理理论:数量,系统,权变管理理论,社会,决策,经验管理学派。

9.战略管理主要观点:安索夫的资源配置战略理论观点,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安德鲁斯的目标战略理论观点。

学习型组织五技能: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改变心智模式,自我超越,系统思考BPR业务流程重组:为了飞跃性的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现代企业的主要运营基础,必须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BPR主要方法:1合并工作组,2理顺工作流程顺序,3根据同一业务在不同工作中的地位设置不同工作方式,4模糊组织界限。

二.计划与控制

1.计划作用:①使组织活动具有明显的目标导向性,②消除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③统筹安排组织工作,④减少组织活动中的管理成本,⑤建立检查和控制的标准。计划的特点:普遍性,层次性,前瞻性,经济性,可行性

2.计划的步骤①评估当前状况与回顾过去经历,②确定目标,③预测未来情况,④设计行动方案,⑤评价备选方案,⑥选择方案,⑦制订派生计划,⑧编制预算

3.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①企业的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并以此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②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使一个组织中的各级管理人员会同起来制订共同的目标,确定彼此的成果责任,并以此责任作为知道业务和衡量各自贡献的准则;③每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同时也是这个企业管理人员或工人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④管理人员和工人是靠目标来管理,由所要达到的目标为依据,进行自我指挥、自我控制,而不是由他的上级来指挥和控制;⑤企业管理人员对下级进行考核和奖惩也是依据这些分目标。4.这些活动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可能出现的重要偏差。控制的含义:控制是管理过程的一项关键职能,它负责监督和检查管理的各项活动,以保证

5.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目标,控制主体,控制对象,控制方法和手段。

6.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

7.控制的过程:①确立控制标准;②衡量工作绩效;③采取纠偏措施。

8.控制的方法:①预算控制②审计控制(外部审计,内部审计,管理审计)

预算控制含义:是组织管理控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集中体现了计划与控制的紧密联系,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在计划执行过程中使组织活动按照数量标准进行,也是为组织活动制定一种约束。

1.二.往往超过正式组织的,对于非正式组织,管理者既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采取简单的禁止或取企业如何对待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非经法定程序建立,组织与领导 是自发的人际结合,其凝聚力

缔。积极一面。为此,只能以务实的态度、聆听。领袖属于魅力型领袖,聆听是一种有效沟通方式。第三,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科学的手段、有效的方法加以管理引导,适时赞誉。第四,第一,平易近人的交流方式。第二,淡化其消极一面,发挥善于正式组织工作的关键。组织管理者要尊重他们,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权威,非正式群体成员的反应,多征求和听取他们的意见,所以做好非正式组织领袖的工作是做好非理解潜规则。由于非正式组织的 并通过他们了解组织是人际间相互沟通的一条途径,让他们成为正式组织管理的有效中介而不是对抗者。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对正式组织的补充。总之,非正式2.集权化:是指将组织的职权集中于高层管理者。

管理者很好利用非正式组织,对分权化:将组织的职权分散到中层或者一线管理者。

3.在组织规模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同层级水平成反比例关系。

减冗员来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达到使组织变得灵活敏捷,富有柔性创造性的目的。组织扁平化:通过破除公司自上而下的垂直高耸的结构,减少管理层次,增加管理幅度,裁4.横向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矩阵型

5.现代组织特征:①无边界组织②虚拟组织③网络组织④学习型组织

6.是管理者。管理者的权力主要来自组织岗位所赋予的职权,而领导者也可以通过其他权力来影领导与管理关系:领导是管理的职能之一,理论上,管理者一定是领导者;领导者就不一定响他人。管理者主要注重组织秩序的稳定工作,领导者关注组织变革与创新的战略性问题。领导是做正确的事,而管理是正确的做事。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但是两者同样重要,没有领导的管理将使组织失去前进的方向;没有管理的领导则将使组织陷入一片混乱。因此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有力的管理和强有力的领导要联合起来,才能获得很好的组织绩效。7.领导权力的来源:合法权,奖励权,惩罚权,专长权,参照权。

8.激励理论:①需求理论:ERG理论,成就需要理论;②过程型激励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强化理论。

领导理论:①领导特质理论②领导行为理论③领导权变理论④当代领导理论

领导行为理论:①领导风格:专制型,民主性,放任型;②管理方格图:(1.1贫乏型管理,5.5中庸之道型管理,9.1任务型管理,1.9乡村俱乐部型管理,9.9团队型管理)

领导权变理论: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领导连续统一体,路径-目标理论,情境领导模型。

三. 企业战略

1.战略管理含义:是指对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的全局和长远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政策,以及资源调配作出的决策和管理艺术。

2.战略层次类型:公司战略,业务经营战略,职能战略,产品战略,市场战略,技术战略。3.值链分析企业战略分析:①vcr②宏观分析(外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法律因素。微观分析(内部环境分析):企业资源基础分析,企业核心能力分析,价

4.业务发展战略核心::使企业在特定领导领域中形成竞争优势,进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战略选择方法:波士顿矩阵,麦肯锡方法

四.营销管理

1.市场:是商品买卖和交换的场所,市场营销:就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和价值,从而使整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或需要的社会和管理过程。

2.市场营销观念:①传统营销观念:生产,产品,推销观念②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社会市场营销观念营销方式演进:3.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产品策略,价格、渠道、促销策略CRM

顾客关系管理→交叉销售

4p

4.产品整体概念划分层次: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延伸产品,潜在产品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差别定价策略和心理定价策略。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分销渠道分层次:零层、一层、二层、三层渠道 促销:是营销者通过人员推销和其他推销方式,向消费者传递有关本企业及产品的各种信息,说服或吸引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5.企业营销新发展;绿色营销,关系营销,网络营销

五、生产运营管理

1、从企业内部职能部门的分工,运营管理由以下两点来定义:一是运营管理对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全面的作用和贡献。二是运营管理在其职责范围内需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日常业务上。从组织角度看,运营管理是对企业产品的制造和服务的提供及其交付所需要的直接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管理。

2、流程类型:按产品进行的流程,按加工路线进行的流程和按项目组织的生产流程。

3、选址原则:费用原则、人才聚集原则、接近用户原则、长远发展原则。选址方法:负荷距离法、因素评分法、盈亏分析法、重心法。设施布置形式:工艺导向布局、产品导向布局、混合类型布局

4、库存管理是指处于存储状态的物品,广义的库存还包括处于制造加工状态和运输状态的物品。或者说库存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现在和将来的生产或者销售而储备的资源。

库存分类方法:ABC分类法(物资的重点管理法)CVA管理法(关键因素分析法)

库存订货管理方法:定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最大最小系统

5、主生产计划:是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生产数量的计划。主生产计划类型:备货生产型、组装生产型、订货生产型

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管理思想: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进行管理的思想;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6、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一般以满足要求的程度来衡量质量的好坏,如果满足了要求,质量就被评价为特别好,反之,则质量比较差。

7、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蕴含的含义:强烈关注顾客;坚持不断改进;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的质量;精确地度量;向员工授权

8、六西格玛管理:以提升品质为主线,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利用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改进提升组织的业务流程能力,是一套灵活的,综合的管理方法体系。特点:是一种目标管理;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一种基于事实和数据的综合管理;对企业流程的强烈关注;一种主动改进型管理;关注的是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流程图”。价值:提高客户满意度;降低资源成本和风险;从根本上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建立品牌,提高客户满意度及忠诚度;培育优秀企业文化

六、供应链管理

1、供应链是由直接或间接地履行顾客需求的各方组成,不仅包括制造商和供应商,而且包括运输商、仓储商、零售商甚至包括顾客本身。

2、物流:为了让顾客满意,连接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客服空间和时间阻碍的快速而有效的商品与服务流动的经济活动过程。

3、供应链模型:SCOR模型——计划、采购、制造、交货和退货

GSCF模型——顾客管理关系、顾客服务管理、需求管理、订单履行、制造流程管理、供应商管理

供应链决策的三个阶段:供应链战略或设计;供应链规划;供应链运作

七、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文化财富,为社会提供劳务和服务的人,具体包括人的体质、智力、技能和道德素养等内容,是一种特殊的活性资源。特征:能动性、可再生性、两重性、时效性、社会性

内容: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培训开发、绩效考核与报酬、职业计划

2.人力资源规划:又叫人力资源计划,是指根据组织的战略规划,通过对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人力资源的供给状况的分析和预测,采取职务制定、员工招聘、测试选拔、培训开发等手段,使组织的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能够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从而保证组织的永续发展

3.绩效考评的方法:交错排序法、对偶比较法、强制正态分布法、要素评定法、欧德伟法、民意测验法、360度反馈评价法、关键事件法

4.薪酬的含义:指企业对其员工给企业所做的贡献,包括员工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所付出的相应回报或答谢。薪酬的构成:工资、奖金、福利

薪酬的方案设计:薪酬调查、薪酬总额预算、选择薪酬制度类型

八、财务管理

1.财务管理就是通过企业资金的获得、投放和运用、盈利的分配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活动。

2.内容:融资活动(是企业从其内外各方面筹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需资金的过程。);投资活动(是指将所融资金在企业内部合理配置以及将闲置资金对外投放的过程);收益分配活动(是指企业将赚得的盈利在股东与企业留存之间进行分割的过程)3.财务报表体系: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4.投资:是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以收回更多的现金为目的而发生的现金支出。

5.现金流量:在投资决策中是指一个项目引起的现金流出量和现金注入量两个方面,现金注入量减现金流出量为现金净流量。

6.项目投资决策分析: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内部报酬率法

7.融资方式: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8.利润分配程序: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支付优先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支付普通股股利

9.股利分配政策: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九、知识管理

1.知识是人类在实践中获得的有关自然、社会、思维现象与本质的认识和总结;知识是具有客观性的意识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意识成果。

2.知识管理过程:【A、知识的获取:知识获取的途径—组织学习;组织学习的典型活动;组织学习的知识来源】【 B、知识的存储:选择与过滤;加工与提炼;存储与获取;更新与重组】【C、知识的共享: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D、知识的转移:连续转移;近转移;远转移;战略转移;专家转移】

3.知识管理战略模式:编码化战略模式与人性化战略模式;六种知识管理战略模式(细粒层:以客户为重点的知识管理战略;员工责任感战略;智力资产管理战略中粒层:知识实践转移战略;知识创造与创新战略粗粒层:粗粒层的知识管理战略)

4.知识管理技术:在数据管理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知识的特性而开发的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协助知识管理人员和知识工作者进行知识生产、存储、提炼和传递的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新发展。

十、风险管理

1.风险:指自然界或社会中有可能给主体带来损失的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2.风险管理:指经济单位通过对风险的识别以及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进行作用,实现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

3.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识别(财务报表分析法、保险调查法、流程图法、事故树分析法、现场调查法、德尔菲法);风险评估(风险坐标法、关键风险指标管理、压力测试法、风险价值法)策略选择(风险回避、风险转移、风险降低、风险自留)风险管理的实施 4.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企业在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将市场种种变化的不确定性因素所产生的各种影响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的一种系统的方法。

战略风险管理:战略风险信息的搜集、企业战略风险的管理策略 融资与投资风险管理:融资风险、投资风险

市场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生产风险管理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人力资源风险识别、人力资源风险的评估、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策略

十一、企业文化

1.企业文化:内涵主要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并认为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2.企业文化的构成:核心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物质层

3.企业文化的内容:经营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准则)企业精神(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企业制度(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形象)

4.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以人为本;兼收并蓄;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注重差异性;不能忽视经济性;不断创新

5.企业文化建设的途径:领导者的身体力行;企业文化制度;树立模范人物的榜样;全员学习,全体认同

6.企业伦理:企业伦理又称商业伦理或企业道德,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处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7.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商业伙伴、社区、政府、自然环境等利益主体的社会责任,包括生产安全、职业健康、捐助社会公益、保护自然环境等。也就是企业必须履行经济责任、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这“三重底线”。

2.企业信息管理作业小抄 篇二

目前, 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仍十分严峻, 具有职业危害分布广, 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多, 患病数量大, 职业病流动性大、危害转移等特点[1]。据卫生部有关统计, 我国存在职业有毒有害因素的企业超过1600万家, 受职业危害影响的人数超过2亿[2], 严重的职业危害已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是职业危害防治的主体, 是职业危害监管基础数据的来源。随着职业危害监管工作的发展和完善, 用传统方法记录、保存、统计分析日益变得庞大、复杂的职业危害数据信息, 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同时, 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的不规范, 势必导致企业职业危害信息的不统一, 从而影响职业危害监管部门的监管质量和效率[3]。

信息技术是当代社会管理的一种需求和发展趋势, 已成为管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4]。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职业危害监管, 使职业危害管理工作从传统粗放的指标控制模式向现代精细的技术决策型转变, 能有效地提高职业危害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近年来, 一些省、市的职业危害监管部门或企业结合自身的管理工作需要, 设计和开发了若干与职业危害管理相关的信息系统, 使信息技术在我国职业卫生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但是, 目前职业卫生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狭窄, 信息采集方法单一, 基础数据结构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难以交换、共享, 监管部门难以对来自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形成了信息孤岛, 导致资源的巨大浪费[5]。因此, 全面、系统地研究信息技术在职业卫生领域的应用, 将有助于职业卫生管理技术的创新。

本文在分析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结构的基础上, 介绍了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 (企业版) 的设计与开发。

2 系统结构

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是为职业危害监管服务的, 面向企业和各级职业危害监管部门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网络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实现职业危害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利用, 为职业危害监管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6]。通过建设覆盖全国的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网, 连接以国家监管部门为中心的广域网, 以各省市为中心的城域网, 以及企业的局域网或单机系统, 实现企业和各级职业危害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数据的流通和反馈, 从而为职业危害监管搭建起快速、有效的管理平台, 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结构见图1所示。

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包括政府版和企业版两级软硬件系统。政府版系统分为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用户, 用于监管部门对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情况, 以及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同时, 还能够对各级职业危害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7]。企业版系统是企业职业危害计算机管理系统, 用于企业内部的职业危害管理, 并通过数据上报向政府监管部门定期上报本企业的职业危害信息[8]。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设计原则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 (企业版) 设计原则如下:

(1) 符合我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的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的相关内容和要求。

(2) 适应企业职业危害管理工作的需求。

(3) 满足职业危害监管部门对企业职业危害信息申报的统一要求。

(4) 界面友好、操作便捷。

3.2 开发模式

企业版系统数据存储在企业本地数据库中, 不存在网络异地实时访问的问题。C/S模式从速度、安全性及效率上都具有更大优越性, 因此企业版系统采用C/S结构模式。

3.3 系统功能设计

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 (企业版) 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根据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的内容和具体需求, 设计了系统的功能模块, 包括基本信息管理、职业卫生管理、事故与应急管理、报表管理、辅助决策、专家咨询、系统管理和帮助等8个功能模块, 系统功能结构见图2。

(1) 基本信息管理

建立基础数据库, 对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生产信息、作业场所信息和企业人员信息进行编辑、浏览和查询, 为整个监管信息系统获取基础数据。

(2) 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卫生管理模块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系统, 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职业病防治计划和方案、职业卫生投入、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危害检测、防护措施管理、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检查和职业卫生“三同时”等相关信息的管理。

(3) 事故应急管理

实现了企业职业危害事故和应急救援预案的数字化管理和动态更新维护, 帮助建立起企业的数字化应急救援系统, 方便企业的预案编制、评估和演练, 提高预案的实用性和时效性。

(4) 报表管理

通过报表管理模块对企业职业危害相关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 为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同时, 通过报表生成输出, 可以生成职业危害信息相关报表, 便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向职业危害监管部门进行职业危害申报。企业版系统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政府版信息系统相连, 向政府监管部门直接上报本企业的职业危害相关信息, 大大提高了企业职业危害申报的效率。

(5) 辅助决策

基于无线传输网络技术, 设计了职业危害预警与响应系统。在作业场所安装自动监测系统 (如毒物检测仪) , 由传感器测得的危害参数数据通过移动通信的GSM/GPRS技术实时、可靠、方便的传送到监控中心, 并通过连接网络的服务器接收并输入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 实现一点 (中心站) 对多点 (职业危害源传感器) 的职业危害源状态参数实时监控, 为企业职业危害预警与响应提供技术支撑。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预警与响应系统见图3。

(6) 专家咨询

建立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职业卫生标准和技术规范、职业卫生知识 (基本理论、职业病防治、工程防护、管理等) 、职业卫生专家、职业卫生机构、案例分析等专业数据库, 为企业的职业危害管理提供基础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7) 系统管理

对企业版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 为不同用户分配相应的用户权限, 并实现了数据库的维护、备份、转储等功能。

(8) 帮助

提供系统操作帮助文档。

4 系统开发及应用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 (企业版) 采用VB开发, 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软件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列 (包括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 , 如图4~6所示。

本系统在北京市、山东省等地的几十家企业进行了试点应用, 对系统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稳定性, 数据传输、存储的逻辑合理性与可行性等进行了全面的验证, 应用效果良好, 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5 结论

目前, 我国还存在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建档率低、内容不全、形式各异和管理不善等问题, 导致数据源残缺, 直接影响了职业卫生信息的完整性、系统性、准确性和时效性, 制约了我国职业危害监管网络的建设和应用。因此, 在加强职业危害监管软硬件建设的基础上, 规范企业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管理和利用, 能够促进职业卫生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信息技术在我国职业卫生领域已得到了初步应用, 但应用范围较窄, 真正连接企业和各级职业危害监管部门的综合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尚属空白。

本研究在分析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结构的基础上, 并对企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管理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设计开发了《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 (企业版) V1.0》。系统包括基本信息管理、职业卫生管理、事故与应急管理、报表管理、辅助决策、专家咨询、系统管理和帮助等功能模块。系统为规范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的形式和内容奠定了基础, 为企业的职业危害管理和辅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撑。系统建立了连接企业和各级职业危害监管部门的网络体系, 为监管部门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信息获取渠道, 为改善企业职业危害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提供了手段和环境[9,10,1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6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和职业病危害形势[EB/OL].http://www.moh-gov.cn/newshtml/18807.htm, 2007-04-29/2009-11-30

[2]王欣.职业危害现状与对策分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5, 1 (4) :105~107WANG Xin.Analysis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measures in occupa-tional danger[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1 (4) :105~107

[3]陈建武, 孙庆云, 李戬.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结构标准化需求分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7, 17 (10) :145~150CHEN Jian-wu, SUN Qing-yun, LI Jian.Demand Analysis on Structure Standardization of Basic Data for Workplace Occupational Hazard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7, 17 (10) :145~150

[4]孙兴富, 屈晓萍, 潘芳芳, 等.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7, 32 (4) :16~19Sun Xing-fu, Qu Xiao-ping, Pan Fang-fang, et al.The Utilization and Outlook of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07, 32 (4) :16~19

[5]李戬, 孙庆云, 陈建武, 等.我国职业卫生信息系统应用与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 (2) :118~133LI Jian, CHEN Jian-wu, SUN Qing-yun, et al.Review and Pros-pect on the Appl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Information System in China[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 2008, 18 (2) :118~123

[6]陈建武, 李戬, 孙庆云.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企业级数据库数据结构设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 4 (4) :100~103CHEN Jian-wu, LI Jian, SUN Qing-yun.Design of data structure for enterprise database in workplace occupational hazard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4 (4) :100~103

[7]李戬, 陈建武, 孙庆云, 等.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 (政府版) 的设计与开发.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0, 6 (1) :40~43LI Jian, CHEN Jian-wu, SUN Qing-yun, et al.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 of Occupational Haz-ard[J].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 6 (1) :40~43

[8]李戬, 孙庆云, 陈建武, 等.职业危害监管信息系统研究与设计[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2008, 26 (3) :188~190LI Jian, SUNQing-yun, CHENJian-wu, et al.Research and De-sign on the Supervision Information System of Occupational Hazard[J].Chinese Journal of Industrial Hygiene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2008, 26 (3) :188~190

[9]张忠彬, 孙庆云, 廖海江, 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管力量配备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9, 5 (1) :42~47ZHANG Zhong-bin, SUN Qing-yun, LIAO Hai-jiang, et al.Re-search on forces f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on occupational health at workplace.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 5 (1) :42~47

[10]陈建武, 王婧, 李戬, 等.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基础数据标准设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89, 5 (1) :117~120CHEN Jian-wu, WANG Jing, LI Jian, et al.Design of standard on basic data element for occupational hazard in workplace.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9, 5 (1) :117~120

3.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方案探析 篇三

关键词:煤炭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成本核算

一、煤炭企业成本构成的特殊性

煤炭企业开采的是地下资源,它的成本构成多样繁杂。煤炭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不是产品实体,其煤炭开采主要消耗木材、大型材料、专业技术工具等辅助材料。同时地质构造、原料储存等条件限制着煤炭生产,煤层开采难度和制作工艺过程都随着矿井的不同而变化,煤炭企业生产的成本水平就会被采煤方法的应用、工程地点布置、开发设备配备、机械化程度等因素影响。众所周知,煤炭开采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员,人工成本高,但是效率相对较低。煤炭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工人工作量大,而工作环境差,因此企业为工人提供的各种补贴、津贴较高,工资成本占比重很大。另外煤炭生产过程涉及井上井下,地点多、广且长,并且成产重点集中在井下,使得生产组织和成本管理难度非常大。除这些原因外,近年来物价飞涨造成员工收入增加等客观因素也 造成了煤炭企业成本大增。

二、煤炭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煤炭企业的产品质量受地质条件限制,具有先天性,煤炭企业无法利用产品差异赢得巨大利润。因此实施低成本战略是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应该应用的战略手段。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包括对成本的预测、计划、核算、控制、检查和对成本的分析等,但仍处于成本核算和简单的成本分析上,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同时我国的煤炭企业在成本管理和控制方面也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而且传统成本管理模式是难以落实作业成本责任的以产品为中心的方式,不利于建立企业生产责任制。因此采用先进的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势在必行。另外,作业成本管理可以与现存的其他成本管理方法并存,不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煤炭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具有必要性。

三、煤炭企业引入作业成本管理方法的可行性

高新技术环境下的作业成本法是企业管理的新理念。它围绕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的思想,将企业做为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作业的集合体。作业成本管理方法通过作业将成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产品形成紧密联系起来,将企业成本核算的基本对象设定为作业,将所有消耗作业的集合体作为产品。作业成本管理方法以作业为基础,可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如决定作业的工作负担和作业所需资源等因素,在核算中分别设立成本库。而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技术、资源、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就是作业。作业成本法将中心从“产品”转移到“作业”,不再以成本计成本,而是着重于产品生产的成本动因和作业耗费上,动态追踪分析所有作业活动,从而将会计决策、计划和成本管理、控制、分析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

煤炭企业由于生产具有特殊性,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运用作业成本法将具有巨大的可行性。

首先,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对象可使生产过程清晰。煤炭企业的生产过程以开拓、掘进、回采为主导工序,并辅佐以运输、供电、通风、排水等生产过程,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可将每个环节作为作业中心,方便进行成本核算。其次,煤炭企业生产主要有工资、材料、电力、维修等固定项目,其它用于安全赔偿、保险和绿化的费用相对变化较小,变动因素较少,作业成本核算正适用于这种成本结构稳定、便于分部进行核算的项目。第三,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水平的提高,我国煤炭企业正在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应用普及,同时,信息网络的普及和不断推行的技术改进也为实施作业成本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使得企业管理的观念发生了变化。我国煤炭企业为追求发展,在逐步改变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的同时也接受了新的管理理念。通过内部市场化机制的应用,模拟内部市场,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等方法,正在为作业成本法的推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煤炭企业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应注意的事项

作业成本法虽然相对于传统成本法而言,有很多优点和独到之处,但是也有其不足之处。所以在实施时要注意到一下几点:

1.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关系。作业成本法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全部资源耗费逐项分配到作业中,形成作业成本库,再将作业成本库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分配到最终产品,核算工作十分繁重。而且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胜,随着技术、产品结构等调整,需要实时进行作业划分,也就增加了采用作业成本法的核算。煤炭企业在实施时要目标明确,模式简单明了,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关系。

2.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大部分还处于劳动密集型生产阶段,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环境尚未成熟,如果一味推广,则会“事倍功半,欲速则不达”。

五、总结

通过对作业成本法的不断深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深入了解作业成本法,进一步推动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煤炭企业里的应用。煤炭企业通过实施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可在勘探的过程中有效控制生产成本,同时改进勘探开发和煤炭产品的设计,既节约了开发成本,又提高了市场竞争的能力,可促进企业取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落实了煤炭勘探开发的责任制度,有助于我国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向世界先进水平看齐。煤炭企业建立的作业成本管理体系应该向全国推广,从而使我国的煤炭开发事业取得领先水平,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夏 鑫:煤炭企业基于作业ERP中生产计划若干关键问题的探讨[J].中国煤炭.2005(11).

4.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名词 小抄 篇四

3.资金:是国民经济中物资的货币表现。

4.筹资 :是指经济主体通过各种途5.融资:是资金的调剂融通行为,是指融资主体通过某种方式运用金融工具,从潜在投资者手中获得所需资金的过程。

6.投资周期:是指一项投资从可行性研究、决策、筹集资金、投放资4.资金筹集渠道 指筹措资金来源的方向与通道,它体现着资金的来源与流向。

5.银行短期借款 是旅游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向银行或其它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借入的我期限在一年以内的6.商业信用 指企业之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款7.银行长期借款指旅游企业向银在一年以上的借款。

9.租赁 是出租人以收取租金为条件,在契约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将资产租让给承租人使用的业务活动 10.融资租赁 亦称金融租赁,是由租赁公司按承租单位要求出资购买6.旅游企业投资空间流向选择:是旅游企业对其投资的产业领域、产品或服务的种类所做的判断和决定。

7.旅游企业投资方式:指将资金投入具有不同存在形态的投资对象。8.证券:就是一份在指定条件下获取某种潜在的未来收益的法律权利表示书,通常是印有相应条款的纸期货或期权合同。

9.期货:相对于现货而言,到一定时期之后才交换的某种标的物。10.投资期权:购买某种期货的选择权,即在未来某个日期按协议价格购买合同标的物的权利而非义务。11.旅游企业投资规模:指一定时期该企业投资的总水平或投资总额。提单、仓单及抵押单等。2.物权证券:指证券代表的是持有人享有对一定物的所有权。3.债券证券:指证券代表的是持有人对证券发行人享有一定的债权。4.股权证券:证券代表的是持有人是证券发行人的股东,他享有一定的股东权益。

5.记名证券:指证券及其所代表权利的转移必须以转让人在证券背面签名或盖章才发生权力转移效力。6.无记名证券:所代表权力的转移则无需转让人进行背书,只需要将证券在提交付予受让人既发生权利转移效力。

7.商品证券:指持有人对特定的商品向右的所有权的凭证。8.货币证券:指持有人对一定货币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益的时借款。

而形成的企业之间的借贷关系。票据,如储蓄单、债券、股票以及

径筹措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行或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

金、使用资金到回收资金的全过程。

7.旅游企业投资活动 以旅行社、旅游交通企业、旅游饭店为代表的旅游消费供给者为获取经济效益而垫付货币或其它资源于某些事业的经济活动。8.资金时间价值是指在一定量的资金在周期使用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价值增额的一部分。9.风险 通常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后果的变动程度。如果做一件事情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就叫做风险。10.系统风险 是指那些影响所有公司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如 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

11.非系统风险 指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投资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如罢工、新产品开发失败诉讼失败等。

12.投资风险价值投资者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

13.机会成本 是投资决策分析中常用的一个特定成本概念。由于放弃次优方案而损失的“潜在利益”就是选取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14.沉落成本 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它存在于会计账簿中,也被称为“账面价格”。1.政治与法律环境:主要指法律政府机构的政策法规以及各种政治团体对旅游企业的投资活动所采取的态度与行动,其中还包括一些对旅游业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2.经济环境 指与旅游企业投资经营密切相关的直接因素,包括各种经济条件、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3.社会与文化环境 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名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教育水平、社会结构、风俗习惯等情况。4.技术环境 指一个国家的 技术水平、技术政策、新产品开发能力已经技术发展的动向等。5.生态环境 是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所在的具体地段环境,包括生物所必须的生产条件以及其它的生态因素。

1主权资金:又称自有资金或权益资金,是企业依法筹集并可长期拥有、自主支配的资金。

2.负债资金:是企业依法筹措并依约使用、按期偿还的资金。3.资金筹集时机 是指有利于筹集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筹资环境或筹资机会。

设备,在较长的契约或合同期内提供给承租单位使用的信用业务。11.联营 是旅游企业通过与国内其它企业联合经营实现资金的筹集。12.筹资费用是指旅游企业在筹资过程中为获得资金而付出的费用。

13.占用费用 是指旅游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使用资金而支付的费

用。

15.经营风险指旅游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而导致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16.筹资风险 指由于负债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还本息的可能性。19.概率分析法利用统计学中得概率分布、期望值、标准差等来计算与衡量筹资风险大小的一种方法。20.指标分析法是利用偿债能力指标即负债比率对筹资风险进行分析的方法

27.普通合伙制结构 指依照各个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无限连带责任的投资结构。

28.风险分担机制 对于项目建设和运行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以契约形式在项目投资,贷款人以及其他有关参加方之间分摊。29.项目的核心风险 指与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管理直接有关的风险,包括完工风险、生产风险、技术风险和部分市场风险。

30.项目的环境风险 指项目的生产经营由于受到超出企业控制范围的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而遭受到损失的风险。

1.决策:是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和调整过程。

2.旅游企业投资决策:一种经济决策,是旅游企业决策者有关旅游企业投资的重大问题如投资方向、投资方式、投资规模、投资组合、投资结构等所做的判断和选择,是指旅游企业投资实施的行动纲领也是旅游企业投资管理的核心内容。3.经验决策:主要依靠决策者个人的经验,智慧,胆识和预感进行决策。

4.旅游企业的投资机会:指有利于旅游企业投资的一系列因素进行构成良好投资环境和时机。5.旅游企业投资方向选择:是旅游企业投资决策者为实现既定投资目标,对直接影响旅游企业经营范围的投资产业流向和空间流向的取舍问题。

12.经济投资规模:指能够给旅游企业带来最佳投资效益或能给旅游企业带来最大经济效益的投资规模。13.旅游企业投资组合:指旅游业为了提高投资收益水平,弱化投资风险,将各种性质不同的投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14.风险吸纳效应:指个别投资与其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风险会被稀释或吸收,从而使总体投资风险降低。

15.收益释放效应:指个别投资与其它投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由于各投资之间存在的功能联动关系,导致效益联动,推动总投资收益超出

各单项投资收益的累加和。16.投资组合:为了实现投资目标,有意地调整投资总额的内部结构过程。

17.旅游企业投资结构:是指投资总额中,各种性质的投资构成以及各种性质的投资在投资总额中德比例关系。

18.投资结构的调整:指改变投资的种类构成和各种投资的数量比重的过程。

1.旅游工程建设项目:是旅游企业项目投资的主要部分,它是指仅为旅游活动兴建或以提供旅游没标实现为主工程建设项目。

2.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投资前提进行社会、经济和科技分析论证的一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3.投资项目决策:是依据大量的可行性研究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行估算和确定,选出最优方案的过程。4.净现值: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量限值之间的差额。

5.现值指数: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现金流出现值比率。也称现值比率,获利指数,贴现后收益—成本比率等。

6.内含报酬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量限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量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

7.投资回收期:从投资引起的现金流入累积到与投资额相等所需要的时间,他代表收回投资所需要的年限。

8.盈亏平衡分析:研究业务量、生产成本、销售收入等因素的变化对项目盈亏的影响。

9概率分析:使用概率来研究预测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1.有价证券:表明特定财产权利而做成的凭证,如股票、债券、票据、享有所有权的证券,其客体是一种货币形态的财产。

9.资本证券:指持有人对一定的资本享有所有权和收益权的投资凭证。

10.上市证券:指经证券主管机关或证券交易所审查批准,在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证券,一般是指在证券交易所挂牌进行公开交易的证券。

11.非上市证券:未取得证券主管机关或证券交易所的批准,不能在证券交易所或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的证券。

12.股票: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社会发行的,表明持有人享有一定股东权益的凭证。

13.市盈率:全称为市价盈利率,也称本益比,指股票市场价格与股票的年盈利的比率。

14.股价指数:股票价格指数,是一个综合反映股票市场中股价总体变动水平的经济指标。

15.股票投资风险:旅游企业不能在投资期内获得预期报酬的可能性。16.债券:发行者为筹集资金,向债权人发行的,在约定时间支付一定比例的利息,并在到期时偿还本金的一种有价证券。

1企业并购:是合并和收购的总称,其特征是活的目标企业的控制权。2吸收合并:指一个占优势的企业吸收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其他企业,合并方企业存续,继续拥有法人的资格,而被合并放弃也不在存续。3新设合并: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合并为一个新的企业,双方企业都不在存续。

5.现代企业管理方法选择题小抄 篇五

织活动 D.特殊制度

上图是某企业的徽记,它属于组织文化物质层中的(A)《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综合练习及参考17.

A.视觉识别系统

18.关于组织文化三个层面之间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单项选择题(C)c.物质层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中介 1.从管理的定义可以看出D.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B.职能制组织结构E.矩阵制组织结构 组织、领导和控制1.领导是一种(影响力)2.管理的目标可以用以下方法衡量C.组织目标实现的完美2.如果下级认为上级有合法的权力影响他,他必须接受程度和效率、效果 上级的领导。利是(合法权)3.以下结论正确的是B.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实践性3.由于上级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下级对他崇拜4.不同层次的管理者C.花费在不同职能上的时间精力有所并愿意跟从。这种权利是(模范权)不同4.领导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专业知识,由此引起下 5.计划有这样的作用B.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 级的佩服和追随,这种权力是(专长权)6.组织职能的核心是A.责权利关系的划分5.领导特质理论研究的是(领导者的内部特征)7.领导者的责任是D.以上选择都不全面7.在(专权型)领导方式下,下级很难得到锻炼和成8.以下结论正确的是B.反馈控制是控制的主要形式 长。9.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B)B.实行“差别工资制”8.对于软件公司的程序开发人员适合采用(放任型)领导10.下面提法正确的是(D)D.法约尔提出了管理的五大方式。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9.在(关怀型)领导方式下,领导鼓励大家参与决策,在11.营利企业追求的目标是(C)C.利润最大化和资本保组织中维持良好的关系。值增值10.对那些有强烈的工作自主性要求的人来说,适合采用12.对于非营利组织,(B)B.其目标是满足社会利益和(放任型)领导方式。履行社会责任11.能使个人潜前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容易出现混乱 13.以下结论正确的是(B)B.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失控局面的领导方式是(放任型)。它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2.在密执安大学的研究中,关心工作过程和结果,对下 14.系统管理学派认为(A)A.组织是由相互依存的众级密切监督并施加压力,这种领导行为被称为(工作导多要素组成 向)15.权变理论认为(C)C.管理应根据组织所处的环境条件13.在密执安大学的研究结果是(员工导向型的领导和高的变化而变化 群体生产率和高满意度成正相关)14.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把领导方式分为(关怀维度和定1.组织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规维度)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 15.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认为(高关怀——高定规)领导构成的系统或人的集合。这个含义是(A)。A.作为名方式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词的组织的含义16.在(贫乏型)领导方式下,领导者只愿意付出最小的努2.作为管理的一项基本职能,组织的核心工作可以用一力完成工作。个词来概括,即(C)。C.协调17.领导者只愿维持足够的工作效率和令人满意的士气,这3.(A)是组织存在的前提。A.具有共同的目标种领导方式是(中庸型)B.分工与协作 18.在乡村俱乐部型的领导方式下,领导者(.领导者只重4.组织设计和运转的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战略任务视支持和关心下属而不关心工作效率)和经营目标,这是对 19.管理方格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团队型)风格的管理者组织工作原则中(C)的表述。c.目标任务原则D.弹工作最佳。性结构原则、20.菲德勒认为,如果领导者对最难共事的同事基本上采用5.体现职权委任给各个管理层和各个部门的过程叫敌意的评价词语那么,该领导趋向于(人际关系型)领导(B)。B.授权C.集权D.分权 方式。6.下列组织结构类型中,不属于以分权为主要特征的类型21.赫赛——布兰查德的情境理论也被称为(生命周期理是(C)。C.U型结构论)7.以集中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结构类型的代表是(B)。B,22.生命周期理论认为领导者应该根据(下属的成熟度)来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选择正确的领导方式 8.以分权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结构类型的代表是(A)。23.心理成熟度高的下属(靠强烈的内部动机自我激励)A.事业部制组织结构24.赫塞和布兰查德将高任务高关系的领导方式称为(推销9.科学管理之父泰罗曾首先提出过一种组织结构类型,即式)(D)。D.职能制组织结构 25.领导者提供极少的支持和指导的领导方式被称为(授权10.下列以分权为主要特征的组织结构类型中,子公司(或式)分公司)具有独立 26.赫塞和布兰查德认为在下属处于双低状态下,领导者应法人资格的是(D)。c.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D.控股该(对下级进行明确而具体的指导)型组织结构 27.当任务不明或压力过大时,(指导型)领导能导致更高11,下列组织结构类型中,违背统一指挥原则的组织结的满意度。构类型是(职能制组织结构)28.组织中的正式权力关系越明确、越官僚化,领导者越应12.下列机构中,不属于多维立体组织结构所包括的管理机表现出(支持型)行为 构的是(管理成本中心)29.控制点为内部的下属,对(指导型)领导风格更为满13.迪尔和肯尼迪是狭义的组织文化论者的代表任务,意。认为组织文化包括四 30.对知觉能力强或经验丰富的下属来说,(指导型)的领个要素,即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和(B)。B.文导会被视为多余。化网络31.当下属的任务中包含很多(观念)性要素时,领袖魅14.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属于组织文化构成中的(C)。力很重要。C.精神层 32.为了保证授权不会导致失控,必须建立(反馈)机制。15.组织文化精神层是的核心是(C)。C.组织核心价3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组织实现授权的是(组织规模扩值观大)16.海尔集团的“日清日高”制度、“三工并存”制度、“,34.下列冲突观属于相互作用观点的是(维持一定水平的冲

突能保持组织的活力)

35.当冲突双方势均力敌时,应采取(妥协)的处理方式。36.在处理冲突的过程中,如果将别人的需要放在高于自己的位置上,从而维持和谐的关系,这种处理方式是(迁就)

37.当处理冲突所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可能超过冲突解决后所获得的利益时应当采取(回避)策略。

38.在(领导非常重视意见的一致性)情况下,需要激发冲突。

39.当冲突微不足道时,对冲突应采取(迁就)态度。40.使冲突双方坦诚相见,寻求有利于双方的解决办法,这种处理方式是(合作)

41.作为领导者,如果你确信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那么在冲突处理中应采取(强制)

1.最早给控制下定义的是(法约尔),他认为:在一个企业中,控制就是核实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是否符合所规定的计划、所发布的指示以及所确定的原则。

2.控制的整体性特征是指(控制是全体成员的工作,对象包括组织的各个方面)。

3.在现场进行的或工作正在进行时的控制叫作(现场控制)。

4.前馈控制又称事前控制,进行前馈控制最主要的工作是(做好预测和估计工作)。

5.(反馈控制)存在的最大弊端是在实施矫正措施之前偏差已经发生了。

6.下列对控制标准的要求的表述,不准确的是(灵活性)。

7.下列控制标准中,不属于货币控制标准的是(实物标准)。

8.下列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中,(统计方法)常用于拟定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效益有关的标准。

9.根据设计的生产能力确定机器的产出标准属于(工程标准)。

10.科学管理之父泰罗首创的通过动作研究确定生产定额的方法是(工业工程法)的早期形式。

11.下列工作中,容易确定控制标准,也容易衡量效果的是(技术性强的生产环节)。

12.在控制的过程中,(纠正偏差)是控制的关键。13.被许多公司称为“走动管理”的管理控制方法是(现场观察法)。

1.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被认为是(有价值的、难以模仿的资源)。

2.在人力资源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中,比重不断缩小的是(行政管理的专家)

3.在人力资源管理者所扮演的角色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公司的战略伙伴)

4.需要工作分析人员亲自从事所要分析的工作,以获得第一手资料的工作分析法是(工作实践法)

5.对于有危险的工作,不适合采用(工作实践法)的工作分析方法。

6.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在于(保证人力资源与未来组织发展各阶段的动态适应性)

7.在绘制技能管理图时,首次资料收集一般采用(问卷法)

8.某企业预计明年的销售量会大幅增加,根据统计,以前的人均销售额为每人500件产品,年销售5000件,预计明年将达到年销售12000件,销售部门设两个管理层次,管理幅度为5人,那么销售部门总共需要(30)人员

9.企业获得初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校园招聘)

10.企业如果想引起公众关注,并广泛吸引求职者,应采取(劳务市场)招聘方式。

11.适合于挑选管理人员的甄选方法是(巳测评中心)12.学徒制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一边学习以便挣钱)13.在开发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时,(案例分析)比较合适。

14.传授人际关系技能最有效的方法是(行为塑造)

15.为了使组织的正常运行不会由于一些成员的离去遭受损害,需要对员工 进行(交叉培训)

16.从员工开始第一份工作到25岁左右,这一时期称为(职

业探索)阶段

17.在员工处于职业探索阶段时,管理者应当(让员工有尝试多种岗位的机会)

18.在立业阶段,员工最关心的是(发展和晋升)19.把员工按照绩效水平的高低分为不同的群体,每一群体占有一定的比例这种绩效考评方法是(强制排序法)20.在下列比较法中,随着管理幅度的加大,越来越不适于采用的是(配对比较法)21.采用关键事件法进行绩效考评,管理者记录的是(员工在工作中特别好和特别差的行为)

22.对于宾馆服务员,适合采用(行为法)进行绩效考评。

23.对于一线生产工人,适合采用(结果法)进行绩效考评

24.企业在发放福利时,是按照(职工的需要)发放 25.通过工作评价可以揭示(各工作队组织价值的高低)26.企业通过(薪酬市场调查)来实现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力。

27.在进行工资结构设计时,最能体现外部公平性的方法是(市场调查数据法)

28.当前在薪酬管理中,工资等级在划分上出现的趋势是(等级压缩,归类合并)

29.销售人虽的将近一半采取(佣金)形式。30.利润分享计划(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施)31.斯坎隆计划致力于减少(劳动成本)

1.在产品设计中(应该增加产品抵制环境影响的能力)2.在购买产品们时,顾客总希望选择(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之比最高的产品)

3.价值工程的目的是(提高功能与成本的比例)

4.为了满足顾客的个性化要求,下面的生产方式值得推荐(大规模定制化生产)

5.对象专业化生产方式具有以下优点(简化了各生产单位之间的管理工作)

6.在进行生产能力配置时(应考虑到市场需求、环境和技术的变化,会打破能力和需求的平衡)

7。在设备布置中,(在成组技术工作单元内,一组机器用于处理一组相似零件)

8.在工作设计中(工作生理学把体力消耗与工作的繁重程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9.在工作设计中(首先确定工作方法,然后确定标准作业时间)

10.制定综合计划(把一组类似产品视为单一产品)11.调整生产能力无法采用(提供补偿性产品的策略)12.平准化策略(可以采用缓订单交货的方法)

13.主生产计划(显示的是具体产品的数量和时间安排)14.在库存物资中(独立需求不取决于其他产品的需求)15.在库存决策时(要在降低库存成本的同时实现满意的服务水平)

16,经济订购批量模型(需要持续监视库存变化)

17.在物料需求计划MRP中(物料清单BOM表示产品组装结构)

18.在库存管理中(少量物资占用了大量投资)

19.研究作业排序问题(是要在保证完工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源,并能对变化做出迅速反应)

20.在各种排序规则中(最长加工时间优先规则意味着对重要任务的重视)

21.在执行生产计划的过程中(环境中随机因素的影响会造成实际进度与计划的不一致)

22.下述结论正确的是(质量就是适用性,是产品和Ba夯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

1.关于市场的概念从其发展的角度分析可以表述为:(有形场所、流通领域和交换关系的整合)

2.观察法和询问法都是(直接调查法),即在搜集市场资料时,市场调查者与被调查 者是直接接触的。

3.随机抽样技术一般有,简单随机抽样技术、分群随机抽样技术、分层随机抽样技术和(等距离随机抽样技术)4.企业专门经营满足某一顾客群的各种产品的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属于:(市场专业化)

5.顾客让渡价值是指:(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总价值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

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等)

6.将企业的力量集中在最有利的细分市场上,使用最有效的渠道,销售最易销售的品种,在局部市场上获利,这是企业产品处于衰退期常采用的(集中战略)

7.对于无法确定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市场现象进行预测的最合适的方法是

(时间序列市场预测法)

8.当环境恶化时,企业的生存比利润更重要,为了保持企业继续开工和使存

货减少,企业一般制定的价格是:(生存导向定价法)9.目标收益定价法:也称为投资收益定价法,即在投资总额的基础上,按照目

标收益率的高低计算价格。含有:(①③②)

①确定目标收益串:目标收益率;(1/投资回收期)xloo%

②计算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利润

③确定单位产品的目标利润额:

单位产品的目标利润额:投资总额x目标收益率/预期销售量

其计算步骤为:()

A.①②③B.②③①C.D.③①②

10.组成销售渠道的每个层次或环节中,使用相同类型中间商的数目称为:(渠道的宽度)

11.线形回归分析市场预测法是根据市场现象各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确定影响市场现象的因素,将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

1.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2.已知某证券的系数p等于1,表明该证券(与金融市场所有证券的平均风险一致)。

3.若使资本结构达到最佳,应使(综合资本成本)达到最低。

4.下列筹资方式中资本成本最低的是:(长期借款)5.财务杠杆是由以下(固定财务费用)引起的。6.企业收益分配的对象为:(税息前利润)

7.体现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股利分配政策是:(剩余股利政策)

8.下列费用中属于应收账款机会成本的为:(因投资应收账款而丧失的利息收入)

9.下列方法中(杜邦分析法)属于综合财务分析方法。10.普通年金是指(后付年金)。11.属于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是:(销售毛利率)12.杜邦分析法中,最综合的指标为:(权益利润率)13.以下不属于现金持有动机的为:(扩张动机)14.在追加资本结构决策中,选择(边际资本成本)最低的筹资组合。

15.在初始资本结构决策中,选择(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的筹资组合16.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固定成本为零,经营杠杆系数(等于1)。

17.利息和优先股股息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也(越大)。

18.每年年底固定存人1000元,求第八年末的价值总额,应使用(午金终值系数)来计算。

19.下列项目中属于短期投资的是:(存货)1.信息管理技术包括(数据库)

2.信息时代具有如下特点(全球消费文化的趋同性)

3.信息时代以前出现的管理思维有(大规模生产)4.信息在企业管理中有以下作用(企业生产活动的重点是控制信息流)

5.在信息时代(准确地把握顾客需求是赢得市场的第一步)

6.管理信息系统(按照预定的时间发布报告)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专家系统利用建立的知识库进行判断推理,因而离不开入的经验)

8.对信息的捕捉、创建和存储(包括企业的自动订单登记系统)

9.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支持经理常规的结构性决策)

10.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要有全球视野:全球的产品、全球的质量、全球的资源、全球的供应商以及全球的竞争)1.信息革命:是在科技一体化和科技非线性发展新形势下掀起的一种高科技革命,又是产业革命,主要特点为: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以及由此而来的广泛应用性;能够与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结合,从而全面扩展和加强人类的信息功能,特别是管理和决策功能。

2。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生产和传播为基础,以变革、创新为灵魂,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

3.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即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4.创新管理: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为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企业的存在方式、经营观念、制度安排、经济行为及生产要素进行新的调整和新的组合的过程和行为,是未来组织(包括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是一个企业赢得竞争胜利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可靠保证。

5.准时生产系统:是一种生产管理技术,不仅要求装配线准时,零件加工准时,原材料供应也要准时,从供应到制造的全过程,所有物料都要严格按照需求准时到达和离开指定地点,没有任何等待加工的工件,也没有等待任务的工人和设备。目标是消除一切不必要的作业,无任何浪费,只做有价值的工作,在供产销的各个环节尽量实现“零存货”,并能快速应对市场的需求。

6.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顾客满意,即在“零存货”的经营条件下,出现任何质量问题都将造成作业链紊乱,因此,必须在每一个环节把好“质量关”,实现“零缺陷”,消除因质量问题而引起的、不能增加产品价值的一切浪费、缺陷和作业,优化企业的作业链或价值链。

7.供应链管理:即以核心企业为中心,连接上下游若干个结点企业,形成一种网状结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用户连成一个整体,整合了内部、外部资源,不但是一条从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又是一条不断增加市场价值的价值增值链。

8.六西格玛管理: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企业在经营上的成功并将其经营业绩最大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发展战略,是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的经营战略途径,是使企业获得快速增长和竞争力的经营方式。主要特点为:1)以更广泛的业绩改进视角,强调从顾客的关键要求及企业经营战略焦点出发,寻求业绩突破的机会,为顾客和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2)强调对业绩和过程的度量;3)提供了业绩改进方法;4)由执行领导、倡导者、大黑带、黑带、绿带和项目团队传递 并实施。在通过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进行过程改进时,组织文化的变革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9.企业再造:就是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和安排企业的整个生产、服务和经营过程、管理及运作方式,使之合理化。

10.平衡计分卡: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竞争状况进行综合、全面、系统地评价。其中,财务绩效指标体现企业经营的成果,客户满意指标、内部业务流程指标和学习与成长非财务指标是对财务指标的补充,同时又推动未来的财务绩效。平衡计分卡既是一种控制方法以及企业业绩评价系统,也是企业的战略管理方法。

11.SWOT分析: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在《企业战略概念》一书中提出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及其分析框架(有时也称之为“道斯矩阵”)。在安德鲁斯的SWOT分析框架中,S是指企业的强项、W是指企业的弱项、O是指环境向企业提供的机遇、T是指环境对企业造成的威胁。SWOT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础。

6.企业信息管理作业小抄 篇六

2011年10月教材实训科 转自 省电大在线学习的平台

注意事项:请各位学员按作业次序,将作业答案(标明题号)写在“形成性考核专用纸”上,注明班级、学号、姓名、课程名称。

适用班级:10春工商本科

《企业信息管理》平时作业

(一)一、单项选择 1-5BABCD

二、多项选择 1-10ABD2 BCD3 DE

三、简答题

1.信息技术对于组织有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信息技术对组织有哪些方面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1)在作为整体的组织层面,信息技术通过改进组织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改进组织的输入和输出方式、缩减中间管理机构、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塑造新型企业文化等途径来影响组织。(2)在组织的功能单元层面,信息技术通过改进传统的业务技术、功能重组和再定义、功能集成和一体化、增进功能组合的灵活性等途径来影响组织。(3)在组织的细胞--组织人员层面,信息技术通过改变雇员的工作方式和性质、雇员工作角色的变迁、雇员知识结构的调整和观念的转变等途径来影响组织。

2.企业信息管理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4 ACE5ABCDE 6 ABCDE 7 ABD8 ABCDE9 ABCD10 ABCE

(1)用户的积极参与;(2)高层领导的支持;(3)科学的管理基础;(4)具有较高信息化素养的专业开发人员队伍和企业员工;(5)合理的确定信息系统的目标。

3.如何理解一把手原则?

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周期长,耗资大,涉及面广的一项任务。它需要专业技术

人员、管理人员和相关的职能科室的业务管理人员的协同配合。它的开发影响到管理方式、规章制度以及职责范围,甚至会涉及管理机构的变化。这种影响面大的开发工作,没有最高层领导,特别是企业一把手的参与和具体领导,协调各部门的需求与步调,开发工作不可能顺利进行。系统开发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领导层的参与与支持。也称为一把手原则。

四、分析题

(1)信息系统项目成功的因素是什么?

成功的关键因素包括:信息系统的开发目标是否简单明确;是否进行了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成功的前提);是否严格遵循科学的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方法(项目成功的保证);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项目计划和一个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信息重要性);是否坚持了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拥有一支高效的合作团队,包括一把手原则的正确实施(保障)。(2)信息系统项目失败表现在哪些方面,失败的原因是什么?结合2~3个实例来说明你的观点。

失败的表现主要有:规划制订不够科学;项目管理不够严格;监理机制不够健全;系统运行效益不够明显。

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分技术,七分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在一个企业中对信息系统项目造成最大影响的因素是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信息系统项目的成功需要按照3S(简单、集中、速度)来推进。

《企业信息管理》平时作业

(二)一、单项选择 1-10BAABCDBCAD

二、多项选择 1-101 ABCDE 2 ABCD3 BCDE4 ACDE5 ABCE6 CE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系统的组成。ABCD8 ABC 9 ABCDE10 ABD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环境下引进数据库技术后构成的整个系统。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Database)、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数据库用户(包括数据库管理员)和支持数据库运行的各种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构成。

2.简述DBMS的功能。

DBMS是用户与数据库的接口,应用程序只有通过DBMS才能和数据建立联系。

①数据库的定义功能:DBMS提供有数据描述语言DDL(Data Description Language),来定义内模式、外模式和模式,实现外模式----模式和模式----内模式之间的映射,并将各种模式翻译成相应的目标代码。

②数据库操作功能:DBMS提供有数据操纵语言DML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有四种基本操作命令:检索、插入、删除和修改。

③数据库运行控制功能:DBMS对数据库运行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故障恢复和并发操作四方面实现的。

④数据库的维护功能:这部分包括数据库数据初始装入、数据库转储、数据库重组及记载系统工作日志等功能。

3.简述企业网络建设的步骤及每个阶段的任务。

简述企业网络建设的步骤及每个阶段的任务。企业网络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可分为规划分析、系统设计、工程实施、验收维护四个阶段。规划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根据需求、技术情况和资金情况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即要弄清企业网“做什么”这一问题。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企业网“怎么做”的问题。工程实施的主要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书具体建设企业网。验收维护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企业网建设完全按照系统设计书进行,并为企业网建成之后的正常维护和高效运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四、分析题

著名的数据管理专家威廉·德雷尔说过:“没有卓越的数据管理,就没有成功高效的数据处理,更建立不起整个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试分析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这句话强调了数据定义和数据标准化是数据管理的前提;数据管理需要成功高效的数据处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关键。

由于数据定义不同,对问题分析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而言,数据管理和数据标准化都是基础性的工作。数据是一切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管理和标准化如果产生缺乏,将大大限制企业信息系统的发展。因此,必须严格规划企业的数据基础。而要做好数据规划,必须懂得从数据源头确立整合的思想。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必须从数据资源开始进行整体规划,到数据源头去,从数据开始规划,而非从技术开始规划,是信息化建设回归本源的关键。

美国学者威廉·德雷尔指出,早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由于缺乏关于数据结构的设计和管理方面的科学方法,致使许多新的应用难以真正实现。企业信息系统应以数据为中心,数据是稳定的,而数据处理是多变的。如果做不好数据组织和数据管理,信息化应用只能是“表面文章”。

没有卓越的数据管理,就没有成功高效的数据处理,更建立不起整个企业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的核心,就是进行总体数据资源规划,通过对企业的基础数据的重新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才能为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企业信息管理》平时作业

(三)一、单项选择 1-10CBDVBAABCA

二、多项选择 1-201ABCDE2 BCDE 3 BCDE4 ABCDE5 ABCDE6 ABCDE 7 ABCDE8BCDE9 ABCE 10 ABCDE

三、简答题 11 ABCDE12 ABCDE13 ABCE14 ABCDE15 CDE16 ACD17 ABCDE18 ABCDE19 ABCDE20 ABCDE

1.简述ERP系统的管理思想。

ERP的管理是实现对整个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管理的思想;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2.简述SCM的原则。

(1)从职能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取消传统的行政部门,改为过程管理。所有企业都必须达到同步、协调的运行,才能使供应链上所有企业都受益。

(2)从利润管理向绩效管理的转变。除追求利润,投资效益,企业声誉外,顾客满意度、灵活性、员工忠诚度都可作为衡量指标

(3)从产品管理向顾客管理的转变。产品和顾客都是供应链上重要的环节。卖方市场中,产品是重点;买方市场中,顾客主导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顾客是核心,是主要的市场驱动力,顾客是需求、意见等都是企业谋求竞争优势的重要资源。

(4)从交易管理向关系管理的转换。传统的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关系是交易和竞争的关系,所考虑的主要是眼前的既得利益,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供应链伙伴之间为了自身利益而牺牲他人利益的情况。

(5)从库存管理向信息管理的转变。企业的库存存在着矛盾性:一方面库存是提高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的财富,企业必须拥有;另一方面,库存又是成本和累赘,企业必须尽可能摆脱。现代SCM用信息代替库存,使企业持有虚拟库存而不是实物库存,只是到供应链的最后一个环节才交付实物库存,以大大降低企业持有库存的风险,因此,用及时、准确的信息代替实物库存就成为SCM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3.简述客户价值的“二八”原则。

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它将客户价值分为既成价值、潜在价值及模型价值。通过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缩短销售周期、降低销售成本、增加收入、扩展市场,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力。并不是每个客户都具有同样的价值,从抽象和通用的意义上讲,多数企业的客户价值分布是适合“二八法则”的,即一个企业g0%的利润往往是由20%最有价值的客户创造,其余80%的客户是微利、无利,甚至是负利润的。企业要保持的是有价值的客户,因此,有价值客户的识别是客户关系管理必须首先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

4.简述电子商务的功能。

功能P128—P129电子商务的功能:①广告宣传。企业可通过自己的Web服务器、网络主页(Home Page)和电子邮件(E-mail)在全球范围内作广告宣传,成本低廉,信息量最为丰富。②咨询洽谈。在网上的咨询和洽谈能超越人们面对面洽谈的限制、提供多种方便的异地交谈形式。③网上订购。电子商务通过Web中电子邮件的交互传送实现客户在网上的订购。④网上支付。客户和商家之间可采用信用卡、电子钱包、电子支票和电子现金等多种电子支付方式进行网上支付,节省了交易的开销。⑤服务传递。将客户所订购的商品尽快地传递到已订货并付款的客户手中。⑥意见征询。可以及时收集客户对商品和销售服务的反馈意见。⑦交易管理。可以完成对网上交易活动全过程中的人、财、物,客户及本企业内部的各方面进行协调和管理。

《企业信息管理》平时作业

(四)一、单项选择 1-20BCADABABCDADDBAACBBD

二、多项选择1 ABCDE 2 ABC3 ABCDE 4 ABCD5 ABCDE6 ABC7 ABCDE8 ABCDE 9 ABCDE10 ABCDE 11ABCDE12 ABCDE13 ABCDE14 ABCDE15 ABCDE16 ABCDE17 ABCD18 ABCDE19ABCD20 ABCD21 ABCDE22 ABCDE23 ACE24 BCDE25 ACDE

三、简答题

简述企业系统规划方法的步骤。

(1)研究开始阶段。一开始,企业规划目标、范围、应交付结果报告内容必须得到最高层领导的同意,避免事后产生分歧。另外,企业要通过介绍使研究小组成员对目前企业数据处理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虽然规划是关于未来的发展蓝图,但是准确的表述、深入的分析、严密的考察,是需求分析的前提,更是一切规划的良好开端。

(2)定义企业过程。企业过程是指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通过定义企业过程,企业可以确定信息总体结构,分析问题,识别数据类。

(3)定义数据类。数据类是指企业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即数据按逻辑相关性归成的类。

(4)分析现行系统。这是指对目前存在的组织、企业过程、数据处理和数据文件进行分析,发现不足和冗余,明确责任,并进一步增进对企业过程的理解。

(5)确定管理部门对系统的要求。

(6)提出判断和结论。

(7)定义信息总体结构。信息总体结构刻画出未来的信息系统和相应的数据,使系统和它们产生的数据结构化和条理化。

(8)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这是指根据确定的准则评定总体结构中子系统的重要性,并依此决定系统和数据库开发的优先顺序。

(9)评价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10)制定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11)得出成果报告。

四、论述题

试述系统开发各阶段的任务 191-192

基于瀑布模型的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一般将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维护。

系统开发各个阶段的任务

系统规划

系统规划是指在充分、深人研究企业发展远景、业务策略和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信息系统的远景、信息系统的信息体系架构、信息系统各部分的逻辑关系,以支撑企业战略规划目标达成的一系列活动。系统规划从组织的宗旨、目标和战略出发,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应用,从而规范组织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顾客满意度,最终帮助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问题域和系统责任进行分析和理解,对其中的事物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正确的认识,并产生一个符合用户需求,并能够直接反映问题域和系统责任的模型及其详细说明的一系列活动。

系统分析也称为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整个信息系统开发的基础。如果需求定义错误(例如需求不完全、不合乎逻辑、不贴切或使人易于产生误解),那么不论以后各步的工作质量如何,都必然导致系统开发的失败。因此,系统分析是系统成功的关键一步,企业领导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提供保障需求定义质量的技术手段。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月的是设计一个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系统设计主要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层次。总体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构造软件的总体结构;详细设计输入与输出设计、控制设计、人机界面设计、数据库设计、程序设计。

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的目的是构造(组装)信息系统技术部件,并最终使信息系统投入运行。系统实施阶段包括的活动有:编程、测试、用户培训、新旧系统之间的切换等。编程是按第三阶段中程序设计所获得的每一个模块的基本结构和要求,用某种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代码。测试是程序执行的过程,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用户培训的主要任务是编写用户操作手册。新旧系统之间的切换是新系统取代旧系统的过程。

系统维护

7.企业信息管理作业小抄 篇七

这些问题一直在被探讨分析中, 在进过一系列的探究之后开发出高效实用的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基本上能够解决数据内容混乱不统一的现象, 作用十分强大, 而且用户使用十分方便, 维护更容易, 对油田企业业务信息管理有巨大帮助。

1 数据库管理系统

这是母系统中其中的一个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含了数据库安全、入库以及应用方面的功能。按照行业标准该子系统能够满足符合条件下的后台进行历史生产措施的搭建以及关于日度与月度修井报表的构建, 还有油田地质方便数据库的构建。后台在相对条件下进行应用搭建, 而前台则需要构建相关标准, 包括气井日常下的维修技术标准, 大故障维修标准, 以及井下管理技术、设计原则、施工验收等各方面标准的数据库, 搭建完成的这些数据库还需要在后期进行完善与修改, 让其功能更加全面, 使用更加方便。

2 作业数据采集系统

该系统主要针对的是数据上报与考察审核以及应用查询等内容, 这些功能具体体现出来的表现就是数据的记录、转移、数据的查询、维护等等。这些日常功能能够满足用户使用时的需求。

3 作业施工管理系统

该系统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一个是有关施工方案的管理, 一个是施工工程的管理还有一个就是进行施工资料的管理。而施工方案的管理又包括了待在井上以及施工方案具体运行设计。施工过程的管理则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 涉及到了组织、接井、统计、使用效果评价以及结算等各方面的管理。最后施工资料的管理针对的就是施工结束后的总结报表以及井下施工过程中, 井史资料进行管理。

4 技术监督管理系统

该子系统针对的是技术方面的监督与管理。其中技术监督主要指的是在进行施工中, 无论是现场施工还是施工产品的技术对其进行质量有关的管理和监督, 利用计量、标准化、节能以及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来实现该监督与管理。而上述的管理则讲的是在进行施工中, 出现的有关技术性以及日常操作的技术性问题, 还有油井控制这个层面也包含在内。

5 施工事故管理系统

该系统十分重要, 因为一旦井下作业出现问题或者事故时我们就要对其产生的事故进行分析, 并且针对产生的事故来进行修护, 还要将数据产生的信息记录在案, 在解决问题后要组织专家对此次事故进行分析探讨, 总结出事故处理的最终结果。

6 系统维护管理系统

系统维护相当重要, 它的存在不仅是对使用用户权限进行修改与设定, 还对建立的数据库进行维护, 另外主服务器、应用软件的维护也十分重要, 当数据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能够启动备份系统, 这些维护都是系统维护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内容。

7 结语

该信息管理系统是从井下各业务各流程中产生的信息内容进行展开的, 这也为油田业务朝信息化方向发展提供一个高效实用的集成平台, 让各个业务作业中产生的数据构建成一个完整的内容数据库并取得良好的沟通性, 让不管是动态还是静态的数据都能够进行快速查询, 除此之外还能够为重要的信息数据提供实施有效的监控报告。该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油田内部工作人员, 因此人员要能够使用该系统获得有效资料, 并能够进行传递, 对系统内的信息进行管理、整理、发布等等、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 该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信息的互通率, 从而提升有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为未来发展以及科学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更起到减少成本的目的。

摘要:不管从主观还是客观来看, 井下作业生产管理系统都一直存在一些不可让人忽视的问题, 迫切需要人们去解决它们, 比如管理系统中记录的生产数据格式以及分部不统一, 十分分散, 这对集中化处理信息产生困难, 容易让有用的信息产生孤岛的现象, 大量不规则的数据也让人们在需要的时候存在查询困难的问题, 导致信息交流不方便, 信息共享互通的程度也不高等。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来探讨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系统的开发, 解决有关信息的各种问题, 这是目前油田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研究开发

参考文献

[1]周建华, 张华军, 潘胜利.油田井下作业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J].石油工程技术:56-57.

[2]樊跃江, 王如涛, 丁健, 黄星.基于B/S模式的井下作业生产管理信息系统[J].数字油田, 2011, 30 (2) .

8.企业信息管理作业小抄 篇八

一、ERP与作业成本管理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ERP与作业成本管理思想进行整合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ERP与作业成本管理有着一致的目标 “市场导向”( 或称“顾客导向”)的生产经营方式是ERP和作业成本管理所共同追求的目标。ERP管理系统集成是以企业输入各种原料和顾客需求为起点,以创造为市场或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为重点的系列活动。而在作业观念下的成本观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是为最终满足市场或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是由一条“作业链”组成,作业消耗资源的同时形成一定的价值,转移到下一个作业,直到将最终产品提供给企业外部的市场或顾客,以满足其需要。可见,以市场或顾客为中心而开展生产经营是ERP和作业成本管理所共同追求的理念。

(二)ERP与作业成本管理在管理思想上是一致的 ERP的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思想,而这种供应链从作业的角度来审视时其每个环节的功能实现都要耗费一定的作业量,企业的供应链就可看成是一条由此及彼、由内到外连接起来的作业链,作业成本管理则正是是以作业链作为管理对象。可见,供应链与作业链实质上是价值链的两种不同的形式,两者在管理思想上是一致的,即供应链是价值链的实物形式,而作业链是价值链的行为形式,两者都是针对价值增值管理过程的管理。

(三)ERP与作业成本管理在应用上可以相互补充 首先,作业成本管理有助于企业ERP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业务流程的分析与重建是ERP系统不断优化的前提条件,而作业成本管理正是基于不断改进企业业务流程而发挥巨大作用的,即通过作业成本分析产生对作业价值的分析结果可以动态的优化ERP系统中有关资源的配置。反过来,从另一个角度来讲,ERP的管理理念不仅扩大了作业成本管理的成本管理范围,还为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了电算化的基础条件,这将有利于更好的对产品成本的全面管控。

二、ERP环境下开展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意义

(一)可以持续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 当前,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所基于的假设已经不能成立,作业成本管理成为准确核算产品成本的有效方法。但是,作业成本管理实施的前提条件是信息,同时信息也是作业成本管理核算的基础,只有通过获取企业内外供应链相关信息,才能够及时了解作业间价值流动情况,以便于随时进行调节。而ERP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恰能够提供通过手工操作所不能获取的原始信息,显著提高了企业产品成本信息的准确性,便于企业进行成本管理,从而达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二)可以显著提高ERP系统计划的全面性ERP系统是借助计算机高效率的通讯与计算能力,实现其管理思想的计算机软件系统,其中,成本管理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随着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现有ERP系统已无法做到将企业内外全部成本因素加以考虑,对于成本管理的局限性也开始显现出来,有必要对其内容加以补充。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一种全过程的完全成本管理,其融入ERP系统后可以对企业整个供应链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扩大了ERP管理系统中成本核算的范围,显著提高ERP系统计划的全面性。

三、ERP环境下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

ERP环境下实施作业成本管理在实际应用时,应当至少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将作业成本管理融入ERP系统功能模块 一般而言,ERP是由若干功能模块组成的,各功能模块产生的数据和信息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共享。在构成ERP系统的诸模块中管理会计模块与作业成本管理的联系最大,它提供了与作业成本管理有关的大部分信息,因此可以考虑将作业成本管理作为一个模块整合到ERP系统的管理会计模块下,将作业成本的管理思想完全地整合到ERP系统中。

(二)综合分析企业ERP环境下的业务流程 企业是由一系列完整的价值增值过程构成的价值链条组成。同时,每一个价值增值过程也是作业执行的过程,企业应当对其ERP环境下的业务流程进行综合分析,以便于界定各项“作业”,开展作业成本管理。

(三)定义作业,并归集作业相关的费用 以企业ERP系统为基础,对企业作业进行界定。定义好作业后,应当借助ERP系统归集与每项作业相关的费用。ERP系统主要面向业务流程收集、分析并控制成本信息,并具有预算、计划功能,能够完成对产品标准成本和间接费用的计算和调整。这些信息可以经过合并或分解过程后计入相关作业,完成作业相关费用的归集与整理。

(四)合并相关作业,建立作业中心 通过前述步骤后,企业生产过程将由大量“作业”构成。可以按照ERP系统中的业务流程或其他合理的原则,将这些作业进行合并,形成作业中心,并使得作业中心与企业的业务流程尽量保持一致,降低企业成本信息收集成本。

(五)确定成本动因,计算成本分配率 在完成对作业成本进行归集后,要从作业中心中多个成本动因中选择合适作业动因,作业动因的选择可以运用回归分析法和分析判断法等,由于ERP环境下的企业数据比较全面、具体,建议采用定量的方法选取作业成本动因,这种方法下的成本动因较为准确。确定好成本动因后,计算成本分配率。

(六)对作业成本进行合理分配,计算产品或服务成本 根据前面确定的成本分配率,结合产品或服务所耗用的作业成本动因数量,计算产品或服务所耗用的作业成本。这是作业成本管理的最后一个步骤。在计算完产品或服务成本后,可以与ERP系统中所计算的产品标准成本等指标进行比较,并分析原因,以便及时对相关作业进行调整,减少不相关作业成本支出。

四、ERP环境下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分析

ERP环境下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具体应用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作业或作业中心确定后,企业的组织结构要与之相对应,这样不仅便于归集各作业中心的成本消耗,统计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动因,还有利于ERP信息系统的有效运用,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此外,在组织结构调整时,还应当注意尽量减少部门间的沟通环节,降低该作业中心的成本,将控制的重心转移到过程上来,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其次,由于作业成本管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应当组织专家团,采用德尔菲法,充分运用其经验进行相应地判断。此外,还应当充分利用ERP信息系统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对能够采用定量方法获取的指标应当尽量采用定量的方法,避免主观臆断,与客观现实不相符。

最后,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提供的动态信息,优化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前已述及,ERP的核心思想是实现对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最终目标就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因此,从作业成本法计算的结果,可以了解到公司整个生产成本信息,哪一种作业的消耗最多,哪一种作业的成本最高,从而决定从哪一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降低生产运作过程中的成本。

综上所述,ERP系统为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而企业作业成本管理也丰富了ERP系统的构成模块。无论从理论基础上还是在现实实践中两者整合都存在现实可行性。鉴于ERP系统与作业成本管理的结合将企业管理逐步深入至作业层次,其意义重大,因此对于ERP环境下开展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研究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只要企业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充分将ERP信息系统与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结合起来,就可以为企业节约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大幅度提升企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霞、李智芳:《作业成本法与ERP系统的整合研究》,《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2期。

上一篇:党员党员个人问题清单下一篇:2005年车辆管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