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档案

2024-06-26

教师心理档案(共10篇)

1.教师心理档案 篇一

心理健康档案整理

一、制度(心理中心、辅导站、学校)

心理健康实施方案、心理健康工作准则、咨询师工作守则、咨询室其他各项规章制度。

二、队伍建设(心理中心、辅导站、学校)

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个人资料(证书、照片和其他资料)、兼职教师资料。

三、计划总结(心理中心、辅导站、学校)

每或每学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

四、硬件设备(心理中心、辅导站、学校)

1、活动场所。

2、设备台账。

3、图书台账。

五、心理健康课(学校)

1、教材

2、课表

3、教案

六、心理健康活动(心理中心、辅导站、学校)

要有心理健康活动台账

1、教育局举办的活动(局红头文件、实施方案、过程材料、总结、简报)。

2、校级活动(学校红头文件、实施方案、过程资料、总结)。

3、班级活动(通知、实施方案、过程材料、小结)。

七、心理咨询(心理中心、辅导站、学校)

1、咨询。面询、qq或电话登记台账

2、咨询记录。

八、宣传(心理中心、辅导站、学校)

九、学生档案(学校)

十、“治未病”(辅导站、学校)

按照教育局要求制定的“治未病”的资料。

十一、其他(心理中心、辅导站、学校)

包括上级文件或相关的其他材料。

十二、培训(心理中心)

主办的各级各类培训(相关文件、实施方案、过程材料、总结或简报)。

2.教师心理档案 篇二

关键词: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研究综述

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 档案利用的效果尤其令人关注。档案利用者是档案利用工作的服务对象, 是档案价值的体现者, 利用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是围绕着档案利用者来展开的。因此, 要想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就必须对档案利用者进行研究, 了解利用者的利用动机、利用需求所产生的规律以及在利用过程中行为和心理的特点,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提供服务。

一、研究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的目的与意义

档案心理学是研究档案的形成、管理和利用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特征及其规律性的科学。档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基本部分, 即档案活动过程中的档案形成者、档案工作者和档案用户。通过对他们各自心理特点与规律的研究, 找出其影响因素并制定对策, 以提高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对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的研究不仅对实践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一课题的充实也必将丰富档案学的理论内涵。可以预见, 随着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信息服务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发展, 对档案实体管理的要求会逐步弱化, 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上升为主要课题, 最终会形成以利用需求为导向, 以服务创新来开发和维系市场的局面。[2]笔者认为, 研究档案用户的利用心理, 对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改善档案工作环境, 增强公众的档案意识, 做好档案利用工作都具有实践性的意义。同时, 掌握和分析档案用户的心理活动, 正确调节用户心理, 对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国外发展现状

用户利用心理研究是档案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类自从有了信息交流活动, 就有了对档案利用的意识与需求, 从此也就有了档案利用者, 随着档案利用活动的频繁, 利用者及其心理规律也越来越多地引起学者们的注意。

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一些学术刊物专门开辟了“用户研究”的栏目, 用户研究受到普遍的关注。国外对用户心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如英国巴思大学1968-一一-1970年的“社会科学情报需求调查”涉及到了社会科学主要学科, 其成果现在仍然被引用。美国心理学会对心理学科信息的传播需求调查、前苏联对200个图书馆的调查等。[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综合情报规划处在巴黎出版的一系列研究报告中也有关于利用者研究的内容——《档案服务与用户》, 报告内容中包括了用户类型、特点、利用需求预测、用户心理及用户对改进档案服务的促进作用等内容。

2、国内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档案工作者对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从研究主体上来看, 核心笔者大部分集中于档案界内部的理论研究者与实际工作者, 尤其是高等院校中从事档案学教育与科研的专业人士。从研究内容来看, 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文献材料, 并且涉及内容较为广泛。

我国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如1987年, 肖正德的《档案馆接待工作与查档者的心理分析》, 1989年, 李培清、李新明的《关于档案用户及其利用需求的探讨》, 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的研究。马仁杰教授在《论档案利用者利用行为过程中的利用心理》一文中, 将档案利用看作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 根据档案利用过程的前、中、后, 把档案利用者的心理运动过程分为利用前的档案利用心理、利用过程中的档案利用心理和利用后的档案利用心理, 以有效地分析研究利用者在利用行为的各个不同阶段所具有的心理反应, 进而使档案工作者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笔者认为, 学者们的前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具有较大的意义。首先, 前期研究开拓了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研究的新领域。其次, 充实了档案利用者心理研究的内容。因此, 前期研究做出的尝试研究迈出了档案利用者心理研究的步伐, 为后续的研究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但同时, 也要看到其研究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我国学者虽然对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研究方面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但系统的理论研究还较为欠缺, 认识状况和应用程度都有待提高, 还有许多具体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三、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研究的新思路

对于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的研究, 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解读心理学和档案心理学的概念、特征及研究对象, 从而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影响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的因素, 包括档案用户自身、档案工作者和档案环境三个因素。首先, 档案用户由于产生利用需求, 进而产生获取档案的动机, 从而发生档案利用行为, 因此, 在分析档案用户自身的因素时, 档案用户的利用需求与利用动机必不可少。此外, 还可借鉴心理学中的人格学说, 从气质、能力和性格三个方面分析档案用户的不同人格与个性, 进一步研究档案用户的利用心理。其次, 从群体心理、个体心理及职业素质三个方面分析档案工作者对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的影响。最后, 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因素分析, 阐述档案环境对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的影响。

针对以上对档案用户利用心理影响因素的分析, 提出档案用户利用心理的导向。研究档案用户利用心理, 能够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改善档案工作环境, 增强公众档案意识, 从而最终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研究档案用户的利用心理, 对于提高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改善档案工作环境, 增强公众的档案意识, 做好档案利用工作都具有实践性的意义。同时, 掌握和分析档案用户的心理活动, 正确调节用户心理, 对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景红、包世同:《档案心理学初探》, 《浙江档案》, 1993 (08) 5。

[2]王丽艳:《试论档案用户需求的有关问题及解决对策》, 《秘书之友》, 2000 (10) 21。

[3][4]马少锋:《档案利用需求心理研究》, 中山大学, 2005:11。

3.浅谈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 篇三

1.1  有助于维护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缓解其职业倦怠。建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关注教师心理问题,帮助其建立合理的专业期望,制定有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可以避免或缓解教师职业倦怠。从而实现缓冲教师心理压力,维护身心平衡,促进个人成长目标。

1.2  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师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是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建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健全合格人才。

1.3  有助于学校科学管理。建立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弥补高校教师档案主要包括教学档案、科研档案和身体健康检查档案三方面内容的缺憾,有助于管理者最大限度挖掘教师的潜能,帮助教师确立科学、健康的工作理念,提升自身心理素质,进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实现目标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双赢。

2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原则

2.1  客观性原则。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应符合事实,准确可靠,客观记录。一是全面综合测评,除心理测验外还要包括自我与他人的观察评价。二是选择适合的心理测量工具。三是方法适当,使用正确,严格遵守相应规则。

2.2  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建立心理档案的过程中,要以系统的观点保证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有序性。一是以目标为导向,规范有序地收集资料;二是资料应尽可能完整;三是要及时补充和更新心理档案资料,准确反映教师心理的变化;四是使用的测评工具尽可能前后一致,便于结果分析。

2.3  全面性原则。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所收集的资料应包含师德修养、教育机智、师生关系、教学活动及科研能力、团队合作等多方面评价,同时包含教师的个性心理差异,家庭及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教师的综合影响等。

2.4  发展性原则。教师心理档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档案,反映了教师心理活动及个性特征的完善发展。教师从岗前培训到熟练教学,其心理活动伴随着专业活动,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此,要加强跟踪研究,以便预测并及时发现问题,为其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5  保密性原则。档案管理须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专人负责管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妥善保管其个人信息及测试结果等资料,非专业人员包括行政领导等不得随意翻阅、泄露教师的心理健康档案内容。不得公开教师个人真实信息,避免给教师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及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因工作等特殊需要引用咨询案例时,须征得教师本人同意,对资料进行适当处理。

3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内容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档案主要通过问卷调查、访谈、个体咨询及团体咨询等方式,综合记录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3.1  高校教师基本资料。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专业背景、学历、职称、健康状况等。家庭情况包括:家庭居住地、父母健康状况、家中排行、近亲有无精神方面病史等。对高校工作的看法包括:对工作现状的满意度,对师生关系的满意度,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等。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包括: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和治疗,近期有无烦恼,应对烦恼与挫折的方法有哪些,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等。

3.2  经过标准化信效度检验的心理测评量表。主要是: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一般健康问卷(GH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个性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16PF)和艾森克个性测验(成人)(EPQ)。

家庭功能与家庭关系评定问卷:家庭环境量表(FES)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ENRICH)。

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测查:总体幸福量表(GWB)和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

其他心理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心理弹性量表等。

3.3  个体咨询辅导记录。咨询员对每次咨询做详细记录,内容包括咨询时间、地点、咨询师、来访者、主诉内容、观察印象、交谈情况、心理问题的性质、咨询建议、评价效果、反馈信息和转介情况等。

3.4  团体咨询辅导记录。咨询员对团体咨询进行记录,内容包括团体咨询的目标及活动名称、团体成员、团体契约书、团体咨询活动方案的操作步骤、团体咨询效果的评估等。

4.中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 篇四

吴忠市第一中学 眭文 邮编:751100 【 摘 要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加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它可以为学校的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可以提高教师教育决策和科学研究的水平,可以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工作提供操作指南,可以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的监测手段,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 关键词 】原则: 程序: 方法:

一、引言

心理健康档案:学生心理档案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学生认知过程、智能状况、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做出鉴定和评价的记录,建立心理档案是系统地收集资料与证据,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描述、分类的过程。是了解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与培养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教师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了保证。它将在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平等性原则。即教育者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是学生的知心朋友;

2、是保密性原则。建档人员必须对被建档人员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档案内容不可作为发表或演说的材料,不得侵犯个人隐私,更不可作为用来批评学生和衡量学生升学、就业的依据;

3、是教育性原则。学生心理问题大多属于过程中暂时性现象,教育者应结合疏导的方法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和道德认识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认知水平;

4、是科学性原则。指要有科学的态度,也就是要有实事求是、尊重客观事实的态度;

5、是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不要把学生心理档案记录的内容看死,而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指导和帮助学生。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一般程序

(一)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

心理档案的内容,又称心理档案的项目,是指能从中揭示或了解到的有关学生心理状况、心理特点等的材料。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为学校教育提供可靠准确的信息。学生心理档案一般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亦即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家庭生活情况、学校学习生活情况及对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等。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心理特点的资料,主要包括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状况、学习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倾向类型等。具体说来,学生心理档案内容如下:

1.学生基本情况

学生基本情况主要是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以帮助教师深入分析学生心理,正确诊断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个人简介。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就读学校、年级、家庭住址、爱好特长等。

其二是身体状况。主要包括血型、一般健康状况、身体发育状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等。

其三是家庭生活环境。主要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及职务、文化程度、家庭的组织结构、家庭的居住环境、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

与态度、亲子关系、是否独生子女、家中排行等。

其四是学校学习生活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体育运动、交际水平(含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担任班干部情况、获奖情况等。

其五是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2.能力状况及其教育建议

主要是指学生的智力水平如何、智力特点怎样,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智力训练;学生的言语智能和数学智能水平如何,言语概括、言语推理、数学概括、数学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处于哪个等级;能力倾向鉴定及创造力测量等。

3.人格特征分析及培养建议

主要是指学生的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怎样进行教育,学生的兴趣、态度、人际关系及品德的特点等。

4.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

主要是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鉴定,有无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程度如何,怎样进行教育或矫治。

5.学习心理分析及教育对策

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动机、学习意志力、考试心理、学习困难的诊断,学习认知因素分析、学习动力状况分析、学习社会因素分析,怎样优化学生的学习心理等。

6.职业能力倾向类型分析及指导

主要是指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的诊断,分析其适合从事哪一类工作,从而为学生作升学就业指导。

以上是学生心理档案的一般内容,在建立心理档案过程中,可以根据本校实际选择其中的内容。

(二)资料搜集的方法

确定了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后,就要搜集反映这些内容的资料和信息,这是建立心理档案的关键。学生资料的搜集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自述法、谈话法、问卷法、作品分析法和心理测验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获取处于自然条件下学生资料的方法。按心理辅导教师是否参与学生活动,可将观察法划分为参与性观察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按心理辅导教师在观察时是否借助于仪器,可将观察法划分为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对于观察的结果,可用下列三种方式作记录:

(1)评等法。心理辅导教师对所观察的特质或行为评定等级,比如学生对某种事物可以是不喜欢、不太喜欢、一般、有点喜欢、很喜欢,教师可以在预先印好的表格上按级划圈。

(2)记录出现频率法。心理辅导教师将规定好要观察的学生的项目预先打印在纸上,凡出现了某种现象,就在这个现象的框上画一个√号。

(3)轶事记录。轶事记录是指教师把观察到的学生情况,以叙述性文字所作的一种简明的记录,包含学生的姓名、性别、年级、观察时间、观察事实及其发生情境的描述、教师的解释与建议等。

2.问卷法

问卷法是心理辅导教师运用统一设计好的问卷向学生了解情况和征询意见的方法;问卷是按一定的理论假设设计出来的,由一系列指标、变量所组成的搜集资料的工具。采用自编的问卷调查,如用书面问题、表格让学生回答、填写,可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

3.作品分析法

作品分析法是指借助学校的各种评定和记录以及学生的作品来获取信息的方法。如通过对学生的学习心得、笔记、作文、自传、各种作业、试卷、模型和其他创作作品等的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其中,自传分为主题式自传和综合式自传。主题式自传的内容限于个人生活的某一方面,如我的家庭生活、我的学校生活等。在对学生自传进行分析和解释时,要考虑以下问题:自传反映了学生什么样的一种情绪基调?自传中提及到哪些重大经历和重要的背景资料?在按时间顺序记载个人经历时有元明显的时间中断?有无逃避敏感问题的意向?等等。

4.谈话法

谈话法是指心理辅导教师与学生或其较亲近的人通过直接谈话的方式来了解和研究学生心理的一种方法。通过谈话法,可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背景、过去的心灵创伤等。

5.心理测验法

心理测验法是建立心理档案中最主要和最为常用的方法,其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进行施测。在选择合适的测评工具时首先要考虑选择标准化测验,其次要明确测验的目的、功用及适用范围。

(三)结果解释和心理档案的建立 在搜集了学生资料后,就要对每一种资料,尤其是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解释,并结合学生基本情况提出教育培养上的建议,然后再建立心理档案。

1.统计及结果解释

心理辅导教师要按照每一测验所提供的计分标准进行统计,并要将原始分转换成标准分。在计分统计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其次是将统计出来的分数赋予一定意义并将有意义的信息传递给当事人或其他教师及家长。在进行分数解释时,要参考常模资料、效度资料,还要考虑测验情境等其他因素。在向当事人或其他人报告时,一般只需告诉测验结果的解释,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使用当事人所能理解的语言;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进行比较;提出科学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2.提出教育培养建议 根据结果解释,围绕如何发展能力、培养创造力、优化人格、促进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成绩以及指导升学或就业等方面来提出教育培养建议,这是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所在。因此,我们要根据结果解释,并结合学生各方面的情况,首先分析其形成原因,然后科学地、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培养建议或辅导策略。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的形式主要有文本式和电脑软件式,文本式又有档案袋和专项卡片两种方式。电脑软件的形式,可以减少差错,防止资料丢失,保证资料管理的准确规范、安全可靠,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学生心理档案的使用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为此在使用学生心理档案时要结合学校、年级、班级和学生本人的特点来进行,具体说来,在使用心理档案过

程中有以下要点:

1、根据学生心理档案反映出来的不同年级的能力、人格、心理健康等方面特点来进行分班、分组,选拔学生干部,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根据学生心理档案中所提出的教育培养建议,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3、根据学生心理档案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综上所述,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确实能够在育人上发挥很大作用。它是学生了解自我、完善自我、挖掘自我潜能的辅助工具;是教师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科学育人的助手;它是家长了解孩子、帮助成材、教会做人的参谋;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依据。因此,建立、完善学生心理档案,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中小学生心理测量与心理档案》

作者:白丽英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边玉芳

5.教师心理档案 篇五

建立系统而完善的幼儿个性心理素质档案是深入贯彻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幼儿个性特征的评价体系是个性教育的目标体系;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要点是个性特征的评价依据;幼儿个性心理素质档案的`建立过程是个性教育实施方案的幼儿个性教育的基本模式.

作 者:刘志红 王琦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9刊 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5(4)分类号:B44.12关键词:幼儿 个性心理素质档案 构建

6.教师心理档案 篇六

关于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思考

职业院校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比普通院校的.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重视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指导和治疗已势在必行.本文对如何建立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进行了思考.

作 者:夏帅 作者单位:枣庄技术学院,山东,枣庄,277102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7)分类号:G71关键词:职业院校 心理健康档案

7.建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 篇七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必要性

1.有助于维护员工心理健康

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其生理健康、人际关系、工作效率和家庭幸福。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费登伯格提出, 职业倦怠是个体工作时间过长、工作量过大、工作强度过高所产生的一种疲惫不堪的状态。员工职业倦怠导致其工作热情丧失、工作投入减少, 回避劳动, 自我感觉极度疲劳;逃避社会交往, 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对待同事及家人;个人成就感降低, 倾向于自我贬损、过度自卑等。因此, 建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 关注员工心理问题, 帮助其学会压力宣泄, 及时有效地疏导员工心理问题, 从而实现维护员工身心健康, 促进企业与员工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2.有助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作为企业生存的基础, 高质量的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有力践行者。企业应将员工成长作为其发展的重大决策之一, 综合评价员工的心理特征, 关注其心理健康状况。故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 有助于管理者最大限度挖掘员工的潜能, 提升企业的科学管理水平。高层管理者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 帮助员工确立科学、健康的工作理念, 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进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完善企业管理体系, 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3.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员工不仅是企业生产的人力资本, 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著名管理顾问尼尔森提出:“未来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势之一, 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不再像过去那样扮演权威角色, 而是要设法以更有效的方法, 间接引爆员工潜力, 创造企业最高效益。”因而, 建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 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提高员工心理健康水平, 有助于推动企业经济增长, 实现最优化价值, 进一步加快国家经济建设。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应符合事实, 准确可靠, 客观记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全面综合测评, 除心理测验外还要包括自我与他人的观察评价。二是选择适合的心理测量工具, 量表应经过信效度检验, 且具有实效性。三是方法适当, 使用正确。根据搜集目的、原则、内容等选择方法, 严格遵守相应规则。

2.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是指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过程中, 要以系统的观点保证所搜集资料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以目标为导向, 规范有序地搜集资料。二是资料应尽可能完整。三是心理健康档案的资料要及时补充和更新, 准确反映员工心理的变化。四是使用的测评工具尽可能前后一致, 利于结果分析。

3.全面性原则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搜集的资料应包含工作满意度、主观幸福感、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多方面的评价, 同时还应包含员工的个性心理差异、家庭及其社会文化环境对员工的综合影响等。遵循全面性原则, 建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 将有利于挖掘员工的内在潜能, 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 成为企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最终获得自我价值实现。

4.发展性原则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档案, 反映了员工心理活动及个性特征的完善发展。员工从岗前培训到熟练操作, 其心理活动伴随着专业活动, 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因此要加强跟踪研究, 以便预测并及时发现问题, 为其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5.保密性原则

档案管理须严格遵守保密性原则, 专人负责管理员工心理健康档案, 妥善保管其个人信息及测试结果等资料, 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翻阅、泄漏员工的心理健康档案内容。不得公开员工的个人真实信息, 避免给员工带来极大的身心伤害, 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等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因工作等特殊需要引用咨询案例时, 须征得员工本人同意, 对资料进行适当处理。

6.适用性原则

建立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需要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巨大投入, 工作繁重、技术要求较高, 同时还须企业管理者重视及各部门协调配合。因而, 建档过程中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指定专人管理, 精心筛选心理测试内容, 采用网络版心理测评软件包, 可以短时间内同时搜集多人信息, 即省时又省力。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建立的内容

1.企业员工基本资料

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民族、政治面貌、学历、健康状况等。家庭情况包括:家庭居住地、父母健康状况等。对企业工作的看法包括:对工作现状的满意度, 对同事关系的满意度, 在集体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等。个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价包括: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和治疗, 近期有无烦恼, 应对烦恼和挫折的具体方法, 是否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等。

2.心理测评量表

(1) 心理卫生综合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一般健康问卷 (GHQ) 、抑郁自评量表 (SDS) 、焦虑自评量表 (SAS) 。

(2) 个性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 (16PF) 和艾森克个性测验 (成人) (EPQ) 。

(3) 家庭功能与家庭关系评定问卷:家庭环境量表 (FES) 和OL-SON婚姻质量问卷 (ENRICH) 。

(4) 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测查:总体幸福量表 (GWB) 和员工职业倦怠问卷 (MBI) 。

(5) 其他心理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心理韧性量表等。

3.个体咨询辅导记录

心理咨询师对每次咨询做详细记录, 内容包括咨询时间、地点、咨询师、来访者、主诉内容、观察印象、交谈情况、心理问题的性质、咨询建议、评价效果、反馈信息和转介情况等。

4.团体咨询辅导记录

心理咨询师对团体咨询进行记录, 内容包括团体咨询的目标及活动名称、团体成员、团体契约书、团体咨询活动方案的操作步骤、团体咨询效果的评估等。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的管理

1.明确档案管理机构和制度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管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设置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管理, 或者将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责任委托有资质的心理医院等机构负责。企业内部负责员工管理部门应充分协调心理咨询师, 重视员工心理健康档案的维护, 建立健全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即对心理健康档案的搜集、整理、保管等做出明确规定, 从而完善心理健康档案管理体制。

2.设立档案反馈及查阅制度

心理健康档案由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人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对员工进行测评、分析及管理。对每位员工心理资料进行详尽的归档和整理, 严格遵守咨询中的保密原则, 不得随意外借或泄漏个人信息, 允许员工查阅个人档案, 并对其内容给予科学解释。针对员工心理健康档案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 定期开展员工心理健康讲座, 利用互联网在线咨询等为企业员工提供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3.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心理健康档案管理者应兼具心理学专业知识及档案管理知识, 因而, 企业应加强心理咨询师专业队伍建设, 咨询人员定期接受专业培训, 严格遵守档案管理相关规定, 以尊重、热情、真诚、共情和积极关注的态度对待来访者,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帮助员工全面认识自己与周围环境, 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 消除心理困惑, 维护心理健康。

8.教师心理档案 篇八

关键词:心理档案心理教育

正文:

一、学生心理档案建设是心理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需求

我校自2000年由学校心理咨询室开始尝试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迄今已走过七年,七年中,为2000-2001级高一、2002-2003级初一、2003-3004级初高一、2004-2005级初高一、2005-2006级初高一、2006-2007级初高一、2007-2008级初高一,共约5348人次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2002年我校开始建立电子版学生心理档案,2007年我校开始使用心理教育管理平台实现心理档案建设的网络化。

我校学生心理档案建设的发展与我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发展是分不开的:

1、1996年,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始进行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校袁爱俊校长、语文祖林谦老师、办公室主任滕淑玲老师早在1996年参加了北医组织的心理咨询辅导培训。我校在1996年正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这也标志着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化开展。但是在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期,工作停留在补救层面上,工作主要体现为心理辅导,帮助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矫治问题。

2、2000年,外请心理教育专家,提升心理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工作者们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这种救火队员式的补救模式过于被动盲目,已不能够满足我校学生的需要。2000年,首经贸大学心理教授杨眉老师到我校任兼职心理教师,帮助我校开展心理教育工作,我校心理教师们在杨教授的带领下开始进行课题研究、心理档案建设,并开始尝试开设心理选修课程。这个时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走向“补救+预防”模式,重视心理档案的建设,希望及早发现学生问题、根据学生或学生群体问题主动开展适宜活动。

3、2002年,设立专职教师,形成“专职+兼职+外聘专家”的师资队伍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我校逐渐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大家对工作表示认同、接纳,并能够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老师需要系统、全面、及时地掌握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需要掌握心理调适的技巧方法,“补救+预防”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2002年,我校开始设立专职心理教师,并逐渐形成“专职+兼职+外聘专家”的心理教师师资队伍,师资力量得到了加强,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设学生心理课程等工作开展的更为系统,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也发展为“补救+预防+教育”。

4、2004年,重视教师心理健康,开展针对教师的心理健康服务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历了补救、预防、教育三种模式,现在的工作模式是做到能补救、早预防、重教育、试研发。即前三种模式趋于融合互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模式,并探索心理教育的“研发”模式,即研究学生成长的内在资源,开发学生成长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另外,随着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我校除了为学生提供心理教育以外,也为教职员工提供心理服务,每周一下午聘请专家为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咨询,定期组织班主任、教师团体进行团队建设活动,每学期为教师提供一次健康讲座。教职员工做为教育者、服务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关心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本身就是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

5、2005年,开设心理必修课程,大力发展预防、教育性的心理教育模式

我校自1996年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来一直通过活动课、选修课、知识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教育性的心理教育,在2005年,我校在高一年级设立了心理必修课,通过更为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在遇到问题之前学习更多心理调控知识,加强心理调适能力。这种从正面给予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相对于补救和预防模式更加主动,更加有效。教育模式既是前两种模式经验积累的成果,也是我校心理教育发展现状的实际需求。心理课程的开设体现了这种教育模式的实现,对于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6、2006年,使用心理教育管理平台,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实现了网络化管理

2006年11月,我校购买并安装了由新海软件公司开发的学校心理管理系统。

心理教育管理平台不仅具有传统软件的测量功能,更将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进行全方位管理。它的系统功能具体包括:24套心理测量量表、多个管理员参与管理、心理问题预警、在线预约、在线咨询及日常咨询管理、自动生成标准格式的Word文档心理档案、文章管理、短消息、网上答疑、工作时间、工作守则、信息发布、开设公共聊天室、系统数据备份、家长参与、量表自主添加、教师心理干预、科研流程绿色通道、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日常工作分工管理、心理咨询内容统计、分析和报表生成功能、心理教师工作量统计等。即将我校的心理教育日常工作、所有师生心理状况集中于一套系统内进行管理,实现了心理教育的信息化办公。

使用心理教育管理平台,不仅能够使我校现有心理教育工作更为高效、更为完善,而且为我校的心理教育工作搭建了一个科学化的平台,有利于以后长期的心理教育工作的效率化、发展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开展。

7、2007年,结合健康理念,筹建“健康乐园”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趋现代化、信息化、多维化,心理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其他组成部分的内在关联性也日益突出,小小一间心理咨询室无论从空间、功能还是工作理念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实际的教育需要。心理教育的发展促使我校教师认识到健康概念的多维度,认识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的同等重要,认识到健康教育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在这种背景下,我校筹划建设健康乐园,秉承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是指生理、精神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不生病。”的理念,建立面向学生、家长、教职工群体的提供身心调整、团体活动等功能的综合的健康中心,即“健康乐园”。

从我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其对心理档案建设的推动:

首先,在多年实践中我校心理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的模式、理念不断革新,更加认识到学生心理档案建设应用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心理档案建设成为心理教师常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其次,学校师资队伍的逐渐形成发展又使我校在心理档案建设中工作精细、注重档案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得益不断完善。

再次,心理教育管理平台的应用于我校的心理档案建设而言如虎添翼,促进了建档工作更加高效、更加专业,并降低了跟踪建档的工作难度,促进了心理档案建设与其他心理教育工作的整合。

还有,多年心理教育工作在学校内形成的良好人际氛围,促使广大师生对于心理档案工作的认可,学校领导、年级组长与班主任老师对心理档案建设工作给予了肯定和重视,这实现了心理档案对于学校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实现了心理档案建设的极大价值。

我校心理教育工作的发展背景和现况,使得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完善,从而在学校内获得了认可,成为心理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能够实际为学校及教师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目的

随着学校学生人数增加,教师们反映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较以前增多,从心理咨询室的咨询记录来看,也发现咨询个案数量不断上升,心理健康小组的老师们认为从起始年级做起,掌握学生整体的心理状况、提早甄别心理困惑、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开展有针对的指导性的心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心理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教师们也发现应该更多地掌握学生家庭、身心状况的资料,以便提供更加准确、系统的心理健康服务。

三、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准备工作

我校在建立心理档案之前要做两方面准备工作,其一是培训使用人员,其二是编制并印发建档用问卷。

1、培训使用人员

在正式建档之前,心理教师都会在学生处主任的帮助下培训建档年级的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以及学生处部分老师。

培训内容包括:心理档案建设的目的、方法、指导意义、应用方法等。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建档工作需要年级组老师的大力配合、科学协助,所以心理教师也会讲解需要老师配合的具体要点、保密的必要性等。

2、编制并印发建档用问卷

我校的心理档案建设工作在面对学生时是以问卷调查形式呈现的,为了能够贴合学生实际、结合学校需要,我校建档问卷是心理教师结合权威心理测试编制而成的,并且不断完善。问卷包括基本情况调查、身心适应情况调查、身心健康情况调查,分为客观题调查和主观题调查,以期能通过有限的问卷得出更多、更真实的学生信息。

四、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过程

我校建立心理档案工作面向的对象是初高一新生,建档过程分为:召开班主任动员会、开设年级讲座、发放建档问卷、实施建档问卷调查、回收问卷、录入数据信息、统计问卷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召开年级组心理档案建设情况汇报会议。

经过建档前期准备工作中的班主任培训,班主任老师对于心理档案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都有所认识,动员会上,心理教师会再次强调建档的步骤、保密的重要性,争取班主任老师的配合。

在真正实施心理建档问卷调查之前,学生多怀有怀疑、抵触心理,在年级讲座上,心理教师会针对新生面临新环境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全面介绍学校提供的心理教育服务、解释心理档案的用途和重要性,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减少排斥心理。

五、心理档案调查的结果分析及呈现方式

我校的心理档案调查问卷共分三部分:基本情况调查、身心适应情况调查、身心健康情况调查。其中基本情况调查基本上都是主观题,调查的是学生的基本身心、家庭信息,这部分的结果分析主要由心理教师主观分析,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判断。身心适应情况调查、身心健康情况调查两个问卷的题目和统计方式分别为两个既成两表《心理适应两表》、《心理健康测验》,所以应用心理教育管理平台可直接做出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后,心理教师将统计班级的总体情况,针对各个调查表中的情况给出班级总体情况分析,并综合每一个学生主客观题目的调查结果给出班主任需特别关注学生的建议。

每年级的建档工作结束后,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会拿到一份综合的分析报告,报告包括四类信息:本年级总体情况分析、本班总体情况分析、本班需特别关注学生情况分析及建议、班级与年级总体情况的比较。

心理教师会在建档工作结束后召集年级组老师、学生处老师召开心理建档工作的分析会,汇报本年级的心理档案报告、介绍报告的应用方法。

六、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后的使用情况

我校建档工作结束后,心理教师要为班主任老师、年级组长、学生处老师汇报建档情况,讲述报告,提出教育建议。心理档案原始问卷、数据保存在心理教育档案室,年级班级建档报告由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学生处主任、心理教师分别持有。班主任老师需到心理教师处方能阅读学生的原始问卷。

我校为起始年级建立心理档案后主要有以下几个用途:

1、年级、班级情况总体分析报告为年级组长、班主任老师掌握班级特点提供帮助,班主任老师根据建档而制定班级教育计划。

2、特别关注学生情况和建议帮助班主任老师迅速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特点,及时给予关怀帮助,合理提供教育指导。

3、心理教师根据建档情况制定符合适宜的心理教育计划,开展符合年级需要的教育活动。

4、在心理辅导中,心理教师根据心理建档情况给予综合帮助。

七、通过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对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促进

建立心理档案对于学校的工作促进有以下几点:

1、促进学校大部分老师更加了解心理教育,支持心理教育工作。

2、为起始年级年级组长、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3、加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预防模式,能够及早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并给予必要干预。

4、为学生了解自己的身心发展提供了专业帮助。

八、学校心理档案建立工作的反思和改进措施

经过多年实践,我认为在心理档案的建设中,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有:

1、班主任老师对心理档案建设的认可和配合

在实际建档工作中,班主任对这项工作的认可和配合是十分重要的,这会关系到心理档案是否能真的反应学生的身心状况,是否能对班级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是否能有效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并帮助他们成长。所以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并争取他们的认同支持是工作的关键。

2、减低学生的抵触心理

学生对于心理档案的问卷调查多有抵触心理,尤其是心理档案调查中涉及到关于家庭情况的调查,涉及到学生隐私,学生很容易担忧老师掌握这些信息是为了评价自己,影响到自己的分班和升学。所以在建档之前对学生作相应的宣传指导,并真诚地讲解心理档案的用途是十分必要的,在建档后严格的保密制度也是对学生的最起码的尊重和负责。

3、心理档案建设的权威性

心理档案建设是利用权威的心理量表、建立在心理教师丰富的工作经验上进行的一项工作,它的结果分析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导性,但决非百分之百的准确无误,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会受社会称许性因素的影响,如果完全根据心理档案来评估学生的身心状态是不可取的,而且也背离了心理档案建设的初衷,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心理教师要反复跟班主任老师、学生处老师及学生本人强调心理档案只能提供参考,不要武断下结论,而要结合实际情况再做分析。

小结

9.教师业务档案内容 篇九

教师业务档案是教师实际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以及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真实记录。对于教师的考核、职务聘任、工资晋升、工作调动、培训、奖惩等都有重要意义。

为了做好教师业务档案材料的收集、归纳和整理工作,建立和完善教师业务档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师业务档案的主要内容

1、个人简历与业务自传。

2、担任过的主要教学,科研工作及完成的工作量和考核记录。

3、进修及参加学术活动的情况记录、学习成绩、学历证明及总结材料。

4、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及参加各级课题的任务书。

5、科研处等部门组织的科研评比结果

6、有关教师聘任材料及教学任务下达表等。

7、教师职务呈报及业务奖惩表等。

二、教师业务档案归档方法

教师业务档案材料每学年归档一次。

1、每学年末,教师应对自己在本学年内完成教学和科研等任务的情况进行小结,如实填写《教师工作任务及考核表》。

10.教师专业成长档案 篇十

——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 陈振营

新时期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成为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之一,也因此成为教师教育的新命题。随着研究视野的扩展,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过程、途径等方面都有了逐步深入的认识.为新时期加快推进教师专业成长、切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理论氛围与经验支持。正确认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诸多因素,积极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对于推动教师成长和加速教师专业化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校结合教师的实际现状,精心规划、设计了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以成长档案为载体,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一、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性管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

二、达到的总体目标

教师通过对专业成长档案的填写,目的是让教师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专家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实现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的目标。

三、主要的工作思路

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四、教师专业成长档案的内容简介

我校规划、设计的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共分六大板块,具体内容为: 教师规划版块(教师的基本信息:包括教师个人的简历,个人的专业成长规划,个人研究及学习计划等)

教学引领导航版块(崇尚的教育理念、职业理想、正在和或已经阅读的书目及读书心得或摘抄、参与的进修或培训活动)

教学研究版块(工作计划、教学设计、课题、网络研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其它的学习机会与收获等)

评价版块(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及一学期个人工作业绩)

反思版块(教学日记、教学札记、与学生的心灵对话、优秀的教案设计、精彩的教学实录、教学案例与论文、学生作品、教学反思笔记、自我的成长史分析、工作总结等);

管理板块(全员育人导师制记录、青年教师引领及班级管理记录)我们把每页的完成时间做了明确的划分,目的是让老师把学习、研究放在平时的工作中,通过成长档案,记录平时工作的点滴,记载一学期工作的业绩,让教师在工作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以此来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争做学生喜欢的老师。

五、具体措施

(一)构建书香校园,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将开展以“书籍—我成长的阶梯”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在教师中大兴读书之风。采取的措施:一是学校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为教师购买教育书籍或杂志,每月向教师推荐专业阅读书目,鼓励教师自己购书或网上阅读,组织集体阅读和研究性阅读;二是每学期至少一次邀请专家为教师进行专题讲座,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理论素养的提高;三是在校园网开辟读书栏目,每学期举办读书沙龙、读书心得交流活动;四是举办教师读书比赛,以赛促读,全面提高教师素养;五是为教师建立成长档案,鼓励教师多写,积累教育资源,丰富教育经验,宣传教育心得,收获教育快乐;六是评选表彰学习标兵。每学期对学习积极主动,学习质量高的学习标兵进行表彰,大力宣传他们的学习成果,调动广大教师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习纳入考核。

(二)通过自我反思,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善于反思是提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点。每天都会碰到有价值的事情,那些教学实践的火花正是教师提升自我最有价值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强化课前、课中、课后反思,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并将其内容上传校园网或个人博客。同时我校将利用学校现代化技术条件,在老师自愿申报、自选时间、自定内容的“三自”前提下,将教师自我确认的“优质课”、说课、常态课片断等作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客观材料。通过看自己的表演,自我分析、自我反省、不仅能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能产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需要。

(三)提倡同伴互助,建立起学习化互助平台。

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新知识多,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这是中老年教师自愧不如的;同样,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机智等又使青年教师望而兴叹。我们将以“自主、互动、开放、整合、创新”为核心,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人人争当“良师”。倡导教师自愿承担、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以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形成真正的“同伴互助”。

(四)实现科研内化,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针对我校教师实际情况,我们确定我校的科研原则是: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我们的工作理念是:研究的价值不在于成果,而是获得成果之前的经历。将科研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动,引领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全体教师人人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且将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装入个人成长档案。

(五)搭建成长平台,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教师搭台子是加速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学校将开设“我的教育故事”论坛,教师将工作中遇到的感人事、困惑事、快乐事、有趣事等在论坛上发布;开展“教师话细节”活动,教师选择在校一天必须做的工作,无论是日常教育管理,还是解决具体问题;无论是常规的教育引导,还是处理突发事件;无论是面对全体,还是针对个体。都要写出在细节处理过程中的观察、情感、言行、思考和感悟;实行听课、评课、说课制度,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根基,是教师提升教学艺术的试验田,教师要从课堂上苦练基本功,每学期教师每人要完成听课任务,每学期要开展一次以年组为单位的公开课、评课、说课活动,在课堂上下功夫,作文章;支持奖励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并大力宣传获得的成果,及时通过喜报、广播、升旗仪式等形式报道成绩。

(六)名师示范辐射,扩大自助式自主培训成果的影响。我们将通过举办各种竞赛,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并扩大从中脱颖而出的教师的影响力,每年教师节学校要表彰名师、教学标兵、师德标兵。建立骨干教师队伍,以点带面,使其在学校教师自主发展中起到辐射作用,带动广大教师经历“不会自主”到“能够自主”的过程,切实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学校的尽快发展。

通讯地址: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

上一篇:“守初心、担使命”推进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下一篇:2024年物业总监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