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2024-10-21

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精选9篇)

1.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篇一

实施案例教学法的方法和步骤

1.展示案例,启发思考

教师把精选的案例以恰当的方式适时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案例的热情,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或情境)去探讨课本理论知识,为学生学习课本理论知识打开思路的大门。

(1)教师要做好展示案例前的准备工作,要吃透教材和案例,设计好案例的展示方式,确定案例的焦点或主题,以便上课时能详尽描述给学生。

(2)课前教师要根据案例和教材内容,设置能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案例问题去探索课本理论知识,尝试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案例问题;或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去感悟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设置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课内到课外,由案例到教材内容,难度适中,有针对性,寓“理”于“问题”、寓“理”于“情境”之中。

2.探究讨论案例,解决问题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这种方法就在新课前教师精选一个典型案例,然后根据教学目的,提出若干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运用教材中刚学的或是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概念或其他的课外知识对案例展开自主探究、分析、讨论。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如小组讨论、全班讨论等。然后学生或教师对案例讨论作总结,针对学生讨论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讨论或辩论,教师加以引导启发,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与讨论中互相启迪,从中得到启发教育或产生新的知识,培养能力,达到以“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以“理”导“行”的目的,在实行智育的同时实施德育,既教书又育人。

如学习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节《法不可违》时,我设计了如下案例:

初二学生张小鹏,父母非常溺爱,结识了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经常出入营业性歌舞厅、网吧。由于父母给的零花钱不够,开始了小偷小摸,被学校警告处分。毕业后,恶性不改,又染上毒瘾,为了筹足足够的钱,先后抢劫、盗窃人民币3万多元,在一次严打中被抓,依法判处有期徒刑8年。

通过这一案例,让学生对什么是一般违法、什么是犯罪,它们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法律制裁等知识进一步深入,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所隐含的理论问题——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联系和区别,以及拓展延伸出张小鹏的经历给我们的启示等思考。3.总结点评

教师总结点评是案例教学法的归宿。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学生讨论案例的优缺点,分析案例问题的疑难点,有针对性地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点拨,教师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解决案例问题,和学生一起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教会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案例或实际问题。教师在总结点评中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会热点、时政焦点及自身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延伸、应用,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2.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篇二

一、中职语文情感教学的实施背景

笔者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任教, 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经济的贫穷带来的是知识的贫乏, 他们胆小自卑, 不敢开口讲话, 不敢与人交流, 更谈不上与老师在课堂上沟通。因此, 语文课堂氛围沉闷, 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开展不起来。教师责怪学生不配合, 学生认为教师没激情。要走出这样的教学困境, 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通过各种方法将感情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 以达到感情上共鸣, 这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实践证明, 实施情感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氛围, 提高课堂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个土壤上。”作为最有趣味性的语文学科, 更应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课堂, 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才得以发挥,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二、情感教学在中职语文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做个唐朝少年郎》这篇课文选自欧阳代娜主编的中职语文教材 (基础模块) 。作者潘向黎借古说今, 表达了当代青少年对时代、对人生的一种理想。这篇课文对培养我们中职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 促使当代中职生思考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作用, 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和探究。笔者结合这篇课文谈谈情感教育实施中的四个步骤。

1. 精彩导入, 激发情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课堂教学亦是如此。导语在教学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如果能够以独特新颖的导入, 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则能激发学生的情感、热情投入课堂教学活动, 这是语文大师于漪老师提出的“巧引”。于漪老师认为:“阅读课文的起始阶段犹如一篇文章的开头, 经反复斟酌, 让学生的思维兴奋起来, 迅速进入学习的轨道”。语文课堂的导入方式很多, 比如故事导入、情境设置、设置悬念、介绍背景、名人轶事导入以及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多媒体短片等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课题的需要选择精彩的导入语,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之入境生情。以《做个唐朝少年郎》为例, 笔者结合当前比较流行的“穿越”话题为导入, 并通过多媒体展示各朝代典型性特征的图片, 询问学生, 如果给大家有机会穿越, 大家最想穿越到哪个朝代?现在比较流行穿越剧以及穿越小说, 学生对“穿越”这个词非常熟悉, 因此也比较感兴趣。通过创设这个情境导入,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与本文产生感情的共鸣。在学生对穿越话题讨论结束之际, 结合本篇课文设疑, 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女作家, 为什么却希望做一个唐朝的少年郎呢?通过设疑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 用问题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

2. 借助朗读, 体验情感。

教师通过导语激发学生的情感后, 接下来就应该通过课文的朗读让学生初步体验文本的情感。这就是于漪老师提倡的“美读”。文学即人学, 文学作品是具有生命力, 具有情感的, 而这些情感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 教师应重视课文朗读, 尤其是带着感情色彩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首先, 教师通过播放朗读带示范朗读。中职语文教材中都配套有相应的朗读录音, 这些录音发音标准, 语言清晰, 具有音乐性和感染力, 能够让学生在聆听中初步感受文本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没有条件播放朗读带的, 教师应示范朗读, 教师首先要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 将作者的情感融入语言, 示范朗读时注意节奏鲜明, 饱含深情, 情感充沛地朗读, 这样才能将感情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情感, 初步体会语文情感。其次, 学生自我朗读。中职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理解能力, 所以学生在听完朗读带示范后, 可结合课文的注释, 结合老师介绍的文章的背景, 自我体会文章情感。最后,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教师通过检查学生自我朗读情况, 纠正朗读中的错误, 引导学生领会其语言的感情色彩, 唤起感情的共鸣。比如在讲授《做个唐朝少年郎》时, 由于这篇文章的文辞华美, 加上作者信手拈来的诗词名词, 诗文朗诵起来抑扬顿挫, 朗朗上口, 深得学生喜欢。笔者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 播放朗读带、教师示范、全班齐读, 分小组比赛读、个人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领会作者笔下那种豪迈的、意气奋发、慷慨激扬的感情, 引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当中。

3. 设置情境, 深化情感。

学生通过不同形式朗读后, 已经初步体验了文章的情感, 这时, 教师需要把握好契机, 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深化情感。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巧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 采用情境再现、背景穿插等教学方法渲染课堂气氛, 熏陶学生的情感, 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感官, 让学生身临其境, 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入境生情, 进一步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 使其进入作者的内心深处, 进而理解课文、深化情感。这就是于漪老师提倡的“情讲”。在信息化的今天, 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 投放画面, 播放音乐, 把学生带进优美的画面中, 带进音乐氛围中, 去体会作者的哀愁与喜悦。比如讲授《做个唐朝少年郎》时, 笔者精选了许多关于唐朝酒家、古代游侠、洛阳古城、唐代江南风景以及大漠战场的图片, 将这些图片按照课文描写的顺序排列, 并配上相应的文字, 编撰成古代游侠的故事。通过这些画面和故事, 营造一种情景交融的氛围, 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 让学生进入角色, 好比自己就是诗人笔下那个英气勃勃、意气奋发、潇洒不羁而又忠贞爱国的唐朝少年郎, 从而达到与作者感情的共鸣。

4. 合作探究, 抒发情感。

当学生心中的情感澎湃时,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表达情意的途径和良机, 借助语言、文字、行为等, 让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迁移外化。这就是于漪老师所说的“趣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真实的内心情感表述出来, 在语文课堂上, 学生不仅要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去思考, 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情感表达出来, 通过“说”这种方式, 释放他们的情感。因此, 在语文课堂结束之际, 教师提出一些值得让学生探讨的话题, 让学生思考探究, 或者可以通过分小组讨论的方式, 让大家能够抒发情感, 畅所欲言。比如在讲授《做个唐朝少年郎》时, 课文结束之际, 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本文是一篇描写人生理想的抒情散文。请同学们审视一下自我, 我们的人生理想是什么呢?作为一名中等卫校的学生, 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我们应从少年郎身上学到什么呢?”这个问题与学生自身实际相结合, 所以学生探讨的积极性很高。整个课堂在学生热烈讨论的氛围中结束。

以上四个阶段层层递进, 与学生认知规律相符, 便于学生接受, 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 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是个有机的整体。当然, 在实施这四个步骤的前提条件是教师个人应该具备情感。于漪老师说:“教学激情是火种, 而教师首先得燃烧自己。”只有热爱生活, 热爱学生, 热爱自己事业的老师心中才有情, 才能发挥自己身上的感情, 挖掘语文课文中文学作品的情感, 才能通过语言、表情乃至动作将情感传递给学生, 感染学生, 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才是我们语文情感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旺平.中学语文情感体验教学刍论[J].中学教育参考, 2012, (22) :21.

[2]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3]刘晓晓.激发体验, 深化抒发[J].中学教育参考, 2012, (28) :47.

[4]曾彬.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体验[J].中等职业教育, 2010, (6) :20-21.

[5]张毅.情感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J].文学教育, 2010, (9) :113.

3.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篇三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探究性学习;资料搜集;自主讨论

所谓探究性学习是指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方式。相较于传统由教师占据主体地位的“灌输式”“注入式”教育模式,探究性学习方式最本质的特征在于能使学生充分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过程,这对于学生深刻认知所学的知识点、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思维方式及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大有裨益。

一、实施探究性学习离不开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充分表明了前提准备之于后续活动的重要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想确保课堂上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有序、正常地进行,就必须在具体展开知识教学之前,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如此,既能保证学生获得大量的一手资料,又能促使他们以此为基础提炼、归纳出某些初步观点,而这些很显然都将为他们有的放矢地进行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笔者就对这一理念进行了积极的落实与实践,教学反响异常良好。例如,在教学“感受法律的尊严”这一内容之前,笔者就提前一周向学生布置了一项资料搜集任务: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都存在哪些规矩呢?(并举例子进行详细说明)现实社会生活中不同的规则之间究竟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呢?法律有哪些显著特征呢?法律会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产生哪些影响呢?由于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学生搜集相关信息、资料的积极性格外高涨。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时间,自主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络技术、图书查询等手段搜集到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这样,既大大增强了学生知识积累、信息归纳的学习能力,同时,又为他们在“感受法律的尊严”的课堂上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探究性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前提准备。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提前搜集相关的资料、信息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施探究性必不可少的首要环节。

二、实施探究性学习离不开课堂上的积极讨论

学生是课堂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体,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关于特定话题与内容的积极探讨便成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关键与精髓所在。这就要求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在全面把控学生探究节奏的基础上给予其充足的自主探究学习时间与空间,并要给予其适时、恰当的帮助、指点与引导。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流于形式。

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丰富资料与信息的基础之上,笔者会充分信任学生并尽可能地引导他们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展开详尽的探讨活动。如,“学会拒绝不良诱惑”这一节内容涉及“联想后果抵制诱惑法”这一内容,在实践教学中,笔者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情境:在超市购物时,你见到了梦寐以求的精美钢笔,可是,身上并没有带这么多钱,而且周围也没有其他顾客。在有效创设了情境之后,笔者还向学生设置了如下的关键问题:面对精美钢笔的诱惑,你是拿还是不拿呢?说服自己不拿的理由有哪些?可尝试联想偷拿了钢笔之后有可能诱发的严重后果。随后,便要求学生自由结合成学习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学生结合平时的生活经历以及之前所整理到的相关信息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他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并依据关键性的问题自主得出了如下的探究性学习成果:即使周围没有其他顾客也不能拿。因为若是拿了,就构成了盗窃,而盗窃行为是违法的,也是不道德、不光彩的,被父母、老师、同学知道后他们很可能会对自己产生不好的影响或看法;不能拿,有了第一次成功偷窃的行为,很可能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长此以往,很可能会走上盗窃的违法犯罪之路……

如此一来,学生在合作交流与探讨中既受到了良好的自我教育,树立了坚定“避免偷盗诱惑”的意念;同时,凭借自身的自主探究活动,其对于“联想后果抵制诱惑法”这一内容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知、理解与记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此番自主探究活动还使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发展,而这将为他们终身学习态度的确立以及形成协调的社会交际关系产生积极的推动意义与影响。此案例论证了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良好效应。

实践表明,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与落实,也有利于高效率、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切实获得。鉴于此,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从所教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更好、更恰当地将探究性学习方式运用到实践教学之中。

参考文献:

廖晓红.初中思想品德课探究性学习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2):28.

4.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的步骤研究 篇四

关键字:精益生产 改善 企业实施

随着原材料的不断上涨、人们需求的不断增加,研究.学习并实施精益生产在今天的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一种热潮。精益生产是人们在研究日本丰田汽车成功之路时,对其生产方式的所蕴涵的理念的总结.本文从提出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的几个关键步骤,为企业成功、有效的实施精益生产提供参考,避免实施精益生产走形式主义、喊口号.

一、精益生产简介

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LP)是一种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的生产管理方式,也是全员参与持续改善的一种管理状态。它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一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研究项目中提出来的,它们在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后,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以针眨美国大量生产方式过于臃肿的弊病。精益生产综合了大量生产与单件生产方式的优点,力求在大量生产中实现多品种、高质量、低成本。

二、精益生产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

实施精益生产的企业很多,但是真正取得良好的效果并不在多数,究其原因与管理者的决心、企业对精益生产的认识和实施的推动者有很多关系,具体如下:

l、决心不够,难以坚持.

实施精益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年的持续努力才能熟练的运用精益工具,看到改善带来的成功。很多企业听说精益生产之后,感觉非常好,觉得应该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经过实施,却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并且有可能带来一些短期利益的损失。当碰到这样问题的时候,如果管理层,特别是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如果缺乏足够的决心,就有可能放弃,从而造成昙花一现的结果,最后不了了之。

2、表面实施,成效不大.

实施精益生产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从易如难,逐步深入,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成功。很多企业实施精益生产停留在表面,各种宣传、标语很多,各种计划中也提到一些精益生产的概念,但是当认真的去审视企业的流程或者观察生产的现场,各种浪费现象不尽其数。造成这种表里不一是因为,企业对精益生产的认识不够,缺乏实际实施的经验.对实施的过程缺乏系统的了解.在实施的时候停留在表面上。

3、依赖外力,改善不够。

实施精益生产是企业不断改善,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的过程,随着实施的提升,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多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的时候,要么聘请专家指导,要么聘请咨询公司帮助实施。这样一来.见效很快,但是造成对外力的过分依赖,专家一走,精益就很难进行下去,或者仅仅运行者专家指导的一些工具,自身的改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

三、精益生产的实施步骤

为了避免上述问胚的产生,需要在实施的过程进行精心的策划,有序的实施,有效促使人员的进步和企业改善成果的取得。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5个方面把握好。

1、意识引导,培训先行.

精益生产方式把生产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都视为浪费。强调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以持续改善来消除浪费。因此,在实施的第一步,应进行多全员的意识培训,培训对象应上至总经理、副总经理,下至作业员、搬运员,培训内容应包括”竞争情况“、。浪费的观念”、。拉动生产“、”5S“、”团队改善“、”全员设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只有建立在全员对精益生产的了解和基本认同的基础上推动才能顺利进行。

2、确立组织,精心计划.

很多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的时候,都会建立一个精益生产组织,有的叫“精益生产委员会”,有的叫“改善组织”。一般来说,总经理应是精益组织的负责人,有些企业也把工厂负责的副总经理列为负责人,组织应包括生产管理部门、制造部门、生产技术郎门、品质部门的等相关部门的主管,要确立负责人的改善职责。

实施精益生产应做好计划,包括系统的实施计划、计划和月度计划。计划应该包括项目、分析、责任人、完成时间等,并按照PDCA的方式进行记录。

3,现场改善,5S开始.

5S是改善现场环境的5个步骤,具体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实旌精益生产,先从现场环境改善入手,通过整理,清理掉现场的一些不要品,减少空间的占用;通过整顿,让现场的物品按秩序摆放,方便拿取;通过清扫,让现场变的干净,设备得到及时的保养;通过持续的检查、整改,让员工养成维持的习惯,并及时的更新各种表格,从而保持现场良好的环境,提高生产的效率和产品的质量。精益生产从5s开始,一方面,在5S的活动下,让现场走向有序化,减少一些比较显现的浪费现象;另一方面,通过领导的参与,让员工明白管理层对改善的决心,提高全员的改善意识。

4、示范线改善,体现成果.

任何改善都是建立在对美好的期望基础上的,要让员工真正的接受变革,必须让员工看到实际的成果,并且很多精益的工具也需要在实际的实施过程才能诠释它的优点。精益生产的实施开始3到6个月,当5s取得初步成果的时候,可以选择一条生产线进行示范改善。有的企业把示范线改善,叫做“对象线改善”或“小范围改善”,改善的内容要尽可能的运用精益的工具,选择示范线进行改善的时候,应该选择流水作业的线,要认真确认好改善前的状态,包括:成品及使用零件清单、现状平面布置Layout图、现状物与情报流程图、现行各工程C/T时间调查、线边库存状况调查、送货频率及数量等。改善应该循序渐进,并落实每个事情的责任人,还应注意多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集思广益。改善的信

息应及时的向改善小组内的成员发布,确保同步进行,合作顺畅。改善小组的负责人,要每日对改善的进度进行确认。改善要即使做好成果统计和成果发布,让全员感受到精益生产的好处。

5、全员改善,重点实施。

精益生产实施的过程,既是各种精益工具的不断的学习运用的过程,也是全员不断的参与持续改善的过程,以及全员改善习惯的养成过程。因此,精益生产的推进,应该是让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主动的学习并配合运用和精益生产的工具,如:生产管理、制造和物流部门应配合做好拉动生产,设备部门推动全员设备管理、快速换线换模,品质部门推动全面质量管理,等等。负责推动精益生产的部门应根据系统的计划,做好示范线改善的同时,做好重点改善的指导和支持。

5.信息化项目实施的重要步骤 篇五

信息化项目实施的重要步骤

企业信息化项目是一个风险项目,如何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避免失败和走向成功?笔者通过对多次项目应用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希望给同行带来启示。每一个成功的项目都需要经历的重要步骤是:制定信息化战略、建立保障机制和体制、进行诊断咨询、慎选合作伙伴、对基础数据整理与挖掘、进行项目管理、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等。作者:姜波 食品行业信息化专家

制定一个好的信息化战略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企业发展的过程表明:“IT不是万能的,没有IT是万万不能的。”搞清哪些IT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是有用的,哪些作用是有限的,这既是企业高层决策者在战略上需要思索的问题,也是企业信息化工作者制定企业战略和企业信息化战略时需要考虑的。

美国Kearney咨询公司曾经对40家成功企业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只有11%的公司没有企业战略计划,而70%的公司既有企业战略计划又有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计划,其余的公司至少有其中之一。对于成功的企业来说,企业战略规划和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几乎是同等重要的。美国Kmart公司在业绩不佳时,决定关闭其下属的几十家店铺,而列入裁员名单的第1个人就是公司的CIO。尽管他为公司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因为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失误导致了企业业绩大幅度下滑,他便不得不为此承担责任。

企业信息化战略可以以企业战略为基础来制定,也可以和企业战略的某些重要部分整合起来,或者完全与企业战略合为一体。这要根据具体的业务内容和信息技术运用的程度来确定。

和企业战略类似,企业信息化战略也应当有其发展目标和远景,同时有对企业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以及近期的工作目标、信息部门的职责、企业的信息策略等。

为了做好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规划,企业应当由CIO负责组织相应的人力,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细致的调查和深入的讨论。也可以先制定几个不同的方案,根据企业的发展目标和资源投入计划,最终选出合适的方案。在此过程中,可以从方案所需要的成本、实现时间、所需要的资源,以及参考行业内基准信息考虑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论证,最后确定并实施。

建立信息化保障机制与体制

如何给予CIO相应的权限并保持企业IT队伍的相对稳定?事实上,在于建立一个合理、灵活的保障机制和体制。在我国企业中,过去一般有计算中心等相关IT部门,并设置计算中心主任等信息技术部门领导职位,但是,这些IT部门领导者的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建立和实施企业内信息系统使用的指南和规程,向企业各部门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开展对新项目的学习、研究和开发等技术性工作。

而CIO的管理范围更宽,责任更为重大。CIO不仅要对计算机资源的运用、计算中心的正常运行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参与企业核心管理层的决策,决定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保证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相配合,并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做出长远规划。由于这些工作是在决策层的活动,因此CIO必须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有清楚的理解,同时懂得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作用,才能做好企业信息化战略的设计工作。

进行必要的诊断咨询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企业自身要想全面了解有关知识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而咨询顾问能够提供科学指导和完整的方案,使企业借助“外脑”的丰富知识和经验来顺利实施系统,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企业在推进信息化中向外部“借脑”,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这说明企业认识到信息化是一项知识性强、牵涉面广的复杂工作,仅仅投入资金和资源是不够的。聘请专家从一开始就对信息化过程提出重要的建议和帮助,这是少走弯路的一个好方法。但是,某些企业领导觉得自己对于信息化是外行,而将信息化规划完全委托给外部专家,自己只想照专家意见来实行,这实际上也不是一种明智之举。

企业应当和外部诊断咨询顾问一起来做信息化规划。企业一把手要尽可能地过问这项工作,积极参与到其中。企业CIO应当主导这项工作。同时,企业高层领导还要有以下的认识:不要把所有的信息化规划工作都交给外部顾问,而要和外部顾问一起讨论工作方案,让企业自己的员工也参加到该项目之中。让企业自己的员工与外部顾问一起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习到有关信息化的相关知识、技能等,而是因为今后自身要有一个推进信息化的核心团队,因此要从相关部门中选择那些以后将成为核心人员的成员,参加信息化项目规划。

慎选合作伙伴,找到最合适的供应商

企业与IT厂商在信息化方面所掌握的知识是不对称的,而双方又要在建立合约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找到理想的IT合作伙伴后,签订一份条款严格的信息化合同是十分必要的。通常在一份信息系统项目合同中,应该对信息化的目标、系统实施的日程计划、甲乙双方在实施过程中的权利与义务、项目实施中的具体任务分配,以及实施后的系统支持维护、人员培训等事项做出清晰的规定。例如,项目做到什么状态算是完成了?这要在项目实施目标中明确规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小组是怎样组成的?开发商要向企业提供哪些报告和资料?企业对开发商的调研要提供哪些支持?双方对于对方的商业秘密有哪些保密义务?这些都需要在“权利与义务”中详细规定。信息化合同虽然在起草时非常费力,但是一旦双方达成了共识,就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双方的合作就有所依据,推诿扯皮的事情就会少很多。因此,花一些时间和心血来做这项工作是非常值得的。

在合作的过程中,最理想的情况是设计一种激励机制,使得双方能够自觉地配合对方达到合作的目的。这种激励机制的关键是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要让IT开发商不会对企业隐蔽信息,让开发商懂得“说假话”的后果是得不偿失;二是要掌握开发商的真实工作情况,让开发商报喜也报忧,并努力为完成项目而工作。如果这两个目标能够得以实现,那么企业就可以将开发中的风险降至最低。

进行科学项目管理

在信息化项目管理中应当以人为本,而不能用想象的计划来硬套实际。信息化中的项目管理并不是“刚性”地照计划行事,而是带有“知识转移”特点的过程。

IT项目的实质是“知识转移”,而建造项目过程的实质是“资源消耗”。传统项目中的物质资源约束(如材料约束、机械工时约束和劳动力约束等)在IT项目中几乎是非决定因素;而在资源消耗型项目中,对资源消耗多少、何时消耗、如何配置的不当约定,既会影响项目成本,也会影响项目进度和质量。另外,在传统的项目管理中,质量是可见的(即便隐蔽工程也具有可见的属性)、可检验的、可度量的,传统项目的建造质量可以与项目运营相对剥离来衡量,而IT项目的“质量”,则必须与运营结合起来,才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IT项目的价值,不能仅仅通过“建设”来体现,而必须通过应用来衡量。因此,对信息化项目的管理比一般的工程项目管理更为困难。

进行基础数据整理与挖掘

基础数据是企业宝贵的财富,IT软硬件是可以买的,但是数据是买不来的。数据挖掘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有用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可以帮助企业对数据进行微观、宏观的统计、分析、综合和推理,从而利用已有数据预测未来,帮助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要实现数据挖掘主要有以下4个步骤。首先,要踏踏实实做好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其次,企业要有比较明确的挖掘目标,盲目的数据挖掘是很难成功的;再次,数据挖掘必须由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员共同参与,包括行业专家、数据管理人员、数据分析人员、数据挖掘专家等;最后,构建数据挖掘系统。挖掘结果是供决策层决策使用的,因此必须得到最高决策管理层的支持、认可和参与。

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

IT培训是企业信息化成功实施的必要步骤,而IT厂商的演示会、报告会和信息化研讨会,以及到已实施信息系统的企业去观摩等都是信息化知识转移的表现形式。从广义而言,如果把培训的高度上升到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层次,除了可以推进企业信息化进程外,往往还对企业的管理和创新也有事半功倍之效。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和他的同事们提出来的。他们将系统动力学与组织学习、创造原理、认知科学、群体讨论与模拟演练融合在一起,希望在这样的组织中通过学习,培养适应变革和创造的能力。经过多年的实践,人们总结出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几条必要的行动,如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促进研究与对话、增进合作与团队学习、建立学习及分享学习的系统、促使成员达到共同的目标等。

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对知识管理的定义是:知识管理应该是组织的一种有意识采取的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这样可以帮助人们共享信息,进而通过不同的方式将它付诸实践,最终达到提高组织业绩的目的。

通过知识管理,企业能有效地管理、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知识资源,促进企业学习、进化与合作,向知识型企业发展。一般来说,知识管理至少可以为企业带来如下的益处:通过数字化和知识化将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改善服务质量;提供适当的工具和环境辅助员工同相关客户和工作伙伴进行直接或间接交流,从所处网络环境接受知识,形成“边干边学、在干中学”的终生学习机制;增加企业知识储备,将个人知识和信息提升为组织知识,减少员工因休假、离职而造成的损失;分析外部环境的机会和挑战,获取相关资料,相应调整企业战略,领导市场潮流;从现有数据挖掘有用知识、增强企业商务智能;通过“知识地图”将知识和人联系起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降低知识扭曲;方便企业的后继者轻松获取前人积累的知识,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分析企业信息化的特点不难发现,以上几点经验是相辅相成的。进一步讲,企业移动信息化比传统信息化的实施更有难度,实施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相信通过企业信息化成果的一步步取得,会证明项目的实施将在企业内部处处见效果,处处见彩虹的。

同时也应注意,企业信息管理者既应认清信息化在企业中的位置和作用,也要理解信息化并非是一劳永逸的事情,而是伴随企业整个生命周期过程的,某个信息化项目一时的成败只是企业信息化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6.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篇六

项目教学法, 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职业教育中, 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任务, 它应该满足以下的条件:该工作过程可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的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

项目教学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要求。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 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头脑中对知识的意义进行建构的过程,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意义建构的主体, 教师是这个建构过程的指导者、帮助者, 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任务, 就是要注意学生意义建构过程自身的特点, 帮助而不是代替学生实现这个建构过程。

以往我们的教学组织过程中会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学科的完整性, 而项目教学法以任务驱动作为核心组织教学过程, 知识以够用为度, 将教学过程从理论导向转移为实践导向, 能力导向, 针对职业岗位设立的专业课程就是要培养学生针对职业岗位解决问题的能力, 很适合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改革。

一、采用项目教学法对课程进行改革的实施步骤

首先应当根据学生所学专业针对的岗位及岗位群分析学生毕业后工作所需能力, 针对能力分析表设定所有的专业课程, 然后根据该课程设定教学中的项目或称为任务, 项目设定宜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这样可以使学生不会感觉很困难, 学习的过程是不断体验完成项目成功满足感, 而不是经常体验到完不成任务的挫败感, 所以设定项目是很关键的, 既要考虑职业岗位的需要, 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设定好项目仅仅是完成了第一步, 接下来要将整个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穿插到项目中, 我们也考虑知识够用为度, 但也适当考虑知识点的完整性, 因为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会影响到学生职业的变迁, 要给学生足够的知识面, 所以在选定知识点时既要针对岗位群, 又有适当的余量, 要考虑到技术的发展及设备的更新给学生职业所带来的影响。

接下来一步是根据所设定的项目及知识点设计合理的教学实施方案, 并配套相应的实验设备, 一般工科学生在进行项目教学时相应的进行配套的项目训练实践是必需的, 所以要合理配置完成项目的步骤, 所需材料, 设备, 仪器, 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 在训练完成时完成既定的任务, 使学生获得满足感。

总的来说开展项目教学法改革的一般步骤是:

第一步, 进行职业岗位分析, 设定针对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第二步, 在课程体系中选择适合项目教学法的课程根据职业岗位分析的结果确定一些由浅入深的项目, 并分析每一个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

第三步, 配套实践项目所用材料仪器, 配套教学所用教材, 实施教学过程。

构建以项目课程为体系的新课程模式, 确保专业项目的设置对职业岗位群的知识和技能的有效覆盖, 学生获得的技能与就业市场所要求的职业技能相吻合;围绕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 以项目课程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二、项目教学法的效果检验

在项目教学中,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 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 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 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为例, 可以通过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模具设计、加工生产、产品质量检验等生产流程, 从中学习和掌握机械原理、材料处理、制造工艺以及各种机床的使用与操作。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 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 通过实际操作, 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 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 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 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 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讨论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经验教训。

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效果检验主要考察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

1. 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

2. 在完成项目过程中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 即职业素养中的抗压能力;

3. 在项目完成过程中与同学合作的精神。即团队合作能力;

4. 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做事情的态度以及做事的计划性。

这些考察点符合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理念。

三、结束语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所以在教学中增加实践环节是大家的共识, 如何提高实践环节的比例, 可以有多种方法, 项目教学法在很多课程中的应用将使得课程由知识体系化的课程转变成实践为主体的课程, 这不失为课程改革中一个很好的方法。

摘要:本文介绍了项目教学法, 并结合高职高专课程改革, 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针对职业岗位的专业课程中的实施步骤, 并探讨了其教学效果检验的特点。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课程改革,实施步骤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职业技术教育, 2003, 7.

7.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篇七

关键词: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教学价值实施步骤

教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和智力支撑。创新教学方式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普遍趋势。游戏作为儿童的一种本真的生存方式,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提高儿童的情感发展,提升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游戏的形式融入教学既符合儿童的天性,也非常适应儿童的性格发展,因此,游戏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是不容置疑的,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小学英语新课标的改革也在倡导着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游戏当之无愧就具备这样的功效。它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集教学与娱乐手段于一体,贯穿于教学活动当中,焕发着新的热情与活力,游戏教学对于小学英语的教学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

在现代小学英语的课堂中越来越重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教学手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提高学生关注学习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他们也重视使用辅助性的教学工具,利用现代多媒体的便利,引导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逐渐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游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有利于改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方法老套,层次不够清楚,主体不明确,参与面较为狭窄,教学评价较为低效的状况,而是能将学生广泛带入当教师设定的具体教学情境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形成一种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氛围。因此,就能从根本上使得小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不仅能高效地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迸发出新的活力,培养出新时代的新型人才。

二、游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分析

(一)树立创新性实践又彰显时代性的游戏精神

在游戏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中,必须要树立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游戏精神。只有用精神引领教学实践,才能从根本上引起教学主导者的重视。游戏精神,在社会发展中具有显著的存在价值,它是一种在人类在其具体活动中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内在涵养和精神体验,指一种儿童精神的表达。对于人本身发展形成健全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游戏精神能够促进人类宣泄并释放内心受到外界的压抑和限制,在某种特定阶段获得心情的舒畅和心灵的解放。游戏精神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它能通过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起伏的多变诱发新的艺术创造。在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过程贯穿游戏精神能使得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共同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默契,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达到寓教于乐的学习目的。

(二)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游戏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中,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授课方法。即使在受外国英语教学课程的影响下,许多学校在英语教学中插入了游戏环节,但是游戏教学的精神和具体实施方案并未落实到位从而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大部分学校在思想上没有接受游戏教学的精神,依旧被“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教学精神枷锁所桎梏。没有意识到改革传统模式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其次,部分学校在实施游戏教学的实践中,游戏设计的形式较为单一,游戏规则过于复杂,游戏的主客体之间缺乏合作性,衔接性,以及设置游戏的奖惩环节不严密,没有有效发挥游戏的激励性作用,导致课堂出现秩序混乱的结果,也并未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必须创新游戏教学的形式。改革以往枯燥呆板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师可以借鉴外国先进的教学方法,结合本地的英语教学实际,融合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适当转换学习场地,制作新颖学习的工具,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设计,改革传统的课堂流程。将游戏环节巧妙的融入到英语教学课程中。策划游戏环节,指定游戏负责小组,引导学生有序参与游戏环节,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用新思维,新形式去促进展英语课堂的游戏教学具体实施。

(三)构思新颖的游戏教学内容和多样性的教学情境

游戏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要求教学内容必须要有新颖活泼的构思。内容设计既要体现每次课程的教学任务,又要让学生易于接受,因为教师所讲解的英语语法知识是否落实是一次课程最核心的问题。游戏教学要使学生在游戏的形式中学习英语,开拓视野,丰富知识结构,在教师的启发和鼓励下敢于对不懂的问题大胆地提出质疑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互帮互助,综合运用英语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形成一种活泼、健康、向上的课堂气氛。教学情境的设定,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做相应的安排,本着发展游戏精神,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将游戏因素与小学英语教学相结合,构建一种高效的课堂游戏策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设计完整性、趣味性、机智性的游戏教学过程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传统英语课堂的游戏种类主要分为写作形式的教学游戏,唱歌比赛教学游戏,猜字谜、口语传递、阅读竞赛及几种游戏的综合性教学游戏,而要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要求,提高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水平,必须要创新英语游戏形式,主要措施主要有以下两点:首先,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板块,以单词作为游戏的活动主体,将传统的单词游戏逐渐加入新的流行因素,设计出具有新思维、多元化特点的游戏类型。其次,结合小学生天性好动的特点,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时张开嘴,多动手,动起来。在英语游戏中彰显他们的个性。此外,还可以将听力与口语相结合,教师先做出示范,学生模仿或者做出新的反映指令,使得师生互动,并使学生的全身动起来,使课堂连贯为一个灵活性、机智性的过程。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游戏教学,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在其具体实施步骤中,一些树立创新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精神,改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游戏教学形式,以活泼新颖的教学内容和多样性的教学情境与完整性、趣味性的教学过程相结合,充分展现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金娜.论教育的游戏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

[2]郑明慧.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8.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一般步骤 篇八

一、研究培训项目报告书,明确具体培训实施目标。

二、围绕培训实施目标,拟定计划书。

三、审定、修改计划书。

四、领导决策。

2.培训项目计划书应由14项目要素组成,其具体的安排顺序如下:

1)确认培训计划的目的;,2)确定培训的目标。3)确定培训对象及内容;,4)确定培训规模;5)确定培训方式(指脱产集中培训等);6)确定培训时间;7)确定管理者;8)确定培训教师;9)确定培训方案;10)确定考核方式方法;11)确定培训场所;12)确定培训设备;13)预算培训费用;14)预测培训效果;3.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过程,是落实培训项目核心内容的过程。

4.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一般有会议法、座谈法、专家论证法等。5.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方法和步骤是:

一、公布培训计划;

二、培训资源的组织、准备;

三、进行培训动员工作;

四、了解特殊要求;

五、强调培训纪律。

6.计划作为一种管理方法,通常具有目的性、首位性、普遍性、适应性、效率性等方面的特征。7.计划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目标、措施、步骤、约束条件。

8.所谓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指在全面、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培训项目做出的培训目标(Why)、培训时间(When)、培训地点(Where)、培训者(Who)、培训对象(Whom)、培训方式(How)和培训内容(What)等进行的预先系统设计。

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构成要素,具体来说,一份完整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培训目的;

二、培训目标;

三、培训对象及类型;

四、培训内容;

五、培训的组织范围;

六、培训规模;

七、培训时间;

八、培训地点;

九、培训的方式、方法;

十、培训教师;

十一、考评方式;

十二、经费投入;

十三、培训效益、效果的预期。9.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主要依据是:

一、以企业的发展为依据;

二、以中、长期培训计划为依据;

三、以培训需求预测为依据;

四、以组织优先权为依据;

五、以培训素材基础台帐为依据;

9.现代企业实施新产品开发的步骤 篇九

提要 本文首先对新产品和新产品开发的概念进行了合理界定,总结了新产品开发的四种方式,分析了它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然后结合实际提出了新产品开发的一般原则和步骤,并对我国企业实施新产品开发应注意的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产品与新产品开发的界定

所谓新产品,是“新种类工业产品”的简称,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构思、新设计、新材料、有新的功能和结构,技术含量达到先进水平,经营生产性能可靠,有经济效益的产品。新产品最主要一点是能够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具有比老产品更强的使用价值。新产品按性能可分为全新产品、换代产品和改进产品。显然,新产品具有新颖性、市场适应性、时效性和可生产性等诸多特点。新产品的新颖性是显而易见的。市场适应性包括满足用户对产品功能、用途、质量、可靠性、使用、包装、价格等方面的要求。时效性是指新产品的时间性很强,而且寿命期有限,它必须在适当的时机投放市场,如果投放市场的时机不当或者超过寿命期,新产品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可生产性是指新产品能以市场可接受的价格进行工业化生产。

新产品开发是指企业对新产品的研究、试制,以扩大和完善产品品种的一系列工作。新产品开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项目确定、市场预测、科学研究、设计和工艺生产准备、质量标准、设备投资、成本核算、市场销售等各方面的工作。为了保证开发质量,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企业必须了解新产品开发的实际内涵,以便掌握合乎客观规律的方法和步骤,做出正确的决策,保证新产品开发的成功。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科研技术条件、技术发展、市场状况、社会环境等情况来选择具体的产品开发方式,大体有自行研制设计、技术引进、自行研制设计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合作开发四种形式。自行研制设计是企业在掌握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及本企业积累的生产经验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全新产品或结构有重大变化的产品。一般要求企业有比较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试验设备。技术引进是利用外国、外省(或市、自治区)已有的成熟技术从事新产品开发的一种形式,它对于研究开发能力较弱但制造能力较强的企业更为适用,可以节省产品的研制费用,迅速提高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自行研制设计与技术引进相结合是在充分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本地区、本企业的特点进行创新,或在充分利用本企业技术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这种形式较适合于企业已具有一定的科研技术基础,外界又具有新产品开发较成熟技术的情况。合作开发可以是企业间的强强联合,自愿结成技术联盟,也可以实施产学研联合,优势互补,实现多方共赢。

二、新产品开发的意义和作用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获取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生产出更有生命力、更符合市场要求的新产品。因此,大力搞好新产品开发,对现代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在战略方面,新产品开发不仅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可以加强战略优势。利用新产品开发战略,既可以使新企业在市场上确立其自身地位,也可以让老企业继续巩固和扩大现有市场份额,增强竞争能力。另外,新产品开发还可以提高公司形象和品牌权益。能够不断向市场推出强有力的新产品,这本身就是对企业管理、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等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能够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心。如果企业能够拥有一批认识到企业品牌价值的忠实客户,那么就存在在该品牌名称下扩展新产品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企业的品牌权益。但是,如果新产品滥用现有品牌的信誉,就会损害到整个企业的利益,因此,利用这一战略必须要慎重。

在经济方面,新产品开发要想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必须具有比老产品更好的经济效益。新产品或降低制造成本,或节约使用费用,或提高劳动生产率,或降低材料能源消耗,以上各种形式都能提高经济效益,增

加企业财富。有效地进行新产品开发,也可以降低经营风险,稳定企业利润。对于未能按其生产能力运营的企业,新产品开发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和经营资源,改善生产能力利用率。

三、新产品开发的一般原则和步骤

(一)新产品开发的一般原则。前概括起来,应包括以下几条:

1、从社会实际情况出发,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创新,努力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2、保持新产品开发的连续性。开发新产品既要多样化,又要保持前后衔接,使企业能持续地以新颖、适销对路的产品供应市场。

3、提高产品开发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水平,这既能减少设计、制造的工作量,加速新产品开发和制造的进程,也便于使用、维护和保养,从而降低开发制造和使用过程的费用。

4、符合国家颁布的政策、法令和法规。企业若不注意相关的法令法规,会使其付出巨大人力和财力开发出的新产品,因不符合国家的能源、环保、安全卫生、技术等方面的规定而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使企业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

(二)新产品开发的步骤。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过程,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统一的程序。但一般的新产品开发都是分阶段、分步骤进行的,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具体步骤。

1、制定新产品战略计划。新产品开发过程应该始于对新产品的战略规划,企业要对新产品开发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表述。在广泛收集内外部信息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本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新产品开发计划,对新产品开发的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战略规划首先要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活动规定总体范围,然后设定目标,接着制定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需采取的总体政策。这些综合起来构成企业的产品开发大纲,为产品开发人员提供一种方向的指引。

2、新产品构思。它是新产品战略计划的后续,也是整个新产品开发过程的触发点。首先要对出现的新产品提出最初概念,它可以由企业的营销、设计、生产和其它对新产品开发感兴趣的部门提出,这种概念可以是新产品的具体形式,可能的技术应用,或者用户的需要。然后要对提出的概念进行初步评价,通过概念测试,使其得到扩大和提炼以接受全面的筛选。

构思不是凭空瞎想,而是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由四种不同原理派生出四种不同的构思方法。1属性分析:在审视已有产品过程中产生新的产品概念;2需求分析:通过考察一种产品的用户(公司或个人)产生新构思;3关联分析:以一种新的独特方式去看待事物,在正常看来毫无关系的事物之间发现联系;4全体创造力:依靠集体的智慧,由一人提出一种想法,另一人对此做出反应,其他人再对上述反应做出反应,它主要是在头脑风暴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上每一种方法中又包含若干具体的方法,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3、新产品筛选。经过扩充和提炼的产品概念要接受全面而严格的筛选。筛选时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各种产品的设想方案逐项进行审核。审核的程序可以是严密组织和详细规定的,也可以是相当随机的。这个评价阶段要淘汰大部分建议,以免造成随后费用的大幅度上升。

4、制定规划或建立项目。如果概念可以接受,企业就需按产品制定规划或建立项目,具体这两者的选择要取决于该产品开发所需基础研究的多少。如果该产品概念属于高技术产业,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少或没有,企业就需要制定该产品开发的长远规划;如果该产品概念所需基础研究很少,本行业、本地区已有相关的理论可供借鉴,则企业只需建立产品项目即可。

5、开发。这一阶段包括三种类型的活动:技术、评价和营销计划。在每一活动中,从事这些工作的人员起初都是流于一般的、模糊的和概念上的认识,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工作才逐渐趋于某一具体的目标。在开发过程中,这三种活动应该相互关联,相互一致,共同作用于项目开发。

6、投放市场。新产品的实际营销活动要紧随开发过程的顺利完成而开始,且要与其他活动紧密联系。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投放市场的准备活动就已经开始了。技术人员要从事生产线的扩大或产品的进一步改进。营销人员要考虑周详,反复修订,最后制定出耳目一新的战术和战略计划,来应对各种可能的市场变化。评价人员要对技术和营销活动进行适时跟踪,对市场预测的关键变量做出准确估计,对出现的偏差及时修正,确保产品的商业成功。

四、我国企业实施新产品开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积极转变产品开发观念,不断创新,努力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彻底摒弃原先那种惧怕风险、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的思想,树立以新养新的新观念,这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在高起点上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大力做好新产品的技术开发和营销开发,并使两者有机结合,持续不断地向市场推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2、完善企业的投资管理体系,节约开发成本,注重提高新产品的经济效益。在我国的大部分企业中,新产品的开发投入不足销售额的1%;有的企业根本就没有拿出专项资金进行新产品开发,而国外一些大公司每年都要花费销售收人的3~5%用作新产品开发基金。由于缺乏资金保障,使企业的产品链断层,严重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应该完善投资管理体系,多方开拓融资渠道,要单独设立新产品开发基金和奖励基金,对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给予重奖,并将年度考核与每年的新产品开发计划挂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制定一套严密的控制程序,对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监督,坚决杜绝一切形式的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

3、加快产品开发速度,把握好上市时机,抢占市场份额。加快产品开发速度,缩短开发周期,也就相当于延长了产品寿命,进而增加产品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市场占有率。如果企业能早于竞争者进入市场,就可以利用价格和成本优势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把握好上市时机是新产品开发能否获取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新产品快速上市也能改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上一篇:英语四年级教学计划下一篇:难熬心累难受的心情说说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