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案设计(共7篇)
1.芦花荡教案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展开想像,体验人物心理。
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
认识到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探究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预习课文生字词,查阅作者孙犁的有关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平原上白洋淀的地理环境。
教学内容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
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教学设计
导入 (可让学生讲抗日战争时的故事,或教师讲“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的故事)
历史上,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你知道吗?黄帝曾在河北一带活动,三国时的张飞和宋太祖赵匡胤都是河北涿州人。近代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更有一些群众英雄,智斗敌人,从容不迫。今天我们学习孙犁的小说《芦花荡》,讲的就是一个老英雄智斗敌人的故事。
■整体感知
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投影字词(学生齐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边听边思考。
复述故事情节,说说老头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参与。
预期目的:
把握课文内容,抓住老头子的`思想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
想像体验
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揣摩体会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产生的心理。
从文中找出描写老头子心理活动的一段话。重点品读并评析他的心理。
在品读中展开想像,如果自己是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学生齐读或自由读,小组讨论交流。
预期目的:
体味老头子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
多角度想像二菱的心理活动,提高体验性阅读的能力。
探究特色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
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用心感受并评析。
试仿照课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写写学校周围的景物。
预期目的:
学习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形象,渲染气氛的写法。
教师小结
作者笔下的老头子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作者还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作者深沉的情怀。
■布置作业
完成研读与练习。
试把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连成一段话,写在练习本上。
2.芦花荡教案设计 篇二
一是小说开头一句“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其主语是“敌人”,换言之这景物, 当是敌人眼中之景物,而且从敌人“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来看,其眼中之景也绝不可能是“优美”的,更谈不上 “赏心悦目”了。
二是这篇文章写作背景是敌人想把冀中的抗日力量封锁起来,可是封锁的结果却是“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从文章后面的情节(“每到傍晚, 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 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 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来看,此时的敌人虽然封锁和监视着我方革命根据地, 可是依旧奈何不了我们。这也解释了敌人何以呈现出 “呆望”的神情。所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在敌人眼中,非但不是什么赏心悦目之景, 而且一定会倍感恐怖的。同样,敌人见到“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 目标好像就是天上”,大约也会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对此观点笔者不赞同。
首先,从写作背景“敌人奈何不了我们”得出“在敌人的眼中, 非但不是什么赏心悦目之景,而且一定会感到恐怖的”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因为人的复杂性和主动性并不排除在不快乐时不自觉的去欣赏美景。人在心情郁闷烦恼的时候,走进大自然,有的人听到小鸟歌唱反而更加烦躁,认为是吵闹;但有的人因此而心情释然了,与小鸟同乐了。课文后面写敌人第二天下水洗澡嬉戏就是快乐的表现,按上面的理由二来推理敌人应该没有快乐的心情。
结合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看,虽然敌人封锁的结果是依旧奈何不了我们,但当时敌人还是占优势,我们还是躲在苇塘里,那时敌人的气焰还是很嚣张的。因敌人依旧奈何不了我们,而得出结论“敌人感到‘恐怖’‘毛骨悚然’”,这样分析有点牵强。如果非要将“恐怖”“毛骨悚然”强加在敌人的身上,那只能说是作者内心潜在情感使然。
其次,这段描写是作者以第三人称来写的。“呆望”是叙述敌人在“监视”苇塘。“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这是当时客观景物的描写,是敌人眼前之景,也是作者心中之景。 远方的大苇塘连绵不断,在夜色的笼罩下看起来当然阴森黑暗; 近处月光如水,淀水清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 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 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 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些客观存在的景物本身就是优美的,赏心悦目的。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就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敌人可能无心欣赏,但不可能视而不见,不一定视而不美。至于敌人是否有心情欣赏,要结合文本深入的分析。
“呆望”是脸上表情死板的望着之意。为什么而呆?据文本“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 ……”揣测有以下三种可能:一是敌人“监视”苇塘很认真;二是被美景所陶醉,沉浸于美景之中;三是在优美宁静的夜晚,触景生情, 沉醉于梦想之中,如想家想父母妻儿等。
总之,呆望的神情与如此优美的夜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更衬托了战争的残酷,敌人的可悲。 这样分析,更能看出作者的匠心所在。
至于“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是作者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还是那么”“ 狠狠地”很明显地饱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3.《芦花荡》教学设计9-教学教案 篇三
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传奇色彩;学会复述课文情节;
2、细心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自己的描写能力;
3、懂得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教学重点] 重点:体味这个老头子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情节;
难点:注意揣摩景物描写。[课前准备]
1、预习生字词;查阅有关抗日战争的资料。
2、上网查找有关作家孙犁的人物介绍和代表作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多少抗日英雄的名字,以及他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学生发言,相互补充)确实,在辽阔的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畔,抗日战争的洪流锻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家想认识他们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芦花荡》,去见识一位普通的老英雄吧。
二、作者介绍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出生。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抗战爆发后,他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1944年进入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工作和学习,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形成“荷花淀派”。《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芦花荡》是一短篇小说。
三、整体感知
1、教师检查预习情况
提(tī·fang)防 疟子(yào)寒噤(jìn)蹿(cuān)仄(è)歪
飒飒(sàsà)吆喝(yāo·he)张皇失措 央告
2、听课文配乐朗读,初步感受芦花荡
用“这是一片_____________的芦花荡”陈述。
3、再读课文,划出景物描写的句子。
四、品读研讨
1、美丽的芦花荡里有着哪些人?
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
一对可爱而勇敢的姐妹
一群愚蠢的日本鬼子兵
2、课文记叙了哪些事情?
① 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夜送两个小女孩进芦花荡);
② 一场酣畅淋漓的复仇(老头子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
3、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份深沉的爱国热情。
五、复述课文
1、小组合作,学会概括性复述课文
用“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 和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复述故事情节。
预设:
护送的惊心动魄表现在交通工具的简陋上;
表现在敌我势力的悬殊上;
复仇的酣畅淋漓表现在老头设下的圈套上;
表现在敌人的愚蠢上钩上;
表现在老头痛打敌人的脑袋上。
2、学生评价
3、拓展延伸 请依照上面的格式,用“深沉的爱国情表现在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六、课堂小结
燕赵多慷慨之士。这个极具传奇色彩的《芦花荡》故事,让我们在冀中人民身上,看到了属于北方民族的那些最有光彩的品质。小说写的是残酷战争里的人和事,但决没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描绘,其高昂浓重传达出来的,是一种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
七、布置作业
1、通读课文,感受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课外阅读短篇小说《荷花淀》。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二、朗读课文
三、品读研讨
1、小说的主角是谁? 老头子。
2、请用“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说话,探究人物性格。
(学生小组讨论、补充完善)
预设:
① 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外貌:“撑船的是一个„„除非在白洋淀上。”
语言:“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心情:“悠闲”“编算”
② 表现在他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上;
对女孩:喜爱;
对鬼子:满怀仇恨。
③ 表现在他智勇双全的行为上。
勇:不带一枝枪;
智:设下计谋。④ 表现在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上(核心性格)
3、课堂练习
如果你是二菱,目睹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会想些什么呢?请你以二菱的身份,设身处地,把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四、品味语言
1、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细心加以体会。(详见课文)
2、请你任选一句,谈谈你的审美感受。
预设: ①“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拟人手法,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②“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比喻手法,体现出老头子的英勇、干练。
③“鲜敕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语言清新隽永,柔婉秀美,富有诗情画意。
五、课堂小结
年近六十,照例该养养老了,我们的老英雄翅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特别是他手无寸铁,独自一人,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从他的身上,我们再一次分明感知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六、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
4.芦花荡教案设计 篇四
【学习目标】
1、复述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2、展开想象,鉴赏、品味优美语句,增强语感。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提高塑造人物的能力。
4、从文中“老头子”等抗日英雄身上学习他们不畏艰险、豪迈乐观的性格。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教学难点】
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中“过于”二字。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利用工具书,解决不懂得字词。
竹篙疟子寒噤仄歪飒飒蹿
张惶失措寒噤
2、结合课文,了解作者
孙犁,现代家、家,194月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本文是孙犁的“白洋淀记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3、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发生在什么地方?
主人公是谁?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事情的经过怎样?
4、小说的三要素、描写人物的方法、小说的组成部分。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熟悉的《铁道游击队》展现了神勇的游击队员,面对侵略者和艰苦条件时乐观和豪迈的情怀。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战斗英雄不仅活跃在高山峻岭上,在美丽的白洋淀里就有这么一个神奇的老头子年近六十,整天神出鬼没地穿越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部队的物资供应;为抗日根据地的将士们排忧解难。手无寸铁的他,还运用自己的智慧,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他是如此的神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犁的《芦花荡》,具体感受他的英雄事迹吧!
二、自主合作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
2、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3、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在课文中找出有关“老头子”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
(2)、跳读课文,请你选择一个角度,用和“老头子”对话的方式在课文旁写批注。根据写的批注和对课文的理解,感知“老头子”的性格特点。
(3)、课文中的哪句话能概括老头子的性格?
(4)、“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在这里“过于”是什么意思?
(5)、你从老头子这个人物身上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6)《芦花荡》描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我们读后并没有血腥的味道,反而是一种豪气荡漾心中,这主要的原因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写,找出你最喜欢的,并说说你的理由。
4、交流点拨
三、点拨讲解:
1、学习方法指导:运用比喻、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增强学生的品析、归纳能力。
2、板书:
爱国热情
爱 智
憎 勇
分 双
明 全
性核
格心
过于自信和自尊
四、练习测评:
1、口头检查:
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环境描写句子,以“这句话美在”的句式来交流。
2、写作练习:
根据本节课在品读、认知感悟等方面的收获,进行人物描写。要求:人物性格典型,至少运用两种描写方法。
五、布置作业
我们生在“地雷战”的故乡,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于化虎成为我们海阳人的骄傲,请你采用根据史料、传说、网上资料,或者采访其后人的形式,写出他们其中一人的`英雄故事。
附参考答案:
预习练习:
1注音:
gāoyàojìnzèsà cuān
词语:
张惶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2、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
3、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在抗日战争时期里)
发生在什么地方?(在美丽的白洋淀上);
主人公是谁?(一个抗日的老英雄)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部队)
事情的经过怎样?(在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部队的途中,其中一个女孩大菱受伤了,第二天,老头子“设计”,打死了十几个鬼子,为大菱报仇。)
归纳确定:抗日战争时期在美丽的白洋淀里,一个抗日的老英雄护送两个女孩寻找部队的故事。
练习测评:
1、具体的语句品析: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象就是天上。”
老头子具有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用苇子生长的姿态,暗含抗日军民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决心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如画风光中孕育着复仇的火焰,渲染气氛,预示着将有一场战斗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用美丽的芦花,衬托老人报仇时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
2、写作练习:
5.2 芦花荡教案 篇五
孙犁
教学目标:
一、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之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
二、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
三、掌握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了解小说的特征;了解抗日战争概况。
教学重点:
掌握小说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环境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疑点:
战争是残酷的,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具有诗情画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一、了解小说的特征和通过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二、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三、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之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抗日战争期间,有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老英雄,年近六十了,还在芦花荡中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他曾经手无寸铁、独自一人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欲知详情,请看课文《芦花荡》。
二、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苇塘(wěi)
寒噤(jìn)疟子(yào)舀水(yăo)....竹篙(găo)提防(dī)
..2.走近作者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小说与散文集《白洋淀纪事》,中篇小说《铁木前传》。孙梨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本文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这篇小说主要刻画了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和老当益壮的气概,他像青壮年人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自由出没苇塘。他爱憎分明,对同胞对抗日队伍充满深情,对侵略者充满刻骨仇恨。他的过于自信和自尊正包含了一种非常强烈的责任心,他用竹蒿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表现了他的智勇双全。
从苇塘的歌声中还可以想见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乐观豪迈和昂扬斗志。这一切都能使我们感受到: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二)四边互动
1.本文的文体是什么?阅读时要把握哪些要素?
-----小说。阅读时要把握小说的三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
2.小说主要通过情节来塑造人物形象。请速读课文,理解情节,全班交流。
----全文可分为三个片断:概述老英雄形象;护送两个女孩到苇塘里去;第二天老英雄痛打日本兵。
3.文中有哪些情节你最喜欢?请你为大家复述一下,可以复述全文,也可以复述片断。
----学生任意选择复述内容,师生共同点评。
4.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起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打击。
联想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可以回忆课内外读过的文艺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5.老英雄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表现了他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
6.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他的这种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于”有非常和过分双重意思。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说明他既非常自信自尊,又过分自信自尊。
7.这篇小说是怎样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的?
-----一方面写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非常自信,他在芦花荡里来去自由,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使自己富有传奇色彩。
8.你喜欢这个“老头子”吗?
-----要求能说明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四、课堂训练内容
1.解释下列词语。
A寒噤:因寒冷而哆嗦。B仄歪:倾斜,歪斜。C张皇失措:慌慌张张
D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三个片断。
a概述老英雄形象;b护送两个女孩到苇塘里去;c第二天老英雄痛打日本兵。
五、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鲜明,很有点传奇色彩,如文章开头部分先写环境的险恶,再写老头子的业绩,结尾部分先把老头子的决心写成难以置信的“大话”,再写他出奇制胜的英雄行为,富有传奇的情趣。
2.方法归纳
情节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可以通过理清情节来把握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六、布置作业
1.链接生活
在你周围,有没有像“老头子”那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选择其中的一位作一次采访,把他或她的传奇生活告诉你的同学 和 老师。
2.实践探索
你能根据文中的有关描述,为老英雄画一幅像吗?
3.课后练习1、2。
七、板书设计
芦花荡
孙犁
1、概述老英雄形象
情节
2、护送女孩到苇塘
3、痛打日本兵
人物
过于自信自尊
第 2 课时
教学内容:
一、理解环境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三、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人物。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认识了老英雄“老头子”。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有什么关系。
二、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悠闲(yōu)寒噤(jìn)疟子(yào)仄歪(zè)阴惨(c..ăn)
2.选词填空。
①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 A(A、钻 B、窜),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 人们的眼再 B(A、锐利 B、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三、合作探究
四边互动
1.这篇小说在刻画老英雄形象时除运用外貌、语言描写外,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勾画出相应的语句。
-----还有动作、心理描写等。
2.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心理的文字,体味这段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这段文字是:“一声一声像连珠箭„„这老脸呀!”这段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笔,突出了老头子“过于自责”的内疚和痛苦,表现了他强烈的责任心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3.第二天二菱目睹老英雄痛击鬼子的情景,请想像并写出此时二菱的心理活动。
-----可从钦佩老英雄足智多谋、看鬼子挨打心里痛快等方面想象,合乎情理即可。
4.孙犁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找出文中你喜欢的景物描写句子,为大家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文中有多处景物描写,学生可任选一处或几处朗读。
5.细细揣摩一两处景物描写的句子,领悟这种描写的妙处。
-----师生讨论交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6.“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在天上。”一句中,为什么要写芦苇长得高?怎么形容芦苇长得高?
-----这是景物描写的特写镜头,烘托出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
7.通过文中的景物描写,你对孙犁小说中的语言特色有什么认识?
-----文中的景物描写,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和谐一致,渲染了气氛,增添了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小说结尾部分的那段关于芦花的描写,写出了老人“狠狠地敲打”挂上了钩子的鬼子们的脑袋时的那种轻松愉快的、报了仇解了恨的心情。
四、课堂训练内容
1.选词填空
(1)半夜以后,小船又 A(A、飘 B、摇)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
(2)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 B(A、飘摇 B、飘撒)。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头子”的人物形象。
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充满活力、无所畏惧、爱憎分明、智勇双全、过于自信和自尊。
五、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还表现在他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和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
2.方法归纳
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的气息,雅致隽永,应细细品味。
六、布置作业
1.链接生活
用心品味一个人物雕像、木刻画或者油画,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并把这种感受记下来。
2.实践探索
课外阅读孙梨的《白洋淀记事》,进一步感受他的富有诗情画意的创作风格。
3.仿照课文第62段的写法,写一段描写你家乡景物的文字(或者课后练习3)。
七、板书设计
芦 花 荡
孙 犁
外貌描写
人物———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6.芦花荡教案 篇六
教学目的:
一 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二 体会本文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三 了解渡江战役的经过,接受革命教育。
教学设想:
一 学生初学新闻这种体裁,有必要弄清楚新闻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二 为了便于学生尽快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遵循由感性到理性这样的认识规律,不从知识概念切入,而从对课文内容的复述和概括入手,完成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三 本文语言简洁、准确,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教材,因此,语言的学习与训练列为教学重点之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读书时,画出生字词(或自己查字典解决)。
[说明]熟悉历史背景,大致了解全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或听朗读录音。对照书上的示意图,进一步了解三路大军渡江战役的经过。提出要求:对照示意图,能够复述渡江战役的大致过程。
三、两位学生一组,彼此照着示意图复述渡江战役的经过。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复述较好的同学,准备请他(她)上黑板前面复述。
四、教师出示一张较大些的渡江战役示意图(照教材绘制即可),请刚才发现的复述较好的一位同学指图复述,其他同学静听。然后,指出其复述的不确之处。
[说明]利用复述这一方法,引导学生理清三路大军渡江的情况,从而认清本则新闻主体部分的内容。学生指图复述时,教师可随之板书如下:
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
增强学生认识本文内容的条理性。
五、借助问题,传授新闻结构的知识。
1.文中哪两句话概括了同学们刚才复述的内容? [参考答案]
(第1句、第2句)
2.有没有哪一句能够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师讲知识:
1.这则新闻的前两句是“导语 ”(板书),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导语 在新闻的开头,一般不长,往往是一两句话,有时也用一段话。
2.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称为“主体”,刚才同学们复述内容就是这则新闻的“主体”。评述三路大军渡江战斗的经过,指出我军胜利渡江的重大意义。3.新闻还要有“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就是本文标题。标题以凝炼的语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新闻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如有条件,教师可适当增加些知识给学生,如副标题、结语等)。一则新闻,往往由这三部分构成。
[说明]教师随着讲解,板书:标题、导语、主体。这是传授知识的环节。作为学生新接触的一种体裁,讲些必要的知识是有用的,不能忽视。在学生对本文内容和构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传授有关知识,显得自然,学生接受起来也不太困难。
六、通过比较,传授新闻特点的知识。
1.这则新闻起始,括号里的内容表明这则新闻报道的单位、时间。这些内容去掉与保留有没有不同? [参考答案]
(括号及其中的内容属于新闻的“电头”──学生答题后教师再讲,这些内容表明所报道的材料的真实性,报道的及时。“预习提示”介绍“22日夜,毛泽东同志又撰写了这一则全面报道前线最新战况的新闻稿”,证明了报道的及时。)2.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新闻”具有怎样的一个特点? [参考答案]
(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3.主体部分中,有两处写到“至发电时止”。这样写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报道准确)
教师板书:真实、及时、准确
这是新闻的三个特点。此外,简明也是新闻的一个重要特点(板书“简明”)。渡江战役头绪多,战线广,但这则新闻却写得简明扼要,并及时报道,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了解到战役的进展。关于简明扼要问题,课后有短文专门讲解,课下阅读。[说明]以上完成了教学的第一个内容,即了解新闻的特点和结构。
七、体会本文语言表达的一些特点。
1.题目是“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百万”是实数,还是虚数? [参考答案]
(是实数。中路军30万人;西路军35万人;东路军35万人)人数的确切,更体现了报道的真实、准确、严密。
2.“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参考答案]
(“不含”在这个表明地点的句子里,准确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因为九江尚未解放)3.本文是一则新闻,客观、真实地报道渡江战役的经过,但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请你找出一两处带有较强感情色彩的语句,读一读。
[说明]以上是体会本文语言上的一些特点。鉴于学生实际情况,条件好的,教师还可以将练习四的部分练习题在课上讨论。
八、正音、正字。
教师出示已制好的字词卡片(或写好词语的小黑板),正音、正字。荻港锐不可当歼灭要塞
[说明]可同时进行字音、字形的比较。如:荻获歼阡纤(要)塞(阻)塞(堵)塞 布置作业
一、课后练习二、三。口头完成。
二、课后练习六。书面完成。课后记:
新闻文体知识教学,如何能与新闻的内容结合起来,是本文教案设计时思考的一个问题。结果是:先引导启发学生找出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语句,而后讲授有关“导语 ”的知识,因为“导语 ”在全文之首,作用就是能够概括表述全文内容。学生既练习了辨析关键语句的能力,又对“导语 ”的位置和作用留下较为清晰的印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自然结合在一起。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好。
《芦花荡》
一、导入
这里水光天色,四季竞秀;这里芦芽竞出,满淀碧翠;这里蒲绿荷红,岸柳如烟;这里芦花飞絮,稻谷飘香;这里坚冰似玉,坦荡无垠,这里就是被称为“华北明珠”的白洋淀。但六十多年前,这里却遭到了日本侵略者铁蹄的蹂躏!千里白洋淀,演绎出一幕幕抗日的传奇故事。《芦花荡》的故事就发生在美丽的白洋淀里。
二、从文章的角度感知作品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在理清记叙要素的基础上把握情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边听边想象,为小说写一内容提要。四人小组相互交流、补充。2.快速默读课文,口头复述情节。
教师点拨:复述时抓住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老头子”的主要活动构成了整个故事内容的框架。
3.梳理情节的具体发展层次。
护送(开端)→受伤(发展)→复仇(高潮和结局)
三、从文学的角度赏析小说中的诗意美 1.人物之美。
本文的诗意美表现之一是人物美,特别是老头子的形象具有立体美。
学生活动: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分析老头子形象,讨论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师点拨:(1)这些片断从多方面展示了“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他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他爱家乡、同胞;他恨敌人;他有勇气,有胆略。他过于自信自尊。(讨论对“过于”二字的理解。)(2)小说对老英雄既有正面刻画(外貌、语言、心理、动作描写),又有侧面描写。明确侧面描写的作用——使人物更真实,更丰满,更加具有立体感。2.情景交融之美。
学生活动:画出文中景物描写句,讨论妙处,朗读品味。
教师点拨:如诗如画的景物处处与战争环境和人物的心境相谐,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作品更具魅力。
四、从文化的角度深化教学内容
话题:比较中西方当代文学(包括电影文学)对战争题材的喜剧化处理。
《荷花淀》系列、电影《小兵张嘎》——传奇色彩,神化民间抗日英雄,日本鬼子小丑化,大团圆结局;歌颂战争中的人民英雄。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在逆境中留存人类的美丽,滑稽的主人公,悲喜交集的结局;歌颂伟大的亲情,折射战争的罪恶。
小结:对血雨腥风的战争题材作喜剧化的处理在中外文学创作中都很常见,但从比较中我们发现中西方的战争喜剧又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风格。中国喜剧化战争作品令人忍俊不禁,完全忘却战争的残酷,而西方喜剧化战争作品则让人笑中含泪,唏嘘不已。以孙犁《荷花淀》系列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喜剧化战争文学吸取民间文学养料,风格清新,却缺乏对战争的全盘审视和反思,因而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我们期待中国战争文学能站在新的高度思考战争,用人性大声呐喊——我们不需要战争,我们热爱和平!
《亲爱的爸爸妈妈》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1941年10月21日这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德国纳粹的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47年来,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每年10月21日都要在这里举行悼念活动,控诉纳粹暴行。“亲爱的爸爸妈妈”就是孩子们最后一声呼唤。孩子们本来有金色的童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将在阳光下奔跑,而法西斯强盗为了灭种,竟把他们斩尽杀绝,由此告诉我们,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我们要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作者记述自己参加悼念活动的所见所闻,着重通过再现被残杀者的生命活动,反衬出法西斯强盗的灭绝人性。
二、整体感知:
1、订正字词:
2、阅读课文,概括每部分的内容:
1)在纪念地的所见所闻;2)看纪念演出;3)记述作家的座谈;4)参观纪念馆
3、本文表现了怎样的主题?——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三、问题探究:
1、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孩子们天真无邪,一直在父母亲人的关爱下幸福地生活,他们也思想单纯,力量弱小,不可能做出对纳粹“不利”的事来,灭绝人性的纳粹分子却把屠刀举向孩子,这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屠杀的野蛮残酷,使我们对法西斯强盗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2、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
明赫白反省本国的侵略罪行,认识深刻,真诚地进行忏悔。半个世纪前的罪行是纳粹犯下的,明赫白没有责任,但他却代上一代受过,所以人们宽恕他,尊敬他。
3、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充满了鄙弃的感情色彩。作者不称之为作家,而称之为日本人,用安格尔的话对他进行驳斥;写许多人与明赫白握手,表示理解。却对日本人的冷落表明了各国作家对日本作家发言的否定。
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
作者强调的是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
5、萨特为什么说他的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一天之内,七千人惨遭法西斯强盗的屠杀,这个记忆是“沉重”的;但是,面对法西斯的屠杀,南斯拉夫人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不论是那位面对枪口的威胁仍然坚持给孩子们上最后一课的老师,还是那些在生命即将被残酷剥夺之际仍不忘表达对亲人的爱的人们,都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是令人崇敬的,着是美的,所以说“这是个美丽的记忆
四、找出最令你感动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① 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不仅写天气,而且一词一顿,极力渲染无限悲哀的气氛。
②“他们杀孩子、老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包含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对屠杀无辜平民的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③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历史的印迹(包括两位生还者),在这凄风苦雨中,与现实融为一体。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但不忘历史、纪念死者,又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要消灭劣等民族,是何等的荒谬。
五、课堂小结:
对照德国,我们的邻国日本忤逆民心,一意孤行,肆意推卸蓄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责任、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掩盖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攻击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拒绝修改歪曲历史、美化侵略的教科书。种种卑劣行径,告诉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要时刻提高警惕呀!
六、布置作业: 板书:
西德作家:真诚的忏悔,充满罪恶感 意在告诉人们,至今还有
“许多人走过去和他握手” 人不愿正视历史,还在为侵略辩 日本人:自私的狡辩,企图开脱罪责 护,这 潜伏着新的危险。安格尔的反驳
称其“日本人”,而非“作家” 鄙弃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读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
2、学习通过几件事表现人物品格的写法。
3、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材料选择合理,详略得当。
4、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的含义,把握作者情感变化的 过程,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以及典型事例刻画人物。
2、理解文章围绕中心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人物,材料选择合理,详略得当。
3、体会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与尊敬。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录音机 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温故引新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对于长妈妈,我们在这篇文章的认识是肤浅的,今天我们要来真正阅读一篇关于长妈妈文章——《阿长与〈山海经〉》。不过,我想提个疑问,亲爱的“长妈妈”为何变成了“阿长”的称呼????这是否暗示了本文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变化呢!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旁批,要求
把自己对长妈妈的瞬间感受记录并旁批。提示:可以从外貌、身份、细节、性格等各方面去领会。
2、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用“阿长是一个 人”说话。
可能有如下一些说法:
阿长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人;
阿长是一个黄胖而矮的人;
阿长是一个别人不注意姓名的人;
阿长是一个喜欢切切察察的人;
阿长是一个睡相不好的人; 阿长是一个不许我走动的人;
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的人;
阿长是一个烦琐之至的人;
阿长是一个迷信的人;
阿长是一个善良的人; 阿长是一个朴实的人;
阿长是一个热情为“我”着想的人; 阿长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
教师小结:总之,阿长是一个好人,但并没得到善报的人,她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乃至缺点多余优点,她是一个复杂社会下产生出的一个复杂的人。那么对于这样一个人,鲁迅对她的感情怎样呢?
三、领会情感
1、出示问题: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怎样?边听边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小黑板)
2、教师读课文,学生听。
明确: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变化的,从“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过渡:我们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也就是说,这些事情就是我感情变化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用简要的话概括出这些事情
四、品味细节
1、读课文,要求找出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
2、明确:一共写了七件事。
①喜欢切切察察
②限制我的行动
③睡觉时挤得我无法翻身
④懂得许多规矩和麻烦的礼节 ⑤讲长毛攻城时护城 ⑥谋害我的隐鼠 ⑦为我买《山海经》
3、这些事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细,最精彩。请找出来,学生活动。
示例
语言欣赏:语言生动传神,很恰当地表现了阿长的性格。本文写长妈妈的语言生动传神,充满了诙谐意味。如“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表现了她的愚昧。“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又表明了她的文化程度,暗示了她买此书费尽周折。另外,如“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说。“极其郑重”四个字表明了长妈妈迷信的一面,但也从另一侧面说明了她虽身世不幸,但却渴望一生一世的平安,同时也想让“哥儿”“一年到头,顺顺流流”的。本文写长妈妈语言的地方并不多,大都是叙述的描写。但这不多的话却传神地写出了长妈妈身上的优缺点,让人在忍俊不禁之余,发出无限的感慨。
4、这些事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
5、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写作手法 先抑后扬手法;
用典型事例刻画人物。
五、想象创新
我们假设阿长现在还健在,她读了鲁迅这篇文章,会对鲁迅说什么?
请同学们紧扣课文内容与人物性格特征,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人物新的时代特色,代长妈妈说些话。
《背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2.品味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
3.通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深深的爱子之情,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教学重难点】
1.了解文章具体描写父亲“背影”的细节,体味作者为之感动落泪的原因。2.赏析文章朴实却含蕴深情的语言。【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成长路上,父母的爱的阳光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每一寸行程。我想,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都有无数有关父母让自己难忘的故事,这些故事里凝聚着父母对我们的深切关爱。下面我们来共同看一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写“深沉的父爱”的。
二、1.整体感知,把握文意。
讨论:文章写了几次背影?哪次写得最具体、细腻? 明确: 第一次在开头,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别时,望父买橘时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站话别,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结尾,泪光中再现背影。
① 难忘背影②刻画背影③惜别背影④再现背影 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明确:父亲到浦口车站为“我”送行。(1)理解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提问: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的离别来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1)(采用小组讨论式,应该让学生大胆发言。)明确: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真是“祸不单行”。父亲还账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沉重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2)用低沉的语调齐读这两段文字。
一、文本探究
1.探究描写刻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引导学生概括:作者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刻画,首先写了父亲的衣着,接着描写了父亲走路蹒跚的姿势,最后写父亲艰难努力 地爬月台的一系列动作。(1)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2)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3)爬月台动作: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2.品味父亲朴实无华的语言。
学生指出句子后,师生共同体味父亲言语里面蕴涵的深厚感情。在学生自主、探究、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适当引导、点拨。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父亲这是做什么?(这是在宽慰儿子)这时最悲痛的人是谁?(是父亲)为什么宽慰儿子?(怕家庭的变故会影响儿子的学业)父亲表面上比较想得开,这是为了宽慰儿子,实际上他把悲痛压在了心底,不让儿子看到,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为什么这样说?(学生讨论回答后明确: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
(3)“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父亲为何买橘子?(担心儿子路上口渴。)这个父亲对儿子是多么体贴入微啊!
(4)“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父亲担心儿子是否顺利地到达北京。)
(5)“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这五句话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但一言一语都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之情,谁说父爱不细腻,谁说父爱不伟大,这就是伟大的父爱!
二、对话交流
1.这篇文章感动你吗?请说说原因。
根据同学们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这篇文章感人的原因。(1)朴实无华的语言。(2)客观写实的白描。(3)细致入微的细节。(4)事情的真实。(5)观察的仔细。(6)情感的真挚。
2.对文中的父亲的言行举止,你有何看法?
3.日常生活中,我们接受了来自父母、祖辈、老师、同学对我们的许多关爱,面对这些“关爱”,我们应当怎样做呢?
三、拓展迁移
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其实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
《台阶》
教学目标:
1、了解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劳动人民勤劳、质朴、忠厚、善良而又有所追求的优秀品质。
2、体会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选材剪裁的好处。
3、学习本文平实、质朴、充满深情厚意的语言。
教学设想:
1、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的能力。
2、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了解人物形象。
3、教学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任务: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学生体会故事的寓意: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体现了劳动人民不畏困难,永不放弃追求的精神。
《台阶》中的父亲在某种程度上与愚公的形象相似。
板书课题——台阶
本文是一篇小说,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小说的基础知识。
2、学生快速的阅读课文,注意解决下面两个问题:
(1)注意下列词语的形、音:
门槛、烦躁、晌午、瞬间、尴尬、烟瘾、黏性、涎水、微不足道、大庭广众、(2)使用第三人称说说本文的故事梗概:
要区别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两种不同的写法。举例:
某某家的老屋只有三级台阶,他眼看人家的台阶高,受人尊重,决心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可是凭他的经济条件,要造这样的新屋得准备大半辈子。他想聚沙可以成塔,凭自己一身力气,干他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可以造成新屋。他苦了大半辈子,一砖一瓦的捡,一角一角钱的攒,终于盖起了新屋,砌上了九集台阶,屋造好了,人也老了,身子也垮了。
3、明确小说的结构:
小说的故事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本文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小说,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分析本文的结构:
开端:父亲觉得自己家的台阶低,要造高台阶的新屋。
发展:父亲开始了漫长的准备。
高潮:终于造起了有九集台阶的新屋。
结局:新屋落成了,人也老了,身体也垮了。第二课时 教学任务:理解人物形象; 与《背影》比较分析 教学过程:
一、理解人物形象:
问题探究:
1、父亲为什么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从那些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对高台阶的渴慕?表现出父亲怎样的性格?
2、父亲为了建造新屋以及台阶作了哪些准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3、作新屋和造台阶时父亲是怎样操劳的?划出这些句子,体会父亲的性格特征。
4、台阶造好以后父亲有哪些表现?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理?
5、为什么新台阶造好了,父亲反而感到处处不对劲?
小结主旨:本文叙述了父亲建造高台阶的过程,表现了父亲为实现理想而不懈追求、坚韧不拔、不知疲倦的精神,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崇敬和怜悯。《台阶》暗寓了中国一般农民人生的奋斗过程。
二、写作技巧探究:
1、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集青石台阶上用了那么多的笔墨?
2、为什么造新屋的主体工程写的简略,造台阶反而写的详细?
3、文章较详细的写了父亲的脚板的泥沙以及洗脚一节,似乎与文章的中心无关,可以删除吗?
小结:本文选材精当,详略有致
凡是与台阶有关的内容不惜笔墨,尽情挥洒,而与台阶无关的则惜墨如金,有的点到为止。
7.芦花荡教案 篇七
1、掌握故事情节,感受传奇人物的形象。
2、理解并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3、了解小说的特点。
而芦花荡教案中间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两个地方。
1、分析人物形象。
2、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先听《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感受抗日气氛,然后由电视剧《小兵张嘎》图片引入芦苇景色,并旁白:刚才我们所听到的是一支抗日军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视剧《小兵张嘎》所发生的地点就是有着一片又一片芦苇地的白洋淀。花开时节又是一番景象,鹅绒绒的芦花,搔首弄姿,扭捏作态,掀起层层絮潮,引来队队鹭鸶,双双野鸭。于是整个芦苇海中,充满了生气,撞击出诗的韵律,叩击着人们的心扉。就在这样一片芦苇丛中,又上演着一幕幕英雄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犁的《芦花荡》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
1、孙犁——“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中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集子是《白洋淀纪事》。《芦花荡》与《荷花淀》为“姊妹篇”。语言风格:细腻优美,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有“小说的诗”,“诗的小说”美称。
2、背景: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
寒噤 仄歪 提防 穿梭 张皇失措 疟子 黄稍 吆喝 竹篙 转弯抹角 苇塘 蹿 趴 扒 打牙跌嘴 飒飒 疟疾
2、解释词语:
寒噤:因寒冷而哆嗦。
仄歪:倾斜,歪斜。
提防:小心防备。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丢脸的事情。
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四、介绍文体知识
1、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3刻画人物的方法:直接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等);侧面描写。
4、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5、小说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五、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三要素。
1、人物:老头子
性格特征:过于自信和自尊。
外貌特征:干瘦却特别有精神,眼光尖利明亮。
2、情节:夜里护送;孩子受伤。
第二天,智斗日寇,报仇血恨。
3、环境:社会环境:抗日战争的岁月里
自然环境:充满诗情画意的芦花荡里
六、理清课文结构:(请同学复述故事)
第一段(1—8)首先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第二段(9—63)具体讲述故事的过程。
一层(9—19)开端——护送
二层(20—54)发展——受伤
三层(55—63)高潮和结局——复仇
七、试分析作者笔下的人物的形象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主要人物:老头子
对其描写方法: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如P.11第3、4段)
行动描写(如P.17-18第55、57、61段等)
语言描写(如P.14第21段等)
心理描写(如P.16第47段)
侧面描写:如第8段;第1段首句中的“呆望”;以及文中对二菱怀疑、不信任老头子的描写,都从侧面描写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
老头子的性格核心——“过于自信和自尊” “过于”有非常之意。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有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他的全部功过,都由这一点生发出来。1.过于自信:
如 P.11第5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
P.12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
P.14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 P.15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
P.11第6段“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2.过于自尊:
如 P.15第38、39段 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后十分难过“ 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P.16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
P.16第51-54段 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特征:
有爱国抗日的热情,有老当益壮的气概;自尊自信,固执任性;爱憎分明,有勇有谋。
小结: 本小说塑造了老艄公有鲜明、倔强、智勇双全,决不退缩的个性。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环境是人的思想、感情、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景物描写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又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本文的写景更有增强效果、增添传奇色彩的作用。(下节课再进行分析)
八、作业:
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会,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教学后记:
二、芦花荡
孙犁
教学目标:
1、掌握故事情节,感受传奇人物的形象。
2、理解并体会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3、了解小说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
1、分析人物形象。
2、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芦花荡》写的是残酷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我们读后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其中一个原因是得益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写。
1、请在文中找出自然环境描写的句子。并把你认为写得最美丽的地方摘录下来。
2、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A、他狠狠地敲打,向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烘托作用:这是老头子看到的美景,衬托出老英雄在痛打鬼子时内心萌发出的一种轻松、愉快的情绪。
B、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象就是天上。
渲染气氛的作用:在鬼子监视下芦花荡的夜晚显得宁静,但宁静中又带有几分恐怖。
C、文中还有哪些语句描写了如诗如画的景物?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①“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②“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③“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④“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 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作用:
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加上各种色彩来描写景物,增强了景物描写的效果,增添了小说的传奇色彩。
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故事的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给作品增添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
请归纳出这篇小说的主题
这篇小说是以白洋淀地区军民抗日斗争为题材的小说。本小说通过主人公(老头子)夜送两个女孩子进芦塘和第二天狠狠惩罚敌人,报仇雪恨的故事,赞美了“老头子”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全文洋溢着战斗的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
二、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敌人严密监视着芦苇,然而“每到晚上,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
歌声代表着一种精神生活,由此可联想战士的情绪,想部队的日常生活,这是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体现。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后勤供应有保障,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时传来的歌声,正是对敌人沉重的打击。
2.课文开篇描写芦花荡的环境,写道:“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是天上。”这句话好在哪里?有什么含义?
用拟人的修辞,将芦苇人格化,以此暗示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环境中依然顽强的生存。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样写使文章生动,语言更有表现力。
三、作业:
1、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切合环境和人物的心情,切忌无根据地写景。适当的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
练笔:你能把家乡的景物写得如诗如画吗?请尝试一下。
课外阅读:课后也可以找《芦花荡》的姊妹篇《荷花淀》来读一下,可以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
【芦花荡教案设计】推荐阅读:
《芦花荡》优秀教案07-17
芦花荡课课练10-19
芦花荡导学案t07-30
七年级语文芦花教案07-31
买文具(教案设计)(人教版教案设计)07-23
《春风》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8-05
《陆文学自传》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8-12
招贴设计 教案08-11
竹石教案设计08-13
教案设计步骤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