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旧书摊(精选10篇)
1.渐行渐远的旧书摊 篇一
昨天晚上同学聚会,吃饭加ktv,闹到凌晨快四点了才回家,表面上好像玩得很爽,可是却感觉很生疏。
的同学加朋友,按理说和大家应该无话不说,可是一时间却不知道该说啥。这个问题我想了一晚上,我想我和他们已经是两个世界的不同人了。
四年的大学生活,彻底的使我与他们走上了不同的路。大家在一起,总是谈论工作的事情,而我一句也插不上,感觉好像特别的尴尬。偶尔他们看看我的手机,发现了okura的照片,刚想跟他们说说这人是谁,却才发现根本就是地球人和火星人在对话。只好笑笑并有点挑衅的来一句“说了你也不认识”。
以前我曾说过,pchan是后知后觉,而我是先知先觉。可其实现在我才发现,自己是真正的不知不觉。自从我回家到现在,虽然偶尔说过怀念大学生活,可是我从来没有说起过怀念和阿屁,老山,小妈妈,奶奶和老大他们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感觉自己总在逃避,不敢去想起那思念与姐妹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因为我害怕,害怕自己去回忆那段日子,因为大家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总觉得自己和大家是融为一体的,从来不曾像现在这样感觉到自己不属于那个群体。
直到现在我才鼓起勇气想起当时坐在大巴内跟pchan道别的时候心里是多么的难受……此刻心里真的很难受……
2.渐行渐远的旧书摊 篇二
这两行脚印便使人想到布鞋了———那浩瀚如海的高原之上, 承载了一个又一个年轻力壮或年迈佝偻身躯的叶叶小舟。这些小舟遵循着天时与人命, 白天漂浮在黄土海面之上, 吆喝了大鱼小鱼般的牛羊群去放牧, 夜晚时, 它们则停泊在主人的梦乡边, 男主人女主人睡在炕上, 男布鞋女布鞋睡在地上, 一样酣然。又或者, 它们紧紧跟随在犁铧翻卷出的波涛之后, 再一次播撒下粮食种子。
男子们的布鞋多是黑色。早些年, 乡村的人们尚且生活在虽然清贫但不乏典雅的年代, 这些黑色的布鞋上都曾被装饰了花纹。妇女们在丈夫能穿出去展示的布鞋上用针脚争奇斗妍, 雍容优美的云勾子图案从容地舒展在鞋头鞋帮, 再用规整严谨的城墙垛子图案饰了边儿, 对一个男人倾注的感情在匀称的白色小针脚中被种植繁衍。高大威武的城墙垛子之上云卷云舒, 她们的丈夫穿着这样的布鞋, 就是一家之主, 一城之主, 连他行走的脚步都被赋予了宛如云朵般轻松自由的祈愿。甚至, 连细节末梢也考虑周全, 脚后跟的那两处和布鞋相依的地方, 她们也要用绣满白色枝蔓的半圆形绣片缝在袜子后, 一样细致动人。
时间逐渐洗褪了旧时妇女们在男子的布鞋上所寄托的种种情愫, 那些细如蛛丝一般的线条似乎逐渐融化并渗进了黑色的鞋面中再也无迹可寻, 男式布鞋只留下一面面肃静的黑, 样式也变得简洁。同时, 那些长袍马褂、瓜皮帽、大裆裤以及走西口的脖铃声也一并销声匿迹在城镇吹来的现代风尚之中。
女人们对美的敏感更为显著一些。当男子们的布鞋尚且飘着云朵时, 她们的布鞋一律盛开着繁花。男为天, 女为地, 天地之象, 阴阳之分, 在更接近生活本质的陕北乡村中如此优雅地展现出端倪。成亲时, 女子们的那双婚鞋娇艳欲滴, 朱红的底儿上, 女儿家的心思被小心收拢成莲花、牡丹、梅花、桃花, 有的还欲语还休地在水绿的枝蔓上点缀了小小的果实, 几乎要让人嗅到新媳妇心中清幽淑惠的香气了。
但如昙花一现, 这双婚鞋很快就被置入同样漆画得鸟语花香的木箱内, 仿若两片红色花瓣回归花海般安静。至此之后, 女人们拜祖、上坟、下地都有着不同颜色的布鞋, 蓝色的端庄、粉色的温婉, 或用碎花布层层叠叠堆砌出足够的耐实, 这些布鞋们仍然点缀着莲、梅、牡丹的秀雅, 却已是一种只占据一小部分鞋面的更加含蓄收敛的表达。
随着男子们的布鞋成为净面, 女人们鞋子上那些花蔓也终于凋谢, 她们的鞋面演变成了新式的红条绒或条呢布, 有的则同男子们一样把自己的布鞋面也做成黑色。究其原因, 大抵是女人们开始愈来愈多地参与生产劳动, 旧时那些典雅的颜色已无法经受土埂田畔的磨砺。只偶尔有未嫁的小女子让母亲或姨娘给自己的布鞋两侧缀两朵桃红三枝翠绿, 为的只是一种小小的娇媚与俏丽。但女子们红布鞋的美依然夺目, 哪怕只是穿着没有任何装饰的红布鞋执拗娇憨地站在露水地中, 也有酸酸的荡人心旌的词曲为了这红布鞋唱将出来。
只有布鞋中的鞋垫作为附属物竟一直完好地保存了下来。鞋垫上依然花红柳绿、鸳梦鹊飞、蜂蝶奔忙。布鞋成了围墙, 女人们把流淌在血液里的天性和欢欣全部移植在了这围墙内的两畦花圃中。男人们走亲访友时, 脱了鞋子上炕与主人家吃菜喝酒, 那家窑里的女人们便会在上菜的间隙盯着地下这男人布鞋内的鞋垫, 有时惊艳了, 便在心底默默描摹了鞋垫上的图案, 有时淡定了, 便不免把为这男人做鞋垫的女人小瞧一番。空闲时, 她们更是热衷于交换鞋垫纹样, 遇到性灵手巧的女人, 往往要磨缠着让人家画出诸多花鸟鱼莲来留给自己, 自己又用蓝色印纸复制给其他姐妹———旧时繁华在鞋面罗裙上的种种娇艳与灵动, 复以另一种形式灿烂茂盛在乡村之中。
所有的这些布鞋, 总是由勤俭持家的母亲们拾掇出已破旧得不能再穿的衣物制成——再近些, 也有把白色的面口袋浆洗干净并剪开, 再用自己制的浆糊把布头一层一层平展展地粘合抹匀, 然后在炕头炕干, 或是摆放到通风干燥的地方阴干, 干后的布层坚韧光滑, 下起针来又不会太瓷实, 用线便能流畅愉悦。
布鞋的每一寸都封存着女人或母亲那些我们不能知晓的心事。棉布对乡村总有诸多恩泽, 而乡村中的女人们对棉布也是尊敬爱护有加, 她们甚至不会随意抛弃任何一点有可能会用到的零零碎碎。而这利用布头粘制好的袼褙, 直接成为布鞋的主体材料, 在剪好鞋样后的袼褙上粘上新买的布, 再用白棉布齐齐饰好边儿, 末了平整地压在毡下。这时, 厚厚的布鞋底子用麻绳儿细细纳上一遍, 为了耐磨, 还要用绳结打出若干小疙瘩来———这些小疙瘩绝不乱来, 都是按照女人们心中吉祥图案的点、线、面三要素有序地排列, 像一项并不简单的建筑工程, 又像一篇乐章, 耐心的抒情中夹杂了一些起伏变化的重音节。穿着新布鞋的人因了这鞋底, 总要不由得注视新鞋在土路上印出的那些雕塑般凹凸的美。
如此, 新做好的布鞋不仅仅挺括、干净, 似乎还能散发出素雅的光来, 这光里有乡村醇厚如酒的阳光, 也有夜晚水样柔情的煤油灯光。布鞋内甚至还储录有声音, 那是女人们缝制布鞋时拉动麻绳的声响, 富有节奏, 悠长深远, 其间或偶尔伴随着轻轻的叹息和淅淅沥沥的雨声, 甚至也有大雪纷飞时的那一种虚华喧闹———而这样的一双布鞋, 如果它注定行走在如今的柏油马路上, 那将是生硬残忍且痛楚的, 这种痛楚是不同属性物质界面之间相互摩擦时所产生的必然消亡或败退, 任何一方都无从选择其他结果。让布鞋离开乡村, 离开注定与它们肌肤相亲的黄土土壤, 离开那种与之相配的的柔软度和温度, 无异于让一个天性纯然的乡村姑娘摒弃本质而去灯红酒绿中卖笑。乡村的布鞋们因此注定要避开所有被柏油路缠绕圈养的城镇。
母亲和姨娘、姑姑们的眼睛已开始昏花, 年轻的女子们早已遗弃女红技能。多少年来, 再也没有了与黄土地中的乡村隔着层层棉布相亲相近的时刻。城乡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工业时代的便捷正彻底取代手工时代的劳累和繁缛, 在这期间丧失的美感已无法追寻。当你试图顺着一条优美的刺绣藤蔓向上向前追溯, 眼前最终出现的只是恍惚却姹紫嫣红的色团或色点浮动在过去的岁月中, 这些陈旧的美艳和华丽典雅在那个界面中喁喁交谈, 你却只能偶尔对一两声女子的娇笑听得真切。布鞋们已载着那些旧人飘向了黄土之洋的远处或深处, 唯有留守在乡村的一些老人们依旧守着布鞋, 把他们光滑单薄的脚印再一次覆盖在已夹杂了诸多时尚花纹和形状的其他脚印之中去。
———我的外祖父就是这样, 有一次回老家去时, 见他穿了一双前端已磨开口子的黑布鞋, 那个口子像个眼睛, 一层层蓝色或白色的褙子层露了出来, 且每层都沾了一些干泥或湿土, 估计鞋底也即将磨穿。这变形干瘪的布鞋像曝晒许久的两大牙瓜皮。但外祖父还是那么穿着, 说买下的鞋穿上脚疼, 而且浑身不自在, 要是出门了自然会换上新布鞋的。我笑, 外祖父也笑, 外祖母也在旁边笑。我拍了他穿着这双布鞋的照片回去给母亲看, 母亲笑道, 让别人看见了还说我们做子女的不孝顺———唯有我能体会外祖父那种穿着烂旧布鞋依然乐呵呵的心情, 那是对过去岁月的怀恋, 对给他做布鞋的女人们的怀恋, 对乡村土地气息的怀恋, 也是同自己命运属性之间的一种和谐共鸣。
3.渐行渐远的“年味” 篇三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过年的感觉也在变化。特别是在经历“文革”中破四旧立四新浪潮席卷之后,年味也淡了许多。 到后来,是鞭炮在一些城市的退出。过年对人们感官上的影响大为减少。随着食品紧缺这一历史现象在中国大陆大部分人口中的结束,以集中时间大吃大喝为主要特征的年味也在消失。按照困难时期过年的饮食标准,现在人们可以说是每天都享有过年时的生活,所以也就无需等到过年时再去享受了。
我所在的城市禁止燃放鞭炮之前,燃放烟花爆竹曾经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在数量和品种上都达到了高峰。从晚上12点开始,噼里啪啦、叮叮咚咚的鞭炮声响成一片,各色礼花布满夜空,此伏彼起,连绵不绝,蔚为壮观。禁止燃放鞭炮的制度曾有反复,第一次禁了几年,人们本已习惯,不知什么原因又放开了,第二次是2015年春节起又禁止的。我对禁止燃放鞭炮的看法是: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禁炮的代价是,不热闹了,年味少了。得到的是:消除了由放炮引发的火灾事故和爆炸事故以及空气污染、噪声污染。
拜年,曾是过年的主要活动之一。正月初一黎明时分,先放开门炮,然后人们穿戴整洁开始探亲访友,相互拜年。有家族内部的拜年,也有邻里之间的拜年。以我的经历,更熟悉的是党政机关人员的拜年活动。拜年的人很累,接受拜年的人也很累。后来官方倡导开团拜会,希望取代拜年,收效甚微。直到2008年以后,上级关于开过团拜会后不要再拜年的要求比过去更为明确,我本人很赞成,随即从春节放假期间给上级领导人拜年的行列中走了出来,每年春节都在家休息。或者写一些贺年卡寄给各界人士。就整个社会来说,拜年的方式也在逐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人山人海到处跑的拜年方式,悄然之中已被电话、短信、微信所代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属于过年范畴的时间逐步被规范,人们逐步地把这几天宝贵的假期用于休息、旅游,而不再是到处拜年、探亲访友。
随着行政干预的介入,曾经风靡一时的贺年卡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从1988年起,到2013年,我把贺年卡当作主要的拜年方式,省时、省力,但却是非常认真地写出每年数百份的贺年卡,用小楷毛笔,写给每一个人合适的、想说的话,一笔一画传递真情实感,从内页到信封每个字都出自本人手笔,糊信封、贴邮票,都是自己完成,内心中觉得这是必须自己做的一件事。实际上也看到了贺年卡行将退出的征兆,有不少人已经不是自己写,从单位统一购买,工作人员代为打印、发出,已经和发卡人关系不大了。接收的一方,有的人也已经不大在意,尤其是某些大机关,索性就把寄给领导人的类似贺年卡的信件截留下来,扔到废纸堆里。与领导人的交往,无论是关心、尊重,还是巴结、讨好,居然是这种结果。其实,贺年卡的遭遇也能说明很多。
贴对联,也是过年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在最困难的年代,最贫穷的家庭,也要买上大红纸,如果自家没有人会写,就请人写。除夕那一天,把对联贴到门上,就算正式过年了。记忆中,我从十来岁还是小学生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家和邻居写对联了。从那时至今,家里的对联一直是自己写。近些年来,流行单位发放从市场上买来的对联,大多数人家是张贴这种买来的对联。贴这种买来的对联,少了写对联的环节,是年味的又一种流失。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变和节能、消防意识的普及,在城市,点旺火的习惯已经没有了。在农村和小县城,居住小院的人家还保留着这个习俗。旺火,是对新的一年平安顺利、兴旺发达的祈祷,据说,围着旺火烤一烤,可以保证一年不生病。在长期缺医少药的环境下,依靠祈求上天获得幸福是最方便的选择。
还有糊窗户、贴窗花、贴福字、贴年画、守岁(俗称“熬年”)、吃年夜饭等许多内容。各地有不同,经济政治地位和文化品位不同,过年的方式也有“豪华版”和“简易版”之分。
值得一提的还有压岁钱,这是诸多过年习俗中最强劲的一个习惯,非但没有淡化,还不断强化。在我幼时,过一个年能够得到的压岁钱一次也就几毛钱,每年总数不曾超过十元。后来我的孩子在十岁前每次过年得到的压岁钱总数不超过百元,家里人也就给一二十元,偶有亲戚朋友给五到十元,就是很重的了,一般为一两元。再大一些,每当家里有了客人,就把孩子支开,以孩子已经大了为由不让给压岁钱了。整个幼年和少年时期,他得到的压岁钱总数不超过四五百元。家里人给儿子压岁钱,随着工资的调整和社会物价水平的变化,逐步增长,直至儿子成家之前,父母和奶奶、姥姥姥爷每次给一百元,孩子自己也没有管理过这些钱,只是在家长手里流通,可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到了我的孙女、孙儿出生后,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过去好多了,在孩子的亲属圈里,老奶奶、爷爷奶奶每人每年大约一两千、三五千元不等,实际上也就是给他们的生活补贴。孩子的爸爸妈妈给的不多也在百元以上,还有我家和姥姥一家各种称谓的近亲,都会给。总之是一代比一代环境优越。至于社会上,压岁钱一度曾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而变味。我是保持了对压岁钱这一圣洁名词的尊重和敬畏的。在自家后代之外,给朋友、同事的后代压岁钱,在不同时期,有过一两元,五到十元,一二百元,五百元,没有超过千元的。不曾在压岁钱里掺杂政治等超越礼尚往来的因素。
在古代,以农耕为业的祖先为了庆祝丰收,祭神祭祖,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的活动,时在岁首,称为春节,成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延续数千年至今。春节实际上是一个系列活动,从腊月初八的腊祭、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初一的过年达到高潮,还有正月十五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甚至整个春天,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核心是祭神祭祖,迎喜接福,除旧布新,祈求平安健康和丰收。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每一天都有其说法和讲究。除了家庭团聚、亲朋好友的联络,也有村庄、城市、社区灯展、社火、扭秧歌、唱大戏等各种文化活动,表达人们庆祝丰收的喜悦,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不能主宰自身命运的人们,唯一崇拜的对象是神,是上天,向神和上天祈祷、许愿,是他们安慰自己的一味良药,是贫困潦倒中的力量源泉,是苦难中的希望之火。“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题为《元日》的诗,高度概括地反映了春节的喜庆景象和精神内涵,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是众多以春节为题的古诗中流传较广的一首。
在人类社会演进的漫长历史上,各种习俗、文化的变迁伴随其中。年味由浓变淡,也是经济、科技、社会、文化进步带来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每一步,都会从行囊中放弃一些过时的物品,以利轻装前行。每一种曾经流行的生活方式,都是阶段性的,而不是永恒的。我们有理由怀念渐行渐远的年味,有理由为之惋惜,同样,我们也有理由为人类生活方式每一步的新陈代谢而欢呼。
郝志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9年起先后发表散文20多篇,杂文50多篇,诗歌100多首。著有《七色土》《做人做事——一个国家公务员的经历与感悟》。
4.渐行渐远的时光作文 篇四
慢慢走出校门,和那渐行渐远的同学们道别,心中仿佛失去了什么。我不舍地回过头,望着校门上那几个烫金大字,我蓦然回想起刚入学时的那段时光。
夏天,晴空万里,天上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一阵风吹来,从地上卷起一股热浪,让人感到窒息。我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了校门口,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门上那烫金的校名。
我看了看身边,像我一样刚入学的学生数不胜数,每个人的身边都围着家长。他们有的高高兴兴地跟着老师前往教室,但大部分都是拽着父母的手臂,不肯进去。最后在父母、老师的劝说和生拉硬扯下才啜泣地走进班级。我不舍地回头看了一眼爸爸妈妈,三步一回头地走了进去。
我在座位上看着班上的同学们,他们有的在追逐嬉戏,推翻一张张桌子;有的三三两两地围在一起聊天,像什么“塞耳号”之类的游戏。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个子矮矮的男生,他头发乱乱的,脸上长着许多痘痘,特别是他鼻子下悬着一条长长的鼻涕,恶心极了!他就趴在桌子上,看着鼻涕慢慢流到桌子上,黄黄的一大团。周围的同学都急忙扔给他一包纸巾,他的同桌也躲得远远的。但大部分都是一言不发地坐在位置上。于是,我找了一个没有人的位置坐下。突然,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走了进来,他是我以前的同学——刘××,于是我招呼他坐我旁边。
上课铃声响了,一位中年的女老师慢慢走了进来。她说她姓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我仔细一看,陈老师面容慈祥,中等身材,理了一头乌黑发亮的短发。她又长又细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的眼睛,挺拔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的眼镜,显示出学者的风度。小学时光从此开始。
在几天的交流和学习下,班上的同学们也基本互相认识了。我还依稀记得有一个同学和另一个同学起了冲突,打了一架,最终在老师的调解下,他们化干戈为玉帛,后来还成为了铁哥们。
5.渐行渐远的村庄散文 篇五
斗转星移,岁月荏苒。村庄,宛若一只蜕变的蝴蝶,飞越了沧海桑田,翩翩在时代的前沿。物是人非事事休,我热爱的村庄,已经在时光里改变了容颜,渐行渐远。
村庄,一边繁华,一边荒芜。老屋在苍老,许多的老人和孩子留守村庄,更多的女子独守空房。他们带着期许的目光,眺望一条从乡村到城市的路,那条路,不再是尘土飞扬,而是像城市的泊油路一样,被硬化,走上去,再也踩不出足迹,踩不出曾经的时光和过往。
我是村庄的孩子,来自村庄,土生土长,就像村庄的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一片瓦砾……自小熟悉村庄的味道,熟悉村庄升起的一缕缕炊烟,熟悉村庄带着汗水的盐碱味,熟悉泥土的腥味,熟悉一粒粒尘埃飞扬的满嘴风沙的味道……
我始终认为,村庄,是家,是灵魂的栖息地,是生命滋长的地方,也是情感凝聚的地方。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想起村庄,就滋生一种质朴的情怀,就涌上心头丝丝温暖。
冰河消融,泉水叮咚,春暖花开时节,小村就是花的海洋,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狗尾巴花,荠荠菜面条菜,灰灰菜星星草……放眼望去,满眼的绿意盎然,满眼的姹紫嫣红。错落的村庄,蓝砖红瓦的房舍,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朵,微微的风,夕阳西下,飘着如雾如纱的炊烟……三两只小鸡在院子里乱跑,四五只小狗摇着尾巴汪汪乱叫着。远处,在乡村的小路上,放牛的孩子赶着老黄牛,吹起树叶笛声,笛声悠长悠长地响在村庄的上空,也清彻地回响在我的心底,悠扬而漫长。
村庄,每一寸土地,都给人踏实,都让人留恋。土地是生命的土壤,孕育着种子,春夏秋冬,也孕育着我们的生命。在土地里,有高大挺拔的树木,有万紫千红的花朵,有连绵不断的小草,有成群的牛羊……土地,就像母亲温暖的怀抱,包容着我们的一切,也给我们给养,让我们成熟成长。抚摸每一寸光阴,在乡下的日子,是最踏实而最温暖的,小米饭将我们养大,布衣粗粮伴随我们成长。母亲的叮咛,父亲的期望,将岁月深深拉长。
岁月沧桑,我们在时光里改变了模样,遗忘了很多过往。越来越远的时光里,总是难忘,田野旁边,一个个宛若蘑菇一样的麦秸垛,也会时常莫名的梦见自己,躺在柔软的麦秸堆里,舒舒服服地仰望蓝天白云悠然,阳光暖暖的洒在身上……
村庄,木门柴扉,清新淡然,简单质朴的院子,吱呀的柴扉木门。轻推,就像推开过往的`光阴,蔓延心底的是,一缕旧月光,洒下的清辉照在院子的土地上,我躺在一张旧凉席上,数星星,看皎洁的月光,耳畔,是奶奶讲的百听不厌的故事,还有缕缕清风,在清凉的夜晚,伴随墙角的虫鸣,远处的蛙声……
诗人有“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情怀,而我却对村庄的夏天格外青睐。单就那一望无垠的麦田,金灿灿,金碧辉煌,散发着独有的芳香,风儿轻轻吹过,麦浪滚滚,翻动着无限的希望和期冀,也翻阅着中华千年的勤劳善良。经历过麦收的人们都知道,麦收脱一层皮,炙热的太阳,火辣辣的,然而,比太阳更火辣的是,热火朝天的麦收场景。你来我往,车来车往,手拉车,拖拉机,手扶三轮拖拉机,突突突的奔走在乡间小路上,田野里,大人孩子挥舞着镰刀,收割着一茬一茬的麦子……麦子是有温度的,是有灵性的,滋养着小村庄大大小小的生命,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村庄,也是滋生乡情的地方。村庄,就像一个大家庭,一个村子的人,几乎都认识。而远亲有时候还不如近邻。遇到需要帮忙的事情,你吱一声,西边东边的邻居,就算远一点的,也会毫不犹豫地帮忙。在村庄,好像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而我的事情,也是你的事情,互相帮助,继承了中华千年的传统美德,发扬了华夏千年的传统文化……在村庄,人与人之间,质朴而简单,没有心计,没有利益纠葛,你种你的田地,我耕耘我的田地,大家守着一亩三分地,日暮掩柴扉,日子恬静安然。
村庄,固守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旧思想,炊烟升起,夕阳落下。然而,不知何时,村庄的一部分人走了出去,在外面闯荡,渐渐腰包鼓了起来。他们带来的消息,就像蝴蝶长了翅膀一样飞遍村庄,更多的人,从村庄走了出去。
村庄到城市,城市到乡村,一些人来了去,去了来。更多时候,村庄像旅店,走出去的人就像过客一样匆匆归来,匆匆归去,星星点卯似得,奔走在乡村到城市的路上,就像村庄放飞的风筝,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一座座世纪新村在村庄落户,一栋栋小别墅隔开了新旧村庄,他们来了,盖了房子,买了车,依然去了远方,留下父母、妻子和孩子,留守村庄。
左边,世纪新村,高楼林立,嫣然一个小城市。右边,旧村庄,老屋老房子,就像苍老的父母一样,颤巍巍地伫立在风雨里,几多迷茫,几多心酸和凄凉……他们一定在想,村庄咋说变就变了样……
漫步在小村庄,看着渐渐消失的旧房子,旧院落,望着世纪新村,我的心,一半明媚一半忧伤,谁也无法阻挡时光的远去,新旧更替……
村庄,是我们眷恋的家园,正在经历沧海桑田的蜕变,经历平淡到繁华的蜕变;村庄,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承载着岁月的风尘仆仆,从简单质朴,走向新的征程……村庄,渐行渐远的村庄,我相信你的温润和善良,勤劳和质朴,包容和真诚,永远会留在每一个农村人的心坎上,也会在世纪新村发扬。
6.渐行渐远的高中作文 篇六
可越见不到心中越发想念。记得在十一岁的时候,往事的美好时常会重现脑海,我和爷爷一起去田里摘菜。我当时力气还很小,连根萝卜都拔不出来,只要爷爷看到我在拔萝卜,就一定会过来助我一臂之力。我们摘桔子时,他总把桶放在我的脚边,他自己却摘下几个就要跑过来把桔子放到桶里。爷爷的体贴在那时是多么温暖我心啊!虽然弄的鞋底全是泥,我也没有丝毫不高兴。把萝卜拔出来后,奶奶把它洗干净后,切了片,做了盘菜。现在回味起来,那是满满亲情的味道!
现在作业越来越多,就算是课外班都有一本初一的课外教材当作业。就算你做作业很快,假期也要十几天才能写完全部作业,再加上有其它课外班穿插其中,我更没有时间看望爷爷奶奶了,更别提与老人们一起“干农活”了。
有时候我也想去爷爷奶奶家里玩,可是他们也有事情要忙。当期末考试后,我也会给他们打电话报个喜,可是却很少见面。
7.渐行渐远的旧书摊 篇七
1 小霸王公司的发展历程
(1) 起步阶段:
小霸王的诞生是和人分不开的, 段永平是“小霸王”品牌的缔造者, 也是影响中山市小霸王公司兴衰发展的关键性人物。
1989年心怀鸿鹄之志的段永平, 怀揣研究生的学历, 在“孔雀东南飞”的全国性人才流动大潮中, 来到广东省中山市, 出任中山益华集团属下的一间小厂——中山市日华电子厂的厂长。中山日华电子厂亏损200万元, 在倒闭的边缘徘徊。经营困境是什么?出路又在哪里?
段永平接手后, 通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周密的分析、论证后认为, 经营不利的原因在于没有摸清市场, 厂子并不是穷途末路, 如果弃大型机, 改生产家用游戏机, 市场前景反而极为广阔。1990年, 中国内地小型家用游戏机市场总销量是300万台, 而专家预测它的市场饱和容量应该是4000万台。于是, 段永平果断决策, 全面转型生产家用电子游戏机。不久后的市场销量证明, 这个成功转型果然使即将倒闭的日华电子厂被盘活了, 段永平不负众望, 小试牛刀。
(2) 品牌阶段:
在激烈竞争的游戏机生产行业中, 最终使“小霸王”从群雄并起、硝烟弥漫的混乱时局中脱颖而出、遥遥领先的, 是小霸王公司高人一筹的品牌意识。
20世纪90年代, 似乎是一夜之间, 中国冒出了数百家电子游戏机生产厂家。如何才能在市场上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段永平一锤定音, 为产品确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小霸王”。
历来“霸王”都是意味着霸气十足, 加上“小”, 就可爱了许多, 用这个名字来诠释极受青少年欢迎和喜爱的家用电子游戏机的内涵和外延, 无疑是十分恰当的。中国众多的三口之家, 谁是父母心中的小霸王呢?小霸王们什么又是最重要的呢?这也为将要开发的“小霸王”电脑学习机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1993年5月, “小霸王”研制成功第一代电脑学习机, 与此同步, 由段永平亲自捉刀的新广告《拍手歌》在中央电视台高频率播出, “你拍一, 我拍一, 小霸王出了学习机;你拍二, 我拍二, 学习游戏在一块儿;你拍三, 我拍三, 学习起来很简单;你拍四, 我拍四, 包你三天会打字;你拍五, 我拍五, 为了将来打基础。” 正是这短短30秒的广告儿歌, 让“小霸王”深入人心, 特别是中国的父母历来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 使小霸王电脑学习机迅速成为市场新宠, 1993年公司创造了2亿元的生产总值。1994年, 为配合学习机新产品的推出, 重金聘请了国际武打巨星成龙拍了一个广告, “同是天下父母心, 望子成龙小霸王”, 一下子搔到了天下父母的痒处, 明星效应使小霸王响彻天下。在当时全国多如牛毛的游戏机厂家中, “小霸王”果然称王称霸, 一骑绝尘。
从此, 各式各样的“王”, 各种各样的“霸”, 开始充斥于各类商品。这不能不说是小霸王留给世人的“王者”、“霸气”效应。
(3) 腾飞阶段:
使中国人的电脑热提前实现“软着陆”的小霸王创新产品——“电脑学习机”掀起了风靡全国的电脑学习机浪潮。公司管理层凭借敏锐的市场触觉, 快速的产品更新换代, 使“小霸王”深入人心, 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国产品牌之一。
20世纪90年代初, 家用电脑开始步入中国百姓家庭, 但由于售价较高, 大多数中国家庭还买不起, 往往望“机”兴叹, 电脑热呼之欲出而未出。小霸王准确把握到当时中国市场这种“求机不得”的巨大需求。新产品 “电脑学习机”简直就是一种理想的电脑入门工具, 而价格却是电脑的1/40, 每台只卖两三百元, 这是个寻常百姓可以支付得起的价格。果然投放市场后, 经营者以一系列创意十足的营销策略和广告攻势赢得了人们的认同, 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们无不慷慨解囊。后来, 有人开玩笑说, 小霸王的电脑学习机在半空中建造了一座平台, 使中国人的电脑热提前实现“软着陆”。
中国人历来有“再苦不能苦孩子, 再穷不能穷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共识。正是由于游戏机的“游而无用”, 电脑的“高不可攀”, 才使电脑学习机“有机可乘”。小霸王科学精准的市场定位——“青少年电脑学习机”, 极大地满足了消费者们学习新技术的迫切需要, 似乎电脑学习机就是电脑, 或者说是电脑的入门机。现在回顾当时的情况, 小霸王在促进我国电脑普及事业上的确是功不可没。一时间汇款单从全国各地雪片般地打到中山小霸王公司的账户上, 俨然是这个行业引领风骚的南国“霸王”, 霸气十足, 市场份额逼近80%, 1995年, 小霸王达到了荣耀的顶峰, 产值达8亿元人民币。小霸王中英文电脑学习机甚至被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和王码电脑公司共同推荐为“全国少儿计算机知识及五笔字型输入大赛”唯一指定训练用机。
1995年, 相关部门做过一份问卷调查, 询问中国人最熟悉的电脑品牌是哪个?结果出人意料, 不是IBM, 也不是联想, 而是小霸王, 令人情不自禁地为小霸王深入人心的品牌效应及产品的极大成功而鼓掌。有关机构对小霸王品牌资产的评估, 竟达到5亿元人民币, 足见“小霸王”公司当时的辉煌。
(4) 裂变阶段:
对于益华集团整体而言, 或者“鞭打快牛”或者“拆东墙补西墙”本无可厚非, 但对小霸王的发展或是对段永平的企业家梦想的实现却是致命伤害。
1995年8月28日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 公司总经理段永平突然向益华集团提出辞职。
梦想搁浅, 段永平一直渴望做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他希望企业能够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发展壮大, 直至把“小霸王”办成中国的松下, 但在益华集团, 这个梦想似乎越来越受到现实的掣肘。
随着小霸王的超速发展, 它与益华集团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微妙, 小霸王的业绩早已远远超越益华集团、京华酒店等其他子公司, 已自觉不自觉地有了“功高盖主”之势。集团公司不时地将小霸王的赢利抽走用于别处, 小霸王要想快速发展明显后劲不足。对于益华集团整体而言, 或者“鞭打快牛”或者“拆东墙补西墙”本无可厚非, 但对小霸王的发展或是对段永平的企业家梦想的实现却是致命伤害。这使段永平意识到, 他的企业家梦想将难以依靠“小霸王”的发展来实现。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小霸王”产权不明晰及由此产生的种种相关问题, 段永平于1994年便提出要将“小霸王”进行股份制改造——产权改造, 但出于种种原因, 段永平提出的股份制改造方案迟迟没有回音。
段永平知道股份制改造方案被回绝的结果后不置可否。一年之后, 也就是1995年他再次提出股份制改造的问题, 还是被拒绝。彻底失望后, 他毅然决定辞职离去。
裂变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双方低调、风度十足。政策、制度、观念在当时的中国确实很难说谁对谁错。
(5) 没落阶段:
经历了巨大的辉煌和巨大的震动之后, 小霸王还是无法避免地迅速陷入了衰退的尴尬境地, 黯然退出了国内家电第一梯队的竞争行列。
段永平离开中山, 于1995年9月在毗邻的东莞市创立步步高公司, 后来成为“小霸王”的主要竞争对手, 如今更成为中国无绳电话、VCD等行业中数一数二的名牌。大批技术骨干和职员的离开对“小霸王”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更致命的是, 1997年, 24家经销商集体投奔步步高。“小霸王”迅速落败, 黯然退出了国内家电第一梯队的竞争行列。
2004年6月, “小霸王”声称为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 将公司细分为五家具有独立法人的有限公司:中山市小霸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小霸王教育电子有限公司、中山市小霸王数码音响有限公司、深圳市小霸王电器有限公司、中山市小霸王卫厨电器有限公司。
2 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失败的成因
(1) 失败一:
观念分歧。出于对段永平个人价值的认同, 益华集团提出了丰厚的加薪方案。显然并不吝啬的益华集团的股东误读了段永平, 也误读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核心理念。
当时益华集团的股东认为, “按照事先协定的分配方案, 段永平本人及下属的所得为小霸王纯利润的20%, 这已经不少了”。出于对段永平个人价值的认同, 益华的股东还提出了丰厚的加薪方案。显然并不吝啬的益华集团的股东误读了段永平, 也误读了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核心理念。
用最通俗的话来说, 股份制的核心理念是, 参与者各自投入资源共同做一件事。通过管理层股权激励, 恰恰能把原本是纯粹雇佣关系的股东和职业经理人变成以资本为纽带的深层合作关系, 公司治理结构因之可能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1989年3月, 段永平接手中山日华电子厂时, 这家厂亏损200万元。五年后还是这家亏损200万元的小厂做到10亿元的年产值。但与此同时, 股东不断抽走小霸王的资金, 则严重干扰和动摇了其发展扩张。显然, 由于身份的不同, 身为劳资双方的益华集团和主要管理者段永平对小霸王的战略设计此时已经有了严重的分歧。段永平后来解释辞职的原因是“发展受限制、观点有分歧”而且强调“这种分歧很难说谁对谁错”。
后来段永平出走东莞市成立了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从公司开始注册之际, 就用股份制形式, 几乎所有中层管理人员和部分代理商成为公司股东, 以产权为纽带结成利益共同体。而且众志成城, 成立仅三年的时间, 就取代了小霸王的霸主地位, 而段永平在创始之初持有的70%股份, 也一路在管理层股权激励的政策下减持到不足1/4。步步高业绩的一路攀升和段永平绝对持股比例的一路下降, 值得所有投资人深思。
可以说段永平出走“小霸王”, 让国内许多企业家第一次感受到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强烈震撼, 有人说, 这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当属段永平出走“小霸王”和储时健59岁入狱两桩公案。
(2) 失败二:
人才流失。综观小霸王的人才流失, 你不能不感叹一家企业, 从失去一些人才到失去生命, 也只不过是咫尺之遥!
人才就是企业的生命力——人才在, 企业就在;人才一走, 企业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毋庸置疑, 这是中山市小霸王电子工业公司从高速发展到迅速陨落的历程带给广大或集体或民营企业的深刻教训。
总经理段永平因与益华集团在股改制问题上观点存在分歧, 最终决然出走去了与中山市一江之隔的东莞长安镇, 成立了现在家喻户晓的企业“步步高电子有限公司”。不幸的是, 段永平离开“小霸王”时带走了开发部的“四大天王”和总经理助理、外销部部长、内销部部长、工程部部长、计调部部长、生产部部长、计财部部长、后勤部部长、供应部部长、仓储部部长等技术骨干, 几乎抽空了中层, 并让他们在新企业担任相似的职位。这一突然的人事“变故”, 令先前毫无思想准备的益华高层感到措手不及, 最终导致“小霸王”的经营瞬间陷入困境, 昔日的辉煌随着人才的大量流失而不复存再。
试想, 倘若当年“小霸王”能够留住段永平, 留住近半百名的中层人员, 那今天的“小霸王”可能就是“小霸王”和“步步高”两家企业之和。
参考文献
[1]樊荣强.中山之忧[J].新经济, 2003 (12) :34-43.
[2]陈信.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探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 :16-19.
[3]阎文学, 王银枝.“小霸王”老总惊险跳跃启示录[J].文明与宣传, 2002 (3) :15-16.
[4]刘洲伟, 段永平.不做“小霸王”[J].中国企业家, 1998 (4) :11-18.
[5]金笑萍.小霸王品牌延伸错误陷困境[J].中华商标, 2007 (7) .
[6]程东升.一个真实的“小霸王”[J].大经贸, 2000 (9) .
8.渐行渐远的村庄 篇八
一个人的夜晚,我的思绪常常从村庄开始。
茅草、镰刀、乌鸦和月亮,一叶瓦,半块砖,数缕轻薄的寒烟,几棵擎天的大树,那里栖满了我心灵的诗意。多年之后,当我在某一个城市冬天的黄昏里独倚栏杆眺望西北故乡的方向,我的睫毛被从故乡赶来的雪花打湿。我看见在高楼之间漫天的雪花间飞翔着孤独的鸟,它已找不到归程和穴巢。它将在这样一个充满寒冷的浓黑的夜晚里死去吗?在那生命将尽的一刻它能梦到母亲雪白温暖的胸膛吗?
我想起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里,栖居在我家低矮草房里的一群纯洁的鸽子。它们在我和父亲用木材点燃的温暖的火炉旁欢快地歌唱,它们落在我和父亲的肩头,落在我的小妹妹伸开的小手掌上,没有寒冷和孤独,只有温暖和幸福。父亲打开那一坛母亲为他酿制的高粱老酒,醇香浓郁的酒味把我们熏醉,把雪白的鸽子熏醉,把我们的草房熏醉,把整个村庄的冬夜熏醉了。而门外正飘着大雪。父亲开门的那一刻我看见大雪瞬间把他覆盖,把我们温暖的草屋覆盖,白鸽子睁大滴溜溜的圆眼睛看着像飞花般飘落的雪片,想入非非。
那是一群冬天里幸福的鸟。栖居在村庄里的鸟都是幸福的鸟,即便是一群乌鸦。它们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阳光下飞起飞落,舞蹈、鸣叫和欢宴;傍晚,当夜幕下沉,它们又一起喊叫着归巢。它们没有迷失和孤独。村边的那一片树林,夜色已经来到,鸟们已经归巢,四周充满了如水的静谧和安详。在树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空气开始逐渐地冷下来,虫子们也停止了鸣叫,只剩下泥土和树木的呼吸渐渐清晰。树林旁的错落的房舍在银灰色的月辉下隐约可见。高高的屋脊上蹲着一两只眼光雪亮的猫头鹰,而檐下石台上满布青苔的小石洼里储满了上一场下的未干的雨水,白天里有鸡和鸟撅着小嘴来喝,到夜晚就都盛满了一枚枚晃动的水晶般的月亮。
我的心灵已承受不起这样的村庄上空的月亮。
它是诗人心中纯洁的纤尘不染的蓝月亮,它只能在诗歌里出现,只能在多年前的村庄夜晚的上方出现,只能在我的梦里和我的小妹的呓语中出现,它属于童年和梦,属于心灵和灵魂。
当我背叛了村庄走进华灯闪烁的城市,在晚饭后漫步在人流熙攘的广场上。我牵着孩子的小手想在城市的上空指给她看哪是星星哪是月亮时,我失败了,我们的视力被刺眼的霓虹灯遮挡。我们的周围不再拥有寂静和月华,充满耳朵的是流行的噪音和声嘶力竭的喊唱。我知道也许我的这种言说带有某种矫情的成分,因为我现在已无法离开城市,但我的心灵承受的是背叛的煎熬和对那一轮出现在村边树林蓝月亮的无穷无尽的思念。
我知道,当我在广场上能时时看到白色的大理石雕塑和五颜六色喷泉的时候,那一枚属于村庄的蓝月亮已渐行渐远。
可怜的孩子!你不能认识月亮,还能认识什么?
我累了,疲惫已极,那一间童年村庄的低矮草房已成为我精神的天堂。
我在那一个春天出走,母亲赶着她洁白的羊群把我送到村口;然后,我离开羊肠小道,走向城市的方向,母亲转身赶着她的羊群走进草原。她知道有一天她的儿子还会回到她的身边吗?村庄,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为何年龄愈大愈对它魂牵梦绕?其实,许多个夜晚我都不敢触摸这样一个烫手的词语,它是我的灵魂和根。我的根扎在村庄里,扎在乡野的有一搭无一搭的狗吠声里,扎在长满鸟群和月亮的天空、长满树木的大地上。
[简评]乡愁是游子亘古不变的思绪,对于“我”这个“背叛者”来说,乡愁来的尤其猛烈!“我”的思绪从村庄开始,蔓延到村庄的景色、冬夜里家人团聚的亲情、冬天鸟儿的幸福生活……蓝月亮是纤尘不染的,但这在城市已找不到了;同样找不到的还有“我”的“精神家园”——“温暖”、“幸福”、“静谧”、“安详”、“纯洁”、“完美”。渐行渐远的不是时空上的距离,而是“我”和村庄心灵上的距离。这种距离感引发的作者的反思无疑也深深地触动着我们。
9.渐行渐远的荷花现代散文 篇九
五十年代,农村的生活艰苦,吃的都是什么野菜糊啦,蒸菜,杂什饭等,很少见到米粒。每当这时,我们小孩的嘴总是撅得老高。为这,母亲也就隔三叉五的偷空去荷塘挖藕,煮饭时,奶奶把藕切成小段,加点盐略炒一下,同少量的米饭一起煮。呵,这藕饭好吃,粉扑扑的,结实有嚼劲,满口生香。藕有两种性质:芽尖部位的白色藕叫水藕,脆嫩,没粉,宜做菜或生吃,脆爽甜润;除去藕尖,带金黄色的才是粉藕,不宜生吃,坚韧有点涩,煮熟了才有谈谈的醇香。
夏天,藕塘的水早被车到禾田灌溉去了,只剩塘心一点水,周围全是干的。这时的荷塘正是我们孩子的乐园。
此时的荷花,在起劲的争芳斗艳。你含苞,它怒放,你展露莲蓬,它又冒出花骨朵,竞争无休止。
莲蓬像个圆锥体倒立在满是小钉的空心茎上。带纓须的小莲蓬,平平的莲面,小小的籽眼,像是在微笑;稍大的莲蓬,子仁在壮实,籽眼也大些,像是露出惊奇的眼神;老莲蓬有茶碗大,籽眼暴突,像豹眼圆睁的张飞。老莲蓬的籽仁已长出了绿色莲心,有点苦涩,煮熟很香。小孩喜欢嫩莲蓬,老莲蓬只有大人才摘。
我们一边摘一边吃,把多的用带茎的莲蓬穿成串。我们吃莲子还能吃出花样来:将一个外形好看的莲蓬,小心扒开一小片莲蓬皮,然后从这小口入内,掏出一个一个的莲子。莲子吃完了,外壳好好的。大家还把这当宝贝比式着,看谁的完美呢!上身赤膊的我们,玩得高兴时,突发奇想,用大荷叶掏两个洞,作马甲穿在身上,再摘片小叶扣在头上作帽,凉凉的,好玩极了。
荷塘也是大人光顾的地方。他们在收工或歇息时,也要来这摘几个莲蓬带回家,哄哄那些留在家里的年幼孩童。那些小弟弟小妹妹,见到莲蓬,一阵欣喜,又是闻又是看的,最后在大人的指导下,学会了掰、掏、剥,甜甜的白仁,引得圆润的笑脸长时间灿放……
另外大人还特别摘一些荷叶,晒干,卖给商店作包装纸。原来荷叶脉络密布,像蜘蛛网,晒干的荷叶很有韧性。精明的店老板用廉价收购,农户买糖用荷叶包四方小包,又美观又有清香味,很受顾客欢迎。
自从到外地读书,后又工作,我有近五十年吧,没有与藕塘亲近过。尽管也在村里过,有时还钓过鱼,但没在荷塘摘过一回莲蓬,好像忘了这是藕塘,是我儿时的乐园。
那曾想,退休后的几年,我又与荷塘扯上了关系啦。
2009年夏,已有一岁半的孙子,正是好奇好动的阶段,我也时不时地带他到田野看看。藕塘就在村背后,自然是常去的地方。粉红的荷花鲜艳欲滴,碧绿的荷叶随风摆动,送来一阵阵清香,沁人心脾——真的是‘香远益清’。孙子连说好看,并嚷着要荷花玩。找到长在岸边的荷花,折了一朵,孙子举着荷花乐呵呵地笑个不停。自此,孙子天天要去荷塘看会儿。后来弄了把四尺来长的竹柄钩,钩一两个莲蓬(我很小心,孙子单独站立,不超过五秒钟,更不能贪心)给他吃,孙子更是开心得不得了。
第二年,孙子脚步稳当多了,我能拉开点距离够莲蓬了,但也是限制在眼皮底下活动,不超过十秒钟。孙子四岁后,还成了小帮手,钩柄也换到四米多长了。莲茎很脆,钩在茎的中下部,快速拉扯,茎折断;然后在水面上,很容易把带茎的莲蓬钩上来。看到在钩上的莲蓬,孙子马上说,‘我来取!’,取下又穿上串儿。如果遇上较麻烦的,时间稍长,我就不断和他答话联系,即使这样,独处也不能超过半分钟。
今年孙子已经是七岁半了,又是莲蓬采摘时。儿子还没带孙子回家,是在城里还是在他外婆家?
村里的荷塘由五口减少到一口塘。养鱼的密度大,又是人割,又是鱼吃,荷莲能长么?幸存的一口荷塘,是因淤泥冲积而水浅,不能养很多鱼,才保住了荷塘原貌。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出于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表明了周的洁身自爱的高贵品质。在我这,荷莲于村,环境美,空气好;于我,天伦情趣的乐园。
10.渐行渐远的扬场锨散文 篇十
前几天回老家的时候,在庭院东南角的小厢屋里看到了一张新式塑料锨,比过去的木锨又宽又大而又好看,我便对一旁的妻说:“怎么现在都换成这样的锨了?”妻说:“这种锨看样子比以前的木锨好用的。”“看起来挺好看的,用起来不知道怎么样?”看到了那张新式的塑料锨,我不由地想起了曾前的木锨。
我所说的木锨,就是过去农村几乎家家都有的扬场锨,是过去扬场不可取代的必备工具。它的形状酷似铁锨,而又比铁锨长,比铁锨宽,因全是木质材料制成的,比铁锨轻,在农家用起来比铁锨轻便的多。
木锨制作起来很简单,它是将一根柳树或桑树圆木锨柄的一头用刨子刨成方形,在横着的中间凿成榫槽,在竖着的中间凿出两个圆孔,再在锨板的一端凿出两个相应的圆孔,用螺丝上紧就成了。
木锨的主要功用就是扬场和堆积摊晒的粮食,而它的扬场功能展现得可谓淋漓尽致。扬场,在我儿时的岁月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挥之不去,现在想来,眼前依然飘动着那金黄色的弧线。
从小在农村长大,所见过的用呱打打出的、碌碡碾压出的、脱粒机脱离出的粮食,都是用扬场锨来扬场,扬场的过程就是借着风力分离的`过程,东西南北风都可借用,借着风力将麦子、玉米之类的粮食从泥沙和粮糠中分离出来。
扬场,既是个力气活,又是个技术活,看起来简单,干起来难,要干好确实不容易。我所见过的扬场场景很多很多,想起来,多得有点眼花缭乱。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二爷爷扬场、父亲扬场和祖母扬场了,他们的扬场各具特色。
大集体时代,二爷爷在生产队里当保管员,整天围着仓库和场院转,常常到场院里玩耍的我,眼球也就常常绕着二爷爷转,二爷爷就是用碌碡碾场、用扬场锨扬场的把式。每次见到二爷爷扬场的时候,大约都是下午两三点钟的光景,这时候,风起了,借风扬场才是时机。炎炎的夏日里,光着上身的二爷爷露出了黑瘦的脊背和臂膀,只见他站在场院中间的下风头,迎着风,用木锨铲着混杂一起的麦糠、小麦,只听“呲”的一声,就铲满了一木锨混合物,用力高高地往天空抛去,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金黄色的麦粒就会很规则地飘散在空中,然后随重力自然垂落,只听“唰”的一声,就落到了地上,真是“掷地有声”啊!麦糠则离开了麦粒,随风而去,飘绕飘绕,在天空一片飞扬。小麦一次次在空中飞扬,一次次“唰唰”落地,一锨一锨,声声不息,在场院中间已堆成了一个小山丘似的,这小小木锨的功能还真不小呢!
父亲那时是生产队里的会计,二爷爷没空的时候,他就接替二爷爷扬场,起初见父亲扬场的时候,我心中不免产生疑虑,整天打算盘子的手能扬好场?待看了一会儿,疑虑顿消,父亲扬场虽不及经常扬场的二爷爷经验多,扬场的角度不如二爷爷选得好,扬出的弧线不如二爷爷扬出的弧线美,可爱琢磨的父亲力气比二爷爷大,他琢磨着将粮食与粮糠的混合物更高地向空中抛去,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更大的弧线,粮食落地的时候发出更响亮的“唰唰”声。父亲扬场虽美不过二爷爷,但那扬场的气势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改革的春风吹绿了农村大地,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各家各户分了地,割了小场院,收获了粮食都推拉到自家的场院里碾压、扬场。记得轮到扬场的时候,祖母就对我说:“以后都是各家各户种粮食、打粮食了,庄稼地里、打场的活都得会,你先学着扬扬场试试吧。”那时我刚刚高中毕业,曾见过很多扬场的,心想,这有什么难学的?顺手从地上抓起木锨就开始扬,不干不知道,一干确实有道道,这扬场的活还真是看起来简单干起来难。我不是站的角度不对,就是拿木锨的姿势不好,扬出来的粮食不是分离得不好,就是粮食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地聚不到一起。
这时候,站在一旁的祖母说:“给我木锨。”那时祖母已年愈古稀,却稳稳地铲着一锨粮食,用力往空中一抛,空中也划出了一道美丽的弧线,粮食和粮糠很自然地就分离了。我很惊讶这么大岁数的祖母扬场竟扬得这么好,能把一木锨粮食抛得那么高。祖母干了一小会儿,就让我站到她站的位置和角度,手把手地教起我来。祖母的一招一式里都有学问,教过我后,让我重新试试。我一试就大不一样了,接着就轻松自然地扬起场了。祖母当年教我扬场的情景,至今我记忆犹新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