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经济运行分析(精选8篇)
1.开发区经济运行分析 篇一
经济运行企稳发展预期向上
———前三季度开发区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受全球经济减速,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开发区经济总体增速放缓。但随着三季度国内“稳增长”的宏观政策的实施,经济开始逐渐复苏,主要经济指标下降幅度明显减少,已处于触底反弹过程中,呈现“企稳回升”态势。预计四季度我区经济将“稳走向上”。
一、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运行企稳
前三季度,我区规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10.5亿,比去年同期增长7.7 %,增速居全市第5位,增幅比上半年提高3.5个百分点。从走势来看,工业经济运行虽然延续了去年以来的下行趋势,但在三季度出现小幅反弹,有趋稳迹象。
1、工业总产值低位企稳运行。从2月份断崖式跳水首现负增长开始,我区规上工业增速持续低位运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前三季度,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5.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8%,增幅分别比上半年提高5.9个百分点。全区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49家企业产值增幅同比下降,负增长面达51.0%。负增长单位虽然比上半年减少3家,但仍需继续关注,引起重视。
2、重工业增速小幅回升。前三季度,规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完成产值41.0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6%;轻工业完成产值24.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52%。重工业、轻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62.21%、37.79%,重工业增速在小幅回升的基础上,所占比重较上半年回升1.0个百分点。重工业所占比重的小幅回升,暗示投资领域活动整体加强带动经济回暖。
3、多数主导行业增长速度小幅回升。前三季度,我区规上工业多数主导行业生产增速较上半年均有小幅上升,区内前六大行业中仅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较上半年出现回落,多数主导行业的企稳回升直接带动全区经济的增长速度。
开发区规上工业主要行业总产值
行业类别
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2.通用设备制造业
3.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二)服务业增速明显
前三季度,开发区限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7.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1、金融业运行稳健。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4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本外币各项货款余款53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0%。增幅分别比6月末回升4.9个和1.7个百分点。1-8月全区金融业实现营业收入152.3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银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27.6,保险业实现营业收入34.1亿元,同比增长15.1。
2、消费品零售额回升明显。前三季度,全区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6位,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2个百分点。按行业分,批发业和住宿业较快增长。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28亿,增长13.1%;1-6月同比增长%-15.36 11.94 11.06 7.91 4.41-2.33 1-9月同比增长%-6.93 12.68 12.98 9.61-4.54 13.23 占总产值比重% 20.19 11.39 10.45 7.61 7.36 6.8
1住宿业零售额2.1亿,增长14.5%。限上批发和零售企业零售额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化妆品类增势强劲。其中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40.7%,化妆品类增长28.6%;汽车类零售额温和增长,实现零售额2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增幅比上半年回升13.2个百分点,逆转了上半年持续负增长的局面。主要原因是三季度雷克萨斯、奥迪等高档4S店陆续在开发区落户,加上新开店各项促销政策的给力,带动周边县(市、区)的居民来开发区购买。
3、受加大的投资政策拉动,科技服务业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开发区继续加大投资力度,交通工程建设等各种项目明显增多,促进招标代理、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勘察、工程设计等业务激增,推动相关的工程管理服务、工程勘察设计等工程技术业增长迅猛,拉动整个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快速增长。21家限额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8月末资产总计31056万元,同比增长17.6%;1-8月实现营业收入6161万元,同比增长17.2%;从业人员 1027人,同比增长 33.7%。其中17家限额以上工程技术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0110万元,同比增长18.9%。
4、国内游客增长、海外游客下滑,旅游经济总体平稳。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前三季度,开发区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387万人,同比增长39.7%;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319万元,同比增长17.5 %。得益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等交通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入境旅游市场出现下滑,前三季度开发区接待海外游客289人次,同比下降58.5%。据统计,开发区4 家限额以上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企业1-8月实现营业收入2442万元,同比增长15.6 %。
5、商业服务业发展较快,电信业发展趋缓。据限上企业统计数据显示:46家商务服务业企业1-8月实现营业收入23572万元,同比增长14.6%;从业人员6413人,同比增长9.1%。行业间发展不平衡,增长较快的行业主要有企业管理服务业、法律服务业、咨询和调查业,以及安全保护服务业。广告业、会议及展览服务、担保服务以及市场管理业发展缓慢。信息服务业发展平缓。1-8月开发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8.6%。近年来,在开发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占很大比重的移动、电信、联通等电信业企业由于话费收入等传统盈利项目接近饱和,而新业务多处于投入阶段,导致出现营业收入缓慢增长,营业利润小幅增长或下降的局面,阻碍了信息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
(三)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0.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9%,增速居全市第6位,增幅比上半年回落5.3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增长29.0%,第三产业增长36.2%,增幅比上半年分别回落1.2个和1.8个百分点。
1、房地产业刚性需求显现。前三季度,全区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9%,虽然去年台州出台的限购政策压制着房地产市场,但是今年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型置业需求开始显现。加上近期银行两次降息和房地产商以价换量,给开发区房地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火爆”现象。目前“天天财富公馆”、“荣安华府”、“景隆公馆”、“青春华庭”、“紫徽花园”等多个楼盘售楼率均在70%以上。前三季度,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7.3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89.1%。
2、工业性投资增势较好。前三季度,全区完成工业性投资1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0%,增速居全市第8位,增幅比上半年回落1.2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1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三季度新增项目4个,比二季度多2个。工业投资的主要来自:浙江南洋科技太阳能薄膜项目投资1.1亿元、浙江特盛新能源多晶硅项目投资0.4亿元、浙江泰洋锂电池项目投资0.4亿元等13个重点项目拉动。
(四)出口增速回落明显
1-8月,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其中出口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4%,增速居全市末位,增幅比上半年分别回落6.0个和3.2个百分点。
1、主要出口市场出口额增速回落。1-8月,我区前五位出口国家和地区为欧盟、美国、东盟、俄罗斯和中东,出口额分别为9356万美元、8220万美元、4590万美元、4370万美元和3484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7%、4.6%、51.5%、60%和-13.2%,可以看出,除了对传统出口市场欧盟、美国以及俄罗斯的出口相对稳定外,对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起伏较大。
2、主导产品出口增幅回落,出口占比稳定。1-8月,我区主导产品机电产品出口2.89亿美元,占整个出口额的56%,比去年同期下降3.7%,出口占比与去年基本一致;塑料模具、汽摩及部件、家用电器、家具、服装机械和工艺品等开发区主要出口产品出口额分别为3206万美元、2321万美元、2671万美元、2114万美元、1271万美元和686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7.9%、40.7%、2.4%、13.9%、9.1%和-59.0%。可以看出,我区各主导出口产品增幅涨跌不一,但作为开发区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汽摩及部件产业在整体出口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却一枝独秀,增幅达到40.7%。
3、工业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1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2%,增幅较上半年回落1.6个百分点,54家规上工业出口企业,28家企业增幅同比下降,出口下行趋势十分明显,出口形势非常严峻。从历史数据来看,去年同期实现的20.4%的增长率,主要是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中部分企业出口高增长拉动,如:浙江嘉嘉巨能摩托车科技有限公司298.6%的增长率、浙江吉鑫祥叉车制造有限公司176.4%的增长率。而前三季度这几家企业出口情况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很不乐观。
(五)节能降耗初见成效
前三季度,全区全社会用电量7.2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增长4.2%,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14.3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用电量1.6亿千瓦时,比去年同期下降0.4%。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64260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下降1.4%。其中非电消耗能耗12252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下降4.2%。前三季度,规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0.097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下降7.7%。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610吨标准煤,比去年同期下降8.5%。
(六)财政收入回升
前三季度,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0.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1%,增速居各县区首位,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2.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增幅比上半年分别提高0.6个和5.4个百分点。国、地税全面增长,其中:国税收入7.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地税收入1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2%。
二、经济运行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宏观环境不景气,先行指标处于低位
一是贸易先行指数处于低位。反映国际贸易情况的重要领先指标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从去年11月份1784点下降到2012年9月份662点。二是CPI(消费物价指数)与PPI(生产者物价指数)涨幅剪刀差持续扩大。8月份CPI同比上涨2.0%,环比增长0.6%;PPI同比下降3.5%。两者涨幅的“剪刀差”创下2008年以来的最高峰。导致生产成本与销售价格严重倒挂。三是企业景气指数继续下行。三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6.9,比二季度微降0.4点,降幅逐步收窄。
(二)需求减少、成本上升导致企业开工不足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疲弱。2012年欧洲经济难有起色,美国经济也将低位徘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2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11年的3.8%降为3.3%。全球经济不景气将使各国出口竞争更为激烈,外贸形势更为严峻。我区经济对外依存较大,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56.3%的企业有出口,出口交货值占我区工业销售产值的28.1%,对我区工业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出口增长的快速回落使得一些出口主导型企业面临的形势更加困难,对我区工业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二是企业综合成本上升。劳动力价格、能源、原材料、土地、环保等成本将持续上升和人民币持续升值带来的成本增加的压力。产品需求减少、成本上升、订单不足是影响当前工业企业开工率不足的主要原因。
(三)工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
1-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159.5分,全市排位倒数第一。十一个分项指标中,新产品产值率、资产贡献率等七个指标得分比去年同期下降,其中反映企业盈利水平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2.0%,比去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1-8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0515万元,下降50.7%,降幅比去年同期扩大2.1个百分点。全区9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5家亏损(亏损企业均为小微企业),企业亏损面为36.4%,比去年同期扩大12.1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额9547万元,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74.5%。特别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靠拼价格生存的企业,面临着利润大幅萎缩的风险。
(四)投资结构不合理,制约后续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靠房地产投资带动,房地产投资占比例54.3%。前三季度,我区房地产投资增速为19.7%,低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2个百分点。主要是靠房地产投资速度过低影响着整个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同时房地产投资的后续力量并不十分强大,前三季度,开发区新拍卖土地项目仅2处,总投资12亿元。虽然有些企业已经购买了土地,但由于自有资金不足,银行信贷紧缩和对整个房地产市场仍处于观望中,所以部分企业放慢工程进展,有些甚至没有动工的意愿。
(五)投资项目储备不足,后续担扰
前三季度,我区投资项目175个,其中,上年结转工程项目100个,新开工项目75个,而本年新投产项目仅15个,新投产项目个数严重不足。前三季度,我区仅有三处地块进行挂拍,很多企业因为土地无法落实,而转往其它地区进行投资。同时在招商过程中,部分优质项目,也因土地问题无法解决,导致迟迟没有入驻。因为可供挂拍的地块不足,影响到四季度我区的投资储备项目严重不足,需要高度重视,否则极有可能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的后劲。
三、对下阶段经济走势的判断
从国际看,虽然当前欧洲仍陷债务危机泥潭,经济复苏动力疲软。美国、加拿大等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居民消费持续疲软,经济增长乏力。未来持续多长时间还需要看欧债危机的扩散程度和美国复苏步伐。但近期随着欧盟一系列求助措施的推出或许欧债危机能得到缓解;9月13日,美联储决定启动第三轮量化宽松(QE3)措施,美联储最新经济刺激举措或能有效遏制经济下滑趋势。
从国内看,各项政策预调、微调力度将持续加大,“稳增长”成为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主题,紧缩货币政策的放松,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家电下乡,首套房利息七折等刺激消费政策新推出,央行今年密集降准、降息等各项政策助推经济软着陆。三季度制造业生产、新订单、新出口订单、积压订单、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低位回升, 其中生产和购进价格指数恢复到景气区间;产成品库存、从业人员、供货商配送时间指数下滑;大企业状况好转, 中小企业状况继续恶化。这显示供应面有所改善,需求下滑速度减缓,企业去库存取得进展。9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较上月小幅回升0.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 经济呈现筑底迹象,三季度经济或已触底,四季度企稳。
综合以上因素及我区前三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当前我区经济回稳向上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初步预计四季度我区经济运行将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稳走向上”的发展态势。
四、对策和建议
(一)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产业规划引导,明确产业发展定位,深化园区集群培育和布局规划,对汽摩零部件、电线电缆、水暖洁具等区内重要主导行业进行整合提升,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关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规划未来增长产业布局,出台专门扶持意见着力扶持电动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 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引导企业积极改进生产模式,进一步加强“以税供电”和“淘汰落后产能”的工
作力度,工业企业的发展势必要走低耗能、低排放的可持续之路,淘汰一部分产品市场前景低、高耗能、高污染、设备落后、产能过剩的企业,腾出能源空间给附加值高、能耗低的企业。
(二)密切关注房地产业发展状况
当前,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我区房地产市场和企业的监控和研究,加强对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情况的关注,努力促进住房刚性需求持续增长,防止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同时优化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支持自住型和改善型购房需求,扩大有效供给满足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多元化发展,确保我区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三)狠抓重点项目推进
坚持把项目推进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对重点项目盯及时分析和排除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加大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的土地处置力度。新开工项目建设是扩大有效投资的主要抓手,也是形成新的投资增量的潜力所在。根据总体工作目标,倒排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工作重点,确保未开工项目的开工建设。根据管委会关于“决胜四季度”的工作部置,深入基层一线拔钉解难,破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政策性问题、要素制约问题以及人为阻碍等问题,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项目进度和项目投资取得明显突破。
(四)努力拓展外贸市场
一是抓市场开拓稳出口。结合我区出口产业的发展特点,积极搭建出口平台开拓市场,扶持企业参加广交会、大阪展、东盟博览会等重大展会,帮助企业大力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拉美、中东、东盟等新兴市场。二是抓出口回流强运营。减少代理出口大户的面临的代理出口问题;加大对新获权企业的外贸业务培训,帮助中小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运营。三是抓政策引导及宣传。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做好省、市、开发区各级外贸鼓励政策汇编及宣传工作,加大外贸扶持力度。贯彻落实台州市政府加大外贸扶持力度的10条措施文件精神,争取博浪柯、海森泰、天博等一批重点生产和外贸企业回转区内出口或在区内扩大出口量。
(五)加大工业性有效投入
投资要保持稳定增长必须要有新开工项目的支持,尤其是重点大项目真正落到投资建设项目实处。因此,做好新开工一批重点大项目和项目储备是保障投资增长的根本。当前,要从我区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区的中心城市的区域优势,切实加强项目储备,特别要做好国家大力提倡的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项目储备。要集中力量抓好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环保要求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新增规上工业企业步伐,积蓄战略力量,确保我区经济持续发展后劲。
(六)加大招商选资力度
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本地实际合理制定配套的产业发展政策,开展招商选资,将有利于优化我区产业结构和对长期发展有利的产业引进来,完善我区的产业结构。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步伐。大力实施“浙商回归”,加强总部经济建设,加强与央企、世界500强等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创造更多将有意外迁的优质企业的人才和核心骨干留在开发区。
(七)常抓节能降耗不放松
要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加强节能宣传,提倡和营造全民节能的有利环境。长期坚持有序用电政策,利用政策杠杆优化资源配置,优先满足优质企业用能需求,坚决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税收和对社会贡献低的项目和企业过度耗能。严格执行好增加值能耗评定的能评机制,把好行业准入关,严格限制高耗项目在我区落户。
(八)抓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优良的体制机制环境是经济发展的肥活土壤。要继续推进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降低审批环节和成本,提高政府审批效率,为民间资本入注实体经济创造有利条件。针对能源、用
地和资金等要素不足问题,开展针对性服务。积极盘活闲置土地,挖掘用地空间。坚决执行有序用电政策,给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提供保障。进一步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民间资金和民间借贷的规范和管理,继续抓好企业上市和债券发行工作,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加强上市企业后服务工作,以更好的服务留人、留财、留项目,确保优势项目不外流。围绕企业搭建有效服务平台。
前三季度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全市和三区排名情况
全
指标 单位 年 1-9月实1-9月全
市
目绩 增速
标(亿元)(%)排
名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率 % 12 12.0 16.4 1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71 60.0 34.9 6
限额以上工业性投资 亿元 15 12.5 29.0 8
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降
低率 % 3.58.5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 8 10.5 7.7 5
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率 % 13.7.2(亿千瓦时)4.2
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率 % 12 50.3 11.8
外贸自营出口(8月)亿美元 8.8 5.1-2.4 10
限上服务业主营业务增速(8
月)% 14 417.1 14.1
服务业增加值增幅(2季度)% 11 38.5 7.2 8
三区 排名 1 3 4343
2.开发区经济运行分析 篇二
首都经济圈重点开发区发展现状
首都经济圈京保石、京廊津、京唐秦沿线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各级经济开发区。据不完全统计, 首都经济圈重点开发区共有56家, 其中国家级开发区12家 (北京3家, 天津1家, 河北六市8家) , 省级开发区44家 (北京16家, 天津5家, 河北六市23家) 。此外, 还分布着许多地方性园区和产业基地。从布局来看, 首都经济圈内开发区主要集中在区域南部, 北京、天津、廊坊、唐山等地区的开发区占区域重点开发区总数的73.2%, 张家口、承德等首都经济圈北部地区重点开发区数量较少, 仅占26.8% (见第24页图1) 。
从具体发展来看, 首都经济圈已经形成一些特色产业集群, 具有较强的区域竞争力。比如北京的中关村软件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永丰新材料基地、中国移动谷等;保定市的“中国电谷”、廊坊的信息产业基地、秦皇岛数据产业园等。
环首都开发区对接北京的合作需求分析
近年来, 北京和周边区域依托各自资源优势, 在产业合作和产业配套等方面取得大量积极进展。北京的生产制造功能逐渐向周边及更大区域转移, 比如首钢涉钢产业搬迁到唐山曹妃甸;周边城市的一些企业也探索将研发、设计、营销等职能向北京转移;北京企业在周边投资的产业项目增多, 比如航天科工集团在涿州投资建设航天信息涿州产业基地等。
一方面, 随着北京经济不断发展, 园区企业规模逐渐壮大, 开始加快跨区域布局步伐, 在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涨、产业空间不足的瓶颈约束下, 首都一些园区难以满足企业规模化生产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 很多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在外埠地区寻求发展空间, 向成本比较优势区域流转移。以中关村海淀园为例, 2011年海淀园企业在京外设立分支机构达到3654家, 占中关村在京外设立分支机构总数的64.6%。
另一方面, 环首都区域园区与北京园区存在较大的发展落差和明显的资源禀赋差异。环首都区域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优势明显, 却面临产业相对低端、园区品牌影响力弱, 产业招商困难等制约。北京已进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后工业化阶段, 而环首都区域仍处于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加速阶段, 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因此, 京外开发区对接先进园区, 获取高端产业资源, 谋求园区产业快速升级的需求非常强烈。
特别是河北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的愿望更为强烈, 多次提出与北京进行产业对接合作。2010年提出了“一圈四区六基地”的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部署, 在环首都区域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2011年河北省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河北省环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并在《政府工作报告》中, 对承接首都产业转移, 建设环首都区域作出了战略部署, 要求紧环首都的涿州、涞水、固安等14个县 (市、区) 开发建设新兴产业示范区, 使之成为主动对接北京产业的示范。目前涿州新兴产业示范区和廊坊新兴产业示范区已与中关村、亦庄等首都园区进行了多方面的合作, 见图2。
总之, 以廊坊、涿州等为代表的环首都经济圈区域区位条件比较好, 与北京空间距离较近, 交通联系比较便捷, 具备与北京园区对接合作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支撑, 通过合作即可实现北京与环首都区域开发区的优势互补、需求对接和共赢发展。
开发区融入首都经济圈发展的思路及路径
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出台, 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已经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近年来, 京津冀合作不断深化,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河北、内蒙古等环首都区域的合作需求日益旺盛, 合作次数不断增多, 合作形式也更加多样。在此形势下, 为推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 开发区应抓住这一重要机遇, 通过产业链分工、“总部-制造基地”模式、跨区域合作共建等方式, 与环首都区域进行对接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
围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加强分工合作
目前来看, 首都经济圈区域内, 各地区产业发展和产业资源的比较优势较为明显, 部分重点产业领域在不同地区初步形成了专业化分工、技术创新对接和跨区域长线条布局的特点, 突出表现领域有:电子信息 (如集成电路、新一代移动通信等) 、新能源 (如太阳能光伏发电、风电等) 、新能源汽车 (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 、高端装备制造 (如轨道交通装备、智能装备等) 。
对于这些领域,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首都经济圈进行分工合作时, 可选择部分产业链 (如装备产业链等) 或产业环节 (创新成果产业化环节、制造环节等) , 在首都经济圈大区域重构和搭建协同互补的产业链条, 发挥各区域产业资源优势, 推动大区域产业发展高效衔接、分工协作, 提升首都经济圈产业发展竞争力, 进而充分带动京外区域装备制造、冶金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其中, 在进行“研发-成果转化”产业环节合作时, 应选择产业链条较短、易于成果快速转化的产业领域科研成果在周边区域转化, 如节能环保 (如垃圾分类处理技术、节能建筑技术等) 等, 这不仅有利于推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成果在周边区域落地转化和产业化, 加速新兴产业发展, 也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区域传统产业新生产工艺和技术的综合集成和全面进步。
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分析产业链分工合作。在首都经济圈中, 北京在中药研究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廊坊在中药产业领域, 尤其在中药存储物流、中药材种植、中药材加工、中药饮片生产等环节具有突出优势。可将中药研发中心和总部设在开发区, 而与廊坊产业园区进行其他环节的分工合作。目前, 廊坊安国中药产业园已与北京同仁堂在中药材加工生产、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及物流配送项目上进行了合作, 实现了两地中药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以“总部-制造基地 (分支机构) ”模式推动区域合作共赢
以总部经济模式推进北京重点开发区融入首都经济圈的合作路径有以下两条。
一是鼓励北京重点开发区企业, 尤其是生产制造类企业, 将企业总部、研发总部、营销、结算等部门留在开发区, 将生产、加工、制造功能转移到环首都区域。基于开发区空间资源有限这一现实, 未来应积极支持开发区大型企业集团以总部经济模式利用环首都区域土地空间较为充裕和成本相对较低的优势, 在唐山、廊坊、保定等制造业密集的腹地设立生产制造基地。“首钢”是京津冀“总部-制造基地”分工合作模式的典型案例, 首钢涉钢产业已整体搬迁到唐山曹妃甸工业区, 首钢总部仍留在北京;此外, 北京一机床铸造车间已迁到河北保定高碑店, 北京内燃机总厂铸造车间已迁至沧州泊头,
二是积极吸引环首都园区企业, 在北京重点开发区设立企业总部、研发设计、营销结算等机构。环首都园区企业将总部、营销、研发等部门设在北京, 可充分利用北京在金融、信息、流通、研发等方面的优势, 解决环首都企业的发展难题, 目前北京已经聚集了一批外埠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 未来应重点鼓励环首都企业在北京重点开发区独立注册企业总部或研发总部, 更好地发挥首都创新辐射带动作用。
积极推进北京重点开发区与首都周边园区的跨区域合作共建
北京重点开发区与首都周边园区跨区域合作路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品牌输出模式。一些处于发展初期的首都周边园区, 品牌尚未培育起来, 对产业资源吸引力较弱, 园区的整体招商压力比较大, 希望借势中关村、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北京重点开发区的品牌推进园区招商引资工作, 快速聚集当地及周边产业资源, 实现园区快速发展和规模壮大。为达成合作, 这些园区愿意提供一定空间承接北京重点开发区部分产业转移, 对转移企业收益要求相对较低。
基于以上分析, 北京重点开发区可采取“品牌输出”的方式参与首都周边园区的合作共建, 北京开发区需要做好转移企业进驻环首都园区的相关服务协调工作, 而不需参与共建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运营。对环首都园区来说, 这种方式能够推动园区快速招商发展, 获取收益;对北京重点开发区而言, 既可以满足部分企业跨区域布局发展的需求, 又能获得转移企业的部分分成收益等经济利益。
二是产业招商模式。有些环首都园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产业发展比较低端, 高科技产业资源少, 迫切希望通过与北京重点开发区的合作, 依托成本优势和空间优势, 引进相关产业资源, 特别是带动性强的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而北京开发区部分企业希望在外埠地区建立生产制造基地、大量科技成果亟需大规模的产业化空间。因此, 通过产业招商的模式, 由政府引导符合条件的企业定向转移到合作园区, 既可以解决环首都园区的发展瓶颈, 又可以满足北京企业的发展需求。
在该模式下, 北京开发区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做好转移企业落户共建园区的协调服务工作;另一方面要加强转移企业引导, 尽可能将总部、研发等环节留在北京开发区, 将生产、物流等环节转移至共建园区。
三是股份合作模式。上海、安徽、江苏等省市实践经验表明, 股份合作是园区合作共建的普遍模式。从长远来看, 北京重点开发区与环首都区域要开展更深入的实质性合作, 股份合作模式是首当其冲的选择。具体操作就是由北京开发区主导的投资实体与合作地政府主导的企业以股份投资的方式组建共建园区开发运作实体, 负责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和运营管理等, 经营收益按照双方股本比例分成。
3.滦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分析 篇三
滦河三角洲地区集陆、河、海资源于一体,历来是世界各国重点开发和经济率先发展的区域。滦河三角洲在近几千年来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从七里海到曹妃甸、从滦县至河口宽阔的平原地貌。从政区的角度划界,该区范围包括唐山市、滦县、滦南、乐亭、唐海、昌黎1市5县,面积达8500多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4.6%,为滦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资源保障。
一、滦河口的经济开发方式
(一)渔业
滦河口北岸一侧有码头一个;渔船30余艘,总动力600余马力,年捕捞海货12—17万kg,年收入60—90万元。
(二)对虾养殖业
滦河口渔场是中国对虾(东方对虾)的栖息、生长、繁殖的良好水域;气候、海水温度、盐度也均适应对虾生长;沿海低值杂鱼虾及蟹贝等饵料资源又较丰富。滦河口北岸从1983年开始建池养虾,到1985年达到鼎盛期。目前养虾占地1300hm2,有养虾户60—70个。
(三)种植业
滦河口北岸开垦耕地约133.3hm2,其中王家铺占3/4。值得注意的是,滦河口开垦的耕地正在逐年扩大。不但王家铺居民在不断扩展自己的耕地,外地人也在这里不断开垦荒地。近年来,每年都有大批来自大滩、吴家铺、任家铺,甚至滦河南岸(乐亭县)的农民到滦河口进行垦荒与养殖,年收入约20万元。
(四)港口建设
新建港口(唐山港新址)位于唐山市东南部渤海北岸,乐亭县南部沿海王滩镇境内二排干渠入海口以西1800米处,北纬39°13′、东经119°01′。为大沽口(天津新港)秦皇岛两地的中途海岸岬角山、青河、滦河口之间。1995年港口年吞吐能力为178万吨,外贸运量100万吨。
唐山港的兴建,使渤海湾增加了一条新的海上通道,将对中国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中国和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与苏联、蒙古、欧洲的经济贸易产生深远影响。
二、发展优势
(一)自然优势
滦河三角洲地处京畿附近,是我国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资源密度最大的河流三角洲之一。该区在三角洲发育或改造过程中形成了水深条件好的潮汐汊道,加上气候和水文条件较好,沿海是地势平坦且陆域开阔的平原地带,非常适合大型港口的建设,已建成的较大港口就有几十处。目前正在加速建设的曹妃甸大港即位于古滦河三角洲前缘。这里独具的自然区位优势是国内其它很多港口所不具备的。
(二)经济优势
滦河三角洲地处京津唐一级经济区网络之中,是内外经济交流的要道,扼环渤海湾开发区的中枢,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便捷的出海口,海路交通便利;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南非、印度等国海运十分顺畅,构成了运输便捷、成本较低的海陆一体化交通运输体系;滦河三角洲地区海洋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冀东油田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对河北海洋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依托大型深水港口,既为京津冀地区支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又为京、津、冀等省市向外转移扩散传统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三、滦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开发与河北省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油气资源开发和利用将有力地推动河北省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
河北省产业结构偏重,能源需求量大,煤炭在能源利用结构中所占比重达到89.3%,环境污染严重。滦河三角洲地区冀东油田的开发可提高河北省石油天然气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缓解河北能源不足的矛盾。滦河三角洲地区及临近地区油田的发展为促进河北能源利用向高效化、清洁化方向发展奠定了基础,能够促使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升级。
(二)巨大的工程建设投资将为河北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活力
当前,河北省经济发展正处于非常关键的时期,加强重点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唐山冀东油田和曹妃甸港区工程建设的巨额投资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能量,同时也会进一步刺激整个河北省经济发展。
(三)港区和临海新城市建设将极大地带动河北省沿海地区各类产业的发展
滦河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曹妃甸港区的建设和发展将极大地带动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将给当地相关产业——纺织、食品等轻工业及商业、金融、信息、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四)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
滦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开发尤其是能源开发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海洋交通运输,尤其海洋油气输运也给海洋环境带来极大的危害,潮流和风浪使其污染范围加大。这不但影响了人类对海洋的利用,还影响了海洋自身对全球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进行调节的作用。滦河三角洲地区的湿地资源、生物资源、海洋渔业资源、盐业资源、滨海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在资源开发和其它经济活动中,如果不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生态环境的损坏将直接危及海洋经济发展,旅游业及盐业生产蒙受巨大损失,湿地的减少使其抵挡潮灾的能力下降。此外,还有曹妃甸工程的实施也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因此,资源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必须坚定地贯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在推动经济高度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及时针对经济发展中现在或将来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保证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发挥区域经济整体优势的需要。
(基金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D2006000701)
4.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分析论文 篇四
一、开发区的开发现状
开发区主要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形式,最为熟知的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两者在开发区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发展状况大致如下:
1.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稳定上升趋势,开放型经济进一步加强,增加了工业增长值。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创新,促进了产业链的密集发展,推动了更多高兴技术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国际产业分工的重要环节,促进了国际循环。
3.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在此地区投资或是开发新的项目,间接的提升了地区的价值,增加了更多的就业单位,解决了一部分的就业问题。
二、开发区的发展特点及优势
1.区域位置具有明显的优势
经济开发区的形成开始于沿海经济开发区的产生,考虑的主要优势就是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交流,因此,很多的经济开发区的设立就是依赖于其本身的交通位置,毗邻高速公路,或是位于交通中心。
2.基础配套设施优势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推动经济发展,较好的基础配套设施,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条件,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投资政策优势
由于是政府重点建设的目标,开发区具有很大的政策优势,很多问题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在资金方面能够得到国家的帮助,在项目开发方面能够得到政府的鼓励和群众的一定程度的支持。
4.产业集群优势
开发区不仅仅是在经济方面发展较好,在科学技术研发、教育等方面也有着相应的便利条件,优势的集群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者,使得该地具有大量的建设资金。
三、促进开发区经济发展的措施及新思路
纵使经济开发区在发展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如果没有发展的新思路,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没有长久的目标对策,开发区最终只会日渐衰落,落后于其他地区的发展。现在就将结合时代背景,谈谈如何促进开发区的发展。
1.国家在经济开发区用地政策上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规范土地利用,提高利用效率,制定一系列土地利用备案,以保护环境、保护土地为首要目标。只有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开发区才能更好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加大其保护力度。
2.国家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发展机制,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引导开发区更深一步的发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需要加深与所在行政区的合作与交流,以取得开发区精简、高效行政、经济和社会职能的独立运转的保障,明确具体管理办法,以实现制度的领导,提高整个开发区的质量。
3.为开发区的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开发区之所以在经济上取得较高的成就,就是因为该地区的企业能够自由的、公平的参与市场的竞争和管理,在充分自由、公平的环境中,企业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积极进行创新项目的开发,经受市场不能预测风险的考验,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使企业更加茁壮成长,增强开发区企业竞争的实力。
4.以工业化为主要发展目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目前开发区的工业进程和水平相对不高,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区的企业应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使开发区成为重要的产业基地,改善产业结构,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5.加强可持续发展的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必须要做到的要求。只有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坚持贯彻党的指导方针政策,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开发区得到科学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发展。
6.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就需要开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的服务质量,提升发展档次,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这一领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开发区多方面的发展。
7.加强与特殊经济区域的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
推动国家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产业园区转变,促进形成若干经济增长带,推动开发区经济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加强地区集权的优势,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
8.加强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从业者队伍
很多开发区都是高校积聚的地方,为的就是增强当地的科技技术力量,在科研机构等的带领和帮助下,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和管理人才队伍,从而充实劳动力市场,弥补人才不足的缺陷。
四、结束语
5.经济开发区商标发展情况调研分析 篇五
为了使经济开发区的“商标战略”工作有针对性、方向性,经济开发区分局组织市场管理科、商广科深入辖区对各企业、个体工商户开展商标战略“大走访、大宣传、大给力”活动,对辖区的商标注册和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对没有注册商标的企业进行走访动员、行政指导,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经济开发区商标发展存在以下六个方面共性问题:
一、目前经济开发区注册商标存在问题
(一)注册商标总量偏少、比例失调。
首先,市场主体发展与商标发展不协调:固原经济开发区辖区共有各类市场主体 1926户,其中企业444户,个体工商户147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户。而目前固原经济开发区商标注册总数才有51件,使用而未注册商标32件。
其次,从宏观角度分析,商标总量偏少:1926户各类经营户当中,平均37个市场主体才有1件商标;各类企业444户,平均8.5户企业才拥有1件商标。1476户个体工商户当中,没有一家有注册商标,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对比差异。
第三,商标在行业分布上不平衡:经济开发区444户企业中,工业企业52户,注册商标49件;商业企业145户,注册商标3件;饮食企业1户,注册商标0件;服务业企业36户,注册商标0件;其他行业企业210户,注册商标0件。这又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对比差距。
第四,从商标分布的行业看,大多数商标集中在工业企业当中,工业企业注册的商标数占商标发展总数的97%。所以,商标在行业分布上出现了“大集中小分散”的现象。而且还有一种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辖区444户企业,52件注册商标,其中原州酒业一家就占29件,真可谓“一枝独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啊,我们要的是春色满园。
(二)含金量高的优质商标不多。
辖区现有“原洲”(酒类)、六盘雪、文德、野荷谷四件宁夏区内著名商标,还有一些商标在固原市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在全区市场上知名度仍然不高,企业的品牌宣传力度不大,有些品牌在固原市场上还没有人知晓,这说明企业在品牌宣传上没有跟上市场的需求节奏。
(三)商标蕴含企业文化内涵的少,品味不高。
一个好的商标,一个可视度高的商标,必定赋予其源渊流长的地域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一看肃然起敬,就像我们宁夏的“西夏”啤酒,“六盘雪”白酒,“塞上雪”淀粉等,让人一看尤如一股清泉流淌在人的心间,荡起涟漪,激起浪花,加深记忆。而我们现有的商标中,有一些是很随便的简单标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显著性,但没
有吸收力,品味不高。
(四)商标注册人缺乏商标战略意识,缺乏长远商标储备意识。不能把商标作为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来抓,对商标发展缺少规划,没有企业发展前瞻性,如“六盘山”等知名地域商标不能在商标类别上多重注册,注册上单一,有部分商标被其他兄弟市区的企业和区外企业抢注先注册了,这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商标战略问题,“商品未动,商标先行”,如果老是步别人的后尘,那么企业发展永远是被动的,企业发展的步伐永远是缓慢的。
(五)在商标使用上缺乏凸现性。我们有些企业在广告宣传和产品标注时,把商标设计得很小,像一个小钮扣似的放在很不显眼的位置,既不突出,又不醒目,有的商标不仔细查看还很难在产品上发现。没有把商标放在突出而醒目的位置上进行重点宣传,对消费者没有视角上的冲击力。这和国外企业在商标宣传上形成了强大的反差。举个例子,“可口可乐”在包装上十分突出商标,中文“可口可乐”占据包装装潢四分之三的位置,而且特别醒目,具有很强的视角冲击力,让消费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企业的商标。因此,企业在做宣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商标作为重点宣传对象,只有将商标放在包装或标识的显著位置,突出商标,才能让消费者对商标产生深刻的印象,达到认牌购货的程度。
(六)注册了商标没有进行品牌打造,没有进行品牌广告宣传投资,没有形成科学的营销策略,没有充分挖掘产品的市场潜力,听天由命、守株待兔。我们说商品有了质量保证,下一步的重要工作就是为商品做好嫁妆,注册商标、打造品牌、广告宣传,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哪一个环节都很重要。一个品牌的打造分三步走:一是抓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能放松;二是有了商品质量,就要抓品牌打造。不重视商标战略,那是井底之蛙、自以为是的表现;三是抓品牌的宣传和打造。一个有质量的品牌不宣传、不打造,增加不了它的附加值。所以说守株待兔,只能是死路一条,主动出击,方能柳岸花明。
二、灵活运用商标策略,助推企业跨越式发展
从去年开始,经济开发区分局通过行政指导工作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推出了“五大策略”:即统一商标策略、个别商标策略、多种商标策略、平行商标策略、扩展商标策略。企业家要根据企业的自身特点,充分运用这“五大策略”,为自己的企业储备商标,增加企业发展后劲。
(一)统一商标策略。即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均以同一种商标进入市场,这样只要建立了一种产品(拳头产品)的信誉,便可以推动其他产品的销售,并可节省广告开支,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但是,如果主打产品丧失信誉,其他产品将跟着受害;我们把这种策略称之为“风险策略”,有一损俱损的可能性,一旦拳头产品丧失信誉,失去了市场,企业意味着倒闭。
(二)个别商标策略。即企业根据不同产品的性质、特点,采用不同的商标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我们把这种策略叫做“ 竞争策略”,不同产品不一样的商标,既有商标阵容,又有企业内部各品牌之间的良性竞争,增加企业在竞争中的安全性,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推动品牌发展。
(三)多种商标策略。企业生产的产品分别采用多种商标命名,同样的产品可以有多件商标,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同商标可用于不同质量水平的产品,企业信誉建立在多种商标的基础上,某种商标的失败并不会造成全局性的影响,同时也扩大了企业商标的阵容,有利于壮大企业声势;我们把这种策略称之为“保险策略”,一种商品信誉受损,其他品牌可以替补,同一种商品或服务以不同的形象走向市场,接受消费者的认同,所以不要忽视替补队员的作用。这用专业术用说叫“商标储备”,原州酒业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他们一个又一个的品牌推出,既保护了企业,又创新了品牌,实现了双赢。
(四)平行商标策略。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时使用“企业商标”和各产品的商标。我们把这种策略也叫做“借力策略”,这种策略可以使新产品借助企业知名度而显示出其正统性而非杂牌货,同时又可使各种不同的商标表现出各种产品诱人的特征。
(五)扩展商标策略。利用已经获得成功的商标把新产品和改进型产品推入市场。这种策略要慎重运有,要求新产品和改进产品必须对得起这个成功商标,一个成功商标的打造很不容易,不要急欲事成,让质量不过关、技术革新不到位的产品损害了成功商标在消费者心里的放心度、知明度。“三鹿”奶粉就是个例子。
上述商标使用策略,各有优势与不足,只使用一件商标,有利于企业集中力量,节约宣传、节约市场拓展费用,但有“一荣俱荣,一辱俱辱”等缺点。而使用多件商标,有利于区分不同产品的消费群体,不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但是商标的拓展、宣传、推广费用分散,需要企业雄厚的人力、物力支持。
企业在营销实践中,一定要把握“灵活使用”这一原则,从企业自身规模、产品种类、产品特性、市场销售形势等因素出发,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商标使用策略。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应当达到集中消费者的注意力,塑造完整的企业形象和具体的商标形象的目的。
6.沿海经济开发区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篇六
沿海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县招商引资的主要前沿阵地,随着区域范围的不断扩大,企业的日益增多,各类矛盾纠纷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开发区社会的稳定,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将是维护好开发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事关投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将当前开发区维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措施汇报如下: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劳资矛盾问题。开发区管辖现有投产企业40多家,从业人员有5000人左右。其中,三分之二为流动人口,随着项目的强力推进,入区企业陆续开工,这个数字还会进一步增大。外来务工人员法制观念单薄,缺少教育,自我保护意识差,通过亲缘与地缘关系逐步建立起一定的社会基础,先期而来的外来人员在熟悉和适应当地社会环境以后,以亲戚带亲戚、老乡带老乡的形式,带来更多的外来人员,容易形成帮派体系,为点小事而引起事端。另一方面,企业采用较简单的方式对利益的无限追求,而对工人的管理力度薄弱,一些企业保障管理制度措施单一,落实不到位,稍有不慎,一点小纠纷就极易引发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二是安全生产问题。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直接关系到企业、职工的财产和生命安全,一些企业的安全措施不到位,一些职工私自不按规定施工,违反规定加班及常时间疲劳施工等等都会引起生产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原体制条件、监管不到位,存在安全生产隐患。
三是社会治安问题。一些单位疏于防范,治安意识不强,有的单位没有内保组织或内保组织形同虚设;有的单位没有门卫,没有完善各项内保措施。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区地理位置特殊,交通发达,给犯罪分子流窜作案带来便利,犯罪分子往往甲地作案、乙地藏身,丙地销赃,给我们的摸排、阵地控制和控赃等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四是体制问题。目前开发区处在一个特殊时期,正在以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理顺管理体制,我们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联系,特别是洋口镇党委、政府的紧密联系,妥善安排各项工作,防止在交替过程中产生新的矛盾和不安定因素。
二、对策及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随着开发区的体制进一步理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有关执法部门及洋口镇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开 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把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确保开发区社会持续稳定,为开发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重要性的认识。开发区治安稳定、社会稳定,是外来客商选择投资的主要条件之一。做好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各项工作,事关开发区发展稳定的大局。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和艰巨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维护社会稳定。要明确职责和工作目标,切实增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政治意识,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牢固树立“发展经济是政绩,维护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
二是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进一步落实安全防范措施,避免和杜绝各类治安灾害事故的发生。把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具体单位和人。根据开发区体制调整要求,加强安全生产组织建设,落实人员,加强监管。一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专人专管、责任到人。二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加强管理,不留管理的漏洞、死角和薄弱环节。三要加强督促检查工作,把在安全生产、消防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灾害和事故隐患整治好。三是要加大治安防控力度。首先,在开发区体制理顺后,建设好开发区的政法综治组织,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对出租房屋、暂住人口、流动人口的监管工作。其次,加大防范工作力度。一是以人防为主力强化区域动态巡逻;二是以技防为依托完善企业“CK” 报警系统;三是以物防为补充加强企业内部防范。再次,做好内部防范工作。加大企业内部防范工作力度,做到技防、物防、人防相结合,条件成熟的企业要求在搞好物防、人防的同时,配合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抓好技防;条件尚未成熟的企业物防、人防必然到位,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不给违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四是正确处理新形势下内部矛盾问题。积极防范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上访事件的发生。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有关部署,深入细致地做好说服劝解工作,做好预防化解工作。
7.开发区经济运行分析 篇七
关键词:SWOT,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县域经济
我国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现在已经由初步探索阶段发展到全面发展阶段。经济开发区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逐渐发展壮大, 大多数已有开发区已经步入正轨, 成为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中坚力量。随着经济开发区的不断普及, 一批新兴开发区也在建设中, 各省市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了自己区域内的新区开发。但在新区开发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SWOT分析方法是借用管理学中的一种分析方法, 对新区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进行系统分析。将其所面临的内部环境 (优势和劣势) 和外部环境 (潜在威胁和潜在外部机会) 结合起来, 对其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从而选择最优策略, 实现最大效益。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地处临沂市最东端, 是在2012年10月才由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新区。该区由4个下辖镇和150个行政村组成, 总面积为365平方公里。本文以临港经济开发区为例, 运用SWOT分析方法, 对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优势分析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之所以被选为临沂市重点开发领域, 是因为该地区在地理、交通、政策、人文、物流等多方面具有优势。
(一) 地理环境优势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东临黄海, 西依临沂商城, 南接江苏连云港, 北镶新兴港城日照;而且它还位于新亚欧大陆桥头堡的核心位置, 同时也是鲁南苏北沿海港口的重要腹地。特殊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新区的建设与发展。
(二) 交通环境优势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具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可谓“海铁公高飞”应有尽有。该区周围有柘汪港 (相距7公里) 、岚山岗 (相距20公里) 、岚桥港 (相距20公里) 、日照港 (相距50公里) 、连云港 (相距80公里) 、董家口港 (相距90公里) 、青岛港 (相距200公里) 7个港口;兖州—石臼铁路、坪上—岚山铁路以及晋中南铁路3条铁路线;临沂机场、连云港机场以及青岛机场3个飞机场;枣岚高速、沈海高速、京沪高速、长深高速、日东高速及济青高速6条高速公路和岚济1条一级公路。
(三) 政策环境优势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正式发布,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继被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重点开发区域后, 又被山东省政府列入重点开发区域。这是山东省唯一被列入重点开发区域的省级沿海经济开发区。为促进临港产业快速发展, 临港政府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例如税收扶持政策 (减税、免税等) , 最低收费标准政策, 优惠价格土地供给政策等。
(四) 生态环境优势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依山傍海、风光秀丽、田园秀美, 不仅有云蒙山、甲子山、小黄山、狮峰山、芦山以及彩沟 (有小九寨之称) 等自然风光, 还有茶叶愿、蓝莓基地、大樱桃园等观光农业园。境内的龙王河与绣针河四季长流, 碧波涟漪, 直入黄海。
(五) 人文环境优势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鬼谷子庙遗址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隐居修筑工事的地方;孙膑洞是孙膑当年隐居修炼的地方。坪上镇的大铁牛庙村不仅是孙膛 (嘉庆帝御批的抗倭民族英雄) 的故乡, 并且在抗战时期, 老一辈革命家罗荣桓、肖华及谷牧等都曾在此战斗生活过, 具有浓郁的革命老区色彩。还有一点值得一提, 那就是, 毛泽东在1957年10月曾做出批示“愚公移山, 改造中国, 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子”。
(六) 物流环境优势
临沂具有“中国市场名城”之美誉, 其物流配送覆盖我国31个省 (市、自治区) 3300个县级区域, 及10余个国家和地区。逐渐形成了“中国临沂, 物流天下”之格局。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依托临沂商贸物流的优势, 也逐步形成了成本低廉、快捷高效的物流体系。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劣势分析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最初由坪上镇、团林镇、壮岗镇、朱芦镇4个镇及150个行政村组成。作为一个县域经济开发区, 临港经济开发区有其自身的劣势。
(一) 资金相对匮乏, 投融资渠道窄
一般而言, 经济开发区本身的经济基础对开发区的后续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好的经济基础往往能够比较容易吸引资金, 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建在乡镇基础之上, 原本没有成型的城市。这就导致该区的发展资金不足。该区投融资渠道非常狭窄, 主要是银行贷款和直接投资, 而且银行贷款还以农村信用社为主, 这就导致投融资手段匮乏, 资金数量有限。地方政府财力有限, 无法集中财力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 也不能对重点项目和骨干企业重点支持。这就进一步妨碍了资金的流入以及区域的发展。
(二) 经济规模较小, 辐射能力不强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内企业的集聚程度非常低, 并且缺乏资金和技术, 这种小且散的布局容易带来规模不经济, 这不仅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浪费, 而且还对城镇的发展规模以及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带来严重影响。而且该区的发展也出现了类似于“飞地”的现象, 区内的企业基本上属于“两头在外”的类型, 即本区只负责加工, 原材料和产品的消费都在区外。因而难以形成成熟的产业链, 使得开发区的辐射作用和带动作用难以发挥。
(三) 产业处于较低层次, 产品的特色也不突出
由于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10年, 还处于开发的初期, 因此区域发展还主要依托现有的资源禀赋, 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自为的状态。区内的产业发展方向尚不明朗, 并且产业级别较低, 规模较小, 实力差, 使得经济效益也比较低下, 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是很明显。开发区内整体的技术水平较低, 产业也主要是劳动密集型, 产品附加值较低, 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 因此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四) 缺少高校的支持, 无法形成产学研发展模式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内还没有设立自己高校和科研机构, 有的只是少量的技校和高中 (很少或几乎不涉及科研方面) 。高校或科研机构对一个地区的发展, 特别是对技术进步与创新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由乡镇发展而来的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内没有自己的科技实力, 这对开发区引进先进技术在本地区的实际应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并且也会影响区域的后续发展。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所面临的机遇分析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除了有其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外, 也面临一些机遇, 例如世界经济的复苏及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山东半岛蓝海经济区的发展等。
(一) 世界经济的复苏及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 世界各国经济都处于低迷状态, 再加上随后而来的欧债危机, 使得各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由于我国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应对世界经济危机, 使得我国经济受到的冲击较小, 仍然以较稳健的速率增长;美国自2011年以后经济缓慢复苏, 失业率降至8.5%, 美元也在逐步走强;日本经济经历了长达20年的停滞期, 有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迹象。这就给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背景, 而且也有利于该区发展国际贸易。另一方面,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加快。山东省是东北亚经济圈 (中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以及内蒙古、日本、蒙古、朝鲜半岛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该区贸易与经济的发展。
(二) 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区的建设
2011年1月4日, 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 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这标志着山东半岛经济从陆地到海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抓住这一重大机遇, 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2012年7月16日, 《临沂临港新区总体规划 (2011-2030) 》获临沂市人民政府批复, 该规划将开发区定位为鲁南经济带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在大力发展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区的背景下,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可以借此发展海洋经济与海外贸易。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所面临的威胁分析
从表1关于临港开发区内的大型投资项目可以看出,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面临以下几方面的威胁:
(一) 环境威胁
从10亿以上投资项目的类型可以看出,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大多数与石油化工、金属冶炼及钢材等有关。这些项目大都是污染比较严重的项目, 容易导致河流内充满工业废水, 使得大片土地含有大量的化学毒素, 也容易造成大气中富含有毒有害气体, 使得区域内的人和动植物因为恶劣的环境而患有各种疾病。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会使区域丧失自然恢复能力, 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 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方面因素, 采取有效手段从源头控制污染, 实现环境友好型发展。
(二) 过度依赖威胁
表1所列10亿以上大型投资项目除政府投资 (中兴总部经济项目) 外都来自区域外企业投资。目前, 属于临港企业的项目只有金誉石化运输项目 (计划总投资1.5亿) 。由此可以看出, 临港开发区发展的外部依赖性明显。这是新区开发在初级阶段必然面临的问题, 但是如果开发区一直处于这种状态, 那么就面临着过度依赖威胁。因此需要强调的是, 必须在新区发展的中后阶段实现区域内生增长, 防止过度依赖。这就需要区内的小企业抓住新区开发机遇, 逐渐壮大自己;并且需要政府鼓励扶持区内企业的兴建与发展。
(三) 过于单一的融资方式威胁
由表1可以看出, 大型投资项目的融资方式基本上以独资为主, 这就使得开发区面临融资方式单一的威胁。融资方式单一通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一方面, 投资企业面临很大的资金压力和风险, 因为企业独资需要企业自己承担所有的资金以及全部的投资风险, 并且往往也不能实现最方便最有效的融资方式;另一方面, 单一的融资方式也不利于金融业的发展。一般而言, 金融业会随着实体业的发展而发展, 然而, 单一的融资方式也会导致金融产品的单一, 无法形成多样化的金融市场。
结论与建议
临沂临港经济经济开发区作为新时期的重点开发区域, 既有新区开发的共性, 又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通过上述SWOT分析, 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该区域的发展潜力及将要面临的问题。为使该区具有优质的区内环境, 形成自身的园区特点、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 提出以下建议:
(一) 做好规划, 优化资源配置
区域规划在新区开发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整个开发区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开发区的规划必须以产业布局规划作为规划的主体, 以项目为支撑, 并以此为依据, 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 例如居民区、产业区 (建材工业区、高新技术区、物流加工区、农副产品及食品加工区等) 、风景区、生态园区等。进行合理的土地布局规划以及基础设施规划。做好开发区的区域规划, 合理布局产业, 优化资源配置 (包括公共资源及产业要素资源等) , 以提高整个开发区的经济活力。
(二) 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开发区发展
抓住当前我国产业由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向其他地区延伸, 区内一些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向外转移的机遇, 加强同它们之间的区域合作。尤其重视对科技含量比较高、成长性比较强、具有发展前景、发展后劲足的骨干企业以及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招商引资。另外, 临港经济开发区可以借助东北亚经济合作逐渐加强的机遇, 开展国际贸易、吸引国外投资、引进国外技术等。通过促进国内与国外合作, 形成更加健康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促进投资与贸易, 形成良性循环, 促进开发区快速成长。
(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不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将有可能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几乎所有成功的经济开发区, 都有一条共同的经验, 那就是通过建设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为经济的起飞奠定坚实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还具有所谓的“乘数效应”, 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带来多倍的收益。因此, 在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公路、铁路建设, 在园林区和农业区还要加强水利设施建设, 以实现整个区域的配套发展, 防止短板效应。
(四) 推进城镇化, 建设“美丽临港”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美丽中国”这一新词汇, 虽然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但是最起码应该包括生态文明, 社会和谐, 人民幸福。这样说来, 城镇化建设也应该属于“美丽中国”的概念。因此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在建设过程中也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建设“美丽临港”。在重视环境保护的同时,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由于该区起步层次比较低, 大多数还处于村这一级别, 因此, 在新区建设中, 把城镇化建设提到日程上来, 使其与产业建设并驾齐驱, 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 (美) 科特勒.营销管理 (13版) [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9.
[2] . (美) 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3] .徐全勇.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进展与示范意义[J].南通大学学报, 2010 (6) :25-31.
[4] .常旭, 张晓欢, 温锋华.我国县域经济开发区发展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 2012:178-181.
[5] .王佳宁, 胡新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功能区设置与管理体制考察:上海浦东与天津滨海[J].重庆社会科学, 2010, (12) :57-66.
[6] .曾刚, 倪外.上海浦东发展路径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 (04) :9-12.
[7] .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官方网站:http://www.lylgcyq.gov.cn/.
8.开发区经济运行分析 篇八
一、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
(一)化工产业。区内共有投产、在建各类化工企业25家,主要企业有利华益石化厂、多维化工、维远化工、法液空(东营)、腾辉化工、嘉禾甲基化工等,主要产品有成品油、化工材料、医药中间体等,原油综合加工能力达到1100万吨/年。
(二)纺织产业。区内共有投产、在建各类纺织服装企业7家,包括三阳纺织(下辖优仕富服装、恒丰线业)、泰山纺织、盛雅纺织、汇金化纤及东洲服饰等,主要产品有高档纱线、原布、服装和化纤等,总纺纱能力70万纱锭。
(三)装备制造产业。区内共有投产、在建各类装备制造企业18家,主要包括铁人抽油杆、大东联石油机械、龙翔压力容器、隆源橡胶输送带及诚达电器等公司,主要产品有油田钻采工具、仪器仪表等。
(四)新能源产业。区内共有投产、在建新能源类企业3家,分别是诚航新能源、奥博太阳能、圣博太阳能等公司,主要产品为新能源车辆及太阳能光热组件、光伏组件等。
(五)农产品加工业。区内共有投产、在建农产品加工类企业12家,主要包括华津植物蛋白、利富得食品、三和油脂、绿洲醇食品、天普阳光饲料等公司,主要从事棉籽深加工、果蔬深加工、畜禽深加工等。
(六)现代物流业。区内共有投产、在建现代物流类企业5家,分别是旭瑞物流、玖号农资物流、十分仓储物流、凤凰汽车及万相冷链物流等企业,主要从事农产品、农资、工业原料等方面运输。
(七)其他产业。区内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还有生物制药产业,有该类企业2家,分别是凤凰制药、信合生物制药;建材加工产业,有该类企业5家,包括磊泰建材、三木装饰、宏建钢构等;另有一部分包装类企业、房地产开发、服务类企业。
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企业在空间布局较为分散。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许多企业在落地时遵循的仍然是“就地办厂”的布局原则,使企业在地理空间上处于离散状态。二是企业间产业关联度低。由于各企业间的专业协作差,无法做到资源共享、利益共均,造成部分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三是各产业的产业链太短。区内各企业的产品基本都是处于产业链的中上游产品,终端产品少。
(二)产业发展的环境较差。一是政策环境不够宽松。企业在用地、融资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既制约企业进一步做大,又阻碍资本的再投入。二是中介机构等职能不全。区内企业虽然建立了企业商会,但各行业都没有自己的行业协会,开发区管委会难以起到中介机构的作用。三是中小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我县在包装、信息、融资等方面的服务企业数量还不都多,而且服务能力有待加强。
(三)企业整体竞争力较弱。一是龙头企业少。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薄弱、人才缺乏、经营粗放。二是技术装备水平较低。三是企业产品比较单一、档次低,抗风险能力较弱。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五是品牌意识不强。多数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三、产业发展思路建议
(一)充分发挥开发区载体作用。努力打造区内产业发展平台,着力推进“五个转变”:即加快实现从主要依靠土地、资金等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技术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立区之基、强区之本;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注重招商引资向更加注重优化创业环境、培育内生动力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动产业发展由规模小而分散向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集群发展转变,重点建设孕育自主创新力量的特色产业化基地,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从注重硬环境建设向注重优化配置科技资源和提供优质服务的软环境转变,形成规范高效、竞争有序、服务优良的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优越的创业环境、优化的发展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从注重引进来、面向国内市场为主向注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转变。
(二)着力改善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要加强宏观调控,强化政策干预力度,制止产业发展资源的进一步分散化趋势,以非均衡的市场化手段为主推动产业基地的形成与发展。通过筛选和规划,确定一批高成长性的项目,从资金、用地、政策和服务等多方面重点扶持,创造产业链上下配套的产业环境。
(三)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要鼓励大企业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整体发展体系中。大企业要对为其配套的小企业给予技术、信息、资金、市场网络等支持,使小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竞争中得到稳定发展。石油化工业要依托利华益集团,大力发展化工产业集群,向下游产品延伸,建设有机化工产业基地。纺织业以三阳纺织为龙头,积极开发纺织后续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产业集群,建设“纺织工业园”,做大做强纺织产业。装备制造行业,以龙翔实业为等大企业为龙头,加强LNG产业园建设。
(四)加强招商引资,促进产业发展。要积极走出去,面向国内外招商引资,实现融资多元化,特别要利用好南方及沿海企业、转移上下游产业的机会,围绕主导产业,选好项目,“重拳”出击,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本地,形成区域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五)立足实际做好园区产业规划。规划是发展的龙头,没有与时俱进的规划,就不可能有产业的持续发展。要进行科学分析,正确把握开发区发展的比较优势,研究制定利津开发区产业发展的方向,确定主导和特色产业的产业发展规划。
【开发区经济运行分析】推荐阅读:
浅谈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的经济分析08-15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09-07
经济技术开发区解说词10-09
2006年工作总结(经济技术开发区)09-11
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动员大会会议简报10-1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边境经济合作区“十二五”发展规划10-18
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思路10-07
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宣传部年度工作总结11-14
商业地产开发分析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