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2024-08-26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通用11篇)

1.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篇一

关于改进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策略论文

做好实验,多做实验,是关系化学教学成败的关键,同时化学实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依据教材从农村中学现有的实验条件出发,深挖教材,创造条件,在完成教材中演示实验的同时,采取“补充实验”和“对比实验”及“改进实验”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课堂实验教学。

一、适量增设“补充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用具体直观的实验来验证化学理论。在讲燃烧条件一知识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做完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后,直接得出燃烧条件。但是,这样往往会使一部分同学意犹未尽。为能充分说明,燃烧的条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和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这一事实,笔者将导气管改为漏斗,这样可使氧气在漏斗中积存,与热水中白磷接触,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在水中产生黄白色火焰同时产生浓厚的白烟,发出明亮的黄光、现象明显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二)注重实验的“微型化”,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讲述分子和原子时,首先,取一片家中用过的药片板,将酚酞试液滴在空格内然后滴加氨水用手拿着让学生观看现象,看到溶液变红,然后,在相邻的两个空格内分别滴人酚酞和浓氨水,并用小烧杯罩在上方,再让学生观察,可以看到酚酞变为红色,由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遇到滤纸上的酚酞,使酚酞变色,这一实验现象有力说明无论是液体氨分子或气体氨气分子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而氨水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所以得出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于此实验操作简单也可以应用于学生的分组实验,但相对会有少量的氨气挥发出来,这样对空气造成污染。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大试管中进行:取一支大试管并在其中放一张滴有几滴酚酞(间隔开)的滤纸条,并在试管口放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然后用橡皮塞塞紧,观察现象,也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深挖教材通过“补充实验”,帮助学生认识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氧化性实验时,首先取一个100ml的小烧杯放入一些石灰石然后倒入一些稀盐酸反应开始,可观察到大量气泡产生,过一会用一根燃着的木条放在烧杯口处验证是否已集满了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取一根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插入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烧杯中,观察可看到镁带能继续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发出刺眼的强光同时烧杯内溶液的表面有黑色粉沫状物质生成、银白色金属变成,中间为黑色周围为白色的固体粉沫状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守恒可得出,生的黑色粉沫为碳粉,白色粉沫为氧化镁,由此可确定,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Mg+C02=2MgO+C。这样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可确定二氧化碳具有氧化性的事实,另外启发引导学生,如果一些活泼金属如镁燃烧引发火灾,能否用二氧化碳来灭火?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并且对所学知识从普遍性到特殊性进行了论证,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对比实验”启发学生思维

用“对比实验”,增强说服力。在讲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时,为增强实验的直观性,采用了“对比实验”:在讲述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的这一性质时,用紫色石蕊变红来体现。但是,因紫色与红色十分接近又由于碳酸是弱酸使石蕊变红的颜色不明显,所以,往往观察到的现象不清楚。为了能使现象明显学生易于观察,我将此实验做了改进:先取一片黄色的干燥的石蕊试纸伸入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中,可看到试纸不变色,再取二支试管分别加人5ml蒸馏水,向一支试管中的蒸馏水通人二氧化碳气体约2min后,再取石蕊试液分别滴入两支试管中,可清晰看到通人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中的液体变成红色,没通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液体仍为紫色,实验现象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了实验的效果。

三、对演示实验适当改进,增强实验效果

用实验证明燃烧条件时,我对此实验作了如下改进:取一大烧杯中装一些热水并在水中放入一小块白磷,然后分别在两支试管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和一小块红磷,并将这两支试管同时插人热水中,为防止生成的白烟对空气造成污染,在试管口塞上橡皮塞。这一策略就使实验成功率可达百分之百,也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并且节约了授课时间。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篇二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具有重要的人文功能:其一, 它是人类进行交际、表达思想的的工具;其二, 它是人类思想文化和情感的载体 (潘存禄2014) 。因此,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绝不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课文所传达的信息, 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所包含的词语、词法、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语言教学只有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才能体现其功能和生命力。《英语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要“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 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理论, 多数教育家相信, 学生是通过探究和讨论的方式而构建知识的。就高中英语教学而言, 其核心价值和意义是关注学生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即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主要标志, 也是新《英语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根本体现。

新《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英语教学及其评价, 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关注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也就是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二是关注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策略, 重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鼓励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 培养其积极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我们说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价值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这实际上是由英语的语言性特征所决定的。高中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语言及其使用规则,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语言的运用, 发展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并藉由这些能力的综合提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这个角度而言, 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缺失人文精神

语言学习是学生由内而外、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语言本身所表现出的人文精神被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但是, 由于应试教育的窠臼, 英语教学评价过度强调结果、关注语言与知识技能的实现、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 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进而弱化了学生成长、进步, 尤其是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功能, 这显然不符合“评价是教学的一部分, 而不是教学的结束”这一基本理念。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发展是一个不断向前的过程。因此, 教学评价应该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 既要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 也要重视学生情感及人文精神的培养, 这正是形成性评价所追求的目标 (刘薇2011) 。

现行的考试体制影响并制约着形成性评价的实施及其效果。教师对于形成性评价的认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 教师的评价内容主要以阅读理解、语法和词汇为主, 对学生其他方面如文化意识、语言交际涉及较少。评价的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 学生很少参与到评价之中, 质性评价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教师没有足够的精力, 给学生的反馈依然以量化形式为主。“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这一理念没有被普遍接受, 换句话说, 就是英语教学评价中形成性评价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

英语作为一门人文学科, 是其重要的学科责任。由于形成性评价的缺失, 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没有得到重视, 语言的交际功能无法很好地体现。教学评价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 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 学生的情感因素、价值观、人文素养等方面往往容易被忽略, 学生的人文精神很难得到提高。

三、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

为了增加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评价并加以落实。

(一) 树立多元评价的思想

单项评价模式只注重学生成绩, 难以实现评价的根本目的。终结性评价的弊端日益显露。多元教学评价强调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评价内容更加全面丰富, 评价主体与客体呈现一致性, 评价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全面发展。教师应当学会运用多种评价模式, 学习有关课堂评价的知识 (王红艳、蔡敏2009) 。

首先, 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进度, 善于发现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不足。教师可以指定学生自主评价量表, 跟进教学进度, 还可以采用提问或问卷调查等形式。

比如, 在Module 3 Unit 4 Astronomy:the sci原e nce of the stars这一单元结束时, 笔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下面的表格, 评估自己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见表1) 。

其次, 组织学生互评。在班级的小组或者英语学习小组内进行互评, 学生互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同伴为自己指出优点与不足, 促进学生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 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态度 (见表2) 。

注:这个表格可以采用5分制评分, 1~5分表示得分由低到高, 有需要时可以用语言陈述或说明。

再次,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是传统的评价模式,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口头的评价或是写评语, 多多给予学生鼓励。

最后, 家长评价。家长评价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家长的评语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家长评价可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 针对学生自身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找出更好的解决方法;还可以加强孩子与家长的亲密关系, 体现更多的亲情关怀, 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多元评价之前, 学生对本单元仅仅停留在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层面。但是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以及教师和家长的评价, 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及努力方向形成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他们不仅仅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也了解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更主要的是调动了他们对天文学知识的兴趣, 能够主动去探究、钻研, 更加深入地对这一领域进行了解, 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其实, 英语教材之中渗透着大量的思想情感教育的语言材料, 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例如, 有不怕牺牲、勇敢追求真理的哥白尼和伽利略;有为解救病人勇于探索、周密观察、认真分析霍乱病因的约翰·斯诺和发现并研制青霉素的亚历山大·弗莱明;有出生即将死亡 (Born Dying) 的小艾滋病患者顽强与绝症抗争, 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人们改变对艾滋病的恐惧;有的课文意在激发对弱者的同情心, 呼唤青年志愿者参加义务服务工作, 支援贫困地区或灾区、参加环保和拯救地球的活动 (刘道义2005) 。这些课文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让他们或感动, 或义愤填膺, 或勇于承担。

通过多元教学评价, 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使之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

(二)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一纸成绩断定学生的优劣, 学生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英语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 所以教师应以学生为本, 让其参与课堂评价。

例如, 在学习Module 3 Unit 3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时, 剧中的故事情节贴近生活, 人物形象滑稽, 语言风趣, 是学生进行角色表演的好材料。笔者先为学生介绍一些戏剧的背景知识, 讲述戏剧的要素, 然后要求学生在剧本中找出最能体现人物特征的句子, 通过主人公的台词, 让他们慢慢体会和欣赏动作、神态以及情节等, 并让学生积极参与英语短剧表演, 学生自愿组成剧组, 适当进行改编并排演。排练成熟后, 集中表演, 由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评价, 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颁发最佳编剧、最佳演员等证书。在这个过程中, 笔者给予学生以鼓励和支持, 从语言、道具、排练过程等方面给予学生帮助;还关注学生的表现, 善于观察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指导。

短剧排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分角色扮演活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让他们体会到得体运用英语的快乐, 突出了英语学科的人文性。从中不难发现, 如果给予学生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 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因此, 教师要建立一个平等、理解、相互信任的课堂,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

(三) 结合IRE模式与IRR模式

所谓IRE, 是指I (教师) 对学生的回应 (Response) 给予评价 (Evaluation) 。这种传统的课堂评价观念将教师置于主体地位,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往往以一句话就对学生的表现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话语权利不平等, 教师高高在上, 学生只是被评价的对象。在英语课堂上像“Excellent! Good!Well done! Amazing! 或NO / The answer is not right. / You are wrong.”等评价语是教师最常用的。这些评价不仅具有笼统性, 只停留在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浅层判断上, 还忽视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在回答正确后, 并不满足于这些简单的赞扬, 而是希望教师给予更多有意义的评价。但是, 教师却不能指出学生好在哪, 为什么好, 学生在回答错误后, 教师应该指出其错误的点在哪里, 并指导其改正, 而不是单纯地给予评价。因此, 教师整堂课下来与学生交流不多, 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也不能为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创造条件, 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所以, IRR模式显得至关重要。而IRR是指I (教师) 对学生的反应 (Response) 给予平等的回应 (Response) 。在这种课堂评价观念的引导下, 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 更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提供知识, 教师提供补充, 共同去揭示文本的意义。教师对学生的反应给予平等的回应, 善于与学生进行交流, 启发引导他们的思维, 这有利于学生语言产出能力的不断提高, 也体现了民主型课堂的理念。

在英语课堂中, 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效果能引导课堂教学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师应该善于将IRE模式与IRR模式结合起来。

在教授Module 3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 orld时, 笔者设计如下片段:

T:What festivals did you experience during the winter vacation?

Ss:The Spring Festival.

Ss:The Lantern Festival.

T: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wo festivals?

Ss: (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

T:Do you think them wonderful?Do you like the festivals very much?

S: (经过笔者的点拨后开始作答) Yes, they are wonderful.

T:Great!What do you do during the two festivals?

Ss: (学生不知道如何回答)

T:Would you like to know what do I do during the two festivals?

Ss:Yes!

T:Do spring cleaning.Enjoy the Spring Festival Galas.Think about it.What else can we do?

S1:Set off fireworks.

S2:Get lucky money in red paper.

S3:Pay a visit to friends and relatives.

S4:...

在备课的时候, 笔者曾经预设答案:Great! / Wonderful! / I like it very much! 但是,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没有预料到学生听不懂问题。然而, 笔者并没有用否定的、强硬的指责性评价, 如“You are so stupid!”这样的话不仅会使学生感到窘迫, 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还会破坏课堂气氛。相反, 笔者是通过转述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用目标语回答, 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不仅对学生的回应给予评价, 而且通过转述问题的方式以及积极的引导给予平等的回应。笔者轻松的表情给予学生鼓励, 舒缓了课堂紧张的教学气氛, 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情感体验, 最终也有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挥。

结束语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需要多种评价形式的相互融合。值得欣喜的是, 新课程改革更多地关注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人文精神的培养。人类社会的任何一项改革都是以实践性为其核心特征的, 课程改革同样如此。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课程标准, 而是通过实践探索和实验研究推动观念更新、课标落地, 推动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知识传授和人文精神培养的相互融合, 协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刘道义.2005.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浅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刘薇.2011.关于形成性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

潘存禄.2014.论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学园, (6) .

3.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篇三

【关键词】生物教学;高中;学习策略;研究

目前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方式存在着单一性、被动性等比较客观的因素,所以在教学中往往存在着很多的困惑与教学误区。如何让高中学生客观的认识与理解什么是生物学成为近现代教学的关键。在正确认识生物学之后,如何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探究能力、如何能更有效的服务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如何进一步的对认知后的教学方式进行进一步的探讨等成为对生物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开展高中生物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1.学生以自我理解为中心

生物学研究作为一门新兴的实验科学,实验和观察是研究生物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使学生们能更加的了解究竟什么是生物学。一般教师在课堂上不会过多的去讲解,因为担心过多的讲解反而变成“填鸭”或者“硬灌”,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得不到预期的教学结果,反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养成了一种随心所欲、自主自我的不良习惯。

2.知识性教学量过大

由于教育压力增大,教师的教学工作也变的较为繁重。由于任务重、时间紧、知识点过于密集等原因,很多教师就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去安排探究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如果仅仅的只进行简单的课堂教育,而不进行深入性的实践性教学,其结果只能是在进行实验教学及探究活动时,教学结果往往并不能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

3.探究实验条件不够完善

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也有所不同。农村学校在实验设备方面也要落后于城市学校,基本上连个像样的实验室都没有,更有甚者连个显微镜都没有。许多必做的验证类实验只能在黑板上画出实验、讲解出实验的现象。同时,许多学校根本没有配备实验员,只能靠教师自己来准备探究实验中所需要的材料和资料,而刚忙完一个班时又不得不为下个班的实验做准备,长期下来,这样的教学压力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折磨。因此,在很多时候由于实验准备难度大等原因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必要的实验和探究性教学活动。

二、提高生物教学探究性学习效率的策略

对于高中生物学的研究,明确研究目标是整个教学的出发点。在开始教学前教师要让学生清楚研究的目标是什么、通过探究实验要得出什么样的结果、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能获得什么?教师更要清楚通过哪些途径而能让学生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并针对探究实验中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准备,以求在每次的探究实验中都能收到预期的成绩或成果。要想在每次的实验中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1)灵活调控实验氛围、学生学习热情。前文中提到,我们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大胆试验、大胆预测结果,但绝不是听之任之,不管不顾。科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实践。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使之学生之间可以相互的交流,同时也可以使之在学习上保持持久的动力和兴趣。

(2)在新课标下的教材改革基础上开展探究性学习。现在的高中生物教材中虽然有一定数量的探究性实验内容,但由于生活学习压力的增大,留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也在逐渐的减少,所以很多的探究实验在教师们潜意识的“解压”方式下也就慢慢的被取消了,只有少之又少的必要性探究活动,才能在教学活动中得以实施。

(3)高中生物教学的教学体会与反思探究性实验主要着重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它不仅仅只是一个靠黑板,靠字面文字解释就可以得出的结论,它是一次又一次的经过科学的实验所得出来的数据验证。如果仅仅是为了考试拿高分,我相信即使不通过实验也一样可以,但是,科学实验的结果掺不得一点点假,如果掺了假,那么科学实验就只能成为一句空话。探究性实验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4)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所以教育资源分配也存在不均衡的问题。但我相信这些外在的原因终将随着我国教育新政策的出台而消失。因为探究性学习在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上有着无法比拟的效果。探究性学习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一种教学方式的改革。所以改变传统观念是开展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

三、总结语

在科学发展迅猛的今天,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已经势在必行。彻底的改变教学思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少走一些研究上的弯路。在生物学研究的里程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得让学生们明白,教师为什么而教,而他们自己又为什么而学。总之,积极的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设计远比死搬硬套要更能提升学生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它重在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些就是探究式学习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又春.初中生物合作学习策略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2(11)

4.高中英语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论文 篇四

一、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在教育改革中做出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新课标要求与实施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高中英语教材内容得到了一定的调整,并在调整后的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不少优异成绩。同时,在结合新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高中英语全体教研人员利用自身多年积累的英语教学经验与对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长期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的措施。不可否认,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中英语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伴随英语教师教学思想与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具活力和创意,以创新的教学方式提升高中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在肯定教改所带的发展效用时,也要对当下的现状进行总结,以便取得进一步的提升。

(一)教学理念滞后

新课标的高中英语教材虽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了要求,并对要求教师对“听、说、读、写、用”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训练,并且要求教师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仍旧对过去的传统模式进行过渡的借鉴,利用灌输实现教学目标的现象还存在,忽略了在未来社会最重视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被动的背、写、记等苦学中浪费了过多的精力,无力于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单一

尽管课改在高中英语课本内容提出了对于课程模式和标准和的全新要求。但是这些要求的难度较高,需要高中英语教师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要求,在教材标准和内容中进行仔细的研究,根据学生和课程的特点来选择具有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实现对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然而,在高中英语实际教学中,却有教师将口语课上成阅读课,单纯的注重文章中新单词与新句型的讲解,而忽略了文章背后的语境,使得知识点的分析脱离了文章,脱离了语境现象发生,且这种教师不在少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将原文知识点分离分散,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而且会降低英语教学效果。

二、高中英语教学的改进

(一)改善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内容

根据高中英语新课标要求,英语教师应在认真仔细研究新课标内容基础上,尝试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对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改善,如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学习等。改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游戏或设计一些活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鉴于单纯的、死记硬背方式的单词记忆方法既枯燥乏味又低效,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一些英文电影,通过看电影帮助学生学习与记忆新单词。而学生在看电影过程中通过切身感受英语文化,感受英语应用的场景,相信听力与口语能力都会得到一定加强。游戏教学法、电影教学法的引入将高中英语教学从传统单一教学模式转变为多元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更加有趣轻松。

(二)改变教学模式,突出学生地位

按照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相长,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新要求,学校与教师应积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转变教师以往在教学中扮演的主导者、知识灌输者角色,使其向着引导者、辅助者角色转变,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善于观察,增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

(三)提高教师素养,提升学生素质

新课改的制定与实施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具备高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创新的教学理念、方法,能够对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安排,能够对新形势、新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学习能力强。这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英语素养。教师可以利用自由时间对新知识、新理论、新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实际教学中对新教学方法进行不断地探索,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学习特点与能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三、结束语

就我国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现状而言,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对课改后的教学目标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实践和调整,增进对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潮流,让学生在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完善素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出的要求,让学生可以真正提高英语的交流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玲.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探讨[J].商,,02:363.

[2]陈素敏.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04:70.

5.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篇五

【摘要】高中政治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认识、理解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但是由于政治学科的理论性较强,使得教学内容相较于其他课程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对政治课学习兴趣不高。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改变高中政治课教学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一个高中政治老师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问题 策略

一、目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中政治是高中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关乎每一个学生思想道德的成长和健康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的教学观念始终停留在分数上、成绩上,让学生死记硬背,导致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加枯燥、无趣。所以,目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观念的陈旧。一些老师认为,政治是副课,在教学中能应付就应付,不愿积极采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一味地说教,让本来就比较枯燥、深奥的政治理论,更加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使课堂教学实效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标;其次,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老师在课堂上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还是让学生处在被动位置上接受灌输,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导致课堂上教与学严重分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终使政治课堂的教与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效率,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二、高中政治教学的改进策略

1.充分发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由于高中生的知识储备有限,思想不够成熟,所以他们在高中政治学习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时会出现一些偏差。此时政治老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M行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使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如在学习“国际关系与我国的对外政策”时,有些学生就对“为什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一深刻问题的回答有些偏离,或者说有不同想法。老师就应结合本节内容,联系国际时事,和学生一起对此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对国际关系的正确认识,从而推动教学顺利进行。

2.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促进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

政治看似高大上,其实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要想让学生对高中政治理论真正理解和掌握,老师就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把政治知识的理论性、抽象性进行生活化,让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把社会生活主题和政治理论知识融合在一起,建构起全新的政治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价值规律”时,为了淡化价值规律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天早中晚菜市场商品价格的变动,从而揭示价值规律。学习“矛盾特殊性”时,老师可利用学生熟知的成语,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等,以此来阐释哲学的真谛。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巧妙恰当地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进行讲解,就能有效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知,并充分认识到政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政治理论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政治学习成绩。

3.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知识点较为抽象,采用传统手段授课,教学形式枯燥单调,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解知识较为困难。而运用集优美的图片、滚动的文字、动听的音乐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易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例如,在学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老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不同国家的建筑艺术,民族节日,世界文化遗产,服饰,饮食文化等图片让学生观看,学生在直观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精粹的同时,了解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了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三、结语

作为高中政治老师,为了实现高中政治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策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与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促进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6.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篇六

《考试说明》明确指出: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内容是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部分的地理课程内容是高考必然要涉及的内容。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必要的载体。”纵观近年来高考文综地理试题,有关区域地理内容的命题特点是:第一,高考试题特别是非选择题离不开区域,只有区域才有试题的背景和知识的载体,才能提供设计问题的素材。其次,高考命题不是因区域来设题,而是因设题需要来选择某个区域。换言之,区域并不作为问题的本身,即不考查区域的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和现象所隐含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以及学生对区域的认知能力,运用知识原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所以,高考区域地理逐渐淡化记忆知识的考查,更为强调事因综合分析和评价,强调描述和论证地理事象的能力。所以区域地理复习从高考的要求和能力目标出发,要结合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用系统地理的原理和规律来指导区域地理中区域特征分析,不断提高读图和综合分析能力才能掌握高考备考的主动权。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合理安排区域地理教学是每个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地理复习前的系统地理知识复习准备。

区域地理学就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地理环境的特征、结构、发展变化,以及区域分异和区际联系的学科。区域地理说白了就是系统地理各要素在某一特定区域的组合、发展变化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所以学好区域地理的前提是要有较好的系统地理知识,这样才能形成区域地理的综合思维,所以在复习区域地理之前应该加强系统地理知识复习,特别是气候的分布、成因、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地形对气温、降水、河流流向、流速、以及对工农业生产、城市、交通发展的影响,河流的相关知识等。学生有了扎实的系统地理知识,再去区域中综合,是思维培养中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由知识、技能的培养向综合分析的提升,此时复习区域地理省时间、见效快。

二、各种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及其相关基础知识的准备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任何系统地理的知识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范围内才能得以分析和解决,由于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强,所以系统地理知识离开了区域地理就好比“空中楼阁”。因此进入高二以后教师必须为学生

准备相关的地理事物分布图,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训练。让学生拿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每天定时定任务进行填图训练和记忆,周而复始,持之以恒。具体内容大致如下:

1、世界大洲大洋、大洲界线、重要岛屿、半岛、海峡等的分布;

2、世界各大地形区名称及分布,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

3、世界各气候类型区的分布;

4、世界洋流分布图;

5、世界板块分布图;

6、世界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的分布;

7、世界重要国家及首都、各主要工业区、工业地带的分布;

8、中国省级行政区名称及首府的分布;

9、中国各地形区名称及分布,河流、湖泊的分布;

10、中国各种地理分界线;

11、中国各气候类型区的分布;

12、中国铁路、铁路枢纽、商业中心、国际航空中心、旅游胜地的分布;

13、中国矿产资源分布及能源工业的分布;

14、中国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的分布;

15、中国工业区、工业带及重要工业中心的分布等。

三、加强区域定位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位置特征的能力

1、区域图中的地理事物分布都反映出自身的位置特征,老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地理事物位置特征的能力。地理事物的位置特征包含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对位置(海陆位置、相邻区域、在高一级区域中的位置)。描述纬度位置特征时,可描述位于什么纬度之间,也可描述为主要位于高、中、低度或五带中的那一带,如果图中只有一条纬线,可描述为某纬线穿过该区域的什么部位。描述海陆位置时可描述为在某大陆的什么岸或是在某大陆的内部。描述相邻区域位置时可描述为在某地里事物在高一级区域中的什么方位,同时描述其相邻方位的地理事物。

2、强化主要经纬线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的记忆,以主要经纬网为框架来构建区域的整体位置特征。世界地理经线主要以0°、30°E、60°E、90°E、120° 2

E、150°E、180°、120°W、90°W、60°W为主、纬线主要以赤道、南北回归线、30°N、40°N、60°N为主去记忆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中国地理主要记忆位于80°E、90°E、100°E、110°E、120°E、130°E、20°N、23°26′N、30°N、40°N、50°N构成的经纬网上的地理事物的位置。其他地理事物可依据和以上经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来判断,从而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

3、让学生明白区域位置特征在分析和判一些地理现象中的作用。一般通过区域的纬度位置特征可判断该地区热量的丰富程度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通过离海远近来判断降水的差异,通过与相邻地区的位置关系可判断其经济发展的利弊条件。

四、注重地图能力的培养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门语言,地图成为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是最近几年地理高考的切入口和不变的主题,并使文科综合测试卷显得具有生机和活力。而区域地理中地图类型多样,内容丰富。因此,老师在广泛、熟练地运用地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的同时,更需要要注重探求培养学生地图能力的方法。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意识

读图、用图意识是读图的原动力。只有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学生才会重视地理图像,在学习和练习中认真读图、用图。现在有很多学生会存在这样的问题:题干中明明要求用图,他们却有图不用,凭空想象或凭记忆想当然得出答案。这些题目通常很简单,但是却造成不必要的丢分。给出这些答案的学生都是读图、用图意识不强的表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像图表材料,不让它们成为摆设。选取一些典型地理图像,充分挖掘图中的信息,经常用图像来说明和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以图释文、以图释图、以图解题。2.培养学生提取地图信息的技巧

综合中学阶段地理知识来看,涉及到的地图系统重要包括:.经纬网地图;等值线地图;地理剖面图;.地理分布图;地理统计图;地理模式图、景观图片;地理关联图;无图考图。针对其不同的类型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提取有用的地理信息。

3.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方法

直观分析。在某些地理要素或地区较单一的图中,内容较浅显易见,可直接分析,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和形成原因。对比分析。不同地区受不同地理要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地理现象。利用地图、统计图等,进行比较分析,容易掌握地理事物的特点及其成因等。数量分析。在不同地区,就同一地理要素的分布状况,说明该要素在不同地区的区域特征。过程分析。在同一地区,同一地理要素的时间或空间序列变化图上,认识该事物的演变状况及其演变规律。叠加分析。在同一地区,将不同要素的几幅图重叠,能更好地认识该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4.培养学生绘图、用图的习惯

在课堂中师生共同进行画图练习,边讲边画,能帮助学生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位置、变化规律、形成原因、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全面、直观的了解,从而加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减轻学生负担。鼓励学生经常用图,比如用图解题、图文转化、图图转化,不仅可能提高他们的解题速度、训练空间思维能力,还可以在他们脑子中形成相关知识的心理图像,从而提高读图析图速度。

五、注重区域综合思维的训练和引导

1、区域特征分析中注重抓主导因素和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教学中要善于找出区域特征中最具本质的或最具特色的特征,并分析其与其他区域特征之间的联系。如西北地区最典型的区域特征是干旱,与干旱有联系的区域特征是该地区的农业以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该地区的工农业或城市人口主要沿水源较丰富的绿洲区和河流沿岸分布。又如云贵高原的的典型特征是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由此可推断出该地区地表崎岖、发展交通困难,地表水缺乏、耕地面积少,发展种植业困难。所以抓区域主要特征,注重自然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制约关系的分析是地理学科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2、区域发展和评价中注意渗透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如西北地区草场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工业,但由于降水较少,注意草场的建设和保护,防止超载放牧和土地沙化。矿产资源丰富可发展采矿业业,同时也要节约,防止浪费,以及采矿过程中防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等。

3、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区域差异的比较方法,使学生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同时,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即各要素的相互联系、影响和制约。这一概念的巩固,对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重要作用。

7.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改进策略探究 篇七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环节,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阶段,对学生的后续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英语学习最重要的是单词的学习,因为单词的学习,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中的“基础”,学生首先要拥有一定的词汇量,才能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但现今小学生对英语单纯的掌握,都是依靠死记硬背的方法,时间长了,学生就会遗忘“干净”。因此,教师在英语单词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单词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以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基础,结合教学目标,针对现实单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采用其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记忆英语单词的兴趣,让学生快乐的记忆英语单词,提高单词记忆效率。现个人就此谈谈自己的想法和一些相关的做法。

一、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都活泼好动,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这对上课的质量以及有效性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在单词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地重视单词的记忆,让学生利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单词,忽视了教导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单词的记忆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因此学生单词记忆的兴趣会下降,单词记忆效率不高。其次,教师在进行单词讲解时多重视单词的表面意思,忽视了单词自身的文化内涵。在单词讲课时,单调地按照词汇表,让学生学习英语音标、单词以及单词意思忽视了单词的文化背景,例如,学习“Thank you”这一礼貌用语时,中国家庭成员比较少用,会拉近之间距离,而在西方这以单词适用于所有人,表示礼貌与尊重。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忽视了英语单词内涵的讲解。因此,教师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单词讲解,提升学生的单词记忆能力。

二、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具体改进策略

1. 利用直观的英语单词教学法。

在进行英语单词教学时,由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所以,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呈现的方法进行英语单词讲解。在上课前,教师制作卡片或者实物,让学生对号入座。例如:在学习“apple、sheep、orange”等名词时。在讲解苹果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苹果,然后教师标准地说出英语读音,学生在看到直观事物后,积极性明显被提高了,并主动地跟随教师读单词。教师再要求学生跟着一起朗读,提升学生的兴趣。通过这种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教师指正学生错误发音的方式便让学生无形地学会了这个单词,加深了学生对这一单词的印象。

有些单词无法在课堂上拿实物讲解,教师可以采用图片的方式进行单词教学。例如讲解“sheep”单词时,通过出示羊的图片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学习这一单词的兴趣,所以,在学习这以单词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单词学习,从而加深学生对新单词的印象。

2. 采用英语单词拆分记忆的方法。

拆分单词进行单词记忆是英语单词学习的重要方法。它能使比较陌生的单词让学生产生熟悉感,减少记忆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单词讲解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单词拆分,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这种方法进行单词记忆。例如:在学习“bedroom”这一单词时,就可以将这个单词分为bed和room两部分。Bed是指床,room是房间,两者连在一起就是卧室。再如:在学习“blackboard”这个单词时,也能将其分为“black”和“board”这两个部分。两者组成的单词就是黑板。通过这样的记忆教学方法,能让学生记忆单词时更加形象与具体,在轻松的教学情境下就掌握了这些单词。同时教师还可以和学生玩拆字的游戏,让学生轻松的记忆英语单词。

3. 采用单词瞬时记忆方法。

瞬时记忆是在较短地时间内进行单词记忆。教师在英语单词教学时要更多地训练学生瞬时记忆的能力,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长时间地记住单词。主要的做法是:教师快速地旋转卡片,卡片上写有英语单词,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看到的单词说出来。或者教师在一组单词中快速地抽出一个单词,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说出单词的意思。经常性的做瞬时记忆练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以及单词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单词词汇量。

4. 单词教学要遵循循序渐进性。

单词的记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在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在单词教学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先听会说最后会写。让学生进行听说练习,使得学生能够准确地进行单词发音,进行大量的单词发音模仿练习。当学生能单词读音都比较准确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读写练习,记忆单词。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使得学生记忆单词的效率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读写以及记忆单词的阶段,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进行单词听写、朗读等。最后比较各个小组的得分情况。通过这种比赛的方式都激起学生单词记忆的热情,同时,以小组为单位会让学生更具动力。

三、结语

8.英语词汇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篇八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法;环境暗示

对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而言,词汇教学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词汇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储备,还可以让学生在英语阅读和写作两大方面都得到有效的提高。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词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往往采用传统的跟读、听写等单一且缺乏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词汇时,不仅学习效率低,学生也缺乏对英语这一科目的兴趣,英语综合水平难以得到全面的锻炼。因此,本文针对改进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以下教学策略。

一、利用任务教学法

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方法,任务教学法就是把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全过程分解到各个教学任务中,因而创造出一个个逼真的交际情境,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所设定的各个英语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以一些场地和实物为主要内容的词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设定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任务中进行学习。这样通过让学生在完成某个任务的过程中注重对话练习,注重与同学之间的讨论合作、注重独立思考等,自然而然掌握词汇的读音、词义以及用法。把英语重要点和难点都巧妙地融入任务中,不让学生感到是为了学英语而学英语,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对英语的厌恶心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还可以加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应用能力。

二、环境暗示感应教学法

暗示感应教学法就是利用心理学上的技巧,正面鼓励,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为主。简单概括就是说: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消除对学习英语的恐惧感及其他心理障碍,将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到大化。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单词的积极性,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为在暗示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的暗示语也会变成学生给自己的暗示语,那么学生会不自觉地用上英语对老师所讲的每一句话进行跟读、复读,这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更全面地掌握相关的英语词汇知识。除此之外,还会更加吸引台下听讲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在听讲的过程中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老师进一步开展教学工作。

三、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设备日益变成了教学的“必需品”。教师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这样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帮助。简单而言,教师可以将词汇与一些关联性词汇通过多媒体PPT的方式,再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对词汇的认知不再是枯燥的,而是生动立体的,这样更便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英语歌曲与英语动画片,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缓解学生由于学业压力产生的疲惫心理。同时通过英语动画片和英语歌曲也能对学生在词汇学习上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游戏教学法

游戏是学生的天性。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单词。教师在讲解词汇中,可以选择一些如bingo等颇为经典的游戏,通过填词游戏的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重难点的英语单词。教师也可以用游戏竞赛的方式,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单词抢答游戏,通过竞争机制、奖励机制等多种有效措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通过游戏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对英语学习充满了兴趣,还能够通过游戏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这也是素质教育所应体现的。

五、强化教学法

除了上述的一些教学方法,英语单词同时更离不开强化训练。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采用强化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巩固词汇知识。

首先,在英语作业布置上,教师应充分重视词汇,通过让学生抄写单词、核心短语词汇的方式进行词汇练习。其次在课堂中,教师可通过每日抽查、每周小测、每月大考的方式,对学生的词汇部分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反复让学生记忆、默写、查漏补缺的强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对词汇知识得到真正的掌握。

以上是我结合现阶段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性策略,希望所有教师能够正确认识高中英语词汇部分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并通过丰富有效的词汇教学方法,让所有学生的词汇学习得到有效的扎实和巩固,并能在丰富的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中得到英语素质的全方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宋德龙.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与测试策略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8).

[2]刘兵.重新审视中学英语词汇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1).

[3]任丽.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

9.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篇九

竞报2010-6-4 16:47:00

文/陈月

新课改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就高中化学学科而言,新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科学探究,让学生体验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科学探究过程与科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探究式教学也是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之一。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注重能力的教学活动。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从学生的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出发,依据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进行以现行教材为基本内容的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下面就本人的实践经验,谈谈新课程背景下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探究热情

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式教学的开端。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等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化学的实用性表现在它与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教学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特点,在选择探究内容时可以从化学在社会和生活的实际应用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探究意识。

例如在学习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可以先向学生介绍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是过氧化钠,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在供氧的过程中都发生了哪些反应?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究活动,最终掌握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再如,在讲授氯气的性质时,可以利用氯气消毒自来水的性质,提出探究问题:用氯气消毒自来水的原理是什么?

又如,在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部分时,首先提出问题:食物为什么在夏季比在冬季更容易腐烂?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们经过深入的讨论,得出结论:温度可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学生能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后,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情趣,最终达到他们主动、深入地学习,使学生逐步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社会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制造认知冲突,激发探究兴趣

课程内容问题化,是将以“定论”形式陈述的材料,转化为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形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关键是真正挑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有时是很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转为一种探究的动力。

例如在“探究氢氧化铝的两性”教学中,先让学生回忆在初中里所学的有关碱的性质,学生们都能说出碱可以和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然后让他们做有关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实验并观察到明显的现象:白色胶状沉淀消失。接着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氢氧化铝这种碱能否和碱发生反应?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立刻回答:“不可以!因为两种都是碱,碱只能和酸反应。”老师提出实验探究内容:“氢氧化铝能否与碱反应?”,学生们自己动手做实验,实验结果令学生既惊讶又困惑。对白色的氢氧化铝沉淀最终消失感到惊讶,对已有知识与眼前事实的冲突感到困惑,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探究氢氧化铝和碱反应的根源所在。

又例如在讲授“盐类水解”部分时,让学生测一测CH3COONa、NH4Cl、NaCl溶液的酸碱性,当学生测知CH3COONa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时,即产生了与已有认知(酸溶液显酸性,碱溶液显碱性)相矛盾的认知冲突。

(二)构建民主氛围,鼓励大胆质疑

科学探究活动需要自由、轻松的气氛。所以,在探究活动中要给学生以较多的时间、空间和活动的自由;要帮助学生克服害怕发言、害怕出错、害怕失败等心理,不断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要在探究活动中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积极、平等、协作的关系,真正使学生感受到教师也是学生的探究合作者、指引者;要充分肯定和赞赏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探究热情、探究行为和探究结论,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和帮助。

激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让学生敢于质疑,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从而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探究习惯一旦养成,思维品质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探究能力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

(三)加强合作探究,注重交流提高

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和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多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倾听。在整个探究过程中,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所不同,这种相互之间的差异就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除了本班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上网与其他探究者进行交流。

(四)加强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整合信息化环境下,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技术,保证探究过程中所需信息及材料的充足。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互联网上寻找信息和材料为探究学习服务,另一方面,可指导学生运用某些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此外,还可以建议学生到专门的探究性学习的网站上去注册,选择探究课题,申请网上指导老师,进行网上探究,从而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极大限度地利用资源投入到探究式学习中。

例如,目前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在网上关于这方面的资料非常丰富,而且相关知识比较容易理解,适合自主探究。因此在研究“大气污染”时,我主要采用结合多媒体手段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前一周我将探究问题布置给学生,共三个:

1、酸雨的形成、危害;

2、酸雨的防治措施;

3、汽车尾气造成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一个问题,主要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解决问题。一周以后,在化学课上由各小组代表分别汇报结果,并用多媒体展示查到的资料,比如文字、图片、数据、视频等。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取得了非常好的学习效果。

10.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探究 篇十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我国教育教学的具体模式在不断进行革新,高中教育也是如此。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有了明确的要求,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的教学是现如今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对于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的教学要格外重视,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本文首先对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的教学现状进行介绍,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的教学策略探究,以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小说作为我国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文化教育中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重要地位。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的教学,其目的在于开阔学生视野,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在我国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小说文本也是基本考点之一,因此高中语文教学对于小说类文本尤其重视,这也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小说类文本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目前的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教育改革中不断进行反思、改进,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进行。

一、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的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素养还有待提高,不能够吸引学生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上的主导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在小说类文本教学中也是如此。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在实际的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在教学中有效的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还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素养。还有部分教师缺乏创新精神,长期以来难以形成合适自身发展的教学风格,自己的教学模式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教学共鸣无法产生,既无法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也不利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在小说类文本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僵化

在现代的高中?Z文教学中教师对小说类文本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僵化,不能满足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也不能适应现在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需要。在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没有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教育改革,还是以过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教学模式僵化,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面面俱到的讲解,先是作者,然后是作品,最后是中心思想和意义。而学生就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完全没有自主性,只是一味的进行知识灌输,忽视了在教学中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二、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的教学策略

(一)重视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有效吸引学生兴趣

对于小说类文本的教学需要教师具有相应的小说素养,只有具有一定的教学素养,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通过自身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同时重视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也是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的要求,需要教师能够顺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能力,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完成新课标提出的教学任务。

(二)丰富教学模式,形成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部分教师仍然选择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按照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正音正词、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表达技巧这几大部分进行教学,使教学缺乏新意。时代在进步,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教学目标也日益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的教育需要。在如今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已经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课前或课外的学习,教师的实际价值范围逐渐缩小,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还需在课堂上实现并完善。这就需要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是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可以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然后进行视频展示,还可以通过课下进行实践等方式进行课后的学习,进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在高中必修三中的鲁迅先生的《祝福》时,除了必要的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应的课件,进行视频和图片的展示,通过音乐画面将学生引入到祥林嫂的故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等相对有效的教学模式外,有必要让学生走进鲁迅生活的时代,阅读同时代的相关作品,真切地去体会祥林嫂所处环境的绝望与悲哀,时代的悲剧亦或是性格悲剧都需要学生自主的去发掘,从而感染学生去深入思考问题,培养思辨能力。

(三)在小说类文本的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一切教学教育活动都应该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教学引导者,把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积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鼓励学生在教学中体现自身风格,发挥更多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必要的主动性和对问题的探究性学习,从而形成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必修五中沈从文先生的《边城》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抛出一些问题,如“你眼中的翠翠什么模样?”“为什么作者在叙述她的爱情中没有采用传统小说的大团圆结尾?”“这样的故事的结局为什么又让人称颂?”等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自读和思考,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索以及必要的讨论,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并进行记录总结。在相对简单的文脉梳理和角色评价部分,可以通过小组竞争性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学生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培养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在高中小说类文本的教学中注意教师素养的提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转变教学思维,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1.高中化学实验改进的探究与实践 篇十一

【关键词】高中化学 化学实验 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是针对高中理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化学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且其中有很多化学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较为抽象,高中理科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多化学理论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提取出来的,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化学实验是对化学理论知识的一种直观体现。要是教师不注重实验教学,就会使学生无法真正弄懂化学知识。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对实验内容一笔带过,教师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所学内容,这样就割裂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联性。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教师应该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理论知识都是从生活实际中提取出来的,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该割裂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之间的关系。以往,教师在课堂实验教学主要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让学生根据课本上的描述进行实验,基本上都能够完成实验过程。但是很显然这种“照葫芦画瓢”的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主动对实验过程和操作进行操作。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引入生活实例丰富实验教学,这样能够使学生自主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探究,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中第一单元“氯、溴、碘及其化合物”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实验教学。该单元涉及到“氯气的性质”等内容,教师不妨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讲解。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氯气的泄露会给人类带来危险,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自来水的消毒处理通常会使用氯气进行?”从常见的生活实例出发,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氯气性质进行思考。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就会涉及相关实验对氯气性质进行探究,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把握实验原理。以往,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往往自己进行实验,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事实上,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过程,让学生透过实验现象把握实验原理。学生只有主动观察实验内容,才能够有效提高化学探究能力。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6)专题2“物质性质的探究”中第一单元“乙醇和苯酚的性质”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该单元涉及到对苯、乙烯、甲苯这三种液体的鉴别方法,教师可以以此为例进行实验教学。当然,有很多方式都可以鉴别三种液体。教师先让溴分别和这三种液体进行作用,然后让学生观察三种液体的变化。当然,学生在实验中很快就发现了鉴别方式,就是利用褪色的速度和是否褪色这两重标准进行判断。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利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试验。由于受到上场实验的启发,学生就会将观察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验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注重对化学实验进行拓展,不断丰富化学实验教学

要想有效进行实验教学,教师还应该对实验教学进行合理拓展。通过有效拓展,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并提高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对化学实验内容进行拓展,使得学生的知识受到了很大的局限。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较难理解或者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验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丰富化学实验教学,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养。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中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对化学实验进行拓展。教师通常会让乙烯和溴水进行实验,使学生理解乙烯的性质。事实上这种方式存在很大的争议。教师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乙烯能否让溴水褪色?你还有其他的方式检验乙烯?”教师对实验进行拓展,使得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并验证自己的想法。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化学教学。首先,教师应该从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实验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究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化学实验进行拓展,不断丰富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 黄兴若. 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新课标与旧大纲教科书(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比较[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1(11):7-8.

上一篇:桂花饺子作文下一篇:家庭兴旺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