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反思(共16篇)
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本节课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学法指导,表现如下:
1、导入新课时通过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掌握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告诉学生学习中应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方可融会贯通。
2、通过读教材图3―3和3―4,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学生掌握了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学生掌握了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积极思考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
4、通过分析案例,得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变化”的结论,使学生掌握归纳总结问题的方法。
5、通过自主学习“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掌握从教材在提取有用知识的方法等等。
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二
1 景观环境色彩分析。
要进行色彩的组合, 首先就要了解景观环境中有哪些色彩, 归纳起来, 大约有如下种类:分析景观环境色彩的组成, 我们不难发现, 它们有如下特点:1、自然色彩种类多而且易变化, 特别是其中植物的色彩, 一年中, 植物的干、叶、花的颜色都在变化, 而且每种植物有其不同的色彩及变化规律;而人工色彩相对稳定, 一般有固定的颜色。2、景观环境的基调色多是生物色彩, 如植物的色彩, 它在景观环境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非生物色彩与人工色彩点缀其间。自然色彩虽然易变, 但也是有规律可循, 同时我们可通过调节人工色彩, 达到与自然色彩的协调。
2 景观环境色彩组合原则。
色彩属于视觉艺术, 景观环境色彩的组合应以满足视觉需求为原则。视觉需求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子;同时它也有相对稳定的一面。视觉需求相对稳定一面是指人们的色彩观念常受到理性文化传统的影响, 即这种观念与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密切相关, 不易变更。色彩心理学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色彩观念的这种相对稳定性是由于多次欣赏了某些色彩, 神经通路在大脑皮层上日益加深, 便形成了牢固的暂时的神经联系而造成的, 这种审美无惊奇感, 但习惯欣赏的东西是从内心欢迎的, 故而产生愉快的感情。
3 景观环境色彩组合方法。
景观环境景观色彩组合大致有两种: (1) 类似色的组合, 色轮上九十度以内的色彩相互组合, 这些色彩在明度、纯度上有所变化。如景观环境中树木和草坪, 不同种树木的不同纯度、明度的绿色组合就属于类似色的组合。这种色彩组合较素静、柔和, 但易造成单调感。 (2) 对比色的组合:色轮上相距一百二十度的色彩组合形成对比色的组合。景观环境中自然色彩与人工色彩可形成对比色的组合。这种色彩组合给人的感觉鲜明、强烈, 往往可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但也要防止过分强烈, 造成跳跃、不统一感。一般认为, 类似色的组合由于其调和性, 形成的视觉效果易于被人接受, 但这种色彩组合只能维持一般的适应感, 久而久之便会产生单调、乏味的感觉, 这是由于色彩组合的生动性、吸引力减少的原因。眼睛有不断要求全光谱的视觉生理需求, 有补色关系的两种色彩, 在眼睛内可以达到安定平衡状态, 这也就是眼睛会产生视觉残像的原因, 所以, 除了类似色的组合, 还应注意对比色的应用。
4 景观环境中不同区域的色彩设计。
景观环境中的功能区划大多是依使用对象或用途的不同来划分的, 由于不同的使用对象有不同的视觉需求, 不同的用途也需要不同的色彩来配合, 因此, 各功能区应运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如按照使用对象不同, 景观环境中大多分为儿童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和老年人活动区。这些不同的年龄组有不同的审美偏爱。儿童一般好奇心强、色感较单纯, 喜爱一些单纯、鲜艳而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 因此儿童活动区宜使用明度高、纯度也高的红、黄、绿、蓝等色彩组合, 此外, 由于儿童好动, 应注意形成暖色调。青少年大多性情强烈, 有着活跃的朝气, 对色彩偏爱明快与活泼的组合, 因此, 青少年活动区可考虑明度高、中等纯度的暖色的运用, 色彩组合应注意对比色与类似色的组合兼而有之, 并能形成视线焦点。老年人喜静, 好回忆往事, 性情沉稳, 视觉需求中以视觉经验为主, 与流行色常保持一定的距离, 所以, 在景观的色彩组合上尤应注意类似色的运用, 以求得和谐的冷色调, 但景观中也应考虑暖色的点缀, 以免色彩组合过于平淡。色彩是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中需要关注的要素之一, 在景观视觉效果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影响人们的心理, 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探究色彩对人影响的同时, 有必要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实践之中, 然而这却是景观环境设计中常常忽视的地方
摘要:本文从自然色和人工色的分析入手, 探讨试图将配色美学应用于景观环境设计, 即如何发挥景观环境中自然色彩与人工色彩的各自特点, 创造景观环境色彩美的问题, 并分析了不同景观环境中适宜的配色设计。
关键词:景观环境,色彩,类似色,对比色,大协调,小对比
参考文献
3.浅谈雕塑与环境设计的整体性 篇三
关键词:雕塑;环境;整体性
城市的发展,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显得更加突出,以景观设计的观点看,从大的城市景观到建筑个体、城市雕塑以至小小的指示牌;从城市雕塑总体到装饰性雕塑、纪念性雕塑以至建筑的雕塑构件、最后还有设计细则和要素,每个层次都存在着宏观和微观的联结与反饋。
宏观中有着多元,微观中也包容着很多细节。要作到尽善尽美,实际上难度相当大,就如同用完美的尺度去衡量我们自己一样。我们今天的认识仅仅是真理的某个层次和局部。但是只要我们从整体景观出发,按照宏观——微观——宏观的探求规律去从事艺术创作,可以设想细胞的活力终会推动肌体的健康复苏。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建筑家赖特就提出了“有机建筑”的理论,它对我们的今天仍有着现实意义。我国的城市雕塑也应该成为有机雕塑,只有融合到城市环境和文化中的城市雕塑才真正获得不朽的生命。亨利·摩尔说过:伟大的雕塑作品是从任何距离都可被人们观赏的,因为在不同的距离会显示出不同的美的形象来。[1] 我们可否换成这样一句话说:一件平凡的作品,当它和环境相得益彰时,才会显示出生命力的内涵的伟大。
成功的雕塑作品,其价值并不一定在于材料的华贵,色彩的夺目,体量的突出,题材的重大,地点的显要,正如泰戈尔所说的:“当我们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之时”。
雕塑工作者应该对环境特征、文化传统、空间心理、城市景观等设计原则进行科学的理论分析和做出自己独到的理解,确定雕塑的材质、色彩、尺度、题材、位置等设计制约条件,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雕塑作品与环境的对比和谐调不是绝对的,它应是多种因素的对比和协调的整体体现。
建筑和景观设计理论是一门科学,它可以使城市雕塑特别是其中的装饰性雕塑更趋于造型和功能的合理化,从而更有效地发挥艺术家的才智。J·W·米克说:“人类的一切思维活动,尤其是科学和艺术、需要线性和综合两种思维方式密切协作,以及左右两个脑半球的自由沟通”,“视觉艺术家们需要……有关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等实际知识,还需要对感觉和领悟力的本质有医学和心理学方面的新的洞察力”。[2] 我们从西方风起云涌的现代艺术流派:活动艺术、光效应艺术、至减艺术、动感艺术、观念艺术、照相写实主义等可以感受到这一点。
让更多抽象雕塑渗入到我们的城市景观中,我并不反对具象的写实主义雕塑作品,但是在我国现代城市景观建设实践中它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而经过抽象变形的作品以及纯抽象雕塑却对时空和理念有着相当的适当弹性,而且对雕塑创作的题材、材料、施展艺术家创造力有着较为广阔的驰骋空间。
雕塑设计手法和题材的深化标志着我们的文化和生活品质的提高。随着今天人们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已经逐渐对简单的图解方式和生硬的说教式雕塑作品感到厌倦,而渴望“克服我们的偏见,扩大我们的思想和心胸”。[3] 我们的许多艺术工作者已经敏锐地感受到这一无法逆转的现实,正在努力冲破因袭的重围,试图提示这个伟大变革的时代,此时,我们首先会面对“大众化”的问题,我们对究竟什么是大众艺术应该有深刻的理解。艺术多样化的本身是不会忘却自己的责任是走在时代的前列,推动群众艺术觉悟的提高,发展整个民族的文化艺术,为我们的后代提供一个激发活力、探索和创新精神的文化温床。如果全部因循守旧,专门迎合“大众品味”或顺应本民族中某些劣根性的东西,那才是历史的痛苦。
其次,我们还会自然提到“现代化”和“民族性”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好像一提到“现代”就肯定“光怪陆离”,一提到“民族”就必须“栩栩如生”,雕塑创作只是在有益题材和表面形式的固定轨道上运行。其实在这个有限的圆周之外还有偌大的空间,现在需要改换观念的助推器。艺术家渴望把更新奇更美好的作品奉献给人民,在实现舒适快意的同时,使他们感到未曾体验过的价值观念。“因为心灵是向前进展的,它从来不全是复演它自己,而是在每一个活动中都企图产生一个新的更美好的整体”。[4] 模仿是学习和借鉴的必要过程,但它仅是一个层次和一个阶段。我们要吸取国外的现代精神和有益观念来重新挖掘,领会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把我们民族的艺术水平推向一个新的空前高度。可以放心,我们终不会脱开民族的向心力的。
注重功能的综合性和材料的多样化。装饰性雕塑功能的综合是多元理念的某种凝聚,对景观环境有时是一种净化和丰富。国外已有大量的实例可供我们借鉴。比如对城市景观中的某些附加物(如排气道口、标志广告牌)进行雕塑式处理,或者把雕塑与喷泉、墙段、计时、照明、区域性大门的功能相结合。这也是把雕塑与城市景观有机结合的有效方式。
雕塑材料应打破品牌单一的局面,大胆引用现代材料:铁板、铝合金、不锈钢、塑料、玻璃等;也可以运行清水砖、石块等传统材料。某些工业废旧物资比如铁渣、橡胶水泥管等有时也会收到意外的效果;另外也不妨试用一些本地的乡土材料比如草、竹、沙、泥土 、树的干、枝、节、根等,雕塑不一定立则几十年,两、三年换换样也使人感到挺新鲜。这些地雕塑作品既省钱省力又可以随机变换。雕塑材料的多样化,也为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提供了天地。
重视提高中小型雕塑的题材和质量。中小型城市雕塑具有丰富多样、分布面广、耗资较小、适应性强等特点,它与群众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应该建立这样的准则;只要艺术家刻意求索,有所独创,富于内涵,哪怕体量再小,甚至没讲题材,用的也是乡土材料,我们都要予以鼓励和宣传。
我们的时代需要多元的发展和渗透。艺术、技术和科学的空前综合,将使我们这代人以超越前人的速度实现艺术和建筑的大联合,我们生活的环境必将变得更加和谐、环保、充满个性与时代感。
参考文献:
[1] S·钱德拉萨克(美).《美与科学对美的探求》.
[2] J·W·米克(加).《即将来临的联合:艺术、科学和技术之间的新关系》.1995:45 .
[3] 罗曼·罗兰(法).引自《约翰·克利斯朵夫》卷四初版序.
[4] 爱默生(美).引自《译文》第44期的《论艺术》.
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四
论当代商业招幌设计中个体与整体环境的关系
当代商业招幌在现代商业急剧膨胀的形式下与其商业本体共同发展,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的成果见证了中国特色商业发展的成功之处,但从公共美学与现代设计文化的层面出发,当代商业招幌设计的`发展至今天,其所应承担的美学功能、传达功能与功能性作用的表述却都未尽人意.
作 者:孙国林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滩涂开发管理办公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刊 名:华章英文刊名:MAGNIFICENT WRITING年,卷(期):2007“”(9)分类号:B832关键词:商业招幌设计 个体与整体环境 关系
5.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五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高三复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234-02
一、课标要求、教材及学情分析、设计思路
1.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教材分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理科学最基本的原理之一,为认识人类活动的合理性以及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打下基础。本节作为高三的复习课,以课标和考纲为标准,整合知识,结合高考真题演练,使学习达到课标和考纲要求。
3.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三年级的学生,对自然地理各章节的整体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认识肤浅,不能真正理解整体性的含义,完整的知识体系尚未建成,知识的运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设计思路:高三复习课往往教师讲解过多,学生单纯记忆,难以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复习课也应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提高学习主动性。通过对身边地理问题的探讨,以及高考真题的演练,体会答题思路和方法,真正在学习中贯穿整体性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举例说明某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中的作用;能绘制地理环境整体性关系图,能说出整体性的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身边案例,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及表现;通过高考试题的演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地理事物间普遍联系的观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通过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全局观。
4.重点难点: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形成及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
引入:一组自然地理要素图片,导出本节复习内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展示课标,引导学生理解课程标准
过程一:提问:自然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整体性含义是什么?用图表表现整体性。(学生绘图,教师巡视指导,请一名同学上台板演)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修改自己的学案)
过程二:探究活动一:
问题:说说石家庄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各要素有什么联系?(自由结组,讨论)(生)地形:太行山的山麓冲积扇。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地区。河流:数量较少、水量少(相对于南方)。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土壤:棕壤为主。师生完善补充同学的回答,老师给出石家庄自然地理要素的图片,增强直观性。针对学生对土壤的认知度较低,教师对土壤的知识进行适度补充:降水少,冬季气温低,植被为落叶林,在这样的气候、地形、植被影响下形成了棕壤,它是从炎热多雨的南方发育的酸性、贫瘠的红壤到东北肥沃黑土的过渡性土壤类型。问题:石家庄会不会是常绿阔叶林,土壤为红壤?师生共同总结:在一定的气候、地形条件下,会形成对应的植被、土壤。这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具有一致性,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这正是整体性的一种表现。
过程三:(师用身边案例过渡并激趣)人们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许多知识的获得从旅行中得来,双休日去不了远的地方,家门口附近的景色也不错。这是去年秋在封龙山的照片,大家看看怎么样?(学生简单评价)
探究活动二:
问题:封龙山植被覆盖率将近达到90%,这是多年植树造林的结果,同学们能不能说说看,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有什么有益影响?(填绘在学案上)
师生共同总结:地理环境某一个要素的变化,使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即:某一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也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过程四:引入热点问题:近期石家庄人最关注什么?(大气质量、雾霾严重)。给出材料。
材料一:据新华社石家庄8月29日(2014年)电继北京、天津之后,石家庄29日公布空气颗粒物来源解析成果。石家庄环境空气pm2.5来源中,一部分是区域污染传输贡献。材料二:根据研究结果,石家庄市政府出台了《石家庄市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2013年-2017年)》等文件,确定了“压煤、抑尘、控车、减排、迁企、增绿”的方向,科学施治。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落实,今年石家庄市环境空气质量将有所改善。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某一要素的变化(材料里面的要素是“大气”),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练习反馈
1.近年来,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制约和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必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五、总结归纳
复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不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体会一种思维方式,运用整体性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处理好人地关系。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有必要正确理解这一基本原理。就目前来说,作为高中学生,那就是在回答地理问题时,全面分析,整体把握,能运用整体性原理正确分析原因,区位评价。
六、拓展应用
例1:(2014全国i高考为例)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
(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起沙的原因。(5分)
【答案】
(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要求学生先在学案上写出答案,对照课件订正答案)问题:如何回答自然地理成因类问题?(结论:从自然环境几大要素入手)布置作业:完成学案,完成习题检测。
七、课后反思
地理课程主要强调对地理实际问题的解决。要求地理课要从身边实际案例出发,从生活实际,思考其中的地理问题,并解决问题。高三复习,往往老师讲解过多,学生主要任务是听讲,从构建知识结构来说,效果很好,知识体系完整;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学生深入思维少,长期就会形成思维惰性,而现在的高考试题灵活性,需要学生现场组织答案,平时锻炼少,考试时就蒙了。探究式复习模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复习速度慢,但是锻炼学生解题能力,能适应高考。所以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复习主动性,效果还不错。
6.生物与环境的教学反思 篇六
如在教学有丝分裂的过程时,笔者运用多媒体教学,将抽象的内容动态化、直观化,并受到了学生的赞扬。但是,当笔者在批改作业时,却发现上课时通过多媒体呈现的一道极其简单的题目,竟然只有几位学生做对了。惊讶之余,笔者开始反思:一堂深受学生欢迎的多媒体课堂,为何教学效果会如此不理想?
一、内容多不等于大容量
笔者执教的是高二生物,它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全部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不仅内容多、课堂容量大,而且课时有限。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这正是教师所需要的。但是,教师不能把内容多与大容量等同起来。首先,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师生之间共同探究,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可以真正参与到教学当中,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容量。如果一堂课中,教师传授的知识点太多,每个知识点便很难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如在教学“有丝分裂”时,笔者预先设计的教学思路是既讲有丝分裂的内容,又涉及一些相关知识。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的内容。所以,笔者得出一点体会:真正的课堂大容量就是让学生在整个课堂上不停地思考、探究、总结,不断地有所收获,并不是内容多就好。教师不如选择某一个重点问题,引导学生挖深、吃透,让学生充分领悟,完全掌握。
二、整合多种课程资源
虽然教学课件具有表现力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但是从网上下载的课件并不完全符合教师的教学思路,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所以教师应适当地自主开发课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在教学细胞分裂、光合作用时,教师用动画、录像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辩证地看待传统和现代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有一个优点,就是呈现板书的速度较快,但是这对学生来说有个缺点,因为幻灯片呈现的时间太短,学生往往来不及记笔记,这容易造成学生只听不记,或只记不听的恶性循环,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放慢速度,多留给学生动脑筋、动笔头的时间,并且开展讨论式教学。笔者发现,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采用“粉笔+黑板”的模式,让板书发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回忆和识记知识重点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答案,充分展现学生独特的见解或者暴露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引导全班学生一起订正,其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弄懂。经过教学检验,这种教学方式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虽然多媒体在创设问题情境方面有其他教学工具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也有它的弱势。如它完全依赖于前期的教学准备,灵活性较差,无法记录师生互动交流建构的知识结构,而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所以,教师应辩证地看待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总的来说,虽然现在新的教学工具层出不穷,但教师还是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正确指引下,努力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并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使其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7.课堂环境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七
笔者在从事环境课程的教学中, 结合教学实际, 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大胆地进行教学实践, 尝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堂环境教学的实践案例
(一) 开展课堂二分钟演讲
必修“《化学》2”“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关于环境和绿色化学问题的问题很多;例如:回收利用废旧合成材料有很多途径, 请查阅资料了解有哪些途径?并试着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成本等方面作出评价。
笔者通常会提前把这类问题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 要求关注身边的环境, 收集一则与这方面有关的信息, 并查阅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上台演讲或评说, 时间两分钟。这项活动不但给学生创造了参与教学、展示自我的舞台, 而且促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提高环境道德修养, 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合理使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二) 组织课堂讨论
课堂教学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须不断更新知识, 使环境教学的内容与环境领域迅速更新的现实相适应。所以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课程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高中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环境知识和社会经验, 视野扩大、思想活跃、善于思考。他们对教材的一些内容持有自己的看法。若教师漠视这些现实, 即便把教材内容讲得很透彻, 学生也会认为这是在说教, 因而产生反感。例如:必修模块“《化学》2”中有这样一个习题“煤、石油和天然气等是应该作为能源使用, 还是应该作为原料加工成医药、化工产品?对这样有争议的问题, 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用有关数据和资料说明你的观点。笔者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在课堂中组织讨论, 让学生各抒己见, 互相交流甚至于争论, 学生提出的想法可圈可点。这个过程不仅能开拓学生的思路, 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是创造性思维迸发的过程, 教师往往受到启发, 获得共识。
(三) 利用班会课举办辩论赛
在教学中, 可以把一些班会课充分利用起来, 开一些环境教育的主题班会。例如:笔者就“我国是否应积极发展替代能源”开了一堂辩论课。辩论课一般是针对正反问题而进行, 正反两方都应有较充足的论点和论据。我模仿电视辩论赛的形式, 邀请了三位化学教师, 选出一位主持人和正反两方各三位同学, 其他同学分成两大组, 作为听众, 或赞成或反对, 随时可以改变立场并说明理由。最后老师评议, 同学们辩论结果如下:目前, 使用下列能源还存在一些问题:
煤和天然气———运输不够安全方便;
风能、水力能、生物质能等———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不便于连续利用;
核能———长久安全使用和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置等;
氢能———开发利用成本大于使用成本等。
比较好的方法是:因地制宜, 调整能源结构;开源节流, 保证可持续发展。
高中生喜欢在挑战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为了在辩论中发挥出水平, 他们会主动找资料、旁征博引、提炼观点, 把大量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课堂环境教学的反思
(一) 在课堂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课堂环境教学过程中, 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根据教材设置好有讨论价值的问题;紧扣教学大纲组织活动。教师不仅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整体把握, 而且要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做到“形散而神不散”。教师要及时捕捉师生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 及时调整、更新、演进, 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 使课堂不断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 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拓展、有所创新。
(二) 在课堂环境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 要关注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 要全体互动。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使学生感到可以无拘无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二, 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 对疑难问题作必要的分析、讲解, 没有现成答案的以后继续探究, 鼓励质疑。第三,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实行开放式与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在传统教学中, 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通常采取考试方式, 但是环境教育的效果不仅仅是通过考试能够测试出来的。因此, 对学生的评价也必须改革, 要实行开放式与测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环境教学的实践形式还有许多, 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等。不论是采用什么方法途径, 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不能仅仅流于形式而不考虑内容。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化学教学看成是“关于环境的教育”, 我们更应注重“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真正提高学生对于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从教育入手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途径。从教学实践出发, 尝试课堂环境教学的几种有效的方法以及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课堂,环境教学,实践,反思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8.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八
一、课堂设计理念的更新
1、教师首先将学习任务、活动要求(比如每节课要总结、整理知识框架,完成单元学习后要做演示文稿和网站,也可以边学边做等)布置下去。
2、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主,以落实学习目标为核心,以小组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以及个性化自主学习为主要方式(要落实这一环节,问题设计是关键)
3、在学生们的探究过程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了,教师给予指导。
4、每节课的学习过程及内容,都以小组为单位,将收获和感受体验记录下来,作为成果制作的依据和资源。
二、我对“教案设计”的理解
构建单元计划,核心是框架问题的设计。但我认为难度最大的并不是设计出适当的框架问题,而是教学过程,即教案的设计。未来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如何恰当地利用计算机技术实施教学活动,力争取得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效果(针对学生而言)”,因而教案设计是关键,是最费功夫和花心血的环节。完整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课程标准、学习目标的制订,重难点分析等。
2、预设学案(可能要设计完课堂流程后,或同步进行)
3、课堂活动设计(主体部分),其宗旨是“能落实学习目标,达到学习效果”:包括
(1)情景导入 (2)案例分析 (3)问题设置 (4)总结梳理
(5)练习巩固(6)课后作业布置(与学案结合)
4、课后反馈评价(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反思、总结、写心得体会、制作学习成果)
三、我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学习不再是简单化的获取知识的过程,而是一项完整的工程。包括:(1)掌握知识的过程;(2)运用技术制作学习成果的过程;(3)整合知识的思维过程;(4)与人合作、交流、探究的过程;(5)反思、总结、归纳、提出疑问的思维过程;(6)培养发散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7)运用地理技能(读图、制作图表、提取有效信息、搜索相关资料)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理解,我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单元的教学设计如下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理解地域分异规律及形成原因;明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地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不同景观图和景观分布图,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能举例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区域综合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通过认识地理环境的复杂多样性、规律性及整体性,树立科学环境观和因地制宜的思想。
2、教学重点: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教学难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教学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案例分析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相互讨论的方法
5、教学过程:安排4课时
第1课时——环境的整体性
第2课时——环境的差异性
第3课时——非地带性现象及整个单元的总结
第4课时——释疑、检测巩固、制作学习成果(演示文稿、学生网站)的技术指导及相关要求(评价量规)。(课后一周内,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
第1课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1环节
活动项目:【新课导入】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及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活动内容和要求: [问题1]:“你生活的家乡,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哪些要素组成的”
[问题2]:各要素是不是彼此孤立的,为什么?他们是怎样联系的?请举例说明。
[任务3]:用“示意图”将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表示出来。
小结:自然地理环境由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等地理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并非简单地汇集在一起,或偶然地在空间上结合起来,而是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第2环节
活动项目:【难点】理解环境整体性的深刻内涵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写出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并加以分析,可得出什么结论?
[活动2]:用百分比图表示出目前干洁大气的成份和比例,分析为什么氧气的比例能维持相对的稳定?
[活动3]:阅读教材案例2“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分析此案例说明了什么?
[活动4]:阅读教材案例3“东北森林变化导致了环境的整体变化”,分析该案例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小结: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平衡功能等。[活动1]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生产功能是自然环境的整体功能而非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活动2] 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拥有各地理要素本身不具备的平衡功能。[活动3]和[活动4]告诉我们: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同时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即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第3环节
活动项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认识到地理环境整体性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各小组发挥想象,依据环境整体性原理,举出恰当的人类活动的实例。(封山育林、退耕还湖还湿地等)
小结:[教师补充]:因环境各要素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求我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考虑到地理环境本身的客观属性,避免因破坏了某一要素(如地表植被)而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此外,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对大型工程项目实施的“三同时”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都是基于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考虑。
第4环节
活动项目:【课后作业布置】
活动内容和要求:1、设计一个案例来说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整理本节知识,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3、写收获(心得体会)包括:①与人合作的感受;②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乐趣;③对人生的感悟等。
小结:[教师提示]:课后作业是对整节课内容的梳理、总结、归纳,并作为学习成果的制作依据和资源加以保存,最好将完成的作业及时输入电脑。
第2课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第1环节
活动项目:【导入】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小组讨论候鸟为什么要迁徙?
[活动2]:提交预先布置的填表任务。
[活动3]:候鸟迁徙现象和表格中不同动物生存环境不同,说明了什么?
小结:[教师小结]:活动告诉我们,全球范围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但是各地区又存在地域差异。正如,“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自然地理环境中也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有趣的自然界去发现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和规律吧)
第2环节
活动项目:【重点】:差异性的具体表现、形成原因及分布规律。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的景观图片,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区的环境差异。
[活动2]:对比“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全球自然景观分布图”,分析二者的相关关系,并理解“自然带”的概念。
[活动3]:一位探险家沿东经20度经线,从赤道前往北极,沿途的自然环境(景观)会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这样?体现了什么规律?(请用示意图表示出沿东经20度经线,从赤道至北极的自然带分布和更替状况,标出自然带分界处的大致纬度,比较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分布的相关关系)
[活动4]:我国最长的东西向铁路干线是哪一条?坐火车沿该线自东向西旅行,沿途会经过哪些自然带?这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说明了什么规律?(请用示意图沿陇海—兰新铁路,自东向西标出自然带的名称,比较自然带分布与距海远近和降少多少的关系)
[活动5]:各小组在空白的“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填出各自然带的名称,或口头完成,小组间采用比赛的形式,旨在帮助大家记忆。
[活动6]:依据给出的乞力马扎罗山的景观图,绘出其自然带分布的简式图,分析其成因,并归纳总结此山自然带更替分布的规律。
小结:[教师强调]:1、形成不同自然带的主要原因——所处的纬度位置(决定热量条件)和所处的海陆位置(决定水分条件)不同;体现自然带特征的两个重要标志——气候和植被类型;自然带名称是以“植被类型”来命名的。
2、自然带的分异规律包括: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其中[活动3]表现的是水平地带性中的纬度地带性规律;[活动4]表现的是水平地带性中的经度地带性规律;[活动6]体现的是垂直地带性规律,只适用在地表起伏较大的山地地区。
3、[活动5]要求大家记住各自然带的分布(位置、名称、所在地气候类型等)
第3环节
活动项目:【教师归纳】——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地带性规律
活动内容和要求:[互动活动1]:教师展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图”,提问:“请同学们观察理想大陆的形状及分布有何特征,为什么会这样?”
[互动活动2]:完成经度地带性练习题(演示文稿中)
[互动活动3]:垂直地带性现象拓展(完成练习题)
上图中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山地是:
小结:[教师归纳]:
1、展示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的表格。
2、垂直地带性规律的拓展:(1)理解什么是基带,什么是垂直自然带谱。(2)依据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坡向的延伸高度差异,可以判断南北半球。(3)依据山地自然带的基带类型,可以判断该山地所处纬度带。(4)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因素是:①山地所处的纬度位置;②该山地的海拔高度和某坡的相对高度。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的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越复杂。
第4环节
活动项目:【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认识到地理环境差异性对人类活动的指导意义
活动内容和要求:[任务],请各小组商讨,用实际案例说明“地理环境差异性原理在人类生活和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小结:[老师点拔]: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要求我们在生产实践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全理安排各业生产活动,尤其是安排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依据。
第5环节
活动项目:【课后作业布置】
活动内容和要求:1、设计一个案例说明环境的差异性,或例举一个差异性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实例。2、整理本节知识要点,构建知识框架。3、写学习收获(心得体会)。4、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
小结[教师强调]:作业任务的完成涉及到学习成果能否按时顺利地制作,所以请同学们务必认真对待。
第3课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单元总结
第1环节
活动项目:【导入】
活动内容和要求:[问题]:沙漠中为什么会出现“绿洲”?
小结:[教师小结]:这是地理环境非地带性的表现。
第2环节
活动项目:【学生活动】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寻找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段(南纬40度以南),东西两侧的自然景观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活动2]:南半球有没有亚寒带针叶林和寒带苔原带,为什么?
[活动3]:马达加斯加岛两侧自然带有何差异,为什么会这样?
[活动4]:非洲沿赤道地区的自然带类型及分布原因。
[活动5]:设计表格来完成对上述这些活动的探究。
小结:[教师点拔]:地球表面不是所有的地理事物都有地带性的分布规律。某些地区因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表现出与地带性规律不相吻合的现象,叫做非地带性分异。非地带性因素与地带性因素互相作用,使地带性规律不很完整或不恨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
第3环节
活动项目:【师生互动】
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1]:练习巩固
[活动2]:展示全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分异规律表格
小结:对整个单元的内容有总体的把握。
第4环节
活动项目:【作业布置】
活动内容和要求:1、发挥想象,提出问题,如“未来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的?”,依托本单元所学,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理由,给出建议等。
1、整理完善本单元知识内容。
2、写收获(心得体会)
3、收集资源着手设计演示文稿、建立网站。
小结:注重发散思维的培养和地理技能的运用。
第4课时——释疑、检测巩固、制作学习成果(演示文稿、学生网站)的技术指导及相关要求(评价量规)
第1环节
活动项目:【释疑】
活动内容和要求:在前3课时的过程中收集的学生问题
第2环节
活动项目:【检测习题】
活动内容和要求:典型习题演练
第3环节
活动项目:【学习成果制作指导】
活动内容和要求:1、发放评价量规(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和网站评价量规),每组各一份。
2、建立的演示文稿是汇报交流的成果。
3、网站是学生们进行网上交流、体现小组个性化学习过程的成果。网站设计要求:
(1)定位网站主题和名称
(2)确定网站的栏目和版块(小组简介、单元课题介绍、学习成果展示、相关资源链接等)
4、完成“学生支持文件”(包括采用资源的记录、印刷资料、自己的心得体会、每节课整理的课堂记录、网络资料来源、案例设计、问题探讨及提出等)
9.辨别地理方向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九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及示意图,熟悉掌握在各类地图中判断方向的方法。学会使用旅行地图辨别方向。
2.通过展示地质罗盘构造与原理,学会如何使用罗盘来测方位,并正确使用罗盘。
3.掌握利用太阳、北极星等天体确定方向的方法;使用身边的常用工具或根据房屋设计、生物生长特点,学会辨别方向。
4.激发学生学习地理方知识的兴趣的热情,初步掌握野外生存的技巧的方法,提高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重点难点:经纬网图上两点间方向的判断及野外方向的辨别 教学过程:以学生自学为主
一、深化理解,正确判断地理方向 利用地图辨别方向,以习题加以巩固。
1.根据下图经线网所示的内容,回答问题。
(1)给各条经线标注“E”或“W”。
(2)A、B、C三点位于___半球(东、西),D点位于___半球(南、北)。(3)A点在C点的_____方向,C点在D点的_____方向。
(4)地方时相同的是___和___,均位于___时区的中央经线上,当C点是6月30日12时,D点是___。
2.有关下图中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A到B点是向西南 B.从C点到D点是先东北后东南 C.A到B与C到D的方向相同 D.A到B与C到D的方向正好相反
二、野外实习,加深利用地物判断方向的认识(掌握一些常规的现象辨别方向)
1.根据太阳辨别方向
(1)根据太阳升落的方向(北半球)春秋分日: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夏半年:日出⑨
,日落⑩
冬半年:日出⑪
,日落⑫
(2)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根据地物的影子朝向:正午时分物体影子朝向⑬______。2.根据北极星辨别方向
(1)依据: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2)寻找北极星
a.根据大熊座找北极星:由大熊座中的天璇向天枢方向延长约⑭______处的亮星。
b.根据仙后座寻找北极星:顺仙后座3颗亮星中间的那颗星,与其前面一颗较暗的星连线延长线上的亮星。
3.根据地物南北两面的积雪融化速度(在北半球中高纬度)⑮
一面积雪融化慢⑯
一面积雪融化快
4.根据植物生长状况
⑰
面枝叶较茂盛,年轮间距较大⑱
面树干上常有苔藓,年轮间距较小
5.根据房屋朝向:北半球所建房屋多为坐北朝南。
教学反思:
10.整体认读音节的教学反思 篇十
整体认读音节一共有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整体认读音节相对声母、韵母更为难记,在教学时首先跟学生明确为什么这些音节要整体认读,而不是拼读。
其次在记忆是也要讲究方法:划段背诵,把它们划成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六段来进行分段背诵。
三是评比竞争。低年级学生大多极易因内容的枯燥而失去耐心,在课堂上变得懒洋洋的。所以必要的激励及评比竞争是维持注意力的手段。通过如不同组、男女声等的竞争,及时关注个别失去兴趣的并调整好课堂氛围。
四是结合日常的教学,随时提出其中的`整体认读音节,而不要求在集中复习当时的两天就全部要求合格。
11.地理教学的困惑与反思 篇十一
[困惑一]:时间紧,任务重
这几年教学下来,总的一个感觉就是“时间紧,任务重”,年年如此,高一更甚。新课程改革后,整个高中阶段所有的必修内容都要在高一一年内完成,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年就被地理狠狠地蒙了一棍,往往高一地理没有学好的学生,整个高中阶段的地理成绩都很难提高。尽管新课程的理念常常会在耳边响起,但有时候由于形势所迫,老的一套“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仍会悄然登场。如此的教学方式,如此的课程氛围,怎么会被“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学子所接受,他们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都流失殆尽了。
[反思]
有位前辈老师曾多次提出,高一年级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甚至地理知识的教学任务都可以是次要的。先贤早就提出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怎样吸引学生学习地理,培养其兴趣和爱好已成为当前地理教师最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但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花时间好好准备,更需要平时的细心观察和广泛积累。
例如,在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讲解“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常见的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既是本节的概括和总结,又是联系实际、指导实践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要使得学生能够阅读和简单地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的现象,这也是学生作为一名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在新课一开始,我让学生尝试说一些关于“雨”的诗句、俗语,学生的兴致很高,纷纷说出了“清明时节雨纷纷”“黄梅时节家家雨”“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等等,接着再提问这些雨形成的原因引出新课的内容。
在讲到锋面气旋系统时,我给大家讲了《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公元208年的冬天,曹操率50万大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对垒。曹军在北岸,联军在南岸,水战一触即发,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用火攻,但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于是,诸葛亮设坛祭神“借东风”,结果一把火烧了曹军水寨,挽救了东吴的命运,曹操在败走华容道的时候又遇到了一场大雨。课件展示了一张赤壁之战的军事地图,最终用一张军事地图分析了锋面气旋系统,解释了各种天气变化现象。那时正值《赤壁》热播,学生的反响更加热烈。
[困惑二]:活动多,实施难
“活动”是湘教版地理教材的最大特色,必修一一册书就有70个活动,让人眼花缭乱,如何处理这些活动成了我的一大困惑,由于各种原因,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将不少活动都舍去了。在我舍去的活动里,可以简单归为几大类:一类是野外考察类、一类是内容宽泛类、一类是难度太大类、还有一类是难以操作类。给予学生的苹果最好是能让学生跳起来得着的,如果难度太大,学生根本无法企及,那样,学生够苹果的兴趣也将消失。这也类似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例如,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中的活动“观察月相”,活动实施起来难度较大,过程繁琐,于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舍去了。再比如,活动“动手演示昼夜更替”:将一盏台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的桌边,放一只地球仪代表地球,在黑暗的房间中,把台灯打开,观察昼夜。这个实验如果在课堂上实施也会有不少问题产生,台灯的放射状光线有别于太阳的平行光线,地球仪上产生的昼夜现象也会与现实产生差别,容易造成学生的误解。
[反思]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条件的限制,我们舍去了很多的活动,虽然活动本身可以舍去,但是探究的精神和新课程的理念我们还是要好好学习和实践的,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改和设计探究活动。
例如,在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地理的演示实验,在必修一的前几章中,我用到了多个地理演示实验:太阳日和恒心日的比较、地壳的物质循环、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等,地理学科特别强调空间概念,而空间加上运动造成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困惑,现在有了信息技术的帮助,结合多媒体的图文和影像呈现地理情景及教学内容,达到了吸引学生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提升学习成效的目的,这是过去传统的地理教学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光会看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要动手参与,真正融入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在地理课堂上,我们经常会进行绘图的活动和比赛,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掌握一定的绘图能力,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和记忆。例如,在讲“水循环和洋流”这一节内容时,给出不同的情景,让学生画出对应的水循环示意图。在之前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基础上,尝试画出理想的洋流模式图,这样,学生既巩固了之前的旧知识,又参与了新知识的演绎过程,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参考文献:
黄红莲.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教育现代化,2015(17).
1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十二
我们先从莫言对人在无意识中甘受糟粕文化奴役的“奴性”局限进行分析。莫言出生于齐鲁大地的偏僻农村, 从小成长于斯, 对农民甘受各种残存的封建礼教文化遗毒浸透的奴役, 有一种深刻的切肤之痛与反省之心。莫言自己对此明确说 :“对农民意识里落后愚昧的一面我也进行了批判, ……用一句现成的话, 就是马克思所说, 任何一个阶级都是它内部的叛徒充当了它本阶级的掘墓人。那么农民意识里面最落后的东西依靠谁来埋葬呢?我看还是靠我们农民阶级的叛徒。我们一方面是农民最可信赖的儿子,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是农民的掘墓人。” 1
莫言首先展开批判和反思的是, 人在无意识中臣服于传统礼教中三纲五常、尊卑等级秩序遗毒的奴性。《白狗秋千架》里, “八叔”非常在意“我”这个有着“大学生”身份的高档人与那个瞎了眼睛、嫁给哑巴的“个眼暖”之间的尊卑身份差距, 并竭力阻挠“我”与“暖”的会面。小说《天堂蒜薹之歌》中的方四爹与家里的耕牛均被人撞死, 只因为肇事者是村支书的司机, 平时为人刁钻的两个儿子就畏缩不前、任由宰割, 一条人命只换回寥寥的钱与一捆带鱼。这不由让人联想起鲁迅笔下《离婚》中那个爱姑、《阿Q正传》中的阿Q, 这些人平时恃强凌弱, 一见达官显贵者就不由自主地冒出奴性, 屈膝跪地。在《传统与中国人》一书中, 著者对人的深层地受到礼治秩序钳制而体现出的奴性如是指陈道 :“假如他为父, 他就可以役使他的子 ;假如他为子, 他就要眼从任何形式的奴役 ;假如他为长辈之子而又是晚辈之父, 那就集暴戾与驯从于一身, 假如他为官, 他就可以鱼肉臣民 ;假如他为臣民, 他就要服从上司的鱼肉 ;假如他是大官的臣下而又是更卑者的官, 他就集奴颜婢膝和虎狼之性于一身, ‘天有十日, 人有十等’。”2
在《祖母的门牙》中, 祖母马张氏挑唆儿子富贵毒打新进门三天的儿媳妇, 对自身所受的文化奴役没有任何觉悟, 只知道延续中国传统里婆婆虐待儿媳的劣根性。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曾言 :“人处在受奴役的状态, 他常常不能发现自己的奴役地位, 有时还喜欢这个奴役。”3对此, 婆婆还开解媳妇不必觉得委屈, 因为自古就是这样的, “多年的水沟才流成河”, 等你熬成婆也就可以使唤他人了。“人与人之间, 一级依附着一级 ;级与级之间, 不是平等的关系, 而是领有与被领有的关系。个人不但不能掌握自己, 反而要驯从上级, 作为这种奴颜婢膝的驯从的补偿, 可以役使下级。”4
莫言同时也展开了人在无意识中受乡间愚昧的封建陋习所奴役的人性局限反思。《翱翔》中, 农村姑娘阿花嫁给哑巴, 以此给她的哥哥换回媳妇。阿花的命运已属凄惨, 但是家人们习以为常。对阿花的抱怨与不满, 反而遭到家人的辱骂。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格拉姆曾经尝试过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著名心理实验, 即“米尔格拉姆实验”。该实验试图检测人在强制、权威社会文化压力面前是否还能够、或者多少程度上可以保有自主性。在他的《对权威的服从 :一次逼近人性真相的心理学实验》一书中的实验结果中却表明 :人对权威性质的文化与行为面前, 人身上体现得更多的是屈服于机械化服从的内在奴性。5
而对于主体性缺失的反思, 莫言没有止于人在无意识中甘受糟粕文化奴役的“奴性”质询, 而在更为深入的层面上, 尤为揭橥出人有意识地自主要求奴役的内心症候。鲁迅先生对此这种依赖心理的奴性思维也有着透彻的论述。学者张梦阳曾经指出, “鲁迅比其他思想家更为深刻的一点, 是他对中国人思维的批判, 没有止于思维方式的一般性剖析, 而是归根于奴性的做怪。所谓的‘奴在心者’, 就是在精神上、内心里被奴役的人, 这种‘精神奴隶’是最可鄙的”。6鲁迅在《《狭的笼》译者附记》中, 借对印度妇女不满英国人禁止“撒提” (残酷的殉夫风俗) , 而甘受其奴役的问题予以深入阐述。7
学者刘再复将鲁迅先生对此的相关思考提炼为 :人自身的“自食性”问题, “自食以自己为吃的对象, 陷入自我毁灭, 它是更深层次上的‘吃人’”。8他尤其以《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例来阐述 :“祥林嫂的死, 固然有环境压迫的因素, 社会应当负责。但她自身与环境的压迫认同, 也是有责任的。……祥林嫂性格所揭示的, 不仅是环境的压迫, 还有主动放弃人权而与环境认同的‘自食’问题。” 9
法国哲学家德勒兹和瓜塔里从思想史的角度反思极权法西斯主义对人的奴役中, 也发现了这种类似的内心症候。在他们合著的《反俄狄浦斯》一书中, 开篇就提出了探求人的这种内在悖论性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奴隶有愿意被奴役、被剥削者有愿意被剥削的要求呢?人民群众支持拿破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 并不是因为他们被幻觉所俘获, 或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这样一些独裁者才能最好地保护他们的利益, 群众没有上当受骗, 他们在这一点上或这样一系列的情况下就是欲求法西斯主义。”10在该书中, 德勒兹和瓜塔里将这种自我要求奴役的内心症候称之为“自我的内部殖民”。
不论是称之为“自食”还是“自我的内部殖民”, 都正是反映了一种人内在自主要求强权文化规训的奴性依赖心理, 而这是一种“自甘为奴隶, 泯灭自我和良知, 甘心情愿处于非人的地位或处境的劣根性。”11在小说《天堂蒜薹之歌》、《檀香刑》、戏剧《锅炉工的妻子》中, 莫言尤其以“高羊”、“老囚犯”、“孙媚娘”、“阿三”的经历深入揭橥了这种“自食”化的深层自我奴役的内心症候。
《天堂蒜薹之歌》中, 由于在县委闹事被捕的高羊, 在吃到热呼呼的油鸡蛋面条的病号饭之后, 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把自己的冤屈忘得一干二净 ;在病重中, 有香胰子味的高级女人为自己看病打针, 就觉得“这辈子死了也不冤了”。在戏剧《锅炉工的妻子》中, 那位倚靠妻子进城的烧水锅炉工阿三与高羊相似, 认为能够拥有一个城里而且具有艺术修养的女人为他生孩子, 就足以死而无憾。在高羊、阿三身上都反映着这种让人心酸、“自食”的奴性, 对于礼教秩序中“人的贵贱、尊卑差序格局”进行奴性化自觉体认, “没有自我意识, 放弃自己应有的权利, 一切听凭环境摆布, 心安理得地过着蝼蚁式的人生。”12而《檀香刑》中的孙媚娘则是自主地臣服于男权文化的规训。媚娘对男权文化畸形审美下的女性“三寸金莲”向往不已, 悔恨自己健康的“天足”, 而且还甚至懊悔阻拦了婆婆用利刃对自己“天足”的修理。
《天堂蒜薹之歌》中, 在高羊、老囚徒身上还进一步以“自我受虐”的内心症候反思了人的主体性进一步丧失。高羊对治保主任命令喝自己尿液的无理要求, 不仅无条件地顺从, 而且还谄媚地附和为是请他喝“高级葡萄酒”。在牢房里, 犯有溺毙婴儿罪的“老囚徒”, 在牢头的威慑下, 不但自己逆来顺受, 吃了浸透其他犯人尿液的馒头, 而且还帮着劝新来的囚徒自甘受虐。
13.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教学反思 篇十三
泗水县实验中学2014.
王宜涛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是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二第三单元的第二节,本节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对应的教学要求是:掌握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工业区位的分析方法。上完这节课感觉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就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做一下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在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增加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课堂效率,主要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进行导入,直观地展示,充分地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打破传统教学中教师死扣教科书的局面,根据学生情况和本土实际,自己组合课程资源:包括对教材重新组合,增加了乡土地理知识的补充,补充了典型题目的做题方法技巧的练习总结,有效地增加了课堂气氛,最终的学习效果明显。
3、通过分组讨论和合作探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发扬了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从学生在课堂的反应可以看出,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探究式学习的氛围。
4、有梯度地设计了几个教学环节,个人能解决的独立回答,不能回答的小组协作,促进了不同层面学生的发展。
5、给学生展示材料和图,让学生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最终归结到课本上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读图和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合作探究能力。
6、有效地让学生把本节课的知识落实在学案上,有助于之后的复习总结。
7、用泗水县著名的红薯、粉条加工做背景材料,用泗水县的招商引资作为课下探究,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用所学课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不足之处:
1、高中新课程理念之一,就是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备课时有意增加学生活动部分,在课堂上把握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不过毕竟限于学生的素质和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学生活动还不能完全放手。
2、值得深思的是,学生讨论得出的结果真的是大家讨论的还是个人的观点?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会不会有人浑水摸鱼讨论与教学无关的问题。
14.《人物与环境》教学反思 篇十四
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环境,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了解绘画中表现人物与添加环境背景的关系,掌握利用环境衬托人物活动的绘画方法。,+加环境,使人物与环境和谐统一。想象人物:根据人物特定人物动态,想象人物在做什么。想象环境:根据人物活动想象和添加环境。
在本课教学中,难点在于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特点,根据人物姿态,通过改变位置方向想象人物动态的变化,并表现出来。因此,除了让学生大量的欣赏人物动态的图片,另外,我还制作了一个活动的人,主要是根据姿态的变化改变肢体关节的位置,演示给学生看,这样让学生观察人物姿态的变化会更直观和深刻,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研究再解决疑难问题,更要注意的是,在这个时候老师要该出手时就出手,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向学生做示范,老师画的每一笔都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不仅觉得绘画很神奇,更想亲自去试一试。
学生在进行艺术实践的时候,我不断地鼓励学生大胆地作画,发现优秀作业及时展示和鼓励,克服学生在作画是产生的畏难情绪。
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看到了不同性格的学生,他们的作品各有不同,从绘画看心理,有几幅作品很有代表性。
画面一(作者是一个在校外报有美术兴趣班的同学,性格内向。)他选择的是教材中提供的一个人物动态,一个半躺着的小男孩儿,经过他的创作和想象,画面中赫然呈现:一个被铁链拷着双手坐在凳子上的罪犯,表情痛苦万分,因为时间不充分,这幅画的背景没有画出来„„
画面二(作者是一个活泼开朗很调皮的小男孩儿,脸上总挂着甜甜的笑。)他选择的人物动态和换面一的作者选择的是同一个人物,但他改变了原来的人物动态,画面中出现了三个不同动态的人物,他们在快乐地、有节奏地用自己的肢体演绎着街舞,动态夸张、滑稽、搞笑,每一个人的表情看起来都很快乐,并且衣着穿戴的色彩对比很强烈,给人的感觉很振奋。
还有很多不同的画面,这两幅比较有代表性,我想,每个孩子选择的人物动态,加上自己的想象创作,表现出来的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应直接和学生的性格、情绪等心里状态直接相关,美术课除了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发展综合能力,更不容忽视的是,关注孩子的心理,让孩子的健康、愉快地学习。
15.地理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篇十五
一、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倡导这样的学生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 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 地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 应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理念, 必须改变以知识单向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学习, 很大程度来自于学习方法的多样化。所以, 地理课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 选择多种适宜的教法,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
许多地理老师忽视的预习环节也很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我在上课前要求学生预习, 并提出“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的问题, 当一两个学生回答后, 再提问一个学生“他还有什么不同的收获”, 通过提问学生已知道了本节的主要内容, 接着教师再补充学生没有发现的内容, 这个问题学生的印象会更深。这样的预习就把学生真正当成了学习的主人, 远比老师上课开始就告诉学生本节主要内容是什么效果要好得多。许多地理老师在一节课结束时也往往自己做小结, 这样效果并不好, 让学生自己做小结, 效果会更好。
三、教师要注重评语的艺术化
教师的评价语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的评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利于激励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反之, 一些不当的评语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气氛必然会沉闷, 学生自然产生厌学情绪。教师的评价用语也要注意适度。有的教师经常喜欢用“太棒了”、“好极了”、“你真聪明”等语言评价学生的作业或发言。我认为, 这种评价用词过分, 用得多了会起不到激励作用。
例如, 某个学生生性聪慧但有些自负, 对他的表扬用“你真努力”比“你真聪明”要好, 因为两者折射出来的理念完全不同。“聪明”表扬的是智力, 被表扬的学生会认为我学得好是先天因素, 后天的努力并不重要;“努力”表扬的是态度, 被表扬的学生认为我还可以继续努力, 学得更好, 其他的学生也会受到鼓舞。
四、教师要把地理课上得生动有趣, 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
多媒体教学可以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化单调为多样,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用多媒体教学效果要比教师说教好得多。例如, 在讲解《海陆变迁》时, 我利用FLASH做了动画课件, 让学生能更清楚地了解海陆的变迁过程, 比教师讲解学生接受要好很多, 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 在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时, 我特意从网上下载了《我们新疆好地方》这首曲子, 这首曲子不仅歌词优美, 而且画面也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天山牧场迷人的风光, 牛羊成群的画面, 新疆姑娘的风情万种, 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 牧民们弹起的冬不拉……都带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在欣赏了悠扬动听的曲子, 观赏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以后, 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从歌词和画面中可以提炼出哪些关于新疆的地理信息呢?在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谈完了自己的看法后, 我在屏幕中出示了相关题目, 进一步引导学生读书、读图, 总结《我们新疆好地方》这首曲子包含的地理知识。学生在享受美妙的音乐之余, 更加注重观察和思考,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16.浅析地理教学中整体性思维的培养 篇十六
【关键词】地理教学 整体性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137-01
一、整体性思维的概念
整体性思维又称系统思维,指运用综合分析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不仅独立分析各要素还分析各要素间的联系;不仅关注地理现象形成的本质还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要素;然后归纳、总结出整体性的结论。
整体性思维要求以整体、全面性视角把握对象,着眼于事物之间的有机关系,避免思维的片面性。
二、地理教学中培养整体性思维的必要性
1.地理学科的特点
整体性是地理学科的重要属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研究的对象、要素不是孤立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地理教育的要求
新课标倡导知识的传播、能力的培养与全面的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观。培养出的人不仅要具备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
从认识论角度看,整体性思维的提出,把我们以前教学从某一地理要素、地理现象或某一区域孤立的知识转向了对要素、地理现象之间关系,从“点”的学习转化为整体性“面”的学习。从方法论角度看,整体性思维是学习地理学科的重要方法,从整体上了解、分析、解决地理问题,从宏观上把握知识体系,有助于地理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整体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仅能收获地理基础知识,而且能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地理教育现状与新课标要求的差距
现在的地理教学注重细节知识的教育,而新课标更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思维的锻炼。整体性的知识结构比零碎知识更有意义,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
思维来源于疑惑和思考。疑惑和思考能激发学习欲望,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把零碎的知识按内在联系串起来,从个体到整体,从表象到本质,形成知识体系。
(一)从全局纵观高中阶段地理学科的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内容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课程包括了“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七个模块。教师应发挥教学中的主导地位,通读高中阶段全部教材,深入研究并融会贯通,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在讲授具体课程前,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从宏观上了解课程的脉络,从全局上認知学习任务,在心中构建学习地图,在构建的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明确各个模块在学习地图中的位置、作用和重要性及与其他模块的联系。
(二)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整体性的知识库
1.打牢基础,形成对基础知识的正确认知
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很零碎,可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并形成正确认知。有了基础知识的正确概念,再通过分析、理解和扩展,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的桥梁,形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正确概念,构建整体性的知识库。
2.纵向延伸,引导学生从表象的认知深入至本质
如分析“全球气候变暖”时,从整体性的分析模式着眼,由“什么是环境问题?”进入到“原因的分析”、“带来的影响”再延伸到“应当采取什么预防措施”,从表象的认知探讨到问题的本质,在层层分析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综合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整体性知识。
3.利用横向扩展,构建完整知识模块
在讲述“水循环”时,引导学生思考“水的存在形式有哪些”,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得出水循环由地表水的蒸发、空气中水汽输送、大气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环节构成,和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有机结合,形成巨大的水循环。学生在探索中构建了整体的知识模块,感受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从区域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状况、人口状况等角度分析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共同点和差异点,了解到很多地理现象是整体性的,区域性只是整体性中的差异性。
(三)通过其他学科的知识迁移,完善知识结构的整体性
地理学科不是孤立的,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综合性很强。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来解释地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整体性思维能力。比如,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用化学式来解释:CaCO3+CO2+H2O=Ca(HCO3) 2。再如,学生通过语文中《敕勒川》的学习,对内蒙古大草原的地理位置、壮美风景有了生动形象的理解。在讲述太阳高度角时,借助数学公式:太阳高度角=90度-(当地的地理纬度和太阳直射点之间差的纬度数),学生很容易地把抽象知识理解了。
四、结束语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用统筹的方式协助学生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系统地认识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整体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系统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玄立烨.地理学“综合性运用”对中学地理教学的启示.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2月,第35卷2期.
作者简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与反思】推荐阅读:
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反思11-11
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09-14
发散思维与地理教学反思10-07
七年级地理上册整体备课教学设计06-28
七年级地理上册大洲与大洋教学反思11-06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设计08-26
环境意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10-26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新人教版06-25
初中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教案设计09-11
高二地理教学教学反思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