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控作业管理程序

2024-10-14

物控作业管理程序(精选4篇)

1.物控作业管理程序 篇一

随着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原油生产建设的快速发展, 对人才队伍建设, 特别是一线员工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员工操作技能素质和能力影响并决定着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和一线生产单位安全管理、原油生产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全面推行岗位员工安全管理和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培训模式, 能够有效地避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各种事故的发生, 从而降低事故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为油田原油生产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开展岗位员工行为安全管理和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培训, 提高岗位员工标准作业程序的执行力度

做为一名岗位操作员工要从中级工到高级工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在生产运行、员工操作技能、设备维修保养、仪器仪表等方面实现安全管理, 需要岗位员工不断提高岗位风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 提高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操作能力和岗位风险应急处置能力, 需要3至8年的时间培养, 在这一阶段按照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标准要求, 需要掌握几十项操作规程, 岗位员工只有在生产岗位上参加大量的生产实践, 才能基本掌握操作要领, 而这实践过程需要通过岗位员工以安全管理和岗位标准作业程序操作为载体, 为岗位员工提供多种选项对工作环境进行危险源辩识, 有利于岗位员工学习和使用岗位标准作业程序, 促使员工的行为安全得到进一步优化, 为岗位操作技能实现质的飞跃奠定基础。

二、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结合安全管理在现场的实施和培训

近几年, 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在各生产单元全面实施, 根据岗位员工实际需求, 开展全方位、多元化的立体培训, 以技能操作为本位, 开展安全行为管理和岗位标准作业程序操作培训,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提出了“学习——实践——提高”的“三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通过作业区的“实训基地”, 生产单元的“岗位练兵台”, 各井站的“模拟实训窗口”等多元化学习, 在全厂范围内营造了“学安全、学标化, 练标化”的浓厚氛围, 在实施“安全行为管理、岗位标准化”培训中, 使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现场演练为经常化、标准化、规范化, 不断加深岗位员工对行为安全管理和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深刻认识, 不断推进教培体系的良性循环发展, 不断地提升岗位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

强化岗位员工在学习过程中“说”。通过“我来讲”、“我识别”、“我分析”, 帮助岗位员工学习岗位标准作业程序。

我来讲——我的岗位操作标准, 以生产单元为重点、岗位员工为对象, 开展讲标准知操作, 讲流程知步骤, 讲原理知性能, 讲维护知故障的“四讲四知”活动, 从思想上、行为上不断增强岗位员工学习行为安全意识, 提高岗位员工的操作技能, 熟练掌握本岗们所管辖的设备、集输流程、设备保养和仪器仪表的岗位操作规程。

我识别——我的岗位风险, 岗位员工按照安全管理“五步法”, 通过查找、识别、梳理, 清楚掌握所在岗位危险源, 使岗位员工感受到“采油设备、集输流程”具体操作含义, 认识到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积极主动地进行危险源辩识, 风险源评价、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 能够准确地进行现场分析和判断, 进一步提高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执行力。

我分析——我身边的事故案例, 组织岗位员工对身边发生的事故进行分析和讨论, 对照岗位标准作业程序操作卡, 结合生产实际, 对操作重点和关键点进行分解, 不断完善和修订岗位标准作业程序操作卡, 加深岗位员工对岗位标准作业程序操作卡的认识, 同时提高员工对岗位标准作业程序执行的自觉性, 让员工明白所有操作规程必须严格按程序执行, 任何一处疏漏和大意, 都有可能诱发事故的发生。

在培训过程中突出“教”。本着“在什么岗位, 干什么工作, 教什么内容, 学什么标准”, 各基层生产单元制定培训计划, 采取有效方法, 以教促学, 坚持“集中培训、岗位实训、现场培训、模拟操作”等多种方式, 提升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基本操作和故障诊断的处理能力。

示范操作:要不断地提高岗位员工的标准操作规程的执行力, 提高安全管理的自觉意识和规范意识, 需要培训教师深入实际现场, 从分析每台设备、集输流程入手, 把每台设备操作要领、操作步骤、操作参数, 以及风险隐患、注意事项等通过现场“一对一”或“一对多”培训方式, 向岗位员工进行讲解和剖析。组织员工进行了现场示范讲解和演练, 开展了“手把手”巡回施教活动, 及时给予纠正, 告知操作要领, 反复操作和演练, 不断加深员工对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深刻认识, 提高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执行力, 不断推进基层教培体系良性循环发展, 实现岗位员工操作技能的整体提高, 也为基层的技能操作人员能够持续进步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发挥班站长“三位一体”管理能力。优秀的班站长来自基层一线, 因为他们熟知生产流程和集输管网, 设备性能和仪器仪表, 同时对每一项岗位操作规程, 以及生产环节和相关的操作要领非常清楚;所以构建班站长教培体系, 培养一支优秀的班站长骨干队伍, 让他们发挥排头兵作用, 自觉宣贯岗位标准作业程序, 带动基层员工提高岗位标准作业程序操作规程的自觉意识, 提高基层班站整体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的能力和执行力, 是长庆油田第三采油厂操作技能人才长远发展目标。

三、安全管理结合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培训为全厂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2.物控作业管理程序 篇二

仓储作业[2]主要包括货物入库、在库保管、货物出库三部分, 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分解成很细小的步骤。现就货物出库过程做以详细的现场调查和记录, 明确整个作业的各个步骤, 运用程序流程图等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 从而发现这一过程存在的不必要操作和不经济的流程, 进行改善。

2 鱼骨图分析

鱼骨图[3]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明, 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现以顾客对服务的不满意为出发点, 运用鱼骨图进行因果分析, 见图1。

通过咨询、调查, 了解到顾客不满意的原因中, 很多是因为不能及时收到货物。运用鱼骨图分析之后得出:在出库作业过程中, 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 导致出库时间特别长, 于是我们采用了工业工程手法进行流程程序分析。

3 流程程序分析

用流程程序图分析的记录符号。仓储流程程序分析的对象是作业完成过程中的操作、搬运、检验、等待、储存五项活动, 经过实地调研, 我们整理数据之后得出以下图。

3.1 现状出库流程程序图

改善前出库流程程序图如下表。

3.2 改善方案

用5W1H技术, “ECRS”四大原则, 对其进行改进, 得到如下方案:

(1) 对司机在门卫处下车登记过程, 可取消。改为司机停车, 保安把登记薄递给司机签字。

(2) 司机取单证时的等待可以通过预先打好单据来消除。

(3) 在出货过程中, 可以先检查扫描条码后, 让搬运者拉至站台处, 直接装车。

(4) 将仓管员与司机清点货物数量与司机确认签单合并。

(5) 将分处两楼的单证办理安排在一楼, 节省时间。

(6) 为了消除在单证处的等待时间, 可以设置窗口, 当司机到达时, 直接在车上领取各种单据。

(7) 装货时可安排三个人。两人在仓库中将货物拉出, 同时车上一人与车下到货的人装车, 如此轮流。

3.3 分析改进后流程程序图

改善后的出库流程程序图如下表。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改善前后流程程序表可以得出:整个流程的移动距离从248m缩短到182m, 减少了66m;货物出库时间从102min缩短到64.5min, 减少37.5min;整个流程也得到了简化, 出货效率得到了提高。

(2) 利用流程分析等方法对仓储作业过程的改善具有可行性, 对提高仓储作业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明显的效果。

4 结论

通过运用工业工程中的方法对出库流程做改进优化有明显的效果。流程程序图分析法、ECRS改善原则可以在涉及业务流程的众多领域应用, 同时整个改善方法主要用于改善仓储作业的货物出库过程, 使得整个出库流程得到简化。

参考文献

3.物控作业管理程序 篇三

(1) 管理层培训欠缺, 管理人员对岗位标准作业程序认识不足, 对培训工作不重视, 使得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培训落实不彻底, 是造成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培训效果不理想的根本原因。

(2) 培训力量薄弱, 培训人员对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理解不够透彻, 造成岗位标准作业程序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普遍存在。

(3) 培训方式单一, 员工对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实施的重要性不理解, 易产生抵触和厌烦情绪。

2 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培训和实施问题解决对策

按照“抓住一个重点, 构建三个网络, 实现一个目标 (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全面实施覆盖) ”的工作思路, 全面推广实施岗位标准作业程序。

2.1 实现一个目标

就是要实现“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全面覆盖, 覆盖率100%;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全面实施, 执行到位率80%”的目标。

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培训和落实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必须要把标准作业程序的培训和执行做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 只有上下合力, 全员参与, 才能不断提高岗位员工的操作技能, 杜绝违章现象, 实现规范操作的目标。

2.2 抓住一个重点

就是要从管理层重视标准作业程序的培训和实施。标准作业程序的推广, 领导推动是关键, 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在思想上重视起来, 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培训和推进才能得到落实。

2.3 构建三个网络

就是要构建标准作业程序的开发和培训网络。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

一是完善标准作业程序的培训和实施网络。具体分工如下图1所示:

通过从上到下的职责划分, 落实各级管理人员的直线责任, 就能够确保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全面落实, 解决了员工难以集中培训的问题。

二是构建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开发、测试、评审和发布的网络。程序文件做为员工培训的主要教材, 它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培训效果, 为了确保程序文件的适应性、符合性, 由作业区负责新、改、扩建站点和井组岗位标准作业程序的开发与测试工作, 质量安全环保科负责程序文件的管理评审工作和存档备案工作。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图2所示:

对新、改、扩建站点的修改工作, 应当在建设和改建初期, 就开始岗位工作划分和流程的修订, 从而达到投运一个站点, 使用一本程序的要求, 确保岗位标准作业程序文件的实时性。其次, 要结合以往的经验, 作业区要集中组织技术、设备、生产、安全人员, 对文件进行评审, 解决以往文件编制只靠推行小组的问题, 从而确保程序文件的准确性和复合型。

三是完善岗位标准作业程序查阅网络。在厂网站制作岗位标准作业程序专题网页, 将各类培训教案、开发指南、使用指导、操作视频、已发布标准操作卡和工作流程挂到网上, 构建全厂员工查阅和下载的平台, 为员工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4.物控作业管理程序 篇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长期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年龄35~68岁, 平均 (51.32±7.68) 岁;病程3~18年, 平均病程 (11.24±6.65) 年;其中男性患者18例, 女性患者12例, 该组患者实施常规作业治疗。

观察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 年龄36~69岁, 平均 (52.41±7.33) 岁;病程4~19年, 平均病程 (12.21±6.54) 年;其中男性患者19例, 女性患者11例, 该组患者常规作业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作业治疗。

对比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常规作业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音乐、体育、书画、阅览、棋牌、手工、体能等七个项目按照常规作业流程进行训练。观察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常规作业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程序化作业治疗。对实施程序作业治疗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 要求熟悉掌握程序化作业治疗的一般步骤。根据患者的实际特点制定明确的标准化程序操作流程, 包含作业治疗的前期准备、作业治疗时的注意事项、作业治疗后的评估反馈等。

1.3 评价标准:

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 (PANSS) 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的状态进行评估并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均采用SPSS17.0软件对研究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中所得数据采用 (±s) 表示, 进行独立t检验, 当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由表1可知, 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性症状的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精神科疾病之一, 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的特点[3], 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常在情感、行为、思维上存在障碍, 病发时常表现为行为怪异、妄想等, 对于难以控制的患者, 常采取住院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4]。长期住院的患者因长时间与社会、家庭脱离, 再加上服用的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社会活动及自理能力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5]。因此, 如何科学地帮助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的康复是广大精神科工作者的主要研究的问题之一。

在本次研究中, 将使用常规作业治疗的对照组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实施程序化作业治疗的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对比, 结果发现, 观察组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中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性症状的评估中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表明, 程序化作业治疗在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中起到积极作用, 能显著提升作业治疗的效果, 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参考文献

[1]杨玲花.精神分裂症临床护理路径管理与实践[J].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1 (21) :2669-2671.

[2]毛依予, 唐丽萍, 江爱玉, 等.程序化作业治疗模式在长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运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 12 (6) :696-698.

[3]王晓捷, 李曼.作业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疗效的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 (3) :351-352.

[4]李峰, 张欢.作业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情绪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11) :1451-1452.

上一篇:宽容的初一语文作文下一篇:大企业税收风险内控制度测试工作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