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听《悲怆奏鸣曲》有感(2篇)
1.音乐听《悲怆奏鸣曲》有感 篇一
[悲怆]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顶峰之作,史科托把这部作品与[罗米欧舆朱丽叶]比较,指出两者间存在共通的[青春哀伤感]第23号钢琴奏鸣曲由于前后两个乐章如暴风雨般有万钧一发之势而为出版商命名为热情,而[华尔斯坦]是在贝多芬制作最辉煌阶段的作品,给人以一种辉煌与壮丽的效果,钢琴大师54年在美国录制的这盘唱片,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品中动人心强的人生激情。
《悲怆》奏鸣曲是反抗残酷命运与黑暗势力,追求美好理想和幸福人生的雄伟诗篇。全曲充满着斗争的力量和热烈追求的激情。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悲壮的慢板引子揭开了全曲的序幕。第一小节严峻阴森的和弦象征着残酷命运的威胁,级进上行附点音符的哀求音调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这两种因素的矛盾冲突,奠定了引子发展的基调。这个戏剧性动机是整个引子发展的核心: 接着,阴暗的减七和弦一次次鸣响,痛苦哀求的音调在高4度、高8度处反复模进出现,当曲调上行到高音“降A”时,一串下行的快速音型飘忽而过,使人仿佛听到轻轻的叹息。在引子结束处,从高音倾泻而下的一连串快速半音且蕴积着反抗的情绪,为后面爆发的涛涛怒潮作准备。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以奋发向上、奔腾不息的音流反映了人们向命运挑战的气势、与黑暗势力搏击的决心: 右手笔直上升的音型、坚定有力的节奏、左手分解八度的主音持续音一出现就具有召唤人们进行斗争的力量。副部活泼、抒情的主题在低音区和高音区一唱一和,感人动听。左手舞曲性的伴奏织体,充满生气,表现了人们对幸福的向往和欢乐的遥想: 活跃的上行跳音,带有倚音的附点音符和轻巧的三连音下行音调具有幻想的意味。浓重低音与明快高音的色彩对比更增加了欢乐的气氛。它表现了厄运的幽灵无法阻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幸福理想的憧憬。呈示部的结束部在降E大调上开始,以主部的材料变化写成,左右手连续不断的半音反向进行,掀起了更汹涌的反抗热潮。这股音流从低到高、从弱到强,把主部的斗争情绪推向高潮。整个呈示部在高潮出现的强劲和弦中结束。展开部以引子的素材在g小调上开始,集中凝练的音乐形象,描绘了阴暗势力、残酷命运的威胁依然存在,受伤的心灵仍在隐隐作痛。接着激昂奋进的上行音调在左手分解八度持续音衬托下与引子中哀求音调的轻吟形成对照: 这两种冲突因素互相交替先在e小调上出现,又在D大调、g小调上重复。接着,滚滚向前的分解和弦不断蠕动象远处传来的雷鸣,昂扬激进的音调反复插入与之交替,掀起一个个浪潮。第一乐章的再现部一往无前、坚定有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奏出了胜利的凯歌,最后几个所向披靡的和弦宣告了光明战胜黑暗的胜利,显示了人“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力量和气概。
悲怆奏鸣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C小调,奏鸣曲式,由极慢的慢板转为辉煌的快板,在序奏中掩埋着悲怆动机。这一部分出现在第1,2,3小节中,表现出那种突如其来的打击将精神的防线击溃的那种情形,随后的几个小节中有所缓和。如果说前面几小节是悲痛的话,那么紧接着的几小节就是悲伤。随后主部的第一主题展开,在一系列的断音爬过钢琴键盘的小字二组,小字一组后,有种乘着震音断奏而热情上升的一种感情,这一部分共有五次的持续的感情上升,可以说是热情澎湃。随后第二主题展开,这一部分轻快而富有流动感,从第65小节开始,加入了大量上波音的使用,一直持续到第90小节。随后进入发展部,总体来说在发展部从音乐中可以听见第一主题中的大量不断上升的断音,从内容上来讲,是G小调的极慢板动机进入快板而发展的第一主题,至300小节,进入曲末,在上升的断音中结束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如歌似的慢板,降A大调,整个乐章充满抒情的气氛,形式为三段体。第一段,优美而抒情的主题,风格与第一乐章迥异。回到了一种平静的心态,进行之中也悄悄地从三声部变奏为了四声部(9小节),随后进入了第二段,(从第38小节开始)一种意兴阑珊之感也涌上心头,此段中大量出现的是左右手相互交替的三连音的伴奏,在第42小节时一度出现紧张感,但是一闪而过至51小节重新演奏第一段进入第三段,幅度也渐小,渐渐的恢复平静。
第三乐章,快板的回旋曲,C小调,回旋主题为开头主题的发展。至 61小节进入第二主题,风格明朗,降E大调。最后当曲目进入进入第三主题,柔和而恬美,从技巧上来说这一段大量使用了对位技法,使人不禁叹于贝多芬的惊人的能力,无怪贝多芬曾经说过世上的大公有的是,但其自己就仅此一人。最后我们把作者的思维主线理清一下,本人是学医的,打个比方来说,悲怆的主题就好比一个被通知的患了无法治愈的绝症的患者一样,第一乐章初闻噩耗如晴天霹雳般病人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心中一直在反问自己是我得了不治之症吗,是不是在做梦,感情激昂过后,进入第二乐章,病人接受了这个事实,他回忆起自己曾经渡过的那些值得回忆的岁月,平静而略带一丝伤感之情在心头徘徊,此时进入第三乐章,病人感觉不能在只生活在回忆里,奔向了新的生活,让自己在剩下的不多的岁月里充实的过完每一天,在平静中离开人世,全曲结束。从整体来看,全曲结构严谨,感情发展丰富。伤感中略带激情,激情中暗透悲伤,至始至终都在围绕悲怆进行叙述,是其奏鸣曲中的一颗耀眼的明珠。
2.听《音乐之都维也纳》有感 篇二
郁老师执教的《音乐之都维也纳》这堂课,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首先是听觉享受。整堂课自始至终充盈着经典音乐: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舒伯特的小夜曲、施特劳斯的华尔兹圆舞曲„„一段段优美的旋律令人陶醉。其次是视觉享受。一幅幅大音乐家的肖像、一处处维也纳的街景、国家歌剧院和金色大厅内外的豪华景观„„无不令人赏心悦目。总之,这些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均非常精美。不仅让学生认识了音乐家及其作品,感受到了维也纳的独特魅力,充分地理解了课文,而且让我们感受到了郁老师备课的认真和独特的教学匠心。另外,这堂课在语言训练方面也较多,朗读、复述、说话、写话,语文的“味儿”丝毫不会被浓郁的音乐味道所冲淡。
郁老师课堂教学扎实稳健,灵动有效。课堂上活而有序,亮点频频。可以看出学生得到她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根基稳固。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的一言一行都配合默契,一颦一笑也都灵犀相通。她面向全体,要求人人在书上记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字词理解或疑难问题,然后试着在书中找到答案。指导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引导体会重点,实施语言文字训练,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教学中,注重对每个学生进行说话、思维方面的培养,组内交流时切实、扎实,留有充裕的时间,由学生潜心领悟,把有效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通过出示贝多芬广场、海顿街„„等图片,欣赏维也纳的风光;并且给学生创设了音乐的情境,一次次《蓝色多瑙河》的优美旋律,让学生感受到悠久的音乐文化和独特的音乐氛围,这一切的教学设计似有意,又似无心,显得那么恰到好处,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引领着课堂内所有的人——步入对语言文字的欣赏:对关键字词的理解,对精彩语句的揣测,进而对文章内涵深入的挖掘„„ 以至于我都常常因此而忘了记笔记。自始至终,郁老师在教学中都极为注重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魅力。在郁老师简洁生动、精彩优美的教学语言的引召下,学生自己在阅读中边读边想,开启了心智。郁老师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回归到常态中,在生生和师生的对话、互动过程中,使学生潜心会文,感受所蕴含的精神元素,因而学生的发言总是那么激昂,总是那么精彩,总是那么争先恐后、跃跃欲试„„而且每个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背景对语言形成独特的感受,用不同的朗读处理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从而达到个性化朗读的目的,真正做到从读中感悟。可以说,郁老师在课上——注意聆听,注意反馈,注意引发学生探索;注意评价,注意总结,注意衔接过渡;注意创设环境,营造气氛,注意课件的使用恰如其分,从不作秀„„她,教态端庄大方,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语言精炼精彩,教学环节环环相扣,自然顺畅,本节课更是犹如行云流水,让我常常忘记自己身处何处,甚至忍不住想与学生一起回答问题!
郁老师抓住阅读点,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是这节课的一个亮度。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在今后的教学上,我也要向郁老师学习,努力探索,让学生爱学语文,乐于学语文。
马彦丽
【音乐听《悲怆奏鸣曲》有感】推荐阅读:
《悲怆第二乐章》演奏分析10-10
大班音乐:山谷回声真好听08-13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听声音辩事物07-06
《穿过风雪音乐盒》有感11-04
青蛙音乐会音乐教案07-07
音乐教室、音乐器材室使用规则08-05
音乐之声音乐赏析观后感09-24
《小仙女的音乐盒》小班音乐教案06-23
一年级音乐音乐5---8课导学案07-10
酷我音乐盒 好音乐炫出来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