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分类》教案设计(精选8篇)
1.《三角形的分类》教案设计 篇一
《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河西堡第二小学 邱玉红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63—66页内容。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同时懂得合作可以提高效率的道理。
亮点特色:通过观察、实际操作、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角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2.经历分类的过程,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特征及边的特征给三角形进行分类。教学难点:能够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以及各类三角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学生学具:量角器、直尺、各种三角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分别指出各是什么角。2.什么样的角是锐角?直角呢?钝角呢? 3.猜一猜(课件出示)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
它是什么呢?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4.如果把三角形进行分类,你觉得应该按什么样的标准来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分类。(板书:三角形的分类)
二、探究新知: 1.按角给三角形分类。
(1)组织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各种形状的三角形,观察每个三角形的3个角,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它们的特征。
(2)小组汇报。课件出示
① 通过观察发现,有些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
②有些三角形有一个直角、两个锐角。
③有些三角形有一个钝角、两个锐角。(3)引导学生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命名。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4)三角形按照角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类,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图来表示: 如果把所有的三角形看做一个整体,那么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都可以分别看作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课件出示三种三角形的关系图)
(5)猜角游戏,一个三角形的纸袋,只露出一个角,你能猜出它是拿种三角形吗?并让学生说出理由。
2.按边给三角形分类。(课件出示)
(1)学生拿出各种三角形,按边的长短分一分。(2)学生汇报。
①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不相等。
②有的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
③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3)教师讲解: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条边叫做三角形的腰,另一条边叫等腰三角形的底,两腰的夹角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是三角形的底角。
②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又叫正三角形。在等边三角形中,三条都相等的边都叫三角形的边。
(4)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测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
(5)仪一仪: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等边三角形师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是等腰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6)三角形按照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三类,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图来表示: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2.判断题. 3.连线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课本65页的第4题,第5题。
六、板书设计
2.《三角形的分类》教案设计 篇二
一、激趣导入
1.男同学起立,女同学起立。我是按什么标准给学生分类的?
2.住校生请坐,走读生请坐。我又是按什么标准给学生分类的?
3.今天我带来了6个图形,它们是_____ ?
4.三角形有哪几种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迁移铺垫,为突破难点打下基础。情境导入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探索新知
1.出示学习任务。
2.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看—分—贴—说—评—结。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的同时让学生明确新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学有目标,克服了盲目性。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共同创造出三角形分类方法这一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真正让学生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口表达、用脑创造,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互评、老师的点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欣赏按角分类的课件后,让学困生再次汇报按角分类的三角形,板书:
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表示三角形按角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听取他人汇报—再次自己动手—欣赏反思中多次感知,照顾到学困生。这样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大面积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练习:
A.三角形按角的大小来分,可以分为()、()、()。
B.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锐角,最少有()个锐角。
C.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个钝角。
独立把三角形按边分,欣赏按边分类的课件后,让学困生汇报,板书。
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吗?
引导学生用集合图表示三角形按边分的关系。
(设计意图:注重发挥学困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三、深化理解
判断
(1)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3)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
(4)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直角。()
游戏
我在信封里装一个三角形,只露出一个角,你猜是什么样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通过基础练习、趣味活动,达到了巩固新知,形成技能,缓解疲劳,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3—8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交流,会根据三角形的角和边的特点进行分类,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在活动中渗透分类和集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自主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关系。
一、课前谈话,感受分类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话题——分类(板题),听说过吗?把你所知道的分类跟大家介绍一下。
……
师:如果要把全班同学分一下类,可以怎么分?(男生、女生)
师:这是按什么标准分的?(性别)
师:除了按性别分,还可以怎么分?(年龄、身高、体重、衣着等)
师:看来在分类之前,我们要有一个标准。
(板书:统一标准)像上面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就是一个标准。
师:那分类还应注意什么呢?还应注意不能重复,不能遗漏。(板书:不能重复,不能遗漏)
师:这一些,都是我们平时生活或学习中分类时应该掌握的原则。通过刚才的交流,你是不是对分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开始上课。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中,数学知识随处可见。在上课之前利用的本班同学按某一个标准来分类,让学生初步接触分类,分散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使数学课上得贴近生活,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
二、复习铺垫 引入新知
1.出示锐角、直角、钝角。
提问:①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②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吗?③如果我在这些角上加上一条线段的话,那变成什么了呢?
2.出示加一条线段,变成了三个三角形。
提问:①请你认真观察,这三个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三个角,三条边。)②那这三个三角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角的大小,边的长短都不同。)③这些三角形有共同的特征,但他们也有许多不同之处,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分类的有关知识,把三角形进行分类。
3.揭示课题。
补充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设计意图:复习角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是为下面探究新知作好铺垫。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要探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合作探究
合作要求:①每个同学负责测量一个三角形的相关数据。②把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三角形对应的位置上。③各小组按照自己讨论的方法去进行分类,并在桌子上分一分。
(二)汇报交流
学生对三角形分类可能会出现按按角分和按边分两种情况。
(1)按角分类
1.指名汇报交流并阐述理由。
2.有没有哪个小组也是这样分类的?需要补充吗?
3.你能给这三类三角形分别取个名字吗?
4.像这样的三类三角形我们是按什么方法分类的呢?按角分(板书)
5.概括三类三角形的概念。
6.三角形按角分成了这三类,下面我们用图来表示这三类三角形的关系,你们觉得可以怎样来表示呢?
(2)按边分類
1.刚才那一组是从角的角度进行分类,其他小组有没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的呢?(小组长展示交流成果)
2.请你说一说你们为什么会这样分类呢?
3.有没有哪个小组也是这样分类的?需要补充吗?
4.分别给它们取个名字。
(三)自主学习
要想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84页,看中间的图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部分,自学它们各部分的名称。学生看书。
课件出示各部名称。(学生回答后再逐一出示)
(四)自主探究
1.猜测
猜一猜,等腰三角形的角有什么特点?等边三角形呢?下面请用‘量一量’‘折一折’或其他方法验证一下它们的角是否有这些特征。
2.探究
在小组内找出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看看它们各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学生独立操作验证。
3.总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交流学生自己发现的结果,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体验。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真实体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边和角的特点。)
4.我们来看看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否具备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呢?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一)判一判
1.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
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度,另一个底角的是60度。( )
4.等边三角形也属于等腰三角形。( )
5.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
(二)猜一猜
教师的袋子中有几个三角形,只露出三角形的其中一个角,你能根据这个角,猜猜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呢?
(三)画一画。
在书上第132页的点子图上按照老师说的要求,画出相应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并在展台上展示。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六、布置作业
4.小学数学三角形的分类教案 篇四
1、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
2、在活动中渗透分类和集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分析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按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准备:答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
1、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三种角,让学生说出名称,并说说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 师:如果把角的两边连起来会是什么图形呢?那它有什么特征?
2、揭示课题
师:你瞧,今天三角形王国的许多朋友来了(课件出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一样吗?对,它们形态各异,各有各的特点。这节课咱们就根据它们的特点来分分类。(板书课题:三角形分类)
二、实践操作,探究分类
师:你能把这些三角形分分类吗?根据什么来分?
1、按角分类
(1)观察每个三角形的3个角,小组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完成答题卡
要求:
1、小组各成员在组长的指挥下进行活动。
2、各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想想怎样做既对又快就怎样做?
3、填好记录单,推举汇报人。
4、完成了就坐好。
表一:按角分类(填出各个三角形中各角的个数0、1、2、3)
观测角的大小时我们采用的是(目测、量角器量、直角比)(选择打√)的方法。
我们把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命名为:三角形, 我们把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三角形, 我们把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 三角形, 我们发现所有的三角形都有 个锐角。
教师引导学生按角的不同,给三角形命名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这里说“有1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想一想,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2个直角呢?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能不能有2个钝角呢?如果有,会是什么样?我们一起来看看。
(2)课件出示集合图:让学生看一看,在这个三角形的大家庭时,包含几个小家庭?每一个小家庭各有什么特点? (3)比较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 (4)说一说,连一连 (5)猜角游戏
师:下面咱们做一个小游戏。纸袋子里有几个不同的三角形,只露出一个角,请你猜一猜,是什么三角形?(第一次露出一个直角,第二次露出一个钝角,第三次露出一个锐角)
师:为什么第一次、第二次我们都很顺利的猜对了,而第三次不是猜错了就是意见不统一呢?是什么原因呢? 2、按边分类
(1)通过折一折,量一量三角形的3条边,小组互相交流,合作探究,完成答题卡
表二:按边分类
我们将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 三角形。 我们将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 三角形。 我们将 号三角形放在一起,因为它们 ,命名为:三角形。
教师引导学生按边的不同,给三角形命名 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不等边三角形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或叫正三角形) (2)介绍等腰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3)介绍等边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4)议一议: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5)课件出示按边分类的集合图 (6)动手操作
分别量一量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在小组里量一量或折一折,比较它们各个角的大小,然后组织汇报。 学生通过测量会发现: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相等。
等边三角形中每个角都相等,都是60°。 (7)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课件展示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在点子图中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介绍既是什么三角形又是什么三角形)
2、书65第5题(蚂蚁进洞)
3、判断题
5.《三角形的分类》教案设计 篇五
三角形按角的分类
总课时数:第14课时
上课时间:2013年╳╳月╳╳日 教学内容:p.26.27 教学重点:会按角的大小给三角形分类。
教学难点:集合图揭示了这3种三角形都是三角形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给三角形分类的探索活动中发现和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2.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
角是有大有小的,角按大小可以分成哪几类?
老师随学生回答依次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这些角有的度数是确定的?分别是多少度?
锐角和钝角的度数是不确定的,但有一个范围,谁来说一说? 板书整理成: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º~89º、90º、91º~179º、180º、360º
指出:89º、90º、91º这三种度数非常的接近很难判断,所以当看到接近直角的角时,都要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二、自主探索
1.老师画一个直角。再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板书:直角三角形)
老师再画一个钝角,并连接两点,问:这样画得到的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板书:钝角三角形)
联想:刚才我们分别先画一个直角和钝角,再连接就得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如果我先画一个锐角,再连接是不是也会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呢?
请你试一试。交流(有意识选择开始画的锐角较小的学生来交流):(1)连接后可能得到的是一个钝角三角形。问:你怎么知道现在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通过说理,使学生明白:判断的时候只要看其中最大的一个角,如果这个最大的角是钝角,那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2)连接后可能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
通过三角板的之间检验,确认其中最大的角是一个直角。使学生进一步明白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判断方法:其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该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比较、讨论:为什么刚才可以肯定的得到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而现在却不能肯定的得到锐角三角形呢?
(通过学生回答,使大家明白:钝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钝角,还有两个是锐角;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直角,还有两个角也都是锐角;确定了钝角或直角后剩下的肯定是锐角了。而先画了锐角之后,剩下的角可能是三种角中的任意一种。)
(3)画锐角三角形比较保险的一种方法:
先画的锐角不能太小,可略小于直角;画的两条边长短比较接近,这样就能得到一个锐角三角形了。画完后为了保险起见,可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角,量一量是不是锐角。
学生分别在本子上画出这三种三角形。
三、精讲点拔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觉得三角形可以分为几类?用自己的话分别说说怎样的角是锐角三角形?怎样的角是直角三角形?怎样的角是钝角三角形?
画出示意图。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
四、运用提升
1.(第2题)你能连一连吗?
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把有疑问的几个选出来交流。
2.在钉子板上分别围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学生围好后,互相检查验证。
3.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用一张正方形纸,折出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在交流的时候用“对角线“来说一说。
4.把右边这样的平行四边形纸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应该怎样剪?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呢?
5.你能在下面的三角形中分别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吗?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画出的线段就是原来三角形的高。
6.在直角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你分成了两个什么样的?三角形还可以怎样分?
老师可以在学生画的基础上,展示其中几种比较典型的画法,组织学生再交流。
五、达标作业
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灌云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6.三角形的分类教学设计 篇六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3—84页的内容。【学情与教材分析】
三角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和各部分名称学生都已经掌握,而且学生已经学过了角的分类,认识了各种角的特征,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学习三角形的分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能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程标准】
认识三角形,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比较,会根据三角形的角和边的特点进行分类,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
2、在活动中渗透分类和集合的数学思想,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归纳概括,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在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意识得到提高。【学习重点】
会根据角和边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学习难点】
掌握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学习准备】
课件、各类三角形学具、实验报告单、量角器、尺子等。【学习过程】
课前互动:用手比角。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猜谜,复习旧知
师:孩子们,喜欢猜谜吗?(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课件出示: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
——打一几何图形 师追问:猜得真准!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导入、揭示课题
师: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它的稳定性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你瞧,今天三角形王国的许多朋友来了(课件出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它们的形状一样吗?(不一样)对,它们形态各异,各有各的特点。这节课咱们就根据它们的特点来分分类。(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分类)
(设计意图:趣味竞猜,引“生”入胜。通过竞猜,唤起学生对三角形的角和边的有意注意,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二、实践操作,探究分类
师:孩子们,认真想一想,你要根据什么来给这些三角形分类?有不
同意见吗?对,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进行,三角形可以按三个角和三条边的特点进行分类。接下来我们先按角来分。
(一)、按角分
1、师:老师把这些三角形放在小组长的1号信封里,在操作之前我们来看看学习提示,请位同学读一读。学习提示:
A、每个组员从1号信封里取出2个三角形,仔细观察或比一比、量一量三角形三个角的每个角分别是什么角,标在三角形上。B、有顺序地汇报,把同一类的三角形放在一起。C、组长填写好报告单。D、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
2、动手操作,合作分类。
3、全班汇报交流、评价。
师:你们组分成几类?哪几个分成一类?有什么特点?有不一样的分法吗?
4、课件展示,并根据各类三角形的特点起名称。
5、小结,师介绍三角形按角分的集合图并板书集合图。
6、比较三种三角形的异同点。
7、小结
(二)、按边分
1、师:学会了按角的特点给三角形分类,我们再来研究按边分的三角形。我把这些三角形放在小组长的2号信封里。操作之前请看学习
提示,请位同学读一读。学习提示:
A、每个组员从2号信封里取出1个三角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B、有顺序地汇报,把同一类的三角形放在一起。C、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
2、动手操作,合作分类
3、全班汇报交流、评价。
4、课件展示,并根据各类三角形的特点起名称。
5、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关系和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关系。
6、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课件展示。
7、小结。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以活动促学习是本节的教学定位。在活动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由的、开放的探究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分一分、猜一猜等多种形式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数学对话”的机会,力求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充分展现做中学,从而获得对三角形边、角特征的认识,进而学会给三角形分类,促进学生的分类、概括、推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在活动的过程中感悟出数学的真谛,逐渐养成探索的习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
1、猜角游戏
师:把三角形藏起来,只露出一个角,你能猜出是哪种三角形吗?(课件分别出示:露出一个直角、一个钝角、一个锐角)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在点子图中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
投影展示,介绍既是什么三角形又是什么三角形的知识。(设计意图: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力求把学生带人一个活动场,一个思维场,一个情感场!学生在这个场域中游历,逐渐地内化知识、增长智慧、提升能力。)
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说说吧!
2、完成课本第87页第5题。
3、用三角形拼一幅美丽的图案。
7.分类讨论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应用 篇七
一、忽略角的位置, 引发结论不唯一
例1已知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角等于50°,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_.
错解顶角为80°
剖析已知中没有明确该50°的角为顶角还是底角, 所以应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正解分两种情况:
若该角为底角, 则顶角为180°-2×50°=80°;
若该角为顶角, 则顶角为50°.
所以顶角是50°或80°.
点评对于等腰三角形中角的位置没有确定时, 要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为顶角或底角两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 从而杜绝漏解现象.
二、忽略边的位置, 引发结论不唯一
例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1 cm, 6 cm, 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
错解11+11+6=28 cm.
剖析题中没有指明两条边哪个是底边哪个是腰, 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正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1) 三边是11, 11, 6时, 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此时周长是28; (2) 当三边是11, 6, 6时, 也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此时周长是23.
点评对于未明确已知边是底边还是腰的等腰三角形, 应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的性质得出第三边长的两种情况, 再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 从而求出周长.
三、忽略周长大小关系, 引发结论的不确定性
例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它的周长分为18 cm和21 cm的两部分, 求等腰三角形三边的长.
错解如图1, 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x, 底为y, 则有
故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2, 12, 15.
剖析此解默认了△ABD周长为18, △BCD的周长为21, 即△ABD的周长小于△BCD的周长, 因题中未指明大小关系, 故需要进行分类讨论.
正解 (1) 当底边大于腰长时, 解法同上;
(2) 当底边小于腰长时, 如图2, 设腰长为2x, 底为y, 则
因此三角形的三边长为12 cm, 12 cm, 15 cm或14 cm, 14 cm, 11 cm.
点评对于未指明腰与底边大小关系的, 要分情况讨论, 同时还要注意考虑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最终得到正确答案
四、忽略高的位置, 引发结论不唯一
例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夹角为55°, 求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错解顶角为35°.
剖析三角形的高是由三角形的形状决定的.对于等腰三角形, 当顶角是锐角时, 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内;当顶角是钝角时, 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外.
正解依题意可画出图3和图4两种情形.图3中顶角为35°, 图4中顶角为145°.
点评对于等腰三角形, 当顶角是锐角时, 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内;当顶角是钝角时, 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外.求解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 画出所有可能的图形, 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这样才能正确解题.
五、忽略点的位置, 引发结论的多变性
例5如图5, l是一段平直的铁轨, 某天小明站在距离铁轨100 m的A处, 他发现一列火车从左向右自远方驶来, 已知火车长200 m, 设火车的车头为B点, 车尾为C点, 小明站着不动, 则从小明发现火车到火车远离他而去的过程中, 以A, B, 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时刻共有_________个.
错解3
剖析在火车自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 车长BC可以是腰, 也可以是底边.点的位置既可以在小明所在位置的左边, 也可以在小明所在位置的右边.
正解如图6, 当车长为底时, 得到的等腰三角形是△ABC;当车长为腰时, 得到的等腰三角形是△AB1C1, △AB2C1, △AB3C2, △AC2B4.故得到的等腰三角形共有5个.
点评在实际应用问题中, 既要注重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 又要依据点的位置变化, 数形结合, 从而得出正确答案.所以学生一定要思维严密, 不可遗漏.
8.《三角形的分类》教案设计 篇八
一、 解三角形
1. 求三角形中的一些基本量
主要是指求三角形的三边、三角、面积等.
例1在△ABC中,A,B,C成等差数列,且tanA·tanC=2+3,又边c上的高等于43,求a,b,c.
解由已知得B=60°,A+C=120°.
因为tanAtanC=2+3,①
而tan(A+C)=tanA+tanC1-tanAtanC=-3,
所以tanA+tanC=3+3.②
由①、②,得tanA=1,tanC=2+3或tanA=2+3,tanC=1.
所以A=45°,C=75°或A=75°,C=45°.
若A=45°,C=75°,则a=43sin60°=8,b=43sin45°=46,c=asinCsinA=4(3+1).
若A=75°,C=45°,则a=43sin60°=8,b=43sin75°=4(32-6),c=bsinCsinB=8(3-1).
2. 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由于条件不足,解这类问题时往往只要(也只能)求出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然后据此指出三角形的形状(等腰、直角、锐角、钝角等);常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公式等把条件转化成关于边或角的关系式,再通过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得出结论.
例2在△ABC中,C=2B,且b,a,c成等差数列,判断△ABC的形状.
解由正弦定理,得cb=sinCsinB=sin2BsinB=2cosB.
由余弦定理,得cosB=a2+c2-b22ac.
所以cb=a2+c2-b2ac,化简得(a-b)[c2-b(a+b)]=0.
若a=b,则由b,a,c成等差数列,得b=c,与C=2B(C≠B)矛盾,所以a≠b,所以c2=b(a+b).
因为b,a,c成等差数列,所以2a=b+c,所以c2=bb+c2+b,即(3b-2c)(b+c)=0.
因为b+c>0,所以3b-2c=0,所以cb=32,
所以cosB=c2b=34>0,
所以cosC=cos2B=2cos2B-1=18>0,
所以B,C都为锐角,且cosA=cos[180°-(B+C)]=-cos(B+C)=sinBsinC-cosBcosC=74×378-34×18=916>0,
所以A也为锐角,且A,B,C两两不等,
所以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BC为锐角三角形.
点评高考题有什么特点?将多个知识点综合起来命题.例1、例2和我们在高一学习“解三角形”时常见的题目有何不同?将等差数列(例1还将三角恒等变换)的知识综合进了解三角形问题.这样使问题的条件变多,难度也加大了(有了综合度).
二、 以三角形为背景求三角函数式的值
合理应用正、余弦定理等与三角形有关的公式、定理,对三角函数式进行化简或求值.
例3在△ABC中,A=α,b=m,S△ABC=S,试求a+b+csinA+sinB+sinC的值(用α,m,S表示).
解由正弦定理,知asinA=bsinB=csinC,所以a+b+csinA+sinB+sinC=asinA.
因为S△ABC=12bcsinA,所以S=12mcsinα,故c=2Smsinα.
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m2+4S2m2sin2α-4Scosαsinα,所以a=m2+4S2m2sin2α-4Scosαsinα.
所以a+b+csinA+sinB+sinC=m2+4S2m2sin2α-4Scosαsinαsinα
=m4sin2α-4m2Ssinαcosα+4S2msin2α.
例4已知△ABC的三边长a,b,c成等比数列,且sinB+cosB=m2,求m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a,b,c成等比数列,所以b2=ac,则由正弦定理,有sin2B=sinAsinC,
所以1-cos2B=-12[cos(A+C)-cos(A-C)],
所以2cos2B+cosB-1=1-cos(A-C).
因为1-cos(A-C)≥0,所以2cos2B+cosB-1≥0,
解得cosB≥12或cosB≤-1(舍去),所以0<B≤π3.
又m2=sinB+cosB=2sinB+π4.
因为π4<B+π4≤7π12,所以1<2sinB+π4≤2,所以1<m2≤2,
即1<|m|≤42,故-42≤m<-1或1<m≤42.
点评本题(由于条件不足)无需(也不能)求出三角函数式的值,只要(也只能)求出其取值范围.
三、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1. 间隔一定距离求物体的高
图1
例5如图1,为求河对岸某建筑物的高AB,在地面上引一条基线CD,测得CD=a,∠ACB=α,∠BCD=β,∠BDC=γ,求AB.
分析AB在△ABC(或△ABD)中.而△ABC中有两个角已知(∠ACB=α,∠ABC=90°),故只要能求出BC或AC即可.在△BCD中,已知∠BCD=β,∠BDC=γ,CD=a,故可由正弦定理求出BC.
解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CDsin(π-β-γ)=BCsinγ,故BC=CDsinγsin(β+γ)=asinγsin(β+γ).
在Rt△ABC中,AB=BCtanα=asinγtanαsin(β+γ).
点评本题实际上给出了在不能到达建筑物底部的情况下,测量计算建筑物高的一种基本方法.计算时利用了有公共边的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任意三角形,在水平放置的任意三角形中求出公共边的长,再在垂直放置的直角三角形中用公共边的长求建筑物的高.请同学们思考:如果基线CD与建筑物底部B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时△BCD不存在),该如何测量和计算呢?
对于间隔一定距离求两地间的直线距离,或者是求有障碍物阻拦的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又该如何处理呢?请同学们做后面的巩固练习3.
图2
2. 运动物体与静止物体的(不)相遇问题
例6如图2,海中小岛A周围38n mile内有暗礁,某船以30n mile/h的速度向正南航行.船在B处时,测得小岛A在船的南偏东30°方向上;1h后,即船到达C处时,测得小岛A在船的南偏东45°方向上,如果此船不改变航向,继续向南航行,有无触礁的危险?
解由题意,在△ABC中,∠B=30°,∠ACB=180°-45°=135°,所以∠A=15°.
由正弦定理,可知BCsinA=ACsinB.
又BC=30n mile,所以AC=30sin30°sin15°=60cos15°=15(6+2)(n mile),
所以A到直线BC的距离等于ACsin45°=15(6+2)·22=15(3+1)≈40.98(n mile).
而40.98>38,所以无触礁的危险.
点评注意要弄清方位角等术语的含义;要画出示意图,分析与问题有关的三角形,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和例4不同,本题是一个动态问题.对于与运动物体有关的问题,抓住“距离=速度×时间”是解题的关键.
如果要确定两个运动物体能否相遇(何时相遇),或如何使它们相遇呢?请同学们做巩固练习4.
巩 固 练 习
1. 在△ABC中,a2=b(b+c),求证:A=2B.
2. 在△ABC中,2sin2A=3sin2B+3sin2C,cos2A+3cosA+3cos(B-C)=1,求a∶b∶c.
3. A,B两点都在河的对岸(不可到达),设计一种测量A,B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的方法.
图3
4. 如图3,甲船在A处,乙船在A的南偏东45°方向且距A 9n mile的B处,并以20n mile/h的速度沿南偏西15°方向行驶,若甲船以28n mile/h的速度行驶,则它应沿什么方向行驶,才能以最短的时间追上乙船?求该最短时间.
【《三角形的分类》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三角函数的教案设计08-02
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教案09-13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07-23
三角形的特性教学设计07-28
三角形的认识教案07-20
《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设计07-21
三角形边的关系 教学设计11-13
三角形中位线的教学设计07-21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数学优秀教学设计11-12
三角形的全等sss教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