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2024-08-17

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10篇)

1.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一

3.1学生对新型的运动方式较为感兴趣

在高校阳光体育教学中,推广健身气功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健身气功作为一项“三调”合一的新型体育运动项目,其对学生有极强的吸引力。现今的学生对新型的运动方式较为感兴趣,气功虽然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运动形式,但其融入到高校阳光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新颖的,而学生们都较为容易接受新的事物,所以,健身气功在高校阳光体育教学中推广的优势,最主要的就是体现在其推广学生较为容易接受。

3.2健身气功在高校阳光体育推广较为容易

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推广是不需要特殊的一些体育器械设备的,其运动的场地也受运动方式的限制,教师只要在空旷的区域对学生进行健身气功教学即可,所以,在高校开设健身气功体育教学课程具有极强的可行性,同时,高校在阳关体育教学中也比较容易向学生进行推广。

3.3健身气功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

现今社会上大多数人在享受物质经济的同时,也逐渐开始追求“修身养性”,在高校阳光体育教学中推广健身气功教学,有益于学生在健身运动的过程中,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符合现今社会追求“修身养性”的潮流,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学生个性的培养。

2.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二

我国传统茶文化是一个严密的立体式结构, 涵盖了形而上层次的“价值理念”系统、社会交往层次的行为实践系统以及外在的物质器物层次的茶物质文明系统。在当前开展跨文化交际的时代, 有学者将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体系归纳为“一体两翼”, 所谓的“一体”指的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 (比如儒家思想倡导的“以人为本”、“和谐共生”等) , “两翼”指的是两种较为典型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文化形式———茶文化和中医文化, 这两种文化由于千百年来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深刻地扎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 因此具有扎实、旺盛的生命力。就我国茶文化而言, 像是茶道、茶艺、茶音乐艺术等都是一些具体的文化形式。作为一种融合了传统文化智慧、生活实践智慧、健身运动智慧、现代舞蹈体育智慧的茶文化表现形式, “采茶健身操”近些年来成为社会大众、高校学生强身健体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采茶健身操最早源于我国江西赣南地区的采茶戏中的表现元素, 集趣味性、运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 由于这种茶文化形式诞生于人们的采茶实践、生活细节中, 因此这种健身运动本身就是群众化、大众化传播的一种运动样式, 天然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随着采茶健身操逐渐走上流行化的道路, 人们对于这种健身艺术形式的创编、改编就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以广场舞、大学体育运动等为代表的新型“采茶健身操”正在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 印证着中华茶文化“生活化教育”的本质理念。

2 新常态下加强采茶健身操创编的基本依据

在我国茶文化的知识体系和地理图谱中, “茶艺”是一种兼具生活化和艺术化、实践化和审美化、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文化形式, 茶艺的产生、传播既有茶道本身大众化的过程, 也有茶道在深层次上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创新的过程。例如, 江西赣南地区的“采茶戏”这种茶艺就是依靠江西地区客家人融合饮茶习俗、种茶和制茶习俗、民间艺术等结合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最早的采茶戏中与“采茶健身操”有关的艺术部分是“采茶戏舞蹈”, 这种采茶舞蹈主要以“丑角”的方式演绎, 表现力方面主要是“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动物形象”进行演绎。在当前, 随着我国整体上从农业国家发展过渡到工业化国家, 传统的采茶戏意义上的“采茶健身操”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化、大众化的发展需要, 我们要加强对它的“创编”, 主要是基于这样几个角度的考量:

2.1 素质教育的开展需要充分挖掘传统茶文化的教育功能

当前在我国教育体制、教育模式转型的角度上, “素质教育”、“人性化教育”是超越“应试教育”的一种革新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倡导对学生的全面自由健康发展, 讲究因材施教, 致力于从僵化的应试体制下拯救出被机械化、批量化生产的学生们, 将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以及“审美素质”与他们的“德育素质”、“智力素质”等结合起来进行教育培养, 而不是继续延续应试教育下讲究“考试第一”的旧式逻辑。我国茶文化本身不是一种“单向度的言说教育”和“灌输教育”, 而是基于互动的、社会交往形成的一种生活化教育模式, 它通过一些特殊的茶道礼仪、茶文化仪式、茶艺术表现形式等给人们提供一种“内自省”的教育场域, 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采茶健身操”作为一种具体应用于生活实践的教育方式,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种素质教育的优良途径。

2.2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序列中, “体育教育”无论是从教育投入、教育研究、教育产出等角度来讲, 还是从学生对于体育的认知来讲, 都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 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过于强调体育的竞技性和应试性, 忽视了学生对于“体育内涵”、“体育精神”的真正需要, 也就是说尽管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参与了体育课程, 但都是为了学分和竞技, 没有将体育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方式。在继茶文化成功运用于“德育生活化”的领域后, 我国高校中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也可以广泛地学习和借鉴传统茶文化艺术中的一些运动元素, 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素质, 这是我们的体育公共课应该重视的。

2.3 民俗文化现代化的必然安排

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文化, 我国赣南采茶戏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也被称为“灯子戏”、“茶篮戏”等, 音乐艺术家田汉称之为是“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并且已经入选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健身操本身并不是一种为了复苏传统而复苏传统的产物, 而是具有“民俗现代化”内涵的产物。借助于当前流行于城乡的广场舞和大学校园中的公共体育课或者体育选修课等, 将极富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采茶舞蹈创新性地融合到这些当代实践中去, 是提高我国传统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传统茶文化国际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

3 当前阶段创新采茶健身操创编的基本原则

“健身操”本身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杰姬·索伦森就曾经系统性地对健身操进行过总结, 形成了最早的健身操运动模式。“采茶健身操”严格来说是一种多元文化下的产物, 比如说它的发展融合了太极运动、武术运动、学生体操运动、广场舞运动、戏曲运动等, 是时代的产物。当前我们在立足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时, 对采茶健身操的创编要因循着这样几个主要原则:

3.1 符合运动科学的发展规律

作为一种素质教育方式, 高校中的体育课程主要是向大学生提供“强身健体”的体育实践和“生命在于运动”的体育精神。采茶健身操倡导通过有节奏的肢体锻炼和有氧运动, 借助于采茶舞蹈元素来实现人的身体系统的有机协调, 用符合运动科学的步骤实现人的健康和愉悦。因此, 从本质上来讲采茶健身操是一种运动方式, 创编采茶健身操必须至少在运动负荷的合理性、动作设计的针对性等方面进行设计。

3.2 符合运动和艺术伴随的发展规律

近几十年来, 健身操这种运动在创编、发展、革新中产生的一个重要趋势和规律就是动作设计和音乐节奏、韵律的互相耦合, 也就是说健身操本身并不是一种孤立的运动形式, 它的功能的实现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运动韵律方可实现。采茶健身操融古典因素、民俗因素、戏曲因素、广场舞因素等于一体, 在创编相关的作品时我们要在音乐的运用、动作设计的运用等方面充分进行考量, 确保动作本身与音乐本身能够实现兼容。

3.3 符合体育大众化的发展要求

在高校中, 采茶健身操的引入是被当做一种素质教育方式来对待的, “全民体育运动”、“全民健身”、“大众化体育”是这种教育方式的具体形式。在体育大众化的范畴下, 采茶健身操的创编设计要充分考虑到高校中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院系、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形式和音乐的要求, 在动作设计方面要多采用流线型的设计, 保持一个开放性的运动节奏;在音乐的选择上, 要确保音乐的风格和韵律能够吸引大学生参与进来, 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期待感。

4 采茶健身操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策略建议

采茶健身操极其富于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内涵是“包容性发展”, 这种生活哲学深刻地融入到生活世界中去, 成为一个开放性的体系。

4.1 互动式教学策略

本质上来看, 体育教学本身并不是一个“灌输教育”的范畴, 更多的是带有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竞争对手互动、学生本身与学生本身互动的内涵。采茶健身操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尝试“互动式教学”, 例如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分组, 让不同小组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健身操和配套音乐开展切磋、观摩、竞赛等, 在这种互动中实现学生对采茶健身操本身的正确认知和乐趣追求。学生通过小组式的互动学习可以取长补短, 从而更好地规范自身的体育动作。

4.2 生活化教学策略

本质上来讲, 无论任何教育领域都可以采取“生活化教学”的步骤, 也就是一种扎根于生活实践、扎根于生活世界的教学策略。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体育教学往往局限于大学校园当中, 课程化、学分化、应试化、程式化是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对此, 我们建议可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进行纠正, 比如可以将我们的体育教学放置到特定的社区当中, 与社区中的采茶广场舞进行融合;也可以邀请采茶戏方面的权威老师到高校中开设讲座或现场指导, 学生社团也可以开展类似的文化活动节等, 将采茶健身操的教学置身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郭起华, 钟俊昆.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 (5) :3-6.

[2]邢峰.在高校中开展采茶健身操的可行性研究[J].福建茶叶, 2016 (5) :283-284.

[3]曾竹娥.浅议音乐教学的生活化取向---以赣南采茶戏教学为例[J].群文天地, 2012 (11) :202-203.

[4]杨耀华.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拓展训练的理性思考[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 :119.

3.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三

【摘要】通过选取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通过对APP的技术特点的分析,研究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方式及对学生管理工作改革的影响,推进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中的广范应用。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学生对校园APP的认知度较低,学校应加大校园APP的宣传力度,建立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校园APP移动客户端,提高学生对学校校园服务的满意度;并且校园APP的应用在学习探讨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生活事务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信息化。

【关键词】校园APP ; 学生管理工作 ; 信息化 ; APP应用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项目(学生工作专项)“APP应用对学生管理变革的影响研究”(1254235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001-04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教育规划纲要把教育信息化专设一章,列为十个重大发展项目之一。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要求应坚持以应用为导向。教育信息化将对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产生重要影响已经成为共识。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通过教育管理信息化支撑教育管理改革与创新,提高教育管理效率,优化教育管理与服务流程。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已经不能适应高校教育的发展。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带来新的切入点与发展思路,实现了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接收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实施学生管理的范围。

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现在多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统称“移动应用”或“手机客户端”。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逐渐习惯了使用APP的上网方式。目前,手机APP已逐渐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校园APP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学校学生管理,促进学生、辅导员、教师、学校学生管理相关部门四者关系的和谐发展,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提高师生使用校园资源的效率,使得高校学生管理更加人文化、合理化。因此,研究校园APP应用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生事务管理”一词源自欧美。蔡国春[1]通过综合中美两国的不同情况,结合我国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把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界定为:高等学校通过非学术性事务和课外活动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从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丰富学生校园生活,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

罗立顺[2]等人对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澳大利亚6个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国外学生管理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1)以人性化的理念管理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2)学校学生事务管理机构采取多头并进、条状运行的方式;(3)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和学校合作管理学生事务;(4)重视学生事务管理的法制建设;(5)推动学生管理手段的信息化;(6)对学生管理队伍进行专业化的训练,确保学生得到专业化、高效化的服务。综上所述,国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以立法和组织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管理。

近年来,随着网络建设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和教育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及教学管理,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校园APP是实施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是促进高校信息化的必要条件。

孙静宇[3]等人对校园APP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目前校园APP功能设定分为校园资讯、信息查询、生活服务和本地交友。从现有的发展趋势看校园APP未来一段时间将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已经推出一些校园APP应用,学生们利用这些应用不但可以查成绩,管理大学账户及查询校园公交路线,而且很多这类应用还会有紧急警报功能,保证学生在学校里安全。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都推出自己校园的APP,不过各个学校的侧重不同。清华大学推出的这款名为“At Tsinghua”的手机应用,共设9个功能模块,侧重于自习室的查找。

李燕萍[4]对福建省大学生移动互联网的市场渗透率调查,显示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或者微信等APP应用率从2010年的84.3%迅速增加到2013年的98.7%。

邱林润[5]等人发现了一体化的APP针对信息单一孤立服务的现状,认为整合异构系统资源,数据共享平台,能够为校园师生提供全方位、高效和人性化的信息服務。

因此,研究校园APP应用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

本研究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2011级-2014级学生共400名作为调查对象,选取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课程教师及年级老师10人作为访谈对象。

2.2方法

2.2.1文献检索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利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了解并分析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的作用,总结并借鉴相关的理论及实践经验。

2.2.2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2011级-2014级学生共400名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3个部分,共包括25个问题。问卷调查分两轮进行,包括预调查和正式调查。通过定量的方式收集数据。

2.2.3访谈法: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收集原始指标,编制调查问卷,约见了6位课程教师及4位年级老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定性的方式收集数据,编制校园APP在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研究的调查问卷。endprint

2.2.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运用SPSS17.0和Excel软件包对相关定量资料进行统计描述指标的计算、卡方检验。

2.3质量控制

问卷设计过程中,注意问卷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按照问卷的结构正确设计问卷;按统一标准对问卷进行整理、编号和清除不合格的问卷,并做好记录。

3.结果

3.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回收率95%,有效问卷3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2%。在调查的350位学生中,男性158人,女性192人,分别占45.14%和54.86%。被调查者中大一学生所占比重最大,为30.86%,临床专业学生192人,占54.86%。研究对象基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常用手机APP一般情况

3.2.1常用手机APP类型的频率

被調查的350名学生中,团购类、购物类、通讯类APP的个案百分比分别占58.6%、66.3%、88.9%。其他类型详见表2。

表2 常用手机APP类型的频率

3.2.2登陆手机APP资料统计

被调查学生中,37%学生每天登陆2次或2次以上手机APP,25%学生登陆手机APP不常规,偶尔登陆。每天登陆一次的占18%,每周登陆一次的占1%。详细情况见图1。

图1 登陆手机APP资料统计

3.2.3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段的统计

图2 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段的统计

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大部分集中在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分别占29%和39%。其他详见图2。

3.2.4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统计

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集中在1个小时或1个小时以下,占53%,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1-3小时占34%。详见图3。

图3 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统计

3.2.5愿意在手机APP上公开信息统计

被调查的350名学生中,不愿意在手机APP公开自己信息占216人,愿意公开的占101人,其中愿意公开,但必须设置隐藏占88人。详见图4。

图4 愿意在手机APP上公开信息统计

3.3手机APP使用对大学生的利弊

被调查的350名学生中,252名学生认为手机APP的使用对大学生的利弊主要是因人而异。详见图5。

图5 手机APP使用对大学生的利弊

3.4大学生对校园服务的满意度

被调查的350名学生中,对校园提供服务的整体满意度分别为:非常满意(4.0%)、满意(19.2%)、一般(55.7%)、不满意(13.4%)、很不满意(7.7%)。详见表3。

表3 校园网提供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3.5大学生对校园APP的知晓度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校园APP的知晓度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9.463,P=0.000),37.4%的男性知晓校园APP,35.7%的女性知晓校园APP。详见表4。

表4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校园APP的认知情况

3.6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建立校园APP必要性的认知情况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校园建立APP的必要性认知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758,P=0.008),40.6%的男性认为有必要建立校园APP,42.0%的女性认为有必要建立校园APP。详见表5。

表5 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建立校园APP的必要性认知情况

3.7校园APP在学生管理工作信息化中的作用

调查学生中认为校园APP在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作用是学习探讨交流占52%, 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占10%,心理辅导占10%,就业指导占15%, 招聘占6%,生活事务管理占7%。详见图6。

图6 校园APP在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3.8校园APP发展的意义

被调查的学生中认为校园APP发展的意义是推动大学生创业占25%,为大学生生活提供便利占46%,推动APP的开发占20%,其他占9%。详见图7。

图7 校园APP发展的意义

4.讨论

4.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的350位学生中,男性158人,女性192人。大一学生所占比重最大,为30.86%,大五所占比重最小,为2.57%,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有毕业生面临就业、完成毕业论文等参与度不高。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校园APP发展的现实意义是为大学生各方面提供便利,为学生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校园APP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提供服务。

4.2手机APP的使用情况

被调查的350名学生中,购物类、通讯类APP的个案百分比分别占66.3%、88.9%。37%的学生每天登陆2次或2次以上手机APP,平均使用手机APP时间集中在1个小时或1个小时以下,占53%,平均使用手机的时间段大部分集中在中午休息时间和晚上,分别占29%和39%,其中,252名学生认为手机APP的使用对大学生的利弊主要是因人而异。

在手机APP使用上,应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影响学习,还要注意防止手机依赖综合症的形成,胡欣欣[16]等人的研究证明每天花费过多时间玩手机可能形成手机依赖。应加大学习类APP的开发与宣传,提高学习类APP的使用率,促进学习方法、学习经验等方面的交流。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学习和交流的可靠性较低。调查中不愿意在手机APP公开自己信息占216人,愿意公开的占101人,其中愿意公开,但必须设置隐私的占88人。因此,校园APP实名制有利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教师之间的全方位交流,加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促进学生们的学习讨论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对学生的管理等。endprint

4.3校園APP的应用研究

调查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校园APP的知晓度有差异,37.4%的男性知晓校园APP,男性的知晓度高于女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校园建立APP的必要性认知有差异,40.6%的男性和42.0%的女性认为有必要建立校园APP。这显示学生对校园APP的认知较低,应加大校园APP的宣传力度,促使学生了解校园APP的好处,进而促进校园APP的建立。

被调查的350名学生中,对校园提供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比重最大的为一般。校园APP建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校园服务的满意度。如校园APP可以提供图书查阅、自习室查询、学术活动查询等功能,学生通过查询校园APP发现空闲自习室,能够节约时间,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师生还可以通过校园APP对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源进行查阅,使图书馆成为师生真正获取前沿知识的渠道。

调查学生中认为校园APP在学生管理信息化的作用是学习探讨交流占52%, 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占10%,心理辅导占10%,就业指导占15%, 招聘占6%,生活事务管理占7%。校园APP为教师提供了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只需关注公共主页即可,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今大学中都设有心理辅导,但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个部门基本上形同虚设。而校园APP在心理辅导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如师生可以通过更丰富的内容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还可以看一些励志电影等,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通过校园APP使得心理教育的范围更广,使更多的师生受益;校园APP还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传统就业辅导缺乏个性辅导,通过校园APP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的发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的质量,进而提高学校就业率。

4.4建议及对策

校园APP是高校学生信息管理工作的一种手段,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陷。校园APP可能使学生的个人信息泄露,导致一些不法分子进行诈骗等违法活动;校园APP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应防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因此,校园APP运营管理团队应加大对校园APP应用的监管,确保校园APP为学校师生提供绿色健康的交流环境;另外学校还需注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向上,进而建立和完善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校园APP移动终端。

5.结论

本研究结论如下:(1)学生对校园APP的认知较低,应加大校园APP的宣传力度;(2)建立和完善具有本学校特色的校园APP移动终端;(3)现学生对校园提供服务的整体满意度比重最大的为一般,校园APP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校园服务的满意度。(4)校园APP在学习探讨交流、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生活事务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高校学生管理的信息化。

参考文献

[1]蔡国春.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界定——中美两国高校学生工作术语之比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0(2):56-59.

[2]罗立顺,李同果.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92-94.

[3]孙静宇,李澈,张震,等.高校校园APP发展现状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2014,(6):84-85.

[4]李艳萍.浅析基于手机终端的校园APP应用的发展趋势[J].武夷学院学报,2014,33(5):64-66.

[5]邱林润,李蓉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一体化校园APP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4,(17):177.

[6]陈超.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0,4-28.

[7]黄丽.多校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5-30.

[8]罗立顺,李同果.发达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经验及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8):92-94.

[9]张洪.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3):201-202.

[10]范伟弘.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14-24.

[11]黄国英.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3):145-147.

[12]方明.我国高校院系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研究[D].南昌大学,2012,5-20.

[13]张良宾.智能手机对高职高专教学管理的影响与对策初探[J].科技视界,2013,(15):112-118.

[14]黎雷.幼儿教育出版的移动APP应用浅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4,(2):61-62.

[15]周作杰.掘金儿童APP市场[J].市场研究,2013,(3):6-7.

[16]胡欣欣,余丽玲,林竹,等.大学生手机依赖分析与对策[J].医药卫生与生命科学,2014,(3):87-89.

4.版式在app界面中的设计应用 篇四

版面的构成是信息传播的桥梁,发挥版面元素中各自的特点和功能,会使整个版面完成从视觉到内容的完善性和美观性,从而更快、更准确的传递信息,所以版式设计一直以来广泛应用在广告、招贴、杂志等平面设计中。虽然在移动应用中是以用户的操作和使用体验为主,但随着扁平化潮流袭来,我们不再通过细腻的质感和光影提升界面的品质,拉开界面的层次,那我们靠什么来吸引我们的用户,为用户创造良好的阅读和使用体验呢?

版式设计在移动界面中的应用

版式设计的常见布局有十三种:骨骼型,满版型、上下分割型、左右分割型、中轴型、曲线型、倾斜型、对称型、重心型、三角型、并置型、自由型、四角型等。这些布局在平面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而移动界面的设计与平面设计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功能性、可操作性和可交互性,版式的选择也是基于产品的功能特性、目标用户、使用场景等因素。

移动界面按照其产品功能可以分为两大类:信息展示型界面和功能操作型界面。

1. 信息展示型界面

我们常见的以阅读和传递信息为主的界面有:新闻、天气、阅读、购物、音乐、食谱、健康等app的某些界面,另外还有新手引导页也是比较常见的以传递信息为主的页面。而这些app又基于其不同的功能特点,界面的板式也有各自的特点。

以浏览引导为主

以浏览引导为主的界面在布局上会有一个明确的主线,而在常见的版式布局中上下分割型、左右分割型、中轴型、曲线型等布局在图文的排版上对于用户会有一个潜在的引导提示,因此应用比较广泛。

下面的两个图片,虽然是不同的场景和功能,但都采用中轴型布局,即图片和文字按垂直方向排列,引导用户从上往下浏览,结构层次非常清晰。

以品牌传递为主

对于以品牌传递为主的界面,更适合采用满版型、重心型、自由型等布局样式,

满版型是用图片充满整个版面,视觉效果直观而强烈。下面两个界面即是采用了满版型的布局,利用全屏的图片和简洁的文案传递出产品的气质和理念,同时给人大方、舒展的感觉。

以提高浏览效率为主

对于注重提高浏览效率为主的界面,通常界面中包含了较大的信息量,如何把信息快速、准确的传递给用户,避免用的烦躁和困扰?

这类应用中比较典型的是新闻、资讯以及图库等app的界面,我们在设计时可以借鉴骨骼型的板式,骨骼型是一种规范、理性的分割方法,在杂志排版中我们常见的骨骼有:竖向通栏、双栏、三栏、四栏等。通过图文的混合编排呈现理性而严谨的感觉,在信息的传递更为快速、清晰。

下面的左图是一个新闻app,采用竖向分栏的布局,模块化的结构使得信息的展现整洁和严谨。右图是一个图片展示app,则采用了三栏的布局,把图片以这种瀑布流的形式展现给用户,方便用户快速浏览。但是由于平级的信息,很难区分主次,而人的视线很难在同一时间聚焦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事物上,所以通过图片错路排列,使得画面更为活泼。

以信息展示为主

以信息展示为主的界面,比较常见的有记录型、天气类等app,这类app界面更强调信息的直观性。在这类app中应用的较多的布局有满版型、上下分割、左右分割、中轴型、对称型、自由型等。

下面的两个图例虽然都以信息的展示为主,但因界面的信息量、app的功能特性因素的影响,左图的运动记录界面信息量比较上,采用了中轴型布局,而右图的天气app信息量比较大,采用了满版型布局。合理的布局选择对于信息的展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功能操作型界面

以功能操作为主的界面主要是引导用户操作,所以常见的布局主要有上下分割型、左右分割型、中轴型等。

下面的左图是一个注册页面,btn采用了中轴型的构图,清晰地展现了操作项和注册流程。右图采用了上下分割的版面构成,上面为图片展示,下面部分为选项和操作,结构非常清晰。

结语

在扁平化的潮流下,很多产品也借鉴了杂志排版的一些方式,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阅读和使用体验。我在上面的示例中也只是列举了一些个人认为比较典型和有意思的布局,而针对不同功能的app,选择适合的版式构图类型,大胆的结合板式设计的一些经典的形式,也许能为我们的设计拓展新的思路。

5.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五

摘要: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月15日国务院再次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的通知》,主要目的是要求全民参与健身,提高国民健康素质。高校可以发挥师资、科研、硬件设施等体育资源优势,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同时,全民健身计划也赋予了高校体育新的任务,需继续加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高校体育;推动;全民健身;实施

国务院于1995年6月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新时期为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202月15日国务院再次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通知》。党的十六大也把提高国民健康素质和建立比较完善的全民健身体系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思想。把体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群众体育工作以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把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列入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提高整个民族身体素质的高度重视和热切期望。

全民健身是一项要求大众积极参与、以增进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它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全民健身计划、全民健身工程、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成年人体质测试标准等相关制度。我国全民健身计划到提出的目标是: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不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

国家教育部规定,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均应开设体育课,体育教育是培养合格人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有着丰富的体育资源,而且这些资源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来看均优于中小学,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教学、科研、师资、场地设施等方面。同时,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多数学生将要走出校门、走上社会,大学期间所接受的体育教育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也分明确提出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其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可见,高校体育资源的优势会对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发挥高校体育资源优势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

1、发挥高校体育资源师资优势,弥补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

全民健身需要大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大众进行健身指导,社会体育指导员相关制度也有专门规定。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数据,全国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约有18万左右,如果按照每1000名健身人群配备1位社会体育指导员来算,我国仅城市人口就需要24万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而我国农村人口占多数,如果计算在内差距更大。与大众体育开展较好的日本等国相比也有较大差距,在日本每名普通人群中就配置1位社会体育指导

者,以此来计算,中国在社区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应达到60万左右,而《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提出了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人数达到100万人以上的更高目标。此外,《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调查表明,我国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表现在数量少,而且在指导服务水平与质量上与国外很多国家也存在着一定差距,这种情况表现为:中国较高级别的国家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量仅占所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20。3%,二级、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占到总量的79。7%。从教育水平看,具备体育专业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各级各类社会体育指导员仅为总量的30。1%。并且我国真正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者绝大多数为兼职,很多人没有经过专门系统专门的培训,一线指导人员没有取得等级认证者不少,缺乏科学与规范的管理、指导项目分类与分工不明晰、管理组织机构与制度尚不健全、指导者老年人居多等。这也表明,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与国外大众体育发展较好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活动需求。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规定,普通高校每周应开设2学时体育课,保证学生每天的课余活动时间,并设体育管理与教学部门,配备一定数量和相当学历的体育教师。据统计,我国高校从事体育教育的`教师约有2万余人,这些教师大多毕业于体育院校(系),受过专业教育,有着较高水平的专业技能与教育指导能力,这些专业人士能够成为大众健身的指导者、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充当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角色,从而补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不足。此外,体育专业院校(系)本身具备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人才的能力,特别是体育专业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通过培训可直接获得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这将为社会培养大量合格社会体育指导人才,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做出贡献。

2、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科研优势,提高全民健身工作的科学性

高校体育的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是科学研究,无论从科研人员的力量,科研设备来看都有很大优势。

全民健身也需要科学指导,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高校的科学研究、信息等资源优势能为全民健身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一定的平台,能在全民健身的科学指导、健身项目的挖掘与创编、健身器械的开发与研究等方面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另外,科研室、实验室有大量的仪器设备,可以参与全民健身的体质测试工作,也可从中得到大量科研素材,在推动高校体育科研工作的同时,提高全民健身工作的科学性。

3、发挥高校体育资源硬件设施优势,弥补全民健身场地不足

必要的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必需,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以来,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专门建设了一批用于群众体育活动和场地、设施、路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活动日益高涨,这些场地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群众体育活动的需求。第九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在代表提案中,很多代表就我国居民参与健身的场地设施提出议案,他们经过调查指出:我国专门用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场地设施缺乏,特别是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虽然国家在体育场地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每年以56。6%的速度在增长,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活动发展需要,目前仍有73。3%的社区健身人群在公路街道旁、自家庭院内、广场周边等场所参与体育锻炼,即便在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城市这一现象也较为严重,厦门仍有60。63%的居民住宅区没有专门用于大众进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

高等院校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必须根据学校规模与学生人数建成一定数量与质量的体育场地与设施,这些场地与设施主要用于高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与运动队的训练,但从其利用率来看还不高,特别是在周末、节假日期间,很多场地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这与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形成对比。因此,将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在其空闲时间向大众开放,能够弥补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不足的现状,也能够提高其利用率,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收取费用,使学校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新时期全民健身计划赋予高校体育新的任务

1、继续加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培养

《全民健身计划刚要》、《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提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的目标”;“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重要评价内容。”高校学生即将走出校门、走上社会,成为社会全民健身中的一员,能否有健壮的体魄、能否继续自觉终生参加体育锻炼,在大学时期接受的体育教育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仅被局限于学校之内,没有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家庭体育密切联系起来,忽视学生走出校门的“体育”,因而,应树立学校体育在重视学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同时,让学生更多掌握科学健身方法、培养健身兴趣、养成自觉参与健身习惯,树立其终身体育的观念。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被体育运动所吸引,享受健身的快乐,表现出积极的意识倾向,从而产生兴趣,自觉不断终身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2、以全民健身为导向,进一步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下,高校体育应完成由以运动教育为主向以健身教育为主的转化,过去那种重运动技术的教学已不能适应全民健身的要求,难以达到健身的效果。《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出:“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深化体育教学改革首先是确立高校体育培养目标,实现社会目标导向,进行体育职业技能培养,重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之后学校体育效果的体现。其次,在体育教育中应让学生更多地体味成功与快乐,并使体育教育的内容更加生活化,降低体育教育内容中竞技化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大学接受的体育教育内容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指导其健身。第三,转变以往重点体现教师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更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自我感受出发,提高学生积极参与性,发挥学生创造想象力,考核评价中淡化选拔、鉴别、标准,客观评价学生提高进步效果,建立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的通知[J].司法业务文选,2011,(20):2-9.

[2]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编写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牛伟,郝薇薇.论全民健身计划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安徽体育科技,,27(12):84-85.

[4]鞠鑫涛.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J].辽宁体育科技,2006,28(3):13-14.

[5]陈学玲,祝瑞雪,杨文祥.全民健身在高校体育中的定位及对策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5(4):120-122.

[6]李鸿.论全民健身与普通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37(2):109-111.

[7]孙晓琴,陈健.如何开发和利用高校体育资源为全民健身服务[J].集团经济研究,2006,216(12):170.

[8]张发强.中国社会体育现状调查结果报告[J].体育科学,,(1):4-27.

6.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六

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听讲,处于被动的状态。智能手机APP的产生和发展,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改变了教学课堂的主要模式,教师通过智能化的平台对书本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智能手机APP的教学形式与学生身心发展相符合,与以往的课堂教学氛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乐趣,从而能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智能手机APP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下在家长的引导下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同时针对书本中的其他内容能够进行课下的补充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知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2.2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学习

教育教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智能手机APP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自由安排学习的时间,不再受到课堂教学的束缚,利用空闲的时间能够通过智能手机APP针对自身的学习落后部分进行巩固学习,一方面能够带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另一方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自主学习,实现全面发展。

7.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七

中华武术,渊源流长,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人民的健康状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化生活造成的各种疾病相继出现,如“职业病”、“文明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身体活动减少而导致人体机能衰退,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为了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政府决定实施全民健身,并在国民中逐步落实和推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着重研究武术运动的价值,进而促进全面健身运动。

全面健身计划是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跨世纪的系统工程,是群众体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它对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有积极的推广作用。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自古以来就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在全民建身中占有重要地位。

全民健身强调“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是人一生中接受身体教育的重要时期,学生的体育态度将对终身产生很大影响。调查显示,目前在众多高校中武术已得到广泛的普及,本文通过对武术在高校中的开展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剖析高校发展武术活动对全民健身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各大学武术教师、武术选修班学生以及高校武术运动发展的现状。

2.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询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当前国内外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研究情况。

(2)调查访问法:与高校武术教师、武术选修班学生进行交流。

(3)归纳分析法:将所获资料、见解等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

3 武术在高校发展的现状

3.1 高校武术课的普及情况

调查表明,由于高校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校开展武术运动的情况有所不同。有些学校根据高校武术教学大纲制定教学计划。在大一、大二时安排武术教学课,一般大一为必修课,大二为选项课。武术教学内容以太极拳、太极剑、初级套路等简便易学的套路和具有攻防技击意识的散打为主,学生们学习兴趣较高。武术、散打正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接受,尤其是散打项目,据调查表明,无论是作为练习拳种,还是作为技击运动,散打都排在首位。在新疆各地,散打项目更受到许多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喜欢,因其所属的人种、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因素都适合散打项目的开展,所以很多人将其作为自己的健身活动。武术课的普及使武术得以在高校蓬勃发展。

3.2 大学生武术社团对高校武术的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高校,武术爱好者一方面通过武术课学习基本的武术套路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加入武术社团不断提高自身的武术技能增进武术知识。随着武术在高校开展,武术社团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将会更大。

3.2.1 社会效应

目前高校武术社团的存在大大地推动了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扩大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同时,武术社团中也涌现出了一些武术专门人才,为高校武术业余训练提供了人才基础,为武术协会、武术俱乐部、武术专业课的开设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3.2.2 运动效应

高校武术社团把所有爱好和喜欢中华武术的学生自发地组织在一起,他们不受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约束,用多种多样的形式,丰富多彩的内容进行训练、比赛,增强了学生身体,提高了学生的武术技术水平,培养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武术社团也促进了大学生的运动价值取向由单一的强身健体向娱乐、交往、竞技等综合方位转化,也促进了学生的运动方式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3.3 武术比赛对开展高校武术运动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本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各高校之间互相交流的宗旨,大学生由于文化素养较高,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较深厚的兴趣,所以在选择项目上一般选择传统类项目。随着全国健身运动的推动及武术在高校的普及,高校武术比赛正走向正规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同时高校武术比赛也相应的促进了高校武术的发展。在新疆地区,在2006年全疆大学生、中学生武术比赛当中,参赛大学生只有80余名,参加传统项目的只有20余人,在2007年大学生参赛人数为100余人,传统项目也增加到30余人,到2008年大学生参赛人数到120余人,且传统项目人数达50余人。由此可以看出,武术比赛促进了高校武术运动的开展。

3.4 高校武术在全民健身计划下发展的优势

高校体育是全民健身计划中的一个子系统,高校体育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全民健身的总体要求,给高校体育的发展确立了目标。武术在这个前提下有其独特的优势。

3.4.1 武术教师的师资水平

以新疆乌鲁木齐高校为例,目前高校武术教师以中年教师为主体,老、中、青教师比例为1:3:1,是较为合理的年龄结构群体,在教学工作中,拥有新的教学理念的中、青年教师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年教师进行有机的互补,有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和较高的创造力,形成了延续成长的梯队综合体。但乌鲁木齐市高校武术教师的学历结构还是以本科生为教师的主要力量,长此以往,必定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下,有更多的武术教师将进行进修或培训,达到社会的需求,满足教学的需要。(见表1)

3.4.2 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

众所周知,柔道和跆拳道分别是日本和韩国的国技,其渊源远不及我们的中华武术,但他们却已经成为世界性体育项目;大学设有专门的武道场,大学生以掌握这些国技为荣。综观其发展,两国都非常重视国技在国内的传播普及,并选择大学作为传播阵地。之所以会选择大学作为传播阵地是因为大学生是代表社会新生力量的知识群体,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在大学能够流行的事物很容易得到承认和效仿。因而高校武术的发展在推动全民健身的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3.4.3 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全民健身计划的总体要求下,高校武术教师可以在教学工作中,采取生动、活泼多变的教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利用高校电话优势条件,运用现代声像教学手段,强化教学,扩展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效率。

此外,一些高校武术协会建有自己的网站,以利于协会成员之间的交流,同时还可以让其他学生或群众通过浏览网站了解一些关于武术的基本常识和健身小秘方等。由于武术在高校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并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因而很多学生都将武术作为自己重要的长期的健身活动。

4 武术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在当今的全民健身运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4.1 哲理性

武术是最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它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因此哲理性很强。“天人合一”的观念是道家哲学本体论的一种表现。认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宇宙,任何自然是相通的,人应顺乎自然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这具有唯物主义色彩。“天人合一”的思想给中国传统哲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合一。如:形神合一、内外合一等,也为中国武术打下了思想基础。我们知道武术练功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训练,讲究“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动静合一”、“刚柔合一”、“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4.2 增强体质

中国人民千百年的习武实践和近年来进行的科学研究都说明武术注重内外兼修,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经常练习都能受到壮内强外的效果。青少年时期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就人体生长发育的全过程而言,大学生的心理、生理仍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这一时期他们不仅要进行科学文化的学习,还要准备走向社会。其身体素质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还将要想到将来的工作、生活。大学生必须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才能使技能、智慧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武术锻炼,不仅可以增进人体健康,还能全面发展人的身体素质,对人的力量、速度、灵敏、柔韧等各种素质的发展都有良好的影响。武术也讲究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对调节内环境的平稳,调养气息,改善人体机能,健体强身十分有益,起到了延年益寿的作用。

4.3 修身养德

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习武以德为先,武术练习历来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当武崇德的精神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道,讲理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同时,武术的练习特别是追求技艺较高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4 防身自卫

防身自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应当强调,在运用防身自卫技能和技巧时,只能用来对付各种违法犯罪分子。我国刑法第二十条中规定:“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具体行为,对不法侵害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所以,一个人在受到突然袭击和侵害时,如果掌握了一定的防身自卫的技能和技巧,就会临危不惧,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或使自身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武术运动中既有很好的健身项目,又有非常实用的自卫防身术。其一拳一脚都有鲜明的攻防含义和很强的实用性,长期进行武术锻炼,既可以掌握攻防格斗的基本方法,又可以培养自信、沉着冷静、临危不惧的优良品质。在危难之时可以防身自卫,克敌制胜。特别是军队和警察中开展武术活动,可以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提高战斗力,在执行任务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4.5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群众性的武术活动讲究,“以武会友”,即通过习武的共同爱好,可以切磋技艺、扩大交往、交流思想、增进友谊。随着武术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使他们通过练习武术了解认识中国文化。通过武术的竞技比赛、演武大会,还可促进经贸往来,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蔡仲林.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郭玉成.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

[3]肖亚康.高校武术发展战略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10).

[4]姜周存.武术对开展全民健身的意义和影响[J].体育学刊,1996(3).

[5]李德祥.高校武术课教学优化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12).

[6]冯智勇.全民健身运动中的项目选择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5(4).

8.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八

摘 要 通过观察、文献资料调研和分析归纳等方法,对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背景中的作用分析,在论述高校体育资源的内容、特点等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关键词 高校体育资源 全民健身 特殊作用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及相应一系列措施的实施都是努力使更多的人们成为体育人口的一员,为增进全民健康服务。要发展体育人口,首先要增加对现有主要体育人口,也就是学校学生的资源需要。由于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在由不发达的社会向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高校体育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终身体育的过程中,愈来愈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并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高校体育与竞技体育嫁接脱节的现实实践,说明竞技体育不是高校体育的主体;高校体育资源包括:场馆设施、体育师资、大学生以及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等,各种健身运动在高校中具有的易实施、易操作等特点。在全民健身进程中,以其特殊的资源优势扮演社会体育的主要角色。

一、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可行性探析

(一)高校体育目标多向性的特征

高校体育目标多向性的特征主要是指高校体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发挥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并沟通其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关系,使得高校体育目标符合我国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最终达到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高校体育应该为全社会的教育服务;高校体育应该成为“终身体育”与“终身教育”发展的组成部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发,促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高校体育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高校体育应该成为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的动力;随着社会科学领域中各门学科对体育的渗透作用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体育的目标将会越来越显示多向性的特征。

(二)高校体育的开放性特征

高校体育开放性主要是指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必须坚持开放的原则,吸取国内外高校体育的先进经验。发展我国高校体育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并不是拒绝学习和接受外国的高校体育经验,但不能照抄照搬外国模式。我国高校体育在对外开放中应坚持发展社会主义高校体育的原则,吸取精华,去除糟粕。我国高校体育对外开放的主要途径有:第一,坚持高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对外开放必须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服务。第二,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同国外高校体育交流,吸收其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高校体育实际加以运用。第三,在对外交流中不断提高我国高校体育的国际地位,应将我国的高校体育中优秀传统的体育方法向世界传播。总之,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研究高校体育发展过程中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只有正确认识高校体育的社会学特征,才能实现高校体育的繁荣[1]。

(三)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可能性

高校体育教育从属于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具有公益性的特点[2]。一方面,高校体育为社会体育提供了天然的资源,是我国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在制度安排上规制各高校行为,使其能本着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规划体育资源;另一方面,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还必须广泛地与社会教育相联系,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切实改变高校体育存在的封闭式现状。如何增强高校学生体质,在科学锻炼身体方法的应用、运动处方的设计与应用、大学生体质评价的模型等方面。可以集中反映高校体育的科学化优势。

二、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契合点与方式探析

(一)高校体育教师的社会体育指导培训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群众体育工作的骨干队伍,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其在指导群众开展社区体育,实现体育的社会化、科学化、普及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需要指导者,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和质量是保证社会体育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高校体育教师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也是全民健身中的重要环节。高校体育教师学历层次高,教学规范,实践和科研能力都是他们的优势。虽然体育教师都拥有国家级、国家一级、国家二级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资历,但在全民健身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对位作用,以至于这些裁判证有一少部分投向竞技体育比赛,比如外调裁判工作;而大部分证书则一辈子束之高阁,成为过往云烟。由于没有政策挂钩,造成高校体育教师很少参加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现状。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参与一些有一定技术难度、需要专业人员组织指导的,健康、时尚、快乐的体育活动,诸如羽毛球、网球、乒乓球、健身健美操、国标舞、篮球、排球、足球等。

(二)高校体育与承接社会比赛表演的结合

积极参加或承办地方上的各级体育群众组织和各类体育活动。高校是社会体育的天然载体,是全民健身的理想场所。有能力的高校可以利用假期双休日承接地方各类比赛、协助地方体育部门组织体育活动等。通过体育比赛活动连接各种形式全民健身活动。长期以来,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体育比赛主要集中在工厂、企业、机关之间。高等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则是在班级和院系之间,比赛形式以球类赛为主,内容单一,能够促使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体育比赛很少。高校体育应采取各种形式主动与全民健身靠拢。相关组织应不定期或定期举行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联谊赛和交流赛,发动全民参与意识,学校并不一定要全校参加,一个班级,一个院系,一个俱乐部即可。

(三)高校体育设施场馆应向社会开放

高校体育场馆隶属于学校,且中国的《体育法》中也强调“学校必须按标准配备学生活动与锻炼的场地与器材并不得挪为它用”。在上世纪末《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提出以后,将体育资源的利用与实施的对策与措施定为:“各种国有体育场地设施都要向群众开放,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纲要》的顺利进行提供支持,从而达到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目的。中国的高校在体育人才方面拥有一支数量大、水平高的教师和科研队伍,可以为体育锻炼和训练作专业的指导;在信息上,高校体育系部是国内外体育信息获取、利用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在设施上,我国拥有相对先进的体育场馆和器材,具有明显的场地设施和环境优势。对于学校体育场馆和体育资源的对外开放,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先例。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体育场馆也由原来的单一、封闭式管理模式逐步向社会有偿开放。然而学校体育场馆的开放程度以及利用率还不是很乐观,根据《全国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我国的体育场地多达85万多个,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3.2亿平方米。而规格齐全、设备完善的学校体育场馆占我国体育场馆总数的65.6%,而学校据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统计的数据: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所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现有高校体育场馆大多能够满足群众锻炼的场地需求。高校的所在地很容易形成“高校周边经济圈”,能够满足体育活动所需的消费,为体育锻炼提供服务[3]。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优势,利用业余时间、寒暑假期、节假日、周末等时间,向社会开放,利用各种形式,支持社会各界开展体育活动。但现实问题是高校体育场馆利用率较低,场馆资源没有很好的利用,没有形成与全民健身良好的互动机制。高校的体育场馆如果采用积极的方式向社会大众开放,则可以很大程度缓解广大群众希望参加健身运动,却由于体育设施不足带来的困难,也可以增加群众的健身方式和健身项目的选择机会。应该开发高校体育场馆的多种用途,做到“一馆多用”。

(四)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双重优势

高校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文化展示的重要平台。高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状况自由选择参加不同的课外单项体育俱乐部,场地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区,由体育教师和校外体育指导员共同指导俱乐部学习、锻炼。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时间与体育课不相矛盾,提高了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增加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间[4]。另一方面,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提高,群众体育的需求在规模和质量上有所增长和提高,这就为高校体育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规模提供了需求动力。

(五)高校体育应从服务自身做起

高校体育应服务广大教职工,形成学校社区体育。高校体育应服务广大教职工,改变过去那种认为教师体育活动只是工会组织的事情,将教师体育活动真正纳入到高校体育工作中来。高校教职工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主体,有资料表明:中国知识分子的体质健康状况,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几年中没有得到改善。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中青年教师患有高度近视、高血压、肥胖症等慢性疾病,这些现象在高校教职工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在诸多因素中,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是我国高校体育忽视了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学区体育是以学校体育为中心的新型社区体育模式,能够充分地解决当前我国开展社区体育中出现的一些困难和障碍,是适应我国社会转型变化需要的有效途径之一。学区体育是以学校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学区内教职工为主要对象,通过有效利用高校体育资源而开展的社区体育活动。高校体育应将学生和教职工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改变传统体育活动组织形式。高校体育在组织体育比赛活动时应该打破过去开运动会走过场的做法,可以开展以体育活动为重心的“体育月”、“体育节”竞赛活动,将运动会组织成“全民健身型运动会”,举办师生篮球联赛、教职员工趣味运动会等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这样一来,可以让师生的健身意识得到强化,同时也可以加强高校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打破高校师生间等级森严的界线。如此,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才能具有实际意义,才能积极推动高校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4]。

三、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全面接轨的发展趋势

学校体育需要走入社会,打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营造一个体育教育过程连续性的“学校、社区一体化体育”教育新体系[5]。学校实现体育资源社会化,可以推进高校体育场馆产业化和为体育资源互补共享提供新的途径,为高校体育教师和学生体育骨干施展才能创造出新的天地,为高校回报社会、服务群众提供新的平台。通过为社会服务,不断接受各种信息,加强高校自身的发展。通过以上途径,把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社会效益,又提高了经济效益。然而,高校体育为社会服务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考虑到经济效益,注重管理,并且要在广大体育工作者中,提倡奉献精神,全心全意地为社会体育服务,只有这样,高校体育的服务性才能具有真实的价值和实际意义。

四、建议

(一)高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体系中具有特殊的资源优势,因此,应该很好地利用高校体育与高校体育文化的独特性,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贡献力量。高校应合理安排高校本身的教学与训练及群体等各方面需要基础上,利用一定的时间,实行对社会开放,为社会服务。

(二)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的结合,需要有高校体育教师的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教师应以学校教育为主,社会体育活动为辅来搞好高校体育工作。而现有的职称评定制度把教师的精力都放在科研论文专著等这些与基础教学联系不紧密的理论性问题上,以至于教学实践受到一些影响,更无暇顾及社会体育了。

(三)政府职能部门应制定和完善利于高校群众体育健康稳步开展的政策和制度、不断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增加高校体育设施、提供体育活动等措施,应加大对高校体育社会化的支持,在全民健身中逐步形成良好互动的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友军.论我国高校体育的社会学特征[J].林区教学.2006.12:59-60.

[2] 陈冀杭等.高校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方式的探讨[J].浙江体育科学.2006.12:61-63.

[3] 陈凡等.全民健身计划背景下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策略探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208-210.

[4] 蒋宁.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互动发展模式研究[J].职业时空.2008.10.

9.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九

【关键词】智能手机 APP 教育教学领域 应用

形式在我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教育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量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智能手机APP的产生和发展对社会诸多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教学模式上的变革,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教育总体水平,对国民素质的提升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然而该教学形式,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对智能手机APP的研究,从而将其科学地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未来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对智能手机APP的了解,推动我国教学行业的长远发展。

10.健身APP在高校体育教学的应用论文 篇十

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关系已经确定,营养不均衡、缺乏体育活动是危害青少年健康的危险因素。国家号召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力争使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经过这些年来的努力,各级高校有组织的运动干预对改善和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有显着效果,不仅能有效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而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

1x研究样本和基本内容

这项研究的最终样本为西安5所高等学校的1347名学生。其中,52。3%的男生和47。7%的女生。调查问卷主要涉及:每周体育课;参与体力活动项目;在学校体力活动的权益;学校体育环境因素与硬件设备;学校体育锻炼宣传体力活动政策;课余体育锻炼。

2.分析与讨论

2.1分析发现,42%的男生和33%的女生在课间休息期间进行了日常体育活动,证实了潜在的竞技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政策相关的组织行动得到了部分实现。学校的.书面政策报告指出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例得到提高。

2.2阳光体育活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而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只是作为一种催化剂,促使学生参与和关注增加体育活动和自身的参与状态。此外,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可使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书面的政策促进了体育活动的开展,包括无组织的体育活动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都得到了发展。书面政策促使学校不断完善体育活动设施。

2.3非课余时间举办的体育活动与轻体育活动的参与率较高,每周三次或以上。这反映出校内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的趣味性相对较低。

2.4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较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高,一些内容枯燥的体育课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为学生可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减少,获得的关注也并不多。

2.5体育活动得到改善与学校提供设施及政策效应有一定关联。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受体育活动影响较大,即学校创造一个舞台学生以展示自己和平等竞争的机会,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体育活动,可激发学生较高的动机或兴趣。

3.结论和意义

调查显示,41。5%的男生和32。6%的女生在课间和学校放假期间每天参加体育锻炼,表明每天都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例较高。体育活动开展最频繁的时间为午休与课后。我认为,学校应相应提高开展体育课的次数。

阳光体育运动是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托,是加强学校教学工作、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围绕在短期内提高学生身体健康水平这一目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调配学校资源,考虑个人层面的因素,从而对学生的体育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政策使学校更注重政策和发展计划与战略,增多体育活动的机会,延长体育活动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用于锻炼,这并不妨碍其他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对改善大学生的体质有显着效果,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且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董新军。阳光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改善效能分析[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04)。

[2]高林。对“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开展的现状与健康发展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20)。

上一篇:全省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意见的通知下一篇:小班常规习惯培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