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自信的翅膀

2024-07-20

展开自信的翅膀(精选13篇)

1.展开自信的翅膀 篇一

教育专著的读后感

展开梦想的翅膀

有位哲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教育专著,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同时,也使我重新获得了梦想展翅的动力。

首先,读书使我实现了理念的转换和更新,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定位。在从教以来,我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作为一名政史专业的老师,我曾经对教师这一职业以及自己在这一职业中的角色定位产生过种种困惑,它拖住了我梦想的翅膀。但现在,通过读书,我明确了自己的专业定位:我所执教的人文科目,它应是在学生已有的是非观念基础上,寻求人类应该关注的终极目标——真、善、美;并且拒绝、摒弃在此过程中常会干扰我们的假、恶、丑。具体的说,我认为每堂课应该成为一次或多次“心灵的洗礼”,实质上是引导师生双方都树立一种滋养心灵的信仰。这种定位,使我在这物质世界诱惑过大,自己没能力承担时,能够换一种视角,调节自己,完善自己,仍然积极的投入工作。

其次,读书使我找到了在实践中磨砺、积累的经验的理论支撑,提升了我的专业素养。

比如,我曾上过一节关于“友谊”的政治课。课前,我找了几个有关课程主题的问题:“你有好朋友吗?你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你认为她为什么是你的好朋友?你们有过矛盾吗?你们又是怎样化解、继续保持友谊的?”因为设计的话题贴近学生,再加上她们作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交流的过程中,我又设计了一些背景音乐,创造出一种融洽、温馨的氛围,她们畅所欲言,不仅轻松、愉快地完成了当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增进了大家相互的认同和了解。回想起来,当时也只是突发奇想,没有明确的认识到那是我专业素养的一部分,需要经常使用,并不断完善。通过这次读书,使我豁然开朗,我明确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在教学设计中,我已经在尝试这一认识: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经验和智慧,在交流合作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认知能力,让她们愉快的学习。虽然,现在还有很多问题不断地涌现,但我相信:“明确目标,成功不会太远!”

再次,读书还使我获得了一些自觉改进、提高专业水平的方法。

第一,要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专心研读专业理论,能从纷繁复杂的各种理

论中寻找到适合自己改进工作、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判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第二,在课堂实践中,自觉尝试应用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第三,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经验,与同组、同学科、甚至不同学科的同事随时讨论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最后,还要自觉研究自己的个性特征和优势,逐渐形成自身的风格特色,真正达到专业化。

总之,让我们以这此读书活动为平台,多读书,读好书,用书籍滋养我们的心灵;用知识提升我们的能力。在读书中,展开我们梦想的翅膀;在教学中,实现我们的职业理想!

读书活动演讲稿

展开梦想的翅膀

政史地组

高亚郡

2009年12月

2.展开自信的翅膀 篇二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教会学生解题才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首要任务. 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精心编制习题, 可避免低水平的重复, 使学生拓宽学习领域. 习题课中要重视学习过程, 注重思维训练, 让学生学有所“悟”. 对于“悟”, 分三个方面:一是要明确每一道习题考察课本上哪些基础知识; 二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 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处理问题, 提高分析、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三是让学生在做完一道题后, 总结一些解题经验, 从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一、备课选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习题应具有针对性, 典型性

习题课跟新授课不同, 它是以训练为主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所以要达到较高的训练目标, 就要求教师在选择习题时, 要针对教学目标、知识点和学生的学习现状. 不鼓励学生搞“题海战术”, 因为“题海战术”增加了学生学习负担, 学生的能力也得不到培养. 所以习题的选择一定要典型, 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覆盖面, 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掌握解题规律, 达到“以一当十”的目的. 我们要注意题目的质量, 即题目的难度和深度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使学生可以“跳一跳, 摘得到”, 题目做到少而精, 有代表性, 能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考点, 能起到示范引路、方法指导的作用.

比如, 在教平方根时, 学生初学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有困难, 我设计了一组习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1) 平方等于16 的正数是_____, 平方等于16 的负数是______, 16 的平方根等于______.

(2) 平方小于16 的整数是_____, 平方小于30 而大于5的整数是_____.

(3) 平方等于它的本身的数是_____, 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是_____.

2. 选择的习题能一题多变, 具有灵活性

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 我们可以灵活地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 巧妙地把一个题目化成一组难度不断变化的题目, 不仅可以让学生容易掌握应用要领, 也可使学生能从前一个较简单问题的解答中领悟到解决后一个较复杂问题的途径.例如, 根据下列条件,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1) 已知抛物线经过 (1, 3) , (-1, 4) , (0, 4) 三点;

(2) 已知抛物线经过顶点 (4, 3) , 且过原点;

(3) 已知抛物线经过 (6, 0) 点, 且x = 4 时, 有最小值5;

(4) 已知, 当x = -1 和x = 3 时都有y = 3, 且y的最小值是10;

(5) 把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又向上平移3个单位;

3.习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梯度

教育心理学证明,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因此, 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的设置时, 要选择适合不同学习层次阶段学生的习题, 实现不同学生在习题教学活动中解题能力的整体进步. 题目安排可从易到难, 形成梯度,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习题课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

1. 习题课教学时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习题课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和创新过程. 因此, 在完成练习题之前, 先回顾相关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并且在黑板的某一角保留下来,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该知识点, 既清楚本节课的重点, 同时对学生分析问题也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2. 教学的方式要多样化

习题课教学知识题型多、密度大, 学生容易疲劳, 如果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 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枯燥, 学生的“注意力”就不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所以针对这一现象, 在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向、 双边活动. 将讲、练、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取“疑点启发、难点讨论、重点讲授”的方式, 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多动手,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3. 教学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在习题课教学中, 一定要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习惯, 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让他们在主动探索和讨论中解决问题. 习题课的精髓与实质就是教师对习题材料的处理能否发挥习题的功能, 能否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参与作用, 将学生所学的知识“外化”, 并通过“外化”强化知识的“内化”, 这是一节习题课成功与否的关键.

4. 教学中要注意归纳和总结

完整的习题课教学应该包括课堂小结. 在总结中应引导学生对解题中所运用的知识点、分析问题时的思想方法以及一些特殊技巧性的问题等进行概括,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具体经验的水平提高到抽象概括的认识.

3.展开想像的翅膀 篇三

【摘 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图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 语文阅读 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道:“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阅读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纵观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让学生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全无由表象所组成的一幅幅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本身看到图画,透过语言本身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试着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又如在教读《泪珠与珍珠》这一课时,因为缺少必要的生活积累,学生很难将泪珠和珍珠联系起来,我就试着让学生去回忆他们离家的时候,前来送行的妈妈有没有哭,很多学生说妈妈哭了,我又让学生去想着眼泪中包含着什么,有的学生说牵挂,有的学生说担心,有的学生说想念,……这时我问学生,你们想到的这些是不是体现了母亲对远行儿女的爱,是不是象珍珠一样珍贵,学生回答是。通过这种想象化的解说,学生终于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高中课本中的一些选文属于古文,这些文章的作者与学生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学生经过思考后,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对而又不完全对。“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羡慕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说到这的时候,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的习惯。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 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这时我向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一群孩子去抢一根茅草?”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放飞思绪,彰显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高中语文教材固然是经过精心筛选的名家名篇,但这些名篇所表现的只是一家之言、一孔之见。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放飞思绪,各抒己见,畅谈个人创造性的解读。在教《石钟山记》一文中,有学生就对苏轼的“而笑李渤之陋也”提出反驳意见。根据教材提供的注释和所附录的俞樾《春在堂笔记》,经过想像推测,这位学生认为:因为石钟山形如“倒扣的钟”,内中空穴很大,所以在崖壁上敲打,南边那座山岩壁厚就发出“函胡”之声,北边那座山岩壁薄就发出“清越”之声,而其他地方的山石敲打,并非“所在皆是也”,李渤的说法未必错,只是说得不够全面罢了,而在苏轼之后,又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也同时证明了苏轼的观点也只不过是一家之言而已。在教《咬文嚼字》一文时,学生们根据贾岛的诗作《题李凝幽居》,经过想像推理,对朱光潜“推敲之说”的质疑声更是“沸反盈天”。有的认为用无声的“推”动作怎么能知道“鸟宿池边树”,原诗中的“门”该是李凝家门,而不是寺院院门;有的认为“敲”不会打破“寂静”,反能衬托幽静;还有的认为“推”的动作有些粗鲁,不该发生在讲究礼节的文人雅士身上——显然,第一位学生通过想像把贾岛的《题李凝幽居》还原成生活画面,由生活画面先听到“敲”门声,然后看到树上惊起的宿鸟,从而推断出朱光潜所说的意境不合原诗。第三位学生由诗作联想到古人的礼节,并由此推论出“敲”字比较符合当时意境。

“夕阳枯草寻常物,解读都为绝妙词。”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何时能让学生思维达到“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境界,那便是语文教学成功之日,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都能牢记这一宗旨,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展开想像的翅膀,在语文这一方广阔的天空上飞翔。

4.展开思维飞翔的翅膀 篇四

长泰县陶鎔小学

林凤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成功的课堂,应是学生放飞心灵,展开思维飞翔的翅膀,应是启发学生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帮助孩子放飞心灵的自由,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

一、让课堂点燃思维的火花

课堂是教学的阵地,是学生学习的舞台。在课堂上,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要注重学生发现、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对语言信息自主地加工,丰富语言的积累,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点燃思维的火花。我们应让语文的教学与思维训练通行。

例如:在教学《窃读记》时,我抓住重点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发问:我快乐的是什么,惧怕的是什么?接着通过“找一找”的活动,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最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从作者的动作中体会窃读是快乐的。孩子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当然是快乐的!如果是我能读到自己盼望已久的书时,就特别快乐。

生:我从这些动作中倒觉得窃读实在是太累了,而且她要一直站着,站得脚都酸了,脚也麻了。

师:同学们从同样的语句中读出了不同的感受,就应该这样读书。窃读的滋味还有哪些?

… … 生:还有她放学后就来了,一直读了两个多钟头,多饿呀!师:是啊,又忧又惧,又累又饿,这种窃读的滋味真是令人难以忍受。可是作者还是乐此不疲,快乐又从荷而来呢?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一找深层次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感受。(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二、让课堂激发思维的兴趣

德国教育学家茅斯多思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在热情似火的课堂中学习,使学生的思想处于积极状态,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请看《圆明园的毁灭》一个教学片段:

师:现在,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回到一百多年前做一次小小的体验。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的士兵,如果你是普通的老百姓…… 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请你们展开想象,等会请学生发言。(激发情感,走进学生精神生活)

生:假如我是皇帝,我不会造圆明园,我会把所有的钱用作军饷。当英法联军入侵时,我会派出军队与他们战斗。

生:假如我是朝中大臣,我会给皇帝建议,派人去留洋,学成归来后制造自己的枪炮,保卫自己的国家。

生:假如我是士兵,我会和他们血战到底,即使我牺牲了,我的身体也要倒在圆明园里成为敌人的绊脚石。

师: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生鼓掌)但遗憾的是,历史不能假 设。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圆明园被烧时,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沧忙逃跑了。现在,你的心中,圆明园仅仅是废墟、是火焰吗?它在你的心中是什么形象?(学生思考后回答)

生:圆明园是我们的耻辱,我们应该记住这历史的耻辱。

… …

师: 圆明园的大火早已熄灭,但是我们思考的脚步不能停止。圆明园为什么会被大火烧掉呢?烧毁的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是什么?——希望你们不要停止思考的脚步,从这里出发,了解中国的历史,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激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

三、用课堂延伸思维的空间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师生情感流动的过程。在语文

教学时,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课堂空白,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用课堂去延伸思维的空间。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全班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共同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写下经过或自己的看法,最后引导交流,相互欣赏。

例如:在教学生写想象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时,教师应先明确习作的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和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表达感情的方法),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习作,最后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修改和欣赏。

1、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想象家乡的变化绝非易事,对小学生来说,世事变化、岁月沧桑并不容易体会,所以他们的想象可能就显得幼稚,情感可能就显得肤浅,这就 需要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情感,用变化去促成想象,开启思路。比如,教师可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家乡二十年前的情况,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再比如,教师可结合诗人贺知章写的《回乡偶书》,让学生体会又见家乡时感受的人事的变化。通过对比以此来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开启学生的思路。

2、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想象。

教师要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具体想象,二十年后自己的样子、身份,二十年后家乡的道路、房屋、卫生,二十年后家乡人的生活习惯,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结合学生的发言,相机点拨,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开始习作。

3、引导学生交流和进行修改。

学生写完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相互欣赏,重点评价学生的想象角度和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选取有突出特点的习作,全班集体评改,进一步进行习作的指导。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结合写作,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延伸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能够乐于想象,富于想象!

5.作文教案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五

展开想象的翅膀

一、设计理念:

依据新课标精神:“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运用联想和想象,写想象中的事物。”学生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他们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回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二、教学目标: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励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并把想象的事物清楚、完整地写下来。

三、教学重难点:

想象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清楚、完整地写下来。

四、制作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游戏一:看红色的圆片,想到什么?

再看一个圆,又想到什么?

游戏二:用一组大小不同的图片,自由组合,变成一个事物。

太棒了,同学们的想象多么丰富啊!你们也把我带到了一个想象的世界里。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吧!

板书课题:

想象的翅膀

(二)想象

1、看课件

(一);蓝天、白云、绿草、红花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2、闭着眼睛想象画面。

请同学们轻轻的闭上眼睛,想一想那里还会有什么,听一听,你又听见了什么,甚至闻一闻,你还能闻到什么。

3、小组交流,指名汇报(自己的所见、所想、所闻、所听)。

师:你们想得太好了,也启发了老师,不由想起几句古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流连戏碟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现在你们就想象自己成为一只蝴蝶,一朵野花,或水里自由自在游玩的小鱼,藏在草丛里的小蛐蛐,不管你是什么,能不能把你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用一段文字记录下来。

4、学生练习写片段。

5、实物投影点评学生的精彩片段。

指名学生上台点评同学写的精彩片段。

师可以朗诵学生的精彩片段。

师:太美了,同学们,你们让我感受到了美,让我在美中体会到了幸福。是的,幸福是想象带给我们的。平静的静止的画变成了动态的、立体的、有声有色的动画,这就是想象带来的魔力,你们还想继续施展魔力去感受这种美好吗?

(三)联想

1、看课件

(二):一望无际的沙漠,动物残骸,狂风。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想说什么? 现在你能不能把这幅图与刚才看到的图放在一起来看?

2、小组讨论:联想课件

(一)和课件

(二)。

3、汇报交流。(根据学生联想的实际情况展示课件)

(四)存想

1、课件出示写作要求:

(1)、题目自拟。

(2)、开拓思路,展开想象、联想。

(3)、把想到的内容清楚、明白地写下来。

2、学生写。

(五)投影点评学生习作。

(六)作业

1、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6.想象作文: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六

一天,艳阳高照,猪八戒正躺在大树下懒洋洋的睡大觉,被一正香浓的蜜糖味熏醒了。他顺着香味寻去,看到小蜜蜂正在辛勤地酿蜜,黄晶晶的`蜂蜜让猪八戒垂涎三尺,“蜜蜂大姐,你能让我吃点吗?”猪八戒笑眯眯地讨好小蜜蜂。

“我才不会给你吃呢,不劳而获是可耻的,你要吃自己做啊!”

“可是我不会做呀!”猪八戒面露难色,“那我可以教你!不过,做蜂蜜也是要学问的,你要先学文化才行。”

为了能早日学会酿蜂蜜,猪八戒马上就去学校报名学文化了。青蛙校长看了看猪八戒说:“你是有名的‘猪懒惰’,我们才不收你呢。”然后他又去了‘蜻蜓学校’,‘兔子学校’,大家都拒绝收猪八戒做学生。

他难过极了,又去找小蜜蜂,小蜜蜂看他很有诚意,就说:“我单独给你开个学校吧。”猪八戒听了高兴极了。

刚开始的时候猪八戒很勤奋,每天按时上学,认真听课。可是过了几天,猪八戒就坚持不住了。经常迟到,旷课,上课时还呼呼大睡。上次考试他居然考了0分。蜜蜂老师把他批评了一顿,还说:“如果你再不努力,我就把你给开除了。”

7.捕捉生活情趣,展开想象翅膀 篇七

教师点评:文章用富有童趣的语言体现出了孩子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在孩子的眼里, 高跟鞋变成了小船, 可以供他尽情地玩耍。调皮的孩子正如同文中的小马, 奔跑在一片自由的天空下。

小作者善于捕捉生活情趣, 并展开了新奇、丰富的想象, 字里行间, 充满童真童趣, 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回到了儿时。

在孩子的眼里, 妈妈的高跟鞋充满着神秘色彩, 看妈妈平时穿着它走来走去发出好听的声音, 自己早已按捺不住想去试试。所以, 趁妈妈睡午觉时, “我”偷偷地进行尝试。小脚丫慢慢地伸进了高跟鞋, 咦, 空荡荡的, 像两只“小船”套在脚上, 真好玩儿!当“我”小心翼翼地“划船”时, 木地板发出了咚咚咚的声音, 两只“小船”变成了两根“棒槌”, 在“敲鼓”呢, 真是越玩越带劲!鞋踩在水泥地上又会发出什么声音呢?嘚嘚嘚, 这不就是马儿奔跑的声音吗?“我”越想越开心, 学着大人的样子迈开了大步。正在陶醉时, 由于鞋太大, “我”摔了一跤, 这么一件小事, 在小作者的笔下, 却变成了“两只‘小船’翻了”, 多么有趣、形象的描述哇!

8.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篇八

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看法。

一、 借助教材,拓宽想象。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学习能力,经过认真筛选而确定下来的,课文本身就是学生习作的范例。许多课文内容会给学生留下悬念,易于想象。如《爱之链》一课,故事在“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处结束了,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乔依醒来后会怎么样呢?于是我让学生以《乔依醒来后》为题,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和人物性格特点,续写课文。这样的作文,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由构想,故事就会在学生的想象中延伸。

语文教材图文并茂,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发挥插图作用,引导学生按顺序、有重点、有目的地琢磨,联系课文上的有关描述语句进行合理想象,那么很可能会收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老课文,特别是描写云雾瞬息万变的特点时,作者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和比喻句,结尾的省略号定会给学生一个很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读懂这一自然段后,我马上说:“云雾的变化真快真多啊!请大家看一下图上的云雾,闭上眼睛想想看,庐山的云雾飘来飘去,它还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刚提出这个问题,下面马上炸开了锅:

“云雾像草原上一匹奔跑的骏马。”

“云雾像羊妈妈带着一群小羊在草原上吃草嬉戏。”

“云雾像公园门口的石狮子。”

“云雾像雪白雪白的棉花糖。”

……

正当学生们兴致高昂的时候,我又适时地提高了要求,让同学们小组合作,模仿课文中的那段话(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又变成了……),用上课文中的有关词句,不但要把“云雾的多”说给大家听,而且要把“云雾变化的快”告诉大家。这时候的同学兴致更高了,你一句,我一句,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而且说得相当好。更可贵的是,在当天我布置的写景小练笔中,不少同学竟用上了这个句式。这是想象在发挥作用。

二、 利用实物,引导想象。小学生想象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所想象的内容常以某种具体的东西为直接依据。春天燕子从南方飞了回来,我就让学生以《我是一只小燕子》《我从南方来》为题进行想象,教室里的桌椅、黑板、粉笔,学生的书本文具等,都是学生最熟悉的,以它们为主人公,通过想象可以写出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还有,小学生都有玩具,他们同这些玩具共同度过许多快樂的时光,让他们想象玩具王国发生的故事,他们会乐此不疲。

三、提供图形,任意想象。想象的基础是表象,而图形则是表象的简洁表达。同一图形,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观看可以产生不同想象。笔者经常引导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多角度、全方位地观察想象。如:教师画一个“○”,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到是一个“0”,于是一桩关于“0”的往事就会浮现在眼前;有的略加几笔想到像一个红太阳,于是写起了太阳的故事。一次考试,我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将“□、△、○、◇”等图形组合,再想象,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学生大胆想象,有的想象成一辆汽车,有的想象成建筑物,有的想象成运动器材,等等。学生的想象十分丰富有趣。

四、 展望未来,憧憬想象。想象来源生活又超越生活。小学生的想象往往充满神奇色彩,憧憬美好的未来,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他们绘制未来的蓝图。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没有美好的想象就没有美好的创造,也就没有美好的生活。这类训练的内容很有价值,如《20年后的我》《 2040我们再相会》;如《太空治癌医院》《火星运动会》;如《寻找人体黑匣子》《巧遇飞碟》等。这些习作题目极具创造性与挑战性,训练时,由于儿童的想象神奇,与成人不同,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创意,适当适时提出参考意见。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只要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读课外书,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大胆想象,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方位,用不同的观点、态度去观察、思考、探索,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越来越丰富,创造力就会越来越深,甚至产生令人拍案叫绝的奇思妙想。

9.展开你想象的翅膀-论文 篇九

俄国文学家冈察洛夫说:“我主要是在想象的影响下生活和写作,而且没有想象,我的笔杆就少有力量,就不能发生效力。”其实,古今中外的作家无不是这样,诗家词人更是这样。即便是一般写点,也同样少不得展开你想象的翅膀。

那么,我们如何展开自己的想象的翅膀呢?这里简介几种方法。

其一、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展开想象。例如我们读了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知道了阿Q的悲惨命运、结局,那么同样具有这种精神、同样挣扎在“未庄”这块“乐土”小D、王胡等人的结局呢?由阿Q这个“此”联想到小D那个“彼”。尽管鲁迅先生们没有写出,但我们不难想到,他、他们的命运和结局绝不会比阿Q好到哪里去。由此,我们也就可以领悟鲁迅先生创作这部小说、塑造这个典型的深意了。

其二、由实及虚或由虚及实,化抽象为具体,变具体为抽象。例如,有位小作者写《落叶》:

这片小小的枫叶/像一只胆小的蝴蝶/在它彤红的身体里/浓缩

了一个金黄的季节……

小作者从落叶的形象,联想到它像一只蝴蝶,又从它的颜色,想到它的经历,于是,别出心裁道出它“浓缩了一个金黄的季节”。他没有局限于眼前的实景,而是将眼前之实(叶)与想象之虚(蝶)相联起来,又归之于抽象的“季节”。为状其特点,他又将“金黄的”三字缀到了季节的身上,想象的确是妙。

其三、由实物想象出新的物,新的.形象。世界上本没有龙,它是我们先民根据马牛羊等动物的实体创造出来的“神物”。小说可以说都是虚构出来的,但是小说中的人物、事件、环境无一不是生活中实有的或可能有的。作家塑造人物形象,一是根据其对生活的观察与积累,二是展开想象的翅膀,否则他是不可能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的。

其四、赋情于物,物我同一。郭沫若创作历史剧《屈原雷电颂》一章时,让诗人屈原呼天唤地,大自然中的风雨雷电都成了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神灵,大地江河也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虽然满纸荒诞无稽,然而“无理而妙”。同样,陆游咏梅,写它“独自愁”,“无意苦争春”,毛主席说梅“只把春来报”,无一不是展开想象,赋情于物的妙作。

其五、反客为主,“以虚出实”,“从对面写来”。杜甫因战乱流落在外,在明月之夜特别思念妻室儿女,可是诗人偏不说自己如何思念,而是遥想他们此夕正在期盼自己,“今夜夫(同音字,原字键不出来)州月,闺中只独看”,以至云鬟也湿了,玉臂也寒了。诗人展开想象,以虚出实,“从对面写来”,将自己思家的痛苦表达得更深婉动人。

其六、请出古人,演就新戏。作家特别是诗人是幸福而自由的,他可以神驰千载,上天入地,自由地进入历史的领地,周旋于古人之间。他还可以时而调令古人出来为己服务,浪漫得令人叫绝。苏东坡在黄州赤壁大发感慨,“故国神游”,遇到周郎,周郎“笑我早生华发”。毛主席词“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英雄舞”,又“牛郎欲问”人间事,还遥想“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都是此法的经典样板。

还可举出若干方法,这里就不赘述了。

10.展开梦想的翅膀200字作文 篇十

展开梦想的翅膀200字作文

・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盖了很多的房子,而且每栋房子的外形都不一样,有的像鸟、有的像飞船、有的像香蕉、菠萝等等,后来我去卖这些房子,可是好多人还是不想买我的房子,我问他们:“我的房子这么漂亮,你们为什么还是不想买我的房子呢?”他们说:“是的,你的房子很漂亮,可是不适合我的房子,再漂亮又有什么用呢?”

是的,我突然想起来房子是给我们住的,应该要根据住在里面的人的想法来盖,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这样才后让住在里面的.人真正感到温暖和舒心,于是我决定一定要设计出每个人心中的房子,唯一的房子,这就是我的梦想,我的理想,一定会成为现实的梦想!

11.帮孩子展开识字的翅膀 篇十一

【关键词】识字教学、激发兴趣、方法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基础,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地基”。是“建房”的“砖”,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记忆、理解、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还能使学生在了解汉字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汉字的熏陶,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也会产生重大影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快乐识字,增强识字的学习效果,并喜欢学习汉字,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高他们识字的效率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一、创新教学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激发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儿童喜欢模仿,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风车转转……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识字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即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必须积极,而兴趣是人的心理特点,这种兴趣在小学生优为突出,如何根据低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

1、启发学生自己识字的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2、引导、启发学生动脑筋识字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再如在识字教学中,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主加拼音、组词,课前预习就要解决一些问题。用查字典、查资料或询问做好提前预习,给学生心灵放飞的自由,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学习潜力就会充分发挥!学习量和学生个体的经验结合起来,就会内化为他们自己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会升华为一种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从识字这个角度来说,就转化为新课标提出的"主动识字的愿望"-→"浓厚的兴趣"进面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3、运用趣味识字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教给学生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只有营造出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才能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在引导学生变换形式时,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使用倍受儿童的青睐。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游戏方式有:猜谜语、编顺口溜、给字娃娃找家、找朋友、送信、摘苹果、开火车、跨欄等等。游戏不仅能在活跃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在灵活运用的多种游戏方式中,学生从中享受到知识的乐趣,从内心激起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愿望,从而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1)猜字谜

许许多多的汉字都可以用来做谜语猜,学生猜字谜的过程就是识记字形的过程。如:“十张口,一颗心(思)”、“两个小孩在土堆上背靠背(坐)”、“一口咬掉牛尾巴(告)”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猜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喜悦,在不知不觉中认识更多的汉字。

2)编儿歌

我发现把学习过的某些字编成形义相应、顺口易记的儿歌,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比较难的生字,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加深记忆。比如:“鸟”——“鸟少一点成了乌,乌鸦好像没眼珠;只因全身羽毛黑,所以远看不清楚。”“七”——十字尾巴弯弯,算算比十少三。“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儿字在当中。

3)编故事巧记字形

小学生年龄小,普遍喜欢听故事。如果发挥想象,根据字形把一个个抽象的字编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如教 “看”字时,可以告诉学生,上面就好比一只手,下面目就是眼睛,远处来了个孙悟空,他把手放在眼睛上面,正向前方看有没有妖怪呢!通过讲故事,既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加减法识字

在教学识字中,我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例如“门+口=?”(问)、“早+艹=?”(早)。“草—艹=?”(早)以此同时,让学生自己照样子编题来考考老师,如“坐—土=?”(从)、 “立+日=?”(音)等。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都想尝试,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快速思考、判断的能力。

5)游戏识字

课堂中,我经常用“开火车”的游戏。每次,我先问:“火车火车往哪儿开?”学生就会抢着说:“火车火车往这儿开!”如果有学生说错了或是不会读,火车就停下来,请其他组的“火车修理员”帮助“修理”。我还变化出双轨火车、翻山火车等,给识字带来了乐趣,提高识字的效果。

6)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摇、推、摆、挂、找"等字时,引导学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了这些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含义的理解。

二、因材施教,重视方法指导

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学前教育程度不同,所以在识字方面存在差异是正常的。对识字程度不同的学生,我们要尊重差异,重视识字方法的指导,不断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在出示完生字后,我从不急于教读,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认识了哪些字,回忆自己在哪里见过,你用什么方法记住的,让邻座的学生互相交流一下。对于一些系统性的知识,我还在课堂上抽一点时间来总结概括,帮助学生的记忆。比如学了某一偏旁的字,可以把他们全都归纳起来展示给学生。如学“讠”字旁的字后可以归纳为:“言字旁,形变样,表语言,说读讲”。在课堂教学中,我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让他们发现规律,发现问题,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识字。这样往往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动态变化着的事物特别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位小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住了三维“动画”。针对学生心理状态采用多媒体识字,是识字的一个好办法。因为有了多媒体的支持,使汉字能够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 使汉字的音、形、义不再脱节。比如学习《口耳目》一课时,可以用动画把汉字从古到今的形体变化演示出来,让学生理解什么叫“象形字”,加深了学生的理解。用简单的图画代替老师繁杂的讲解,无疑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变静为动识字”,低年级课文内容少,多诗歌韵文,用微机打出,用大屏幕出示。在学生读熟课文后,把要学的字变颜色或者是闪动,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读,从句到词语,再到字来识字。这样学生对学习字就很感兴趣。还可以把一些形象的课文做成Flash播放给学生看。多媒体的使用内容必须随着自己的课堂设计变化,我们不能生搬网络上的资源,而是化为己用,这样才能成为帮助学生识字的点睛之笔。

四、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大舞台

汉字的创造来源于生活,识字教学也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和浓厚的兴趣。比如,大街上的招牌、广告,家庭中的电视、电脑,学校的墙报、标语、花草树木上的标签、校园文化墙等,把语文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作业本中识字,在家里识字,走向社会识字。这样,日积月累,很多字潜移默化地被学生牢牢记住。把生活当成语文课堂,在生活的舞台上识字,增大了识字量,容易提升学生识字的成就感,也能更有效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五、有效巩固,识字阅读同步进行

记忆有遗忘的规律,儿童的识字更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学过的生字要让学生多次接触,强化记忆,否则,很快就会忘记。所以,要创造条件让生字复现。复现的方式很多,我在每上完一课后,就会要求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制作牌型生字卡片,然后让学生和家长或是伙伴一边玩牌一边巩固识字。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阅读、写作是巩固、发展识字的必要手段,更是识字的直接目的。我們应该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让阅读和识字同步进行。比如,我利用我们班每周一下午的阅读活动,推荐给孩子优秀的书目,并在班上采用孩子们自带图书互相借阅的形式,不仅让孩子养成了乐于分享的习惯,更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了阅读习惯,还巩固了学过的生字。

12.展开自信的翅膀 篇十二

一、尊重主体, 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 确立怎样的师生关系, 是能否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在教学实践中, 只有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发展学生的个性, 才能为创新学习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才能成为中学生积极探求、锐意创新、自由发挥个性的精神支柱和感情支撑。我们在教学中, 既让学生通过阅读, 使“文章本身教育学生”, 又让学生多角度地接触相关的材料, 包括前人的评价, 为他们提供思考的背景和驳难的材料, 并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做, 就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 不会将教参中的时代背景、教材分析生硬地套在所有的文章上, 也不会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前人的评价, 同时这样做的本身也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过程。

二、鼓励质疑, 挖掘课堂中的创新学习的因素

语文教学的内容在创新学习中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 课堂中的学生有着丰富的创新潜力, 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善于挖掘和引导。 (1) 要学生创新, 语文教师本身必须先创新, 以自身的创新感染带动学生。无论对课文的导入, 还是对教材的分析、问题的提出、作业的布置、考试的方式, 都要体现创新精神, 不能因循守旧, 照本宣科。 (2) 鼓励质疑, 善于捕捉创新学习的信息。在语文课堂上, 引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让学生认真阅读、深入思考, 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 也是创新思维的过程。 (3) 创设语文活动, 改革教学内容。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的语文教学大纲删去了“基本篇目”这节内容, 今后语文教学, 选用什么样版本, 教什么内容, 哪些文章可以补充, 哪些文章可以舍去, 这是我们语文教师的权力;同时, 语文课堂教学要吸收最新的人类文明成果。

三、鼓励想象, 让学生在创新空间中飞翔

我们在课堂上要用生动的语言, 描述事物形象, 丰富学生的想象, 让他们的想象展开翅膀, 让他们的思维遨游宇宙。语文课堂上, 读是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存储知识的主要途径, 也是训练学生想象能力的基础。诗歌、散文, 语言生动, 感情强烈,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中可以借助语言文字, 运用形象思维, 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 唤起学生的内心视像。

四、改革教法, 让多媒体走进课堂

创新学习, 就是不拘泥、不守旧, 打破框框, 整体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已不适合创新学习的要求, 取而代之的将是录音、幻灯、录像、电视、电脑, 特别是多媒体电脑, 以其丰富的信息储备、快速的运行速度、强烈的感染力成为教师首选的创新辅助手段。声音、形象、颜色、光线变化多姿的组合效果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激活学生思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音乐以其优美的旋律、细腻的诠释赢得人们的共鸣, 可以激活思维、强化理解、增强记忆。

13.让数学教学展开隐形的翅膀 篇十三

一、丰富教学的数学背景文化思维往往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所以我们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下数学史、数学名题、数学趣闻、数学名人故事等,将数学知识与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可以在教学中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从而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有理数乘方》一课中那个有趣的国际象棋发明故事,《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中丢番图的墓志铭,都可视为很生动活泼的引入故事,而学生往往也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穿插数学史,在引入无理数时讲讲数学史上的三大危机,在引入概率时讲讲赌桌上的概率缘起,讲讲勾股定理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让学生欣赏一下埃舍尔运用递归思想创造的美丽版画,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去研究一下柳卡问题,拿破仑的分圆问题。让我们还数学以新奇,给学生以兴趣。

二、让数学变得好玩教书几年,有时会听到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就是对玩有感兴趣。玩本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数学也能变得“好玩”,那么学生就能更乐于接受数学。而中、小学生思维中概括、推理、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具体的经验材料的感受、认识与把握。经验材料越丰富,就越有助于学生的概括、判断、推理、分析等综合能力的提高。在“玩”的过程中培养这种经验,如在《可能性大小》这课时讲到机会均等,当时采用了“抢30”的游戏,宣读了游戏规则后,我说:“我来当擂主,大家来打擂。”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我让最先举手的同学上来打擂,我说:“这样就先让你报数吧,我后报。”„„一轮过后,就有机灵的同学觉得这个有问题,第二个上来的就不再上当了,坚决要后报数,可惜未抓住问题的关键,没有抢到关键的数字,依然败北。又过去一轮,这时有同学明白了问题的所在,在几番尝试后,学生了解了游戏的窍门。切身的感受会带来比单纯的讲授更深刻的理解,尤其在统计与概率这部分内容中,经历与体验更是必不可少。当然,让数学变得好玩,不止限于游戏,很多的动手操作,如制作圆锥,制作立方体,绘制实物的三视图等,会带来更感性的认识,从而推动理性思考。

上一篇:丝路文化范文论文下一篇:五年级 金扁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