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律比喻的个性签名

2024-11-24

用法律比喻的个性签名(精选3篇)

1.用法律比喻的个性签名 篇一

信用程度的高低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文明发展的状况。随着依法治国伟大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呼唤优良道德、拯救信用危机已经成为全国上下普遍关注的问题。东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信用东营”的目标,垦利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积极响应,响亮地喊出了建设“信用垦利”的口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震动。

一、信用的概念、意义及其要求

信用是指对一个人(自然人和法人)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意识,尤其是偿债能力的一种社会评价。在现代市场社会中,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高度发达,信用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商品活动在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往往也蕴涵着巨大的市场风险。风险直接来自于商品交换双方的给付行为与对待给付行为之间的时间差,它使得所期待的对待给付处于不确定状态。而信用的作用就在于使将来的对待给付行为变得更加可以预期、更为确定,从而避免或减少市场风险。相对行为人信用越高,风险越小;反之,信用越低,风险越大。为了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市场安全,信用的这种价值特性使得它从一开始就成为商品社会的一个重要关注问题。

汉语中的信用有诚实、守约及因此能够获得他人信任的意思,有信任、信义、诚实的含义。信用是一方在良心或道义上对另一方的意愿所负的义务,信用必须遵守成为现代交往的基本要求。信用良好关系建立于一人把自己的信任或信赖寄托在他人的正直和忠实之上,它广泛地存在于法官与当事人、监护人与被监护人、本人和代理人、受托人与信托受益人、不动产所有人与承租人以及买卖双方等当事人之间。一个没有信义、不被人信任的人是无信用可言的,当然也就难以同他人建立起良好信任关系。信用的核心在于信任,一方面是指主观上自身是否具有值得他人对其履行义务能力给以信任的因素,包括诚实、守信的良好品格等人格方面的因素,还包括资本状况、生产能力等财产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是指其履行义务能力在客观上能为他人所信任的程度,是来自社会的评价。中国是具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古国,讲究信用是优良的传统。但是改革开放后,随着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传统的信用道德观念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发生了动摇,必须予以纠正。

二、失信惩戒的法律依据

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而法治则是信用的坚强后盾。我国法律围绕信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作为司法机关,法律的具体司掌者即人民法院掌握国家的审判大权,响应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的号召,积极开展工作,公正高效地审判和执行各类案件,维护公平竞争、诚实守信、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显的优为重要。审判机关在信用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严格执法,依法进行“信用诉讼”,用法律的威慑力纠正社会公众不讲信用的不良心态,要用法律构筑起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

(一)抓好刑事审判,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

刑法解决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如何惩罚犯罪的问题,刑法的惩处手段最为严厉,强制性最大,不仅可以剥夺犯罪行为人的人身自由、政治权利、财产权利,还可以剥夺其生命。刑法规定了许多严重违背信用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审判机关要在信用建设中充分发挥刑法的作用,在继续深入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刑事犯罪分子,特别是对群众安全感影响大、社会关注的暴力犯罪的同时,严厉打击不讲信用严重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活动。例如,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伪造货币,金融诈骗、合同诈骗、偷逃税、侵犯知识产权,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等犯罪,对这些犯罪行为要进行重点严厉打击。在审判中坚决贯彻好“稳、准、狠”和“快审、快判”的原则,毫不手软地让那些严重影响信用建设的犯罪行为人受到刑法的严惩。

今年垦利县法院在确保案件质量的前提下,加大了刑事审判普通程序简易审的力度,普通程序案件一般20日内审结,简易程序案件均在15日内审结。到10月份,共计受理各类刑事案件61件79人,审结53件68人,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20人,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和其他处理的48人,有力震慑了严重不讲诚信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二)抓好民事审判,充分运用好“诚实信用原则”

“当事人地位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尊重社会公德”等原则,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是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反映,是民事立法、民事司法和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其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应讲究诚实、恪守信用,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规避法律和合同。“诚实信用”原则是我国社会道德和商业道德的法律化,体现了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和道德规范的要求。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中,要充分运用好“诚实信用”原则,注意审查民事活动是否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特别注意审查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是否依照信用原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审判人员要严格依照诚实信用原则,在认真探究合同的实质目的及当事人真实意愿的基础上,明辨是非,确定责任。对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形,坚持依诚实信用原则弥补法律的不足,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据法律规定,当合同具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时,依法认定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法院根据受害人的请求,依法予以变更或撤销。

垦利县法院在民事审判中,认真学习贯

垦利法院联合有关单位人员成立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联合会,充分调动起了社会各界积极性,使各单位在保护未成年合法权益和青少年信用建设工作中形成了合力。

四是建立动态奖励考核机制,确保“信用诉讼”取得成效。垦利县法院首先是将干警是否严格按规定进行信用诉讼纳入岗位目标考核机制,不严格按时进行开庭、违背公开承诺等行为均全院通报,根据情节在考核成绩中予以扣分,情节严重的取消评选先进资格。其次是根据诉讼情况,对当事人分类管理,区别对待。对于信用诉讼做的好的当事人,在其以后的诉讼中,不但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将其情况向有关单位通报,还努力帮助其协调资金、跑项目,为其扩大再生产、发家致富进行帮助。对于在诉讼中不讲信用的当事人则根据法律的规定进行严厉的打击,通过法律的威慑力、强制力,矫正其不讲信用的不良心态。第三是加大信息和宣传工作力度,努力营造信用诉讼的浓厚氛围,到10月底,共计被各级报刊采用稿件286篇,其中县级81篇,市级121篇,省级57篇,国家级27篇,很好地扩大了司法社会效果。

垦利县法院全方位开展“信用诉讼”以来,取得明显效果。当事人看到法院言必行、行必果的“信用诉讼”态势和力度,自觉增强了在诉讼中严格守法的意识,相信法院、相信对方当事人、自觉履行生效法律文书规定义务的明显增多,上半年民事调解结案率达到86%多。当事人的守信也促进了法官公正与高效的实施,为了适应审判需要,全体干警转变思想观念和作风,努力加强政治、业务知识学习,严格按法律规定及时审判各类案件。信用诉讼使垦利县法院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到10份共计受理各类案件2448件,同比上升8.3%;结案2293件,上升8.4%;结案标的额达4650万元,所审结的案件发改率全市最低。上半年,在全市基层法院综合考核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垦利县法院开展的“信用诉讼”得到了市中院、省高院的充分认可,国家级报纸《法制日报》对垦利法院开展的“信用诉讼”进行了报道。

四、关于信用建设的立法思考和建议

(一)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成熟且健康的信用机制,是建筑在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之上的。在信用建设中,单靠某个单位或者各单位各自为战,不形成全社会的整体合力,很难确保信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应逐步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齐抓共管的格局。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单位来管理信用和信用管理行业的事务,该单位的信用管理功能要随着市场发展和有关法律的制定而及时予以调整,该部门将有关信用指标指派或分配到各有关单位,要求各单位或个人按时报送有关信用信息。该信用管理单位给每一个公民、法人设立信用档案,根据每一行为人平时的具体信用行为,科学合理地予以记入信用档案,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如可以建立信用打分、排名、公告制度。

(二)加大信用立法步伐增设罪名

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是完善的信用管理法律,以推动我国信用管理行业的发展和强化公众信用意识为目标,加大信用建设立法步伐,形成完整的信用法律框架体系,不但使不讲信用的人或单位丧失其妄想通过不讲信用而得到有关利益的可能性,同时对其严重失信行为进行刑法制裁。如可以增设拒不清偿债务罪。近几年,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逐年急剧上升,这与经济的发展分不开,但与不讲信用的人增多也有着直接的关系。民事案件绝大部分是债务纠纷案件,这其中的许多案件,被告对其欠债不持异议,诉讼标的额也不大,被告完全有能力偿还,但被告就是拖着拒不清偿债务,本不应是“纠纷”的欠债,非得用诉讼程序解决,极大地浪费了有限的司法资源。在现行刑法中增设“拒不清偿债务罪”,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明知应当清偿、能够清偿的合法债务,拒不清偿、情节严重的行为,即追究其刑事责任。只有设立了“拒不清偿债务罪”,才能强化人们的信用观念和履行债务意识,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建立信用破产制度

信用是一个人或单位履行义务的能力和意识的社会外观评价,具有巨大的价值潜力,是一种无形的财富。但是,不同的人和单位在同一时期,或者不同的人和单位在不同时期的信用程度却差距甚远,并时刻发生着变化。在信用建设中,可以借鉴我国的企业破产制度,建立信用破产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信用管理考核机制,使每一人或单位的信用情况形成动态的量化显示。当某人或单位不讲信用情况达到一定数值时,信用管理单位即向法院申请宣告其信用破产。如果当事人对于该宣告有异议,可以在诉讼中通过提供证据予以抵制该宣告。经审理,如果信用管理单位的申请符合条件,法院即作出其信用破产的判决,并向社会公开宣告。信用破产宣告会使社会对信用破产人各方面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使其因不讲信用而丧失更多的利益,若想解除该限制,行为人必须通过大量的良好信用行为来恢复其信用。

用法律构筑信用建设的坚强后盾(第3页)一文由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用法律比喻的个性签名 篇二

一、教材、本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由于中学生处世不深,缺少社会经验,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经常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私自报复。本框题向学生介绍了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帮助学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以保证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使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框题共有“求助有路”“敢打官司”“善于斗争”三目组成。第一目:“求助有路”,主要介绍运用非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二目:“敢打官司”,主要介绍运用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目:“善于斗争”,主要介绍为什么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怎么样与侵权行为做斗争等内容。

2、教材的处理

根据新标的要求、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我对教材内容有所调整。以学生“学”为主,在老师的组织和帮助下,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因此,本教材主要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程标准,结合初一学生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能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归纳出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诉讼又可以分为三种形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树立依法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增强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怎样与侵权行为作斗争,是本的重点。

理由是:初中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切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极易受到侵害,而面对侵害,常常无所适从。因此,让学生树立起依法维权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不同的法律维权方式,正确的同侵权行为作斗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便成为本框的重点。

2、让学生树立起敢于斗争的意识是本的难点。

理由是:懂得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关键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引导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途径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树立敢于斗争、敢于打官司的意识,就成为本框的难点。

四、学情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部分法律常识,但依法维权意识仍然比较缺乏,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一些违法侵权行为,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也不能进行坚决有效的斗争。即使斗争了,也常常因为方法不当或盲目斗争,而使结果适得其反,因此,让学生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初中学生当然不可能学习过多内容、讲得很细,但要让他们懂得遇到法律问题找谁,怎样寻求帮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积极探索与主动思维。

2、情景教学法:设置情景,并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现直观教学、兴趣教学。

3、比赛激励法:结合初一学生好奇、好动、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比赛,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六、学法

新程改革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阅读发现法:这是学习间接知识的有效方法,教材中某些好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学习小组讨论,最终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下得出结论。

2、合作学习探究法: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团体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3、归纳总结法:让学生在设置的问题情境中想方设法解决问题,并及时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认知水平。

4、角色扮演法:运用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制作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八、教学过程

根据本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作了如下教学过程的设计:

【导入新】播放多媒体画面《当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的不同选择》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P108材料,讨论为小芳推荐能够帮助她的机构,使小芳继续上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想办法解决。

你们的事我们来做——求助有路

求学生认真阅读—P108-109-110插图、P109相关链接。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当组织引导,分别得出以下结论:

、法律是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

2、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

展示多媒体画面,为学生理清思路,给学生直观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图片使学生了解到一些能够给我们提供法律服务的和帮助的机构,如法律服务所、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还可以找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帮助解决,使学生明白白通过非诉讼手段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大胆地向前走——敢打官司

活动安排:小苗应当怎样维权

要求学生阅读本--P110案例,请学生上台模拟情境,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用竞赛的形式想出好的方法和建议,帮助小苗维权。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白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突出维权意识。场景的模拟表演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通过学生的建议鼓励学生敢打官司,很自然的导入到新。

教师总结:本案例中的小苗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用非诉讼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以通过诉讼就是我们所说的打官司,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展示多媒体画面:敢打官司

设计意图:通过对多媒体画面的直观感受和教师的案例讲解,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诉讼”?为什么说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诉讼有几种类型?

3小小辩论赛:主题——打官司是光彩的还是不光彩的 要求学生分成两组,从每组推出代表进行小辩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设计意图:很多人对打官司有误解,认为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事情,为消除误解设计这一活动。

教师总结:打官司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因为,勇敢地状告侵权者,不仅可以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法律的尊严、社会的稳定。否则不仅丧失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对侵权行为的纵容。

引领对策:教师前应对学生就如何辩论、处理材料进行指导,辩论结束后,还可以评出优胜者、最佳辩手,教师进行点评。

看谁最机智——善于斗争

观看多媒体画面,设置两种情境

大意:情境一,李智放学回家的路上遇见陌生人所要钱财。

情境二,王超乘公共汽车上学的途中,发现有小偷正准备偷钱。

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要求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最有效、最机智?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画面设置情境,是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2、通过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案例,激发学生树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决心和勇气。

3、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实现突破难点,掌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有效方法,达到本堂教学目标。

你善于用法律保护自己吗---畅谈收获

3.用法律比喻的个性签名 篇三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王晓明

一,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打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重庆一中的办学理念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学校教育的宗旨都是基于人、为了人、服务人、发展人。教育管理就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必须建立起体现依法治校要求的制度管理体系。学校保证青少年发展成长的基本要求是为师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落实安全教育、制度管理和事故救助工作,最重要的是落实事故预防工作。因此学校提出要坚持“八个第一”的工作要求。

首先成立由学校“第一把手”鲁校长任组长,由学校办公室、学生处、教务处、后勤处、保卫科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和制定每年的安全教育计划和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研究安全教育和管理活动的专门会议。

安全无小事,按照“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预防胜于救助”的要求,学校把安全问题放在学校各项工作的“第一位置”。学校为此专门建立完善了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了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健全了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

每年开学前“第一件事”是召开新学期的安全工作会议,提出工作要求,会后由主管安全工作的校长带领学校办公室、学生处、保卫科、校医室、后勤处的相关人员,对全校开学准备情况以及各个角落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重点拉网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在新生报到时,让他们进入校园的“第一时间”看到安全提示标语和受到安全保护。我们在学校醒目处公告校园报警电话,张挂安全提示标语,联系交警组织车辆输导,学校专门组织学生志愿者给新生提供帮助服务,防止新生因不熟悉环境要求在存款、缴费、搬运行李、食堂就餐等关键之处发生拥堵踩踏。

我们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学校安全教育。针对当前学校安全事故频发情况,法制教育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树立保护自我、珍视生命的观念。学生处为此专门下发《新生入学安全教育提纲》,提出教育的具体内容。通过学校与各班连接的电视系统,统一时间组织各班学生观看《火灾与自救》等安全教育的专题录像片,由班主任说明周边环 1

境情况,讲解贵重物品和现金保管的方法,介绍与陌生人打交道的经验,强调见义智为和见义巧为的技巧,强化安全意识。

在开学的“第一周”学校还要设置情景,组织专门的安全应急演练。如:针对校园火灾进行逃生训练;针对食堂用餐进行餐具消毒、自我餐具管理训练;针对集会安全,组织校园集会疏散和行走路线演练;针对校园下暴问题,进行求救训练;针对校园运动受伤问题,进行简单互救和自救处理训练等等。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学生的生命意识,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每年新生入校的“第一个月”,我们要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法律、法规、条例、制度的学习。我们让同学明确,国家管理离不开法,班级管理离不开法,这些“法”既包括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一般法律,还包括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通过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重庆一中《学生奖惩制度》、《学校安全制度》、《学生学习制度》、《公物管理制度》、《食堂就餐制度》、《寝室管理制度》等等,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意识,让学校的各项制度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准则。

同时学校强调每个教职工对安全工作都是“第一责任人”,只要发现该管的事情都应该主动负起责任,教育工作中要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努力营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

二,多种形式开展法律教育,让学生知法法懂法提高法律意识

学校注意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开展法制教育,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规定:初二年级学生政治课内容以法律基本常识为主,学校认真执行教学大纲的安排,保证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通过课堂主渠道,让学生学习掌握法律基本常识,了解法律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关系,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让法制理念通过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融入学生头脑。我们还收集当前社会生活中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编入我们的校本教材,作为法制教育的课外读物,通过案例故事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法律误区的深入思考。

我们每学期组织班主任培训,如何开展依法治班,开展班级法制教育是培训重要课程,为此我们还编写了有关的班主任培训教材,还给每一位班主任订了《青少年与法》

杂志,让班主任能够在平时的思想教育中,能够结合学生的问题和特点,引用各种案例深入浅出的进行法制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开辟法制教育新的途径。我们建立健全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专门聘请治安、消防、交通、少年法庭的法官担任学校的法制副校长,聘请从事法律工作的学生家长、社区民警以及政法大学的学生青年志愿者担任我们的法制辅导员。将这样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法制教育专家请进学校,担任我们的编外教师,由他们每年开办选修课、法制讲座以及组织专项法制教育活动,有效提升了学校的法制教育的水平。

同时,我们积极采取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从法律的视角去观察人生社会,加深学生对人生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我们把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作为学校法制教育的第二课堂,作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基地。每年组织学生到少管所参观学习,通过看(看案例图片、看录像、看实物展览);听(听少年犯现身说法,听干警分析青少年犯罪根源);想(想犯罪行为给社会、家庭以及少年犯自己带来的伤害);议(讨论珍惜青春年华、坚强自我保护的措施方法),提高学生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抵御能力。

结合每年法制宣传日、国际禁毒日、3.15消费者维权日等重大主题教育日,我们都要在学校宣传橱窗张贴有关教育图片,在校园主要干道张挂宣传标语,让法制教育主题深入人心。同时还要组织学生志愿者,配合社区法制宣传活动,参加街头义演、散发传单和宣讲法律知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进对法律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服务社会的能力,推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三,结合校园生活实施法制管理,让学生守法用法成为合格的公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指出: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学生是通过学校生活去了解社会生活的规则,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生存。学生的成长是一个由不成熟向成熟的发展过程,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我们按照民主法制的思想实施管理,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锻炼,在校园法制文化中接受熏陶,在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中去理解生活的真谛,去熟悉和掌握社会生活规则,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这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教育方式。

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模拟社会管理模式,积极推进依法治班的管理方法,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的管理,培养他们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例如:班级的建设中,首先我们让学生了解民主选举的程序,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民主选举,让学生通过民主的方式自己推选干部,组建班级的领导核心;第二步,为培养学生民主参政意识,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的立法活动,通过民主商量,集体议定出学习、生活、纪律、清洁、活动、锻炼等方面的制度班规;第三步,让学生学习运用班级制度,在班干部组织下,让所有同学轮流担任班级值日生,开展全员参与的班级执法管理活动。要求大家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在教育管理中要自觉受制与法,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自律精神。

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守法意识,让纪律条文要求内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针对班级突出的问题,我们还指导学生进行专项的行为训练。如:纠正学生晚自习讲话的不良行为。我们按照心理学提出的“刺激——反馈”行为训练模式,先由学生组成纪检组,纪检组的学生按照学习管理制度进行一段时间的重点教育、专项整治和执法检查(一般不少于三周),训练大家达到正确行为要求。管理中,将学生的行为与操行评定挂钩,表现的优劣用分数反映,对评价结果及时张榜公布,让学生以此为镜子,通过班级评价结果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通过行为训练、督导检查、评价反馈、奖惩激励的反复训练过程,让学生实现由他律达到自律,逐渐克服晚自习讲话的缺点。

现代国家的民主管理都注意实行立法、执法、监督“三权分立”的机制,相互制衡,以保证对权力的制约和法律的公正。我们的班级管理也建立了相应的制约机制,在管理中模仿社会的管理模式,我们也通过(1)设立建议箱(意见箱或班级自主管理信箱):

(2)设立班级违纪处理合议庭;(3)设立班级违纪仲裁小组:(4)对班干部实行民主评议监督制度:(5)重大问题采取集体票决制度等等,体现对弱者的保护和对权力的监督。通过学校生活实现与社会生活的接轨,使学生能够通过学校的学习生活真正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实现学校育人的目标。

上一篇:大学生找工作的信下一篇:简洁的温馨的晚安微信问候语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