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2024-09-26

绿林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共6篇)

1.绿林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篇一

加快旅游名镇创建步伐

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绿林镇“两化”工作进展情况总结

(2011年11月7日)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工作会议精神,以创建湖北省旅游名镇为契机,坚持以建设新型城镇,推动城乡一体化工作为目标,立足长远,科学规划,精心谋划,强势推进“两化”工作,取得了经济快速发展、基础功能逐步完善、城镇面貌日益改观的新成效,先后被省环保厅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旅游名镇创建扶持单位”。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责任分工具体明确。为推动“两化”工作有序顺利开展,我镇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常务副组长,相关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两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五名同志组建了绿林镇“两化“建设工作专班,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与处理。同时建立了“两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工作碰头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小结暨工作形势分析会,督办各项工作完成进度,研究工作中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10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亿元,同比增长11.1%,其中,第一产业产值4000万元,同比增长11.1%;第二产业产值7600万元,同比增长11.8%;第三产业产值8400万元,同比增长10.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财政收入完成210万元,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同比增长7.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同比增长6.3%。特别是旅经济增长迅猛,全年共接待游客85万人次,同比增长47%;实现景区直接收入5300万元,同比增长43%;社会效益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45%。

投资36万余元,对向家集居民点12栋民房进行了立面改造;以双桥村入选全省100个旅游名村为契机,投资100余万元,对邓家河民俗文化村12栋民房和20户农家乐进行了立面改造。同时,以厂河村为试点,进行“迁村腾地”建设,规划建设土地面积20亩。

四是加大集镇管理力度,做到了 “六个一律、六个确保”的管理目标。即:对集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一支笔审批,确保有限的土地存量合理利用;对乱搭乱建工程一律无条件拆除,确保集镇容貌亮丽;对集镇上随意摆放的鱼摊、肉摊、提蓝小卖一律进入集贸市场交易,确保行商归位,坐商归门;对乱泼乱倒生活垃圾的集镇居民一律依法处理,确保污水进入下水道,生活垃圾进入垃圾桶;对违章占道,存在有安全隐患的货运、客运车主一律加重处罚,确保群众和游客生命安全;对欺行霸市、假冒伪劣、欺客宰客的经营行为一律重点打击,确保本镇群众和游客消费权益得到保障。

(五)民生工程成效显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今年以来,民生工程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全面落实再就业政策,新增就业2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2021人,特别是加大了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开办了导游、厨师、营销等培训班三期;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全镇有限电视覆盖率达到100%;新建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4处,覆盖率达到21.4%;建设村级综合服务社14家,覆盖率达到100%;投资80余万元,对镇卫生院和14个村级卫生室进行了达标升级改造。

(六)生态建设步伐稳健,环保成效日益显现。今年以来,我镇共完成造林绿化任务5509亩,占任务数的110%;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100%;新建垃圾处理厂1座,日处理垃圾3吨,经过卫生填埋,城镇生活垃圾无公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I类标准,达标率为100%;农村使用清洁能源户1432户,占总户数的38%;村级垃圾集中收集处理覆盖率达到14%。今年我镇祁家

银行积极运用城市建设开发经验和平台,支持农村建设,加大对重点小城镇建设的支持力度;扭转目前农村信用社经营中出现的“非农化”倾向;加快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建立符合“三农”特点的零售业务体系,探索扩大涉农小额信贷服务。二是要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农村担保机构,缓解农村贷款难问题;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业;建立持续有效的农村信贷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三)要加快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一是要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制订城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打破教育城乡分割格局;统筹教育经费投入,重点加强对农村乡镇教育的经费投入;统筹教师资源,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度,加强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师资建设;二是从制度上、政策上、经费上保障学区内所有学校都有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帮扶办法;加大城镇教师服务农村教育工作的力度;鼓励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支教,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加大帮困力度,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难问题,保障弱势群体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积极开展进城务工就业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加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

(四)要改善农村就业形势。一是要加大就业转移力度。建立城乡统筹就业及技能培训教育体制,消除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限制等规定;二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形成农村经济稳定增长机制,带动对农村劳动力的有效需求,部分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三是要实行城乡统一的就业扶持政策。把产业发展、结构调整与城乡就业结合起来,做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一致、相协调,把扩大城镇劳动力就业同失地农民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实施、统一考核。

(五)要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一是要加大对农村建设垃圾处理设施的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力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处理体系,减少垃圾和废弃物对农村的污染;二是要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的综合整

2.绿林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篇二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在生产发展上, 武隆县绿林蔬菜专业合作社采取“五统一”的生产发展模式, 与市内7家企业签订订单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家) , 加强横向联合, 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合作社种植收入和加工增值返利成为社员增收的重要来源。2008年在4乡3镇12个村种植辣椒2876亩, 15个村种植榨菜4460亩, 收购社员产品13026吨, 社员实现收入825万元。合作社加工收入逐年增加, 2008年实现加工收入92万元, 社员二次返利可达60万元以上。

基地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标准化种植得到强力推进

合作社和乡科协联办的农村科普推广示范基地, 自2006年开始实施到2008年, 已经在凤来乡高楼村初具规模, 种植面积2000亩 (两季种植) , 其中辣椒1000亩、榨菜1000亩。示范基地内农户亩均收入达4000元, 户平增收8000元;比基地外农户亩均收入高1000元左右。通过该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乡以及相邻3乡3镇农户12000余户, 标准化种植辣椒5000亩、榨菜8000亩, 农户种植收入增加1500多万元。该示范基地已成为武隆县西北经济区农业科技推广的示范工程。

合作社加工能力不断扩大,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合作社建有榨菜加工厂1个, 年加工能力5000吨;自建酱园厂一个, 年加工能力100吨;自建辣椒烘房一座, 日加工鲜椒30吨。合作社通过农民土地入股, 先后在凤来乡狮子村、高楼村流转土地1252亩。合作社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按照农民土地入股取得“三金”收入的模式, 专业合作社将入社土地进行统一规划, 专业合作社按照“五统一”的要求进行种植, 农户按照产量取得劳动报酬, 产品销售后扣除种植成本和管理费用的结余, 农户以股金、专业合作社以投入的资金参与利润分配;年终盈余进行二次返利。

突破资金瓶颈, 加快蔬菜冷链运输建设

目前合作社抓住国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农村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体系的机遇, 积极与农村商业银行协调、合作, 通过担保中心提供担保和反担保, 获得武隆县农村商业银行授信100万元。合作社将充分利用这次机遇, 加快蔬菜冷链运输项目建设, 拟投资150万元建设冷藏库1座, 容积200立方米, 为合作社蔬菜销往市外、沿海地区创造条件和提供质量保证;也彻底解决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瓶颈问题, 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真正成为承接党的惠农政策的重要载体, 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平台。

地址:武隆县凤来乡街上

邮编:408537

联系人:余应刚

3.绿林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篇三

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只是服务于社会中的极少数人。随着中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 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 高等教育已经开始向大众化教育发展和过渡。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性问题不存在了。当代高等教育并非匀质的系统, 其中一部分高等学校办学条件优越, 社会声誉卓著, 毕业生更可能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精英。因此,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入学机会平等问题凸显于这类高校。

在法国, 其现代高等教育包括大众化的综合性大学 (Université) 和精英型专业性大学校 (Les Grandes Ecoles) 两种。高中毕业生通过会考原则上都有资格上综合性大学, 但要想进入专业性大学校, 则需凭优异成绩挤进专门针对大学校的预科班, 学习两年并通过严格竞试后才能进入大学校。如法国教育部材料所说, 大学校是法国高等精英教育的场所, 法国政治、经济、文化、工商界的领军人物, 无论是高级管理人才还是技术精英, 大多出自这个圈子, 尤其是名牌大学校。有数据显示, 大学校虽然数量多达500多所, 但多数在校生数都在100至500之间, 其在校学生一共占法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比例还不到30%。[1]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 大众阶层子女考取大学的比率约为1%, 优越阶层和教师家庭子女的考取比率高达18%。[2]显然, 能够进入大学校的学生大多出身于社会优越阶层, 而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子弟基本上被拒之门外。大学校日益被指责为“精英集团再生产的工具, 其招生考试是精英集团保护自己的手段, 蕴含了极大的不平等”。[3]大学校入学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也遭到越来越多的指责和抨击, 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尤其是针对近年来法国社会动荡的反思中, 人们都认识到“在一个阶层、群体、种族构成愈加复杂的社会, 这种‘精英再生产’的状况已不利于法国社会基础的更新, 不利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多元化社会的进步和发展”。[4]这一问题也受到了法国政府的深切关注, 其高等教育改革委员会文件指出, “尽管三十余届政府都竭尽全力, 大学校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仍在恶化。大学校学生中工人和职员子女的比例大大低于这些阶层在整个人口中的比例。今天的状况已经是这样, 一个在不利郊区环境中的儿童, 实际上无任何机会进入名牌大学校。如果这种状况继续下去, 许多社会阶层将无丝毫机会在某一天进入经济和管理精英行列, 对于整个民族而言这一结果是灾难性的。”[5]

二、法国大学校入学机会不公平的深层原因:文化资本的影响

尽管上述入学不公平问题由来已久, 但大学校的竞考制度使得该问题较为复杂, 尤富隐蔽性。因此, 随着当代高等教育民主化、平等化和大众化潮流, 学者们才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刻分析。其中, 对大学校入学平等性问题的深刻分析, 最有影响的是法国著名学者布尔迪厄 (Pierre Bourdieu, 1930—2002) 的文化资本理论。该理论指出, 日常实践乃是习性、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每个行动者所占有的资本决定了他/她在社会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 而这一位置又塑造了他/她的习性 (性情系统、判断图式和感知图式) 。习性来源于早年的生活经验, 并得到教育系统的强化或者调节。因此, 由于包括文化能力、文化习性、文化趣味等内容的文化资本影响, 大学校实际上是社会不平等的复制者和精英阶层再生产的工具。[6]

此后, 学者进一步运用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 对大学校的负向社会功能进行了更广泛的分析。其中, 瓦里埃·艾尔鲍伊 (Valerie Albouy) 等人对1940年到1980年间考取大学校学生的社会家庭出身的细致考察表明, “文化资本”是导致大学入学机会公平问题的深层原因。[7]尤其是1995年, 米歇尔·奥里亚特 (Michel Euriat) 等人的研究, 使得对大学校入学不平等性的讨论, 一下子成了当时法国社会学界和教育界的焦点问题。文化资本的有关影响主要如下。

其一, 作为家庭文化资本的内容之一, 家庭其他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对个体的学业发展存在着重要影响。2002年大学校录取者中, 13%的学生的父亲具有大学校学历, 12%的学生的兄弟姐妹具有大学校学历, 34%的学生的家庭中还有别的成员具有大学校学历。[8]法国教育部的有关调查也发现, 将来是否读预科班、备考大学校, 80%的学生在初中一年级就已经拿好了主意。[9]可见, 家庭文化资本对于个体学业生涯的重要影响。

其二,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获取有关大学校教育信息的途径存在重要差异。2005年法国政府对预科班学生获取教育信息途径的统计表明, 干部家庭子女中有45%的学生表示可以从家庭中获取教育相关信息, 而工人家庭子女中只有17%表示可以从家庭获取相关信息。而对于论坛和沙龙、学业定向介绍会、亲友这三个信息渠道, 两种家庭背景的学生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10]但是, 这很好地佐证了布尔迪厄的观点:即优越阶层的家长不但可以对子女进行直接的学业帮助, 更重要的是学生可以从家庭中获取关于教育系统的知识和信息, 而这些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业选择至关重要。

其三, 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各类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存在显著差别, 而这些活动是学生积累自身文化资本的重要方式。2005年法国政府对15岁以上青年人的文化实践活动的统计发现, 干部家庭的学生中每年至少听一次音乐会的比例达到50%, 而工人家庭中这一比例只有22%;在看歌剧、参观博物馆、读书等方面, 二者也存在相似的显著差距。[11]

其四, 更值得注意的是, “共和国精英主义”素养, 是进入这个封闭的精英小圈子的绝对原则。其考试通过笔试和口试方式不仅考查学生的文化、历史和语言知识, 而且考查学生的演说能力、思维方式、举止气质等。因此只有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学生才能通过这样的考试。对于成长于社会底层的工人、普通职员, 特别是移民家庭的子女来说, 其文化资本是他们进入大学难以逾越的障碍。

总之, 近些年来, 随着社会各界不断的质疑和责难, 大学校也逐步认识到了其入学机会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文化资本的制约性。因而, 许多大学校已经开始实施一些新的招生制度和采取一些措施, 试图从多个方面改善这种不平等现象。

三、法国大学校“文化资本补偿计划”的实施

在上述背景下, 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法国大学校招生制度开始出现实质的革新, 新近较为突出的举措, 就是实施文化资本补偿计划。

1. 总体进展

近些年来, 大学校也逐步认识到了其招生不平等问题, 并承认其在精英的社会再生产问题上负有直接的责任, 因而开始实施文化资本补偿计划。

被称为法国“政治家摇篮”的巴黎政治学校率先开始了文化资本补偿方面的尝试。2001年以来, 为帮助工人、失业者和移民家庭等弱势家庭的子女也赢得进入精英学府的机会, 该校开始实施“优先教育公约计划” (Conventions Education Prioritaire) , 对“优先教育区”高中生采取特殊录取制度, 即高中的优等生可以不通过该校传统入学考试, 而只需通过一次“严格的口试”就可以直接进入该学校, 接收学生的数量取决于他们的成绩和才能。该校还委托这些地区的高中教师在毕业班中挑选具有学业潜力的学生, 并派出教师对他们进行特别辅导, 并与一些赞助方合作, 为这些学生提供听讲座、参观博物馆和看展览等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机会, 以帮助获得通常只有富裕家庭孩子在课外才能获取的知识。

上述计划, 得使社会舆论对其从批评转变为赞赏。此后, 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和大学校预科班开始仿效。到2005年1月, 参加大学校联席会议 (Conférence des Grandes Ecoles) 的57所大学校签署了《争取精英教育机会均等宪章》。近几年, 已经有约40所大学校开始采取各种相关措施。

各个大学校在该方面的具体做法和侧重不同, 但都重视通过文化资本补偿方式, 解决大学校入学机会平等问题。据大学校联席会议的“社会开放”工作小组介绍, 各大学校的有关举措可以概括为: (1) 为有不利于学习的家庭环境的同学提供住宿; (2) 为强化学生报考大学校的志向而对其进行必要的、充分的心理辅导; (3) 与高中校方携手, 帮助学生报考大学校; (4) 评估并重视学生非学术方面的能力; (5) 努力使竞试与年轻人的“社会文化实际经验”相适应。可见, 这些举措是有针对性地帮助来自中低收入家庭的高中生, 在高中三年中充分挖掘其潜力, 弥补家庭所属社会地位给他们造成的“文化资本”的不足。[12]

2. 具体运作案例分析:“大学校:为什么不是为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2002年, 法国最著名的商业类大学校——巴黎高等经济与商业学校 (E SSE C) 实施的“大学校:为什么不是为我? (Une Grande Ecole:Pourquoi pas moi?) ”项目。最初该项目的实施集中于较为贫困的Cergy地区及其周边, 现在已在法国各地不断得到扩展。因此, 下面以此为个案, 对文化资本补偿措施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该项目旨在为有弱势家庭背景的优秀高中生提供培训和影响, 使其更好地认识自身的潜力, 产生报考大学校的动机和抱负, 从而“越过障碍而不是降低其高度。”[13]按照该项目的负责人蒂埃里 (Thierry Sibieude) 的说法, 该项目的目的更具体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4] (1) 发展学生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2) 培养学生的自信, 培养流利表达的能力; (3)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个行业的知名企业; (4) 使学生得到团队合作的经验, 培养团队精神; (5) 使学生掌握提高自身成绩的方法和工具; (6) 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社会关系; (7) 使大学校的招生更多样化, 更一般来讲就是使精英教育的受众更加大众化; (8) 使ESSEC的学生更了解法国社会的多样性。

该项目的参与者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高中学生, 来自ESSEC的学生辅导员和教师辅导员。也就是说, 该项目采用“双导师制”。在该项目中, 高二学生每年的参与时间为100小时, 高一和高三学生每年的参与时间为140小时。学生辅导员每周与高中生一起活动3个小时, 教师辅导员主要指导参加项目的高中生如何在原有的高中学习和ESSEC项目活动之间合理安排时间。项目计划具体从7个方面帮助他们 (见下图) 。[15]据该项目2008年1月的统计, 目前, 高中生参与人数为160名 (55名高一学生、55名高二学生、50名高三学生) , 这些学生分别来自8所中学;E SSE C有8名教师负责管理该项目的各个方面运行, 24名教师担任该项目的教师辅导员;每年有大约40名ESSEC的在校学生担任该项目的学生辅导员, 另外每年还有大约10名非固定学生辅导员参与该项目。[16]

参与该项目的高中生每个星期三的下午在ESSEC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听取各种为他们准备的课程、与ESSEC的大学生们交流、参观博物馆、听歌剧、写作和口语训练课, 访问各类公司以及其他一些有助于他们中学课业学习的活动。这些活动, 能够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演讲的能力、讨论和辩论的能力。

显然, 所有以上的这些措施对于学生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 尤其是大学校的考取, 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四、法国大学校“文化资本补偿计划”的成就与影响

七年来的实践表明, 文化资本补偿计划成效显著, 已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尤其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计划实施的规模不断扩大, 切实帮助弱势群体获得精英教育机会

总的看来, 到2007年1月, 已经有30多所工程师大学校和管理类大学校启动了与ESSEC类似的项目。这些项目分布在巴黎、马赛、图卢兹、雷恩、斯特拉斯堡等许多地方。由于这类项目的帮助, 法国将有1万多年轻人得到迈入原先不敢企及的名校之门的机会。

例如, 在巴黎政治学校, 目前有约1 500名高中生参加了其特殊机制下组织的考试, 其中264名学生被正式录取, 且享受奖学金。这些学生中, 有99人来自移民集中的巴黎北郊塞纳圣德尼省, 56名来自倒闭工厂矿区和失业工人集中的莫塞尔省, 超过半数的学生是失业者、工人或底层职员的子女。这些参与项目的学生即使没有被巴黎政治学校录取, 其中有80%最终也都进入了大学校预科班。[17]

又比如, 从2003年开始, 参与巴黎高等经济与商业学校项目的高中学生人数一直在增加, 2004年不到30人, 2008年2月份这一数字已上升到160人。参与该项目的高中的个数量从最初的4所增加到了目前的8所。学生辅导员的人数从2003年的30人增长到了2008年的44人。另外, 到2007年底已经有20多家企业参与到这个项目之中。据统计, 2002年到2005年参与该项目的大约100名高中生中已经有77人成功进入了高等教育阶段。[18]

2. 项目产生了后续的良性影响, 使弱势群体在精英教育机构学得好

有意思的是, 巴黎政治学校计划实施之初, 曾引起社会许多人的指责。人们认为, 这不符合大学校建校之本——“共和国精英主义原则”, 很多教师工会和学生团体甚至指责这种做法是在廉价出售文凭。但几年的实践表明, 前述特殊举措录取的学生成绩优秀, 竞争力强, 并不亚于通过传统考试录取的学生。以“优先教育公约计划”首届学生为例, 每年能够通过各项考试顺利升学的比例高达90%, 其中不少人还成为班中最好的学生。他们积极融入学校生活, 多名学生成为学生组织的负责人, 甚至创建新的学生组织。就是在就业市场上, 他们的竞争力与基于传统考试的其他毕业生没有任何区别。[19]

3. 最根本的成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和抱负

文化资本补偿计划为何迅速产生上述成效?最根本的一点是, 所有的学生都认为, 该计划使他们开阔了视野, 增强了自信, 从而激发起去追求更有抱负的成才之路——读大学校之强大动力。而在这项计划开展之前, 进入大学校甚至是他们想也不敢想的。

例如, 2004年参加“大学校, 为什么不是我?”项目的同学有23名。经过项目的帮助和指导, 这23名学生都选择了更有抱负的学业目标, 至少选择了比他们加入这个项目之初更有雄心理想的学业目标。在这23名学生之中, 18人将来准备申请大学校。[20]正如一个名叫玛丽·劳尔的同学所说, “三年来这个项目是我每周都去上学的主要原因, 每个星期三我回到家里似乎变成了一个新人, 有一种坚持、追求、赢得成功的冲动。我的梦想是能够进入Compiegne的UTC大学校。”[21]

4. 意外的收获:促进了处境不利地区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

应指出, 文化资本补偿计划还意外地促进了处境不利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们获得了自信, 由于激发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很多学生从深层次上改变着在校表现:学生们抛弃了消极的价值观 (“在学校学习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 认可了学习的价值。一股真正的、积极的动力已在教育优先区的所有高中启动。[22]

文化补偿计划还对高中教师, 尤其是相对困难地区的高中教师也起到了促其稳定的作用。教育优先区的教师人员流动性很强, 但是随着文化补偿项目的进行, 随着学生们学习状态的改善, 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被逐渐调动了起来, 他们愿意在工作岗位上贡献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教师队伍也变得更加稳定。[23]这一点对于处境不利地区教育质量的不断上升, 显然具有重大意义。

六、对法国大学校“文化资本补偿计划”的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 长期以来, 多数国家在促进精英教育入学机会平等性上的措施和改革多集中于经济支持和有差别的政策倾斜, 在文化资本方面的考虑和帮助还较少。法国大学校文化资本补偿方面的实践, 有其新意, 值得我们批判地加以借鉴。

法国大学校案例表明, 家庭所属社会阶层和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决定了家庭的文化资本, 特别是通过早期教育和家庭教育影响儿童的习性, 从而影响其获取精英型教育机会的所需文化资本。同时, 这也直接影响学生的文化参与度, 例如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和观看歌剧的频率, 从而影响到学生的文化资本。尤其隐蔽的是, 学生报考精英型高校大学校除了考查知识储备和智力水平, 还需要信心和抱负、在公众面前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所谓“精英社会”行动准则的把握等等。显然, 相比于家庭经济资本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显性影响, 家庭文化资本对学生的学业影响则是隐性的, 但其影响的重要程度却是不容忽视的。

“文化资本补偿计划”对我国分析和解决教育尤其是精英机会平等问题, 有独特的启示。如前所述, 文化资本差异所导致的优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平等问题在中国也是十分突出的, [24]其影响甚至明显大于家庭经济资本。[25]因此, 从文化资本角度对我国精英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的研究将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在本论文中我们看到法国大学校采取的文化资本补偿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项目赢得了学生的广泛参与, 培养了弱势家庭子女的自信, 使他们有了更高的学业抱负, 参加项目的学生最终大多走上了精英教育的轨道。该举措有利于社会阶层的合理流动,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该计划可以为我国进一步解决精英教育机会公正问题提供智力参考。

4.台湾中学学校文化印象 篇四

一、鲜明的办学理念

笔者考察的每一所学校都有各自鲜明的办学理念。中山女中注重全人教育, 旨在培养“三兼优” (知识与能力兼优、人文与科学兼优、个性与群性兼优) 的女性精英, 其办学目标是弘扬“人文为先、科学并重”的中山精神, 秉持“育人成才、五育兼修”的优良传统, 营造“优质中山、美丽校园”的书香天地, 建设“专业教学、快乐学习”的校园文化。

澎湖县马公高级中学肩负着澎湖地区多元教育的责任, 该校以“全人教育、终身学习”为办学特色, 学校既有普通高中教育又有综合高中教育, 还附设职业专科及特殊﹝美术音乐体育﹞教育, 并在夜间办理实用技能班商用资讯科, 可谓担负多元教育责任, 做没有围墙的学校, 为澎湖地区学生安排最适性教育。学校积极营造“团结、精进、人文”的校园文化。

二、多元化教学、丰富的社团活动

各校的多元化教学特色及活跃的社团活动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台湾中学教育以人本情怀、统筹能力、民主素养、乡土与国际意识及终身学习为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实学生的人格内涵、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中山女中的学生社团形式多种多样, 如学生的自治组织 (班联会、毕联会、毕筹会) , 服务性社团 (纪律纠察队、卫生纠察队、交通纠察队、典礼礼仪队、枫城使者社、女童军社、慈幼社、传爱社、生命品格研究社) , 学术性社团 (女青社、语言研究社、英语辩论社、自然科学研究社、数学研究社、地球科学研究社、生物研究社、医学研究社、信息研究社、英语研究社) , 运动性社团 (各项球类、瑜伽、武学、迷你棒球、创意扯铃社、排舞社) , 音乐性社团 (管乐社、合唱社、国乐社、弦乐社、口琴社、旗枪社、现代音乐社、流行音乐社) , 才艺性社团 (品玩创艺社、动漫社、大众传播社、手语社、吉他社、康辅社、滑板社、东洋和枫社、点心社、炫音社、戏剧社、枫织巧手社、摄影社、魔术社) , 等等。管理社团的教师只有三名, 学生社团的各项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成为该校的品牌和名片。中山女中将两性、环保、资讯、家政、人权、生涯发展等六大议题融入各学习领域中, 并规划活动教学计划。学校有高乐旗队, 还有自己的学生合唱团, 无论是演奏水平还是演唱水平, 它们都不亚于一些专业团体, 学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在全台比赛中都获有名次。这些社团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马英九就读的台北成功高中是以校风自由而闻名的历史名校。成功高中的学生自主性很强, 校庆系列活动、社团联展、“乐声悠扬”等活动均是由学生独立策划举办。该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 使学生不断积累实践经验。该校共有42个社团, 有些社团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并得奖。近六年来, 学校学生参加各类国际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四枚银牌与一枚铜牌。

成功高中办学理念要求学生既会玩又会读书, 这打破了一般人对于明星高中的刻板印象。该校还在校内建立了亚洲最具规模的昆虫科学博物馆, 馆藏标本5万件, 配有昆虫的民间艺术品、教学多媒体及其他展示物品, 有许多珍贵标本甚至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除标本外, 该馆还配备多媒体设施, 可进行动态展示讲解, 召开研习会等。该校还建有动植物馆, 每天由学生及家长轮流开展种植、养殖活动。昆虫博物馆创办人兼负责人陈维寿, 是台湾保护动物协会赏蝶会会长、生态保育学会学术委员和蝴蝶研究权威。该馆收藏及展示了陈维寿老师历经30年收集的许多标本及有关昆虫资料, 藉以推广昆虫保护的观念和以昆虫为主题的科学教育。

三、从容与睿智的校长

中山女中校长是一位年近六旬的女士, 端庄的国字形脸蛋, 给人一种大度从容的印象, 一身黑色的西装, 给人一种热情干练的职业女性的印象。自信的气度里散发着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的厚重与沉稳。她始终是站着介绍学校情况的, 从学校的绩优公测入手谈精致教育, 从社区背景入手谈能够诠释学校精神特色的学校本位课程, 其视野和视角具有独特性。随后, 她带着我们参观校园, 操场上学生说着“校长好, 来宾好”。回到会议室后, 我们开始了彼此的问答, 她还是喜欢站着, 对我们的问题, 或者自己回答, 或者请教务或学务处的教师回答。在我们说谢谢的同时, 她也对自己的属下点头微笑。她说她对教师说得最多的是:“请您好好休息, 请您好好教学。”“校长室不要铁窗, 而后才有精致的教育。”这是她对教师的态度。

一个好的校长必然会造就一所好的学校。校长必须是一个教育的智者, 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仁者。无论每位校长的个性如何, 他们共同的地方在于:他们是为学生从长计远、爱心充盈的从容淡定者, 而这恰恰是教育事业最本质的渴求, 是学校成为教育场所, 师生获得生命意义的关键。

四、家校配合, 汇聚社会力量

充分调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办好教育, 参与学校管理是台湾中学办学的一个特色。台湾的中小学都设有家长委员会, 设有活动组、公关组、服务组、财务组、夜辅组、文书组、爱心义务组等。这些小组在家长委员会会长的领导下, 全程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 如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评教活动、学生申诉与奖惩等。会长由家长委员会成员选举推荐产生, 一般由当地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士担任, 学校的重要活动, 会长必须参加。家长委员会委员即时参加学校的行政会议, 提出意见和建议, 大到学校的决策, 如征地、盖房、购买大型设备, 小到作业本的采购数量、校服款式等。家长委员会还可以代表学校对外进行联系、协调等工作, 起到沟通桥梁的作用。家长会的另一项职能之一就是负责学校在社会、家长中募集经费, 以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家长会还注重学校、教师与社会、家长的沟通宣传工作, 使校长的精力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的管理上。

五、走进自然, 感受乡土情怀

考察期间, 无论是在阿里山、台北野柳滨海国家地质公园还是在台南的垦丁民俗区, 随处可见兴高采烈的学生团体在进行着实习活动, 这就是富有台湾地方教学特色的毕业旅行。各校的旅行不单单只在毕业后进行, 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由学校的教务处、学务处共同执行以班级为单位, 参观博物馆、台湾古迹、地理生物实习及篝火露营等活动。毕业旅行旨在关怀乡土, 加强自然科学探索。学生们在活动中看到了更多值得被大家发现的善和美, 校外旅行其实就是给孩子们一趟“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的旅程。学生们从开学就一直期待, 终于五月份来临, 在出发前教师请学生设计旅行路线, 查询他们的毕业旅行目的地, 分组报告各班活动的主要內容。期中考试结束后, 毕业旅行的日子终于来临了, 学生们从最后一周就在数日子:还剩四天、三天、两天、一天、YEAH!每年的毕业旅行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学生反应很热烈, 效果奇佳。

5.上海市曹杨中学(封面学校简介) 篇五

上海市曹杨中学创建于1953年,学校前身为华侨学校,现为普陀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该校占地面积八十余亩,教育设施设备齐全。该校自办学以来逐步形成了“厚德·报国”的赤子文化、“爱国·精业·乐群”的校训、“严谨·精业·求实·创新”的教风和“勤奋·求实·合作·进取”的学风,教育教学质量好,社会满意度高。该校教师队伍精良,还拥有一支优秀的科技教师团队。

该校在传承曹杨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回应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将“担当责任·自主力行”的办学理念进行了新的诠释,要求学生要拥有对自身、家庭、社会、环境、未来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以及知行合一、主动探究、自觉践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此,该校努力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培养学生人与社会环境、人与自然环境,以及受其影响与之相关的人自身的心理环境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该校多年来致力于培育“大视野、宽领域,明责任、敢担当,善思辨、会创新,懂自律、能力行”的学生。

6.绿林中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篇六

一、“做中学”在电子教学中的作用

“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 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 从而学得知识。”“做中学”理论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 而且影响了全世界。[1]

传统课堂教学中比较强调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间接经验的掌握, 而对于我们职业中学的学生来说, 他们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 如仍采用这种以课堂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 学生必然出现学习兴趣不浓、无主动积极性的状态。“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是要利用他们潜在的身体运动、自然观察、空间智能等来帮助其语言表达和数理逻辑推断智能的发挥, 提高学习主动积极性, 增强自信心。

而电子类专业课程是与实际密切相关的学科, 它所讲述的内容是实际存在的电子元器件、电子电路、电子电器设备, 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让学生自己观察、检测元器件, 自己组装检测电路, 并发现问题, 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利用他们的双手激发思维, 从而掌握电子专业知识, 并且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积极思考的习惯, 增强教学效果。

二、“做中学”教学方法在电子课程中的实施

电子类课程中最基本的器件是晶体二极管, 在讨论它的结构、特性时, 常采用黑板作图并讲授的方法得出它的单向导电性。这种教学方法得出的特性在学生的头脑中应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如果在教学中我们首先给学生一个二极管、一段金属导线、一个万用表, 让学生观察并用万用表分别检测其正反向电阻。根据万用表指针的偏转情况来分析其特性。此时, 同学们会进入一种有兴趣地发现问题、探索科学真理的学习中去。他们会发现二极管的表面两端颜色不同, 一端颜色略浅;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时, 当红黑表笔分别与二极管的两个引脚相接触并交换表笔测量时, 两次的电阻值一大一小, 而在检测金属导线时交换表笔测量, 两次电阻值相同且都较小。这时学生很自然地得出结论, 二极管只能从一个方向导通, 而另一方向是不通的, 这其实就是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此时再引导他们判断二极管的正负极。利用万用表内部的结构, 即万用表在使用电阻档时红表笔与万用表内部电池的负极相连, 黑笔与正极相连, 去分析二极管的特性, 确定二极管的正负极。最后, 教师可对同学们发现的二极管的特性作一总结, 即它的“单向导电性”。到这里为止, 对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同学们不仅有了理性的认识, 还有了感性的认识。

又如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是电子课程中的一个基本电路, 也是学习后续电子理论的基础, 是同学们能否入门的突破口。如只是理论讲述其结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 内容十分繁琐又抽象, 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而“做中学”方法可直接让学生到实验室, 利用实验台上的各种元器件, 按照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原理图[2], 让学生动手连接整个电路, 从做中学。经过动手操作, 学生对每个元器件的实际位置有了清楚的认识, 有利于直观掌握电路的结构。

为了更好地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 可让学生将工作台上的正弦信号接入单级放大器的输入端作为vi信号, 再用示波器接于输出端观察输出信号vo。此时可分别将RB改为可调电阻或开路、改变电容的位置等, 观察相应vo波形的变化情况, 并让学生思考分析后引出各元器件的作用。例如改变输入电容C1的位置, 将它的两端分别接到RB的下端和三极管的基极之间, 此时学生会发现vo将为零, 思考后可引出输入电容的作用, 即利用它隔直通交的特性耦合输入信号并保证Q点的稳定性;将RB变为可调电阻 (此时需串接一电阻, 防止损坏三极管) , 改变RB的大小, 观察vo的变化, 会发现vo的失真, 从而让他们知道RB的变化会影响输出波形是否失真, 同时也引出了Q点的调节可通过改变RB来实现。

通过这一系列的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从做中学, 学生对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结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有了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同时为整个单级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相关专业知识学习, 如交直流通路的画法, 调节电路Q点的方法, vo波形的失真原因等作了的实际引导。电子电工工作台、示波器等仪表等也能熟悉使用。

当然, 对于电子类课程中的《电子测量仪器》《电热与电动器具》《电视机原理》等都可以利用“做中学”的方法, 让学生在动手思考、实际组装观察检测中学到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动手操作时, 他们也会发现许多问题并会去思考, 当他们一旦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并得到教师的肯定, 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自信心也会成倍增长, 更重要的是对电子课程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当然也不会再出现上课打嗑睡、讲话、开小差等现象, 因为一旦自己动手操作时, 他们不是作为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而是作为劳动思索者, 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 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操作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 就会像星火燎原一样, 产生永不枯竭的学习需要。[3]

三、“做中学”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注意先动手后提问, 先思考后解答

做中学的方法要让学生自己先动手, 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然后教师回答并和师生一起总结得出结论。教师不能先提问或者轻易回答问题。这样经过动手且大脑思考过的知识容易让学生理解并记忆。

2. 重视每个学生提出的每个问题

经过动手、思考, 学生往往能提出很多问题, 这时不管学生提出的是关键问题, 还是小问题, 我们都要仔细聆听, 经分析判断后认真回答。特别对于少数学生中的简单问题, 要耐心解答, 千万不能带有半点讥笑的意味, 否则他们将会产生自卑感, 失去思考的兴趣, 从而影响他们这门课的学习效果。

3.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

我们常说:“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 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10倍、多20倍, 这样才能胸有成竹、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做中学”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有相对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因为学生动手操作时, 会出现各种问题, 教师如果没有实际操作的经验就很难准确解答并指导学生操作。在整个电子课程的教学中, 需要我们有很多必需的专业技能。能动手操作的每个电路都必须自己亲手做一遍, 以预先发现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 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 加强实验室的高效使用

平时教学中, 往往只是在制订教学计划时, 开设几节实验课。“做中学”教学方法要求我们凡是能让学生看到的、能动手进行一些检测、思考、讨论的内容都首先让学生动手, 到实验室上课。当然, 这也要求我们实验器材的配备要符合电子教学内容的要求, 并要结合社会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5. 避免出现部分学生只重视动手操作, 而不愿深入思考的现象, 影响教学效果

对于电子专业课到实验室去动手操作, 学生往往比较感兴趣。但如果学生去实验室只是好玩而不思考, 那么教学效果将会很不理想。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要求每堂课每个实验台的同学都至少能发现一到二个问题, 并作好记录, 再分析得出答案。对于这一点, 也要注意学生中文静与好动、动手能力强与弱、学习基础较好与较差学生的合理搭配。

6. 注意安全操作

电子电路的连接检测是有关电的操作, 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每堂课前都要强调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安全事项, 每次通电前教师都要先检查, 正确无误后学生才开始操作。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中得出的一点小小感悟, 希望能给电子专业教学一线的同行们有一些启发和帮助。在目前电子类课程项目教学法还未全面实施的情况下, 通过电子教学的不断改革探索, 帮助我们的职中生提高学习兴趣, 让他们学到真实的、直观的、实用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另外, 必须指出的是, 从做中学的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思想, 它不仅仅适用于电子类课程的教学, 在语、数、外等基础课的教学中也同样适用, 当然这方面我们基础课教师研究得很多。我相信, 只要我们有“做中学”的思想, 努力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会发展得更好。

摘要:职业类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入学时普遍基础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自信心不足, 教学效果不明显。目前, 在电子类课程项目教学法还未全面实施的情况下, 针对这种现状, 结合电子专业的教学特点, 在电子课程教学中采用“做中学”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他们动手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做中学”,电子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2]陈其纯.电子线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地理教学自主学习方案下一篇:综合设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