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又绿江南岸小学作文(精选6篇)
1.春风又绿江南岸小学作文 篇一
春风又绿江南岸作文750字
冲破冰凌,翘翘新绿又温暖着一个个冰冷交饥的严冬,一抹抹新生的力量在天地之间悄然绽放,静悄悄地,大地蒙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这是三月,春风又绿江南岸。
――题记
鸟未语,花未香,但春天近了,三月“进”了,善良的人们早已感觉到了“雷锋”的气息。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芬香,传遍大江南北,一股股爱的暖流在神州大地涌动,一束束妖娆芬芳的玫瑰,越过大洋,在异国他乡书写“神话”。三月,涌动着温暖的潮水,浸润着世人的灵魂,这是一个春天的季节,又是一个雷锋的季节。
春天,雷锋,新生,注定这个季节将不再寒冷,不再孤独。
“雷锋”是一个人,更是一种精神。或许我们谁也没见过雷锋,但,却又每天和他生活在一起。“雷锋”的概念在模糊中逐渐清晰着。在偌大的天地之间,“雷锋”精神早已深入人心。但是“深入人心”与“实践雷锋精神”又确确实实是两回事。有人说,“雷锋精神我懂,实践起来顾虑太多,心理压力太大,或许雷锋精神永远也只是可望而不可及吧”。亲爱的你错了,雷锋精神深入人心,雷锋的血液涌流不息,雷锋之举处处可见,哪怕只是那小小的一举手,一投足。春天的气息里,雷锋之花处处灿烂。
春雨细细地下,那是雷锋的泪,他哭了,世界却绿了,春天的阳光是他的微笑,自己快乐着,世界温暖了。当我们还在漠视人间烟火时,当我们还在不理不睬那些受伤的心灵时,当我们还封闭着自己的心门,独寻方向时,雷锋精神就像一盏灯,一棵树,一根航标引导着我们步入人生的正轨,灵魂的净地。
三月来了,春天近了,雷锋已经不像有人说的那样遥不可及,风吹过的地方处处播下了爱的种子,雨淋过的地方寸寸留下雷锋的脚印,马路上的搀扶,公交车里的让座,还有彼此之间会心的`一笑,处处都有雷锋的化身,处处都是雷锋的舞台。只要有心,只有用心,雷锋之灯将永不熄灭。
又是一年春风起,又是一抹亮丽的新绿,在这乍暖还寒的初春时节,给世界带来了无尽的温暖,雷锋的种子已在心底悄然生根、发芽。我们要做的是给它一片肥沃的土地与无尽的生命源泉。
2.春风又绿江南岸小学作文 篇二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生于1021年, 死于1086年, 今江西临川人, 世称临川先生。从小天资聪颖, 喜欢读书, 而且过目不忘。写文章下笔如飞, 善于言辞。22岁考取进士, 做地方官近20年, 每到一地, 建堤筑堰, 改革学校, 开办农民贷款法, 也就是后来的青苗法的雏形, 都取得成功。1063年, 宋神宗任命48岁的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即朝廷副宰相, 推行变法, 开始了著名的熙宁变法。
王安石要求变法, 完全是出于一片报国之心, 是因北宋财政困难, 又面临辽和西夏的威胁, 国家积贫积弱时, 为了富国强兵而进行的。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政治、军事、教育, 主要措施有: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保甲法、改革科举等。所谓青苗法, 是每年青黄不接时, 官府向农民提供贷款或谷物, 收获后农民以20%的利息偿还, 使农民免受当时高利贷盘剥, 又增加政府的收入。募役法, 征收役钱, 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 增加政府收入, 减轻农民负担, 保证农时。农田水利法, 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生产。方田均税法, 重新丈量土地, 按土地多少和肥脊收税, 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增加国家收入。市易法, 政府设市易务, 平抑物价。保甲法, 政府把农户组织起来, 编为保甲, 保丁平时种地, 农闲练兵, 战时出战, 增强国家军事力量, 减轻军费开支。改革科举制, 考试内容改为议论文, 培养学士独立思考的能力, 有利于选拔人才。
王安石的新法推行十多年, 取得了一些成效, 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军事力量也有所增强。但是, 王安石性格过于自信而执拗, 他认为天命没有什么可怕的, 人言也没有什么可听的, 祖宗更没有什么值得效仿的。天命、祖宗、舆论都可以不管, 不顾一切, 只有他对, 树敌很多, 他也很难找到真正有用的替国家、替他做事的人, 当时人皆称“拗相公”。因此, 新法内容过于理想、过于超前;在推行中, 又由于用人、措施失当, 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特别是触犯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遭反对。新法终因缺乏相应的制度和环境的保障而失败。宋神宗死后, 司马光当政, 废除了新法。
王安石辞官后, 退居江宁 (今江苏南京) , 封荆国公, 世称王荆公。当王荆公闻讯所有新法都被废除后, 一代伟人, 忧病抱憾而终。
王安石还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曾巩、苏洵和苏辙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他的散文博取众长、融会贯通, 形成峭刻幽远、雄健刚直的独特风格。如《游褒禅山记》是一篇以游记说理的优秀散文, 让人们领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只有具备主客观条件, 才有希望成功的道理。他的政论文立意高远, 辩理深透, 笔力雄健, 语言简练, 被后世称为政论文的典范。如《答司马谏议书》, 在观点上旗帜鲜明, 毫不含糊;在策略上柔中有刚, 直刺要害;在构思上谨严缜密, 重点突出。这是一篇言简意赅, 力重千钧的优秀政论文。
3.“春风又绿江南岸” 篇三
一、学习古诗文 增强民族自信心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泱泱大国,早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代,就出现了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战国后期,南方产生了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的楚地歌谣,描绘了楚国的名山大川、奇花异草和风俗习尚,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和炽热的情感;魏晋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产生了五言诗、七言诗体;南朝的诗歌辞藻华丽,喜用典故,遣词造句,以精见长;清代诗歌融情于景,清新蕴藉。所以,儿童学习古诗文,可以借此很好地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认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强他们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特级教师王崧舟曾说:语文应该让我们的学生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语文是民族文化的根。语文就是要让这种传承了数千年历史的民族优秀文化得以继续传承、继续发扬。对古诗文这种民族文化经典,我们应生出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珍爱、一种惊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为小学古诗文的教育作出我们力所能及的事。
一种文化只有扎根于本民族的深厚根基,才能吸收外来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古诗文,历经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结晶。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时只有先学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在保持民族本色的基础上“洋为中用”,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1世纪全球化趋势势不可当,各国不断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国外的文化虽然能为我国发展带来新鲜血液,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文,是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源泉。如果我们不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那么我们就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有可能成为文化上的流浪民族。学习千古流传的古诗文,诵读古诗文是每个人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我们必须在学习借鉴别国经验的同时,把本民族原有的文化精髓与外来文化相融合,使二者交相辉映、蓬勃发展。
二、学习古诗文 提高语文素养
儿童学习古诗文,可以全面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语文素养是时代的产物,时代的烙印。语文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核心就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审美情趣、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融合。我国的古诗文从表现形式和表达内容上都有其独特的写作特点和深厚的历史背景。儿童通过学习古诗文,既可以收到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文学素养——语文素养,又可以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儿童学好了古诗文,能全面提高儿童的素养、情趣、能力、品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我们应该遵循:“以读为本、自主学习,自我感悟(即读读、背背、悟悟)”的基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主体性”和“主导性”,力争用形式多样、灵活激趣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儿童学习古诗文的效率。这样才能全面培养儿童的语文素养,为儿童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三、学习古诗文 促进记忆力、想象力和智力发展
儿童正式记忆力、想象力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个阶段让儿童多读古诗文,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记忆力,发展想象力,进而促进智力的发展,使儿童终身受益,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每一首古诗文都蕴含着没——韵律的美、意境的美、情感的美、这里的美。
近年来,儿童潜能开发和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研究发现,儿童早期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应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相互作用下,最大限度地挖掘儿童的潜能。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生课外阅读不少于145万字,要大量阅读和积累经典诗文就应依托儿童的记忆力优势,在他们人生记忆力的黄金期引导他们去诵读、背记文化经典,这样做不仅可以极大地锻炼儿童的记忆能力,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加强,这些经典对他们在文化素养上的熏陶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古诗文这样的经典作为智能的种子,会像阳光、夜明灯一样不断为他们照亮前进的道路,引导他们求学,指导他们生活。从长远看,在孩子们记忆力的最佳阶段让他们背诵中华古诗文经典,了解中华文化的人文价值,领悟人生的理想和对社会的责任,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4.春风又绿江南岸美文 篇四
四月深春的羊城,下过了蒙蒙细雨,打开阳台门,感受春天的淡淡的绿意。大树长得老高了,在去年切断的枝口处又长出新枝来。冬日里淡绿色的叶儿竟然又染了一层清新的绿色。枯黄的叶子,有的还低垂着头,随风摇曳在树枝的末端;有的已经铺满树下的泥土,远远望去,一片哀伤而美丽的黄。地上的树长出新鲜翠绿的嫩叶来,不时地泛着孩童般稚嫩的光泽,不时在风中轻轻点头,那一抹亮丽的绿色,让人心中又升起了新的希望。
春风清凉,藏着那么一点瑟瑟的冷,云层遮住了耀眼的太阳,天色还算光亮,在这样和暖的日子,何不去剪一抹绿亮丽心情,摘一抹红润色心田?迎着春风,眺望绿油油的芒果树,陶醉在芒果树金烂烂的花香中,骑着车自由的飞翔。
这一次的目的地是晓港公园。一进门,一旁五彩缤纷的菊花绚烂的盛放,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一朵朵开得俏皮可爱,一束束开得姹紫嫣红。看那朵最大的黄菊,花瓣如丝带,姿态如气质高贵、仪态万千的皇后娘娘,它穿着耀眼的菊黄华服,在皇上面前跳着绝世柔软的舞蹈,貌若花神,美丽而不妖娆,尊贵而不高傲。再看那朵清白如雪的白菊,拳头般大小,可爱的蜷缩着身体,像极了雪的精灵,洗净尘世里的污垢,清纯、高雅,仿佛是那白雪公主,有着透明润泽的`肌肤。再看那艳丽的紫色雏菊,一点也不逊色给芍药,若说芍药可媲美牡丹,那么它便可冠压所有颜色浓烈鲜艳的郁金香。
菊花的后面,摆着几棵形态各异的盆景。有的盆景如一把绿色的伞,枝繁叶茂,枝干像云朵一样层层相叠;有的盆景由两棵连在一起的根雕组成,仿佛一对十分恩爱的夫妻,手牵手,四目相对,情牵一生;有的色黄皮糙,底大顶尖,仿佛两座大小不一的高峰直指云霄。木匠们鬼斧神工,将春天的风景融入岭南根雕艺术中,不得不令人叹为观止。
大门中间,映入眼眸的是一对佛舞龙狮,它们栩栩如生的神态,仿佛是活的一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两条龙狮,生龙活虎,气势非凡,眼睛里透出一股皇帝般的威严。再看那纸做的大佛,更是惟妙惟肖。喜庆的眼神里流露出盈盈的善意,眼神里散发着一种只有佛才有的慈悲、宽容、大度、智慧。他的微笑,让人觉得有一种无法不被感染的欢乐,他像个小孩一样手舞足蹈,拿着纸扇,穿着黄红相间的绸缎宽衣,脸方体胖,似乎预示着新的一年里人们五谷丰登、心情愉悦、心想事成。
再往深处走去,便可看见一莲花形状的水池。池水碧绿如玉,清澈见底,各种金鱼在四处游荡。你看,那条金黄色的,身形圆滑粗大,鳞片耀眼夺目,在水中逍遥自在的摆着尾巴,想必是贪恋翠绿如画的春色。你瞧,那条像美人鱼似的金鱼,长着一双圆圆而深情的眼睛,穿着银红相间的裙子,显摆着舞袖般的鱼鳍,优美地跳着轻快的舞蹈,好像在与春姑娘来媲美。只见那池后的假山上草木纵深,品种多样,有剑兰、小叶榕、蕨类植物,各种可观赏的花花草草。
正当我入迷的欣赏着春光美色,一清脆潺潺的流水声如美妙的乐曲在耳边徘徊。随声悠然而走,只见那流水是从高处的水池缓缓流泻而来。水质透明,色泽光亮,水声清脆悠远。此景设计之巧妙,意境之高深,实乃上上园林之作。只见水的源头是一小小的水池,池中有一管道,水就是从这里流出的。碧水从这里顺留而下,又到达了第二个更大的水池,池的形状更加曲折,水面更加宽阔。池的最外延,立一中等大小的石头,水就从石头的两边分流而下。这样,由高往低,就造就了三个小型瀑布。绿意深深,红花绿草,青山碧水,鱼儿游来荡去,实在是人工与春景的绝妙融合。
走上一亭,但见四周竹林围绕,清风徐徐,竹叶随风飘舞,发出“沙沙”的低吟,竹身也东摇西晃,“咯吱”作响。看啊,远处两只画眉,一身褐红色的装扮,头戴火焰状的“凤冠”,极轻盈灵巧的在竹林间穿梭,不时唱着极美的天籁之音,令人感受到春的生机与活力。
绕过画廊,便见一东西走向的河涌,河涌上面是一座南北走向的石桥。清风微拂,拂过水面,荡起微微涟漪。无风的时候,两岸的大树倒影在碧水里,倘若春姑娘想带给河涌一丝动人的风景,那婀娜多姿的倩影便扭动着苗条的身躯,火一样晃动在春光春水里。清风是春姑娘手上的一支笔,碧水是一张会晃动的画纸,树的倩影便是一张变幻多端的春景图。当春姑娘妙笔一挥,倩影便揉碎在金色的波光里。
远处,一低沉而浑厚的歌声飘荡在耳际,仿佛是春的使者,要将妙音传播到春光花香诱人的尘世里。顺着歌声处寻觅,但见一些穿着五彩衣服的老人在唱歌跳舞蹈,他们脸上洋溢着轻松自在的幸福感。他们微笑着,笑容像花儿一样灿烂。
春天,不知不觉,就这样盈盈的向我们向来,将大地盛装打扮,将绿意与生机柔情深种,将五色鲜花洒向人间,芬芳每个人的心情!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笑容如春色一样荡漾着五彩的颜色,来吧,一起放飞春的心情,将人间装扮得更加生机盎然!
5.春风又绿江南岸小学作文 篇五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作文 春风又绿河阳岸。”今天我踏着蒙蒙的细雨,迎着柔柔的春风,走在河阳广场湿漉的小道上,呼吸着雨中带着泥土芳香的清新空气,欣赏着河阳广场特有的美景。
草坪里小草有的还是枯黄的,而有的却在春雨的沐浴下顽皮地向上冒着绿绿的小脑袋,它伸了个懒腰,把身子挺了挺,探了探头,东望望、西瞧瞧,害怕自己出来晚了。春雨不停地在呐喊,并用足够的甘露做诱惑,小草把身子再往外伸了伸,尽情地喝着甘露。它看的更远了,看见同胞们一个个都欢呼雀跃地跳了出来,手拉着手,在春风的带领下欢快地唱歌跳舞,似乎在唱着一支春天的旋律曲。
走着走着,我闻到淡淡的花香味,抬头一看,花坛里迎春花开放了,黄黄的花瓣,一共有四片,好像张张灿烂的笑脸,迎接春姑娘的到来,又好像黄色的瀑布飞流直下。还有些保龄球形的红色花骨朵夹杂在中间,涨的快要爆炸,仿佛想让春风再吹一吹才从睡梦中醒来。还有些半睁眼睛的花骨朵,好像妈妈的`手捧着小孩儿漂亮的脸蛋儿。中间一只最高的“花中之王”在春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真好像美猴王头上的长羽毛。我看看这朵花,又亲亲哪朵花,朵朵迎春花都朝我笑得合不拢嘴了!
再往前走,来到了小河边,婀娜多姿的柳树早已抽出了新的枝条,那种绿是一种特别的绿——不像夏天的那么深,也不像秋天那么黄,浅浅的、淡淡的。站在柳树下,伸手就可以触到它那柔软的枝条。它那叶子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嫩,不仔细看还以为没长叶子呢!摘下一片叶子,放在嘴里,品尝着那独特的味道。看那不规则的枝条又好似一簇簇盛开的绿色烟花,整个垂柳看上去还真像一个流星雨烟花啊!微风吹来柳条扭着它那细腰,跳着优雅的舞蹈,远看好像一堵“绿墙”,又像绵绵的绿色春雨。
6.春风又绿江南岸小学作文 篇六
诚然,“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是否著一“绿”字,便春风浩荡,明月高悬?
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修辞上的锤炼。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始定为“绿”,真是到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境地。“绿”字将意境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来,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同时,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诗人回首江南,大地一片翠绿,这固然是春风吹绿的,但是那葱绿的禾苗难道不是青苗法等变法措施产生的实效吗?
可是,春风又绿江南岸,“又”字更在“绿”字前!从上下句朗读重音结合来看,无疑“又”字需重读。王安石在这里并不是要刻意描绘江南春景之美丽,他把诗句的重心放在“又”字而非“绿”字上,他要表达的是“春风”尚且有情,还知道一年一度“又绿江南岸”,而诗人自己呢,却不得不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离开江南的家乡,重登仕途。这一去,前途吉凶莫测,不知何时才“又”能回到江南的家中呢?离乡愈久,思乡愈切,“又绿”使人如闻久别的叹息之声,加重了“绿”字的感情色彩。一个“又”字,融情于景,实在是诗人难以排遣的无限乡愁的真实写照。即便“绿”字,除显示春的来临外,还点出深切的思乡情怀,唤起读者的联想。
“钟山只隔数重山”句中的“只”字,从空间上强调家乡的山山水水离此时旅次江北瓜洲的诗人距离之近。此时诗人“泊船瓜洲”,回首南望,那熟悉而亲切的“京口”仅一水相间,“钟山”也只隔数重山,真是近在咫尺。但空间距离上的近,却反衬了诗人心理距离上的远。因为家乡虽如此之近,但可望而不可及,看近实远。随着“又”一年的到来,距离还会越来越大,更何况这一去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这家乡的山山水水,甚至他可能还会更为悲观地想到,将来还能不能再回到自己的家乡。
如果说,“又”字和虚词“只”字是前呼,那么和下句虚词“何”字便是后应。“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它以直抒胸臆的形式为全诗定下了忧郁、伤感的感情基调,告诉人们,诗人对复出还政并无如愿以偿的喜悦,更无急不可待的热切。相反,诗人还远没有到达京城,家乡还未从视线中消失,内心里就已萌发了回家乡的念头,这思乡之情还不深切真挚吗?今日明月送我而走,他日明月“何时”送我而还?仕途险恶,吉凶难测,那“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沉重叹息,蕴含了诗人对险恶仕途的担忧,对施行新法前途的顾虑。诗意忧思深切,格调也十分苍凉,是如闻其声的一声喟然长叹,是诗人抑郁消沉心态的真实自然的流露。眺望已久,不觉皓月初上,诗人用疑问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还”的画面,进一步表现诗人思念家园的情感。
王安石写作此诗时,已是五十五岁的老人了。几年来,围绕着新法、旧法,朝廷上无休止地争论和攻讦,致使新法的推行十分艰难。因而本来就有些消极思想的王安石,在经历了两次因推行新法而罢相的坎坷遭遇之后,心力交瘁,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这样际遇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也就难免不在字里行间注满忧郁、伤感、消沉的感情了,也就难免不对即将远离的家乡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意了,又怎么可能会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喻皇恩浩荡,抒发为复出而欣喜的情怀呢?
【春风又绿江南岸小学作文】推荐阅读:
走在春风里小学四年级作文10-11
慈爱春风作文11-03
春风不解风情作文06-24
六年级望春风作文06-28
感受春风优秀作文07-17
多样春风作文600字10-28
春风三年级优秀作文08-06
顽皮的春风姐姐一年级作文09-04
春风吹动着我们的青春作文10-28
我和春风捉迷藏作文200字07-09