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教学设计

2024-09-14

历史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

1.历史课教学设计 篇一

第一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

历史课程对于刚从小学升人中学的孩子们来说是陌生的,如何激发孩子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保持后续学习的热情,第一堂历史课对老师和孩子们都显得相当重要,为此,我们结合华东师大版历史课改实验教材教学内容设计了第一课——《中国远古人类》。

一、导入设计

第一堂历史课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双方彼此陌生,却都有互相了解的强烈愿望,以往的开课,教师一般仅限于介绍自己姓名,却忽略孩子们民主、平等的主观意识,孩子们被动、附属的地位在一开始就被确立了。因此,如何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第一课就要解决的。

初一的孩子对“历史”是什么、“历史课”讲什么是很疑惑的,第一堂历史课就要让孩子们对这一课程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如何设计这一感性认识内容也是我们教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远古人类》开课的第一部分内容是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元认知识是什么?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这是本节教学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导入的切口。设计怎样的导人才能把以上的几个问题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呢?

我们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开场首先从“我”说起,教师不单单介绍自己的姓名,而是真诚地介绍自己的出生地、家庭环境、个人成长的历史,包括成功与失败、兴趣与爱好等,这一举动会深深地感染学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教师借此也让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成长史或个人家庭史。这一师生互动交流的方式打破了师生双方的陌生感、距离感,实现了师生地位的互换,建立了良好的民主、平等学习气氛;这种互动方式扩大了孩子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加了孩子们之间的了解;这种形式也为孩子们了解什么是“历史”提供了感性认识,孩子们会感到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历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历史是真实的。

二、关于“人类起源”的教学设计

“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一个深刻而奥秘的主题,人类自古以来就在苦苦追寻和探索。这个问题对于孩子们来说同样好奇、感兴趣,他们会经常问自己“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的?”这与孩子们的生活十分贴近,因此我们结合课前孩子们的个人史、家庭史的介绍自然导入“关于人类的起源”,在此我们设计了思维性的探究活动。

我们的设计是这样的:从小“我”到大“我”,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那么“你知道人是怎么来的吗?”或者“你知道你是怎么来的吗?”用这样的问题引发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孩子们会说出很多很多的想法,如妈妈是怎么说的,传说中的故事,某些科学的推断或假设等等。多种信息和结论在孩子们中间传播,孩子们会对它们探讨、判定,最后选择一种比较科学的结论:人类是由一种古猿转化而来的。接着推问:“人类是怎样从古猿进化到现代人的呢?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起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呢?”从而导入关于人类进化问题的探究,关于这一主题,我们以“北京人”为典型来引导孩子们探究。

三、关于“北京人的生活”的教学设计

我国是世界人类起源地之—,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北京人”,它给我们留下的遗址能够反映人类进化过程的一个阶段,因此,我们结合教材中“北京人的生活”内容设计教学。

为帮助孩子们探究学习,增强直感,我们利用多媒体相继投影了《从猿到人的演化示意图》、《北京人头部复原像》,找一名学生上前与“北京人”并排而示,让同学观察、比较“北京人”与现代人的不同之处,感知由猿到人的漫长过程。教师借此引导:“北京人又是怎样一步步向现代人进化的呢?”“想象一下,那时的北京人生存环境怎样?他们是怎样生活的呢?”教师根据孩子们的想象和描述,针对不同的议题进行探究,如“北京人”的衣、食、住、“北京人”的取火和保存、“北京人”使用的工具、“北京人”之间的关系等。关于“北京人”打制石器,我们设计了实践探究活动,以小组合作形式(在课上或课下)让孩子们动手打造石器,并展示他们的作品,说明制作过程及用处,谈谈过程体验。

对于不同问题的探讨及实践,孩子们会从中细细体味到“北京人”生存的艰难,更深刻理解人类从猿到人的转化中历经漫长、坎坷、劳苦的过程,更好地明白劳动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四、课后探究问题的设计

这样一节历史课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它会引发孩子们很多的兴致,但是时间有限,课上难以满足。为此我们设计了几道探究题目供孩子们课后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地进行探讨。

(1)你认为人类是怎样起源的?根据你的探究、观点写一篇小论文(可上网查资料)。(2)写写你的个人成长史或你的家庭的历史。(3)试着打制石器并使用,谈谈你的体验。(4)谈谈第一堂历史课的感受或你对历史的兴趣。

以上四题任选其一,孩子们的作品做好后存入个人档案袋内。(大连实验区 孙磊 唐丽媛)原始农耕文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识记

要求学生掌握以半坡遗址为代表的北方农耕文化和以河姆渡遗址为代表的南方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了解南、北原始聚落不同的生活状况。2.能力培养

(1)分析半坡鱼纹彩陶盆的结构及制作程序,指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用黄泥制作陶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介绍半坡尖底瓶的设计构思及原理,让学生设计一个取水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依据中国北方与南方的气候条件,分析、比较半地穴式与干栏式建筑的成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原始农耕文化的形成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开始,也是中华文明的起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2)由采集、狩猎发展到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原始先民生产方式的转换,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定居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要点 1.重点

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因及特征。2.难点

分析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原始先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比较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三、教学设计建议 探究法

1.北方的农耕文化

(1)参照第1课中的“我国境内重要的原始人类化石和遗址的分布图”,指出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是当时南、北农耕文化的两个典型例证。

(2)讲述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的发明过程时,可适当补充骨耒(播种农具)等农具发明的小故事,并强调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粟的国家之一。在此基础上,分析探究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定居生活及原始制陶业发明等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懂得农业是畜牧业与手工业发展的必要前提。(3)分析课文中鱼纹彩陶盆的结构及制作程序,指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进行实践探究,用黄泥制作陶器,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历史。

(4)关于课文中的“动脑筋”习题,教师可先组织学生讨论半坡尖底瓶的结构与原理,鉴于初一学生尚未涉猎物理学知识,教师可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加以讲解。2.南方的农耕文化

(1)强调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处于同一时代,是南方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它的发现打破了江南地区发展较晚的传统看法,证明长江流域很早就孕育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

(2)强调河姆渡遗址使用骨耜(翻地农具)种植水稻,证明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3)如时间许可,还可适当补充: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草编织物与骨哨,说明南方长江流域的远古先民们已经懂得原始审美艺术。

(4)讲完南、北衣耕文化两个子目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再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探究劳动工具的改进,劳动形式的变化,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征服自然能力的提高互相之间的关系。然后由教师总结:劳动工具的改进使劳动效率更高;劳动形式的变化反映人类已从消极地向大自然索取食物,发展到利用自然规律主动地获取食物;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越强,社会生产力就越高,社会进步步伐也就越快。3.原始聚落

(1)提问学生:原始聚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指出: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为定居生活提供了经济条件。人类开始向适宜农耕与畜牧的山前、低地迁移,搭屋建房,形成聚落,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原始聚落的典型代表。

(2)配合课文插图,介绍北方半坡遗址的半穴居房屋、南方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引导学生探究南、北两大遗址不同建筑风格的成因,让学生懂得建筑样式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如时间允许,可介绍“姜寨遗址原始聚落复原图”,让学生对原始聚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3)利用榫头、拼板等实物模型,讲述河姆渡遗址先民使用榫卯固定横梁、企口拼接木板的工艺,以直观教具说明长江流域的远古先民们早已懂得原始的木工技艺。传说战国时期的鲁班是中国木匠的祖师爷,其实河姆渡的先民们才是真正的木匠始祖。设计二:表格法

依次出示下列表格,讲述北方与南方农耕文化的不同特征。

(1)分析北方农耕文明的成因,帮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大小字体,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北方农耕文明的主要特征。北方的农耕文化的代表——半坡遗址

类 别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原 始 手 工 业 原始纺织业 原始制陶业 原始建筑业

表 现 栽培谷物粟、黍和蔬菜 饲养猪狗 纺轮制作麻布 制造彩陶 建筑半穴居房屋

(2)分析南方农耕文明的成因,帮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大小字体,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南方农耕文明的主要特征。南方的农耕文化的代表——河姆渡遗址 类 别 原始农业 原始畜牧业 原 始 手 工 业 原始捕鱼业 原始制陶业 原始建筑业

表 现 栽培水稻 饲养猪狗 渔猎 制造彩陶 建筑干栏式房屋

2.历史课教学设计 篇二

其实,历史教学设计和我们传统的教案是不同的,历史教师必须对此加以认识,才能更加合理地运用历史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历史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进行比较,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的区别,并且说明历史教学设计的优越性。通过对历史教学设计的全面分析,说明历史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一、历史教学设计的概念

多年前,教学设计就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学理论的一个新兴领域,在之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教学设计凭借它独特的程序化、精确化与科学化,迅速在教育学界崛起,并且独领风骚,成为教育学界新升的明星。历史教学和其他的学科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 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再使用系统的方法分析历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并且比较完美地解决当下的历史教学问题,实现历史教学最优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正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艺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曾经提到,历史教学设计是一种处方性的理论,用来指引达成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教学设计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的基础理论也比较多,需要对教学资源,例如,教材、多媒体、历史教师、学生进行最为科学的安排。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历史教学设计就是以获得历史教学最佳效果为目的,在相应的基础理论概念的指导下,使用系统的方法对历史教学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历史教学目的,最终找到解决历史教学问题的最优策略方案。历史教学设计本质上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寻找解决策略的过程,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历史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运用系统的教学方法,以基础的教与学理论为依据,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历史教学设计的特点和完善方式

历史教学具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过去不可重现。历史就是过去的,无论是历史著作还是流传下来的资料和传说,都是经过作者本人的思想过滤,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者情感倾向。因此,历史教学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对历史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国家对课本历史知识的削减,使得历史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当然,这样也更能突出历史教师的历史修养,历史教师要全面运用教学资源,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优化历史教学设计。

1. 历史教学设计的证据性

( 1) 历史教学内容的证据性。历史教学内容是进行历史教学设计的重要支柱,也是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依据。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内容的选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历史教科书,不管是以前的教科书还是新课改后的教科书,全都是按照国家教科书编写标准来编写的,里面的历史资料都具有真实性,这些都是我国历史学界的专家多年研究成果,在历史教学设计当中可以借鉴性地利用。

( 2) 历史教学过程的证据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现代历史教学的重心已经由历史教师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这些改变需要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想,不能简单地将教学目标放在知识传授上。历史教学过程都是教师精心的设计,其目的不仅仅是丰富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体现历史教学的证据性意识。

( 3) 课堂教学重思维的证据性。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习惯性,通过历史证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证据意识对学生学习历史极其重要,因此,历史教学设计中要着重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历史教师要在整堂历史课中都要时刻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就是历史材料。教师在教学时要提倡用材料说话,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2. 历史教学设计的体验性

历史课要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过程,历史教学设计无疑需要突出体验性,才能符合新课改及历史学科学习的特点。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注重历史教学的体验性,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感知历史、体会历史。

( 1) 文字、图片资料与知识构建的引导。尤其是近代的历史,教材中会有很多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图片的辅助,文字材料就会更有说服力,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日本侵华的历史,教材就配有日本侵略中国的图片和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让学生体验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通过对教材图片、文字材料的讲解,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大的感触。

( 2) 视频、音频资料与思维想象的升华。视频、音频拥有文字和图片所没有的优势,能够引起学生更强的内心感受。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这些主要有史料纪录片、电影电视相关视频,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当然,音频视频的引用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设计时就做好准备工作,不能乱用。

( 3) 文物、遗迹资料与情感价值的沉淀。“百闻不如一见”,教材上的文章材料和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固然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感触深刻,但是从历史中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资料与情感价值的沉淀却可以给学生一个原汁原味的历史,给学生更大的视觉、情感冲击。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可以考虑让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文化遗迹等。

3. 历史教学设计的思想性

历史文献是经过人为加工的,那么在加工的过程中就必然伴随着作者主观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历史文献是有情感、有思想的。

( 1) 历史资料的思想性。历史资料都是经过作者的主观思考而编写的,对某一史实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这种同一史实多种观点的情况出现,这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 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思想性。由于学生能力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因此在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时就会有差别。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历史知识学习时所具有的思想性。学生构建知识的思想性是历史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重点。

三、总结

3.论科学家的历史课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核心素养 史料实证 历史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O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51-02

引力波,大家有听说过吧?引力波是什么?我们不妨来看个片段。

播放片段。

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一个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这个人是谁?

爱因斯坦!

这节课,就让我们时光倒流,穿越到爱因斯坦的世界,看看他除了语言引力波,还有什么其他的科学成就?

一、科学成就篇

我们进行小组合作,概括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每个小组长来领下任务单。

一是狭义相对论。根据相对性和光速不变的原理得出,这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二是广义相对论,根据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性得出,这促进了人们对天体和宇宙的观测研究和理论探讨。就是参考系没有优劣之分,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三是光量子假说。这解释了经典物理学不能解释的光电效应,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

根据以上知识,我们牛刀小试,学以致用。

“天上一日,人间十年”,请你根据相对论,说说有无此可能性?颠覆了谁的理论?

有,牛顿。

牛顿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不变的,但爱因斯坦认为时间和空间是是相对的,可变的。所以这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为什么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可变的?

假设一束光向你而去,如果你乘一辆每秒20万公里的火车去追它,那么你在火车测到的光速是多少万公里每秒?根据相对性原理,是10万公里每秒。

但无论你选取的是什么参照系,光的传播速度不受光源和观察者本人的影响,光速永远为30万公里每秒。这就是光速不变原理。

光速不变,什么发生了变化?时间和空间。这就是狭义相对论。所以有个双生子宇航难题。双胞胎兄弟,一个做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去了太空,另一个留在地球上,结果坐飞船回来的兄弟和留在地球上的,谁比较年轻?

做飞船的!这就是狭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则认为,质量很大的天体,例如恒星,会造成时空的坍塌,这样,光线在经过恒星的时候,也不得不改变路径。

如果引力非常大的时候,连光速也摆脱不了的物体,就是黑洞。

为什么爱因斯坦能够提出相对论?

是偶然的吗?

那应该从哪里寻找原因。

这既与物理学的发展有关,也同爱因斯坦的个人经历有关。

二、人生成长篇

我们小组合作,制造爱因斯坦的个人简历,每个小组长领简历表。通过这样的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诚如袁伟时先生所言:“好奇、怀疑、批判,是治学和创造的起点。”[1]

在爱因斯坦的简历中,我们发现爱因斯坦在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很少讲话,善于思考,对自然界的许多现象,总要寻根究底。这里有一个罗盘针的故事。我们看一段材料:爱因斯坦的早年岁月——好奇心萌发的阶段。这段材料来自于《爱因斯坦文集》,收录了爱因斯坦的的个人回忆和一些文章,因此较为可靠。

材料一表明爱因斯坦从小就具备哪两种优秀品质?

火车开回来。

喜欢自由学习,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为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埋下了伏笔。

1896年考人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师范系理论物理专业。这是爱因斯坦的求学经历,也是他一生中最求知若渴的阶段,并为今后的物理学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在这一时刻的物理老师仍然不喜欢他,甚至有人认为他根本不适合学物理。

材料二反映了爱因斯坦认为什么对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反映了爱因斯坦认为自由对科学研究是至关重要的。

1902——1909年爱因斯坦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任技术员。这是他凤凰涅槃,化茧成蝶的时刻,狭义相对论,光量子假说都发表于这一时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能在这一时期有这么多的物理成果?我们看两段材料。

材料三和四谁更可靠?为什么?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伯尔尼专利局的工作为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有何贡献?

材料四,材料三是二手史料。它是转引自,是从其他地方的转述,因此可靠性上不如爱因斯坦个人的回忆。所以对史事的推理和认证必须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依据。所以我们依据材料四,论从史出,提出我们的史学观点。

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伯尔尼专利局的工作为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有何贡献?

既为爱因斯坦解决了后顾之忧,又训练了他的批判思维能力。

三、人生理想篇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

依据第一手史料,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追求善美真。善是第一位的。

请同学们列举爱因斯坦为人类和平事业而奋斗的史实。

1.一戰时:支持反战宣言。

2.一战后:致力于恢复各国人民的相互谅解,

呼吁人民为和平而斗争。

3.二战时:建议罗斯福抢在纳粹之前研制原子弹;

并痛心原子弹爆炸引起的大量平民伤害,说:“早知如此,我宁愿去当个修表匠。”

4.二战后:致力于防止核战争的发生,

发表反核战的《原子科学家公报》。

通过以上史实,我们能感受到爱因斯坦有哪些崇高的品质?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生活、热爱全人类。

在对善的追求中,爱因斯坦达到了美的境界,追求生命的和谐与修养。例如爱好拉小提琴。爱因斯坦的母亲很有音乐天赋。年幼时,爱因斯坦就开始学习音乐,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音乐几乎成了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小提琴终身陪伴着他。

这三段材料,告诉我们爱因斯坦还有哪些崇高的品质?

不追求财产,不虚荣和不追求奢侈生活。

理想之三是追求真理,并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你能否举个例子?

例如,一是电脑显示器,利用的是狭义相对论。

二是激光,利用的是激光理论。

三是数码相机,利用的是光电效应。

四是核电站,这又是利用了爱因斯坦的什么科学原理?

E=mc2

较小质量的变化会引发非常大的能量。这既能和平利用,也能用于破坏性的,比如原子弹。以此为例,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用核电站发电,也可以造成巨大的灾难。但它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工具。

爱因斯坦对善美真的追求,这对你树立人生理想有何启迪?

在爱因斯坦去世时,我们用歌德悼念席勒的诗来纪念他。同学们一起朗读,感受一下20世纪的科学伟人的风采。

总结: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相对论为科学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他提出的著名的质能关系式为原子能的和平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热爱和平,厌恶战争,关心人类的命运;而他伟大的人生理想更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最宝贵的遗产。

这样的教学设计的创新点在于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当然,在具体的培养一个学生的历史思维方面,诚如美国教育学者杜威所言:“我听到,我忘记;我看见,我记得;我做过,我理解。”(I listen,I forgot;I saw,I remember;I do,I understand.)让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学习获得知识的效果,远比老师单纯的讲授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学生首先应当学会理解事物,然后再去记忆他们,在这两点经过訓练之前,不可强调言语与笔墨的运用。”

板书设计:

20世纪的科学伟人爱因斯坦

——树立善美真的人生理想

(1)科学成就:相对论、光电效应

(2)个人品质:1.好奇心

2.创新精神

3.批判思维

(3)人生理想:追求善美真

参考文献:

4.新学期第一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 篇四

第一节课:教师讲故事,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一.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新学年的第一课,对于各位同学来说,我是你们的新老师.按照惯例,我首先应该作一个自我介绍.(尽量风趣.幽默.)今天我不准备上新课,而是想与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些精彩的小故事,好吗?(调动一下课堂气氛:生答:好!师:来点掌声鼓励鼓励老师.学生热烈的掌声.活跃了气氛.拉近了我与学生的距离)二.讲故事

第一个故事:快乐是一种能力

这是一家跨国公司策划总监的招聘,应聘者云集,考核也异常严格.层层筛选后,最后只剩下三个佼佼者,最后一次考核前,三个应聘者被分别封闭在一间被监控的房间内,房间内各种生活用品、家用电器都有,但没有电话,不能上网,三人的手机也都被收走。没有告知三个人具体要做什么,只是说,让几个人耐心等待考题的送达。

最初的一天,三个人都在略显兴奋中度过,看看书报,看看电视,听听音乐,只是在做饭的时候,因为都不太擅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但手忙脚乱中三个人还都快乐地把饭吃到了嘴里。第二天,情况开始出现了不同。因为迟迟等不到考题,有人变得浮躁起来,有人不断地更换着电视频道,把书翻来翻去,甚至连吃饭也草草地应对了事.有人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夜里翻来覆去难以入眠„„.只有一个人,还跟随着电视情节快乐地笑着,津津有味地看书吃饭,踏踏实实地睡觉„„5天后,考核方终于将三个人请出了房间时,那两个焦躁的应聘者已经形容枯槁,只有那个始终快乐着的应聘者还依然神采奕奕.就在三个应聘者凝神静气等待主考官最后出题时,主考官说出了考核最终结果,那个能够坚持快乐着生活的人被应聘了.主考官对三个同样诧异的应聘者解释道:”快乐是一种能力,能够在任何环境中都保持一颗快乐的心灵,可以个更把握地走进成功!”

师小结:快乐是一种能力.带着智慧出发的时候,也带上快乐,有了快乐,就已经成功一半了.俗话说得好: “人逢喜事精神爽”。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心情愉快时会信心百倍;心情沮丧时信心也会低落。成功似乎也更垂青快乐的人,失败却常常纠缠失意的人。但快乐与失意往往取绝于人对事情的积极心态。

有位心理学家在一个中学里做了一个实验,她问学生:“你们最喜欢的事情是什么?”有的同学说:“我最喜欢打电子游戏了,可好玩、可过瘾了!”这时研究者就说:“看得出你真的喜欢,你在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你的表情显得非常兴奋、神采飞扬、眼睛都放着光”。接着问:“你最不喜欢的是什么呢?”有的学生就说:“我最不喜欢学习历史了,枯燥无味,无聊极了,我也很讨厌我们的历史老师!”这时研究者又说:“你看在说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你是另一副表情,满脸的沮丧,还皱着眉头,眼睛黯淡无神”!研究者接着说:“那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尝试,你试着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去上历史课”!这时学生在想:老师给我们开玩笑吧,我怎么能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去上历史课呢?研究者说:“大家试一试,坚持一段时间,你们就会发现惊人的变化。”并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试着用打电子游戏的表情来上历史课,一节课下来,学生们说自己的满脸的肌肉都僵硬了,感觉自己皮笑肉不笑。可是慢慢地,学生说自己特别讨厌的历史课原来也有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历史老师有时也挺幽默的,学生觉得历史课不再是令人望而生厌的了!

师小结:情绪是人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的、良好的情绪能促进学习的进行,而不良的、消极的情绪则会极大地障碍学习。所以个人的情绪状态也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因此,面对初三,尤其是下期,繁重的学业,希望你们积极快乐的面对!第二个故事: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今天,我们只做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情,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次,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再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同学只剩下8成。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这时候,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学生讨论该故事后,师小结:成功在于坚持!第三个故事: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他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干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学生讨论:小孩聪明吗?为什么?

师小结:重要的还在钓技。学习,不能只记住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第四个故事:石头做汤

如果我告诉你,石头能做出汤来,你可能会惊讶地瞪大眼睛?怎么可能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一次战争过后,有三个士兵从前线回来。他们来到一个村庄,想留下来,却发现村民们都在哀叹战争使他们缺衣少食,难以度日。三个士兵商量了一会,其中一个士兵说:“我们有一个生存的诀窍,想让大家共同分享,那就是用石头做汤。

村民们感到非常好奇。不久他们就点起了一堆火,架起了一只大锅。士兵们往锅里放了三块光溜溜的石头,一个士兵说:“一会儿就能煮成美味的汤。”另一个士兵说:“不过,要是放上点盐,再来点芹菜,它的味道就会更加鲜美。”一听这话,一位村妇说:“太巧了!我正好想起来什么地方还剩下一点盐呢。”于是,村民们一个个都想起了一些吃的东西。不一会儿,萝卜、牛肉、奶酪纷纷添到了大锅里。实在是什么都拿不出来的村民就主动去拾柴禾,或者负责挑水,或者负责熬汤。在大家的努力下汤终于熬好了,在准备坐下来喝汤的时候,有人还推来一桶酒。村民们欢聚在一起,喝着美味的汤,忘记了战争带来的苦难。

学生讨论。

师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与他人分享,只是我们可能像故事中的村民一样担心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能够拿出来,奉献给他人。“石头做汤”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积极参与合作,就可以取长促短。即使是再微不足道的东西,在众人的奉献与分享下,也会发挥出让我们为之惊奇的作用。人类社会也正是通过人与人的合作,才完成了一项项奇迹。

四个故事,王老师要送你们四句话:(新学期寄语:板书)

相信自己,快乐面对 养成习惯,重在坚持

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互帮互助,双赢策略

大家眼中的“历史”是什么?科学?神话?传说?„„ 同学们能举出哪些“历史”知识?(写在小黑板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大家判断一下,下面这些属于“历史”吗?

1、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建立者(√)

2、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4、杨过和小龙女是师徒关系;(×)5、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

1、为什么要学历史:激发我们爱国主义情感和奋斗精神,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历史文化修养,启迪我们认识未来,走向未来。

2、历史学习的意义:明了过去、以史为鉴、明正现实。

3、历史学习的方法:看目录、记要点,精练习、勤思考,多读书、做摘记。

(1)学习历史的“六因素”法

时间、地点、人物、时间、背景(原因)、过程(2)上课认真听课、思考、做笔记(3)课后认真巩固

(4)阅读课外书籍或做课外练习

三、其他说明:

1、我的课堂风格:严谨、民主、和谐

2、要求大家:

上课别迟到(课前准备:人到、心到、书本文具到)作业按时交(都是课堂作业,要认真对待)知识要记牢(不断巩固)

方法要用巧(学习方法很重要)

5.初中历史课教学反思 篇五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可见教学反思是一个教师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新课程实施以前人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然后根据讲课的重点,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历史课更是枯燥无味,一上课学生就想打瞌睡。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通过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根据我所教班级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然后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生活海洋里尽情地畅游。使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学习兴趣愈来愈浓。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焕发出应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历史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教学结构来:看现在很多历史教师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社会科学理念、人文精神。这一点与我们与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从教学内容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点进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学生在解析材料时普遍觉得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新课程实施后,如何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成为历史教师共同面队的一个难题。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个人物是爱国的,学生是茫茫然,似懂非懂,明显思想教育在历史课堂上落实不够。如何在课堂创设思想教育的情境,使学生的品质和情操受到良好的熏陶,把历史课堂变成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又是历史教师在新课程中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发展,使自己尽快得成长、成熟起来,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通过学生进行教育反思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突然表现异常,那肯定是教学的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例如,我在上八年级上册《鸦片战争》一课时,让学生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讨论并选几名代表进行发言,有位同学平时对历史很感兴趣,思维活跃,发言踊跃,但那节课却显得比较沉默,课后我主动与他进行交流,他说,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理解,原因是对当时的英国历史知识缺乏了解,随后我对导入新课这个环节进行了反思。通过教师本身进行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但教师必要的引导,适当的点评,也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教师在引导、点评时不流畅,时常卡壳,使得学生满腹疑虑,这就意味着教师对待课堂的准备肯定不充分,也就不得不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通过请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来进行反思

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如果教师对自己的课作了精心准备,上课时得心应手,往往很难觉察出自己还存在着什么不足,但如果青铜市或教学专家来听课以后,总是能找到自己还需改进的地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一)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的观念,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一切创造始于“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绝不能在知识层面上止步,而是应当大胆地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理念,鼓励学生们提出问题,树立问题意识的理念,并让课堂教学成为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思维实验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创设自由、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主动的问题探讨课堂,让学生以问题的发现者、提出者、解决者的身份而存在,使师生之间能够达成一种和谐、互动的交流方式。

(二)培养中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好奇、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们产生问题的重要前提,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进行历史知识灌输、思维方式培养之外,还应当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展示历史歌曲、播放历史影像材料、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出演历史短剧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历史、触摸历史、理解历史,对历史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将好奇心转化为持久的精神动力。另外,在课后学习中,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材料、图书等引导学生阅读,并让他们提出问题,探讨问题。

(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质疑提问作为“灵魂工程师”的历史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过程中起到示范作用,不断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应当多提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设计好提问的问题,帮助学生联想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培养学生独立、成熟的学习思路。另外,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对当下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实践上的优化,将简单的理论分析和史实记述等辅以矛盾的说法、各种史学观点、丰富的史料等,达到“无疑处生疑”的效果。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其中提到的“活”,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氛围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生质疑能力等方面。

6.历史课的教学反思 篇六

1、教材内容的问题化

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需要将教材问题化。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把教材内容变成问题的“链接”;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尝试探索、合作等)一个个地进行问题求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并生成更多、更深层的问题。

2、教材内容的结构化

教师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构,而不能“见树不见林”。学生的认识结构是有良好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因此教师在教某部分知识时,要注意“瞻前顾后”和“左顾右盼”。要实现教材结构化,教师可以提出教材内容的“纲要信号”,也可以利用“先行组织者”,还可以指导学生自己结合相关知识构建知识系统框架。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教师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那才是高明的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首先,教师要选取那些最实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典型事例,选择的典型材料、事例真实可信,能够逐步展开并深化和升华主题,增强表达效果。

其次,采取生动活泼,学生可以接受的学习方法和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使他们乐学爱听。

场采用如下方法: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认真组织、全员参与形象化的语言,增强直观性、情感性组织过程严谨、完整有序。从设计、准备实施到巩固延伸,形成完整体系巧妙结尾、引人深思。

三、通过本课教学,我更深刻认识到老师在备课是不光备教材、课本,还要备学生。

课无定课,可以说有一千名教师就有一千种教学方案。通常意义上的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只能是对普通意义上的学生共性进行预先考虑,但教学对象的多变性与教学对象个体的复杂性出乎教师备课前的教学设想。所以,课堂上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小插曲”。如果教师一遇到这些“小插曲”就感到束手无策,甚至摆出师道尊严的架子来压制学生,这恰恰反映出教师无能。而课堂上的闪光点往往体现在教师对这些问题的表现的机智上,而这些机智是我们写在纸上的教案无法体现的。

教师要加强专业素质,拓展知识面,深挖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以不变应万变,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生眼里,教师都是有丰富专业知识的人,著名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该有一桶水”的论断也说明了教师具有的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性。

7.小议历史课的情趣教学 篇七

课程改革已经让历史教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享受课堂、快乐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历史教师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一堂历史教学课中得到愉快的体验,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兴趣和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很多教师都在用心钻研初中历史课的情趣教学,历史课已经成为学生最有期待的课程之一。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起到一定效果,希望能给广大同仁一些提示。

一、充分利用各种直观教具,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直观教具包括各种图片,各种实物模型,短小的视频、音频等。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他们的理性思维还在逐步发展中,所以现在的学生还是以感性思维为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学生感性思维的敏感性,用直观的教具将他们导入历史,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进而调动他们探究的欲望。例如,在近代史教学中,学生对近代中国的落后有初步的认识,但是认识不深。这时,教师就可在课堂上利用图片对比展示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尤其是在帝国主义压迫下的普通民众,学生往往会被这些可怜的人物形象所触动,掌握近代中国的国情。又如,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可以放视频短片《开国大典》;讲中国灿烂的文化历史,可以简单插播央视节目《寻宝》;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可以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这些例子不胜枚举,每次使用都会深深吸引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开始历史的学习。教师还可以拿出自家收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眼睛直接触摸历史的魅力,如毛泽东著作、毛泽东像章、景德镇的瓷器、地动仪的模型……学生会被这些实物所征服,增加对历史的认知。

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采用多媒体教学更适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因为他们正处于逐渐成人化的过程中,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理论知识不仅畏惧还会出现焦虑心理,对于图形的认识能力要远远胜于对文字的认识能力。由于学生这些特殊的认知特点,所以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为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教师应该尽力搜集资料,找到最佳图片,仔细琢磨,精益求精。如教学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资源库中的资料非常丰富,教师可从中精选出最具教学效果的图片,这样不仅达到了教学目的,还激发了学生爱国主义热情。视频教学也很适合初中历史课堂,一些经典的短片可以很好地弥补书本知识的枯燥,将纯文字的东西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增强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让这些知识性的记忆更加持久。有一些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速度过快,超过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但我认为如果减少直白的文字,用生动的话语讲解直观的图片,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接受,反而会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认真态度。

三、教学内容要由浅入深、由简入繁

学习规律倡导成就欲望激励法,这个方法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很有针对性。有的教师常常不顾学生情况,直接导入深刻的内容,让学生头脑中一堆浆糊,反而丧失了教学的本质。如果教师能在教授内容时由浅入深、由简入繁,让学生慢慢认可历史学习就会使学习成为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这是因为当学生的成就欲望一再被刺激,学生就会自己要求学习,自己主动探究问题。有的教师认为应该从开始就让学生意识到历史的深邃,历史的深邃确实是需要学生去体味的,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不小的难度,在教学之初就让学生体味深邃,只会让他们畏惧,从而导致学生放弃学习,还不如从很浅显的知识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慢慢让学生去了解历史的实质和历史的深邃。

四、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初中学生虽然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他们内心渴求成熟,渴求自主,这就要求我们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他们主体意识。而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则会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同时也让历史充满了乐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例如,我曾就改革开放课程给学生布置作业———听家长讲述30年变化,并要求每个学生都得收集资料,然后小组谈论合作写一篇小论文。我本来以为对学生来说会稍有难度,但是他们完成的很好,有很多与众不同的见解,所有小组都在课堂上呈现了他们的合作结果,我也及时给予了他们评价和鼓励。

五、课堂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适合比较枯燥的课程,当没有更多资料来吸引学生兴趣的时候,不妨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例如,我曾就两汉时期文化课堂采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即以小组为单位,我先布置好作业,一般是比较细小的知识点、年代人物等等。当每个小组完成之后,由我公布正确答案,一般出差错的可能性不大。之后则是课堂的高潮,仿照电视上知识竞赛的规则,我公布题目,有必答题和抢答题,各小组争先恐后,互相配合,为了小组的集体荣誉而加油。几轮下来,每位学生对课堂内容都有所了解和掌握,不仅完成了教学目标,更提升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断得到提高。

六、教师自身要有深厚的功底,渊博的知识,灵活的头脑,机警的思维

8.历史课教学设计 篇八

关键词:历史教学;多媒体;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时代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于一体,能给学生更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能激发他们更高的学习热情,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能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知识容量很大,这就需要教师有更高的综合整理能力,需要教师对素材进行适度的筛选,合理的整合,同时也必须投入情感因素。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信息量,更好地实现历史课的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扩大信息量,完成教学目的,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改的主要目标之一。运用多媒体手段于历史教学,在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他们对历史学习充满求知欲,更好地学习新的历史知识。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航行经过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又如讲述《宋辽、宋金和战》内容时,通过电脑动态显示出进军路线、地点以及宋辽、宋金对峙形势示意图,同时还伴有声音,既吸引学生注意,又加强时空概念理解,化难为易,突出重点,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思维的能力。通过多种信息载体,化平面的视觉感觉为立体的视觉感觉,激发了学生兴趣,实现了教学目标。因此多媒体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21世纪高层次人才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二、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愉快地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激发学生灵感的源泉。教育的艺术之一,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求知欲。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爱好是指人们力求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事物与某次活动的积极倾向,爱好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爱好具有选择性、趋向性的特征。历史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活生生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音响刺激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身心愉悦,产生乐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情境感染,情绪体验,内心产生共鸣,产生情趣、理趣,情理交融。如讲授《九一八事变》内容时,先播放一首学生熟悉的革命歌曲《松花江上》,这首歌表达了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景离乡的悲痛之情。学生被这首歌震撼了,他们非常痛恨日本侵略者,并对使东三省沦亡的不抵抗政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又如讲《鸦片战争》一课时,先播放电影《鸦片战争》中有关“禁烟”、“销烟”的历史画面及林则徐采取措施的片段,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虎门销烟是一项正义的行动?有人说没有禁烟运动就没有鸦片战争,对不对?学生纷纷展开讨论,主动发言,气氛活跃。这样,把以前被动的学习变成了主动、愉快的参与。

三、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记忆效果

历史思维是指在掌握一定的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推理等,以认知人类历史活动的过程。历史教学必须突出对历史现象的认知能力、考察能力的培养,从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是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历史学科知识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的特点,而学生在认识历史的学习活动中,虽说其全部心理过程都起作用,但感知是认识历史现象整个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心理学认为,人类各种感官配合思维都具有吸收知识的功能,其中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所以,教师在讲授历史时,必须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多媒体手段在这方面具有相当的优势。它通过剪辑了的电影电视画面和电脑等信息,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了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例如讲述《洋务运动》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有人说“洋务运动是维护清朝反动统治的自救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这两种观点谁对谁错?一部分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利用现代化的资源共享找到了比较权威的观点和新的研究动态,学生们在相互争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加强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传授之中

历史学科在学生人格养成方面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历史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历史教学的知识教学内容与思想教育内容的一致性,决定了历史教学过程应该寓思想教育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之中,同时通过师生感情的双向交流,创设情境,来激发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已消逝的历史现象,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氛围,从而进入历史的角色,受到感染和教育,其作用一定优于教师的口述。由于电影剪辑、电视录像、历史革命歌曲录音带(碟)等有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感人的音响,加上教师的解说,学生在正确理解课文知识的同时,激发了对真善美的爱,对假丑恶的恨,思想感情受到极大的感染和熏陶。林则徐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林则徐的诗句,以感染学生,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表达了他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的爱国情操;“偶有风雨惊落花,再起楼台待明月”,又表达了他处变不惊,积极进取,重新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上一篇:别让他们在等你作文下一篇:猴年祝福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